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9 10:25: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經濟運行,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產量穩中有增,保障了農產品市場供給安全
全縣預計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29.46萬畝,較上年實際增加1.56萬畝,占計劃140.8萬畝的91.9%,其中:
1、預計完成大小春糧食播種面積95.17萬畝,較上年實際增加1.77萬畝,占計劃105萬畝的90.6%;預計實現產量16.966萬噸,較上年實際增加0.166萬噸,占計劃17萬噸的99.8%。其中完成夏糧播種面積10.89萬畝,較上年實際減少0.36萬畝,占計劃21.5萬畝的50.7%,實現產量1.054萬噸,較上年實際增加0.0073萬噸,占夏糧產量計劃1.986萬噸的53.1%;完成秋糧面積84.28萬畝,較上年實際增加2.12萬畝,占計劃83.5萬畝的100.9%,預計產量15.912萬噸,比上年實際15.753萬噸增0.159萬噸,增長1.01%。
2、預計完成甘蔗種植20.75萬畝,占計劃21萬畝的98.8%;完成新植更新4.39萬畝,占計劃5.56萬畝的79%;完成甘蔗良種推廣面積3.104萬畝,占計劃4萬畝的77.6%;全縣甘蔗良種覆蓋率已達87%,較去年提高16.7個百分點。
3、預計完成油料種植面積3.*7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0.747萬畝,占計劃2.5萬畝的123.5%,預計產量0.16萬噸,比上年實際增加0.02萬噸,占計劃0.15萬噸的106.7%。
4、預計完成蔬菜種植面積5.454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0.314萬畝,占計劃6萬畝的90.9%,預計產量3.36萬噸,比上年實際增加0.45萬噸,占計劃3.42萬噸的98%。
5、預計完成青飼料等作物種植面積4.999萬畝,比上年實際減少0.741萬畝,占計劃6.3萬畝的79.3%。
6、主要穩糧指標執行情況
(1)預計完成雜交水稻推廣15.27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0.58萬畝,占計劃14萬畝的109.1%。
(2)預計完成雜交玉米推廣16.593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1.383萬畝,占計劃20萬畝的83%。
(3)完成冷涼山區水稻良種推廣8.47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1.01萬畝,占計劃9萬畝的94.11%。
(4)完成水稻規格化栽培推廣14.5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1.3萬畝,占計劃15萬畝的96.7%。
(5)完成玉米規格化栽培推廣14.4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0.8萬畝,占計劃15萬畝的96%。
(6)完成電腦農業推廣13.2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1.92萬畝,占計劃13萬畝的101.5%。
(7)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推廣60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20萬畝,占計劃40萬畝的150%。
7、完成20*年冬季農業開發26.73萬畝,實現產值7806.78萬元,分別較上年實際增加0.24萬畝和1433.9萬元,分別占計劃31.35萬畝和6500萬元的85.3%和120.1%。
(二)水產養殖業發展步伐加快,水產品產量逐年增加
全縣完成水產養殖面積30181畝,比上年實際28586畝增加1595畝,占計劃28856的104.6%,其中池壩塘3004畝,水庫養魚4500畝,稻田養魚22677畝;預計實現產量2334噸,比上年實際1677噸增加657噸,占計劃1962噸的118.9%,其中池壩塘1648噸,水庫82噸,稻田養魚572噸,社會捕撈量32噸。
(三)蠶桑產業發展迅速,逐漸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我縣蠶桑產業培植工作自2005年底正式啟動以來,到目前為止全縣實有桑園面積5813畝,20*年累計養殖蠶種2233張,比2007年的1306張增長71%;鮮繭總產量82.8噸,比2007年的53.4噸增長55%;總產值159.2萬元,比2007年的101.6萬元增長57%;平均單張產鮮繭37.1千克,比2007年的40.9千克減少9%;平均張產值712.94元,比2007年的778.05元減少9.1%;平均收購價19.26元/千克,比2007年的19.01元增長1%;參與養蠶農戶有960戶,平均每戶收入1658.64元(其中:收入10000元以上的有8戶、6000-9999元的有25戶、2000-5999元的有209戶);優質繭率97%;平均畝產值273.87元。
20*年冬至2009年春新建3.1萬畝桑園工作已經在10月下旬全面啟動,并且進展順利。截止12月10日,已從浙江省調入桑苗4442.48萬株(其中:書記、縣長點209.1萬株),占年度計劃數4650萬株的95.54%;組織調供肥料(鈣鎂磷)1586.25噸,占年度計劃數1550噸的102.34%;落實桑園種植面積30934畝,開挖種植溝面積22864畝,已完成種植面積18955畝,占年度計劃數31000畝的61.15%。
(四)農業機械化事業持續發展,對我縣農業現代化建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到20*年末,全縣共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7315.61萬瓦特,其中,柴油發動機動力14119.92萬瓦特,電動機動力3195.69萬瓦特。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732臺,小型拖拉機2327臺,農用載重汽車188輛,農用運輸車379輛,耕整機1054臺,機引犁耙182臺,旋耕機471臺,農副產品加工機械15155臺,聯合收獲機7臺,排灌機械32臺,農機供油點20個,農機修理點64個,農機作業服務組織15323戶,農機從業人員15474人。
全縣實施機耕面積69781畝,完成計劃數的139%;實施機耙面積140797畝,完成計劃數的234%;實施機械收獲水稻面積1400畝;農副產品加工22.57萬噸;農機運輸總量6519.17萬噸·公里,修理各型農機具7517臺,修理農用運輸車1388輛,農機作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對我縣的現代農業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一是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明確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縣人民政府同意下發《*拉祜族自治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補發實施方案》,從今年2月起全縣抽調工作人員近1218人(次)全面開展補發工作。目前已完成18個鄉鎮、148個村民小組的發放任務,共發放經營權證89886份,占應發證數94%。還有2個鄉10個村民小組5898份權證因涉及移民搬遷、糾紛暫未填發,力爭在12月底全面完成補發工作。二是完成中央政策研究所設在我縣竹塘鄉云山村的固定觀察點調查任務。三是完成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及監測點監測分析。四是完成農產品、農資價格信息調查。在勐朗鎮和上允鎮兩個農資、農產品集散地,1-12月份共完成調查12期,從數字顯示,農資價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漲幅都在30﹪以上,復合肥價格上漲近120﹪。大宗農產品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都不同程度上漲,但茶葉價格明顯下降,且降幅很大。
(六)農業科技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
全縣范圍內共舉行種養技術、農機操作技術、農業執法、病蟲害防治以及項目實施技術等各種培訓班502期5.96萬人次,培訓對象主要為農民、鄉鎮和村組干部、縣鄉專業技術人員。
(七)依法行政、依法治農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農業法制宣傳和教育工作得到加強。認真開展了“五五”普法,印發了各類涉農法律法規宣傳材料800份。
二是繼續加大對農資經營戶監管力度,對450戶農資經營單位和個體戶建立經營檔案。
三是積極鞏固2007年縣級文明單位建設成果,認真落實綜治工作和創安工作的各項措施。
四是加強了農業行政執法。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56次,檢查轄區內農資市場28個,農資經營門市176家。依法取締不具備經營資格的農藥經營戶1家,整頓手續不全的種子經營戶2家,對違規經營農資的86家個體戶依法給予警告并限期改正。開展了農機執法活動25次,檢查拖拉機2772輛,發放宣傳資料4358份。開展漁政執法52次,沒收非法捕魚設備14套(價值5200元),依法全部進行銷毀。開展*江水上交通安全檢查水產養殖專項執法及聯合執法宣傳6次,印發宣傳材料5000余份,銷毀小工船21條,竹筏4張,清理機動電漁船8條,檢查苗種場6戶,養殖農戶52戶。
(八)堅持深化改革
1、企業改制
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根據有關企業改制政策要求,國營勐朗蔬菜農場改制工作已經啟動,目前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部署,我局認真做好農場職工的穩定工作,并穩妥有效地推進農場改制。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國發[2006]30號)、《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07]85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普政發[20*]116號)文件精神,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工作高度重視,成立改革領導小組并把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局,由農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我縣改革方案經縣人民政府上報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原則上已同意改革方案,但是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目前體系改革工作正按照有關改革方案內容有序進行中。
(九)積極協調種子良種調供,確保改革過渡期種子市場供應
今年正值種子管理體系改革(種子管理體系改革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中一部分)過渡期,為防止過渡期種子市場良種供應不足的現象發生,縣種子站積極協調調供農業生產用種并及時將生產用種調運到生產一線。全年共調供雜交水稻種子30.54萬公斤,其中種子站調供7萬公斤,市場調供23.54萬公斤;調供雜交玉米種子33.19萬公斤,其中站子站調供30萬公斤,市場調供3.19萬公斤。
(十)及時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挽回農產品損失
1、全縣病害發生面積19.72萬畝,防治9.5萬畝,挽回農產品損失3402.04噸,實際損失3438.46噸,其中:稻瘟病發生5.6萬畝,防治1.1萬畝,挽回損失190噸,實際損失980噸;稻白葉枯病發生1.7萬畝,防治0.5萬畝,挽回損失100噸,實際損失385噸;稻曲病發生1萬畝,防治0.4萬畝,挽回損失80噸,實際損失170噸;玉米大小斑病發生2.5萬畝,防治0.6萬畝,挽回損失180噸,實際損失645噸;水稻其它病害發生1.3萬畝,防治0.5萬畝,挽回損失100噸,實際損失225噸;其它糧食作物病害發生7.62萬畝,防治6.4萬畝,挽回損失2752.04噸,實際損失1033.46噸。
2、全縣蟲害發生94.9萬畝次,防治95.55萬畝次,挽回農產品損失144501.03噸,實際損失42402.03噸,其中:稻飛虱發生15.5萬畝次,防治17萬畝次,挽回損失4650噸,實際損失620噸;稻螟發生1萬畝次,防治1.5萬畝次,挽回損失150噸,實際損失50噸;稻縱卷葉螟發生0.6萬畝次,防治0.3萬畝次,挽回損失45噸,實際損失63噸;粘蟲發生1.9萬畝次,防治2萬畝次,,挽回損失475噸,實際損失95噸;稻癭紋發生0.65萬畝次,防治0.65萬畝次,挽回損失130噸,實際損失26噸;水稻其它蟲害發生4萬畝次,防治4萬畝次,挽回損失800噸,實際損失100噸;玉米螟發生1.3萬畝次,防治1.3萬畝次,挽回損失195噸,實際損失39噸;玉米地下害蟲發生0.7萬畝次,防治0.7萬畝次,挽回損失154噸,實際損失21噸;蔬菜斑潛蠅發生1.4萬畝次,防治2.4萬畝次,挽回損失1025.92噸,實際損失113.96噸;菜蚜發生1.8萬畝次,防治2.2萬畝次,挽回損失1945.8噸,實際損失216.18噸;甘蔗蟲害發生39.8萬畝次,防治37萬畝次,挽回損失124762.57噸,實際損失38241.52噸;其它作物蟲害發生26.25萬畝次,防治26.5萬畝次,挽回損失10167.74噸,實際損失2816.37噸。
