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9 15:19: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 屈明穎. 國民閱讀率持續提升 數字閱讀愈見青睞[EB/OL]. [2012-05-07]. /2012-04/23/content_241605.htm.
古箏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是中國一種獨特的古老民族樂器。古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歷史文化。古箏原名為箏,史稱秦箏,起源于我國春秋年代,戰國時期在列國都有流傳,尤其是在秦地(今陜西一帶)古箏流行范圍非常廣泛。自春秋戰國以來,中國歷代士大夫、文人雅士、遷客騷人無不愛不釋手。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城樓空城退兵,彈的就是古箏,悠然自得的古箏音樂擊退了城外司馬懿的千軍萬馬,中國豐富的古箏文化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如今的古箏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逐漸被淡化了,已經成為了“邊緣文化”。而今,國內外有識之士紛紛呼吁傳承和發揚古箏文化,這對于每一位音樂人來說當屬義不容辭、時不我待。
一、古箏文化在傳承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古代,古箏文化可以說是一度走上了繁榮昌盛、名家薈萃的地步,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文化之一。然后,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深入改革,我國融入全球化的腳步加快,古箏文化也越來越面臨著外來文化和新興文化的沖擊。我國自改革以來,世界各國的文化紛紛涌進,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的沖擊。西方文化和新興文化有著通俗性和娛樂性的特點,因此對我國的青年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吸引力。而反觀我國的古箏文化,雖然長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和音樂表達的高雅工具,但是在當今通俗的流行音樂大潮下,仍然難以生存。古箏文化備受冷落,成為了一種邊緣性的小眾文化。為此,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應該盡快拯救古箏文化,把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流傳下去。時至今日,古箏文化仍舊有很多的問題,亟待我們努力解決。
(一) 古箏文化大眾普及度低
自古以來,古箏文化就是“雅文化”,是“上等階級”的專有文化,是“高山流水”。古箏的演奏通常是在皇家、諸侯、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之家舉行。可以說,古箏文化就是傳統文化中的“高雅文化”。然而,正是這種高雅的、“不接地氣”的、“有仙人之氣”的古箏文化在大眾中普及程度很低。人們常常認為古箏“難學”“易忘”和“不中聽”。面對這種普及度極低,無人學、學不會的處境,“不食人間煙火”的古箏文化好像并不打算向世人妥協,一直以虛靜、幽靜、淡靜、深靜為其音樂的語言表達和節奏韻律。其中,古箏文化有著豐富的哲理內涵,需要的是人們潛心的理解它、懂它,真正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
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世界的關注面更加廣,但也更加的淺,對事物的視線停留時間和思考時間也很短。因此,古箏文化作為一種“慢熱型文化”更加的受到冷落和難以尋覓知音。根據對各類人群的調查,有80%的人竟然完全不知道古箏是何物,有一些人聽過古箏的名字卻和古琴混為一談。如果當今社會對古箏的形狀、聲音和彈奏的基本技法了無所知,那么,對于古箏文化的保護就無從談起。古箏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可是,在如今的社會“無人識貨”“伯樂難求”“子期難遇”,這不能不說是古箏文化的悲哀,中國傳統文化的悲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種文化過于高雅,完全的“不食人間煙火”,那么,真的是難以傳承。
(二)古箏文化缺少專業性人才
在我國的懂古箏、識古箏、愛古箏的人非常的少。即使在專業的音樂團體中,從事古箏藝術表演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有的一些只是兼職從事的,作為一種娛樂愛好,他們或者是老師、或者是商人、或者是公務員和上班族,但是對于古箏文化的傳承來說,這些人遠遠不夠。古箏文化的傳承需要的專業性人才,是專才。可惜的是,這種人才在全國非常的少。有的人才,他們或者是在高校從事古箏音樂的教學,或者是在研究所對古箏文化進行研究,但是,他們大多不會選擇以傳承古箏文化作為自己的生計――也就是說不會把研究古箏作為一種主業,而是一種副業,業余的愛好而已。
在我國,每年的藝術招生考試中也會設置古箏科目,但是,其他的樂器考場都是場場爆滿,而古箏的考場卻無人問津。在社會上的音樂培訓班,設置的有鋼琴培訓、吉他培訓、打擊樂培訓,但是很少有古箏培訓的。即使有古箏培訓,那些培訓老師也往往對古箏文化了解甚少,只是知曉一些基本的識譜和指法,懂的一些淺顯的曲子而已。這種現狀對古箏文化的傳承,可以說是非常不利的。在社會上,還有一些古箏館,它們往往是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現。而且,它們的店鋪多以出售古箏為目的,對于古箏文化的傳承常常是有心無力。
