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8 16:09: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縣域農業產業發展的思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19
引言
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大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是順應農業發展趨勢,是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重大舉措。國家在《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明確提出, 要在全國建立一批符合21世紀農業發展方向、對不同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較強帶動與示范作用的農業科技園區。
如何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是經營管理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泰州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發展情況為例,得出一系列思考和啟示。
1 園區概況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是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是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標桿”。為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進程,2009年11月,農業部啟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工作。2013年,泰州市啟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工作。
泰州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地級泰州市全境,范圍涵蓋興化、姜堰、泰興、靖江4個縣級市和海陵區、高港區。示范區先后建成稻麥良種、花卉園藝、設施果蔬、健康畜禽等示范基地十多個,建有國家級水禽基因庫、國家級姜曲海豬保種場,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各1個,企業研發平臺21個。2014年,在國家農業部等6部門開展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工作績效評估中,姜堰區在全國25個試點中排名第2,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工作水平保持全國領先。2015年,省委省政府將泰州作為全省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為泰州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2 優勢分析
2.1 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基礎優勢
泰州位于全省中部,南部區域受上海和蘇南經濟圈影響,北部區域輻射蘇北地區,在全省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較強的示范作用。泰州市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熱同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水交通便捷,蘇中入江達海的5條重要航道在此交匯,以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為主體的內河港口群初具規模,寧靖鹽高速、京滬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在泰州境內縱橫交錯。
2.2 符合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戰略
中央對于現代農業發展十分重視。《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現代綱要》提出“要將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江蘇省“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提高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組織實施優質糧油高產創建工程、設施農業提質增效工程、農業產業化提升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泰州市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持續推進農業改革創新,發展各農業產業品牌。泰州市下轄的4個縣級市均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的整體認證,屬于 發展優質糧油、蔬菜、畜禽、水產品的自然生態區。泰州市擁有國家級生態大閘蟹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和長江靖江段中華絨螯蟹、鱖魚種質資源國家級保護區。興化和姜堰是全國生態示范縣,姜堰市的沈高鎮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在環境保護與改良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全球500佳”稱號。
3 劣勢及制約因素分析
3.1 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有待進一步轉變
分散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依舊占據主導,從泰州市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看,規模小,且多為兼業農戶,從龍頭組織來看,數量不少,但規模大,實力不強。農業龍頭企業輻射拉動力還不夠強勁,以龍頭企業帶動生產基地,基地聯結農戶的經營機制尚有待完善。從產業規模看,集中連片生產經營的比重較低,由于生產經營主體、行政區域等的分割,區域主導產業往往形不成產業規模。
3.2 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工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有待提高,農業科技投入不集中,缺乏關鍵技術,科技服務體系較為薄弱。農業的產、學、研、推等部門技術力量未能形成整體優勢,資源浪費嚴重。據初步測算,泰州市農業科技貢獻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隊伍科技力量薄弱,不利于現代農業發展。
3.3 農業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農村工業發展極大破壞了農業生產環境。2015年,泰州市耕地面積29.85萬hm2,較10a前減少了2萬hm2,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受雨水沖淋造成水體污染,農藥化肥的不正確使用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甚至影響地下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較低,露天秸稈焚燒現象依然存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重產量、輕質量,這些都不利于現代農業的建設發展。
4 優勢產業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布局
產業園區布局規劃應以前瞻性、示范性、市場性、特色性為原則,從園區功能定位、總體發展方向等全面衡量,統一規劃、綜合配套、因地制宜、科學定位,著重規劃全區的優勢產業,達到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整體效益最優。
泰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根據現有的產業基礎、城市發展需求,確定了優質糧食、高效蔬菜、規模畜禽、特色水產、銀杏5大主導特色產業。在現有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基礎上,泰州培植一批帶動性強,有一定成長潛力,對現代農業發展有引領作用的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并形成以下幾個領域的布局:依托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加工企業密集區、大企業大市場大項目的帶動,建設糧食加工、果蔬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銀杏產品加工等8個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在里下河地區重點建設糧食、水產品和蔬菜批發市場,在通南地區重點建設特色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海陵區重點建設以蔬菜為主的綜合性大型批發市場,以進一步發揮主城區及長江水運優勢,建設大宗農產品物流中心;依托區位優勢,精心打造一批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精品線路,完善旅游休閑服務設施建設,集中扶持一批生態觀光園、生態主題農莊、農家樂,科學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
5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幾點思考
5.1 創新園區經營模式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創新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和基礎,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2016年,泰州市積極探索“合作社+家庭農場”服務模式,組建了全國首家地市級家庭農場專業服務團體――家庭農場服務聯盟,姜堰全區主推“集中流轉型、合作經營型、統一服務型”等多種模式創新,對社會化服務的提高、合作社經營實力的增強具有明顯的效果。
5.2 強化園區功能定位
要逐步實現特色產業化發展經營,實現主導產業特色化發展,利用規模化、信息化、產業化實現經濟效益發展,增強服務性基礎設施建設,準確把握功能定位,完善園區功能體系。要突出區域發展重點,實現“提質增效”,引導園區聚焦特色、優化結構、提升水平、形成規模,通過一批重點工程和項目的實施,加快建設一批高效農業核心產業基地和農業特色園區。泰州通過實施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區(片)項目、稻麥科技展示基地等項目,結合區位優勢,形成了優質糧食、高效蔬菜、規模畜禽等多種特色產業基地。
5.3 實施農業品牌戰略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必須重視品牌的作用。重c培養一批以農業龍頭企業與合作組織為主的經營主體,用現代化產業經營模式的理念和組織發展農業,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緊密的銜接在一起,形成“產、供、銷”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的綜合體,增強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升輻射帶動能力,促進經濟發展;在打造農業品牌的過程中,要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創建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完善農產品安全檢測和質量認證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4 推進可持續發展模式
要建立完善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機制。切實增加對農業環保的投入,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通過實施農藥減量增效工程、農業廢棄物肥料化利用、農業污染監測預警、自然濕地保護恢復等項目,加強土地、植被、水資源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以科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引導農民科學使用生物有機肥料和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節約型技術手段,加大秸稈原料化、燃料化和飼料化應用推廣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加快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步伐,推進大中型畜禽場有機廢棄物治理及綜合利用,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業生產資源的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蔣和平.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楊正輝,陳勇.泰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1):140-141.
[3]馬立勇,霍長勛.生態綠色農業發展制約因素及對策――基于泰州市的調查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0):29-30.
[4]姚於康.江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與對策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1,23(7):178-181.
