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5 16:54: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二語文教學進度,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高二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1承蒙學校領導的信任,今年初次擔任語文備課組長,沒有工作經驗,本著學習的態度來開展今年的備課組工作,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將本學年高二語文組備課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標為指導,以學校本學年工作計劃和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全組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水平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一般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總之,要繼續推進高中新課改,落實新的教育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挖掘潛能,提高素質。
二、工作目標:
1、提高中職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其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奠定基礎。
2、認真搞好教學研究,爭取在研究性學習、職高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取得進展,形成特色,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3、繼續強化協作互助精神,創建團結、和諧,充滿創新與活力的優秀備課組,出色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
三、工作內容與措施
語文備課組的主要工作配合教導處、教研處等處室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1、認真落實教學常規檢查。
認真鉆研教學大綱,精心制定教學計劃,提倡共同備課。做好每月的備課、作業批改、輔導等的檢查。
2.教研常規。
認真做好聽課、說課、評課常規,并準備上好一堂公開課。 引導教師積極創造機會走出去、引進來,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3、課題研究。
發動老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 ,要求各位教師深入實踐,調查研究, 作為我們今后教學教研的依據。
4、組織學生參加征文評選、詩歌朗誦及三筆字競賽活動,力爭多出精品。
四.本學期教學內容與重點:
人教版語文必修五及選修本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教學中要重在閱讀技巧的指導與寫作能力的訓練提高
五.教學基本原則
1.整合教材,大膽取舍
教材的處理必須合理,這樣才會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時間有限,課時緊張,以及因連堂進行作文訓練而用去的課節,真正用于處理教材的時間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不允許也不必要按部就班地處理教材。
總之,我們可以將單元內部的各篇文章聯系起來,進行關聯性閱讀、比較性閱讀,從而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和單元要點的把握。
2.立足教材,服務高考
高考的輝煌成績,不允許我們絲毫懈怠
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立足于教材,服務于高考。教學中既要突出文體的特點,講清課文內容要點,又要結合考點的設置,進行有針對性的前瞻性教學。
3.探究創新,推進課改
今年是課改第六年,我們要在去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與研究。
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鉆研課文,得出自己的認識與結論,而不要搞大一統,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而不要淺嘗輒止,小富即安;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問難質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氣沉沉,機械呆板。
六.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必將成為一中的優良傳統。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本單元甚至于某一課的重點、難點、考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后細致討論,達成共識。
2.發揮教師作用
為彰顯每位教師的亮點,備課組邀請語文教研幾位老教師各上一節示范課,可上常規教學課,可上作文教學課,備課組全體老師從頭聽到尾,從如何切入教材,如何把握重點難點,如何處理配套習題等各個環節去學習。
3.相互觀摩學習
本學期備課組要多聽課,在老教師上示范課的同時,備課組內部教師之間還要經常性聽課,多借鑒吸收,多取長補短。
4.強化課堂常規
課前三分鐘演講;每堂課的明確的教學目的;
高二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2一、總體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暨第一學期的教學探索,我們的教學目標繼續定位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積累整合、(二)感受鑒賞、(三)思考領悟、(四)應用拓展、(五)發現創新,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文素養,能力得以全面發展。
二、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和必修4兩本書的內容。
必修3的“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古代詩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說和科普科幻作品。四個單元分別是:人物與環境(小說一),感受與共鳴(唐宋詩),質疑解難(古代議論散文),啟迪與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一般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善待生命——學習論證;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口語交際專題為議論。
