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4 15:44: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老齡化社會的利與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目前,關于延長退休年齡的爭論,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面對爭論我國人社部在2014年1月份提出了當前不會調整退休年齡。但是在就業壓力與養老壓力的雙重壓力下,相關部門還是對延長退休年齡的利與弊進行了重點探討。
一、延長退休年齡利的一方面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當前我國是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億的國家,而且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近1.8億,是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的老齡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例如,養老金支付壓力的加大、年輕人贍養老人的壓力大、家庭中空巢現象的增多等。目前,我國老齡化的速度在加快,老齡化對社會的發展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延長退休年齡也會有很多有利的方面。
1.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減輕養老金的支付壓力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現代醫療水平的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人均壽命,老年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就決定了我國需要支付的養老金也在不斷的增加。盡管現在我國實行的是統帳結合的養老金制度,但是也只能是短時期內解決養老金的供需平衡問題。另外,人口的老齡化給年輕一代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推遲退休年齡一方面可以增加繳費的人數和繳費的年限,進而增加了養老保險金的收入。因此,延長退休年齡不僅可以增加養老保險金的繳納時間,而且也帶動了我國養老保險金的收支平衡,從而減輕了養老金支付的壓力。
2.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減輕年輕人的贍養負擔
計劃生育的實行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現在在很多大城市中,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那么之后一個孩子會面臨著贍養四個老人的負擔,這無形中就加劇了年輕人的負擔,他們往往在面臨就業壓力的同時也要面臨著贍養老人的負擔。所以說延長退休年齡一方面可以繼續增加老年人的收入,緩解年輕人的養老負擔,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老年人的孤獨感。
3.延長退休年齡能使老年人發揮各自的才能
據調查表明,很多博士生走上工作崗位就快接近30歲了,有的已經超過30歲了,如果他們在55歲就退休,那么他們在崗工作的時間也就是20多年左右。其中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正當他們退休之時,他們所掌握的經驗卻是十分豐富的時候,這時候他們退休對國家建設以及一些科目的研究是一筆重大的損失。雖然現在也有一些有經驗、有高學歷的研究人員被相關單位返聘回去,雖然這時的他們具有較高的待遇但是相關的醫療、工傷保險卻不具備,重返單位的他們很多的合法權益都得不到滿足。所以延長退休年齡能夠讓這些高學歷者的才能繼續得到施展,另外,在保障他們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能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二、延長退休年齡弊的一方面
雖然,當前,延長退休年齡也成為趨勢,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著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劇就業矛盾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到67歲之間,但是依據中國的國情來看似乎不支持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至67歲之間。據調查表明,目前,我國每年的新增勞動力將近2千萬人,而我國實際上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僅有1200萬個,從某種程度上看會有1000萬的人口面臨失業的問題。如果我國也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5到67歲之間,那么一定會加劇我國就業的困難。相對來講如果延長退休年齡,就會有一部分老年人繼續工作,他們會占有一部分年輕人的就業崗位,同時,也在限制著年輕人的就業空間。當前,我國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很多勞動者一上50歲時,勞動能力就相對會減弱,延長他們的退休年齡對企業來講生產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得到提高。有一部分老年人延遲退休,就意味著有一部分人會延遲就業,這就決定了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就業問題。其實,相關學者指出延長退休年齡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年輕人的職業生涯,因為一些關鍵性的崗位長期被有經驗的老職工占據,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他們職業上升的空間。
2.不利于企業的更新發展
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新的技術人員、新的科技知識,然而延長退休年齡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新陳代謝。現在有一些企業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會采取“內退”、“退養”的形式提前讓一些老職員退休,以此來更新企業活力,使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可見國家延長退休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企業的發展要求。
3.加劇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
當前,我國對不同性質的人員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即雙軌制度。目前,我國的企業中實行企業與職工共同繳納養老金的制度,而機關與事業單位中職工的養老金有國家發放。對于一些從事體力的勞動者來講,他們平時的工作環境較差,而且工作相對來講也比較累,因此,他們的壽命會低于平均壽命。延長退休年齡對他們來講無疑意味著他們得多繳納養老金,并且,在他們退休后他們所領取的養老金會變少。相反對于一些職位比較高的人來講,退休年齡的延長會讓他們取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所以說,退休年齡的延長也會加劇社會中不公平的現象,社會中的貧富差距也會加大。
三、結語
關于是否要延長退休年齡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黨和國家必須慎重、全面的對待這些問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不僅僅要結合城市的社保問題,還需關注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等。總之,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未來,都必須充分考慮好低收入者的利益。
所謂標志性的地理知識是指教學中遇到的核心知識點、核心地理原理、最基本的地理思維方式與方法。它是地理思維的基礎與核心方法,是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出發點與關鍵點。將標志性知識內化,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地理思維方式的形成、地理原理的應用乃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大幫助。
1.抓標志性知識,有利于減輕師生負擔
筆者認為讀書可分為“書越讀越薄”和“書越讀越厚”兩個階段。其中“書越讀越薄”的過程就是去繁就簡的過程,而“書越讀越厚”的過程,就是學會舉一反三、學會遷移的過程。
1.1抓標志性知識,有利于去繁就簡將書讀“薄”。現行各版本教材都是編寫者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編寫的,在編寫中既要考慮課標要求,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故而運用大量的圖、表、文字等各種方式對相關知識加以解釋說明。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認真研讀課標的同時還要考慮高考、學業水平測試等應試需要而鉆研考試說明。課標與考試說明對知識的要求往往說得比較籠統,這就使得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翻閱教參、上網搜索,查閱大量資料,希望面面俱到,生怕哪個知識點有遺漏。學生在學習和復習時往往也是這種感覺,希望面面俱到。于是,師生會在教材的基礎上補充大量的文字、圖表等,使書變得很厚,致使師生倍感疲憊,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也不理想,造成事倍功半。如果教學中能抓住標志性知識,則有利于將書讀“薄”,減輕師生負擔。如教學《城市空間結構》(魯教版必修二)時,只要抓住城市功能區及其成因這一標志性知識:綜合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也就是說在城市功能區中住宅區分布最廣泛);商業區(付租能力最高)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地租最高)和街道兩側;工業區(付租能力最低)一般分布在城市(地租最低),并沿交通干線分布。抓住了這一標志性知識,其他的不必細究,這一節就沒有什么可講了。
1.2抓標志性知識,有利于知識遷移將書讀“厚”。學會遷移是對學生地理應用能力層面的要求。課本上知識很多,而且在考試中的呈現方式也是千變萬化的,只要抓住標志性知識,無論是怎樣的情境,也不論是怎樣的呈現方式都將云開霧散,剩下的將是核心知識的考查。如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10%或≥65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7%,則該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65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10%,則嚴重老齡化。抓住這一標志性知識,所有有關老齡化問題的題目都將迎刃而解。
如讀“某省人口年嶺結構變化圖”(下圖),回答第(1)題:
(1)該省開始進人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間
C.2000~2004年之問D.2004年以后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截止2010年11月l日零時,我國總人口數達到13.71億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數增加了約7400萬人。人口年齡構成變化如下表所示。據此回答第(2)題:
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單位:%)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正處于人口加速增長階段B.青壯年比重上升,勞動力過剩
C.我國已進入老齡化行列D.我國應大量接納海外移民
很明顯第(1)題選B,第(2)題選C
2.抓標志性知識,有利于地理思維方式的形成
地理思維方式是認識地理事物、地理規律及地理原理的一般方法與過程,是相對固化的思考方法。在教學中或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具備良好的地理思維方式,對我們分析地理現象、探究地理規律、解決地理問題等都將帶來很大幫助。如在分析某地理現象的成因時,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分析。在分析地理事件的影響時,通常要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方面分析,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今后學生只要看到影響馬上能從利與弊兩方面分析。對于動態地理現象或事件的影響,要強調對源頭與終點的影響(當然也是從利和弊兩方面分析)。筆者曾在教學《人口遷移》(魯教版必修二)一節時給學生歸納時就從人口遷移對遷出地與遷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響進行歸納,而且將其作為標志性的知識在黑板上做了如下板書,并強調要掌握這種地理思維方式。