一、構建縣域產業體系
當下,縣域經濟發展要想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運行規律,并且實現自身經濟發展方式的順利轉變。一是要依托當前新型工業化的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精加工,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制造業產業鏈的專業化和服務化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生產服務業,如研發、設計行業以及運輸物流行業等,不斷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力度,加強新興產業的培育。還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行為原則,因地制宜發展工商業、農業、旅游業,逐步發展成為地域特色明顯、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力、經濟效益顯著的區域主導產業, 從而讓當地特色競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對落后產能,要不斷加大淘汰力度,對過剩產能要加快化解,對傳統產業要進行改造和提升,尤其是潛力突出的產業,要重點將其培育成縣域主導產業。二是要重點發展縣域服務業,充分發揮當地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的獨特優勢,將縣域信息、文化、生活等行業的潛力深入挖掘出來,從而推動服務經濟發展,拉動縣域經濟增長。同時還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不斷優化經濟產業結構,緊密圍繞當地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實際需要,重視各種新型制造模式的發展,全面推進縣域科技創新,促進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從而使縣域經濟發展由要素和投資驅動轉為創新驅動發展,并不斷發展壯大。
二、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一是要努力促進產城融合,結合當地有利地縣域環境資源條件,使得當地人口、產業和空間城鎮化的共同發展,促進城鎮化和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以及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實現縣域人口集聚程度、城鎮化建設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二是要促進縣域城鎮承載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充分依托已有縣城和資源配置優越的建制鎮的現有優勢,根據當地實際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得當地鄉鎮村體系布局更趨合理性,深入到縣域城鎮居民中間,了解他們所關心的衣食住行、教育以及醫療等需求,加快當地基礎設施完善,實現當地產業、要素和資源配置的有機銜接,使城鎮功能得以優化,促進城市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當地城市發展品質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加快城鎮化制度建設,全面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農村產權制度完善,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完善,并且還要不斷建立健全征地補償制度,從而有利于人口公共服務共享機制的形成。
三、 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
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減速轉型期,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諸多實踐已經表明,如果一個地區生態資源優勢越優越,其發展前途更加長遠,發展后勁更為充足,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地區生態環境優越,那么在吸引投資創業時將會獲得更大優勢,不僅如此,在廣納優秀人才方面以及促進生產要素融合方面空間更為廣闊。為了能夠引領經濟新常態,拉動縣域經濟增長,就必須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保護綠水青山,就是獲得金山銀山的思想, 從而使生態環保引導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還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重視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倡導低碳排放,拉動經濟增長,并逐步在全縣形成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氛圍,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環保化程度高、經濟效益顯著,同時也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自身優勢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只有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創造綠色財富,帶來巨大生態福利,從而有助于獲得生態競爭優勢的形成。另外,為了更好地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還要大力推進縣域投融資模式創新,依托城市都市群的有利優勢,促進縣域協同發展,這樣就能讓縣域改革紅利得以充分釋放。
四、學會適應新常態
首先,應當加強區域合作,這是當下經濟新常態大環境下經濟聯動發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態下,國內外形勢變化明顯,縣域領導者應當把縣域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深入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加快改革創新,從而打破地區封鎖,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這對于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極其有利的。
其次,應當加快產業升級。在第一產業方面,加強農業謀劃,樹立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促進農業產業化和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使農業抗風險能力得到明顯提高,這樣就能有效促進整體經濟效益提升。在第二產業方面,盡管近些年來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逐年下降,但是仍然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應當把發展新型工業作為強縣富民工作的著眼點,不斷把實體經濟做大做強,提高經濟存量。同時還要重視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發展,不斷加大對服務業的扶持力度,緩解縣域就業壓力,使生活性產品更加豐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得以有效提高,實現改善民生的目標。
最后,要注重法治體系建設。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步伐在逐漸加快,對于縣域而言,要想與全國實現同步發展,改革和發展在面臨機遇的同時又需要應對各種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在縣域工作全局中,加快法治建設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更加有必要發揮法治建設在優化資源配置過程中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另外,還要加快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特別是要緊密圍繞民生建設、推動產業升級、注重環境生態保護等方面有針對地加快法治建設,在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的同時使法治保障更加強而有利,促進縣域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參考文獻:
Abstract: the county economy is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 of the most basic level and the most basic uni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FuNong, the county economy had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also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gradually.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a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s main city,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ust be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four measures, for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province will improv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liaoning; County economy; Some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12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縣域經濟的內涵及特征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地域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發展為載體,以對外開放為紐帶,以實現城鄉一體、工農并進為己任,優化配置資源,圍繞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和經濟主體市場競爭力兩個中心,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層次性、開放性等特征。
首先,縣域經濟是一種區域經濟,它是以縣為空間活動范圍,縣域經濟內的各種經濟關系以及經濟組織進行的社會再生產活動基本上也是局限在縣域范圍內,因此縣域經濟屬于區域經濟。其次,縣域經濟是綜合性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縣域經濟活動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第三,縣域經濟是有層次性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內的層次性是多方面的,按照地區屬性可以分為城市經濟和鄉村經濟;按照縣域內的行政組織劃分,縣域經濟又可以分為縣城經濟、鎮域經濟和村域經濟。第四,縣域經濟是開放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內實行的也是市場經濟制度,而開放性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縣域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不是封閉的“諸侯經濟”,具有開放性。縣域經濟雖然是在縣級行政區劃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縣級行政區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要突破縣級行政區劃的約束,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
二.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與問題
截止到目前為止,遼寧省共有縣和縣級市共44個,縣域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9.2%,縣域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56.1%[1]。所以,無論是在土地面積,還是人口規模上,我們都足以看出縣域經濟在遼寧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3年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為遼寧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特別是為遼寧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使全省縣域經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但是,與江浙一代縣域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相比,遼寧縣域經濟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基本呈現出如下特征:
(一)縣域經濟實力總體不強
有資料顯示:遼寧省各縣2003年地區生產總值2073.4億元,到2007年增加到4077億元,年均增幅為14%,盡管成績喜人,但與國內同類地區30%到40%的增長速度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另外,財政收入雖然增長速度較快,但總額相對較低,這些都表明我省縣域經濟具有“短板”效應,實力總體不強。
(二)缺乏特色和支柱產業
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取決于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考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較為突出的地區,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均有特色產業,例如太谷縣形成了以蔬菜、養殖、紅棗、苗木花卉為主體的“綠色”產業,該縣也因此被確定為“綠色小康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2010年太原高新區區內創意產業實現總產值12.8億元,成為盤活和帶動全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我省部分縣的特色產業發展還處于初創階段,重復建設現象較為普遍,產品產業結構趨同,龍頭企業和精品名牌產品少,科技含量不高,參與市場競爭主要是靠“低成本、低價格”,特色優勢競爭力不明顯。
(三)中心城市主導作用不明顯
縱觀全國百強縣的發展路徑與模式不難發現,依靠區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而崛起已經成為經濟強縣發展的共有模式。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并列第一的江陰市、昆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就是由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等所圍成的蘇南經濟強縣組團;鞏義、偃師、新鄭、滎陽、新密、禹州、登封等7個市依托“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而崛起,構成了全國最大的區域經濟強縣中原組團。我們遼寧的實際情況卻是沈陽、大連、鞍山等這些經濟強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其主導作用非常有限。
(四)農業產業化水平相對較低
農業是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縣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速度,鑒于我省土地開發與利用的實際狀況和縣域經濟的歷史基礎,目前遼寧各縣呈現出土地分散、農產品質量不高、農民力量弱小、資金與技術短缺等問題,農業產業化水平相對較低,成為了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阻礙。
三、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與思路
必須看到,在現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發展縣域經濟是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縣域經濟發展的成敗,關系到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敗,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引發對于遼寧縣域經濟發展建設的思考。
(一)充分利用省內資源,提高縣域經濟總體實力
豐富的資源是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最大的優勢條件,鞍山和阜新的礦產資源、鐵嶺的農業資源、大連的旅游資源、撫順和盤錦的石油資源等都是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另外我省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位置,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形成依托地區資源而生的各種產業,借助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東風,從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快速提高我省縣域經濟的總體實力。
