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3 14:48:0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考改革的利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國的高考是典型的高競爭、高利害、高風險的大規模選拔性考試,是中國各類考試中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考試,是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一個經濟體制和社會文化發生巨變的時代,高考制度如不能及時跟進,將會影響其功能的正常發揮,最終還會阻礙整個社會的持續發展。因此,本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淺析探討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問題,旨在有助與決策者正視高考現狀,以及時找到改革之路。
一、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邊際收益
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的不斷變化,現行的高考制度越來越不適應其社會的發展。高考自1977年恢復以來,對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但理性人考慮邊際。隨著高考的參考人數不斷擴大,也就加大了考試的成本(機會成本)。首先是每年為高考投入的經費的成本,還有考生為準備高考的時間成本,為高考而放棄的其它一切事物的成本。邊際成本的不斷擴大,邊際收益遞減,這就體現在高考制度在現在社會的不適應。經濟學考慮是要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此時是利潤最大化,而現實是成本的不斷加大,這不合經濟學思維,故要改革,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原則。
二、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供給需求原理
假設高考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政府作為這個市場的供給方,提供改革,考生作為這個市場的需求者,需要通過改革來實現自身的利益,他們任一方的變動都要影響整個市場。而有下面三種情況的變動,其一是供給者的變動(假設需求不變),其二是需求者的變動(假設供給不變),其三是雙方都變動。
從供給方而言:近年來高考模式產生了一些變化:在考試科目設置上推廣“3+X”部分省市實行自主命題,有些地方還開始實行春季高考;高校被賦予一定的招生自,大規模擴招且實行收費制度,還取消了對考生年齡的限制……在這些變革中,盡管高考權還統一集中于中央政府,但命題權、考試科目設置權正在逐步下放給地方政府,招生權也適度移交給高校,可是高考體制沒有根本變革,我國的高考招生制度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思路上,沒有新的突破。相對而言,在需求不變的條件下,地方政府的權力擴大,為了自身利益,不希望改革,就會少提供改革,這就使成本加大。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易知:政府權力擴大,就必然促使他們為了自身利益而盡可能的減少改革。供給曲線由S1向左上方移到S2,高考改革減少,成本增加。因而,從政府角度而言,要使社會福利最大化的話,對社會最優的選擇就的改革。
從需求方而言: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每年的參考人數不斷增多。
中國2002-2006歷年高考報考人數及錄取人數
年份報考人數(萬人)錄取人數(萬人)錄取率
200252732160.91%
200361338262.32%
200472344761.83%
200586750458.13%
200695054056.84%
從表中數據易知歷年的參考人數不斷增多,雖錄取人數也不斷上升,但是錄取率還是趨于下降趨勢的。調查顯示,社會上大多數人對“以分取人,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很有意見。在新課程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和教育部華東師范大學課程中心聯合組織了“普通高中課程滿意度的調查研究”。在調查中,有85.4%的學生和78%的公眾認為,現在的考試成績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這就促使考生對改革高考制度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在考慮政府這個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要求改革的需求增加,在下圖中易知:需求曲線由D1向右上方移到D2,產生一個新的最優點,在新的最優點上,雖加大了改革,但同時成本也增加了。因而就考生角度而言,不能只是他們需求,而還需要政府來提供這種改革,以降低成本。
如下圖所示:
就雙方都變動而言:供給減少,需求增加,但是需求增加的幅度必然大于供給減少的幅度。因為政府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的經濟人,他們不能只考慮到自身的利益,他們也要為考生著想,即使沒有完全做到為人民服務,他們必須以為人民服務作為他們的宗旨。而考生就是單獨的個人,考生可以是完全的理性的經濟人,考生可以首先從自身利益著想,來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故最后結果是要選擇改革。如下圖所示:
高考的改革
三、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博弈論
其實這也可以從博弈論的思維來理解,改革高考制度的實現最終取決于考生和政府之間的相互博弈的結果。
對于考生而言,高考幾乎是他們獲得高等教育權的唯一途徑。隨著經濟發展對知識和技術的依賴性的提高,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成為市場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企業給他們的報酬也相應提高。社會上激發了爭奪接受高等教育的熱情。然而,高考制度把考分當作唯一的評價和選拔人才的標準。一次考試不能全面反映一個人,而且這給考生帶去很大的壓力。而“人才選拔的標準究竟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又因素質教育而難以界定且存在太多的歧義,高考的內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先前設立的標準則更難以衡量。于是,那些對現存高考制度持有異議的人自然會尋找渠道表達不滿,以增進自身的利益,這就使他們要去發動更多的力量勸行改革高考制度。
對于政府而言,在現存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統攬一切,決策者的偏好主宰了高考政策的導向,假設政府是理性的經濟人,他就不一定是廣大考生利益的代表者,它所追求的可能是自身權力的最大化。
這樣就形成考生與政府間的博弈,最終結果取決于他們間的博弈。但為求社會福利的最大化,考慮到政府的職能,改革是考生、政府的最優策略。
由此知道,改革高考制度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考 英語 改革 利弊
一、引言
為進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切實解決擇校、學生課業負擔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將從對中高考進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計劃減少英語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從150分下降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這一政策將自2016年起在全國主要城市開始實施。
二、 高考英語改革的利弊
(一)高考英語改革的好處
多年以,我國在語言教學上,大都是“重英語、輕母語”,一方面,隨著中國與國外交流的日趨增多,全民學英語的熱潮日益攀升,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來學習英語,英語逐漸成為了不少學生最為重視的一門科目。而與之相對的,由于學習漢語的時間被擠壓,不少國民對于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知識的了解度不夠,甚至有些人認為,作為我們日常交流的母語,對于語文的學習學不學都無所謂,這就使得目前社會上提筆忘字、對中國傳統文化不熟悉的人越來越多。因此,降低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針對語文這一科目所進行的改革措施,無疑會促使人們提高對漢語的重視程度,從而促進全民對漢語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
另一方面,高考英語改革能夠縮小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考生的差距。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就曾關注過學生的英語能力因地區差異而不同。大部分來自中西部地區的優秀學生,在通過高考進入重點大學后,往往最先感到有差距的就是英語成績,聽力、口語更是他們的軟肋;而一線城市、沿海城市的中學生,由于教育環境和生長環境等方面的優勢,英語水平較高,特別是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較強。
