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4 15:07: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1―0065―01
初中階段對于青少年的成長來說,是快速塑造人格,提升認知的重要階段。而在這個階段,由于處在特殊的身心發育時期,加上外部的課業壓力,家庭環境等影響以及社會各界給予的關注等因素,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往往具有快速而起伏的特點,且充滿了對立與矛盾。而初中的美術教育恰恰具有舒緩壓力,平復外界訴求的能力,且具有直觀性,科學性,理論體系成熟,評價標準層次多元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科學的認知世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控、情緒管理和是非辨別能力,進而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
人類社會在步入新世紀以后,全面的競爭已經開始建立在人才資源的競爭上。而心理的健康發展正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但是目前社會外部環境復雜,各種誘惑因素多,使得處在人生發展不穩定階段的初中生在心理的健康發展道路上充滿了挫折與矛盾,而且容易誘發各種不健康的心理現象。
1.青少年自身心理狀況。處在敏感時期的初中青少年一般都沒有社會經驗,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學校與家庭的庇護之中。因此,在步入這一時期時,青少年自身的心理還過于稚嫩,并且缺乏完整的認知體系支撐。
2.復雜的外部環境。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競爭壓力的日益提升,造成在部分社會體制中出現浮夸、拜金等現象。而精神世界的支柱缺乏,物質欲望的快速膨脹,使得處在特殊人生階段,對于外部環境感知極度超前敏感的初中生,極易產生人格問題。缺乏對于外部誘因的基本辨別能力與抵抗能力是初中生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因此復雜的外部環境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3.相關心理問題。目前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很多學生身上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心理問題。很多初中學生自暴自棄,厭學,自我傷害,甚至犯罪行為都與這些未得到及時糾正與引導的心理問題有著聯系。
二、美術教學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目前初中美術教學也愈加地注重學生的自主化學習與自由發揮,美術教育在如今提倡各項素質教育新觀念的教育體系中,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因此其具備培養初中學生審美、情感控制,健全人格的能力也得到了凸顯。其能為學生人格培養工具化或作為學生心理健康孵化器的多樣性課堂教學模式也使得美術教學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影響的研究更加多面,層次更加豐富。
1.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同于傳統的注重技巧與手段的美術課堂,如今開放化的初中美術教學其實是一種發現世界,尋找世界真善美的教學。新型的美術教育便是通過繪畫鑒賞來引導學生培養創造力與自我審視的能力,并借由這些能力來幫助學生實現自我修正、塑造健康的心理與人格的教學目的。
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因人生閱歷不夠等,遇到問題不能正確客觀的看待問題,遇到事情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往感性成分超過理性成分,容易意氣用事做出很幼稚很沖動的決定,導致問題更加嚴重,在青少年以后的成長中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同學之間的一點小摩擦就很有可能引起他們的肢體沖突;當學習成績有所進步時,就會控制不住流露出驕傲的神情,相反,如果在生活中和學業中遇到不順,又會怨天尤人,對自己失望。高期望與殘酷的現實之間的差距往往成為青少年自我消沉的原因。除此之外,青少年時期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原因。
2美術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2.1美術教育發現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特長,幫助學生進行情感調節
美術學科沒有嚴格的考試等硬性要求,對于學生沒有強迫學習的壓力,所以這門課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在美術課中,學生們不僅能夠欣賞世界名畫,還可以聽老師講解一些名畫中有趣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們得到身心上的放松。而繪畫作為一種情感表達活動,能使人獲得成功感和自信心,釋放緊張或消極情緒。在美術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關注和贊賞學生。美術本身就是一種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這就需要老師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美”,抓住這些閃光點對學生加以關注和贊賞。
2.2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開拓學生的思維
“任何一個藝術問題都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種解釋,沒有什么法則能確切地告訴學生究竟是他還是她的解釋才正確。”因此,在美術作品評價方面,我們要轉變以往那種光以美術作業畫的不好,或像不像的單一劃評價,轉為過稱性的,綜合多元的評價,以此體現美術的多樣性、個性化、創造性等基本特征。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如此,并不是只存在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不能鉆進死胡同,使自己陷入誤區。產生偏激的思想,而是將很多問題事情都看開,告訴自己總會有辦法解決的,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
2.3美術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心,促進青少年人際交流
在美術課堂,教師往往會講一些藝術史,向學生們介紹藝術史上一些偉大的極具個性的藝術家們,這些藝術家大多充滿自信,很多藝術家一開始的藝術作品都是被當時的權威否定的,但是這些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及其的自信,自己開畫展,絲毫沒有因為權威的否定就放棄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學生們在聽了這些故事后,很多學生都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又自信了一點。
在繪畫創作過程中,學生更需要自信,對自己以及自己的繪畫作品自信。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自己內心的藝術品,升華自己的內心。在這樣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從其他學科中無法獲得的體驗。美術教育能夠正確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來了解世界,看到世界的陽光面,從而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人生,用藝術提升生活質量,讓生活充滿美好。
2.4美術教育中美術的純粹陶冶凈化學生的精神世界
美術作品依靠美的形象打動人。老師帶領學生欣賞各種題材的美術作品,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不僅欣賞作品中藝術形式美感,還可以體會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內在感情,比如在欣賞倫勃朗的《夜巡》時如何把前方戰爭的激烈,騎士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的緊張氛圍表達出來;歐仁·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作品展示了硝煙彌漫的巷戰場面,以一個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為主體,她高擎三色旗,領導著革命者奮勇前進。畫面氣勢磅礴,色調熾烈,用筆奔放,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幅作品讓每一位觀者都能體會到戰爭的無情,人民對于自由的渴望。諸如此類的藝術作品還有很多,它們能夠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凈化和陶冶的作用。
3總結
