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4 15:07: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推動高考改革的原因,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長期以來,“知識改變命運”的高考承載一個社會對命運、對知識、對教育本身的關注。一批又一批通過高考走進大學的學子成為國家建設的生力軍。體現著國家意志選拔人才的高考牽引著社會注意力。每年高考時節,“高考新聞”都會牽動國人神經。
2009年高考有兩個數據引人關注,一是高考報名人數為1020萬人,比去年減少了40萬人;二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報名人數為750萬人,這意味著83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84萬人沒有報名而棄考。
一、棄考現象利與弊
持樂觀態度:其一,高考人數下降反映了學生及家長長期固有觀念“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轉化,這有利于社會成才觀的理性化。社會的成才觀也逐漸從高考獨木橋轉變成立交橋。在高考決定命運的觀念淡化后,不少家長更多地從孩子的自身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成才之路,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只是其中一種選擇,但并不一定是適合每一個人的選擇。
其二,高考人數下降預示著“高考是教育的指揮棒”將被逐漸淡化,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人文教育才會被逐漸落實。
其三,高考決定命運的觀念淡化后,會逐漸將高考降低為一個合理的環節。
高考人數下降不僅反映了“就業觀念的轉變”等教育外部的社會變化,更說明教育內部的一種嬗變、危機,即教育品質的下降和淪落,當務之急我們所要做的是盡快著手全面推動教育改革進程,恢復和提升整個社會對于包括高考和高等教育在內的教育制度的信任。
重慶有上萬名應屆高中畢業生“棄高考”,其實是一種理性回歸。
湖南羅彩霞冒名頂替和浙江航模加分事件觸動了人們社會公平的敏感神經,引發高考公信力的缺失讓高考失去原有的魅力,高校忽視競爭導致高等教育公信力下降,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滯后于整個社會改革。
持消極態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教育雖是大勢所趨,但社會進步、民族振興依然需要大多數國民能接受高等教育,從這一層面說,高考報考人數的減少應引起省思――人口整體素質怎么辦。
讀大學當然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可能是一條最好的出路。進入大學不僅可以學習知識,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為未來的人生之路積累“勢能”。因此應該鼓勵學生到大學接受良好教育。棄考無疑是對教育機會和社會公平的挑戰。
二、棄考原因初探析
高考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棄考原因復雜多樣,84萬人的流動去向也多種多樣。
1.是為出國棄考。一些高考生放棄國內高考,而轉投國外高考。這成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空巢班”備受,重慶、北京、上海等地出現高三畢業班“空巢”現象。
2.是為提高升學率“被自動”放棄高考。學校迫于升學率的比拼壓力,動員部分“高考無望”的學生被迫放棄高考。
3.是因為大學學費高“理性”棄考。不少學生家長算起“教育賬”:培養一名大學生,一般要14年,義務教育階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萬元。現在大學生就業難,起薪按照2000元計算,除去生活費,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將教育投入“掙回”。即使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而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學階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學,真不如早點就業。
4.是由于高考壓力過大棄考。這種情況的棄考并非個例,由于老師、家長給學生過大壓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負,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潰。
5.是自覺高考無望棄考打工。
6.當前高職、大專院校畢業生“就業難,收入低”是學生棄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就業寒冬中,研究生擠占本科生就業崗位,本科生擠占高職專科生崗位的現象,使得缺少社會關系和創業資金的高職、大專畢業生難以求職就業。
7.職業教育更能順應社會需求隨著大學不斷擴招,文憑和能力在不斷較量,掌握實實在在的工作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加上國家政策鼓勵與支持職業技能培訓,參加職業培訓能掌握實用知識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職業素質、溝通能力,提前進入社會。
對優秀學生出國留學棄考來說,這反映出國內高校的競爭力下降;對“被自動”放棄高考來說,反映出升學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維;對因學費高而放棄高考,這違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農村家庭的教育負擔過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報降低;對因考試壓力過大而放棄高考,其反映出的社會現實是考生的選擇十分狹窄,棄考只是無奈之舉。
三、解決棄考之殤的措施
當前就業壓力增大,引發社會矛盾更加突出尖銳,學生對于未來期望和投入產出的充分衡量后做出放棄決定,導致缺乏對教育預期的信心,直接影響到現行的高等教育。
1.積極穩妥扎實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解決大學生就業,“以創業促就業”讓已經培養出來的教育產品成為社會人才,重振教育的信心,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相應的培養機構。
2.國家要出臺政策舉措進行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促進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持續良性發展。同時做好就業指導服務應從長計議,改善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因素。
3.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開放高端服務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特征,也是解決當前就業問題的主要渠道。
當前大學畢業生紛紛回潮讀技校,尋找就業出路,折射了經濟結構的問題。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同時要從長計議,改善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因素。
4.要積極探索教育體制的改革,真正推行重視社會教育實踐能力的素質教育,高校要努力跟社會需求接軌進行專業的設置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水平和嚴格自身管理,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要制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的主導思想就是擴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中國正在制定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其主導思想是要擴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
社會分層是每個社會都存在的普遍現象,正常情況下,人們能夠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中合理流動。教育公平是合理社會流動的保障,促進社會流動的有效機制當首推教育及通過教育獲得的知識和技能[2]。
異地高考政策的制定和出臺,突破了戶籍制度的桎梏,將促進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資源分配,是人才選拔、社會流動更加公平的突破點。理想狀態下,隨遷子女同流入地有戶籍人員子女一樣,不再受父母及自身的戶籍限制,在流入地完成義務教育后平等的入讀高中,和當地的考生公平競爭,通過自身努力進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最終擁有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外出務工人員無須再受子女異地考試問題的束縛,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工作地點和職業。
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給底層的人以更多向上垂直流動的機會,使其能夠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打破代際間的復制,有利于建設更加開放民主的教育系統,促進社會的合理流動。
二、異地高考對合理社會流動的負向作用
目前為止,異地高考政策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均遠未達到人們的預期,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人口輸入最多、異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區,限制條件不可謂不嚴苛,絕大部分隨遷子女都被排除在了方案之外。2013年共有12個省市啟動實施了異地高考政策,最終參加異地高考的實際考生人數4440人,與全國912萬的報考人數相比,可謂九牛一毛;2014年28個省市開始進入異地高考政策實施的階段,異地高考人數猛增到5.6萬,但對比全國939萬高考考生和龐大的隨遷子女人數規模,5.6萬這個數字仍然不理想[3]。
外地務工人員對當地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按照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原則,其子女有資格享有與當地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權,應該和當地考生在統一的標準下公平參與競爭。但事實上由于戶籍、工作、社保等方面限制,其子女無法享有本該讓具備資格的人共同享有的公共教育服務,于是出現了在北京同樣的高考分數當地戶籍子女讀名校而外地務工人員子女只能讀高職的不公平現象。無法平等地參加高考,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民工及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權得不到保障,許多人成為“農民工二代”,弱勢群體代際間呈現自我復制的趨勢,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
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異地高考政策,必然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根本宗旨,在戶籍考生與非戶籍考生的利益之爭中無疑會偏向戶籍考生,無戶籍考生又分為無戶籍常住居民的子女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前者在資源、社會地位上均優于后者,其話語權也比后者多,在有限的資源下,前者取得異地高考資格的概率遠遠大于后者。目前異地高考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無戶籍常住居民和有戶籍本地居民之間,外來務工人員悄無聲息地被邊緣化。如果異地高考政策始終局限在解決戶籍性公平問題,而忽略地區性公平問題和流動性公平問題[4],則社會的競爭性流動將會被破壞,階層出現固化現象,“寒門再難出貴子”成為真實的社會寫照,這對于社會的發展非常不利。
三、異地高考政策需進一步發展完善
高考制度作為選撥人才的重要途徑,為我國社會發展和教育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它也存在著教育不公平、生存困難以及生源緊張等尷尬局面。隨著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國的高考制度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也越來越重要。
一、高考與社會發展
我國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高考的建制,可謂是中國現代教育考試史上的一項偉大創舉。高考經歷了由單獨招生到聯合招生再到統一招生的三個發展階段。社會發展對特定行業人才的需求決定著高校專業的增減。社會職業需求的增長,已成為我國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越來越重要的趨勢之一。高考制度不僅在維護社會安定方面發揮指揮棒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公平。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高考錄取的依據就是分數。為照顧地區差異,高考試卷也從全國卷到各別地方單獨命題或幾個省市聯合命題的走向發展,隨著社會職能的轉變,各個省市地區也根據本地的教育教學情況、當地考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和特點來不斷調整高考方案。而不是一味地盲從全國高考政策。這種人性化措施不僅使當地學生受益,也對全國教育政策產生影響。而高考分數線的劃定,也是根據各個省市的社會發展狀況和考生的報考錄取率而確定的。
二,高考與教育提升
1,推動教育改革,規范教學方向
一般來說,高考考什么,中學教學就要教什么,為了考生能夠不斷的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學校就必須達到相應的辦學質量和水平,具備各種軟硬件條件,從而推動中小學教育教學不斷走向完善。不管是在教學模式、學科設計還是考試方式。都為中小學提供一個良好范式和發展方向,從而真正做到符合高等教育的價值判斷和社會滿意度。實際上高考作為傳達國家政策、意志和中學辦學、教學的一個媒介來規范教育教學方向,也就使得高考制度選拔人才的現實意義也就更加豐滿。