“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為: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字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介紹《紅樓夢》和《高老頭》。
必修4的“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有中外戲劇,宋元詞曲,古代人物傳記及社會科學論文。四個單元分別是:性格與沖突(中外戲劇),情思與意境(宋元詞曲),理清思路(社會科學論文、隨筆),知人論世(古代人物傳記)。
“表達交際”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解讀時間——學習橫向展開議論;發現幸福——學習縱向展開議論;確立自信——學習反駁;善于思辨——學習辯證分析。口語交際專題為辯論。
“樹立探究”設計的專題為:邏輯和語文學習,走近文學大師、影視文化。
“名著導讀”介紹莎士比亞戲劇和朱光潛的《談美》。
四、教學目標和要求:
擬在期中考試前完成必修3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期中考試后完成必修4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1——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
教學中要求做到:
1、依據新課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力求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認真鉆研、領會新教材和新大綱,提高課堂效益,向40分鐘要質量。
3、本學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兩部書的教學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與提高。
4、本學期在寫作上,著重培養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
先了解議論文文本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議論說理的興趣和能力,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
五、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學情分析,認識了解并熟悉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繼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圍繞學法設計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講究提問設計,板書設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歸類、梳理。
4、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解疑答難,加強輔導,補學補差。
5、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6、在集體備課和教學中,以培養閱讀能力為中心,在作文備課和訓練中做到系列性、科學性、實效性。
六、教科研設想: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課改成員。所有成員都要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內容,探究其精神。切實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用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語文教學。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用群體智慧和力量,提高整個語文組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每周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做到活動主題明確,有中心發言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為了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積極學習并大力提倡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學習方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高二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3一、指導思想
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以提高課堂實效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最終目標,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理論,力求做到轉變教學觀念,扎扎實實地開展語文教學研究,提高高二語文教學質量。
二、工作要點
1、采用組內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理論,把新課程的要求轉化為各課的指導思想。
2、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具體做到:
加大集備力度,優化教學內容。
集備時間:每周四3、4節
集備地點:年段辦公室或語文教研組活動室(另行通知)
集備形式:一人主備,單元主講
集備內容:備重難點、疑點,備教學法;交流教學亮點,反思教學缺欠。
3、積極推進相互聽課和評課,加強討論交流,提高質量,取長補短,學以致用,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4、精心準備月考、半期考等測驗,重視學生的效果,加強師生交流。
5、做好導優輔差工作,重視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輔導:
對學困生,我們要樹立信心,勇于面對。集備組成員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他們給予鼓勵和輔導,幫助他們培養學習興趣,讓他們從每次的些許進步中也能體會到努力的喜悅。作為教師,我們還應營造一種愛學,想學,會學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讓每位學生都能從學習中真正受益。
高二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4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語文
2)教材使用情況:學考復習用書、《論語》選讀
3)本學期周課時:5節
二、常規工作:
1、教學計劃及目標確定:
認真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語文學科指導意見》,密切關注省課程調整內容,并研究相應的對策,積極穩妥地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實驗,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材的教學思想,用新觀念新思路處理教材。按時制訂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計劃。要求內容全面,包括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提高質量措施,教學進度表。要求組員認真學習并了解對單元目標和課文教學目標,理解教材的要求,并把這些要求落實在教學之中。
2、集體備課及教案:
備課組以“教學進度表”為依據,加強集體備課,要求按照學校要求,定期召開備課組研究會議,全員參加研討。確立中心發言人,研究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研究教學方法,設計好配套的單元訓練,控制好教學進度。要求:
A、提前備課,按要求撰寫教案,不得搬照抄教案,不以課件代替教案,不以試卷代替教案。
B、新課教學目標符合《學科指導意見》要求,學考、高考復習課目標符合學考、高考考試說明要求,并切合學生實際,表述準確、具體、恰當,體現三維目標;準確確定教學重、難點。
C、教案數足(一學期不少于60個),分課時備課,環節齊全(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板書設計)。
D、教學過程緊扣教學目標,環節安排科學合理,不僅有教師活動,還要有學生活動,主問題設計恰當、有效,板書設計精煉、合理、美觀。
E、課型多樣,除新課外,還要有復習課、作文指導課、作文講評課、試卷講評課教案,并做到環節齊全。
F、課后有教學反思,并有針對性,不少于課時數的五分之一。
3、課堂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層次清晰,知識傳授合理,能力培養恰當,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準確評估課堂教學效果,控制好課堂教學過程,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愉快生動,能力提升明顯。
4、作業設計及批改:
A、本學期各班大作文不少于8篇。批改要求:大作文略改5篇以上,精批2篇以上。小作文8篇(包括隨筆、讀書筆記、日記、片段練習)以上,略改一半。
B、有針對性地布置配合課文的作業,有檢查,有錯題記錄。
C、單元練習或月考4次以上,有批改,有錯題記錄。
D、大作文和單元考試、月考中典型性、普遍性問題有記錄和分析,有訂正和講評。
E、能根據要求一學期命制1份試卷,有細目表,難度恰當,知識點分布合理,原創題和改編題占一半左右,無明顯差錯。注重過程評價,每次測試有分數記錄。測評后及時對學生的測評情況進行統計,撰寫質量分析報告,并講評。
5、課外閱讀:教師訂出學生課外閱讀書目。
高二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5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本學年工作計劃為指導,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高中新課程實施為中心,轉化教學理念,苦練教學內功,優化教學手段,探索實踐語文教學的新方法,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和業務素質。
新課程背景下,要努力轉變教學觀念,變教堂為學堂,還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權,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盡量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2、加強備課組集體備課。
備課組內資源共享,分工合作。做到學和復習進度、案、統一課件、統一練習等。重視第二次備課,因材施教。要經常就教材、教法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在一周一次的集體備課中,對于每單元每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加以明確,并由專人專攻,形成切實可用的資料,
3、在備課組內加強聽課評課活動。
在學校教務處和語文教研組的領導下,開展好示范課、優質課、研討課、匯報課等公開課活動,并要求組內教師積極參與評課活動,做到“課課有收獲”,以實現自己的教學更大的提高,保證備課組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取長補短。
4、開展“師徒結隊活動”,加強對新教師的培養。
在每次聽評課與研討活動中,做到“師有所教,徒有所長”,加強師徒聯系,督促徒弟教師備好每一節課,講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份作業。使其逐漸形成自己成熟的教學理念,成套的教學思路,成型的教學風格。并督促其在此基礎上,借助對先進的理論的學習,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加以思考、總結,并形成文字材料。
4、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利用好早讀課、課間和夜自修時間,加強學生自查、自我管理。
作業精選精批,及時校對講解,表揚優秀,鼓勵后進。
5、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與難度,注重學生活動能力培養,盡量利用教材作例子,教會學生能力遷移。
同時扎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立足高考,打好基礎。
6、加強對高考信息的研究。
認真研究了新課改高考試題,制定了有效的措施,確保在進行常規教學的同時,注入高考的知識。
7、強化教學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積極撰寫各級各類論文。
8、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9、認真組織好單元考、模塊考試、期末考試的復習工作,力保在每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10、加強與外界交流,及時了解教學、考試的最新信息。
建好中國教育服務網vcu教育博客,充分利用好“福建高中新課程網”,及時了解我省各兄弟學校的選修課開設情況,加強與兄弟學校老師的聯系。
三、教學目標
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是《語文》必修五和選修課的學習,教學時要以新課標為準繩,要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1.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樹立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以人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地探索能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為高三年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3.根據高中語文課程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
