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5 16:54: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有經濟功能,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美聯國際智能家居產品是以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節能、人性化為目標的。目前美聯國際智能家居的系統可實現:家庭環境中燈光、家用電器、電動窗簾的遙控、電話遠程控制、網絡控制、定時控制以及安防報警,遠程監控和信息傳輸系統。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venous venous venous blood filtration(CVVH) combined with hemoperfusion(HP)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34 cases of AOPP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who were tre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17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17 cases).Based o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P combined with CVVH.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dosage of atropine,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coma to waking time,ChE activity recovery time and ICU sta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Respiratory failure; Continuous venous venous blood filtration; Blood perfusion
First-author’s address: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Pingxiang 33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32
有機磷農藥(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是我應用最廣、用量最大的農業殺蟲劑[1],種類繁多,如敵敵畏、樂果、對硫磷等,藥效高、易分解,而當這些農藥短時大量進入人體后會造成以神經系統損傷為主的一系列傷害,即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2]。AOPP是急診科常見的危重癥之一,具有病情重、進展迅速、致殘率及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3]。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AOPP的搶救成功率得到明顯提高,但仍有10%左右的死亡率[4]。臨床資料顯示,AOPP發生后,約有80%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衰竭,而呼吸功能衰竭是造成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致死率可達45%以上[5]。因此,積極治療呼吸衰竭是提高AOPP搶救成功率的關鍵[6]。本研究將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聯合血液灌流(HP)用于AOPP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的臨床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參考文獻
[1]趙曙光,解新良.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救治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1,9(9):1448-1450.
[2] Zhang J W,Lv G Y.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rum xanthine oxidase and oxidation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0,38(2):458-465.
[3]范小勇.丁酰膽堿酯酶活性評估院前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病情及預后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30):4028-4029.
[4]熊俊.血液灌流對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的療效觀察[J].臨床急診雜志,2014,15(10):638-639.
[5]胡智,杜凱音,李勇,等.呼吸機輔助通氣救治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呼吸衰竭23例[J].人民軍醫,2015,58(3):324.
[6]胡安.生命支持下改良洗胃術搶救有機磷農藥中毒呼吸衰竭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27):3622-3624.
[7]趙姣云.聯合血液灌流及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2):75-77.
[8]樊考林,楊建東,曾衛華,等.白介素10對有機磷農藥中毒大鼠臟器保護作用的研究[J].江西醫藥,2013,48(4):338-339.
[9]陶賢洲,王佐.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醫學, 2014,35(9):1273-1275.
[10]胡興洲,金輝純,徐素萍,等.血液灌流聯合機械通氣治療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 3(1):75-77.
[11]葉淳娟.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的急診搶救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9):581-582.
[12]關偉.血液灌流聯合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42例臨床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8(3):500.
一、實現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素質教育職能轉變,廣大共青團干部要認清新形勢,積極從我做起,努力探索素質教育職能模式
當前,面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國有企業改革向深水區的邁進,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工作所面臨的新環境較以往發生的重大變化,煤炭企業共青團員自身在思想領域、個人價值觀念等各方面也呈現出新特點,這為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開展素質教育提出了現實挑戰。面對當前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員自身在思想領域出現的新變化,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要努力實現教育職能的大轉變,廣大國有煤炭企業團干部在開展對廣大共青團職工的素質教育過程中始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認真研究新形勢、思考新問題,積極從我做起顯得至關重要。在素質教育職能模式上,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干部要從當前國有煤炭企業在開展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從提高企業員工愛崗敬業素質、團結進取素質、廉潔自律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等具體素質入手,積極建立和創造與國有煤炭企業和諧發展相適應的素質教育體系。
