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0 16:43: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醫學基礎知識重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以教材中典型的例、習題為背景進行命題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已成為全國及各地中考命題的一項準則.在平時單元檢測、期中或期末考試等命題中堅持以課本題為源命制測試題,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課本,學會看數學書.源于課本的改編題,選題背景更貼近學生的實際.
例1如圖1,要在燃氣管道l上修建一個泵站,分別向 A,B兩鎮供氣.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輸氣管線最短?(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P42.)
圖1改編題1.若此知識點在《四邊形》的單元中考查,可編寫為:如圖2,菱形ABCD中, ∠BAD=60°,M是AB的中點,P是對角線AC上的一個動點,若PM+PB的最小值是3,則AB長為.
2.若此知識點在平移的綜合中考查,可編寫為:如圖3,當四邊形PABN的周長最小時,a =.
圖2圖3編擬意圖:以上兩小題是在不同情境下運用基本圖形來解決問題,不但考查了學生類比與遷移的能力,而且引導學生在打好基礎上下功夫,在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具有一定引導作用.
1.2以學生作業中的錯題為背景進行命題
例2 1.關于x的方程(a -5)x2-4x-1=0有實數根,則a滿足( )
A.a≥1B.a>1且a≠5
C.a≥1且a≠5D.a≠5
2.有以下三個命題,判斷這三個命題的正確性
①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 )
②四邊形中只有平行四邊形才是中心對稱圖形( )
③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
編擬意圖:第1小題是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實數根時,學生容易將一元二次方程的實數根與方程的實數根混淆.第2小題是在教一般平行四邊形和特殊平行四邊形關系時,學生表面上好像懂了,其實做了這一題后會發現,不懂的學生很多,尤其是第②個,學生認為是錯的,理由是還有矩形、菱形.
在實際教學中,把學生的錯誤當作寶貴的教學資源,從錯題中提煉出錯誤原因,提取共性,編擬成試題,能培養學生思考錯題、分析錯題、研究錯題,引導學生學會反思錯誤,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求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3以中考題為背景進行命題
最激烈的競爭是中考,最優秀的命題是中考題.以中考題為參照命制試題,作為中考復習的模擬題是明智之舉.
例3(山東東營) 如圖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1,A2,A3,…和B1,B2,B3,…分別在直線y=kx+b和x軸上.OA1B1,B1A2B2,B2A3B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A1(1,1),A2 712,312,…,那么點An的縱坐標是.
圖4改編題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正方形A1 B1 C1O、A2 B2 C2 B1、A3 B3 C3 B2,…,按圖5所示的方式放置,點A1,A2,A3,…和點B1,B2,B3,…分別在直線y=kx+b和x軸上.已知C1(1,-1),C2712,-312,則點A3的坐標是,點An的坐標是.
圖5編擬意圖:改編題在原題的基礎上,增加考查正方形的軸對稱性,由C1、C2的坐標可求A1、A2的坐標,將新問題轉化為原題,確定出A3的坐標,依此類推尋找規律,即可求出An的坐標.靈活運用正方形的性質是解本題的關鍵.
新課改要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重視知識“過程”的學習,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會將學過的問題(做過的作業)進行改編,引導學生提出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1.4以數學競賽中一些內容和方法為背景進行命題
競賽題有一定的難度,不能照搬照套;但它的視角,它的立意,它的方法,它的情景卻是值得我們平時命題時借鑒和模仿的,改編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實際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后,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閱讀題:
例4 閱讀下列解題過程,借鑒其中一種方法,解答后面給出的試題:
問題:某人買13個雞蛋,5個鴨蛋、9個鵝蛋共用去了925元;買2個雞蛋,4個鴨蛋、3個鵝蛋共用去了320元.試問只買雞蛋、鴨蛋、鵝蛋各一個共需多少元.
分析:設買雞蛋,鴨蛋、鵝蛋各一個分別需x、y、z元,則需要求x+y+z的值.由題意,知
13x+5y+9z=9.25(1)
2x+4y+3z=3.20(2);
若視x為常數,將上述方程組看成是關于y、z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化“三元”為“二元”、化“二元”為“一元”從而獲解.
解法1:視x為常數,依題意得
5y+9z=9.25-13x(3)
4y+3z=3.20-2x(4)
解這個關于y、z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得
y=0.05+x
z=1-2x
于是 x+y+z=x+0.05+x+1-2x=1.05.
評注:也可以視z為常數,將上述方程組看成是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答方法同上.
若視x+y+z為整體,由(1)、(2)恒等變形得
5(x+y+z)+4(2x+z)=9.25,
4(x+y+z)-(2x+z)=3.20.
解法2:設x+y+z=a,2x+z=b,代入(1)、(2)可以得到如下關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5a+4b=9.25(5)
4a-b=3.20(6)
由⑤+4×⑥,得21a=22.05,a=1.05.
評注:運用整體的思想方法指導解題.視x+y+z,2x+z為整體,令a=x+y+z,b=2x+z,代人①、②將原方程組轉化為關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從而獲解.
請你運用以上介紹的任意一種方法,解答下列試題:
購買五種教學用具A1、A2、A3、A4、A5的件數和用錢總數列成下表:
品名
次數 1A11A21A31A41A51總錢數第一次購買件數111314151611992第二次購買件數1115171911112984
那么,購買每種教學用具各一件共需多少元?
編擬意圖:本題若設購買每種教學用具各一件各需a,b,c,d,e元,則有a+3b+4c+5d+6e=(a+b+c+d+e)+(2b+3c+4d+5e)=1992;以及a+5b+7c+9d+11e=(a+b+c+d+e)+(4b+6c+8d+10e)=2984,可假設(a+b+c+d+e)=x,2b+3c+4d+5e=y,構建新的方程組解決問題.
此類題是引導學生用觀察、分析、歸納、猜想、驗證等探索方法,得出規律.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鍛煉學生探索技巧,在考查高層次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1.5以古典數學名題作為問題的背景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不僅包括數學的一些現成結果,還要包括這些結果的形成過程.以古典數學名題作為問題的背景的主要有楊輝三角、蝴蝶定理、七橋問題、色環問題等,以這些問題為背景主要考察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例5 如圖6,是與楊輝三角有類似性質的三角形數壘,a、b、c、d是相鄰兩行的前四個數(如圖6所示).那么當a=8時,c=,d=.