根據俞敏洪對位于北京西北部遠郊的延慶縣學生英語水平所做的評估,延慶縣學生與北京城區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超過20分。因此,下調英語高考分數權重有助于縮小城鄉差別導致的英語成績差異。相較于城市學校,農村學校的師資配備和教學設施明顯不及城里,教學效果根本不能與城市學校抗衡。這就意味著,英語分數權重越大對農村學生越不利。因此,下調分數權重,淡化選拔功能,有助于實現城鄉教育公平。
(二)高考英語改革的弊端
對于學生來說,家庭經濟狀況好的孩子英語水平不會受多大影響,而廣大工薪階層和農民孩子的英語水平則恐怕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有關降低英語分值就能給學生減負的說法也似乎不太合理,因為英語分值下來了,其他科目分值增加了,學生依然會為取得高分而壓力重重。
現在隨著中國不斷與國際接軌,要想進入國際市場,外語成為了一門必備的工具。隨著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的下調,學生、家長、教師的觀念和中小學的課程設置、考試和評價制度等必將隨之發生改變,后續效應不可小覷。北京教育學院督導室專家、曾擔任北京教育學院外語系主任的袁昌寰教授就此說道:“當今世界變化之快,發展之多極化,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錯綜復雜。因此,從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和主要態勢出發,從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出發,從國家人才培養規格以及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出發,從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和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出發來認識英語課程的價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英語作為中國外語教學中的大語種,已經不是美國還是英國的問題,而是英語作為互聯網語言,作為一種通用的世界語言,中國人才國際化,中國世界化必須的一個工具。
三、總結
在高考英語改革的趨勢下,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仍需重視,但方法需改變。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語教育機構英孚教育的2013年《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人數遠遠超出世界上其他國家,有10萬英語母語者現在在中國教學,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訓市場之一。如此龐大的英語培訓市場卻沒有培訓出一流的英語水平。報告對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成人的英語熟練度進行排名,同時亦首次對過去6年近500萬成人的測試數據和英語熟練度的趨勢變化進行綜合分析。據該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瑞典仍以68.69的高分穩居第一。中國大陸排名34位,屬于低熟練度水平。因此,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仍有待改善提高。
“語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積累、練習、實踐和運用的過程。現代語言學習理念強調了語言學習不僅應關注學習結果,更應關注學習過程。”袁昌寰教授說,語言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這兩個特點也就決定了語言學習不應是一個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學習,不應是靠單純的講解和機械的記憶、背誦進行學習的。因為這樣的學習不僅單調乏味,也收效甚微,這樣的學習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讓很多學生失去了信心,對學習英語望而卻步。所以,學生應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家長和教師要堅持 “做中學”原則,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用英語,從而使他們逐步建構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育教學改革是個系統工程,不是簡單地通過考試改革就能完全解決的,應該從文化土壤和社會氛圍上樹立大眾外語教育的理念和定位,重運用,減少功利之心,重提高綜合的人文素養等方面入手。
高考改革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如何改革才真正的能體現高考的價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喚醒學生的興趣與心靈,而不是學生謀生的工具。“一考定終身”,不得不說現在的高考制度對學生的壓力非常大甚至到了扭曲心理的地步。為此,我們不停的改變著,也許過程很緩慢,但我們堅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二、美術高考制度與美術高考的關系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謝建華在《美術高考制度的現狀分析與對策》通過分析認為目前美術高考制度存在幾個方面弊端:①對文化理論課程的輕視;②考試內容的固化和單一導致對中國傳統藝術及世界藝術多元化的漠視;③對創造能力的湮沒;④美術高考內容與學生所報專業的錯位。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上述問題:①錄取時,文化與專業要并重;②美術高考中,對中國傳統及民間藝術的側重;③考題應根據不同專業有不同變化,加大對藝術綜合能力的考核;④對考題的審美標準應多元化,強調藝術創造力;⑤在閱卷中,實行初審、復審、終審三步驟,評審老師年齡老、中、青搭配;⑥美術人才的民間選拔與高考選拔相結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的李勃和吳杰的《對美術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議》跟上文大同小異,都強調了文化和專業并重、傳統與民間藝術的側重、藝術綜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光的碩士論文《美術考前班現象研究》從高校擴招、社會和需求壓力、高校變革等方面闡述了美術高考制度是導致美術“高考熱”的根源。
三、美術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的楊帆在《試析美術高考培訓產業對大學生就業的積極作用》中對美術高考培訓產業的發展現狀、高校藝術類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從美術培訓產業對美術類大學生就業具有積極作用。浙江工業大學的王東在《高考美術“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術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術“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開其中弊端的解決方案。
四、美術高考相關的教學方法論的闡述和新解
自2003年教育部允許部分高校實行自主招生以來,相關高校不斷探索自主招生方式。高等職業院校也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不斷擴大自主招生的規模。
任何一項改革措施都會利弊共存。實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無疑是好的,經過實踐證明也有一定成效。因此,完全否定高校自主招生的舉措顯得過于武斷。高校自主招生究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經過近十年的實踐,特別是近年來高職院校加入自主招生的行列,就到了對這一舉措進行盤點、權衡利弊得失的時候了。為此,我們不妨把支持和反對,甚至否定高校自主招生正反兩方的諸種理由作一梳理和歸納。
一
贊成和支持高校自主招生,其主要理由有:
1.高校自主招生是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有關要求,加強高校選拔人才的自主性,體現各類大學人才選拔的獨特性,與高考“一卷定前途”形成區別,推動中學素質教育深入開展。
2.高校自主招生可以使貧困地區的優等生增加進入名校的機會。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這是在普通高考之外開辟一條新的途徑和渠道,不會成為新的“小高考”。
3.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國高校積極主動求發展的舉措,是為了與國外大學爭搶好生源。因此針對批評高校自主招生是“拉生源”的指責,有位大學副校長明確地說:“國內高校不主動爭取,拔尖人才就被國外高校爭取過去了!”
