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1 15:29:2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環境生態學定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生態學是研究。()
A.水分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B.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C.環境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D.氣候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2.生態學作為一個學科名詞是首先提出來的。()
A.德國人
B.英國人
C.美國人
D.日本人
3.現代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
A.生物
B.環境
C.生態系統
D.生物圈
4.現代生態學的研究重點是。()
A.種群
B.群落
C.生態系統
D.個體
5.生態學研究的最低層次是。()
A.個體
B.種群
C.群落
D.生態系統
6.現代生態學的特點是。()
A.個體生態學
B.種群生態學
C.群落生態學
D.系統生態學
7.物種是由聯系起來的個體的集合。()
A.外在因素
B.內在因素
C.環境
D.地理區域
8.個體生態學就是在層次上研究生物與環境的一一對應關系。()
A.個體水平
B.種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態系統水平
9.研究生物個體發育、系統發育及其與環境關系的生態學分支稱為。()
A.個體生態學
B.種群生態學
C.群落生態學
D.景觀生態學
10.生態系統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生態學家提出的。()
A.坦斯利
B.高斯
C.溫·愛德華
D.克利斯琴
11.生態系統主要是。()
A.分類學上的單位
B.功能上的單位
C.結構上的單位
D.形態學上的單位
12.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于生態學發展的。()
A.萌芽時期
B.建立時期
C.鞏固時期
D.現代生態學時期
二、填空題
1.生態學又稱之為。
2.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3.美國生態學家歐德姆認為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的和的科學。
4.生態學一詞是由首先提出來的。
5.在現代生態學發展中,生態學發展的主流是。
6.按研究方法劃分,生態學可分為、和等。
7.生物種群上一層次的生物組織層次是。
8.生態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和。
三、簡答題
1.簡述生態學的含義及變化。
2.簡述生態學的分支學科。
3.簡述生態學的發展歷程。
4.簡述生態學的基本視角。
5.簡述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四、論述題
試述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2.A3.C4.C5.A6.D7.B8.A9.A
10.All.Bl2.B
二、填空題
1.環境生物學
2.環境
3.結構功能
4.海克爾
5.生態系統生態學
6.野外生態學實驗生態學理論生態學
7.生物群落
8.野外調查研究實驗室研究系統分析和模型
三、簡答題
1.生態學的經典定義是研究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生態學定義的發展代表了生態學的不同發展階段,強調了不同的生態學分支和領域。有關生態學定義的差別主要是關于居住對象“生物”、居住地“環境”以及兩者關系的內容有所不同。不同發展階段生態學定義也不斷發展,生態系統生態學時期定義為:研究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科學;現代強調人類生態學,定義生態學為:研究生物及人類生存條件、生物及其群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
2.按研究對象的生物組織水平可分為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區域生態學和全球生態學;按生物分類類群劃分有普通生態學、動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等;按生境類型劃分有陸地生態學和水域生態學等;按研究方法劃分有野外生態學、實驗生態學和理論生態學等;按生態學與其他科學的交叉劃分有生理生態學、分子生態學、數學生態學和化學生態學等;按應用領域劃分有農田生態學、農業生態學、漁業生態學、森林生態學、景觀生態學、人類生態學和生態倫理學等。
3.生態學的發展可概括為四個時期,即生態學的萌芽時期、生態學的建立時期、生態學的鞏固時期、現代生態學時期。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到l7世紀海克爾首次提出生態學名詞為生態學的萌芽時期;從生態學名詞提出到19世紀末稱之為生態學建立時期;20世紀l0—30年代為生態學的鞏固時期;l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態系統的概念后生態學進入現代生態學時期。
4.生態方法論的許多原理與哲學思想中整體與部分、事物相互間普遍關聯等辯證唯物論有關,這使生態學的研究方法,特別是系統生態學研究體現了以下幾個觀點:
(1)層次觀。認為任何系統都是其他系統的亞系統,同時它本身又是由許多亞系統組成的。生命物質有從大分子到細胞、器官、機體、種群和群落等不同的結構層次。生態學研究機體以上的宏觀層次。雖然每一生命層次都有各自的結構和功能特征,但高級層次的結構和功能是由構成它的低級層次發展而來的。
(2)整體觀。生態系統是由不同的生物有機體和無機環境要素構成的整體,系統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系統整體功能。
(3)系統觀。系統研究,必須探討各組分間、各層次間作用與反饋的調控,以指導實際系統的科學管理。
(4)綜合觀。生態學與一些基礎學科如遺傳學、進化論、生理學和行為學等相互交叉,同時還大量地利用了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氣象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測量技術。現代生態學家們還廣泛地吸收了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協同論、突變論及耗散結構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深入地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5)進化觀。進化觀認為各生命層次及各層次的整體特性和系統功能都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長期協同進化的產物,協同進化是生態系統普遍存在的現象。
