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3 17:48: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價值創造與商業模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07年底,美國《商業周刊》斷言:由于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進一步關注,加之多數企業都未必能夠實現之前的環境承諾,2008年商業世界可能爆發大規模的“綠色危機”。事實上,中國企業的綠色危機在2007年便初露端倪,越來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正令那些以往不必支付的隱性生態成本,逐漸變得剛性起來。“生態文明”的提出,中國政府對環保問題所下的非常“嚴峻”的判斷,2008年“綠色”奧運的承諾,都讓中國企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環保壓力。在如此嚴峻的綠色危機背景下,中國企業如果延續以往解決環境問題的思路,恐難以奏效。在以往,履行環保責任更多被企業當作一種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為,或是用來改善公共關系的“善舉營銷”和“公益營銷”,企業將之視為錦上添花,或是一種迫于公眾或者政策壓力下的“投入(成本)”,有的企業一邊行善,一邊仍在經營中無視甚至濫用環境資源以攫取巨額利潤。在這種思路下,在“綠色(環保)”和“競爭優勢與商業利潤”之間是一種典型的零和游戲。本文試在探討中國企業在綠色環保壓力下的出路,提出要真正解決綠色危機和進行綠色營銷,中國企業在對待綠色營銷的理念和環境問題的思路需扭轉過來,將“綠色”戰略變為自己競爭優勢的一部分,實現從現在點綴性的或者被迫的“綠色(環保)”舉措,過渡到從環保上獲取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商業利潤。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改變原來的能源和資源使用模式,通過重新設計原有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變“綠色危機”為“綠金”,更重要的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綠色營銷是未來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途徑
市場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著人類經濟的今天與未來。市場能否持續發展,實際上就是經濟能否持續發展。進一步說,在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歸根結蒂是市場可持續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為市場活動中的一些個體行為造成了對環境的明顯破壞,從而直接損害了生存于其中的人們的利益。過去,市場主體犯有一個共同的指導思想上的錯誤,就是將社會經濟發展與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等同起來,而沒有考慮資源的有價性,更沒有將環境損失納入到經濟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體系中,從而將收入或產值的數量增長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唯一指標。而這種傳統的發展觀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為手段和途徑,以高消費、高享受為其發展目標和推動力,片面地過分強調市場發展的短麗經濟目標油長速度和增長數量,忽視對資源的合理有效的永續使用、環境污染的防治、人口的控制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不注重環境與發展的協調共進關系以及發展經濟的質量,致使自然界對人類日益頻繁的報復和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自然資源枯竭、社會經濟發展后勁不足。這種以犧牲整體利益來追求局部利益、犧牲未來持續發展來實現眼前短期的經濟高速增長的作法給人類經濟的未來發展造成了長久的威脅。
國際社會八十年代末期提出“持續發展”概念,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最重要的新發展理論和社會發展模式。這種理論認為,發展是一種改善人民生活的事業或進程,持續發展與單純的經濟增長不同,它強調人類追求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權利應當是一與“發展與環境相協調”的方式的統一,而不應該是憑借著人們手中的技術和資本,采取耗竭資源、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方式來追求這種發展權利的實現。另外,它還強調當代人在創造今世發展與消費的同時應承認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機會與后代人的機會相平等,當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自私地為了追求今天的發展與消費,從而剝奪后代人木應享有的同等發展和消費的機會。總之,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己到了緊急的轉折時期。為了使市場能夠長遠持久地發展繁榮,人們必須在市場觀念、市場行為、市場政策等諸方面進行調整。否則,必將在新的市場競爭形勢下被淘汰。在市場運行中,營銷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基本環節。消費者的市場需求通過營銷環節向生產者傳達訊息,生產者的成果和利益通過營銷得到實現。因此,要使市場真正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大力推行以環境保護為宗旨的營銷方式,換言之,綠色營銷是實現市場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途徑。
綠色營銷(環保營銷)是指企業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下,在市場營銷中充分體現環保意識和社會意識,從承擔社會責任、保護環境、充分利用資源等角度出發,在產品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全過程中,采取相應措施,引導和滿足消費者的綠色消費,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生產,實現企業營銷目標的活動。也即是指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要體現“綠色”,即在營銷中要注重地球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為實現企業自身利益、消費者和社會利益以及生態環境利益的統一而對其產品、定價、分銷和促銷的策劃與實施過程。直觀地說,就是把“無廢無污”和“無任何不良成份”及“無任何副作用”貫串于整個營銷活動之中,這就是“綠色”營銷。但是企業在傳統的競爭優勢上又加上“環保”一維,似乎是給自己增加了一道限制,而限制意味著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盈利空間,也即是說“綠色(環保)”成本與“商業利潤”是一個典型的零和游戲,他們分別處于蹺蹺板的兩端,在環保上的投入成為侵蝕利潤的成本,而利潤的增長就意味著削減了環保成本。此外,這也好象是“綠色(環保)”成木與“競爭優勢”之間的此消彼長式的關系。因此,企業如何從單純關注企業自身的價值到關注環境和社會價值而突破價值壁壘并獲取競爭優勢從而能制定可執行及實現企業目標的綠色營銷戰略?產品的環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此消彼長只是特定資源生產力框架下出現的情形,在特定的行業假設、行業標準和慣例下,要想從綠色行動中獲取高額回報,出路可從技術和商業模式上探索。
1、基于綠色營銷戰略的環境技術開發,創造綠色產品價值。在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中,減少或者杜絕廢物的產生,進行有效的污染預防措施,這只是綠色營銷戰略的第一個階段。將綠色營銷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經營戰略的企業,不僅承擔企業自身生產環境的環保責任,還承擔外部的產品責任,即承擔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環境責任,也即是說,企業不僅是以環保的方式生產,還要生產環保的產品,提供環保的服務,讓客戶通過使用性能大大提高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產品與服務,在客戶層面實現業務績效與環境績效的雙贏。基于此企業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工序設計都木著綠色營銷戰略而進行“環境導向型設計”,即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針對該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響進行分析,進而開發更環保、更節能、更具有“環境親和型”特質的產品與服務。在這樣的過程中,企業不僅承擔起產品的環境責任,又以技術創新能力實現了綠色產品價值,更實現了客戶價值利益。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借助于克勞斯在總結“全面質量管理”時提出了著名的命題“質量是免費的”,則可以說“綠色是免費的”。
2、基于綠色營梢戰略的商業模式創新,創造突破性競爭優勢。環保技術的創新的確能讓企業獲得產品優勢和環保競爭優勢,但其著眼點仍然是戰術性和改變性的,因而這種優勢上相對有限的,也是較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和超越。能讓企業在業務績效和環保績效上獲得巨大的、突破性的競爭優勢,是通過對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的“重新設計”和對產業內涵的“重新想象”來實現的。如某以生產打印機和復印機為主營產品的企業,現在重新定義自己的業務,透視客戶打印圖文“動機背后的動機”,提出幫助業務實現無紙辦公的設想。這不是自掘墳墓,而是通過對既有業務模式的“創造性破壞”,不僅拓展了自己的業務空間和利潤空間,而且在大大提高自己和客戶的價值和環境績效的同時,更使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難以超越,因為商業模式的創新是根植于企業的整體性和結構性有能力,競爭對手短期內或單從任何一個局部,是很難撼動其優勢的。同時,這更有助于企業實現進行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3、綠色價值傳播,讓綠色價值被感知。當然,這里的“傳播”不是簡單的廣告宣傳,而是綠色營銷必須展現自己的商業魅力。要想綠色戰略成為成功的戰略,第一步就要將模糊籠統的“綠色”轉化為可量化、易理解,便于進行管理和銷售的“價值”。因為如果不能將其量化成數字和指標,就沒有辦法制定目標,進行監測,統計結果,管理者就無處著手。這條原理并不只對管理者有效,有時顧客也有同樣的需要,一款被稱為綠色產品的東西到底有多“綠”?或者兩款產品誰更“綠,’?不是技術專家的人常常很難理解其中的奧妙。因此,要想把綠色產品銷售出去,就必須把產品具有的環境效益,變得能像“發電多少瓦”或是“發動機每分鐘多少轉”一樣一目了然。例如,美國GE通過與一家名為GreeOrde:的評估公司合作,GE建立了一套針對綠色價值的產品認證過程和評分標準。GE的認證程序首先要求根據兩項指標為“綠色”產品制定了明確的標準,這兩項指標是:(1)能夠提高客戶的業績或價值主張;(2)能顯著改善客戶環境方面的表現或者是那些能切實幫助實現以上改進的服務。根據這套標準,GE通過比照競爭企業的產品、原有產品、法定標準和歷史業績等基準數據對每一種產品的環境屬性加以分析,就能夠對每一種產品的環境效益進行衡量,甚至得出一個評分表。無論是客戶、投資人還是產品經理,想了解產品到底蘊含多大的環保(綠色)價值,一張表格便能表達的一清二楚。通過這套指標,企業內部便在對技術進行投資時,有了更具操作性的選擇工具。基于此制定的綠色營銷清晰準確地將“綠色”價值傳達給客戶,并也建立了與之相匹配的新商業模式,中國企業可作。 三、基于綠色營銷戰略的新商業模式實施基本思路分析
在上述作了基于價值創造的綠色營銷戰略選擇探索,從綠色營銷理念的轉變到“綠色技術導向”產品的開發,再到(客戶)價值創造,是嘗試構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線。但再好的戰略其價值要通過正確的實施或執行來證明:綠色營銷帶給企業的不只是削減成本、降低風險,而是可以實實在在地成為企業價值源泉,這就要找到能實施戰略目標的基本路徑和商業模式,可從以下思路出發分析。
1、樹立企業綠色營銷觀念。綠色營銷觀念是綠色營銷的指導思想。企業要寓綠色意識于企業的經營決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在營銷時能切實把環境保護貫穿于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制造、包裝、使用以及服務等各項環節中,不僅保證自己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獲得利潤,同時還達到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同時,在企業內部還需對全體員工進行綠色教育,使職工充分認識環保的重要性和戰略價值。隨著消費者對綠色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和保護生態平衡運動的日益高漲,企業只有及時調整營銷觀念,才能成為市場營銷中的勝利者并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制定企業綠色營銷戰略。企業綠色營銷戰略,是根據消費者和社會綠色消費及環保的要求,并結合企業現狀及其長遠的經營目標,對市場營銷活動制定的長期性、全局性、系統性的方案。制定綠色營銷戰略要求企業從了解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報信息網絡,搜集相關的綠色信息,采取相應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實性和可行性,并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分析綠色市場變化動向、綠色消費發展趨勢,為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提供依據。
3、開發綠色產品。綠色產品的開發是綠色營銷的價值支撐點。開發綠色產品,必須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包裝、使用、廢棄物的處理等方面考慮對環境的影響。企業應加大技術開發、引進、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力,特別是提高節能降耗水平和環保能力,努力使產品既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同時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能將技術價值轉變為商業價值以及能早日對未來的技術進行規劃與投資。
4、制定綠色價格。綠色產品在成木構成方面與一般產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般成本之外,還包括與保護環境及改善環境有關的成本支出,綠色產品的生產成本常高于常規產品。目前,價格因素仍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經營成本,制定合理的綠色價格是綠色營梢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因此,如何參照GE為客戶創造價值制定綠色產品價格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5、獲取綠色標志。綠色標志又稱環保標志,它表明該產品的生產、使用及處理過程皆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危害人體健康,產生的垃圾無害或危害極小,有利于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譽為產品通往市場的綠色簽證。通過綠色認證,獲取綠色標志是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關鍵環節。獲取綠色標志,能有效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真正沖破國外的綠色貿易壁壘。
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 :“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在經濟日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商業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但對于商業模式的理論研究尚不夠系統、完善,本文對商業模式的相關理論進行綜述,希望能夠對后續研究有所幫助。
商業模式的含義
關于商業模式(又稱商務模式)的真正含義,理論界沒有形成統一的權威解釋,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盈利模式論。此種理論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埃森哲公司的王波、彭亞利(2002)認為,對商業模式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經營性商業模式,即企業的運營機制。二是戰略性商業模式,指一個企業在動態的環境中怎樣改變自身以達到持續盈利的目的。邁克爾•拉帕(2004)認為,“商業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義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的模式,一種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的模式。他認為,商業模式規定了公司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并指導其如何賺錢。
價值創造模式論。此類理論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模式。阿米特和左特(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創新的焦點和企業為自己、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客戶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Petrovic等(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通過一系列業務過程創造價值的商務系統。馬格利•杜波森等人(2002)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為了進行價值創造、價值營銷和價值提供所形成的企業結構及其合作伙伴網絡,以產生有利可圖且得以維持收益流的客戶關系資本。阿福亞赫和圖西(2000)提出,應當把商業模式看成是公司運作的秩序以及公司為自己、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客戶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公司依據它使用其資源、超越競爭者和向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
體系論。此類理論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由很多因素構成的系統,是一個體系或集合。馬哈迪溫(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對企業至關重要的三種流量―― 價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惟一混合體。托馬斯(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開辦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所涉及流程、客戶、供應商、渠道、資源和能力的總體構造。貝因霍克和卡普蘭(2003)強調了商業模式的綜合性、直覺和創造精神。翁君奕把商業模式界定為由價值主張、價值支撐、價值保持構成的價值分析體系,提供了商業模式創意構思和決策的一種思維方法。羅珉、曾濤和周思偉(2005)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組織在明確外部假設條件、內部資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組織本身、顧客、供應鏈伙伴、員工、股東或利益相關者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戰略創新意圖和可實現的結構體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商業模式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①任何組織的商業模式都隱含有一個假設成立的前提條件,如經營環境的延續性,市場和需求屬性在某個時期的相對穩定性以及競爭態勢等等,這些條件構成了商業模式存在的合理性。②商業模式是一個結構或體系,包括組織內部結構和組織與外界要素的關系結構,這些結構的各組成部分存在內在聯系,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種運動。③商業模式本身就是一種戰略創新或變革,是使組織能夠獲得長期優勢的制度結構的連續體。袁新龍和吳清烈(2005)認為,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一個系統,它由不同部分、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及其互動機制組成 ;它是指企業能為客戶提供價值,同時企業和其他參與者又能分享利益的有機體系;它包括產品及服務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構,包括對不同商業參與者及其角色的描述,還包括不同商業參與者收益及其分配的劃分。
三類理論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商業模式的內涵。盈利模式論從企業運營的角度切入,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如何因應環境變化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實現盈利的方式,比較淺顯易懂。價值創造模式論主要從價值創造的視角來考察商業模式,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體系論強調了商業模式的綜合性,研究的視角更寬泛、更全面,能夠從各個維度更系統地詮釋商業模式的實質,應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商業模式的功能
在業界流傳著很多依靠獨特的商業模式而大獲成功的故事,那么商業模式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呢?