【中圖分類號】G40-01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4(b)-0169-01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狀況及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正常的狀態和環境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它反映了人類對自身心理系統的高標要求。近幾年的調查研究表明雖然青少年思想活躍,富于理想,積極向上,情感豐富,樂于與人交往,但是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在中小學生中,男生的心理問題低于女生,而在大學中,男生的心理問題卻高于女生,農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于城市學生。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的黃金時期,相當一部分同學由于學習緊張,性格內向,缺乏鍛煉加之家庭的壓力、社會的影響等諸多因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所困擾,嚴重地影響著學習和身體健康。由于青少年的心理正處于半依靠半獨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時期,他們很多心理的苦惱沖動或被自我掩蓋,或被忽視,以致使不少學生感到難以獲得理解,只好隱抑內心,備受煎熬,任其折磨,從而誘發心理問題。
2 體育鍛煉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作用
2.1 改善情緒狀態
保持良好的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體育鍛煉作為改善情緒狀態的一種方式,已經被廣大的研究者和體育鍛煉者所認可。據研究報道,30分鐘的跑步使緊張、困惑、疲勞、焦慮、抑郁和憤怒等不良的情緒狀態顯著改善,同時使精力感保持在高水平;在各種運動項目中,去感受運動的美,韻律感`,力量感,從而陶冶情操,開闊心胸,激發生活的自信心,形成豁達樂觀,開朗的良好心境。
2.2 強化自我概念與自尊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關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覺的總和,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與其他鍛煉的人接觸,不可避免的會對自己的行為能力進行自我評價,積極的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積極的自我評價,也依賴于愉快和自主支配的活動。自我概念對于社會的適應和人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運動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在不同年齡和性別的群體通常都能見到這種效果。
2.3 協調人際關系
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人際關系是影響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體育鍛煉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它總是與人群發生著交往和聯系。人們在運動中能夠較好地克服孤僻、羞怯等性格缺點,同時在運動中人們可以得到歸屬于群體的崇高感、親情之間的倫理感、服從于規則的道德感、相互關懷和溝通的信任感、協作意識的獨立人格,從而協調人際關系,以提高人的心理適應能力,擴大社會交往。
2.4 治療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既可以預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療心理疾病,許多國家已將體育活動作為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手段。臨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等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治療抑郁癥和抗抑郁效果十分明顯,不但減輕癥狀,而且增強自信心。體育活動還可以為預計的各種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泄的機會,使遭受挫折后的情緒通過運動得以轉移和升華,避免心理障礙的產生。
2.5 培養意志品質
體育活動是有一系列隨意動作所構成,在進行鍛煉時,緊張、激烈的對抗產生一定的生理心理負荷,它要求參加者必須動員較大的(有時是極大的)意志努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與運動項目,與自然環境的矛盾,完成預定任務,使之達到統一,而在這個過程中,意志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發展和完善。
3 實施體育鍛煉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3.1 教書育人,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在受教育階段,能否使青少年形成終身健身的意識,養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關鍵在于學生們在學校所接受的體育教育是否成功。體育教師是體育科學技術和技能的專職人員,他們的所作所為,對于青少年來說,其影響是深遠的。因此體育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提高和拓寬自己的體育科學知識和其他相關的文化知識,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強健的體魄,為人師表。
3.2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創設特殊的比賽情景,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比賽常常會出現一些激動人心的關鍵時刻。如短跑、中長跑最后的沖刺階段,一場籃球比賽的最后幾秒鐘雙方比分只差一分等。在這種情況下,領先的一方如何將優勢變為勝勢,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轉乾坤反敗為勝,雙方運動員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都要經歷重大的心理考驗。比賽的最終結果往往取決于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多經歷這種情形的考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必將得到提升。為此,在體育教學中要不斷地創設類似的情景,讓更多的學生投身其中,磨練他們的意志品質,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3.3 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失敗的原因,增強學習的信心
當學生練習動作某個失敗時,給以熱情的鼓勵、正確的分析和耐心的幫助,增強繼續練習的信心和勇氣;上課時進行比賽或游戲,有勝利者也必然有失敗者,應抓住時機進行引導,并分析失敗的原因,幫助尋找成功機會的途徑和辦法。練習的成功往往是興趣的催化劑,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滿足,誘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
體育鍛煉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智力,促進身體健康,也是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心理沖突和異常情緒行為的高發階段,通過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效應的研究,可以發現體育鍛煉對于中學生身心健康問題的預防和干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積極、科學地參加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中圖分類號】 R 395.6 B 8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7-0894-03
自從1974年Anthony在發展心理病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方面提出“適應良好兒童”這一概念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為什么在面臨同樣的壓力環境或應激狀態時,一部分人出現心理精神問題,而另一部分人卻能夠很好應對;是哪些特征使其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護,這些保護性因素與青少年發展和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如何等。本文將從復原力的基本理論、測量、保護性因素在青少年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對青少年健康狀況的影響進行綜述,為分析心理復原力的研究領域提供借鑒。
1 復原力概念形成及其發展
