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14:55: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法理學的作用,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般認為,法理學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是研究法律現象中帶有普遍性質的問題(比如法律的性質、基本特征、法律的起源),以及在宏觀上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的彼此關系的問題(比如法律與政治、法律與道德、法律與文化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一個理論范式的框架,提供一個可以客觀描述的現實社會中的法律圖景。這樣一種看法大體占據著我國目前法理學研究的主導地位①。
從學術歷史譜系上看,這種看法深受近代自然科學研究范式的影響。從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開始,近代自然科學的強勁發展刺激了法理學研究觀念的實證轉向。人們感覺,法理學研究可以而且應該像近代自然科學那樣客觀中立地研究社會中的法律現象,可以而且應該建構一個超越具體社會語境的"法律科學"②。
這種看法的一個預設前提是:法理學研究主體可以站在一個不受自己"前見"和價值判斷影響的立場上,客觀中立地觀察法律現象。這種看法當然不排斥法理學研究主體可以而且應該提出實踐色彩的"規范性質"(normative)的價值觀念(比如主張社會應該建構何種法律秩序),但是,它顯然認為,"規范性質"的價值觀念可以和"描述性質"(descriptive)的觀察觀念相脫離③。換言之,觀察判斷可以和價值判斷分為不同的階段,而且,觀察判斷獨自得出的結論可以是超越具體時空或曰具體社會語境的。
我認為,法理學參照近代自然科學而來的這種"科學主義",可能是有問題的,甚至誤導了法理學的基本使命和作用。
闡釋學的研究④已經大體表明,法理學研究不可能不受研究主體的"前見"的影響。在說明、描述、解釋研究對象時,研究主體已經是在依賴自己以往獲得的"理論預設"、"歷史經驗感受"等等。換言之,這種"理論預設"、"歷史經驗感受"之類的"前見"的內容,總在制約著研究主體的觀察和分析⑤。法理學研究者所以成為一名法理學研究者,正在于他(她)已具有了一定的習得而來的"法理學知識",以及具有了一定的"人們稱之為法律現象"的歷史經驗感受。當然,研究者可以反省自己的"前見"。但是,不幸的是這種反省同樣依賴另外一種"前見"。因為,研究者進行理論推論的時候必須而且只能依賴另外一部分理論。這就如同研究者描述一個語詞時必須而且只能依賴另外一些語詞。科學哲學的研究從另一角度表明,自然科學的研究實際上存在"觀察滲透理論"的特征,自然科學的研究不會也不可能不在一定的"科學知識"的前提條件之下展開和推進⑥。自然科學尚且如此,遑論作為社會科學的法理學?這意味著,應該坦承法理學研究中的因"前見"而產生的"偏見"(這里不含貶義)。這種"偏見"不是也不可能是超越他者的絕對真理。因為,"前見"也是歷史形成的,是社會語境化的(這是說,它也是受另外的"前見"而形成的偏見的影響)。這決定了法理學研究者的"觀察判斷"研究是歷史的、社會語境化的,而不可能超越時空從而放之四海而皆準。
法理學中的"科學主義"時常具有一種學術策略:匯集所有人們用"法律"一詞加以描述的社會對象,對之進行概括和分析,從而得出一個研究法律現象的客觀出發點,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一個超越具體社會語境的"法律概念"或"法律基本特征"的描述理論⑦。自然,對于"科學主義"意念極為濃重的法理學而言,這個出發點是十分必要的,失其便不能開辟法理學的學科進路,建構法理學的理論大廈。然而,這種策略忽視了一個重要現象,即社會中時常存在著"法律爭議"。這種爭議不僅發生在研究者之間的理論爭論中(這是次要的),而且還存在于廣泛的社會實踐主體的實踐中(這是更為重要的)。因為社會資源的相對稀缺,也因為人們政治道德價值觀念的差異,"法律爭議"難以避免。"法律爭議"的存在決定了人們在社會中尤其是法律實踐中,不可能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法律"一詞⑧。比如,在具體案件中,有人會主張"法律"一詞所指的內容包括了"立法者意圖",而有人則會堅持"法律"一詞僅指正式文字化的權威規則。而這兩種看法包含的法律觀念則顯然是不同的。事實上,實踐主體自然傾向于站在自己的實踐立場、政治道德立場賦予"法律"一詞不同的意義。即便"法律科學"宣布找到了人們最為常用的"法律"一詞的用法,實踐中的主體依然會堅持自己的"法律偏見"。
法律爭議的存在,對"科學主義"的學術策略,意味著兩方面的潛層顛覆。其一,爭議時常"破壞"了所謂的法律語詞的通常用法,使其處于變動不居之中。其二,變動不居使法律語詞的通常用法會發生范式的變化,即一個時期一個地方會有一種用法,另一時期另一地方甚至同一地方會有不同用法。接下來,這兩方面又左右了法理學研究者的觀察"視域"⑨。進而言之,這又意味著法理學研究者建立的理論模型不可避免地語境化,即受當下社會存在(人們使用法律一詞的方式)的影響。這在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法理學研究者的"觀察判斷"研究的內容與結論,是歷史的,社會語境化的,而且在價值觀念意義上也是不可能客觀中立的。
就價值觀念意義上是否可能客觀中立而言,法理學研究者可以宣稱,自己在研究時決不牽涉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觀念等價值內容。但是,研究者這類"自覺"依然不等于也無法決定研究出來的理論內容,沒有價值判斷的內容。如下分析可以進一步說明這一點。
實踐中的社會爭議角色提出的"法律意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有關"具體法律觀念"的,另一部分是有關"一般法律觀念"的。"具體"是指法律的具體內容,比如法律在合同、婚姻、繼承等方面的具體內容。"一般"是指法律的一般概括性觀念,比如認為法律的一般概念是什么。實際上,主張具體法律內容是什么以及在哪里,已經意味主張了一個一般法律觀念。例如,認為應該在《合同法》的規定中尋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便是認為《合同法》一類的文字規定是法律(這是一般法律觀念)。與此不同,認為不僅應該在《合同法》的文字中,而且應該依據民間的商業慣例中,來確定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便是認為不僅《合同法》的文字而且民間的商業慣例,都是法律。這兩種一般法律觀念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恰是時常因為利益愿望以及政治道德觀念的不同。從政治道德觀念上看,堅持《合同法》文字的法律效力意義,是因為認為"文字法律"的價值意義不可忽視,認為它可以帶來規則的明確性和可預測性,從而更好地使人們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行為計劃。而堅持民間的商業慣例也具有法律效力的意義,是因為認為法律規則應該和民眾自然形成的規則行為相契相合,認為商業慣例有益于市場經濟的運作,而市場經濟會帶來更多的效率和效益。
能夠發現(這是十分關鍵的),社會爭議角色提出的這樣一類"一般法律觀念"放在法理學研究的領域內,正是法律理論。他(她)們的"一般法律觀念"和法理學研究者的"一般法律觀念",其內在肌理和紋路是一致的。只是一個沒有清晰地用理論表達出來,一個表達出來而已。因此,認定受制于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觀念影響的實踐者的"一般法律觀念"帶有價值內容,也就意味著法理學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論"潛在地受染了價值色彩。我們畢竟可以看出,法理學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論"實際上是實踐中社會爭議角色的"一般法律觀念"的系統化和學理化。
因此,無論法理學研究者如何宣稱自己的研究過程可以擺脫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觀念等價值內容,其所建構的法學理論的內容依然包含了價值立場。
由此觀之,法理學的基本使命和作用,不在于、不可能在于而且也不應該在于建立一個客觀中立的超越具體歷史社會語境的抽象理論。實際上,其基本使命和作用正在于在具體歷史的社會語境中建立一個適時適勢的表達當下普遍較為有益的價值姿態(這些價值是會發生變化的)的法律理論模式。它具有實踐性,而且是法律實踐的話語推動器,其目的應該在于建立一個具體社會語境中大多數人希望的法律秩序。
從反向來說,如果認為法理學研究可以建立一個超越具體社會語境的普遍理論,而且這種理論具有自然科學那樣的科學性,那么,無形中就會在價值氣氛極為濃重的政治法律領域內建立一個值得懷疑的"霸權話語",并通過法學滲入實踐的方式,在法律實踐中壓抑其他可能具有同樣存在資格的法律觀念及法律價值的意義,破壞法理學推動法律觀念及法律價值對話的機制,破壞具體社會語境中的法律依賴民主的政治基礎。
①參見我國目前主要的法理學教科書及一般性的相關論文。當然,它們的具體表述有時是有區別的。另外,正如國內許多學者介紹和引用的那樣,20世紀中葉此種比較典型的表述之一見于美國學者Edwin Patterson的著作。參見Edwin Patterson, Jurisprudence, Brooklyn: The Foundation Press, 1953. pp. 2-4.
②參見英國學者Dennis Llyod, The Idea of Law,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Inc., 1981. pp. 105-108.
③比如英國學者Jeremy Bentham認為,法理學可以分為"說明性"法理學和"評價性"法理學,前者解決的問題是"法律是什么",后者解決的問題是"法律應當是什么"。見Jeremy Bentha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New York: Hafner Publishing Co., 1948. p. 293. 英國學者John Austin也說過:"法律的存在與其功過完全分屬兩個不同的問題。"見John Austin,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ed. Wilfrid Rumble. New York: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84.