3、農田地草害發生124萬畝次,防治面積121.5萬畝次,挽回農產品損失54205噸,實際損失13245噸。
4、農田(地)鼠害發生19.5萬畝次,防治面積26萬畝次,挽回損失4095噸,實際損失780噸;甘蔗鼠害發生5萬畝次,防治7萬畝次,挽回損失12500噸,實際損失750噸。
(十一)農業主要在建項目實施順利
1、農村沼氣建設項目
2006年下達我縣農村沼氣國家級和省級建設項目共4000口,每戶國家補助資金1000元,合計400萬元。該項目原計劃于2007年底完成,但是由于交通、施工條件及農戶資金投入量不一等客觀因素,造成項目實施進度有一定落后。到20*年末,累計向鄉鎮下撥項目建設資金249.46萬元,購買灶具4000套,投入資金86.26萬元。累計建成沼氣池3409口,占計劃4000口的85.23%,其中:國債項目完成1714口,占計劃2000口的85.7%;省沼完成1695口,占計劃任務數2000口的84.75%。目前正抓緊督察,加大力度抓緊實施,力爭盡快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
20*年下達我縣國債沼氣建設項目1664口,目前項目資金,經我局向有關部門提出開工申請,部分項目鄉鎮已經開始實施。
2、測土配方施肥項目
該項目于2006年國家農業部立項,項目連續實施年限3年,項目總額投資200萬元。今年全縣完成配方施肥面積60萬畝,占計劃60萬畝的100%。其中:配方施肥25萬畝,占計劃25萬畝的100%;核心示范樣板2萬畝,占計劃2萬畝的100%;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全縣加權平均畝產量由203.9千克增加到237.7千克,增加糧食2027.66萬千克,增產值2430.9萬元。
3、*縣玉米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項目
該項目于2007年農業部立項,項目總投資187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生產示范面積5000畝,東回鄉東崗村、回弄村新建水池水窖120口,帕嶺到回弄沙石路3.7公里,新建土壤化驗室4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玉米生產示范面積5634畝,完成計劃5000畝的112.68%;400平方米檢測化驗室進入裝修階段,年底竣工驗收;配套建設的小水窯、小水池120個2400平方米、修建田間機耕道1條3.7公里,已完成規劃和圖紙設計,并交縣建設局邀標。
4、農民培訓項目
(1)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
由農業部、財政部共同組織,*縣是首批實施項目縣之一,于20*年被批準立項目,項目資金75萬元,建設內容主要為:深入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的“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今年內組織實施10個鄉(鎮)50個村委會,每村50人,共計2500人涉及12種主導產業技術培訓,以科技支撐來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培訓任務已經全面完成,實際共開設51個教學班(其中:村級動物防疫員1個班學員51人),招收農民基本學員2551人,實行固定基本學員,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培訓取得了很好效果,推動12個產業發展,推廣新技術12項。
(2)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今年我縣爭取到由農業部立項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任務1000人,投入資金37萬元。縣農廣校按照項目要求,分別開設了計算機操作員、茶葉加工、農機操作等專業培訓班,全面完成1000人培訓任務,轉移就業950人,并開展職業技能鑒定1000人,學員全獲資格證。并且采取進鄉村基層培訓,方便農民學習,就地就近轉移,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使學員收入比未培訓前大幅度提高。
(3)綠色證書培訓
共招收綠證學員3051人,完成計劃任務1300人的234.6%,采取與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等項目相結合,進行規范系統培訓,分別開設了種植專業、畜牧專業、水產專業,有2551人結業獲證,其中黨員321人,團員570人,婦女1548人,35歲以下1570人。
(4)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培訓
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行程15600公里,到達全縣150個行政村,194個村民小組,組織專兼職教師進村741人次,播放VCD農業技術640場,開展培訓194場,培訓農民15476人.次。另外,直通車助推完成全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255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00人,十萬農民科技培訓500人,續建科技書屋30個,續建致富早班車廣播站13個,并積極參與本縣蠶桑、冬季農業開發,測土配方施肥培訓工作,為全縣各種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任務完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土地經營權證補發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明確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縣人民政府同意下發《*拉祜族自治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補發實施方案》,從今年2月起全縣抽調工作人員近1218人(次)全面開展補發工作。目前已完成18個鄉鎮、148個村民小組的發放任務,共發放經營權證89886份,占應發證數94%。還有2個鄉10個村民小組5898份權證因涉及移民搬遷、糾紛暫未填發,力爭在12月底全面完成補發工作。
6、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項目
完成了3個省級、6個市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項目,主要實施內容為村容村貌整治,累計投入資金191.73萬元,農民投工投勞17033個(折資40.04萬元)。
7、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項目
繼2006、2007兩年成功實施中央和省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后,*年又爭取到50萬元的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項目。項目啟動后,在全縣20個鄉(鎮)開展宣傳動員20余次,粘貼宣傳公告20余份,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引導農戶購買農機具174臺(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5臺,小型拖拉機及微耕機169臺,使用補貼資金50萬元,拉動農民投資農業機械資金113.83萬元。
8、*縣“雙高”糖料綜合技術推廣及甘蔗與馬鈴薯間套種示范項目
完成“雙高”糖料綜合技術推廣面積21000畝,占計劃數20000畝的105%,完成甘蔗與馬鈴薯間套種示范51畝,與其他作物間套種示范450畝,目前長勢良好,可望完成預定各項指標。
9、實施*市科技局“兩高一新”甘蔗良種引進繁育示范項目,完成種植面積630畝,占計劃數500畝的126%。其中:甘蔗良種繁育實施計劃面積為50畝,實際完成55畝,占計劃面積的110%;甘蔗良種示范種植實施計劃面積500畝,實際完成面積575畝,占計劃面積的115%。同時引進新一代甘蔗良種云引10、15、18、42號四個優良品種進行試種。
10、積極參與完成20*年農業綜合開發”甘蔗良種繁育示范推廣”和“生態茶園增效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完成甘蔗科技示范園361畝,占計劃300畝的120%,完成茶葉科技示范園315畝,占計劃300畝的105%,已7月份通過項目驗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較弱。
由張公緒[1]提出的選控圖主要用來解決連續工業過程的統計質量控制問題。該圖的設計根據非控系統中因素的多少分為兩類,即單因素控制圖和多因素控制圖。其中多因素控制圖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數據擬合后,再利用最小二乘法(LS)估計模型參數,因此該類控制圖也稱為回歸控制圖[2]。通常連續工業工程的數據被認為是具有平穩性的,所以基于一般回歸模型的控制圖設計是合理的。但經濟金融過程產生的數據確大多呈現出顯著的非平穩特性,若仍繼續沿用經典回歸模型擬合數據,則會導致虛假回歸(即“偽回歸”)問題的產生,基于該類模型進行回歸控制圖的設計及應用,顯然是不合理的。
差分法是用來克服“偽回歸”的常用方法,即通過差分運算將非平穩序列轉化為平穩或近似平穩序列,但該做法過程中出現的多變量間長期關系的信息缺失比較嚴重。實際上雖然數據序列自身的變化是非平穩的,但多個序列間卻存在非常密切的長期均衡關系,Engle等[3]提出了協整(Co-integration)理論,該理論可有效衡量序列間是否存在這種關系。由協整理論可知,如果兩個或更多序列變量具有相同的單整階數,且它們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則序列殘差平穩,從而避免了“偽回歸”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日趨完善,農民收入水平、生活條件均得到明顯提高和改善。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作為農業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更是保證農業經濟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合理有效測定,不僅對總體把握中國農業科技進步水平有利,同時對于提高農業經濟運行過程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深入系統研究國內起步于上世紀80 年代,學者研究的焦點多集中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的測算上,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較少且研究方法也相對單一[4,5]。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方法多以C-D 生產函數[6-8]和索洛余值法為主[9-11],但結果顯示,應用不同的測算方法,同一時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結論差異明顯[12-14],這說明目前采用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方法有待完善和提高。可以看出,基于C-D生產函數模型測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時,大多文獻構建回歸方程都沒有考慮農業產出及其各生產要素序列的非平穩性,這極易產生虛假回歸問題。因此,本研究在改進的C-D生產函數模型的基礎上,構建農業總支出、資本投入、就業人數和農業用地等多要素間的協整回歸模型,并對協整回歸模型殘差序列進行過程監控,從而確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有效測算,進而實現對農業經濟運行過程的有效監控。
1 農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過程監控原理設計
為有效進行農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過程監測,首先對時間序列變量自身的平穩性、變量間協整關系的存在性進行檢驗,其次基于面板數據構建序列間的協整回歸模型,最后對協整回歸模型的殘差序列采用控制圖進行過程監控,結果顯示序列間的均衡關系受控時,完成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有效性測算,這為監測農業經濟運行過程的質量提供重要參考。
2 實證分析——農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過程監控
2.1 樣本數據的收集及預處理
為了避免時間序列數據的多重共線性,選取中國1990-2009年全國30個(后因重慶市的數據被納入采用了31個省市的數據)省市的年度面板數據,數據均來自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農業總產出采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單位:億元)的年度數據,為剔除物價因素的影響和干擾,折算為以起始年1990年為基期的不變價格。資本投入采用農村固定資產投資中的農業固定投資數據(單位:億元),為排除通貨膨脹的影響,利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折算為以起始年1990 年為基期的不變價格。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投入采用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人數(單位:萬人/年),農業生產的土地投入量采用農作物播種面積(單位:103 hm2)的數據,該數據相對于耕地面積而言更能說明土地的實際投入使用情況。
