時間:2024-01-30 15:15: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比較政治學方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0-05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9-185-02
中美兩國由于文化傳統和社會制度方面的差異,兩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有所不同,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因此,對兩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進行比較研究,對于批判地吸收和借鑒美國的成功做法,科學完善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從而提高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和途徑
1.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綜合方式進行。我國的綜合教育方式是以基本原理和唯物辯證法為基礎、運用聯系和整體與部分的觀點、圍繞一個中心把各種方法綜合結合從而達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有四種類型,即:主從綜合法、并列綜合法、協調綜合法和交替綜合法。主從綜合法包括教育要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教育要與自我教育相結合、表揚要與批評相結合、精神鼓勵要與物質鼓勵相結合。并列綜合法包括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說服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課堂教育與加強管理相結合。協調綜合法即學校各部門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交替綜合法即運用各種手段進行思想教育,圍繞重點內容和同一目標從多個角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世界觀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論。學校經常教育學生利用各種機會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學校也經常為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創造一定的條件。在寒暑假學校會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社會調查活動,在假期過后把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以調查報告的形式上交給學校,這樣就能促使學生去體察國情、民情,同時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去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此外,學校也會組織學生社會服務活動或社會勞動,教育學生更好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和正確的勞動觀,培養他們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思想。
3.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灌輸法進行。我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依靠教師的理論灌輸。理論灌輸的方法有口頭和書面的、普遍與個別的、形象與啟發的、講事實和擺道理的等。但這些教育方法都要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并且這些理論都要以一定的社會客觀事實為基礎。
4.進行直接教育。直接教育就是大學里把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必修課,學分不過關就不能拿到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大綱和教材都是中央統一制定,地方負責具體去實施的。這些課程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些教育都是為了實現四個目標:一是實施素質教育,二是進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三是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四是進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二、美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徑
1.思想政治教育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論和教育方法,每個學校都有采用不同的理論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自由,學校校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確定本校采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任課教師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采用靈活機動的教育方法。在美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師根據課本理論或個人觀點把一些羅列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在紛繁復雜的價值觀中根據自己的經驗去進行分析、思考、比較、辨析和批評,最終經過系列的篩選后自己來確定自己的價值體系。對于一些社會道德現象,教師也不是直接教授學生應該怎么去評判,而是采用兩難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判斷去進行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層次。除此之外,美國的歷史課程也千姿百態各種各樣,他們追求歷史通俗化、社會化和政治化,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和地方創辦了各種各樣的有關歷史的報刊、書籍及影視資料,地方也普及地方的各種歷史,這些做法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對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宗教灌輸進行。在美國宗教對整個社會的精神領域來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這些宗教中,基督教的作用最大。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宗教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許多宗教勢力總是想方設法以上帝的名義去向美國公民灌輸代表資本主義利益的宗教信條,在這些信條中有許多美國社會基本的道德規范和原則。國家也允許宗教勢力設置自己的廣播電臺,這些電臺可以播放各種宗教信條和節目。美國的各式各樣的學校都普遍開設圣經課程,他們總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宗教信念聯系起來,借宗教的名義去傳授一些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3.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多向滲透進行。美國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向滲透性。大學里每個科別都要學習心理學和人文課程。在這些課程中,總會滲透有愛國主義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美國大學還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美國學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這些社會活動大都具有公益性,但這些公益活動在許多情況下可以獲得國家的一些專門資金進行資助,學生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更能體會到一些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此外,美國還通過媒體和社會環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他們通過多種媒體手段包括網絡手段對學生進行資本主義文明和資本主義道德觀人生觀教育,學生在所有的環境中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子。
4.設置課程進行間接思想政治教育。美國大學普遍開設普通教育,這些普通教育又叫通識課程,跟我國的公共課差不多,這些課程雖然沒帶有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名字,但是他們卻能通過這些課程讓學生從中接受關于思想、政治、道德、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這些課程大都是關于歷史、人文和公民的,美國國家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國家需要的合格公民。
在美國從小學開始,學生們就開始學習歷史課,這種做法是在國家法律規定之下進行的。此外,美國還開設有各種各樣的人文、語言、藝術、社會等課程,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后就能樹立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并且能夠感受到許多道德的熏陶,通過這些熏陶后學生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斷力和自覺選擇性。所有的這些課程都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理論性。
三、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的比較分析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1.在兩國實施方法共性方面,我國的學者認為:兩國之間都普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都堅持不懈地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雖然采取的實施方法不同但效果卻差不多;兩國高校都注重通過實施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提高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兩國都重視家庭、社會團體和傳媒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縱橫交錯的網絡。
2.在兩國實施方法的差異性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教育主導方法的差異,我國主要采取灌輸式的方法,而美國主要采取尊重主義和人本主義的思想,他們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時提倡尊重民主、人格尊嚴和自由的價值取向和價值澄清。二是體現在課程設置方面,中國的課程設置每個時期都采取相應的課程來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而美國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換句話來說就是中國主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而美國則側重于潛在影響和文化氛圍的營造。