④這里指一般性的哲學闡釋學,尤其是德國學者伽達默爾的理論。這種闡釋學認為:對文本(文本不僅指文字文本,而且包括了諸如社會現象等等之類的閱讀對象)的解釋,必然會受闡釋者的"前見"影響,這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合理的。參見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下卷),洪漢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頁678。
⑤最明顯的例子是在英美國家語境中,"法院判例是法律的一部分"成為法理學學者研究的"理論預設"和"歷史經驗感受"之一,而在中國語境中沒有成為。
⑥參見美國學者N·R·漢森:《發現的模式》,邢新力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8年版,頁22;另見英國學者卡爾·波普爾:《科學知識進化論》,紀樹立譯,三聯書店1987年版,頁254。
⑦中國學者一般沒有這樣的明確表述,但是他(她)們都贊同了實證方法的必要性,從而暗含了這樣的學術策略。參見目前主要的法理學教科書以及有關的一般性研究論文。另英國學者Herbert Hart和美籍奧地利學者漢斯·凱爾森明確認為,研究法律的基點正是"法律"一詞的通常用法以及該詞所指的對象。參見Herbert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1. preface;漢斯·凱爾森:《法律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頁4。
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置,選擇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討論、分析,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積極主動探索并發現問題,進而提高綜合分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護理學基礎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護理專業課程,是其他臨床護理學科的基礎,單純的知識講解無法使學生獲得生動形象的問題引導[2]。為探討研究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果,以2010級護理專業(1)(2)兩個班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學院2010級護理專業(1)(2)兩個班分別作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56名學生均為女生,年齡20~24歲,平均(21.1±1.7)歲;對照組53名學生均為女生,年齡19~23歲,平均(21.3±1.2)歲。兩組學生均需完成一學期共計115課時,其中理論課57課時,實踐課58課時;兩組學生在年齡、課時數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采用常規教學方法。觀察組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具體內容如下。1.2.1案例教學法1.2.1.1課前準備精選案例為使所選案例符合當節課堂的學習目的,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精選案例,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典型的臨床病例,而且需要具備舉一反三的引導作用。例如在講授“壓瘡”這節課時,可以將以下病例作為本節護理課的教學案例:患者女,67歲,入院前3周因腦血管意外受損導致左側肢體出現功能障礙,患者意識清晰,大小便失禁,住院1周后,發現患者骶尾部皮膚呈紫紅色,有水腫現象,皮下可見硬結。1.2.1.2巧妙呈現案例案例的呈現時間可以是課前、課中、課后的任意一個階段,呈現形式可以多樣化,一般認為,在課堂開始的前10min呈現案例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講授氧氣吸入法時,可以將準備好的案例資料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文本案例轉化為錄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這樣可以使典型案例更加具有吸引力。1.2.1.3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是案例呈現之后的必要環節,同時也是案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講授上面提到的案例時,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4個問題:(1)患者的骶尾部出現了什么病變;(2)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3)根據案例中的描述,該患者的患病程度怎樣;(4)應當采取怎樣的護理措施。提出這4個問題之后,需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中的有關內容,自學完成之后,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分析,各抒己見,取長補短。1.2.1.4進行角色扮演待學生討論完畢之后,由教師主持,請學生模仿上述案例,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扮演護士,通過角色扮演檢查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在角色扮演中,學生也能更好地體會患者的心理狀態,對于培養其專業的情感態度具有重要作用。1.2.1.5案例總結評價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角色扮演”進行點評,指出學生的閃光點和不足,此外,還要對整節課堂的學習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指出正確的觀點和理論基礎,剖析錯誤的觀點。1.2.1.6作業布置與考核課堂教學完成之后,需要針對本堂課的具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后作業,并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定期的考核,經常與學生溝通,了解其對案例教學的認知感。1.2.2評定方式1.2.2.1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考量評定表本次研究需編制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考量評定表,編制過程中需參考相關的文獻著作,并結合教育專家的咨詢意見和本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經護理教育專家和統計學專家的反復審閱,最后形成初始考量評定表[3]。考量表共包括22個評價條目,其中,案例質量評價6個,課堂教學能力5個,教師教學態度5個,課堂教學教學效果6個,每個條目共包括5個選項:非常好、好、一般、較差、非常差,并分別賦予以上選項為5分、4分、3分、2分、1分。評定方式包括專家評定、教師評定、學生評定[4]。專家和學生評定內容除了具備考量表的基本條目之外,還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是否培養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教學設計是否適合課程特點、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廣度是否適宜、有無突出學科專業特色、是否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媒介、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民主,共6個條目,每個條目共包括4個選項: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認同,并分別賦予以上選項為5分、4分、3分、2分[5]。1.2.2.2期末考試成績待兩組學生完成《護理學基礎》的全部課時之后,統計分析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將期末考試成績分為4個等級:85分<優秀≤100分,75分<良≤85分,75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
1.3觀察指標
待兩組學生完成《護理學基礎》的全部課時之后,發放調查問卷并統計分析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由于學生和專家的專業水平和考量角度不同,需要在分別統計評定結果之后計算評定方差[6]。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專家和學生的評定結果以及方差分析結果比較