圖6編擬意圖:本題學生通過觀察,找出每一行中數據間的相互聯系,和行與行間數據的相互聯系,然后對數據間的這種聯系用數學式子將它表達出來.本題是以我國古代的楊輝三角為背景的規律探索型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數據的整理、分析、概括和處理能力,同時考查了學生對類比方法的運用,體現“數學文化”,展現數學文化價值,寓教育于考試之中.
1.6以課題學習為背景進行命題
作為考查學生數學素養的載體,不適宜用未學的“高一級”知識,而是用“同級”的但不是太熟悉的知識;以課題為背景的研究性學習無論是對課程教材的開發,還是對于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具有積極意義.
例6某課題小組對課本的習題進行了如下探索,請逐步思考并解答:
(1)如圖7,兩個大小一樣傳送輪連接著一條傳送帶,兩個傳動輪中心距離是10m,求這條傳送帶的長.
(2)改變圖形的數量
如圖8,將傳動輪增加到3個,每個傳動輪的直徑是3m,每兩個傳動輪中心的距離是10m,求這條傳送帶的長.
圖7圖8(3)改變動態關系,將靜態問題轉化為動態問題
如圖9,一個半徑為1 cm的P沿邊長為2π cm的等邊三角形ABC的外沿作無滑動滾動一周,求圓心P經過的路徑長?P自轉了多少周?
(4)拓展與應用
如圖10,一個半徑為1 cm的P沿半徑為3 cm的O外沿作無滑動滾動一周,則P自轉了多少周?
圖9圖10編擬意圖:本題從課本中學生熟悉的問題入手,通過改變圖形的數量,改變圖形的動態關系,將理論性思維與動作性思維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以學生為主體、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7以與高中內容緊密聯系的數學知識為背景
以高中數學知識為命題背景,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自學能力,同時既能開闊數學視野,有利于完成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的和諧接軌,又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后續學習的潛能.
例7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一般地,如果函數y=f(x)對于自變量取值范圍內的任意x,都有f(-x)=-f(x),那么y=f(x)就叫做奇函數;如果函數y=f(x)對于自變量取值范圍內的任意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偶函數.
例如f(x)=x3+x,當x取任意實數時,f(-x)=(-x)3+(-x)=-x3-x=-(x3+x),即,f(-x)=-f(x),所以f(x)=x3+x奇函數.
又如f(x)=|x|,當x取任意實數時,f(-x)=|-x|=x,即,f(-x)=f(x)所以f(x)=|x|是偶函數.
問題:(1)下列函數中:①y=x6;②y=x2+2;③y=31x;④y=x+1;⑤y=x+11x;奇函數是,偶函數是.
(2)請你再分別寫出一個奇函數、一個偶函數.
編擬意圖:以高中函數知識為背景,是初中函數知識的延伸.由于初中學生已有一定的函數知識,故只需對照題中兩例,完成對概念的探究,獲取新知識,進而應用新知識,就可以解答問題.(1)中 ①②是偶函數,③⑤是奇函數;(2)如y=x是奇函數,y=2x2-1是偶函數.
1.8以實際生活、生產實踐經驗作為問題的背景
在實際問題中,條件往往不能完全確定,即條件的不確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實際需要,其不確定性是合理的.從實際材料出發,通過抽象、概括的數學化過程建構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8為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學校計劃拿出不超過3200元的資金購買一批籃球和排球,已知籃球和排球的單價比為3∶2,單價和為160元.
(1)籃球和排球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
(2)若要求購買的籃球和排球的總數量是36個,且購買的排球數少于11個,有哪幾種購買方案?
編擬意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構造數學模型的能力;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利用轉換的方法(即轉化為某種類似的數量關系模型),確定實際問題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關系,從而解決問題.
19以學生較為熟悉的的圖形作為問題的背景
讓學生通過對較為熟悉的圖形的觀察,找出圖形間的相互關系,圖形本身的特征,然后加以歸納和猜想.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例9如圖11,平面內4條直線l1、l2、l3、l4是一組平行線,相鄰2條平行線的距離都是1個單位長度,正方形ABCD的4個頂點A、B、C、D都在這圖11些平行線上,其中點A、C分別在直線l1、l4上,該正方形的面積是平方單位.
改編題如圖12,若正方形ABCD的四個頂點恰好分別在四條平行線l1、l2、l3、l4上,設這四條直線中相鄰兩條之間的距離依次為h1、h2、h3(h1>0,h2>0,h3>0).
(1)求證:h1=h3;
(2)如圖13,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有四條直線l1、l2、l3、x軸,且l1∥l2∥l3∥x軸,若相鄰兩直線間的距離為1,2,1,點A(4,4)在l1,能否在l2、l3、x軸上各找一點B、C、D,使以這四個點為頂點的四邊形為正方形,若能,請直接寫出B、C、D的坐標;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圖12圖13編擬意圖:該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圖形的直覺猜想、歸納能力.利用平行線的性質、正方形的性質和面積計算解決問題,關鍵是根據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構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這樣既保留了原習題的特點,又有創新,結合考查的目的、要求進行取舍、組合,編制出有坡度、信度高、區分度適中的不同層次的試題.
1.10以陳題為背景進行命題
有一些很平常、很常見的題,學生通常習以為常,解題往往已形成了習慣性思維,但可以改編成一道全新的題,培養學生思維深刻性.
圖14例10如圖14,D在直線BE上,BE交AC于F,ABC∽ADE,求證:ABD∽ACE.
改編題:如圖14,D在直線BE上,BE交AC于F,ABC∽ADE,請找出其他的相似三角形,并證明.
本題還能找到2對: AEF∽BCF,ABF∽CEF.
編擬意圖:對于這一類問題通常是在某個舊知識的背景下,給出一個新的問題,要求能在新問題下,聯系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探索創新,既加深了對原有知識的理解,同時有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2命制試題的注意點
(1)命制的新題目要保證背景的公平性,同時要特別注意語言表述的準確性,防止條件變化所引起的歧義,并注意條件的相容性.