人口遷移的影響對遷出地有利影響不利影響?搖對遷入地不利影響有利影響?搖
而在教學《經濟發達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魯教版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三節)時,在讀過P101知識窗后,筆者讓學生思考“產業轉移的影響”時,許多學生馬上想到要分別從產業轉移對輸入區和輸出區兩個方向考慮其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的影響。姑且不說他(她)們的答案是否完整、準確,單從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來看,在必修一關于“人口遷移的影響”的教學中,抓標志性知識,無疑是成功的。
一 前言
中國的養生養老事業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傳統養老院階段,運營主體為政府,社會保障水平低;第二階段為老年公寓階段,運營主體為政府和開發商,政府給予一定支持;第三階段為老年社區階段,運營主體以開發商為主,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當前,我國養生養老事業正處在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發展過程中,即從運營主體為政府和開發商,政府給予一定支持的狀態向運營主體以開發商為主,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狀態過渡。
2011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499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3.7%。按照老齡化評判標準,我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到2050年,中國的老齡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形象地說,現今每十人中有一個老年人,而40年后,每十人中老年人數量可能會達到四個。
在中國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壓力背景下,根據具體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結構,分析和歸納現有的養生養老模式,確定未來養生養老模式的發展趨勢,用來妥善解決老齡人口的養生養老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二 養生養老模式分類
養生養老模式,是指由誰為老年人提供養生養老資源保障,包括經濟保障、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個方面。根據養生養老資源來源不同,養生養老可化分為家庭養生養老、自我養生養老和社會養生養老這三種基本模式。這三種養生養老模式不是對立和互相排斥的,在大多時候是以一種養生養老模式為主,其他養生養老模式為輔,也有可能三種模式相互結合。
家庭養生養老即“家庭既提供養生養老的經濟保障,又擔負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重任,直至老年人生命終結,贍養生養老人、照顧老人是統一于家庭之中,在家庭內部完成”。
自我養生養老是指養生養老資源既不依靠子女和親屬,也沒有養生養老金或退休金,而是主要依靠自己。包括互助養生養老、以房養生養老、異地養生養老(異地置房養生養老、旅游養生養老、候鳥式養生養老、鄉村田園養生養老等)方式。
社會養生養老主要指養生養老資源來自于社會,即主要是依靠離退休金和社會保障生活。包括居家養生養老和機構養生養老。
三 各種養生養老模式的利與弊
1.家庭養生養老
家庭養生養老主要指老年人按照我國民族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有血緣關系的家庭成員對老人提供贍養服務的養生養老模式。該種模式比較適合不愿意脫離熟悉環境且子女有經濟能力、照顧精力和照顧時間的老年人。在以東方文化為底蘊的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家庭養老仍占主體地位。
這種模式的優勢一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易為人們接受,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二是供養成本低,家庭只需要提供少量的物資就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及照料。但家庭養老也有缺點,隨著獨居老人的增多,安全性如何保障成了一大難題,老人一旦發生意外,鄰居、家人又沒有及時發現,很可能耽誤救治。
2.自我養生養老
自我養生養老包括互助養生養老、以房養生養老、異地養生養老(異地置房養生養老、旅游養生養老、候鳥式養生養老、鄉村田園養生養老等)方式。
互助養生養老:是指老人與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齡人,在自愿的基礎上結合起來,相互扶持、相互照顧的模式。在德國,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購買一棟別墅,分戶而居,由相對年輕的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結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以房養生養老:是指將自己的產權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獲取一定數額養老金或養老服務的養老模式。在老齡化現象日益突出、獨生子女負擔加重的中國社會,采用反向抵押的逆按揭方式“以房養老”,無疑是未來老年人減輕養老負擔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但這種模式目前在我國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傳統觀念的羈絆,大多數老人難以真正義無反顧地將舍棄“家園”,甚至覺得這樣做有負于自己的子女,子女們在感情上也很難接受老人的遺產變成保險公司財產的現實。
異地養生養老:是遵循比較優勢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價、生活費用標準等的差異或利用環境、氣候等條件的差別,以移居并適度集中方式養老。包括了異地置房養生養老、旅游養生養老、候鳥式養生養老、鄉村田園養生養老等方式。
(1)異地置房養生養老:主要指在海南、大連、青島等氣候、環境宜人的城市或大城市的周邊地帶異地置房的養生養老模式。
因為這些異地置房情況的存在,由此衍生出的基地養生養老即指在大城市周邊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相對不夠發達的區域,建造大規模的養老基地,將城市的老年人自愿移入居住,實施基地養老。適合有一定經濟實力,喜歡親近自然又不愿離家太遠的老年人。這一模式既可大大提升養老的品位和生活質量,又相對節約了養老成本。老年人居住在基地養老后,還可以將原居住于城市的已閑置住房,通過出租或出售的方法將價值搞活。如美國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鎮”、“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養老。
(2)旅游養生養老:指老人退休后,到各地去欣賞秀美景色,體會不同的風土民情,在旅游過程中實現了養老的養老模式。旅游機構通過與各地的養老機構合作,為老年人提供醫、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務。
(3)候鳥式養生養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和時令的變化而變換生活地點的養老方式。這種方式優點是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氣候條件和最優美的生活環境,缺點就是經濟成本會比較高,對老人的身體素質要求也較高,需要充分考慮旅途風險。美國的佛羅里達,日本的福岡、北海道,韓國的濟州島都是老年人相對集中的“遷徙”目的地。
(4)鄉村田園養生養老:由于鄉村的空氣新鮮、生態環境優越、生活成本低廉,喜歡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選擇在鄉村的田園、牧場、小鎮等地養老,每日養花弄草、游山玩水,頤養天年的養老模式。
3.社會養生養老
社會養生養老主要是包括了居家養生養老和機構養生養老。
居家養生養老:即以家庭養老為基礎,以社會服務為依托的一種社會化養老模式。該種模式適合子女無暇照顧,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離開原有熟悉環境的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休閑娛樂設施支持等。居家養老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社區、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接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
這種模式將居家和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使老年人既能繼續留在熟悉的環境中,又能得到適當的生活和精神照顧,免除后顧之憂。
機構養生養老:即將老年人集中在專門的養老機構如老年公寓、老年醫院、護理院和具有福利性質的福利院、敬老院等中養老的模式。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機構養老,其中北歐大約為5%~12%,英國大約為10%,美國大約為20%。
該模式的優點在于通過集中管理,能夠使老年人得到專業化的照顧和醫療護理服務,無障礙的居住環境設計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點在于容易造成老人與子女、親朋好友間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較高。
四 養生養老模式的趨勢
基于上述國情和國際經驗,以及考慮我國傳統居住文化的特點,國家和地方政府確立了基本養老保障政策――即以家庭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并提出構建“9073”養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實現養老,7%的老年人通過社區照顧服務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但是在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少子化以及城市化、現代化等多重矛盾夾擊下,中國的家庭養老模式雖然依舊占據主要地位,由于養老問題造成家庭矛盾激化的情況比比皆是,我國相關的養生養老模式在其他方向也亟待發展。未來我國的養老養生模式的發展趨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類是高端化的自我養生養老模式,另一類是社會化的社會養生養老模式。
高端化的自我養生養老模式是指在中國由于人口眾多,隨著這幾年人民生活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等條件進一步完善,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越占越大;還有一些富有的人群逐步走入老齡化,他們完全承擔得起高端化的自我養生養老包括旅游養生養老、候鳥式養生養老、異地養生養老、鄉村田園養生養老等方式,使得差異性養生養老具備了廣闊的市場。房地產開發商在有區位優勢的地方,相繼開發出一些大型的老年社區,規模不等。社區建筑規劃專門考慮老人特點,住宅以低層建筑為主;實施嚴格的人車分流;區內實現無障礙步行道、無障礙防滑坡道;特別對方位感、交通安全、道路暢達均作了強調空間導向性的安排;室內有低按鍵設置;并提供各種專門為老人服務的配套設施。體現一種不孤獨、不依賴、不滿足溫飽,富于文化內涵,充實、健康的老年生活。目前一些敏銳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金融基金,保險公司,醫院等已經介入中高端養生養老產業中。
社會化的社會養生養老模式是指養老的責任并非專屬子女,該盡到責任的還包括政府和社會。在當代社會, 社會化養老是保證“老有所養”的最可靠途徑, 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在歐美發達國家, 社區養老服務是一項社會福利事業, 主要就是由政府投入。近年有一系列的措施,中國政府正在致力于建立普惠式的養老保障體系,在城鎮, 為城鎮職工建立了一個強制性的“基本養老制度”;2010年, 民政部已制定統一高齡養老津貼制度,全國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津貼;民政部也正在進行相關規劃, 將在全國社區普及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并開展專業護理員的培訓工作。政府在養老問題上正在承擔更多的責任,社會化的養生養老模式也必將是一種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孟艷春. 中國養老模式與優化路徑探析[M] .《河北學刊》2011年第1期.
[2]穆光宗. 家庭養老制度的傳統與變革[M].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02.
[3]王樹新. 中國養老保障研究[M].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04.
[4]穆光宗. 中國傳統養老方式的變革和展望[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0(5).
