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6 17:07: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管道運輸方式的特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引言
在物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五種運輸方式: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具有各自的特點,適合不同的需要,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軌道運輸的特點是一次運量大,安全性和環保性好,但軌道建設投資規模大;公路運輸具有方便、快捷等優點,同時具有公路建設占用土地多、汽車廢氣污染嚴重的缺點;航空運輸顯著特點是飛行時速高、舒適性好,但機場建設成本大,大多建設在市郊,中轉十分不方便;水路運輸成本低,但是運輸速度慢;管道運輸在油、氣長距離運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五種運輸方式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是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必經之路。在關于物流綜合運輸體系五種運輸方式的共存性的文獻中,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的很少,本文從運輸方式協調發展、交通運輸持續發展和交通運輸發展的趨勢方面的文獻回顧,發現物流綜合運輸體系共存性的存在,最后通過實證分析,定量地證明了物流綜合運輸體系共存性的存在。
二、文獻回顧
客貨運輸量及其周轉量是經濟和社會活動對交通運輸需求的集中表現,彼此間存在相對的變化規律和比例關系。貨物運輸量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的資源和生產力布局。因此,貨物流向流量和運輸線路需要協調。根據國民經濟整體利益實現運輸的合理分工。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運輸聯系及運輸方式的發展和布局也不同。如在我國西北、西南地區是內地大陸區,以陸上運輸方式為主,鐵路和公路在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的運輸聯系方面起主導作用,如果西北內地開發石油,從長遠看則以發展管道運輸為宜,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運輸方式有鐵路、公路、海運、河運和管道等。因此,貨物流向流量和運輸線路的協調,需要五種運輸方式: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共同發展。
交通運輸業要保持持續發展的方向,必須作到低資源消耗、高產出和環保。交通運輸業對資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交通運輸業對土地的占用量較大;是鋼材、鋁和橡膠等資源的主要使用部門之一;是能源消耗大戶,據統計,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交通運輸業的能源消耗占國家總能源的30%左右。交通運輸業嚴重地污染了環境,目前全世界由交通運輸散入空氣的有害氣體占大氣污染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許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周圍地區都受到來自交通運輸的嚴重的噪音污染。可見。資源、環境和人口狀況決定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交通運輸業要保持持續發展的方向,需要五種運輸方式: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共同發展。
現代交通運輸發展的宗旨是快速、大量、方便和節能。交通運輸的現代化趨勢主要包括:高速化,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為代表、以磁懸浮列車和超音速飛機為目標的高速運輸系統正在形成;管理的計算機化,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自動化和新交通系統是交通現代化的未來。今日的交通運輸已經進入了由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和管道五大運輸方式協調發展而形成的網絡。因此,交通運輸發展的趨勢,需要五種運輸方式: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共同發展。
三、實證分析
根據上述文獻回顧,我們知道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能夠協調發展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們假設:
H1: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的貨物運輸兩兩正相關。
貨物運輸分別采用貨物周轉量量,從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我們得到1978年至2001年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和水路運輸的貨物周轉量(如表1),
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運用SPSS統計應用軟件進行計算,計算結果如表3,公路運輸和水路運輸貨物周轉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最大,為0.982,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貨物周轉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最小,為0.579,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貨物周轉量之間,在0.05顯著性水平上相關,其他在0.01顯著性水平上兩兩相關。結果表明:軌道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的貨物運輸是兩兩正相關;完全支持了H1。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液化石油氣第一個特點也是最大的特點就是液化石油氣的易爆性。一般當發生液化石油氣安全事故的時候都會出現爆炸的情況,而且在燃燒之前爆炸。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液化石油氣的熱值比較高,單單從熱值來進行比較液化石油氣要比普通的煤氣的熱值要高出好幾倍,所以當液化石油氣出現安全事故時就會出現爆炸的情況。在爆炸之后就會出現燃燒現象,液化石油氣的燃燒也與爆炸的威力相似,破壞性大,
1.2液化石油氣的易燃特性
液化石油氣具有石油的主要成分,這些成分包括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成分都是典型的烴類化合物,也具備烴類化合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易燃性。而且液化石油氣成分中包含的這些烴類化合物的閃點和自燃點都是非常低的,很容易引起燃燒。
1.3液化石油氣的毒性
液化石油氣是一種有毒性的氣體,但是這種毒性的揮發是有一定條件的。只有當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了10%時才會揮發出讓人體出現反應的毒性。當人體接觸到這樣的毒性之后就會出現嘔吐、惡心甚至昏迷的情況,給人體帶來極大的傷害。
1.4液化石油氣的易流性
液化石油氣是非常容易流淌的,一旦出現泄漏的情況液化石油氣就會從儲存器里流淌出來。而且一般情況下1升的液化石油氣在流淌出來后就會揮發成350升左右的氣體,這些氣體在遇到電的時候就會產生燃燒的現象,造成嚴重的火災。
2液化石油氣存儲以及運輸的方式
2.1液化石油氣的公路運輸方式
公路運輸是液化石油氣比較常見的存儲運輸方式,在儲運的過程中主要使用汽車槽車進行運輸,這種運輸工具的優點是便于調度,而且比較靈活。對于公路運輸中使用的汽車槽車我國也有嚴格的要求,目前情況下我國在公路運輸中所使用的汽車槽車主要分為三種即固定槽車、活動槽車以及半托式槽車,而且在使用汽車槽車進行運輸的時候,各個工作環節都有嚴格的要求,只有嚴格按照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的使用流程才能減少在儲運途中造成的安全事故。
2.2液化石油氣的鐵路運輸方式
在鐵路運輸過程中,可以利用火車的各槽車進行運輸,主要優勢是成本較低、靈活性較高、裝載量較大等等,但是與管道運輸以及汽車運輸這兩種運輸方式進行比較,運行管理難度較大這是主要缺點,所以,這種運輸方式適合運送到較遠地區的供應場所。
2.3液化石油氣的管道運輸方式
管道運輸具備很多種優勢,比如運輸穩定、成本小、運輸可靠等等,這些都是管道運輸所具備的優勢,但是有利必有弊,管道運輸投資成本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金屬和器材,在運輸量不大或者運輸距離不遠的狀況下,是可以運用這種存儲運輸方式的。
2.4液化石油氣的水路運輸方式
水路運輸主要包括海運以及河運這兩種方式,在國際貿易中,海運這種運輸方式比較普遍的,具有較大的運輸量,有時候能夠承載數萬噸的重量,在海運液化石油氣過程中,低溫常壓槽船是經常運用的工具。但是對于河運這種方式來講,常溫壓力式槽船是經常運用到的工具,與海運操作所存在的不同是運輸量較小。所以,如果想要減少在運輸過程中所需花費的成本,可選擇海運這種方式。
3液化石油氣儲存的安全技術
3.1存儲的防火技術
在液化石油配置地址選擇過程中,應該選擇在城市邊緣位置,同時選擇明火以及散發火花的下風向以及側方向,在它的周圍建立一道實體墻,需保證實體墻達到指定高度,在輔助區域之內設立配電室、辦公室、值班室等等,在生產之內設置存罐區、烴泵室、壓縮機室等等,同時也需要設置相應的設備,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要求展開工作。布置獨立的壓縮機室、烴泵室等場所,防火間距也需要達到指定距離。