2.2 樣本過程的模型構建
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檢對選取的面板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均不能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故接受原假設,即認為各地區農業總產值和農業各生產要素的面板數據是非平穩的;通過對序列數據一階差分的檢驗,在10%顯著性水平下均拒絕原假設。由此,可認定樣本序列均為非平穩的一階單整過程,即I(1)過程。
樣本序列的同階單整特性是進行協整檢驗的基礎,基于此進一步檢驗各非平穩序列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從而有效避免偽回歸問題。面板數據的主要協整檢驗方法有:Kao檢驗、基于LM檢驗的殘差檢驗法、基于似然的協整檢驗以及Pedroni 檢驗等。其中Pedroni檢驗在模型殘差的基礎上構造出7 個統計量,采用這7個統計量進行面板協整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根據協整檢驗的結果,獲取模型的具體形式。進行面板協整模型的參數進行估計之前,首先選擇效應模型的種類,如果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則利用虛擬變量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如果選用隨機效應模型,則利用廣義最小二乘法進行估計。用yit、kit、lit、mit分別表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業固定投資、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和農作物播種面積的序列數據,利用模型(4)構建固定效應協整回歸模型。
2.4 控制圖應用結果分析
由于回歸方程的殘差通過了平穩性檢驗,說明時序變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即變量間具有協整關系,從而避免了虛假回歸問題,基于協整回歸模型,對其殘差項序列采用修正Shewhart型控制圖進行過程監控(圖2),由圖2可以看出,中國1990 — 2009年間的相關農業數據擬合協整回歸模型的殘差序列均處于受控態,即無異常點出現。這說明農業總產出與農業資本投入、人力投入以及土地投入等因素具有長期均衡關系,且整個發展過程均處于受控過程,無任何異常發生。這也說明基于協整回歸模型得到的參數是有效的,進而利用式(3) 計算該期間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合理有效的。
在全縣上下全面貫徹全市年中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五大工程”,奮力實現各項工作上檔進位的熱潮中,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迎來了全市上半年農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在我縣隆重召開。在此,我謹代表縣四家班子和全縣各族人民對各位領導、同志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地處河池西北部,總面積3192平方公里,目前總人口16.8萬人。縣情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城、三縣、三鄉、四基地”。“一城”:就是紅水河上第一城。廣西母親河--紅水河流經的第一個縣城就是我們,紅水河穿城而過,整個縣城位于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3a景區中,目前正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三縣”:一是國家林業大縣。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4.02%,排在廣西第一位,今年4月份被列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有6個國營林場和一個自治區級保護區,林朵林場榮獲“全國十佳林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二是水電大縣。我縣水電資源占紅水河流域總蘊藏量的45%,是中國第二大水電站-龍灘水電站的所在地。三是庫區移民大縣。龍灘水電站一期工程庫區搬遷安置移民近3萬人,約占全縣人口五分之一。“三鄉”:就是中國油桐之鄉、中國金花茶之鄉、中國山雞之鄉。全縣有油桐面積45萬畝,金花茶13.3萬畝,山雞年飼養量達164.3萬羽。“四基地”,就是廣西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庫區生態淡水養殖基地、珍稀植物種植基地、電力能源產業基地。另外,我縣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有十大景區景點,其中有2個3a級景區,是休閑養生的好地方,目前正在創建廣西優秀旅游縣,力爭明年創建成功。近幾年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各兄弟縣市區的關心支持下,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有3年獲得“廣西經濟發展進步縣”稱號,有1年獲得“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稱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工業發展迅速,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都是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生產方式,經濟增長質量不高,資源環境壓力巨大,溫室氣體排放量高居世界前列。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中國作為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在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妥善處理環境問題不僅是對世界的貢獻,也是解決中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既是《國際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要求,也是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一、碳金融的產生及概念
1.碳金融的產生
《京都議定書》最重要的成果是它明確了碳排放的總量目標和分解指標,對附件一國家(主要是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作出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定量限制。《京都議定書》還規定了三個靈活機制:聯合履約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國際排放貿易機制(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ET)。在《京都議定書》的約束下,每個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具有了商品的屬性。由于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影響的無差異性(即不同地區排放的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增溫效果),以及各國進行碳減排的成本不同,碳排放權因此具有了價值,從而在減緩氣候變化領域形成了以二氧化碳排放權為交易對象的市場,并直接催生出碳金融市場。世界銀行2006年將提供給溫室氣體減排量購買者的資源定義為碳金融。由此看來,廣義的碳金融是指與二氧化碳排放有關一切經濟、金融活動。
1.2碳金融的概念
碳金融是由低碳經濟的發展而催生出的一個全新的金融概念。世界銀行對碳金融的定義為:“碳金融是指向可以購買溫室氣體減排量的項目提供資源”。①由于其“可以購買溫室氣體減排量的項目”將碳金融局限于《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和聯合履約機制(JI),而只有這兩個機制才能獲得“經核證的減排量”(CERs),因此世界銀行的對碳金融的定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索尼亞·拉巴特(Sonia Labatt)和羅德尼·懷特(R·R·White)從環境金融的角度出發,認為碳金融是指在碳約束社會下的一種對金融風險與機會的探索,并通過市場機制轉移環境風險并實現環境目標。
筆者認為,狹義的碳金融是指各利益主體(包括政府、企業以及環境保護組織等)間對溫室氣體(尤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或排放配額進行交易的金融活動;廣義的碳金融則是圍繞“碳排放”的一切金融活動,既包括碳金融的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也包括財政、金融、監管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體系。
二、研究碳金融在農業經濟中的理論意義
2.1碳金融研究的理論意義
現代金融理論從誕生至今已經具備了一套較為完備的理論框架,確立了其在經濟金融領域中的正統地位,并且在此基礎上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碳金融是現代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它是對傳統金融的延伸和升華。碳金融研究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本文的研究定位在碳金融如何在農業經濟中發揮作用,以期在這方面發現其價值。
2.2碳金融是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問題的雙贏解決方案
碳金融是全球各國政府、各利益集團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公共問題的博弈結果,它創造性的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轉化為一種金融產品,并通過金融市場相互交易機制使買賣雙方獲益,從而將環境保護的義務轉化為一種經濟活動,使其具有盈利性,大大削弱了各國經濟發展與溫室氣體減排的矛盾,刺激各國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將溫室氣體減排由呼吁和倡導轉變為實際行動。
2.3碳金融是我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核心支柱
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不甚合理,直接導致我國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若我國繼續保持快速的經濟發展,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將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要保證我國經濟的長足發展,必須發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經濟。
三、碳金融研究對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
中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現代經濟的崛起雖然改變了重農輕工的經濟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仍是舉足輕重的,因為它為人民提供滿足最基本需求的食物,是其他行業無法取代的。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粗放發展模式也帶來了資源枯耗和生態環境破壞等嚴重的負面效應,這些負面效應不光嚴重影響到城市生活環境,對農村的影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農村生態環境本就脆弱已成為環境保護的盲區。解決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既要治理好其他產業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也要改變傳統的對生態環境有破壞的農業生產方式,發展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低碳農業。碳金融的研究成為我國由粗放式經濟發展向低碳模式的轉變的方法之一,同時也為傳統的高碳農業向低碳農業發展轉型提供了開辟了新的途徑。
注解:
①http:///Router.cfm Page=FAQ&ItemID=24677#4
參考文獻:
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
眾所周知,我國的經濟發展增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保持了同樣的趨勢。但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業發展模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更加重視發展質量,則經濟增速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下降。清楚的認識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有助于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
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運行態勢分析。總體上來說,近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運行態勢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狀態。具體表現為主要農產品持續增產,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并保持相對穩定的市場價格。農民群體的農業收入呈現出上漲的勢頭,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同時,一些現代化科技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普遍利用也極大的豐富了農村地區與外界的聯系,不僅擴大了農村經濟增收的渠道,也積極拓展了大量的農業產品市場。
結合實際情況來說,首先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速穩中趨緩。正如上文所述,這是由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轉型所決定的,也實際市場自發的調節結果。盡管在各種氣象災害、農業災害的不利影響下,我國主要農產品的產量仍然保持了比較平穩的增速。盡管偶爾增速下滑,但是始終保持著增長的態勢。例如谷物、棉、油、糖等大宗的農產品基本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當然農作物的生長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然天氣條件的影響。與此同時,畜牧業的發展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豬肉、禽蛋等常見的生活物資都以不同的比例在增長。
其次,正是由于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貿易形勢也發生了喜人的轉變。在進出口總量緩慢增長的前提下,出口的增速明顯大于進口的增速。這就意味著,我國農產品的進口總量不斷下降,而出口的農作物比如谷類糧食卻在不斷增加,有望實現貿易逆差。
最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價格也不可避免的有所上漲。受到自然災害、動物疫病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特定農產品的價格會在一定時間內、一定幅度內進行波動。比如,禽流感病毒使得人們刻意避免雞鴨等家禽的購買與食用,導致該類產品的價格不斷下降。而在這一事件平息之后,家禽及其副產品的價格又會逐漸回升。主要來說農產品市場會根據真實的環境自行調節價格,加上國家和政府在必要時候進行的宏觀調控,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基本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不至于對市民的正常生活產生過大的影響。
農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同時,不得不注意到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尖銳的矛盾,嚴重制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農業的發展很多時候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污染,對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破壞了土地自身的生態系統,降低了土地的營養和自愈能力。農村經濟結構中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也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而很多企業往往缺乏環保意識和環保技術,導致各種污染嚴重破壞了周邊的自然環境。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人口劇增的問題,這就對農村地區的空間資源、自然資源、環境資源等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市場供求關系也可能會因此發生改變。這種以付出昂貴代價的農村發展模式根本無法實現長遠健康的發展,最終必然會反過來制約農村地區的發展。
另一方面,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已然成為我國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農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量、重金屬超標、非法加工肉制品等等問題引發了人們對農業安全的擔憂,從而對農業生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負面影響,可能會縮小農產品市場。這些問題的發生不得不追究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在農業經濟發展的轉型時期,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對于成功過渡到新的發展時期具有積極意義。而我國當前農業生產缺乏有效監督的現狀必須采取措施加以改變,其中發揮農業職能部門的作用和大眾的監管作用,建立完善的農業市場監管機制,并落實到實際操作中是必要的措施。
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展望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大同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重點扶持培育“1+3”項目為抓手,積極應對困難和挑戰,農業農村經濟克服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等不利影響,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1運行特點
2015年上半年,大同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8.91×108元,增加值15.52×108元,分別增長4.22%和4.0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88元,增幅9.3%,高出山西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排全省第3。前8個月,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40.9×108元,同比增長98.9%,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主要呈現六個特點:
1.1糧食生產穩中趨好
春耕備耕搶前抓早,生產資料價格穩中有降,播期和作物生長前期降雨適時,糧食生產開局良好。一是糧食面積穩中有增。農作物總播面積32.81×104hm2,同比增長2.3%,其中糧食作物28.43×104hm2,同比增長1.8%;二是增產措施落實到位。旱作農業和玉米豐產方地膜覆蓋項目投入5140×104元,同比增長32%,實施部級“糧食高產創建萬畝(1畝=0.067hm2,下同)示范片”17個,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工程0.9×104hm2,創建農技試驗示范基地45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27項,農民科技培訓達10×104人次;三是著力應對災害性天氣。播期采取了多策保墑、增雨保溫等措施,積極應對風凍低溫和局部干旱;在6月和8月全力抗旱奪豐收,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墑指導,落實抗旱措施,加強病蟲害監測防控,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隨著9月多次較大降雨過程,旱情得到根本解除。預計初霜凍可能發生在9月下旬,較常年略偏晚,對糧食生產較為有利。
1.2畜牧業生產逆勢上揚
面對年初全國生豬、雞蛋、羊肉、牛奶價格全面下滑,市場低迷的困境,按照2014年在大同市召開的第二次山西省畜牧業大會部署,圍繞畜牧業“三個翻番”,大力培育10個畜牧標桿園區,加快提質增效步伐,畜牧業實現穩定增長。在2014年底累計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795個基礎上,2015年新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97個,在建小區103個,建設重點從過去相對單一的規模擴量為主向科技興牧、規模經營、產業鏈條延伸三線并重提升。奶牛、肉牛和生豬規模場實現人工授精技術全覆蓋,規模牛場全株青貯和TMR機使用率均達100%,全面啟動了羊人工授精、全株青貯、TMR機技術集成和推廣。牛、豬和家禽飼養量分別達36.2×104頭、172×104頭和700.9×104只,同比分別增長5.1%、2.8%和8.3%,奶牛存欄8.5×104頭,同比增長4.8%;羊飼養量達399×104只,同比增長16.1%。肉、蛋、奶總產分別達到10.5×104t、11.6×104t和11×104t,分別增長8.6%、1.3%和8.1%。
1.3農業產業化經營提檔升級
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接二連三的發展思路,圍繞做強做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繼續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促進提檔升級。大同市政府拿出1500×104元扶持龍頭企業建設,多次召開銀企對接會,面對面解決企業融資難,鼓勵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繼2014年糾偏古膳要道食品在上海Q板掛牌后,大同綠苑飲品有限公司和上皇莊崗酒廠2015年也成功登陸,實現與資本市場對接。大同新發地冷鏈物流市場項目主要工程基本完工,配套設施加速推進,經營商戶招租全面展開。新榮伊磊牧業、廣靈雁飛食用菌,大同縣恒升奶牛、周士莊“雙百萬”蛋雞基地各養殖場等成長型龍頭企業也在持續建設,加快達產達效。前8個月,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51.7×108元,同比增長11.8%。大力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制定了《實施方案》,成立農產品電子商務協會,依托新發地營銷網絡優勢,重點推廣“一畝田、貢天下”等一批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培育多種電商發展模式,打造農產品電商龍頭企業。“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深入推進,新申報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144個,優選“一縣一業”項目25個,共獲省級補助2852×104元,總數累計分別達751個和71個,促進了農業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
1.4“1+3”重點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百園立農工程自2013年啟動實施以來,市級累計安排1.35×108元進行扶持,三年來共完成投資69×108元,已建成以土地集中、資本集聚、產業集群、技術集約、空間疊加為特征的規模養殖、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等六大類園區102個,2015年在建園區30個。同時,市里從各類新建、改擴建園區中優選出種養加各10個標桿園區予以重點扶持,涌現出一大批標準高、規模大、發展快、勢頭強、效益好的新園區。全年計劃投資23.95×108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資18.8×108元,占計劃的78.5%。
1.5設施農業轉型發展
繼續保持熱度不減、力度不減、投入不減的強勁勢頭,市政府拿出3500×104元進行扶持,連續6年以每年0.2×104hm2的規模推進。截至8月底,新發展設施農業0.1×104hm2,累計達到1.57×104hm2。全市蔬菜播種3.52×104hm2,總產量72.1×104t,實現產值14.4×108元。在設施農業生產上,更加注重由擴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突出了棚內栽培品種的優化,由大路菜為主逐步向冬棗、藍莓、櫻桃、油桃、瓜果、菌類生產大幅調整。