[5]姜向群. 養老轉變論: 建立以個人為責任主體的政府幫助的社會化養老方式[J]. 人口研究, 2007(4).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1998年底,中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12.48億,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占總人口的9.7%左右。與其他已經成為老年型國家的人口老化歷程相比,中國的人口老化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絕對數增長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經濟發展水平而提前出現。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為基礎按中位方案所進行的中國人口預測的結果表明,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齡結構正在由成年型轉變為老年型,但各個時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異。中國的人口老化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90~2000年,中國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轉變;第二階段為2000~2020年,這時中國將變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國家;第三階段為2020~2050年,這一階段將是中國人口老化的嚴重階段。令人擔憂的是,在中國人口總體老化的同時,老年人口內部也在不斷老化。據人口學家預測,下世紀上半葉高齡老人每年平均增長速度是51‰,而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9‰,總人口在達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長速度可能只有7‰。毫無疑問,高齡老人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高齡老人,因為大多數60~70歲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芰Γ??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帶病生存甚至臥床不起的概率最高。龐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無疑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如果分地區考察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問題,這一問題則更為迫切。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總的格局是農村地區快于城市地區,漢族地區快于少數民族地區,東部地區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到1998年底,已經有近一半的省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區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為中國首批老年型省區。從中國人口老化的地區差異上看,中國人口目前已經自東向西開始老化,而且速度將越來越快,在不久的將來,這一“灰色浪潮”就將席卷全國。從這一點上看,中國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問題也并非到下個世紀的某一天才突然嚴重起來。人口老化本身是個動態的過程,它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是動態的。就中國的整體情況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會經濟影響還沒有顯性化,但就局部地區的情況而言,形勢已經相當嚴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開始負增長,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問題并非生育水平問題,人們更關心的是人口結構問題,尤其是人口的老化問題。
正如人們關心人口數量一樣,人們之所以關心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出自對人口與發展之間關系的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人們考慮的主要是人口總量變動與發展之間的關系,而對人口結構特別是年齡結構的變動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現,人們逐漸認識到人口年齡結構變動比人口總量變動對發展的影響更大,因為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同人口數量的增長一樣,會給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變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遠比人口數量的增長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復雜得多。如果我們只考察人口總量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將所有不同年齡的人都視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質”的人,這樣的考察方法會抹煞不同年齡的人不同的社會經濟含義。事實上,不同年齡的人具有不同的社會經濟特征,是“異質”的人。中國目前約有1.2億老年人口和3.2億未成年人口,從數量上看,同作為?訝絲詰睦夏耆絲諍臀闖贍耆絲冢??叩母旱J肭崾脛兀?荒苛巳弧5?綣?頤強悸塹秸飭礁霾煌?炅渥櫚牟煌?納緇峋?錳卣鰨?頤薔突岱⑾鄭?夏耆絲諍臀闖贍耆絲誆⒉皇羌虻サ?:3的關系,中國贍養其目前的1億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撫養其?騁諼闖贍耆絲詡虻ァR虼耍?疾炷炅浣峁溝謀浠?肷緇峋?梅⒄怪?淶墓叵凳且恢指?畈憒蔚難芯浚??崾刮頤悄芨?既返匕鹽杖絲詒潿?蛻緇峋?梅⒄怪?淶墓叵怠?nbsp;世界及中國人口年齡結構正在老化的事實,要求人口學界、經濟學界和社會學界對人口老化的原因、過程、特征、社會經濟后果進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實的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尋求解決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后果問題的對策。國外對人口老化問題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1956年,聯合國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總結了以往對人口老化問題研究的成果,標志著對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此后,由于西方國家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之人口理論的發展和研究方法的進步,使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有關人口老化問題的文獻也在不斷地豐富。同國外關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學研究的復興是從70年代末期才開始,當時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才剛剛進入成年型,人們關注的重點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問題不是人口學領域優先考慮的課題。只是隨著中國人口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觀事實才使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心人口老化問題。
近幾年來,中國很多部門和機構對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積累了一批文獻和數據。然而,當我們仔細回顧這些數據和文獻后,我們會發現,對中國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學效應和社會學效應,也就是說對中國人口老化的現狀、特征、原因、過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學和社會學的后果的論述較多。但弱點是,對現實情況的描述多,而理論上的創新少。
隨著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這一不可避免的客觀現實的到來,對人口老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搞清這種關系對于制定中國下一世紀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階段的中國來說,正確認識中國人口老化發生的原因、運動的過程、發展的趨勢以及將會產生的社會經濟后果至關重要。中國在制定下一世紀的產業政策、分配政策、交換政策、消費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時,必須考慮到未來中國人口老化的客觀事實。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全面、穩定、協調、健康地發展。
二、幾個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齡界線
“老年人”是指達到或超過老年年齡界線的人,這里的關鍵在于老年年齡界線,因為確定這一界線是統計老年人口的前提條件。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老年年齡界線的定義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齡分類和死亡率研究》一書中將人口按年齡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實際上,他是將50歲作為老年年齡的下線;1956年,聯合國發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中將65歲定義為老年年齡的下線;而1982年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老齡問題大會”又將老年年齡界線定義為60歲。國際上之所以將老年年齡界線從1956年的65歲增改為60歲,這是因為1956年聯合國發表的報告主要是針對發達國家出現的人口老化問題,而當時發展中國家還談不上人口老化問題,將65歲定義為老年年齡界線是根據當時發達國家人均預期壽命的情況而設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經不僅是發達國家的問題,發展中國家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比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低得多。因此,考慮到全世界的人均預期壽命的情況,將老年年齡的界線定義為60歲。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人們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老年年齡的標準應是不斷變化的。一般說來,發達國家老年年齡的起點應高于發展中國家老年年齡的起點。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盡管人均預期壽命高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但還是比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將60歲作為中國老年年齡的界線是合理的選擇。
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也是不同的,界線范圍在15~20歲不等。一般說來,發達國家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高于發展中國家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國際上一般將15歲定義為未成年人界線,即0~14歲的人口均為未成年人口。
在給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齡界線后,我們就很容易確定成年人的年齡界線了,即成年人的年齡界線是15~59歲。(二)人口年齡結構的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劃分
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齡界線的定義一樣,人口年齡結構類型的劃分也是因時期和地區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聯合國發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中,將人口年齡結構的類型劃分如下:
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65歲及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例4%以下4%~7%7%以上
而后,隨著世界人口特別是發達國家人口的進一步老化,國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劃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國人口咨詢局的劃分方法如下:
年齡結構類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0~14歲人口40%以上30%~40%30%以下
65歲及以上人口5%以下5%~10%10%以上
老少比15%以下15%~30%30%以上
年齡中位數20歲以下20~30歲30歲以上
而1982年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老齡問題大會”將老年年齡界線定義為60歲后,各國又采用了如下的劃分方法:
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
60歲及60歲以
上老年人口的比例5%以下5-10%10%以上
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劃分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人們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特別是隨著老年年齡標準的不斷變化,對人口年齡結構類型的劃分也是要相應改變的。一般說來,對老年型人口的定義通常以60及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稱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問題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來說,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遷移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齡結構是在不斷變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構成是不斷變化的。在總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而其他年齡組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我們就稱這一動態過程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而其他年齡組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我們就稱這一動態過程為人口年輕化。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人口可能出現老化,也可能出現年輕化,人口的老化與年輕化是可逆的;而對個人來說,從他或她一出生就開始進入了老化的過程,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問題是指在總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而其他年齡組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的動態過程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調整問題。由于在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各個年齡組的人口都在發生變動,所以人口老化問題不僅有老年人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調整問題,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調整問題,而老年人口問題是指老年人口這一特殊的群體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問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不論是老齡化還是年輕化,都會存在老年人口問題,即存在老年人口問題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問題,而存在人口老化問題則一定存在老年人口問題。 三、關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觀點綜述