3.2存儲承壓儲罐技術要求
要保障儲罐石油各種承壓儲罐與相關安全技術規定相符合,因此壓力計、阻火器、安全閥、呼吸閥等等設備都需要處于完好無缺的狀態中。液化石油氣需要保持在指定溫度之下,沒有任何絕熱措施時,需要設冷水噴淋設備,這樣能夠達到降溫的主要目的。
3.3儲罐的處理技術
在設置罐區防火護堤過程中,應該設置水封井,并且在出口管道上設置切斷閥門。一些存儲沸點較低的危險物品,需要液體在蒸汽壓完成后,然后在按照液體的操作要求,防止空罐在液體進入后,產生破壞作用。
3.4氣瓶倉庫的技術
設置專用存儲倉庫,倉庫的建立需要按照具體要求來進行建立,在倉庫內不能有暗道、地溝等狀況,嚴禁火種或者熱源,在倉庫內應該設置通風設備,保持設備的干燥,防止有陽光直接射入到氣瓶中,同時也不能運用電磁起機械,設備的瓶頸應該旋緊,同時在氣瓶上應該設置防震圈,在進庫時或者搬運時,不能發生碰撞或者敲擊的現象。
3.5氣瓶的處理技術
氣瓶和另外一些比較危險的化學物品,應該按照如下存儲規定進行存儲:氣瓶整齊放置,并且將瓶帽戴好。在立放過程中,需要固定住,留有一定的通道。在進行橫放過程中,頭部需要保持一致的方向,對垛高也有著很嚴格的要求,通常狀況下,一些特殊物質的氣瓶需要按照特殊規定來存放。一些已經退庫的空瓶之內的氣體,需要保持余壓。
4液化石油氣運輸過程的安全技術
4.1管道輸送方式的防火技術
在輸送液化石油氣過程中,管道系統是比較常見的工具,主要由計量站、管道、起點儲罐、終點儲罐等等設備所組成的,在進行設備安裝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安裝,管道的材料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納無縫鋼管。在連接管道過程中,需要選擇正確的焊接方式,并且配置指定設備,這樣可以方便日后的檢查工作。但是管道系統決不能穿越一些具有化學腐蝕性液體的場所,同時易燃易爆的區域也不能穿越,另外也不能穿越一些具有液化石油氣設備的建筑物中,各建筑物之間的距離也需要與具體要求相符合。輸送管道的土埋深度也需要達到具體規定,在埋入管道過程中,如果管道需要與鐵路或者公路進行交叉時,需要在鐵路或者公路下面穿越而行,且必須在管道上面加上一層保護套管。管道需要與河海或者湖泊進行交叉時,可以選擇在架空穿越方式或者在河底下進行穿越。
4.2道路運輸方式的安全技術
如果不得已需要選擇道路運輸方式,路況比較復雜而且也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所以也必須按照國家規定要求來展開運輸工作。對于運輸所需要的工具、車輛、設備等等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如果發生損壞,那么需要及時加以維修,同時保證設備檢測的合格。另外,運輸車輛人員以及押運人員需要具有相關上崗證書,一些應急所需要的設備一定要定期進行維護和修理。
綜合運輸從概念上分為狹義綜合運輸和廣義綜合運輸。狹義綜合運輸指靈活運用各種運輸形式所具有的安全性、準時性、大量性、高速性、舒適性等特性,綜合組成最有效和最適合運輸需求的運輸系統;廣義綜合運輸不單純著眼于運輸的質和量方面所要求的直接目的,還考慮對沿線產業和居住條件的影響、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對節能的效果等間接影響,從綜合和長遠的觀點上把各種運輸形式最合理地組織起來的運輸系統。
隨著社會向個性化、高齡化的發展和價值觀的轉變,未來的使用者對運輸工具的需求特征將發生變化。即由量的需求轉向質的需求,由硬件轉向軟件,由物質轉向精神,對舒適性和個性化的要求將日益提高。因此,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等運輸規劃,應改變過去只根據各自的立場,相互孤立的做法,而應在綜合運輸前提下,根據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等運輸形式的特性,正確認識它們各自在綜合運輸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做出各自的規劃,建立有效的綜合運輸網。
1. 綜合運輸形式分析
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五種運輸形式組成現代化交通運輸系統,也是組成綜合運輸形式的基本構架。為了更好地運用現有各種運輸手段使各種運輸形式能力的構成漸趨合理,應根據各運輸方式的特點,相互取長補短,安全、迅速、經濟、方便、舒適地完成客貨運輸任務。
按各運輸因素的功能來分,交通運輸系統由運輸工具、線路、站場三部份組成。因此在研究綜合運輸系統時,除按經濟、資源、地理特征選好運輸線路外,還應特別注意各運輸形式的站場配置問題,以使旅客能方便的中轉、貨物能方便的換裝,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綜合運輸的優越性。進一步分析組成交通運輸系統的各因素在運輸技術領域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各種因素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等同的,從運輸技術發展史中可以看出運輸工具的技術發展出現于運輸線路和站場設施的技術發展之前,是這些技術發展的推動力。所以,在分析市場經濟條件下綜合運輸格局及合理分工時,首先應分析各運輸形式的特點及運輸工具的發展。
2. 運輸形式的特點及運輸工具的發展方向分析
在時間就是效率和財富的當今社會,人們對交通運輸的速度要求越來越高,速度被視為現代交通運輸質量的核心,成為社會的客觀需求。2020年前我國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時期我國經濟將快速發展,人口將緩慢增長,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員流動及人際間的交流更加頻繁,運輸需求,尤其是旅客運輸的需求大幅度增長;社會節奏加快,時間價值觀念越來越強,運輸市場由單純的數量需求轉變為數量與質量的雙重需求,且質量需求越來越高。同時,旅客運輸速度也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帶動技術進步的龍頭,是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運輸市場的競爭,尤其是旅客運輸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速度的競爭。旅客運輸的高速化逐步成為世界潮流,刺激著各種現代交通運輸方式改進性能提高速度,以適應旅客運輸市場競爭的需要。因此,旅客運輸的高速化是我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國基本國情決定土地、能源、環境方面的壓力遠大于其他國家,同時我國人口眾多,疆域廣闊,人口布局和工業布局不平衡等決定未來客運量呈量大、集中、運距長等特點,決定了我國主要應發展大容量、低能耗、少占地、適應性強的公共交通體系。因此發展具有能力大、密度高、速度快、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等技術經濟優勢的高速鐵路是適應我國國情的需要,是密集城市群較為理想的旅客運輸工具之一,在我國加快城鎮化進程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綜合交通網中,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管道的性能與特點互不相同,它們各有自己適應的運輸服務對象與經濟運距,各種運輸方式運輸的經濟運距是不同的。據統計分析,目前公路經濟服務在200公里以下,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高速公路網的建立及國家主干道的逐步建成,公路經濟服務范圍可擴展到300公里左右,但公路運輸受國家能源政策和石油價格上漲的制約,以及國際社會對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保意識的增強,使得公路經濟服務范圍難以繼續擴展。目前國內客機的經濟巡航速度為500~700公里/小時,經濟服務范圍在1000公里以上;高速鐵路的經濟服務范圍在150~1000公里之間。
2.1 鐵路運輸
目前我國鐵路主要干線運輸能力十分緊張,適應市場變化能力脆弱,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許多區段能力利用率已達100%,而且除少數幾條已運營的客運專線外,均采用客貨混跑模式,客運快速與貨運重載難以兼顧,無法滿足客貨運輸的巨大需求,并影響了旅客運輸服務質量的提高。為適應運輸市場發展的要求,加快高速鐵路的建設,實行客貨分線運輸,是擴大運輸能力、提高服務質量的根本措施,是促進鐵路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效途徑。
2.1.1 運輸特點
中、長距離的旅客運輸:在鐵路旅客運輸中,應靈活運用鐵路在安全性、大運量、高速度、能源效率高等優點,提高服務質量,使鐵路更好地發揮作用。
城市間旅客運輸:從運輸需求量的大小和城市結構擴展來看,對大城市而言大運量鐵路在將來仍然是大動脈,是密集城市群較為理想的旅客運輸工具之一,在我國加快城鎮化進程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長距離貨物運輸:鐵路的優勢最容易發揮,經濟上最為有利。
大宗貨物運輸:如石油、水泥、鋼鐵、汽車、煤、糧食、礦石、水產品等都可使用專用鐵路貨車運輸。
2.1.2 運輸工具的發展
高速鐵路能實現350公里/小時,對于相距200~1000公里的城市來說,這種交通方式將是非常理想的。
2.2 公路運輸
2.2.1 運輸特點
公路建設技術要求和地形要求較其它運輸方式低,特別是農村及山區能發揮很大作用。公路輸送速度雖然較鐵路、航空低,但就整個運輸方式的效率而言,仍然較高,因為公路運輸可實現門到門運輸,并為其它運輸方式起集散旅客、貨物的作用。特別是農村、山區,鐵路、航空不能普遍建設,水運又受航道限制,只有公路能適應這種條件,擔負起運輸任務來。
2.2.2 運輸工具的發展
由于公路運輸方式耗能多、成本高、載運量小、運行持續性差,在運輸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將大力發展行駛速度高、交通條件好、運輸成本低、通行能力大、交通事故少的高速公路,對加強城市間的聯系、促進城鄉一體化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為高速公路所需高質量、大裝載能力、高速度的各種類汽車提供技術保證。