二、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實現素質教育職能轉變,必須要建立和完善與當前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相適應的現代化素質教育手段
現代教育技術在國有煤炭企業實現素質教育職能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國有國有煤炭企業自身生產經營過程中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堅持以安全生產為核心的生產經營發展思路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多數國有煤炭企業沒有充分認識到共青團組織在提升廣大青年職工各項素質過程中的重要性和積極性,沒有對共青團開展素質教育的各項手段予以較大投入和關注,當前一些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仍然滯留在傳統的、落后的手工操作層面上,已經成為影響到對廣大青年職工開展素質教育、實現素質教育職能的最大障礙。從這個角度講,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要真正發揮素質教育職能,必須要充分借鑒和利用現代化的素質教育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有煤炭企業團組織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實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首先,可以在對廣大青年職工素質教育活動中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借鑒和學習其他企業先進的做法和經驗,發掘大量的、在本企業之外的素質教育資源,通過這些資源的利用可以極大的豐富本企業廣大青年職工的素質結構,提高廣大青年職工參與素質教育活動、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可以極大提高開展素質教育的效率和力度。通過引進與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會大大提高廣大青年參與素質教育活動的效率和質量,開發青年群體的創新意識、增加青年群體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
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要真正實現現代教育手段在職工素質教育中的應用,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爭取更多的資金,對企業素質教育現代化教育硬件和軟件建設;二是不斷加強企業網絡平臺建設,在網絡上開辟專門的素質教育欄目,為廣大青年提供思想交流的學習互動的平臺;三是鼓勵廣大青年職工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團委開展的現代教育活動中來。
三、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實現素質教育職能,必須要高度重視自身建設
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要想真正發揮在企業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須要高度重視自身建設,按照新時期共青團建設的新要求、新思路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建設自己。
首先,要把素質教育工作納入到國有煤炭企業整體工作之中。這就需要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要認真按照團中央十七大報告精神,不斷完善自身組織建設,提升團委整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克服團委工作的靜止性和封閉性。
其次,在國有煤炭企業開展的原有素質教育職能的基礎上,要不斷創新思路、完善措施、強化自身建設;在開展各項素質教育活動中要始終貫穿創新型思維,在自身組織建設、完成素質教育職能中充分發揮創新性觀念和創新性思維,將廣大青年職工素質教育統籌納入到共青團的工作機制、工作體制和業務范圍之內。
再次,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要從積極營造和諧、積極、向上、文明的企業文化建設入手,通過營造企業文化強化和發揮素質教育職能的作用。企業文化對于豐富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素質教育職能具有很強的輔作用。從這個角度講,為實現素質教育職能的發揮奠定堅實的軟環境基礎是必須做的。
結語:
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組織充分發揮素質教育作用、實施素質教育職能轉變,必須要從當前國有煤炭企業在素質教育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入手,廣大共青團干部要認清新形勢,積極從我做起,努力探索素質教育職能模式、必須要建立和完善與當前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相適應的現代化素質教育手、要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國有煤炭企業共青團素質教育職能。
參考文獻:
二、整體性原則,即從國有經濟的整體出發,搞好搞活國有經濟。
對國有經濟實施戰略性調整與改組的目標,就是要收縮戰線、集中精力、保證重點,從整體上搞好搞活國有經濟,而不是要搞活每一個國有企業。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活每一個國有企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國有經濟調整與改組途徑的選擇。政策措施的制定與實施,都要體現整體性原則。要以市場和產業政策為導向,立足存量資產的調整,把優化國有資產分布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同優化投資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國有經濟必需進入的領域,依托新的體制和機制,以更大力度發展國有經濟,在國有經濟不必進入的領域,堅決地退出來。加大改革力度,推動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促進國有企業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規模化原則,即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的規模水平。
國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實力,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體現和象征。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就是要在放開放活國有小企業的同時,收縮戰線,扶持重點,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改善國家對國有經濟的管理,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因而在實施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過程中,要堅持規模化原則,要有利于國有經濟規模水平的提高。
四、流動性原則,即有利于促進國有經濟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
資本的生命在于運動。但是,由于國有經濟存量資產在歸屬方面的部門化、地區化和管理方面的實物化,致使國有資產難變現、難流動、難重組。國有經濟不能隨市場態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調整,國有資產存量難以通過流動和重組得到優化,這既影響國有經濟的效益,也影響國有經濟功能的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其資產能否順利地流動。因此,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必須遵循流動性原則,要有利于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國有資產的價值化管理,促進國有資產存量能夠隨市場態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不斷流動和重組。