(三)古箏文化缺少傳播媒介
在古箏文化難以為繼的今天,仍有一些古箏藝術愛好者和古箏館的傳承人為了古箏的傳承努力做著貢獻。他們常常舉行小型的古箏表演和古箏藝術交流會。但是,這種活動的規模實在太小,傳播的渠道有限,很難對大眾起到宣傳的效果。而且,古箏的傳承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他們舉辦的小型交流會,參會的都是古箏愛好者,是不必再爭取的人群,只有通過媒介向外傳播,使不了解、不認識古箏的人群了解古箏,了解它的文化和技巧,才是真正起到了傳播的作用。
當今的大眾傳媒有電視、廣播、雜志、互聯網和報紙,這些媒介才是最有效的傳播渠道,才是能夠使得古箏傳播更為廣泛的介質。在通常的古裝電影、電視劇中會有古箏演奏的畫面,但是由于導演和現場的工作人員對古箏文化的不了解,會出現很多錯誤。常常是道具是古箏,背景音樂卻是古琴;背景音樂是古箏,道具卻是古琴。這種張冠李戴的狀況,說明古箏文化在傳承中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亟待我們解決。
二、古箏文化在傳承與發展中的對策
(一)增強古箏文化的傳播力度
古箏文化大眾普及程度低,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傳播的力度不強,傳播度不夠。在現代的社會,文化的傳播方式不僅僅是教育而已,還有很多的文化傳播渠道,比如說:互聯網、電視、報紙、期刊等等。這些傳播媒介才是文化傳播的主流,古箏文化要搭乘這些媒介的“快車”做到有效的廣泛傳播。
在古箏文化的交流會中,也應該注重多層次的文化傳播。所謂多層次的文化傳播,指的是在古箏藝術演奏中,這些古箏的音樂曲調和樂響節奏可以通過多種媒介傳播出去。這些媒介可以是口語媒介,可以是電子音頻媒介,也可以是多媒體或者互聯網媒介,只有能夠做到古箏文化的傳播,都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媒介。在高校的師生古箏演奏會中,可以做成視頻或者是音響音像制品對廣大的受眾做到廣泛的傳播。有條件的話,也可以使用互聯網、甚至電視臺的現場直播方式,促進大眾對古箏文化的了解。
(二)開展古箏文化進校園活動
校園是青年的天地,是社會的未來。從某一個層面來說,誰取得了青年的信任和好感,誰就贏得的未來。青年人有活力,有文化,對古典傳統文化有著文人、士大夫似的情懷。古箏文化要取得更廣大的、更有持久性的傳播,要開展走進校園的文化活動。可以在大學的音樂學院開設古箏專業,可以在初高中開展古箏文化社團。并且,在校園內舉辦古箏表演演奏會,通過教師和學校海報等做到文化宣傳和推廣,增加青年對古箏的了解和熱愛。在古箏文化活動中,可以通過比賽,選拔優秀的后繼人才,建立興趣愛好團體,培育學生熱愛古箏文化的興趣和能力。
(三)古箏文化要做到與時俱進
古箏文化由于其“高雅”的特殊品味,造成了傳承人才稀少,后繼無人的局面。由于少有人傳承,于是,它的活力和創造性很低。如今的古箏文化曲目,都是古代傳統留下的曲目,少有現代的創作。這種窘境漸漸地把古箏文化變成了“古玩”“古董”,而不是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藝術表演形式。
一種文化要想存活,要想發展必須融入這個時代,僅靠研究學者的愛好和政府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古箏文化要“動起來”,要自己尋找出路,只有和其他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流、減低或者減少一點“高冷”的姿態,更多的和時代精神相激蕩、相交流才能夠取得發展。古箏文化也要創新,可以和相近的茶道和琴道交流融合,對原始的曲名音樂深入挖掘內在韻律,包容交流才能夠突破自身的困境。
(四)古箏文化要走產業化道路
古箏文化要傳承和發展,就要能夠“養活”一批以此為生的古箏音樂制作人和文化傳承人。現在已經不是小農經濟的時代,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工業時代、科技時代。古箏文化要走產業化道路,要和流行音樂一樣有著完備的工業流程。
在當今的市場,文化已經是一種產業,只有把古箏文化做大做強走上市場化的道路,才能夠有資金、有人力、有物力保障古箏文化。古箏文化也才能夠得以傳承。在音樂市場上,古箏文化有著一批愛好它的“靜文化”和“慢文化”的音樂粉絲。在當今的時代,“高雅”音樂也可以走向大眾。
三、結語
中國古箏文化在歷史上一度繁榮昌盛,名家薈萃,是中國封建文化興盛的代表性文化。如今隨著我國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全球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中國不僅在經濟上向世界敞開了窗口,而且在精神領域和文化生活方面也積極開展了對外交流活動,而且這種交流正在不斷加強和擴大。西方文化逐漸地與中國文化融合,并且掀起中國大眾追捧的熱潮,中國的文化發展逐漸向多元化發展,形成了廣大社會各階層都接受的娛樂性“通俗音樂”文化。迎合了大眾的文化消費心理。
綜上所述,古箏文化是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人情懷的一種重要的音樂表現形式,是“高山流水”的“雅文化”的典范。在當今的文化發展中,古箏文化受到了一些阻礙,遇到了一些問題,受到了冷落,成為了小眾文化。但是,只要增強文化傳媒的有效傳播和推廣,在校園培育古箏文化傳承人,在時代精神上做到有效的融合和創新,加快走上產業化的道路就一定會有所突破和發展。
基金項目:
本文為黑龍江省文化廳藝術科學規劃青年項目,項目名稱:古箏教學的現狀分析與改革探索。項目編號:2015C040。
參考文獻:
[2]馮鳳友,楊桂菊.淺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J].職教論壇,2009(35).