2.3 航道運輸
2.3.1 運輸特點
運載能力大、航道通過能力高、技術發展有潛力;成本低、燃料省;建設投資省、見效快;有利于國際間的遠洋運輸;適宜大件貨
物、特殊貨物、散裝貨物及集裝箱運輸。
2.3.2 運輸工具的發展
隨著造船技術的發展和船舶建造周期的縮短,各種專用船、多用途船的出現,使水運運量不斷提高,尤其在世界貿易中占重大比重的石油、煤、糧食、礦砂等貨物的運輸,水運的優勢是其它運輸方式所不及的,故各類專業化、大載重量的船舶將不斷出現,水運會有大發展階段。
2.4 航空運輸
2.4.1 運輸特點
低運量時,空運更適合把孤立之地與外部世界聯系起來;市場創始階段空運比其它運輸方式的運費便宜;速度快、可節約時間;節約土地;適合旅游業及高附加值產品運輸。
2.4.2 運輸工具的發展
由于航空將把旅客或貨物迅速送到急需的地方,使國家經濟平衡發展。空運便利生產因素活動,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有助于抵消都市中心的吸引力,促進新興地區發展。因此飛艇開發、大型飛機研發、支線飛機研發、熱氣球飛艇等將成為被重視的對象。
2.5 管道運輸
2.5.1 運輸特點
運輸量大、連續性強、安全可靠、容易實現自動化控制;占用土地少;建設速度快,費用低;運輸效率高,損失少;運輸成本低,效益高。
2.5.2 管道運輸展望
管道除了輸送液體和氣體外,隨著社會對運輸系統在技術上、生態上、經濟上的要求,新型管道運輸將為運輸事業開辟廣闊前景,將開發水力管道、風動管道、集裝膠囊運輸和管道旅客運輸系統等。
3. 綜合運輸格局及合理分工
3.1 運輸格局
在現代化的綜合運輸形式中,最有力量的是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運輸,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客貨運輸在數量上要求越來越大,速度上越來越快,質量上越來越高,經濟上越來越合理,而無論那種運輸方式很難達到該要求。因此運輸格局由各運輸方式間相互合作,范圍由小到大,時間由臨時到長期,形式由低級到高級,直至組成綜合運輸網。
鐵路建設投資大,在運輸成本中固定費用所占比重較大,只有在大運量條件下,才使單位運量的投資和運輸成本得到降低,則大宗貨物用鐵路;鐵路運輸成本中到、發作業費高于公路運輸成本而低于水運成本,故在中長距離條件下用鐵路。水運投資較省,運行成本低,但換裝成本高,貨物送達時間長,所以大宗低值物資的長距離運輸以水運為宜。公路送達時間短,機動靈活,運輸成本較高,而到、發作業費用較低,適宜于小批量、鮮活易腐貨物運輸和近距離旅客運輸。航空運輸成本最高,但速度最快,遠距離旅客運輸易用飛機;高價貨物長途運輸以航空運輸為好,雖然費用最高,但可以節約流動資金。管道目前被大規模用來運輸石油、天然氣和煤粉漿,運送固體的管道也在研制之中。
因此綜合運輸網格局就是各種運輸方式的線路和樞紐等運輸設施相互合作、同心協力,協調配合,既能擴大運輸能力,又能提高經濟效益。
3.2 合理分工
根據以上分析,各種運輸方式的分工取決于交通體選擇運輸方式的行為,這種選擇又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是交通體的交通需求特性――客運還是貨運,客運中是因公出行還是因私出行;貨運中是何種貨類,運距長短,批量大小等。其二是不同運輸方式的服務特性――運輸費用、送達時間、便捷性、舒適性、可靠程度等。一般情況下,不同交通體對各種運輸服務特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別,選擇何種運輸方式,主要取決于這些服務特性滿足其需求程度的大小,該選擇實際上是一種多目標的優化決策過程。而五種運輸方式各有利弊,因此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在形成聯運的基礎上發揮各運輸方式優勢,達到合理分工的目的。
3.2.1 旅客運輸
國際間客運:基本利用航空運輸;長距離客運:主要由鐵路完成,沿海地區及沿長江地區,水運占有一定份額,民用航空發展較快,但占比例不大,卻具有發展前途;中距離客運:由鐵路及公路完成;市郊運輸:中心城市與市郊間主要依靠公路運輸,從運量和速度分析,輕軌運輸具有發展前途;與地方聯系的交通:為了把廣大鄉村和城市聯系起來,公路交通有相當的重要作用,支線航運是重要輔助手段;地方內部交通:鄉村之間的交通,由公路運輸完成。
3.2.2 貨物運輸
國際貨運:隨著飛機的大型化,空運貨物顯著增加,但從運量來看,水運占絕對優勢;長距離貨運:以內、外水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為鐵路,公路運輸、航空運輸也占一定比例。鐵路運輸中,除大宗貨物集散地間的專車直達運輸外,在集裝箱運輸中將有巨大潛力;中距離貨運:以公路運輸為主,但對大宗貨物的直達運輸,鐵路非常適宜;地方貨運:是公路運輸的市場。
1 管道運輸石油的優勢分析
1.1 安全、無污染
管道運輸石油相比較公路、航空、鐵路、水運而言,是當前最便捷,最科學的石油運輸方式。和石油一樣,天然氣也是使用的管道運輸。管道運輸對于易燃物而言是較為安全的,它的運輸是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進行,這樣因為運輸易燃物而導致的爆炸及火災事件會少很多。管道運輸的安全保障率較高,可以實現對能源的綠色運輸,不僅安全而且無污染。運輸管道大多埋在地下,這樣外界自然條件及其他因素對運輸的影響較小,可以保障運輸的高效持續。由于管道是密封的,這樣石油、天然氣不容易揮發,從而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可以保證能源運輸的綠色無污染。
1.2 占地小、效率高
隨著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可利用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稀少,因此,在公路的建設中,設計人員都要遵循節約土地的原則。根據專業統計得出數據:運輸管道長度的94%可以被埋在地下,與公路建設所用土地面積相比,運輸管道的占地只有3%,因此在鋪設運輸管道的成本會被大大降低。
利用傳統的交通工具運輸石油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管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都會影響到石油的傳輸,但是利用管道運輸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因為管道鋪設在地下,因此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會小很多,石油和天然氣也能夠被持續不斷的輸送。這樣連貫的傳輸過程大大提高了能源運輸效率,其一年的傳送量也不是傳統運輸方法可以達到的。
1.3 損耗小、投資少
能源通過管道運輸所造成的損耗很小,經過專業測試表明,管道運輸原油1千米所造成的損耗是鐵路運輸1千米造成損耗的七分之一。在資源寶貴的今天,能否做到能源節約的是選擇運輸方式最關鍵的因素。管道運輸具有運量大、距離長、口徑大的特點,并且管道建設的成本也較低。
管道建設所需要的投資較小,在現有的運輸方式中,它的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就效益而言,管道運輸有很明顯的優勢。例如:運輸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要投入50億美元來建設七千公里的管道運輸,但是改成水運,成本就要達到85億美元,可見管道運輸的投資成本比其他運輸方式低很多。
2 管道運輸石油的劣勢分析
雖然管道運輸能夠達到很高的效率,但是就目前而言,傳送天然氣占較大的比例,石油通過管道運輸的比例較小,管道運輸對石油而言利用率不高。原油通過管道運輸的比例大一點,而成品油大部分是通過公路運輸。大慶市的公路和鐵路較為發達,石油的運輸也主要依賴于這兩種交通運輸方式,這樣的運輸方式大大提高了石油運輸的成本。
現在的管道運輸網絡化程度較低,靈敏度也不高。我國的東北地區是石油的主要產區,這些地區的管道建設已經初見規模,但是在大慶地區,石油管道的運輸網絡仍然沒有形成,目前也只處于初級階段。大慶作為石油的主要產區,其管道運輸網絡的不完善嚴重影響了其他地區。
管道運輸在運營階段還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硬件技術有所突破,但是管理技術沒有太大的進展。在管道運輸的發展過程中,管道建設在材料上的突破較為明顯,原有的傳統鋼材升級為現在的高級鋼材,還加入了一些高科技的成分,例如衛星遙感技術。在施工方面也改進了原有的不足之處,融入了水平較高的施工工藝,從而使得有些管道建設的水平走在了時代的前沿。但是局部的高技術不能改變全局的狀態,在管道運輸的建設中,管理技術總體上來說仍然是較為薄弱的環節。
3 管道運輸石油的安全問題
管道建設初期,一般是選擇遠離人口居住密集的地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原來人口稀少的地區如今也被大規模開發利用。有的工程建設缺少對石油管道運行風險方面的了解,缺少對管道被破壞以及占壓后果嚴重性的清醒認識,對違章施工的行為也沒有進行處罰,從而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面對這樣的形勢,就要求管道建設工程能夠提高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讓管道建設安全進行。
在我國,打孔盜油、盜氣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樣的行為不僅竊取了資源,還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我國第三方破壞造成石油管道事故的發生率達到百分之四十,如此大比例的破壞對我國經濟方面造成的損失很大。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國一直未能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來杜絕這種違法現象的發生。
設計以及施工的操作不當也是威脅管道運輸安全的重要原因。在管道工程的設計中,如果沒有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那么在管道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材料選擇不合適、管道設計壓力低、施工質量不合格等,這些問題會阻礙管道工程的完工。