經專家和學生評定后,觀察組的6個評定條目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的評定方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期末考試成績優秀率6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3.1案例教學法中教師的重要地位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但是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案例卻對整堂課的教學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教學案例的搜集者、討論的發起者、理論學習的引導者、總結分析的點評者,在整個案例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7]。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經驗也直接決定了《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王秀華等[8]探討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病例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learning,CBL)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發現,大多數的學生能夠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提高自己的綜合護理能力,但是仍然有個別學生否認這種教學模式,認為這樣的學習效率未必比傳統的教學方式好,有些甚至覺得時間花費比傳統教學方式多,然而學習所得不見得比傳統模式多,所以,她們研究發現可能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會對教學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學者鄧安梅等[9]也研究發現,由于傳統教育在我國的教學環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來牽制著我國教育模式的發展,因此,學生們所接受的正是長期以來的傳統教育模式,一旦嘗試新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觀念未必能夠馬上轉變過來,而與此同時,我國教師能力的差異不一,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銜接往往存在不連貫性,這樣就對教師的要求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條件,要求實施案例教學模式教師要在關注本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應該不斷地擴展自己的知識空間,使得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有更多更有說服力的案例教學經驗,這樣才能讓學生能從言傳身教的模式中得到最直接的經驗體會。趙坤婷等[10]也研究發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與學生之間建立合作、開放、交流、平等的密切關系,這樣才能更有利于發揮案例教學模式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本研究中發現,在評估教學是否培養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教學設計是否適合課程特點、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廣度是否適宜、有無突出學科專業特色、是否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媒介、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民主等6個條目上,觀察組所得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評判能力、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氣氛等方面均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提高,有助于《護理學基礎》教學的開展,在開展《護理學基礎》的教學時候,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生動、有趣,更能通過形象具體的案例來體會理論的精髓,從而改變《護理學基礎》傳統的呆板、乏味的教學模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2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法借助生動形象的臨床案例,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層剖析問題,可顯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1]。課堂教學中,真實情景的創設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為“師生互補、教學相輔”,改變了以往“一教一學”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分析案例、角色扮演等環節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生動的教學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國內學者研究顯示,護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在評判性思維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正性評判,但能力尚未成熟,在系統化能力和思維自信心等方面仍然顯得比較薄弱[12]。李莎莎等[13]研究指出,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成績十分優秀,但是在臨床實際工作過程中確顯得尤其蹩手,面對患者束手無策。類似此類情況,可能與學生的年資偏低、學生缺乏專業的信念有一定關系,也可能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密切相關[14]。因此,案例教學法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慣性,通過模擬案例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樣能使得學生在模擬案例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再經過小組的討論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還把學習設置為一個真實、復雜的問題情景中,使得學生能夠模擬直接接觸到患者,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狀況,同時引導學生去如何發現患者的問題所在,分析如何解決其的困惑與問題,這樣就不僅能夠體現素質教育的教學效果,還更能夠提高《護理學基礎》學習的有效性。筆者在本研究中明顯發現,通過一個學期的系統學習,案例教學法能夠明顯提高學生學習《護理學基礎》的積極性和效應性。在觀察組的期末考試成績中,優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別為64.3%、30.4%、5.4%、0,對照組的優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別為45.3%、35.8%、13.2%、5.7%,可見,觀察組的優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56名學生中無一名考試成績不及格,對照組中有3名學生考試不合格。這與國內符麗燕等[15]的研究結果也基本一致。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能夠通過具體案例的呈現,使學生快速掌握護理學基礎課的重要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值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慧敏.《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存在問題與改進方法初探[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1):83-84.
[2]朱麗麗,張會敏.病案情景模擬考核在護理學基礎實踐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3):85-86.
[3]趙嘉,陳運香,高燕.高端模擬教學試驗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7):63-64.
[4]潘一楠,李瑩,周瑾,等.多媒體操作平臺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0,25(3):69-70.
[5]喬昌秀,吳玉坤,李麗,等.護理專升本《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吉林醫學,2009,30(16):1848-1849.
[6]劉云儒.PBL教學法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5(16):149.
[7]陳資妹,鄭玉仁,鄭建盛,等.模擬情境演練法對培養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29):2704-2705.
[8]王秀華,谷燦,毛婷,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案例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6):405-408.
[9]鄧安梅,朱萍,周嘩,等.PBL教學法在試驗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10]趙砷婷,自洪波.PBL教學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2):1055-1058.
[11]董曉紅,李淑珍,陳良瓊,等.情境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24):2232-2234.
[12]李慧,唐四元,王井霞,等.國內護生評判性思維研究現狀[J].護理學雜志,2009,24(7):92-94.
[13]李莎莎,周郁秋,楊金偉,等.我國小同層次護理專業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總體水平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10A):4-8.