[3]金榮蓉.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OL].http://.cn/Article/CDMD-10307-1012491208.htm,2013-01-01.
[4]孫艷玲.中國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研究[D/OL].http://.cn/Article/CDMD-10183-1012359125.htm,2013-01-01.
一、天水非遺現狀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8字工作原則,2006年開始,天水市開始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采取分期保護、屬地保護的原則,使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伏羲祭典、天水雕漆制作技藝等6項進入國家級名錄體系,省級名錄體系28項;兩人進入國家級代表性傳承名錄體系,42人進入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
二、非遺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主動保護方式缺乏活力。政府主動進行保護方式的優點是見效快,作用顯著,能用最短的時間保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而言是被動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二)傳承沒能突出系統工程特點。保護僅是對傳承人本身而言,對于從事該項文化遺產的其他參與者沒有涉及,致使其他參與者積極性不高。目前還有大量的市、縣區級傳承人沒有得到可行有效的保護。
(三)保護資金投入不足。近年來,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強,但因地方財政困難,一部分市縣級非遺項目投資力度還是不大。由于缺乏資金來源,一些項目仍處于自生自滅的生存狀態。如麥積飴糖制作技藝、天水吹糖人技藝等,因缺乏資金來源,加之部分傳承人年齡太大,身體不好,技藝面臨著即將失傳的困境。據筆者了解,天水非遺保護所碰到的問題帶有普遍意義,各地都有存在。
三、相應對策及建議
(一)激發生存活力,政府主動保護與自身開發保護相結合。在政府繼續加大保護力度的基礎上,由政府引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市場機制,參與市場競爭,以市場競爭的壓力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價值,使這些項目的傳承能夠進入活態傳承與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如天水武山柳編技藝。武山柳編在保持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開發適應現代市場需求的產品,生產笸籮、簸箕、花籃、水果盤等多種工藝制品。除部分產品出口外,主要銷售于全國各地及西北地區,不但使本村人致了富,還帶動了周邊鄉村的經濟發展。縣上建立的洛門柳編工藝廠,成為政府主動保護與自身開發保護相結合模式的樣板,走上了傳承保護的良性循環之路。
(二)穩故納新,傳承人保護重在“新、活”二字。傳承人是非遺項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鮮的,不斷更新的、活態的,非遺項目才能長久傳承下去。特別是對許多未列入保護名錄的非遺項目來說,必須培養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得到適應性調適,從而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以天水黑社火為例,歷史悠久的黑社火在天水流傳范圍極廣,是城鄉百姓極為喜愛的一種以唱為主,又兼演各種劃旱船、舞獅、舞龍等表演的表演形式。天水黑社火歷經千百年傳承,幾經興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村由黑社火愛好者組建了黑社火演出隊。組建之初,在無任何援助之下,隊員們自籌資金、自己編排,并邀請民俗專家悉心指導。演出的同時,他們還非常注重社火曲的搜集以及傳承人的培訓、培養。隨著新人的不斷加入,表演隊伍漸漸壯大,變成為了十里八鄉頗有名氣的黑社火演出隊。其中7人成為天水社火市級傳承人。新鮮“血液”的不斷注入,盤活了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貼近現實生活,傳承保護形成動態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傳承,傳承是關鍵。不斷引導培育人們弘揚傳承傳統文化的情結,使人們自覺自愿地認知傳統、回歸傳統、傳承傳統,是非遺傳承的關鍵。如傳承多年的天水酒歌。天水酒歌是天水酒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悠久的傳唱歷史源于天水酒文化的興起。由于它具有精湛的語言表達技巧,又能井然有序地說理和敘事,把生活豐富化、趣味化,便口耳相傳被保存下來。但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和現代飲酒娛樂習慣的改變,天水酒歌發生了許多變化,逐漸成為一種注重傳承的文藝表演形式。只要我們進行認真地宣傳、推廣,就能使人們認同酒歌、熱愛酒歌,再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合理調適,強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動中的功能作用,使傳承者和被傳承者雙向互動,營造新的傳承環境,促其活態傳承,延續、傳承天水酒歌。
(四)整合項目,加強展示展演,提升社會參與度。天水在2006年6月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期間,舉辦了“甘肅省隴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共展出來自平涼、隴南等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個種類2582件,觀看人數50萬人次……2011年舉辦了關中——天水地區非遺文化展演活動。目前,非遺展演活動已成為天水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成為城市節日、節慶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這些啟示都告訴我們,雖然集中的展示展演活動不是非遺傳承的現實土壤,但是它同樣營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新環境。今后,還可進一步整合域內許多可觀賞性的非遺項目(包括瀕危的、失傳后根據相關資料挖掘整理復原的),將其組織成為一臺或幾臺非遺精粹節目,長期進行演出展示(如陜西華陰老腔的演出模式),這一做法不僅可以豐富人們業余的文化生活,也可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活態保護傳承引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現代社會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是當代老一代人的傳統文化記憶。我們今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為了強行保存已經過時的風俗習慣或傳統技藝,而是尊重我們的歷史,尊重我們祖先的創造,尊重社會歷史的自然發展規律,讓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當下,并從中尋找持續發展與創新的靈感與力量。
參考文獻
南高洛音樂會所在的河北省沫水縣南高洛村,至今仍保留比較完備的音樂會組織,古樂依托于音樂會生存,是音樂會的主要表演形式。南高洛音樂會不僅是一個樂隊,同時還是一個鄉村公益組織,他們的活動與中國傳統禮儀規范、當地的民俗和民間信仰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音樂會是依附在宗族、宗教名義下的、以音樂藝術為手段,服務于社區儀式的民間組織,它由生活在同一社區環境中、有共同愛好的成員組成,有共同身份,對社區有共同義務。
一、南高洛音樂會的價值
1.歷史傳承價值
1.1南南高洛音樂會的樂譜、樂器、演奏、寶卷等以其民間的、口傳的、活態的歷史文化價值,可以彌補官方歷史之類正史典籍的不足和遺漏,有助于人們更真實、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認識已逝的歷史及文化,它的存在對于研究漢代鼓吹樂、唐宋詞牌、元明戲曲、唐代寺院的變文有很高歷史價值,還包括與其相關的后山祭祖文化,當地的發展、風俗、風情。