(2)命制新題要立意明確,不是作些廉價的轉化,機械的組合.現在不少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往往是:見過沒有?做過沒有?講過沒有?而不是針對題面信息本身的,告訴我們什么?要求什么?有何聯系?選擇什么知識與方法?所以,從平時單元檢測起,適當引進新題、改編題,可以更好體現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品質.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相應同步進行改革。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認為要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教改優化。
一、優化教師形象,提高教書育人的可信性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教師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則"教育原則的人,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所以,一個政治教師如果自己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沒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沒有嫉惡如仇的正義感,沒有嚴格的紀律性,沒有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專業基礎,沒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便向學生灌輸思想政治的有關理論常識,想叫學生誠學之、篤信之、躬行之,恐怕是異想天開。
二、優化教學模式,體現教法的新穎性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可見,哪怕是最先進的教學模式,不看實際一律套用,搞一貫制也會僵化。所以,我們應盡可能地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以新穎的最合適的教法,來求得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最好的教學實效。
三、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創設賞心悅目、引人入勝的教學環境、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作為一名授課教師應注意在教學中創設輕松愉快的情感氛圍,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自覺思考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探求的能力。
四、優化"講"的方法,提高講課的藝術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基本手段是"講授",但怎樣講卻大有學問。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講法,效果會大相徑庭。曾把"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列為黨八股的一大罪狀,但時至今日,這種"癟三"還不少。
諸如照本宣科,羅羅嗦嗦、平鋪直敘、有氣無力等,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們的一些課堂中。所以,優化"講"的方法十分必要。
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因此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優化問題情境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敢想敢問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求異。它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求知欲,擴展學生思路。例如在講到"法律的特征"時,問:案說明了什么?課堂里頓時活躍起來。有的同學說,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有的同學說,忘記了黨的宗旨;有的同學說忘記了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等。當然也有一些過激的言論,如我國存在嚴重的腐敗現象等。對于這些不同的想法,教師都要積極鼓勵、及時引導、熱情支持,使學生思想得到升華。而對一些過激的言論,教師一方面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地幫助學生加以分析。通過求異,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培育。
鼓勵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應努力創設活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特別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引發師生之間的爭鳴,培養學生的求索精神。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教學中,有個學生閱讀到"縣級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實行直接選舉"這一內容時,聯系到本地正選舉人大代表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是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實行直接選舉,為什么選民只能對限定的幾個侯選人投票選舉呢?假如該侯選人不是人們了解的、信得過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嗎?這能說是公平選舉嗎?等等。要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雖說所提問題顯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這足以說明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是用心地思考了,這本身便是一種成績,是"學思結合"的體現。這樣的閱讀質疑,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明辨是非,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政治素養。這就告訴我們,對所授的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認識結構上的矛盾,能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思維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創新熱情。
作為化學教師的我們,在化學教學中,常常會聽到學生說:元素符號等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要領,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識,化學基本理論及其計算、實驗等,太多太難記,記住后也容易忘記。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呢?下面是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的幾點淺見。
一、改進教學方法
學生們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從老師講授中獲得知識,還愛獨立思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循循善誘,解難答疑,對提高記憶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1.加強實驗教學。生動直觀的實驗,對學生有很大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如講授“自燃”這一內容時,開始就演示實驗,把白磷溶液滴在濾紙上,一會兒濾紙就自己燃燒起來。這時提出問題:濾紙為什么自行燃燒?這個實驗及這個問題,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這時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習新知識成了學生的迫切要求,學生聽講有目的,對教材內容自然印象深刻。
2.應用直觀形象教學。初中化學的概念、理論涉及微觀粒子的結構、組成、運動和變化,它與宏觀形象或事實有質的不同,是更為抽象而難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有較深刻的記憶。在教學中,科學地把一些概念、理論形象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如講“電解質的電離”時,出示小黑板的圖像,學生會對電解質的離解及運動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3.分析對比,綜合歸納,簡化記憶。比較是確定現實現象異同的一種思維過程,從比較中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突出矛盾的特殊性。在教學中,應用分析對比、綜合歸納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簡化記憶。如硝酸的化學性質的教學,要求學生將已學過的有關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跟硝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比較。硝酸跟硫酸、鹽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為電離時可以生成氫離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濃硫酸相似而與鹽酸不同,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處于最高價態,容易被還原成低價態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現在不論稀濃,在不同條件時,硝酸都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穩定、極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學性質又和硫酸有不同之處。經過這樣的對比分析和歸納,簡化了學生的記憶,學生不僅能記住硝酸的特性,還能鞏固對硫酸和鹽酸化學性質的記憶,克服了學生靠死記硬背來學習化學的弊端。
5.幫助學生總結一些化學順口溜。有化學教師認為,化學課是一門半文半理的學科,這是有道理的。雖然化學課是典型的理科,但與物理和數學相比,化學課需要記憶的理論基礎知識則要多得多,這一點被很多教師和學生都忽略掉了,因此才會造成許多有興趣的學生學不好化學。比如,元素符號記不住,就寫不了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化合價記不住,就不能推知未知元素的化合價;實驗現象記不全,就做不了化學推導題和實驗探究題等等。那么是不是課本當中的理論基礎知識也需要像學習政史地那樣死板地機械記憶呢?當然不是。記是一定要記的,但要巧記、妙記。
二、教學生如何復習鞏固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的實驗研究。他的研究結果以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規律,教學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幫助學生與遺忘作斗爭。
1.組織有效的復習
(1)及時復習。教師要抓好新課前的復習提問。提問的目的首先是減少學生的遺忘,鞏固學生的記憶,是為新課掃平道路。學生平時不復習,臨考前“開夜車”和“加班加點”是不符合記憶規律的。
(2)分散復習。教學中要利用一切機會抓好平時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
(3)注意復習方法。復習要避免機械重復,每次復習都應給予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2.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由于干擾而產生的臨時遺忘是常見的。如:學生考試時,因為緊張,本來記住的內容,一時怎么也回憶不起來,越急越想不起來,這是一種情緒干擾。為了排除一些干擾,平時要注意給學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臨場指導就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3.經常運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根據對遺忘規律的研究,已經貯存的知識信息若不反復運用,強化信息的痕跡將會自動喪失而使得到的知識流失。所以,在教學中經常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如有代表性地讓學生做些上節、上章以至上冊的習題,增加一定數量的綜合題,可多次刺激,強化記憶,減少遺忘。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2/03C-0051-03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門交叉性、綜合性的學科專業,它高度融合了機械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等基本學科,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發展潛力非常大。[1]