4 針對管道運輸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加強法制監督
要想達到好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有相應法律的約束。相關部門可以建議國家出臺關于石油管道運輸的法律,加強管道運輸管理的法制建設,對工程進行依法監督和管理。
4.2 明確責任主體
對于管道事故,需要明確責任主體,責任主體的明確能夠讓施工單位或者是個人加強責任意識,對于錯誤無法推卸責任。對管道建設,需要強化管理機制,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
4.3 完善應急預案
在管道建設及運輸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出現,如果沒有提前制定應急預案,那么在意外發生以后就會使局面很慌亂,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完善對應急預案的制定。在平時需要大管道安全的宣傳力度,相關企業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避免在承包此類工程時產生意外。
5 總結
管道運輸工程安全性很重要,操作中不能出現絲毫的大意和疏忽。在平時的監管中,要加大力度,對于安全隱患要及時的排除,保證管道運輸安全高效。針對不合理的地方,還需要不斷的加以完善,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科學技術、經濟政策等方面的內容。只有通過社會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夠保證管道運輸的安全運行,推動管道運輸工程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文紅星,鄧展飛.環境敏感區集輸管線防護探討[J].石油和化工設備.2012(03)
[2] 楊華.對管道運輸企業成本控制的幾點思考[J].金融經濟.2011(20)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新世紀的五種運輸方式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政治和國防意義。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空運管道運輸。五種運輸方式在持技術上、經濟上各有長短,都有適宜的使用范圍。那么本文將分別討論目前五種運輸方式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1水路運輸
2010年底,全國內河航道共有4128處樞紐,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樞紐2329處,全國港口數量413個,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31050個,沿海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5119個。2010年,全國完成水路貨運量29.45億噸、貨物周轉量50262.74億噸公里。完成水路客運量2.03億人、旅客周轉量59.18億人公里。全國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9.86億噸,比上年增長7.4%。水運建設投資增速顯著加快。2010年,全國沿海及內河建設完成投資987.34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加快9.4個百分點。內河建設完成投資193.85億元,增長16.5%。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28萬公里。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加快港口結構調整,適應集裝箱運輸快速發展和外貿貨物運輸需要;新建和擴建以適應我國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大量進出口需要的港口等有關項目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對港口作業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2 公路運輸
2010年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9086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9.3%,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6539萬輛,增長25.3%。民用轎車保有量4029萬輛,增長28.4%,其中私人轎車3443萬輛,增長32.2%。 2010 年,全社會累計完成旅客運輸327.88 億人次,同比增長10.2%。完成旅客周轉量合計為27778.21 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1.9%。全社會完成貨運量315.34 億噸,同比增長13.4%;完成物周轉量135169.6 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2.5%。
公路運輸仍是全國客運、貨運最主要運輸方式。2010 年,公路累計完成客運量306.26 億人次,同比增長10.2%;累計完成客運周轉量14913.89 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0.4%。公路累計完成貨運量242.53 億噸,同比增長14.0%;累計完成貨運周轉量43005.43 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5.6%。公路運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為12761.66 億元,同比增長20.9%,投資額占交通運輸投資總額的49.89%。
我國公路運輸發展的主要趨向是:
(1)干線公路高等級化,汽車運輸高效化。
(2)進一步向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公路運輸市場細化。
(3)逐步向物流的全過程拓展,以擴大市場,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3鐵路運輸
2010年,全國鐵路客運量達16.76億人,旅客周轉量8762.2億人公里,貨運量36.43萬噸,貨物周轉量27644.1億噸公里,分別比2005年增長45.0%、44.5%、35.3%、33.4%,年均分別增長7.7%、7.6%、6.2%、5.9%。
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10萬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萬公里,增長了20.7%。電氣化鐵路里程達到4.2萬公里,電氣化鐵路比重由2005年增加了15%,電氣化鐵路運營里程躍居世界第二。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高鐵投入運營里程達8358公里,高居世界第一。
鐵路運輸除了在硬件方面提升外軟件方面的發展也不容小覷。關于運價管理,一定要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價值規律,富有彈性,能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運價機制。
4航空運輸
截止到2010底,民用飛機達1604架,民航首都機場、上海機場和廣州機場等三大樞紐機場初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0年,全國民航共發送旅客2.7億人,旅客周轉量4031.6億人公里;共發送貨物557.4萬噸,貨物周轉量176.6億噸公里。2010年1-11月份航空運輸業完成固定資產完成投資714.15億元,同比增長39.9%,航空運輸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已有所回落,但較其它運輸業仍保持增長最快。個人認為我國航空運輸的發展將有很大的空間。
5管道運輸
2010年管道運輸貨物運輸量為4.9億噸,比上年增長%10.3;貨物運輸量4.9億噸,比上年增長%10.3;管道運輸貨運周轉量2064.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9.5,2010年為2197.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7。
截止到2010年底,管線總里程從“十五”末的4.4萬公里增加到7.8萬公里,比2005年底增長78.4%。2010年,管道輸油(氣)能力為49189萬噸,比2005年增長58.5%。對于具有易燃特性的石油運輸來說,管道運輸有著安全、密閉等特點。管道運輸建設占地少、運輸損耗少、無“三廢”排放、可全天候連續運輸等明顯優勢,將成為中國未來的熱點建設。
6結束語
交通運輸的發展極大的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可以說在一定程度或相當大程度上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的發展。工業革命發生后,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新型運輸工具的不斷更新出現,我國的交通運輸從最初的人力、畜力、風力等落后的狀況發展成為當今以機械動力為代表的交通運輸局面。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由于不同運輸方式都有自己發揮優勢技術經濟特征的特定條件,各種運輸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出不同的經濟技術特性。