五、創新原則,即有利于建立一個促進國有經濟調整的新機制。
對國有經濟實施戰略性調整與改組的目標,就是要收縮戰線、集中精力、保證重點,從整體上搞好搞活國有經濟,而不是要搞活每一個國有企業。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活每一個國有企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國有經濟調整與改組途徑的選擇。政策措施的制定與實施,都要體現整體性原則。要以市場和產業政策為導向,立足存量資產的調整,把優化國有資產分布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同優化投資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國有經濟必需進入的領域,依托新的體制和機制,以更大力度發展國有經濟,在國有經濟不必進入的領域,堅決地退出來。加大改革力度,推動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促進國有企業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主導性原則,即有利于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不是不要國有經濟,而是要去其枝葉,壯其主干;不是削減國有資本的絕對量,而是把有限的國有資本集中到那些急需發展的領域,集中到那些關系到國家戰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業,以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及其特定功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產業的控制和發展;對競爭性產業中非國有經濟力量的控制和引導;對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物質環境所產生的帶動作用。此外,國有經濟還承擔著一些體現制度特征和國家利益的特定功能,這包括:保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實施;在那些關系國家競爭力的高風險領域進行投資,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促進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應有利于上述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發揮和特定功能的實現。
三、規模化原則,即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的規模水平。
國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實力,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體現和象征。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就是要在放開放活國有小企業的同時,收縮戰線,扶持重點,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改善國家對國有經濟的管理,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因而在實施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過程中,要堅持規模化原則,要有利于國有經濟規模水平的提高。
四、流動性原則,即有利于促進國有經濟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
資本的生命在于運動。但是,由于國有經濟存量資產在歸屬方面的部門化、地區化和管理方面的實物化,致使國有資產難變現、難流動、難重組。國有經濟不能隨市場態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調整,國有資產存量難以通過流動和重組得到優化,這既影響國有經濟的效益,也影響國有經濟功能的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其資產能否順利地流動。因此,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必須遵循流動性原則,要有利于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國有資產的價值化管理,促進國有資產存量能夠隨市場態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不斷流動和重組。
五、創新原則,即有利于建立一個促進國有經濟調整的新機制。
從1978年黨的到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己經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我們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改革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國有經濟改革還遠沒有最終完成。目前,對于作為經濟體制改革核心的國有經濟改革,還涉及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需要突破一系列障礙,對于有關所有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層次、更具體或更敏感的理論問題,必須有進一步的突破和創新。本文試從這個角度著手,對國有經濟改革與經濟理論創新進行辯證分析。
一、國有經濟改革關鍵在于理論創新和突破
國有經濟改革,首先解決的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改革原因、改革目標和改革方式,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就取決于理論創新。科學的理論不僅成為國有經濟改革的有力理論支撐,而且在不斷地轉變為改革的設計和實踐。
近年來,對于國有經濟的社會屬性、職能定位、運行方式以及一系列管理原則等方面,我們在理論上已經基本有了一個實事求是的界定和較準確具體的闡述,各方面的認識也正在逐步的統一。因此,改革的步伐近來正在逐步加快,成效也非常顯著。然而,要更加有效地深化國有企業的改革,在國有企業中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對于有關所有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層次、更具體或更敏感的理論問題,必須有進一步的突破和創新。
二、國有經濟改革與理論創新之間的邏輯關系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說,國有經濟改革的過程就是一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不斷創新的過程。我們可以把直接指導國有經濟改革的經濟理論簡單概括為:所有制理論、國有經濟功能理論、控制力理論和現代企業理論等幾個重要理論。
從以上幾個理論要說明的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來看,它們之間應該是互為條件的,而且應該表現為逐層遞進的關系,從前到后每個理論分別可以作為下一個理論的基礎。但要強調的是,在實踐中,它們之間未必表現為一種絕對的先后關系,如我們在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控制力理論是在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但從現在來看,控制力理論已經影響到了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已經成為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理論基礎。而且,以前我們的改革過程是“摸著石頭過河”,一些理論往往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但每一個重大理論的創新都會反過來再次影響實踐,成為實踐的指導原則,保證實踐的有序進行。所以,從現在來看,我們可以將國有經濟的改革過程大致看作是與理論創新同步的過程。
因此,國有經濟改革的邏輯思路完全可以結合理論創新的邏輯加以更加明確的說明。