Paul Timmers(1998)認為商業模式要指明各參與者及其角色、潛在利益和收入來源。
阿福亞赫和圖西(2000)認為,商業模式必須明確向顧客提供什么樣的價值,向哪些客戶提供價值,如何為提供的價值定價,如何提供價值以及如何在提供的價值中保持優勢。
JoanMagretta(2002)認為商業模式應該解決以下問題:誰是客戶?客戶的價值是什么?如何在這種商務中賺錢?將這種價值以合適的成本交付給客戶的根本經濟邏輯是什么?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則認為商務模式是連接技術開發和經濟價值創造的媒介(如圖1)。他們認為商業模式的功能包括:明確價值主張;確定市場分割;定義價值鏈結構;估計成本結構和利潤潛力;描述其在價值網絡中的位置;闡明競爭戰略。商業模式調和價值創造過程的構造。
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
既然傾向于把商業模式看作是一個系統,那么就必須弄清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對此,理論界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拉里•博西迪、拉姆•查蘭在《轉型》一書中認為,商業模式是從整體角度考慮企業的一種工具。商業模式的三個組成部分是外部現實情形,財務目標以及內部活動。羅珉教授認為, 一個商業運作模式應該由三部分構成, 即: 公司對經營環境的假設、公司對自身宗旨的假設和確認公司的核心能力。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至少要滿足兩個必要條件 :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必須是一個由各種要素組成的整體, 必須是一個結構, 而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因素 ;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的組成部分之間必須有內在聯系, 這個內在聯系把各組成部分有機地串聯起來, 使它們互相支持, 共同作用, 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Rainer Alt和Hans-Dieter Zimmermann(2001)指出,使命(Mission)、結構(Structure)、過程(Processes)、收入(Revenue)、法律事務(Legal Issues)和技術(Technology)是商業模式的6個要素(圖2)。他們認為使命是商業模式最為關鍵的因素,結構決定了行業、客戶和產品的重點;過程提供了商業模式的使命和結構的更詳細的觀點,表明了價值創造過程的因素;收入是商業模式的底線,收入來源和所需投資必須從短期和中期做仔細的分析 ;法律問題是商業模式必須考慮的因素 ;技術既是驅動力也是約束。他們提出,商業模式是由多個維度組成的,不存在單一的商業模式。這6個因素是建立商業模式的一種框架。
阿福亞赫和圖西(2000)認為,商業模式由客戶價值、范圍、定價、收入來源、關聯活動、實現、能力、持久性組成。
客戶價值(Customer value):企業為客戶提供的價值。
范圍(Scope):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目標客戶群體。
定價(Pricing strategy):價格策略。
收入來源(Revenue sources):收入的來源。
關聯活動(Connected activities):為客戶提供價值所必需的一些相關活動。
實現(Implementation):商業模式各組成要素的實現。
能力(Capabilities):企業的各種活動要求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持久性(Sustainability):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則認為商業模式有六個要素,分別是:價值主張、市場分割、價值鏈結構、收入來源和成本結構、價值網中的位置以及競爭戰略。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描述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以及從客戶角度來看產品的價值。
市場分割(Market segment):明確市場定位和具體的細分市場。
價值鏈結構(Value chain structure):企業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和價值活動。
收入來源與成本結構(Revenue generation and margins):如何獲取收入,成本結構以及目標利潤率。
價值網中的位置(position in value network):明晰競爭者、互補者以及有助于提升客戶價值的網絡效應。
競爭戰略(Competitive strategy):公司如何建立持續的競爭優勢。
Osterwalder & Pigneur對商業模式組成要素的理解如圖3,他們認為商業模式由服務理念(包括價值主張、目標客戶)、技術結構(包括服務提供、系統)、組織安排(包括網絡策略、角色分配)以及財務安排(即收入來源)4個要素組成,他們緊密聯系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為客戶和業務提供者創造價值。
以上是關于商業模式組成要素的一些主要觀點,盡管側重點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對客戶價值、市場定位、收入、能力等關鍵要素的重視,較好地詮釋了商業活動的規律和訴求。
商業模式的特點
雖然各種理論對商業模式的定義還無法達成共識,但對于商業模式具有的下述特性的認識較為一致。普遍認為,成功的商業模式具有如下共同特點:
有效性。商業模式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能夠較好地識別并滿足客戶需求,做到客戶滿意,不斷挖掘并提升客戶的價值。另一方面,商業模式的有效性還指通過模式的運行能夠提高自身和合作伙伴的價值,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包含具有超越競爭者的,體現在競爭全過程的競爭優勢,即商業模式應能夠有效地平衡企業、客戶、合作伙伴和競爭者之間的關系,既要關注客戶,又要企業盈利,還要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整體性。好的商業模式至少要滿足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商業模式必須是一個整體,有一定結構,而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組成因素;第二,商業模式的組成部分之間必須有內在聯系,這個內在聯系把各組成部分有機地關聯起來,使它們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戴爾的直銷模式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戴爾具有低于4 天的存貨周轉期,這種高周轉率直接帶來了低資金占用率和低成本效益,使得戴爾的產品價格低,具有競爭對手不可比的優勢。戴爾的低庫存高周轉效率正是來自于其核心生態系統內采購,產品設計,訂貨和存貨管理,制造商及服務支持等一系列生態鏈中的相關活動的整體聯動所產生的協同作用,這是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差異性。商業模式的差異性是指既具有不同于原有的任何模式的特點,又不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保持差異,取得競爭優勢。這就要求商業模式本身必須具有相對于競爭者而言較為獨特的價值取向、以及不易被其他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復制和超越的創新特性。戴爾的直銷模式重新定義了顧客對速度及成本價值的衡量方式,創造了阻礙競爭對手模仿的障礙。同樣,美國西南航空的商業模式所選擇的特定服務航線和目標顧客,也使得對手只能模仿其中的某一個環節而無法模仿全部。差異性的存在使得試圖學習戴爾和西南航空的企業,從未有過成功的例子。
適應性。商業模式的適應性,是指其應付變化多端的客戶需求、宏觀環境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的能力。商業模式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今天的模式也許明天被演變成不適用的,甚至成為阻礙企業正常發展的障礙。好的商業模式必須始終保持必要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具有動態匹配的商業模式的企業才能獲得成功。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01-0014-06
一、引言
21世紀進入了互聯網經濟時代,互聯網裹挾顛覆激活了商業模式創新的熱情。在交易層面,互聯網改變了交易場所、拓展了交易時間、豐富了交易品類、加快了交易速度、減少了中間環節[1],在由互聯網精神、互聯網理念、互聯網經濟組成的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各種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跨界、迭代、速度、極致、簡約等互聯網思維正在充斥整個商業世界。Amazon、Facebook、京東、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基于互聯網的新興商業模式企業迅速崛起,激活了學者對商業模式研究的熱情。然而,從其本源看,商業模式與財務管理屬于“業務與財務”關系的范疇,根據“業務決定財務,財務反作用于業務”的邏輯,商業模式應該而且肯定會與企業財務產生千z萬縷的聯系,令人遺憾的是無論學界還是實務界,鮮有探討商業模式與企業財務的聯系。本文聚焦商業模式與財務管理的聯系,通過對商業模式要素及其表達方式的文獻梳理,提煉出商業模式中的財務要素,以期激活學界對商業模式與財務管理聯系的研究熱情,為后續研究提供基礎。
本文研究意義主要有:其一,提煉商業模式中財務管理要素,為后續基于財務視角的商業模式研究提供基礎。其二,指出財務要素“弱嵌入”商業模式之中,即商業模式中的財務要素具有相對獨立性,對“財務反作用于業務”提供了新的闡釋。
二、文獻回顧
Hamel[2]是最早使用結構化表達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學者之一,他以顧客界面、核心戰略、戰略資源、價值網絡為一階要素建立了橋接模型,認為商業模式有以上四大構成要素,每個元素又包含若干子元素,這四大元素由顧客價值、結構配置與企業邊界這三座“橋梁”連接起來,且依靠效率(Efficiency)、獨特性(Uniqueness)、配稱(Fit)和利潤推進器(Profit Booster)來作為支撐。盡管Hamel提出了商業模式四個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但是并沒有直接刻畫商業模式的財務要素,從“利潤推進器”這一和財務相關度最高的概念看,橋接模型只是將財務要素作為商業模式的支撐要素。
Zott and Amit[3]重點關注創造價值的方式,建立了包括設計要素和設計主題為要素的運營系統模型,即企業通過運營系統創造價值,但運營系統模型沒有提及明確的財務要素。Osterwalder et al.[4]以顧客、產品、財務和內部管理為一階要素,構建了BM2L模型,在重點考查了“發現價值”“創造價值”“獲取價值”后,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創造價值、傳遞價值以及獲取價值的原理,并且認為商業模式由九個構造塊(Building Blocks)組成。(1)顧客方面,分為客戶關系(Customer Relationship)、客戶細分(Customer Segments)和渠道通路(Channels);(2)產品方面只包括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s);(3)內部管理方面分為核心資源(Key Resources)、關鍵業務(Key Activities)、重要合作(Key partnerships);(4)財務方面,包括收入來源(Revenue Streams)和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四者的關系如圖1所示,BM2L模型提到了明確的財務要素,將其分解為收入和成本,從其構造的模型結構可以推測,他們認為財務方面是商業模式其他要素的結果。
Mark et al.[5]也有類似的貢獻,他們以顧客價值、盈利模式、關鍵資源、關鍵流程為一階要素,建立了四要素模型,重點說明商業模式怎樣洞察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和獲取價值。他們把商業模式劃分為四個方面:顧客價值主張、盈利模式、關鍵資源和關鍵流程。其中,與財務管理相關度最高的當屬盈利模式,其內容包括收益模式、成本結構、利潤模式、資源利用和周轉速度等四個方面,如圖2所示。
Demil and Lecocq[6]重點關注了商業模式的財務方面,從財務學角度構建了RCOV模型,即收入(Revenue)-成本(Cost)-組織(Organization)-價值(Value)模型,他們認為商業模式的三個要素是資源和能力、價值主張、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組織,其中,價值主張決定了收入規模和結構,反映價值或企業邊界的內部和外部組織決定了成本規模和結構,最后收入規模結構與成本規模結構決定了利潤,如圖3所示。
顯然,在RCOV模型中,與財務相關的要素包括收入規模和結構、成本規模和結構以及二者共同決定的利潤,盡管該模型揭示了價值主張與收入規模和結構、內部外部組織與成本規模和結構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是并沒有揭示商業模式中財務要素對業務要素的影響。
最簡潔的商業模式模型當屬Itami and Nishino[7]建立的二要素模型,他們認為: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業務系統。其中,盈利模式反映企業獲取利潤的邏輯;業務系統包括傳遞系統和學習系統,是為了向顧客傳遞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而設計,兩個要素的目標均為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二要素模型將商業模式劃分為業務與財務兩個平行的系統,簡潔清晰,但是沒有闡明盈利模式和業務系統的關系。