2,以考促學,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
每個考生“寒窗苦讀數十載”都希望在高考中獲得高分數,那就必須努力拼搏。正是高考的激烈競爭,讓考生明白努力學習的現實意義。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早早的就明白了高考的重要性。這樣培養了他們努力學習的獨立意識。這時高考就要設定一個門檻,通過不斷提高試題的難度來選拔出更優秀的人才。考生就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科學文化知識的擴展面以及自身素質。高考就體現出它特有的以考促學的功能。特別是在1997年恢復高考后幾年內迅速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高考始終是激勵考生奮發學習的最實際、最強大的動力。
3,保障生源質量,優化人才結構
高考制度作為衡量人才的關鍵。能夠為各個專業人才的發展提供生源保證。根據社會需求和高校發展不斷優化生源結構。高校在錄取新生時,也可以采用多元錄取方式,將考生的家庭條件、地域環境等因素納入評價指標,要求高校在錄取中,給予來自中西部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上大學的機會。高考也是優化人才的過濾器。各個高校提供培養專業人才的“試驗田”,例如上海交通大學新設立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特區――致遠學院,“致遠榮譽計劃”覆蓋學校所有專業,打造與世界接軌的卓越人才成長體系。而這些專門人才的選撥,就需要通過高考來保障生源質量,為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考改革面臨的尷尬局面
1,公平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有句俗話“不患貧而患不均”,可見,人們對于公平問題是多么的看重。在高考錄取制度中,由于歷史條件等原因,考生進入大學的機會的不公平是客觀的,巨大的。
2,高校的生存困境
我國高校招生報名人數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1050萬,之后幾年高考報名人數急劇下降。生源下降導致部分高校無法完成招生指標。雖然最后通過征集志愿大部分高校完成了招生計劃,但一些院校依然遭遇了“零投檔”的尷尬。雖然受生源下降的壓迫,但一般普通高校仍然在持續擴大招生量,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此類高校尷尬的生存現實:雖然是公辦高校,但對學生學費有嚴重依賴。招不到學生,學校就難以維持生計。
四,高考改革勢在必行
1,落實“異地高考”,體現教育公平
在當代中國,異地高考不僅是一個考試便利的問題,實際上更是一個教育公平的問題。隨著進城務工人員人數的逐年上漲,其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升學的政策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2,本專科分類考試開始試行
實現本專科分類考試將涉及高考,教育體制,辦學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將考生更好的分流到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僅在高考錄取上面調整政策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更好的適應改革,考生要以綜合測試平臺進行科目選擇與組合,招生學校根據培養要求組織相應的專業考試。
3,“一年多考”啟動
高考制度不合理之一在于它“一考定終身”制度,無形的給廣大考生增加了不少壓力。“一年多考”政策嘗試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能增加高考的公平性,因為從測試理論上講,測試次數越多,考試本身的可靠性就越高,其平均值就越能接近參試者的真實水平,這是毋庸置疑的。
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5-0161-02
高考制度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它直接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就一直處于改革的浪潮之中。中國高考制度3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過程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爭論不斷的歷史,高考制度改革也面臨各種問題與挑戰。
一、高考制度改革面臨的困境
1.在高考制度改革的推動下,呈現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近二十多年,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爭論從未停過,有人曾說過中國目前的教育局面是“素質教育抓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而高考則一直被認為是導致基礎教育出現“應試”弊端的罪魁禍首。這種說法雖然過于片面,但是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斷推動下,呈現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卻是不爭的事實。古代教育中“學而優則仕”的陳舊的思想觀念使教育對象處于被動地位,而其影響則一直延續至今,很多人甚至一度將現代高考制度與古代科舉制度相提并論。[1]可以說中國教育的發展一直深受傳統文化的束縛。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就一直處于改革的浪潮中,比如,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考科目的不斷變化、各省市高考命題的自主化,以及正在試點的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等多種嘗試,都給考生帶來了實際的優惠。但是,高考制度無法超越現實條件的束縛:在高校招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高中畢業生需求時,考入大學的競爭加劇;在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時,進好學校、進名校的競爭愈演愈烈。雖然應試教育背后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但是高考制度將學校教育中的問題與矛盾表面化激化了,因此,不得不說高考制度是其愈演愈烈的催化劑。
2.人才標準的多樣性與考試選拔的單一性之間的矛盾是高考制度改革面臨的又一困境。高考制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選拔一流人才”。“人才”是一個豐富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它應該還包含一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創新等深層次的品質,恰恰這些品質發展的抽象性是難以直接測量的。而情感態度、價值觀與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情況卻是難以測量的。這之間的矛盾是目前高考制度改革面臨的困境之一。值得慶幸的是,高考制度已經意識到自身的缺陷,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命題內容的改革以及考試形式的豐富都是為了真正實現人才選拔的創新嘗試。理論上,這些改革是具有創新性與可行性的,高校自主招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的“人才”標準去命題,選擇恰當的考試內容以及更有效的考試方式去選拔自己需要的“人才”。然而從實踐角度來講,實施這樣的創新選拔嘗試,就要求高校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選拔學生。即使學校愿意為此付出努力,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考慮:首先,考試內容應該是什么?高校自主命題,考試內容能否向“能力立意”轉變?其次,“自主招生”的范圍究竟應該多大?全部高等院校都實行自主招生,是否會產生更混亂的競爭壓力?最后,考試形式的創新性不夠,面試雖然可以彌補筆試缺陷,但是否就可以全面考查一個人的素質能力還有待試驗。從目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程度來看,高等院校在整個人才選拔過程中并沒有充分扮演其重要角色。
3.高考制度改革進程中公平公正性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高考即高考制度的公平以及高考制度實施過程中的招生考試和錄取過程的公平。任何一項改革都可以說是對人的改革,倘若達不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有動力的。可見公平公正性問題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須跨越的困境。由于中國是一個由多層次社會成員組成的國家,必須考慮到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差異去有計劃地向部分社會成員傾斜去實現公平。例如,以加分的形式增加部分社會成員(如:有突出表現的考生等)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的高考加分政策;另外,國家為了防止高考舞弊而采取的相應防范措施。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受到質疑。還有考生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考。[1]這是對高考公平性最致命的打擊。
以上是現行高考制度面臨的三種困境,這些困境交織在一起產生許多矛盾,進而引發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很顯然,高考制度改革中的問題不是偶然的,他們既是深層次教育矛盾的反映,也是深層次社會矛盾在教育中的深刻體現。[2]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實現高考制度的改革。
二、走出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走向個性解放的高考制度
1.充分發揮畢業會考的作用,為“高考”松綁,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在上文提到,雖然高考不是導致“應試教育”的罪魁禍首,但是高考卻是“應試教育”的催化劑。為“高考”松綁,雖不是根除“應試教育”的途徑,但是卻可以減輕“應試教育”對高考功能的侵蝕,相信也可以緩解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一直以來,高考考查的內容始終改變不了“知識本位”的立場,而對基礎教育的考查本身應該是各省高中畢業會考承擔的任務。將考查基礎教育的任務強加給“高考”,不僅造成畢業會考政策流于形式,而且“高考”不能實現其“區分和選拔一流人才”功能。因此,重視各省畢業會考對基礎教育的總結性考查,可以將會考成績與高考考查以合適的比例組合起來真正發揮選拔人才的功能。[3]會考不但可以為“高考”松綁,也為全國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創造了更大的空間,這可以說是高考制度走向個性解放的必經之路。只有“高考”真正自由了,才能個性化,這樣高考制度改革才會充滿活力。
2.走向個性解放的高考制度,是實現“不拘一格選人才”的關鍵。高校自主招生計劃可以說是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4]縱觀高考制度改革過程,可以說是一部逐漸解放的歷史,允許各省自主命題,允許高校組織聯考,允許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統一的筆試形式,保送生、小語種考試等等形式都是高考制度逐漸個性化的形式。雖然其發展還不成熟,也可能帶來更多的矛盾與問題。那是因為高考還沒有完全走向個性解放。因此,要實現“不拘一格選人才”,就必須打破僵化的高考制度,擴大高校的招生自,允許高校依據自身需求采用適當的考試方式選擇合適的人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趨向。招生考試方式的多元化是由學生的多樣性和高校需求的多樣性所決定的,這就是個性化的高考制度。
3.充分發揮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主體作用,盡最大限度地實現高考制度的公平與公正。目前所實行的高校招生計劃是由學校到省,再到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層層申報、審批,再統一下達到各省,在培養層次、專業比例、省內省外計劃比例上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完全屬于政府指令性計劃。[5]既然是指令性計劃,那么一定是許多相關人員共同參與的。因此,應該充分發揮最為高考制度行為主體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主體作用。首先,教育行政部門在研究與制定高考制度改革的計劃時必須持有公平公正的態度,只有改革本身是公平的,那么整個改革過程才會是公正的。其次,在基層履行教學的學校教育工作者應做好自己的本職教學工作,注重學生的個性與全面發展。目前,“應試”成為學校教育工作者順利展開工作的瓶頸,這也是對基層教師的重大考驗。只有他們充分認識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發展,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端正心態,避免卷入應試教育的洪流中,積極進取地進行教學實踐。
高考改革是個系統工程,需要長遠考慮并設計整體方案,而且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試點工作。[6]我國高考改革一直涉及眾多方面,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高考制度的改革之路還很漫長。不得不承認,中國高考制度的改革雖然步履維艱,但是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其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高考制度超越困境必定能最大化地發揮其應有的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國東.1977年以來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河北大學,2008.