1.6農業農村改革穩步推進
一是保質保量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市委常委會先后兩次聽取匯報、專題研究部署,分別召開了現場推進會和多次工作推進會,7月初完成全部航拍作業,1∶2000正射影像圖按期交付各縣(區)使用。截至8月底,共落實確權經費6858.7×104元,培訓人員1.85×104人次,清查村939個、農戶18×104戶、耕地17.33×104hm2,分別占任務的99%、91%和88%,解決矛盾糾紛174起,通過公開招投標縣(區)聘用測繪公司35家,各項工作進展有序。二是扎實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培訓人員6693人次,有1962個村在深入清查的基礎上,正在全面整改;陽高等3個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試點縣區積極啟動相關工作。三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勢頭強勁。新增農民合作社446個,總數達5439個,帶動農戶14.8×104戶,占農戶總數的22%,累計培育國家級示范社39家、省級示范社142家、市級示范社254家;新增家庭農場75個,總數發展到546個。四是科學編制“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規劃。
1.7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
年初制定了《2015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行動計劃》,采取按月調度通報、實地督查、現場推動、財政獎補等措施,扎實推進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建設。全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計劃投資34.8×108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資11.74×108元,占計劃的33.7%。按照山西省的統一部署,7月初召開了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現場推進會,實地觀摩了陽高縣大泉山、鎮邊堡,天鎮縣新平等示范村,對50個示范村支部書記和鄉鎮干部進行了專題培訓,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涌現出南郊區楊家窯,靈丘縣車河,陽高縣大泉山、鎮邊堡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工礦一體、生態休閑、歷史文化名村,保留了鄉村記憶,彰顯了農村特色。
2存在困難問題及對策
盡管2015年以來農業農村形勢較好,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在除了8月旱情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影響之外,接下來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生鮮乳市場低迷仍未根本好轉。當前,生豬養殖已進入高盈利區間(全國豬糧比價9月初已升至7.78∶1),頭均收益在500元左右,預計年內豬肉價格仍可能高位運行;羊肉市場回暖,一般養殖場每只收益在100~200元之間;蛋雞養殖也已盈利,每只收益為15~20元,但是賣奶難的困擾還在持續,畜產品價格波動周期愈加頻繁,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這些都可能對畜牧業發展造成沖擊。二是現代農業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困難,投入不足較為普遍。三是農民增收壓力增大。受經濟下行影響,農民外出務工渠道收窄,勞務收入下降;同時,盡管全市農民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梯隊,但與兄弟市在絕對數上有著明顯差距。為此,下一步要重點落實6方面舉措:
2.1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繼續搶抓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扶持牛羊肉生產、糧經作物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設施農業集中連片建設和全省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等政策機遇,積極爭取農業項目扶持增量資金;同時,盤活用好市級扶持現代農業建設存量資金,突出全程跟蹤和精細化管理,增強扶持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持續放大政策效應。
2.2深入推進“1+3”重點工程建設
強化組織領導和按月調度,開展實地督查及考核,優化政府服務,深入開展農業系統五位一體幫扶,扶持園區、基地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實施好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等項目建設,引領帶動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2.3著力促進畜牧業提質增效
堅持量為基礎、質為關鍵、效為核心,著力抓好畜牧養殖“五項技術”(人工授精、全株青儲、TMR機應用、科學免疫、分群飼養)、“兩個模式”(廣靈彤陽合作社為代表的規模場科學精細養殖模式和以新榮忠立合作社為代表的分娩隔離技術和大型農用機械化生產模式)的推廣示范,帶動畜牧業提質增效。
2.4謀劃好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大文章
按照蒙晉冀(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合作區“建設北方奶都、全球馬鈴薯基地、北方肉業生產中心、長城金三角區域反季節蔬菜交易中心,京津地區的后花園、菜籃子和生態屏障”的規劃,全面建設地理標志性特色農業、雁門關生態畜牧養殖、綠色、有機設施農業,小雜糧生產、京津特色米袋子和綠色菜籃子供應五大基地。實施品牌戰略,做好“中國小雜糧之鄉”申報,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力度,促進農業農村電商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2.5深入推進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強化“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推進產權交易平臺體系建設,促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和規模經營,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創新“三農”金融服務。
3政策建議
3.1制定專項用地保障政策,破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瓶頸
如受征占地選址、補償安置、用地指標等影響,采煤沉陷區治理搬遷安置項目大部分還在開展前期準備,這也是全省的共性問題。建議:為了很好地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搬遷項目,省里統一研究出臺相應的用地保障政策,預留一定建設用地指標專門用于相關項目實施,并劃撥使用。
從以上數據看,2011年度浙江省農藥行業總產值、銷售產值、產量都有所增長,但利潤總額從2009年起連續下滑:2009年比2008年下降83.2%,2010年又比2009年下降42.1%,2011年利潤總額較2010年同期又下滑49.1%,僅實現利潤總額3.3億元。分析浙江省農藥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2011年氣候異常,年初北方大旱,到春夏交替時又出現大面積的暴風雨,五、六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大面積干旱,影響了農藥的銷售和使用。二是去年病蟲害總體看呈現較輕的態勢。三是浙江省農藥行業的支柱產品——草甘膦原藥自2008年5月份價格達到歷史高位后,生產銷售一直低迷,目前價格約在2.35~2.4萬元/噸,雖然較前略有上升,但仍抵銷不了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而造成的成本上升,同時由于30%以下的草甘膦制劑被國家叫停后,正規企業為了處理草甘膦母液,每噸草甘膦原藥要增加2000多元成本,市場價格的競爭,使80%以上的草甘膦生產企業無法開工,據有關方面估計,2011年全國在勉強維持正常生產的草甘膦企業不足10家,而且都基本處于虧損狀態。四是去年自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核電事故以及由希臘的國債危機引起的歐債危機,使本來就跌入低谷的世界經濟受到接連重創,明顯影響了我國農藥的出口,也減少了浙江省農藥原藥的出口量。五是企業的財務費用顯著增加,浙江省農藥行業2011年度財務費用同比增加61.3%,其中銀行利息支出同比增加47.1%,使本已困難的農藥行業雪上加霜。
二、2011年度企業情況簡析:
從企業報送的統計數字看,總產值超過1億元的有28家,其中排位
前十名的是:新安股份、金帆達、拜耳作物、升華拜克、上虞穎泰、新農股份、禾本科技、錢江股份、樂斯化學、嘉化集團。從利潤總額看:報送的48家企業中,盈利34家,虧損13家,報零1家,利潤千萬元以上的僅有8家企業,依次是:升華拜克、上虞穎泰、樂斯化學、新農股份、中山集團、錢江股份、金帆達、浙江嘉華。從可以同比的企業看:利潤增長的有19家:升華拜克、上虞穎泰、新農股份、中山集團、浙江嘉華、浙江禾田、溫州鹿城東甌、長興一化、浙江世佳、浙江威爾達、紹興東湖、浙江惠光、一帆科技、桐廬匯豐、浙江斯佩斯、杭州禾新、臺州大鵬、龍灣化工、東陽金鑫;利潤下降的有15家,減虧的有4家,增虧的有5家,有3家轉盈為虧,有5家未報利潤數據,1家無2010年數據。此外,臨海利民化工有限公司因農藥所占比重過小,所報全廠數據未列入比較。
三、 目前浙江省農藥行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2010年6月2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明確從2010年7月15日開始,取消包括406個稅號產品的出口退稅,其中涉及40余種農藥及中間體品種,“名氣”最大的當屬草甘膦。因為浙江省農藥企業對出口的依賴度在全國各省中是最高的省份,浙江省農藥出口的數量已占農藥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浙江省是草甘膦生產大省,2011年草甘膦原藥的產量已經超過13.4萬噸,因此這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浙江省農藥行業總體影響較大。
2、人民幣的匯率持續走高,對浙江省農藥出口影響較大,明顯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加了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出口企業的風險。
3、2011年6月1日開始,國家調整了電價,同時高溫季節浙江電力供應出現緊張的局面,對浙江省農藥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由于2011年國際原油價格始終維持在100美元左右高位波動,帶動了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而農藥行業因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農藥價格不能隨原材料價格上漲同步調高,增加了農藥企業經營的困難。
1.1經濟效益企美公司產品出口11個國家,2008年公司銷售額達到了3500萬元,6a間攀升了近100倍,其中80%來自出口,創匯達400萬美元。2009年在金融危機形勢下,該公司上半年仍實現產值1750萬元、利稅35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2%和20%;產品出口率增至90%以上;出口創匯225萬美元,同比增長12.5%,經濟效益良好。
1.2社會效益企美公司擁有基地467hm2,直接帶動農戶1090戶,把有機生產理念傳播給廣大農民,改變了農民固有的種植生產模式,社會效益顯著。
1.3生態效益公司通過發展有機生產,不投入農藥和化肥,把農業面源污染降為零,實現了農業的節能減排,極大地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
2種—養—加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2.1企業概況
該模式以蘭鑫小雜糧專業合作社為代表。該合作社位于永年縣永合會鎮臺口村北的洺河灘,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永年縣文蘭種養有限公司,是1個集種養為一體的鄉村農場。目前該企業占地面積200hm2,擁有固定資產500余萬元,流動資金150萬元,合作社設施齊全、制度完備,多年來一直從事以沙荒治理、開發為主的旱作農業生產活動,在長期農業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種養經驗,成為引導周邊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農業龍頭企業。
