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9 14:51: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減少農藥污染的建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達1500多種[1],農田雜草超過580種[2],農藥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每年可挽回糧食產量約7%的損失。與此同時,由于我國長期、大量生產和使用高毒農藥,對生態環境已經產生了嚴重危害,因此,加強農藥環境管理,控制農藥污染已成為當前環境保護的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3]。
1.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1.1對土壤的污染
土壤是農藥的主要集散地,施入農田的農藥約有80%以上殘留在0-20cm的土壤表層[4-5]。我國每年農藥使用量巨大,因此土壤受農藥污染的程度比較嚴重。由于土壤膠粒和腐殖質的吸附作用,降低了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揮發、擴散能力,延長了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時間,不但造成土壤生態系統功能失調,減少土壤中微生物、原生動物等的種群、數量,還改變了土壤pH、EH、CEC,使土壤孔隙度發生變化,造成土壤酸化、板結,最終導致土壤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1.2對水體的污染
向水體直接施用農藥,農藥生產廢水排放、農藥包裝和施藥器材隨意清洗已經成為我國農村水污染的主要來源。環境中的農藥隨著降雨、徑流以及灌溉水等途徑不斷擴散、遷移,使我國大部分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3年王未等對長江、珠江、黃淮海、松遼4大流域水體進行了污染分析,結果表明,農藥水污染區域分布與農作物種植分布緊密相關,種類和濃度受到季節、當地水文特征、氣候影響較大[6]。農藥對河流、湖泊、河口區域底泥污染也比較嚴重,由于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其農藥含量明顯高于表層水中的含量。水體和底泥中的農藥及代謝物破壞水生態系統平衡,對水中生物的繁殖和生長產生毒害作用,并通過食物鏈逐級富集,使處于食物鏈高端的生物受到更大威脅。
1.3對大氣的污染
大氣中的農藥污染主要來源于生產企業排放的廢氣,農藥噴灑過程中散發的細霧,施藥后的植物、土壤、廢棄包裝揮發的殘留農藥。空氣中農藥的濃度與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農藥廠、施藥區域濃度最高,隨著空氣的流動,農藥不斷擴散,雖然濃度有所稀釋,但是污染范圍也隨之擴大。農藥在空氣中的擴散速度和濃度還與施藥對象對農藥的吸附程度、農藥劑型和性質等有關,易揮發性農藥污染比較嚴重;化學性質穩定,脂溶性強的農藥在大氣中的污染持續時間長,危害性大。
2. 造成我國農藥污染的主要原因
2.1產品結構不合理
農業發達國家在農藥產品結構上以高效、高選擇、低毒、低殘留農藥為主要,而我國仍然以高毒產品為主,而且品種老化、劑型單一、品質無保障。目前,我國的主要農藥劑型仍然以高污染的乳油、粉劑、可濕性粉劑為主,其中50%左右為乳油。在劑型加工過程中,往往從降低成本角度考慮,選擇成本低、毒性大的有機物作為溶劑或助劑,致使大量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進環境。
2.2農藥生產企業污染治理效果差
我國農藥生產企業點多面廣,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生產設備落后,環保投入低,“三廢”治理效果差。農藥生產企業環保責任意識淡漠,偷排、偷放、超標排污、污染治理設施不健全或擅自停運等現象嚴重,極易造成周邊環境污染事故,甚至危害群眾身體健康。
2.3施藥技術落后
我國大多數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環保意識,施藥方式仍停留在粗劣稱量簡單配置水平,施藥過程中超量、超范圍、超次數、甚至濫用高毒、劇毒農藥現象相當普遍。而且,施藥設備落后,“跑、冒、滴、漏”現象嚴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單位面積施藥量平均高出2-3倍,某些地區年用藥次數多達30余次,用藥量高達300kg/hm2 [7]。
2.4管理體系不健全
我國沒有出臺國家級的農藥管理法律,農藥管理主要依據《農藥登記規定》、《農藥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缺乏權威性。農藥管理力量薄弱,執法體系不健全,農業、環保、工商等職能部門責權不清,缺乏溝通與配合,難以形成統一的監管和執法合力。
3.治理對策
3.1建立有效農藥環境污染監管體系
完善農藥環境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出臺符合我國國情的“農藥管理法”,從法律層面上給農藥管理以有力支撐。改革農藥污染監管機制,在明確各職能部門責任和權力的基礎上,建立農藥污染監管機制,細化法律責任,建立農藥污染生態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制定高毒農藥限管制度,明確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高毒、禁用農藥處罰標準和承擔的法律責任。
3.2加強農藥生產的環境監管
農藥廠嚴格執行排污申報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必須達標排放,符合總量控制要求。加強農藥廠及周圍環境監測,加大污染防治監管力度,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設施要堅決予以治理或取締。推行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產能,關停高毒、高污染生產線。推行農藥廠信息公開制度,接受公眾監督。
3.3加強農藥銷售和使用管理
規范農藥市場準入審查,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管理,鼓勵銷售、使用高效、低毒、低污染、低殘留農藥。建立農藥質量監管體系,對銷售或使用高毒、假冒偽劣農藥的違法行為,依法從嚴查處。制定農藥使用管理標準,加強農產品農藥殘留監督性監測,減少用藥量和施藥次數。改進施藥技術,建立有效的農藥廢物回收制度,降低進入環境的農藥數量。
3.4研究開發新型農藥
盡快調整農藥產業發展方向,加快研究開發新型生物農藥產品,鼓勵大型企業研發新農藥、研究新劑型,推廣使用生物農藥,保障我國農業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曙輝,宋天慶.關于我國化學農藥使用相關問題的理性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07(1):43-47.
[2]梁巧玲,馬德英.農田雜草綜合防治研究進展[J].雜草科學,2007(1):17-18.
[3]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我國農藥污染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J].環境保護,2001(2).23-24.
[4]侯洪剛.關于土壤中農藥污染殘留及降解途徑研究[J].現代農業,2012(5):51-52.
[5]田興云,馮德華.減少農藥污染保護生態環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6): 245-246.