1.2南高洛音樂會從事春節祈祥、后土朝拜、民間喪事等活動,是高洛村及其周邊地區的特有的載體,承載著當地居民的包括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在內的群體意識、群體精神。具有文化信息的傳遞作用。
2.科學認知價值
南高洛音樂會從產生、流傳至今是對當地歷史上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狀況、科學技術發展程度、創造能力和認識水平的原生態的保存和反映,它所存留的東西恰恰反映了當時當地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生活情感態度、科學發達程度、風俗信仰禁忌等社會歷史文化內容具有一定的科學認識和研究的價值。
3.社會和諧價值
南高洛音樂會的有效傳承能夠很好地起到凝聚民心、講究道德、弘揚正氣的作用,從而保證了當地的人民平安、社會和諧。南高洛音樂會反映和表現了當地共同的思維習慣·生活風習等內容,規范著群體生活方式、思想價值取向,能產生強大凝聚力,促進共識和認同,因此具有重要的社會和諧價值。南高洛音樂會含有大量的傳統倫理道德資源,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展示并宣揚其中的美好向善的倫理道德資源和內容,將會極大促進當地合諧社會的建設。高洛音樂會至今己經接納了來自世界27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人士考察研究,充分發揮了國際交往作用,加強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密切聯系,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關系的和一諧穩定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民族間
聯系溝通的粘合劑。
二、南高洛音樂會面臨的問題
1.面臨失傳危險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中之重是人的保護,傳統藝人無疑是來自基層社區的文化遺產的實施者和傳承人,他們是非物質文化的活態載體。古樂面臨失傳危險。南高洛古樂的發展為何這樣難,直接原因有三:首先是難學,古樂的基本樂譜是古老的“工尺”譜,但與工尺譜不同的是“只能口授不能筆記,”筆記只能傳其骨不能傳其肉。口授難度大,必須死記硬背,曲目繁多,難以記憶。因此,必須要從十幾歲學起,一點點學,最快三年才能出班。其次是沒有經濟收入。世世代代屬于群眾自發組織的義務服務,沒有經費保障。對于以農耕、打工為主的農民來說,物質生活是第一位的。最后是樂器難以置辦。添制樂器、法物等都是會員們自己集資,因為使用的是半調,古樂會使用的樂器市場上難以買到,必須定做或自己制作。新成員在進行最初的學習時,首先要跟隨老師傅學習韻譜,唱熟、牢記之后才被允許實際操作樂器,以減少對樂器的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冀中農村,這些樂器算得上是昂貴之物。樂器的置辦和維修也是音樂會不小的開支。
2.資金問題
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古樂保護和開發的根本問題,在沫水縣政府的保護發展方案中,初步的保護發展資金需要560萬,但沫水縣本身是一個省級貧困縣,財政十分困難,能夠自籌的資金有限,大部分需要申請省、市的支持,資金到位困難。
3.硬件設施破舊
音樂會活動場地“官房子”漏風漏雨,急需翻修,使用樂器陳舊,需要更新和添置,古曲譜本、眾神像、桌圍、吊掛、旗幅等文物也需要不同程度的修復。
三、南高洛音樂會“原生態”的保護對策
1.加強普查、研究
通過廣泛的調查、深入的考證和鎮密的分析,對其高洛古樂的起始年代、沿革歷史;樂器種類、樂器編制、樂器形制、音域、音關系、演奏特點及樂器制作年代、制作地點、制作人;曲目名稱、產生年代、產生地及創作人、曲目的旋律特點及在古樂中的用途;記譜方法、特點、現存譜本情況;《寶卷》的種類、名稱、來源、用途;各類神像、圍帳、吊掛、旗幅的制作年代、樣式、相關內容及傳說;各種規章制度、制定年代、制作人、碑文內容。等做出科學合理的認定,為制定科學的保護措施提供準確的參考和依據。在此過程中,高校具有相當優勢,例如西安音樂學院與長安古樂的結合。
2.加強保存
古樂的“活態”性,決定了其保存的必要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古樂的保存必須采取多種方式,最主要的、也是最完整的保存方式就是對古樂的“活態”進行保存,即對傳承人的保護。使古樂不失傳。同時,借助文字、圖片、錄音、錄像等能夠長期保存的媒介和數字化信息技術,對表演技藝、流程等進行記錄、收集、分類、編目,建立全面系統的檔案資料庫。更新和添置樂器,修復古曲譜本、眾神像、桌圍、吊掛、旗蟠等文物。將所有普查情況、建檔、文物史料入庫,納入微機管理,通過陳列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機構,對資料和實物進行收藏、保管、維護、展示。
3.加強傳播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對大學生進行針對性影響,幫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道德標準,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國家核心價值觀的傳達有著決定性意義。針對大學生傳統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研究是針對高校新課程改革出現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內涵關系衍生出的內容,研究內容更加具體,擁有更強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從論域、論域問題及對策三個方面展開研究,在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與現代教學實踐結合,確保學生通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了解傳統茶文化,使我國傳統茶文化煥發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課中不斷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優化課程結構的同時增加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掌握量,有助于學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項要求的“三觀”。
1大學生傳統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論域
我國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傳統茶文化傳承與兩者內在聯系三大論域。
1.1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品茶作為文人雅士娛樂、社交的重要內容被賦予了豐富文化內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禮儀、謙讓)等優秀品質,是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著大量交叉的。傳統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生活化場景闡釋理論內涵,使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國作為古老的禮儀之邦,傳統文化對個體的道德修養有著很高要求,全面學習掌握優秀傳統文化對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發掘我國傳統文化精華有著重要實踐意義。
1.2傳統茶文化的傳承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戰,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過分教條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傳統茶文化基礎上,實現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是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傳統茶文化中強調的和諧有禮,茶藝文化中對生活的熱愛和美的追求是與時代精神相符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針對地從中汲取養分。
1.3兩者內在聯系