(二)大力發掘并扶植特色產業發展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我省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能否科學地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優勢為遼寧縣域經濟服務,這就是政府和管理層面的問題了,所以,我省各地方政府及基層單位應該充分分析現有資源,為地區經濟發展找好行業定位,大力發展并扶植地區特色產業,例如遼寧鐵嶺本是農業大縣,近幾年,隨著本山傳媒的影視劇《鄉村愛情》、《馬大帥》的熱播,已經成為了旅游度假的休閑地,那么,我們就應該將旅游產業納入鐵嶺發展的規劃當中,并給與相應的政策扶植,以幫助鐵嶺建設鄉村旅游特色產業,推動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以點軸開發模式發揮中心城市的主導作用
在區域經濟的增長極模式中,增長極具有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極化效應一是為形成極點的自我發展能力不斷積累有利條件,為自己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二是產生巨大的規模經濟效益,從而增強外部競爭能力;三是乘數效應強化了極化效應。擴散效應將積極動力和創新成果擴散到廣大腹地,促使腹地的經濟增長,從而使整個經濟通過增長極的帶動呈跳躍式發展。點軸開發模式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點軸開發模式的點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區位,呈斑點狀分布。隨著經濟的發展,點與點之間由于生產要素交接起來形成軸線,這種軸線首先為經濟增長極服務,對人口、產業也具有吸引力,并形成新的增長點。比如遼寧提出的“五點一線”發展戰略,將遼寧定位為沿海開放省份,把丹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等沿海市區貫穿成線,從整體上加以規劃,堅持對外開放的大思路,切實體現科學發展觀,使遼寧的發展方向明、起點高、有后勁。
所以,遼寧縣域經濟的崛起,除了要做大做強沈陽城市圈外,還要加快推進其他城市的建設,依靠這些區域性城市,有效拉動周圍縣(市)的發展。尤其要以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依托,加速沿海城市的開發。
(四)大力發展農合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雖然新型農村合作社在我國剛剛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的速度和效果都證明了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的成立為實現規模經濟提供了組織保證,并且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了平臺,其所舉辦的各類企業培訓、社會培訓,組建農民培訓班和專業技術培訓班,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農業知識和非農業人口的專業技能,為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各縣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應積極借鑒經驗,提高自身水平。
實踐證明,政策優勢對縣域經濟特別是對落后地區而言是最大的外部機遇,政策的傾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實現包容性增長。如國家對革命老區的政策扶持,國家惠農政策的施行有利于臨沂市縣域經濟的發展。所以,遼寧縣域經濟的發展,應以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為總體目標,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以特色產業的培育為主線,以鼓勵創業、促進就業、發展多種經營為手段,創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構建核心競爭產業主體,培育市場主體,提高經濟活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強縣域經濟的自成長能力。
【參考文獻】
[1] 遼寧省統計局:遼寧統計年鑒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縣域涵蓋城鎮與鄉村,是聯結城鄉的樞紐;縣域兼有農業與非農產業,是城市和農村的結合部。因此,縣域經濟發展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縣域經濟以農業經濟和農村工業經濟為主,農村服務業發展也逐漸顯現出發展潛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縣域經濟的必要性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田水利建設、農產品流通重點設施建設、商品糧棉生產基地、用材林生產基礎和防護林建設,農業教育、科研、技術推廣和氣象基礎設施等。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新農村建設和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舉措。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會引致更大的投資、增加收入并帶來消費需求。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大、周期長、見效慢,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僅靠財政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各類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
(二)農業產業化離不開金融支持
加快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走上市場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農村走向繁榮,農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有企業+農戶、合作社、市場+加工企業+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無論何種模式都涉及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它將農民、企業與市場聯結在一起,并貫穿了三次產業。在產業化過程中,龍頭企業的發展、農戶的生產、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產業化所需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
(三)農村城鎮化進程離不開金融支持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戰略。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有利于促進生產要素的集聚和資源的集約使用,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也有利于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據我國2010年人口普查的結論,我國的城鎮人口已達49.86%,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這說明了10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然而,這一數據無論是與發達國家平均80%的城鎮化率,還是與我國期望達到的70%的城鎮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沒有金融支持,城鎮化進程的前進步伐必然受到影響。
(四)農村產業結構優化離不開金融支持
在推動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農業的穩步發展,農村的工業化就無法順利進行。但是隨著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縣域經濟中農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變,農業的作用逐漸下降,而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作用則逐步加強,此時縣域經濟的發展應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產業來推動。
金融支持與農村產業結構優化關系體現在金融部門能夠實現資源在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產業間的重新配置,實現農業產業更新換代和升級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農村地方財力普遍緊張,無法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外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無疑是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和環節。
二、現有農村金融體系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一)金融支持主體薄弱導致金融供給嚴重不足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出于利潤最大化考慮,按照“經濟、合理、精簡、高效”的原則,加大了機構調整力度,對縣級城市支行按照10%-30%的不同比例進行撤并和調整,縣域分支機構和基層營業網點大量減少。特別是發揮主導作用的農業銀行,改制上市后面臨著“面向三農與商業化運作”的矛盾,在利潤最大化的驅使下必然將戰略重心向城市傾斜,支持縣域經濟明顯不足。作為政策性金融的農發行專營農副產品收購資金的供應和管理工作,但隨著糧食和棉花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農發行的作用大大減弱,在農村的業務范圍也僅限于加強糧棉油收購資金的封閉運行,無法起到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的作用。從職能定位和發揮的作用來看,離一個發展銀行的功能相差太遠。以農村信用社為主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主要通過發放小額農戶貸款、農村個體工商戶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來支持縣域經濟,盡管數量較多,但規模小,實力較弱,抵抗風險能力有限,從期限、額度和方式上很難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市場定位模糊,改組為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業商業銀行后,開始進城發展,從經營業務上來看逐步遠離服務三農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有悖于其改建的初衷。在正規金融無法滿足縣域經濟發展情況下,民間金融因其貸款手續簡單、期限靈活等優勢取得了很大發展,但由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監管缺位而受到國家法律和金融法規方面的限制,難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二)縣域經濟中的中小企業經濟基礎薄弱影響其融資能力
縣域經濟中的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諸多生產要素的約束,資金短缺尤為突出。目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發展較為滯后,尚無面向縣域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使得中小企業對銀行形成較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縣域中小企業普遍生產規模小、財務管理不夠規范、抗風險能力較弱,用于抵押的有效資產少,擔保難,評估、咨詢、登記等費用過高,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導致中小企業往往難以獲得銀行貸款且需要承擔較高的資金成本與風險。
(三)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尚未形成良性循環
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差,不良貸款比重高。中小企業貸款違約率高一直是令農村金融機構頭疼的問題,過高的不良貸款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金融機構拓展農村業務的積極性,使得農村金融服務缺失問題愈加嚴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縣域經濟更難以負擔市場化的金融資源成本,從而導致了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在低水平上的惡性循環。 轉貼于
三、構建與縣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金融體系之思路
我國的農村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主要依賴于銀行信貸資金。因此,要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發展和完善農村金融市場,建立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相互補充的農村金融體系。
(一)堅持商業性金融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充分發揮包括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內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在網點數量、市場滲透和份額、業務范圍、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擴大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掌控力,根據其市場定位,重點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效益好的中型企業服務,支持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支持市場體系和城鎮建設。改進金融服務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深入基層,根據實際適當增加縣級行的授信額度和審批權限,簡化貸款審批和發放程序,允許縣級行在上級行核定的貸款額度內自主發放貸款,合理配置資源,切實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二)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主導功能,擴大業務范圍
政策性金融是為了彌補市場的缺陷而出現的,涉足的領域應嚴格限定為微利或無利的業務范圍。因此,政策性金融應突出專項功能,強化政策性,針對農村經濟的弱質性,把職能定位于支持農業基礎設施性項目。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已在糧食流通領域貸款的基礎上,擴大了金融服務覆蓋面,其業務包括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業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和農業生產資料貸款業務等。除此之外,應鼓勵金融創新,允許其通過發行農業金融債券、建立農業發展基金和農民共同基金等形式,面向農業、農民籌資,以擴大資金規模,增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能力。
(三)改革和完善農村合作金融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機構,對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各地根據經濟發展實際對農村信用社進行了改革,組建了農村商業銀行或村鎮商業銀行,其產權關系、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還應在貸款管理方式、貸款條件、信貸品種、拓展業務新領域上下功夫,推出更多的、更為便捷的金融產品,真正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四)合理引導民間金融發展
對于民間金融,應改變過去以打擊、遏制為主的方式,采取引導、監督并納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適當給予發展空間,如加強監管情況下適度放寬農村金融市場的準入條件,以發揮其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拾遺補缺作用。同時,要加快民間金融立法,使民間金融有法可依,規范發展。
(五)發展農業保險、信用擔保等多種金融形式
1、建立農業保險體系。農業受自然和市場風險影響較大,加之我國的農業險種偏少,風險都集中在農村金融機構身上,這導致農村金融機構貸款積極性不高。應盡早制定和頒布《農業保險法》,建立起一個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商業性保險等多種形式在內的農業保險體系,完善農業保險補償體制。
2、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在農村,由于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健全,銀行出于對信貸資金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的考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越來越大,直接制約著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保證,既可以解決中小企業找保難、貸款難的問題,又能有效地分擔銀行的貸款風險。
3、發展融資租賃、農業信托,拓寬縣域經濟發展的間接融資渠道。
(六)試點開展農村資本市場運作,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融資平臺
積極推進農業企業的股份制改造,鼓勵龍頭企業進入證券市場,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股票為涉農公司融通資金的作用,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持久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楊仕省.統籌城鄉發展,縣域經濟需金融先行[N].華夏時報,2010-12-21.
2、林民書,張樹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演變的實證分析[J].河南社會科學,2007(4).
3、陳柳欽.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金融支持[J].經濟研究參考,2005(54).