社會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的依賴程度較高,因而國家十分重視發展交通運輸業,相關部門也在相繼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對交通運輸業進行大力投資,其目的是保證我國交通運輸業盡可能地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運輸需求的需求。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太多,交通運輸的相關政策往往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這也引起了現實運輸供給不能滿足人類的各種運輸需求。
一、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現狀
1、公路運輸的發展現狀
公路運輸的優勢為機動靈活、速度快、可實現門到門運輸,它在保證我國客運與貨運暢通,維持運輸供給方和運輸需求方的利益,促進公路運輸蓬勃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公路運輸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基本上實現了從傳統計劃經濟的"賣方市場"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買方市場",公路客運與貨運的需求問題得到了初步緩解。公路運輸帶給人類便利的同時也給社會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如修建高速公路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其中有一部分耕地,雖然農民得到一定補貼,但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公路建設還會引起環境污染,如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等。據統計造成大氣污染的諸多因素中,公路運輸比重較大,各種車輛尾氣排放是造成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針對公路運輸導致的負面問題,發展低碳交通越來越重要,同時開始研究低耗能、低排放的交通運輸工具。
2、水路運輸的發展狀況
雖然水路運輸速度較慢,但水路運輸具有成本低、運量大、通用性好等特點,所以水路運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我國的水運主要包括內河運輸、沿海運輸及遠洋運輸。我國水運發展初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很低,運輸工具相對落后,人們只能在有限區域內活動。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尤其工業革命以后,以機械動力為代表的運輸工具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水路運輸也不例外。無論是內河運輸、沿海運輸還是遠洋運輸,都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形成了相互競爭的格局,有些水運市場競爭相當激烈。雖然我國水路運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總體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內河運輸大多利用天然航道,而人工開發的航道利用較少,碼頭數量設置及管理體制都不能令人滿意。
3、鐵路運輸發展現狀
鐵路運輸在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中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在未來發展中仍將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鐵路運輸規模和運輸能力有了明顯的擴大和提高,運輸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運輸基礎設施和設備不斷更新。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多條南北及東西鐵路干線,鐵路干線總里程居于世界前列。鐵路運輸不僅運量大、通用性強、客貨到達準確性好,而且相對公路運輸環境污染較小。由于其他運輸方式發展迅速,市場機制不斷完善,競爭能力不斷增強,我國鐵路運輸市場占有率在不斷下降。但是我國鐵路運輸總量仍在增加,只是相對其他運輸方式增速較慢。相比一些發達國家,我國鐵路運輸發展還存有差距,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鐵路網密度低、布局不合理。我國東南與西北地區的鐵路網密度差距很明顯。第二、運輸基礎設施水平不高。第三、我國鐵路運輸管理體制有待完善,不利于鐵路運輸走向市場。
4、航空運輸發展現狀
航空運輸機動性強,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運輸速度最快,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民用還是軍用均取得了較大發展。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民用經濟快速發展和航空運輸要求的不斷增加,政府對我國航空運輸發展政策和管理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大了對其發展投資和扶持力度,使我國航空運輸進入了一個空前的發展階段。航空運輸適用于地形復雜、地面交通困難的地區、遠距離城市間客運以及人口稀少、貨運不多的邊遠地區。
5、管道運輸的發展現狀
管道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具有自己的特點優勢,具體表現在工程量小、運輸的連續性強、運輸管道埋于地下,對地面的占用較少。由于管道運輸是一種專門的運輸方式,只能運輸一些特定的貨物,主要是液態的石油和氣態的天然氣等。管道運輸投資大,對金屬的耗用較大,這是我國發展管道運輸所面臨的實際情況。
二、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趨勢
1、公路運輸的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公路運輸的發展趨勢:第一、干線公路的高等級化。公路等級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運輸車輛的速度及安全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的數量和載重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對干線公路的要求也從以前對量的要求提升到現在對質的要求。高速公路將繼續推動公路運輸的發展。第二、汽車運輸高效化。由于運輸裝備不斷改善以及人們對運輸效率與效益的更高要求,那么汽車運輸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必須向高效化方向發展。第三、公路運輸技術發展將推動公路設計、交通管理和車輛診斷的電子化,以及公路工程作業的機械化等方向發展。
2、水路運輸發展趨勢
我國水路運輸發展的趨勢:第一、貨物運輸船舶將會向著專業化、大型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第二、水上客運旅游化、高速化、滾裝化。第三、水運管理和航行安全系統電子化。如果我國水運發展能從這些方面入手并能夠實現這幾種趨勢,那么我國水運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能夠滿足需求者的需求。
3、鐵路運輸的發展趨勢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鐵路運輸在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中仍將會占據主導地位。我國鐵路運輸的發展趨勢:第一、為了提高運輸能力,合理利用能源,最終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火車的牽引動力逐漸地被電力、內燃牽引所代替。我國鐵路運輸動力基本上都以電力為主。第二、鐵路運輸為了滿足運輸需求者對時間要求,鐵路客運將會向著高速化的方向發展,高鐵的開通極大地提高了鐵路運輸的速度。第三、由于運輸需求的多樣化,運量的不斷增加,鐵路運輸將會實現大宗貨物重載化。第四、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鐵路運輸技術水平將會繼續提高。
4、航空運輸的發展趨勢
公路、水路、鐵路運輸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并能夠為其提供便捷的服務,滿足人們不同類型的運輸需求,它們在各自領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航空運輸也不例外,我國航空運輸發展體現出了干線飛機巨型化、超高速化、安全保證系統的自動化、營運管理和運輸服務電腦化等特點。
5、管道運輸的發展趨勢
管道運輸主要向運輸管道直徑增大化、運輸線路遠程化、運輸管道安全化和運輸信息實時跟蹤化等方向發展。
三、總結
總之,我國交通運輸經過改革開放30余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由過去計劃經濟向現在市場經濟轉型,各種運輸方式也通過市場競爭手段實現對運輸資源的配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廣大人民的運輸需求為主導,站在整個交通運輸業角度發展我國交通運輸,注重每種運輸方式內部之間、不同運輸方式之間有效銜接和合理資源配置,大力發展我國綜合運輸體系是我國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 A