心理學首先是一門專門研究人的學問,與其他同樣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如哲學、教育學、醫學等學科相比較,心理學的獨特之處在于其以人的行為及其精神過程等心理現象作為研究對象。我們知道,人的行為往往可以直接觀察到,它是我們人類心理活動的外部過程,我們對其他人內心的了解也常常是通過外部可觀察的行動去進行的揣測或分析: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是我們通過肉眼無法看到的,它主要包括認知、情緒與意志活動等內容。如果說心理現象的內部過程包含了我們怎么想、怎么看,外部過程就意味著我們怎么做。心理學的魅力也正在于采用科學的方法去探討那些我們無法觀察到的心理內容。
當然,對人類心理現象的觀察與解釋遠不是心理學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歸納和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描述行為――是什么;解釋行為一一為什么:預測將要發生的行為――如果怎樣可能怎樣:控制行為――希望怎樣。去獲得了解人類個體和群體的規律性、標準性的通識性解釋。
目前,就我國和其他國家的情況看,心理學在司法領域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提供關于人(包括個體與群體)心理規律的理論指導。在一般意義上通過研究人類的行為和經驗,以發現其中的模式、規律并進行可能性概括。并且理解不同類型的個體,解釋是什么使我們每個人顯得與眾不同:二是運用心理學較成熟的認識、預測、影響人的方法,打造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與效率的專門性技術。由于心理學對司法的介入更多地服務于刑事司法領域,具有“重刑輕民”的傳統傾向,刑事司法心理學的發展水平明顯優于民事與行政司法心理學。
縱觀司法心理學在我國三十多年的發展狀況,對司法活動產生較大影響的應用性研究和技術推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研究司法中的人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所以對人的研究與解釋一直是心理學的長項。
從事司法工作是一種特殊職業角色的扮演,心理學首先研究司法人員本身的心理特點,并據此提出有助于認識與改善司法人員心理水平的各類建議,如人員選拔問題。司法活動是一項專門性工作,有著不同的工作崗位,每個具體的崗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勝任的。開展以心理測評為指導的人員選拔與職業匹配就具有了意義。什么類型的人適合干什么工作,某一工作適合那種類型的人從事都可以通過心理選拔而得以實現,它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心理特點,提高工作效率:再如人員素質的提升。不同崗位的司法人員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心理品質,有何種認知、情緒、加工方式與決策、溝通能力等都可以通過心理學的專門性培訓得到提升:又如司法人員的心理健康與維護,這是在各國司法心理學研究中都相對重視的領域,在我國的公安、監獄系統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推廣。運用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等成熟的技術防止與減少司法人員的情緒波動、職業倦怠、抑郁,壓力、焦慮,傳授個體或群體心理調節、疏導、咨詢、治療的方法對于司法隊伍本身的建設意義重大。就心理健康維護得到充分關注的監獄系統而言,全國三級以上心理咨詢師大約十二萬人,其中近四萬人是監獄干警。
其次,研究各類訴訟參與人。包括原告、被告、犯罪嫌疑人、證人、被害人等等。通過對不同類型、不同案件、不同訴訟類型的訴訟參與人心理特點的分析與解釋,總結與預測他們在訴訟過程中可能具有的行為反應與心理反映,并據此在不同的訴訟階段制定相應的策略,以提高司法活動的效率。
二、調解的心理學方法
如何與人溝通是社會心理學、心理咨詢技術的專門性研究,已經形成了較系統的問題解決方法。司法活動本身說到底也是在做人的工作,掌握溝通、說服與態度轉變的心理學方法也就勢必成為每一個司法人員應該具有的職業素質。以調解工作為例,它是在第三方主持、調停下,促成糾紛當事人自愿參加、互動協商并達成合意。進而解決糾紛的程序與過程。糾紛是人際之間的沖突,它是糾紛各方權益沖突、認知沖突、情緒沖突及目的沖突的綜合表現。
化解糾紛的第一要素是在心理學指導下實現的調解人員選拔與培訓,從事該類工作的司法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移情能力、傾聽能力、說服能力,同時也要有很高的情緒控制和自我排解能力:第二要素是對糾紛各方的情緒化解。如何使情緒激動的當事人在較短的時間里心平氣和,完全依賴調解人的溝通與說服,根據對當事人動機、目的、挫折的判斷組織調解活動需要心理知識的幫助:第三要素是用外周與內周說服的方法實現糾紛各方的態度轉變:第四要素是調解員影響力的培養,通過提升親和力,獲得糾紛各方的尊敬與認可。
三、和人質危機談判
處理突發事件要根據當事人心理特點和現場情境及時、果斷地進行決策。國外,以和人質危機為代表的突發性事件解決中一直有心理學的參與。比如稱職的談判專家必須有較深的心理學知識背景,熟悉不同個體的心理活動特點,善于運用心理疏導的方法。
在各種學科中,心理學對的研究開展的最早,認為是由事件刺激,挫折喚醒,人群聚集,情緒激發,氣氛強化而導致的共同行動。在具體情境中往往由眾從行為引起,出現大規模的從眾。失個化、匿名性、群體無意識等社會心理效應在中表現的相當明顯。在發展的過程中人群的接觸與磨擦,相互情緒感染導致的群體激動往往會引發難以控制的群體行動。解決的方法除平緩情緒、定義訴求、信息公開外,還應特別注意公眾期待的轉移。
四、犯罪心理痕跡分析和犯罪心理畫像
犯罪心理痕跡是從犯罪現場的物理痕跡和相關人員記憶中所提取的,能反映作案人動機、目的、能力、情感、情緒、性格、氣質、手段、習慣等心理狀態與特點的綜合性信息。從現場及知情人口中采集的信息僅僅屬于零散的感覺信息或單維的知覺與判斷,需要從相互關系和相互印證的層面進行編碼和加工,進而形成偵查人員自己對案情的知覺和判斷。犯罪心理痕跡分析是任何一起刑事案件偵查中都必不可少的步驟,它是
偵查人員建構假設的基礎。表面上案件偵查是對行為的分析,實質上是對作案人心理的分析。
犯罪心理畫像已經成為一項專門性技術,在個別系列案件、變態心理犯罪案件中得到推廣。它是根據案件中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痕跡。結合其他證據材料,對作案人的性格、氣質、職業、成長環境、教育程度、犯罪經歷、活動區域等信息提出的假設。該技術的使用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價值卓著。
五、審訊的心理學方法
在審訊過程中使用心理學方法是減少刑訊逼供的有效途徑。在審訊中,如果被審訊對象有主動陳述的動機,或者執法或司法機關已經掌握了充分的證據材料,都能夠減輕審訊的難度。當以上兩個基本條件都不具備時,審訊就勢必成為一項艱巨的工作,需要審訊人員利用有效并合法的技巧開展。任何審訊都必然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個體之間相互產生心理影響的過程,心理學對人的規律性認識,對不同類型犯罪人的心理分析可以幫助審訊人員制定有效的審訊策略,實現審訊目的。目前,國外較有影響的“九步訊問法”、“認知訊問法”,國內正在探索的“認知改變法”、“情感觸動法”、“結果分析法”都具很強的實戰效果。
六、測謊技術
犯罪心理測試技術俗稱測謊是許多國家在各類案件調查中所使用的專門性技術。它依據個體生理反應與心理具有必然聯系的原理,通過對現場犯罪心理痕跡的綜合,編制問題并提出,引起被測相應的生理反應。運用心理測試儀和計算機軟件系統,對所采集的生理數據進行分析,掃描被測是否存在對案件的認知與記憶,進而判斷被測是否為案件知情人或作案人的方法。該類技術的核心價值在于了解被測試對象對案件的感知(思維、記憶)程度,具有較好的排除無辜,提高司法公正的效率。