Shafer et al.[8]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為了在價值網絡中創造并獲取價值而遵循的潛在邏輯和做出的戰略選擇”,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核心邏輯模型,對商業模式構成要素及其關系進行刻畫,他把商業模式解讀為一種反映企業家對因果關系基本假定的核心邏輯,由戰略選擇、價值網絡、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四個要素組成。通過戰略選擇進行定位,通過營運活動創造價值,通過財務(成本、財務方面、利潤)獲取價值,所有的這些活動均在價值網絡中進行,如圖4所示。
Chesbrough[9]首次將技術引入商業模式,構建了啟發邏輯模型,認為商業模式是將技術的潛在價值轉化為顧客價值的一系列流程,包括價值主張、市場、價值鏈、成本和利潤、價值網競爭優勢等要素。Teece[10]提出環狀邏輯模型,將顧客放在商業模式的核心位置,認為商業模式是反映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向顧客傳遞價值并獲取價值,是確定企業向顧客傳遞價值、誘使顧客支付價款,并將其轉化為利潤的方式。環狀邏輯模型以價值為中心,指出了企業向顧客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和獲取價值的價值實現路徑,并且認為伴隨價值創造與向顧客傳遞價值過程,商業模式誘使顧客付款,從而實現企業價值。顯然,啟發邏輯模型的財務要素是成本和利潤;環狀邏輯模型的財務要素是價值和利潤,并且實現利潤是企業獲取價值的路徑。
由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遜(Mark Johnson)、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和SAP公司的CEO孔翰寧(Henning Kagermann)共同撰寫了《商業模式創新白皮書》,他們將商業模式概括為三個要素:“客戶價值主張”,指在一個既定價格上企業向用戶提品或服務時所需要完成的任務;“資源和生產過程”,即支持客戶價值主張和盈利模式的具體經營模式;“盈利公式”,即企業創造利潤的方法,它是為股東實現經濟價值的過程。據此,商業模式可以歸納為由“客戶價值主張、關鍵資源和能力、盈利模式”組成的三維立方體,筆者稱之為“三維立體模型”。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基于企業獨特的關鍵資源和能力,為用戶創造了價值且一定能為企業帶來盈利的模式。特不一定會帶來商業價值,但優秀的商業模式必須是獨特的,我國學者吳伯凡將優秀商業模式的內容概括為:獨特的客戶價值主張、獨擅的關鍵資源和能力、獨享的盈利模式。約翰遜和克里斯坦森版的商業模式研究維度如圖5所示。
基于商業模式是利益相關者交易結構的邏輯,魏煒和朱武祥[11-12]認為商業模式是連接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的橋梁,它由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現金流結構、企業價值六個要素有機組成,其中,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現金流結構、企業價值四個要素均為財務要素。顯然,魏朱模型是以財務要素為主導的商業模式模型,彰顯出財務要素在商業模式中的重要性,如圖6所示。
王雪東和董大海[13]在系統研究商業模式的九種模型化表達方式后,借鑒計算機層級網絡中三層網絡等級概念,將商業模式模型化地表達為三層: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可將其概括為“134”模型,即一個核心層內容:顧客;三個匯聚層內容:顧客價值、企業價值、伙伴價值;四個接入層內容:洞察價值(價值模式)、創造價值(運營模式)、傳遞價值(營銷模式)、獲取價值(盈利模式)。“134”模型是基于價值的商業模式表達,提出企業獲取價值的同時,強調企業與顧客和合作伙伴的共生共贏。可以看出,其二階要素中的“企業價值”和三階要素中的“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均為與財務管理緊密相關的要素。
三、商業模式中財務要素的提煉
(一)商業模式和財務具有天然的血緣關系
通過研究學者構造的商業模式模型發現,與財務最相關商業模式構成要素有Hamel橋接模型中的“戰略資源”①,BM2L模型中的“財務方面”和“內部管理方面”,財務方面分為“收入”“成本”和“利潤”,內部管理方面主要是指“關鍵資源”;Johnson and Christensen四要素模型中的“盈利模式”和“關鍵資源”,盈利模式分為“收益模式”“成本結構”、“利潤模式”和“資源利用周轉速度”,關鍵資源分為人員、技術、產品、設備、信息、渠道、品牌、合作伙伴與聯盟;Demil and Lecocq構建的RCOV模型中的“資源和能力”“收入規模和結構”“成本規模和結構”“利潤”;Itami and Nishinoz創建的雙要素模型中的“盈利模式”,Shafer的核心邏輯模型中的“創造價值”與“獲取價值”,創造價值包括資源,獲取價值包括成本、財務方面、利潤;Teece的環狀邏輯模型中的“為顧客創造價值,吸收付款,并把他們轉化為利潤”;魏朱模型中的“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現金流結構”“企業價值”等。
(二)商業模式包含財務要素
通過對商業模式中與財務相關要素的提煉,發現“收入”“成本”“利潤”“關鍵資源”等出現頻率較高,盡管“資源利用和周轉速度”要素只在BM2L模型中提到,但它不僅是唯一的關于效率的要素,并且還是連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體現商業模式綜合性的要素,筆者認為也應將其歸入商業模式與財務相關的要素中。據此,可以提煉出六個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商業模式要素:收入、成本、利潤、關鍵資源、資源利用和周轉速度、現金流結構。其中“收入、成本、利潤”與利潤表相對應,“關鍵資源”與資產負債表相對應,“資源利用和周轉速度”是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相匹配的要素,主要體現運營效率;“現金流結構”與現金流量表相對應,體現收益質量與公司價值。商業模式中的財務要素的提煉如表1所示。
(三)盈利模式在商業模式要素中舉足輕重
任何商業模式在財務上均需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企業盈利的模式和驅動力是什么?資源(資產)如何進行配置?價值怎樣創造和獲取?無論多么優秀的商業模式,獲得了多少活躍用戶,市場占有率有多高,最終都必須回歸商業活動的本質:盈利。在商業活動中,盡管獲取利潤和取得市場占有率之間存在著動態博弈關系,追求市場占有率往往會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但無利潤區是所有企業的黑洞,以產品為中心、重視市場占有率的舊世界已轉換為以客戶和利潤為中心的新世界[14]。因此,獲利是商業模式在財務方面的內在要求,獲取利潤驅動力是企業目標在商業模式上的本質體現,而財務要素是商業模式“落地”的關鍵,創新盈利模式是企業將核心資源和能力轉化為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路徑,盡管商業模式中本身就包含著盈利模式,但盈利模式并不是商業模式設計的第一要素。如360董事長周鴻將商業模式依次劃分為四個模式: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和收入模式[15],盡管將收入模式排在最末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其認為盈利模式不重要,而是認為盈利模式建立的基礎是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也可以解讀為:企業為目標客戶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定位了特定用戶群體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加以推廣,收入自然就會產生,即利潤模式是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的結果。雖然各個企業獲取收入的方法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將互聯網行業的盈利模式劃分為三種:互聯網商業、廣告收入、免費加增值服務模式(Freemium)②。
(四)商業模式目標與財務目標具有同質性
通過分析商業模式模型的文獻發現,構建基于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商業模式模型代表著未來的方向,而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商業模式目標與財務管理目標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在商業模式目標中,無論是交易類還是價值類定義,均以創造和實現價值為最終目標,據此可以推斷,判斷商業模式優劣的標準是:是否為用戶創造價值進而實現了企業自身價值,而圍繞價值的創造(形成)、傳遞、分配、實現形成一條完整的價值鏈。首先,價值創造是價值鏈的首要環節,一般由商品或服務的供應方通過營運活動完成;其次,在價值傳遞過程中,進行價值分配,一般由企業營銷活動完成;最后,價值實現由供需雙方通過合理的盈利模式、匹配的成本結構和利潤來實現。
(五)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研究需與商業實踐共進
仔細梳理文獻發現,無論是商業模式的結構化表達方式還是邏輯化表達方式,均不能充分體現當前最新的商業模式――平臺和生態圈商業模式的特征,平臺的商業模式最本質的特點是連接,其盈利模式建立在連接紅利(Linkage dividend)[16-17]的基礎之上,如何獲取連接紅利是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的關鍵,因此,研究最新商業模式表達方式需要深入研究平臺和生態圈商業模式的特征,并采用體現各要素因果關系的表達方式。
四、結論
商業模式與財務管理的關系歸屬于業務與財務的關系,二者如影隨行,具有天然的血親聯系。一方面,商業模式中的財務要素包括“收入、成本、利潤、關鍵資源、資源利用和周轉速度”六個要素,其中“收入、成本、利潤”與利潤表相對應,反映企業盈利模式;“關鍵資源”與資產負債表相對應,反映企業資源和能力;“資源利用和周轉速度”連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反映企業運營效率;“現金流結構”與現金流量表相對應,反映企業價值與收益質量。另一方面,財務要素“弱嵌入”商業模式之中,根據嵌入強度劃分為:零嵌入、弱嵌入、強嵌入。零嵌入是指財務要素獨立于商業模式而存在,即財務不受商業模式的影響;弱嵌入是指財務要素既嵌入于商業模式中之中,受到商業模式選擇的影響,但又不是商業模式的附庸,具有相對自主性和能動性;強嵌入是指財務要素是商業模式的附庸,即商業模式完全包含和覆蓋了財務要素,財務沒有自主性和獨立性。
盡管有關商業模式的研究文獻汗牛充棟,但是研究討論商業模式對財務活動影響的文獻屈指可數,具有創新性、啟迪性的主張和觀點更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者沒有梳理出商業模式對財務活動產生影響的概念框架,使得該領域的研究缺少理論基礎。因此,搭建商業模式與財務管理關系的理論框架是后續開展研究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海艦,田躍新,李文杰.互聯網思維與傳統企業再造[J].中國工業經濟,2014(10):135-146.
[2] HAMEL G.Leading the revolu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5-45.
[3] AMIT R,ZOTT C.Value drivers of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s[C]//HITT M A,et al.Creating Value,Winners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2002:15-47.
[4] OSTERWALDER A,et al.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 Origins,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J].Business,2005,15(5):1-25.
[5] MARK W,et al.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86(12):51-59.
[6] DEMIL B,LECOCQ X.Business model evolution:In search of dynamic consistency[J]. 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3):227-246.
[7] ITAMI H,NISHINO K. 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Profit for now and learning for the future[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3):364-369.
[8] SHAFER S M,et al.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J].Business Horizons,2005,48(3):199-207.
[9] CHESBROUGH H W,et al.Business models for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6,48(3):48-61.
[10] TEECE,D J.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1):172-194.
[11] 魏,朱武祥.發現商業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0-22.
[12] 魏煒,朱武祥,林桂平.基于利益相關者交易結構的商業模式理論[J].管理世界,2012(12):125-131.
[13] 王雪東,董大海.國外商業模式表達模型評價與整合表達模型構建[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3(4):49-60.
