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9 10:25: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兒童心理健康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市場需要大量勞動力,我國由農村向城市流動的人口不斷增加,并逐漸由單身流動轉為家庭流動,于是出現了大量跟隨父母進城的流動子女。2005年全國14周歲及以下流動兒童數量已經由2000年的1410萬人增加到1834萬人。流動兒童這一社會群體的隊伍越來越大,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我國的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為了更好地了解流動兒童心理研究現狀,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國內近十年來流動兒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閱文獻發現,研究者很少專門給流動兒童下定義,有些即使給出了定義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里的定義,即“流動兒童少年是指6至14周歲,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流入地暫時居住半年以上、有學習能力的兒童少年”,或在此基礎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動兒童概括為外來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金燦燦等則界定為“隨父母離開家鄉外出生活學習,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沒有流入地戶口的6~15歲(義務教育階段)兒童”。所以,在流動兒童的概念界定上,學者們基本是達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數量
在中國知網上輸入關鍵詞流動兒童,能搜到幾千條記錄,而且由題目可知關于流動兒童的研究在日益豐富。但關于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樣一個趨勢呢?分別在中國知網和維普網上限定關鍵詞“流動兒童、心理”,時間限制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結果分別有48條和50條記錄。其中中國知網上涉及流動兒童心理研究的文獻數量為:
可見,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來基本是呈現上升趨勢,但顯然也并未達到有些學者說的“近兩年有關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數量激增”。所以,對這一研究現狀應該有清晰、客觀的認識,既不能盲目樂觀,更要積極開展有關研究。
三 研究內容
總結發現,近年來我國對流動兒童心理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適應狀況的調查分析。目前,關于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調查、測量其心理健康狀況和社會適應狀況,且多以各地方為例。調查涉及多種心理維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獨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體上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如自我評價低、抑郁和孤獨感較強、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發現,流動兒童的積極心理品質處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現學習適應不良。另外,還有研究發現,流動帶來的家庭和教育環境變化對個體智力、思維發展有促進作用。
2.影響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綜合發現,影響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等。王文忠等發現心理健康狀況是家庭環境作用于流動兒童生活滿意度和同伴關系的中介因素。呂紹青等認為現實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視[8],也可能使流動兒童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負擔。鄒泓等發現,教育資源享有狀況、師生關系、學業行為影響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
3.從其他視角對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進行研究。還有些學者采取了不同的視角去研究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比如唐詠,郭志巧分別從生態學和社會工作反歧視視角研究流動兒童心理健康。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研究思路,豐富了該方面的內容,值得提倡。
四 當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我國關于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從簡單的現象描述、淺顯的理論分析、定性研究,到影響因素以及影響機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預措施及實施、評價,經歷了逐步深化、細化、系統化的過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問題也應特別注意。
1.研究方法單一,研究工具混亂。如果研究方法單一、缺乏完善統一的研究工具會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當前我國流動兒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問卷調查、量表測量,個案研究和嚴謹的實驗研究很少。且問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很多時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樣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選取某一個地方的流動兒童作為被試,從而使得研究結果的推廣受到限制。其次,取樣多是小學和初中的流動兒童,忽略了更小年齡的學生以及不在學校的被試,這樣就不能縱向、全面了解流動兒童的心理發展。
3.對流動兒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從弱勢、問題方面開展流動兒童心理研究,忽視了流動兒童的積極面。雖然流動兒童屬于社會特殊群體,需要更多關愛與幫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貼上“問題”的標簽。其實有些研究已顯示流動兒童沒有適應、自卑等問題。所以,還是需要更多積極的導向,更多地去挖掘、宣傳流動兒童積極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為了更好地了解流動兒童,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支持,對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積極的角度去看待流動兒童,創設一個和諧的研究氛圍;其次,以更豐富的視角去研究,覆蓋更多流動兒童,使得研究結果有可比性,推廣性;再者,重視縱向研究,豐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總之,流動兒童是隨著中國改革和發展出現的一種特殊群體,涉及面廣,影響深遠,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一個重點。所以,應該高度重視流動兒童問題,加強流動兒童心理研究,更好地為關愛流動兒童的各項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 余益兵,鄒泓.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特點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會工作反歧視視角在流動兒童心理健康中的運用[J].江南大學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燦燦,屈智勇,王曉華.留守與流動兒童的網絡成癮現狀及其心理健康與人際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動兒童的心理狀況與發展--基于“流動兒童發展狀況跟蹤調查”的數據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達明,曹東云,楊慧文.南昌市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鄒泓.北京市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特點[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劉正奎等.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
[8] 呂紹青,張守禮.城鄉差別下的流動兒童教育[J].戰略與管理,2000
[9] 鄒泓,劉艷,李曉魏.流動兒童受教育狀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教育科學研究,2008
【中圖分類號】 G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3)03-0008-01
一 留守兒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兒童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關于留守兒童的文獻研究就越多。但目前對留守兒童概念的界定比較膚淺。有的作者稱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少年”等各種稱謂。但筆者認為“留守兒童”更加準確恰當。在年齡上也有很多爭議,有人將留守兒童概念界定為“農村留守兒童是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鄉,需要其他親人照顧的年齡在16周歲以下的群體主要集中在農村接受義務教育的群體”。隨著研究的深入,在留守兒童年齡標準方面有逐漸達成統一的趨勢,以《聯合國兒童公約》的年齡為準。經過對各種文獻的對比研究,筆者認為留守兒童就是農村地區由于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在戶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單方,祖父母或委托人監護,撫養的年齡未滿18周歲者。
二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現狀
兒童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最旺盛,心理變化發展最快。也是人格、態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關鍵時期,而父母長期的缺位和隔代撫養的局限性使留守兒童的認知、情感、道德、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得不到正常的呵護和教育,從而造成心理發展上的缺陷。
1.留守兒童存在孤獨感、自卑感。由于留守兒童缺少親情,對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責備中,表現為孤獨感、敏感自卑等。孤獨感是留守兒童最多的情緒體驗,自卑是留守兒童群體的代表情緒感受。大多數學者探討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與行為適應特點,并指出留守兒童和父母溝通較少,讓兒童喪失基本的心理歸屬和依戀感,變得孤單、自卑。
2.留守兒童存在性格孤僻。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無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響一生的重要環節。由于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接觸,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自卑懦弱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礙和人格缺陷。
3.留守兒童在交際上存在問題。留守兒童的交際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他們有一種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歡獨來獨往等。多數學者調查顯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兒童在人際交往和自信心方面顯著高于單親外出的留守兒童,而單親外出留守兒童又顯著高于雙親外出的留守孩子。留守兒童的交往問題顯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時間和回家間隔時間長短的影響,時間越長影響越重。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問題上需要更多的關注和保護。
三 留守兒童的特征
1.放任型。這類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為主。他們的家庭較富裕這些孩子的零花錢較充裕,這便使他們養成了亂花錢的毛病。這些孩子胸無大志,學習一團也是糟。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便更加肆無忌憚。
2.外強中干型。在堅強的外表下,他們有一顆脆弱的心,他們易受到傷害,情緒不穩定。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呵護和教育,渴望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與父母交流,但是沒有。所以,他們更多的對老師有一種依賴。他們喜歡熱鬧,不喜歡獨處。當看到別的父母來看望自己的孩子時,他們馬上就會有情緒低落、急躁易怒,仇恨父母等情緒。這類孩子的學多不夠穩定,受情緒影響很大。