一、液化天然氣運輸方式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對環保事業的重視,天然氣以其清潔、高效、環保、便利等諸多優點在工業、農業和民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成為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不可或缺的血脈,其在能源利用的比重也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通過對天然氣進行預處理,脫除其自身的雜質,并將其冷卻至特定的溫度,可實現天然氣的液化。液化天然氣具有較好的經濟性,而且在運輸和儲存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優勢,所以近年來液化天然氣工業發展非常快速。目前,液化天然氣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開采、液化、儲存、運輸、裝卸、液化再氣化、銷售等環節都實現了有效的銜接,而在這一鏈條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即是液化天然氣的安全運輸,安全運輸作為紐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鏈接上游及下游產業鏈的關鍵點,而在當前液化天然氣的運輸方式中,主要有管道、公路、海上三種運輸方式,通過對這三種運輸方式特點的分析,可以有效的推動液化天然氣的廣泛應用,加快液化天然氣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液化天然氣運輸的特點
1、液化天然氣管道運輸
1.1液化天然氣長距離管道輸送
利用管道進行長距離的低溫天然氣輸送是當前液化天然氣運輸的重要發展方向。而且隨著當前材料和工藝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技術上都為液化天然氣長距離管道運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進行液化天然氣長距離管道輸送過程中,為了使液化天然氣保持良好的低溫液化形態,這就需要在管道的沿線設置加壓泵站和冷卻站等設施。由于受管道沿線外部溫度的影響及輸送本身的摩擦受熱,液化天然氣容易因受熱而發生氣化現象,從而導致管道內的天然氣呈現兩相流動,而且沿線輸送壓力也會相應的增加,嚴重影響管道輸送能力,同時也使得管道輸送的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利用管道進行液化天然氣的運輸過程中,不但要確保其液體呈現單相流動,同時還要防止外部熱量的入侵因此在液化天然氣管道運輸過程中,采用密相輸送工藝,使管道內的操作壓力控制在冷凝臨界壓力點之上,流體液體溫度控制在臨界點之下,確保管道內的運行工況處于液相密相區,同時設置加壓站和冷卻站,避免管道內液體流動過程中因摩擦及剪切等導致溫度升高發生氣化,確保管道運輸的安全。
1.2液化天然氣管道輸送成本
在液化天然氣管道運輸中,需要運行的狀態保持在“密相區”,溫度較低,這就需要采用性能較好的低溫隔熱材料,同時還要在管道沿線建立天然氣加壓站和冷卻站等設施,所以相對來講,管道運輸需要在初期投入較大的成本。但液化后的天然氣體積與氣態時的體積相比要小幾百倍之多,所以只需要較小的管徑就可以實現高效的運輸,這對于管材成本的節約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3液化天然氣管道輸送技術
液化天然氣在進行管道運輸時,為了確保其運輸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則需要選擇性能良好的低溫隔熱材料,通常情況下都會選擇鎳鋼作為液化天然氣的管材。在管道焊接時采用惰性氣體保護焊,同時還要在管道內應用內涂層減損技術。由于液化天然氣管道運輸需要確保低溫輸送,這就需要利用良好的低溫輸送工藝來確保液態天然氣運輸的高效性,所以需要在正式輸送前對管道進行預冷,對管道內溫度進行冷卻,使其達到工作溫度,同時確保相當長的時間內都能達到穩定的工況。而當液化天然氣管道停輸時,在外界溫度作用下,管道內的余液將會發生氣化現象,在進出站處設置安全閥和放空罐等安全防護設施可有效的控制管道內的壓力,防止超壓事故的發生。
2、液化天然氣的公路運輸
2.1 液化天然氣站及城市液化天然氣供氣站
液化天然氣站作為公路運輸的上游,承載著資源供應和天然氣的加工處理,根據不同的利用方式,天然氣液化站分為基本負荷型和調峰型兩種。基本負荷型液化站的任務是將天然氣以液態形式運輸到消費地,完成對天然氣預處理、液化、儲存等重要工作,其特點是全年連續運行且產量比較均衡。調峰型液化站的任務是為天然氣供氣系統提供一種儲氣調峰方式,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城市液化天然氣供氣站作為公路運輸的下游,主要負責接收、儲存、氣化以及城市管輸工作。主要工藝技術:將卸載的液化氣儲存進儲罐,通過中間介質(一般為空溫式汽化器)進行換熱氣化天然氣,再經加熱器(一般為水浴式加熱器)提高溫度,經調壓、計量、加臭后外輸至城市中壓管網。
2.2液化天然氣槽車運輸及安全技術
公路運輸采用的主要設備是低溫液化天然氣罐車也稱LNG 槽車,為天然氣非管網運輸的主要形式,LNG槽車在液化站或者液化氣終端接收站充裝液化的天然氣,再根據地區的需求進行分配運輸,其多數應用于缺乏天然氣資源以及管道仍未鋪設到的偏遠地區,且由于液化天然氣具有超低溫(-1620C)和易燃易爆雙重特性,而槽車罐體作為運輸儲存載體,其隔熱方式及安全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主流的LNG槽車隔熱方式主要分為真空粉末隔熱、真空纖維隔熱和高真空多層隔熱三種技術,采用不同的隔熱技術,其性能指標也不同,根據實際運輸情況選用合適的隔熱方式,可確保安全高效地運輸。安全設計的重點在于防止超壓和消除燃燒的可能性(比如禁火、禁油、消除靜電等),防止槽車超壓的手段主要是設置安全閥、爆破片等超壓泄放裝置以及裝備完善的壓力、液位、溫度監控系統;消除燃燒的可能性:當LNG氣化的天然氣體積濃度為5%~15%時就可以被引爆,因此在運輸途中,嚴格的禁煙、禁火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天然氣燃燒的可能性,提高槽車安全運輸系統。
2.3國內液化天然氣槽車的現狀
目前,我國使用的液化天然氣槽車主要有兩種形式:LNG半掛式運輸槽車和LNG集裝箱式罐車,有效容積均達到36m3。且隨著液化天然氣被廣泛地應用,技術的進步和改善,運輸設備的大型化是必然趨勢,例如:新興能源裝備自主研發的 55.7 立方 LNG 移動加注車為目前國內最大,其不但有效提高了一次運輸、加液的效率,同時也節約了運輸成本。但是根據長春華潤《中國LNG槽車運輸市場調查報告》[1],由于LNG運輸車造價昂貴(200萬左右),物流企業一般又附屬于燃氣供應公司以及強的業務依賴性,使得全國擁有上百臺運輸車的企業十分少見,僅武漢綠能、新疆廣匯等大型企業擁有,但同期CNG(壓縮天然氣)物流企業則規模較大,百臺車的大型企業有數十家之多。但相信,隨著這幾年各地LNG項目的大量新建,LNG終端的公路物流將會逐漸發展起來,不適宜在LNG接收站附近鋪射管網的地區,LNG物流將大有作為。
3、液化天然氣的海上運輸
3.1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類型及特點
目前,世界上正在服役的LNG船舶主要分為三種類型,MOSS型LNG船、GTT型LNG船以及SPB型LNG船。MOSS型LNG船屬于球型艙船,一般裝載4~5個球形儲罐,艙體選用耐低溫的鋁合金或含鎳9%的厚鋼板為艙體材料,儲液球罐獨立于船體,而是通過支撐裝置進行安置;GTT型LNG船屬于薄膜艙,一般也裝載4~5個薄膜艙,薄膜的維護系統由內雙層船殼、主薄膜、次薄膜和低溫隔熱材料組成,絕熱層中充滿氮氣,并裝有溫度和壓力監控器系統。SPB型LNG船的前身是棱型Conch,該型大多應用在LPG(液化石油氣)船上,在LNG船中應用較少,但其船艙數較多,大型船只可達到8個儲液艙位,主要特點是液艙與船內壁留有較大空間,獨立角型艙用支承塊和制動塊墊塊固定在船內,艙的上下方向載荷有支承承受,縱向和橫向的移動由制動墊塊承受,從而有效提高了維修的便利性和艙體的安全性。
3.2LNG船運的風險以及可靠性
風險性,由于液化天然氣進行海上運輸時需要利用低溫絕熱材料來進行罐船的建造,建造費用較高,這就導致液化天然氣海上運輸成本的增加,而且液化天然氣罐船由于用途較單一,再加之在經營上無法靈活變通,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其投資風險加大,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對投資成本進行回收,風險性較高。
可靠性,在進行液化天然氣運輸過程中,由于其航線和港口都具有固定性,而且班期也較為準確,無論是停泊還是運輸都會嚴格按照計劃來進行,非計劃性較少,所以運輸的可靠性較高,收入也較為穩定。
3.3我國LNG船舶現狀
隨著國家對環保事業的重視以及能源戰略的調整,海運進口液化天然氣以其便利性、運量大、經濟性獲得我國的青睞,也間接的促進了我國LNG船建造需求。并將“高技術性能船舶設計制造工程”項目列為十二大高技術工程項目之一,將LNG船列為該項目中的主要新船型之一。
在2004年,上海中華滬東造船廠通過和法國GTT公司、法國大西洋船廠的合作,掌握了14.5萬m3薄膜型LNG船舶的建造技術,并于2008年4月3日交付,船舶全長292米,寬43.35米,吃水11.45米,9.8萬總噸,設計航速19.5節,配蒸氣渦輪主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接著第二艘LNG船“大鵬月”于2008年7月10日在上海交付船東,該船同“大鵬昊”屬同一級別[2]。第三艘“大鵬星”于2009年12月11日交付,裝載量為14.721萬立方米,全部汽化后可以形成9000萬立方米的容量,相當于上海全市居民1個月的天然氣使用量。
結束語
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對天然氣的利用率較低,天然氣在我國能源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小,不能夠滿足當期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情況。但隨著國際能源局勢的嚴峻,綠色清潔的天然氣資源也將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而通過研究改善液化天然氣的運輸方式及特點,可極大的提高天然氣運輸效率和節約運輸成本,液化天然氣作為一種高效的能源,在未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并且會發展成為影響我國天然氣市場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LNG運輸也將承擔更重的任務。
參考文獻
[1]中國LNG槽車運輸市場調查報告.長春華潤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2010年.