(6)新生特性原則。當低層次的單元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較高層次的功能性整體時,總會有一些在低層次從未有過的新生的特性產生。
5.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可歸納為野外調查研究、實驗室研究、系統分析和模型等三方面。野外調查研究是對難以或無法在實驗室內進行的生態現象、生態過程的實地考察;實驗室研究包括控制實驗和實驗室分析,控制實驗是模擬自然生態系統中單項或多項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對生物影響的方法;系統分析和模型是把研究對象視為系統,用各種模型,包括數學模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論述題
隨著生態學的發展,現代生態學已形成了明顯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1)系統理論在生態學中廣泛應用,生態系統生態學研究成為生態學發展的主流,系統分析方法成為生態學的方法論基礎。
B.生態學是研究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C.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D.生態學是研究自然環境因素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2、生態學作為一個科學名詞,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義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態學基礎》一書并因此獲得“泰勒”獎,被譽為“現代生態學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態學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目前,人們重視、最活躍的生態學研究領域是(D).
A.個體生態學
B.種群生態學
C.群落生態學
D.生態系統生態學
5、通常生態學所研究的幾個可辨別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個體
B.生態學是研究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C.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D.生態學是研究自然環境因素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2、生態學作為一個科學名詞,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義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態學基礎》一書并因此獲得“泰勒”獎,被譽為“現代生態學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態學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目前,人們重視、最活躍的生態學研究領域是(D).
A.個體生態學
B.種群生態學
C.群落生態學
D.生態系統生態學
5、通常生態學所研究的幾個可辨別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個體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自然環境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口增加、工業產業化急劇發展,使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人類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對資源進行過度利用,使很多資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擺在人類面前的重要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解決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協調人類的活動和生態環境,使人類在加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也可以逐漸實現對生態的恢復和保護,促進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
1恢復生態學的定義和理論基礎
1.1恢復生態學的定義
恢復生態學是生態研究領域中的一個新詞,主要針對生態問題產生,致力于恢復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由于這個領域涉及的學科很多,因此也叫做綜合生態學。簡單來講,恢復生態學是一門有關于生態的修復的學科,指的是通過人們對生態系統的研究,從而不斷對那些已經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重建和恢復的過程,使生態環境能夠發揮出相應的生態功能,而且能夠使自然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科學。在這個研究領域中最關鍵就是恢復,對已經受到破壞的環境進行恢復,這種恢復可以分為廣義上的恢復和狹義上的恢復,狹義來講,就是一種將其恢復到初始狀態的工作,廣義的恢復是人類社會需求意義上,要依據生態工程的相關技術,對于一些被損壞的自然系統進行重建。由此可見,恢復生態學在加強生態系統的建設以及優化管理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2恢復生態學理論基礎
恢復生態學相對應的是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生態的破壞可以理解為生態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功能出現退化、生態自然的關系出現紊亂。所以這個恢復的過程就是要將自然還原到一個協調的關系上。由于自然條件的復雜性以及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取向影響,生態恢復并不能做到將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到最原始的狀態,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盡量恢復和還原,使生態自然系統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態功能。生態恢復是在生態環境受損之后必須要進行的一項活動,通過各種物理、生物、化學等手段,對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以及演變的過程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重建的過程。