3.天天向上型。這類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靠出賣苦力或做小生意為生。他們的父母用勤勞和汗水換來不算錯的收入,為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這些孩子大多保留著農村孩子的節儉,因為他們深知父母掙錢不易,所以,他們的成績一直不錯。不過,這樣的孩子大多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交往,有的甚至還有點不合群。
四 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對策
1.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擺脫留守現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拆除就業、醫療、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壘,徹底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之間有序流動,將子女帶到身邊打工所在地的學校就讀,擺脫留守的現狀。
2.加強學校心理教育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加強學校心理教育,學校要把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落實,更應承擔起這個重要責任。在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建立留守兒童心理檔案,全面了解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提高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理論實踐能力,進而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調解能力。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力所能及地幫助留守學生解決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并善于辨證地、發展地看待留守兒童,真正做到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空間。
3.激發留守兒童父母的教育責任與教育意識。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普及父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喚起留守兒童父母的教育責任與教育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通過增加溝通次數,見面時間等方式提高溝通效果,增進感情交流,在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上發揮主要作用。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首先不要溺愛孩子,威脅和打罵孩子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無能的表現。,教孩子明辨是非。其次要賞識孩子,堅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要及時表揚鼓勵孩子,盡可能為他創造經歷成功的喜悅和體驗。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孩子的品質和智力是密切相關的,人類最能震撼心靈的是感情。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樂于助人,尊老愛幼,家長也要以身示范。
五 小結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兒童心理良性發展的良好環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前進,但背后確有很多問題的產生。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已經變得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國家政府給予大力扶持及關心。
留守兒童被留守或產生很多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的問題。這都需要國家去關注去解決。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這一問題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段成榮,周福林. 我國留守兒童現狀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 : 29-36
[2]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J].教育研究,2004,(10)
[3]襲開國.農村留守兒童焦慮現狀及其個體差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 4) : 466-467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現狀
1.同伴交往障礙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當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同伴交往方面的問題和困惑時,不能從他們身上習得人際交往的能力和策略,也得不到引導和幫助,進而導致他們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同伴之間的沖突。同時,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由于他們的“留守”這樣特殊的、非常規性的狀態及處境,更容易沉默寡言,封閉自我,不愿意與同伴交流,出現人際關系上不和諧。
2.自卑
有些農村孩子在年幼時便與父母長期分開,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非常缺乏父愛和母愛,在生活中往往缺乏自信,他們害怕別人的目光與議論。由于感情上缺乏依靠、內心的活動很難向外傾訴,當事人也會感到沒人能夠真正理解自己,農村留守兒童逐漸產生了這種自卑心境,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嚴重的會導致自閉癥。
3.逆反心強
農村留守兒童逆反心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一些平時就調皮好動的學生因為父母外出,行為大膽放肆,在教師和監護人管教的時候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愛與人對著干,即使老師和家人的話也不肯聽,常喜歡鬧對立。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懷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4.耐挫力差
許多調查發現“心理脆弱、渴望親情”成為留守兒童最大的心理問題。留守兒童一般年齡在16周歲以下,正處于身心發育時期,情緒上欠穩定,對自己不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遇到問題時又很少向他人求助,這就導致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的抗挫折能力十分差。由于長期缺少父母之愛和必要而又即時的撫愛,許多兒童的心理防線十分脆弱。
另外,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非正常狀態”中,還容易導致思維方式、感知覺和意志品質改變而喪失自身控制感。因此,政府機關、家庭、學校,乃至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要予以足夠重視。針對于留守兒童特殊的心理生活環境,并結合本研究結果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二、建議
1.政府支持
為良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工作領導模式是必須的。而具體說到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配備強大的師資力量以及硬件設施。但因為現實環境的制約,目前很多鄉鎮中小學還沒有條件配備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與咨詢室。因此就需要教育部門積極為在職教師培訓創造條件,使教師能夠掌握基本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夠處理一般性心理問題。其次,社會環境的良好與否也關乎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教育部門應積極聯系司法部門、文化部門,協同整治和凈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和文化環境,大力查處非法侵害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案件,為留守兒童優化一個健康的生活教育環境。
2.學校干預
學校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一方面,它可以為留守兒童提供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師與同學所提供的和諧的氛圍與環境可以部分彌補兒童家庭情感依戀的缺失。學校應建立三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一級,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兒童心理素質,教育他們樹立規范意識和行為,發展健康心理與未來潛能,主要針對生活適應、學習方法、人際關系、人格塑造等內容進行教育;第二級,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調適能力,防范出現學習焦慮、孤獨自卑、脆弱敏感、沖動傾向,以及厭學逃學、吵架斗毆、泡網吧等行為問題,預防人格偏差現象,及時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第三級,矯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兒童的認知能力,主要針對心理適應障礙、學習障礙、人際關系障礙、人格障礙等問題進行糾正。
3.家庭關愛
家庭關愛與教育的缺失是導致留守兒童諸多心理問題的關鍵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減少這種缺失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所在。首先,從留守兒童家庭本身來說,由于母親外出的留守狀態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最為嚴重,因此在兒童幼年時母親應盡量不要外出,以使兒童早期形成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從而保證其早年心理發展的順利進行。對已經留守的兒童來說,為最大程度的減少家庭關愛與教育缺失所帶來的影響,臨時監護人應肩負起關愛留守兒童的責任,加強在家庭中與留守兒童的交流、互動。讓留守兒童在一個新的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完整性與互動性,從而讓其可能偏離正常軌道的心理發展重新走上健康之路。其次,留守兒童家長要認真從孩子成長需求的角度出發,尋找和確立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細致地落實孩子的被監護權,同時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機會,采取更多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溝通,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這是因為孩子在寄養期間,與親生父母的接觸是以后團聚的必要步驟。同時留守兒童家長要加強與臨時監護人和學校的聯系,隨時了解孩子學習、生活和心理近況,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培訓學習,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質,從而配合學校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
4.社會扶助
留守兒童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它的解決也離不開社會的扶助。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扶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留守兒童所在村組、社區應充分提高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幫助留守兒童家長就近尋找合適的臨時監護人,并在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的過程中,擔負起監督臨時監護人的責任。同時切實加強區內治安環境,保障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并避免留守兒童被社會上的不良分子引誘走上犯罪道路。
第二,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兒童家庭關愛與教育的缺失是無可避免的,除了在學校與新的監護家庭中彌補這種缺失外,還可以在留守兒童所熟悉的村組與社區氛圍中彌補這種缺失。社區內可以征集大學生志愿者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等方面的問題,并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志向。此外,也可以發動留守兒童的同齡孩子與留守兒童結成對子,互幫互助。一方面可以加強兒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留守兒童通過幫助他人也可以獲得一定自我概念的加強。
參考文獻:
[1]蘇萍.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門縣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8.