國外早期對于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多數是對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討,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臨的實際問題。然而,對實際問題的研究離不開一些基本的理論假設。不同的學者在特定的條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論假設,而這些理論假設又為后人所演變發展,進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論。國外對人口老化問題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1956年,聯合國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總結了以往對人口老化問題研究的成果,標志著對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此后,由于西方國家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之人口理論的發展和研究方法的進步,使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人口老化問題的文獻也在不斷地豐富。1969年,在二十四屆聯大上,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齡問題,呼吁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關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長的趨勢及隨之出現的一些問題。
國外關于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和老年事業的經驗為研究中國人口老化問題提供了借鑒的成果。但中國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國人口老化問題的背景既有別于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更與發達國家的情況不同。因此,國外的經驗雖然可以借鑒,但終究難以適應中國的國情。我們的問題要靠我們自己去解決,中國人口老化的科學研究要靠我們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老齡問題世界大會揭開了中國的老年事業的序幕。隨著中國人口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觀事實使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心人口老化問題。近些年來,中國相關部門和機構對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積累了一批文獻和數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學人口所張純元主編的《中國老年人口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編的《中國老年人口》、《中國老年人口經濟》、《中國老年人口社會》、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武漢大學人口所徐云鵬等主編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熊必俊主編的《老年學與老齡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杜鵬的《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中國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學軍的《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復旦大學王愛珠的《老年經濟學》,天津學者的《1988年中國九大城市老年人狀況抽樣調查》和上海學者的《上海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這些著作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關調查數據為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準確的依據,如中國社會科學人口所組織的“中國198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1992年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組織的“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調查數據”等。所有這些文獻和數據都為進一步研究中國人口老化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關于下世紀上半葉中國人口老化趨勢的預測
人口老化的理論和實際證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決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階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對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導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導作用。無論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預測的兩個最重要的參數。基于中國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趨勢,當初人們在進行人口預測時,普遍傾向于中國人口生育水平會急速下降的樂觀估計,估計到200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會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種預測方案的參數假定是:總和生育率從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隨后不變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從1981年的67.88歲上升到2050年的80.20歲。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趨勢繼續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現了波動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總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較快。對國家計生委規統司1992年10月進行的“38萬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國內外爭議較大,大多數人認為此結果偏低,極少數人則認為實際的結果可能會??汀H嗣嵌閱殼白芎蛻??實乃?街謁搗詛。?偷牡偷?.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際工作部門對此莫衷一是,無所適從,給人口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也造成了學術界的混亂。
綜合考察國家計生委規統司1992年10月作的“38萬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和1993年國家計生委對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結果(見“當前計劃生育工作中的喜與憂:由幾則信息引發的思考”,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計劃生育情況》增刊(9)期)以及國家統計局1990~1998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的結果,我們認為,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計。就中國的全國平均水平而言,中國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長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現在這樣低的生育率水平。因為即使像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其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仍然為2.1,而且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和生育率長期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同樣會帶來許多問題。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中得到一定的啟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過高,勞動力短缺,社會保障負擔過重等問題。因此,2020年倘若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則應采取干預政策,抑制總和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國人口三年腫瘤死亡回顧調查”資料表明:當時中國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3.6歲,女性為66.3歲(中國計劃生育年鑒1993)。1982年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中國男性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6.4歲,女性為69.4歲,男女合計為67.9歲(姚新武,尹華1994)。1985年,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則表明,當時中國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為68.9歲,其中男性為67.0歲,女性為71.0歲(中國計劃生育年鑒1993)。1998年,中國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上升到71歲,其中男性為69歲,女性為73歲。目前,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已經遠遠超過了世界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6歲,其中男性為64歲,女性為68歲。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61歲,其中男性為59歲,女性為62歲;而發達國家人口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為75歲,其中男性為71歲,女性為79歲(PRB1994)。
從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提高了近3歲,平均每年提高近0.5歲。從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間,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提高了1歲,平均每年提高0.33歲左右。而從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間,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提高了2歲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歲。毫無疑問,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衛生和營養保健狀況的不斷改善,中國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還會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的提高的速度是“邊際遞減”的,即當平均出生預期壽命較低時,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會使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當平均出生預期壽命較高時,相似的社會經濟條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有相對較小幅度的提高,在達到一定階段后,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甚至可能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中國人口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的提高的歷程證明了這一點:從每年提高0.5歲下降到每年提高0.33歲,進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歲。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中國人口的人均出生預期壽命會逐漸提高,但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會逐漸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絕對數會逐漸增多。目前,中國每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數為550萬左右,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為1130萬左右(世界銀行1993)。
我們可以看到:中外單位或學者對中國未來老年人口數量的規模的發展預測是非常接近的。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下世紀前半期老年人口數量的規模的發展取決于現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預期壽命,而與今后出生的人口數量沒有關系。在上述的各種預測中,聯合國的預測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預測和人口控制》中,對下世紀老年人的預測又相對較高,但無論如何,從以上的各種預測結果中,我們可以作這樣的判斷,即到2000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1.3億左右,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0.9億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預測畢竟是預測,任何自認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設條件為依據的預測都難以斷言其所預測的內容會成為現實。對發展中的中國來說尤其如此,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變動受政府政策的影響較大,我們不能肯定中國政府在某個時刻不會改變其經濟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結果會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國目前尚缺乏權威、精確的人口和經濟方面的統計數據,這為我們的預測在一開始就造成了障礙。因此,我們的預測大致只能說明一般的趨勢,而不能將其視為對未來的客觀描述。(二)對人口老化問題研究主要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鄔滄萍認為,從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看,中國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不發達的背景下發生的,中國未來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國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長期,人口老齡化速度將超過一些發達國家。中國人口轉變快,但人口增長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受人口政策的影響甚大。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鄔滄萍提出的最新觀點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數量問題,而非老年人口在總人口的比例高低,因為無論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對的,而數量是絕對的。據此,他指出,人們要從新的視角審視計劃生育在老齡化過程中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田雪原認為老年人口學研究的重點在于老年人口變動,而老年人口變動同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緊緊連在一起。在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原因和過程進行分析之后,他認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表現在:一是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較快,達到的水平比較高;二是老齡化發展在時間上具有階段和累進的性質;三是老齡化在空間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學袁方對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人口老齡化將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解決中國老齡問題要依靠國家、社會、集體和家庭相結合的方式。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徐勤認為人口轉變速度將決定人口老齡化強度。人口轉變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必然,任何人口隨著社會的發展或遲或早總要發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速度不同,導致人口轉變的速度不同,從而人口老齡化的強度也不同。一些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人口轉變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轉變的后期將出現老年人口比重急劇增長的時期。中國人民大學喬曉春通過對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認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響因素時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現實人口年齡結構對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從現實看,年齡結構對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還要大(雖然歷史上年齡結構最終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過去往往只重視出生率、死亡率對人口老化的影響,而忽視了現實存在著的年齡結構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認為,運用穩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是不恰當的,因為中國人口處于急劇轉變之中。以往根據穩定人口理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對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長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過對9個方案人口動態模似的結果分析,史菁卻得到了這樣的結論:死亡率下降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與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樣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國的人口老化不能簡單地歸因于計劃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國1964年人口年齡結構為基礎,運用人口預測方法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論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沒有使中國人口老齡化,反而使其年輕化。他還認為人口年齡結構發展的慣性也是年齡結構變化的一個原因。