2恢復生態學的發展
2.1國外關于恢復生態學的研究發展概況
人類開始對恢復生態學進行研究已有多年的歷史,有學者認為生態恢復只是恢復中的第1步,一個生態系統想要保持整體性和穩定性,就需要進行全局思考。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歐洲以及北美的很多國家都開始注意自己國家內的環境問題,也開始有一些研究,利用一些工程和生物措施對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進行整治,從20世紀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國家在加強生態修復,比如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在加強對水體以及熱帶雨林的恢復,日本加強對一些退化植被的恢復。關于生態恢復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美國召開的“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國際研討會,就生態系統受損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而且同期還出版相應的書籍,科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恢復問題進行探討。1984年又召開恢復生態學研討會,對恢復生態學理論以及實踐的統一性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且提出恢復生態學在經濟發展以及自然環境保護過程中的作用,生態恢復的首要功能是完成生態環境的恢復,使生態環境能夠維持原來的平衡,其次,也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因為人們的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分不開,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的支持。1985年,美國成立“恢復地球”組織,使生態恢復工作實現組織化和系統化。1996年,在瑞士召開第一屆世界恢復生態學大會,會議強調恢復生態學在生態學領域中的地位,使恢復生態學的研究更進一步。但是每個地區的側重點不相同,比如歐洲更傾向于對礦地的恢復,北美更傾向于對水體以及林地進行恢復,我國更強調農業資源綜合利用。
2.2國內關于恢復生態學的研究概況
我國的生態環境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受到的損壞也十分嚴重,加強生態恢復學的研究,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恢復和保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也意識到生態恢復的重要意義,因此開始生態恢復已經有較長的歷史時間。比較典型的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在過大牧壓下退化后封育恢復退化的過程,這個研究從退化的草原群落的基本特征、恢復的動力等為基礎建立退化的數學模型,并且借助該模型對草原恢復的策略進行探討,從而使當地的草原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的保護。在我國西南部,也有學者對貴州省茂蘭喀斯特退化群落進行恢復,從退化的生態環境著手,對具體的生態環境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結合生態恢復學的理論,使恢復生態學的研究工作得到有效的進展。包維楷等對眠江上游大溝流域人為干擾體類型、干擾強度、頻度、時空格局等研究的基礎上,對生態系統的群落結構以及物種的組成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且對人為影響進行分析,還有的學者對土壤結構、土壤動物、土壤微生物等進行研究,提出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恢復力,對我國的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我國的地域十分廣闊,森林資源也比較豐富、森林植被的恢復工作是恢復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植被恢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也比較多,而且也都取得很大的進步。比如對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的探討、礦山廢棄的植被恢復與重建、沙漠植被的恢復工作進行探討等,使我國的多種類型的生態環境系統都得到有效的恢復,而且在恢復工作不斷進行的過程中,還出現很多研究文獻,這對后代的生態恢復以及生態保護都有很大幫助。自然生態系統自身有一定的修復能力,但對于受損比較嚴重的生態系統,加強人為修復是一個重要途徑,對此,我國也積極加強各種修復技術的研究,利用人為的生態工程可加速生態系統恢復,尤其被極度破壞的生態環境,更需要利用人工修復技術。
3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在人類加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生態恢復是維持自然界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恢復生態學主要針對生態環境的恢復,這個研究領域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國內外關于這個領域的研究正在不斷增多,對于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蒲揚.恢復生態學的理論與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世界,2015(12)
中國分類號:G434
一、問題的提出