[2]陳金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分析[J].教育研究,2011,(10).
[3]隋迎鑫.淺談高中畢業會考與統考的關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1984,(08).
[4]唐安國,李小波.不拘一格選人才――從復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談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趨向[J].復旦教育論壇,2006,(03).
為進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建設,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陜西省教育廳決定從2007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學生開始,實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在此之前,已經有幾個省市公布學業考試實施方案。
實行全省統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學生相關科目學習是否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檢查普通高中學分認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證普通高中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教育教學,有利于監測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不斷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和水平。它對于推進新課程的實施,對于新課程背景下考試評價制度的重建,鑒定評價高中學生學習質量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考試結果將是高等學校招生選拔的主要參考依據。
但是,實施高中水平考試要實現預期的目的,從會考的經驗和教訓看,關鍵是要嚴格考試紀律。
長期以來,許多省市實行高中會考。國家教委明確指出:“實行普通高中畢業會考是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加強教育管理,推動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給中學以正確的導向。”實施會考的初衷是為了使學校由過去只重視高考升學率轉向重視合格率;教育教學從面向少數學生轉向面向全體學生,保證大多數學生達到高中畢業的實際文化水平;促進學校按教學計劃開設各門必修課程,加強教學中的薄弱學科、薄弱環節,克服偏科現象;同時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以現代教育測量和評價理論為指導,科學評價學生個人和群體學習質量和學校教學水平。
實施會考十幾年來,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學校還是只重視高考升學率,不重視會考,許多學校只開設高考課程,不開設高考不考的課程;教學仍然主要面向升學有望的學生,背離了“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宗旨;會考成績的公信度與權威性喪失,誰也不會用會考成績來評價學生個人學習質量和學校的教學水平。高中會考制度各項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是應試教育的頑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領導與教師都不重視會考,以至于許多地方會考的監考形同虛設,姑息學生考試作弊。
某地的幾個學校在最近幾年,高二理科學生沒有上過一節思想政治課,學校甚至沒有給理科學生購買高二思想政治課教材。同樣,高二文科學生也沒有上過一節物理、化學、生物課。但是,這些學校的學生近幾年的政治課會考成績不是“很好”,而是“相當的好”。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學校文科學生的物理、化學、生物會考成績也是相當的不錯。學生們毫不掩飾——如此大面積的“好成績”都是集體作弊的結果。
來自各個學校的監考教師都知道學生根本沒有學過一些課程,如果嚴格監考,許多學生會考成績會不及格,將無法取得畢業證,無法參加高考,可這并非是學生的錯,故而監考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嚴格監考,有些教師由于無法面對兩難的處境,只好拒絕監考。學生當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嚴重,但是又沒有學過相關課程,在監考不嚴的情況下,只好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對會考也不十分重視,大家都清楚當地中學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沒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課程,如果嚴格監考會導致當地學生大面積不及格,這會影響到自己的政績,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于會考監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過場,口頭上講得非常嚴格,實際上采取放任的態度。因此,盡管省關于會考監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規定,有各種各樣的違紀處罰辦法,但那只是為考前培訓做樣子而已的。
于是,本應非常嚴肅的省級考試,其考場紀律遠遠不如學校的平時考試;本該具有十分權威性的省級水平測試的成績卻完全不能夠代表中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這樣的考試已經喪失了當時的功能,除了增加學生負擔、擾亂正常的教學計劃之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
會考監考不嚴,還造成嚴重的負面作用。除了直接影響學風,還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消極影響。學生參加會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實人,做老實人太吃虧了。那些平時在各個方面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在會考面臨道德和利益的沖突時,也大都選擇了作弊。這種會考實際上給學生上了一堂消極的政治課,它完全背離了會考推行素質教育的初衷。
課改以來,許多學校認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國家要求的課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開設,包括一些必修課;或者不按規定課時開課。什么研究性學習、什么通用技術、什么校本選修課,統統不管。反正學生學分由學校給予,學校還能讓學生不畢業?學分認定時堅持寬松原則,甚至沒有開的課程如通用技術等,學生的學分都一個不會少。
現在要實行學生學業考試了。這是一個正確的導向,有利于學校推進新課程的實施。但是,這次學業水平考試如果依然采取以往會考監考的那種形式,則不僅不能達到目的,還會事與愿違,造成更惡劣的社會影響。
所以,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關鍵在于嚴格考試紀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像重視高考那樣重視學業考試,要求監考像高考監考一樣嚴格,督查要像對待高考一樣認真負責,還要啟動高考的現代化監視技術、電子屏蔽技術,考生和監考考試違紀也要與高考違紀同樣處罰,并且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只有這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才會重視學業考試,學校才會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開課,才會關注每一個學生,才能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我國應試教育幾十年,教育改革一波接一波,基礎教育始終沒能走出應試教育的泥潭。基礎教育階段的“應試”教育如火如荼,絲毫不遜于改革前,殘酷的應試教育現狀無情地告訴我們過去的基礎教育改革是低效的,相關的改革措施沒有找到應試教育的病根。基礎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是什么?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成功的路在何方?
一、基礎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
基礎教育改革這些年,從國家教育部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門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如:全國統一高考改為各省市自主命題考試、一年一度的高考改為每年二次、高考科目由“3+2”改為“3+綜合”、全國統編教材改為各地方教材、中小學新課程改革、國家免費師范生培養、優秀教師流動機制①、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初高中剝離等改革措施,不勝枚舉。然而,各省市的基礎教育并沒有因這些改革措施從此走上素質教育的正軌,各地的中小學擇校熱愈演愈烈,在一些省市誕生了一批基礎教育的“航母”學校②。現行的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從考試試題角度看,實則是“新版”的高中奧賽而已,對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毫無益處。改革低效的原因在于我們有的是照抄照搬別國模式,沒有尊重我國的國情,有的則是因為沒有尊重學生的天賦、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發展方向等個體基礎的必然結果。
高中新課改和“3+綜合”高考模式試圖從考試內容和考試科目的變革來淡化高考的學科教學質量評價,從而消除高考對基礎教育的不利影響。然而教育管理干部的政績需求和行政權力剝奪了高中新課程賦予學生的選修權,“3+文(理)綜合”高考模式讓高中學校的應試教育搞得得心應手,讓教育管理部門的教學質量評價有了更“權威”的高考數據資料。這些數據資料是高中教師評職、評優、晉升、提干以及各級教育管理干部提升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社會對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認可的重要依據。現行基礎教育評價機制是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評價體系,是應試教育長期存在的根源。過去的教育改革沒有讓這種基于應試教育的評價機制失效,是相關教育改革低效的原因,是導致我國基礎教育的“教育家”大量胎死腹中,淪落為“教書匠”的制度根源。
二、基礎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基礎教育改革失效的根源在于我國應試教育評價機制和高考的行政化,現行高考制度必須改革,而改革的目標是要尊重學生,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尊重高校各專業特點,有利于高校發現人才,有利于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不妨采用“自主餐”模式來改革高考。將現行的各省市自主命題考試改為全國統一命題考試,高考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科學綜合、人文綜合。高校可根據所設專業特點確定各專業考生的參考科目,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規劃確定高考志愿及其考試科目,從而實現學生和高校的“雙向”自主高考,其改革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尊重高校各專業的招生需求,給高校各專業“自主”高考的招生權利。
現行“3+綜合”高考模式沒有尊重高校各專業的招生需求,不利于高校各專業對人才的發現,例如北大中文系,按目前高考科目設置必須是在高中階段語數外加文綜考分名列前茅的考生才有機會進入北大深造,而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的學生不一定就喜歡或擅長語言文學研究。對語言文學研究有實力、有興趣和天賦的學生往往不擅長數學和地理,他們則永遠被北大拒之門外,或許這就是近三十年我國應試教育出來的莘莘學子與諾貝爾等國際大獎無緣的原因吧!
