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4 15:44: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文主義思想的特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盛行的一種教育思潮。它秉承西方歷史悠久的人文主義教育傳統,推崇人的個性和諧發展,深受20世紀復興的各種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以現代人文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著重強調培養人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創造性;提倡在教育過程中應用人本化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創一種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對西方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義教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總體來看,它經歷了古典人文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新人文主義教育和現代新人文主義教育這四個發展階段。古典人文教育強調把理智的發展當作教育的最終目的,對兒童的情感和理智進行陶冶。人文主義教育的出現是針對中世紀封建神學泯滅人性、壓制人性,其核心是恢復人的地位。人文主義教育強調個性自由和發展,強調用古希臘、羅馬的文學藝術來陶冶心性、啟迪智慧,但是對自然科學卻持冷漠態度。新人文主義教育的最高原則是發展個體的自由,強調用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來陶冶和教育人。
二、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背景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融合了眾多教育流派的體系。廣義上說,進步主義、要素主義、永恒主義、存在主義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類學,法蘭克福學派和以馬斯洛、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都可以稱為現代人文主義教育。從狹義上說,現代人文主義教育特指20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一種人本化教育思想。
總的來說現代人文主義教育經歷了兩個主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9世紀初產生的新人文主義教育傾向。它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的繼續和發展,具有尊重歷史文化及調和發展的特點。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美國的人本化教育思想。這種教育思想產生是由于二戰后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異化為物的現象逐漸加劇。人類成為科學技術的奴隸,面臨著外部價值體系的瓦解,隨之轉向內心世界尋求價值目標。
三、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一)哲學基礎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在人性論、認識論之上吸收了存在主義哲學的觀點,核心內容是“人的存在”。同時,把人的存在視為是不斷發展的過程。此外,現代人文主義把豐富發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體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吸收了存在主義哲學家貝爾提出的著名的“我與你”關系理論重視師生間良好關系的培養,認為情感發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二)心理學基礎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它認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僅從直覺的角度去把握整體性,而且要“從意識經驗自身這一整體去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在教育的過程中,主張發揮人的整體性,使身心的發展協調一致,同注意人的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統一。
四、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特點
(一)注重個人的“自我實現”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重視教育在培養人的過程中的作用,強調培養身心兩方面和諧發展的“新人”。明確提出,教育必須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潛能的充分發展”為最終的目標,即人的“自我實現”。認為一個自我實現的人應該在其人格特征上體現出人的整體性和創造性。所謂整體性是要達到人的內外統一。
(二)強調學校教學內容的擴展
教育的目的決定教育內容。現代人文主義教育內容注重滿足學習者的個性特點和整體協調發展需要。在課程的安排上富有彈性,注意課程內容的思想性與情感性的相互滲透,要求課程內容的安排以學生為中心,考慮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相適合的課程。它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施以相應的教育,是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掘。
五、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是在美國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給人們的精神帶來危機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針對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課程改革中,只重視學生的知識結構,忽視學生的身心發展。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繼承了西方人文主義教育傳統,尊重學生的價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教學方法。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以學生的需要為核心,注意課程內容的統一性,使學生的情感發展與自我認知發展協調統一。
我國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使學生不僅具有專業的學科知識、專業技能,而且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適應瞬息萬變社會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潛能的發揮、高尚道德的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這就要求教學必須適應人的需要,強調以人為本,而不是人去適應教學過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為我國現階段教育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 引言