由于復原力是一種相對復雜的現象,不同學者的理解和研究角度不同。早期復原力常用應對(coping)、抗壓能力(stress resistance)、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保護機制(protective machanism)等術語來表述。目前國內外對復原力概念的界定主要有3種代表性觀點:第1種觀點主要強調復原力是個體自身所具有的人格、認知等方面的穩定特質或能力,能幫助個體在挫折和痛苦中發展出積極的心理應對方式。Connor等[1]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在面對困境時的一種自我調節能力;Kathryn等[2]和Debra等[3]也認為,復原力是個體應對壓力或生活事件的一種能力。第2種觀點認為復原力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主要強調復原力是個體在處于負面的情境狀態下,通過自己采用積極的應對危機的方式避免健康損害的過程。Deveson[4]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在與危機狀態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自身具有的某些特征或能力得到重新構建和再生的過程;Luthar等[5]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在面對新的困境時,通過從既往受傷害的經歷中獲得的經驗去成功應對的一種適應過程;Gordon等[6]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在面對困境時相互作用的過程。第3種觀點主要突出保護性因素在復原過程中的作用,強調最終的復原結果是正向的、積極的,這些保護性因素主要包括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而內部資源包括人格特點、自我效能、應對技巧等,外部資源則包括來自家庭、社會和學校所給予的支持。Maurice等[7]把保護性因素分為個體氣質特征、家庭背景和外部支持;Kathleen等[8]把農村地區青少年的保護性因素分為個體認知因素(認知再構造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樂觀主義、閱讀能力、高智商、積極尋求社會支持能力等)和環境保護因素(較少的負性生活事件、與父母或其他青少年保持良好的關系、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以及家庭支持系統以外的保護性因素)。
綜合不同研究者的復原力觀點,復原力基本涵義是指個人的某些特質、習得的某些能力及所擁有的社會資源等保護性因素,這些保護性因素與外部壓力或危機情境共同作用,使處于逆境中的個體獲得積極的應對方式,成功地避免了健康損害,從而獲得良好的適應結局。
2 復原力量表的編制及其應用
在心理復原力量表的編制方面,量表內容的設計與研究者的出發點和理論構想是密切相關的,歸納起來主要分為以下3類:第1類從人格特質的角度出發,如Block等[9]編制的自我復原力量表;第2類注重內在保護因素,如復原力量表[1]、Hardy-Gill復原力評定量表[10];第3類同時注重內在和外在保護因素,如Constantine等[11]編制的健康青少年復原力評定問卷、Nidtaya等[12]針對泰國青少年編制的復原力測評量表。
國內在心理復原力量表的編制和修訂方面,陽毅[13]針對大學生復原力狀況進行了復原力量表的編制與應用研究;徐迎利[14]進行了貧困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編制研究;陳瑜[15]針對孤獨癥患兒家長復原力狀況修訂了Connor-Davidson韌性量表(CD-RISC)中文版;鄧曉敏[16]嘗試編制了初中生復原力量表。這些研究為我國復原力研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在復原力量表的應用方面,Frederick等[17]在研究復原力與正性情感之間的關系時,運用Block等[9]編制的自我復原力量表來評定大學本科生復原力水平。研究表明,正性情感記憶與復原力存在正相關。Mona等[18]在研究60~80歲和80歲以上老年人的抑郁癥狀與復原力、冷漠感、功能障礙的關系時,用Hardy-Gill復原力評定量表[10]來測評老年人復原力水平,研究表明,60~80歲的老年人群復原力水平、冷漠程度、功能障礙程度都與老年抑郁癥狀有關系,且三者的影響程度大體相同,而80歲以上老年人的淡漠程度對抑郁癥狀的影響最大。Oddgeir等[19]在研究軍校大學生復原力水平與個性和智力的關系以及Odin等[20]在研究復原力狀況與精神癥狀的關系時都運用成人復原力量表(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結果表明,RSA量表是一個信度、效度較高,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復原力評定工具,量表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更具有復原力;復原力的5個構成因素均與個體特性存在正相關,而且該量表對于心理精神癥狀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3 復原力與青少年發展及心理健康的關系
青少年心理問題在世界上發生率約為20%,其身心發育規律決定了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發展的關鍵期[21]。青少年時期要承受來自生理變化、學習壓力、重大生活變動等多方面的挑戰,容易產生各種心理行為問題,如焦慮、抑郁、物質濫用、暴力等[22]。面對同樣的壓力,不同的青少年會采用不同的應對方式,從而產生不同的適應結局。復原力的本質內涵即是保護性因素,主要闡明保護性因素在青少年心理發展過程中,當面對壓力時如何發揮保護性作用,這就決定了復原力與青少年發展和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至關重要的聯系。王堅杰等[23]研究表明,小學生心理復原力水平與社會支持各因子均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正相關,其中同伴支持與心理復原力關系最密切,說明與同伴建立和保持良好關系,對兒童復原力具有促進作用。復原力水平低的兒童有缺乏自尊、交流能力低、親戚支持率低等因素,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Kari等[24]通過對醫學院校學生6 a的追蹤調查發現,生活滿意度與復原力存在正相關,且生活滿意度越低越易使個體對事物喪失信心。Sean等[25]在紐約和多倫多對208名無家可歸青少年的調查表明,復原力水平越高,個體的自我價值感、問題解決能力越強,越有利于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長。Thomas等[26]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對青少年未來的復原力水平有預測作用,自我控制能力低會導致青少年行為的出現。Glenda[27]通過對那些兒童時代遭受父母虐待而當自己成為父母后對待自己孩子卻沒有表現出虐待傾向或行為的父母所進行的研究表明,這些父母都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知道哪些事件是自己能夠掌控,哪些是自己無法調控的,自身親歷的不良經歷能夠使他們的自我調控力在心理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加強。
Melissa等[28]對癌癥治療后女性青少年復原力研究表明,癌癥治療后女性患者不再像治療前特別注重外表,對自尊、思維方式、人與人之間關系認識水平得到提高,甚至認為“能夠還活在這個世上是多么美好”,認識水平的提高使她們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生活和疾病所帶來的困擾。Ester[29]研究表明,對于患慢性疾病的青少年采用個體臨床治療、父母引導和家庭系統課程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干預,能夠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效能,減少因疾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保持身心健康。另外有學者認為,復原力與焦慮、抑郁癥狀之間存在負相關[18,30-31];復原力水平低的青少年其自尊水平低,社會網絡和社會支持降低,更易發生自殺行為[23]。
4 復原力未來的研究方向
4.1 復原力結構的界定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復原力內涵從操作意義上來說,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具體的保護性因素[32],而且保護性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個體特質、家庭資源和社會支持系統。但是這3個方面究竟分別包括哪些復原力因子,在學術界存在較大爭議。另外有關復原力作用機制和理論模型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根據自身對復原力概念的理解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復原力作用機制假說,到底保護性因素通過何種途徑激發和促進個體的復原力,仍然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4.2 測量工具的標準化 目前所出現的復原力測評量表針對的人群比較廣泛,有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等,但這些量表從內在結構、理論基礎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缺乏標準的同一性。在以后的研究中不論是針對何種人群,如何使量表的內在結構、理論模型、評分界定標準化等問題有待深入研究。