4.在第八周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學任務,在十九周前完成選修課的教學任務。
四、教學進度(教學進度表見后面的附錄部分)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本校實際情況安排:高二語文每周4節(必修),全學期總時數84節。本學期教學內容安排《語文》必修五和選修課:授課60課時,期中復習8課時,期中考試3課時,期終復習10課時,期終考試3課時。
本學期教學進度非常緊張,幾乎沒有練習、復習時間。但是仍然要計劃有條不紊,進度安排有序。
五、教材處理
1、精講實練,努力創設探究式能力課型。
每個單元精講1—2篇“講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2、取舍有度,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
本學期教學任務重,有些課文根本來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文言文教學上。主要以積累文言知識為主,進而增強學生文化功底。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抓好誦讀和默寫指導,并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3、閱讀積累,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或摘抄或點評或講座或串講,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將課外閱讀教學落實到實處。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脫離實際的成見。為了能及時發現和改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我有意識的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節課,大到一個學期;近到上一節課說錯的一句話,遠到一種教學思想的深層次思考。雖然它們都還很膚淺,但我相信“九尺之臺,起于壘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二、緊抓作業批改、注重后進生輔導
作業的檢查和批改,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開學以來,我一直堅持作業的認真批改,這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知識落實的情況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的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對于班里的后進生,我一直堅持個別知識輔導和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在給學生談理想、談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功夫不負有心人,趙詣、王一凡、王潔成、王通等幾名學生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
三、深入扎實的上好每一節課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不同于數學,語文教學要求語言文字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低年級的語言文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我認為,語文教學中“說”和“讀”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說”和“讀”的訓練。高一年語文教科書上“口際交際”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自古以來,能說會道,體現一個人的睿智,思維敏捷。現代語文教學,“多說多練”勢在必行。整個學期,我注重課堂上的合作探究,讓每個小組討論并展示結果,學生之間互聽互評,共同積累,共同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表達能力有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并且,通過評獎活動,選出了口才最好的學生,如郭奕江、申夢雪的、董陽等。
在“說”的過程中,有一個與之相促進的過程不容忽視,那就是“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采用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再次,用“讀”幫助記憶,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最后,讓學生進行摘記,并對學生的手抄本進行定期檢查,并對寫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
語文教學中,除了“說”和“讀”很重要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即學完一個單元,學會自己歸納,學懂了一些什么,還存在哪些問題。孔子云:溫故而知新。經常溫習功課,以后的學習才會覺得較輕松。
課程改革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舊有的一切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發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過近兩年的實驗與探索,我們飽嘗了其中的艱辛與甘甜。甘甜的是我們看到了課程改革實驗給我們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活力,感受到了我們與學生在課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發展;艱辛的是我們對課程改革曾經有那么多的茫然與困惑,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來探索課程改革之路的,在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困惑和難題。
(一)對課標的困惑
我們需要不用解讀的課程標準。現在的課程標準有那么多解讀的書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無非有二,要么是課程標準太難,太深奧,課程標準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師是讀不懂的;要么是對一線教師的不相信,課程標準制定者害怕一線教師讀不懂;
我認為課程標準應該通俗、詳細,一看就懂,如此教師才能用好;應該把解讀融入課程標準之中,這樣才能做到專家研究與一線教師的實踐緊密結合。
(二)對課堂的困惑