2003年教育部頒發了《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拉開了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序幕,但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出現的零碎、重復、無序、低效等問題日益凸顯[1],比如課堂中出現的“只見技術不見人”,其典型的教學場面就是:“教師就某一應用軟件的功能從頭到尾詳細介紹、演示,然后再要求學生從頭開始演示一遍”[2]。信息技術課堂環境的建設對于教學起到良好的作用,相關的研究中提到:信息技術課多數為上機操作課,“有限的空間和高密度擺放的電腦,使得機房多種污染并存”[3]。基于以上信息技術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很令人擔憂,從學校層面到師生層面出現了很多“非生態”的現象,因此構建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環境,用教育生態學的視角來研究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是對傳統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全盤否定,而是克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不利因素或環節,是對傳統信息技術課堂進行改善。
二、教育生態學的基本理論
1、教育生態學的相關理論
教育生態學,是教育學與生態學的交叉新興邊緣學科,于20世紀60―70年代在英美等國家興起。1932年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沃勒(W.Waller)正式在教育領域中提出了“課堂生態學”的概念[4]。1966年英國學者阿什比(E .Ashby)在英國、印度、和非洲大學的比較研究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態學”的概念[5]。70年代,多伊爾(W.Doyle)和龐德(G.Ponder)從“教學研究的一個被人忽視的維度”[6]來倡導課堂生態研究,課堂生態研究的相關成果又相繼呈現,教育生態學的創始人勞倫斯.雷克明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態學”這個術語。
2、課堂生態的概念
關于課堂生態的概念界定清晰程度,國外的研究比較模糊,相反,國內的界定則比較清晰。作為最有影響的課堂生態學家多伊爾在其提倡課堂生態的研究范式時候,就給出了課堂生態的定義。他認為:“因為學習發生的每一個背景中都包含了一位學習者,一位教師,一個背景和學習的信息……因此,學習發生在一個生態系統之中”[7] 從國內來看,雖然研究者們給出的課堂生態概念的準確性有待商榷,但從概念界定來說,因為明確了課堂生態的屬概念、本質特征和構成的因素,所以,對于課堂生態的概念界定還是很清晰、明了的。下面是關于國內課堂生態的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定義:
竇福良:“課堂生態系統是在一定時空內由教室中的學生與其教學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構成的基本系統。由此,課堂生態系統包括教師、學生和環境三部分,三種生態因子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態學的基本功能―育人”[8]。
沈雙一和陳春梅:“課堂教學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教學時空內,以課程教學為中心的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的統一體”[9]。
孫芙蓉:“從課堂生態研究對象和內容方面定義課堂生態。課堂生態的研究對象是研究課堂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即課堂內有機體和其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研究的內容包括課堂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形態以及對于結構和功能的優化與調控”[10]。
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對于“課堂生態”的界定都基本一致:認為課堂是一個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包括教師、學生和環境三部分,它們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并且共同構成了了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
三、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的組成要素
課堂的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教師、學生和環境。信息技術生態課堂也包含這三種要素,在信息技術生態課堂中,課堂生態主體間、主體與環境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態聯系,它們共同使信息技術課堂變成有機共同體。按照人類生態學的環境分類方式,可以把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的環境分為三類:信息技術課堂的物理環境、信息技術課堂的社會環境以及信息技術課堂的規范環境。
四、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的構建
信息技術課堂是一種特殊的課堂,各要素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假如要使信息技術課堂內部關系發生質的變化,就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建立反觀性對話、非對抗性討論,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小組協同開展問題探究,改變單向的知識傳授關系,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與老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對話者。構建信息技術生態課堂,實質上就是構建一種和諧的環境來支持教學的開展,也可以說讓師生成為平等的生態主體,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最終讓信息技術課堂充滿活力。
五、結語