[14] 斯萊沃斯基,莫里森,安德爾曼.發現利潤區[M].5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1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轉型經濟中戰略企業家能力對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的作用模式及機理研究”(7070203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經營績效綜合評價體系研究”(70472076);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制度變遷中的企業家能力和企業成長:‘浙商’崛起和創造的戰略透視”(07JDZS12Z);浙江省社科聯重點項目“外資并購背景下浙江民營行業龍頭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研究”(07Z09)
作者簡介:項國鵬(1975-),男,浙江富陽人,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中心企業家和企業發展研究所研究人員,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企業戰略管理研究。
“浙商”是浙江籍人士在浙江省內外從事經營管理活動并正在成為中國最大創業團體之一的商人群和企業群,是建設浙江民營經濟的主力軍和先鋒隊,是促進浙江從初級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主體①。但是,在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下,“浙商”成長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弊端。由此而生的對不可再生的生產要素的利潤貢獻的強烈依賴使自然環境已經難以承載“浙商”的高速發展。在資源環境約束效應日益強化的現實背景下,“浙商”如果要拓展利潤空間,應該高度重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企業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企業利潤實現機制和價值創造機制。企業存在的基礎是價值創造,只有不斷創造價值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本文將從價值創造視角切入,分析價值創造視角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構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模型,據此剖析“浙商”通過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克服資源環境約束的實踐,為更多的“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提供理論啟示。
一、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的簡要回顧
關于企業商業模式的定義可謂眾說紛紜,基本可以歸納為四種角度的分析:系統角度、經營角度、戰略角度和價值創造角度。其中,不少國內外學者已經意識到從價值創造角度來理解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性。Chesbrough和Rosenbloom提出,企業商業模式是由價值主張、內部價值鏈結構、價值網絡等六個要素構成[1]。在Afuah和Tucci看來,企業商業模式更是企業為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等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2]。Amit和Zott建立了企業價值創造來源的四要素驅動模型[3]。Magretta認為新的企業商業模式都是對現有價值鏈的調整[4]。Afuah指出,企業商業模式是企業為了創造卓越的客戶價值并以此指導企業價值創造的活動集合[5]。Rappa主張,企業商業模式揭示了企業創造價值的活動類型和如何安排企業價值鏈類型[6]。Chesbrough則更加直接地提出,企業商業模式有兩大作用:價值創造、價值獲取[7]。
國內學者對此也提出了頗有新意的觀點。結合AMIT的企業商業模式中價值來源的模型,李卓剛認為,交易效率是主要的價值驅動因素之一,交易結構創新是價值創造的重要來源[8]。羅珉主張,隨著網絡經濟的出現,關于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已經開始改變,新銳的企業轉而去營造價值星系[9]。高闖等以企業價值鏈為分析工具,根據價值鏈活動的變化,把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分為價值鏈延展型、價值鏈分拆型、價值創新型、價值鏈延展與分拆相結合型以及混合創新型[10]。基于“商業模式從根本上講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邏輯”,原磊提出了企業商業模式變革的三種基本途徑:基于價值模塊的企業商業模式變革路徑,基于界面規則的企業商業模式變革路徑,以及基于二者混合的企業商業模式變革路徑[11]。根據三種路徑,將企業商業模式變革劃分為四種類型:完善型、調整型、改變型、重構型。
綜上所述,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已經取得明顯進展,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尚未明確界定價值創造內涵和從價值創造視角透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其次,缺乏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具體層次或維度的劃分;最后,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機制的案例分析力度不強。這些問題就導致了對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潛力、有效性、可復制性等問題的論證乏力。然而,正是這三個問題,是從價值創造視角透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內容。因此,通過闡釋企業價值創造的內涵以及從價值創造視角透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必要性,構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系統,進而對各維度條件下的相關變量的作用機理進行深入解剖,將有助于全面揭示“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力要素,進而對資源環境約束下的“浙商”成長提供理論創新服務。
二、CESS價值創造模型
(一)CESS價值創造模型內涵
在價值創造視角中,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目的是形成優化資源協同的穩定機制。它包含兩層涵義:第一,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追求資源轉化中協同度的優化,使企業發掘既定資源組合的潛力,把潛力轉化到企業價值增值之中;第二,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要使得這種增值的資源組合轉化成為持續穩定的價值創造機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可以遵循以下六個步驟:第一,通過對企業價值內涵的再定義,調整原有資源組合;第二,評價新資源組合的價值潛力,確保企業有獲得價值增值空間的可能性;第三,對新組合的要素按重要性重新排序,根據主導要素確定企業新的價值導向;第四,根據新導向,重新定位企業價值實現領域,確定新領域的邊界;第五,形成新價值創造機制,使前面四步所確立的新價值能夠反復變現;第六,拓展新機制,保障價值創造的持續穩定性。
翁君奕提出由價值主張、價值支撐、價值保持三個維度組成的價值創造分析體系[12]。李卓剛沿用這個體系分析企業商業模式創新[8]。原磊則把它演化為價值主張、價值網絡、價值維護、價值實現四個維度[11]。在綜合多種觀點基礎上,我們把價值創造歸納為一個四維體模型:價值主張(Value Claim)、價值評定(Value Evaluation)、價值支撐(Value Support)、價值維護(Value Sustenance)。
1.價值主張(Value Claim,簡稱VC)。價值主張是企業相關利益主體因對企業進行資源要素投入而產生的價值回報要求的總和。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源于資源利用。一切向企業提供了資源的主體就形成了企業利益的相關主體,必然產生價值主張。價值主張越呈現多樣化,表明企業相關利益主體越多,企業可供整合轉化的資源類型也就越多。
2.價值評定(Value Evaluation,簡稱VE)。價值評定是指企業基于價值主張大小對主體重要性進行排序,從而確立企業的價值導向及價值領域定位。通過價值評定,企業能減少因價值主張的沖突而導致的價值損失,按最優價值主張確定價值導向,使各主體價值主張協同一致,從而達到價值主張總和最大化。
3.價值支撐(Value Support,簡稱VS1)。價值支撐是指企業為實現有明確導向的價值主張體系而必須采取的要素組合。所有企業的價值支撐必然包含兩大基本要素:技術和網絡。技術是實現資源轉化進而被企業整合為最終價值的載體;網絡則是價值傳導機制。
4.價值維護(Value Sustenance,簡稱VS2)。穩定的價值創造機制還需經歷時間檢驗,以確定其持續性。所以,在原有三維空間基礎上,還需引入價值維護這個維度。價值維護是指,對三維體系下的價值創造機制中的各變量進行實時監控測評,發現消長變化,為保障價值創造的可持續發展,引導變量在既定價值創造機制下有序運行。
因此,在價值主張、價值評定、價值支撐、價值維護構成的CESS價值創造模型視閾中,企業價值創造就表現為三維空間下的一個靜態四面體沿VS2維度軸掃過的體積之和。
(二)基于CESS價值創造模型的企業價值創新途徑
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是價值創新,因此,可以在CESS價值創造模型的各個維度中找到對應關系,見圖1。
圖1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與CESS各個維度的對應關系
基于CESS的四個維度,價值創新有四種基本途徑:價值主張創新、價值評定創新、價值支撐創新、價值維護創新。價值主張創新是通過對向企業提供可轉換資源并對企業提出價值主張的主體變量進行調整,拓展或緊縮企業的價值主張內容,進而對企業價值內涵進行重新定義;價值評定創新是通過改變價值主張主體間的結構關系,促使企業更加充分利用較高的價值主張主體所提供的資源;價值支撐創新是基于價值內涵對支撐價值創造的基本要素創新,特別是通過對技術與網絡兩大要素的創新,提高資源轉化效率并減少價值傳導損失率;價值維護創新是對舊有體系下價值維護維度的三大相關作用變量賦值的改變,從而改變價值創新速度,保障價值創造機制的持續更新和動態穩定。
三、基于CESS價值創造模型的“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模式
(一)創意價值化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這是將創意(創業構思)轉化成價值創造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創意本身無法實現價值創造,需要吸納足夠的資源承載才能轉化為現實價值。這種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實際上是以全新觀念來發掘新價值,開拓新產業,重構企業商業模式。分眾傳媒是這種創新模式的典型企業。
從價值主張維度看,分眾模式的成功在于迅速實現了價值主張的多樣化。分眾重新定義了顧客的概念。傳統廣告業僅將直接支付其廣告價值的客戶視為顧客,分眾則融合了兩部分顧客的價值主張:一是目標受眾充實精神需求的價值主張;二是廣告客戶提高廣告效率的價值主張。從價值評定維度看,分眾模式的成功在于以顧客價值為導向協調利益相關者主體。分眾的客戶選擇分眾的目的是,集中向中高收入群體有效傳播產品信息,因此,顧客價值主張在于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提高廣告的有效性。分眾將概念擴展到“生活圈媒體群”。而對另一大主要價值主張主體――股東的利益,分眾則通過不斷提升股票價值展現資源整合后的企業價值。公司2005年上市時的股票發行價為17美元[13],2007年8月27日收盤價為39.07美元,2年來股票價值增長129.8%。從價值支撐維度看,樓宇廣告的媒介承載技術多趨于同質化,因此,分眾模式特別強調網絡擴展。為實現“生活圈媒體群”的構建,以先發的資本優勢為依托,通過“現金+股票”的方式開展并購。基于價值維護維度,分眾的并購與拓展實際上是對價值支撐維度下的變量更新。因此,分眾模式對新概念的價值化在于通過對每一維度的創新而全面重構價值創造機制,造就了新型產業價值模式。
(二)價值升級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這是一種模糊價值定位領域,通過吸納環境變化趨勢并不斷擴充產業邊界,從而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企業商業模式。這種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在提升企業價值創造的同時,也在擴充產業價值創造的邊界,所以是一種典型的產業升級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企業基于價值維護維度的創新,通過嚴密監測影響價值創造的外部趨勢,不斷吸納新的價值創造來源。阿里巴巴是這種創新模式的典型企業。
從價值主張維度看,阿里巴巴的價值主張主體主要包含顧客、投資者、管理者、員工、政府、以及社會。這點與大部分互聯網企業非常類似。從價值評定維度看,阿里巴巴在以中小企業顧客為價值導向的基礎上,將此導向擴充為期待直接交易的消費者。阿里巴巴認為,B2B,B2C,C2C電子商務的界限并不明確,任何一種形式的發展壯大都可能擴展到其他兩種形式[14]。憑借這種價值內涵的界定,阿里巴巴迅速建立價值防御機制,用淘寶在中國C2C市場擊敗易趣。根據易觀國際的B2B躍遷模型,阿里巴巴正處于從“產生交易”向“管理交易”躍遷的拐點階段阿里軟件昭示B2B躍遷和分化趨勢.資料來源:itzxw.net/exec/2007_5/30/200753015720.shtml,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最終會向定制化商務管理轉變,是融合B2B,B2C,C2C的價值流動大平臺。價值支撐維度的創新是阿里巴巴模式能夠不斷價值拓展的重要基礎。誠信通、支付寶等認證和交易工具的成功開發及實際應用,使誠信也轉化為價值創造中的一種重要資源;與雅虎的聯姻是阿里巴巴對“搜索+商務”模式創新的一種嘗試,使在線交易信息傳輸效率提高;而阿里軟件的開發為其打通三種電子商務模式的界限提供支持。同時,阿里巴巴還通過網絡建設創新提高價值實現效率。
阿里巴巴的三個空間維度中的創新,特別是價值支撐維度創新的根本立足點,在于價值維護的創新。阿里巴巴的領導團隊善于運用動態的思維來“假設+驗證”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這實際上是對產業動態變化的預測――通過搶占產業制高點,獲取價值升級的優勢。
(三)價值共享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企業價值創造活動中對資源轉化的效率并非100%,有些資源會被忽視,有些資源會被浪費。企業將這些被忽視或浪費的資源提供給需要利用或者利用率更高的企業,用以換回本企業所需的并且利用率較高的價值創造資源,這樣的資源共享模式實質是一種價值共享模式。以綠盛集團與天暢科技發起的“R&V”企業商業模式是這種創新模式的成功典范。
“R&V”模式的實質是企業通過非競爭性戰略聯盟,實現區域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價值創造。“R&V”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主要體現在價值主張維度的創新。在“R&V”戰略聯盟下,聯盟內部企業的價值主張主體并沒有發生變化,對涉及各方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資源并沒有產生影響,而是對互相需要的限制資源展開了優化配置。因而這種聯盟性企業商業模式是非競爭性的[15]。綠盛與天暢都將自身產品植入對方產品中。兩者在價值主張總和不變的前提下,擴充了可供轉化的資源量,這對企業的價值創造模式無疑是一種創新。
其次,雙方獲得的新資源要轉化成價值還需通過新的價值支撐來實現。為此,綠盛改進設計了包裝袋,將《大唐風云》的主要人物形象印在上面。同時,綠盛開發了基于“R&V”模式的3N食品―綠盛QQ能量棗。在網絡建設創新上,除了《大唐風云》中專門開設了綠盛牛肉店,綠盛與天暢還建立了基于QQ能量棗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統。通過技術與網絡創新的支撐,兩者共享的新資源真正融入了各自企業的價值創造。
最后,“R&V”模式的不斷擴充(共合網的誕生)能使聯盟成員間可供相互利用的資源集合越來越豐富,更有利于聯盟內部成員的優化配置。這是對價值維護維度的創新。
四、“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力要素
通過基于CESS價值創造模型對“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模式的案例解析,可以揭示下列“浙商”企業商業
模式創新的動力要素。
(一)企業家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驅動商業智慧的迸發,并使其成為創新的價值主張
從分眾的江南春到阿里巴巴的馬云,再到“R&V”模式締造者的林東和郭羽,強烈進取、銳意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在他們身上都得到鮮明印證。這些企業家的創造性思維是“浙商”商業智慧的生動體現,是企業價值創造的異質性資源。楊俊認為,企業家資源稟賦與創業機會異質性的交互作用導致了微觀層次創業行為的異質性[16]。同時,無論創新主體是個人還是組織,創新動機、決策、實施及承擔后果的責任都只能統一于一個主體,所以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創新路風.走向自主創新――尋求中國力量的源泉[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8.。因此,“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實質上是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形式。