4.3 復原力與身心健康關系的前瞻性研究 從流行病方法學來說,目前有關復原力的研究方法絕大多數為現況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而要證明疾病與危險因素之間因果關系的調查方法是前瞻性隊列研究。現有的有關復原力的應用性研究中,國外學者進行了前瞻性研究但較少見,如Rand等[33]針對經濟困難家庭青少年的復原力狀況開展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國內目前還未開展。
4.4 促進復原力的方法研究 通過近些年的研究,某些保護因子有助于復原力水平的提高已經在學術界形成共識。但是如何通過有效的干預方法來促進各種保護性因子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提高個體積極應對壓力或應激性事件的能力,學術界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促進復原力水平提升的干預方法。現有的應用性研究主要是從理論上分析干預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如多數學者認為要提高個體的內在特質、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支持系統等,而真正通過對某種干預方法實施前后復原力變化來說明效果的研究還比較少見。所以,促進復原力提高的干預方法研究應該是今后的重點研究領域。
5 參考文獻
[1] CONNOR KM, DAVIDSON RT.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Depres Anx, 2003,18(1):76-82.
[2] KATHRYN M, CONNOR, WEI. Resilience: Determinants, 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ponsiveness. CNS Spectr, 2006,11(10):5-12.
[3] DEBRA J, ANGELA F, MICHEL E. Personal resilience as a strategy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the face of workplace adversity: A literature review. J Rev Paper, 2007,18(1):1-9.
[4] DEVESON A. Resilience: Rising above adversity. Keynote address. Department of veteran affairs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conference, 2004. [EB/OL][2007-03-15]. veterans @ act.gov.au.
[5] LUTHAR SS, CICCHETTI D, BEC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 2000,71(8):543-562.
[6] GORDON G, PAUL R, MARGARET F. Resilience in families with children andmemb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racing elements of a psycho-social model. J Applied Res Intellect Disabil, 2007,20(3):563-575.
[7] MAURICE P, JOANNA R, ANNA C. Developing a resilience package for vulnerable children. Child Adoles Ment Health, 2002,7(4):162-167.
[8] KATHLEEN T, KATHRYN P, SUSAN MS. A Predictive and moderating model of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 J Nurs Scholarship, 2007,39(1):54-60.
[9] BLOCK J, KREMEN AM.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 Personal Soc Psychol, 1996,70(4):349-361.
[10]HARDY SE, CONCATO J, GILL TM. Resilience of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J Am Geriatr Soc, 2004,52(4):257-262.
[11]CONSTANTINE, BENARD. Measuring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lience traits in youth: The healthy kids resilience assessment. Healthy Kids Resilienc Assessm, 1999,12(5):236-252.
[12]NIDTAYA T.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resilience factors scale for thai adolescents. Nurs Health Sci, 2008,10(6):203-208.
[13]陽毅.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的編制與應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5.
[14]徐迎利.貧困大學生心理復原力與其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重慶:西南大學,2007.
[15]陳瑜.孤獨癥患兒家長心理復原力狀況調查.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16]鄧曉敏.班級環境、教師領導方式與初中生復原力的關系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5.
[17]FREDERICK LP, SERGE L, GENEVIEVE B.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s: Examining the role of emotional memories. J Personal, 2009,77(1):12-16.
[18]MONA M, ELLEN W, ERIC L,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life: Associations with apathy, resilience and disability vary between young-old and old-old.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8,23(4):238-243.
[19]ODDGIER F, DAG B, MONICA M, et al.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Inter J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 2005,14(1):29-42.
[20]ODIN H, ODDGEIR F, TORE CS, et al. Resilience predicting psychiatric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otective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06,13(3):194-201.
[21]王堅杰,張洪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研究進展.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6,17(3):208-210.
[22]郝傳慧,雷靂.青少年心理彈性的效用與提升.中國青年研究,2007,1:72-75.
[23]王堅杰,張洪波,許娟,等.合肥市小學生心理復原力與社會支持的關系.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3):162-164.
[24]KARI K, REIDAR T, ARNSTEIN F, et 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resilience in medical school-a six-year longitudinal, nationwide and comparative study. BMC Med Educ, 2006,6(1):48-49.
[25]SEAN AK, LARRY D. "You have to adapt because you have no other choice": The storys of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of 208 homeless youth in New York city and Toronto. J Commun Psychol, 2007,35(2):219-238.
