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8 16:09: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中音樂導學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相對于以傳統單向知識傳授為主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以課程教學為單元,以能力培養為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立體化、全方位地融教與學為一體,讓學習者可以全方位、立體化獲取知識、發展探究能力。
高中音樂立體化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則更強調教學實踐的重要性,主張課程教學應該從課堂教學、網絡教學與實踐教學三方面進行組織,互為補充。重視教學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學生的自身評價和信息反饋,以評價反饋為途徑,來檢驗計劃并不斷修改完善計劃、方案,使教學模式及其教學成果更趨之有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整合多種教學資源為手段,以培養人才為目標。在建構主義、人本主義、松綁應試教育與整合教學等多種教學理念的設計與指導下,以教學方式、多元的教學評價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滿足網絡時代學生學習多元性的要求和社會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提高學習效率。
二、高中音樂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總體結構
高中音樂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是以國家教育信息化(也稱數字化)工程為大背景;以網絡、教學平臺和音樂教室為軟硬件物質基礎;以信息技術與高中音樂課程的整合為切入點,實施高中音樂立體化教材建設;利用立體化教材實施立體化教學設計。立體化教學模式主要從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和實踐教學三個立體面進行,再配以混合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立體化教學模式總體結構借鑒了“立體化教學的模式”。如下圖:
立體化教學總體教學模式1:立體化教學總體教學模式2:
三、高中音樂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建構
1、資源庫建設――立體化教材
立體化教材是一個由主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習指導書、輔助教學軟件組成的完整體系,分為紙介質、電子和網絡三部分。紙介質的主教材是新課改教材,具備指導性、示范性和系統性,還有教材配套的光盤參考資料。同時還包括收集的音樂電子和網絡出版物,自制的電子教案、CAI課件、試題庫、網絡課程和資料庫等。網絡平臺和網絡課程通過網絡組織起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支持學生自主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協作式學習等先進的學習方法。立體化教材的各部分組成一個系統工程,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上有機融合,互為補充,形成綜合的知識體系,把教材的精華從各個角度呈現。立體化教材與普通紙質教材比較有許多優勢,一是可以把紙質教材的靜態圖畫變成動態三維立體動畫;二是可以把無聲的紙質教材變成有聲有話的多彩教材;三是可以把紙質教材通過DVD和多媒體變成影像教材;四是教學平臺和資源庫把平面紙質教材變成立體化內容更豐富的教材;五是立體化教材可以支持數字化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朱則平,廖應文.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一體化教學設計
“一體化”是指:新課改音樂教育轉變觀念的前提下,在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基礎上,使用立體化教材體系和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體現全面設計音樂教學思想。音樂一體化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科學方法分析和研究音樂教學問題,解決音樂教學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它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音樂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媒體和教學過程的設計,實現音樂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效益的最優化過程。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構成,是諸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動態系統,其中主要又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子系統構成。
一體化教學設計是開放式的教學設計,與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設計有五點不同:一是教師導學與學生自學一體化。教案和學案的一體化,是一種雙向交互式的教學設計,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機統一;二是多種教育資源的一體化。除了文字教材以外,還包括音像教材、網絡資源以及其他教育支持服務體系在內的各種教學資源一體化;三是多種教學手段、方法的一體化。包括課堂講授、網上學習、自習、討論、探究以及實踐活動在內的多種教學手段、方法的一體化。四是各種學習方式的一體化。即運用視聽媒體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相結合,計算機輔助教學(CAl、IP、網絡課程等)方式與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相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方式相結合,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五是教學內容一體化設計。即課內和課外學習內容、理論課與實踐課內容、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及音樂創作、音樂表演的一體化設計。
3、實踐效果分析
通過實驗班、對照班的檢測數據說明:通過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實驗班、對照班在實驗后對高中音樂課程學習興趣出現顯著差異。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后測的學習成績有明顯差異,平均分相差7.75。這一結果說明實驗班、對照班在實驗后的學習成績出現顯著差異。同時,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相關理論知識,掌握音樂技能,提高音樂表演、創作水平。
通過課后實踐中的多項音樂活動觀察證明,將音樂課堂延伸到課外生活、網絡交流、舞臺表演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團隊協作精神。總之,立體化教學模式在高中音樂課程中的實施效果明顯優于非立體化教學模式,實現了“六個轉變”和“五種學習”。
關鍵詞 教學;金鄂獎;反思
2013年全市“金鄂獎”高中教學競賽課——這堂精心設計的、凝聚著備課組同仁心血和智慧的競賽課失敗了!