一、施秉縣域概況
施秉縣位于貴州省東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屬于黔東南、銅仁、遵義三地州(市)結合部。她鑲嵌在苗嶺青山綠水之中,屬低丘陵山區,氣候宜人,山清水秀,是一塊待雕琢的璞玉。東鄰鎮遠、北壤銅仁石阡縣,南連臺江縣可達廣西、東南與劍河縣相鄰,西面與遵義地區余慶縣交界,至湖面懷化市220公里,距省會貴陽市230公里。全縣國土面積1543.8平方公里,轄4鎮4鄉,6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855個村民組,縣境內居民計有苗、侗、布依、漢等13個民族。南北長62公里,東西寬60公里,2003年末總人口15.5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7萬人;非農業人口1.28萬人),系國務院批準的早期對外開放甲級縣,國家級旅游風景名勝區,全國農村電氣化縣,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
二、施秉縣域經濟產業分析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較為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一種介于城市和農村之間獨特的區域經濟形式,其在統籌城鄉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一)稻田生態漁業建設,發展縣域特色經濟
施秉縣稻田生態漁業在省、州業務部門的指導、支持下,以實施項目為契機,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效益為核心,以人為本,努力探索農民與技術人員利益共享、相互促進、責權并重的機制,突出抓住行政措施、技術服務、市場開拓三個環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3年以來,施秉縣稻田生態漁業被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措施。其中,以楊柳塘鎮為中心,發展稻田生態漁業4000畝,逐步建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稻田生態漁業產業帶。特別是在楊柳塘鎮翁塘村,城關鎮新紅村、沙坪村,雙井鎮唐珠村等地實施了高標準的稻田生態漁業示范,共計面積達305畝。
(二)繼續發展煙草產業
發展烤煙經濟,以白垛鄉核心,建設施秉縣優質烤煙基地。按照現代煙草農業發展路子的要求,全縣按三個生產單元(馬號鄉、白垛鄉、牛大場鎮)進行規劃建設,在提高單產、主攻質量、增加效益上下功夫,努力實現烤煙生產的良性發展。2012年,施秉縣在馬號鄉立巖建成1個面積2700畝的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基地。同時,繼續完善白垛鄉堰塘窩、牛大場鎮石橋青沙面積分別為3000畝和4000畝的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基地。
(三)積極打造全國中藥材種植科研示范基地
在發展壯大中藥材產業過程中,施秉縣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產業發展之路,通過多年的實踐,施秉縣總結出了五種創新經營模式。一是“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引進制藥公司入駐施秉,與農戶簽定種植合同,公司負責提供種苗以及技術指導,并按保護價回收中藥材,形成了公司引導、基地示范、農戶聯動的生產格局。二是“合作社經營”模式。成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生產種植信息,種苗供應和生產導向,并聯系市場對社員種植的中藥材集中銷售。三是“協會+大戶+農戶”模式。由藥材種植大戶、種植能手組建中藥材種植協會,采取訂單生產模式,實行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市場營銷,統一質量要求,做到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四是“干部+農戶”模式。由干部出資金,提供技術,農戶出土地、出勞力,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五是“科研機構+基地+農戶”模式。由省內科研機構提供技術支撐,建立中藥材科研基地、對中藥材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給予培訓和指導。目前,與公司、協會簽訂種植合同的農戶共有1.1萬戶(含周邊縣市農戶訂單),成立中藥材合作組織23個。
這對施秉縣預期到“十二五期末”,建成高標準中藥材種植基地20萬畝、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2萬畝,形成以施秉為核心區域,輻射帶動周邊縣(市)中藥材種植100萬畝以上,上市交易中藥材產量20萬噸、引進中藥材深加工企業5家以上,建成10條以上GMP生產線,中藥材產業實現年產值50億元以上,把施秉打造成全國中藥材種植科研示范基地、西南地區中藥材交易中心和全國中藥材主要集散地之一的宏偉目標將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四)積極拓展旅游產業
近年來,施秉縣委、縣政府在實施“旅游強縣”戰略中,突出民族文化旅游和鄉村生態旅游特色,不斷完善旅游發展規劃,提升旅游產業檔次,發揮杉木河漂流品牌優勢,傾力打造“中國漂城”。“十一五”期間,該縣累計接待游客427.7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7762萬元,綜合效益6.7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1.97倍、2.37倍、2.23倍,年均分別增長7.94%、13.36%、10.63%。
同時,該縣努力延伸旅游產業發展鏈。積極推出“苗族刻道展示”、“獨木龍舟競賽”、“水龍表演”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產品,并將其與民族體育旅游活動有機融合,不斷增加旅游新賣點,發展鄉村旅游,不斷完善排樓沖、聶家堰、江凱河等旅游村寨服務功能,搞好民族特色食品開發和娛樂服務項目配套,延伸旅游產業鏈。同時,該縣精心打造旅游精品線。做好云臺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申報工作,深入挖掘和開發云臺山宗教文化,爭取啟動云臺山、杉木河、黑沖環形旅游公路建設,抓好上氵舞陽梭洞半島休閑中心的規劃與開發,加快氵舞陽河全程通航通游準備工作,使施秉更好地融入黔東南北線旅游圈。
(五)壯大“中國硅城”振興工業經濟
近年來,該縣縣委、縣人民政府集中精力抓好工業經濟,集中資源服務工業項目,集中力量推動工業發展。其中,施秉縣恒盛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工業硅為主的民營股份制工業企業。自1999年3月成立以來,生產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形成年產12萬噸工業硅生產能力,生產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該縣大力支持恒盛公司搞好工業硅系列產品開發,向多晶硅、單晶硅和電冶一體化項目轉移,通過產業延伸,努力發展接替產業。
三、施秉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探析
(一)農業產業化程度低
雖然施秉縣特色農產品資源較為豐富,但是在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方面相對滯后,特別是烤煙和中藥材的深加工。目前為止,施秉縣尚未建成規模化的食品加工和藥品加工產業。農業產業化進程較慢,產業鏈短附加值低,保持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較大。
(二)工業基礎薄弱
目前,施秉縣工業經濟結構單一,以粗放型工業為主,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較少,工業經濟總量也較小。施秉縣大部分企業發展方式粗放,工業產業層次低,產業鏈也較短,沒有形成集聚優勢,產業增值能力弱,缺乏工業主導產業或是對整個工業經濟發展起支撐作用的企業。
(三)旅游資源整合利用程度低
施秉縣旅游資源豐富。其中,在新規劃的533.2平方公里的舞陽河風景名勝區中,有366平方公里在施秉境內,其境內還有云臺山、杉木河、黑沖三個景觀游覽區;有五臺山、三臺山、金臺山、佛頂洞、華嚴洞等自然景點和人文景觀;有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如五月端午龍舟節、六月六的斗牛節、姊妹節、吃新節等等,形成極具魅力的貴州東線旅游特色。但是,在這些旅游資源中,能夠吸引多數游客的就只有杉木河和舞陽河風景區。這主要是由于有關部門沒有重視將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進行合理挖掘和科學整合,從而導致施秉縣旅游業沒有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四、施秉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要加強市場引導,結合區域自然氣候條件和生產技能狀況發展特色農業,積極引導農產品規范化種植、規模化經營,形成生產、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的鏈接,提高農產品就地轉化增值水平。通過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 “訂單農業”,廣泛推廣訂單式生產,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益聯動機制。
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嚴格執行涉農政策,確保農稅減免、退耕還林、糧食直補等政策落到實處;同時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增加農民非農就業,減少農民在農村、在土地上的數量,不斷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二)加大工業化力度,優化工業產業結構
施秉縣應抓住貴州省“十二五”期間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引導和扶持傳統產業應用高新技術加以改造升級。重點發展循環工業,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科技含量高、資源節約型、附加值高的綠色經濟產業。繼續發揮生物資源優勢,加快以中藥材、烤煙、畜禽等農副產品為原料的綠色加工工業發展速度。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符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引進資源利用程度高、環境污染小、市場競爭力大的現代產業。
(三)提高旅游資源整合利用程度
根據施秉縣旅游資源特點,科學編制施秉旅游景區發展規劃,將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與杉木河景區、舞陽河景區等結合起來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并與周邊其他縣市旅游產業聯合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舞陽河旅游經濟圈。
參考文獻:
[1]李彥西.貴州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產業定位理論系統研究——以黔南州平塘縣產業地位為個案[J].貴陽:《貴州民族研究》,2006.
[2]廖樂煥,孫丹.論少數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題與主題[J].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9.