杜鵬在《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一書中認為,對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現在:(1)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過程重新加以認識,這對認識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特點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會福利制度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資料為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們分析過去4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數據為基礎所作的人口預測也使我們得以對未來的人口老齡化趨勢重新進行估計。(2)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齡結構,但是這些因素在過去40年的人口發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還沒有從數量上加以全面分析;這些因素在不同時期的作用是否一樣?差異有多大?這些問題都有待進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們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用比較預測方法對過去40年和未來40年的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影響因素進行比較分析來回答上述問題。(3)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斷地更替,新進入老年人口的隊伍逐漸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兩個不同時期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并未改變,甚至老年人口數也一樣的情況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這種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齡化過程并不只是總人口的老齡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斷老齡化。對這一特點的了解是隨著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而出現的,但還未被廣泛認識(杜鵬1994)。
于學軍認為,無論采取那種方案對中國未來的人口發展趨勢進行預測,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中國在下個世紀將面臨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戰。面對下一世紀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挑戰,我們既不能采取不承認的態度,視而不見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就“談虎色變”,盲目悲觀,凡是不尊重客觀規律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問題,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挑戰,積極采取對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總撫養比較低的有利形勢,大力發展社會經濟,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同時,我們又要認真研究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消極后果,盡量避免或減緩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對中國社會經濟的消極影響。因此,從戰略的高度認識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問題,從宏觀上看清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趨勢,及早地制定人口發展和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總體戰略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別要注意的是,各個年齡組的人口群體是撫養和被撫養的關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過程和解決老年人口問題時,要全面系統地考察整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趨勢。老年人口是整個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變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齡組人口的變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體,必須與未成年人口和勞動力人口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不同年齡組人口群體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學軍,1995年)。
以上列舉了部分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獻,這些研究對認識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問題都有重要的發現和建議,為以后的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奠定了基礎。但是由于中國人口老齡化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其過程及影響的認識需要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此外,人口發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預測的方式變化,隨著新的人口數據的取得和人口老齡化分析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有可能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過程和特點重新進行認識,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對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國人口老化過程,是人口轉變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如上所述,人們之所以關心中國人口老化的過程,是因為會產生所謂的人口老化問題,而人口老化是會否構成人口老化問題,以及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可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中國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人口老化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產生了一些學術上的爭鳴,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馬贏通和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的喬曉春之間的交流。
馬贏通(1987)指出,多年來,人口老化被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消極因素來論述,研究的重點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對策。這無論對認識未來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還是對深入開展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都是不利的。他認為,從各方面的相關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決不是壞事。人口老化是人口發展的必經階段,主觀上抗拒是無濟于事的,人們在其面前的選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脫。只有按規律辦事,促進其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馬贏通指出,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必然形成少兒人口遠大于現時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時上升的“兩頭沉”的現象,而人口老化過程起到了減輕一頭負擔的作用。因此,只有通過計劃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將有利于中國四化建設的全局。
喬曉春(1988)不同意馬贏通的上述觀點。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與近年來的計劃生育沒有關系,但人口老化系數的變化與計劃生育確實有關系。這一點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認為,人口老化、計劃生育、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出生人口數量減少及老年人口數量增加會導致人口老化;由于作為人口老化系數分子的老年人口數量是相對確定值,而出生人口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長只能使出生人口減少,從而加速人口老化;計劃生育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雖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計劃生育引起的,但從邏輯關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喬曉春進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減少直接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導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直接關系,人口老化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之間沒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聯系。
馬贏通和喬曉春之間的學術交流是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下的討論,既交流了學術思想,也深化了學術研究。筆者認為,馬贏通和喬曉春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問題:老年人口問題和人口老化問題。他們之間的辯論沒有使用同一個概念和標準,討論的結果自然不會達成共識。
在隨后的十多年間,中國的學者沒有間斷對這一問題的探討。田雪原(1987)認為,中國人口從屬年齡比的大幅度降低,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條件,未來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黃金時代”,總的來說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反過來,人口老化又對社會經濟的運行產生相應的影響。人口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作為生產者是有條件的,而作為消費者是無條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必然涉及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從而使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于學軍在《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1995)一書中認為,伴隨中國人口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構成人口老化問題,以至于整個國家的人口問題要看它的發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要區分不同的階段來看。從長期的趨勢上看,中國的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多于積極的影響。但如果分階段看這一問題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的人口老化問題大致以下世紀20年代為過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會給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許多有利的條件,這一階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許多“利”將逐漸轉化為“弊”,這一階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說明的是,利與弊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利與弊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只要我們能利用這二、三十年的有利時機,在大力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注意人口老化的動向,采取相應的對策,及時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我們就可能將人口老化給社會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三、未來中國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們對中國人口老化原因和過程的研究已經比較充分了。過去,我們的研究主要以宏觀為主,視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學和社會學領域;今后,我們應進行一些微觀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將我們的視野放遠于更多的交叉學科之中。我們應將人口老化問題提高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從多角度審視人口老化問題。我們都預感到人口老化會對中國的社會關系、經濟發展、文化傳統、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等各方面產生影響,人們想知道這些影響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影響?在這些影響中,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如何引導積極的影響而減緩消極的影響?只有把這些問題說清楚,讓人們意識到人口老化問題不僅是老年人口問題,而是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問題時,人們才會關注和重視人口老化問題。
在進行人口老化問題研究時,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研究成果,因為他們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為解決老齡化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嚴格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解和掌握這些理論和經驗會使我們少走彎路,節省很多時間。但遺憾的是,對他們成熟的理論和經驗,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參考文獻
北京市老齡委編.1990.北京老年人口論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陳衛.1994.城市化、國內遷移和人口老化.中國生育率下降過程中的新人口問題及其對策學術討論會論文
杜亞軍.1988.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與就業問題.人口研究,(3)
.1985.社會學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韓良誠.1992.中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國行政管理,(8)