我國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系,是以傳統茶文化思想內涵為基礎,將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交叉。茶葉的沖泡、飲用過程有的禮儀環節和操作技藝,蘊含著我國傳統君子對生活的態度和與人相處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就是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指引與教育,這和傳統的中華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賢故事的引導側面激勵學生自發嚴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謙謙君子等傳統觀念對當代道德觀念的塑造有著重要導向作用。因此,傳統茶文化的傳承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學生傳統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域存在的問題
2.1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沒有明確認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網絡信息,生活節奏的加快使獨立包裝的快銷飲品受到校園歡迎,品種多樣的飲料選擇使學生忽視茶葉,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傳統文化的環境,大學生對傳統茶文化認識普遍不足。青少年是發揚傳承傳統茶文化的重要預備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還停留在影視作品,即使少數喜歡茶飲品學生也更愿意選擇簡便快捷的茶包。對傳統飲茶風俗不夠了解,是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工作開展的最大障礙,一些人認為兩者結合就是單純地把茶文化學習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課本。這種錯誤的理解使一線教師不相信茶文化理論會對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積極作用,面對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問題大多老師持懷疑態度。
2.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視傳統茶文化積極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提高群眾思想道德水準的重要手段,也是當代大學生的必修公共課程。長期以來采取相對刻板的理論教學和單一的應試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固化,學生大多通過背誦方式記憶知識點獲得好成績,對測試之外的知識缺乏學習動力。授課教師對常規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工作主要依靠課本“照本宣科”,沒有了解過學生的掌握情況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師劃重點,學生背重點”學生對教學新元素的引入比較排斥。授課教師需要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茶文化的積極作用,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使學生關注的焦點不再集中如何應付考試,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誤區
由于研究時間較短,我國傳統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過程存在著一些方法誤區。首先,傳統茶文化涉及范圍廣闊,單純以學科建設角度分析會存在偏差,一些學者將傳統茶文化割裂對應到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斷章取義的理解無法觸及傳統茶文化的真正內涵。其次,文化的創新和融合應當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單純強調理論的邏輯性忽視傳統茶文化所處時代背景,無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傳統茶文化傳達出的時代精神。受錯誤研究方法的影響,我國傳統茶文化理解存在較大差異,口徑不一的研究結果無法很好融入常規教學中,為研究理論的實踐造成很大難度。
3解決論域研究存在問題的對策
3.1明確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方法
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過文化的碰撞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兩者結合需要符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過對傳統茶文化的不斷內化,使兩者達到有機統一。現階段,針對高校對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關注度不夠,應當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礎上,通過教研活動、主流媒體宣傳等方式確保工作的順利展開。考慮到我國傳統茶文化的豐富內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學實踐穩步展開,使教師和學生有機會充分參與到學科改革中。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傳統意義上比較“枯燥”的思想政治課發揮出最大效果,教學相長,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3.2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傳統茶文化
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增加傳統茶文化元素,以課后課題活動、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學生具備基本茶文化常識,逐漸對茶文化產生興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傳統茶文化理論知識。教師應當注重自身業務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再學習,定期組織茶藝工作者在校展開講座及實踐教學,幫助在校師生對傳統茶文化的發展和蘊含的思想政治內容有所了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確保實施開展教學實踐必須的經費和活動場所,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對傳統茶文化的理解。
3.3針對研究方法誤區不斷修正
意識到研究方法存在問題,就要帶著問題不斷糾正調整方法,開拓學術事業全面看待傳統茶文化。傳統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對已有理論的支持和解釋,其本身依然具有學習價值,需要我們不斷通過研究發掘出有價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實證,避免單一邏輯推斷可能帶來的謬誤,從實證入手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在傳統茶文化中更廣泛的應用科學研究方法。
4結束語
大學生傳統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論域問題及對策,可以在幫助高校進行特色學科建設的同時對大學生傳統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豐富。這種結合利用傳統茶文化涉及的多種知識,寓教于樂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學生對傳統茶文化了解和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為弘揚傳統茶文化和現代教育結合提供全面的幫助和可行性平臺。
參考文獻
[1]康韻,劉毅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對策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4(1):80-82.