若北大中文系確定本專業考生的高考科目為語文、外語、歷史和政治,清華大學建筑學系確定該專業考生的高考科目為數學、外語、物理、化學、人文綜合,如此高校各專業可根據本專業特點確定考生的參考科目,無疑是給予“全體”高校各專業自主高考的招生權利。同時允許高校各專業根據學生高考成績和本專業特點結合考生單科成績擇優錄取,對人才的發現和選拔更具針對性。現行的大學自主招生考試是“少數”大學的“特權”,是為爭搶經受十多年應試教育洗禮的佼佼者而舉辦的一場“掐尖”考試。考試試題有奧賽化傾向,不但對改變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現狀無益,而且增加了學生的應試負擔。其命題、監考、閱卷和招生過程的公平、公正備受社會高度關注和質疑。將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由國家考試中心命題把關,使試題更加科學、合理。由各省市實施監考、閱卷和招生,有利于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杜絕考試招生過程中的違規和違法行為。
(二)尊重學生的天賦、興趣和發展需求,給學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權利。
現行的“3+文(理)綜合”高考模式迫使高中教學實行文理分科,有的學校為了應付高考,甚至在新生一進入高中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少開甚至不開設史地政,文科生少開甚至不開設理化生,嚴重背離高中教育課程設置的初衷。學生的高中畢業會考怎么通過?其實學生們、老師們、家長們和教育管理者們都懂的,其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一種考試經濟。現行的高中畢業會考讓學生以往的誠信教育毀于一旦,對學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致命的負面影響。文理分科過程常常有部分“差生”因文理教學班的設置限制被剝奪了文理選擇的人生權利③,用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我被文理”了。文理分科教學讓學生嚴重偏科,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剝奪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發生變化和轉移的權利,不利于學生終身發展。
給學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權利,尊重學生基礎、學習興趣和人生規劃,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不同學生學習興趣和發展規劃不同,其高考的考試科目多少也就不同,對興趣愛好廣泛的考生不應限制其高考的科目數。取消現行高中畢業會考,對理工類專業可加試人文綜合(政史地),而文史類專業則可加試科學綜合(理化生)。兩綜合學科難度與現行高中畢業會考相當,考查學生運用綜合學科知識和研究方法解釋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相關問題的基本能力,考試成績作為高校各專業錄取的參考依據。現行的新高職招生考試只考語數外,不但沒有尊重高職院校各專業的招生需求和學生的發展需求,而且淪為差生的專場考試。應回歸統一高考,為所有考生和高校營造和諧、平等的考試環境。尊重差生,應從高考做起。
(三)實施學生“自主”高考,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高中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現行的“3+文(理)綜合”高考模式使得高考的狀元效應、高分效應、重點效應和名校效應對高中學校的辦學質量、社會聲譽和經濟效益顯得至關重要!重點高中容易出各級狀元,考生高分多,上重點大學和名校的人數多。能上重點高中是許多初中學生和家長們夢寐以求的。不能保送或考上,交錢也要上,各省市出現的基礎教育“航母”學校其根源就在于此。不消除高考的重點(高分)效應,必然導致重點高中、重點初中乃至重點小學的長期存在。“3+文(理)綜合”高考模式也使得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們無形地背上了沉重的應試教育枷鎖,是義務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改革失敗的根本原因!
實施學生“自主”高考,不同學生學習興趣和發展規劃不同,其高考的考試科目也就不同。同一高校不同專業的招生需求不同,考生的考試科目不同,錄取分數線也就不同。因此高考狀元和高分(重點)效應也就從此淡化和消失,為高中教育卸下沉重的應試教育精神枷鎖。這將使得在高中階段的教學無法統一應試④,讓高中階段文理分科從此退出歷史舞臺。這有利于高中學校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按照高中新課標的課程設置要求開好每一門課,從而實現高中教學乃至整個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四)實施全國統一的學生“自主”高考,解決目前異地高考的社會難題,還全體國民平等參與教育考試的權利。
目前我國有兩億農民工,他們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拋妻別子,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大多數民工兄弟們干著最臟、最累、最苦的工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基礎教育教材和高考命題考試的地方化以及現行的高考政策,讓兩億農民工子女即使在其父母工作所在地入學,也會因各地教材和高考命題范圍不同無法回原籍參加高考,導致幾千萬留守兒童在他們的童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這些兒童的成長無疑是寂寞的。民工兄弟為國家經濟發展流汗的同時,還得為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流淚。
教材和高考命題的“地方化”不但沒有實現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而且浪費了相當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有限的教育資源。照抄照搬別國教育模式,沒有尊重我國的國情,這一“百花齊放”的教改設計,最終結果為“封建割據”的應試教育,同時還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教育部最新的異地高考政策事實上將兩億農民工子女分為三六九等,沒給全體國民平等教育考試的權利。加上認定復雜和地方阻力,操作難度大等諸多因素,真正能參加異地高考的學生也只能是為數不多的民工“貴族”而已。
實施全國統一的學生自主高考,結合各地經濟發展和高考報名情況由國家統籌分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計劃,從根源上解決農民工子女異地高考的社會問題,給所有民工子女平等教育考試的國民待遇。
(五)實施學生的“自主”高考,有利于優秀學生的充分發展,滿足高校各專業對優秀學生的服務需求。
在國外,興趣愛好廣泛的優秀學生可同時在幾所大學就讀不同的專業,而在我國現行的“3+文(理)綜合”高考模式和招生體制中,每個學生只能被某個大學錄取一次,文科考生不能報考理工類專業,理科考生不能報考文史類專業。這種高考招生模式,不能滿足優秀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也不能滿足高校各專業對優秀學生的服務需求,更不能推動各高校開展競爭,提高辦學水平和服務質量。實施學生“自主”高考,對高考科目無限制,學生可根據興趣和發展規劃“自主”選擇諸如: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參加2013年高考,其高考成績既可參與文史類專業的錄取,也可參與理工類相關專業的錄取。學生可被北大中文系和重慶大學建筑學系同時錄取,也可被西南政法大學和華西醫科大學同時錄取,從而滿足優秀學生在幾所大學同時就讀不同專業的個體發展需求。學生被幾所大學同時錄取時,可根據學生意愿,占其中一所大學招生指標,其他大學招生計劃不受影響。學生入學后,可同時在幾所大學就讀不同的專業,高校各專業有“責任”和“權利”對學業完成達標的學生為其頒發畢業證書⑤和授予學位。實施學生“自主”高考,有利于文理兼修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有利于整合各高校教育資源為優秀人才的充分發展服好務!