[3]梁杏飛.論貴州縣域經濟的發展——以貴州省施秉縣為例[J].北京:《商場現代化》,2011.
[4] 楊漢林.貴州省施秉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探索[M].凱里:凱里學院學報,2008
[5]龍尚五.貴州省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貴陽:《貴州民族研究》,2004.
[6]馬宗國,朱孔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0.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所規定的范圍為管理對象,由縣級政權所領導的,在服從國家宏觀管理的前提下,以發展本地經濟為宗旨的經濟。縣域經濟有明顯的區域界定,具體由縣級經濟、鄉(鎮)級經濟和村級經濟所構成。
屯留縣地處東經112°28′―113°3′、北緯36°13′―36°30′之間,位于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側,東臨長治市郊區,南連長子縣,西與安澤、沁源兩縣接壤,面積1184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194個行政村,境內309國道橫穿東西,208國道貫通南北,長治到太原、長治到邯鄲高速公路從縣內東部繞邊而過。屯留以前一直是以傳統農業為主導產業的農業大縣,2000年,全縣GDP為5.94億元,財政總收入僅41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70元。從2001年起,全縣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全縣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到2005年GDP達到18.86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7億元。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02元。
1 屯留縣縣域經濟發展目前形成了園區經濟、煤炭產業、農業產業化為主的經濟格局。
1.1工業園區經濟發展迅速。
所謂園區經濟,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內群集大量企業,以產業群集聚或產業鏈耦合為基礎,有鮮明的產業特色和規模效應的區域性經濟高地,它吸納生產要素集中投入從而形成區內經濟增長乘數效應的經濟組織,包括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是發展規模工業的新興載體。現代經濟學中的規模經濟理論、集群經濟理論和增長極發展理論,都強調提高生產要素的聚集度。園區經濟作為一種再生的組團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目前縣里已經形成了康莊高新工業園區、漁澤能源化工工業園區、麟絳電力工業園區三大工業園區。
康莊高新工業園區始建于2001年,目前是縣里規模最大的,被山西省命名為示范園區,被列為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園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它地處屯留縣城東南部、緊臨長治市區,208國道橫貫園區,太原到長治的高速公路在其旁邊經過,北京至澳門、青島至新疆紅琪拉普高速公路在園區立交互通。其產業以醫藥、食品輕工、輕工機械制造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項目為投資入園方向。目前吸引了太行藥業、康寶制藥、昂生藥業、三寶制藥、雙鷹動物制藥廠、康寶綠多維飲品公司、膨化食品公司等30多家企業入駐。
漁澤能源化工工業園區位于該縣漁澤鎮。園區以長治鋼鐵公司、潞安礦物局所建項目為主,已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集群。西部以潞安礦物局建設集團投資為主建設“潞安世紀工業園”,目前有潞安煤化有限公司、潞安碳黑科技有限公司和興旺焦化公司三家企業,其中潞礦投資建設的電石廠、炭黑廠、焦化企業形成了電石――炭黑――碳納米管煤――焦――化工產品兩大產業鏈條,東部以長治鋼鐵公司投資為主建設“長鋼工業園”,其中有長鋼投資建設亞洲最大的百萬噸瑞昌百萬噸水泥廠。
麟絳電力工業園區是以長治市電力公司為投資主體的以生產潔凈能源新型建材為主的高新工業園區。園區內以容海集團投資的磊鑫硅鎂公司為主體,另外電極糊、樹脂廠等項目正在建設,長治市電力公司其它項目正陸續入園,逐步形了硅鎂――金屬鎂――鎂鋁合僉――合金鑄壓件和電石――電極糊――樹脂――塑料型材兩大產業鏈條競相發展的格局。
1.2煤炭產業。
屯留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儲量為146億噸,含煤面積達938平方公里,煤層平均厚度6米。目前縣內主要有以設計生產原煤60萬噸/年(主要生產環節按90萬噸/年建設)的縣營郭莊煤礦和已經投入生產的潞安集團所屬屯留礦,它預計于2008年達到主要以優質動力和化工用煤為主,生產能力為600萬噸/年的大型國有煤礦以及在建的預計生產能力達到1500萬噸/年的古城煤礦。
按照“煤焦――煤電――煤氣”產業鏈的發展方向,縣里相繼完成了對中小煤礦的改造力度同時加快了屯留煤礦、郭莊煤礦技改及鐵路專用線的建設步伐,加快了屯留熱電廠、祥瑞煤氣化發電、興旺焦化二期、寺底世紀焦化等項目的建設,另外屯留礦“煤基合成油”國家生產基地的奠基、生產30萬噸甲醇和2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的引進對延長縣內煤炭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1.3以龍頭企業為主,按照公司+農戶為模式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喜人。
屯留縣在農業產業化取得了很大成績,主要采取以龍頭企業為主,按照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在這種模式帶動下,企業和農民達到了雙贏,農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在龍頭企業帶動下目前縣里形成了以中國種業50強企業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帶動的玉米制種涵蓋蔬菜制種、油脂加工、藥材種植、種子包裝等相關產業;以奶制品廠、飼料加工廠、優質牧草場、種牛繁育場、乳品研究所、奶牛技術服務部中心的大型現代化涉農加工企業的山西鳴源奶業公司股份制公司為主的奶牛業生產基地;被列入山西省“1311”調產重點扶持項目和長治市“百強調產”龍頭企業,以種兔繁育、商品兔養殖、飼料精細加工、兔肉系列品種開發為一體的現代化養兔場的建民兔業、全國最大的養鹿基地,以梅花鹿、鹿產品研究開發、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麟圓鹿業、以朗德鵝養殖及深加工項目為主的仙都農業生態園開發有限公司為主的大批特種養殖;以青椒、尖椒、蘿卜、白菜、西紅柿、豆莢等蔬菜的大規模種植;以核桃等的干果經濟林和柴胡、黃芩、板藍根、生地等中藥材種植,此外縣內以盤秀山雜糧為龍頭企業的小雜糧種植也成了一定規模。
綜觀屯留這幾年經濟確實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和發展較快地區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大工業園區入園企業數量不多、規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體帶動全縣經濟發展能力不強,縣內煤炭產業鏈縱深發展起步不久,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沒到位,實現能源生產和環境和諧發展的壓力非常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強等問題還比較多,所以優化縣域經濟發展擺著了面前。
2 優化屯留縣域經濟的對策和措施
2 .1要繼續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到屯留投資辦廠,大力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同時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屯留縣工業園區經濟剛剛起步,三大工業園區入園企業數量不多、規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體帶動全縣經濟發展能力不強,因此要加大宣傳、重視對外交流合作,優化招商引資的動力、壓力、機制和方式、出臺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服務功能,提高產業集聚水平,以吸引省外、國(境)外的企業、項目、技術和資金入園來屯留投資興業。同時加快在建的屯留煤礦、古城礦的建設步伐,依靠科技進步,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堅持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布局相結合,加大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新工藝的引進,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形成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管理有序,產業關聯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和發展格局經積培育煤炭下游產業,變單純的挖煤到綜合深化利用上。
2.2立足屯留優勢農產品資源和現有基礎,加快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走產品優質化、布局區域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的發展道路。依托國家認證的11綠色農產品,擴大生產規模,促進加工轉化增值,把其建成長治最大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要加大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力度,鼓勵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品牌,目前縣內大大小農業產業化企業很多,除了屯玉種業是中國馳名企業規模較大外,其他企業都規模較小,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若組成大企業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又可以增加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同時應該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為農民增收提供保障。
2.3縣域經濟中的縣城經濟發展不夠,縣城的吸引力不夠。
屯留縣2003年總人口25.5045萬人,而城鎮人口3.4124萬人,城鎮化率才13.4%,城鎮化水平過低制約縣域經濟發展。小城鎮是城鄉經濟的接合部和交匯點,是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的有效載體,以城鎮為平臺,可以推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形成在資源、人才、技術、產業、商品和信息方面的集聚功能和帶動作用,促進縣域經濟不斷壯大。同時縣內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煤、焦等傳統產業在工業增加值和財政總收入中的比重較大,資源和環境的代價大,因此提高城鎮化率加大第三產業發展步伐能夠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解決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和途徑。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047―01
鎮域經濟是一個建制鎮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是區域經濟的一個單元,但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鎮域經濟是縣域經濟、城市經濟的組成部分,是縣域經濟的支柱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龍頭,建制鎮是農村加快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日照市鎮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經濟新常態下,鎮域經濟發展中也面臨新的困難。
1鎮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分析
1.1經濟結構不夠合理,第三產業發展滯后
近年來,我市鎮域經濟結構雖然有所優化,但總體而言,仍不盡合理,與第二產業發展相比,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結構方面,近年來三級產業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與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態勢相比,第一產業的比重仍然偏高,鎮域經濟的工業化水平仍然偏低,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發展不足。鎮域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慢于縣域和市域經濟,是日照市經濟的薄弱環節。
1.2城鎮發展用地與可利用土地資源矛盾突出
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碰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是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一方面表現為建設用地不足。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加快,建設用地需求越來越大,建設用地與農田保護區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鎮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鎮域規模小,金融、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服務水平低,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不足,使鎮域在人才、項目引進,產品技術更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對資源的集聚能力就小,不僅難以把周邊的資源吸引過來,對鎮域經濟也無法起到輻射作用,使得城鎮經濟難以繁榮起來,城鎮功能的發揮也受到極大影響。鎮域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產生一定的聚集效應。