4.高校自主招生是為了給考生更充分的選擇,根據綜合性大學對人才選拔的不同需求,更加突出對學生視野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未來學習潛能的考查,以此來選擇人才。
5.解決了部分專業招生難的問題,特別是高職院校的部分專業,由于就業形勢嚴峻,招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自主招生使那些憑借高考競爭很難有機會的學生多了一次進入高校的機會。
6.高職院校自主招生解決了高等教育中多年來存在的“教非所學、學非所用”等弊端。一些學生實踐能力很強但文化課較弱,這樣就往往錯失進入高等職業院校的機會。自主招生考試就是要避免這樣的遺憾,由學校自主命題選拔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是能否錄取的關鍵。
二
反對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理由則是:
1.自主招生的實際效果與期望之間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試與99.9%以上的考生沒有直接關系,較大規模自主招生聯盟的出現使得自主招生筆試更像另一次高考。
2.對考生總體來說,這是一次機會不均等的不公平競爭。實際上這是在高考之外給某些人開了“一扇后門”,畢竟我們中國是個非常講究人情的社會,在現有行政管理體制不甚完善的狀態下,誰也不敢保證在有些招生環節不會滋生腐敗現象。特別是高職院校自主命題單招,命題、保密、閱卷、錄取等環節都有可能有失公平競爭的原則。
3.各個高校之間互出奇招“搶生源”,有些大學自主招生宣傳上聲稱給“偏才”開綠燈,有的以出偏題吸引眼球等等,這些均與促進中學素質教育的初衷相去甚遠。
4.兩大聯考同盟,把考試放在同一天進行,這種排他性的競爭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一種壟斷競爭的味道。
5.“自主招生還存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其過程的公平性。”所有自主招生考試都有有形的和無形的門檻。因此,改革的方向應當是完善現有的統考制度,并實行平行志愿,增加統考次數,規范學校面試。
6.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專業錄取的并非都是優秀學生。由于有些專業的錄取人數和報考人數幾乎相同,生源質量的下降是不爭的事實,這給教學帶來了諸多想象不到的困難。
三
確切地說,我國現階段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招生,而是“偽自主招生”:
一是現在的自主招生,與高考集中錄取制度相聯接,考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后仍須參加高考,并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必須把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作為第一志愿。那么這意味著,自主招生并非學生和學校真正意義上的雙向選擇,而是某些高校“搶生源”的一種手段。
一、現行高考制度的弊端
高考制度原本具有社會選拔與教育引領兩種核心功能,但由于社會功能緊迫性與教育功能間接性的存在,高考改革往往重視社會功能而忽視教育功能。當高考受到社會各界歡迎的時候,它對教育的影響卻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高考作為基礎教育的“指揮棒”,在它試圖通過自我變革來順應社會需求時,卻讓基礎教育變得無所適從,甚至不惜背離教育規律來順應高考制度。形象地說,高考制度將應試教育的火花煽成了一股濃煙,又熄滅了素質教育的星星之火。
二、高考制度弊端產生的原因
1.高考弊端產生的原因,首先是高考本身的特性導致的。高考具有片面性,高考所考查的內容是相對有限和片面的。在片面性的影響下,為了追求高的升學率,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出現了對知識明目張膽的功利主義,對高考所考查的知識以外的內容視而不見,認為這樣的知識是沒有價值的。
2.是我國長期以來運用傳統的“二元智能理論”這一標準來評價學生。傳統的二元智能理論主要是指人們的語言智能和數理邏輯智能。它所考查的內容非但有限,而且不科學,左右了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對學生的個性張揚和特長發展起到了束縛及壓抑作用。
3.從高考改革實踐來看,高考的地位越來越高,教育對高考的希望也越來越大,但從高考改革進程來看,它對教育因素的考慮卻并沒有因而得到相應的增加。盡管高考一直被視為基礎教育的“指揮棒”,高考改革的動因卻很少來自于教育內部,高考改革也較少關注教育自身的發展。
三、多元智能理論對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結合多元智能理論,筆者認為,高考制度的改革應當:
1.參與高考改革的主體多元化,加強高考改革與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一線教師有更多切身的教學體驗和清晰的認識,學生對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方式以及什么樣的教育能讓自己身心愉悅、全面發展也有更深刻的感受,因此改革必須傾聽他們的心聲。
2.變革考核的內容。多元智力理論呼喚要在真實的場景中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評價學生的動態發展過程,要尊重并評價學生發展的差異性等。高考成績只能是決定性因素中的一項,平時的成績、表現,學校或教師的推薦意見等都應該加入進來作為考慮因素,進行綜合評價。
3.改革考試與招生的形式,加大高校自,并給予考生一定的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和創新人才培養。”高校需要有權加大自主招生的力度(5%是遠遠不夠的)、有權自主組織考試、有權將高考時間與其他高校的時間相互錯開。“個體智力的發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和制約”,因而學生也應該有根據成績和需要選擇學校的權力。
4.完善特長生考試制度。由于“每一個體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因此高考應該促進學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應該幫助學生將優勢智力領域的特點遷移到弱勢智力領域。具體的做法可以是:通過增加特長生招生比例,以此來提高學生和高校對特長培養的重視程度。