2.2模式簡介
種—養—加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是以荒灘治理為主,農、林、牧綜合發展,集種、養、加、休閑為一體的循環發展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現在4個方面。(1)以沼氣為紐帶的循環模式:肉牛養殖—沼氣池—小麥、玉米、谷子等農作物種植三位一體。(2)產業鏈延長增值型:油葵種植與食用油加工相結合,谷子種植—綠色基地建設—品牌加工銷售相結合,實現了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增加了產值。(3)農林牧復合型:小麥、玉米、谷子、速生楊、果樹種植,林間散養土雞,林下種植板蘭根、草紅花、甜葉菊等藥草,作物秸稈飼養牛羊,從而提高了資源的利用和生物產品的產出,獲得了較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4)觀光旅游型:公司依據南水北調工程的優勢及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條件,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建立了1個占地0.3hm2的魚塘,發展垂釣項目,并建有果園和菜園采摘區、雜糧生產區、自由種植區等,把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旅游、休閑娛樂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人文資源與歷史資源的開發,形成了獨特的“蘭鑫”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2.3效益分析
2.3.1經濟效益20a來蘭鑫小雜糧專業合作社開發荒灘200hm2,其中利用荒地種植油葵113.3hm2,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和谷子等作物53.3hm2,建成了高產穩產田13.3hm2,鮮果生產園和育苗場,種植了優質牧草20hm2,飼養牛羊,修筑魚塘,建設了1座食用油加工廠,年純收入達20萬元以上。把尚未開墾的66.7hm2荒灘開墾出來,建立了1個野生旅游休閑公園,可以狩獵、垂鉤、采果、野餐,不僅為城市居民假日休閑提供了1個好去處,還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2.3.2生態效益通過在洺河灘開荒造田、植樹造林、建立生態園,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上萬只鳥類在生態園安家入戶,多少年不見的灰鶴、白鶴也重新出現,現在的洺河灘呈現出一派自然與生態的和諧之美。
2.3.3社會效益蘭鑫小雜糧專業合作社通過產業鏈延伸,發展“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為農戶提供種子、技術,保證產品回收,從資金上給予支持,并且從技術和管理上進行資助,逐步引領周邊農民走上富裕之路。多年來,經合作社帶動發展起來的脫貧農戶已有200余人。通過發展休閑農業,擴大了農民就業面,社會效益顯著。
3農業產業鏈延伸模式
3.1企業概況
該模式以河北華裕公司為代表。該公司是在原邯鄲市星火種雞場的基礎上組建的1家集種禽繁育、蔬菜加工、糧食購銷、飼料生產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副會長單位,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邯鄲綜合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技術合作單位,河北農業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高校的教學實驗實習基地。目前,公司共占地133hm2,建筑面積22萬m2,注冊資金1億元,總資產4.2億元,年產值5.8億元;擁有員工1200名,其中中高級職稱人員260人。
3.2模式簡介
華裕集團自創建以來,秉承“建立中國一流家禽企業”的目標和“強國富民,產業報國”的創業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和“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服務為先導”的管理理念,打造了農業產業鏈延伸型模式。由華裕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連增先生倡議成立的邯鄲市家禽業協會,以維護行業與會員利益為目標,與行業同仁共同應對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大事件,及時向政府反映會員、行業訴求,一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另一方面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同時協會竭誠為會員、行業、政府服務,協會的所有工作都是以會員為中心,用服務的理念去聚集人氣,始終把服務作為協會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發展之源,以服務促進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共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協會積極開展公益活動,促進新農村建設。每年協會都組織10次左右送科技下鄉、扶貧幫困活動,這些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新農村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該模式包括4條主要產業鏈:
3.2.1蛋種雞產業鏈蛋雞飼養—種蛋孵化—雛雞銷售。公司父母代場共存欄種雞50萬套,年產種蛋1億枚;企業現擁有的2個孵化場擁有依愛19200孵化器60臺、巷道式孵化器50臺,可向社會提供雛雞4000萬羽/a。
3.2.2種豬產業鏈2006年創建永年縣華裕良種豬繁育有限公司,形成種豬飼養—繁殖—幼豬銷售一條龍模式。
3.2.3深加工及配套產業鏈2005年成立了永年縣永誠糧食購銷有限公司;2006年創建華裕永誠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依托永年蔬菜大縣優勢,生產脫水蔬菜和凍干蔬菜;2006年創建的河北華翔生物飼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高活菌無抗生素飼料,從而實現了飼料生產—養殖—銷售的良性循環。
3.3效益分析
3.3.1經濟效益華裕集團下轄企業5個,控股企業2個,在全國設立了銷售商500多個,年創產值2億元。華裕永誠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年收入2億元,凈利潤2300萬元。河北華翔生物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14150萬元,年產高活菌無抗生素飼料10萬t,年銷售收入3.5億元。公司打造了全國知名蛋雞品牌“華裕”和飼料品牌“連增”。
2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框架構建
2.1目標設定
2.1.1環境維持目標
環境維持目標是指通過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現有農村中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耕地、草原、濕地和水體等農業環境資源繼續惡化及掠奪性開發的情況得以全面防止,屬于近期目標。從近期目標來看,以保護農業環境資源存量為目的,不宜訂立過高標準。多體現為履行基本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義務,通過采取退耕還林、免耕、休耕及其他保護性耕作等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以防止農業生態退化后果,在補償方式的選擇上,主要采取資金補償和實物補償,補償主體主要以政府補償為主,社會補償和自我補償為輔。
2.1.2環境改善目標
環境改善目標是指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存量的前提下,通過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鼓勵農業生產者自覺遵守環境法律法規,自愿參與各類農業生態補償項目,以達到農田地力提升,增強耕地水土保育水平,防止農業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形成農業生態環境和經濟活動良性互動機制,屬于中長期目標。從中長期目標來看,可在國家合理農業區域布局的基礎上,更多采用政策補償和技術補償方式,依托化肥和農藥減施等生態補償項目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
2.1.3目標實現應注意的問題
環境維持和環境改善目標的實現,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應注意二者的遞進性,要做到二者相結合,環境維持目標是環境改善目標實現的前提和基礎。二是應注意二者的層次差別。實現環境維持目標,應當抓住實施農業生態24補償政策的契機,確立農業環境保護義務,盡快全面實施。環境改善目標層次較高,應根據地方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適時采取合適的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方式,以確保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有效推進和實施。三是二者實現方式不同。環境維持目標層級較低,主要體現為農民強制性義務履行的方式,可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農業環境補貼等支付手段加以彌補。環境改善目標層級較高,實現這一目標在采用通常的補償支付模式的基礎上,還需要農民的額外投入,農戶采取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方式,會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這應由政府與消費者共同分擔。四是注意兩種目標與其他農業政策、環境政策目標的協同與整合。實施農業生態補償政策需要建立與其他相關政策的協同機制,如應妥善處理農業生態補償與維護糧食安全政策及與農業環境保護政策之間的互動關系等,以便更好地實現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目標。
2.2體系設計
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體系應由農業生態保護補償政策和農業污染控制補償政策兩部分構成。農業生態保護補償政策主要是為了達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改進農地耕作方式、引導農戶停止破壞并積極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而制定或實施的生態補償政策。應包括退耕生態補償、休耕生態補償、免耕農業生態補償、農產品禁止生產區生態補償等。農業生態保護補償政策是我國農業生態補償實施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性工作,事關生態農業成功示范和順利導入。農業污染控制補償政策是指為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而實施的生態補償政策。主要是為了解決當下面臨的農藥、化肥、農用薄膜、禽畜糞便等污染源對耕地、水體等環境要素造成的農業污染問題而制定或實施的政策。應包括農業清潔生產方式補償政策、農業污染控制技術研發補償等一系列政策。農業污染控制補償政策是我國農業生態補償實施的核心任務和工作難點,事關生態農業示范工作的推廣和可持續發展,該政策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限制農業污染行為補償和鼓勵、支持有利于防治農業污染的生產生活行為補償的正反兩方面。
2.3內容構想
2.3.1補償主體的確定
農業生態補償主體是指在生態保護建設或活動中能夠直接或間接獲得利益的群體,也可稱為受益方、支付方,主要解決“誰補償的問題”。我國農業生態補償主體主要包括以下三類。(1)國家補償。政府作為社會公眾的代表,應代表受益群體進行補償,成為農業生態保護中的補償主體,包括國家政府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2)社會補償。是指政府之外的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給予資助和援助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3)自我補償。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和農業生態補償的直接受益者,應該成為自我補償的主體。即農戶等遵循清潔農業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自覺改變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采用環境友好型生產技術和模式,同時發展替代產業,促進農業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增強農村區域自身“造血能力”,確保農村經濟和農業環境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3]。