中等職業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向企業輸送動手能力強的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而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既有豐富的理論專業知識,又有較高動手實踐能力的維修電工、PLC編程員、單片機編程員等。然而,現行的人才培養模式離這一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2]
一、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現狀
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目前比較普遍的教學模式是理論授課+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即理論部分采用純理論教學的教學方式,實踐部分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與更早以前那種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相比,目前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便于教學的開展。但由于中職院校師資力量有限、相關專業設備不夠先進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目前以理實一體化為主的教學模式遇到了發展的瓶頸,亟待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以機電一體化專業核心課程《維修電工》為例,該課程的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分開教學,由2位不同的教師分別授課,其中理論部分的授課在普通教室完成,實踐部分的授課在實訓室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方式進行。同樣的課程、同樣的學生,卻由2位教師進行授課,學生要分別去適應不同教師的不同授課風格,對于本就聽課不夠積極的中職學生來講,他們在心理上抗拒這種教師更換給他們帶來的不適應感,導致聽課更加不積極,進而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開展,使得理論與實踐部分授課學習脫節。
(二)實訓設備不夠先進
機電一體化專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對實訓設備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實訓設備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否則畢業后的學生會很難適應新設備新要求。然而,中職院校受限于投資力度等原因,很難做到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訓設備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三)教學知識體系比較落后
除了硬件方面的實訓設備需要不斷更新以外,軟件方面的教學知識體系也需持續更新。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其一,現行的教學內容比較落后。雖然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材也在不斷更新,但由于教材編寫、出版等還需一定的周期,使得教材的更新永遠跟不上專業技術的發展;其二,教師的知識體系也比較落后。教師不同于企業一線的員工,不能像他們那樣經常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這不利于教師將重要的專業知識講透徹,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3]
(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如今,幾乎所有的中職院校都有校企合作,但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夠[4],合作大多限于雙方領導層的交流訪問以及文件紙面上的合作,而且還存在著“一頭熱”的情況,即校方合作意愿非常強,但是企業方面并不十分情愿或者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去,從而使得校企合作難以實現既定目標,最終流于形式。
二、現代學徒制在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踐
現代學徒制可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關于現代學徒制,迄今都沒有統一確定的定義,但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共識:現代學徒制的本質依然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其基礎是校企合作,其核心是工學結合,其最終目的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質量。我國教育部明確指出:鼓勵職業學校和企業聯合開展先招工、后入學的現代學徒制試點。[5]這充分說明了現代學徒制的時代性和優勢所在。
(一)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第一步就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這是中職院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根本性指導文件。[6]與以往不同,現代學徒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必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這是前提。校企雙方應就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學習目標、具體實施方案等細節逐一進行討論制定,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共同制定。
(二)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體系是一門專業的重中之重。所謂體系,指的是課程目標、內容、結構等組成部分的綜合體。[7]目前,絕大多數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課程體系都是三段式,即:剛入學時學習基礎課程,然后重點學習專業課程,最后是畢業頂崗實習。這樣的課程體系以知識為基礎、遵循由易到難的邏輯,但已經不適應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亟待改革。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依然緊緊圍繞校企合作展開。首先,校企合作,根據企業崗位情況劃分專業方向:機電設備操作、機電設備安裝和調試、機電設備維修與售后服務、機電產品的開發與設計等4個大方向;其次,根據各專業方向,有針對性地制定課程標準;第三,課程內容的選擇不應拘泥于正式出版物,應將企業員工內部培訓內容、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標準以及學校選用的教材內容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后,課程的學習情況考核應該多元化,不應僅僅局限于期末考試和平時作業、測驗。
(三)建立師徒關系
其實學徒制自古就有,在古代被稱之為“師徒”關系。在我國歷史中,學徒制對制造業、紡織業、建筑業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傳承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8]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的建立要科學規范得多。中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宜采用“雙導師”制,即學校里的導師+企業里的師傅,其中,學校里的導師一般為學生的班主任,而企業里應優先選擇技術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優秀員工擔任師傅,且每位師傅所帶的徒弟不能超過5名。為了穩定學生的專業思想,新生一入學就要通過雙向選擇確定企業師傅。所謂雙向選擇,不僅僅指的是徒弟有權利選擇師傅、師傅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徒弟,還包括徒弟有一定的權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學習,而師傅也有權利采用自己的方法教徒弟。師徒關系的確立通過簽訂培養合同來實現,合同一經簽訂即具有一定的效力,師徒雙方均需嚴格遵守。
(四)評價考核機制
首先是ρ生的考核。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企業實踐,校企雙方均需對學生進行雙重全程追蹤考核。[9]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努力穩定學生的專業思想。其次是對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考核。與學生一樣,對教師和師傅的考核也需要校企雙方雙重考核,應制定詳細的教學質量監控體制,通過學生評價、自我評價、學校評價、企業評價等多方面共同監督考核,確保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五)實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政府加強引導。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政府主要起引導的作用,主要包括政策扶持和資金保障兩大方面。政策扶持方面,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政策制度,采用立法的形式,在法律層面明確各方職責,確保企業、行業協會等全力與學校合作,積極實質地參與到現代學徒制的建設中去;資金保障方面,應通過撥款、稅費減免等方式鼓勵校企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針對學生,政府應通過減免學費、設立獎學金等途徑激勵。第二,行業積極參與。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行業協會在現代學徒制的開展實施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與學校、企業合作制定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職業崗位要求、共謀職業發展方向、協助職業資格考試認定等。第三,全社會的大力支持。要營造支持現代學徒制的社會氛圍,使現代學徒制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認可,尤其是得到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的認可,這樣有利于現代學徒制獲得最佳的實施效果。
三、結語
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作為傳統熱門專業,要想繼續發揮其“熱量”,培養出更多符合企業需求的畢業生,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改革人才培養方式,大力推動實施現代學徒制,必將使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煥發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高亮.淺談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4).
[2]吳艷芳.信息技術與中職學校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
[3]趙陽.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4]伊遜智,等.中職現代學徒制探索與實踐“校廠一體、二元合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5).
[5]徐麗,張敏.從國內外學徒制的變遷看我國現代學徒制的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5(11).