雖然在海事執法、服務上出臺了一系列規范執法制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行政處罰上“挑三揀四”,趨利主義思想嚴重,對水上交通頑癥,比如超限超載、船名標志標識不全等,僅以處罰了事,而基本無糾正等行為,無法消除水上交通隱患。輕管理、重收費、輕糾正、重處罰等現象屢禁不止。
2、現場管理上缺乏規范性,少了“啃硬骨頭”勇氣
受多年的“啃老本”、經驗主義影響,在現場管理上缺乏創新和勇氣,對存在的非運輸船舶擾亂航行秩序、超限等行為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一些水域通航環境依然不好,治理水上交通隱患決心不夠、措施不夠。
3、行風廉政上缺乏制約性,存在著廉政風險
雖然經過多年的整治,水上“三亂”現象基本已經杜絕,但是由于現場“保吃飯”、海事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因素,或多或少存在收小費等問題。同時,對海事現場人員的投訴向更高層次渠道轉移,投訴增加,層次上升,比如省委書記信箱、廳長信箱等,行風廉政壓力越來越大。
4、海事服務上缺乏主動性,以民為本意識不強
船民是海事部門的衣食父母,但是極少數海事人員存在著一定的強勢心理,站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度,而不是服務與被服務的立場,態度囂張、語氣生硬,執法不規范,服務意識不強,導致了服務對象的抗拒心理,也是造成投訴多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歸其原因,基層海事隊伍對依法履職要求認識不夠,過多依賴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可以說是重指示輕法律;對執法代表政府形象認識不夠,重硬件建設輕隊伍建設、重使用輕培養、重眼前利益輕長遠打算。當前內外形勢變化,是推進海事
所規范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復雜多變的水運形勢是推進海事所規范化建設活動的客觀需求。從大局上講,內河水運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從中央到地方,從交通運輸部到省交通運輸廳,加快航運建設已經成為共識。但從自身角度上說,帶給我們的水上交通監管壓力越來越大,責任風險越來越大,毋庸置疑,重點工程施工不辦理許可造成事故、撞橋、危化品泄漏等,隨時都可能把海事人員擺上風口浪尖。以揚州市為例,水上業務量劇增,截止2011年9月底,全市擁有船舶3421艘、17.89萬噸。年均進出船舶6萬艘次,貨物量1億多噸,業務量已經較10年前有了近3倍增長。內河航道建設進一步加大,運河航道“三改二”和船閘“二改三”陸續建成,將進一步完善了揚州市以京杭運河為主骨干的內河航道網絡,船舶流量、噸位將進一步增長,水上交通監管任務將隨之加大,需要提升現場海事監管力量和能力。通過規范化建設活動,可以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有記錄、有程序,即使出了事,經得起查,那也不存在失職、瀆職行為。
相對滯后的海事隊伍是推進海事所規范化建設活動的主觀需要。由于歷史和體制等原因,地方海事隊伍建設缺乏后勁和活力,隊伍結構不合理,老齡化趨勢嚴重,造血功能不足,想進來的人進不來,不想進的人卻進來了,加之近年來在職職工的教育培訓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載體和內容,吃老本的現象嚴重,人員素質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同時,一些海事執法人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受到趨利思想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了“權力商品化”侵入隊伍肌體、“利益驅動”滲入執法活動等復雜情況,使少數海事執法人員在得與失、利與弊、榮與辱、是與非等道德評判標準發生偏差,名利意識濃了,為民信念淡化了,因此開展規范化建設活動,對于提升隊伍素質、改善執法手段和保護海事人員具有一定作用。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是推進海事所規范化建設活動的迫切要求。揚州在建設“三個揚州”中提出建設“幸福揚州”的理念,致力于把揚州建設成為“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樂業、社會公平正義、追求創新創造、充滿人文關懷”的幸福城市。揚州交通運輸部門這幾年開展的“雙建”活動,每年都列出十件為民辦實事工程,可見各級政府部門對于民生的重視。地方海事部門雖然與社會打交道少、影響力不強,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領導的重視。每年的運博會花船巡游保障、汛期枯水期保安全護暢通和保障電煤運輸,也起到了很好宣傳的效果。但是,海事一線窗口設施簡陋、執法隨意、服務對象的投訴,也一直對海事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推進海事所規范化建設活動對于提升海事服務社會的能力、秉承服務的宗旨,對于樹立海事隊伍形象也是形勢所需、眾人所求、群眾所盼。
推進海事所規范化建設活動的相關設想
“為全面履職而行動”既是當前形勢的必然要求,也是海事長遠發展的內在需求。履職作為海事價值理念體現、精神文化內涵展示,在推進海事所規范化建設活動方面要做到三個字,概括為“新、嚴、好”:
――新:就是面貌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要通過海事所規范化建設,做到面貌有改變,從執法環境、執法裝備、隊伍士氣、服務對象滿意度,各方面都體現了新。
【關鍵詞】
居家養老;養老模式;養老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結構急劇變遷,人口流動加速,老齡化程度加深加重,老年人口數量日益龐大,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化,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家庭養老模式已無法單獨應對老齡化挑戰,迫切需要探索新的養老方式,社區居家養老由于兼備了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的優點而受到老年人的認可與歡迎,成為我國應對養老挑戰的重要方式。
一“、居家養老”的界定
概念是對事物本質的描述,對概念的闡釋有助于把握事物的特征與規律。居家養老概念雖然在我國提出已久,但學者們對其內涵外延依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從已有研究來看,學者的觀點主要集中在兩個角度:一,從居家養老與家庭養老關系角度進行的界說。居家養老是家庭養老地點與社會養老服務方式的組合。陳友華以養老地點、養老資源和養老服務供給三個要素為標準,將養老分為不同模式。根據養老場所與居住方式的不同,養老可以分為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根據養老資源提供者的不同可以分為社會養老、家庭養老和自我養老;根據養老服務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社會養老服務、家庭養老服務和自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模式即是上述“養老地點”與“養老服務供給”兩個維度劃分出來的“家庭養老”與“社會服務”的組合形式。[1]居家養老是一種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養老保障體系[2],是家庭養老的補充與更新。居家養老模式古已有之,如鄰里照顧、家政服務等,只是伴隨著社會轉型和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家庭社會化服務增多,社會化養老服務增多而已;二,從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的區別與聯系進行界說。居家養老是一種不同于機構養老的養老方式,是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而非集中居住在養老機構,是一種“半社會化半家庭”的養老模式[3];居家養老是改良了居住形式的機構養老,是“家庭養老院”,是“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居家養老”+“社區照料”是把養老院的部分功能搬回了家。總而言之,上述兩種視角分別從不同維度揭示了居家養老的內涵與特征,對認識和理解這一概念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對“居家養老”概念的界定共同涵蓋了以下幾層意思:第一,家庭是居家養老的主要場所,這里的家庭有別于傳統意義的家庭,更強調熟悉的生活環境和情感上的歸屬性。第二,養老不完全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與社會的責任。第三,居家養老的內容不僅涉及基本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還包括精神慰藉、康復護理、法律援助等更高層次的養老服務。第四,居家養老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二、居家養老模式的諸多實踐與研究
(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研究。
對已有文獻進行梳理,有關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1.居家養老意愿研究。這類研究以機構養老為比照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老年人對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的傾向度。研究結論具有普遍一致性,大多數老年人傾向選擇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需求雖有提高,但其比例仍遠遠低于居家養老。分城鄉進行比較,城鎮老人對居家養老選擇度略低于農村老人。2.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影響因素研究。在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研究中需求影響因素研究占比例較大。需求影響因素研究能夠準確鎖定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群體以及不同群體的需求特征。這類研究多遵循假設檢驗的思路,分析篩選影響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的可能因素,并對相關因素進行交互分析,最后對分析結果利用各種模型進行進一步的顯著性檢驗,確定最主要因素。研究結果普遍顯示,從不同人口、社會經濟特征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來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類型、家庭經濟狀況、自理能力、社會保障等都對養老方式選擇有一定影響,其中以居住類型、年齡和自理能力的影響最為顯著,即獨居、高齡、不能自理老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最強烈,其他因素影響不明顯。在群體需求特征上,高齡老年人對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度較高,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對法律援助、精神慰藉、服務熱線的需求度較高。3.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需求強度研究。需求強度反映了服務受體對不同服務項目需求的迫切性、優先程度以及不可或缺性,有助于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分輕重緩急的安排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有助于其他主體實現居家養老服務供給的精確對接。已有研究多以全國老齡辦的居家養老三大類服務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研究者根據需求細化項目,再通過項目選擇的頻率統計或者需求強度測量確定不同服務需求的迫切性。研究結果顯示,整體來看,城鄉老年人最急需的養老服務項目主要有健康體檢、健康教育、緊急救助、醫療護理、陪護就醫、便民維修、家政服務和文化娛樂。分城鄉來看,城市老年人對家政服務、文化娛樂、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較高,農村老年人對緊急救助、陪護就醫、便民維修、健康體檢的需求較高。縱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研究,筆者認為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調查者與受訪者對居家養老的認知存在差異。居家養老意愿調查中,普遍存在被調查對象將居家養老與家庭養老混為一談現象,將居家養老等同于家庭養老。二,對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多停留在不同養老服務項目需求強度的描述分析上,缺乏指導實踐的深入探索。服務需求只有轉化成利用率才能實現居家養老的可持續發展。養老服務需求研究僅僅呈現了老年群體的一種主觀愿望,與客觀利用率之間存在較大落差。分析兩者之間產生落差的原因并促成兩者的平衡才應是需求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居家養老實踐模式總結。
關注不同地方的做法并對其經驗進行總結。從已有文獻來看,一方面學者的研究呈現為不同地方做法的描述,如對先進社區工作做法的介紹、實際工作部門一般性工作經驗介紹和應用研究中地方做法的概述,理論層面的模式總結較少。另一方面,從已有的模式總結來看,模式提煉維度錯綜雜亂,有從服務提供主體維度將養老實踐總結為“政府包戶型”、“企業主導型”、“非營利組織運作型”、“志愿者凸顯型”,也有從特色經營方式上將其歸納為“社區集中照料式”、“社區互助養老式”、“社會關愛探視式”,還有從多元主體作用方式上將其歸納為“政府+社會組織+志愿者”“、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政府+志愿者”等。以上歸納多以地方經驗的特色概括為主,缺乏系統性的理論提煉。中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通過對各地居家養老實踐的深度分析和提煉,較為完整和系統的將居家養老模式概括為四種:一,政府主導,層級聯動模式。這是一種政府采用行政強制力自上而下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運營的方式。其以政府主導的方式(即政府籌集資金、政府管理、政府運營)在城區、街道、社區居委會三級行政單位分級建立規模有別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或站點,同時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機構,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社會養老服務,服務對象主要為老弱病殘群體。二,政府主導,民間運營方式。這種模式的實現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公建民營方式,即由政府投資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建成后交由民間經營,提升運營效率。第二,政府資助民間力量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站點或中心。政府通過出臺各種優惠扶持政策,調動民間積極性參與養老產業。第三,政府資助,機構主辦。此種模式的特點在于發揮機構養老的輻射作用,采用政府出資和社區籌資,委托或資助專業養老機構在社區舉辦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方式,為社區居家老人提供專業化服務的運營方式。第四,政府購買,市場運營。其采用政府全額或部分出資在市場上購買服務的的方式為特殊老年群體提供基本養老需求。[4]上述文獻資料在一定程度上歸納總結了我國居家養老實踐的具體模式,對其他地區推廣居家養老模式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三、居家養老研究評述
近年來,學界對居家養老的研究越來越豐富,累積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數據資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往的研究主要對居家養老的概念、理論現實意義、實踐現狀、運行機制、服務需求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等進行論述,觀點重復的較多,而且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缺乏將外部環境考慮在內的系統分析。已有文獻多是專注于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本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囿于學科視野,缺乏對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所依賴的外部環境進行充分系統研究。任何項目、組織、制度的正常運轉都是嵌入在一定的制度、結構甚至文化因素中,就像一顆種子的發芽必須具備適宜的土壤一樣。居家養老服務要持續平穩運轉,必須與其嵌入其中的制度結構、文化環境、認知觀念、政治氛圍相配套,當前文獻缺乏從外部環境出發的系統研究。第二,相關研究多停留在表象描述,缺乏觸及本質的深度分析。當前居家養老研究主要是以宏觀抽樣為主的實證研究,這類研究以服務需求和居家養老服務現狀研究為主,研究注重對統計結果的現狀描述,缺乏解釋性分析。以個案研究、典型研究為主的經驗介紹、模式總結和問題發現,停留于表面分析,缺乏系統深入的原因剖析和理論提煉。第三,缺乏城鄉差異性視角。城鄉擁有的經濟社會資源存在明顯差異性,尤其是西部農村地區,比如城鄉社會組織的發育、養老市場的發展以及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等,現階段的研究沒有對城鄉上述差異給予關注,而是倡導城鄉統一的居家養老推進方式。第四,學科視角過于單一。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學、人口學、建筑學、醫學等領域,與其他學科如公共管理、經濟學、文化學、政治學等相關性較小。第五,居家養老研究過多的將目光聚焦于養老模式本身的研究,缺乏從老年人、養老問題、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對居家養老模式進行深入分析。第六,相關研究多停留于地方實踐的經驗總結而缺乏學術性的理論指導與概括,雖然部分學者也嘗試著進行了理論建構與提煉,但仍然不成熟。葺
[參考文獻]
[1]陳友華.居家養老及其相關的幾個問題[J].人口學刊,2012,(04).
[2]張波.我國居家養老模式研究綜述與展望[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8).