[2]陳叔平、謝福壽、馬志鵬、金樹峰.LNG船運現狀及發展趨勢.第三屆中國LNG論壇,2012.
[1]范錦濤.液化天然氣運輸的方式及特點分析[J].化工管理,2014,05:199.
安全是石油安全的前提,由于進口來源受到石油資源所在地、戰爭因素及自然災害等突發風險因素影響,作為聯系石油進口來源地與目的地的運輸通道則呈現更多的可控因素。運輸安全即自石油進口來源地至目的地所涉及到的關鍵海峽、運河、運輸管道等節點的安全問題,其中任何一個節點出現阻斷或者不安全因素都將直接影響整個石油運輸的安全。
二、我國石油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分析
世界石油運輸方式主要有海運、鐵路運輸和管道運輸;就國際石油貿易而言,主要有輪船、管道運輸2種,鐵路運輸作為補充。海運石油的成本較低,管道運輸相對可靠,鐵路運輸雖然運量有限,但是陸地線路對于國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3種運輸方式各有特點、互為補充。我國目前的石油進口方式,主要以海運為主,采用管道運輸的石油主要來自中亞,而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基本是通過鐵路運輸。海運是國際石油貿易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運量大、通過能力強、運費低。管道主要用于陸路運輸,具有量大、安全、便捷、經濟等優點,是各國油田與油港、煉油中心之間的紐帶,在國際石油貿易中,是與油輪相輔的重要運輸方式。鐵路運量有限,運輸成本較海運、管運相對較高,但是在大陸上缺乏管道的地方,它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從長遠來看,通過鐵路運輸進行國際油氣貿易中是權宜之計。
三、我國石油海上運輸能力分析
運力及承運份額安全是指石油進口國擁有足夠的運力承運本國進口石油量的一定比例,以保障在國際政局發生動蕩及突發事件時,基本滿足國內石油進口運輸的最低底線。并且,保有一定的運力及相應的承運份額對國家經濟安全有著一定影響。一方面可以穩定運價,另一方面本國船隊承運一定份額可以減少外匯支出、增加國內稅收、促進經濟發展。承運本國進口原油份額最能體現進口石油運輸安全問題。在承運份額方面,國際上一般以本國派船、對方派船和市場租船遵循4:4:2比例原則承運。我國進口石油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地區,從這兩個地區進口的石油主要使用VLCC大型油船,這就要求具有20萬t級接卸能力的港口與之配套。目前,我國沿海港口具有接卸20萬t級以上油船的港口有青島、寧波、舟山、茂名和大連港,總接卸能力6519萬t,在建的有舟山冊子島25萬t級、寧波大榭島20萬t級、湛江港30萬t級泊位各1個。大型油船碼頭接卸能力不能滿足未來中國進口石油的需要。軍事控制力對石油安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運輸安全來說,擁有強大、反應快速的軍事力量,石油運輸線就會受到很好的保護。對重要海峽的控制能力也是保障石油運輸安全的重要方面。軍事控制力對石油安全的影響還表現在對主要石油資源生產地的軍事干預能力上,一國對資源產地的軍事干預能力越強,資源就越有保障。
四、我國石油運輸風險因素分析
戰爭中,油氣運輸通道往往成為軍事打擊的重要目標。兩伊戰爭期間,戰爭嚴重影響了波斯灣石油航運的安全。海灣危機期間,土耳其、沙特關閉了境內輸送伊拉克石油的輸油管道(戰前伊拉克由這兩國輸油管道出口的石油占其石油出口的2/3以上),伊拉克經波斯灣到霍爾木茲海峽的出口通道也被美國封鎖。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軍事打擊期間,除了北約對南聯盟實施石油禁運外,迫于北約壓力,克羅地亞、波加利亞和匈牙利先后關閉了通往南聯盟的輸油管道。此外,地區沖突、反政府武裝也對運輸通道構成威脅。從1970年到1980年,世界主要恐怖組織部相繼把海上恐怖襲擊納入行動計劃,視海上武裝活動是不對稱斗爭中的一種有效方式。在一些有爭議及軍事不穩定的地區,海盜活動嚴重威脅著過往商船的安全。西非沿岸、索馬里半島、紅海、亞丁灣、孟加拉灣及馬六甲海峽等附近水域為海盜多發地區,其中包括馬六甲海峽在內的東南亞水域是目前世界上海盜活動最猖獗的地區之一。蘇伊士運河連接的紅海和亞丁灣一帶,不僅是海盜作案的高發地帶,也是與其瀕臨的東南亞和中東地區恐怖組織時常出沒的地方。據IMB(國際海事局)駐吉隆坡的海盜舉報中心報告,2004年報道的海盜襲擊中有60.33%發生在該海域。
五、中國周邊潛在運輸布局
海運作為我國的主要石油運輸方式,其運輸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滿足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為保障石油運輸線路安全,中國不遺余力探索各種石油運輸線路的可能性,以圖建立“蜘蛛網”式戰略線路,有效保障石油線路的暢通和機動性。為了抵御現在的海運風險,中國正在積極的尋求在俄羅斯、中亞的陸地運輸和印度洋的入海口。俄羅斯和中亞的陸地運輸將實現我國石油進口方式的多元化,而獲得印度洋的入海口,可以大幅度降低我國的海運風險。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周邊很多潛在的運輸線路先后受到關注。其中包括中哈石油管線、俄羅斯遠東方案、中緬石油管線、西南泛亞鐵路、“運河夢想”、“海陸聯運”等方案。目前,中哈石油運輸管道已經投入使用。這不僅為中國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陸路能源供應,還使中哈俄三國的石油管道運輸體系得以聯網,為中國和中亞、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關系奠定了基礎。中哈輸油管線和中俄泰納線,每年至少可以為中國提供4000萬t原油,這大大提高了我國石油進口來源和運輸通道的多元化。
六、結語
國家必須加快進口原油運輸船隊的組建以及大型油船碼頭建設,與此同時,建立健全溢油快速應急保障機制,以提高我國石油的海上運輸能力。積極尋求合理可行的海上運輸線路的替代方案,加強同中亞、南亞等地區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以實現石油運輸方式及運輸路線的多元化,使得運輸風險因素的潛在危害降低到最低。
參考文獻:
一、研究構建綜合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的現實背景
綜合運輸體系是指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最大限度地滿足有效的國民經濟運輸需求的交通運輸體系。不同于傳統的交通運輸業只是五種運輸方式的簡單總和,綜合運輸體系更突出各種運輸方式的協作配合,有機結合,連接貫通,達到運輸發展的協調和運輸管理的協同。所以說,發展綜合交通運輸不僅能提高交通運輸總體效率和效益;同時增強交通運輸組織管理;促使運輸市場更加協調有序的發展。原交通部撤銷、鐵道部并入,交通運輸部新成立以來,大部門體制改革被提上記事日程,綜合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構建作為體制建設的重要方面,其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在2016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中,就如何實現“交通運輸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在今后五年綜合交通運輸工作部署和規劃中要全面推進法治建設,加快形成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法治制度體系。交通運輸法律體系本身作為交通運輸管理活動的重要前提和依據,對運輸活動當事人起到指引、評價、預測、強制和教育作用。梳理和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法規體系,構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符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律的體制機制,是大部門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
二、目前學術界關于構建綜合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的主要觀點
目前就綜合交通運輸法規體系研究展開了如下探討:一、應建立一種什么樣的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二、在現有的交通運輸法規規章中,對需要重新建立,以及修改完善和立即廢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做出判斷、整理和說明。三、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的法律、法規應如何銜接以提升綜合運輸效率等等。這些都有待于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達到“及時性”要求。本文就關于“建立什么樣的法律法規體系模式”的問題,梳理出兩種體系結構模式構建觀點:第一種綜合交通運輸法規體系“5+1”模式即道路、水路、鐵路、民航法和管道交通運輸法,分別調整五種運輸方式內部關系,各自完善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城市公共交通法規;第二種是制定道路、水路、鐵路、民航和管道交通運輸關系法,統一調整五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關系,即綜合運輸促進的法規體系(“促進法”)。