七、被害人心理研究
被害人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受到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人在被害發展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通過對不同類型被害人的歸納、分類、解釋,能夠獲得諸如哪些人容易被害,具有較高的被害易感性:何種情境下我們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在被害過程中如何與加害者進行心理互動以減少損失等預防犯罪的方法。
八、證人證言可靠性的審查判斷
心理學介入法律領域最初開展的是關于證人證言的研究。當下,證人證言可靠性研究仍然是全球法律心理學研究中成果最多、受關注程度最高的選項。在該領域中,較有標示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一是證言形成的過程,也就是證人從感知事件到陳述的認知過程。證言的形成建立在個體對客觀信息加工過程的基礎上。包括輸入――感覺(零散、具象,以經驗為判斷);編碼一一知覺(部分、符號,以分類與編碼模型為判斷);貯存――記憶(加工、過濾,以對象的重要性、個人記憶能力為選擇);提取――回憶(恢復、呈現,以線索、符號、經驗為基礎);傳遞――陳述(對曾經驗過的事實的描述)。二是證人作證的動機和意愿分析,以及如何說服證人作證和作實證的心理學技巧。三是證人證言是否可靠的判斷方法。四是心理學專家證人所能夠發揮的作用等。
九、法官決策
決策過程中不否認人類認知可以執行一些推理任務,同時也認為人類認知絕非完全按照邏輯的方式進行理性主義描述的決策過程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會使用各種捷徑策略來得到合理的或者可行的解決方法。
法官的判斷、判決是否符合事實,能否體現公平;法官在決策過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內、外因素的影響是近年來心理學關注的焦點問題。實驗證明,法官在判決中必然受到情緒、身份、認知偏好、刻板印象、社會輿論、群體壓力等諸多影響,如何排除干擾,實現公平公正是司法心理學追求的目標。
十、精神控制的原理
精神控制是用某種理念、機制、群體目標對個體的心理與行為實施約束,使你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和遵從。精神控制可以使人放棄原有的東西,產生觀念、態度、行為上的改變,這種改變我們視之為“洗腦”的結果。精神控制雖然在結果上各有不同,但在手法上基本類似。都是依靠群體的力量實現。
由于“”、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中大多涉及精神控制,其過程充分反映了個人或群體在精神控制作用下的態度轉變,屬于典型的社會心理現象,心理學對該問題的研究及其解決方案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
十一、罪犯心理矯正技術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概念, 物理規律在學生眼里是枯燥乏味的.若長期有這種想法,他們就會對學習物理失去興趣,導致成績下滑,從而對學好物理失去信心.增強學生信心的方法之一,首先是讓他們產生興趣.教師在講課中不要一板一眼,要像講故事拉家常一樣向學生介紹歷史的經過,像演員那樣表演.同時收集資料和歷史圖片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途徑之一.利用幻燈片,再加上多媒體資料,使學生不僅聽我講,還要跟我看,這樣使課堂內容生動形象,親切可信,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進講課的效果.
二、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什么叫樹榜樣?當然包括從各種典型事例中找典型人物,引為自己的榜樣,樹為自己的學習楷模.大科學家也是人,從小長大,各有其成長的過程.他們的成長道路對學生有特殊的參考價值.現在的學生普遍嬌氣,吃不起苦頭,學習中一旦遇到挫折,往往放棄.通過介紹,讓學生們認識到科學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學家成功之路是艱險的,要獲得成功必須能吃苦.我講到牛頓怎樣站在巨人的肩上、愛因斯坦十年的追光思考、居里一家的艱難困苦,從伽利略、牛頓講到法拉第、愛因斯坦,從外國科學家講到中國科學家,講他們的奮斗歷程,講他們的創造過程.通過許多生動的事例,讓學生對科學家增加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明白在學習上取得成功要付出努力.同時通過了解物理學家的生平、各學派間的爭端以及尚未解開的物理課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從中學習到物理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知識.
三、有助于對科學方法和物理概念的理解
從了解前輩科學家的創新活動中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他們是怎樣抓住新課題,從而把握科學發展新動態,發現新規律,新現象;他們是怎樣借鑒前人,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從而找到新的途徑;他們是怎樣對待矛盾,從矛盾的對立中找到突破口;他們是怎樣設計新實驗,從而取得判決性實驗結果的.另外從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中學習具體的研究方法.例如:對比方法是探索新現象的規律常用的方法,理想實驗是科學思維的重要手段,反證法也是邏輯推理的有力工具,等等.科學方法多種多樣,既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也可以用那種方法,不同性質的問題,不同的研究對象,要用不同的方法,對癥下藥,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對各種方法具體應用進行比較,科學先輩們往往因為方法得當,才使得難題迎刃而解.比如講到自由落體時,學生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重的物體下落得比輕的物體快,這時就把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所做的實驗結論告訴學生,學生很驚訝,想了解伽利略通過什么方法證實兩個不同質量的物體下落一樣快,這樣加深了對自由落體的理解.再講力和運動的關系時,從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頓,循著偉人的研究歷程,從而加深學生對力和運動的理解及體會理想實驗等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應該結合物理學史講清理論的由來和發展,講述它的成功,講清它解決了哪些問題,但也要講清它的缺陷和局限.如原子模型的教學,從湯姆孫的棗糕模型,盧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玻爾的半經典半量子的氮原子模型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由于它們解釋不了新的物理事實,因而前一原子模型被新的原子模型取代,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得到深化,讓學生覺得原子物理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對科學方法有了初步的體會.