[6]鄧麗娟,黃日強.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度的路徑選擇[J].職教論壇,2014(31).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主宰信息技術課堂,無論是講授理論知識,還是演練操作,學生一直是課堂的觀眾,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這樣的課堂既枯燥又無聊,學生只能模糊地聽到一些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但真正讓學生應用,大多數學生無從下手,實際操作與課堂聽來的理論無法聯系,導致理論脫離實踐,實踐沒有理論做依托,這樣的課堂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別說強化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由此看來,為了打造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勢在必行,教學做合一應該成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支點。
一、“教學做”合一的信息技術課堂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科學性和創造性是信息技術課程的特征,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打造,應該是讓學生在自身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主動學習,注重學生“做”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身份是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的引導人,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探求知識,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知識的快樂,以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2]。以“制作幻燈片”的教學為例。學生一直對電視、電影的制作非常好奇,這節課應該從學生的好奇心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前,教師可引用班內學生的照片,以及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照,制作成聲像優美的演示文稿,課上作為驚喜呈現給學生,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會有躍躍欲試的想法。教師可抓住契機,引導學生通過組內成員的合作探究,分析出幻燈片制作需要運用哪些知識,怎樣解決遇到的問題。例如:聲音是怎樣插入的?如何連貫的放映幻燈片?如何才能使幻燈片中的動作動起來?剛開始學生可能被這些問題困擾,但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教師的講解才會吸引學生,他們才會發自內心地想學。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一步步地跟學,心、眼、耳、手并用,講練同時進行,學生很快制作出圖文并茂的作品,并且聲音和動作都受學生自己操控,“做”使學生消除了內心壓力,剩下的只有學習欲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
二、“教學做”合一的信息技術課堂要因材施教,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原有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為了保證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找到成就感,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立足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以飽滿的情緒進行課堂學習。以七年級信息技術課程――“整體美化”教學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教會學生設置頁眉頁腳,對word文檔進行“藝術型”修改之外,還要求學生學會多頁文檔美化的方法。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教師可只讓他們掌握教學的第一個目標即可,如若他們有興趣,就讓層次較高的學生引導他們。為了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要多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引導教學,讓學生通過眼觀、耳聽,手動、心記等各感官學習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文檔的選擇由學生自己定,要求難易要符合自己的水平,通過自主學習探究操作,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對于學習能力偏差的學生,教師的指導要更具有目的性。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在體驗成就的同時,提高學生對word文檔的操作技能,簡單地修飾完善電子雜志,培養學生盡善盡美的做事風格。
三、“教學做”合一的信息技術課堂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要為學生的“做”提供機會,讓“做”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學生通過親身的“做”學習并掌握新知。以七年級“信息和信息技術”教學為例,教學初學生大多不理解“信息”這個詞的本義,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信息的含義,教師可以給學生幾個熟知的成語,例如:大雁南飛,冰河解凍,前者帶給我們的信息是冬天要到了,而后者帶給我們的信息是春天要來了。由此學生認識到信息是幫助我們了解人和事物的。信息技術的含義一目了然,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信息技術課的意義和重要性。再者對于課本教學中的“個人信息卡”教學,大部分學生認為特別簡單并且枯燥,學習興趣不濃厚。為了避免學習的枯燥性,教師可超越教學內容,學生可從個人興趣出發,自己設計并制作信息內容,然后全班展示,選出優秀作品,這樣做一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實踐操作中學會知識。另外,對于每節課的知識,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得透徹,學會自己總結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在整理“做”的思路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3]。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并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學還應該包括學生的“做”,只有三者達到協調統一,教學才找到支點,才可以體現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與傳統企業管理方式相比,學習機制是管理方式上的重大突破。現代社會,信息產業發展迅速,與傳統的產業相融合,學習機制是管理方式的一種優化。在移動網絡和互聯網絡的環境下,許多企業出現了新的運營方法和運營方式。在學習機制的基礎上,我國的企業應當學會借鑒,實現電子商務。
一、多系統
多系統主要是由可以計算的集合而成,每個是抽象或者是物理的實體,能夠對自身和環境作用,和其他的可以通信。之間的活動具有獨立性以及自治性,行為以及意圖不受其他的影響,通過進行協商、協作以及競爭等,能夠完成目標。在多系統中,資源是相對分散的,執行計算以及任務為分布式。之間在進行劃分任務、分配資源以及協調行為時,主要是按照知識規則以及管理策略,之間進行相互的作用,感知環境,進而作出判斷。多系統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在具有不確定性以及動態變化的環境中,所有的能夠進行協調一致的工作。
電子商務以為基礎,主要是為了在網絡上建立商業環境,使其具有靈活性、動態性以及自動性。在電子商務中,談判是比較重要的要素,談判是為促進客戶關于商品達成一致的協議,所進行的交流。為了增加談判的有效性,需要對以下因素進行推理,包括信念、意圖以及愿望,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數學技術,如信念修正。在進行實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買賣雙方在利益方面是沖突的,并且將私有的信息隱藏起來,處于競爭的狀態;但是,雙方基于交易以及后續合作的目的,會相應的作出妥協,從這點來講,雙方是處于合作的狀態。通過對機制的闡釋,針對電子商務,應當合理的利用機制。
二、在電子商務中學習機制的特性