[2]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
[3]高亞兵,彭文波.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4).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4-0141-02
我國曾經有過一個城市做過調查,發現孩子患有各種身體疾病的約占65%,而有心理障礙的卻占受檢人數的69.9%,超過了身體疾病的患者。這一結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為心理健康的隱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多年來對心理健康的漠視。兒童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對自己、他人行動的認知,對心理狀態彼此間相互聯系的認知均與其心理理論發展水平有關。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主要標志是達到對于“錯誤信念”的認知。大量研究表明,3-5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4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關鍵期,主要標志是獲得對一級錯誤信念的認知;5歲左右的兒童逐漸能夠對一級錯誤信念的認知發展到對二級錯誤信念的認知,此時兒童逐漸開始談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認知,開始能夠與他人分享信息;他們開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傷心,什么可以用來安慰人。所以,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要注意到對于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的培養。兒童出生以后遇到一個具體的生活環境就是家庭,之后隨著年齡的成長將面臨學校教育。本文試就兒童心理教育問題從家庭以及學校兩個方面的提出建議,希望對兒童心理的成長有所幫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啟蒙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北張家口的某幼兒園做了一個以40名3-4歲的幼兒以及家長為調查對象的調查中,顯示以下問題: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兒家庭教育的環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多。
(二)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經常運用威脅打罵的教育方式,往往會使兒童發展產生多方面的問題。
(三)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和家長適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調查對于我們提出家庭對于幼兒的教育的建議具有關鍵性的指導意義。家長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要以民主和開發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績不好或者犯錯誤,就動輒棍棒相向。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長期處于家長高壓政策下的孩子們容易出現幼稚、缺乏主見、缺乏獨立性、神經質等問題。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現極端的情況,變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種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是家長們對于孩子的發展采取“放任”的態度。他們認為孩子們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認為很多道理孩子們長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們對孩子們漠不關心。在這樣形態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因為得不到適度的關心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于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蕩等不良的品質。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不同文化程度家長都應該注重自己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形成。家長對待兒童教育方面的認知和觀念,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和行為。所以家長們形成一套正確的教育兒童的觀念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們應加強自身的修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兒童教育和心理素質,多一些育兒知識。以上本文提到了諸多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包括“嚴厲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進的。以下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養良好的家庭氣氛
這對于兒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對40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發現:家庭氣氛活躍、常有笑聲陪伴的家庭,孩子們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員發現在氣氛愉悅的家庭中學習、生活、能使知識面拓寬。反之。所以對于父母來說,形成和睦的夫妻關系對于孩子們的心理教育有潛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絕大數的少年罪犯來自于單親家庭。父母對抗、父母分居、父母離異、父母再婚等這些因素會導致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容易出現不安全感、內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長們要注重對于家庭氣氛的培養。
(二)采用積極教育方法
通過上文的比較看出,采取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脅打罵的教育的方式對于孩子們的心理建設的影響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且會極大地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所以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們增加自信心,往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
(三)親子間采取正確的溝通態度和行為方式
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信息、資料、觀點、意見、情感和態度,以達到共同的了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的質量、狀況、方式等將會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的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學業成績、和心理行為問題。父母應該在平時的時間有意識的分配專門與孩子玩耍、交談的時間。從中了解和解決孩子們的心理變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細節上,家長還是要注意
包括:對孩子們要有適度的期望值。福祿倍爾曾說過:“假如兒童有兩條腿而要求他馬上站起來走路,那么你一定是會是他變得軟弱的彎腳人。”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曾說過:“自尊心是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這的確是一個真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們保護自尊心并找到正確的情緒宣泄的方式,從而逐步控制孩子的發脾氣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三、學校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兒童成長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階段,在認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還需要學校和老師的指導。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和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影響兒童健康心理發展的因素很多,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主要有:教材內容的影響、教師的影響、校園環境及校風的影響。下面我就學校教育對兒童的心理影響做些具體的探討。
(一)在教材的選擇上來說,教材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文化的選擇結果
對于兒童的價值觀形成,行為準則進行文化灌輸。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教材也為兒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對于兒童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對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內容要與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結合。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二)教師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提問——回答的模式。在教學中若采取有效的課堂模式提問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書本知識的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環境。例如語文課堂上對于詩歌聲情并茂的朗讀和人文思維,都能為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引導、疏通;激勵和啟迪等作用。老師要對兒童的導讀發揮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教師要指導他們的閱讀方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學習,通過良好書籍的作用,對他們的心理發展進行引導。
(三)校園環境及校風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整潔美觀的校園環境能培養學生美的情感、美的品質,使學生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文明習慣。有一句話叫:文明的環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環境使人沒有必要不文明。在美麗干凈以及舒適的環境中,孩子們能夠以最輕松的心情專注于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校風對于孩子心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周圍的孩子們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的心理,對于孩子們本身會起到一個良性的暗示作用,甚至能“凈化”一些入“歧途”的兒童們的身心。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在孩子們的身上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正如上文舉到的很多實例,看出其實很多家長做了“無用功”,甚至還會對孩子們的身心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不可只停留在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這個層面,還要足夠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對孩子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學校作為孩子們的第二任親密接觸的老師,也是任重而道遠。正如上文所說的,學校和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在教材的選擇上、老師的教學方法上、校園環境和校風上都下功夫。這樣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管齊下,希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幫助作用,為孩子未來的良好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小燕.警惕兒童心理保健的誤區\[J\].山東教育,2010,(33).
\[2\]沈悅.3-5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對其社會行為的影響\[J\].幼兒教育,2011,(2).
\[3\]蘇璞琦.從一次調查看家庭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華少年,2011,(10).
我國曾經有過一個城市做過調查,發現孩子患有各種心理障礙的卻占受檢人數的69.9%,這一結果表明我們多年來對幼兒心理健康的漠視。兒童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對自己、他人行動的認知,對心理狀態彼此間相互聯系的認知均與其心理理論發展水平有關。所以,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要注意到對于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的培養。兒童出生以后遇到一個具體的生活環境就是家庭,之后隨著年齡的成長將面臨幼兒園教育。本文試就兒童心理教育問題從家庭以及幼兒園教育兩個方面的提出建議,希望對兒童心理的成長有所幫助。
1 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啟蒙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北張家口的某幼兒園做了一個以40名3-4歲的幼兒以及家長為調查對象的調查中,顯示以下問題:
1.1 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兒家庭教育的環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多。
1.2 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經常運用威脅打罵的教育方式,往往會使兒童發展產生多方面的問題。
1.3 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和家長適度的精神交流