(二)基于本土差異化市場需求的顧客價值導向,保證價值主張的多元化
顧客價值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源泉。基于價值評定角度的解析,“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必然以顧客價值為主導。在資源環境約束效應日益強化的情境下,無論是要素驅動或資本驅動的“浙商”企業成長方式,單純依靠自然資源的價值創造空間已經大幅縮水。值得指出的是,“浙商”的顧客價值導向堅持了以本土差異化市場需求為基礎,這明顯提升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可行性。
另外,三個案例還體現了價值主張多樣化的重要性。三個案例中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都重視除了顧客之外的利益相關者(供應商、合作伙伴等)的利益。把多種利益主體的價值主張融入企業價值體系,并通過價值評定確立重要性序列,這是“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實踐的一大亮點。
(三)堅實的戰略執行推進價值支撐建設
在“浙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中,技術研發和網絡拓展是企業戰略得以堅實執行的結果。無論是分眾、阿里巴巴、還是“R&V”,價值支撐都需要戰略制定、戰略執行和戰略評價的有力依托。在戰略制定過程中,企業要針對公司、業務、職能各個層面制定具體的戰略執行內容,保證圍繞價值創造來構建價值支撐要素。應該看到,即使有了創造性的企業家創業構思,空想式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也是毫無意義的。企業應該積極以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為出發點,制定企業戰略,并保證戰略執行的有效性和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可行性。
(四)團隊文化提供了動態的價值維護資源
從永怡到分眾,江南春能夠成功轉型,離不開全員團隊的支持。郭羽和林東并肩作戰。阿里巴巴的案例更具有代表性。從中國黃頁到阿里巴巴,八個伙伴始終追隨馬云。以馬云為核心的領導團隊一直在公司內部推行著一種“不確定文化”,促使大家一起共同尋找產業創新的突破口。這種“不確定文化”對阿里巴巴以超前思維動態地審視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創新企業商業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如果成功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具備特殊的團隊文化內涵,那么這種文化內涵應該作為動態的異質資源而納入價值維護維度。
一、商業模式的概念界定
商業模式一詞雖然早在1957年就出現了,但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卻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商業模式備受廣大研究者的關注。在理論研究中,各個研究者從自己的視角對商業模式提出定義,雖然這一詞的出現頻率極高,但到目前為止,關于它的定義仍然沒有一個普遍被接受的權威版本。
(一)國外學者對商業模式概念的界定
Timmers(1998)認為,商業模式是由產品、服務與信息流構成的一個系統流程,能對企業商業活動參與者的利益與企業的利潤來源進行描述。Stewart(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描述企業獲得并且保持其持續收益流的邏輯陳述。Mahadeven(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與相關利益方之間價值流、收入流和物流的唯一混合體。Hamel(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存在于經營者頭腦中關于如何經營、如何滿足顧客需求的并且已經付諸實踐的概念。Amit和Zott(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創新的焦點,是企業為自己和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Afuah等(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獲取并利用資源,為顧客創造比競爭對手更多的價值以賺取利潤的方法。Dubosson-Torbay(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為了對價值進行創造、營銷和提供所形成的企業結構及其合作伙伴網絡,是產生有利可圖且得以維持的收益流的客戶關系資本的描述。Applegate(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對復雜商業現實的簡化,通過這種簡化,商業模式可用來分析商業活動的結構、結構元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商業活動響應現實世界的方式。Petrovic(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邏輯,其目的在于為顧客創造價值,它存在于真實商業活動的背后,是企業戰略在抽象層面的一個概念化描述,在企業商業執行過程中起基礎性作用。Weill等(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對企業的顧客、合作伙伴與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關系與角色的描述,目的在于辨認主要產品、信息和資金的流向以及參與主體能獲得的主要利益。Magretta(2002)認為,商業模式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關于企業如何運作的解釋。Morris等(2003)將商業模式的定義為一種簡單的陳述,旨在說明企業如何對戰略方向、運營結構和經濟邏輯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內部關聯性的變量進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場上建立競爭優勢。Osterwalder等(2005)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建立在許多構成要素及其關系之上、用來說明特定企業商業邏輯的概念性工具。Doz&Kosonen(2010) 從兩種角度對商業模式進行定義,商業模式客觀上體現企業與客戶、供應商、互補者、合作者及其他股東之間結構性的且相互依存的業務關系,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內部單元或部門之間的關系;主觀上體現企業如何理解所處環境并展示企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機制。
(二)國內學者對商業模式概念的界定
王波和彭亞利(2002) 提出了對商業模式的兩種理解: 一是經營性商業模式,即企業的運營機制;二是戰略性商業模式,指一個企業在動態環境中怎樣改變自身以達到持續盈利的目的。翁君奕(2004)將商業模式定義為核心界面要素形態的有意義組合,即客戶界面、內部構造和伙伴界面的各環節要素的可能組合,而每一種有意義的形態組合稱為商業模式原型。羅珉等( 2005) 認為企業的商業模式是指一個企業建立以及運作的那些基礎假設條件和經營行為手段和措施。馬君(2007)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組織在明確的外部假設條件、內部資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組織本身、顧客、供應鏈伙伴、員工、股東或利益相關者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戰略創新意圖和可實現的結構體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李振勇(2009)認為,商業模式是為了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化的,或者利益相關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并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系統達成持續盈利目的的整體解決方案。魏煒和朱武祥(2010)認為,商業模式是本質上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本文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伙伴網絡和關系資本等借以實現這一價值并產生可持續盈利收人的條件。
二、商業模式的要素
由于商業模式概念的多樣性及研究者對商業模式認識的側重點不同,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劃分也呈現出高度的差異性。
各個研究者由于采用不同的歸納方法,以及考察深度和廣度不同,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數量差別較大,但有些要素是被重復提到的,如價值主張、經濟模式、顧客界面/關系、伙伴網絡/角色、內部結構/關聯行為和目標市場等。本文從價值流向完整過程的角度出發,將商業模式劃分為四個板塊:價值主張、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和價值維護,每個版塊包括一些要素,如圖1所示。
圖1 商業模式的四大板塊
表1 商業模式構成板塊和要素
構成模塊 構成要素
價值 目標客戶定位
主張 客戶需求定位
價值 確定業務范圍
創造 設計盈利模式
價 品牌模式
值 渠道模式
傳 服務模式
遞 客戶關系管理
價值 整合產業鏈
隨著國內外對商業模式研究的深入,商業模式與競爭戰略的關系問題日益突出(李東,2010)。二者關系的模糊,使管理者在經營管理中對使用戰略還是使用商業模式感到困惑。有的管理者撇開戰略,在沒有任何戰略意圖的情況下單獨使用商業模式,這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大危險(Mansfield and Fourie,2003)。所以厘清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變得非常重要。對商業模式和戰略的關系的深刻揭示也有助于對商業模式本質及其相關理論的理解。文章借助已有的理論或研究結論,在對商業模式形成過程進行案例說明的基礎上,分析和揭示了商業模式與戰略的具體關系。
一、文獻回顧與總結
(一)商業模式的概念
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通過對30個商業模式定義的歸納,認為,商業模式的定義可分為三個層面:經濟(盈利)層面、運營層面、戰略層面。經濟層定義將商業模式描述為企業的經濟模式或盈利模式,其本質內涵為企業獲取利潤的邏輯;運營層定義把商業模式描述為企業的運營結構,重點說明企業通過何種內部流程和基本構造設計來創造價值;戰略層定義把商業模式描述為對不同企業戰略方向的總體考察,涉及市場主張、組織行為、增長機會、競爭優勢和可持續性等。模式應該揭示經營系統如何協調凝聚起來的本質,于是Morris, Schindehutteb and Allen提出了一個整合性的概念,商業模式是一種簡潔的表述,旨在說明企業如何對企業戰略、運營結構和經濟邏輯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內部關聯性的變量進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場上建立可持續競爭優勢。
本文使用Morris等的整合性定義,不過為使該定義表述得更全面和確切,對運營結構的描述應從內部流程擴展到外部,包括與外部的交易和合作流程,并將運營結構改稱為“運營邏輯”。從戰略層面的定義和變量可以看出,戰略層包含了運營邏輯甚至經濟邏輯。為了避免內容的重復,本文用“戰略方向”來表達戰略層面的內容,并規定它僅包含戰略原則(包括使命、戰略目標、定位、競爭戰略、核心競爭力等),這并不影響商業模式概念及構成要素的完整性。所以,商業模式包括三個層面的邏輯,即經濟邏輯、運營邏輯、戰略方向。
(二)戰略的概念
希特等(2009)認為,戰略就是設計用來開發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系列綜合的、協調的約定和行動。
(三)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
研究商業模式與戰略關系的文獻較少,且僅限于淺層次的探討,尚未對兩者的關系本質和結構進行深入揭示。
1.商業模式與戰略是高度一致的。梁曉雅、陸雄文(2009)通過系統分析中國本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及路徑選擇,指出商業模式是對戰略的具體化,兩者高度一致。
2.商業模式和戰略是相近和互補的。Mansfield and Fourie (2003)認為商業模式與戰略非常接近,但戰略的很多內容是商業模式所缺少的,兩者必須結合使用。商業模式描寫價值創造的邏輯,而戰略內容中也包含了對價值的創造的策略,比如波特的價值鏈模型就是對價值創造過程的描述,同時他們認為戰略的資源基礎觀點也非常接近于商業模式的概念,資源基礎觀點認為企業通過內部資源和能力創造價值并獲得競爭優勢。Casadesus-Masanell and Ricart(2010)通過研究發現,在簡單的競爭環境中,戰略和商業模式是一一對應和難以區分的概念,環境變化時,變革戰略是商業模式所不具備的。
二、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研究
很多文獻在研究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時,將戰略理論等同于戰略內容,或將戰略原則等同于全部戰略內容,與商業模式相比較,于是得出了片面的或錯位的結論。所以,有必要將戰略理論和戰略內容區分開,本文也將從理論和內容兩個層次上對商業模式和戰略的關系進行研究。
(一)案例說明與模型構建
本部分,首先通過案例說明商業模式的形成過程,由此提出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并構建關系模型。在商業模式概念出現之前,企業主要依據戰略安排所有的價值活動。當商業模式概念出現后,研究人員開始對成功企業的價值活動方式進行研究,并歸納成某種所謂的商業模式。具體商業模式形成過程通過圖1和案例來說明。
從圖1可以看出,首先,企業按照戰略理論制定出具體戰略內容;然后,研究者通過對企業已實施的戰略措施體系的分析和比較,歸納出三種商業模式(只針對前六家企業),即商業模式A、B、C。
圖1商業模式形成過程
在商業模式概念尚未應用于企業管理,以及國美電器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之前,我們從未提及國美具有某種商業模式,而國美自身也從未依據商業模式構建自己的價值活動,它只是運用戰略工具規劃、安排自己的活動。可以審視一下國美的戰略制定過程。第一步,制定戰略目標,即國美在家電銷售零售行業的領導地位以及為利益相關者帶來的預期利益或收益。第二步,國美通過SWOT分析和戰略定位,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將增加消費者對電器的需求。八、九十年代,家電主要由百貨大樓銷售,購物缺乏便利性。國美電器于是發現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開始自建連鎖商店,方便顧客購買,由此給顧客帶來更高的價值,國美的戰略定位是家用電器的便捷傳遞者和服務者。第三步,選擇業務競爭戰略。通過對家電產品特點的分析,發現家電產品的差異性很小,零售經營過程也很難實施可持久的差異化,而且自身的經營成本比百貨大樓低,所以業務競爭戰略必須采取低成本戰略。第四步,對價值鏈進行分析,發現核心競爭力來源,并構建競爭優勢。國美認識到零售行業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終端(渠道)控制,于是,國美通過密布的連鎖賣場建立起了強大的競爭優勢,使其在價值鏈中處于主導地位。第五步,圍繞業務戰略和競爭優勢構建具體的職能戰略。采購和供應上,它采用信息化和整合的供應鏈,與外部利益相關者合作,這些都降低了經營成本;銷售上,采用低價策略、標準化的服務;財務上,將收入來源定位于場位費、銷售返利、房產增值等,并高效利用對供應商的延遲付款帶來的財務資源(案例來源:根據作者長期對零售業的考察并結合參考文獻[7]整理而成)。以上戰略措施經過實施,構成了國美電器價值活動方式。當國美發展成行業領導者時,人們開始關注國美的經營模式,研究的焦點集中于這些具有可視性的價值活動方式即職能戰略措施體系,歸納出其所包含的經濟邏輯、運營邏輯及其所體現的戰略方向等,并把這些內容稱為國美模式。實際上,我們往往簡單地把以上戰略措施稱為國美模式。
因為只有(職能)戰略措施直接表現為企業的價值活動方式,使命、戰略目標、定位、競爭戰略、核心競爭力等只是指導戰略措施的構建,并不直接表現為價值活動方式,所以,本文將這些戰略內容歸為戰略原則。因此,戰略內容包括戰略原則和戰略措施體系兩部分。
圖2 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模型
(二)商業模式與戰略的聯
1.商業模式與戰略具有相同的本質。Elliot(2002),Magretta(2002)和Chesbrough(2010)等認為商業模式與戰略是不同的,它們的區別主要在于,商業模式是“價值創造”導向,戰略是“建立競爭優勢”導向。然而,從商業模式概念的遞進過程可以看出,這兩種導向應是相互依存和不分割的。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認為,從經濟層面到運營層面再到戰略層面,定義的綜合性是遞進的。目前來看,國外對商業模式的定義大部分屬于戰略層面(原磊,2007)。
“價值創造”導向是基于經濟層面和運營層面的定義而對商業模式的定位,其中經濟層面描述的是對企業價值的創造(包括成本控制和收入來源),運營層面描述的是對顧客價值的創造。這兩個層面的定義未強調所創造的價值必須具有獨特性、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由于缺乏這三個特點的價值是不可持續的,這樣的商業模式無法持久(Mansfield and Fourie ,2003),是不值得研究的。所以商業模式的概念進一步發展,出現了戰略層面的商業模式定義,即商業模式是符合以上三個特點的價值創造邏輯,能為企業建立競爭優勢。可見,戰略層面的商業模式的本質,是對能夠獲得競爭優勢的價值創造活動的描述(經濟邏輯、運營邏輯、戰略方向分別描述了價值活動開展方式及其所遵循的戰略原則)。盡管Mansfield and Fourie后來又提出了整合性定義,但其與戰略層定義實質是相同的,只是在內容描述上顯得更飽滿些。戰略是通過對企業行為的謀劃獲取競爭優勢(希特,2009),而競爭優勢來自于企業價值鏈的某些環節(波特,1985),這些環節能夠創造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模仿的價值,可以看出,戰略的本質是通過對符合以上三個特點的價值創造活動的規劃,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由以上分析可知,商業模式和戰略的本質是相同的,從價值活動實施前的角度定義,它們都是對能夠獲得競爭優勢的價值創造活動的規劃或設計;從實施后的角度,它們就成了對帶來了競爭優勢的價值創造活動的描述。