5.改進分數統計與解釋的方法。學生在培養和發展各種不同的智力時所花費的努力并不是等同的,因此簡單地將原始分數相加的分數統計方式不合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分值同為5分的題,考生A做一個高難度的數學代數題與考生B做一道簡單的政治選擇題所需要的努力是不同的,簡單地算總分就無法體現公平。統計出考生總成績的加權平均數,排名按照考生各自的加權平均數進行,這樣的方法也許更科學。
6.適當增加考試的次數。目前我國固然不能像美國那樣每年有五、六次的高考,但是適當增加一到兩次未嘗不可。從之前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等地的春季高考“叫好”不“叫座”的結果可以看出,春季高考的真正實施,需要賦予其與夏季高考同等的地位,需要各大高校積極配合,參與招生,還需要讓考生及家長充分理解并接受,提高學生參考的積極性。
無論是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還是從本地的實際需要出發,高考制度改革措施的提出與制定都應體現全面性、客觀性和適切性,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的整體進步和不同地區社會的總體穩定。在實踐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也都有權利和義務去總結經驗,靈活把握。我們的社會是極其現實的,它對人才的選擇更趨于理性、務實。哪一天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有血有肉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的天堂,高考的改革才可以說真正做到以育人為本了。
單招的學費跟統招的一樣。
統招和單招只是招生方式的不同。新生入學后在學費、住宿費、日常管理、學籍管理、畢業證等各個方面與高考新生完全一致。
不過藝術類學生的學費可能更高,而一般的生學費并沒有變化。學費是和學校規模、學校環境等因素結合起來的,所以有的單招學費貴,有的正常。
單招的利與弊有哪些
單招的優勢
1、比高考簡單
單招主要針對成績不好的同學所以試題會比較簡單一些
2、提升錄取概率
參加6月份高考的同學大部分成績都比較優異考試題目也更難一些。那么相較而言,3月份的單招考試就相對輕松一些,其更傾向于考察學生們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報錄比也更為合理。
3、畢業后待遇一樣
從范圍上看,單招屬于我國全日制一般高等職業院校文化教育專科層級,即屬于“統招生”范圍。被高職院校單招錄取的學生,除了在校就讀期間不能轉專業和轉校之外,其薪資待遇和國內普通高等院校統招生的學生們并無差別。
4、可以參加統招的“專升本”考試
隨著我國高考制度的改革和逐步推進,現今國內的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都擁有“統招專升本”的資格,并且招生占比也在逐漸擴大。除此之外,考生們也可以通過自考、成考考試拿到本科文憑。
單招的劣勢
中國當前擁有2700萬隨遷子女和4800萬的留守兒童,隨著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多,義務教育的普及,孩子的異地高考問題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一直以來實施的是以戶籍為限制的區域性高考制度,此制度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群體的平均水平發展,為此,打破戶籍為限,實行異地高考是時代之需,眾之所望。不少專家據此研究高等教育的人才選拔改革問題,“到底以‘戶籍’為標尺還是以‘學籍’為標尺來實行高考”就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從爭論中我們不難看出兩種制度都有其利弊,在現有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無法滿足人們剛性需求的現實背景下,任意一種方式的單獨推行都會讓高考學生傷不起。
一、以戶籍為限:高考孩子傷不起
在城鄉二元經濟體制的格局下,中國一貫推行以戶籍為標準的區域高考制度,學生必須在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不可在只有居住權而無戶籍的區域高考,此舉措在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的今天受到了許多的質疑,給隨遷高考子女的教育帶來諸多不便,不僅有損教育公平,還影響到農民工子女這一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問題。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一方面,在戶籍受限的情況下,父母外出打工,只好無奈地將孩子留在家鄉上高中,大多由隔輩照顧,監護人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都偏低,祖輩們的溺愛易將孩子慣成驕橫性格,不利于孩子優秀社會品性的養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孩子長期遠離父母,不利于家庭情感的培養,家庭倫理的維系,易造成孩子心理負擔的加重,性格的孤僻,人際交往的受阻,這對于正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不健全無疑增加了他們青春期的負擔。
第二,突變環境的適應問題。出于親情的牽掛,許多家長在外出時會將年幼的孩子帶到打工地入學,上農民工子弟學校。由于父母對國家政策了解較少,在孩子即將就讀高中時才意識到孩子的高考問題,匆忙將孩子送回家鄉戶籍地讀高中。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家長會忽視孩子新環境的適應問題。由于孩子從小在外,家鄉概念模糊,文化意識淡薄,無法適應新環境,包括家鄉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氣候狀況等,進而可能產生排斥心理。這個時期孩子處于人生的重要轉折期,稍有不慎,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第三,不同區域高考差異問題。由于各省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文化的差異、人才需求的差異,國家允許部分地區自命高考試題,造成不同地區高考錄取標準的差異。外出讀書的孩子在外地無法踏進高考大門,只能回到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而兩地相隔甚遠,教材內容和高考要求差異巨大,易造成考生恐懼緊張的心理,無法安心進入復習狀態,更有甚者,將會放棄學習機會,從此頹廢。這樣的情況給孩子及其家庭都可能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第四,異地高考通行證獲取問題。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有些區域的地方政府開始推行一些變革辦法,讓高考孩子看到了一線希望。但是,這些改革的阻力仍然很大,在國家政策不明朗的大背景下,考生在努力進行高考程序轉移時,易受到轉出方和接納方的不作為和推脫,耽擱了時間,增加了高考成本,容易成為區域高考改革的犧牲品,給考生造成心理重創。