幼兒教育過程中有的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績不好或者犯錯誤,就動輒棍棒相向。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長期處于家長高壓政策下的孩子們容易出現各種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另外的一種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是家長們對于孩子的發展采取“放任”的態度。他們認為孩子們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認為很多道理孩子們長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們對孩子們漠不關心。在這樣形態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因為得不到適度的關心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于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蕩等不良的心理問題。
2 積極的教育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不同文化程度家長都應該注重自己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形成,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和行為。所以家長們應加強自身的修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兒童教育和心理素質,多一些育兒知識。以上本文提到了諸多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包括“嚴厲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進的。以下我提出幾點建議:
2.1 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氣氛
這對于兒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對40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發現:家庭氣氛活躍、常有笑聲陪伴的家庭,孩子們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所以對于父母來說,形成和睦的夫妻關系對于孩子們的心理教育有潛在的巨大作用,父母對抗、父母分居、父母離異、父母再婚等這些因素會導致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容易出現不安全感、內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
2.2 家庭教育中的積極教育方法
通過上文的比較看出,采取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脅打罵的教育的方式對于孩子們的心理建設的影響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且會極大地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所以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們增加自信心,往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
2.3 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間溝通方式
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信息、資料、觀點、意見、情感和態度,以達到共同的了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的質量、狀況、方式等將會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的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學業成績、和心理行為問題。父母應該在平時的時間有意識的分配專門與孩子玩耍、交談的時間。從中了解和解決孩子們的心理變化、需求、困惑。
2.4 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曾說過:“自尊心是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這的確是一個真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們保護自尊心并找到正確的情緒宣泄的方式,從而逐步控制孩子的發脾氣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3 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兒童成長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階段,在認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還需要學校和老師的指導。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和幼兒園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影響兒童健康心理發展的因素很多,幼兒園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主要有:教材內容的影響、教師的影響、幼兒園環境的影響。下面我就幼兒園教育對兒童的心理影響做些具體的探討。
3.1 教材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文化的選擇結果
對于兒童的價值觀形成,行為準則進行文化灌輸。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教材也為兒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對于兒童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對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內容要與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結合。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3.2 教師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幼兒教學中若采取好的教育模式,能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環境,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引導、疏通、激勵和啟迪等作用。老師要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快樂。教學活動并不是單純的教與學的結合,只有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幼兒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的幼兒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讓他們感到了自己的進步與成功的喜悅,從而獲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
關鍵詞 體育鍛煉 花樣跳繩 少年兒童 心理健康
從國內外的研究來看,絕大多數的研究都認為,良好的、適度的體育鍛煉對于人類心理健康有著較為良好的促進作用。而近年來,體育鍛煉對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延伸到了少年兒童心理領域。目前,從相關的研究來看,同之前的研究結果相似,大部分的研究也認為,正確的和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促進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比如,Loprinzi P(2014)研究了51名學前兒童在假期進行體育鍛煉所產生的效果,他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促進兒童自律,并能提高學業成績。
筆者從事多年的體育鍛煉與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學,從多年的教學觀察和教學經驗總結來看,基本情況和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吻合。以花樣跳繩為例,花樣跳繩作為適合少年兒童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它不但具有體育鍛煉的效果,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即可以通過團隊的合作,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具體來說,花樣跳繩對于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可能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調節和改善情緒
在少年兒童參加花樣跳繩的過程中,運動中會使大腦處于較為興奮的狀態,此時在大腦中會產生啡呔等興奮素物質,從而刺激大腦乃至全身的興奮度,提高整個機體的活動性能。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有效的調動少年兒童的心理情緒,促進健康情緒的增長,從較大程度上壓制不良的心理情緒以及自身的壓力等等,從而將少年兒童心理上的不安、煩惱等痛苦情緒得到充分釋放。這是運動過程中,最為直接也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而且,一旦大腦產生興奮素物質,這個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整個身體的機能處于較為良好的狀態,^為容易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而不容易受到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這個階段可以看做是運動后的良好狀態的延續。如果在學校期間,能定期參加體育運動比如花樣跳繩,那么對于整個在校期間的心理情緒,將會有著明顯的改善和提升。這對于處于心理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來說,具有較為重要而且明顯的保障作用。因此,參加花樣跳繩對于調節和改善少年兒童的心理情緒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促進智力發展
在少年兒童參加花樣跳繩的過程中,需要他們記住和熟練使用較多的跳繩技巧和方法。由于運動過程中,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因此,他們較為容易記住這些跳繩技巧和方法。而且隨著運動時間的持續以及在某個學期內固定的鍛煉次數增加,大腦受到運動刺激的次數和持續時間會增加,這對于改善少年兒童的大腦發育功能,都具有較為明顯的作用。此外,少年兒童參加花樣跳繩需要較好的肢體配合,這種肢體配合對于他們的感知系統有著刺激作用,隨著鍛煉的深入,對于感知系統的刺激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神經系統發育。因此,花樣跳繩對于促進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的完善都具有促進作用,進而促進智力發展。
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對于“我”的認識。少年兒童處于人生的心理重要發育期,尤其是對于自我的認識,將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如,很多人的心理陰影可能就來自于兒童時候的對于自我的貶低或者某個事件對于自我的詆毀。因此,少年兒童期間,對于“我”的認識和態度具有較為重要的心理影響。少年兒童參加花樣跳繩,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能提高他們的身體機能,從而反饋到心理因素上,會對自我有個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通過參加花樣跳繩的集體運動,能夠獲得在集體活動中的榮譽感和存在感,從而提升對于自我的感覺,進而對于“我”產生良好印象。因此,參與花樣跳繩對于形成少年兒童的良好自我概念具有促進作用。
四、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在體育運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中,一般都認為體育鍛煉可以促進人格的完善。在少年兒童參加花樣跳繩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克服自身的很多不良習慣和不良的心理因素,比如生理惰性、動作難度、畏懼心理等。一旦少年兒童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下,完成了一系列動作,那么對于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鍛煉他們的堅強品格都具有促進作用。
五、提高社會交際能力
社會交際能力是反應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成年人的社會交際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種交際能力的培養,其實主要基礎是在少年兒童期間就完成的。少年兒童所具有的社會交際能力基礎,往往會對他們成年之后的交際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體育鍛煉過程中,尤其是在參加花樣跳繩的過程中,由于大部分的花樣跳繩是依靠集體完成的,他們能夠獲得在集體中的存在感,容易和集體內的少年兒童及參加同一活動的其他組少年兒童產生共鳴,進而增強他們的交際能力和交際空間。
參考文獻:
分類號:B844
1.問題提出
近些年來,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日益為學界所關注,已有研究表明因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處境相對不利,心理健康狀況堪憂,抑郁、焦慮、人際關系等心理問題表現突出。
心理彈性是個體在面對重大壓力或不良情境時,身心仍處于健康發展的狀態。在心理彈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些研究者將心理彈性視為個體的能力品質,是對抗壓力、自行復原、適應良好的能力。有些研究者將心理彈性視為個體發展的結果,是個體遭受壓力或挫折時,傾向于向積極方向發展的結果,不僅不會被壓垮,反而會發展得更好。還有些研究者將心理彈性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個體面對不利情境時,調動自身各種內在能力不斷發生動態交互作用,促使個體迅速復原并良好適應的動態過程。盡管對于心理彈性的界定迄今學界并沒有一致的看法,但縱觀以往研究,對于心理彈性的認識存在兩點基本共識:一是心理彈性是個體身處不利處境的一種表現;二是心理彈性指向一種積極結果,對于個體的心理健康有積極意義。
心理彈性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它對于個體心理健康的維護。在實際研究中,國外學者常將心理彈性作為與危險性因素相對應的一種保護性因素來進行研究。例如,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長中可能會面臨著家庭貧困、母親精神異常、父親酗酒等危險性因素的侵襲,也可能會受到關愛的親戚、和睦的鄰居等保護性因素的支持。這種保護性因素可以影響危險性因素對個體發展的最終結果,一個性格良好、擅長人際交往(保護性因素)的孩子會克服“家庭不和睦”(危險性因素)所帶來的負向影響,而呈現健康發展的趨勢。Rutte則把心理彈性的這種保護性作用描述為一種“交互進程”:即一個變量可以增強另一個變量的協同效應,如危險一保護機制側重于保護性因素盡量減輕危險性因素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保護一保護機制側重于保護性因素對另一個或一些保護因素的作用,從而減緩或減少可能出現的消極結果。這些保護性與危險性因素通過直接、間接或交互關系發生作用。Luthar等人研究發現,在經歷生活事件時,不僅心理彈性可以作為一種保護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活事件對個體的直接影響;社會支持也是一種保護因素,并與心理彈互作用,使個體避免罹患心理疾病,維護心理健康。