一、引言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這兩門課程當中都有有效需求理論的教學內容。一方面,依據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為利潤和資本積累而生產的性質出發探討資本主義有效需求問題的本質。另一方面,凱恩斯理論以消費和利率為核心范疇,在有效需求框架下對消費、儲蓄、投資關系進行綜合論述。
同時講授這兩門課的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兩門課程中的有效需求理論的差異?筆者嘗試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進行講授,向學生展示兩種理論對有效需求問題不同的解釋。通過分析比較,學生對相關問題將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論
馬克思從商品概念入手,圍繞商品的內在矛盾及其外化這一中心,通過價值形式演變發展過程論證貨幣的產生。通過論述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條件,馬克思研究從商品的流通到資本流通的轉換。商品流通公式“W-G-W”到資本流通公式“G-W-G”的轉換,表明了資本主義生產和流通過程的關鍵特征是貨幣的增殖,這是馬克思分析所有現實資本主義經濟問題的基礎。
在馬克思那里,資本家階級對剩余價值,即貨幣增殖的追逐產生了有效需求問題。馬克思通過其社會再生產圖式分析社會資本運動正常循環的條件,社會再生產理論的核心是產品的實現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與消費的矛盾。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論主要通過再生產理論和經濟危機理論的研究展開。
馬克思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兩個理論前提,是把社會總產品按照使用價值分為兩大部類,按價值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社會總產品按照使用價值分為兩大部類,就是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Ⅱ部類)和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Ⅱ部類),這種劃分指明了產品的最終用途;按價值劃分,社會總產品分為三部分,就是用于補償全社會生產所消耗的生產資料的那部分(不變資本c),第二部分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資的部分(可變資本v),第三部分就是剩余價值(m),這三部分分別形成相應的購買力。馬克思以這兩個前提為基礎展開研究。
(一)社會總產品實現問題
要使社會再生產能夠順利進行,核心問題是產品的實現問題。產品實現問題就是產品如何在價值和物質上得到補償的問題。所謂價值補償,指產品價值的各個組成部分如何從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所謂實物補償,指社會產品價值的各個部分實現為貨幣形式以后,又如何轉化為需要的商品。要具體分析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必須分別從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兩方面考慮。
為了實現社會總資本的簡單再生產,兩大部類各部分的產品在價值上和實物上要得到補償,就要進行三方面的交換。首先,第一部類內部(Ⅰc)的交換。第一部類提供生產資料,它需要的是生產資料,這部分價值和它的使用價值是吻合的,所以第一部類是可以通過內部交換解決的。其次,第二部類內部(Ⅱv+Ⅱm)的交換。第二部類提供消費資料,它需要的是消費資料,這一部類可以通過內部交換解決。最后,關鍵是Ⅱc和Ⅰv+Ⅰm這兩部分,這兩部分正好是互相對稱的。Ⅱc的物質形態是生活資料,但是它需要生產資料。Ⅰv+Ⅰm這一部分的物質形態是生產資料,但是它需要消費資料,只有這兩部分參與產品的交換,才能各得其所。因此,簡單再生產能夠正常進行的一個關鍵實現條件是:Ⅰ(v+m)=Ⅱc。這一條件表明:只有當第Ⅰ部類生產資料的供給和第Ⅰ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以及第Ⅱ部類消費資料的供給和第Ⅰ部類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保持相等時,兩大部類的簡單再生產才能正常進行。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積累具有客觀必然性。一方面,對剩余價值的不斷追求,成為推動資本家不斷進行資本積累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資本家之間因利益關系展開你死我活的競爭是迫使資本家進行資本積累的外在壓力。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剩余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規律。這種規律強制性地使資本家階級必然進行擴大再生產。
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之間的產出交換仍包括三個基本方面:首先,在第一部類內部通過交換而實現;其次,在第二部類內部通過交換而實現;最后,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是關鍵,它使第一部類在擴大再生產情況下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使第二部類在擴大再生產情況下增加的生產資料和生產服務得到滿足。因此,擴大再生產能夠正常進行的一個關鍵實現條件是:Ⅰ(v+v+m/x)=Ⅱ(c+c)(剩余價值分解為資本家消費的部分m/x,和資本家用于追加投資的部分c+v)。這個條件反映了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時候,兩大部類是互相制約的,一個部類的擴大就必須有另一個部類相應地擴大以支撐。
(二)社會再生產中貨幣的作用
馬克思說:“當再生產(無論是簡單的,還是規模擴大的)正常進行時,由資本主義生產者預付到流通中的貨幣,必須流回到它的起點(無論這些貨幣是他們自己的,還是借來的)。這是一個規律。”[1]P511總剩余價值即總利潤無論是在簡單再生產中全部作為消費收入花掉,還是在擴大再生產中作為投資和消費兩部分花掉,最終投入流通領域的支出總要以利潤的形式回到資本家階級的手中。
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所有剩余價值都用于非生產性消費,但同時資本家通過從貨幣貯藏當中取出資金支持非生產性消費,以實現這些剩余價值。整個資本家階級起著關鍵作用:“在這個場合,我們假定,資本家到他的資本第一次流回為止,為了償付他個人消費而投入流通的貨幣額,恰好同他生產的并轉化為貨幣的剩余價值相等。對單個資本家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隨意的假定。但是在簡單再生產的前提下,這個假定對整個資本家階級來說必然是正確的。它所表示的不外就是簡單再生產這個前提所要說明的,即全部剩余價值并且只有剩余價值被非生產地消費掉。”[1]P371
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它對于貨幣流通不會提出什么新的問題”[1]P381。不同之處僅在于投入循環的貨幣現在包括以生產為目的的預付資本部分。“就追加生產資本執行職能所需要的追加貨幣資本來說,它是由一部分已經實現的剩余價值提供的,這部分剩余價值是作為貨幣資本,而不是作為收入的貨幣形式,由資本家投入流通的”[1]P381。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剩余價值的實現是由資本家的投資和資本家的消費決定的,從而資本家的利潤現在取決于資本家自己的消費和投資支出。
(三)生產過剩與有效需求不足
馬克思認為:剩余產品的實現問題只有通過資本主義生產的全面發展才能解決。工人的需求雖然是一個重要的基礎,但很明顯,它遠不能解決產品實現的問題。有效需求部分通過工人們花費他們的工資收入表現出來,但是可變資本總是少于處于流通中的總資本,所以工人對消費品的購買對于社會總產品的實現永遠都是不充分的。剩余價值的實現取決于資本家的需求,解決方法在于資本家的消費。這包括兩種消費:一部分剩余價值被作為收入而消費掉,但是另一部分,通過再投資進行生產性消費,剩余價值進一步被投入擴大再生產中。流通過程面臨的產品實現問題,最終通過更大規模的生產得到解決。同樣的,不但對于生產出來的剩余產品的實現是這樣,對于整個產品的實現也是這樣,因為勞動力的消費是由資本家雇傭勞動力作為生產更多剩余價值的手段所花的開銷派生出來的。
但是資本家階級生產的動力不是消費,而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占有。資本家不把他要購買的商品當做使用價值,而是當做擴大資本的手段。如果他看不到可以利用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獲利的機會,寧可什么都不做,以貨幣形式持有他的資本,從而打斷流通,潛在地引發危機。也就是說,生產如果過剩,其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增殖。
馬克思認為,一旦確認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以貨幣流通為媒介,并且從屬于以貨幣為形式的剩余價值生產和占有,局部生產過剩和普遍生產過剩之間的區別便隨之消失。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意味著,如果一種商品賣不出去,那么所有商品的流通將都被打亂,以致一種特定商品生產過剩的可能性直接意味著普遍生產過剩的可能性。
三、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
凱恩斯從薩伊定律、市場自動出清和貨幣中性三個角度對古典學者發起了全面挑戰,確立了一種總量供求理論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觀理論體系。
(一)對儲蓄等于投資的批判
古典學者認為,在均衡利率下,儲蓄等于投資。一方面,古典學者將利率看做節制或節約的實際回報。利率越高,人們越愿意以儲蓄形式持有資產,儲蓄與利率正相關(S=S(r)),而儲蓄的流動在資本市場上代表著可貸資金的供給。另一方面,投資與利率負相關(I=I(r))。利率越高,意味著資金成本越高。廠商的投資支出取決于利率和預期收益率,只有在預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資金成本(利率)時,廠商才愿意投資。投資支出代表在資本市場上對可貸資金的需求。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利率會達到均衡水平,從而儲蓄會等于投資,即S(r)=I(r)。以上述假定為前提,并且由于一方面居民的全部收入不是用于消費支出就是用于儲蓄,即Y=C(r)+S(r),另一方面總支出包括兩部分:來自廠商的投資支出I和來自家庭的消費支出C,即E=C(r)+I(r)。所以總支出必定等于總產出,從而總需求永遠不會不足。
凱恩斯對上述觀點持反對意見。在凱恩斯看來,國民收入取決于總需求,總需求取決于總支出,總支出由消費支出(C)、投資支出(I)構成,Y=AD=E=C(Y)+I(r)。這里,凱恩斯認為消費支出取決于收入,消費函數可以寫成C=a+bY,式中b指邊際消費傾向(0
(二)對工資價格彈性的批判
古典學者認為,經濟中的工資和價格具有可伸縮性。可伸縮的工資和價格將保證市場能迅速做出調整。比如,由于總需求不足,貨幣工資和價格將下降,這樣就會恢復充分就業。工人總是愿意接受較低的貨幣工資,企業家愿意降低商品價格以擴大商品銷售量。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可以使市場達到均衡狀態,所以造成失業和產量減少的任何擾動必然是暫時的。
凱恩斯對上述觀點表示反對。在凱恩斯看來,壟斷和工會這樣的剛性力量會阻礙工資和價格的調整。他相信工人處于“貨幣幻覺”中,即他們的行為與貨幣工資(W)而不是與實際工資(W/P)相關。工人會拒絕接受貨幣工資的削減。而這是對古典的工資率調節機制的直接否定。