1.3產業發展與特色鄉鎮建設仍存差距
城鎮發展與農業發展的關系尚不緊密,但在與農村經濟的聯系上比城市要密切得多。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產業發展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建設特色鄉鎮的步伐有所加快,但對比周邊發達鎮和縣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一是發展產業思路不清晰。新興的支柱產業總量仍較小,傳統產業仍占相當比例。二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大部分鎮域經濟發展缺乏主導產業。相當一部分鎮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由于缺乏合理的產業布局,產品缺乏關聯性,龍頭企業少,產業聚合、盤整資源很有限,產業支撐能力很弱。多數鎮企業規模小,工業支柱產業優勢不夠突出,“專業鎮”、骨干企業、名牌和拳頭產品少,產品缺乏特色。第三產業仍以傳統的商業服務業為主,新興的第三產業尚未得到充分發展。
1.4村級經濟發展不平衡,弱化整體經濟發展的能力
鎮域經濟發展在區域分布上極不平衡,生產力布局不均。在鎮域經濟中,各村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十分明顯,在鎮域發展的初期階段,資金和人才等往往會被吸引到區域條件較好的村,因為在那些村的發展潛力大,資金投入的回報率高。而這些村往往就成為鎮域經濟的增長極,它的發展速度會比周邊村快,使強村更強。在這個過程中,增長極(強村)周邊地區的發展就會受到增長極(強村)的抑制,從而導致了村級經濟之間的不平衡發展,而村級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就弱化了鎮域整體經濟能力。且鄉鎮缺乏資金來源,鄉鎮資金缺口大,基層財政困難,無力扶持弱村發展,使弱村更弱,形成惡性循環。
2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對策與思考
鎮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基礎和支撐,是擴大內需的總抓手,是啟動消費的推進器,是統籌城鄉的關節點,是吸納就業的蓄水池。加快發展和壯大鎮域經濟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日照市鎮域經濟要在有限的資源配置中占據優勢地位,就必須不斷提升經濟競爭力,強化鎮域吸引、爭奪、擁有、控制資源和市場的能力,做強做優鎮域經濟。
2.1抓好鎮域經濟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城鄉區域一體化、農村城鎮化
鎮村社區建設是鎮域經濟發展的載體,一個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鎮村環境才可能增強磁性效應。抓好小城鎮規劃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既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鎮域經濟的必由之路。
2.1.1以規劃為先導。小城鎮建設要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一是定位上,立足實際,在搞好發展規劃上求突破,要把鎮域經濟發展目標與本地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未來發展目標、產業規模、城鎮功能進行規劃,要注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注意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
2.1.2要把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互為前提:把城鎮建設與工業基地建設和發展服務業結合起來,確立自己的產業重點,培育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區域特色產業。采取積極可行的策略,提升人氣、聚集財氣,加快鎮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1.3積極探索城鎮經營的路子。要將城鎮規劃作為經營城鎮的第一資源,積極運用經濟的手段,不斷提升城鎮的發展檔次,以城鎮建設助推新農村建設。做活小城鎮發展文章,堅持“誰建設、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擴大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強化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強化小城鎮載體和經濟輻射功能,增強發展驅動力。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完善小城鎮的居住、休閑和娛樂等人居功能,經濟探索和試行農民的宅基地換住房、土地承包權換保障、合村并居等辦法,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和集中。
2.2發揮聚集效應,引導二、三產業向建制鎮集中
引導二、三產業向建制鎮集中,要以民營經濟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鎮域特色經濟主力軍的作用。要發展民營經濟,壯大私營經濟、培育個體經濟,使其成為鎮域經濟的主力軍。抓環境,切實放寬對民營資本投資的各種限制,培育有利于民營個體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抓引進,積極引進有實力的民營個體資本到鄉鎮投資創業抓培植,大力興辦加工業項目,鼓勵支持農村能人、大學畢業生投資創業抓提高,篩選一批重點新興產業,實行重點幫扶,促其盡快上規模、上檔次,加快提升鎮域經濟發展水平。
深化招商引資工作,更加關注招商引資效果和園區企業質量,突出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大指標考核,從土地投入密度、基本建設周期、投產達效時間、上繳稅收數額、就業人數和環保等方面,完善項目招引機制,讓好項目優先進入。
一是調整優化一二三產業結構,提高三產業比重。穩農興工活商,深度開發多種經營,開拓性發展工業,全方位發展三產業。二是優化農業產業內部結構,培植經濟發展后勁。種植業向優質化、集約化發展,養殖業向規模化、精品化、工廠化發展,生態林業向觀光型、效益型發展。三是合理布局區域經濟。以產業項目帶動城鎮化,初步實現工廠進園區,農民進城鎮,即“生產在園區,生活在城鎮”,使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互動發展。
2.3實施農業產業轉型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
按照日照市鎮域經濟目前的發展現狀,應鞏固農業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全面提高農業產業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經濟素質,是發展鎮域經濟的永恒主題,繼續把農業產業化作為主攻方向,把對接市場、發展特色、建立基地和做強龍頭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實施農業轉型戰略,推進農業產業化。
一、張家口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從歷史的角度縱向分析,河北省張家口市各縣(市、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如果對照省內甚至國內同類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來看,張家口市縣域經濟的規模還是較小、實力也不夠雄厚、效益也很低、同時各縣(市、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夠均衡。從縣域經濟的規模來看,張家口市下轄的縣(市區)沒有一個能夠擠入河北省縣域經濟規模排名的前五位,更沒有一個能夠躋身全國經濟規模百強縣;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看,張家口市各縣(市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既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也達不到河北省的平均水平;從縣域經濟的發展實力來看,張家口市縣域經濟的結構水平較低,不少縣(市、區) 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因此在面對產業結構調整時難免受到沖擊,影響總體經濟競爭實力的提高;從縣域經濟的效益來看,張家口市各縣(市、區)的居民收入水平很低,人均財力約占全國縣(市、區)的平均水平的80%,與經濟發達區域如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縣(市、區)相比,差距很大;從縣域經濟的均衡發展來看,張家口市所轄的縣(市、區)中,平原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而半山區其次,深山區則經濟發展水平極低,地處深壩上的康保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張家口市縣域經濟發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區位資源的制約
作為處于北方干旱地區的農業大市,張家口市的水資源條件較差,農業生產用水每年需要財政撥付大量資金來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了縣域經濟實力的提升。
(二)保留著粗放式經營的發展模式,利潤率很低
在張家口市所轄的各縣(市區)中,雖然有不少地方發展了農業產業化,但由于實行粗放式經營,大量浪費水資源,并且對環境的污染較重,所以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制約,導致產業發展落后。
(三)產業鏈條不完整,制約其擴大發展
在張家口市各縣(市、區)中,無論是農業,還是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種加工業,基本上都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處于孤立的發展狀態,一旦受到外界市場的沖擊,馬上就會衰落下去。
其實,張家口市縣域經濟發展落后的根本原因還在于農業財政體系的混亂。自從實行分稅制財政體系以來,張家口市上劃國家和省級財政的收入達到幾十萬,過多的上劃收入使縣(市、區)財政自給率嚴重降低,基層可用資金明顯減少。然而,基層農業財政的支出負擔卻不僅沒有減輕反而不斷加重,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由于基層長期處于財政困難狀態,張家口市縣(市、區)的社會事業發展也相對滯后,縣(市)還沒有健全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大部分縣(市)的農民缺乏應有的醫療保險。
三、健全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農業財政政策
(一)健全農業財政的縱向調節體系,為發展縣域經濟提供動力
為應對現行財政體制中基層財政上劃過多,基層政府缺乏必要的財力支持和保護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必須對現行的分稅制農業財政體系進行微調,以提高基層財力水平,對發展縣域經濟提供支持和動力。其一,現行的分稅制收入應該按照事權與財權統一的原則,將財力適當地向縣級傾斜,以提高縣級財政的總體實力。其二,遵照財力均等的原則,適當調整現行的轉移支付財政資金制度。這就需要適當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所占的比重,加大對縣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必須按照各縣(市、區)的實際情況,按照財力均等的原則,重點解決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標準設計不合理的問題,重新確立資金的轉移支付制度。
(二)健全農業財政的投融資機制,加快縣域經濟縱深化發展的步伐
1.充分肯定并持續保持分稅制農業財政體制通過減負增收對農民產生的激勵效應,繼續堅持不懈地調動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對農民發放財政支農補貼的方式直接增加農民收入。
2.針對農業公共財政支出問題,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費用、治理水土流失的費用、解決農民基本生產生活用水的費用等,可以采取農業財政投融資的方式解決。3.針對縣域經濟產業鏈條不完整的問題,采取財政貼息方式加大農業科技的財政投入力度,提高縣域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以促進縣域經濟產業鏈條的延伸及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4.整合財政支農資金,解決因資金分散使用而導致的效率低下問題,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健全農業財政的扶貧機制,保障縣域經濟均衡發展
據統計,截至2005年,張家口市貧困人口超過一半,在自然條件惡劣的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所占比例更高。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扶貧幫困機制,加大對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財政投入力度。
在健全農業財政扶貧幫困機制的同時,還需要健全農業財政的公共投入機制,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農業財政的社會性投入應重點集中到支持農村義務教育的開展、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健全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等方面。以保證農村社會事業的協調均衡發展,農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業生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長云.發展農業生產業的模式、啟示與政策建議——對山東省平度市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調查與思考[J].宏觀經濟研究,2011(03).