近年來,國內學者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彈性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同時學者們的研究發現了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生活事件的密切關系,即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生活事件顯著相關,社會支持是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且是保護性因素。社會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彈性越好,社會支持對心理彈性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生活事件是一種常見心理社會應激源,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留守兒童適應逆境的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彈性的發展。總體而言,國內學者們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心理彈性的結構與影響因素、與心理健康的因果關系上,對于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深層作用機制的研究較為欠缺。事實上,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隔,相比于其他兒童,當其遇到生活事件時,他們難以得到父母及時的關愛、指導和幫助。這種處境不利狀況一定程度上對其心理健康存在負面影響,但是作為一種克服逆境的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生活事件密切相關,這一積極保護性因素,不僅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直接影響,更有可能與留守兒童所面臨的不利生活事件及其他保護性因素之間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從而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狀態。因此,鑒于心理彈性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探討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具體作用機制,不僅有助于厘清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深層原因,更能夠不斷發現留守兒童內部的自我生長力,為有針對性的干預提供理論支持。
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將留守兒童界定為農村地區因父母至少一方外出半年以上(包含半年)、同時被交由父母一方或他人撫養、照顧、管理和教育的未成年人。主要選取已有留守經歷的初中生作為被試,以生活事件作為危險性因素,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分別作為內部和外部保護性因素,揭示它們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具體影響,考察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主要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H1:生活事件、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心理健康四者之間顯著相關。
假設H2: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系中起著調節作用。
假設H3:心理彈性在社會支持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系中起著調節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試
采用整群取樣方法從廣西四個地區選取4所有代表性的農村或鄉鎮初中留守學生為被試,共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問卷1050份,其中有效問卷946份,篩選出有留守經歷的中學生523人(初一172人,初二174人,初三177人;男生186人,女生337人;獨生子女118,非獨生自己405人;漢族72人,壯族440人,瑤族4人,其他1人,缺失6人),樣本有效率為90.1%。平均年齡為14.24±1.13歲。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HKRA)
該量表由張文新教授修訂,符合測量學的信度和效度要求。量表共51題,主要包括外部保護因子和心理韌性特質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彈性越強。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 a系數為0.94。
2.2.2青少年自評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該量表由劉賢臣等人于1987年編制,主要適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和大學生生活事件發生頻度和應激強度的評定。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有27項6個因子,即喪失、受懲罰、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健康適應和其他。根據事件發生時的心理感受分為1-5分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示遭受的生活事件越多,危險因素越多。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 a系數為0.90。
2.2.3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
該量表由肖水源編訂,由10個條目組成,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三個因子,其信效度經過多次驗證,能較好地反映個體的社會支持水平。由于被試均為中學生,因此研究者對量表中的一些語句作了修訂,如將“同事”改為“同學”,同時將有關“配偶”的選項去掉,從而保證真實地反映農村中學生的社會支持狀況。得分越高,表示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 a系數為0.76。
2.2.4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該量表由王極盛教授編制。由60個項目、10個分量表組成:強迫癥狀、敵對、人際關系、適應不良、偏執、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情緒不穩、心理不平衡。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得分越多表示心理問題越多。研究中為了便于理解,將其總均分轉換為心理健康水平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Cronbach a系數為0.94。
2.3數據管理與分析
主要采用SPSS15.0進行數據輸入、管理和分析。
3.研究結果
3.1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考慮到本研究數據來源相同,研究者在數據分析之前先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對所有項目進行未旋轉的因素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4個,第一個公因子解釋的變異量只有29.46%,所有項目抽取公因子的數量不是1個,第一個公因子解釋的變異量也未超過40%,說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問題并不嚴重,研究結果沒有受到嚴重干擾。同時通過層次回歸分析,對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問題進行多組考察,以Tolerance、VIF、DW為考察指標,結果顯示:Toleratace在0.36-0.99之間(>0.1)、VIF在1.01-2.76之間(
對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和心理健康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兩兩顯著相關。生活事件與社會支持、心理健康水平顯著負相關,生活事件與心理彈性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與心理彈性、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正相關;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正相關。假設H1得到驗證。
3.2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
3.2.1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檢驗
采用層次回歸分析方法來檢驗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首先控制人口統計學變量的影響,部分類別變量轉換成虛擬變量,采用強迫進入法使其納入方程;再以心理健康水平為因變量,將自變量(生活事件)和調節變量(心理彈性)逐步納入回歸方程,然后將調節項(生活事件×心理彈性)納入回歸方程。如果調節項對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則表明心理彈性的調節作用顯著。為了減少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回歸分析中使用的預測變量除調節項之外都做中心化處理。
如表2所示,生活事件對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力(β=-0.09,P
為了進一步把握心理彈性對于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的調節作用,我們將心理彈性和生活事件兩變量按照得分抽取高低兩組(高于平均數為高分組,等于或低于平均數為低分組),來考察其具體影響作用。圖1結果表明,隨著心理彈性水平的增高,生活事件對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負向影響明顯減弱。在面臨高生活事件時,心理彈性較低的留守兒童受到的沖擊非常明顯,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下降;但對于心理彈性較高的留守兒童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趨勢則不太明顯。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關系中可以作為—個緩沖因素,減緩生活事件這一危險性因素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響,研究假設H2得以驗證。
3.2.2心理彈性在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檢驗
就社會支持而言,方法同上(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18,P(0.001;β=0.15,P
為更加清晰地揭示心理彈性水平對于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關系的調節作用,我們將被試按社會支持得分高于平均數、等于或低于平均數分為社會支持較高水平和較低水平兩組,分別計算心理彈性較低和心理彈性較高的留守兒童,對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預測情況(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無論心理彈性的高低,社會支持都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的保護性因素,社會支持較高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心理彈性對于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調節作用主要表現為,相較而言,當心理彈性較低時,社會支持高和社會支持低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差異較大(t=-3.45,P
那么,在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中,是什么影響了同為保護性因素的心理彈性作為調節變量的作用方向?前述相關結果提示,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皆顯著相關,因此,我們將生活事件這一因素作為協變量進行了層次回歸分析,以進一步揭示在控制生活事件的條件下,心理彈性水平對于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關系的調節作用的具體方向。結果表明,在控制生活事件這一水平的情況下,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的交互作用仍然顯著(R2=0.01,F=8.18,P
為更加清晰地呈現在控制生活事件條件下,心理彈性水平對于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關系的調節作用,我們分別按照生活事件、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得分高低對被試進行分組,考查其具體影響作用。
圖3結果顯示,在生活事件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如果心理彈性低,社會支持高和社會支持低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沒有顯著差異(t=1.69,P>0.05),如果心理彈性高,則高社會支持和低社會支持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差異顯著(t=2.09,P
圖3同時表明,在生活事件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如果心理彈性較低,社會支持高和社會支持低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差異顯著(t=3.12,P0.05)。相較而言,心理彈性高的留守兒童,高社會支持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增進明顯小于心理彈性低的留守兒童。心理彈性減弱了社會支持的保護性作用。
4.討論
4.1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