2.商業模式是對已實施的戰略的描述,與戰略在內容上高度一致。商業模式的內容可以通過其構成要素或三個邏輯層面來描述,構成要素和三個邏輯層面是完全一致的,它們可以歸入不同的邏輯層面。
(1)商業模式是對已實施的戰略的描述。我們將價值鏈上的價值活動方式作為中介(中間變量),來對商業模式和戰略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價值活動方式包含了價值創造過程中所有的價值活動、結構及價值璉中的伙伴關系。首先,經濟邏輯和運營邏輯是對戰略措施體系的描述,它們是等價的。價值鏈各環節由企業的各種職能構成,職能戰略是對價值鏈上所有價值活動的具體規劃,實施后的(職能)戰略措施體系直接表現為企業價值璉上的價值活動方式。根據商業模式的定義,運營邏輯和經濟邏輯是對價值活動方式的描述,所以它們實際上就是對已實施的戰略措施體系的描述。正如前面案例和圖1所示,運營邏輯和經濟邏輯是從已實施的戰略措施體系(價值活動方式)中歸納而來,是戰略措施體系本身所具有的。需要說明的是,經濟邏輯描述了企業在價值璉環節上的盈利方式,而盈利實際上是對企業價值的體現或回報,所以經濟邏輯可以看做是對企業價值的創造過程。經濟邏輯和運營邏輯包含了企業價值和顧客價值創造方式,是對戰略措施體系的全面描述,所以它們是等價的。其次,(商業模式中的)戰略方向描述了戰略原則。因為商業模式來自于對價值活動方式的描述和分析,商業模式中的戰略方向必然從價值活動方式中得到。盡管價值鏈活動方式是對戰略措施體系的直接體現,但企業戰略、業務戰略、核心競爭力又體現在戰略措施體系上,所以可以通過可視的價值鏈活動來察覺這些戰略原則。通過對價值活動的分析可能無法察覺所有戰略原則,但這并不影響戰略方向與戰略原則的高度一致性。
(2)商業模式和戰略在內容上高度一致。因為商業模式是對戰略的描述,兩者在內容上必然一致。下面結合案例進行說明。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經過對19個文獻中提到的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匯總分析,認為能夠獲得競爭優勢的商業模式,包含三個方面的八個要素:價值定位(產品或服務內容、目標顧客、基本市場競爭戰略);價值創造和傳遞系統(資源和能力、價值創造過程、價值鏈中的定位);價值獲取(收入來源、企業經濟)。根據前面的案例,國美電器的采購、供應、銷售、人力資源管理等職能戰略措施,都屬于價值活動方式,它們構成了“價值創造過程”。國美在“價值鏈中的定位”是通過控制終端而占據價值鏈中的主導地位;“產品和服務內容、目標顧客、基本市場競爭戰略、資源和能力”等要素可在國美的戰略定位、低成本戰略、核心競爭力等戰略內容中完全體現;“收入來源、企業經濟”指國美在財務上的收入和運作方式。可以看出,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與戰略內容一一對應且高度一致。
3.商業模式理論屬于戰略理論范疇。既然商業模式與戰略在本質和內容上是一致的,商業模式理論必然屬于戰略理論范疇。明茨伯格等(2002)將戰略理論歸為十大學派。其中學習學派將戰略視為一種模式,模式是對已實施的戰略的描述。學習學派認為戰略無法提前設計,只有根據變化的環境及不斷的試錯,即經歷持續的學習過程,才能得到一個有效的模式。這些觀點,將商業模式理論與學習學派聯系了起來。由于競爭的強化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為了建立有效或更好的商業模式,不斷的試錯或學習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隨著商業模式理論的發展,更多的戰略理論,如核心競爭力,市場定位等被其吸納了進來,這些都是為了設計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模式的需要,在直觀的經濟邏輯、運營邏輯基礎上增加的。這使得商業模式理論與設計和定位學派等更多的學派產生了聯系,并逐漸顯示出與這些學派的理論的趨同。總之,所有商業模式理論內容均可從戰略理論中尋蹤溯源。
(三)商業模式與戰略的區別
1.商業模式理論與戰略理論研究的側重點不同。由于新技術(如互聯網)、新觀念(如價值網絡)的不斷涌現,企業在制定戰略措施體系時可以有更多選擇,于是很多別具特色的(職能)戰略措施體系出現了。這引起了人們對戰略措施體系及其所呈現的商業模式的研究的興趣,商業模式理論的主要研究對象或側重點就是這些別具特色的戰略措施體系。從圖1可以看出,商業模式理論從戰略制定的結果處開始研究,著重于對特定(屬于某個企業的)戰略措施體系的分析,歸納出其包含的各種內在邏輯特別是價值創造邏輯,不同的邏輯呈現出不同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所包含的邏輯關系對企業構建具體的戰略措施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這是戰略理論所欠缺的。戰略理論從戰略制定的源頭開始研究,主要研究戰略制定方法及形成過程,缺少對具體戰略措施的研究。因為戰略理論缺少對具體戰略措施體系內在邏輯的研究,人們并沒意識到運營邏輯和經濟邏輯是戰略措施體系本身所包含或應該包含的,所以往往認為商業模式和戰略是兩回事。
2.商業模式和戰略在概念表述上不同。由于理論研究的側重點不同,造成它們在概念表述上不同。商業模式從戰略措施層面著手研究,所以在概念表述上,除了戰略方向,還包含從戰略措施體系中得到的經濟、運營邏輯,這與戰略的概念表述區別很大。特別是經濟層面或運營層面的商業模式定義,不包含戰略方向,讓人覺得商業模式無任何戰略意圖。
3.商業模式理論擁有戰略理論所不具備的特點。由于難以歸類,商業模式常常通過案例來描述,比如國美模式、京東模式等,這賦予了商業模式理論的具體性和形象性特點。這些特點使商業模式理論對管理者更具指導性,更易于接受和產生興趣。企業可以借鑒這些具體的模式來構建自己的戰略措施。另外,由于商業模式的直觀性,基于對商業模式的分析和創新可以更好地尋找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源。
4.戰略理論的很多重要內容是商業模式理論所不具備的。比如波士頓矩陣、SWOT分析等分析工具,并未出現在商業模式理論中,另外很多戰略學派的重要戰略理論或觀點也是商業模式理論所未涉足的。由于以上區別,戰略制定過程中,應將商業模式理論與戰略理論相結合。理論側重點的不同,并不影響商業模式與戰略在內容上的一致,只是內容的形成方法不同而已。
本文使用理論研究方法并結合案例對商業模式和戰略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揭示,所形成的各種結論或觀點對于戰略理論和商業模式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盡管本文是以商業模式的最初形成過程為基礎展開的論述,但所得結論在商業模式重塑或創新情況下也是適用的。這是因為,商業模式的重塑或創新可以視為新的戰略措施體系的構建,這基本重復了商業模式的最初形成過程,唯一不同的是,新的戰略措施體系的構建需要商業模式理論與戰略理論相結合,但這并不影響本文中所得出的各種結論。
參考 文 獻
[1]李東,王翔,張曉玲,周晨.基于規則的商業模式研究――功能、結構與構建方法[J].中國工業經濟.2010(9):101~111
[2]G. M. Mansfield and L.C.H.Fourie.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strange bedfellows?A case for convergence and its evolution into strategic architecture[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03,35(1):35~44
[3]Morris M,Schindehutte M and Allen 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8(1):726~735
[4]邁克爾 A. 希特,R. 杜安?愛爾蘭,羅伯特 E. 霍斯基森.戰略管理――競爭與全球化.呂巍譯[J].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5]梁曉雅,陸雄文.中國民營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基于權變資源觀的理論框架與案例分析[J].市場營銷導刊.2009(3):67~73
[6]Casadesus-Masanell R and Enric Ricart J.From strategy to business models and onto tactics[J].Long Range Planing,2010(43):195~215
[7]張新.國美電器發展戰略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8
[8]Elliot S.Electronic commerce:B2C strategies and models[M].Chichester, U.K: John Wiley,2002
[9]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3): 3~8
[10]Chesbrough H.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J].Long Range Planing,2010(43):354~363
商業模式(businessmodel)作為管理學領域一個新的研究熱點,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從國外的研究成果來看,商業模式研究已經具有一定的深度,從早期的商業模式概念、要素、分類研究逐漸轉向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在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化零為整,從宏觀層面深度分析商業模式中的整個系統性資源的整合,指出現有研究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基于租金理論的解釋》一文中,作者打破了關于商業模式的傳統觀念,企業不再僅僅關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商業模式呈現多樣化,除了占有率外,企業也開始關注品牌、利益相關者和客戶滿意最大化等方面,而且,企業也不再滿足于現有商業模式的逐步調整,而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利益共同體的聯系日益緊密,企業期待對現有商業模式進行破壞性創新,力圖發展出一種或多種更具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在現在的商業模式創新中,企業不再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來通過商業模式獲利,而是處于與利益相關群體所形成的整個網絡中綜合考慮其他群體來共同吸引更多顧客、實現共同目標。經濟租金理論修正了交易成本理論存在的一些缺陷,它更關注企業自身及所處的利益群體網絡,而且,經濟租金提出的"超額剩余"概念實際上指的是企業收益,通過企業的努力可以不斷增加,但是交易成本的減少與節約理論上講是有限的、可以窮盡的,因此經濟租金理論能夠更好的解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指出企業不再作為單獨個體來創新商業模式,而是應該對整個系統(包括內部和外部)進行價值鏈分析,這與《基于價值網絡重構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一文的觀點不謀而合,不僅如此,這篇論文還對其進行了發展補充。
在《基于價值網絡重構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中,作者指出,企業不再是依靠單純的線性思維,通過在價值鏈上降低生產成本、與對手競爭吸引更多顧客來建立商業模式,賺取利潤,而是認為合作和競爭同樣重要,企業如果一味的注重競爭,可能會忽略利益相關者關心的問題,從而失去相關方的支持,最終難以創造更大利潤,獲得更廣闊的市場。
企業關心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利益,還應該考慮價值網內其他主體的收益,以實現多方共贏,通過集合各個主體的資源、優勢和能力,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另外,在價值網觀點下,企業不僅要與顧客、供應商、互補者之間展開競爭以獲得價值(價值分配的過程),更要與顧客、供應商及互補者合作以實現雙贏并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價值創造的過程)。
本文著重探討了重構模式下的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在塑造商業模式時,必須考慮的兩個問題是如何創造/傳遞顧客價值和如何實現企業盈利,傳統模式下,顧客習慣付高價來獲得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企業需要關心的是如何通過創造客戶價值來實現企業盈利,但是,隨著電子商務、全球化、競爭加劇等,顧客漸漸開始希望以低價甚至是免費獲取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企業創造客戶價值和實現盈利的過程逐漸分離,即使企業吸引了更多的客戶也未必能夠實現盈利,這就對企業現有的商業模式進行解構和重構:主導產品未必給企業帶來收入,企業要獲利就必須重構產品組合或服務組合;目標顧客未必給企業帶來收入,企業必須重構用戶組合以拓展新的收入源。主要途徑有組合價值、附加產品、顧客分類、第三方市場等。
Fuller&Morgan(2010)把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稱為"菜單",認為它給管理人員和學者們提供了一種方式,來描述和區分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發現的不同類型的企業行為,從而為他們提供已經嘗試過或試驗過的理想類型的商業模式的例子,理論上其它企業可以跟隨。從1998年對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進行研究開始,學者們就把供應商、顧客納入商業模式的研究范圍,Ostenwalder,PigIleur&Tucci(2005)研究中提出顧客界面(目標顧客、配送渠道、顧客關系)和架構管理(價值結構、核心能力、伙伴網絡)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商業模式并不是各構成要素的簡單相加,還應包括各要素間的規則集及作用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特定的產出。Amit&Zott(2012)指出,商業模式的變革可能是細微的,甚至它們還沒有潛力破壞一個產業,但它們仍能對創新者產生重要的收益。他們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形式之一就是通過增加新穎的活動,如前向或后向一體化,他們把這種形式的商業模式創新稱為新活動體系的"內容"。
姚偉峰,魯桐(2011)指出,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認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而進行管理活動,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而不僅僅是某些主體的利益。當企業為謀求發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時,需考慮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在各方利益間尋找平衡感。王鑫鑫、王宗軍在《國外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綜述》一文中,對商業模式創新途徑的方向性做了研究,研究指出從企業組織形式出發考察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途徑問題,并認為企業間合作經營是推動企業商業模式持續創新的動力和方向。
理論應該隨著存在于案例及其背后內在邏輯中的各種新型關系模式的出現而不斷發展。本文正是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首先分篇總結商業模式價值創新系統的不同渠道,然后對企業整體商業模式創新的機理進行了系統思考,主要涌現出以下結論與啟示。
一,這種方向性研究的優點是拓寬了研究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途徑的思路,但這種方向性研究離實施還有一定距離,還不足以指導企業的實踐。
二,商業模式及其創新價值難以做出科學評價。商業模式及其創新價值評價是商業模式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方面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建立一套科學的商業模式及其創新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和量化方法,對商業模式及其創新價值進行評估,從而為企業決定是否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選擇商業模式創新的方向以及評價商業模式創新的結果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羅珉,曾濤,周思偉: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基于租金理論的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5,7:73-81.
2.李東:基于價值網絡重構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J],自主創新專題研究,2006:141-145.
3.刁玉柱,白景坤:商業模式創新的機理分析:一個系統思考框架[J],管理學報,2012,9:71-81.
4.王鑫鑫,王宗軍:國外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9,12:33-38.