首先國有經濟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所有制問題,所有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中處于基礎層面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改革。由于原有的所有制理論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突破傳統的所有制理論,所有制理論不創新那么其他改革都將無法開展;
其次,所有制理論決定了國有經濟的功能定位,受所有制理論創新的影響,國有經濟的功能重新定位為對整個國民經濟起主導作用,以此來保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而不是面面俱到。而明晰了國有經濟的功能,也就決定了國有經濟的改革方向;
再次,要處理好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通過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把原來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改變為主導地位,改變國有企業范圍過寬、數量過多、比重過大的局面。因此,必須對國有經濟進行“有進有退”和“抓大放小”的戰略調整,通過控制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實現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從而提出了國有經濟控制力理論;
第四,為了更好地實現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從微觀層面來看,必須實現微觀主體的再造,即需要運用現代產權理論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使企業成為真正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實現政企分開。通過股份制改造,不僅可以轉換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提高國有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而且,通過國有資本的獨資和控股形式可以保證國有經濟的控制力,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具有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從而可以更好的實現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最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投資主體多元化,即要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這需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從而也符合了公有制創新理論所要求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目標。從目前情況來看,以股份制改造為基礎的現代企業制度己經成為公有制的最重要實現途徑。
總的來說,國有經濟改革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最后終于明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為總的戰略指導思想。我們現在的國有經濟改革,完全是由這條戰略指導思想即改革思路決定的。而且,通過以上分析,也可以說我們己經找到了一條邏輯清晰的、科學的國有經濟改革思路。
參考文獻:
[1]宋濤.生產資料公有制理論的實踐和問題[J].《經濟評論》.1996年第2期
[2]袁木.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若干意見[[J] .《求是》.1996年第11期
[3]張卓元.國有企業改革―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經濟改革的主題[J],《新視野》,1999年第4期
其次,從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看。要辯證地看待國有經濟的進退問題,“進”和“退”都是國有經濟調整發展的需要。不應該過分計較不同地區不同成分經濟的比重,應更多關注國有經濟在新的歷史階段所發揮的主導作用,充分肯定國有經濟發展的正確導向和對經濟運行態勢的控制和影響。以南通為例,自2005年初市國資委成立以來,全市國有經濟活力顯著增強。至2008年末,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數量僅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不足1%,而資產總額卻占13%,實現利稅占6%以上。
第三,從新時期肩負跨越發展的重任看。南通市以江港能級提升、海港初步通航、大橋飛架南北為標志,迎來了波瀾壯闊的橋港時代,帶來了又好又快發展機遇,也為其加速崛起成為國有資本集聚地奠定了基礎。在過去的6年間,南通市在基本完成國有經濟布局調整過程中,積極引進國有資本投入,石油、電力、造船、鋼鐵、化工、重裝備等行業的16家中央國有大型企業的重大項目紛紛來通落戶,累計投入近300億元,凸顯橋港時代先發效應。隨著江蘇沿海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打造橋港產業走廊,大批基礎性、功能性、帶動性很強的項目有待集中建設。
第四,從創建具有時代特征地方特色的企業文化看。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競相發展,其實質就是多元發展理念的相互認同、企業文化的相互融合。實施“三資并進”攻略,可以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地方特色的企業文化,從而為中小城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增添原動力。
第五,從發達地區的成功實踐看。以蘇南五市為例,國有資本優進劣退,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從2004年的3130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7934億元,增長153.49%。昆山市是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企業國有資產2003年到2007年三年增長3.5倍,達到348.25億元。浙江省企業國有資產總量最多、增幅最大的地區,恰恰是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杭、溫、甬。可見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發展快的地區,國有經濟同樣發展快;在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的同時,國有經濟可以有所作為。
實施“三資并進”攻略,對國資、國企、國有經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具體要把握四條原則:
一是堅持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要按照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要求,通過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采用公司制股份制,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從體制機制上強化國企的市場主體地位,增強其市場運作的適應性和自覺性。
二是堅持培育運用資本市場。要把競爭性領域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整體上市當作最佳體制模式,十分重視與資本市場直接接軌,實現更多經營性國有資產納入上市公司,大幅提升資本證券化、管理科學化、經營專業化水平,為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勁的資本支持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普遍認為現代政府在經濟管理方面具有這些職能:維持經濟穩定和增長、實現物價平穩和充分就業、推進收入公平分配。為了實現這些經濟職能,政府被賦予一些控制經濟的權力和實施這些權力的條件。控制在這里的含義是完全技術性的。它是指給定社會和經濟結構,政府根據其效用函數,確定政策目標,即經濟系統要達到的狀態變量。通過改變控制變量的值來改變經濟系統的狀態,從而實現其政策目標。因而,控制力就是指政府通過改變控制變量來改變狀態變量,從而達到政策目標時的時滯和實際逼近程度。當政府采用一些政策使某些目標很快很好的實現時,可以將之定義為控制力大,反之則小。