[2] 范柏乃,段忠賢.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J].理論探索,2011(01).
1.1四川第一輪退耕還林四川省第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經歷了試點示范、全面啟動、調整適應和鞏固成果等四個階段[2],涉及21個市(州)178個縣(市、區)600余萬農戶,完成退耕地造林89.09萬hm2、荒山造林93.33萬hm2、產業專項造林8.73萬hm2。至2012年,退耕地實現經濟收益面積64.02萬hm2。2001年,楊西岳[3]、李賢偉[4]進行了退耕還林與產業結構調整中相互關聯的問題思考,均提出了發展特色產業思路。2006年,帥克等[5]從退耕還林后續產業角度,系統地分析了四川省退耕還林主要發展模式和機制,成功經驗與存在的問題。2009年,張洪明等[6]對四川退耕還林種植類型(30余種)、經營模式(9種)和經營機制(6種)進行了綜述,認為初步形成了既有數量又有質量、既有規模又有效益覆蓋第一、二、三產業的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體系。2011年,杜萬全[7]提出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培育了大量林產品資源,隨著時間推移和經營管理的加強,各種林產品資源還會不斷增多,必將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1.2后續產業與縣域經濟“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農民要增收”,“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形象地表達了退耕還林建設中農戶、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博弈關系[8]。王小龍[9]指出,由于退耕還林的私人承包很難保證工程的實施具有穩定的激勵相容性,農戶的自利行為至少在3種場合會偏離社會生態利益目標,即多種經濟林、間種或復耕、少投入,從而使退耕還林政策偏離社會最優。劉東生等在比較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后認為,由經濟增長催生的生態改善需求(退耕還林),最終還要靠經濟增長來滿足。何家理等[11]通過對秦巴山區實證調查研究認為,應發揮“自然區域為單元”的資源優勢,克服退耕還林工程中生態效益外顯與經濟效益內隱現象。崔紹芳[12]開展商品型生態農業與退耕還林工程系統相互耦合研究認為,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及效果的鞏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品型生態農業發展的長期影響。劉耀森[13]認為退耕還林是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4個核心關系:一是退耕還林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二是退耕還林與后續產業發展的關系;三是退耕還林與農民增收的關系;四是退耕還林與小城鎮建設的關系。楊明等認為,必須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方式引導農民積極發展后續產業,積累產業發展基金,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發展產業帶,構建合理的產業鏈等問題的研究,促進后續產業的健康發展。退耕還林帶來土地生產格局的改變,承接著以生物為基礎的自然再生產和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退耕區縣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農業經濟,擁有的基本生產資源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初級勞動力等。縣域經濟的發展既需要促進內部資源、生產要素和市場優化配置,又要突破縣級行政區劃的約束充分利用縣域外部的各種資源、生產要素和市場。鄭循剛對四川退耕還林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進行了SWOT分析,總結了四川退耕還林區縣域經濟發展的組織運行模式、區域模式和產業模式。趙志遠將簡陽市作為協調型縣域發展模式代表,即具有以鄉鎮為單位,農工商、產供銷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特點。該模型形成過程一般是以發展商品性農業為基礎,興辦農產品加工業起家,然后再拓展農產品的加工鏈。包括縱向產業鏈(農產品由粗加工發展到深加工、精細加工)和橫向產業鏈(為農產品加工業配套的包裝工業、銷售業、運輸業和其他服務業)。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四川第一輪退耕還林形成的產業資源存量,已成為當地重要的農林產業資源,應在縣域經濟中發揮應有的價值。資源地理分布和社會經濟基礎的差異性,物種的多樣性與同構性,影響著存量資源產業價值的發揮,需要開展存量資源(物種規模)縣域間的產業基礎優勢對比分析與研究。
1.3分析方法按國家退耕還林后續產業調查口徑,確定產業基地物種。收集四川省2012年退耕還林后續產業調查統計數據和2013年四川省林業產業年報統計數據。假定市州范圍內同物種預期收益(較)大值作為區域該物種基地產業化條件下第一產單位面積年“公允價值”,規避物種價值實現的時序性、地理分布和社會經濟的差異性,并基于2013年年報的林業產業基地(含退耕還林)規模計算相關物種基地第一產的潛在價值。用2013年林業產業年報中第一產產值與同年四川統計年鑒中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計算各縣農林協調系數。借用區域經濟學中區位商分析法開展產業物種、原料基地的農村經濟發展區位優勢分析。若LQij>1,則認為i物種(原料林)在j縣(市州)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比較優勢,且值越大,表示比較優勢越大,或產業專業化、或特色化水平越高;若LQij≤1,則只為縣域內自給性商品生產。
2結果與分析
2.1原料基地區位分析
2.1.1基地林存量分析四川省至2013年底林業產業基地規模達831.0萬hm2,基地類型的基本結構受退耕還林工程影響較小,僅有兩類變幅超過1%,說明退耕還林物種選用存在產業稟賦的“路徑依賴”。“路徑依賴”使退耕還林形成的資源自然地融入該區域既有的產業基地。退耕還林除未參加2007年起的珍稀用材林基地建設而外,均對各類基地規模做出較大貢獻。其色經濟林、筍用竹產業的貢獻率表明退耕還林對林業產業有著豐富與完善的作用(參見表1)。
2.1.2基地林縣域區位優勢原料基地生產經營屬林業第一產業,具有資源密集、勞動密集的特點,是縣域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地產值區位商衡量著相關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這種優勢是相對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而言。根據前述假定條件,我們測算四川省(不含非退耕還林的一般用材林)林業產業基地潛力年產值1716.02億元,具有經營發展優勢的縣域擁有相關潛力年產值1367.53億元。優勢縣域相關原料基地的潛在產值占全省相應產值的69.9%~98.5%,以此占比作為產業基地地域聚集度指標,則生物質能源林>食用油林>森林蔬菜>筍用竹>藥材林>特色經濟林>飲料林>調香林>珍稀用材林>材用竹>工業原料林>干果林>桑樹及其他>一般用材林>水果林,可見聚集度越高則基地地域特色內涵越大。將潛在年產值與縣域區位優勢力乘積作為產業發展優勢,表2列出各原料林類型產業發展優勢前10名相關縣。
2.1.3二產結構分析根據產業結構理論,經濟發展過程也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過程,二產是產業升級的推動力。2013年,四川省有林產加工企業6658家,但規模企業僅391家,億元產值以上的龍頭企業124家,表現出:一般性加工比重大,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低,技術更新改造和技術進步沒有取得大的進展,產業結構升級緩慢。林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的構成比為37.9∶34.9∶27.2[17],產業尚以提供原材料物資產品為主,屬于較為低層次的產業結構。基于林業產業資源密集性和四川產業資源的底蘊,我們認為較長時間內,一、二產間聯動變化不明顯。利用2013年各縣林業一、二產比值關系,估算各產業基地類型二產潛在產值,加工能力假定是現有規模企業實現設計產能,據此分析二產結構狀態。規模企業代表著行業現代化水平的高低,其貢獻是二產升級的根本。分析表3可以看出,四川林業產業資源具有1499.72億元的潛在二產年產值,其中現有規模企業貢獻率為47%。實木類加工產能較好地滿足了上下游市場的需求;以纖維板為代表的工業化加工產能過剩,受制于上游原料市場;以竹材制漿為代表的材用竹工業化加工產能不足,制約著原料存量的生產利用;以高附加值產品為方向的經濟林加工規模尚處較低的起步區間。四川林業二產結構的升級在于竹材加工產能大幅度提升(資金密集)和經濟林高附加值產品的創新研發(技術密集)的突破。
2.2產業物種區位分析