2.3.2補償客體的界定
農業生態補償的客體指直接參與農業生態保護活動并產生正外部性效益,或者由于控制農業污染導致利益受損而得到一定補償的單位、組織或個人,主要解決“補償給誰”的問題。關于補償客體的界定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化特點,試概括為以下三種。(1)農民。農民是生態保護微觀層面的最基礎主體。對于參與農業環保建設或采用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方式控制農業污染的農民,可以給予補償。(2)農技推廣者。包括農技推廣站、農技服務合作組織及其農技推廣人員等。很多推廣人員也沒有受到合格、正規的教育和培訓,而且沒有及時更新知識和提高技能,也會影響到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4]。對農技推廣部門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如對農技推廣人員實行定額補貼,使其不但在技術推廣環節發揮作用,還會在技術服務和后期管理上發揮應有的作用。(3)其他組織。非政府性質的其他組織,包括科研單位、農技中心等。
2.3.3補償范 圍的界定
補償范圍是農業生態補償主體和客體所共同指向的對象,解決對什么補償的問題。農業生態補償的范圍是指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維護、改善或恢復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而進行的環境保護行為或活動。(1)農業環保建設項目。在農業生態保護中,建議對農業生態保護工程項目和農業清潔生產建設項目實施補償或加大補償力度。農業生態保護工程包括耕地保護、農業水資源保護的工程或項目。農業清潔生產建設項目包括鄉村清潔生產工程建設、農村沼氣建設及化肥農藥的減量使用、作物秸稈和禽畜糞便等生物能源化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等農業清潔生產補貼項目[5]。(2)污染源的減排行為。由于污染源減排需要一定的成本,應當對污染源的減排處理實施補償。概括來說,污染減排是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通過采取減少使用化肥、農藥及增施有機肥等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或措施控制農業污染。(3)農業生態保護宣傳、教育與技術培訓。實施農村環境保護和農業清潔生產宣傳、教育補貼項目;加大農技推廣體系的財政補貼力度;對采用替代技術的農戶應給予經濟補償。(4)農業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與開發。對新技術的研發進行資助與補償,利用技術創新來促進控制農業污染。
2.3.4補償方式的選擇
農業生態補償的方式,是指農業生態補償得以運行和實現的形式。主要解決“如何補償”的問題。(1)資金補償。資金補償主要體現在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政府的財政撥款、貸款與補貼)以及無息或低息貸款,加速折舊等。(2)實物補償。實物補償是指補償主體采用農機具、勞力等實物形式給予補償客體所需的部分生產和生活要素,增強其生產生活能力。(3)技術補償。通過農業生物技術創新、農業機械創新等技術革新配合農業生態補償的發展、為其提供幫助是不可或缺的。(4)政策補償。由政府在財政稅收、產業發展和投資項目等方面加大對被補償地區和被補償者的支持和優惠。
2.3.5補償標準的確定
農業生態補償標準指補償主體對補償客體所應支付的補償額度。補償標準主要解決“補償多少”的問題。(1)農業生態補償標準確定應考慮的因素。一是成本因素。是指被補償對象為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保護生態環境而付出的成本(包括為農業生態保護、控制農業污染而進行的一系列正外部或減少負外部等所花費的成本和受到的損失)。二是機會成本的損失核算。是指被補償對象為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而喪失的機會成本,這種補償是相對于損失而言的。補償標準應該基于成本因素,連同部分或全部機會成本補償給生態受損方,則生態受損方(即補償對象)就能主動參與農業生態保護和建設。三是受償意愿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包括農業生態補償的主體的補償意愿和地方財政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2)農業生態補償標準的測算方法。國內外已經對生態補償標準評估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未形成統一的生態補償標準確定方法,具體應用到農業生態補償中,理論界多數贊同選用成本核算法、收益法、直接市場法、意愿調查法等測算方法。根據上述的農業生態補償的測算方法,可以分別給出不同的補償標準。在已有的農業生態補償核算方法中,大多數學者主張采用意愿調查法,這種方法在目前來說是研究較多且相對成熟的方法,但也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受個體差異的影響明顯,且存在著問卷調研的結果與真實情況有一定差距,調研內容存在依賴性等問題。也有學者主張應用收益法和成本核算法,其他方法的應用很少。而單純根據收益法和成本核算法也需考慮一些特殊情況。在計算過程中,存在一些可變因素,如所在地區的農作物種植類型、所實施的環境友好農業技術手段和方式等因素可使補償金額有所變化。
2.3.6補償支付模式的選擇
農業生態補償支付模式是指農業生態補償得以實現的具體運作方式和手段。主要解決“如何補償”的問題。我國農業生態補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財政轉移支付。財政轉移支付是政府實行的一種財政資金或財政平衡制度。財政轉移支付包括縱向財政轉移支付和地方同級政府間的橫向財政轉移支付。(2)區域政策。該政策是指在上下級政府之間運用行政權力設置補償政策。即是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農業生態補償制定特殊支持政策,加大對下級區域的開發性補償。(3)生態項目補貼。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國家優先設立一些扶持項目,并提供政策傾斜。(4)生態稅費。此種稅費在征收后成為環保建設的專項資金,以強制手段征收可使參與主體減輕對環境的破壞并增強意識;同時將這些資金投放在農業生態補償上,還可引導農民從事有利環境保護的農業生產活動。(5)生態補償基金。生態補償基金制度是一項以國家投入和地方財政統籌為主,社會參與為補充,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補償資金的資金管理制度。(6)生態標記。一方面消費者通過生態認證標志所傳遞出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以較高的價格購買、消費質量安全型農產品,包括有機產品及綠色農產品等,從而使農業生產者間接獲得經濟補償;另一方面農業生產者通過消費者選擇和消費質量安全型農產品的行為,并依托市場價格機制,獲得了較高的補償或回報,在此引導下,農業生產者自覺采用環境友好農業生產方式,進而提高農業生產環境效益。(7)價格補償。價格補償主要包括對綠色農產品價格補償和環保型農資產品的補貼。可以對商業有機肥生產者實行補貼,以使其降低有機肥單位產量的生產成本;可以針對綠色農產品推行高價收購政策;可以對農民購買綠色有機肥和生物農藥等行為實行一定的價格補貼。
3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運行路徑設計
實施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實質就是為完善和確保農業生態補償順利運行所進行的政策安排。它是解決農業生態補償中補償主體與被補償對象利益矛盾沖突的,是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基本要求。因此,應明確農業生態補償政策實施的運行途徑,以實現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目標。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的運行途徑應包括基本決策層、標準決策層、執行層、效果評價層和目標層五個步驟。農業生態補償政策運行中,首先應明確三個關系主體。即補償主體、補償對象和監督主體。(1)補償主體,也可稱作支付方、受益方。即指在農業生態保護(或農業生態服務)建設或活動中,直接或間接獲得農業生態保護成果的受益方。包括國家政府、企業組織和個體經營者、其他社會組織等。農民也應該成為自覺補償主體[6]。(2)補償對象,也可稱為受償方、受損方。即指直接參加農業生態保護活動而利益受損的一方。包括農民、其他非政府組織、個人等。(3)監督主體,也可稱為監督方。監督主體,即補償中無利害關系的監督方。監督主體是指在生態補償機制中具有一定評估和監督權力且與補償主體沒有利害關系的組織或部門。可由政府部門、組織、專家和公眾等組成。
3.1基本決策層
該階段應包括五部分內容:一是農業生態補償實施所需的相關理論研究工作。二是為實施農業生態補償政策所需要進行的調查研究數據的統計、整理、分類、匯總、分析等工作。三是由監督方對補償實施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四是制定農業生態補償條件。設置一些強制性條件,把農民遵守農業環境保護的規定作為獲得農業生態補償的前提。五是在以上四項基礎上,確定補償機制各構成要素。
3.2標準決策層
該階段主要是在支付方與受償者的相互博弈和監督方的評估下確定補償標準、方式、期限及資金來源等。一是在補償標準方面,需對比討論結果和監督方報告結果。二是在補償方式方面,應采取多樣化。 應盡量選擇現金補償以外的其他補償方式。三是在補償期限方面,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原則上不贊成使用一次性補償方式,可采取連續補償與一次性補償相結合。四是在補償資金來源方面,應采取補償資金來源的多樣化。
3.3執行層
補償主體(支付方)依據確定的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在補償時間和補償范圍內對補償對象(受償方)實施補償。一是農業生態補償項目的相關信息,包括補償標準、補償期限、補償方式以及項目實施目和規模、對申請者的要求等信息。二是農業生態補償合同(計劃)的簽訂。三是獎懲和評估監督措施的制定與執行,包括獎勵措施、懲罰措施和評估監督措施。
3.4效果評價層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所以農業循環經濟是全社會循環經濟的基礎和關鍵,沒有農業領域的循環經濟,就不可能實現循環型經濟社會,農業與各行業之間的天然聯系和農業結構構成了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基礎,農業循環經濟會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然結果。本文通過分析農業循環經濟的動力因素,試圖理清農業循環經濟的動力機制,并分析我國現階段農業循環經濟存在的問題,提出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運營模式,對我國制定農業循環經濟政策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動力探究
1.科技進步推動
現代科學技術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基礎,如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耗散理論等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各科學技術理論與農業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如下圖1所示:
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為農業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撐,農業循環經濟的實現需要能源的綜合利用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廢棄物回收技術和再循環技術、環境監測技術以及資源重復利用和替代技術等等。這些技術都是循環經濟的構建依托,要發展好農業循環經濟,就必須集中力量發展農業生產及其相關技術,減少農業資源的消耗和農業廢棄物的排放,并研究治理環境污染技術,盡量把有害環境的廢棄物減少到最低限度,以及研究農業科技創新,使用無害或者低害新工藝,以實現少投入、多產出、低污染的良性循環。
2.社會需求拉動
社會需求是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包括社會個體需求和社會總體需求。個體需求主要是追求安全、健康的食物,社會總體的需求是指社會為實現節能減排,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只有農業和其他各行業共同發展循環經濟才能建設成節約型社會和和諧社會。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關鍵問題就是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和生產觀念。如德國綠色無污染的食品備受青睞,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對企業產品進行改良生產。綠色消費觀念和綠色想飛行為相應的導致了技術結構和產品質量的調整,形成了綠色消費和綠色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循環,直接推動了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3.政策引導