[6]王末,黃從建,張滿成,周慶,李愛民.我國區域性水體農藥污染現狀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3(5):5-9.
[7]譚亞軍,李少南,孫利.農藥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J].農藥,2003(2):12-16.
現如今農藥使用較為廣泛,大量農藥施入土壤中,除了少部分與作物接觸之外,大多數還是殘留在土壤中。如果說施加的農藥屬于高毒高殘留型,它將長時間滯留于土壤中,造成土壤長時間地污染。化肥雖然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幫助,但是不規范的使用,也造成土壤營養化、非營養物質積累、重金屬滲入等問題的出現。
2、養殖產業中禽畜污物排放
目前農村規模養殖場很少配置污水處理設備,很多禽畜的糞便直接被排放到農業生產環境中去,適量可做有機肥使用,但是量多后戶直接導致土壤鹽漬化、土壤板結、水體惡化、水體營養化等問題的出現。
二、環境污染防治策略及建議
1、加強對“三廢”污染的治理和無公害化處理
加強“三廢”污染治理,是做好農業環境污染防治措施重要內容之一。首先要加強執法力度,嚴格參照國家有關環保制度標準,淘汰經營生產中污染較為嚴重的產業項目、機械設備,勒令禁止重工業污染向農村地區蔓延,確保農業生產有一個“潔凈”的環境。其次要加強監管力度,尤其是做好農村經濟產業中工業企業排污減排工作,參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污染物排放監管規章,嚴格控制工業企業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最后推進農業“三廢”集中處理工作進程,根據地方環境承載能力及工農業生產發展情況,合理規劃,調整農村產業布局,引導地方企業向城鄉集中,集中監管生產排污情況。
2、加強對農藥污染、化肥污染的防治工作
防治農藥污染的關鍵在于盡可能地減少農藥使用,積極探索使用綜合治理措施。在病蟲害的防治上,要將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同化學農藥防治有效結合起來,盡量減少農藥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同時,還要積極研發低毒、低殘留、高效新農藥,并加強使用指導。此外,還要加強對農藥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用藥,嚴格遵守農藥使用范圍和標準。早在1982年,農業部就頒布實施了《農藥安全使用規定》,在規定中明確將農藥細分為高、中、低三類。在規定中,明確指出符合“農藥安全使用標準”的品種,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執行,對于控制農藥殘留,防治農藥污染效果較好。防治化肥污染要將有機肥和化肥使用有效結合起來,盡量不要在同一地方長時間使用一種肥料,積極推進測土配方技術,避免過無節制使用化肥,造成化肥流失污染環境,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推進測土配方技術的同時,要積極探索擴充地方作物種類。此外,在加強化肥污染和農藥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時,政府一定要加強對規范用藥和合理使用化肥的宣傳和技術培訓,引導農戶科學合理用藥,規范有效施肥。
3、加強對禽畜污物的防治工作
養殖業污物處理是農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所在,在防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堅持無公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的原則進行。對于養殖舍內的糞便要及時進行清掃,清掃后要進行沖洗,沖洗后要嚴格消毒。對于收集的糞便要集中處理,可采用厭氧發酵的方式,一方面有節能功效,另一方面可獲得沼氣,開發農村沼氣產業項目。也可將收集糞便集中發酵制成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配合施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們對農村非點源污染(農藥)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人們逐漸意識到了對其進行綜合治理的重要性。在新形勢下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就成為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一、污染現狀
為了能夠實現有效治理就必須要了解當前農藥引起的非點源污染現狀。通過對現狀的分析將能夠使得人們對此能夠有更加深刻地認識。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農藥引起的非點源污染主要是表現在對農產品品質和生態環境這兩方面。因此本文將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來進行分析。
(一)對農產品品質的污染。農藥的使用尤其是過量使用必然會對農產品品質造成影響,嚴重情況下還會對人們的身體安全造成影響。近些年來農村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是應該看到在農藥使用過程還存在著管理不善和使用不當的問題。一部分農民認為增加農藥藥量就能夠增加產量,因此不斷增加農藥藥量,可結果是產量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是對農產品品質造成了污染。生長激素應用更是會對農產品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從當前的實際形勢來看,農村部分農田仍然采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這種農藥會在農產品中形成殘留,這樣人們在使用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隱患。從實際監測情況來看在不少蔬菜種類中仍然能夠檢測到高毒農藥,這就說明當前農村部分農產品品質是不符合規范的,有些農產品中有害物殘留量已經超過了國家規定標準。這樣的農產品一旦在市場上流傳開來就會對人們的食品安全造成影響。這一點是人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引起重視的。
(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農藥的過量使用必然是會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具體而言主要是對大氣、水體以及土壤造成污染。農藥噴灑時會產生擴散,殘留農藥本身也會產生揮發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產生就會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殘留農藥是會隨著帶起運動而迅速擴散的,因此其污染范圍是相當大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機氯農藥,這種農藥在進入到大氣層之后將能夠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這樣不僅會對本地區而且會對其他地區的農作物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對水體的污染是最典型的形式。對水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施用于農田的農藥隨雨水或者灌溉水向水體遷移,農田農藥流失等。對水體產生的污染不僅表現在對地表水的影響,同時還會對地下水也會造成嚴重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同水體會按照農田水、河流水、自來水、深層地下水以及海水的次序依次遭受污染。在實際治理過程中就需要看到這樣一個過程。要根據這一污染趨勢來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對土壤的污染。農藥的使用必然是會對土壤產生嚴重污染的。農藥氣體沉降、農藥運輸過程的泄露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土壤在農藥使用過程中起著儲藏和集散功能。從當前的實際形勢來看,由于農藥本身利用率較低,這就導致土壤中的農藥殘留會日益增多。農藥殘留一旦增多就會改變土壤的物理性狀,土壤結構會出現板結,從而導致土壤退化、農作物產量及品質下降。那些長期受到農藥污染的土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酸化。對于這種現象要采取針對性措施來解決。
二、治理建議