本研究結果表明,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水平顯著負相關,在控制了年齡、年級、性別、獨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生活事件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09,生活事件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消極影響。留守兒童所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在生活和學習中所經歷的喪失、受懲罰、人際關系緊張等不利事件皆可以成為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基本一致,以往研究結果顯示,留守學生在人際關系、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方面的生活事件多于非留守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事實上,不良生活事件這一危險性因素對于留守心理健康的最終影響,不僅取決于事件的刺激屬性(性質、強度和頻度),還與留守兒童本身的積極心理品質如心理彈性、對事件的認知和評價、所處的社會支持系統密切相關。本研究中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生活事件不僅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與社會支持、心理彈性也顯著相關,其中生活事件與心理彈性之間呈顯著正相關,留守兒童所經歷的不良生活事件既可以成為威脅兒童心理健康的危險性因素,也可以激發兒童的心理彈性潛能,使之更加積極主動尋求社會支持,積極應對生活不利事件。
對于心理彈性、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已有研究發現,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對于心理健康皆有積極的正向影響,心理彈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會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本研究結果一定程度上呼應了已有研究所提示的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的保護性作用。本研究中心理健康水平與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之間的相關系數都高達0.22。回歸分析的結果更加清晰地呈現了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護作用。在控制了年齡、年級、性別、獨生子女、家庭人口的作用后,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皆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一般而言,處境不利兒童身上的自我生長力和向上力,家庭、朋友、同學、師生間的緊密聯系可以為兒童應對生活不利事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資源,提高其應對逆境的能力,使兒童更有能力和信心來解決生活中的不利事件,促進心理健康的良性發展。
在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三者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中,本研究結果提供了與以往研究較為一致的證據,一定程度支持了已有研究的結論: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過程中,生活事件作為危險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留守兒童良性心理品質的發展;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則屬于心理健康的保護性因素,能夠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
4.2心理彈性的調節作用
已有研究中對于危險性因素和保護性因素對于心理健康影響的考察多數基于單獨考察某一因素的具體影響,無法理解個體、環境與各因素之間的內在作用過程。事實上,危險性因素和保護性因素之間并不能完全獨立,相互影響,例如在保護性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危險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很小或根本不產生影響。而且當多個保護性因素同時存在的時候,各保護性因素對于心理健康的影響也不是獨立的,最終的結果也并非只是多個因素的簡單相加。為了更清楚地考察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相互關系,厘清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心理彈性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路徑及其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綜合影響,基于Rutte等人對于心理彈性的綜合作用機制的研究,本研究通過分層回歸分析分別考察了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
本研究中所證實的心理彈性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關系中的調節作用,與Rutte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心理彈性可以補償或抵消危險性因素的影響,減少危險因素對兒童的消極影響。盡管生活事件作為一種不利于個體心理正常發展的環境因素,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力,生活事件發生的頻率越高,其影響就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但留守兒童本身的心理彈性潛能,作為一種積極的保護性因素,在留守兒童面臨不利生活事件境況下得以激發,可以有效緩解不利生活事件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同時本研究對于不同心理彈性水平下,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關系變化的進一步結果表明,心理彈性對于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關系的調節作用并未表現出對于二者關系質的改變,而主要體現在量的變化上。無論心理彈性的高低,生活事件的增加都會帶來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隨著心理彈性的增強,生活事件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沖擊確有明顯減緩的趨勢。因此,當留守兒童面對較多不利生活事件的沖擊時,高心理彈性對于心理健康的維護具有更加積極重要的意義。
心理彈性在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結果表明,不論心理彈性高低,社會支持較高的個體,心理健康水平也較高,社會支持較低的個體,心理健康水平也較低,較高的社會支持對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維護具有重要的保護性意義。心理彈性作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保護性因素,對于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但是心理彈性對于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關系的調節作用表現并不穩定,當生活事件水平不同時,這種調節作用的方向呈現了一定的矛盾性,心理彈性對于社會支持的強化效應只有在生活事件較低的情況下才出現,當生活事件水平較高時,心理彈性未能表現出對社會支持的增強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社會支持的保護性作用。這一結果提示,作為調節變量,心理彈性對于社會支持的影響并不穩定,最終調節結果受外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Riley和Ecken-rode等人的經驗研究也曾檢測到,社會支持這一保護性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受外界環境、個體社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國內學者曾守錘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兒童往往要同時受到多個保護性(或,和破壞性)因素的影、響,顯然,多個因素對個體的影響并非只是各個因素的簡單相加。據此我們可以推測,當心理彈性、社會支持、生活事件共同作用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時,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兩大保護性因素的作用不是簡單的疊加,心理彈性并不必然增強社會支持的保護作用,其最終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留守兒童所面臨的生活事件情境。事實上,當個體經歷較少的生活事件時,個體為對付環境要求所作出努力并不大,個體承受的壓力也較小,積極努力的行為有助于目標的達成,減少個體消極的情緒體驗。但當個體面臨較多負性生活事件時,這種高壓力的情境下心理彈性較高的兒童往往會更積極主動尋求社會支持,以期獲得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從而使留守兒童對于事件最終的發展抱有一種較高的積極期待。如果這些幫助和關心最終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則可能會給個體帶來更大的心理沖擊,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這種保護性因素的最終效應不一致的狀況,在學者們對于樂觀心理品質的考察時也曾出現,例如對于樂觀的適應性優勢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曾提出“樂觀易損”的假設,在壓力較高的情境下,樂觀積極的個體對于積極結果的高期待、積極努力的行為將使個體的適應性優勢不復存在,甚至可能成為個體心理健康的危險性因素,使個體經歷更多的負面情緒體驗。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于處于不利處境的留守兒童而言,心理彈性作為一種心理保護性因素,對于減輕不利生活事件這一危險性因素所帶來的負向消極影響的緩沖作用是穩定的,但其對于社會支持這一保護性因素的強化作用,則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呈現,其表現并不穩定,調節方向和最終結果仍是不確定的。,心理彈性與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本研究以心理彈性作為調節變量,初步考察了四者之間的關系,但其間的具體作用機制則需要我們將來通過更深入、細致的研究才能得以厘清。
4.3教育啟示
本研究采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關注留守兒童內部心理彈性潛能,探討了留守兒童心理彈性對于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以及心理彈性在不利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對于心理健康影響中的調節作用,進一步明確了其保護,對于提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進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采用系統、科學的整體視角,更要通過家庭、社會和學校多方面的合力,在實際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外部環境對于留守兒童的不利影響,營造一個較為安全的成長環境;同時積極挖掘留守兒童自身內部的心理彈性潛能,提高其對于逆境的應對力;并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情感關愛和心理支持,營造良性的社會支持網絡,不斷強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保護機制。
5.結論
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康復,一方面是身體機能的康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復。學生的成長不僅是身體的發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著心理的日益健全。在關注學生生理變化和思想動態的同時,不能對其心理狀況視而不見、置之不理。因此,特殊教育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顧和思想上的關心,還要加強心理輔導。《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章》第3章第29條規定:特殊教育學校要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衛生習慣、提高學生保護和合理使用自身殘存功能的能力;適時、適度地進行青春期教育。這里所說的“身心健康教育”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為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熟知和重視,但是,對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內容與學校德育有何不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義等問題,特殊教育學校還有待進一步熟悉和加強。
何謂心理健康,英文表達為mental health,含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指心理健康狀態,即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說能以正常穩定的心理狀態和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面對現實的、發展變化著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自身內在的心理環境,具有良好的調控能力、適應能力,保持切實有效的功能狀態。二指維護心理健康狀態,亦即有目的、有意識、積極自覺地按照個體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遵循相應原則,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有效方法和措施,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訓練,以求預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質,維護和促進心理活動這種良好的功能狀態。
一、影響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影響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如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因素
1.社會條件的限制。由于缺乏語言溝通,聽覺障礙兒童在學習或生活上常常受到挫折。一些健全人對他們有所偏見,持有異樣的眼光,不愿和他們交流做朋友,甚至對他們譏諷和嘲笑。例如,稱呼他們做啞巴、啞子、聾子……
殘疾人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影響聽覺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缺乏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和環境,社會上成年殘疾人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對聽覺障礙兒童有著一定的影響和誘惑作用。