[2]白瑩,李永勤,喜超等.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研究———以云南農業大學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7-81.
[3]劉曉乾,任淑紅.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對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曉琴.價值認同視閾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3):9-12.
[5]王紅.現狀、不足與未來展望———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1):1-4+8.
[6]王紅.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3):88-91+97.
[7]胡萬年,伍小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歸與融合[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1):46-51.
一、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內容
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中小企業文化氛圍商業銀行在踐行“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一方面建立了科學的人才觀,利用自身的中小企業文化去吸引外部優秀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地儲備人才,最大限度地使本中小企業員工各盡其才。與此同時,中小企業還通過不斷完善內部環境,使員工切實感受到自己與中小企業融為一體。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政治環境,努力創造民主氛圍,使員工真正擁有平等的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只要有付出就會有相應的回報;二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不斷完善各種文化設施,廣泛地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創造一個安全、文明、舒適、清潔的工作環境,不斷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
二、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戰略需要文化傳承
(一)中小企業思想文化的傳承是影響自主創新的根本因素
思想文化觀念決定了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的價值觀、愿景,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活動也不例外。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的思想文化主要來自中國傳統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論二個方面:一方面是本身擁有豐富的戰略管理思想的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如人性、和合精神等,指導著人們戰略管理的實踐,時常可見其神奇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是西方管理的理論體系。自隨著上個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管理理論中的名詞、觀念,在人們的言語、思想中逐步顯現,如科學管理、組織管理、行為管理等,在實踐中已呈現了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中思想文化的多樣性基本上是由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論在人們思維與實踐的不斷沖突、融合、取舍形成的。
(二)中小企業的愿景傳承是自主創新的主線
中小企業相關利益者的共同愿景激勵著人們進行自主創新,中小企業目標引導著人們的活動方向。中小企業管理者首要任務是發現問題、確定中小企業新的戰略目標。戰略是中小企業為實現其宗旨和目標而確定的組織行動方向和資源的長期配置綱要。管理者在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獲利的總目標下,依次確定自主創新主目標、次目標、分步目標等,在征得相關利益者的認同后實施,再進行實際的資源整合過程。在這自主創新過程中,因管理者在決定目標時有優先權,實施目標有操作權,加上中小企業決策信息的不對稱,就出現了中小企業的相關利益者的目標被模糊、缺失的情況。如自主創新在規劃時的中小企業愿景是資本利潤率的最大化,但在實現這個愿景過程中,則被“自主創新”成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小團體利益最大化等目標,這種自主創新輕則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重則威脅中小企業的生存。因此傳承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和獲利的主目標是自主創新的主線。
三、中小企業戰略協調性的傳承缺失
自主創新活動是一種“協同作戰”。協調性是自主創新活動系統的根本要求。我國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決策機制中的一個缺陷是協調性太差,主要體現在:①自主創新決策過程的單向性。我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決策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單向決策,缺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復信息交流過程。②決策者與參與者的整合性不強。直接反映在缺乏決策過程中的合作機制。③中小企業在決策過程中,缺乏中小企業與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與用戶、中小企業與政府的協調。在我們國家最缺乏的是中小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協調,人們更多的是把同行看成是競爭的對手,而沒有把它們當作合作的伙伴。事實上,國外許多重大自主創新項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奧秘是從決策過程一開始,中小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就取得了廣泛的共識、協作和相互支持。
四、中小企業文化傳承與自主創新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文化必須傳承,沒有傳承,割斷歷史,等于放棄中小企業長期積累的精神文化資產;但是中小企業文化也必須自主創新,沒有自主創新,因循守舊,不能與時俱進。因此,中小企業文化傳承與自主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不能顧此失彼。然而當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中仍然存在重自主創新,輕傳承的問題。
(一)重“自主創新”,輕“傳承”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與時俱進,開拓自主創新;然而,開拓自主創新不是花樣翻新,不能割斷對歷史的傳承。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培育形成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特別是在石油會戰過程中創造形成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僅對奪取石油會戰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對大慶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在二次創業初,面對干部職工心理失衡和情感不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還要不要?新一代決策層旗幟鮮明地認為,大慶精神不僅不能丟,而且還要賦予更多新時代的特點、新時代的內涵;大慶精神在社會轉型時期,不僅需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于是,他們將一次創業中誕生的大慶精神經過提煉升華、傳承自主創新,高度概括凝縮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八個字,并賦予與時俱進的新內涵。由于這一中小企業精神深深根植于新老大慶人的內心世界,根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沃土,因而在廣大干部職工的普遍認同中扎實落地生根,在全員自覺踐行中自然開花結果。