怎樣才能提高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不少專家學者,教師對此提出了很多珍貴的意見,包括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與素質修養、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等等。但是,在平時的高中課堂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那就是人文主義關懷的滲透與培養。我們完全可以讓人文主義參與進高中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并營造一個個高效的課堂環境。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在人文主義精神方面的體現如下:積極推進評價考試制度改革。各地要引導學校進行教學評價改革,強化評價在教學診斷和促進學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確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尤其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課程目標的全面落實。改進評價方式和方法,注重過程性評價。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命題,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經驗的有機聯系,在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時,特別重視對具體情景中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考查。首次把情感態度列為高中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人文主義觀點。中學教師為之振奮,但更為之倍感不解:如何才能把關注學生情感發展的人文主義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中,使學生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每天的學習生活中去呢?教師僅僅具有思想、智力、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素質是難以完成教育目標和達到教育目的的。教師應有情感方面的素質,情感智力是現代高中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2 什么是人文主義精神
什么是人文主義精神呢?人文主義源出于拉丁文humanus。十四到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先進思想家,為了擺脫經院哲學和教會思想的束縛而提出的,作為反封建、宗教統治的武器,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而現今我們所倡導的人文主義思想理念,應該是要求人們有心血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憐憫,要培養一種真摯的充滿人格的品格。這些思想理念在以前的教材中體現是薄弱的,不被人重視的。在高中教學中,關注人文主義精神對塑造學生的靈魂,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有極其重要意義的。
3 高中課堂中的人文主義精神關懷的具體體現
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顯然已不適應當前教育改革新形勢的發展,教學應更科學地走向教學模式立體化,即打破傳統知識灌輸的單一模式,進行自主性、探索式學習,在與人合作交流中主動又積極地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的主體性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的一個以承接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為主線的特殊的心理過程,是對師生雙方都有價值的人文關懷過程,也是師生都得到培養和發展的過程。人文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應是一種自發的、有目的的塑造自我的愉快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心理需求、興趣和持續注意作為前提,密切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采用合理的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課堂教學目標,體現教育過程的民主化、人性化,以求全面、真實地反映教育事實。人文主義在日常高中課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文藝復興最早產生于14至15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當時在佛羅倫薩、羅馬和其他幾個城市里,人民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開展反對教會神學和封建文化的斗爭。他們呼喚古典文化的復興,注重對人的關心和尊重,用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對抗神學思想和經院哲學,以推動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藝復興運動。其實文藝復興并不是要真正恢復古代文化,而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用古代文化作為反對封建、反對教會的思想武器,從而建立以人文主義為中心的思想體系,由此可見,人文主義思潮是這個時代突出的思想主題。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和人文主義之間的關系:1 宗教與人文主義的關系
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說過:人認為上帝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精神、靈魂、心,其實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開的內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從這可以看出,基督教認為宗教的一切都是和人有著密切關系的。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仍然是西方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受到了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變得越來越世俗化,但是世俗的音樂并不能代替宗教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雖然很注重人文主義,雖然從古希臘羅馬精神獲得了很多的啟發,但是他們并沒有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從感性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基督教,從中增添了更溫和親切的人情味。雖然人文主義抨擊了教會,但并沒有完全反對宗教,它只不過更加注重強調了人的尊嚴,大多數人文主義者也沒有拋棄他們心中的。基督宗教與人文主義在本質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人文主義者用優雅的古典方式,表達了蘊藏在心底的人性要求,在社會意識形態和公眾輿論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通過他們的作品,不僅看不出教會舊習,還能反映出古典精神與新時代完美結合。
2 宗教音樂與人文主義精神
2.1 佛蘭德樂派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界出現了佛蘭德樂派、羅馬樂派、威尼斯樂派三大樂派,其中佛蘭德樂派是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高度發展的一個樂派。佛蘭德樂派分布很廣,幾乎占據了歐洲各地重要的音樂職位,他們既服務于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等地,也有法國、意大利宮廷;從時間跨度上,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從15世紀中期到16世紀末,期間經歷了幾代人。隨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以奧克岡、若斯坎等作曲家為代表的佛蘭德樂派,不再僅僅專注于復雜的對位技法,他們拋棄了復雜的哥特式的對位音樂,在簡單、明確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模式中,找到了能夠充分表達以情感為基調的音樂風格,佛蘭德樂派的音樂具有清晰、簡樸和真誠等藝術感染力。復調音樂的技法也更精致、更講究:旋律平滑婉轉,靈活多變、更富有藝術性;音樂旋律不再受一些固定因素的影響,開始占據突出地位,旋律上方自由進行;節奏有了可計量的節奏,但在宗教聲樂作品中不強調律動感,只是在世俗音樂中拍點鮮明,律動感強,作品中各聲部可以通過不同的節奏型表現作品的完整;音樂織體追求和聲的豐富飽滿,復調音樂中越來越多的采用模仿手法,使得各聲部協調統一。除此以外,在經文歌、彌撒曲等宗教音樂體裁中,聲部逐漸從三個擴展到四個,三度、六度也作為協和音程被廣泛接受。