通過上文分析就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農村非點源污染(農藥)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各種污染,要真正能夠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本文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解決:
(一)加強宣傳,增強農民環保意識。在新形勢下盡管有些農民意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但是大多數人對于農藥引起的非點源污染缺乏清晰認識,這對于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顯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就需要加強宣傳,要在農村通過各種手段來加大環境教育宣傳力度,要讓更多地人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農藥污染的嚴重性,從而能夠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升環保意識是進行高效治理的重要前提。
(二)提升農藥利用率,減少產量。為了能夠有效減少農藥產量就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農藥利用率,要多采用先進技術。低容量噴霧法、循環噴霧法、靜電噴霧法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方法。低容量噴無法實際上就是要在單位面積不改變施藥量的前提下把農藥加水稀釋然后噴霧,這樣能夠有效減少農藥流失,節約大量用水,防治效果將能夠有效提升。循環噴霧法是在常規噴霧零部件相對的一側加裝藥物回流裝置,這一裝置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把那些沒有沉積在靶標職務上的藥液收集之后再抽回到藥箱內,這樣就能夠循環利用。靜電噴霧法是要在噴藥機具上安裝高壓靜電發生裝置,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使得帶電噴施的藥液霧滴能夠在作業面表面沉積量能夠迅速增加。
(三)加強農藥監測管理。為了能夠保證農產品品質安全,在實際工作中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藥的監測和管理,要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即檢測標準,要建立和完善農藥及農產品監管體系,對于農藥使用及殘留標準必須要嚴格。要嚴格執法,對于那些違規操作的行為必須要進行相應懲處。
(四)加強農業生態管理。為了能夠實現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在工作中就必須要進一步健全生態管理機制,要從大氣、水體以及土等多個領域入手來采取專業措施來提升農業生態保護力度。要逐步增強土壤降解能力,農藥在土壤中可通過微生物分解、水解、光化學分解等作用而降解,因此可通過各種農業措施,調節土壤結構,粘粒含量,有機質含量,土壤pH值,微生物種類數量等增強土壤對農藥的降解能力。
農藥污染是農村污染的最為典型的形式,對于這種形式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來予以解決。本文重點探討了當前農村非點源污染現狀及治理建議,今后對此要結合實際來采取措施。
【參考文獻】
[1]王雪芳.農藥污染與生態環境保護[J]廣兩農學報,2004(2).
人們進食殘留有農藥的食物,如果污染較輕、吃入的數量較小時,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但往往有頭痛、頭昏、無力、惡心、精神差等表現;當農藥污染較重、進入體內的農藥量較多時,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如乏力、嘔吐、腹瀉、肌顫、心慌等情況。嚴重者可能出現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現象。另外,殘留農藥還可在人體內蓄積。超過一定量后會導致一些疾病,如男性不育。研究資料顯示,在最近50年間,全世界男性的數量下降了50%,不育或不孕夫婦的比例已達到10%至15%。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一些被稱為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化學品,如“666”、“1605”等農藥。消化系統功能紊亂也與殘留農藥有關。最新研究表明:食物中的殘留農用殺蟲劑能夠導致消化黏膜發生炎癥和形態病變,而消化功能紊亂患者常有腹痛癥狀的原因,正是由于消化黏膜在出現形態病變及炎癥以后,使人的痛覺更為敏感。此外,還有帕金森病、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也與長期接觸農藥有關。對孕婦而言,則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會導致胎兒畸形。
認清易受農藥污染的蔬菜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進步,蔬菜的生長期已越來越短,而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蔬菜的病蟲害也越來越重,絕大部分蔬菜需要連續多次施藥后才能成熟上市。
據農業植保部門調查表明:在葉菜上使用過高毒農藥的種植戶約占32.8%。種植戶一般都是在收獲期前10至15天以內用過農藥。甚至有的農戶在收獲前4天用過藥,致使蔬菜上的農藥殘留量濃度較高,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有關專家指出,一些易于生蟲、生蟲后又較難防治的蔬菜瓜果,常常是農藥污染最厲害的品種。根據各地蔬菜市場農藥檢測結果綜合分析,農藥污染較重的有白菜類(小白菜、青菜、雞毛菜)、韭菜、黃瓜、甘藍、花椰菜、菜豆、芥菜、茼蒿、茭白等等。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農藥污染比例最大。因為青菜蟲抗藥性較強,普通殺蟲劑難以殺死害蟲,農戶為了盡快殺蟲,會選擇高毒農藥。韭菜的蟲害韭蛆常常生長在菜體內,表面噴灑殺蟲劑難以起到作用,所以不少農戶用大量高毒殺蟲劑灌根,而韭菜具有的內吸毒特征使得毒物遍布整個株體;另一方面,部分農藥和韭菜中含有的硫結合后,毒性增強。
一般而言,葉子和嫩莖是合成蛋白質最旺盛的場所,所以最容易受到污染。而農藥也往往是噴灑在蔬菜的葉片上。因此葉類蔬菜的農藥殘留相對來說就比較嚴重。茄果類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莢類蔬菜如豆角等,以及鱗莖類蔬菜如蔥、蒜、洋蔥等,農藥的污染相對較小。
如何清除蔬菜中的農藥殘留
方法一:清水浸泡洗滌法:主要用于葉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鐘。必要時可加入果蔬清洗劑,增加農藥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至3次,基本上可清除絕大部分殘留的農藥成分。
方法二:堿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在堿性環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堿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殘留農藥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堿5至10克配制成堿水,將經初步沖洗后的蔬菜放入堿水中,根據菜量多少配足堿水,浸泡5至1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蔬菜,重復洗滌3次左右效果更好。
方法三:加熱烹飪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的升高,分解會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殘留農藥。常用于芹菜、圓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至5分鐘撈出,然后用清水沖洗1至2遍后置于鍋中烹飪成菜肴。
方法四:清洗去皮法:對于帶皮的蔬菜如黃瓜、胡蘿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紅柿等等,可以用銳器削去含有殘留農藥的外皮,只食用肉質部分,既可口又安全。
飯后半小時,孩子哭鬧起來,嚷著難受,不一會口吐白沫,渾身哆嗦,眼睛發直。劉莉趕緊抱著孩子就往醫院里跑,剛到醫院門口孩子就斷了氣。家中的另外五口人也被鄰居送進醫院,他們的癥狀與孩子相似,但病情比孩子輕。醫院很快作出診斷,這是一起有機磷農藥中毒。毒從何處來?兇手是誰?