(二)如何處理好文化傳承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關系的建議
首先,在團隊中,員工最易接受來自同一團隊隊員的信息,很多員工了解中小企業的發展歷史都是從同事中“道聽途說”來的,包括趣聞逸事、歷史變遷等等。其次,員工間形成的團隊氛圍對員工做出決策和其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影響員工離職的諸多因素中,排在首位的不是薪酬和待遇,而是本人工作的環境氛圍。第三,個人行為決策理論告訴我們,環境影響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體現文化,所以員工間有效、積極的溝通是員工具有良好工作環境的保證,是中小企業文化有效傳承的主要通道和方式。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通過自身的包容力與適應力融合了包含漢族在內的五十六個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推動民族地區教育不斷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成為了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語言學習上,受到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導致少數民族地區學習語文學科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地方語言因素干擾等,這些影響因素皆將會嚴重干擾到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文學習。對此,應不斷提高對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特殊性影響因素的重視,通過有效地創新性改革促進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意義及現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擁有著不同的文化,對于一個民族的了解亦可以借文化之窗口入手,同時對于一個民族的尊重亦應當以對文化的尊重為體現。對于我國民族地區來說,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實為寶貴的資產,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更是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素養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借此途徑強化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自信,最終作用于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從我國少數民族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來看以西部居多,但遍布各地,為了保證民族文化的良好傳承,我國各民族教育機構也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宗教機構等等。在現代化發展的新時期,民族教育事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民族教育體系的改革進程不斷深入,所取得的成績良好。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成果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凸顯,通過分析本文認為,主要問題體現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全國各地區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體制束縛。隨著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教育領域的競爭便越來越激烈,加之當前發展形勢的緊張,“高學歷”成為了當前人才競爭的重要籌碼。為了提高“競爭力”,各階段學校都開始將所關注的重點放在“升學率”方面,導致作用于教學實踐中便致使教學模式定格在“填鴨式”的理論教學模式框架中。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模式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方語言限制的作用下,民族地區小學語文基礎課程教育現狀并不樂觀;另一方面,我國民族地區所沉淀下來的民族文化異常豐富,民族文化同民族教育兩者之間又具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聯,因此有必要通過民族教育的發展傳承民族文化。然而當前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體系完善程度雖然越來越高,但卻難以充分發揮教育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作用,民族語文學科的開展也并沒有將民族文化嵌入到教學內容當中,課程的設置也是直接采用著引進或翻譯的模式,同民族文化之間架起了難以對接的鴻溝。而語文學科又憑借著人文屬性承擔著推動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這樣的狀況也就致使我國民族教育的問題越發明顯。
三、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探索
一方面,應當迎合國家新課程改革標準將多元文化寄予教育內容當中。長時間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一直統一,民族地區語文基礎課程的教材所承載的內容有限,并不利于充分發揮出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的積極作用。而從我國民族文化來看,具有著多樣性特點,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有必要對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予以高度重視,將宏觀領域的教育政策問題向學校內部進行轉移,致力于豐富小學語文課程文化內涵的多元化屬性,對此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擴充我國民族文化體系,同時更能夠借此強化小學民族學生的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加大對民族地區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力度。少數民族教育同普通教育之間的重要差異即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上,而民族文化作為民族性的重要標志,決定了民族地區的小學語文基礎教育課程除了具有傳播知識的責任之外更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因此,各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當將民族的本土文化作為重要的教育素材,比如在小學語文學科課文的選擇中適當引入當地民族的英雄人物或歷史事件等,并根據當地民族的語言特點和風俗習慣對具體文化進行融入,使民族語文基礎課程切實成為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以此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并促進教學價值的全面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教育形勢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成為了教育朝向現代化方向發展難的必然趨勢,然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并不應當僅僅局限于對知識理論的普及上,更應當全面涵蓋到民族地區的特有文化切實發揮出民族教育的文化傳承作用,將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打造成展示民族地區優秀文化成果的載體,確保課程在民族地區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楊建忠.