信息技術生態課堂構建的重點是環境與主體之間的交互、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互。環境與主體間的交互就是構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要主體能夠適應環境來展開教學;主體間的交互包括學生個體與教師個體間的個別指導、學生群體與教師群體組成的學習共同體、教師個體與教師群體的交流討論、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間的小組合作以及教師群體面對學生群體的集體教學等。總之,要從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向多樣性的學習方式轉變,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地建構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地信息素養,使信息技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參考文獻:
[1]李樹培,王榮良.信息技術課程核心價值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3,(3):7
[2]王世軍.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歷程與歸因[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3]管志毅.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生存狀態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4]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1932,p.161
[5]Ashby,E. 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1966
[6][7]W.Doyle&G.Ponder. Classroom Ecology:Some Concerns about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1975,46(3)
[摘要]品牌生態位是品牌在生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是品牌與外部環境通過資源利用與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而形威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功能關系。品牌生態位測度指標可以借鑒生態學的概念,從生態位的寬度、生態位重疊角度來分析品牌生態位。文章基于品牌生態位理論,提出了甘寧青回族老字號品牌發展戰略的構想:從品牌生態位的視角全面規劃甘寧青回族老字號品牌進化戰略;有效提高品牌生態位效能,促進回族老字號品牌生態位最優化;有效設計回族老字號品牌生態位寬度,提高品牌適應度;提高回族老字號與強勢品牌的生態位重疊度,分享主流品牌生態位的利益。
[關鍵詞]回族老字號;品牌生態位;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2-736X(2013)09-0038-04
一、文獻回顧
在生物學中,niche是一個詞義十分豐富的生態學專有名詞,通常被譯為“生態位”,表示生物如何利用環境資源的含義。第一個使用“生態位”一詞并下定義的人是生物學家J.Grinnel(1917),他把生態位看成是生物在群落中所處的位置和所發揮的功能作用,主要從空間視角來定義。對現代生態位研究最有影響的學者是G.E.Hmchinson(1957),他利用數學上的點集理論,把生態位看成是一個生物單位(個體、種群或物種)生存條件的總集合體。現代生態位的研究主要用來描述生物在生態環境中所處的位置和行為以及與生態環境的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生態位是生態學重要的概念,以其豐富的內涵被引用到多個社會學科中。近幾年來,生態位概念逐漸被引入市場營銷學,稱為品牌生態位。自國外學者Moore在1996年首次提出商業生態以來,從生態學視角研究品牌、營銷的學者越來越多。溫克勒在2000年提出品牌生態環境概念,引發了眾多國內學者對此問題的深入探討。品牌生態位是在品牌生態理論背景下一個重要的討論概念。王興元(2000)、王仕卿、韓福榮(2002)、王穎聰(2009)等學者對品牌生態位的概念、品牌生態位的測度、品牌生態位的適宜度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王興元認為,“品牌生態位是品牌在市場中所利用市場資源的綜合狀態,它是品牌生存條件的總集合體。”王仕卿、韓福榮從品牌生態位的影響因素角度定義了品牌生態位。他們認為,“品牌(種群)生態位則是指其所提品或服務能滿足顧客需求的時間(產品或服務生命周期)、空間(地理位置)、類型(需求的性質)及其與相關品牌種(直接或間接發生協作聯系的品牌種)和資源之間的功能關系。”
一、引言
環境科學源于人們對于周圍環境及其影響的高度關注,并隨著眾多環境問題的出現而迅速發展成為一門新興學科. 它是一門介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不僅涵蓋地理學、生態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個自然科學領域,還涉及經濟學、社會學及政治學等社會科學領域. 環境科學的學科形成歷史雖然不長,但其學科框架日趨成熟、研究方法逐漸豐富、研究范圍快速擴展、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日益彰顯。
從多學科到跨學科、從跨學科到學科交叉融合,環境科學經歷了起源、發展并逐漸成熟的快速成長過程,同時也處于繼續深入發展的重要關口. 一些基本的理論問題需要歸納整理,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需要明確,一些關系到學科未來發展的框架需要搭建。
二、環境問題與環境科學
對于環境科學(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定義,試將國內外一些主流的定義引用如下:環境科學是研究近代( 包括現代)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質量變化的科學. 它研究環境質量變化的起因、過程和后果,并找出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和技術措施( 馬世駿,1983) .環境科學是以"人類-環境"系統為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人類-環境"系統的發生和發展、調節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學( 劉培桐,1994) .環境科學是研究"人類-環境"之間辯證關系,掌握其發展規律,調控二者間物質、能量與信息過程,尋求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謀求人類環境系統協調和持續發展的科學( 賈振邦等,2004)。