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標志著人類對自身的認知和對社會發展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與確立,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維護了社會公正,保持了社會穩定,同時推動了社會發展。社會保障制度是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而設立的,以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保證社會成員基本經濟生活需要的制度。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最初的計劃經濟產物,到改革開放后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級負責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現階段社會保障制度最為人們所熟知、所關注的,就是我們生活中基本的社會保險“五險一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完全由企業承擔的,而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則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保費,住房公積金則不是由我國法律規定必須繳納的。接下來我們將對“五險一金”的具體內容分別加以通俗的闡釋。
“五險一金”中,與人自身最為密切相關的就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每個人從誕生之日伊始,疾病和衰老就將作為生命的一部分而與之糾纏一生。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分別涉及以上兩個問題。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即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失業保險,是為保障勞動者在失業后尋找工作期間基本生活需要而設立的保險。關于失業保險普遍存在幾點誤會,并非失業了就會有失業保險補助,在已經按時交納失業保險的前提下,非自愿離職才可享有失業保險補助,自己自愿離職是并不享受失業保險所提供的待遇的。工傷保險是指國家或社會為生產、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和患職業性疾病的勞動者及家屬提供醫療救治、生活保障、經濟補償、醫療和職業康復等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國家或社會對生育的職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待遇。而“一金”所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保障性。
上述為我國現階段“五險一金”的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其具體繳納比例和實施細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省各地均有不同,在此不做贅述。接下來我們談一談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幾點思考。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完成了“五險一金”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的構建,并在實際實行過程中得到了不斷完善,制度設計逐步趨合理化和科學化。然而,制度在具體實施上卻遇到了較大阻力,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1 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問題
1.1 征收范圍仍然比較狹窄,現行的社保制度設計沒有考慮到占我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村居民社會保障的需要,主要適用對象仍然是城市居民。“五險一金”中盡管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面相對較廣,但也主要限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部分集體企業。現行的社會保險制度性差別大、社會化程度較低,覆蓋面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勞動力在不同行業部門之間的流動。
1.2 企業承擔的負擔很重,而政府與個人則相對較輕,相關統計分析表明,一般企業單位承擔的社會保險比例大致為收入的44%,而勞動者個人僅為其收入的16%。這同國際社會相比,除少數高福利國家外,我國企業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負擔明顯偏重。如果一個國家的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險負擔過重,則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企業留不出足夠的盈余用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這是對企業競爭力的一種削弱。
1.3 缺乏統一有效的法律及部門籌措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財政局等都和社會保障相關,各部門間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降低了管理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
1.4 基金保值增值與物價上漲存在嚴重的矛盾,由于物價上漲指數高于銀行存款利率而實質導致基金的貶值,給今后基金支付造成較大壓力和風險,通貨膨脹往往給基金保值帶來重創,隨著社會老年化的發展,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1.5 缺乏統一的社會保障網絡信息管理平臺,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封閉,信息資源不能有效共享,造成人員參保、流轉及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續保困難。并且參保人員在異地也很難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即使少部分地區可以異地享受相應待遇,但辦理手續也很繁瑣,同時也不利于統一管理和社會監督。
2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議
2.1 合理擴大社保機制的覆蓋面爭取逐步實現全民參保,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能力、保障能力和調劑能力直接受制于保障對象的范圍和數量,有必要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城鎮各種性質的企業勞動者全部納入社會保險項目基金的征收范圍,盡快全面征收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并且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應將農民納入養老和醫療保險范圍,以均衡發展為基礎,加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解決農村養老保障問題,應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來推行,在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可以通過引導、鼓勵措施推行養老金計劃。
2.2 推廣統籌積累制度,完善國家、單位和個人社會保險費負擔比例,“現收現付”的保險模式是當今國際上多數國家采用的辦法,這種模式主要是需支付的養老金,靠當年征繳,以支定收,略有節余,該種模式是已退休老一輩的養老金,由在職的下一代繳納的保險費支付,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社會人口老齡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要是我們仍堅持“現收現付”制,屆時退休工人的養老金由屆時的在職職工和所在單位支付,企業和職工的繳費率將達到工資的一半甚至更多,不僅企業、職工承受不了,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制約,因此應當及早以統籌積累代替現收現付制,減輕企業和在職勞動者負擔。
2.3 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加快新的社會保障立法,目前我國的保險管理機構分散,政出多門,如社會養老保險,企業的養老保險由勞動局主管,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由人事局主管,而農村的養老保險則由民政局主管。所以應當建立統一、規范的社會保障制度,制定相關法律,統一管理機構,明確責任和分工,以法律的手段對社會保障在宏觀上進行引導和管理,使許多實際情況能夠做到有法可依。
2.4 完善社保基金投機運營機制,保證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從資金使用看,社會統籌基金主要用于當期支出,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主要用于長遠需要。中國政府在建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同時,設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現保值增值。
2.5 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參保人員統一的網絡信息管理平臺,社會保障信息平臺,可供參保人員及相關管理部門,能隨時查詢、獲取參保人員的信息,方便參保人員異地轉入、轉出、續保及社保金的計算及領取,這樣,不但增加了社保基金的透明度,也增加人們對社會保障的信心,積極參與到社保之中,為社會保障籌集大量資金,也有利于我國勞動力資源的流通,同時通過這樣的平臺,有利于群眾了解社會保障的基本信息,加強了社會保障政策和制度的宣傳及詮釋。
3 結論
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從建立到健全,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努力與投入,建立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和諧穩定的大局,因此,必須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使社會保障這項“關乎國運,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真正健康有序、扎實有效地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李爽.我國養老保險改革面臨的選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5).
[2]湯金洲,侯曉麗.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2(27).
這一方式是學校與企業共同簽訂培養協議,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并派專業人員到學校授課,提供實訓設備和場地,企業的技術人員帶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為學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學費、獎、助學金,學生畢業以后就直接到該企業就業。企業在整個三年的培養過程中全方位的進行監督和參與。這種辦學模式的針對性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縮短了學生進入企業的適應期,避免了人才培養的盲目性,節約了成本。
(二) 直接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這種模式是企業根據其行業發展和用工需求,直接到學校對在校學生進行面試選拔,確定人選,組成特定的“訂單培養”班,并向學校提出人才培養的標準和規格,由學校根據自己的教學資源和企業提出的要求制定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企業提供一定的培訓教材,在整個三年的培養過程中,企業參與的力度不是很深,學生畢業前,企業對學生進行考核驗收,對合格者予以錄用。這種培養模式,由于企業的參與少,教學的針對性不是很強,學生對企業的了解不夠深,缺乏對企業的適應性。
(三) 間接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這種模式是企業根據自身的用人需求,向人才中介機構提出需求的人才標準規格數量,人才中介機構再與學校聯系,提供相關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培養要求,學校再根據自己的教學資源和中介機構提出的人才標準和規格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教學計劃。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與學校并沒有直接的聯系,而是由人才中介機構來進行聯系和溝通,學校與人才中介機構簽訂“訂單人才培養協議”和畢業生“就業協議”。這種培養模式,人才中介機構起到了橋梁的作用,企業、學校、學生都有較大的回旋余地,有利于學校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企業和學生都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四)1 +1 +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1 +1 +1”指的是:1年學校為主的基礎教育+ 1年校企共同的專業培養+1年企業為主的實習;也就是第一年,學生在學校按照專業教學計劃,扎實地學好專業基礎知識,教學的主體是學校。第二階段,學校與企業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按照企業的需求修改專業培養計劃,制定專業課程和培養方式。第三階段,學生直接到企業頂崗實習。每個階段的實施主體并不相同,也不完全以時間來劃分,它強調的是在學院的教育環節中,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是由淺至深的參與和全程的滲透,由于人才成長的階段不同,在培養過程中實施三階段過渡法來劃分雙方的培養任務。隨著學生基礎知識的加強和職業素養的逐漸增加,雙方的培養重心也在發生偏移。企業參與的培養力度漸漸加強,學生將逐漸融入到企業中,畢業時將以一個成熟企業員工的狀態進入崗位發揮作用。這種模式將學校教學和企業實習以及職業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使得教育與行業發展、市場經濟相協調,提高了職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和學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利與弊分析
(一)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訂單式人才培養是針對用人單位的要求培養有用人才,用人單位和院校一起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從這一點來看,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解決中國當前就業矛盾突出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促進和諧社會目標的早日實現。
(二)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保障了廣大畢業生的根本利益
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出發點,就是保證在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培養的人才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從而保障畢業生的根本利益。作為一所高校,其任務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但由于近幾年大部分高校相繼大幅度擴招,導致出現人才供過于求的現象,另外,人才分配模式轉變成“雙向選擇”模式,也導致部分畢業生因不斷地挑選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去就業的局面。基于以上兩方面的因素,出現了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的不良趨勢,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避免這兩方面現象的出現,保證大學生“畢業就意味就業”,從而保障了廣大畢業生的根本利益。
(三) 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促進國家、學校、企業三方面和諧發展