2.2 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
人文主義對音樂的影響比對其他藝術來的慢,因為音樂是諸藝術中最抽象的,本身無法精確表達自然世界與人類的思維。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樂種和中古時代一樣是聲樂,從中世紀以來宗教音樂是以歌詞為載體的,只有通過為音樂填詞,作曲家才能明確表達樂思。由于受到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這個時期的歌詞內容更加多樣化,歌詞的意義和內容也更加戲劇性,有抒情的、也有虔誠的,除了歌詞外,這個時期的宗教音樂表現力也大大加強了,作曲家們通過深刻動人、富有表情的音樂感染聽眾,讓我們體會到不同的情感力量,感受著音樂的內涵與魅力。
除了宗教音樂以外,這個時期的音樂另一突出的特點就是世俗化音樂。雖然宗教音樂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俗音樂的素材已經開始融入到了宗教音樂的創作領域中。在音樂作品中,聲樂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復調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組演唱,世俗音樂由獨唱或獨唱小組和小型樂器組表演,同時已有很多音樂是專為樂器創作的。盡管文字描繪、情緒表現和遍布模仿成為宗教與世俗音樂的共同重要特征,兩者間沒有風格上的重要差異,但是演出形態則有重要差別,宗教音樂是合唱音樂,世俗音樂則常獨唱,主要是因為世俗音樂更會反應情感與字句,獨唱比較容易表達,世俗音樂也比較會加花裝飾。世俗音樂作品中不僅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還能體現出作曲家對愛情及美好生活的向往。雖然這個時期的音樂有所傾向,但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仍然緊密相連,宗教音樂依然是這個時期音樂形式中的領導者。盡管受到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與以前時代相比較,文藝復興時期更注重情感的表達。
3 宗教改革思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在西方,宗教在個人主義的形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6世紀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各個國家都產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點的宗教音樂。在宗教音樂發展的同時,16世紀以后又出現了許多世俗音樂體裁,映射出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宗教改革時期,一方面馬丁!路德不但沒有宗教傳統,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另一方面,天主教會為了應對宗教改革運動也做出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措施。
3.1 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思想
1517年,德國維騰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在施羅斯教堂張貼了反對教會的95條論綱檄文,在當時產生很大影響,并引發了德國宗教改革運動。這場宗教改革不僅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影響到了音樂領域。馬丁!路德的宗教音樂改革的基本目標是使宗教禮拜儀式為更多地信眾所接受,他大膽地采取了相對開明的方式,希望能夠使廣大的會中參與到教會儀式活動中來。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核心觀點是“因信稱義”,按照基督救贖的理論上就是理解為:憑著信仰可以在上帝面前成義人的意思;按照基督教可以解釋成:人生來就帶有“罪性”,這是一種原罪,是人對上帝的背離。而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著重強調的就是一個“信”,雖然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思想,但也表達出了普通百姓的信仰心聲。路德在宗教改革學說中的個人主義因素,主要是從“平等”和“自由”兩個方面體現。所謂平等,他認為每個信教徒在上都應該是平等的。一方面,信教徒應該是自由的眾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轄;另一方面,基督徒又是全然順從的眾人之仆,受每個人管轄。所謂自由,就是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他一方面否定官方控制人心的邏輯推理式的理性,另一方面有提倡獨立判斷思考的個人理性。
馬丁?路德是個酷愛音樂的人,也是宗教改革的第一位圣詩作者,他采用比較通俗的言語作詩,使圣詩大眾化。他認為音樂是對上帝的贊美,它不僅具有打敗邪惡的堅強力量,還是醫治抑郁的良藥。他從未想把音樂擯棄于教堂之外,相反他更希望能夠盡力的提高音樂的水準。路德重視個人的信仰經歷,在音樂還注重創作民眾化的宗教歌曲。雖然路德成立了新教,雖然在教會禮儀中擯棄了羅馬教會的因素,讓每個會眾在贊美上帝的時候詠唱德語歌詞、旋律優美的教會歌曲,但是仍然保持了天主教的音樂儀式。路德為了使信教徒親自在贊美詩中贊頌上帝,他把新創作的新禮拜歌曲稱為“眾贊歌”,它的歌詞通常都是采用分節體的德文詩歌,配上容易演唱的單聲部旋律。路德的教會音樂理念不僅帶著強烈的個人感性色彩,同時也反映了他作為一名神學家、傳教士和教師的態度。自從宗教改革以后,對信奉信教的教徒來說,他們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他們不僅可以參與讀經和唱詩,還可以用自己的言語來和上帝交流,上帝成為世上所有人的天父,更有其普世性。宗教改革不僅改良了教會,在宗教音樂作品中還展現出了人類生活的精神世界,充分體現出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
3.2 反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思想
1545~1563年間,面臨著歐洲不斷滋長的宗教改革情緒與嚴峻形勢,天主教會為應對宗教改革運動也做出了一些列的改革,被稱為反宗教改革,主要討論如何應對宗教改革運動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在初期的會議改革時期,教會音樂家們的意見有很大的分歧,很多人認為教會音樂已經喪失了原有的純潔性,如:曲調過于世俗性、器樂過于喧鬧、音樂結構過于復雜……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對宗教歌詞的理解。守舊派的音樂家們認為應該保存古代圣樂的遺產,堅守堡壘,把一切和音樂改革有關的因素都看做是危機,他們反對一切世俗的、非宗教的因素,反對在宗教儀式中除了管風琴以外的其他樂器。另一些音樂愛好者們則反對對多聲部音樂的否定,他們認為音樂再回歸到單聲部音樂是不現實的。代表天主教會的羅馬樂派和威尼斯樂派,從不同的觀點和立場出發,不僅豐富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內涵,從中也體現出了人文主義精神。
4 結語
文藝復興時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挫折、有過度、更有發展,它是一個受人文主義精神影響的新時期,在這個時期人的價值、個性、和尊嚴都得到了肯定,并且從顯示的世俗生活中逐漸體現出來。這一時期的宗教音樂從總體上講是人文主義與宗教定式的交融,音樂形式規范自由,情感表現上既有感性的“情”,又有理性的“悟”,宗教音樂不僅面對宗教與宮廷,也開始面對市民階層。這時期的作曲家們也更注重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為主,用音樂打動人心,完美地體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潮。
參考文獻:
[1]沈金華.淺談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特點[J].自貢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1).
[2]王道靜.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對宗教音樂的影響[J].甘肅教育,2007(12).