[26]THOMAS JD, ARIN C. Adolescents' Resilience as a self-regulatory Process. Ann NY Acad Sci, 2006,10(1):125-138.
[27]GLENDA W. Abused child to nonabusive parent: Resilience and Conceptual Change. J Clin Psychol, 2002,58(3):261-276.
[28]MELISSA LW, DIANA H, NICHOLA R, et al. Managing appearance changes resulting from cancer treatment: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 females. Psycho-Oncology, 2007,16(10):1019-1027.
[29]ESTER RS. Chronic Illness as a family process: A Social-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Promoting Resilience. Psychother Pract, 2002,58(11):1375-1384.
[30]STALLARD P, SIMPSON N, ANDERSON S,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FRIENDS programme: A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emotional resilience. Arch Dis Child, 2005,90(10):1016-1019.
[31]SUNIYA SL, CHRIS CS. Maternal drug abuse versus maternal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mong school-age and adolescent offspring. Dev Psychopathol, 2007,19(1):205-225.
一、研究目的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競爭性的增強,使得家長和社會對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來愈高,高中生長期的心理壓力困擾會導致各種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現象的產生。本文選擇了“體育鍛煉與高中生心理的健康發展”這一專題研究,旨在對造成青少年心理壓力的誘因及其解決方式進行調查分析,并比較廣州和北京兩地的異同點,以探討不同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并分析了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不經常參加者在心理壓力的誘因和困擾程度上的差別,進一步探討體育鍛煉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積極作用。以便尋找有助于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二、研究方法和對象
1.問卷調查法。本研究采用張小燕博士提供的“青少年的生活情況問卷調查”對京廣兩地的2009名青少年進行調查(該調查問卷已被社會和體育科研部門認可)。共發放問卷2009份,回收1968份,回收率達98%。去除無效問卷32份,有效問卷1936份,內容效度為8.43,問卷調查效度較高。為保證問卷調查的信度,通過對136位學生像個兩星期的反復測驗,r=0.957,(P
2.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相關書籍和期刊以得到豐富文獻資料及理論依據。
3.數理統計法。調查所得數據全部輸入計算機并采用SPSS統計處理軟件程序進行分析處理。
4.測試對象。北京4個城區的普通中學,從高一到高三年級的1040名16-19歲的學生,廣州地區的969名16-19歲的學生,共計2009名測試對象。調查中我們將那些每周除體育課之外,還參加體育活動2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受試者列為經常運動群體,不足上述要求者為不經常運動群體。對這兩類群體進行測試分析對比。
三、結果與分析
1.京廣兩地青少年心理壓力的誘因及其困擾程度對比。我們根據當前的社會現狀將有可能給青少年帶來心理壓力的種種因素歸納為12種,即1.家庭,2.學業/功課,3.考試,4.同學關系,5.師生關系,6.朋友關系,7.生理問題,8.金錢/經濟,9.個人前途,10.情感問題,11.環境污染,12.黑社會。讓受試者根據每種因素對自己心理的困擾程度由輕到重進行回答,將回答的結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按地區來看,北京和廣州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壓力的人均在80%以上。從困擾程度來看(表1),除了環境污染一項北京學生得分高于廣州之外,其余項均是廣州學生得分高于北京。兩地前3位誘因完全一樣。
表1 青少年心理壓力的幾個主要誘因對比
2.參加體育鍛煉與心理壓力誘因及其困擾程度的比較。通過對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情況的調查,將受試者分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者和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者兩個群體。表2是北京地區1040名青少年不同運動群體心理壓力困擾程度的比較情況,可看出在12項壓力誘因中有9項是不常參加運動群體的壓力困擾程度高于運動群體,并在前6項主要誘因上呈現出顯著性差異。
表2 北京青少年中運動與不運動群體主要心理壓力困擾程度對比
表3是廣州地區969名青少年不同運動群體心理壓力困擾程度的比較情況,可看出在12項壓力誘因中有10項是不常參加運動群體的壓力困擾程度高于運動群體,并在第1、2、3、4、6、7、9項主要誘因上呈現出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參加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壓力的緩解和減輕有積極的作用。因此,經常合理地參加體育運動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
表3 廣州青少年中運動與不運動群體主要心理壓力困擾程度對比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1)北京和廣州兩地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普遍存在心理壓力。在困擾程度上廣州青少年略高于北京青少年。造成心理壓力的主要誘因是考試、學業、個人前途、家庭、金錢和環境污染等;(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青少年其心理壓力明顯低于不經常參加者。
2.建議。(1)全面滲透、全方位推進。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2)學校應適當增強青少年體育運動鍛煉,促使其身體和心理能夠正常、健康地發展;(3)學校除了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還應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青少年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姚本先:《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梁燕:《青少年心理健康藍皮書》[J].檢察風云,2006(8);
[3]歐陽霞:《青少年性心理發展的性別差異探析》[J].青少年研究,2005(1);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首先表現在對青少年的溺愛上。過去,我國大多數家庭都響應獨生子女政策,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只生一個,并視為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員。許多家長以一種溺愛的心理,對孩子百依百順,對錯誤一再縱容,給青少年心理認知與心理情感造成負面的影響,致使其形成自私、霸道等性格。其次,與溺愛截然相反的是一部分家長長期對孩子采取高壓政策,成績不好、表現不好,動輒打罵,棍棒相加。處于這種家庭環境之下的青少年因家庭溫暖的缺失,心理長期處于壓抑狀態,極易對父母與社會產生恐懼與對抗情緒,心理問題亟須得到排解。最后,一些家長因自身知識水平、道德素質不高,對孩子的心理引導不正確。例如: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如果有同學欺負了你,要以牙還牙報復回去”等,這種錯誤的家庭引導方式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三)家庭結構不完整家庭作為青少年生活成長的場所,應當是溫暖的、和諧的。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單親家庭的增多也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帶來了惡劣的影響。成長于破裂家庭或長期不和諧家庭環境下的青少年,容易出現寂寞、惶恐、焦慮、沖動等性格,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可能導致青少年心理畸形發展。