歷史知識的特點之一是過去性,歷史教師無法對過去的史實進行“虛擬”重演,而人們的認識,大都從感性認識開始。尤其是中學生在記憶內容方面,具體形象識記仍占主導,抽象識記正在逐步發展,這就決定了直觀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如何化抽象為具體,移遙遠于眼前,使繁雜直觀化,既反映歷史實際,又能豐富學生的認識呢?在當今課堂教學探索中有許多成功的教學方法可供借鑒學習,而圖畫教學法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良法之一。
圖畫教學法是歷史直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過課本的插圖和教師搜集或制作的圖、畫進行教學。此法運用圖、畫形象性的特點,發揮教材中文字所不能發揮的作用,并以生動、直觀的方式表達豐富的歷史信息,形象的再現了過去的歷史,給歷史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形象素材,給人以鮮活的立體感,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想象、思維、分析、總結等方面的能力。這種方法可促進學生具體感覺到歷史的現象,從而形成歷史觀念,深化對史實的認識、理解和記憶。這里,本人結合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淺談幾點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用圖畫再現歷史
歷史人物和事件形形,浩如煙海,如何在學習中感受具體的人和事呢?由于歷史的過去性這個特點,使得直觀形象再現歷史,成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而利用圖畫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具體的歷史事實,極大增強歷史感;同時還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方便記憶,使知識活在“圖”上。
例如:《重重壓迫下的法國農民》這幅畫,如不注意講解,學生看到的只是畫面上的兩個人騎著一個人及幾只鴿子,他們對這幅漫畫不甚了解,反而覺得好玩好笑。在教學中,我對該圖進行細心的描述,指出“圖中的三個人,被騎的是一個法國年老的農民,他衣衫襤褸,面容憔悴,勉強的支撐著那骨瘦如柴的佝僂身軀,他的口袋里還裝著催繳王糧的通知單,騎在他身上后半身的是一個貴族,前半身是一個教士,而教士的口袋里則滿是逼繳各種供奉教堂的稅單。農田里的兔子和鴿子,是地主養的,它們在啃吃農民的青菜和莊稼,可是農民不敢驅趕和傷害它們,因為它們是屬于具有特權的地主的。”通過這樣的描述,學生不但弄懂了畫面的內容,而且把該畫所要反應的內容-----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前的階級關系,了解的一清二楚,從而也就激發了從飽受壓榨的農民悲慘景象中,加深對封建地主階級的仇恨和對農民階級的同情,進而得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農民成為革命主力軍的必然性。
再如:《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一課,利用多媒體把整幅《清明上河圖》搬上銀幕,同時進行配音解說。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追尋著歷史足跡,看到了宋朝汴河兩岸風光和繁榮景象。耳邊仿佛聽到了街上小販們的叫賣聲,再配合課文中幾幅插圖和設置的相關問題,使本課的知識點很快得到了落實。
二、用圖畫比較歷史
用圖畫互相比較歷史來理解、記憶史實是非常便捷的一種方式;同時還可以防止“張冠李戴”、概念混淆的弊病。如果在復習鞏固課中使用此法,會取得更加明顯的教學效果。
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概念和典章制度等都可列圖表比較,以區別其異同、性質、特點。如比較秦始皇、漢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強中央集權和統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如在復習古長城修筑時,可運用秦長城和明長城兩幅圖,通過對比,了解各自的起訖點、長度和所要防范的少數民族。比較中,教師可稍加圖示做輔助:
匈奴
秦長城:臨洮――――――――――遼東
10000多里
韃靼
明長城:嘉峪關――――――――――鴨綠江
13000多里
復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意義時,也可以使用此法:把一戰前和戰后兩幅圖用來比較,以理順戰后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陣營的變遷:四個大帝國被摧毀,八個新興國家出現了。
用圖畫比較歷史,一般都需教師自繪圖畫。在設計圖示時,要注意下列幾點:
(1)設計圖示時,首先應著眼于簡明;
(2)突出重點,不求全求多;
(3)符號、格式要統一;
(4)用紅藍等彩色區分教材內容主次和不同的符號,以增強直觀效果。
三、用圖畫釋疑歷史
在教學中有些文字材料講述的知識往往是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如果把這些內容用圖、畫的方式展現出來,既條理清晰,又能突破難點,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如講述的《》時,可用圖來說明:
中國――弱國+大國、進步、多助
戰爭=中國不能速勝+中國不會亡國 持久戰
小組合作學習能突破個體學習弊端,以倡導合作、互助、自主、探究為目標,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方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學習合作中,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強調學生競爭意識,形成團隊精神[1]。
一、科學分組,引導小組成員優勢互補
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科學分組,順應學生個性實際,增進小組成員間優勢互補。在小組分組上,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綜合學習水平、參與積極性、合作意識、思維能力等方面均衡分組,如“優等生”與“后進生”的協同搭配,形成幫帶效應,對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組合,便于學生取長補短,從他人身上學習優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位成員都要積極、主動參與討論,都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教師在小組分組工作上,要了解全體學生學習情況,對各組成員進行調適,增進小組內成員互幫互助,實現小組間競爭學習。
二、目標趨同,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流程
小組合作學習要確立各組共同的學習目標,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從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在學習目標上,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為小組制定共同的目標和學習任務,并根據小組成員分工,深化合作,共同進步。各成員要協作交流,加強對話,積累學習成果,在需要向其他同學進行展示時,要積極踴躍,獻計獻策,共享學習的喜悅。在學習地理現象或地理原理時,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如關于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形成因素進行探討,鼓勵小組成員進行合作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
三、創新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成效
數學新教材欄目設置新穎靈活,精美的圖片喜聞樂見,貼切的語言風趣活潑,生動有趣,圖文并茂,欄目設置在內容上根據教學需要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富有啟迪性和探究性,比原來傳統的教材更具人性化。新教材的教學實例貼近學生生活,素材數據真實可信,與原來傳統的教材相比時代感更強,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興趣。新教材積極倡導合作學習,努力培養自主探究學習習慣,內容的編排力求互補性及遞進性。這樣螺旋上升、逐步遞進的編排模式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提出了新的知識內容。教學時,我們要創造性使用數學新教材資源。一是開發數學教材資源要引導學生善于挖掘教材內容中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數學知識信息,不斷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把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用到數學的學習中來,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二是要培養學生學習的意識,恰當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培養挑戰意識和探究欲望;三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從而充分調動所有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二、善于激發學生內在資源