[3]程志敏.論文藝復興的現時代意義[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10).
[4]蔡玉良.西方音樂文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5]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展人文主義思想教育
第一,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思想教育要注重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有效結合。當前的初中教育中對于歷史科目的重視度還不夠,很多學校偏重于科學知識的傳授,對于歷史這樣人文知識為重點的教學科目有所忽略。但是,通過素質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認識到,我們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過硬的知識素養,還應該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重視初中歷史教育實際上就是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在一起,發揮其共同的積極作用。初中歷史教學屬于人文學科的范疇,因此歷史課程不僅具有科學性,還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性。所以在初中歷史課程的人文主義思想教學中不僅要體現歷史知識的科學性,還要體現歷史學科的人文性。
從1350年開始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標志著歐洲近代文化的新開端,而人文主義便成為了這一時期最強勁的社會思潮。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是一個以人文學科的研究與學術為基礎,與基督教神學的人生觀相對立,以人和人的現實生活為中心,以培養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為理想,以促進和實現人類幸福的現實生活為目的。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一書中說到,“當幻覺的紗幕一經扯碎,當對于自然的恐懼和對于書籍和傳說的盲信一經克服時,就有無數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等待解決。當別的民族對自然仍淡然漠視的時候,整個民族卻喜好研究自然和考察自然……意大利研究自然科學的人自豪地在《神曲》中探索出對于自然科學感興趣的暗示和證明。”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核心是關于人的理論。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尖銳地批判了基督教對人的貶低和輕視,批判了宗教的“原罪”說、禁欲主義和以出身、等級論品質的傳統觀念,贊揚人在宇宙中的獨特的、崇高的地位,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尊嚴。同時他們多方面地探討了人性問題,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和情感的合理性,重視人的現實的世俗生活,提倡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追求一種幸福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偉大的音樂家李斯特將《神曲》改編為鋼琴曲,從那激昂的旋律中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強音;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通過《羅密歐與朱麗葉》表現當時人們對人本文由收集整理性和美好愛情追求;法國勃良第樂派的杜費開始將世俗音樂引入宗教彌撒中;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則對整個宗教社會,包括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人文主義思想對西方音樂的影響
在文藝復興中,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從音樂欣賞的角度說,音樂無論是在形式、內容以及理論體系諸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并得以迅速發展。繼之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人文主義理論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并逐漸成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它對西方的現代音樂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音樂要和諧悅耳
音樂家廷克里說:“諧和與不諧和只能用耳朵來判斷”,“我從來不相信天體和諧的現實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是誰也不能說服我,使我相信:離開發音就不可能想象諧和的音是‘天體’的運動產生。”“我從來沒有由于聆聽它們、檢驗它們而不邊得更為愉快,更能受到啟發的了”。文藝復興時的作曲家、理論家維森蒂諾也認為,一部作品必須“充滿和諧”,“缺少諧和,便會乏味”,音樂作品必須“充滿和諧”,“用諧和音使耳朵得到滿足。
(二)音樂有了初步的分類
人文主義思想對西方音樂的影響還表現在音樂服務于不同的社會階層,有了初步的分類,即“上流社會的音樂,(musie reservation music in polite soeiety)、“卑微的,(cose basse,the humble things)、“喜劇性的,(cose buffoni)、還產生了“室內樂”與“教會音樂”區別。維森蒂諾稱前者為室內唱的歌(da cantare in camera),后者為教堂唱的歌(da cantare in chiesa)。
(三)人們對音樂的認識趨于客觀
作曲家加福里于1496年說:“諧和就是悅耳的諧和相極端、相對比的聲音由中間聲部結合到一起的相應的音響。人們認為聲樂音樂應當與它們所配的歌詞充分結合,音樂不僅應當表現其曲調的外部特征,而且應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意義,應加強音樂對歌詞的表現力。由此可見,人們在這時對音樂諧和與否的標準己不再受宗教觀念的束縛了,而真正以發揮人的本性為標準。
(四)民族風格音樂的興起
文藝復興掀起的人文主義思潮發源于意大利,文學上,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創作了《歌集》,薄迦丘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他們通過頌揚愛情、贊美人現世的幸福,首先把理性思維的發出者——人彰顯了出來。肯定人的情感的正當性,肯定人的寶貴,這是同時期的文學作品都多少有的特點,也是貫穿文藝復興的一個主題。人們開始關注自身,關注自身的認知能力,使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頭腦思索世界。這樣的理性蘇醒不僅體現在人文主義文學當中,更使以理性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迅速發展,形成飛躍。這些都是理性的表現形式。
新古典主義繁榮時期,理性又著重表現為個人的對立面,成為捍衛榮譽、高貴的力量。這樣的思想和哲學家笛卡爾有一定關系,他認為理性就是良知,人人都有,他肯定人的理性,主張用理性克制,為古典主義提供了哲學基礎。法國是古典主義的大本營,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和拉封丹是其中優秀的代表。高乃依創作的悲劇《熙德》上演,引起轟動,這部悲劇反映的就是義務和感情之間的矛盾。隨后創作的《賀拉斯》,反映的也是為了民族大義放棄個人恩愛。雖然這些作品之中反映出來的已經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性,但是,理性在另一個側面得到了發揚。
啟蒙主義更是和理性密不可分,黑格爾說“認識理性法則的合法性稱為啟蒙”[2]。啟蒙主義者們把自己看作是整個受苦人類的代表,把一切制度和規范放在“理性”的審判臺前,批判舊的,并且描繪出一個自由平等、普遍幸福的“理性王國”。
由此可見,歐洲歷史上重要的三個文流中都暗暗涌動著一個不安的力量:理性。但是,三個時期的理性又具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分析他們之間的區別就非常必要。
二 理性基礎的區別
雖然同樣是理性的思維方式,但是,三個不同時期文學的理性基礎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明確理性基礎的區別,是本文的重點。