當地公安部門、衛生防疫站都接到了報案,兩部門分別立案并立即開始調查。誰知從當晚到第二天下午,醫院又接連報來二起大人中毒案,診斷都是有機磷中毒。防疫站在調查中發現,醫院報來的四起中毒,都與吃韭菜有關,四個出事的家庭中,未吃韭菜的都沒生病,吃的韭菜越多病情越重。還發現這四家是同一天買的韭菜。找到出售韭菜引起中毒的菜農,菜農承認:為殺滅韭菜的害蟲,他施用了殺棉鈴蟲的農藥。檢驗病人的嘔吐物、病人吃剩的水餃、菜販賣剩的韭菜、菜農種植的韭菜,都檢出被稱為1605的高毒有機磷農藥。至此,中毒事故原因清楚了,導致食物中毒的兇手是污染農藥的蔬菜。
有關專家指出:韭菜是農藥污染最嚴重的品種,韭菜的蟲害“韭蛆”常常生長在菜體內,表面噴灑殺蟲劑難以起到作用。所以,不少農戶用大量的高毒殺蟲劑灌根,而韭菜是有的內吸毒性使得毒物遍布整個株體,加上農藥和韭菜中含有的硫結合,使毒性增強。
時下,老百姓的菜籃子豐富了,而健康隱患也多了。來自農業部的數據顯示:我國農藥年用量為80―100萬噸。其中,使用在農作物、果樹、花卉等方面的農藥占了大部分。長期而大量地使用農藥,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而且嚴重地危害著人體健康。
人們進食殘留有農藥的食物,如果污染較輕,食人數量較少,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但往往有頭痛、頭昏。無力、惡心、精神差等表現;當農藥污染較重、進入體內的農藥量較多時,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如乏力、嘔吐、腹瀉、心慌等情況。嚴重者可能出現全身的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現象。另外,殘留的農藥還可在人體內蓄積,超過一定量后會導致一些疾病,如男性不育。還有帕金森病、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也與長期接觸農藥有關。對孕婦而言,則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會導致胎兒畸形。
有關專家指出,一些易于生蟲又較難防治的蔬菜瓜果,常常是農藥污染最嚴重的品種,農藥污染較重的有白菜類(小白菜、青菜、雞毛菜)、韭菜、黃瓜、甘藍、花椰菜、菜豆、芥菜、茼蒿、茭白等等。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農藥污染比例最大。就蔬菜本體而言,葉子和嫩莖是合成蛋白質最旺盛的,所以,最容易受到污染。而農藥也往往是噴灑在蔬菜的葉片上。因此,葉類蔬菜的農藥殘留相對來說就比較嚴重。茄果類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莢類蔬菜如豆角等,以及鱗莖類蔬菜如蔥、蒜、洋蔥等,農藥的污染相對較小。
除了蔬菜上的農藥殘留能導致人體中毒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造成人體中毒的蔬菜,如:①發芽馬鈴薯:別名土豆,當貯藏不當,致馬鈴薯發芽或表皮變綠、變黑時,食后常發生中毒。尤以春夏季節更為常見。發芽馬鈴薯中含有龍葵堿,其芽眼部分含量尤高。龍葵堿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呼吸中樞有麻痹作用,可能引起腦水腫、充血、還能引起體內紅細胞溶血,食后半小時至三小時發生中毒反應。②青色番茄:含有龍葵素等毒性物質,食后會發生頭暈,嘔吐、流涎等中毒癥狀。③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當進食大量未經煮泡去水或急炒未熟鮮黃花菜后,會出現急性胃腸炎。④用/堋巴催發的豆芽:一些商販常用化肥催發豆芽,含氨類的化肥在細菌作用下,可轉變為一種強致癌物――亞硝胺,長期食用可誘發胃癌、食道癌、肝癌等。⑤白果:含有銀杏酸和銀杏酚,燒煮不熟或變質,可引起抽搐、昏迷、驚厥、甚至死亡。⑥毒蘑菇:種類繁多,一般都含有胃腸毒素、神經毒素、血液毒素等多種毒素。食用后病情復雜而兇險,死亡率極高。⑦未熟透四季豆:又稱蕓豆、菜豆等,烹調時未熟透,或水焯后作閔攔菜、冷面碼、炒食,未能破壞其中有毒成分――紅細胞凝集素,食后引起以胃腸類的主要表現的中毒癥狀。
我們的國家要養活十幾億人口,純粹的綠色種植和綠色加工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出生率。
施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草、鼠害,是奪取農業豐收的重要措施,但農藥殘留是種植類農產品最大的安全隱患。目前,雖然已經有不少低濃度安全性高的農藥問世,但除了農業監管不到位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農民缺乏正確有效使用各類農藥的科學常識,眾多高效、安全的優質品牌農藥還不為農民所知。
有關調查表明:在綠葉菜上使用過高毒農藥的種植戶約占32.8%,種植戶一般都是在收獲期前10至15天以內用過農藥,甚至有農戶在收獲前4天用過藥,致使蔬菜上的農藥殘留量濃度較高,直接影響了消費者身體健康。
有關專家指出,一些容易生蟲、生蟲后又較難防治的蔬菜瓜果,常常是農藥污染最厲害的品種。根據各地蔬菜市場農藥檢測結果綜合分析,農藥污染較重的有白菜類(小白菜、青菜、雞毛菜)、韭菜、黃瓜、甘藍、花椰菜、菜豆、芥菜、茼蒿、茭白等等。其中韭菜、油菜受到農藥污染比例最大。因青菜蟲抗藥性較強,普通殺蟲劑難以殺死害蟲,農戶為了盡快殺蟲,會選擇高毒農藥。韭菜的蟲害韭蛆常常生長在菜體內,表面噴灑殺蟲劑難以起到作用,所以不少農戶用大量高毒殺蟲劑灌根,而韭菜具有的內吸毒特征使得毒物遍布整個株體;另一方面,部分農藥和韭菜中含有的硫結合后,毒性增強。
人們進食殘留有農藥的食物,如果污染較輕、吃入數量較少時,不會出現明顯癥狀,但往往有頭痛、頭昏、無力、惡心、精神差等表現;當農藥污染較重、進入體內的農藥量較多時,會出現明顯不適,如乏力、嘔吐、腹瀉、心慌等情況。嚴重者可能出現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現象。另外,殘留農藥還可在人體內蓄積,超過一定量后會導致一些疾病,如男性不育。
最新研究表明:食物中殘留農用殺蟲劑能夠導致消化黏膜發生炎癥,使人的痛覺更為敏感。此外,還有帕金森病、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也與長期接觸農藥有關。對孕婦而言,則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會導致胎兒畸形。
這里推薦朋友們幾個巧妙清除蔬菜中的農藥殘留方法:
清水浸泡洗滌法:主要用于葉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鐘。必要時可加入果蔬清洗劑,增加農藥溶出。
加熱烹飪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會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殘留農藥,常用于芹菜、圓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至5分鐘撈出,然后用清水沖洗1至2遍后再烹飪。
1、引言