其實點評和以往的公開課一樣,評委們仍然是謹慎地表達著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這堂課還不錯;首先教師的語態很好,普通話很標準,整個教學過程思路清楚,條理清晰,課件也做得很美”。然而我知道那些都是客氣話,他們是在鼓勵我,給我信心!
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呢?我反思了一下,大概是以下幾點:
一、備課
準備過程太過匆忙,設計不合理。在備課過程中沒有認真的構思,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欠考慮,邏輯嚴密性不夠。比如:競賽課是統一命題,提前三天我才知道上課內容,高中音樂鑒賞湘版第二章第一節《優美與壯美》,首先在導入方面我用了一個最為簡單的設計猜字謎,在這點我欠缺考慮,沒有想到自己認為很簡單的答案,學生們居然沒有回答出來。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轉入本堂課學習的準備階段,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成功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這點是我今后教學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在教學設計上,我先出示了一個表格,從以下這幾點來學習本堂課的內容,
我思索了許久才做此設計,最初的想法是覺得能一幕了然,就從這5點分析對比,現在的課改也是先讓學生做導學案,教師在講解,覺得自己順應了課改的要求。但評委說,這像在上語文課。我反思了許久,長期以來,我們過多的關注音樂技能,技法的傳授與訓練,忽視了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一上來就以語文課的形式來上音樂課。應該更多的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讓他們從心靈深處體會音樂,鑒賞音樂。
二、教學形式
這堂課我把重點內容放在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訓練上,缺少了與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好“動”的特點通過師生互動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一處讓學生參與的地方,通過《牧歌》和《檢閱進行曲》畫旋律線的形式比較兩首曲目的不同。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太明白畫旋律線的意思,沒有跟著教師來。我沒有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上有所不足。好的音樂鑒賞課,就該讓學生動起來,這樣才能真正的主體參與,真正的體現音樂課的學科特點。更好的激發學生強烈的情緒因素,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能力。
三、教學對象
由于是競賽課,所以面對的不是自己學校所熟悉的學生,對所上課的學生不夠了解。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了不清楚,恰恰本課的教學內容有設計過多,造成了在課堂學習中難度過大,學習效果不好,沒有達到教學目標,著很大程度都是我對學生估計過高所致。
還有,學生在課堂中過于膽小,表現的很拘謹,從這些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中就看出了他們的緊張程度,
音樂的教育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學習文化的多元化、提高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社會對音樂藝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音樂已然成為學校教育課程中重要的部分。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往往一味地關注傳授音樂知識,不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改革勢在必行。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學校重視音樂課程,加大投入,同時老師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力求推陳出新,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一、初中音樂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學校教學方法不科學
傳統的音樂教育方法存在諸多的局限性,老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講解音樂相關的知識,使學生了解基本的音樂知識,能夠唱會某一首歌,卻往往忽視對于學生審美情操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缺乏對美的認識、對音樂美感的認識。同時課堂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僅僅以學生學會唱一首歌、欣賞一首歌,學會基本的音樂知識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缺乏現代科學方法的運用,課堂上不注重與學生互動,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低,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情不高,音樂素養不高。新課改要求老師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審美情操,具有較強的藝術素養。
2.學校對音樂教學不重視
在傳統的教育觀點中,初中教學主要以數理化為主要部分,音樂等課程作為學生緊張學習的一種放松,在教學資源的配置上也是以其他主要課程為主,音樂等課程作為一種輔助課程開展。學校重視基礎學科的教學,將優勢的資源都放在基礎學科上,各種評價標準、檢測要求都是圍繞基礎學科來開展,導致老師和學生對音樂課缺乏足夠的認識。在應試教育盛行的當下,學校為了提高所謂的升學率和學校的聲譽,一味地加大考試科目的投入,對音樂等非主流學科聽之任之。學校的非正確態度使得音樂的教學停留在很基礎的層面,畸形發展。
3.學生及家長對音樂教學認識不夠
初中是一個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一個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致形成正確的審美情操、較強的審美能力,養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但是,現實中絕大部分的家長和學生將學習和考試作為學生優秀的唯一標準,考上重點高中是唯一的奮斗目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音樂課只是作為一種放松的課程。學生及家長對音樂課缺乏足夠的認識也是導致音樂教育難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4.過于重視流行音樂而忽視古典音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全球化日益加深,不同文化的流行音樂大量涌入到校園,流行音樂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對大多數青少年都具有很大吸引力。伴隨網絡的盛行,學生接觸流行音樂的機會更多,也更加方便,同時大多數流行音樂貼近生活,展現出的愛情觀對學生具有很大吸引力,使得大多數學生喜歡流行音樂。老師在音樂教學時過分偏重于流行音樂,而忽視了古典音樂的教學。古典音樂具有獨特風格,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流行音樂固然以其通俗易懂的優勢易于讓學生接受,但是古典音樂對于美的詮釋對于引導初學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在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流行與古典并重,注意音樂的多元化。