文藝復興的理性基礎是神本主義的。這是需要論證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要明確這個問題,首先要對我們長期混淆的兩個概念作出區別:教權和神權。由于中國文化自身具有相對獨立的系統,也由于歷史上對于“中世紀”和基督教的誤解,我們一直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充滿了“人神對立”、彌漫著社會道德和個人情感的對立,于是,人文主義的文學家通過創作,使“人發現了人”,這是一場反對神權的斗爭。順著這樣的思路去理解人文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各國文學,難免對其中充斥著的宗教氣氛和敬虔品質以及基督教道德感到茫然,究竟為什么屬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的最早的代表彼特拉克和最后一個代表托夸多 塔索都歌頌宗教的力量?為什么法國人文主義代表拉伯雷會跟隨巴黎主教出訪意大利?為什么西班牙的塞萬提斯會隨從紅衣大主教到意大利?一般,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作者思想的矛盾”,或者以”“新興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一筆帶過,一筆勾銷,就此了結。但是,這樣的解釋,說服力度與日俱減。
事實上,對于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和作品的解讀需要新的分析和新的視角。區別“教權”和“神權”是最基礎和最必要的一步。“神權”反映的是一種精神體系和思想體系,而“教權”反映的是一種社會體系。一個在神權之下的人,是基督信仰之中和上帝親近的人,指的是一個人了解到自己的渺小,相信上帝比自己強大有力,一個人知道自己無法超越生老病死的終極困境,從而依靠上帝得到拯救,因此,神權僅僅和個人的思考方式、精神狀態和生命體驗有關,一個生活在教權之外的人也可能生活在神權之下。而教權指的是教會作為一個社會團體和機構代替人和上帝溝通,代替人作出決定,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之下,教會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政治力量。當時的羅馬教會以上帝的名義各項命令,就是一個例子。人文主義者們,從但丁開始,諷刺和反對的就是作為政治力量的教會,而不是精神意義上的上帝。所以,與其說是“人神對立”,不如說是社會階級對立,與其說是“發現了人”,不如說是回歸了個人和上帝之間的一對一關系。
這樣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人文主義者們從來就沒有對“神權”提出置疑,在思想領域,他們并不想否定上帝。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但丁讓教皇下地獄,但仍舊堅持上帝的審判。德國的馬丁路德寫出的《我主是堅固堡壘》更是他反對教會專制,提倡“因信稱義”思想的反映。人文主義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創作主要在文藝復興后期,他的創作既是文藝復興的頂峰,也充滿了對人文主義的反思,甚至反映了對人文主義的一種虛化。從他的悲劇《哈姆雷特》之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神本主義基礎。《哈姆雷特》之中有著名的疑問“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當時的哈姆雷特已經完成了思考的變遷,他的思維已經從宗法責任和社會責任轉移到了本原性的思考,復仇一再延宕,因為復仇相對于人性的脆弱和渺小實在是太不重要了。這是普遍達成共識的結論,但是,如果對這樣的發問的思想基礎進行追問,我們會發現,他疑問的基礎是基督教的神本主義思想,對于哈姆雷特來說,生活在現世目睹人性的脆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選擇死亡?但是,死亡對于他并不是虛無,在哈姆雷特的心中,死亡意味著接受上帝的審判,自殺和他殺在上帝那里同樣是殺人之罪這樣的疑問和祥林嫂的困惑有相似之處。只有從基督信仰出發,才能更好的理解當時的著作。
新古典主義時期,理性的基礎是人本主義的,但是,這個“人”僅僅限于國王、英雄等高貴的人。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是意大利,新古典主義的大本營是法國,文藝復興影響了法國,但是,法國的新古典主義并不是人文主義文學直線發展的結果,當然,也不是其直接受挫的結果[3]。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理論家布瓦洛曾經明確的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提出了批評:
因此,首先愛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遠只憑著理性獲得價值和光芒。大部分人迷惑于一種無理的偏激,總是想遠離常理去尋找他的文思;在他的離奇詩句里他專想驚人,別人和他一樣想,他便覺得跌下身份。避免這種穿鑿吧;不要學那意大利,讓它用假色澤使文章光怪陸離。[4]
這一段敘述中肯定并且頌揚了理性,同時把意大利的文章稱為“假色澤”。可見,新古典主義文學倡導的理性已經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們倡導的理性了。這就印證了我上面提到的:這兩個時期的文學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直線發展過程,新古典主義雖然受到了人文主義的影響,但是,更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文學存在批判。當然,新古典主義也不是人文主義直接受到挫折的表現。二者之間存在的裂痕,說明理性的基礎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我認為,文藝復興時期占主導地位的人文主義思潮質疑了教皇的權威,是對政治壓迫的反抗,依賴的是人的政治熱情。在神權作為基礎的前提下,人們尋求和上帝的直接接觸、對話。體現在文學作品之中,就出現了個性解放和理想主義的特點,體現在宗教之中,就是宗教改革的出現和清教徒的壯大。雖然宗教改革者們并不是對神權質疑,但是活躍在下層的宗教改革在使人恢復和上帝直接的關系的同時,也把這一切建立在人的自由意志的基礎上。這就為神權的松動提供了可能。而事實上,神權也確實縮小了其作用范圍。到了17世紀新古典主義盛行的時期,順應當時法國達到高峰的封建王權,文學也已經把關注點集中到宮廷、國王、英雄等特殊強勢群體的身上。沙龍文學盛行,貴族色彩濃重的文流說明,當時基督教的神權基礎已經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至高的權利:王權。國王為代表的貴族代替上帝受到普遍崇拜和頌揚。神本主義基礎被人本主義基礎取代。高乃依的《熙德》中的人物用理智控制感情,得到作者的肯定,拉辛的作品多從反面諷刺了缺乏理性、放縱的人。這既是對人文主義的破壞性弊病的抵制,也是人文主義的發展,是人們開始把人文主義者堅持的神權從天上轉移到地下,成為古典主義者心中的王權。所以,新古典主義不僅僅是人文主義的對立面,更和人文主義有復雜的“轉移性的連接”關系。
啟蒙主義時期的理性基礎是人本主義的,這個時候的人具有極大的廣泛性,可以理解為“人類”或者“所有的人”。啟蒙主義的典型范本還是在法國。這一時期有一些非常響亮的名字: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歌德、席勒。雖然他們最具有影響力的著作并不都是文學作品,但是,還是可以對他們的文學作品進行關注。孟德斯鳩創作了書信體諷刺小說《波斯人的洗禮》,對門第觀念和上流社會的生活進行了嘲諷。啟蒙主義成熟時期的《百科全書》更是對特權進行了深層的批判。值得一提的是,加隆 德 博馬舍創作了關于費加羅的三部戲劇,把古典主義時期受人景仰的王權、特權拉回到可以肆意挖苦的地位。當然,還不能遺漏一個英國人——彌爾頓。他是文藝復興和啟蒙主義的橋梁,恩格斯這樣說他是“第一個為弒君辯護的人”,這也印證了啟蒙主義存在由貴族人本主義到平民人本主義的一個轉移,由王權轉到人權。
啟蒙主義時期的這些作品都體現了民主的思想,我們的教科書一直把啟蒙運動看作是反封建的運動,認為矛頭指向的是封建階級。但事實上,啟蒙主義體現和倡導的民主的思想,是針對一切壓迫者的,是針對一切不平等的制度的。它的精神核心是對于平等的要求,這種精神要素已經超越了啟蒙主義盛行的那個時代。可以說,這是一種平等理性,甚至是一種平民理性。 三 理性來源的區別
人文主義、新古典主義以及啟蒙主義的來源也不相同。人文主義產生在文藝復興時期,所謂復興,就是人文主義文學掀起了希臘文學以后的一次文學。1453年,土耳其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帶著古代的手抄本逃到意大利,使古代文明被重新發現和重視。人文主義文學作家提倡希臘古典文化,研究推廣古典名著。其中彼特拉克還收集了許多古希臘、羅馬的抄本。希臘、羅馬文學和中世紀的文化形態形成了反差。和基督教文化相比,希臘、羅馬的文化更強調人的力量,更注重人的生活記錄。可以說,希臘、羅馬文化是人文主義的理性精神來源。