(六)實施學生的“自主”高考,改革高考學科試題命題模式,為各層次高校各專業的招生需求服務。
現行的“3+文(理)綜合”高考學科試題不但不能體現高中新課標的教育教學理念,便于高中學校搞應試教學,而且不能滿足高校各專業的人才選拔需求,綜合學科試題尤為突出。因此,可將高考各學科試題設計為A、B、C三大模塊。A模塊(公共模塊):分值100分,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科基礎、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該模塊試題主要滿足一般本、專科高校的招生需求;B模塊(能力模塊):分值為50分,考查學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模塊試題主要滿足重點大學的人才選拔需求;C模塊(專業模塊):分值為50分,考查學生的學科“實力”和發展潛質,該模塊試題滿足高校對“學科專業”人才選拔需求⑥。B、C兩模塊的試題設計上要讓“題海”應試行為失效,減少(或取消)選擇題型,著重考查學生對知識和過程的理解、方法的掌握與靈活運用。學生“自主”高考的學科試題設計不但要體現高中新課標的教育教學理念,而且要能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合作探究、遷移創新等多種能力,能充分滿足不同層次高校的各專業對人才的選拔需求。
三、學生“自主”高考的改革阻力
1.來自教育管理部門的上層阻力。
我們經歷的歷次教育改革都說是成功的,但每次教改后學生的負擔卻有增無減。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面對如火如荼的應試教育盡管殫精竭慮地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然而相關教改成效與改革預期相距甚遠。基礎教育改革陷入了屢改屢敗,屢敗屢改的怪圈,基礎教育成了名副其實的“折騰”教育。實施學生“自主”高考,無疑是要從官方角度承認過去“相關”教育改革低效,這樣的改革來自教育管理高層的阻力自然不小,即或是國家教育部要推行這一改革也需要刮骨療傷的勇氣和壯士斷腕的魄力。
2.來自教育管理評價部門和社會輿論的阻力。
學生“自主”高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基礎和發展需求,也充分尊重高校各專業特點和招生需求,卻唯獨沒有尊重高中教學的應試需求和教育管理部門的評價需求。同一個教學班中不同學科,高考參考人數不同,高中教學如何開展?學校如何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教育管理部門如何評價高中學校辦學質量?高中辦學質量如何讓社會和家長放心?學生偏科咋辦?學校教學深度不夠,有錢的學生在校外補課會不會導致新的教育不公?等一系列尖銳而現實的問題將困擾學生“自主”高考的實施,帶來的社會輿論阻力也不小。
3.來自現行教育體制“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國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異地高考政策,雖然不是徹底解決民工子弟異地高考的良方,但卻招來“既得利益”者的反對聲浪一片,實施學生的“自主”高考,將各地自主命題和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納入國家統一命題考試,將地方教材改革為統編教材,將各地“敗壞考風”的“經濟型”考試統統取消,在“既得利益”者的眼中學生“自主”高考無疑是開歷史的倒車,必然招來其“罵聲”一片。因為這一改革,有些人會痛失巨大的經濟利益,有些人會丟掉專家級的金飯碗,有些人會失去招生考試的特權。這無疑是革了他們的命!有些“既得利益”者還把持著各地的教育管理、教育評價、高考命題、招生考試、教材編寫與發行等利益分配特權,由他們帶來的阻力那是相當的大。
四、結語
目前的高中新課改,雖然教育教學理念新穎,各學科都讓學生“自主”確定選修內容,但實際情況成了教育管理部門的領導替學生確定選修內容,甚至于有的省市高考命題因各部分選修內容出題難度不好把握,將所有選修內容改成必考內容⑦。有的高中學校某些學科為了高考僅用1.25個學年度的教學時間完成新課標兩個學年度的教學任務,我們的孩子很苦,高中新課改離失敗還有多遠?浙江和重慶的高考改革⑧雖然有了尊重學生自主高考的“萌芽”意識,但沒有尊重高校各專業的招生需求,也沒有“真正”尊重每個學生的天賦、興趣和發展需求,而且便于社會和教育管理部門根據高考數據對高中學校進行教學質量評價,便于高中學校搞應試教學,其改革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實施學生“自主”高考,不但使高中學校成熟的應試教學功能紊亂,而且讓現行的應試教育評價機制失效。高校各專業招生考試科目不同,在同一省市各專業錄取分數線也就不同:清華大學有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僅三百多分,而有的專業錄取分數線達六、七百分;四川大學有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僅四百多分,而有的專業錄取分數線達七、八百分。傳統的重點線、本科線、專科線、高考狀元、重點率、本科率等等,在學生和高校的“自主”高考中對高中教學質量評價失去任何意義。這樣的改革將使教育管理評價部門惶恐,同時也讓高中學校無所適從!這樣的改革既尊重了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國情,又降低了高校和學生的高考“成本”,節約了有限的教育資源。這樣的改革既保留了現行高考的基本功能,又消除了現行高考對基礎教育的副作用。只有去教育行政化,讓高考自主化,實施有我國特色的自主高考,讓舊的應試教育評價機制失效,才可能建立起新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使高中教學走出應試教育的泥潭,邁上素質教育的正軌。
學生偏科問題,這是由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魅力共同決定的。一個高考不考物理的學生,卻喜歡上物理課,或許這才是物理教學的真諦。學生校外補課,是一種學生個體應試行為,無可非議,但國家教育機器的集體應試則是這個國家教育之痛。高考是學生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考吧!讓所有學校和教師放下應試包袱,干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工作。
注釋:
①實為應試教育的優秀教師.
②優質應試教育,一個年級達三、四十個教學班,一個高完中師生規模達幾千甚至上萬人.
③文理分科時,選擇文科的學生人數遠超三個班而又不夠四個班時,學校會動員甚至強迫部分學生選擇理科,只辦三個文科班.
④同一個教學班中不同學科,高考參考人數不同:有的學科只有十來個,有的學科有幾十個,而且還會隨學生興趣愛好和人生規劃發生變化.
⑤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進步需要復合型人才,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應率先試點放開學歷文憑管制,讓高等教育為有興趣學習、有能力學習的學生提供全面的優質服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快速發展,中學政治課的教學和評價方式改革迎來了歷史性的轉變。一些地方初中思想品德課已經退出升學考試的歷史舞臺,高中思想政治課到2017年大部分省份也作為選考科目的學業水平測試來考查。考試方式的轉變,給一些中學政治教師帶來困惑。是不是新的考試評價方式意味著政治課地位的下降?它給中學政治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哪些啟示?新的學業水平測試的核心價值觀在哪里?厘清這些問題,對于當前的中學政治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中學學業水平測試的核心價值觀
學業水平測試登上歷史舞臺已經有一段歷史,有代表性的是2005年江蘇省開啟的新一輪高考改革開始的,也就是教育界熟知的江蘇“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的08高考方案。隨著高考考試改革的發展,注重過程評價是考試評價方式的一個歷史大趨勢。綜合近十年中學學業水平測試改革取得的成果,筆者認為中學學業水平測試的目的在于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性改革;核心在于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實關照,在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推動教學改革和教育評價方式多元化。
(一)以生為本,回歸本質。學業水平測試作為一種考試評價方式,其背后的根本價值思維方式在于回歸教育的規律。按照教育規律和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讓教育的動機和目的回歸到教育的生態自然環境。現代社會快速發展,尤其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現實,教育必須培養具有信息化思維、國際化視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化勞動者。教學不再僅僅以考試評價為目標導向,要符合時代客觀要求,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二)以師為先,評價多元。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對于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具有目標導向作用。這是傳統教育對教師思維的引導,不過可以趨利避害,發揮效率優勢,積極進行政治課考試評價方式的轉變,對于加快中學教學改革的步伐具有重大作用。這里的關鍵是政治教師考試評價觀念的轉變。教師要積極嘗試新型的命題觀念,“命題是學生學業成績檢測的重要環節,是每個教師教學的常規工作之一”[1]。
(三)關照現實,減負進步。如今基礎教育的改革,中學生學業減負是一個社會熱點。學生不是學的東西太少了,而是很沉重。而這一切原因,一些教師歸結為高考的指揮棒。這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我們不能否定高考的巨大歷史價值和作用。教育者更應該從教學、管理、課堂和評價上綜合考慮。另一方面,科目眾多考撕脫習,并沒有從學生的愛好、興趣和特長出發評價,不利于培養有個性、有專長和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業水平測試,可以說回應了這一教育和社會現實問題。
二、考試評價方式對中學政治課教學的新啟示
伴隨著新一輪考試評價改革的大潮,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開始回歸全國卷,打破了以往考試評價各自為政、參差不齊的局面,而且研究新課標卷,能夠發現新的課程改革考說姆絞膠湍諶莘淺A榛睿不是考試評價回歸全國卷后呆板、陳舊、封閉了,而是更加靈動、新穎、開放了。一線中學政治教師也有很深刻的感受,新課程的考試評價方式要求更高了,以前形成的應對高考的“八股文”不行了,這是思維長期封閉僵化的結果。新的考試改革的確迫在眉睫,新的教學和學習方式轉變勢在必行。
(一)積極應對,認清目標。中學政治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有知識性要求,更側重思想性考恕H緋踔興枷肫返驢危初中思想品德的考俗吖了從封閉式考試到開卷考耍直到今天許多地區的學業水平測試。從評價方式發展的歷史軌跡中,能看出是在回歸政治課的學科本質,初中生的法治觀念、生命意識、安全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等,封閉式的絕對評價方式顯然不符合現實要求。教材、教學、評價都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的過程性考試評價方式也是對新課程標準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的積極回應。
(二)豐富形式,高效課堂。評價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化要求教學方法要積極進行改革。在新一輪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推動下,政治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潮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形式上和思維上動起來。讓課堂充滿朝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政治教師更要積極學習各種高效課堂模式,如翻轉課堂。更關鍵的是要能夠形成適合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的生態系統。
(三)求真務實,主體為本。應對新一輪的考試評價方式,逼著教師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教師不能缺位,對課堂不管不問,放任自流;也不能錯位,對學生不恰當的引導;更不能越位,就是傳統教學的“滿堂灌”,“滿堂言”。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習是課堂的主旋律。新的考試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恕4鳶敢丫不再固定,走向開放。這就需要在課堂上真正讓學生回到自然地課堂生態中,有壓迫、壓力、約束地進行自由、大膽、開放的思考和爭辯,在課堂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各種思辨能力。
三、中學政治評價方式新趨勢及政治教師的新使命