二、家庭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轉換觀念,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下,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除了智力、實踐能力的提升外還要強調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作為家長,要摒棄舊的以學生學習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方式,要更加關注心理狀態、理想、進取心等個性品質對于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例如,通過網絡搜索相關心理健康知識,參加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講座等,有針對性地學習如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質,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與青少年的溝通,及時解決問題青少年具有強烈的個性,心理狀況變化較大,心理特征尚不穩定。與此同時,受交友、社會環境、媒體環境等因素影響,當代青少年極易受到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心理問題。作為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所處年齡階段獨有的心理特點,對他們的不良行為與心理變化進行及時處理。如,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語言特點、行為方式等進行細致觀察,在發現問題時第一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不能動輒就進行責備或打罵,要根據青少年敏感的心理特點,委婉地指出問題點,然后進行耐心細致的分析、疏通,幫助青少年解決各種問題,引導青少年快速走出心理誤區,正確面對自己。
(三)家長要起帶頭作用,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父母在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孩子起到模范與表率的作用。溫和有禮的父母,其培養出的孩子也將有得體的言行與舉止;相反,父母成天在家吵架,與鄰居不能友好相處,其培養的孩子也極易性格暴躁,遇事沖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以身作則,加強自身修養,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另外,父母要盡量為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營造安定、和睦、平等、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氛圍,促進青少年心理正常發展。
(四)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實現平等對話交流古往今來,我國傳統家庭一直延續“唯父母之命是從”的習慣,孩子必須服從父母的要求或命令。在這種家庭環境下,孩子處于被動接受說教的地位,久而久之,他們的個性受到壓抑,不利于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家長要關注與孩子的互動交流,將孩子視為家庭中具有獨立自主性的一名成員,視為自己的朋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建立一種平等的家庭教育新觀念。這樣一種平等、融洽的溝通方式,既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也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道德教育的良好環境。
一
青少年正處于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時期,即由“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重要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人情、生活方式、學校、家庭等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都說明了環境對人的身心發展的影響。具體來說,目前影響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環境因素總括起來主要有:
(一)學校因素 學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學校里,學生一方面通過學習掌握知識、獲取經驗、發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觀,發展健全的人格。如果學校的環境不良,如噪音干擾;室內光照不適;校風不佳;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如嘲笑、挖苦學生,甚至打罵侮辱學生;學生存在過重的學習壓力,如“題海戰術”、過度的考試,人際交往中的矛盾和沖突等,都會導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礙。
(二)家庭因素 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指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及父母的婚姻狀況。不少父母在生活上、物質上、學習上百般關懷孩子,過分溺愛孩子。《中國家庭子女教育》中曾報道:某學校帶學生去遠足,有一位家長馬上給老師請假,謊說孩子身體不舒服,后來孩子說了實話。沒辦法,家長只得讓孩子去了,然后家長給孩子備足食品,還特意騎車遠遠跟在學生隊伍后面。到了晚上,教師去查鋪,發現這位孩子的爸爸躺在他孩子所睡的床底下,老師問其原因,這位爸爸說:“孩子沒在外面睡過覺,怕他翻身掉下來,我在這等著接他呢。”若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孩子將來怎么能獨立生活?在學習上,部分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迫切,把注意力放在能否考高分上,一旦成績不佳,就連哄帶逼、連損帶罵,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還有的家長不注意言傳身教,不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不能認真地、客觀地了解和認識他們的思想感情、理解他們的苦衷,因而使他們感覺到,自己雖然在生活上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但在精神生活上卻如同乞兒,覺得父母不理解他們,甚至與父母產生對立,加重他們的心理負荷。
父母的婚姻狀況主要指父母離異分居或者不和等,它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溫暖,過早承擔起家庭沉重的負擔,造成情緒、人格的失調。比如,離異家庭的青少年往往對婚姻和家庭感到漠然乃至恐懼。美國社會學家史德曼指出:“婚姻失敗者的小孩,常遭到同伴譏笑,心懷自卑,此種心理發展的結果,可能造成行為失常或病態。”我國學者的許多調查研究證明,父母離異所造成的不穩定家庭對青少年心理發展有明顯不良影響,如男孩具有明顯的情緒不穩和倔強攻擊等個性特征,情緒和行為問題的檢出率較高,而女孩則表現為更多的焦慮情緒,其智力發展和學業成績也受到明顯的干擾。
(三)社會因素 現代社會發展變化迅速,高效率、快節奏和激烈的競爭,使社會成員的心理緊張和心理壓力大大增加。因此,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調節能力是現代社會成員的必備心理素質。青少年也不例外,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也在所難免,并直接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時,不良的社會風氣、電視網絡等媒體傳播中許多低格調甚至腐朽的內容,不但會影響青少年心理的正常發展,還會導致青少年嚴重的心理疾病與問題行為。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00年12月,唐山市某中學發生兩起初一、初二學生亂事件。公安機關通過調查發現,涉及此案的男生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在網上看過黃色信息、圖片等。我曾在一個“網吧”中聽到一名女中學生在和網上結交的男朋友交談,其內容幾乎無一句與學習有關,反而更像夫妻之間的對話。社會大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確實令人擔憂。
二
鑒于以上諸多環境因素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我認為優化育人環境,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勢在必行。那么,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呢?