三、對建立何種法律法規體系模式的兩種觀點的評析
在這兩種不同觀點下,研究結論或者完全倒向一邊,或者完全贊成兩者,或考慮如何協調兩者,均對這兩種模式的構建展開了理論分析和實際評析,力求找到一種符合我國綜合運輸發展和管理規律的模式。1.支持“5+1”模式。張庭柱認為交通運輸部成立以后,提出了構建綜合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的想法。這并不是不是意味著要把現有的立法模式推倒重來,建立一套新的體系,而是在現行的交通法規體系基礎上,將民航、郵政、城市客運的立法問題統一納入進來,統籌考慮。交通立法還是應該遵循: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由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自己的行業特征來制定的方式。我國按不同運輸方式立法的做法已取得很大成果,不會也不可能制定一部能解決各種運輸方式問題的法律,用一部綜合運輸法律調整幾種運輸方式幾乎不可能實現。認為應該在保留鐵路運輸法規、道路運輸法規、水路運輸法規、民航運輸法規、郵政法規體系的基礎上,不專門增加綜合運輸促進的法規,而是修訂和完善原有的幾個法規體系,將需要調整的綜合運輸銜接問題在各自的法規體系中予以明確。2.既支持“5+1”模式,又支持“促進法”模式。張迎濤等人認為既要考慮制定道路交通運輸法、水路交通運輸法、鐵路交通運輸法、民航法和管道交通運輸法,分別調整五種運輸方式內部關系,又要考慮制定道路、水路、鐵路、民航和管道交通運輸關系法,統一調整五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關系。3.考慮根據不同分類方法下選擇不同模式(協調兩者)。張迎濤等人提出對綜合運輸事項進行分類,認為在制定綜合交通運輸的法律時,可以根據上述分類進行立法,分別制定調整各種類型內部關系的法律和調整各種類型之間關系的法律。a)類型內部關系法是指調整各種類型內部事項的法律,把綜合運輸事項按某一標準分為幾種類型,相應地制定幾部調整類型內部事項的法律。例如,根據運輸路徑、狀態、空間、對象的進行劃分,分別制定不同的運輸法;b)類型之間關系法是指調整各種類型之間關系的法律,將綜合運輸分為道路、水路、鐵路、民航和管道交通運輸等五種運輸方式之后,從邏輯上講,既要考慮制定道路交通運輸法、水路交通運輸法、鐵路交通運輸法、民航法和管道交通運輸法,分別調整五種運輸方式內部關系,又要考慮制定道路、水路、鐵路、民航和管道交通運輸關系法,統一調整五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關系。4.對建立何種法律法規體系模式的預測。綜合上述觀點可以預測,按不同運輸方式分別立法基本格局一時不會改變,原因在于,《民用航空法》、《鐵路法》、《公路法》、《海商法》、《港口法》、《郵政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已經實施多年,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管理模式,加上各種運輸方式有著自身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其管理依據的變更面臨一些阻力,銜接還需要一段準備期和實驗期。雖然這種按不同運輸方式分別立法的基本格局暫時不會改變,但在一些法律法規層面,對管理方式的改進應予以進一步規定,如果加以改善將會更加符合現代道路運輸管理的特點。如在對承運人責任限制制度方面、賠償額度方面、旅客運輸合同成立憑證方面等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差異和管理上不能有效銜接,政府部門實際管理工作和人民生活出行帶來不便,應在這些方面予以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趙光輝.規制視角下的綜合運輸體制法規體系建設:基本立場與發展展望[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60-63.
[2]陳敏飛,張柱庭.大部制對交通法治的影響[J].交通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12-14.
一、簡化運輸系統,減少中間環節
進行合理的運輸網絡的優化。一般來說,企業不可能改變現有的公路網、鐵路網、及海運線等,但可以在現有資源上進行合理的運輸網絡優化以降低運輸的成本。
減少不必要的運輸環節。圍繞著運輸業務活動,還要進行裝卸、搬運、包裝等工作,多一道環節,需要多花很多勞動,浪費許多成本。所以,在調運物資時,對有條件直運的,盡可能組織直達、直撥運輸,使物資不進入中轉倉庫,越過一切不必要的環節,由產地直運銷地或用戶,減少二次運輸。
直達運輸,就是在組織貨物運輸的過程中,通過減少中轉運載環節,把貨物從產地或起運地直接運到銷地或用戶,從而提高運輸速度,節省裝卸費用,降低中轉貨損。
二、選擇最佳運輸手段
拼裝整車運輸。拼裝整車運輸也稱“零擔拼整車中轉分運”。它主要是用于商業、供銷等部門的雜貨運輸。即物流企業在組織鐵路貨物運輸當中,有同一發貨人將不同品種發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貨人的零擔托運貨物,由物流企業自己裝配在一個車皮內,以整車運輸的方式托運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的零擔貨物,集中組配在一個車皮內運到一個適當車站,然后再中轉分運。
實施托盤化運輸。托盤化運輸是指利用托盤作為單元貨載運輸的一種方法,其關鍵在于全程托盤化之后,可以把前述各項功能連接起來,托盤可以相互連續使用。由此可見,如果托盤不通用化,就不可能實現一貫托盤化。
實施集裝箱運輸。安全、快捷、低價本身就是集裝箱運輸相對于傳統運輸方式的主要特點。采用集裝箱方式運輸的每噸貨物裝卸費的下降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集裝箱運輸市場能得以迅速擴展的根本性理由。集裝箱運輸也是單元化運輸的一種形式,集裝箱主要是用于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
三、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
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在交通運輸事業日益發展,各種運輸工具并存的情況下,必須注意選擇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運輸的工具主要是車、船、飛機、管道等,相應的運輸的方式也有鐵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運輸五種。運輸工具的選擇,直接關系到運輸成本的大小,并且還要考慮各種運輸條件的優劣,如運輸距離、運輸速度、運輸能力等,因此,企業要根據運輸貨物的自身特點以及時間安排,通過比較分析,選擇合理的運輸工具。同時,積極改進車輛的裝卸技術和裝卸方法,提高裝卸量,運輸更多的貨物,提高運輸生產效率。
綜合一貫制運輸。綜合一貫制運輸是指充分利用鐵路、汽車、船舶和飛機等各自的特點,并組合其中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的運輸。
開展國際多式聯運。國際多式聯運是一種高效的運輸組織方式,它集中了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揚長避短,融會一體,組成連貫運輸,達到簡化貨運環節,加速貨運周轉,減少貨損貨差,降低運輸成本,實現合理運輸的目的,比傳統單一運輸方式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四、開展配載運輸
配載運輸充分考慮了重量和容積因素,實現運輸工具裝載的貨物重量最大,空間利用最大,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的一種運輸方式。
五、開展集中運輸
自發集運,集運最基本的形式是將一個市場區域中到達不同客戶的小批量運輸結合起來,既自發集運。
共同輸送或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為提高物流效率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時,由許多個配送企業聯合在一起進行的配送。
六、優化運輸路線、減少運輸事故損失
不合理運輸如重復運輸、迂回運輸的存在,造成了運力浪費,增加了不必要的運輸成本。而優化運輸路線可減少不合理運輸,降低運輸成本。優化運輸路線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線性規劃法;圖表分析作業法;表上作業法;節約里程法。
在運輸途中,有可能發生貨物丟失、貨物變質,甚至出現事故,這些都造成了運輸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因此對運輸事故的關注十分必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日常防范;購買保險;積極理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