教育評價方式的轉變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而且會響應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新的考試評價方式并不意味著政治學科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著政治教師工作任務的減輕,更不意味著對學生學習和教學的放松,而是意味著教師要從知識、能力、價值觀等綜合素質上提高,從而走在教育教學的前沿。根據思想政治課學科的復雜性、時代性、實踐性等學科特性,思想政治課是緊密結合中國化成果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2]。思想政治學科的任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接班人。面對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科研、評價必須積極回應新動態,增強本學科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政治教育者積極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新任務,動態地提高學習、科研、教學的能力,適應新的考試評價發展。
高考一直被視為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嶺,高考改革方案也在歷年提出,但做出的改變都是微乎其微,這一次高考的改革,引發眾多教育界人士的探討,英語高考的改革對學生和處在教學前沿的英語老師都有重大影響,眾多教師認為,英語考試在高考中的改革會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課程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也會受到影響。
一、英語高考改革對英語教育學的影響
高考一直是學校和教師教學的風向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高考英語改革使眾多學校和英語教師在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改革顯得束手無策甚至大吃一驚,那么,英語高考改革到底為英語教育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筆者認為,高考英語考試的改革,為英語教育帶來的影響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對高考非常重視,高考走向哪里,他們就跟在哪里,英語考試制度由原來的一錘定音到現在多錘定音對英語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積極的一面來看英語考試的改革,學生們終于可以避免考試緊張,發揮失常等問題,高考中的英語不再是僅僅憑借一張試卷來判定他們的分數,而是日常的多張試卷取最高值作為考試的分數,英語老師可以有很多時間來針對英語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專業輔導,學生也不會再有很大的英語學習壓力,擔心高考英語會考不好。英語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鉆研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進行英語教學方面的創新,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但事物的發展總是有兩面性,英語考試改革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會有消極的一面,從消極的一面看,英語考試的高考改革會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校方面也會對英語課程做出適當的調整,英語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會變得較為被動,面對學生和學校對英語的輕視束手無策,被動的接受這一結果,打消英語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家長們也不會過于重視英語,英語教師的就業機會會大大減少,在英語教師的應聘崗位方面英語教師的應聘人數也會大大減少。
無論英語考試的改革是會出現積極的一面還是消極的一面對英語老師都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情況是不容樂觀的,英語考試的改革可能會對英語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沒有高考的壓力,并不代表英語不重要,當學生走向社會走出國門,英語依然是國際通用的語言,不會因中國的高考考試制度動搖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因此,學生可能要求老師教授更多的知識,不僅僅局限在課本上,要切合實際,培養其用英語正常交流的能力。而部分學生因為沒有考試的壓力會變的輕視英語,花費在英語的時間少了,校外的英語輔導班等機構也會隨之減少,引發一系列影響。這兩種情況都可能發生。英語教師要努力和學生保持合作的默契感,盡量讓學生對英語保持積極的興趣。
第二個方面,高考改革雖然多次被提出,學校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革舉動,但只是杯水車薪,并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如果此次高考改革只不過是考試方式和英語考試的形式發生改變,那么英語在學校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覷,因為英語考試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仍然較大,只不過是考試的形式發生一定的變化。但英語考試的考試分值發生改變,那么英語考試的題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就值得老師關注了,以前的英語教學都是跟著高考走,考試出什么題,老師就教學生怎樣做那些考題,有的地方因為設備不夠齊全,導致在高考時候不能夠聽英語的聽力,國家針對這一情況做出調整,頒布一系列法律條文,規定一些地區高考是可以不用聽英語聽力,老師則根據這一情況,將學生聽力學習這一模塊自動刪除,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次英語考試的改革,可以進改變這一現象,老師不必擔心時間不夠,只需要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能力,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
二、英語教學方法的改變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英語高考改革給英語教學帶來的改變,面對這些改變,英語老師又該怎樣面對,又該如何改變英語教學方式呢?對此,提出一些措施來應對英語考試的改革。
第一,英語老師面對考試的改革應該及時做出調整,根據新的英語教材和考試綱目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根據國家課改的考試要求,對課堂教學做出改變,英語高考改革方案未出臺前,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改革后的英語課堂,英語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將教學重點由高考轉移到學生日常的學習中,改變英語課堂死板的教學,重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第二,英語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英語教材會根據社會的變化每年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不能總是以一成不變的英語知識教學生學習英語,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教育界人士不斷探索高效學習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其中一些人的學習方法和途徑是可以借鑒的,雖然不能照搬全文,英語老師卻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節選出一部分內容教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英語高考雖然進行了改革,不再是傳統的一張卷子決定學生的英語成績,但畢竟英語成績還是要記錄為高考成績的,學生們還是避免不了參加高考。如果英語成績不好,一樣會影響學生選擇學校,相反,學生的英語成績突出,有助于學生挑選對語言要求比較高的學校,成就其更好的未來,因此,英語老師要積極的準備需要講授的英語課程和試題,我們都知道,題海戰術是最有效也是最能看見效果的一種應對考試的方法,但對于改革后的英語教學,題海戰術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厭倦學習,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改變這一戰略,英語教師可以在備課前找出改革后的歷年考試真題,認真研讀,會發現出題人出題的規律和方向,著重 應對出題人選擇的題型,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也不會讓學生陷于題海戰術,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英語課程在改革前,被作為三大學科之一,所以,有一定的難度,而學生學習英語比較困難的原因是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中國的母語是漢語,每天都聽漢語和說漢語的中國人自然對漢語知識比較熟悉,掌握較好,但對于英語,因為其發源于國外,很多學生不曾接觸外語,英語基礎較差,所以,會對外語有抵觸情緒,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學科,要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就要讓學生更多的聽英語、講英語,讓學生真正的與外語相結合。在英語教學使應切實符合實際情況,情景再現,幫助學生多讀,多聽。多寫。讓學生與英語相結合,成為自己的語言。
總結
高考改革被多次提出但都未曾做出改變,國家做出英語高考這一改革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無論高考英語教育做出怎樣的改革,只要英語還是作為高考的科目,那么對于英語老師和英語教學都只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和眾多學者對于英語教學工作應該更加刻苦鉆研,提升自身能力,推動英語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顧千羽.北京英語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探討[J].都市家教,2013(10):116-117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化學在教材和教學模式上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同時也萌生出一些問題:高中化學教育的實用性不大;教學圍著高考轉;化學教師教齡過老,學問研究過于深入;化學教育培養的對象范圍過窄。針對以上幾個問題,高中化學教育改革還需深入進行,改革最終理念還需進一步完善。
一、注重學科實用性和綜合性
雖然新課改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但治標不治本,并沒有深入教材內容和考試模式中,課改中還存在一些弊端。
教材學問化色彩濃厚,注重理論現象解釋和研究,忽視了化學現象與生活的聯系。高中化學的學習強調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統性,強調物質的本質研究,強調科學研究方法。這種教學方案將傳授知識與技能作為目標,忽視了學科的實用性。而且由于高中化學教材內容較多,學習時間又短,導致教師在課程進度上加快步伐,只抓考試重點,而對化學史和化學應用知識一掠而過。反應慢的學生完全跟不上課堂進度,只能在課下花費大量時間補課,這讓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得岌岌可危。如,人教版“海水的利用”模塊的內容包括海水中有哪些元素、元素的提取、元素利用率的計算、元素在不同物質之間的轉化以及如何提高元素利用率幾部分,研究的問題從宏觀到微觀,注重化學反應本質的研究,對專業技能的培養過深,化學教育儼然是在培養化學家,而不僅僅是教學生如何運用。學習化學只是為考試、為升學,而對素質提升和從事專業沒有多大幫助。因此,在素質教育前提下,教材與教學改革還應進一步注重實用性和綜合性,充分利用課堂進行知識拓展,注重學科的實際作用,把學科與學生素質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二、注重實踐技能,避免單調理論
化學是一門偏理論的學科,它不像語文那樣靈活性高、應用廣泛、綜合性強,所以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它有自己的特點――化學實驗。但縱觀現在的化學課堂,教師注重理論研究而忽視實踐操作,用多媒體放映代替親身實踐,用死記硬背代替熟練操作,讓原本充滿樂趣的實踐課變為讓學生最頭疼的課程。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潑冷水,把學生原本的好奇心消磨殆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化學課本多,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繁雜,而且許多學校的化學實驗器材不夠完善,化學試劑不夠精確。教師為趕課,為避免實驗事故,所以采用純理論課進行教學。