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是教學中隱形資源,良好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特別是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更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因此,要充分挖掘學生情緒和情感體驗中隱形資源。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親昵的動作、贊賞的目光、鼓勵的話語打動學生的心靈,促進心靈的接觸和情感的交流,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激發學生向上的積極的學習情緒;二是以豐富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探索數學奧妙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轉化為內在需求;三是開展實踐活動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四是不僅要關注正確的情感資源,更要重視錯誤的情感資源,客觀認識錯誤資源的價值,靈活巧妙地利用,讓學生在反思中提升認識,促進發展。
三、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蘊藏著大量的數學教學資源。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和靈活運用日常生活中蘊藏的數學教學資源,特別是借助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通過細心觀察,動手實驗,合理猜測,科學推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如從用過的掛歷和家人的生日中認識和學習“年、月、日”的知識;從購物過程中和收費收據中“認識人民幣”,感知“元、角、分”;利用常玩的撲克牌來認識“10以內的數的認識”以及“比較數的大小多少”等。又如教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時,讓學生從家里帶來麻將牌、火柴盒、魔方、包裝盒、舊電池、硬幣以及各種形狀餅干等,教學時,摸摸這些物品的表面,說說常見的物品形狀,如魔方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玻璃杯口一般是圓形,文具盒的表面一般是長方形等。學生從列舉物品表面的過程中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的特點。緊接著讓學生把帶來的物品平放在紙上,然后用鉛筆沿著物品與紙接觸的底邊畫出不同的形狀,并讓學生給不同的圖形涂上不同的顏色,從而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都是平面圖形,從而有了深刻的印象。
教師大都不愿意接收亂班,認為抓亂班操心、費力、不討好。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亂班也有積極因素,差生也一定有閃光點。只要方法對,千方百計調動亂班的積極因素,認認真真地去挖掘差生的思想閃光點,揚長避短,以長補短,任何亂班、任何差生都是可以轉化過來的。我們對亂班和差生不要總是批評和訓斥,應該多用表揚和鼓勵的方法。表揚的效果比批評的效果總是要好得多。我曾接過一個各方面都很差的二年級數控班。開學那天,原班長要求我換班長,我問明原因后鼓勵她說:“這學期我當你班的班主任,學校和老師就不會總批評你們了,你放心大膽地工作,這個班一定會好起來的。”我還啟發她與各科教師交換意見,把心里的想法向各科任教師說說,她接受了我的意見。同時,我也向校領導和各科任教師提出了我的希望。教師節時,我班學生一起行動,上山采集了很多野果,用易拉罐制作了二十多個煙灰缸,作為教師節的禮物,分別送到校長室、政教處和各科辦公室,科任教師也在課堂上向學生表達了謝意。從此以后,科任教師也注意了批評方法,融洽了師生感情,學生非常高興。
后進生的自卑心理也是一種上進心的表現。我班有一位紀律不好、學習成績也很差的張××同學,我常與他談心,從與他的談話中,我發現了他的思想閃光點,那就是想“出息”。于是我鼓勵他發揮自己聰明的特點,勤奮學習,告訴他不一定考上大學就有出息,只要品德好、有技術,干什么都會有出息,但如果破罐子破摔,永遠也不會有出息。我又用激將法對他說:“就憑你的聰明勁,期末考試時不進到中游,以后我就不準你在課堂上發言。”他接受了我的意見。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學習,期末考試時,他從倒數第三的名次進到了中游。從此,他增強了自信心,學習也更刻苦了。無論是轉化后進班,還是轉化后進生,都不能有急躁情緒,更不能用壓服的辦法。重要的是要掌握事物發展的內因與外因的辯證法,學會用教師的外因去點燃學生的內因的閃光點,以求學生內心發生根本轉變。要想使教師的外因對學生的內因起作用,教師還必須加強感情投資,要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朋友。教育堅持說理,教育不傷感情,說服必使心服。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只有學生認為教師可親可敬,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教育。多年來,我一直堅持著經常找學生談心的習慣,通過談心增進互相了解,通過家訪密切師生感情。有人說我溺愛學生,其實我連學生的一句話、一個小動作,甚至穿著打扮、花零錢等小事都從不放過。當然,我不是專找學生的毛病,而更多的是去發現學生的長處,挖掘學生心靈深處的思想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我艱苦細致地開展思想工作,轉化了一個又一個亂班,轉化了一批又一批差生,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成功的喜悅。
班主任不僅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工作,還肩負著管理學生、教育學生、培養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的任務,可謂任重道遠。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經歷,品嘗過付出以后的喜悅,有收獲也有遺憾,收獲的是學生的熱愛,遺憾的是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但是班主任工作帶給我的多是快樂。
一、以“厚愛”管理好班級
學生來到學校讀書,就需要老師的精心呵護。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動力就是對學生的“愛”,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在和同學的朝夕相處中,用心和每一個學生成為朋友,我學會把微笑送給學生,讓他們尊重我、理解我、喜歡我,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樣:處處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發現學生有問題,一般先向同學了解,再單獨找學生談心,日子長了,學生一有問題、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班主任。
二、對學生“多表揚、多激勵、多尊重”管理班級
贊美能使人從普通變成優秀,表揚能使人從優秀變成卓越,批評能使人從聰明變成笨蛋。在表揚和贊美聲中,能教育出更多好學生,這是我當老師以來最大的體會。我自己需要表揚和激勵,我管理的學生和班級同樣如此。長期批評和高壓政策,只能產生兩種后果:要么自信心徹底喪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從,實際孕育著強烈的憤懣和反抗。所以幾年來我掌握了班主任尊重學生的技巧:
1.多表揚學生是我開展工作的技巧。當學生取得一點進步時,我總是第一時間表揚他們,鼓勵爭取更大進步;當班級取得好成績時,我總是第一時間向學生表示祝賀。
2.多尊重學生幫助我縮小與學生的距離。大愛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促進所有學生在不同起點上有所發展,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學生。我開班會時的第一句話總是“很高興,我感到很驕傲,做你們的班主任”,“我們是一個很不錯的班級”。這些用第一人稱表達出來的話語,既讓學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讓學生的自信心高漲,榮譽感倍增,班級工作開展起來更得心應手。
3.多激勵學生是我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經常不斷地用“你行!只要你好好努力一定優秀”。總是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成功不是看你昨天是誰,而是看你今天做了些什么”,以激勵學生。通過不斷的鼓勵、思想疏導、耐心幫助,班里做事沒有自信心、心理脆弱、焦慮孤獨的學生找到了自信。
三、班級管理的技巧是“開好班會,抓好班級活動”
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追求人的完美化,引導學生清晰和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要學”與“會學”方面下工夫。我的體會是: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多樣的班級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最佳方式。
首先,班會每兩個月至少開一次,每次都有明確的主題。利用班會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學會學習方法,設立人生目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班里少部分學生出現對未來職業有迷惑、專業不感興趣、作業不交或抄別人的、不去上課等現象,我啟發學生多想未來,抓住每學期開始時這一機會,與學生溝通,開展“我的學費、我的學習、我的將來”班級研討活動。每次在班會上提出各種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五年后的你做什么?五年后的你是什么樣的?五年后的你生活如何?十年以后你……明確地告訴學生:“五年后你的現狀就是五年前的你今天努力的結果。”反復向同學們宣傳:“沒有技術的人、沒有本事的人,將一輩子受窮。”努力學習,用“我的未來不是夢”激發學生的內在欲望。