新古典主義文學并沒有更新的理性來源,它仍舊和希臘、羅馬的文學脫不了關系,古典主義文學的作者們以希臘羅馬的文學為典范,這一定程度上是文藝復興的影響。只是,當時法國的王權達到頂峰,沙龍文學成為上層精神和文化的中心,新古典主義文學就生長在這樣的溫床上,也就充溢著貴族的氣息,充滿了對等級和王權的認同。在這樣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人文主義對個人的強調與等級和民族國家發生矛盾,于是,克制個人的古典主義文學的理性就發展了起來。這是人文主義理性的受挫同時也是發展。
啟蒙主義的理性來源要追溯到中國。當時,天主教內部一場關于中國的禮儀之爭引起長達百年之久辯論,參與這場爭論的有德國和法國的一些啟蒙思想家。這使中國的思想資料進入歐洲學者的視線。啟蒙主義的思想家們對這個東方文明表現出很大的熱情。伏爾泰曾經說:“歐洲王公及商人們發現了東方,追求的只是財富,而哲學家在東方發現了一個新的精神和物質的世界。”學者們對啟蒙主義與中國的思想淵源關系早就有文章敘述。啟蒙思想家至少從四個方面吸收了來自中國的思想資料[5],這里不一一羅列。特別是啟蒙思想家崇尚的“理性”等概念實際上與中國古代哲學關系密切。伏爾泰稱中國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指的就是中國人把萬物的本原看作是“理”,沒有超驗和神奇的意味。雖然現在不少學者把這個看作中國思想元素中的缺陷,但是,對于啟蒙主義還是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注 釋:
[1]漢默頓《西方名著提要(哲學、社會科學部分)》394頁
[2]黑格爾《歷史哲學》701頁
在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形成的初期,由于當時的社會的特性,人類學習的主要是古典語言與古典學科,思想上的不足和局限讓他們認為培養的人才就是需要可全面發展的。這時候,維多里諾作為早期人文教育思想的關鍵代表,他認為: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育出德、智、體、美、勞不分伯仲,具有責任感但又不失自身個性的人才。到了后期,人們不再只是關注古典文學,開始與現實生活接軌,思想也變得更為寬廣活躍。作為代表的拉伯雷認為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應將重點放在對新人的培養上,學習內容也更為廣泛,涉及天文地理,詩書美樂等。如今,我國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具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注重一個人的素質。“物盡天擇,適者生存”,只有高水平,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創新性人才才是當今社會的主力,才能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存活并閃閃發光。
二、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實踐能力
目前,英語專業已成為絕大部分高校的必備學科。為了滿足社會對科技人才的需要,很多理工科院校也設置了英語專業,就是為了培養高科技的英語人才。例如:科技英語翻譯人才。但是這類院校的大部分學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具有緊密的邏輯思維和推斷能力,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識,對于語言不敏感。在英語學習方面,普遍弱于文科生。筆者在眾多高校對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七成以上的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主要是來自教師教學,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在教學課后會適當的進行自主學習。而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師講課,學生聽,這更使得現在的學生只是很被動的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口語表達能力極為低下,更不提在這之上進行自主創新。鑒于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將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貫徹落實到實際的教學課程中,通過各種有利手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之更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2]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使得很多人學習的英語都是啞巴英語。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現狀的高校英語教師都很注重學生在語言方面的教學,尤其是英語的發音,語法等,對其準確性和流暢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這樣的教學往往讓教師只重視語言,而不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思維局限單一,知識面狹窄,思考問題困難,容易出錯。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施行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3.增加相關課程
在當今社會,英語無處不在,很多高科技產品的解釋說明等都是用英語描述的。因此在理工類高校,英語專業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翻譯科學器材,書籍的存在,偏重于對英語技能的應用教學,而中西文化方面的教學一般都只是眾多選修課中的一個。這樣的設置雖然使得學生能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但卻忽略了人文教育。平時高校開展的眾多活動,也只是迎合學生個性,缺乏創造力和新穎性。因此,多設置相關課程,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整體競爭力很有幫助。
三、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途徑
1.樹立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
實現自我,挖掘潛能是教育的真諦,語言類教學同樣如此。作為學生們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們更應該去開闊自己的思維,貫徹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去引導學生學習,啟發他們創造。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拓展。
2.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
環境影響人的思維。在理工類大學的校園里,長期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學生重理輕文的思想,極度缺乏人文精神。對于這種情況,英語教師就要通過貫徹實施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論,改變他們舊有的數據思考模式,擴大學習范圍,包括哲學、政治、藝術歷史等,重新梳理知識結構,培養人文精神,使之在未來與他人進行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3.教師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提升自己的素質
憑借網絡化教學,知識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快,容易使學生從感官上穿越時空到達的特定的社會模擬時代,體驗和感悟原有文化成為現實。可以說學生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汲取知識,由此人文主義教育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一環必將在網路時代更顯重要。