我們需要不是表演的課。現在有的課放得很開,但收不攏,學生天馬行空,談天說地,離題越來越遠;有的課,學生活動的樣式很多,唯獨讀書不多,課堂上嘻嘻笑笑,氣氛十分活躍。可仔細一想學生真正學到的語文知識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課,教學的著力點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深究,或是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內容的無限拔高。學生海闊天空,說短道長,甚至離開了書本去大談從網上看到的新聞。不同的是,過去是教師主講,學生旁聽;現在是學生主講(主要是尖子學生),教師插話補充。仿佛教學的重心已由教師轉移給了學生,仿佛這是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可是,讀書的時間不多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了,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運用的時間也被擠掉了。這樣的課聽多了,我們的老師都說我們現在不知道語文課怎樣上了。
(三)對教材的困惑
1、對必修內容的困惑。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脫離實際的成見。為了能及時發現和改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我有意識的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節課,大到一個學期;近到上一節課說錯的一句話,遠到一種教學思想的深層次思考。雖然它們都還很膚淺,但我相信“九尺之臺,起于壘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二、緊抓作業批改、注重后進生輔導
作業的檢查和批改,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開學以來,我一直堅持作業的認真批改,這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知識落實的情況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的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對于班里的后進生,我一直堅持個別知識輔導和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在給學生談理想、談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功夫不負有心人,趙詣、王一凡、王潔成、王通等幾名學生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
三、深入扎實的上好每一節課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不同于數學,語文教學要求語言文字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低年級的語言文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我認為,語文教學中“說”和“讀”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說”和“讀”的訓練。高一年語文教科書上“口際交際”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自古以來,能說會道,體現一個人的睿智,思維敏捷。現代語文教學,“多說多練”勢在必行。整個學期,我注重課堂上的合作探究,讓每個小組討論并展示結果,學生之間互聽互評,共同積累,共同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表達能力有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并且,通過評獎活動,選出了口才最好的學生,如郭奕江、申夢雪的、董陽等。
在“說”的過程中,有一個與之相促進的過程不容忽視,那就是“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采用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再次,用“讀”幫助記憶,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最后,讓學生進行摘記,并對學生的手抄本進行定期檢查,并對寫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
語文教學中,除了“說”和“讀”很重要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即學完一個單元,學會自己歸納,學懂了一些什么,還存在哪些問題。孔子云:溫故而知新。經常溫習功課,以后的學習才會覺得較輕松。
課程改革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舊有的一切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發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過近兩年的實驗與探索,我們飽嘗了其中的艱辛與甘甜。甘甜的是我們看到了課程改革實驗給我們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活力,感受到了我們與學生在課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發展;艱辛的是我們對課程改革曾經有那么多的茫然與困惑,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來探索課程改革之路的,在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困惑和難題。
(一)對課標的困惑
我們需要不用解讀的課程標準。現在的課程標準有那么多解讀的書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無非有二,要么是課程標準太難,太深奧,課程標準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師是讀不懂的;要么是對一線教師的不相信,課程標準制定者害怕一線教師讀不懂;
我認為課程標準應該通俗、詳細,一看就懂,如此教師才能用好;應該把解讀融入課程標準之中,這樣才能做到專家研究與一線教師的實踐緊密結合。
(二)對課堂的困惑
我們需要不是表演的課。現在有的課放得很開,但收不攏,學生天馬行空,談天說地,離題越來越遠;有的課,學生活動的樣式很多,唯獨讀書不多,課堂上嘻嘻笑笑,氣氛十分活躍。可仔細一想學生真正學到的語文知識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課,教學的著力點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深究,或是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內容的無限拔高。學生海闊天空,說短道長,甚至離開了書本去大談從網上看到的新聞。不同的是,過去是教師主講,學生旁聽;現在是學生主講(主要是尖子學生),教師插話補充。仿佛教學的重心已由教師轉移給了學生,仿佛這是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可是,讀書的時間不多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了,對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運用的時間也被擠掉了。這樣的課聽多了,我們的老師都說我們現在不知道語文課怎樣上了。