(一)效率高。學習機制應用于電子商務中,信息的容量比較大,在網絡中傳遞的速度較快,學習機制的這些特點對能否提高學習效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二)即時互動性。與傳統規章制度相比,學習機制的特點表現為廉價、信息空間較大以及即時互動的特點,與傳統的電子業務存在很大的差異。在電子商務中,學習機制的運用具有即時互動的特點,這種特性能夠消除傳統電子業務的特點,傳統的信息反饋具有單向性的特點,存在時差,互相的隔離。電子商務這一特點能夠使接受者以及發送者實現雙向的溝通,發送人員能夠結合接收人員的變化,相應的作出調整,滿足受眾的要求,員工和企業形成一對一的管理關系。這樣的互動模式改變了傳統溝通的形式,溝通體現交互性,提高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員工會自動的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進行主動性的學習。在這種方式下,員工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員工能夠自主的尋找和學習信息,針對信息,進行回應。學習機制應用于在電子商務中,成為一種主動的行為。
(三)全球性。電子商務將世界連通,在世界范圍內交換以及傳遞信息,企業在電子商務的前提下,實施學習機制,整個世界會注重培養員工,對于員工而言,也會提升自身的素質,便于為企業電子商務提供服務。基于此,在電子商務中,應用學習機制,不會受到區域的限制,體現了學習機制的全球性特點。
(四)虛擬性表現。在電子商務中,學習機制的應用具有虛擬性表現的特點,這一特點是基于學習機制具有信息處理的作用,能夠在遠距離中實現學習機制,了解員工的培訓等內容,員工自己也能夠參與制定學習機制。因此,學習機制的虛擬性應用具體表現如下:學習機制實施人員和企業管理雙方在特定的距離外進行接觸以及聯系,擺脫對企業強制性的依賴。
(五)成本較低。在電子商務中,運用學習機制,應用信息化的處理方式、技術,采用視頻、畫面以及音頻等,在進行信息處理時相對容易,這一個過程是根據各自的信息需求進行。在實施學習機制時,互聯網得到很好的應用,互聯網所需要的通信費用不是根據地理位置的距離進行增減,借助互聯網這一平臺,在進行學習活動以及商業活動時,信息處理成本較低,我們可以憑借相似的成本,在電子商務市場中占有優勢。
三、在電子商務中學習機制的應用
(一)提高傳播的效率。在電子商務中,運用學習機制,企業員工的社會背景不同,知識結構存在差異,交流學習的方式不一樣,企業的設計產品所面對的消費對象不同,應用學習機制,我們需要深入的分析信息,為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提供參考。此外,在運用學習機制的過程中,調研也是必要的,結合、整理和歸納信息點,為執行學習機制提供依據。
涉及電子商務的企業進行調研十分具有必要性,以整理員工瀏覽網頁的次數及信息為例,能夠知曉員工的興趣,企業根據員工的興趣點,設定學習方案,提高傳播的效率。
(二)提升員工進行網絡溝通的能力。在學習機制的前提下,員工在接受學習任務時,不再是被動的狀態,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所在,進行相應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從這個角度考慮,員工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企業可以設立電子信箱,吸納員工的建議,并根據建議相應的作出修改。企業和企業、企業和員工、員工和員工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能夠進行業務交流,與此同時,對業務適當的作出調整,促進企業的發展。
四、結語
在信息社會,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學習機制。在電子商務中,學習機制的應用具有效率高、即時互動性、全球性、虛擬表現以及成本低的特點,企業為了促進自身的發展,應當結合學習機制的特點,提高其傳播效率,進行調研,加強員工之間的溝通,在電子商務市場中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馮國志.基于計算機安全技術下的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5)
[2]瞿駿.淺議計算機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1)
[3]王爵. 電子商務學習機制的應用分析[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3)
一、端正教學理念,加強對于學生學習認知的教育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對于課程的認知不明確,很多學生都認為計算機課就是教大家學會一些基本操作、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很多學生對于這門課程不加重視,學習的時候不用心,導致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對于他們的日后工作生活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對于學生科目認知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應用對于他們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作為信息技術教師首先應轉變角色觀念,真正打破“傳道,授業,解惑”的舊角色觀念,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要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的最新進展、補充新知識,為學生能夠解決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做準備。這樣就給學生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后備支持,就能夠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學生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根據職業需求運用計算機,體驗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信息的過程,逐漸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樹立知識產權意識,了解并能夠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依法進行信息技術活動,全面的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課程目標。
二、拓展教學內容,著重對于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既包括計算機硬件的認知、操作系統的認知,還有軟件應用的認知,更有互聯網這一“大媒體”的認知、運用教學,現行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版)》從計算機硬件、操作系統、基本操作、網絡運用、實用技術等幾個方面簡要的概括了學生計算機學習的任務,學習內容相對較為簡單。所以在做好課本教學之余,還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習能力來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拓展,讓學生能夠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現狀,準確地把握各階段教學內容,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注意初中、中職內容的銜接問題,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在自己以往知識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提升。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能夠結合實踐拓寬新思路,揚棄新理論,新知識。通過創設綜合性,特色鮮明的教學內容影響學生主動去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知識,做到與時代的發展同步,使信息技術課堂變為學生信息素養和利用能力養成的陣地,比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的“檢索網絡知識”內容來拓展自己在專業課程中的知識盲區,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此外在展開模塊化教學內容時,應以信息素養和利用能力為主線,以基本操作為切入點,以“任務驅動”展開教學內容。通過任務的布置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方向,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掌握有關操作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獲取,傳輸,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比如在教學“制作個人簡歷”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校園歌舞俱樂部”的招新情境,讓學生制作簡歷來進行自我介紹,看誰做的最有特色,看誰應聘上的幾率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好的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文字處理軟件的能力。
1傳統文化的積淀不夠