通過一次次班級活動,使學生逐步凝聚成一個團結的、有思維能力的集體,學生逐漸成長起來,逐漸有了自我辨析能力。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老師靠“黑板,粉筆加嘴皮”,以完成知識任務為目的,老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與“聽眾”,處于被動學習中,如今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教學觀提出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國家課程標準》中有一段話就是極好的詮釋:“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1 什么是學生的主體性
主體性又叫主動性,也就是自覺能動性。它是人的全面發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發展的核心和精神實質。主體性是學生內在的屬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后天賦予的。主體性主要是指主體在與客體打交道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它集中體現為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難理解,所說“學生的主體性”,就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對待學習的主體性。有主體性的人在條件許可的范圍內,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力量。他不盲從,不猶豫、不依賴別人,敢想敢做,充滿生氣、自覺、自信,是一個能動、自由的人。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就是“要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標。
2 學生發揮主體性的意義
學生主體性的培養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激發物理學習動機就是把潛在的物理學習動機轉化為物理學習的行為,它可以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學生只有對物理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愿意去學;只有明確了意圖,才會努力去學;只有產生了信念,才會自覺、主動地采取各種措施,實現物理學習的整體目標。因此,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抓住這一規律,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物理學習興趣是物理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核心的成份。因而物理動機教育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引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恰當的方法,讓學生永遠有新鮮感,集中注意力,在物理課堂上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之中。
例如:在《圓周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先把小桶緩慢傾斜,請大家觀察,當桶底向上的時候水全部流了出來,學生一點也不吃驚,然后提問你們能不能讓水不流出來?他們會想各種辦法,比如給小桶加上蓋子,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接著告訴他們,我用一條繩子就能讓水不流出來,他們會覺得我吹牛,同時也覺得很好奇,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接著表演水流星的雜技,小桶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在最高點桶底向下,但水不流出來。哇,學生們發出吃驚的聲音,眼睛都瞪的大大的,不停地問為什么?帶著問題來學習,這節課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 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相結合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應是主體,這個觀點已是廣大教師的共識。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就是教師“教什么”,學生“怎樣學”。
“教是為了不教”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物理知識的同時,掌握獲取物理知識的各種方法和技能。物理教師必須明白自己不是純粹的物理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引導者,是學生發現知識、創造知識過程的點撥者。因此,在當代教育改革中,物理教師要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學生學會物理學習。在學生的整個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會學習物理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物理的習慣。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與空間。學生主動參與的要求必須正確、有層次、可操作,時間必須充分合理,形式也要多樣,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基礎上能應用知識,并創造出新知識。
例如:在學習《磁場方向,磁感線》這一節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小磁針在磁鐵周圍受力,提問,誰能用教師準備的磁鐵和小磁針做游戲?學生會愿意一試身手,比如把幾個小磁針首尾相連,吸在磁鐵上。然后啟發學生把小磁針在磁鐵周圍轉一圈,觀察小磁針北極的指向。此時學生會發現小磁針在磁鐵周圍不同的位置,北極指向不同。這一變化會讓他們大吃一驚,引導學生總結這個事實說明,磁場是有方向性的,我們規定,在磁場中的任一點,小磁針北極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點的磁場方向。在磁場中畫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線,在這些曲線上,每一點的磁場方向都在該點的切線方向上。
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統一是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能增強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操作性,使主導主體作用得以充分體現,二者的有機統一,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4 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4.1 新授課教學中對學生主體作用的培養, 在物理新授課中,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從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入手,即決定于物理教師的引導。在問題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撐握科學結論,還要撐握這些結論獲得的途徑和過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維的獨立性和發展的創造力。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多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結合必要的學習資料,不斷解決問題,獲得新知識。
例如,在學習《加速度》這節內容時,首先給出子彈在槍筒中的加速和汽車啟動過程兩個具體實例,啟發學生比較它們有什么顯著的區別,指導學生認識不同的變速運動,速度改變的快慢是不同的,又列舉不同物體的變速運動,啟發學生分析歸納如何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得出加速度的概念。再通過幾個例子的計算和討論,啟發學生體會加速度與速度、速度的改變之間的關系,理解加速度的含義。本節課通過教師設置問題情境,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始終處于解決問題之中,形成一定的認識或者得出一定的結論,幫助學生很好地撐握了加速度這個概念。
4.2 實驗教學中對學生主體作用的培養,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多年來物理高考重點考查的一個方面,因而物理實驗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有更為突出的作用和地位。教師應在實驗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儀器的使用中,可以讓學生在研讀說明書的基礎上,圍繞實驗目的去探索實驗步驟,并引導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去感悟和驗證實驗結果。讓學生來演示實驗,教師只是做一名“導演”,盡最大限度讓學生“表演”。實踐證明,這樣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和能力水平,一方面不要人為地把起點定的過低,另一方面又不能以自己的情況和標準來要求學生。要讓每個學生“跳起來,摘果子”,從而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