環境科學是以"人類-環境"系統為特定整體,針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問題,通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科學的跨學科綜合研究,逐漸形成的交叉學科群( 楊志峰等,2004) .環境科學是研究人類活動與環境系統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與方法的科學( 鄭度等,2007) .環境科學是研究和揭示人與環境相互作用規律、指導人類進行環境實踐的科學體系( 左玉輝,2010) 。
從上面列舉的環境科學定義來看,雖然表述有區別,但實質大同小異. 可以歸納整理為: 環境科學以復雜環境系統為研究對象、以各種環境問題為研究內容、以多學科融合交叉為典型特征、以揭示"人類-環境"相互作用規律為核心任務、以"人類-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的學科群。
三、環境科學的發展趨勢
1、國際上環境科學研究的趨勢
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是1969年成立的,其目的為改進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著重于七個方面的工作:(1)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碳、氧、氮、硫、磷);(2)生態系統的動態變化和進化;(3)人類定居點的環境;(4)生態毒理學;(5)環境系統的模擬模式;(6)環境控制;(7)環境向題情報通訊系統。
七十年代初期,聯合國環境規劃暑(UNE)指出,為了人類生活及幸福,必須取得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從而使人類的最高能力得以全面發展,并制訂了研究規劃(1972年),包括五個方面:(1)全球環境評價,為了提高環境質量,研究人類居住區的規劃和管理,自然資源管理的環境前景 (2)環境的管理活動。(3)支持措施。(4)自然野生生物和遺傳種源(包括水陸生態系統和棲息地)的保護。(5)能源問題。
2、我國環境科學的發展趨勢
我國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和環境保護問題。黨的十二大政治報告別指出,必須"堅決保護農業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這就需要專家、學者從事生態經濟的研究,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來研究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統一起來,使我國的經濟在協調的基礎上更穩定、更迅速地發展"。
關于我國環境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環境科研工作者對此早就有所預見和觀點.正如生態學家馬世駿教授多次強調的觀點,提出環境問題必須從生態平衡的觀點去考慮。從生態平衡的整體觀和經濟觀來研究,整體觀點是生態系統的理論基礎,經濟觀點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從這兩個基本觀點出發,同時考慮經濟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生態觀和經濟觀的統一,方能避免生態間題的片面思想,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面臨的生態失調的問題。
六十年代以來,生態學的發展由于環境保護問題而獲得巨大的動力;同樣,生態學理論作為環境科學基礎理論之一,對環境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七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很重視生態學與環境科學兩者之間的交叉研究。
也就是說,運用生態學原理改革工藝,用生態工藝代替傳統工藝,所謂生態工藝,是應用生物圈物質運動規律,把生產過程納人生物圈合理的物質循環系統,運用系統工程原理設計閉路循環的生產系統,實現資源的多次利用,或無廢料排出的生產過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壞境效益的統一,這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指導思想,同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當今,許多重大環境間題都是與生態系統有密切聯系.如城市污水處理方面,要研究發展土地處理系統,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發展生態農業研究,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充分利用太陽能的轉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及農業生產廢物的再循環、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以達到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和永續利用資源和發展生產的目的。
2.文學與生態學的獨特建構
從文學與生態學結合的視角對文學生態學的概念、模式、詩學生態系統、文本重讀的策略以及文學生態學可能走向的價值建構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本論文的最后,筆者將簡單概述在生態批評潮流中脫穎而出的文學生態學的獨特建構、文學生態學的研究視域以及文學生態學的局限。生態批評與其說是一種方法論,毋寧說是一個潮流或一場運動。文學生態學則是這個潮流或運動中涌現出來的具有建設意義的學科。格羅特菲爾蒂在1998年主編的《生態批評讀本:文學生態學的里程碑》中將生態批評界定為“簡單地說,生態批評是對文學與物質環境的研究。…生態批評采取地球中心的方法進行文學研究”。這是一個寬泛的包羅萬象的定義,寬泛本身意味著這是一場運動,而且不斷擴大、延伸的運動。生態批評運動從呼喚環境意識肇始至今,己經進入了第二階段的學科發展階段。其話語范圍不斷擴大,建構方向日漸明晰。
一、生態旅游概述
生態旅游最早是由西方學者提出的,生態旅游的實質就是一種新型旅游活動,也就是來自不同地區的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古跡、名人故居以及自然風光等。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自然魅力,當然關于生態旅游的具體定義,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闡述,我國不同學者對于生態旅游也沒有統一的定義,綜合大多數學者的定義,生態旅游強調的是旅游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不僅僅只是一種旅游產品,與此同時,生態旅游中強調生態學應用,也就是重視可再生生態旅游資源的合理利用,協調好旅游開發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的關系,從而保證當地生態環境、旅游發展以及經濟發展。