如何定位中小學人文主義教育呢。這是專家學者們探討教育人文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十一世紀,全球知識信息網絡化令中國教育具有不斷學習的特點更加明朗化。知識網絡化、人文主義思想、中小學教育三者的融洽與否關系著社會的未來與希望。社會中的種種問題,促使中小學人文主義教育更加重要,亟待不斷完善。
首先,人文教育學科是研究人類社會現象及發展規律的學科。具備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獨特性
人文教育學科同哲學、社會學、文學及倫理道德思想體系一樣,是以人的教育為中心,促進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提升,以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為最終歸宿。
由此,作為網絡化教育中的主體——學生的人格將得到曠古未有的尊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人文意識,強化人文主義教育成為人文主義教育的首當其沖的任務。
基于互動多媒體手段,網絡化教學使得各個人文學科涉及到的人物,在學生心中將留下個性鮮明的印象。教學中涉及到的諸多關于特定時期的音樂、服飾、繪畫、建筑等內容,通過多媒體手段演示,將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豐富多彩的人文風貌,乃至社會的演進變遷,人類文明的進步特征詮釋,人物個體的復雜化,藝術的多姿多彩,這一切人文教育素材展示都將震撼著學生的心靈,在信息網絡化的今天,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養成更加明朗化。這與時代的發展密不可分,網路時代的教育影響力強大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網絡化時代人文主義教育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進社會更加健康發展
在二十一世紀多媒體網絡化教學時代,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借助中小學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素材人物篇章,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士、俠義忠士等許多古今令人敬仰的人物,猶如夜晚燦爛的群星,生龍活現的出現在學生的視野里:古代的岳飛、文天樣,當代的焦裕祿、雷峰、孔繁森等其人性光輝形象感人至深。中小學的人文主義教育應該成為一種潛意識的永恒的道德教育,有意識的展現、不斷的熏陶、慢慢地感化,不斷地滋潤著學生的心靈,不斷的教化,不斷的完善學生的人格。明白是非判斷,隱化了強制的外在教育,讓教師與教育工作者身體力行,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不斷養成與完善。
再次,網絡化時代人文主義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明辨思維能力,誠信為本的人文主義教育尤為明顯
在二十一世紀初,在這個網絡化信息時代,人文主義教育中突出培養學生的誠信原則尤為重要。緊跟時代步伐,能力的培養不可缺失,但是誠信的培養更加突出。在人文教育教學中,即重視學生的理解與明辨思維,又要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兼顧誠信的培養,這體現了網絡化時代的人文教育在健全人格培養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三,二十一世紀網絡時代的中小學人文教育更加突出情感、價值觀與世界進步國家想融洽
中小學人文教育的核心定位于是人格教育與道德提升,促進社會進步、促進受教育者與世界進步國家人文主義教育相適宜。
199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次會議,世界各國定位基礎教育的使命時.著重提出為最終實現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標而努力。
由此我國的人文主義教育必須深思的幾個問題:
l、培養和平、人權和民主的具體實施中所依賴的價值觀念定位;
2、強調認知學習,更要強調情感和行為的教有定位;
3、學做世界公民,與世界相同的價值觀念和知識應用于實踐的定位。
以上三點說明,中小學人文教育的定位傾向地位尤為重要,這關系著整個國家乃至世界人類的教育。
第四,二十一世紀網絡化時代,中小學教育意識形態的傾向定位不同凡響,須科學分析定位
“科學人文主義”一詞是薩頓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為了解決科學和人文這兩種不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緊張關系的。然而,在內在論影響之下,科學哲學向來是見物不見人,把科學活動看作一個封閉的系統,只研究科學自身的因素,而忽視了研究科學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來,邏輯實證主義者片面強調主觀感覺的“中性”,更使科學逐漸脫離社會因素和人的因素。這里仿照薩頓科學人文主義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尋求一種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即人本主義思想。
一、科學人文主義的緣起、內涵及意義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并展現出了無窮的魅力,使“瓷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科技的繁榮壓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獨尊的大科學主義。但是,繁榮的背后往往總是存在著陰影,科學過度發展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也日漸突顯,人文主義者們對其的批判之聲越發之大,發科學主義的浪潮也變得日漸高漲,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學與人文的分裂對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嚴重。對此,薩頓指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沖突”。這種沖突必將伴隨著科學和人文的發展進一步加深·舊人文主義是以解放人性、尋求自由為主題的,而薩頓就針對科學與人文的矛盾敏銳地提出了新的科學人文主義。薩頓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使科學人文主義化,最好是說明科學與人類其他活動的多種多樣關系——科學與我們人類本性的關系”。在薩頓看來,只要關注科學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學中“注入”人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他于是提出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新人文主義,即“科學人文主義”,他又將之稱為“科學人性化”。
薩頓指出僅僅依靠科學并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愛因斯坦也曾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所以,必須使“科學人性化”,強調促進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服務于人,在這一點上。科學發展觀與之完全一致。它主張科技發展要以人為本,因此,是薩頓科學人文主義的繼承、弘揚、創新與實踐。
如僅就文化層面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總背景是“兩種文化”的分裂與對立。所謂“兩種文化”,在目前狀況下,可按薩頓和斯諾所指認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專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學者(文學知識分子)的文化。具體而言,科學人文主義產生的基礎至少有三:一是傳統人文主義,二是近現代科學及科學文化:三是現當代的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沖突以及人們對此問題的求解。薩頓的科學人文主義是一種理想的科學技術發展觀,它至少包含四層意義:作為一種新人文主義,其以科學為基礎:同時肯定人文的價值,強調必須以正確的人文價值觀為導向促進科技的發展;倡導科技與人文的協調共進;其目的是使科學發展完全為人類服務。