研究國有經濟控制力問題,必須從國有經濟的概念談起。一般認為,國有經濟是指資產歸國家所有的經濟成分,按目前的統計分類,應當包括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其他企業中的國有成份。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概念,首先是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來的。報告指出:“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據此認為,“國有經濟控制力”是指國有經濟以多種方式參與國民經濟中方向性的、具有產業主導地位的行業和領域,通過控制支柱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進行引導的調節能力,通過控制國防、戰略性物資生產部門、高科技領域等部門,保障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通過控制社會公共部門,保證社會穩定的保障能力的總和,著重體現為國有經濟控制的企業和事業單位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程度,具體體現在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調節能力和保障能力。
二、影響國有經濟控制力的主要問題
我國國有經濟與其他國家的國有經濟相比,具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作為經濟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為維護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政權穩定服務,這就決定了我國國有經濟在社會經濟結構中的分布范圍和比重要高于其他國家。
1、國有經濟布局合理性問題。國有經濟布局合理與否,決定國有資本能否在市場經濟中充分發揮作用。目前,我國國有經濟的分布特點是“點多、面廣、線長”,尤其是國有資本仍大量分散于自身并不具備明顯優勢的一般競爭行業和中小型企業,使有限的國有資本不能被有效集中使用,嚴重削弱國有經濟的素質和競爭力。同時,行業中的“過度擁擠”,不利于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并最終影響國有經濟控制力的發揮。除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外,國有資本還廣泛分布于一些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競爭比較激烈的加工工業和一般業。據統計,我國608個工業小類中,國有企業涉足604類占99.3%,大中型國有企業涉足533類占87.7%。就是一些競爭性的加工工業和一般競爭行業,國有經濟的比重仍然偏高,如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3個門類中,國有企業所占比重均超過50%;冶金工業國有化程度超過60%,汽車工業國有化程度超過70%。
2、國有控制企業的經營績效問題。國有控制企業是國有經濟的主體,擔負著許多的社會功能,這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經濟類型企業那樣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我國國有經濟廣泛存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一般競爭性行業中有大量的國有控制企業存在。在這些行業,國有控制企業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參與競爭,它們在行業內的地位和控制力與其經營績效密切相關。即使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國有控制企業的運營也要講求一定的經濟效益,如果國有控制企業因經營無方導致長期巨額虧損或者政策性虧損超出了它產生的社會效益,再談控制力也就失去意義。國有企業經濟效率相對較低,整體素質差,競爭力弱。2002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凈資產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資產的比例為66.8%,但其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所占比例僅分別為43.7%和45.5%,凈資產收益率只有6.63%,遠低于其他所有制企業;總資產貢獻率為8.71%,不僅遠低于集體企業和外資企業,而且低于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國有企業比重大、利潤高的六個行業(石油、煙草、鋼鐵、交通設備、電子和通訊、發電),除煙草外,非國有企業總資產貢獻率都顯著高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平均高近2個百分點。
3、國家控制經濟的手段和方式變化。國家對經濟實行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通過發揮國有經濟的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直接控制只是其中的一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運用法律(法規)手段等間接方式來調控經濟將會被越來越多地采用。這樣,對國有經濟控制力的要求將會相應降低。因此,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對國有經濟的發展及其控制力的變化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的有效途徑
國有經濟通過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是提高國有資產整體質量,保持國有經濟適度的控制力,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這些領域主要包括國防軍事工業、造幣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新聞和廣播影視業、金融業、重要物資儲備部門及農業中的某些特殊領域。從現實情況看,這些領域的產品或服務功能在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中作用無可取代,國有經濟在這些領域保持壟斷地位是國家對其實行絕對控制的必要保證。
二、在基礎設施和重要的基礎產業領域,國有經濟保持支配地位
從目前我國社會經濟實際發展狀況看,這些領域主要是指城市基礎設施、電力、郵電通訊、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礦業、鐵路運輸、航空和港口等。在這些領域中,一般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影響面大,非國有經濟無力或不愿投資這些領域,應主要由國家進行投資,并保持支配地位,由此可以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借鑒世界上一些國家成功的經驗,在這些領域中亦應逐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在有些領域中甚至可以占到較大的比重,只要國家能通過法律、行政和政策手段控制得住,就可以盡可能吸收民間資本進入,由此可能為國有經濟提高控制能力、發揮主導作用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空間。
三、在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領域,國有經濟要集中力量支持發展一些大型企業集團
當今世界,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技術經濟實力和經濟競爭能力的主要標志。至今為止,我們國家還沒有真正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這與我們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在現階段,只有靠國有資本的參與,集中力量、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潛力,才可能在一些資金和技術密集性高、競爭激烈、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部門培育發展出一批有實力參與國際競爭,并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型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從目前情況看這些領域主要有電子、汽車制造、石油化工、機械和建筑業幾個支柱產業。