2.不良信息的影響。當今知識信息時代,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們深受影響。在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面、娛樂生活的同時,一些言情戲說的影視作品、打打殺殺的動畫是孩子們在電視上常常看到的節目。由于聽力有障礙,聽覺障礙兒童的眼睛就成為最主、最活躍、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他們從外界獲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賴視覺,而且視覺記憶保持得比較好。內容低劣粗俗的圖書、光盤充斥聽覺障礙兒童的眼睛和心靈。對身心稚嫩、辨別是非能力較差的兒童來說,很難忘掉內容不良的視覺信息,對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二)家庭的影響
1.家庭教育方式。部分家長出于失落感、低下感等心理,有意無意地限制兒童外出,力圖使兒童處于自己的安全保護下不受外來“欺負”、“污染”,使聽覺障礙兒童成了現代意義上的“閣樓兒童”,實際上是堵塞兒童認識自我,發展和培養其社會交往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
家長限制聽覺障礙兒童的活動,使他們的生活范圍狹窄,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和經驗。又由于聽覺障礙和語言發展遲緩的特殊性,導致聽覺障礙兒童與健聽兒童相處時說不清、聽不懂,無法與人溝通,會出現經常無意識違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現象。他們的交流方式與行為方式是大多健聽兒童不能理解和接納的,所以聽覺障礙兒童很快被孤立于伙伴范圍之外。逐漸喪失對活動或事情的興趣,沒有自信,進而自我封閉。
2.家長的態度。家長對孩子聽覺障礙的事實要么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聽覺障礙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上,忽視聽覺障礙兒童個性發展,要么不愿承認聽覺缺陷的事實,希望他們像健聽孩子一樣生活和學習,較為突出的教養態度是:我的孩子和健聽孩子一樣,甚至比他們還要好。在解讀家長這種教育態度時不能一味贊同,需要從兩個方面理解:首先,聽覺障礙兒童與健聽兒童一樣具有心智發展的潛質;其次,由于聽覺障礙兒童在感知和接受外部信息時受到一定限制,他們在完成生活和學習任務時需要更多努力和幫助。有的家長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具有聽力缺陷,在犧牲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幫助孩子康復的時候,同樣抱著望子成龍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克服聽力缺陷,像健聽孩子一樣完成各種生活和學習任務。他們急切想要看到每次語言訓練之后的進步和變化,一旦短期內不能看到進展,就急著給孩子換另一個“更好”的教育機構。家長和孩子就在各種機構之間周轉,孩子一邊要完成語言訓練,一邊要適應新的環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3.自身生理缺陷帶來的認知障礙、交往障礙。由于自身聽覺缺陷和語言障礙使他們不能很好地與他人進行語言交往,他們不但無法與健聽人建立適當的關系,而且容易對人產生誤解。例如:有的聽覺障礙兒童當自己的生活用品用完了,看到別人那里有,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用,認為:“我的沒有了,他有,我拿了他的來用是應該的。這樣才叫公平。”可見他們對“公平”的理解是多么膚淺。
聽覺障礙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聽覺缺陷、語言障礙等生理缺陷會對其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消極的影響,他們很容易產生自我貶低、恐怖、焦慮、過敏、行為不當和社會適應不良等問題。
二、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一)聽覺障礙兒童的主要心理問題
聽覺損害和語言缺陷對聽覺障礙兒童的學習和認知活動及個性形成和發展有很大影響,在情緒、個性及行為等方面都會出現一系列障礙。
1.對自我的不良認識
自卑而孤僻,由于聽覺能力一定程度上的喪失,影響聽覺障礙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障礙重重,使他們覺得很難融入社會生活,進入同齡人圈子,導致他們喜歡獨處,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2.對外界事物的不適當反應
(1)敏感而多慮。他們對周圍事物非常敏感,不管與自己有關無關,都會表現出猜疑和焦慮情緒。
(2)任性而依賴。這是大多數聽覺障礙兒童共同存在的不良心理特征。由于聽覺障礙兒童在家中作為弱者總是受到過多照顧,一部分父母對孩子聽力的殘缺有負罪感,認為孩子的耳聾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就千方百計地補償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溺愛放縱。導致他們執拗任性,愛干啥就干啥。在生活上、心理上總是依賴父母,即使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
3.不良的情緒體驗。聽覺障礙兒童如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或曲解其原意時,就過分激動,態度生硬,亂發脾氣,不聽勸告,甚至大打出手。
(二)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聾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唯有個性良好、心態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因此開展聾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加強聾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應該在聾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先行。
2.聾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目標就是培養聽覺障礙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
3.聾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由于聽覺障礙兒童有特殊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上需要進行專門研究和開發。
4.聾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聾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鑒普校現有的教育模式,根據聽覺障礙兒童的特點進行內容、組織形式、方法上的探索。
三、維護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對策
(一)提高聾校教師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要想讓聽覺障礙兒童身心得以健康和諧地發展,教師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給聽覺障礙兒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
1.積極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從中表現自己的才能獲得集體認可;
2.珍視友誼有幾個知心朋友,時常將自己的心事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看法;
3.學會利用保持心理平衡的宣泄方法,如可以寫日記、寫作文、給親人或朋友寫信;
4.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發展特殊的興趣愛好等;適當的時候接受心理咨詢。
(三)營造促進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環境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環境系統支持。
環境支持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方方面面的協作和支持。
2.加強學校教育環境建設。
(1)重視校園環境建設。例如,營造語言環境,設置音響環境,開設生理補償的特殊課程,張貼激勵聽覺障礙兒童自強奮發的名言……
(2)重視心理健康環境建設。心理健康環境建設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游戲等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創造活躍的教學環境,充分運用聽覺障礙兒童心理補償功能,營造輕松愉快的教育環境。
(3)努力營造開放式的教育環境。學校應該有計劃地組織聽覺障礙兒童走出孤獨世界,參加社會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如去參觀、訪問、為社會服務,和健聽兒童開展手拉手活動,參與書畫、舞蹈、體育等各種競賽。
3.加強學校心理健康工作。
(1)建立心理檔案,分類輔導。
(2)開設心理健康活動區。
(3)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形式。
(四)通過團體心理咨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團體咨詢活動能有效提高聾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主動性,使聾生取得社交成功,增強社交自信,促進健康心理品質形成。
(五)滿足青春聽覺障礙學生同伴交往的需要
1.青春期聽覺障礙學生同伴交往特點有:(1)選擇同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迫切與他人交往的需要;(3)在同伴交往中感情投入大。
2.創造能讓聽覺障礙學生與各種人交往的機會。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聽覺障礙學生心理成長。這方面工作需要長期、細致、艱苦、富有創造性,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積極配合與協作,需要考慮個體差異和社會文化背景的特點,更需要理論與實踐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大批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背井離鄉涌向城市,將自己的孩子留在農村,由父母或者親戚撫養照看,因此形成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
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五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0~5歲)達2342萬,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增加了757萬,增幅達47.73%。
“父母外出,子女留守”這種現象的出現,對農村的家庭結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孩子成長的主要場所,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學齡前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關鍵時刻,不得不面對父母缺失,接受家庭結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的變動。那么,家庭功能的弱化會對留守兒童造成怎樣的影響呢?目前已有的研究少有針對學齡前留守兒童,而研究方向主要也是集中在家庭結構、
家庭經濟、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對其社會化的影響,從家庭的撫養、情感交流功能弱化方面探討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社會學、心理學理論探討家庭功能弱化對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影響。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1.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特殊時期的產物,20世紀80年代,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轉型,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進入城市,
面對城鄉二元制的戶籍、教育、醫療等壁壘,使大多數農村孩子無法跟隨在父母身邊,而留守在農村,形成農村留守兒童。
目前學術界對留守兒童概念的界定尚未統一,主要爭議焦點在“兒童年齡”的界定和留守期間的界定。有的學者認為留守兒童指的是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由親人或受托人照顧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6~16歲)的未成年人。有的認為,留守兒童是指父母一方或雙方流動到其他地區,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歲以下的子女。而本研究的學齡前留守兒童主要指的是0~6歲的兒童,這部分兒童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出外務工,而將他們留守于農村上學、生活。
2.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紀70年代,對其概念的定義說法不一。概述而言,對家庭功能的定義可歸為兩類:第一類是運用家庭功能的具體特征來定義。如Beavers用家庭的關系結構、反應靈活性、家庭成員交往質量和家庭親密度、適應性來表示一個家庭的功能;Olson認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統中家庭成員情感聯系、家庭規則、家庭溝通以及應對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類以Esptein和Skinner為代表,主要從家庭完成的任務定義家庭功能。他們認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為家庭成員生理、心理、社會性等方面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環境條件。為實現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統必須完成一系列的任務,如滿足個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需求,適應并促進其家庭成員的發展,應付和應對家庭突發的各種事件等。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個人健康的重要內容,心理學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當事者在那種狀態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狀態,不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陳煒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一書中,將心理健康界定為“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學術界對心理健康的界定各持己見,本研究將心理健康界定為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的
狀態。