(三)對教材的困惑
1、對必修內容的困惑。
教材是多重學科文化、人文素養等匯集的“信息場”,是塑造學生并使之能動發展的課程資源。教師只有根據具體學情和教學情景,創造性地使用這些課程資源并不斷進行豐富和發展,教材促進學生提高語文素質和職業生涯發展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中職學生因重專業輕語文、學習動力不足等原因,厭學現象較普遍。問卷調查顯示,中職學生的厭學比例為71.4%,并呈現出厭學比例隨著年級增高而逐漸增大、厭學程度隨著年級增高而不斷加深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根據具體班級的專業特點、學生已有語文基礎等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豐富課程資源,調整教材的篇目順序或教學目標,并根據現有的教學環境,立足預設立,關注生成,并以學生為本,突出職業性,因材施教,實現有效教學。
一、基于目標內容調整的二次開發
教學大綱將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部分。其中基礎模塊是各專業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基本要求,教學時數有嚴格要求,而職業模塊是限定選修的,拓展模塊是任意選修的,二者的教學時數要求相對寬松。這種彈性要求造成各地在實際的課程設置上差距很大。很多學校重在引導學生就業,重專業,語文僅學習基礎模塊一年,高二年級開始分流學習,部分專業如文秘、財經專業學生選修職業模塊,或不設置語文課;更多學校為了滿足升學和就業的要求,高一語文學習基礎模塊,高二語文學習拓展模塊,高三再進行分流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基于目標內容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調整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進度和順序,就成了要達到大綱“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和教材“進一步加強中高職課程和教學銜接”的要求的有效方式。
1.調整教材編排內容
教材的二次開發過程是教師對課程重構的過程,也是教師知識和經驗介入、與情景對話的過程。調整教材編排內容和教學進度作為二次開發的重要方法,基于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學情的具體把握,包含了教師豐富的個體經驗和智慧。《語文(拓展模塊?提高版)》上下冊各有六個單元,每單元閱讀與欣賞3篇為必讀,另有表達與交流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其中上冊第五單元說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在高一的基礎模塊學習過。考慮到職業學校校園活動相對較多,實際上課學時非常緊,刪除上冊“表達與交流”中的“微型小說的寫作”,新增“材料作文的立意與寫作”,刪除《南州六月荔枝丹》,增加“微博綜合性專題活動”。教師在調整教材課文預設目標時,把學情和中職語文教學大綱作為首要依據,結合集體備課建議及教師研讀教材文本及相關課程資源的成果,作出判斷和選擇。當然,對教材內容和目標進行調整時必須有科學依據,不能隨意增加或刪減教材內容。
2.調整教材預設的教學目標
教材的二次開發過程是作為多元主體間的“對話”過程,即教師與文本、學生間達成共識,生成意義的過程。教材文本一方面需要教師解讀其預設的目標,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基于個人已有的經驗和認識以及具體的教學情景對教材進行建構、加工,賦予其新的意義。因此,根據個人經驗和具體學情調整教材預設的教學目標成為教師對教材二次開發的重要選擇。微型小說《錯號》預設的目標是“體會微型小說精巧的構思,提高學生的小說鑒賞能力”,根據物流和會計服務型專業的特點,從小說內容出發,增加了“初步培養微型小說人物的勸說和營銷能力”的目標。茅盾的《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結構清晰,內容簡單,是“結合材料議論”的典范,因而在第一課時快速完成教材預設教學目標后,在教學第二課時,調整原來的教學思路,設計為讀寫結合的材料作文寫作輔導課,是對預設目標有益的補充,經過課堂訓練,學生整體的敘議結合能力有了較大提高。許多教師反思《生命的五種恩賜》的教學過程,普遍認為教材內容過于抽象,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聽得很無聊。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微調,補充與課文相適應的文本,結合學校3Q7S等校情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教學效果相對較好。
3.調整教材的教學進度和順序
下冊教材內容總體上與學校課程評價進度較相符合,教學進度和順序所作的調整較小。而上冊部分文本不太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教師在討論時一致對教學進度和教材順序作微調。考慮到會計普通班的文言文基礎較薄弱,近半學生有參加高職單考的意愿,連續學習3篇文言文易導致學生因學習密度和難度過大,產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畏懼感,教師在對上冊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時,將文言文《項脊軒志》和《游褒禪山記》提前到前半學期分散學習,保障學生充分的時間消化文言文知識,降低了學習難度,利用學生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情緒和動機情況以及校情,通過增減教學時數來調整教學進度。如教師壓縮《意大利蟋蟀》《景泰藍的制作》以及“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時數,增加文言文的總體教學時數,將教學進度與實際可供教學時數協調到最佳狀態。
二、基于課程資源拓展的二次開發
教材二次開發的本質是作為課程情景化的過程,這種過程需要豐富的課程資源作支撐。豐富的課程資源是實現預設課程目標和有效教學的強有力保障。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增強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開發和利用資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教師的潛力,發掘學校、地方、教材等相關的自然、社會、人文資源的深層次價值,拓展課程資源途徑和范圍,為二次開發提供資源保障,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吸引力。教材除教材、教參外無其他課程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開發課程資源,實現教材的情景化。當然,課程資源拓展應該關注學生的接受程度,開發過多的課程資源容易造成學生的認知負荷,處理信息能力下降,出現閱讀等方面的焦慮,與預設的課程目標相背離。