二、生態旅游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則
生態旅游管理與傳統的旅游管理存在著不同,由于加入了生態學的要求,在管理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生態學知識的運用生態旅游管理是以生態學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因而在生態旅游管理中需要運用生態學知識,生態學研究的是生物發展、環境發展、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關系,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自然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屬于生態學管理的重要方面,旅游本身屬于一種人為活動,人為活動過程中必然會對自然資源以及自然環境產生影響,所以生態學旅游管理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游客的活動會影響到生態旅游,生態旅游反過來又會影響生態旅游,對此,在生態旅游管理中需要從生態學知識出發,通過生態學知識的運用,強化生態旅游管理。(二)生態旅游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原則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需要保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旅游業管理發展過程中當地群眾也具有對資源的經營權,因而除了依靠國家的相關管理部門外,還需要與當地群眾聯合起來,通過群眾的廣泛參與,能夠進一步實現資源管理的合理性,依靠群眾形成一個強大的旅游管理團隊,群眾能夠才生態旅游中收益,相應的也會按照國家的政策方針要求,輔的做好旅游業的生態管理,造福子孫后代,放眼于長遠的旅游發展經濟效益。(三)保證環境的容納量生態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需要以自然環境為依托,但是自然環境本身的容納量、承載力是有效的,這就要求在生態旅游管理中重視環境本身的容納量,保證旅游管理中的游客數量不會過多,避免過多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出現新的問題,比如:人口擁堵、交通癱瘓、垃圾堆積如山等,這些反過來會影響到后續的游客數量,總體而言,生態旅游管理中應保證環境的容納量,控制好游客的數量。
三、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生態旅游管理
(一)明確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旅游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旅游生態管理中生態環境作為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生態旅游實踐活動過程中則會由于游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影響到實際的生態環境保護,相應的也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此需要,結合當地生態旅游發展現狀,制定出生態旅游管理的總體規劃,明確未來一段時間內生態旅游發展方向,針對性的提出發展戰略,在可持續發展原則下,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生態旅游管理中資源的高效使用,明確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旅游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比如在生態旅游管理規定中對游客的行為舉止進行約束和限制,強化游客的實名制管理,對于一些在旅游中不遵守規章制度,情節嚴重的可將其加入黑名單,通過對生態旅游實踐活動過程中游客行為舉止的限制,實現生態旅游管理。(二)生態旅游管理中科學技術的使用現階段生態旅游管理中使用了一定的科學技術,但是總體應用程度還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我國旅游發展過快,但是在旅游管理中沒有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生態旅游管理迫切需要在旅游管理中使用科學技術。比如:借助于科學技術實現旅游景點的科學管理,將傳統的紙質門票轉化為電子門票,同時在景點入口處通過聯網的電子屏幕就今日的天氣情況、環境監測情況、景點進入人數、景點總容納人數、剩余容納人數、周邊公交線路、游客須知等內容在大屏幕上流動性展示出來,提高服務質量同時便于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 TU986文獻標識碼: A
1、生態旅游的含義
目前對于生態旅游的含義, 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完全統一的說法。但是有一個核心思想, 即生態旅游是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一種旅游形式。根據專家的論述及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 生態旅游可以廣義的定義為:是一種在享受自然和文化資源的同時, 對其保護負有一定責任的旅游方式。其突出點是把生態保護作為既定的前提, 把環境保護觀念放在首位, 通過減輕環境壓力來平衡經濟利益,保護旅游區景觀和文化資源的完整性, 從而實現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于旅游需求方, 生態旅游是旅游者到自然生態旅游目的地體驗異質生態的一種旅游活動形式;對于旅游供給方, 它是以自然風光為主要吸引物, 滿足人們回歸、享受和保護大自然的生態旅游產品;從二者的綜合角度來看, 生態旅游是一種觀念或思想, 強調規劃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態旅游資源的同時, 積極保護生態環境。這一概念一方面強調生態旅游的空間范圍, 另一方面強調生態旅游的生態內涵。生態旅游開展的空間地域范圍即生態旅游的目的地是天然自然環境或相對不受干擾的自然區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家公園等。