(三)對古典貨幣數量論的批判
古典學者認為,供給自動創制自己的需求而不考慮價格水平,絕對價格總是與貨幣量同比例變化。假如貨幣市場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貨幣供給的增加就會引起不均衡,貨幣市場的新均衡只有在價格水平上升時才能得以恢復。傳統貨幣數量論“價格上升僅僅是貨幣數量增加的結果”的說法,支持古典學派的貨幣面紗觀點。
凱恩斯對上述觀點持反對態度。在凱恩斯看來,人們對貨幣的需求(Md)取決于人們的流動性偏好,流動性偏好取決于三種心理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其中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收入水平有關。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利率有關。可以把貨幣需求表示為收入和利率的函數。貨幣供給(Ms)是一個外生變量,它由中央銀行決定。在存在大規模失業的情況下,中央銀行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能夠降低利率,這樣投資就會增加,進而通過乘數效應刺激總支出,就業量與國民收入也會增加。
四、比較與評價
(一)分析危機的可能性
在分析危機的可能性方面,馬克思與凱恩斯有相似的地方。馬克思解釋了為何資本家希望保留貨幣,增加貨幣貯藏量。答案在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賺錢,當其預期無利可圖時,他們就持有貨幣,而這會導致生產過剩和工人失業。正是在這一點上,在馬克思和凱恩斯關于消費不足的危機爆發可能性的觀點之間,出現了重疊。凱恩斯認為,資本家投資的多少取決于資本的邊際效率及對未來的預期。“資本邊際效率已經崩潰到如此徹底的程度,以至于利息率下降到現實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無濟于事……要想恢復資本邊際效率并不那樣容易,因為,資本邊際效率在目前系由無法控制和不聽控制的工商業界的心理狀態所決定。用普通語言來說,在個人行為自己做主的資本主義經濟中,信心的恢復遠非控制所能奏效”[1]P328。
(二)批判薩伊定律
馬克思和凱恩斯都對薩伊定律進行了批判。薩伊定律,即“供給創造自身需求”,產生于物物交換的經濟中。持有這種信念的古典學者認為,在一個競爭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的調節機制會有一種自動達到充分就業的趨勢。這意味著總需求和總供給會一直保持相等,從而勞動力市場是均衡的,而貨幣只是掩蓋經濟中潛在的實際力量的面紗而已。
馬克思從批判李嘉圖開始,李嘉圖認為普遍商品過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薩伊定律成立。李嘉圖將交換行為簡單地看做物物交換行為,因此,每一個銷售都對應著一個購買,所以生產和投資不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貨幣只是便利交換的手段。貨幣和交換“在他的經濟學中只表現為純粹形式上的要素,他從未研究過中介形式”[2]P288。馬克思認為,貨幣不僅是交換的媒介,“而且是使產品同產品的交換分解為兩個彼此獨立的、在時間和空間上彼此分離的行為的媒介”[3]P572,這一分離表現為貨幣和交換行為分離,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同樣可以發揮價值貯藏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建立在買賣分離基礎上的商品形式,以及由于價值獲得一種獨立于交換行為之外的具體形式而使買賣分離得以發展的貨幣形式,揭示了危機的可能性,并且規定了危機必然采取的形式。現代危機不但與商品和貨幣形式聯系在一起,而且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聯系在一起。
凱恩斯對薩伊定律的批判不是基于物物交換經濟,而是基于對古典利率理論的反對。在凱恩斯那里,產出和就業由有效需求決定,勞動力市場的運作不能確保充分就業。利率是由貨幣市場決定的,而不是靠儲蓄和投資決定。投資邊際效率的變化通過乘數效應引起實際產出的變化,而且最終通過收入變化,儲蓄適應投資。因此,儲蓄不會全部自動轉化為投資。在消極的需求沖擊下,工資和物價水平存在剛性,其調整不能使經濟恢復到充分就業狀態。通過這一論證,凱恩斯有效地反駁了薩伊定律。在凱恩斯就業不足的均衡世界中,需求創造供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實踐中,很多人都非常注意教學方式方法乃至模式、手段的改革,并探索創新出許多好的方式方法、模式、手段,如啟發式教學、引導式教學、討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自主式學習、情景模擬教學、案例式教學、專題講座教學、專題影像教學等。這從某種意義講是抓住了教學改革的一個關鍵,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切入點,它程度不同地克服了以往的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長期存在的痼疾,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在諸多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手段中,嚴格來講并沒有絕對的好與差,而只有是否合適的問題。是否與所要進行教育的教學內容相融合而具有協調性,是否與所進行教育的對象相聯系而具有針對性,是否與進行教育的教師個體的風格、特質相契合而具有統一性;這些是我們在進行教學相關改革時更須關注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對于以往備受人們指摘的所謂理論灌輸教學方式方法也同樣適用,不應因為過去人們對其的過多指責而貶之至一無是處,關鍵還是要看前面所提到的不同元素之間的協調性、針對性和統一性如何,這些問題處理好了,仍不失之為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筆者以為,任何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手段都離不開教育者、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不管何種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都是不能忽視或者否定的教學必備元素,缺少其中的任一元素,都成不了真正意義的教學。這是其一。其二,任何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手段都離不開教育者、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三者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有機而非機械、只圖形式的結合。其三,任何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手段,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凸顯出來的元素。因此教育者要緊緊抓住它,才能運用好,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對此下面用一個簡表列出主要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中所凸顯的元素和特點,以利于我們去更好地把握好它。(如表所示)
應該說,這些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或顯或隱都蘊含著教學的不同元素,區別在于其所凸顯的元素和特點有所差異,或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或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或著重教師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或看重教師與學生的融洽。以此為標準,筆者把它們歸納成ABCD四種類型。筆者以為,這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模式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都可以并存而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唯一性,只是應該視其在教學的過程和環節中所涉內容、對象乃至教師的不同而采取合適的一種或多種。
在上述ABCD四種類型中,究竟有何區別呢?我們首先看看B類型即“自主式”教學。在這種教學中,有不少的具體的方式與模式,學生的“講與演”是其中一種,其主要和常見的,是學生的演講和各種形式的演繹。其實無論是哪種具體的方式,都 是學生自主學習、凸顯學生這個教學主體的一種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學的其他兩個方面的元素就不具備或不重要。相反,即使從這種凸顯、強調學生主體的形式當中,我們都可以發現,除了其凸顯的元素和特點外,也離不開另外的其他兩方面,即教學內容和教師。學生的“講與演”都應當有內容,而且應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緊密結合,如果與思想政治教育毫無關系,那還是思政課的教學嗎?同時,學生的“講與演”是按照教師的籌劃、設計的大方案來進行的,包括講演的內容,講演的限制時間乃至評價的指導性標準等,教師在此當中都起指引和主導作用,而學生則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去能動、主動學習,去積極、主動參加到相關的學習實踐中去。
從當前創新所采取的諸多教學方式方法、模式中,我們都可以發現,與凸顯、強調學生主體的B類型不同,還有A類型。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教師這個主體、教師這個元素還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凸顯的。這從前面簡表的簡單羅列中也可略見一斑。在所列舉的諸多教學方式方法、模式中,正如前述,都離不開教育者、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只是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其所凸顯的元素和特點有所差異而已。即便如此,我們看到除了前面剛剛論及的自主式學習中確實更多時候更加凸顯學生主體,更需要學生主體的積極、主動參與,更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外,幾乎其他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都更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扮演好他的角色。講授法或者所謂的“灌輸”自然無須再講,這類教學方式方法當然具有極強的教師印記,而所謂的“啟發式”、“引導式”其實也與教師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系,教師在其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們再看其他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新模式即C類型,如“案例法”、各種“專題”教法,雖然其首先凸顯的元素是“教學內容”,但“教學內容”是由人來支配的,而支配它的主要是教師。因此即使在這些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新模式、新方式方法中,除了凸顯其“教學內容”外,與此相隨的必然也把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凸顯出來。這也是為何我們經常強調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很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原因所在。當然,在這些教學新方式新模式中,更注重的是“教學內容”與“教師”主體的有機結合與恰當結合。