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通過自身的包容力與適應力融合了包含漢族在內的五十六個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推動民族地區教育不斷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成為了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語言學習上,受到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導致少數民族地區學習語文學科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地方語言因素干擾等,這些影響因素皆將會嚴重干擾到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文學習。對此,應不斷提高對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特殊性影響因素的重視,通過有效地創新性改革促進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意義及現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擁有著不同的文化,對于一個民族的了解亦可以借文化之窗口入手,同時對于一個民族的尊重亦應當以對文化的尊重為體現。對于我國民族地區來說,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實為寶貴的資產,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更是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素養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借此途徑強化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自信,最終作用于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從我國少數民族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來看以西部居多,但遍布各地,為了保證民族文化的良好傳承,我國各民族教育機構也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宗教機構等等。在現代化發展的新時期,民族教育事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民族教育體系的改革進程不斷深入,所取得的成績良好。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成果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凸顯,通過分析本文認為,主要問題體現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全國各地區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體制束縛。隨著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教育領域的競爭便越來越激烈,加之當前發展形勢的緊張,“高學歷”成為了當前人才競爭的重要籌碼。為了提高“競爭力”,各階段學校都開始將所關注的重點放在“升學率”方面,導致作用于教學實踐中便致使教學模式定格在“填鴨式”的理論教學模式框架中。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模式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方語言限制的作用下,民族地區小學語文基礎課程教育現狀并不樂觀;另一方面,我國民族地區所沉淀下來的民族文化異常豐富,民族文化同民族教育兩者之間又具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聯,因此有必要通過民族教育的發展傳承民族文化。然而當前我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體系完善程度雖然越來越高,但卻難以充分發揮教育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作用,民族語文學科的開展也并沒有將民族文化嵌入到教學內容當中,課程的設置也是直接采用著引進或翻譯的模式,同民族文化之間架起了難以對接的鴻溝。而語文學科又憑借著人文屬性承擔著推動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這樣的狀況也就致使我國民族教育的問題越發明顯。
三、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探索
一方面,應當迎合國家新課程改革標準將多元文化寄予教育內容當中。長時間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一直統一,民族地區語文基礎課程的教材所承載的內容有限,并不利于充分發揮出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的積極作用。而從我國民族文化來看,具有著多樣性特點,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有必要對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予以高度重視,將宏觀領域的教育政策問題向學校內部進行轉移,致力于豐富小學語文課程文化內涵的多元化屬性,對此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擴充我國民族文化體系,同時更能夠借此強化小學民族學生的民族自信。
另一方面,加大對民族地區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力度。少數民族教育同普通教育之間的重要差異即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上,而民族文化作為民族性的重要標志,決定了民族地區的小學語文基礎教育課程除了具有傳播知識的責任之外更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因此,各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當將民族的本土文化作為重要的教育素材,比如在小學語文學科課文的選擇中適當引入當地民族的英雄人物或歷史事件等,并根據當地民族的語言特點和風俗習慣對具體文化進行融入,使民族語文基礎課程切實成為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以此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并促進教學價值的全面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教育形勢下,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成為了教育朝向現代化方向發展難的必然趨勢,然而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并不應當僅僅局限于對知識理論的普及上,更應當全面涵蓋到民族地區的特有文化切實發揮出民族教育的文化傳承作用,將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打造成展示民族地區優秀文化成果的載體,確保課程在民族地區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楊建忠.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
[8]劉松柏.第三方治理還需跨越多道坎[N].經濟日報,2015-01-20.
[9]洪大用.綠色城鎮化進程中的資源環境問題研究[J].環境保護,2014,(7).
[10]王爾德.“十二五”環境服務業增速達40%左右[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