生態旅游規劃是指應用生態學原理, 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 將旅游者的旅游活動與環境特征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旅游活動在空間上地合理布局。與傳統的旅游規劃相比, 生態旅游規劃的主要特點是:強調適宜的利潤和回報,但更強調維護環境資源的價值;它不是滿足旅游者的所有要求, 而是有選擇的滿足;它不僅考慮當前旅游活動的規模、效益, 而且還為未來的旅游發展指明方向, 留出空間;它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動與環境間相互關系的規劃, 能將旅游活動、當地居民的生產活動與旅游環境融為一體。
2、景觀生態學———生態旅游規劃的基礎理論之一
景觀生態學主要來源是地理學的景觀理論和生物學的生態理論。這把地理學家研究自然現象的空間相互作用的橫向研究和生態學家研究一個生態區的機能相互作用的縱向研究結合為一體, 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及價值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與交換, 通過生物與非生物以及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 運用生態系統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和功能、景觀動態變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景觀的美化格局, 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
由此可知, 首先, 從生態旅游定義的空間范圍來看,生態旅游的目的地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 主要表現為山地、森林、草地、各種水域等景觀生態類型。具體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就構成景觀生態學意義上的“ 景觀” , 從而成為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其次, 從生態旅游定義的生態內涵來看, 生態旅游強調目的地的生態保護, 即在生態學思想和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合理的旅游開發。因而, 在現代地理學與生態學結合下產生的, 既強調空間研究又考慮生態學思想的景觀生態學與生態旅游的空間范圍和生態內涵不謀而合, 是生態旅游規劃的理論基礎之一。
3、景觀生態學在生態旅游規劃中的應用
3.1生態旅游規劃的景觀生態原則
旅游是由主體、客體和媒介三大方面組成的一個系統。旅游主體是人, 客體是旅游活動進行的載體, 媒介則更多的體現在交通網絡的形成和信息的交流上, 是旅游結構的網絡和信息流。旅游規劃是對旅游系統的全面診斷和協調,但主要集中在對客體的操作上。對旅游客體的規劃目的是保護景觀的特色和質量, 適度調整景觀的格局和功能, 保證旅游網絡的暢通, 使之更適合于旅游活動, 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在景觀生態學原理的指導下, 生態旅游規劃的規劃原則可概括為:(1) 整體優化原則。即把景觀作為系統來思考和管理, 實現整體最優化利用;(2) 多樣性原則。規劃的重點是景觀的多樣性維持、旅游空間的多樣化創造;(3) 綜合效益原則。規劃中了解景觀組成要素之間的能量和物質流的聯系, 注重生態平衡, 結合自然, 協調人地關系, 體現自然的生趣美、生態和諧美及藝術與環境融合美;(4) 個性與特殊保護原則。景觀具有區別于其他景觀不同的個體特征, 規劃設計不能簡單套用。同時旅游地有特殊意義的景觀資源, 在規劃時也應當保持旅游地的吸引力。
3.2 景觀生態學對生態旅游規劃的宏觀操作
景觀生態規劃是后續的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等落實的基礎和指導性綱領。進行規劃時應根據景觀生態學分類形成的不同區域的結構和功能的互動關系, 進行合理的可持續開發。在景觀生態學的景觀結構理論中, 景觀的結構通常用斑塊(patch)、廊道(corridor)、基質(matrix) 和緣(edge) 來描述。在生態旅游規劃中同樣可以以這四類元素建立一個網絡結構。旅游的一切生產和消費都發生在這個網絡中, 從而構建旅游規劃的操作過程: (1) 調查階段。這是生態旅游規劃的基礎階段, 包括工作區范圍、目標的確定和旅游地內自然社會要素等基礎資料的調查收集。(2)分析階段。主要包括旅游地景觀形成因素分析、景觀分類和對景觀結構功能及動態診斷, 為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3) 分析管理階段。指通過對景觀的診斷, 從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出發, 確定景觀單元及其組合方式, 選擇合理的利用方式, 是旅游地景觀規劃的主體。(4) 景觀生態學思想的引入。通過規劃來實現“結合自然” 的夢想。
3.3 景觀生態學的微觀設計
規劃結合自然除了應用景觀生態學進行宏觀整體規劃之外, 還可以進一步與具體的生態因素結合來實現微觀設計。旅游地的主要功能是為人們提供旅游活動的載體, 同時作為生態系統給生物提供棲息地和基因庫。規劃結合生態因素的考慮, 可以使這兩方的主要功能均得以實現。根據景觀生態學的結構與功能理論, 即景觀分為斑、廊、基、緣以及景觀元素間能量、物種及營養成分的流, 可以把旅游活動解釋為通過特定地點和特定路徑的生態流。這種流集中于通過游客所帶來的客流、物流、貨幣流、信息流和價值流。景觀生態學中的生態整體性與空間異質性在外部形態結構上塑造和控制著生態旅游景觀的美學特征, 也在內部功能意義上對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持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景觀生態學的景觀多樣性理論與穩定理論, 使得在生態旅游規劃中為保證多種生態系統共同構成的異質性景觀格局形成不同功能的旅游景觀提供了可能。景觀變化理論應用于生態旅游規劃中, 主要是如何處理人為干擾的影響。
3.4具體應用的幾個方面
(1) 在綜合層次和旅游者方面。生態旅游要求, 實旅游的持續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護的雙重任務, 這與景觀生態學屬于宏觀尺度生態空間研究范疇及目標相一致。生態旅游的開發和管理者希望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旅游者希望在旅游中獲得心理上的最大愉悅和滿足, 當地居民也希望從中受益。生態旅游目的地不僅為三方面意愿的滿足提供了現實可能和保障, 而且也限制了三方面愿意的無限膨脹。同時景觀生態學還著重研究人們的活動對景觀的生態影響, 因此可用景觀生態學的有關理論對旅游者進行環境教育, 提高其保護環境自覺性。
(2)在生態旅游開發規劃方面。由上述可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給實踐者提供理論框架,為規劃者提供一系列方法、技術、數據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