四、在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大國有資本的投資力度,推動其快速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早期投資大、風險大,目前我國非國有經濟成分難以進入,需要全面促進其發展。這些產業是代表著產業結構升級方向的新興部門,對于一個國家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們的發展能直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國有資本要立足于社會整體利益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以國家實力為后盾,加大在該領域投資的力度,引導和帶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向該領域。這些行業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產業等。
五、在一般競爭性行業,國有經濟應與非國有經濟進行平等競爭
對這些行業中規模經濟效益比較明顯、技術水平較高的產業,國有經濟要從中小企業中撤出,集中支持國有大企業,使這些大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由于目前我國集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實力還不強,在規模經濟效益明顯的領域還難以發揮主導作用,因此這些產業在今后一段時間還是國有經濟的優勢所在。這些產業主要包括部分機械、電子、化工和原材料加工業。對規模經濟效益不明顯、資金投入較少、技術水平要求相對較低、適合于分散經營的產業,國有經濟的經營效率一般相對較低,應從中逐步退出。這些產業包括食品、紡織、家具、造紙、文教體育用品等制造業以及中小規模的商業和服務業等。
[18] 錢津.論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
[19] 寧向東,吳曉亮.國有企業存在的原因,規模和范圍的決定因素—— 一個關于企業產權類型的模型研究[J].財經研究,2010,(7).
[20] 黃秋容,徐鵬.基于和諧社會視角的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研究[J].企業經濟,2011,(3).
[21] 天則經濟研究所.國有企業的性質、績效與改革[R].2011.
[22] 汪海粟.關于國企“特殊法人”份的思考[J].國有資產研究,2000,(1).
[23] 金培.論國有企業改革再定位[J].中國工業經濟,2010,(4).
[24] 寧向東,吳曉亮.國有企業存在的原因,規模和范圍的決定因素—— 一個關于企業產權類型的模型研究[J].財經研究,2010,(7).
[25] 楊衛東.國企的效用分析[N].光明日報,2011-11-06.
[26] Gérard Roland,Khalid Sekkat.Market Socialism and the Managerial Labor Market [M].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1992.
[27] 林毅夫,等.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修訂版)[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9.
[28] 劉小玄.中國工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對效率差異的影響:1995,全國工業企業普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0,(2):17.
[29] Dong,Xiao-yuan and Louis Putterman.Pre-reform Industry and State Monopsony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8:
32-60,March 2000
[30] 天則經濟研究所.國有企業的性質、績效與改革[Z].2011.
[31] Caves,D.W.,L.R.Christensen.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Public and Private Firm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The Case of Canadian
Railroad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958 -976.
[32] Vickers J,Yarrow G.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Privatiz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5(2).
[33] MegginsonW.L.,Nash R.,Van Randenborgh M.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 : an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Finance,1994,49:403-452.
[34] Djankov,S.,P.Murrell.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in Transition:A Quantitative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
793-837.
[35] Stephen Martin,David Parker:The Impact of Privatisation:Ownership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e UK Industrial Economic Strategies
for Europe State of Welfare,Routledge[R].1997.
[36] Henry Hansmann and Reinier Kraakman,The Essential Role of Organization Law[J].Yale Law Journal,Vol.110,2000,pp.387-440.
[37] Lawrence Lau,Yingyi Qian and Gerard Roland.Reform without Losers: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108(1).
[38] Roman Frydman,Cheryl Williamson Gray,Andrzej Rapaczynski.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entral Europe and Russia:Banks,funds,
and foreign investors[M].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1996.
[39] Zsuzsanna Fluck,Kose John,S.Abraham Ravid,Privatization in stages and the dynamics of ownership structure[M].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6.
[40] 劉瑞明,石磊.國有企業的雙重效率損失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10,(1).
[41] Sappington,D.and Stiglitz,J.Information and Regulation[G].In Public Regulation: New Perpectives on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ed.
Bailey,E[M].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87.