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與普通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職業高中致力于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職業性人才,因此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豐富,與社會聯系更加緊密,注重素質教育。普通高中連年擴招,導致職業高中學生生源差,學生綜合素質較低,學習能力不強;政治課本身具有概念性知識點多且抽象晦澀、記憶量大等特點。綜上可見,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任重而道遠。加強和改進職業高中學生的政治教育,提升職業高中學生的政治素養非常重要。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師應當順應社會發展與時代需要,還要在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要求、優化教學成果等方面多做努力。筆者從事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多年,致力于研究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的探究與創新,在此就其必要性做一淺談,以期與同行交流提高。
一、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目標
職業高中學校應著力培養“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職業高中學校學生應當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提升的同時,將自身價值的實現與服務國家和社會相結合。
職業高中政治課是職業高中教育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程。政治知識是職業高中學生的精神食糧、思想支柱,是職業高中開展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之一。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有助于提高職業高中學生的思想品德、社會責任感和法制意識,幫助職業高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能在畢業之后頂住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凸顯出職業高中畢業的競爭力,體現出職業高中畢業生的優勢。
二、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職業高中政治課的教學任務是艱巨而意義重大的。作為一名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師,筆者曾多方豐富教學內容、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以期能更好地進行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期間,筆者尤感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因為知識是在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中慢慢融會貫通的。教學方法是一種途徑,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并為其所用。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多么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師教授給學生知識、學生從教師那里學到了知識才是教育目標。因此,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教學環節。
三、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探究與創新的必要性
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對其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學生的政治素養。縱觀傳統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已漸隨教育改革而弊端百出。轉變傳統教學方法以適應當今職業高中政治教育勢在必行。
1.傳統教學方法以教材為中心,探究創新有必要
傳統教學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政治教師備課是圍繞政治教材做理論性梳理,上課是圍繞政治教材做重復性講授,考試是圍繞政治教材做目的性考核。政治幾乎等同于枯燥的文字與晦澀難懂的概念知識點。學生上政治課之前對其缺乏興趣甚至有厭惡情緒,上課時啃教材內容,下課后記教材知識點,努力記住而非理解政治知識。這樣一來,政治教師只注重教材知識的教授,而忽視學生政治素養的提升。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與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培養,這與職業高中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如能轉變教學方式,在以教授教材內容為主的同時輔以學生認知度高的新方法、新知識,學生便能樂學、樂思進而親其師信其道。看來,傳統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亟待創新。
2.傳統教學方法形式單一,探究創新有必要
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政治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理解仍未與時俱進,傳統灌輸式教學仍占主要地位。教師只負責“教”,學生只負責“學”。看似各盡本份,但并未盡到責任。教學相長的道理要被拿出來再好好溫習一下。滿堂灌的方法終無法帶來滿堂彩。學生是有差異的個體,課堂學習接受知識的過程也因人而異,互動尤為必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與學生交流探討,運用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手段力爭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容易被接受,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與創新能力。如果一味地灌輸教學,是無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也無法適應素質教育下的職業高中政治教學要求的。探究與創新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迫在眉睫。
3.傳統教學方法禁錮學生思維,探究創新有必要
囿于傳統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的狹隘模式,職業高中學生也被禁錮在政治教材知識內容內。這對職業高中學生畢業之后的發展極為不利。多數職業高中學生在畢業之后會直接進入社會工作。傳統教學方法以課堂為主陣地,不切合實際,學生學習是減法式學習。創新非常必要。教師要開放教學模式,將陣地擴大到課堂之外――社會中去,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社會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社會大背景中學習到更為形象的經濟、政治、道德、法律知識,并學有所用,直至學有所成。這既在無形中提高了職業高中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實現了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的目標,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思維成熟、政治素養高的職業高中學生。創新職業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更適合當下職業高中教育的要求。
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6-0003-02
對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兩門學科之間關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而不研究屬于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學科范疇的具體問題,是理論與學科關系層面的探討,或可以說屬于學科史研究的范疇。對于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的關系,從學科史的角度予以厘清,有助于合理界定兩個學科的方位和邊界、正確理解學科的內涵和外延、促進人們更好地把握它們的發展變化與相互間影響。
一、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的概念辨析
要進行相互關系的比較分析,首先需要考察學科的屬性,即該學科是研究什么的。首先來考察政治學。政治學英文“Politics”一詞源于古希臘語Polis(城邦)。西方政治學的創始人首推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在其《理想國》中提出“善”、 “正義”和他的哲學王理想。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統論述政治理論及其體系的著作,他倡導以個人幸福為最高政治目標的城邦政治論,使政治學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其后大致經歷了中世紀神學政治學、近代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權利政治學、20世紀以來現代意義的政治學等幾個階段,①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而言,政治“本質上是人們在一定經濟基礎上,圍繞著特定利益,借助于社會公共權力來規定和實現特定權利的一種社會關系。”[1]政治學,則是研究政治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
“國際關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IR)是國外學術界比較常用的詞語。在英文《韋氏詞典》里對它的解釋是:“國際關系是政治科學的一個分支,關注的是國家間的聯系并且主要關注對外政策”。從這一定義來看,“國際關系”的屬性有三點:一是在學科上它從屬于政治學;二是它的研究對象是國家間的關系;三是對外政策或外交是其關注的重點。“國際關系”不僅僅是指國際的政治關系,還涉及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宗教、衛生、民族、政黨等各種聯系。也有學者認為,“國際關系是超越國家界線的國際社會關系。進入世界近現代史的國際關系主要是國家以及國家集團之間的相互關系”[2],“嚴格來說,國際關系的領域集中在世界上政府間的關系,但這些關系不能被孤立地理解。這些關系和其他因素(如國際機構、跨國公司以及個體)是有緊密聯系的;與其他社會結構(包括經濟的、文化的和國內政治結構)也有聯系;甚至與地理的和歷史的因素也發生關聯。國際關系學是交疊了幾個其他領域的龐大學科。”[3]可見,國家間的關系是國際關系學研究的重點或主要方面。所謂“國際關系”,主要指國家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主要方面的聯系;“國際關系學”,則可被看作是一門研究這些聯系和及其規律的獨立學科[4]。
二、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的歷史關聯