政府應該是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主導理論,除了引導輿論方向,還要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規范的政策制度,為農業發展循環經濟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提高資源產出率,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4.制度驅動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必須有制度保障,尤其是法律保障,日本在推行循環經濟時就建立了完善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循環經濟理念上升到一定高度,人們自覺遵守。除法律制度外還有經濟制度、指導性制度、公眾參與制度等都對發展循環經濟具有推動作用,建立合理的政府引導機制,調動農民積極性。合理長效的政策制度,是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動力因子。
5.利益推動
農民是農業循環經濟的活躍要素也是發展主體,追求種植、養殖利益最大化是農業發展的重要特點,農業循環經濟能夠提高資源產出率,在傳統農業基礎上增收致富,提升農民的積極性。農民追求農業利益最大化。
二、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現存的問題及原因剖析
1.農業經濟技術水平低
作為農業循環經濟的主體的農民,大多受教育程度較低,甚至在我國部分貧困地區任然使用原始農業耕作方式,我國農業經濟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一段距離。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循環經濟最主要的動力,而且循環鏈越長所需要的技術就越復雜,需要的技術水平就越高。主要原因是農民較少接受先進科學技術教育;政府對農業循環經濟支持力度不夠。
2.農業產業結構有待調整
我國目前農業產業鏈不完善,生產和加工處于完全脫離的兩個環節,這就出現了中間商,農產品產業鏈的主要利潤集中在了商、銷售方面,農民利潤薄弱,這種產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成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亟待進行,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農業發展水平。
3.市場需求不足
農民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對農業循環經濟概念差,意識不足,產品的包裝和價格在市場上并不具有優勢。所以產品的銷售量和市場需求都遠不能與大棚蔬菜、飼料養殖品相抗衡,導致無公害產品和和綠色農產品的市場需求低靡,直接導致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
三、循環型農業的運行機制探究
1.建立合理的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技術體系
1)減量化技術體系
減量化是循環經濟的首要原則,農業循環經濟的減量化技術就是在農業生產全過程中使用較少資源投入而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污染,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可再生能源和嚴重污染資源的使用。減量化技術就是通過開發和使用新能源、新品種、新農業、新機械替代傳統的能源、品種等,還包括農業其他資源的高效利用,在農業生產中實現節水、節肥、節能、節省勞動力等資源。例如節肥技術通過研究不同農田生態系統建立合理的養分投入比例,減少肥料的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減量化技術在農產品的生產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有很大發揮空間,所以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須建立好減量化技術體系,提高資源的生產率和能源利用率。
2)資源化技術體系
資源化技術是要把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再次變成游泳的資源或者產品的技術,通過延長原料或者產品的使用周期達到減少資源消耗的目的。如使用農作物秸稈生產沼氣、使用動物糞便作有機肥。傳統農業中使用的往往是高投入的方式換取短期高產出,由此對生態環境產生了破壞,同時也會導致農業資源危機。
2.構建農業內部循環模式
1)生態農業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主要是指通過吸收和總結國內外農業生產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農業資源,建立協調和諧的生態系統,以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實踐,目前積累的生態農業模式有生物物種共生模式、種養配套互補模式、生物能多層次再生利用模式、沿海灘涂和蕩灘資源開發利用模式等。農業生態系統具有強烈的開放性,消費者往往成為第二性生產者,還原者因條件不足往往受限制,所以在食物鏈關系上需要協調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三者之間平衡關系。如生物能多層次再生利用模式就利用生態學食物鏈原理及物質循環再生原理,所以系統穩定。例如以沼氣為紐帶的雞—豬—沼氣—魚—糧模式便是典型的一例,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這樣既提供了農村用能,又減少環境污染,形成低投入的高效農業。
全國各地根據當地資源與產業發展情況形成了多種生態能也模式,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如林-牧-豬-魚-沼等。對于較優秀的模式政府應給予推廣和提供技術支持,開展生態農業建設,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2)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資源化)
農業廢棄物指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必然產生的副產品。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不僅解決農村能源問題,而且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農業廢棄物不斷增加,如果不進行合理利用和處理,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的戰略思路是按循環經濟理論,由廢棄物的生態循環開始,逐級發展到循環農業,按照生態循環原理,以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為切入點接種植和養殖業,構建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構建生產——生活——生態——生命(人)一體化協調發展的“四位一體”農村發展模式,最后形成具有循環社會特征的農村小康社會,這也是我國北方在實踐中摸索出來比較成熟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3)高科技優秀農業模式
高科技農業優秀農業主要綜合利用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設施農業技術、節水農業技術、綠色農業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農業機械化、化肥的合理使用、塑料的應用技術,就是將高科技術融入到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農業的“低投入、高產出”,提高傳統農業的產量和農民收入。如早期農戶種植的水稻產量低,產出大米成色差,袁隆平通過生物技術研發的雜交水稻,為農戶至少提升了1倍以上的收益。我國農業科技同國外有一定的差距,發達國家的高科技農產品沖擊我國內農業新科技的開發市場,我國農業生產也受到牽制。由于農業資源的有限性,高科技優秀農業是是農業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
3.構建完整的產業鏈
利用農業系統的開放性,增強該系統與外部的物質、能量轉換,將農業與二產(加工制造業)、二產(物流、旅游業)相結合,將農業產業鏈從種植業、林業、漁業、牧業延伸到農產品生產加工業、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農產品消費領域,借助二、三產業向農業系統投入一定的物質、能量和資金,增強農業系統的負墑流。形成呈網狀的相互依存、密切聯系、協同作用的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如下圖所示。
4.構建農業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
法律法規是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動力,應盡快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保障法》,明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理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機制,規范政府、有關部門、企業和個人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職責與義務[3]。我國目前急需完善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把發展循環經濟上升到法律高度,尤其在促進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方面應設置專門法律法規,即《循環農業法》,填補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法律的不足,進一步明確政府、生產者、消費者的責、權、利。依法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在農業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出臺之前,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地方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條例。
5.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
行而有效的獎懲機制可以使循環經濟推動事半功倍,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積極推進制度創新,按照“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的原則,提升全社會循環經濟發展意識,搞好對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開發與利用。
6.加大循環經濟宣傳力度
群眾意識對農業發展循環經濟也具有推動作用,我國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同時,廣泛開展循環經濟宣傳和教育,組織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宣傳節約資源、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宣傳相關法規和方針政策,弘揚先進典型,曝光資源浪費行為,倡導節儉文明,促進全民投入到循環經濟的建設中來。
四、結論
農業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只有摸清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循環經濟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機理和動力因素,分析現階段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存在問題,提出運行機制,對落實“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為區域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張凱,循環經濟理論研究與實踐[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2]方時蛟,對我國生態農業研究的若干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3,24(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