當然,以戶籍為限的高考制度不僅使高考孩子受限,同樣不利于全國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由于大學招生指標是按照行政區域來分配的,名額有限,本行政區內參與高考的考生越多,每位考生實際獲得的入學機會也就越少。從地方利益保護的角度來講,禁止隨遷子女在本地高考是一種可以獲得本地居民支持的理性選擇。但是,如果將這種理性放到全國來考慮,這種地方保護不僅不利于提高當地考生的學習競爭能力,而且會劣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加劇教育的不公平,不利于各地區教育資源的交流。所以以戶籍為限的高考制度將會對地方、個人和國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以學籍為限:高考孩子也傷不起
推出以學籍為標準的高考制度假設,倡導考生的高考標準為在讀學籍,不以戶籍為限制。此制度雖然避免了由戶籍造成的部分不良影響,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第一,學籍制度可能成為強勢群體獨享的資源。在改革開放政策推動下,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三大差距”的問題、收入分配不公、社會功利化嚴重、精神道德滑坡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一部分官員或富有群體將會利用權勢和錢勢將孩子學籍以“高考移民”的形式轉入國家高考優惠地區(如或青海等西部省份),這樣將會奪去當地部分考生的高考錄取機會,造成高考不公平。
第二,學籍制度會造成小范圍內教育消費的擁擠。我國高校大多建立在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地區,例如北京、上海、西安和南京等地高校,名校密集,考生若在這些地區參加高考會增加錄取機會,如果放開戶籍限制,考生將會以學籍為由遷入這些地區進行高考,造成優質教育區域內高考人員擁擠,教育消費過度,學校教育、管理和安全壓力陡增,既不利于當地考生也不利于外來考生。
一、我國現階段高考制度所出現的問題
1.高考制度本應當是國家選拔人才的措施之一,卻讓分數變成了學生的枷鎖
在一些學校中,刻意去追求高升學率,讓學生們在分數的枷鎖中艱難前進,分數似乎成為了生活中的一切,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在某些地方的學校,升學成績成為衡量學生的價值,還有老師的好壞,甚至會成為一個學校生存發展的基礎,這種硬性教育的模式,嚴重違反了政策本身的意義,不利于培養人才,也不利于國家推廣相應的素質教育,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1]。
2.“分數是命”不利于發展多方面人才,也難滿足當代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人才的要求也開始從單一到多元的改變,人民群眾紛紛開始逐漸習得更多的知識以便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故此,高考招生的局限性無法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同時,隨著高等教學的普及性,繼續堅持選拔小部分人才的高考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方面要求,所以“分數是命”的高考方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的潮流,要努力去滿足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高校應從各個方面考察然后進行選拔和錄取,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形成不同的方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3.高考形式過于書面化,不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綜合水平、個性特長
知識的積累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但人才的發展決不能僅僅止步于書面上的系統知識,面對社會的多變性,杰出人才更應當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去應對接踵而來的變化,去學會承受各類挫折,無論是從學習方法方面還是學習態度都應該為進入高等院校做出良好的基礎[2]。在當代人類發展中,學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但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勤奮好學、勇于創新、保持強大的好奇心和行動力、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相互配合,必然會發生強大的力量。
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針對現如今高考招生制度,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主要改革。一是改革選拔人才的考試形式,如本職分考,小語種方向的分類考試、一年兩考或多考、讓異地學生獲取考試資格等,讓學生的選擇更加豐富。二是改革選拔人才的考試內容,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多樣性,滿足社會對人才的不同的需求,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對綜合能力也要進行一定方式的考核。三是改革選拔人才考試的命題形式,應提高命題團隊的命題能力,了解當代學生的發展情況,尊重考試的標準,并且要必須提供準確的命題方向,增加考試的可信度,保證命題質量和水平[3]。