19世紀,受西方實證主義思想學說影響,人們對政治學的獨立地位、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有了較一致的看法,當時主要以國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與機構、政治理論與原則、政治家的思想行為等為研究對象。20世紀早期,政治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現代意義上的國際關系學也產生于20世紀初,是現實國際關系發展在人們觀念上的反映,是人們對國際關系認識日益加深的產物,相對來說是新學科。
傳統上,國際政治學屬于政治學的范疇,而國際關系學則是國際政治學的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世界范圍內錯綜復雜的國家間矛盾的第一次總爆發,國際關系成為學者們必須密切關注的焦點。1919年,威爾士工業家戴維斯在威爾士大學資助建立了國際政治系(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并為國際政治專業設立了伍德羅·威爾遜講座教席(Woodrow Wilson Chai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這種設置標志著獨立的國際政治學科的誕生[3]。顯然,國際關系學(IR)最初是以國際政治學(International Politics)的面目出現的,并且被許多政治學領域的學者看作是政治學的子學科。1949年在巴黎,各國的政治學者共同建立了“國際政治科學協會”(IPSA),協會確定政治學研究的對象有五項:政治理論、政治制度、政黨和政治團體、國際政治關系、社會輿論[4]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國際政治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國際政治研究伴隨著一系列特定刊物的出現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科領域和范式。這些刊物包括:《外交》(Foreign Affairs,1922)、《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47年)、《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1947年)、《國際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63年)、《和平研究雜志》(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64年)等,此外,英美國家都出現了國際關系方面獨立的博士教程[5]5。20世紀50年代末,以國際政治現象及其規律的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政治學成為政治學的三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另兩個是行政學和比較政治學。在學科史上,“國際關系”可以說是“國際政治”在空間范圍上的延展,在時間上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順序。由于這種特征,使得“國際關系學”稍微偏離了政治學領域,與政治學的聯系不如“國際政治學”與之緊密。但反過來說,國際政治始終都是國際關系學研究的重點,原因在于“國際政治”關系一直以來是各種國際關系當中最重要的一類關系。
三、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的不同
(一)學科生成、發展歷程(學科史)的不同
政治學在古希臘時期就產生了,中世紀的政治學和其他學科一樣,受神學統治。近代文藝復興時期,政治學最終擺脫神學束縛,恢復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20世紀早期,政治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國際關系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它的生成是20世紀的事,但這個過程幾乎跨越了整個世紀。
國際關系(國際政治)作為一種現象也有久遠的歷史。其實,不管是古代的城邦國家還是現代的民族國家,只要有國家,就存在“國際關系”。“如果把古代學者的研究,諸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研究古希臘城邦國家間關系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和中國記述春秋戰國歷史的典籍《春秋》、《左傳》、《論語》、《戰國策》等視為某種“國際關系”研究的話,那么這種研究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5]4。國際關系學到20世紀上半葉還不能說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直到20世紀70年代,它才有了比較像樣的、可稱為一門學科的輪廓。
(二)研究對象與學科特點的不同
政治學以探求政治關系的發展規律作為自己的目標和任務,因此,它的視角通常會圍繞政治關系,從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去闡釋政治的本質,關注國家、權力、權利等核心概念,關注人類圍繞這些核心價值所做的價值選擇,關注對自由、正義、和諧等終極理念的追求;國際關系學的研究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國家共同構成的一個特殊“社會”,這個社會沒有中央權威,國家間的互動在本質上是無政府的。國際關系的研究不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涉及軍事、經濟、宗教、文化、法律、生態、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等多個方面,其中關注較多的是國家的外交關系和外交政策。其研究對象非常復雜,具有明顯的跨學科特點,經濟學、法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對于國際關系學都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它還涉及哲學、地理學、生態學、心理學乃至數學、統計學等眾多學科,表現出十分龐雜的特點,但國際關系整體的運動規律仍是國際關系學的研究對象。①
(三)研究方法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都經歷了傳統研究方法和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兩個階段。傳統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學的研究方法、歷史的研究方法、規范分析方法、法學的研究方法等;二戰后初期,“國際關系學界大多數學者沿用政治學或法學的一些方法,注重對國家、戰爭與和平等問題的研究”[4]7。戰后六七十年代科學主義盛行時期,政治學、國際關系學開始利用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鑄造本學科新的研究方法,包括經濟學的方法、社會學的方法、心理學的方法、系統分析方法、結構功能主義的方法、行為主義的方法、數理統計的方法等等,統稱為現代科學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的傳統與現代兩個階段是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國際關系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研究方法也表現出復合多樣化的特點,更多地具有“科學主義的”傾向,研究的問題與政治學的課題相較更為現實具體,更多采用實證主義、定量分析的方法。國際關系學的研究大大豐富了政治學學科的資料庫。筆者以為,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在研究方法上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研究方法作為一種工具,對于某一分析課題來說只要是恰切的就可以大膽采用。
四、結語
在學科發展史上,學科之間從屬、分離以及綜合是學科發展內在規律的表現。國際關系學傳統上被認為是政治學的一個從屬學科,但隨著其研究領域的擴展和深化、研究成果的繁榮豐富,國際關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地位已經在人們當中達成了共識,大家都承認它有獨立的理論體系、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學科目的與學科價值。
同時,國際關系學與政治學之間也存在著相互支撐的關系。國際關系學雖然研究的是一個類似無政府狀態的國際“社會”當中各行為主體互動的關系問題,但它始終離不開政治學所提供的關于國家、權力和權利等基本概念體系的支撐,以及政治學提供的價值規范的牽引。政治學也迫切需要國際關系學在這方面的成果來大量豐富政治學研究的資料與素材,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當天,政治現象常常是超越國界的。 總之,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的相互支撐與相互分離是二者間關系的主要特點和趨勢,學科發展也會受這對矛盾運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2]袁明.國際關系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楊海蛟研究員認為,中國政治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階段:第一,恢復和重建階段(1978—1985年);第二,飛速發展階段(1986—1989年);第三,全面深刻反思階段(1989—1991年);第四,深入發展階段(1992年—至今)。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中國政治學的30年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堅持和發展了政治學理論體系;二是開展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理論的全面研究,明確了中國政治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探索了中國民主模式,比較了民主形式,對精英民主論、協商民主論、草根民主論、混合民主論等理論進行了深入比較研究;三是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政治學研究范式與研究方法;四是中國政治學界在理論創新、思想啟蒙、政策設計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對推動社會主義政治發展作出了具體貢獻。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徐勇教授和鄧大才教授對實證方法進入中國政治學研究的歷程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闡述和總結。他們認為,要將實證方法的研究推進到更高階段,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從權力政治向日常生活政治延伸;從文本政治向田野政治延伸;從空間政治向時間政治延伸;從質性研究向量化研究延伸;研究工具和方法向其他學科延伸。
楊海蛟研究員認為,30年來中國政治學的基本經驗有:首先,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方向;其次,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再次,始終堅持在汲取人類政治學的優秀成果的同時,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立足于中國政治現實。他認為,目前我國政治學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中國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基礎仍然不夠雄厚;第二,中國政治學的研究缺乏共鳴,重大基本問題的研究深度不夠;第三,中國政治學的學科建設、專業設置仍有待系統化。