5. Baden-Fuller,C.,Morgan,M.BusinessModels as Models[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3):156-171.
文章編號1008-5807(2011)02-001-02
20世紀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在討論數據和流程的建模時,開始使用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這一術語;20世紀80年代,商業模式的概念開始出現在反映IT行業動態的文獻中;1999年以后,商業模式才正式作為一個獨立研究領域引起研究者廣泛關注。
一、 商業模式的研究視角
商業模式具有概括性和整合性的特點,而研究者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來開展對商業模式的研究,呈現出見仁見智的現狀,仍可以將現有研究按照其核心邏輯將分為以下4類:
(一)財務邏輯的視角
Stewart and Zhao (2000)認為,商業模式就是說明一個企業是如何賺錢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地維持其利潤來源。Rappa(2004)認為商業模式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的模式,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的一種模式。
(二)組織運營的視角
Amit and Zott(2001)描述商業模式是一種事務組成要素的體系結構,用來設計并利用商業機會,用來描述了由公司、供應商、候補者和客戶所組成的網絡運作事務的方式。
(三)戰略選擇的視角
Michael Morris(2005)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簡單化的描述,描述企業在戰略方向、運營結構和經濟邏輯相關領域的決策變量,以及他們如何定位和配置這些變量并在確定的市場上創造持續的競爭優勢。Scott M.Shafer等(2005)認為商業模式就是創造價值并能從這個價值中獲得回報,他們把商業模式定義為企業在一個價值網絡中創造和獲取價值的潛在核心邏輯和戰略選擇。
(四)價值系統的視角
周輝和劉紅纓(2007)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以在網絡價值中的定位為基礎,設計出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內在邏輯關系,并通過內部管理的整合謀求自身價值鏈的協調一致性,以確保企業獲得持續利潤的企業戰略實現的一整套具體范式。
綜上,不同視角的研究側重點均有所不同。財務邏輯的視角從企業的收入和成本等核心財務要素方面來研究商業模式,使商業模式的研究易于聚焦并容易理解,但是僅僅從財務要素進行研究視角過于狹窄,對如何引起財務要素變化及變化過程重視不足;組織運營的視角從企業的產品、服務、流程等運營方面來研究商業模式,開始重視財務和價值創造的載體和過程,但是其對市場環境和價值主張的選擇不甚明了;戰略選擇的視角從企業的戰略要素方面來研究商業模式,能較好的反映企業價值創造的邏輯體系,但是對價值的收割和獲取重視不足;從價值系統的視角來研究商業模式,通過追蹤價值流的思路來進行分析和研究,能較好地揭示和反映整個價值過程。這四類研究呈現出研究范圍不斷延伸擴展,整合性不斷提高并各有交叉的特點,因此本文將從價值系統的角度來開展商業模式分析框架的構建。
二、 商業模式要素結構
商業模式是一個結構或體系,包括組織內部結構和組織與外界要素的關系結構,這些結構的各組成部分存在內在聯系,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種運動(羅珉等,2005)。因此,對商業模式要素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
(1)橫向羅列式階段。研究者對商業模式要素進行橫向羅列的方式開展研究,對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重要性不加區分,屬于商業模式研究的初級階段。
(2)分層細分式階段。研究者對商業模式要素進行分層細化的方式來推進研究:首先分為幾大主要素,進而細分為子要素,體現出要素結構上的細分層次性,如原磊(2007)的3-4-8體系;這一階段的研究更加深入,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框架,為理論研究者進行網絡建模提供了要素理論基礎。
(3)網絡建模階段。重點研究商業模式要素的價值地位,要素間的影響關系,通過模擬建模的方式分析商業模式中價值要素間的關系,并研究要素與企業績效之間的影響關系,如Gordijn(2003)基于-value、Osterwalder A.(2004)基于BMO(business model ontology)的商業模式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認為;商業模式一種建立在價值構成要素及其聯系結構之上的,用來概括性描述企業價值邏輯的理論工具,以反映企業如何進行價值選擇,并通過價值網絡實現價值創造過程,最終實現價值傳遞和獲取。
三、 IT服務外包
IT服務外包就是把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交給外部專業化服務公司來做,從企業內部剝離,通過簽訂服務水平協議交由專業服務商完成的一種管理模式。IT服務外包企業是指向提供IT外包服務的供應商,根據其與客戶簽訂的中長期服務合同,基于已詳細定義和可測量的方法來執行。IT服務外包企業具有區別于一般企業的特點:(1)服務導向型,非產品導向型;(2)客戶來自不同的地域和行業領域;(3)處于并行、協同創造價值的網絡中。
IT服務外包企業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與后端的互補商、前端的客戶企業協同、并行進行價值創造,嵌入了外包方的原有價值創造系統,或履行著客戶某一職能板塊的功能,或者互補實現某一流程的順利運營,服務的網絡協作直接影響到客戶企業的業務運營。因此,IT服務外包企業的價值網絡能力(包括嵌入和構建)和整合能力將對其價值實現尤為重要;具有較強的網絡擴展性,才能覆蓋更多的價值域。
四、 IT服務外包企業商業模式分析框架
IT服務外包企業更多的體現出價值網絡特性。Shafer的商業模式要素體系以價值為中心,提出商業模式要素包括戰略選擇、價值網絡、創造價值、獲取價值等主要要素,并將企業進行價值創造的平臺--價值網絡置于同價值創造同等的地位。Morris et al.的商業模式要素層次框架具有較強的整合性,通過將要素在不同層的具體表現來研究商業模式,從基礎層向規則層的演進能闡述商業模式的動力演進機制,能更好的對企業商業模式的要素、組合、執行進行分析研究。因此,本文基于Shafer和Morris et al.的商業模式理論基礎,并結IT服務外包企業特點,構建其商業模式分析框架,見表1:
縱向上,包括IT服務外包企業商業模式的主要要素及細分要素,而橫向上表示各要素在不同層次的不同表現。其中細分要素有:
(1)目標市場:是指選擇服務的目標企業客戶;(2)價值主張:是指對客戶企業的價值承諾,與目標市場密切相關;(3)資產/資源:是指自身所擁有的資產,以及在價值創造過程中其可以調用的資源,IT服務外包企業中人力資源和創新技術是其重要資源;(4)流程/活動:是指基于資產/資源,進行價值創造的流程及流程中的價值活動,是否有對資產資源的獨特性利用;(5)價值主體:是指價值網絡中,與IT服務外包企業協作的個人或機構主體,可以反映IT服務外包企業的價值整合能力;(6)治理機制:是指價值網絡中價值主體的協同、運行機制,如股權控制、技術協議等;(7)收入模式:是指實現價值獲取的方式,包括收入來源、收入結構、收入時限等;(8)成本管理:是指在價值創造過程中對成本的管理控制,如成本要素、成本結構、成本管控等。
五、 小結
IT服務外包企業可以基于此分析框架,進行要素獨特組合的創新探索,進而創新商業模式;也可以基于此框架,建立企業的商業模式評估體系,以進行歷史和橫向的對比;也可以基于此框架提高商業模式的執行力和成熟度,完成從特有層到規則層的構建和完善。
參考文獻:
[1]Amit,R. and C, Zott.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2001,22(6/7):493-520.
[2]Jaap Gordijn, J.M.Akkermans. Value-based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exploring innovative e-commerce ideas. Requirements Eng(2003)8:114-134.
[3]Michael Morris et al.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ournal of Business Reaserch,58 (2005) 726-735.
[4]Rappa, M. Managing the digital enterprise-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EB/OL].省略/models/models.html,2004.
[5]Scott M. Shafer, H.Jeff Smith, Jane C. Linder. 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horizon.(2005)48,199-207.
[6]Stewart, D W, and Ghao,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2000, 19( 3):287- 296.
(一)盈利模式論
持此類觀點的研究認為,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企業的運營模式、賺錢方式,既包括確保企業獲利的運營機制,也包括企業在動態的環境中為達到持續盈利的目的進行的一系列戰略調整(Stewart,2000; Linder,2000;Amit & Zott,2001王波等,2002;邁克爾·拉帕,2004)。由此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即企業在動態環境中為確保持續獲利而進行的降低成本、拓展客戶源、調整產品或服務的供應模式等系列改變。
盈利模式論對商業模式創新動力的解釋也更多偏向于競爭壓力以及新的市場機會等方面。如Malhotra(2000)指出,為適應動態的、不連續的、激進變革的商業環境,就必須創新商業模式。Sosna等(2010)認為,新創新者、競爭者和規則的出現導致現存商業模式缺乏盈利性,迫使企業只能通過持續不斷的商業模式創新保持競爭力。也有一些研究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很多時候是為滿足新的市場機會進行的。例如,德勤咨詢公司(2002)在對15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進行研究后發現,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動力是為滿足消費者長期擁有但被忽視或未得到滿足的需求,比如美國西南航空提供的廉價短途航空旅行服務等。也有一些創新是為抓住特定時期的市場機會。例如,Lindgardt(2009)認為,商業模式創新能夠幫助企業抓住在經濟倒退時特定的商業機會,那些在經濟倒退時期表現出色的公司都是利用危機提供的機會重新煥發生機。
關于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途徑,盈利模式論認為主要是依靠企業制定戰略并付諸實踐實現。Mitchell等(2003)通過研究得出結論,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能夠將持續有效的戰略和強有力的商業模式創新密切結合,這些戰略目標包括:建立在低成本基礎上的低價格、更吸引人的產品和服務、更多的選擇和信息、密切的客戶關系。還有一些研究指出,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必然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價值創造論
價值創造論更強調商業模式創新的外部效益。按照價值創造論的觀點,商業模式創新就是企業及其上下游供應商、客戶以及橫向合作伙伴創造價值模式的改變(Linder、Cantrell,2000),這種轉變可能表現為一系列業務過程的更新、一套新的買賣機制、一種新的營銷方案等(Petrovic,2001;馬格利·杜波森,2002等),核心是能夠通過重新組合資源,不僅能夠超越競爭對手,還能為自己、上下游企業、合作伙伴和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Afuah、Tucci,2003)。
價值創造論者對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因素歸解為多個方面,即涵蓋前述盈利模式論提出的市場競爭壓力驅動、需求拉動等,也包括新技術產業化的驅動以及具有戰略思維的企業家推動等因素。Christensen(1997)針對“突破性技術”的商業化過程進行研究,認為,與持久性技術相比,突破性技術是一種比較激進的技術創新,依靠傳統的商業模式實現商業化是不可能的。Gambardella和McGahan(2009)分析了生物制藥企業技術授權模式的產生過程:即傳統商業模式下,上游企業只能將其技術出售給為數有限的幾家下游企業,導致上游創新企業的利潤受到限制,并在談判中失去討價還價的能力。為擺脫這種局面,上游企業投資開發出更具普遍應用性的技術,并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這樣既確保上游企業增加獲利,又帶動了全行業的技術進步。
也有一些研究分析了富有冒險精神和戰略思維的企業家通過創新商業模式為企業乃至行業創造更多價值的案例。例如,Linder和Cantrell(2000)訪談了約70名企業高管,受調查者表示其至少有30%的創新是集中于商業模式。IBM(2006)對全球765個CEO或公司高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約40%的受訪對象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和掌控所在行業的商業模式創新,他們認為,這種創新完全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行業發展前景。
與盈利模式論者相類似,價值創造論者也認為商業模式創新的主體是企業,但是更加強調商業模式創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一過程可能經歷不間斷的試錯、學習和再實踐,同時,由于知識的擴散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商業模式創新錯誤的負面影響,這種試錯和學習的過程應該得到鼓勵(Sosna,2010)。因此,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將至少經歷四個步驟:一是初始商業模式的設計和測試;二是新商業模式的發展過程;三是精煉和改進新商業模式的過程;四是通過組織和學習保持商業模式不斷成長(Sosna,2010;McGrath,2010)。
(三)體系論
體系論者的研究與盈利模式論、價值創造論最顯著的差異在于,強調商業模式創新的主體不限于個別的企業,而是涉及流程、客戶、供應商、渠道、資源等相關者,圍繞持續獲利、創造價值、鞏固或提高競爭優勢等目標進行資源重組和機制調整等各類制度安排的變革。較早的研究指出,商業模式是對企業至關重要的三種流量——價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混合體(Mahadevan,2000)。Amit等(2001)認為,商業模式創新是一種利用商業機會創造價值的交易內容、結構和治理架構,包括由公司、供應商、候補者和客戶組成的網絡運作方式。Osterwalder(2005)認為,商業模式是一種建立在許多構成要素及其關系上,用來說明特定企業商業邏輯的概念性工具,可以解釋企業如何通過創造顧客價值、建立內部結構以及與伙伴形成網絡關系來開拓市場、傳遞信息、創造關系資本、獲得利潤并維持現金流。
關于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力,體系論認為個別的動力都無法解釋企業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動機。例如,Mahadevan(2004)考查了不同因素對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結果表明,伴隨行業內競爭加劇和現有客戶需求的變化,企業現有商業模式的價值趨于減小,迫使企業采用新技術或利用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機會實施創造價值的新策略,實現商業模式創新。Venkatraman和Henderson(2008)從壓力逼迫的角度分析了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力,得出結論認為技術和經營方式的變化會給企業帶來壓力,當這種壓力達到臨界點時,企業就會產生商業模式創新的需要。
體系論者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商業模式創新實施的途徑。一部分研究側重于強調改變商業模式構成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來實現商業模式創新。例如,Weill等(2001)提出了“原子商業模式”概念,指出每個原子商業模式都具有戰略目標、營收來源、關鍵成功因素和必須具備的核心競爭力這四個特征,通過改變原子商業模式的組合方式可以構成新的商業模式。Osterwalder(2004、2007)指出,企業可以通過改變價值主張、目標客戶、分銷渠道、顧客關系、核心能力、價值結構、伙伴承諾、收入流和成本結構等因素激發商業模式創新。Amit和Zott(2009)最近的研究強調從系統的視角研究商業模式創新。他們認為,涉及商業模式活動各環節的參與者應從以下兩個維度著手商業模式創新:一是設計組成因素,包括內容、結構和治理;二是設計主題,包括新穎性、鎖定性、互補性和效率,這部分是商業模式活動系統價值創造的源泉。
(四)小結
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商業模式創新主要指企業為獲利并保持競爭優勢而進行的戰略方向調整以及生產經營模式變革,如前述盈利模式論。廣義的商業模式創新是指企業及其上下游、橫向合作者以及競爭者共同參與的,圍繞創造客戶價值、建立新的供求關系和運營網絡進行的市場開拓、價值傳遞、資本關系創造、利潤獲取等系列活動,如前述價值創造論和體系論。就解釋商業模式創新如何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這一問題而言,廣義的概念及其對于創新動因、實施路徑的解釋更為合適。
二、商業模式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
(一)新興產業發展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動力