(一)美化學校育人環境,開拓一片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美麗的校園,良好的校風,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我們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按“學園、花園、樂園”三園式的要求,優化校園環境;按“文明、勤學、守紀、創優”的要求,形成優良校風;在班集體建設中,形成溫暖和諧的人際環境,使青少年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現自己的才華,培養自信心和責任感。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基礎,真誠地接納、理解、尊重學生;重視和引導學生共同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心理環境,切實提高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由“苦學”到“樂學”的快樂,讓他們以優異的成績、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適應能力,面向未來,面向社會。
(二)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與家長交流和溝通,鼓勵家長營造民主和諧、美滿幸福的家庭環境,正確教育、引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完美的個性。家庭是孩子成長發育的搖籃,是塑造孩子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品質的重要場所。每個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印記,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家長要盡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美滿幸福、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家庭環境,再不要有父母勾心斗角、妻離子散、孩子離家出走悲劇的重演。家長要改變育人的不正確做法,在對孩子生活學習過分關心的同時,還應該認真地、客觀地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理解他們的苦衷,關注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品德行為的培養。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憶母親:“――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個生命的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教育。有人曾經對90名超常兒童成長的主要因素進行過全面的調查,其因素主要受父母教育影響的居大多數。在一定意義上說,品德只有依靠品德去培養,性格只有依靠性格去鍛煉,情感只有依靠情感去感染,行為只有依靠行為去指導。
(三)創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各種社會輿論和社會風氣,各種文藝作品,電影、電視、網絡,各種社會活動等都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教師要充分利用社會諸因素的正面作用,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優化心理環境,創造出一個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我堅信,只要廣大教師積極努力,協同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定能讓青少年一代真正體會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家庭生活的美滿溫馨,社會生活的文明進步,讓他們以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頑強的意志,淵博的知識,在新的世紀施展才華,展現風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昌盛奉獻青春和熱血。
參考文獻:
[1]張向葵.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88-199.
中圖分類號:B8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2627(2017)11-0032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培養關系研究的取向就是整合研究,所以整合也泛指系統中各個要素的結合、協調研究。將系統中的信息進行整合,才能夠實現整體結構的有效發揮,并且將系統中的心理、環境和生理等因素組合協調起來,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文章主要通過分析整合理論,整理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且總結出培養青少年心理素質的措施,以供參考。
一、整合研究理論依據
1.整合研究理論基礎是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是目前我國心理研究教育的兩個概念,在進行整合研究之前,要對其進行明確的定義,并且分析出其具有的特點和相互之間關系。而對過度悲觀的消極心態,在心理研究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西方學者提出,心理健康狀態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雙因素模型,在該模型中,心理健康積極指標是主觀幸福感,而心理健康消極指標則是心理疾病,所以將心理健康積極指標和消極指標全部納入到心理健康的評審范圍內,從而彌補了心理疾病的單一視角。在對個體進行心理健康狀態評審的過程中只是用普通心理健康診斷,所以極難促進人類心理健康發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交互作用
在教學體系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最為復雜的體系之一。為了提升教育效果,提升理論基礎儲備,應該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交換理論,青少年的心理活動頻繁、快速,經常出現毫無預兆的交換,所以將兩者交融在一起,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本質。在研究青少年心理問題時,需要結合現實環境,從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需求出發,從而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特征和頻率,通過多個層面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而更好的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素質教育整合工作。
二、青少年所面臨的心理問題
1.考試成績攀比與升學壓力引起的焦慮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全部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優異,才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助于未來的生活和工作,所以無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考試壓力。學生的考試水平經常會受到考試焦慮的影響,而容易產生考試失利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和家長不斷向學生灌輸競爭意識,仿佛青少年一出生就必須要不斷戰斗,所以使青少年形成嚴重的學習成績攀比心理。學校、社會將青少年進行分類,并且劃分出重點和一般等學校等級,從而導致師資力量不均衡,也是青少年升學壓力的重要原因。
1.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沖突
目前,青少年在進行人際交往中存在嚴重的問題,從而使青少年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青少年進行社交的過程中,部分的青少年經常會保持極大的社交熱情,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并且付出極大的努力,保持單純的情感,但并非周邊所有的人都會接受,所以給青少年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
2、青少年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缺乏交往自信心,部分學生是因為家庭環境、學習成績等因素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另外的青少年則是因為自身性格內向敏感,過于在乎別人的反應,擔心自己的社交是否會其他人帶來困擾,從而形成社交障礙。
2.青春期生理與心理變化引起的困惑
青春期是青少年階段所面臨改變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的性別特征逐步明顯,從而在心理上產生嚴重變化。最典型的心理反應是情緒波動劇烈,所以出現了青春叛逆反應,對家長和教師所指出的問題均抱有異議,情緒激動的主要表現是青少年無法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緒,經常出現情緒忽高忽低的反應,長此以往則會給青少年帶來嚴重的傷害,消極情緒無法有效排解,從而導致焦慮、抑郁的心理長期伴隨青少年左右,影響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素質的養成
1.青少年學習心理素質的養成
培養青少年的學習心理素質,首先應該增加學生的家庭、學校的認同感,在精神上要給予青少年肯定,并且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使青少年能夠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其次要激發青少年的學習熱情,幫助青少年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學習熱情屬于非智力學習因素,直接影響了學習者的行動,只有培養青少年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才能夠使青少年的學習心理素質得到快速提高。
2.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素質的養成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外界負面因素,從而影響了其內在心理,所以社會、教師和家長應該給予青少年正確的指引,理解青少年的改變,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會表現出激烈的情緒,主要是希望獲得家長、教師的理解和關注,所以家長和教師要及時的肯定青少年的進步,并且鼓勵青少年繼續發展,使青少年能夠確立正確的發展目標,從而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壓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
3.青少年升學、就業、人際關系素質的養成
為了使青少年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家長和教師應該鼓勵青少年進行正當的社交,并且給予青少年寬容的社交環境,幫助青少年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在面對拒絕時要及時調整心態,避免產生負面情緒,家長和教師需要改變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不要逼迫青少年進行學習,要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素質共同發展。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培養的整合策略