本次年會也指出了中國政治學努力的方向:一是繼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一系列政治學的研究方法;二是繼續拓展研究領域;三是在創新思想、理論、觀點的同時,要注意研究成果的應用性,使其能更多地為各級決策者所重視和采納;四是要努力構建中國政治學話語體系,既要爭得在國際政治學界的話語權,也要在和國內其他學科的并行發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地位;五是繼續推進政治學科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的科學化與人文化。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張桂琳教授提出兩個繼續保持:一是繼續保持政治學學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國家與人民的火熱情懷;二是繼續保持政治學界一貫的團結、和諧、學術包容之風。
二、中國政治30年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末,以國際政治現象及其規律的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政治學成為政治學的三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另兩個是行政學和比較政治學。在學科史上,“國際關系”可以說是“國際政治”在空間范圍上的延展,在時間上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順序。由于這種特征,使得“國際關系學”稍微偏離了政治學領域,與政治學的聯系不如“國際政治學”與之緊密。但反過來說,國際政治始終都是國際關系學研究的重點,原因在于“國際政治”關系一直以來是各種國際關系當中最重要的一類關系。
二、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的不同
(一)學科生成、發展歷程(學科史)的不同
政治學在古希臘時期就產生了,中世紀的政治學和其他學科一樣,受神學統治。近代文藝復興時期,政治學最終擺脫神學束縛,恢復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20世紀早期,政治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國際關系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它的生成是20世紀的事,但這個過程幾乎跨越了整個世紀。國際關系(國際政治)作為一種現象也有久遠的歷史。其實,不管是古代的城邦國家還是現代的民族國家,只要有國家,就存在“國際關系”。“如果把古代學者的研究,諸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研究古希臘城邦國家間關系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TheHistoryofthePeloponnesianWar)和中國記述春秋戰國歷史的典籍《春秋》、《左傳》、《論語》、《戰國策》等視為某種“國際關系”研究的話,那么這種研究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國際關系學到20世紀上半葉還不能說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直到20世紀70年代,它才有了比較像樣的、可稱為一門學科的輪廓。
(二)研究對象與學科特點的不同
它的視角通常會圍繞政治關系,從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去闡釋政治的本質,關注國家、權力、權利等核心概念,關注人類圍繞這些核心價值所做的價值選擇,關注對自由、正義、和諧等終極理念的追求;國際關系學的研究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國家共同構成的一個特殊“社會”,這個社會沒有中央權威,國家間的互動在本質上是無政府的。國際關系的研究不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涉及軍事、經濟、宗教、文化、法律、生態、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等多個方面,其中關注較多的是國家的外交關系和外交政策。其研究對象非常復雜,具有明顯的跨學科特點,經濟學、法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對于國際關系學都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它還涉及哲學、地理學、生態學、心理學乃至數學、統計學等眾多學科,表現出十分龐雜的特點,但國際關系整體的運動規律仍是國際關系學的研究對象。
(三)研究方法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都經歷了傳統研究方法和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兩個階段。傳統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學的研究方法、歷史的研究方法、規范分析方法、法學的研究方法等;二戰后初期“,國際關系學界大多數學者沿用政治學或法學的一些方法,注重對國家、戰爭與和平等問題的研究”。戰后六七十年代科學主義盛行時期,政治學、國際關系學開始利用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鑄造本學科新的研究方法,包括經濟學的方法、社會學的方法、心理學的方法、系統分析方法、結構功能主義的方法、行為主義的方法、數理統計的方法等等,統稱為現代科學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的傳統與現代兩個階段是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國際關系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研究方法也表現出復合多樣化的特點,更多地具有“科學主義的”傾向,研究的問題與政治學的課題相較更為現實具體,更多采用實證主義、定量分析的方法。國際關系學的研究大大豐富了政治學學科的資料庫。筆者以為,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在研究方法上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研究方法作為一種工具,對于某一分析課題來說只要是恰切的就可以大膽采用。
三、結語
在歷年的政治教學中,我深切地體會到:學生對以往學過的知識不會主動地去聯系,不會靈活運用,更不會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哪怕是復習,也只是復習了舊的知識,不能做到“溫故知新”。那么學生為什么會出現以上現象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以往的政治學習中只知“死記硬背”,不會“反思”。新課改的實施,對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應試教學已經不適合新的政治教學理念。據于以上兩點,我認為,培養學生政治反思性學習能力迫在眉睫。
所謂反思是指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政治反思性學習能力指政治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不是單純地復制與同化,而是要求學生在政治學習活動中主動構建,不斷地進行反省、概括和抽象。
一、是樹立反思意識,使反思成為政治學習的一種需要
反思性學習要求學生自覺樹立反思意識,所以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白:沒有反思就沒有自我的改錯和糾偏,更沒有自我的提升和創新。反思不僅能及時改正錯誤,還能優化已有認識。
1.強化反思結果,調動反思熱情。
每天課前或課后,我總是盡量留出幾分鐘時間,對學生政治學習反思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盡力予以幫助解答,對一些結合實際而又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比較好的解決方法予以肯定,對當事人予以表揚,從而使學生能夠“思有所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反思熱情。
2.加強學生互助合作,激活反思思維。
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互動的過程。學生在反思過程中,如果有他人合作進行,會加深理解,反思的效果會更顯著。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具體做法:課前可以小組為單位,由學生提出在自習中發現的問題。課堂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討論一些有爭議的問題,課后則通過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共同反思,取長補短。對學生反思的疑難問題,我總是鼓勵學生先在政治自主學習小組內交流研討,或找其他組幫助解決,并每月把積極幫助同學解決學習疑難的小組評為“優秀組”。這樣不但加強了學生的互助合作,而且促進了學生積極反思,激活學生的反思思維。
3.建立師生互動關系,樹立反思意識。
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一個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統一的相互影響和相互活動的過程,是在師生間進行著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會形成相互輻射式的信息交流,會激活學生思維靈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政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考,允許學生有各種不同的想法,包括正確的和錯誤的。對與正確答案不一致的,通過討論,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和方法,找出錯誤的原因;對有創意的想法要予以肯定。要時時鼓勵學生說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包括與教師甚至教材不同的想法,從而樹立學生的反思意識。
二、教給反思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反思
培根說過:“關于方法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所以要培養學生學習的反思能力,就要教給學生具體的反思方法。
1.激發政治反思性學習自信措施
反思性學習的自信,是學生主動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前提。政治反思性學習應使學生懂得“追求卓越并不意味著不允許存在不足”,承認和尊重學生的政治素質的個別差異性,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不同層面的學生確定不同的政治學習目標。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政治學習需要,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并為學生實現某一目標提供幾種可供選擇的方式。關注每個學生的每一次反思及每一點進步,并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在不斷的賞識中不斷地進步;嘗試運用“政治學習進步記錄袋”,記錄學生政治學習過程的點滴進步,同時讓學生明白政治學習評價與政治學業評價的區別,明白如果自己能夠主動參與政治反思學習,積極思考改進政治學習方法,那么,自己的學業評價就是優秀的。這樣,讓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到反思成功或反思進步的喜悅!