從世界范圍來看,對于無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現過許多相似的提法,諸如清潔蔬菜、健康蔬菜、無農藥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尚未對無公害蔬菜的概念形成統一的說法。筆者認為:以國家頒布的《食品衛生標準》為衡量尺度,農藥、重金屬、硝酸鹽、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卵等)等多種對人體有毒物質的殘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圍以內的蔬菜產品,可統稱為無公害蔬菜。[4]
早在20世紀20年代,國外就開始發展無公害蔬菜,其主要生產方式是無土栽培。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單用營養液膜法(NFT)栽培無公害蔬菜的國家就達76個。在新西蘭,半數以上的番茄、黃瓜等果菜類蔬菜是無土栽培的。日本、荷蘭、美國等發達國家,采用現代化的水培溫室,常年生產無公害蔬菜。工業高度發達的日本,其許多城市郊區的蔬菜良田被工業廢氣、廢水、廢渣所污染,良田耕作層內的鎘、銅等重金屬大量富集、積累,致使蔬菜產品內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消費者重金屬慢性中毒現象時有發生,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政府曾撥給大量的專項資金,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對“重金屬污染”問題進行攻關。通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客土換層、地底暗灌、配方施肥、生物固定等綜合農藝措施。[1]
我國無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產始于1982年,全國23個省、市開展了無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與推廣工作。通過幾年的研究實踐,探索出一套綜合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污染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1985年全國推廣無公害蔬菜生產面積60萬畝。
2、無公害蔬菜研究與生產現狀
(1)研制開發了一批高效、無毒生物農藥,總結出一套以生物防治為重點的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所謂生物防治,籠統地講,是指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學防治或植物保護的生物學防治方法;確切地說,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謝產物來控制有害動、植物種群或減輕危害程度的方法。我國廣大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和蔬菜種植示范戶在長期的研究與生產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一套以生物防治為重點的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即:在加強農業防治的前提下,在蔬菜病蟲害發生期使用高效、無毒生物農藥,并設法保護天敵;萬一上述措施不奏效時,科學合理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并嚴格控制農藥的安全間隔期,盡量減少施藥次數和降低用藥濃度。[2]
(2)初步探索出治理菜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辦法,蔬菜產品中的重金屬污染問題獲得有效的解決途徑
蔬菜產品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早就引起我國蔬菜科技工作者的重視,同時對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環境容量、遷移規律以及在植物體內的富集狀況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實踐表明,增施有機肥,可明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環境容量,提高土壤還原能力,從而可以使銅、鎘、鉛等重金屬在土壤中呈固定狀態,蔬菜對這些重金屬的吸收量相應地減少。另外,根據菜園土地的環境條件,利用排土工程法和就地表底土翻換工程法等工程措施,對各種重金屬污染,均不失為良好的治理對策。[2]
(3)對蔬菜中的硝酸鹽污染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蔬菜產品中的硝酸鹽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從1979年開始,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的科研人員就對蔬菜中硝酸鹽的分布水平、累積規律和控制途徑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得出北京地區常見蔬菜品種中硝酸鹽的大致含量,指出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除與蔬菜的種類、品種及蔬菜的生長部位有關外,還受外界光照、施肥等環境條件的影響。利用蔭棚遮光栽培菠菜,與露地栽培相比,其產品中的硝酸鹽含量明顯降低;施用化肥,大白菜葉片中的NO3含量明顯提高。上述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蔬菜生產實踐中,從蔬菜品種選擇、施肥技術、栽培環境控制等多途徑綜合控制蔬菜產品中的硝酸鹽污染,效果明顯。[2]
3、無公害蔬菜的發展對策
(1)加強對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行政、組織與協調工作,建立和完善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體系。
強有力的行政領導,加上優質的產、供、銷一體化服務,是我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建議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立兩類機構,即無公害蔬菜領導機構和無公害蔬菜服務機構。強化科研投入,增加科研力量,加強與無公害蔬菜有關的基礎理論和開發技術研究。建議設立國家無公害蔬菜工程專項研究基金,成立國家無公害蔬菜工程技術研究協作小組,從財力、人力上給予重點扶持。著重加強微生物對土壤中有機污染物(薄膜、農藥、垃圾等)的生物降解機理、高效無毒生物農藥的研制、高抗病蟲害蔬菜品種的選育等與無公害蔬菜有關的基礎理論與開發技術研究。[3]
(2)建立一套規范化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體系