1.開發和利用語文課堂影音圖像資源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中職學生最喜歡的是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電影電視,其次是音頻圖像,包括歌曲、朗讀錄音、圖片、二維動畫,最不喜歡的是文字。教師在二次開發時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在課內教學和課外作業中引入影音圖像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職業理想,培養職業精神。
筆者學校教師在講析《錯號》瞎眼大娘的講話藝術時,播放了天津衛視《非你莫屬》20120924期中前來應聘且廣受老板們歡迎的音樂教師的講話片斷,并要求物流學生作對比分析,引導學生重視講話藝術,培養服務意識。針對會計班學生語文學習動力不足,陷入職業迷茫的現狀,在講授《游褒禪山記》時,播放了《非你莫屬》20121202期經過商業實踐洗禮的大專生受老板們熱捧的視頻片斷,分析其志、其力、其物,重點分析其職業理想,并要求學生周末在家完整觀看視頻,撰寫感受文章。此外,教師在講授《都江堰》時,呈現視頻和圖片資源;鑒賞《短歌行》時,播放了影視片斷和朗讀音頻;在閱讀《祝福》時,觀看了與課文相關的影視片斷。學生觀看這些視頻后深受啟發,許多學生在作文里描寫了影視對其“心靈的沖擊”。在介紹魯迅、徐志摩、歸有光、郁達夫等課文作者時,教師盡量利用與作者相關的圖片、音頻,這樣做旨在幫助學生樹立“知人論世”的觀念,促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增強教學的吸引力。
2.開發和利用地方與校園資源
中職語文大綱指出,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促進學生利用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加強書本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地方的自然、文化資源以及校園資源就能促進課堂學習,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
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教師充分利用與課文預設目標相關的地方文化資源如方山、長嶼硐天,戴復古族人墓群墓志銘,補充相關信息,對褒禪山洞的特點以及“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進行拓展學習,既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拓展地方文化知識,又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品質。
校園活動中有學生的能動參與和主動建構,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實效性更強。教師結合學校的早讀制度,和教材中的“‘美讀經典,文氣動人’散文朗讀會”“‘傳承文化,重溫經典’詩歌朗誦會”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出優質早讀專題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包括誦讀微博中精選的精彩語句和教師撰寫的優秀散文作品以及經典散文詩歌,并要求撰寫活動策劃方案和體會文章;結合全國的中職學校“文明風采”競賽,要求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策劃活動方案,然后篩選出方案,指導學生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或演講稿,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部分的即興演講和編講故事整合改編;結合學校在創新創業大賽獲得的優秀作品,展示作品圖片,結合“說明書的寫作”,要求學生撰寫競賽作品的使用說明書,對照參賽說明書原稿,進行反思提高。
3.利用“名人效應”開發課程資源
受社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中職學生普遍崇拜各類名人,特別是商業名人。教師對中職學生這個特點,要加以正確引導,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專業特點,增補相關資源,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由于大多數中職學生沒有獨自在外生活的經歷,很難理解課文《我心歸去》里的“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沒有故鄉的人身后一無所有”的深刻含義,教師特意選取了家鄉名人──“溫嶺國際數碼城”總經理回家創業的經過,幫助學生更深切地理解教材內容。教師在講授《生活的五種恩賜》一課時,引入凡客誠品CEO陳年和中國電子商務教父馬云及巨人集團的史玉柱的傳奇人生經歷與艱辛創業故事,進行拓展學習。一方面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極富哲理性的教材文本,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培養職業精神。此外,在學習“材料作文的立意與寫作”教學內容時,利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和“年度經濟十大人物”以及地方名人“平安水鬼”郭文標、“長人師傅”舒幼民等的影響力,在課內與學生一起閱讀人物簡介材料,補充較詳細的人物報道,并布置學生觀看視頻后撰寫體會文章。教材二次開發時關注“名人效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職業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名人效應”的正能量。
三、小結
當然,對中職語文教材二次開發,必須把握一個度,堅持科學開發原則,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教師、學生、資源、環境的能動作用,促進有效教學,激發學生動機,幫助學生主動學習。一方面教師必須基于校情學情,大膽靈活地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語文課堂的吸引力,幫助學生提高職業素養,實現學習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標;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對教材二次開發持審慎態度,科學開發,恰當利用,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中職學生的職業精神,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作出語文教師應有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趙清林.聚合?鉤連?增替?重構[J].中學語文,2009(6).
[2]鄧嬌芬.中職學生厭學語文探因及對策[J].廣西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