2.指導撰寫政治學習日記措施
反思能力的培養固然需要教師的引導,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起主要作用,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反思,才能把所學的東西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堅持寫政治學習日記可培養學生高度的自我監控能力,即監控自己的政治學習的進步情況和政治學習策略,并及時進行反思,進而及時作出調整;監控自己的政治學習過程,對自己有分析、有評價,掌握政治學習的主動權,使政治學習取得最佳效果。日記的內容可以統一作出規定。例如:今天學了什么政治知識,今天作業中哪些題不會做,原因是什么,經過思考解決了沒有;今天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明天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與今天有什么聯系等等。學生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才能提高政治學習效率,才能學會學習政治。
3.建立政治學習檔案措施
政治學習檔案包括一段時期內與政治學習有關的全部資料,可以是個體政治作業本、政治考試試卷、政治課堂筆記、政治作業得失記錄、考后分析表等匯編集,也可以是個體收集的政治雜志、報紙及其它與政治相關的課外書籍等,還可以是學生個體的政治學習階段小結、課外閱讀筆記、生活感悟等其它學習作品。政治學習檔案是學生個體制定政治學習目標和進行自我評價的重要參考。通過它,學生可以從縱向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政治學習上的進步,了解自己政治學習狀況的發展趨勢,看到自己的政治優勢所在,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政治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政治學習方式。
4.開展政治學習自我評價措施
政治學習的自我評價是學生對政治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判與分析的一種自我審視的行為。政治學習自我評價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習負責的態度,并能促使學生學會反思,隨時看到自己政治學習上取得的成績和不足,幫助學生反思自己政治學習的進程,樹立新的超越自我的政治學習目標。而且,自我評價是培養學生有效終生學習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因為正確的自我評價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條件,能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成敗得失作出正確的歸因,了解自己的政治學習能力、看到自己取得的進步,明白自己能或不能干什么。
三、激勵反思,形成反思習慣
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自我評價水平,這是提高政治學習效率、培養政治學習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激勵能促成這種學習習慣的早日養成。
1.激活反思經驗,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用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知識是不能傳遞的,教師傳遞的只是信息,知識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構建才能獲得。因而,我努力使學生明白“最愚蠢的問題就是沒有問題”,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然后讓學生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去探究。如王同學有關政治課內容如何掌握的反思。9月5日反思:政治課內容抽象枯燥,要掌握需要摸索和歸納。10月8日反思:掌握了政治課學習的一些方法,但不完全合適。11月5日反思:發覺政治課學起來也有方法了。看起來學習各門功課都要講求方法。對類似王同學這樣能在反思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成功做法,我總是給予高度的評價。
2.多加鼓勵,促使學生認識自我、賞識自我。
“萬事開頭難”,在反思性學習開展初期,部分對自己要求較高的學生往往不善于或不屑于表達自己的成功,一些懶于思考的學生又往往不愿意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因此,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針對教師、專家、書本、其他同學、自己先前的觀點和做法都可以“品頭論足”,找錯誤、找缺點、找遺漏,通過反思提出新的問題、新的觀點。鼓勵學生學會欣賞自己的點滴進步,引導他們用言語強化自己的自豪感。對在反思過程中有所收獲的學生,我往往給予及時的肯定,從而推動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反思活動中。
3.增強反思毅力,促使學生養成反思習慣。
反思這一過程相比較起來并不總是令人“愉快”,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揭短”,是誘發痛苦的行為。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很強,反思也難以持續進行。反思的毅力不僅體現在學生反思的“持續性”、戰勝困難、忍受痛苦等的“韌勁”上,而且表現在“督促”自己自始至終盯住自身學習的不合理性上,并不斷地監督自己。而當自己沒有戰勝和超越自我時,自己就會因為給自己增加壓力而產生痛苦。所以任何反思要能持續進行必須具有反思毅力,政治學習上的反思也不例外。在學生政治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反思行為我不斷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持續性強化,如我每天在全班開展反思性學習小結活動,把學生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在全班進行交流,并特別表揚一些結合實際而又富有創意的問題及學生自己歸納出來的學習方法或心得體會。這樣學生們的反思毅力就在我每天的強化中得到了培養,從而也就逐漸形成了他們自己的反思習慣。
杜威強調:“反思是理智行為的標志,能促使問題有效地解決及改進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就是在知識和自我調節之間架起橋梁。學生只有堅持反思,才會學會政治學習,深入探究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并感悟文本,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學生只有堅持反思,才會正確評估政治學習的效果,不斷產生政治反思性學習的激情和沖動;學生只有堅持反思,才會在舊的問題解決之后又感悟到新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使自己政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使自己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適應新時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5期.
[2]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華東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2期.
一、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興趣缺乏的原因
1.高中政治知識內容繁多,理論知識抽象
政治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如果不結合實際案例,僅僅講解理論很難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原理。理論知識多且抽象,趣味性較弱,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容易喪失興趣,放棄學習。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
多數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上只采用單一的講授法,交論知識,講解教材內容,與學生互動較少,教學過程枯燥乏味,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雖然多數高中政治教師也懂得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科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教學中落實得不夠,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對知識理解不深。
3.社會對政治學科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政治學科是作為一門副科存在于高中課程體系當中的,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有一種政治學科不重要的心態。并且思想政治學科理論知識較多,大量概念性知識需要理解背誦掌握,而對于思想活躍的高中生來說,這一類課程不需要動手演練,相對枯燥,也就不夠重視。思想政治學科老師也不被學校所重視,對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質量。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必要性
1.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是政治學習的首要動力
學好政治學科,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可以促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對政治學科的認識水平,從而激發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只有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真正熱愛政治學科,自覺自愿地學好政治學科。
2.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目前,我國高中普遍反映學生對政治學科不感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師生互動積極性不高,師生關系不融洽。如果政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效率,而且也會使師生關系更融洽,教學氛圍更好。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教學質量是評估教師教學工作的標準,提高教學質量是對教師的目標要求。在一系列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只有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激發學生學習政治學科興趣的方法與途徑
1.改進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政治學科知識內容抽象,難理解,政治教師要對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展開多元化的教學工作,在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采用具體案例引導學生思考
理論聯系實際,教師通過選取合適的案例,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教材,引發學生對具體案例所出現問題的思考,并在對具體案例的分析討論中掌握教材知識。教師不能純理論授課,高中生的社會知識比較匱乏,無法對具體事件中的政治原理進行自我總結概括,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教授學生思考方法。比如,當講到《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節的時候,教師可先評述具體事例,比較不同選舉方式的特點,讓學生們以“假如我是候選人”或“我這一票投給誰”為題,發表各自的見解。教師還可列舉當前公民參與決策的民主形式,對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關制度和法規,在課堂上舉行一次模擬聽證會,加深學生對該節內容的理解。
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豐富授課模式
信息技術為現代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優勢,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輔助教學提高了高中政治學科的趣味性,可大大激發高中生對本門學科的興趣。政治教師也可利用大眾傳媒搜取更多資源,向學生展示各種事例或現象,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習熱情。比如,在講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課題時,可以播放紀錄片《改革開放30年紀實》部分片段。借助視頻資料來展示改革開放的政治經濟制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精神內涵,這樣就更加具有趣味性。當學生有了興趣之后,再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學習深層次的東西,課堂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被調動起來了,同時培養了學生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4.構建有效的教學評價,利用教學反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有些學校對政治學科的教學評價只重視分數而忽略學生的學習過程,忽略政治學科的德育性質,這直接導致政治教師的教學以提高考試分數為目的,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構建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全面客觀地考查學生政治學科的學習狀況,才能發揮思想政治學科的德育作用。另外,也應重視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反饋,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學生對政治課程的態度、需要,以學生的需求為基點展開教學。認真總結學生的課后反饋,歸納整理出所需要改進的方面,不斷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
5.保持積極的教學態度
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反映到教學過程中,積極的教學態度既能提高教師的責任感,促使教師進行自我提升,也能感染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想政治學科存在的意義在于使高中生了解基本的經濟、政治、文化知識和哲學原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為高中生發展為更高素質的人才打下基礎。政治教師只有保持積極的教學態度,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不會止步于當前的教學水平,才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適應新的教育改革。
政治W科在學校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政治學科在高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由于高中政治知識抽象、政治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校及社會對政治學科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科缺乏興趣,為政治教學帶來了困難。因此,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就成為高中政治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必須準確了解高中生思想政治課程學習興趣的現狀,對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不同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結合高中政治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高中政治課教師應改進教師教學方法,采用具體案例結合理論引發學生思考,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模式,構建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和保持積極的教學態度等方法,以達到激發高中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重視政治學科,發揮其應有的德育作用,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許兆雄.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46.