5.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不同
在初中的不同階段的學生思維會越來越成熟,對于事物的理解也不同。不同層次的初中生對于音樂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需求,隨著學生思維的成熟,理性判斷不斷增強,許多學生對于音樂的喜歡程度逐漸降低。由于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大,許多學生對于音樂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而老師卻沒有關注不同學生對于音樂態度的變化,只是機械地進行教學,沒有積極去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課堂上老師一味講授知識,而學生卻絲毫沒有興趣,盡管老師努力教學卻達不到教學目標,也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二、初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的改革策略
1.學校應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
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平臺,應該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校不應該僅僅注重基礎文化課程的教學,應該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在培養學生審美情操和審美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音樂的學習能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文化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學校應該加大音樂教學的資金投入,引進科學的教學設備和教學人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學習氛圍。
2.提高學生和家長的認識
應試教育束縛學生的發展,初中是學生興趣開始形成的關鍵階段,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積極地去引導學生,不應該給予學生過分的壓力。面對考試的壓力,家長和學生普遍將文化課的學習作為檢驗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家長的認知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面對考試的壓力,許多學生將音樂課的學習作為緊張學習之余的一種休憩,對于音樂課沒有足夠的認識,敷衍了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逐漸轉變,音樂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音樂知識的教學,而應該以培養學生對于美的感知,對于文化多樣性的尊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能力作為今后音樂教學的重點。應該轉變家長和學生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注重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只有學生和家長的認識得到提升,學生才會重視音樂課的學習。
3.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改進教學方法
由于意識的薄弱,導致大多數初中學校的音樂教師專業能力不強。音樂的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老師具有扎實的專業音樂知識和良好的音樂素養。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除了應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還應該熟悉各種樂器的演奏,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由于先天的不足,多數學校在音樂的教學上方法簡單。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加強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同時,在課堂教學上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舞蹈、現場演唱等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4.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并舉,展現音樂的多元化
隨著時代的變化,音樂的風格也隨著社會的改變而變化。流行音樂以其通俗易懂和鮮明的個性受到廣大青少年的追捧,流行音樂與時代緊密相關,抒發現代的愛情觀、價值觀,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古典音樂更加注重的是對于美的理解,善于營造美的氛圍,能夠讓人在嘈雜的世界中回歸最初的寧靜,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具有很大的幫助。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現代流行音樂的教學而忽視古典音樂的教學,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既能讓學生接觸到現代流行音樂的個性和熱情,又能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感。隨著全球化的逐漸深入,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大量涌入,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背離主流文化的音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接受不同風格音樂的同時堅決抵制低俗音樂。教師通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能力,讓學生有辨別優秀與低俗音樂的能力。優秀的音樂所展現出的價值取向對學生具有正確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加強優秀音樂的教學,使學生接受主流的價值取向。
5.音樂教學應該注意層次性、民族性、區域性
教師應該注意讓學生接觸不同民族的優秀音樂,結合不同民族音樂的特色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夯實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優秀的民族音樂,讓學生欣賞,也可以讓來自不同地域的學生展示當地的特色音樂,讓大家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音樂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同時輕松的教學環境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同音樂文化的交流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有利于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雖然不是主流音樂,但卻是音樂發展史上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將民族音樂引入到教學中是文化多元化的體現,同時也是音樂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