中醫植根于中華文化土壤,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是以《周易》《河圖洛書》等形成的哲學觀、宇宙觀、整體觀、變異觀為哲學基礎,并汲取了當時中華文化的先進理念,有機地結合了對人的整體把握與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認識,逐漸形成的獨特醫學理論體系。因此,中華文化既是中醫理論形成的基礎,又是發展中醫理論的動力。當代大學生在入大學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較少,對傳統文化也沒有很深的感情積淀,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認知。
2職業前景的認識不清
2.1診療的科學性問題
借助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西醫學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被人們廣泛接受;中醫學由于未能融合近、現代科技,致使發展較為緩慢。近、現代史上出現了中醫是偽科學,廢除中醫的言論和做法,這直接影響了中醫學的發展,也影響了尚未接觸臨床實踐,看到臨床療效的大學生學習中醫的信心。
2.2就業壓力的問題
在全國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大背景下,中醫學專業本科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依然巨大。另外,根據我國《執業醫師法》的規定,中醫專業畢業生只能從事中醫類別工作,在國內中醫醫療機構數量明顯低于西醫醫療機構的前提下,中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在醫療機構中的就業數量頗為有限,這就給大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心理沖擊。
3教育內容的部分缺位
3.1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問題
現代教育的內容使中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基礎知識結構和邏輯思維方式與學習中醫學所需的相去甚遠。各種量化指標和現代科學的邏輯,都容易使大學生在學習中醫理論時出現思維邏輯上的困擾。而在當前中醫學專業課程設置上所采用的中、西醫學基礎及專業課程幾乎對半的設置比例,不僅無助于大學生建立中醫思維,更加重了這種困擾的存在。
3.2環境文化的表面化問題
良好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專業認知的影響是專業教學之外的重要補充,當前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大多流于簡單化、表面化,以被動接受的宣傳為主,能啟發主動探求和互動交流的專業文化影響較少見;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個人基本文明行為和才藝發展等的引導為主,能承載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和中醫學獨特文化的引導較少見。
建立中醫學專業本科生良好的專業認知不僅可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而且也能讓學生對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有較清晰的整體認識,從而影響學生將來長遠的發展。所以,如何提升學生對中醫學的專業認知,是中醫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針對上述影響,提出幾點對策和思考。
4專業認知教育應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除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外,還應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中貫穿中華優秀文化和中醫文化的教育和引導。同時,鑒于經過臨床實習的學生對中醫學臨床療效和社會價值認識的明顯提高,可以組織優秀本科畢業生、研究生與低年級學生的互動交流,以起到提髙學生專業認知,鞏固專業思想,增強專業信心的作用。
5認清當前接受中醫高等教育大學生的基本特點
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特點是:具備現代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欠缺中國傳統文化基礎知識及中醫學的思維模式。中醫學的文化形態完全不同干現代科學文化,主要是通過以不脫離客觀事物形象的思維模式實現對事物本質、規律和聯系的把握,所以決不能運用現代科學文化的認知規律去學習中醫學。只有我們認清了大學生的這個基本特點,才能把握好中醫教育、教學的特點和側重點。
6營造良好的中醫學文化氛圍
應當廣泛開設中國古代哲學等有利干大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中醫思維的講座及課程。通過邀請名老中醫做特色報告,加強課外輔導及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成立各類專業研討組并由資深教師做好指導等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中醫理論的理解。
7課程設置應符合專業認知規律
應當首先使學生掌握中醫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建立中醫思維后,開設對比中、西文化的相關課程,循序漸進地開設西醫基礎和專業課程,使中醫專業學生在了解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前提下,正確運用中西醫不同的診療思維模式。
8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素質
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學生的專業認知,因此應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揮好資深教師傳、幫、帶的作用,強化青年教師的中醫思維,提升青年教師的傳統文化底蘊。選聘臨床的名中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發揮他們的優勢。同時,要做好教師間的學術交流、學習及提髙,定期研討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開展好集體備課,保證每次授課的質量。
西醫院校的學生以西醫為主要專業,在接觸中醫學課程之前,已經較系統地學習了西醫學的理論,在其頭腦中形成了固有的觀念,因此在接受各種信息的時候,總是將來自外界的信息與已經形成的思維方式、認知方法進行比較,從而,在學習與西醫學有較大反差的中醫學時,理解和接受有較大困難。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學生產生思維碰撞的主要原因是將中醫學理論與醫學理論進行片面、膚淺比較的結果,因此,教學中應把中醫學理論和西醫學理論的比較引上正確軌道,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學科體系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不同的學科體系有各自不同的強項與弱項。學習了解兩種醫學體系的應用方法和應用價值。通過科學比較,正確認識中醫學的價值和地位。
2用西醫學知識加深對中醫學知識的理解
西醫院校學生與中醫院校學生的專業知識不同,故中醫學授課內容和方法上也應有所不同,在授課中既要保持中醫學理論的完整性、突出中醫學特色,又要多用西醫知識來加深對中醫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清熱藥時,既按中醫理論講授其功效和臨床應用,又講授清熱藥的現代藥理研究,如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時強調并舉例說明清熱藥不等同于抗生素,使學生加深了理解。又如在講授腎主骨時,同時介紹現代藥理研究補腎藥物可以促進骨折的愈合,且能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
3介紹中醫藥科研成果以提高對中醫學認識
教學中介紹中醫藥科研成果,如血瘀證的研究進展、腎虛與衰老的研究進展等。介紹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在臨床應用,如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血液病、腫瘤等,可以引導和激發學生對中醫學以及中西醫結合的興趣,為今后學習中醫學、研究中醫學打下良好基礎。
4充實現行教材以提高教學效果
近幾年來,我國西醫院校的中醫學教學均使用《中醫學》第7版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但教材中針灸學基礎章節,無按摩基礎知識及針灸治療常見疾病的相關內容,我們增加了按摩學基礎知識和在臨床和養生、保健中的具體應用,針灸治療的常見疾病。另外,在講解常用中藥時,配了藥物圖片,并增加現代藥理研究內容,從而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收到良好教學效果。
5重視臨床示教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基礎理論與臨床聯系密切,故講課時應多舉臨床病案,以增強中醫學理論的說服力,從而加深學生對中醫學理論的理解。近幾年來,我校中醫學課程設置為72學時,其中大課60學時,示教12學時(分4次進行第1次為中醫診法示教,重點在舌診和脈診;第2次示教先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用中醫理法方藥的知識診治疾病,然后給學生介紹臨床常用中成藥的劑型和使用要點;第3次示教是帶領學生參觀中藥標本室’對照各種實物標本,結合大課所講授的中藥學知識著重介紹各類中藥的臨床作用特點和區別;第4次示教為針灸示教,讓學生了解怎樣用針灸治療常見病。通過多次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學生對中醫學教學的滿意度名列各科教學的前茅,多數學生要求增加中醫學示教時間,表明學生對中醫學已經有濃厚的興趣。