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需要一套規范化的技術體系(或規程)加以指導。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體系,主要應把握以下三關:一是生產基地選址關。首先對無公害生產基地進行生態環境本底狀況調查,在對大氣、水質、土壤等主要環境因素進行多種污染項目檢測的基礎上,選擇諸環境要素綜合指標較好的地域作為試驗基地。二是種植過程無害化關。采取控制農藥、化肥、生物和重金屬污染的綜合技術病蟲害的蔬菜優良品種;采取施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化肥中又以氮、磷、鉀平衡配方的施肥技術等等。三是蔬菜殘留毒物檢測關。在蔬菜上市前,由質量檢測部門對蔬菜中重金屬、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等有毒物質殘留狀況進行全面檢測,保證產品的各項指標符合國內(或參照國際)的食品衛生標準或相應地區的有關標準。 [5]
參考文獻
[1] 閆曉波. 無公害蔬菜青翠碧綠.中國環境報,2007.06
[2] 無公害蔬菜標準的探討. 《食品研究與開發》雜志,2007.11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of the fruits and vegetables skin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sidual pesticides, how to remove these cleaning pesticide, keep healthy, is a concern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ruit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removing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points 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remove the misunderstanding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S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是食品安全中的重要問題。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 有人對農藥的殘留產生了誤區, 認為有蟲眼的蔬菜食用安全, 更有甚者專門挑選帶蟲眼的蔬菜。但這種認識并不科學, 蔬菜往往由于病蟲害抗藥性強而噴施更大劑量的農藥, 很有可能是菜農在蟲害發生后才施藥, 因此以有無蟲眼作為是否食用安全的依據并不可靠。農藥在噴施過程中, 主要附著在果蔬的表面, 所以, 只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洗滌和加工方法, 就可以降低農藥的殘留量, 保證蔬菜、水果的食用安全。目前, 大部分蔬菜水果的表皮都有大量的農藥殘余, 如何清洗去除這些農藥, 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果菜殘留農藥的危害
化學農藥在造福人類的同時, 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據有關監測權威部門最新統計, 危害人類健康的十大疾病均與農藥有關。蔬菜、瓜果中的殘留農藥, 一直是人類的公害, 據衛生部門專項調查, 噴施農藥后的蔬菜瓜果在自然環境中, 基本降解需要100一150d , 完全降解需要的時間則更長, 有些農藥甚至根本不能自然降解, 因此, 可以說, 人們每天都在吃含有毒素的蔬菜瓜果, 雖然不能即時致命, 但不知不覺中已慢性中毒, 可引發各種疾病, 直至危害生命。目前, 果蔬病蟲抗藥性越來越強, 農藥毒性也隨之越來越大, 加上國家明令禁用的劇毒農藥非法流人各地農用藥品市場,農民普遍缺乏農藥噴灑知識, 導致濫用農藥現象十分嚴重, 使果菜產品中農藥殘留量遠遠超出國家規定標準。
2 常規農藥殘留去除方法
2. 1儲藏法
很多農藥在氧化劑作用下容易被氧化, 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色酶對殘留農藥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根莖類、瓜果類等一些便于貯藏、不易腐爛的蔬菜, 在室溫下放24h 左右, 這樣殘留化學農藥平均消失率為5% , 放置10~ 15d 左右, 效果更好。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2. 2浸泡法
菠菜、小白菜、油菜等葉菜類和韭菜花、金針菜等花類菜, 浸泡洗方法比較有效。
2. 2. 1 清水浸泡法
有機磷農藥多為磷酸酯或酰胺, 這些農藥在水中可分解為無毒的物質。先將蔬菜表面沖洗干凈, 再用清水浸泡20~ 30min( 還可加入少量食鹽或果蔬洗滌劑) , 然后反復沖洗2~ 3 次,這樣可以除去部分的殘留農藥。對包心類蔬菜, 可先切開, 放在清水中浸泡1~ 2h, 再用清水沖洗, 以清除殘附的農藥。
2.2. 2堿水浸泡法
大部分化學農藥呈酸性, 在堿性環境下, 可迅速分解, 所以用堿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殘留農藥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500ml 清水中加入食用堿5~ 10g 配制成堿水, 將經初步沖洗后的蔬菜放入堿水中, 根據菜量多少配足堿水, 浸泡5~ 10min 后用清水沖洗蔬菜, 重復洗滌3 次左右效果更好。
2.2. 3開水浸泡法
甲胺磷、呋喃丹、氧化樂果、氨基甲酸脂類殺蟲劑等部分農藥隨著溫度的升高, 分解會加快。對青椒、圓白菜、菜花、豆角、芹菜、萵苣等適宜加熱的而用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 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殘留農藥。在下鍋炒或燒之前, 將經初步沖洗后的蔬菜在開水中泡2~ 5min, 然后用清水洗滌1~ 2 遍, 據試驗, 可清除90% 以上的殘留農藥。
2.2. 4淘米水浸泡法用
淘米水洗菜能除去殘留在蔬菜上的部分農藥。因我國目前大多用甲胺磷、辛硫磷、敵敵畏、樂果等有機磷農藥殺蟲, 這些農藥遇到酸性物質便會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min 左右, 用清水沖洗干凈, 就能減少蔬菜上殘留的農藥。
2.3專用蔬果洗滌劑浸泡法
該法對于減少農藥的附著更為有效。將洗滌劑按1:200或按說明使用的比例用水稀釋后浸泡果蔬, 10 一60min內農藥殘留量可以減少50-80,特別是在浸泡的前10min 內農藥殘留下降非常明顯,可以達到50左右。然后, 稍加搓洗, 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基本清除農藥殘留。
2.4去皮法
蔬菜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的有機磷、有機汞及擬除蟲菊酯等農藥大部分是親脂性的, 在水中溶解度低, 易溶于有機溶劑、脂肪和苯丙酮、蠟質液中, 但蔬菜表面有蠟質, 很容易吸收農藥, 沉積后的農藥,不再以物理方式消失, 大多積存于果皮中, 會造成農藥和有害物質的殘留過高, 危害健康。對嬰幼兒的危害尤大, 會導致嬰幼兒尚未發育成熟的內臟器官發育不全或畸形。
不能因為蔬菜的表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就舍不得剝皮。經實驗測定, 除去蔬菜的表皮, 可以除去大部分農藥殘留。如殺螟硫磷在葡萄果皮上的比例占98% , 在果肉中占2%; 樂果在柑橘果皮上的比例占85% , 在果肉中占15%; P, P- 滴滴涕在蘋果果皮上的比例占97% , 在果肉中占3%; 在黃瓜果皮上能測出有機磷的殘留, 而果肉中則沒有。