改變高考錄取標準。現階段我國錄取方式主要是依靠分數來進行選拔,標準過于單一,讓高校更難逃脫應試的命運,也讓學生難以掙脫分數的枷鎖,特殊人才無法被選拔;在加分政策下,破壞了高考應有的公正公平。一是改變高校錄取人才的配置方式,尤其是優質高等教育的人才配置方式,并且讓錄取批次逐漸淡化甚至消失,鼓勵高校發展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二是將學生的基本學業成績與綜合成績一起作為高校錄取學生的標準,完善現有的學生考核制度和評價機制,讓選拔人才變得更加令人信服。三豐富錄取方式,發展并創新專業性錄取、破格錄取等錄取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高校選擇,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建立多樣的人才選拔機制。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到現如今為止依舊是步履艱難,改革措施落實到各個地方,在執行方面依舊有很大的差距,涉及到高等教育相關的利益者,因為社會利益不同而產生的阻力,是改革難以進行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方面在于高考制度還成為社會向前發展的一大動力,維系著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所以在改革中必須要權衡利弊,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穩步前進,試點進行,隨后全國展開,不斷打破現有的規章和制度,去建立一個新的,符合時代潮流的高考招生制度[4]。
讓高考制度更加科學化,通過不斷討論和創新,設計好發展前進的規劃目標,并且規定每一個時間段的任務,明確高校和社會、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責任,相互配合,讓高校招生成為制度的改革的重點,并且加強試點建設,克服一切困難,實時跟蹤改革情況。對于改革過程中的不良情況,要積極實行監督,防止和懲罰并行,讓高考作弊行為止步于萌芽狀態,對任何考場舞弊行為都要進行嚴厲地懲罰,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為方式上都要規范考生的考試行為,并且針對相應的加分政策要積極做出清理,讓考生公平公正地進行競爭。面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人群,應當設立不同的規范和改革,要確保公平合理,對不法行為要進行嚴懲和取締。建立相對完善的高考選拔標準制度,讓學業成績不再成為決定學生命運的枷鎖,也改變社會現如今對高考的錯誤認識。
結語
高考制度改革是一個龐大而具有影響力的改革,需要政府、人民、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需要高等院校和社會共同協作和探索,才能讓中國走在人才大國的道路上。
參考文獻
[1]王學男. 內地民族班招生制度的政策回顧與改革走向[J]. 中國民族教育, 2016.2(2):15-18.
美國不存在全國統一標準的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在教育領域各州擁有很大的自和直接管理權。這使各州在學校教育目標、課程設置標準、教育評價水平和標準上都存在差異,具有美國特色的高校入學考試應運而生。
一、美國高校入學測試主要類別
當今美國高等院校入學測試最主要的兩種形式是SAT(Scholastic Access Test,學術評估考試)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大學入學考試)。SAT分為SATⅠ(Reasoning Test,推理測驗)和SATⅡ(Subject Test,項目測驗)。SAT Ⅰ定位為“能力傾向性測驗”,目的在于預測考生是否具備高校學習所需的言語和數理推理能力。SATⅠ包含言語和數學兩大內容,總分2400分。其中言語部分通過類比、完成句子和批判閱讀來考查詞匯、語法、遣詞造句、理解分析句子的能力及寫作能力,數學部分考查算術、代數、幾何三部分。[3]考試時間為3.5小時。SATⅡ定位為“學術成就測驗”,[2]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對具體學科領域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SATⅡ覆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種語言等方面的內容,考生根據報考學校的要求自行選取兩三門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為1小時。SAT每年舉行7次,分別在1月、3月(或4月)、5月、6月、10月、11月、12月。
ACT評估測試區別于SAT的地方在于它以課程為基礎,側重考查考生對中學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定位于“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ACT考試由英語、數學、閱讀、科學四個部分組成,旨在測量考生的文本理解、分析推理、問題解決等能力與技能。考試總分換算成標準分為36分。[5]此外,ACT測驗還附錄考生信息,如興趣、高中課程成績等以供全面參考。ACT每年分別在2月、4月、6月、10月、12月舉行。
二、美國高校入學測試的利弊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SAT和ACT在為美國培養人才作出貢獻的同時,也顯露出一些弊端。美國對于高校入學考試的討論并未停止,爭論還未達到共識,改革實驗仍在繼續。
(一)美國高校入學考試之利
美國高校入學測試不僅具有美國特色,適應美國本土,在其發展歷程也競相被他國借鑒參考,均因其具有以下的優勢。
1.充分體現高校所需。考生根據所愿報考院校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SAT和ACT備考。競爭型高校一般要求其報考者同時提供SAT和ACT成績,而且分數較高,此外還提供高中學業成績等,這是競爭最激烈的層次。選擇型高校需要SAT和ACT成績,或者只需SAT,分數較第一類低,但比全國平均成績高。開放型高校一般不需考試,直接入學,但淘汰率較高。這樣的特點,使得高校可以按需選人。
2.有利于考生理智擇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擅長的科目與能力傾向,自由選擇參加何種考試,進而鎖定所要報考的院校,有針對性地備考。這樣考生一是可以充分了解所報考的學校,避免盲目報考;二是目的性強,有助于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既尊重考生的個性特點,又能使高校資源充分利用,做到人校的合理互配。