科學人文主義自提出后,引起科學哲學等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及深入探討。至20世紀50年代末,斯諾明確指認了“兩種文化”現象,之后布羅克曼提出“第三種文化”,同時伴隨著“索卡爾事件”、“科學大戰”,科學人文主義思潮在西方得到時代的關注,獲得了新的發展。
既然科學人文主義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呢?這需要尋求一種適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動中實現科學人文主義的手段——科研人本主義
(一)人本主義思想的起源和特點
在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普羅泰戈拉就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封建神學的蒙昧主義和禁欲主義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到了14世紀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新興的學者以研究古代文化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開了反封建主義和天主教的神學統治的斗爭。文藝復興在15世紀擴展到了整個歐洲,到16世紀達到。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思想家抨擊封建神學的“神本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以“人性”來反對教會的“神性”,主張個性解放和自由,把人們的價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間,高揚人的意義和價值,形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主義。
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的再次興起則首先是基于其發展之中面臨的新矛盾,因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與傳統的人本主義比較出現新的特征:傳統人本主義從人本身出發研究自然、以某種精神或物質的實體為基點來說明人。在認識論上要求得某種共性的東西,因此是本質主義的,并且強調人的理性作用。而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自然的研究,認為哲學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體的高度,主張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本體論。對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義、理性主義的解釋,認為人是孤立的個體,其存在及本質是情感意志和心理體驗等,是超出精神物質之外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不承認世界有所謂共性的東西,強調人的個體性,在個體的自我中尋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體驗。
(二)從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發現科研中的人本主義
在在歐洲中世紀文化中,基督教的影響占有統治地位,決定了當時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意識形態,在中世紀早期即使最杰出作家和作品,也都具有盲目的的特點,當時人們的行為、思想及文化活動都需要服從于宗教這一準則。藝術也不可避免地蒙上濃厚的宗教色彩。當時宗教教義是藝術創作中的主題,幾乎完全表現,成為宗教教條的插畫。
在經歷了封建教會勢力1000年統治后,人們開始掙脫精神上的束縛與奴設,被禁錮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們的重視。個人價值的確立,肯定了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促進了世俗文化的發展,并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思想體系――人文主義。人文主義遠承古典的遺緒,同時揚棄中世紀那種文化,恢復對人性的贊美。
同時,這一時期的畫家開始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對藝術作品的創新,由于人們的思想從長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來,發揚了勇于探索、富于進取的精神對人體進行解剖,畫下不少的解剖圖。科學的透視法的發明使畫家們可以在平面上如實地再現客觀世界的真實面貌,極大地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油畫材料、油畫技巧的改進使歐洲繪畫寫實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開始體現遠小近大的自然規律。
世俗體裁得到極大發展,楊凡?埃克的《阿爾諾非尼夫婦像》和《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西方肖像畫中最重要的作品,它以肖像的情節性處理和人物內在的感情和形象化的表達取勝。這幅畫已具有風俗畫的雛形了。《雪中獵人》也是一幅展示農村純樸的冬獵生活的作品。中景是兩處結了冰的池塘,有人在滑冰、捕魚,這些細小的人物打破了冬日的荒涼與靜寂。天色陰沉,三兩寒鴉或棲息或飛翔,這一切是那樣自然樸實,那樣充滿暖意。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創造了許多歌頌生活和自然、歌頌愛情、歌頌英雄人物的畫幅和雕塑,這些作品拋棄了中世紀的神秘主義,具有清晰、簡樸和真誠的美的感染力。在粉碎中世紀精神枷鎖的過程中,人們不僅發現了世界,也發現了自己。這在他們的生活和文化追求及文學藝術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
二、在文學藝術上的發展
在文學、詩歌、等作品中,追求探索自然界的美,表現了自然對人類精神的影響,不再向中世紀的人們那樣有意地避開自己,而是大膽地探索自己的靈魂,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丁是人文主義的先驅者,他在詩歌和學術著作,特別是《神曲》中,表達了對古典文化的崇敬,第一次從多方面鮮明地抒發了人文主義新思想。人文主義初期的杰出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學識淵博,對希臘羅馬文化有精湛研究。他熱心搜求古籍抄本,發現了西塞羅等古典作家失傳的書信和著作。他是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把人和現實生活放在中心地位,通過注釋、闡述古籍,批判中古文化,譴責禁欲主義,宣傳人情世道。薄伽丘也致力于人文主義學術的研究,是當時西歐第一個掌握希臘文的學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活動與創作,對意大利和歐洲傳播人文主義、促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發展,都發生了很大作用。他們所在的佛羅倫薩,成為意大利人文主義運動的中心。
三、在建筑藝術上的發展
文藝復新時期的建筑能閃爍著智慧的光輝,與當時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分不開。1414年,人文主義者波焦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發現了古羅馬建筑家維特魯維奧的著作《論建筑》手稿。維特魯維奧認為,建筑是一門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精密科學,并介紹了有關修建神廟、劇場以及其它建筑物的技術。但人們在學習古籍中遇到很大困難,阿爾貝蒂據此并結合他的研究寫了《建筑十書》,對后世影響甚大。帶古代裝飾風格的建筑,它的基礎仍然是表明理智和智慧的進程。
人文主義者認為,建筑的首要功能是為人的世俗生活服務,特別是為城市公民生活服務。建筑的最大榮耀在于為城市提供實用之需與現實之美,因此商業利益、軍事防衛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務的主要內容。公共建筑主要服務于市民。在陵墓建筑方面,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則大大減少了宗教因素,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現死者生前的生活和業績。
四、在音樂藝術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