三、家庭功能弱化對學齡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齡前留守兒童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階段,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以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為基礎,對其日后的意志力、品質、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主性與適應力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兒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環境,是兒童獲得早期生活經驗、形成最初的道德認識和行為習慣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所有因素都會給個體心理健康帶來影響,如家庭結構、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長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可能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對學齡前留守兒童學習與行為習慣形成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齡前留守兒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學齡前兒童在家庭的教育中學習掌握生活技能、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培養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行為。而學齡前留守兒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受到的家庭教育時間也相應減少了,例如,有的父母雙方外出,對于隔代監護人來說,他們本身就是弱勢群體,需要他人的關心和照顧,再加上本身文化素質較低,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有的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守家中,又要承擔沉重的家務農活或者照顧幾個兒童,根本無暇顧及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
社會學家認為,父母雙方對其孩子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因為父母雙方的教育內容是不一樣的。同時在隔代監護的家庭中,由于監護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對現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對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是放任,在他們的觀念中,只要小孩能吃飽喝足,不生病長大就可以了,很少關注孩子的親情需求,心理需求和行為發展,更沒有科學輔導和有效引導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使得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內容單一,道德品質出現問題,行為習慣養成不良。
瑞士學者讓?皮亞杰將兒童道德意識的發展分為“他律階段”和“自律階段”兩個階段。他律階段,兒童主要通過服從權威來獲得基本的道德意識。那些處于“他律階段”的留守兒童在習得基本社會行為規范的關鍵階段,父母雙方或一方的缺位使他們失去了可靠的權威。權威角色的失效致使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對社會規范的識別和對價值標準的遵從處于盲目和混亂狀態,對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規范意識與法律意識等起到了一定的負面作用。
2.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對學齡前留守兒童個性和心理行為的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孩子在幼年時期如果缺乏父母的教育、撫養和親情,他們的性格、個性都會受到影響。在富有情感中成長的孩子,成年以后性格開朗樂觀,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易獲得幸福感的體驗;在缺乏情感中成長的孩子,成年后易形成個性冷漠自私、缺乏愛心和責任感。
學齡前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外出,長期得不到面對面的交流和情感體驗,產生了嚴重的親情饑渴,有的孩子甚至認為父母拋棄了自己,或者有寄人籬下的感覺。長時間的情感饑渴,導致兒童喪失基本的心理歸屬和心理依戀,使親子關系變得冷漠,成年后便會對他人及社會也是一種冷漠的心態。同時,由于看到其他非留守兒童與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卻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會逐漸產生一種自卑感。學齡前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會遇到不一樣的事情,而這些問題無法得到父母的幫助和解決,就會產生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的產生會讓他們不愿意與別人交流,隨后也會出現孤僻、寡言、郁悶、內向性和逃避。
四、學齡前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途徑
學齡前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出現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具有持久性的特點,因此,解決學齡前留守兒童問題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形成不僅是社會的原因,也有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原因,需要各方力量、各種資源一起綜合解決。“從實質上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集中地體現著城鄉一體化這一社會轉型中多種矛盾和沖突的、綜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問題,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城市發展與鄉村發展、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現狀。”從長期來看,需要國家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改革來解決;從近期來看,則需要家庭、學校、社區共同配合來解決。
1.家庭方面
(1)家長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當前大多學齡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長的教育觀念落后,對孩子期望較少,只關注孩子的吃飽問題,卻不太關注孩子的教育和情感體驗。因此,家長急需改變這些陳舊的觀念,應當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將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行為中,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善于選擇監護人,注重與孩子的情感溝通。筆者認為,學齡前留守兒童年齡尚小,需要母親的親自照料和撫養,所以認為,如果不能把父母都留下,盡可能地留下母親監護。如果實在情況特殊的,請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監護。
(3)長期保持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據有關資料顯示,有的外出務工的父母,一年或者幾年才回一次家看孩子,電話交流也甚少。因此,外出務工的父母,要增加回家的次數,每個星期需和孩子進行電話交流,交流的話題也不要局限于學習,可以多關心孩子的生活、人際交往等情況。
2.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齡前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的第二個場所,一般孩子在3-6歲,會進入幼兒園上學。學校要加強與監護人的聯系,多交流孩子各方面的表現情況,互通信息。學校要多開展較豐富精彩的戶外活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要增加與其他孩子的合作和交流,讓孩子能感覺到溫暖和愛。另外,學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排除孩子的心理隱患,增加情感投入,彌補孩子的情感缺失,使他們感到擁有快樂感和幸福感。
3.社區方面
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會共同的責任。但是,就我國當前教育的現狀來看,社會對兒童發展提供有效幫助的機構太少,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基層很少或沒有相關的兒童少年的社區教育組織,使得農村學齡前的教育與成長在社區教育中尚屬空白。因此,動員社區力量,共同來關愛學齡前留守兒童。
1.良好的家庭氣氛對兒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德萊塞說:“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優美,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對40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發現:家庭氣氛和睦、常有笑聲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高。研究人員認為,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氣氛活躍,會使孩子性格開朗。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生活,能使知識面拓寬,從而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在一個氣氛緊張、父母不和諧的家庭里,父母性情暴躁、出言不文明,對長輩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容易情緒緊張,孩子會為父母關系失調而慌亂、憎恨;緊張的家庭人際關系破壞了應有的溫馨的家庭氣氛,使孩子長期處在負性情緒中,又缺少溫暖和關愛,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父母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兒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家長對待兒童教育方面的認識和觀念,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兒童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這是家長形成不同的教養方式的主要原因。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以相對民主和開放的方式培養兒童的健全的人格,這樣才有利于兒童的心理健康的發展。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兩種。
(1)嚴厲管教論。一些家長沿襲了傳統教育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錯誤地認為孩子小,不懂事,犯了錯誤嚴厲懲罰,他下次就不敢再犯了。這樣錯誤的教育觀念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負面的影響。揚州大學師范學院的陳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對1095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中,家長采取態度不一致、以壓力為主、歧視、經常打罵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兒童。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處在父母高壓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賴、神經質的心理,獨立性和自主性較差,有些幼兒可能變得更加依賴,無主見,有些則可能變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論。采用這種教育方式的父母認同“樹大自然直”,對孩子采取漠不關心、放任自流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漠視孩子內心世界的需要。在這種忽略型家庭中,兒童就會因為得不到關心,得不到父愛與母愛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于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放蕩的不良品質,常常會有情緒不安、反復無常、容易觸怒、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的心態。
二、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的途徑
1.準確恰當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諧的夫妻關系。
家庭環境是指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社會地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及家庭成員的語言、行為、感情的總和。有不良問題的家庭,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往往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使兒童心靈遭受創傷,嚴重的會使兒童精神偏異,危害終生。父母對抗、父母分居、父母離異、父母再婚這些因素會引起兒童心理變化,表現方式有:不安全感、內疚感、自卑、猜疑心理、逆反心理。父母的情緒對家庭心理氛圍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氣氛。
2.親子之間的溝通態度與行為方式
家庭中的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資料、信息、觀點、意見、情感和態度,以達到共同的了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的質量、狀況、方式等將會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學業成績和心理行為問題。鮑姆林德(D.Baumrind)認為親子交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即在父母行為影響兒童青少年發展的同時,兒童青少年以自身的特點接受和影響著父母的行為,它是兒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會關系。親子交往是幫助兒童從自然人走向社會人,完成其社會化進程的重要途徑之一。親子交往就是兒童與主要養育者之間進行的信息傳遞和理解反饋的過程。孩子語言的發展取決一定的親子溝通。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主要是由親子溝通的多寡,很少由于智力的差別決定。例如,在傳統家族中往往老大比弟妹們語言發展得更早,主要因為他們擁有較多的與父母溝通的機會。親子之間良好溝通,可使孩子習得較規范的語言,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還有利于孩子人際關系的形成,孩子在良好的親子溝通中能夠感受到被愛、被需要、被欣賞、被接受,這些就形成了他們在社會中與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適應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