鑒于這種現象,學校應該提高重視度,完善化學實驗設備,提高化學試劑的密閉性,做好實驗室的安全措施,保障學生實驗安全。教師要重視實踐操作對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把時間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勇于創新,采用獨特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如人教版金屬的性質一節,我用具體的實物向大家展示,讓學生觀察金屬的光澤、碾展性、硬度等物理性質,再進行小的化學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描述反應前后金屬的變化,讓學生積極發言討論,接著引出實驗的原理,最后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我在旁邊指導講解。通過這一系列的環節,學生對金屬的性質產生了很大興趣,也提高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與生活小常識。
三、高考改革與課堂教育協調發展
從高考的角度看,現在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跨過高考這道坎兒,學生用高中三年的刻苦鉆研換來一份試題的通過,由于試題中的知識點繁多,導致高考中的偶然性。教師把高考升學率視為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把高考視為自己的前途命運,專家把高考視為選拔專業人才的門檻兒。三管齊下,將高考的選拔目的視為化學教育的終極目標。為了跨過高考的門檻,踏進夢想中的象牙塔,學生只得逼自己努力學習化學,把題海戰術、時間戰術作為拼過高考的武器。教師鼓勵學生只要拼過高考,就有美好前途。學生鼓勵自己只有拼過高考,才有美好未來。這種為考試而學習的心理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加了學生的考試心理負擔,導致學生發揮失常。從課堂教學角度看,教師重視學生分數而忽視學生素質培養,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的自主實踐,重視高考知識點而忽視生活實際聯系。化學本身是一門抽象學科,如果不通過實驗操作與生活聯系,很難讓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
要改變以上現狀,首先應該從課堂出發,事實證明,高中生未來從事化學專業的學生少之又少,因此,對于化學學科的專、精、細就不太必要,重要的是化學與生活的聯系,把化學中的實驗現象與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聯系起來,讓學生對化學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最終達到終身使用的目的。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把提高學生自身科學素養作為自己的教學目的,在課堂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學自身的特點,挖掘化學中的樂趣,加強化學實際用途拓展,完善實驗教學體質。通過課堂教學改革,推動高考模式的改變,從本質上深化改革,讓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自身素質的終極理念深入教學中。
在學生初中化學的基礎上,教師不僅要做好銜接工作,還應重視學生對化學學習目的的正確認識,樹立積極的學習觀念,為高中化學學習打好基礎。高中化學是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重要階段,化學教育改革應從教學理念、課堂模式、實踐操作、生活運用等方面進行,改變學生圍著教師轉、教師圍著課本轉、課本圍著高考轉的現象,增強化學教育的實用性與綜合性。改善化學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終身運用化學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國成,朱連森.模糊數學中的最大隸屬原則應用[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1(11).
一、引言
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亞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識教育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和理性與專業協調發展的高級人才,從情感和理性兩個方面促進人的全面協調發展,使學生獲得作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質。通識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和如何學習。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就是今天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的主要內涵。
幾十年來,高考為我國高校科學有效地選拔人才,引導中學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權力、出身和人際關系等因素對教育公平的于擾,體現了客觀性和公正性,保證了個人憑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但不可否認,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為指揮棒的培養模式使得中小學無奈地推行應試教育,“一考定終身”導致選拔人才上出現不少問題。
通觀近年來我國的高考改革,不論是在考試組織上的國家統考分省命題改革,還是在考試內容上的“3+X”科目設置方案,以及在考試時間上的春季、秋季兩次考試,甚至全國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主權”,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所有這些措施都沒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高考指揮棒的作用,沒有能夠有效扭轉中小學深陷應試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難以從真正意義上推行中小學素質教育和實施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礙。
2006年,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始高考改革,進行自主招生,通過“面試”選拔了近600名學生。作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種觀點薈萃網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很多人對面試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質疑。比如,面試考官的認識與價值取向本來就有主觀差異,對人才的識別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見仁見智。有的人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也許會給考官以“木訥”的印象,但實際是有真才實學的。面試在一些需要溝通能力的專業或行業如藝術、管理等比較重要,然而對于一些不太需要溝通能力的專業或行業如技術、研究等就相對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靈”的情況。相反,不少人認為,如果在考試內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筆試完全可以考查出應試者的素質。筆者認為,這兩所高校跨出的步子太大,是對在中國國情下高考制度改革的簡單化處理。
我國地域遼闊,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差異極大,建立統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對推動我國教育公平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國家的整體發展尤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當今中國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當今中國千家萬戶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張上,我們可以看到有相當一部分人片面強調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執意廢除高考,由各個高校自主招生。然而,從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脈絡可以看出,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只是在考試科目設置等方面做點改進,一直沒有輕易廢除高考的說法。廢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即便是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過去,人情關系因素也還是存在著。如果在當今學風浮躁、關系盛行這樣的大環境下,放開政策、自主招生,那會使得高校招生的狀況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推進高考制度改革,保證高考制度公平與效率改革的相對可控性,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只有在這個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這也是對國家、對人民負責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嚴密性和可操作性上進行改革。推進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過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舊,無所作為。
二、通識教育理念下為什么必須改革高考制度
通識教育通常指適應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需要而進行綜合性的、普適性的使人獲得全面發展的教育。它要求學校教育不能片面強調科技知識或者人文知識的重要性,而是在兩者融合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全面完整的知識教育,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高等教育存在著人文教育薄弱、專業設置過窄、教育功利性過強等問題,導致學生思想底蘊不深、創新能力不強、知識面不廣、社會適應能力不強等問題的產生。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顯然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不僅如此,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視人文精神,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工具理性化”傾向。關注一些可直接帶來利益和好處的東西,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明顯。熱衷于追求功利和實用而忽略人文素養的專業教育使得大學生缺乏人文素養和人生價值目標,片面強調專業化導致了知識的狹窄化。
進入新世紀,盡管我國一些高校積極推進通識教育,但足,通識教育依然步履維艱,困難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學本科階段仍然注重專業教育,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高校提供的通識教育卻差強人意;高校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關注不夠,在學生批判意識和個性的培養等方面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需要。究其原因,無不與我國高中階段過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實施中小學素質教育有關,而所有這些的原因又歸結于現行的高考制度。
1.現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成為空話,過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識結構的“先天不足”,是難以從真正意義上實施中小學素質教育和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礙。現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使得中小學無奈地推行應試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學教育也導入了應試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應試教育的引導下,中小學生緊張忙碌地應付學校的各種考試、升級、取證,泯滅了探求奧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熱情,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試想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有個性和創造力嗎?