6中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533-02
中醫學即中國傳統醫學,是以中國傳統的社會歷史文化為背景、以傳統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為主體的,研究人體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的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診療、康復和健康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蘊含著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而且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它仍在有效發揮著積極作用。目前,中醫學的發展卻遭到嚴重危機。西醫因其嚴謹的科學依據迅猛發展,中醫學日益受到社會的忽視。因此本調查擬了解山西省三所高校大學生對中醫學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與對中醫學的看法,一定程度反映山西省高校大學生對中醫學的基本認知水平。比較醫學專業以及非醫學專業對中醫學的不同認識,突出不同院校認知方面的缺陷。以便為進一步在高校普及中醫學、弘揚中醫文化提供可靠依據。
1 調查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取整群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山西省山西醫科大學(調查對象中無中醫專業學生,調查覆蓋率1.9%)、太原理工大學(國家“211工程”院校,調查覆蓋率0.78%)、中北大學(國家“小211工程”院校,調查覆蓋率0.64%)三所高校中各抽取大一、大二和大三三個年級中各兩班,各班專業不定。將抽中班級中所有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抽取三所大學554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告知學生后填寫。內容包括30道中醫學基礎知識問題及大學生對中醫學的認知。調查員在調查過程中及時進行復查、補漏,不合格的調查表予以剔除。
1.3 統計分析 用EpiData建立數據庫,雙人核對后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調查結果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54份,收回有效問卷514份,問卷有效回答率92.8%。其中大一學生32.1%、大二學生35.6%、大三學生32.3%;男生59.9%、女生40.1%;醫科大學學生35.02%、中北大學學生35.02%、理工大學學生29.96%。均為非中醫專業學生。
2.2 基本知識問題回答情況 514名被調查大學生中有118名及格,及格率為22.96%(以答對18道題以上為及格)。其中山西醫科大學共44名,及格率為24.4%;中北大學共40名,及格率為22.2%;理工大學共34名,及格率為22.1%,三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737,P>0.05)。各所大學學生得分情況分布,見表1,經檢驗,(Hc=1.208,P>0.05),學生的得分評價與所在哪所大學無關。
2.3 大學生對中醫學的認知情況 調查顯示:①有77.82%的大學生相信中醫學的療效,有17.91%的大學生半信半疑,有4.27%的大學生不相信。②有79.8%的大學生認為在當今社會中醫學具有好的發展前途,而僅有6.61%的大學生認為中醫學沒有前途。有13.6%的學生不知道。③74.3%的學生對中醫學感興趣,有25.7%的學生對中醫學不感興趣。學生對中醫學優缺點的看法詳,見表2。
2.4 大學生對中醫學知識的需求情況 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了解中醫學知識的主要渠道有圖書、雜志、報刊33.5%;網絡、電視、媒體34.6%;親人、朋友37.7%;中醫學講座21.0%;其他2.3%。大學生中醫學知識的具體需求情況,見表3。
3 分析討論
3.1 高校大學生中對中醫學基本知識情況 三所高校學生完成30道測試題后,及格率為22.96%,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說明三所高校生對中醫學知識掌握還有不足,尚存一些盲區與誤區。提示還需加大中醫學基礎知識在高校的普及力度。根據卡方檢驗,三所高校之間優良率無統計學差異。又根據檢驗,大學生的得分評價與所在哪所高校無關。以上表明各山西省高校學生對中醫學知識掌握情況基本相同。即使在醫科類大學,學生對中醫知識的了解程度仍未有相對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作為西醫大學,因其醫學理論與中醫學有較大差別,教學中涉及中醫學理論較少,故學生對中醫學過于輕視,對中醫學知識掌握程度較低。可見醫學類院校學生并非對中醫學了解較其他院校深。因此在西醫類大學學生亦應增加中醫學知識的學習補充。尤其新時期在醫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引入中醫藥文化相關內容,不僅有利于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綜合專業知識和多維化、整體化的思考理念,更有利于形成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學術氛圍,使學生產生弘揚傳統文化和民族醫藥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1]。
3.2 提高與改善大學生對中醫學的認知 調查顯示,約有77.82%的學生相信中醫學的療效。同時有79.8%的學生認為未來中醫學的發展很有前途,說明山西省大學生對中醫學仍充滿信心,認為中醫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大多數人同意中醫副作用小以及臨床效果(尤其是對慢性疾病)較好的優點。但不可否認,中醫也有一些缺點被大家認同,如見效慢、中藥味道苦、中醫學原理深奧難懂。但認為中醫不科學的人偏少,可能說明近些年隨著國家大力支持中醫學發展,以及社會及學校對中醫學日趨重視,大學生對中醫學的認識提高到較高水平,對中醫學原理有較好的了解。
雖然大學生了解到了中醫學的良好使用價值且對中醫學發展抱有較高信心,但大學生對中醫學仍存在較多的盲區與偏見。所以各高校應更全面、具體、生動的將中醫學知識呈現給學生,重點普及中醫學基礎知識,糾正易被錯解的知識,具體介紹中醫學在哪些方面是值得學取的,哪些方面應合理剔除。從而改善大學生對中醫學的看法,使大學生更客觀完整地看待中醫學。
上述調查中可以看出中醫學本身仍具有許多阻礙其未來發展的缺陷。其深奧的理論,以及與現代高速運轉社會的格格不入,均使得大學生不愿主動學習中醫學知識。這些缺陷亟待改善,還需要國家與社會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使中醫學更適合社會的發展與大眾的需要。
3.3 拓寬中醫學認知在大學生間的傳播渠道,有針對性地推廣中醫學 首先,可以拓寬中醫學知識在大學生間的傳播渠道,豐富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傳播中醫學知識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應采取不同的推廣途徑。大學生作為新生一代,其了解知識的渠道相較其他年齡段人群更為豐富,但對深奧乏味的知識缺乏持久的興趣[2]。調查顯示大多學生都是通過親人、朋友、電視、網絡以及圖書、雜志了解中醫學知識的,說明大學生了解中醫學知識的途徑大多是在課外或校外。也從側面反映中醫學知識在課內與校內的普及工作不夠,仍需加大校內工作開展力度。可以適當增加中醫學講座次數或將中醫學列為選修課甚至必修課。尤其應加大網絡傳播的力度,使學生更方便地接觸中醫知識。還可以開展一些中醫學知識問答活動,推廣中醫學常識等,從而激起學生學習中醫學知識的興趣。
其次,有針對性地推廣中醫學。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中醫學知識最感興趣的方面是養生保健知識。因此可根據這特點按照學生的意愿開展講座。這樣能使學生更主動地接受中醫學,并且學習知識時更加輕松與快捷,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中醫學實踐性的認識。
當前,中醫事業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形勢。醫學模式的轉變、疾病譜的變化,人們預防保健意識的增強,經濟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都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而美好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世界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科學發展突飛猛進,使得中醫學的繼承、發展和創新顯得日益緊迫與重要[3]。所以中醫學的傳承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當代大學生更應該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時也只有有了社會的支持,大學生才能更好地肩負起這份責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