3.考題設計簡單靈活。SAT和ACT考試內容都避免對拼寫、詞匯、規則、事實性知識等的死記硬背,強調題目內容來源于生活實際。尤其是SATⅠ定位為推理測試,強調對平時在校內外生活中發展起來的邏輯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而非簡單的知識識記。由于SAT和ACT題量較大,時間有限,不會出現偏題怪題,而是側重于考查考生普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
(二)美國高校入學考試之弊
雖然公認美國高校入學測試有很多獨特的可借鑒之處,但一項制度不可能盡善盡美。在美國國內,針對SAT和ACT的質疑和爭論亦還處于各家爭鳴的局面。
1.選擇為主的單一題型難全面測查。SAT測試絕大部分采用選擇題。在總的171道題中,選擇題數達到160道。ACT更是全部采用選擇題。選擇題屬于客觀性試題,此類型試題不易檢測考生的發散、組織、評價、創新與高層認知等高校學習所需的能力,雖然其測試內容寬,但其效度較低。[6]同時,選擇題使部分考生存在猜測的僥幸心理投機取巧。
2.使應試培訓成為可能。SAT及ACT考試題型單一,內容面窄,形式結構固化等特點,使得一些考試培訓機構在市場上找到了它們的位置:通過對歷年試題的研究,找到它們的規律并提供應對辦法,得到廣大考生的青睞。大學招生官員對考生是否參與培訓的信息獲取不暢通,難以保證錄取的公正,加劇了大學入學考試的不平等。
3.SAT與ACT高相關性和測量功能定位的矛盾。根據美國大學委員會的研究,SATI、SATⅡ、ACT三種測驗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即三者相當于彼此的試題復本。不同的功能定位的試題卻有同質性,不禁讓人質疑其科學性。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一是其形式的相似性,均大量采用選擇題型;二是測試內容上的相似性,在各種考試中都覆蓋有相同領域的內容。
4.對未來高校學習表現的預測力尚待挖掘。SAT I、SAT II和ACT測驗的最終目的在于預測一年級新生的表現。美國大學委員會曾宣稱,三者對新生學業發展將有的差異成功預測的比例大致為:SAT27%,SATⅡ16%,ACT17%,處于較低水平。[9]即使在2005年進行新的改革后,預測能力也沒得到大的改觀。另有研究表明,若將高中成績、班級排名、嚴謹課程與考試結合起來,則預測效果有很大提升。[10]
三、對我國高考改革的啟示
當前我國高考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雖然中美兩國國情迥異,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對美國高校入學考試優缺點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一)逐步擴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權力
我國高考實行全國統一的標準化考試,按統一的分數標準為各種不同類型的學校選拔生源。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考的高競爭性,影響了高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教育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擴大高校自,實現雙向選擇,是我國高考改革的重點項目之一。
(二)探索多元化評價體系
美國除了SAT和ACT成績外,被納入考查范圍的還有高中學業成績、申請書、推薦信等,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全面考查考生。根據多元智力理論,不同個體智力組合方式不盡相同。要做到準確地評價,就離不開多元的標準。不斷探索合理的多元評價體系,拓展評價維度勢在必行。
(三)考試改革應注重科學性
雖然SAT在預測能力上尚存爭議,但其“能力傾向”的定位符合人才選拔的原則。我國高考應根據選拔目的確定考試內容,以大學學習能力的考查為導向,削弱教考的密切聯系。考試形式的選擇要以能力測試為基礎。
(四)加緊民間考試機構的探索
美國特色的高考制度離不開許多民間非營利性的考試組織機構。這些機構獨立于政府權力管轄之外,充當高校和考試群體間的第三方服務機構,省去了高校自主招生過程中的許多麻煩,提供給考生多次考試,擴大了考生充分選擇高校的機會。作為統一集權制的中國,如何在權力和自主之間平衡,創辦一個合理的考試中介,仍待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任長松.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深度剖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7,(7):27-32.
[2]王海東,張詠梅.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的發展歷程及其對我國高考改革之啟示[J].湖北招生考試,2007,(8):60-63.
[3]羅蓉,李潔.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簡述[1].江西教育(教學版),2004,(20):15-16.
[4]Hoover,Eric.College Board Approves Major Changes for the SAT[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2,48,(43):34-35.
[5]任長松.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深度剖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7,(10):26-31.
四川考生黃蛉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僅獲8分;周海洋憑借滿分作文獲三峽大學破格錄取;“國學天才”孫見坤與復旦大學失之交臂;2010年北京高考狀元被美國名校拒錄……這些高考事件的主人公,都是他們。
他們,就是生于1990年~1999年間的孩子們,民間稱之“90后”。
樹大招風,媒體開始為90后打上標簽,包裝成“另一類人”。“非主流”、“腦殘”、“火星文”、“拜金”……是大眾給90后貼上的概念和定義;壓低下巴嘟著嘴唇瞪大眼睛作純情狀,是大家心目中90后經典的“自戀”形象。這,就是社會主流對90后的“主流”印象。但這是否能代表真實的他們?
標簽化是誤讀的先兆。你可以標簽化一個人,無法標簽化一群人,更無法標簽化一代人。
在本專題,我們將以高考為鏡,不提供解讀,不提供標簽,只提供視角。你即將看到的是,有別于“主流”印象的“非主流”90后。
真實的一代人。
60后的高考,是黑暗中的第一道曙光,學海中的第一根救命稻草;70后的高考,是千軍萬馬腳下的獨木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80后的高考,是連接理想與現實的鐵軌,是你死我活的戰爭……每一代人的高考,都帶著那一代人的“味道”。
90后的高考,會是什么味道?