學校的教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培養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從而將人才培養事業引申為國家、學校和企業三方共同關注的事業,極大地調動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面的積極性,很好地解決辦學、用人和就業三方面的問題,實現學校、用人單位與學生的“三贏”。
(四)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解決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社會公平問題
當未來30年人口總量、勞動就業和老齡化三大高峰同時來臨時,當我們仍按照擴大生源,忽視解決就業問題的方式去提高教育水平時,當我們仍無法解決人才在不斷增多,而就業崗位數量沒有明顯變化的矛盾時,當就業受益者與就業崗位提供者,因分屬不同群體而使社會矛盾激化時,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就顯得非常迫切。假若一部分群體的人才有了就業機會,而另一部分群體的人才無法就業,必然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不公平,社會和諧就成為一句空話,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好途徑。
(五)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真正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以人為本”的理念
所謂訂單,就是以人為本,根據企業的需要培養人才,做到了有的放矢,避免了培養無用之才。
(六)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理論水平不高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1探究隔代家庭教育的背景和意義
每當上學和放學,校門口的人群中大多數是兩鬢斑白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他們為該怎么背著書包,牽著孩子,準時地送孩子入校;放學時又匆匆地提前來接孩子回家。無論烈日當空的三伏,還是風雪交加的三九,老人們毫無怨言、樂滋滋地馱著孫子們的書包,拿著孩子們的衣物、履行自己神圣的“職責”。問及這些孩子們的父母,他們或因工作繁忙,或因事業發展需求,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并由祖輩對孫輩承擔著撫養和教育責任,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隔代家庭教育。
在當下的中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各行各業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年輕夫婦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肩負著成家立業的雙重壓力,當他們初為人之父母時,既要要加倍充電投入工作,爭取事業成功,又要不斷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盡管他們對獨生子女期望值很高,也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時間和精力的嚴重不足就成為撫養孩子的最大難題,這樣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祖輩來帶,這是隔代教育現象日漸增多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隔代家庭教育在中國有著幾千年來的悠久歷史,中國人受宗族制發展的傳統影響,以幾代同堂為榮,提倡尊老愛幼,長者為尊,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并不罕見,長輩對晚輩的教育成為天經地義的事。在當今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計劃生育又使得普遍進入獨生子女家庭時代,對子女的教育不容忽視,隔代教育隨即成為讓父母相對放心的一種家庭教育方式,成為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
筆者對我校學前班2013年在校的學生864名進行了調查,其中652名由祖輩承擔撫養和教育,占總數75.5%;由父母承擔撫養和教育的167名,占總數19.3%,還有5.2%的是由親戚托管。有專家稱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家庭教育的國家,隔代教育已成為不可回避的客觀現實。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同時提出: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民生工程,因此,探究隔代家庭學前教育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我校隔代家庭教育的不良類型歸納
通過對學前班學生的調查分析,筆者認為,隔代家庭教育的不良類型可歸結為4種類型:
一是一味經驗型。在談及對孩子的教育時,基本上都認為無師自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的人經常稱自己帶過幾代孩子,自己是過來人,還津津樂道地說“吃的鹽比年輕人吃的米都多”,認為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富有“經驗”,極不情愿接受現代教育思想。
二是過分監督型。學前班的孩子什么事都要在爺爺的提醒下才能做好,造成孩子依賴性和惰性,什么事都要督促孩子去做,使孩子產生對成人的不信任感。
三是懷柔溫暖型。本班文倩是三代單傳,是全家人的掌中寶,什么時候想吃什么,想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有求必應,過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以孩子的主張為準則,甚至放棄教育原則,讓孩子從來不會謙讓,養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
四是過分關注型。大部分的孩子在不小心而摔倒在地,本可以自己爬起來,而外婆卻呵護備至,馬上扶起小寶貝問疼不疼,還用腳跺起地面說,是地不平才讓寶貝摔跤,責任歸于地面。孩子本來在正常環境下能鍛煉自己的能力,卻讓隔代家長們放棄了對孫子的教育契機。
3隔代家庭教育的利弊透析
隔代家庭教育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其教育利弊已成為當今社會聚焦的熱點,父母都愛說:奶奶只會寵壞孫子。筆者認為祖輩的隔代教育也是有自身的優勢的。
一是祖輩家長的慈愛之心有利于學前教育孩子創造良好的感情基礎。農村有句俗語:養兒容易望孫子難。從某種意義上說,祖輩對孫輩的慈愛是父輩們不可比擬的。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容易與孩子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為教育孩子創造良好的感情基礎。這種感情基礎直接積極影響著隔代家長的教育效果。
二是祖輩家長的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有利于營造孩子寬松的成長環境。對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容易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等,寬松的環境有利于孩子自由成長和個性發展。
三是祖輩家長勤勞奉獻的精神品質有利于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
但是,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祖輩的知識結構、生活方式、教育方法、價值觀念等等與現代社會差異較大,隔代教育對孩子終身發展和良性成長難免產生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1)不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養成。老人們事事依著孩子,處處慣著孩子,依著孩子,使孩子們為家中小皇帝或小公主,甚至形成祖輩是傭人、父輩是主人、孫輩是先人的畸形家庭座次。使孩子變的極為任性、自私、膽小、嬌氣等不良個性,使得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評價都得不到良性發展。
(2)不利于幼兒獨立能力的培養。由于孩子與隔代家長長期生活在一起,長期沉浸于老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耳濡目染地模仿老年人的言行,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不會自己處理事物,造成孩子交往上的依賴性,影響獨立性的發展。特別是隔代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辦代替,使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
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提倡:凡是孩子自已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能力和責任感,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祖輩習慣于包攬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還小不用做成人做的活兒,不用受不該受的累,當孩子有了最初的勞動欲望時,如掃地、剝豆、抹桌子等,他們怕累著孩子而加以阻止。當孩子亂扔玩具時,他們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整理;當孩子蹣跚著上下樓梯時,他們擔心孩子摔倒,會抱著孩子上下樓梯;當孩子自己吃飯時,他們又擔心孩子弄得一塌糊涂、飯菜涼了、吃不飽等,就一口一口地喂。祖輩們的包辦代替,無意之中打擊了孩子的勞動熱情,扼殺了幼兒的勞動意識,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勞動興趣就不愿意動手了,扼制了孩子自信心的發展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3)不利于幼兒生理健康。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由于祖輩們對于孩子的包辦代替,使得孩子的手腳得不到充分的運動,大腦喪失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動作發展緩慢,自理生活能力差。在實際生活中老人怕孩子有個閃失,往往不讓孩子參與危險的活動,孩子參與活動的機會偏少;總是擔心孩子冷著感冒,總是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也不愛開門窗通風,造成體質下降;由于老人攝食口味往往偏重,所以孩子的進食也會受到負面影響。諸多原因容易造成孩子的身體敏捷度不高,體質偏差等,存在著孩子生理發展上的缺憾。
(4)不利于幼兒情感歸屬。隔代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家庭內部教育現象的不一致,如父母在幼兒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總引導孩子如何與小朋友友好游戲,與同伴發生糾紛時,比較冷靜,注意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而祖輩容易從自己孩子利益出發,保證孩子的“不吃虧”教育,很容易使孩子滋長驕橫霸道的不良習性,長期與祖輩生活在一起易造成孩子與其父母的感情隔閡。
(5)不利于幼兒社會化發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別人的世界,離不開和別人的交往,特別是現代社會,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對于自己的一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大多數隔代家長教育的孩子在一起交往問題就更嚴重,不會主動遷讓和尊重,交往問題尤其是幼兒的同伴交往對幼兒一生發展極為重要。
由于隔代家長的教育思想存在的年代與孫輩們所處年代在時間上的跨度,所處時代經濟基礎、社會文化背景、生存壓力懸殊,他們在對孩子教育觀念上存在偏差,很多新興時尚事物,隔代家長們很難接受,也很難適應電腦普及化。
(6)不利于幼兒創新思維的開發。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與父輩相比,祖輩的思想相對保守,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觀念相對滯后,接受新事物緩慢,加之交往范圍有限,信息的來源受到一定的限制,接受新生事物較慢,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創新個性的形成。
4教師在隔代家庭學前教育中引導探究
面對隔代家庭學前教育現狀,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甚至是全社會都應該全面貫徹《指南》,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尊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使當今孩子在現有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面對隔代家庭教育這一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前家長進行引導:
(1)引導父母敢于擔負起孩子的教養責任,不可把教養權完全留守給祖輩老人。
祖輩的隔代教育不能取代父母的親子教育,顛倒了主次關系。父母要主動加強親情教育,經常帶孩子出外遠足、野餐、游泳、滑冰等,在各種有益的活動中,加深與孩子的感情交流,使孩子自覺地聽從父母的意見。
(2)引導家長要以身作則,協調統一,兩代協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習慣養成。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跟家庭教育環境密切相關。祖父兩代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首先要注意善用角色,以身作則。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到。因為好的習慣都是從大人身上學來的,比如東西不能亂放,從哪里拿的用完后還放到哪里,培養孩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千萬不要用買東西來討好孩子,物資享受要少一點,精神食糧給多一點。
(3)引導祖輩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協調各方力量,形成隔代家庭教育的合力。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祖輩應該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孫輩已經不合時宜了。有專家提醒:在隔代養育為主的中國,更新祖輩教育觀念,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深入普及科學育兒觀念已經成了全民的需要。優化和提升家庭成員的文化知識水平,提高自身修養以理性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迫在眉睫。祖輩應該努力更新觀念,主動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從以往的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使隔代教育發揮積極作用。首先是努力學習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識,特別是要學習隔代教育的正確方法和方式。這就需要加強與學校老師的交流,參加學校舉辦的有關隔代教育的培訓,主動向教師咨詢有關問題。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力量的協調和配合,單靠某一個方面的作用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輩也要與各個方面作好協調、溝通等工作,以促進教育合力作用的發揮。
祖輩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對孩子的教育質量,要想讓祖輩們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使孩子們健康地成長,就必須提高祖輩們的教養素質,尤其是要提高農村文化層次較低的祖輩們的教養素質。指導他們搞好學前家庭教育,轉變祖輩的教養思想觀念,改變陳舊的教育方法。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和推動,形成全社會重視隔代學前教育的良好輿論環境,加強隔代教育的正面宣傳,滿足祖輩家長的實際需求。積極探索適合祖輩家長進行隔代教育的指導模式,不斷提高隔代家庭學前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