2.2.1物種區位優勢分析退耕還林工程栽植的樹種涉及100余種[6],納入產業資源統計的物種(類)41種。經濟林一直是退耕還林關注重點,物(品)種選擇也最為活躍。四川25種具有產業稟賦的經濟林物種中分布最廣的是核桃,最窄的是橄欖。相關區位分析表明,具有區位優勢縣域最多的物種是梨。優勢縣域數表達了物種自然地理的屬性,發展區位優勢不足30個縣的物種具有較明顯區域特色,如橄欖、芒果。利用物種優勢縣數與分布縣數比值做出的發展策略,比值≥75%的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林,比值在50%-75%的進行專業化發展,比值<50%的進行一般性發展。以進入縣域內發展優勢的物種(類)排序前3名為收斂條件,可分析單物種發展產業基地的優勢縣域規模,花椒、梨、核桃、柑橘位居前三。將物種潛在產值與縣域區位優勢力乘積作為產業發展優勢,發展優勢排位與實際情況相吻合程度較高。
2.2.2物種產業市場分析四川林業產業資源涉及177個縣、41個物種(類),縣域物種組合達2684種。借用二產企業規模產值標準,分別縣域、物種進行歸類。通過表5可以看出,不論是否具備區位商優勢,各產值規模均有縣域(物種)分布。不具備區位商優勢,且有較大產值規模,似乎相悖。事實上,區位商更多地表達縣域內所有發展物種間的對農村經濟貢獻的比較優勢,產值規模與區位優勢力的結合才較好地表達物種在全省的產業發展優勢。物種縣域產值不同,資源價值實現的市場著眼點不同。A級擁有參與省際、國際交流的資源規模,已成為或具備成為縣域支柱產業,可按照全國產業地區專業化分工的基本格局,培植或加入區域產業集群,以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參與大區域與國家乃至國際經濟的大循環,如檸檬、核桃、柑橘。B級具有形成縣域主導產業或優勢產業的資源規模,培植龍頭企業是實現(市)區域資源聚集,以大區域產業鏈的中間產品,或特色產品參與省內市場流通,如用材樹種、筍用竹、油橄欖。C級存有輸出域外的資源量,加大扶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根植性企業,以原生產品、或農副初加工產品供給市域市場,適宜各類水果。D級基本上保持滿足當地需求的資源量,屬于傳統農業生產,應以原生產品參與域內農貿市場交易。
縣域經濟是介于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之間的中觀經濟,是帶有行政區劃性質的經濟。我國縣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92%,縣域人口占人口總量的75%,縣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由于其發展的緩慢與滯后,也是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所規定的范圍為管理對象,由縣級政權所領導的,在服從國家宏觀管理的前提下,以發展本地經濟為宗旨的經濟。它有明顯的區域界定,具體由縣級經濟、鄉(鎮)級經濟和村級經濟所構成。
一、縣域經濟存在的問題
由于農民增收緩慢、主導產業不清、政府管理機制落后、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較突出。
1、特色資源開發利用不足
臨沂市各縣域因其不同的自然地理氣候和人文社會條件,蘊藏著許多獨具特色的礦產、生物以及文化傳統、工藝、技術等資源。特色資源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如果開發利用得當,可以創造出無窮無盡的價值,形成獨特的市場優勢和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各地對特色資源的潛力沒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支持產業發展的力度不夠,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產業規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裝工藝差,許多特色資源甚至不為外界所知,大量資源處于閑置、流失之中。
2、產業結構層次低
臨沂市各縣域之間第一、二產業差距明顯,第三產業差距較小。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技術含量高的產業較少的局面仍客觀存在。各骨干企業仍以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為主。縣域企業組織結構分散,市場主體意識淡薄,開拓市場的能力弱,大部分縣屬企業和鄉鎮企業處于癱瘓狀態。多數縣缺乏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支撐,也缺乏縣域特色的塊狀經濟支撐。
3、勞動者素質較低,勞動力轉移困難
臨沂市各縣域勞動力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勞動力增長過快,剩余勞動力無法安排。二是人口質量較差,阻礙了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轉移。
4、政府管理體制滯后
縣級政府習慣運用行政手段處理公共事務,地方嚴重,縣鄉機構臃腫、服務意識淡薄,經濟發展環境惡劣,不利于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經濟發展管理體制方面,地方政府沒有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規劃,短期行為明顯,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二、發展臨沂市縣域經濟的基本思路
1、我市北部是山區南部為平原,區域差異性明顯,各縣應從實際出發,選擇不同的角度,調整空間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不斷發展主導產業,構建具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
2、民營經濟是集“民資、民智、民力”于一體的民本經濟,是充滿活力的經濟,縣域的非公有制經濟具有產權清晰、機制靈活、管理嚴明、市場競爭意識強的特點,不用政府投資,生產成本不高,是一種富有效率的產權制度,對活躍縣域經濟能夠起到比較顯著的作用。因此,調整臨沂市縣域經濟所有制結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是發展臨沂市縣域經濟的重要戰略措施。
3、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充分重視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發展經濟絕不能以環境惡化和資源浪費為代價。
三、發展臨沂市縣域經濟的對策建議
1、 建立服務型政府,優化政策環境
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建立服務型政府,以服務型導向代替傳統的政府中心主義,把管理型政府置換為服務型政府。對于臨沂市政府及各縣級政府來說,要規范收費管理制度,實行政務公開、服務承諾、免費試點等制度,用市場經濟的觀點和方法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努力把政府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執法監督、公共服務等職能上來,從而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2、提升縣域工業的規模經濟水平和競爭能力
目前應以現有的食品、五金、建材等產業集群為依托,增強產業競爭力。將縣域工業化與城市工業化銜接起來,積極創造工業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3、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土地合理有序流轉,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和區域特色農業。
4、優化投融資環境,加大農業投入力度
本著“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提高農業競爭力為目標,加大對農業的投入。(1)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鼓勵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商資本投向農業領域。(2)優化投資結構,農業財政投資要重點支持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化服務和科技推廣,提高農業投資效率。(3)調整投入政策,建立農業投入機制,減少中間環節,保證投入效益。(4)建立縣域產業發展基金,出臺對龍頭企業實質性扶持的相關政策
5、依靠科技創新,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縣域科技創新的加強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己越來越明顯。要增強臨沂市縣域經濟的發展后勁和發展活力,必須在科技自主創新方面下功夫,整合創新資源,建設區域科技創新體系。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與經濟建設同步,促進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參考文獻
(1)熊耀平.縣域經濟發展理論、模式與戰略[M].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海財經.
(2)楊炎晨,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3)胡佛等.區域經濟學導論[M].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