[2]正 月.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研究[J].教師,2016(9):20.
[3]韓京艷.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引導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熊來平(1975―),男,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政治學;陸 寒(1981―),女,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江西吉安 343009)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交互主體性’視閾下《政治學經典著作選讀》教學模式探究”(JXJG-15-9-6);井岡山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XJJG-14-22)
一、明確以“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目標
合理和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是順利實施課程教學的保證。政治學專業是研究和學習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專業,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政治學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試行),結合井岡山大學政治學專業的實際情況,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健全人格,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比^系統掌握政治學、行政學方面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可以勝任黨政部門、事業單位、基層社區等崗位要求的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這種比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從何獲得?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諸如《政治學概論》、《行政學導論》、《比較政治制度》等專業基礎課程獲得;另一方面,他們還必須通過學習專業經典著作來加深理解政治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在這方面,恩格斯告誡人們,進行理論學習或研究時重要的是原著本身,“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1]基于“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目標,井岡山大學政治學專業主要想達到以下目標:第一,在教學目標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通過建構“交互主體性”教學模式,既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感、責任感,提升教學效果,也可緩解目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抬頭率低”等問題。第二,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對政治學的許多問題深入探討。這有助于倒逼專業教師提高專業水平,也有助于訓練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第三,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學生自我講解、師生對話、分組討論等方法來學習政治學經典著作,教師可以更加客觀準確地評定學生的專業素養。
二、設置以“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教學內容則是人才培養的實施載體。作為政治學專業的最為重要的核心課程之一,《政治學經典著作選讀》為學生提供了古今中外諸多思想家關于本專業領域重要的思想成果。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不僅領略了思想大家們思考重要政治問題的角度與方法,而且可訓練理論思維,啟迪思考。然而,政治學經典著作篇目廣泛龐雜,綜觀國內高校政治學專業有關此類課程的開設與教學,不難發現,不僅師資生源的素質、選讀的范圍不盡相同,而且在教學的方式、效果方面也差異立現。在設置以“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內容過程中,我們主要嘗試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根據現有專業教師、學生與教學時數的實際情況,確定切實可行的課程選讀篇目。課程選讀篇目既要使學生精讀業已公認的政治學與西方政治學的經典篇目,學有所悟,學有所得;也要讓學生較為廣泛地涉獵政治學與西方政治學的非經典篇目,以盡可能擴充知識面。第二,辨析講理。“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在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多樣化的大學課程教學中,相較于一些課程更加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而對教學內容和實效關注不夠;一些教師淡化教學內容的意識形態色彩,注重知識傳遞,輕視價值觀的引導和對錯誤理論觀點的辨析批判,在教學中,我們注重引導政治學思想與西方政治學思想之間的二者“對話”,交流互動,激發學生思考,在批判與對話中彰顯的指導思想地位。譬如,在選讀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這篇著作時,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引導學生如何理解“為什么要實行法治?”“什么是法治?”我們通常會引導學生思考“人治為什么靠不住?”(圣人治國難以實現;很難保證圣人或者哲學王在掌握權力之后審慎地使用權力),進而引申出法治的優越性(法治避免了人治的主觀臆斷、感情用事及濫用權力),最后得出法治既是對權力的制約,又是對權利的保護的結論共識。“法治應該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3]第三,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是思想中的現實。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4]這就啟示我們,在理論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如何將所學課程理論知識運用于社會熱點、難點與疑點中,培養專業視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加深對政治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學有所用。
三、運用以“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方法
“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5]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政治學經典著作選讀》課程教學中,井岡山大學政治學專業改革現有以教師講授為主、“滿堂灌”式的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力爭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雙向互動同構,平等對話,協商交流。在此過程中,我們從以下方面著手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第一,課程由單一教師主講制改為團隊教學制和研習的形式授課,教師團隊共同商討教學大綱、章節,敲定教學內容。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感受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與水平,也有利于教師拓展深化課程教學內容。第二,《政治學經典著作選讀》課程必須以學生的真正閱讀著作為基礎,為保證學生能真正閱讀經典著作,我們會根據教學進度提前安排學生閱讀著作。在此基礎上,并要求每個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與著作講解PPT,統籌安排同學圍繞不同著作進行講解(20~25分鐘),同時還需其他同學積極參與,提出問題和觀點。待同學講解結束后,老師進行點評并適當補充相關內容。第三,通過舉行定期的經典著作讀書學習交流會的形式鼓勵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教師參與其中,以達到交流互動、教學相長的效果。
四、構建以“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效果評價手段
教學效果評價旨在比較客觀地衡量教學過程及成效。這既可以衡量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也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作用,進而保障經典著作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馬克思說:“一條鐵路,如果沒有通車、不被磨損、不被消費,它只是可能性的鐵路,不是現實的鐵路。”[6]這就提示我們,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必須通過教學效果的檢驗。因此,構建合理有效的教學效果評價手段非常關鍵。根據我們的實踐,在構建以“交互主體性”為導向的教學效果評價的過程中,嘗試把教師評價學生與學生評價教師相結合,力爭評價手段合理多樣:第一,與許多課程采用單一的閉卷考試以評判學生學習效果不同,我們更為注重對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及效果的考查,并將其計入到期末總評成績中(約占50%~60%的比重)。這體現為可以讓學生閱讀某些經典著作篇目或章節撰寫讀后感,也可以讓他們上臺講解或回答問題。第二,在課程的期末考核中,我們采取通過本課程教師團隊共同出簡答題庫的形式,學生抽簽當面回答3~5道題以評定其課程期末成績。課程期末成績一般占期末總評成績的40%~50%。第三,秉承“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的理念[7],我們不僅要讓老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而且要讓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成效,做到教學相長。學生評價教師可以采取課堂問卷調查、小型座談會、網上評教及個別談話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以考查教師的教學情況及以后努力改進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4].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