[42] Abdullah M.Al-Obaidan,Efficiency effect of privat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Applied Economics,2002,V.34 No.1,pp:111.
[43] Sheshinski,Eytan,and Luis F.Lópaz-Calva,Privatization and Its Benefits: Theory and Evidence.In K.Basu,P.Ray,eds.,Markets and
governments[M].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4] Andrei Shleifer,Robert W.Vishny,Politicians and Firms[M].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press,1994.
[45] Megginson,W.L.,ter.From State to Market:A Survey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Privatiz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
ture,2001,39:321-389.
[46] Djankov,S.,P.Murrell.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in Transition:A Quantitative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40:
793-837.
[47] Shirley,M.M.,P.Walsh.Public vs.Private Ownership: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bate[R].Working Paper,World Bank,2002.
[48] 李停.競爭比產權更重要:再論國有經濟存在理由[J].經濟與管理,2011,(2).
[49] Aaron Tornell.Privatizing the privatized[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9.
[50] Black B,Kraakman R,Tarassova A.Russian 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What Went Wrong? [J].Stanford Law Review,
2000,52(7): 1731-1808.
[51]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剛.國有企業改制效果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6,(8).
[52] Jeffrey Sachs,Wing Thye Woo,Xiaokai Yang.Economic Reforms and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M].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2000.
[53] Fox,Merritt B.and Heller,Michael A.,Lessons from Fiascos in Rus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J].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1999.
[54] 林毅夫,蔡昉,李周.現代企業制度的內涵與國有企業改革方向[J].經濟研究,1997,(3).
[55] 林毅夫,劉培林.自生能力和國企改革[J].經濟研究,2001,(9).
[56] 盧荻.變革性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的結構與制度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57] 劉元春.國有企業宏觀效率論——理論及其驗證[J].中國社會科學,2001,(5)
[58] 薛東陽.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變化及其原因分析[J].管理現代化,2011,(5).
[59] 吳延兵.國有企業雙重效率損失研究[J].經濟研究,2012,(3).
[60] 魏峰,榮兆梓.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技術效率的比較[J].經濟縱橫,2012,(2):18-23.
[61] 牟俊霖.國有與非國有工業企業生產效率差異研究——基于2008二次經濟普查數據[J].經濟經緯,2012,(3).
[62] 張晨,張宇.國有企業是低效率的嗎[J].經濟學家,2011,(2).
[63] 劉小玄,吳延兵.企業生產率及來源:創新還是需求拉動?[J].經濟研究,2009,(7):45-54.
[64] 金碚.2010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R].2010.
[65] OECD,OECD Guidelin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R].2005.ISBN 92-64-00942-6.
[66] John Hassard,Jonathan Morris,Jackie Sheehan and Xiao Yuxin.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Economic Reform and Orga-
nizational Restructuring[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10,5:500-516.
[67] Joseph F.Francois,Ganeshan Wignaraja,Pradumna Bickram Rana.Pan-Asian Integration:Linking East and South Asia[M].Palgrave
Macmillan,2009.
[68] 陳信元,陳冬華,萬華林,梁上坤.地區差異,薪酬管制與高管腐敗[J].管理世界,2009,(11).
[69]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境與公司價值[J].經濟研究,2005,(5).
[70] 李維安,邱艾超.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轉型路徑及量化體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9):168-172.
[71] 何華慶.國有企業公司治理評價體系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72] 賈國軍,鞏婭玲.國有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J].財會研究,2007,(2):53-56.
[73] 汪海粟.關于地方國有企業局部休克模式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04,(15).
[74] 盛毅,林罡,趙明鍵.論地方國有獨資企業改革[J].經濟體制改革,2008,(1).
[75] 王少飛,周國良,孫錚.政府公共治理,財政透明與企業投資效率[J].審計研究,2011,(4)
[76] 潘紅波,夏新平,余明桂.政府干預,政治關聯與地方國有企業并購[J].經濟研究,2008,(4).
[77] 陳信元,陳冬華,萬華林,梁上坤.地區差異,薪酬管制與高管腐敗[J].管理世界,2009,(11).
[78] 夏立軍,陳信元.市場化進程,國企改革策略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內生決定[J].經濟研究,2007,(7):82-97.
[79] 《國有企業分類改革研究》課題組.中國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分析[R],2012-05-29.
Review of State-owned Economy Reform
KOU 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