“神性”的黯淡
“通向考場的那一級級臺階,我是帶著‘使命感’邁過去的。心里就一個念頭:我終于來到這兒了。”田斌看著窗外,回憶起那個“朝圣”般的日子。2000年,是高校大規模擴招的第二年,高考人數增加近100萬,錄取人數激增60萬,錄取率為史無前例的59%,高考由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演變成相對輕松的1:1對決。盡管如此,對當時僅18歲的田斌來說,“考不上大學”的壓力、恐懼和焦慮,還是從黑色7月的第一天起就籠罩著她,把她變成了一張拉滿弦的弓,渴望把實力和運氣毫無保留地射將出去。
10年后,已經在重慶某中學任教的田斌,在相同的地點,守望著自己的學生完成相同的使命。看著當年自己走過的路,田斌才發現10年時光改變了很多東西。這幫生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前后的孩子們,像他們當年南下求變的父輩一樣,大膽、充滿活力。田斌的大學師兄曾告訴她,1997年參加高考的時候,因為不堪重壓,在開考前半小時狂吐不止,最后還是班主任給他猛灌了幾支藿香正氣水才壓點進了考場。而田斌眼前的學生們,在開考前半小時,有的穿著拖鞋在溜達,有的在聽MP3,更多的則在謀劃兩天后去哪兒“happy”。
有些事還在發生,只是味道已變。1999年,當田斌所在班級第一次掛起“高考倒計時”牌時,絕大多數同學的目光都躲著它,班主任擔心產生負面影響,很快撤掉。當田斌走馬上任成為班主任后,體恤地不在班上“倒計時”。讓她始料未及的是,剛上高三的第二天,班上就聯名要求“上牌”,理由是能增加緊迫感。“10年前,是想方設法讓我們不緊張;10年后,是絞盡腦汁讓他們緊張。”
高考是一場“戰爭”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頂多是一場“戰斗”,而且戰斗的氛圍很多還是老師為了督促學生而刻意營造的。在多數90后考生眼中,高考是一場很重要的考試,但也僅僅是一場考試而已,不是生死攸關的大局。
新浪網進行了一項名為“90后考生VS60后家長的高考情結”的調查,結果發現,在參與調查的2243名考生和4254名家長中,有42.9%的家長認為高考會對孩子的前途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持相同觀點的考生只有28.6%。其實,在家長心里,高考的“神性”也在下降。蔣生連,一位從2000年開始,每年用鏡頭記錄著高考的攝影記者。“2000年,在學校門口等待學生的家長表情凝重,學校周圍的空氣都被凝固了。今年,很多家長送完孩子會喝茶聊天,有的干脆不去接送。”整個高考考場周圍氣氛的“緩和”是蔣生連感覺到的最明顯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考數十年來肩負著的“神圣使命”在逐漸淡化。“如今,如果誰說參加高考很神圣,恐怕會被朋友當作‘怪物’吧?”田斌笑著說。
平均每人25本教輔書
高考褪下了神圣的外衣,不等于90后零壓力,更不代表他們不努力。
錄取率高、就業率低,是擺在90后考生及其家長面前的一道“數學題”。2010年超過68%的錄取率讓人喜憂參半(詳情請參閱《求學》2010年第9期)。高考是一項“投資”,在異常嚴峻的就業壓力下,這筆以前“只賺不賠”的“好買賣”在悄然變化。“高考不是孩子成功的唯一路徑,但卻是相對來說最保險、最適合咱們普通老百姓的捷徑。”周萌萌(化名)的父親這樣說。
周萌萌就讀于廣西南寧市某重點中學。2010年12月12日,她戀戀不舍地過完了高二上學期的最后一個雙休日。這個雙休日還是額外的“恩賜”。這幾天教育局的領導來學校視察工作,“橫幅掛出來,教輔收起來”是學校的一貫應對措施。從領導來的前三天起,老師就要求他們把暫時用不著的試卷、輔導書等資料藏進抽屜,或是搬回宿舍。周萌萌所在的班級是年級重點班,班上有53個學生,平均每人有25本教輔書。“不住宿的同學就把書藏我們宿舍,本來很空的宿舍一下子擠得要命。”周萌萌抱怨道。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學校決定雙休日全休,結束了本學期無雙休的歷史。不過即便是雙休日,周萌萌仍舊學到凌晨1點才休息。“這是在學校培養的‘優良傳統’。”她開玩笑說。
檢查工作結束后,在周萌萌和同學的課桌上,堆積成山的書又卷土重來,周末補課也順理成章地繼續。
和時代一起長大
“心情很糟糕。”估分完畢后,吉林松原市高級實驗中學的吳思遠有點悶悶不樂。這個1992年出生的小姑娘參加了去年的高考。“數學一考完,我就知道不妙了,然后一個勁兒地安慰自己。”吳思遠坦言在考試時很緊張,手心的汗擦了又擦。但最緊張的還是估分的時候,“就像自己給自己判刑”。無論結果如何,吳思遠都不打算復讀。為高考再消耗一年青春是她所不愿的,只是一生唯一一次高考沒能正常發揮,讓她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