對于帶皮的蔬菜如黃瓜、胡蘿卜、冬瓜、南瓜、茄子、馬鈴薯、蘿卜等等, 可以削去含有殘留農藥的外皮, 只食用肉質部分, 既可口又安全。
3農藥殘留測定與去除的誤區
3. 1速測卡
判定水果蔬菜有無農藥殘留不可靠現在銷售、批發市場上普遍使用的速測卡判定果蔬有無農藥殘留并不可靠, 對于由某些毒物造成的污染可能會漏檢或誤檢。該方法不能測定出農藥殘留的種類及含量。即使能定性, 也不能定量, 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時把市場上經過速測卡測試合格的水果蔬菜重新進行科學測試, 結果發現合格的水果蔬菜并不合格, 甚至取某些高毒農藥直接滴在速測卡上, 速測卡都沒有反應。
3. 2切開洗菜不科學
部分有機磷農藥具有內吸特性, 可以直接進入蔬菜的根莖葉內部。有些人建議將蔬菜切開后用水泡的方式去除殘留農藥。從營養學角度來看, 這種辦法不予鼓勵, 因為即使能夠去除少許農藥, 更多的營養成分也會被水帶走, 得不償失。就目前而言, 普通消費者還沒有什么好辦法去除內附性農藥。
3. 3洗滌靈不能有效去除果蔬上的農藥殘留
目前使用的農藥大部分是親脂性的, 洗滌靈只能清除果蔬表皮的污垢和尚未滲入的農藥殘留, 不能清除溶入蔬菜蠟質層、沉積在果皮中的農藥殘留。況且洗滌靈本身也是化學品, 也會含有有毒物質。有報道指出: 洗滌靈也會造成有毒物質殘留, 用清水沖洗是無法除去的, 同樣可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經實驗測定, 洗滌靈沒有廣告上所宣傳的能有效去除農藥殘留的效果。
4其他對策及建議
以上去除方法對于果蔬殘留農藥清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既可確保果蔬菜的營養成分, 也讓我們食用起來更加安全。但對于內吸性農藥, 采取簡單的清洗就不能夠達到去除的目的了。因此, 要解決這一問題主要還是要靠政府加強監控力度, 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
3. 1盡量食用可食部分表面積小的蔬菜
盡量食用黃瓜等可食部分表面積小的蔬菜。在葉菜類蔬菜農藥的原始沉積量, 要比黃瓜、番茄、蘋果等果菜類大得多。
3. 2盡量食用農藥污染相對較小的蔬菜
據專家推薦農藥污染相對較小的蔬菜有: 茄果類蔬菜, 如青椒、番茄等; 嫩菜類蔬菜, 如豆角等; 鱗莖類蔬菜, 如蔥、蒜、洋蔥等。
3. 3盡量不生吃蔬菜
雖然有些農藥經過加熱或洗滌后能去除一部分, 但仍有些有機磷農藥如對硫磷, 用水洗滌后幾乎沒有變化。
3. 4加大監督監管力度
有關部門要廣泛宣傳食品衛生法、農藥安全使用規定等有關法規, 加強對水果蔬菜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農藥安全使用管理, 嚴格農藥登記制度、控制市場準入、調整和優化農藥產品結構, 健全農藥殘留監測體系, 積極開展農藥殘留監測工作, 制定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參考文獻
食品污染按性質來分,有微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寄生蟲污染;按來源劃分有原料污染、加工過程污染、包裝污染、運輸和貯存污染、銷售污染;按發生的情況來劃分,有一般性污染和意外性污染。
一位業內人士說:“根據我們現在每天對10~20家蔬菜基地的抽查,芹菜、洋白菜、小白菜容易查出農藥超標,而西葫蘆、番茄、茄子等情況稍好。”據研究,由于根的吸收能力強,根類蔬菜如甘薯、蘿卜、胡蘿卜、藕等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最為敏感。蔬菜從一顆種子漸漸長大,全靠吸收周圍環境中的物質,不存在所謂“出污泥而不染”的神話。
葉子和嫩莖是合成蛋白質最旺盛的場所,所以葉類蔬菜容易受到氮肥污染。過多的氮以硝酸鹽的形式堆積在葉片中,在儲存中和烹調后可能轉變成致癌的亞硝酸鹽。農藥也往往噴灑在蔬菜的葉片上。停留于葉片表面的農藥污染可以通過用弱堿性的洗滌劑沖洗的方法來除去,但進入蔬菜內部的農藥是任何方式都難以完全除凈的。茄果類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莢類蔬菜如豆角等,鱗莖類蔬菜如蔥、蒜、洋蔥等,儲存污染物質較少。然而,如果栽培環境的污染程度嚴重,無論什么品種的蔬菜都難逃受污染的命運。
二、女性更易受到食品
污染的危害
因為生理方面的原因,女性在月經期、妊娠期、更年期這幾個特殊階段,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其排毒、解毒的能力非常差,因此,在這個時候,女性較男性相比更容易受到食品污染的傷害。尤其是妊娠期間,受傷害的除了女性自身,往往還連累到腹中的胎兒。比如受環境激素污染,在婦女懷孕三個星期到七個月之間,可以使胎兒嚴重畸形;在婦女懷孕七個月至胎兒出生之間,可以使胎兒輕度畸形或者弱智。在我國每年農藥中毒的人數之中,婦女和兒童就占了60%~70%。另一個最顯著的情況就是近年來婦女患乳腺癌的人數正在激增。
除了生理原因,許多女性在家庭中都擔負著買菜做飯等家務工作,她們比男性更有機會接觸到污染源,這也是她們更容易受污染食品損害的另一個原因。
三、清除蔬菜瓜果污染的簡易方法
浸泡水洗法: 蔬菜污染的農藥品種,主要為有機磷類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于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農藥。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殘留農藥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葉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鐘。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藥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后要用流水沖洗2~3遍。
堿水浸泡法: 有機磷殺蟲劑在堿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去除農藥污染的措施。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堿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食用堿5~10克)5~15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3~5遍。
去皮法: 蔬菜瓜果表面農藥量相對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藥的方法。可用于蘋果、梨、獼猴桃、黃瓜、胡蘿卜、冬瓜、南瓜、西葫蘆、茄子、蘿卜等。處理時要防止去過皮的蔬菜瓜果與其他果蔬混放,以免再次污染。