長期以來,在我國高中的教學實際中,為了適應高考考試的需要,大部分學校從高二起就將學生按文、理科分班。從知識結構方面講,過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全面,這不僅不利于中小學推行素質教育,而且還為高中畢業生以后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帶來了問題。現行的“3+X”高考科目設置依然未能改變高中階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學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沒有很好地實現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也沒有減輕學生的負擔。“3+X”與以往高考選拔相比,沒有顯露明顯優勢。鑒此,高考考試科目的設置不能沿襲以往一貫文理分設的老路,機械地通過各種考試科目的組合設計而力圖反映不同群體考生的不同知識結構,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學科專業對知識結構的差異性要求。這會使得考試科目設置過多,依然改變不了高考對高中課程設置的指揮棒作用,因此精簡壓縮考試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精簡壓縮考試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階段文理分科,減低基礎教育、中學教育對高考的“依賴”,真正使得高考指揮棒“失靈”。
現行的高考制度只講“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學生只懂得通過反復的識記和演練考得好分數,使得高校選拔的人才只會“考試”,即所謂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識結構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單純的知識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試成績為主的選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終身”的問題,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內容,考試成績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高分數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質的學生:高考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全面發展的人才,但卻成為準以認真正意義上推行中小學素質教育和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礙。現在國內有不少大學熱衷于通識教育,殊不知我國高中階段已經文理分科后選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識”呢?如果通過高考選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學通識教育也很難從真正意義上實施。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是著眼于整個社會,培養健全完整的公民,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通識教育理念必須貫穿到基礎教育和中學教育,這實際上就是中小學推行素質教育。其實,無論從中國古代的“六藝”,還是西方的“七藝”,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書畫”,都可以看到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以達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進人格養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筆者認為基礎教育階段和中學教育階段仍然是打基礎,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給予學生全面完整的知識教育,促進知識融合,讓學生具備基本的人文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使人獲得全面發展,同時兼顧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陶冶學生情操,促進人格養成。
2.觀行的高考制度難于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不能夠發揮高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現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據劃定的分數線按照成績的高低“被動地”錄取學生,毫無選擇的余地,國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績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高等學校是辦學的主體,高等學校應享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而招生的自主權是最基本的一項;對于高等學校來說,首先要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學生,然后再根據既定的規則和標準由學校自己來選拔,過多的限制必然會使得高校喪失在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夠有大的作為。因此,應通過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給予高校在選拔人才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高校有更大的自主權,發揮自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為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的主體。
高考改革本質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統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須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認識,而不是簡單地站在體制角度去認識。體制的背后是制度,僅僅在體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沒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統性和銜接性,推動高校選拔人才和擴大辦學自主權,促進高校通識教育。所謂系統性就是改革要徹底,制度設計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問題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謂銜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與高中階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銜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為溝通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橋梁和紐帶。既要避免改革動作過大對中學教育造成的沖擊,使其對高中階段教育、基礎教育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實現高中畢業生的平穩過渡,同時還要兼顧大學通識教育的實施。因此,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站在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全局的高度,去認識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經過精心設計、縝密論證的基礎上出臺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轉貼于 三、高考科目設置與考試內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設置
目前高考實行的“3+X”科目設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在高中會考基礎上實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個科目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試行。“3+1”中的“3”是語文、數學、外語,“1”是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試行了“3+2”的高考科目設置方案,一直實行到2001年。“2”指物理與化學或歷史與地理。1994年原國家教委開始在部分省市推廣試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國除上海外都實行此方案。1999年廣東省率先進行了“3+X”高考科目沒置改革,2000年推廣到五省,2001年擴大到13個省,2002年全國務省市都實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國各省市同時實行著幾種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從10多年的高考科目設置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實行的“3+x”方案脫離不了原來考試科目設置的藩籬,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況,仍在考試科目的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個省市考試科目設置都不完全一樣。“x”的組合有很多種,很復雜。顯然,“3+X”方案只有當考生選擇“X”科目完全相同時成績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設計的核心是考試內容與形式,具體地講是考試科目設置、考試內容與形式和招生錄取的方式。所以,必須把高考科目設置與考試內容的改革作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考試科目設置是大方向,而考試內容則顯得較為具體,必須在有限的考試科目數內,讓考試科目設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識能力結構,而通過考試內容的改革,強化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解決相關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又是一個充滿人情與資歷的社會,托關系、找路子的事情實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為稀缺資源,競爭又十分激烈的情況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個高校承諾的所謂“自律”,徹底廢除高考、完全放開也不現實。不但老百姓擔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國范圍內光搞“面試”成本就很大,更何況面試的公平性本來就值得懷疑。由此可見,全國范圍內的高考制度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鑒于此,筆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種“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會考”的模式,實行國家層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學)會考相結合的招生錄取模式。主要觀點是:一是高考考試科目只設二門,即語文和數學,實行全國統一試卷,統一時間考試,可分存秋兩次;允許多次參加考試,可以最好成績申請入學,成績兩年內有效。二是以省劃線,分省招生。二科成績達到一定要求者,即達到分省的本科線、專科線兩條線。三是各高校可不再設置其他考試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選拔。高校錄取學生的主要依據是高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以及結合中學的表現等。
1.高考考試科目只設語文和數學。高考考試科目為什么只設語文和數學?
(1)避免文理分科,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為高校實施通識教育鋪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識結構缺陷,甚至偏科。現行的“3+X”單純按照科目的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高考指揮棒的負面影響。取消英語(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們放到高中階段的會考中解決,不但能夠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導基礎教育、中學教育轉向以素質教育為核心,起到中學教育重視這些科目教學的作用,扭轉現在的應試教育的被動局面,而且還能夠為以后的大學通識教育鋪平道路。
(2)語文和數學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語文強調會“寫”,數學強調會“算”。在門數眾多的高中課程中是否存在基礎性核心課程?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無論對于文科學生還是理科學生而言,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別的基本能力:語言能力與數理能力,語文與數學因其較高的負荷量而成為眾學科中的核心學科。語文和數學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對絕大多數人來講,語文和數學都屬于工具性質的科目。語文雖然作為一門語言,但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如文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沒有一定閱讀量,是很難學好語文的。學語文用于交流,能讀懂別人的文章,能熟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語文說到底就是要會“寫”,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清晰地寫出來。實際當中,不少學生有了想法、有了實驗結果就是不會寫,寫不出來,缺的就是寫作的基本功,特別是一些學術論文更是需要一些寫作規范、技巧和能力。這就是為什么同樣的素材或題材、一樣的實驗結果,有的人寫的文章條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卻缺乏嚴密的論述,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數學知識已廣泛地滲透到各個學科專業領域,自然科學不必說,經濟管理等社會科學已越來越多地用到數學知識,就連文史哲這些文科味最重的經典文科也越來越需要數學工具。數學是具有嚴密邏輯推理的知識體系,是一種思維訓練。數學知識源于人類解決生產實踐中碰到的問題,把他們進行抽象精煉后又指導生產實踐。數學的系統性和嚴密性決定了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深刻的內在聯系,很多學科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將復雜的現實問題抽象化,通過建立各種-~-I~的數學模型,進而通過數學推導、演算來求其解。因此,數學強調“算”。這里的“算”不單單是簡單的計算或運算,還包含了對復雜的實際問題通過數學手段進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語。英語同語文一樣,本質上是語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這是必須明確的。我們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和英語的考綱內容作簡單對比。除了英語有聽力,語文和英語在考試內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體現在閱讀和寫作:閱讀就是要讀懂文章的主旨要義、作者的觀點、意圖和態度并能做出適當推理;寫作就是要求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作為語言,本質的東西是通的,沒必要重復設置兩門語言作為考試科目,此外,外語語種不同,考分同樣缺乏可比性,這也是不考外語的理由之一。
仔細想來,從小學到研究生,英語居然要學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對一門外國語的教育如此重視!英語教育投入過多已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等諸多方面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會嚴重制約一個民族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英語教育投入過高,導致人力、智力、財力的極大浪費,教育界應該好好測評一下英語教育的投入與科技創新產出之間的投入產出比。事實上,沒必要這么多人、花這么大的精力去學外語。在我國,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專職翻譯,他們能夠迅速翻譯國際上最新的科技發明,使得更多的國民省下精通英語的時間去搞創新或干實事上。
總之,在實行語文、數學二門科目入學水平考試制度時,作為選拔性考試,必須從重視知識立意、強調知識點及覆蓋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轉變;考試題目不應是通過集中強化訓練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記硬背能夠回答了的;重點考查和檢測學生語文、數學的基本功以及熟練運用語文、數學知識的能力。只要是命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目的確定了,有那么多的語文、數學專家自然會知道該怎么去出題目了。
2.語文和數學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階段的會考考查。關于高中會考成績的參照性,以往對浙江、江蘇、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學生的會考成績與高考成績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正相關。這充分說明,會考與高考雖具有不同的性質,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學力水平,會考成績完全可以作為平時學業成績的一部分,與高考分數一起,作為高校錄取的有力參照。
會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題,以減少招生命題考試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負擔。考慮到會考成績的可比性,會考可在分省范圍內進行,即分省命題。會考的成績是高校錄取學生的重要參考。要完善高中會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確保會考成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會考究竟采取哪種形式為好,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在此不再展開論述。
高校錄取學生的主要依據是高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再結合中學的表現等。考生用他認為最滿意的一次考試成績,向多所學校提出申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校,可根據學生提供的高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結合中學的表現以及學校自行組織考試等綜合表現決定是否錄取。考生可以同時拿到不同學校的錄取通知,學校也可以提供學生不同的機會選擇,最終讓學生和學校進行合理的雙向選擇。
3.我國高等教育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地區差距明顯,目前以省為單位確定分數線即以省劃線,分省招生的辦法不失為好的辦法。以省劃線要分清層次,錄取線可直接分為本科線、專科(含高職)線兩個層次。取消大多數省市人為地區分重點錄取線和一般錄取線(第一批錄取線和第二批錄取線)的做法,即打破重點、非重點的界線,由考生自己選擇個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給每個省的招生名額時,應根據每個省考生數量的多少來決定每個省的招生數量。根據當年全國的招生數量和考生數量來確定一個錄取率,再按照全國錄取率和各地考生數來確定每個省的招生數,即“按相同比例錄取”的方法。這樣,考生在每個省機會都是平等的,既照顧了公平,又照顧了不平衡。這樣做對國家的整體發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