為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提升心理素質培養效果,學校應該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內容。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該項研究的具體標準和方式,在進行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多學科綜合研究法
心理健康問題和心理素質培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究,才能夠尋找出關于心理健康科學研究方式,并且能夠將其他學科應用到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對其進行研究不僅涉及心理科學的方法,而且涉及教育學、行為科學、系統科學等多學科的相關方法,為了達成研究目標,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在研究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相關研究方法和手段尤為必要。實踐表明,多學科綜合研究法,相互補充和印證,保證了研究結論的真實可靠性。
2.遵循“人在環境”的理念
在進行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過程中,應該秉持“人在環境”的理念,并且對傳統的心理教育方式進行研究和反思。“人在環境”主要依據以下幾方面:
應該從人的社會關系角度和心理角度來分析,將人所具有的社會關系和心理活動,比如:人格、情緒、思維等等,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培養整合需要依據社會環境影響,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并且通過環境來反應青少年的心理變化,能夠將環境和個體的發展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人類是心理和生活等綜合因素結合的整體,所以人類具有非生理性因素和生理因素兩方面,并且兩者互相影響。人類的心理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學習壓力、就業壓力、人際交往等等方面,所以在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培養整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非心理問題和心理問題,同時進行研究。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培養的整合,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將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素質教育要求和青少年心理發展需要等結合起來,能夠更好的掌握整合辦法,從而有效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培養整合工作的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洪英.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的培養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5(8):11-11.
[2]任麗.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培養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綜合,2016(18).
[3]李紅香.基于體育心理素質的發展特點分析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思路[J].運動,2017(6).
[4]任代江.民族地區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整合探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5(3).
二、真情溝通,讓青少年不再迷茫,牽手愛心,讓孩子們走出困境
1. 以人為本,深入調查研究,從源頭上解決心理問題。據調查統計,有26%的學生心理出現問題,有的甚至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我們發現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壓力、青春期逆反、交友早戀、臉上長青春痘等,而學習壓力大、缺少最佳的學習方法、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我們分別召開了家長面談會、學生座談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家長的困惑,我們發現一些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溺愛、粗暴、放任不管、事無巨細、期望過高、挖苦諷刺,還有一些家庭父母離異、留守兒童、隔輩管理,這些都是引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
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我們在全市開展了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導,各學校征訂了家教指南,堅持每周五下午家長接待日接待家長的來信來訪,通過熱線電話、網上答疑等形式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堅持每月一次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下發講座材料、反饋教育信息、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進家庭、走進學校、走進社區,成為青少年學生的良師益友。
2. 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活動,讓青少年正確面對現實、正確認識自己。青少年年齡小,簡單地說教、乏味地勸說達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生動有趣的活動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拓寬他們的視野、啟迪他們的心智、疏導他們的心理。
二、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努力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還不惜花錢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同時家長也重視孩子的特長培養,認為既擁有好的成績、又有特長才能提升競爭力。可是家長卻不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變化的時期,情緒容易波動,心理狀況復雜,家長本應對其心理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然而事實上家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嚴重缺失。即使發現孩子的情緒有波動,或是出現心理問題,家長也避而不談,要求孩子以學習為主。長久發展下去,孩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排解,心理健康狀況堪憂。
(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長總是盡可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經常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長整日忙于工作,認為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才是最重要的,缺乏與孩子的溝通,不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對孩子缺少關心和愛護。青少年時期正是敏感和叛逆的時期,家長的這種態度容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閉,不能很好的表達自我需求,影響孩子與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影響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的心理問題不知不覺就產生了。
(三)家庭教養方式不當
家庭教養方式分為民主型、專制型、溺愛型和放任型四種類型。其中民主型是值得提倡的家庭教養方式。采取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的父母,尊重孩子,關心、理解孩子,給孩子自我空間,重視溝通,創造融洽的家庭氛圍。父母的這種做法能使孩子心情愉悅,情緒穩定,自尊,自信,積極進取,有助于形成健全的個性特征,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專制型、溺愛型和放任型都屬于不當的家庭教養方式,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采取專制型家庭教養方式的父母,支配和控制欲強,強迫孩子按自己的安排行事,忽略孩子的意志和感受,孩子沒有自由和話語權。這就造成孩子的個性發展受抑制,情緒自控力差,容易產生叛逆心理,遇事消極回避而不能積極應對。采取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過分關愛和保護,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滿足,不讓孩子動手做任何家務。造成孩子行事自我、性格蠻橫、缺乏獨立性、責任心差等不良后果,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極大。采取放任型家庭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缺乏關心和交流,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變化,不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矯正,這就直接導致孩子性格冷漠,行為放縱,自制力差,甚至會出現道德品質問題。
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一)正視并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長應足夠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一方面家長應追求成績與身心健康協調發展。家長應摒棄“以學習為主”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問題會產生的嚴重后果,在督促孩子學習的同時,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使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家長應加強心里健康知識學習。有些家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了解,又缺乏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這就必須加強學習。做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出現心理問題能及時發現,并且可以采取恰當的方式給孩子正面的引導,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采取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