祁縣位于晉中盆地中部,全縣轄6鎮2鄉160個行政村,國土總面積8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3萬畝,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2°11′30″-112°42′與北緯37°5′24″-37°30′之間。祁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2℃,大于10℃的積溫3502℃,無霜期171.2天,年降水量404.2mm,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雨熱同季,適于作物的生長。2010年人均純收入7100元,總人口25.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9萬人,全縣果園面積20萬畝,玉米面積26.3萬畝。
二、農業污染源普查結果分析
此次普查工作的時間為2007年12月31日,資料時期是2007年度,2008年全面完成入戶普查、數據上報總結等工作。我縣開展農業污染源普查從成立機構,制定方案到選聘普查員和入戶調查,普查表格填寫及數據輸入上報等一系列工作完成,歷時7個月,涉及8個鄉鎮,100多個行政村。普查種植業典型戶409戶,畜禽養殖業775戶,共1184戶典型農戶。普查的總體情況是:2007年祁縣耕地總面積為365011畝,氮肥施用量為9400.5噸,磷肥施用量為3874.38噸;使用的農藥主要是毒死蜱、阿特拉津、2,4-D丁酯、丁草胺、乙草胺、氟蟲腈、克百威、吡蟲啉等;秸稈焚燒0.1萬噸。農膜使用量117.32噸、殘留量50.04噸。畜禽養殖業總體情況:養殖場19個、養殖小區32個、養殖戶數量724個。其中調查的6個養豬場中,年存欄量7378頭,年出欄量5448頭,污水排放量255立方米,固體廢物利用量8168噸,COD排放量68.79568噸,總氮排放量13.36644噸,總磷排放量0.95894噸,銅排放量0.02316噸,鋅排放量0.03436噸,氨氮排放量1.89288噸。
三、農業環境保護現狀
經普查發現對農業環境造成污染的種類主要有:
一是農藥污染。農民常用農藥品種有:毒死蜱、阿特拉津、2,4-D丁酯、丁草胺、乙草胺、氟蟲腈、克百威、吡蟲啉等,一些農民為了達到速效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使用農藥不按有關規定,超劑量、超范圍使用;還有極少數人不按規定的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甚至還有少數農民仍使用少量的高毒、高殘留農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病害蟲抗藥性增強,使蔬菜、水果的農藥污染加重,這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二是化肥污染。2007年全縣施用氮肥為9400.5噸,磷肥為3874.38噸,他們在施肥過程中,往往過量施用,由于農作物使用農家肥沒有化肥見效快,農民投省事、省力,積農家肥做肥料的越來越少,化肥使用量越來越多。大量施用化肥減少了傳統農業中有機肥的投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質量變劣,直接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三是地膜污染。據調查我縣2007地膜使用量119.24噸,地膜殘留量50.87噸。殘留地膜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學聚合物,在土壤中難降解,殘留于土壤中會破壞耕層結構,影響土壤通氣和水肥傳導,對農作物生長發育不利,即使降解也會釋放有害物質,如果地膜逐年在土壤中積累,不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農膜中所含的聯苯酚、鄰苯二甲酸酯等還會對農產品帶來污染,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四是禽畜糞便污染。從以上調查的6個養豬場污染源有排放中可以看出:一些養殖場的糞便采用水沖的方式和墊草墊料方式清糞,畜禽養殖場糞便的無序排放,對農業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其危害主要是傳播“人畜共患病”。全世界約有“人畜共患疾病”250種,我國共有“人畜共患疾病”120多種;其次是造成空氣惡臭。畜禽糞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時會產生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硫、糞臭素、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惡臭氣體,這些氣體嚴重影響降低了畜產品質量,污染了畜禽養殖場周圍的空氣質量,危害飼養人員及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再次是造成農村水質下降。一頭(只)畜禽就是一個污染源,一個畜禽飼養場就是一個污染排放場。若不經處理,排入河流或水庫,將使水體變色、發黑,引起藻類、雜草瘋長、部分水生生物死亡、威脅魚類生存,使農作物陡長、倒伏、貪青、晚熟、不熟,甚至毒害作物出現死亡,危害了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
五是農田秸稈焚燒的污染。秸稈污染主要是秸稈焚燒,秸稈在燃燒過程中,煙塵彌漫,濃煙滾滾,并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破壞了臭氧層的溫室氣體,造成空氣污染,破壞土壤有機質,從而形成土壤板結,對農業種植有害無利。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污染了我縣的農業環境。
四、治理農業環境污染的綜防措施
1、營造氛圍,加大宣傳,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向農民進行農業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宣傳農業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樹立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在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提倡生態文明:鼓勵公眾參與,實現社會化的環境監督和管理。
2、加強基本農田環境保護監測工作。建議各級農業部門,制定基本農田保護區耕地環境質量監測規劃,進一步完善農業環境保護監測體系建設。
3、合理施肥,正確用藥。在農業生產中,為減少氮肥污染,減少化肥氮肥用量,可采取增施有機肥、補鉀、平衡施肥、優化耕作制度等措施。積極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和減量增效技術,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合理使用農藥,建立健全農作物病蟲害測報體系,大力推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控害措施,推廣“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燈光誘殺蟲”,以及“性誘劑殺蟲”等措施,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減少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從而降低農產品的農藥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