關于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早期多以總結信息技術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案例為基礎。Timmers(1998)、 Kodama(2004)、Venkatraman(2008)等都強調信息技術體系在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中的作用。魏江(2012)等指出,正是伴隨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商業模式創新才成為理論和實踐界的熱門話題。有關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從開始聚焦于電子商務領域,到后來互聯網泡沫破滅,大量電子商務企業倒閉,戴爾等一批非互聯網公司依靠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崛起,逐漸擴展到非信息領域,從創業型企業擴展到成熟企業。也有一些研究將商業模式分解成客戶價值主張、企業資源和能力以及盈利模式等幾個關鍵環節,逐一分析信息技術對各個環節的影響,進而證明信息技術是商業模式創新的潛在驅動力(王茜,2011)。
(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迫切需要商業模式創新
苗圩(2011)多次強調,在現代市場條件下,商業模式創新與科技創新、企業的產品創新同等重要,特別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加速融合,推動生產體系的重構,已經成為新經濟的顯著特點。陳志(2012)認為,商業模式是產業形成的必要條件,因為技術本身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只有將其商業化才有“產業”的形成;此外,新興產業的技術路線尚未確定,可替代技術之間的激烈競爭、不斷上升的研發成本意味著再先進的技術也需要通過商業化獲得滿意的經濟回報。汪克強(2013)指出,技術進步之后的商業缺失,往往制約了產業利潤的積累和對持續創新的投入,影響了創新能力的再提升和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只有創新商業模式才能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持久活力和強大動力。也有一些研究在總結近年來蘋果、谷歌等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案例的基礎上,認為新興產業發展必然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三)小結
綜上述,商業模式創新有利于推動新技術實現產業化,也有利于基于新技術衍生的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并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反過來,新興產業在經歷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到產業化、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不斷激勵企業嘗試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以適應新的技術、創造新的客戶價值、塑造新的競爭優勢、形成新的供求關系和產銷網絡。可以認為,商業模式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尤其是基于新技術衍生發展的新興產業——之間具有密切的正相關聯系。但現有研究針對兩者之間如何相互促進發展的機理和路徑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較缺乏。
三、新興產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障礙與制約
(一)來自決策者內部的阻力
一些研究表明,企業管理部門在決策是否改變現有商業模式的過程中,往往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最終放棄計劃創新的初衷。這可能是決策層主觀判斷的結果。例如Sosna(2010)指出,管理層已經形成的基于現有環境的思維方式和不完備的認知反應會對商業模式創新試驗產生阻礙。Chesbrough(2002)認為,企業內已經建立的商業模式會強烈影響管理者在進行創新商業模式決策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也可能是受到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層人員變動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Sosna(2010)的研究表明,商業模式創新與企業組織結構內部權力結構的現狀有關,分散的權力中心不利于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Chesbrough(2009)指出,一些大公司的部門經理可能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但是他們往往頻繁調動,以致商業模式創新的實施缺乏連續性而最終失敗。
(二)來自利益集團、制度安排等外部環境的制約
商業模式和企業戰略的概念和策略都反映了企業如何規劃并制定一系列的規則使組織獲得成長和發展,在內容和要領上存在很多相近之處。近年來,隨著亞馬遜,雅虎等企業的發展,商業模式備受關注,很多學者往往將商業模式與戰略混為一談, 而不少企業更是無法分清。因此, 辨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使企業和研究者們能有的放矢地為企業制定成功的商業模式和戰略成了管理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商業模式與企業戰略的關系
事實上,對商業模式與企業戰略關系認識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研究初始階段,學者們認為二者是相互包涵的關系。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發現他們是企業的兩個不同方面并且在邏輯和內容上是互補的。
(一)商業模式是戰略的具體反應:由于戰略的概念出現較早,而且更傾向于宏觀的長期規劃, 而商業模式更傾向于具體價值創造規則的制定與實現。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商業模式是戰略的一種具體表現。Seddon等指出企業商業模式是Porter的企業競爭戰略的一種縮影,它概述了企業以其各種利益相關者的價值主張為目標并為客戶創造和提供價值的活動系統的基本細節。Santos等(2009)認為商業模式回答的是戰略概念中如何創造價值的問題,只是戰略的一部分;由于這種觀點在對評價企業在戰略指導下如何運用商業模式盈利非常有啟發, 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
(二)戰略是商業模式的組成部分:有些學者則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哈默爾(2000)、Afuah(2003)提出戰略是商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模式包括了戰略和運營有效性的利潤導向等各個方面。Morris等進一步深化,認為戰略是關于績效的, 而商業模式與方式有關, 商業模式包括戰略和運營有效性的利潤導向等各個方面,與企業戰略息息相關。
(三)企業戰略和商業模式互補:事實上,戰略和商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并非一個詞的兩種含義。戰略與商業模式是企業的兩個側面,相互之間是無法替代、互補共生的。從內容來看,商業模式側重是企業創造價值的內在邏輯,關注內部結構和價值實現,主要內容是如何具體的經營企業從而實現顧客和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包括結構體系和價值體系。而企業戰略關注外部環境和競爭優勢,是對企業的長遠謀劃,主要內容是為企業的發展制定方向,包含目標體系和行動體系。
在作用方面,兩者都具有全局性,都面向整個企業;都具有系統性。戰略分析本身就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邏輯起點與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對現有產業的界定、是否進入新產業或創造一個新產業,首先須依靠戰略分析來把握所處的競爭環境,而這個過程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過程。JM?ETLA(2002)等認為戰略思考始于良好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系統是完成組織特定目標的核心經濟關系,新的商業模式能夠改變產業的經濟性,且難被復制,能夠創造出強大競爭優勢。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Magretta,Chesbroug具體分析了商業模式與戰略在如何創造價值、為誰創造價值,如何處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三個方面存在不同而又互補的內容。馬君、Mitchell 等(2003)研究指出最成功的公司就是那些能夠將持續、有效的戰略和強有力的商業模式創新結合在一起作為發展基礎的公司。
二、商業模式與戰略的匹配觀
在綜合了上述思考的基礎上,近年來學者們開始將商業模式與戰略之間是互補而非替代關系的觀點向前推進, 提出了商業模式與戰略之間匹配觀。分析以上這些觀點, 盡管存在不同之處, 但它們都強調商業模式與戰略是相互影響又相互補充的。如果能將商業模式建立在企業戰略的基礎上, 將外部競爭與內部經營互補的進行匹配, 就會為企業獲得績效、創造價值, 使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所以, 從匹配的視角探討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Zott 和Amit在考察了企業的產品市場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匹配關系后指出商業模式與市場戰略之間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而是互補的匹配關系。李東等也指出商業模式是一個容器,企業須通過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才能將潛在的容器效應轉化為真正的企業績效。在具體匹配方面,Yip 指出常規戰略能夠改變企業市場定位, 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但環境的突變能引起的激進戰略變革,使商業模式根本性的改變,有效地匹配沖突的戰略, 形成動態核心競爭能力,產生持續優勢。通過以上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商業模式與戰略的匹配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商業模式為戰略的實施創造了具體的企業情景;戰略又為商業模式的設計提供了長期愿景和價值主張。兩者的有機匹配是實現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三、企業戰略與商業模式如何匹配
商業模式和戰略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學術界清晰界定商業模式和戰略的關系, 指導企業界制定成功的商業模式和戰略,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及持續競爭優勢。二者的有效匹配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商業模式支撐并影響戰略:在企業確立戰略定位之后,應采取相應的競爭模式及商業流程。正確的戰略定位本身不能保證企業盈利,還需要合理的商業模式支持。張文松認為一個戰略最終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能力與所采取的商業模式是否相適應,商業模式此時解決的是企業戰略制定后的策略,商業模式是連接客戶價值和企業價值的橋梁,將各方交易活動相互連接,對企業的戰略起到支撐作用。商業模式為戰略的實施創造了具體的企業情景,因此商業模式對戰略選擇和戰略變革有強烈的指導作用。其次,商業模式強調平衡協調,這是企業經營的本質,同樣適用于企業戰略并有助于克服戰略盲點。
商業模式影響戰略貫徹的實施效率與成本。商業模式的價值創造規則體系可形成對顧客行為及競爭與合作者行為的可預見性, 實施環境的可預見性將影響到戰略的均衡性與穩定性。同時,商業模式影響戰略調整的成本及控制效率。當商業模式對市場穩定性的支撐狀況, 將影響到企業如何利用經驗曲線以產生規模效益。企業更容易做出有關擴大產量、設施投資等方面的安排,這些均有利于企業對市場的預測及把握。
(二)企業戰略對商業模式的引導作用:商業模式主要理論基礎就是價值鏈、資源、戰略網絡、合作戰略、交易成本等企業戰略及創新理論。而這些理論一直蘊涵于企業戰略理論之中。從錢德勒的結構跟隨戰略到波特的定位理論,Prahalad 等的企業核心能力等理對企業價值鏈的分析,交易成本有深入研究;Gulati(2000)等的信息、資源、市場和技術的關鍵渠道的戰略網絡,Elliot(2002)提出企業戰略可以解釋商業模式如何外部市場上實現企業間的差異化,以使企業與竟爭對手相區別并取得優異績效。這樣,商業模式創新就可以擺脫以往對直覺和經驗的依賴,而可以充分借鑒企業競爭優勢等企業戰略的理論成果。因此可以說,戰略為商業模式設計提供了長期愿景及價值主張。企業戰略對于模式設計和創新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意義,企業戰略的通權達變的思想有助于模式設計并完善其不足。
四、生態位評價能夠將商業模式,企業戰略有效結合
現代技術革命發展刺激經濟增量空間形成及存量空間的管理變革,主要表現為傳統產業結構的重塑以及新興產業的開發問題。變革和創新是永恒不變的主題,這決定了商業模式與戰略的匹配也是一個有生命力的不斷的動態創新與變革的過程。理論上,商業模式與戰略有效匹配的途徑有: 通過設計商業模式的包容性, 提高主動性和增強靈活性和通過超越戰略的路徑依賴, 培育戰略柔性和打破戰略慣性來促進戰略變革與創新。
現實中,在匹配的過程中, 最佳的戰略與商業模式選擇會隨各種匹配因素變化而變化。由此,在未來的商業模式與戰略關系的研究中應考慮它們之間的動態關系, 亟需更系統精確的分析框架和更具普適性的評價措施體系。特別是在實證研究中應將時間變量加入到商業模式與戰略關系的函數中。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基于生態位的商業模式與戰略匹配模型,試圖將通過生態位將商業模式,企業戰略匹配起來并進行量化分析和評價,以期指導企業的策略選擇和發展方向。模型主要內容如下:當企業的內外外部因素( 資源、技術、需求、文化環境) 發生變化(正、負兩種影響)會驅動企業開始尋求商業模式和戰略的創新。首先,企業應對自身現狀及能力進行客觀地、科學、全面分析, 尋求企業的戰略和商業模式的匹配。基于生態位視角,將生態位與戰略結合,把握生態位競爭戰略;將生態位與商業模式結合,尋求基于生態位的商業模式創新。利用生態位評價對企業進行可有效的,動態的客觀評價,若企業獲得良好的生態位則可確定企業已創新成功,企業獲得持續的生態位競爭優勢,經濟租金增加。當內外部環境再次發生關鍵性變化時, 企業又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創新。通過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就形成了企業的不斷演進。
商業模式評估的關鍵在于評估商業模式的有效性與匹配性。Morris 等(2003)認為匹配包括內部匹配和外部匹配。內部匹配指商業模式構成因素內部和之間的相互匹配;外部主要指商業模式構成因素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匹配。匹配就需要對對商業模式和企業戰略的評估,以往的研究要么是定性的、思辨性的或總結性的(Tucker, 2001;Shelton 等, 2005),對企業來說更多是思路啟發, 但缺乏具體的指導意義; 要么需要復雜科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復雜模型為工具,帶有強烈的技術色彩, 操作困難或難以為缺乏相關知識的管理者理解和接收(Gordijn,2001;徐迪, 2005)。生態位評價可有效的克服這些問題,首先,生態位評價給出了如何評價商業模式的落腳點和分析點,其次,從生態位評價可將企業戰略具體化為生態位戰略,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生態位評價將企業的評價方式從盲目注重創新方法或技術的先進性轉移到實用性上來。翁鋼民(2009)等學者對具體的生態位評價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統的成果,主要表現在評價指標設計, 在嚴格邏輯的基礎上, 建立一套科學的簡潔、高效商業模式評價指標體系,把創新要素歸納位較少的限度,并對評價指標進行量化,使不同商業模式,戰略之間的評價和比較成為可能。同時,注重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創新的方法從實踐中來并指導實踐。
五、研究展望
在動態的環境中,企業需要持續變革才能獲得它獨特的持久生命力與競爭優勢,正如權變理論所指出的,最佳的選擇會隨各種匹配因素變化而變化。成功的企業必然有一個成功的企業戰略, 而且也必然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予以支撐, 企業追求商業模式與戰略匹配的不斷變革與創新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發展并不斷接近最優的過程。商業模式的弱包容性、惰性、固化效應,戰略的路徑依賴性、客觀剛性,組織阻力等都需要客觀準確的評價方式來克服,本文引出生態位評價是對定量研究的探索,后續研究可繼續深入挖掘。
參考文獻:
[1] Betz F. Strategic Business Models [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02.vol 14, 21- 27 . [2] Santos J, Spector B, Van Der Heyden L. Toward a theory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within incumbent firms[R].INSEAD Working Paper,2009.
[3] Morris M . T 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6) : 726- 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