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 14:47: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中西醫結合存在問題
1.1 中、西醫缺乏對應性語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難以溝通,這是中西醫結合的一大障礙。如中醫藏象學說中的“腎”,雖與西醫的臟器名稱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義卻不同。因為中醫的某一臟腑不單純指一個器官,它包含了現代醫學多個系統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醫藏象學說基礎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內、取類比象、經驗反證的特點,雖有較為粗略的解剖印跡,但其主要關注的是功能和關系,本質上是歸納人體各種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號系統。
1.2 中醫學某些理論難以被證實或證偽
中醫學產生于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哲學思想方法直接參與了中醫理論的構建過程,成為中醫理論的組成部分。哲學思想的引入雖然豐富了中醫學理論的表達,但因理論概念較抽象,思辨性強而精確性低,隨之亦產生了歧義性和模糊性。如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是對宇宙間各種現象和事物屬性的一般概括和總結,含有豐富的哲學含義,不能用現代醫學理論和實驗證明。中醫學理論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難度。
1.3 缺乏中西醫結合理論的指導
雖然目前在臨床上可以實現中西醫兩種手段和技術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論上依然需要掌握兩種不同的內容體系,在理論基礎與學科內涵上依舊分別腳踩著中西醫學兩條“舊船”[2],中西醫結合在理論范式上至今還處在“結而未合”的狀態。現在不少醫生對疾病的診斷既用傳統的望聞問切,也用現代科學儀器檢測,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醫診斷的不明確性;治療疾病時既用中藥,又用西藥,但因為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只是簡單的藥物疊加,對其作用機理和相互間作用不甚明確。所以,目前的中西醫結合療法還是機械的、低層次的結合,處于結合的初級階段。
1.4 中醫現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標缺乏特異性
如中醫證實質的研究,一開始就成為中西醫結合的最主要的攻關對象,其研究的最終目標是以現代醫學客觀指標為中介,實現中、西兩種醫學本質上的交匯和融合[3]。然而,一個證研究出來的理化指標往往多達幾十個,由于很多理化指標缺乏特異性,因此,在臨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虛證為例,觀察的指標有70余項,所觀察的眾多指標在脾虛狀態下均為異常,最終脾虛證成了無病不涉、無指標不異常的證候,這種結論的本身就是對特異性的否定。經過專家的充分論證,最后認為脾虛證具有診斷意義的客觀指標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減少、唾液淀粉酶活性異常。盡管這兩項指標的改變對小腸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礙一類疾病具有診斷意義,但脾虛證的范圍遠遠不只小腸黏膜異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腸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虛患者也大有人在。中醫常說的素體脾虛、脾虛狀態不一定都有明確的病理改變,一項或幾項客觀指標的改變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虛證[4]。
1.5 中藥藥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進行的中藥藥理研究主要是用西醫藥理研究方法對中藥進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對某病或某一檢測指標的影響。雖然用這種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穩定療效的新藥(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藥理研究結果與中醫臨床實踐不符,如許多中藥實驗證明抗菌作用不強,但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卻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種中藥含有多種成分,復方少則幾味藥,多則幾十味藥,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療作用,它們間的相互作用、綜合作用如何,在人體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這些都是高難度的課題。
2 中西醫結合方法探討
中、西醫學體系迥異,各有優勢,同時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點。因此,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與實踐,必須從總體上對兩個醫學體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優勢和不足,在具體環節上應取長補短,有機結合。要使中西醫學在較高層次上相結合,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要堅持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進行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與實踐必須堅持中醫學基本原理,不要以西醫原理解釋中醫;不能丟失中醫學的精髓;不能以西醫的標準與尺度作為科學標準;不能一味地分割人體,全賴實驗與局部檢測,而應保持中醫學的特點與優勢,把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體現于結合之中。以往的中西醫結合實踐證明,把中醫西化,只能使中西醫結合徒有形式,難以深入發展。
2.2 要在繼承中創新
要結合好,首先必須繼承好。繼承是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和實踐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沒有認真的繼承,創新就沒有基礎,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是創新性研究,需要在中醫、西醫原有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中超脫,形成結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舊,惟古獨尊,鉆到故紙堆中。創新的核心是研究內容、手段的先進性,要充分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理念、成果與方法,形成、發展和完善中西醫結合新的理論和診療方法,尋求優于中、西醫方法的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醫結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某些理論或觀點上、在某些疑難病癥的治療中,通過長期實踐和探索,逐步實現結合創新。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已經出現了一批結合創新的成果,如病證結合、微觀辨證、隱潛性證、急瘀證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療急腹癥、動靜結合治療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論體系上實現突破和完善
沒有成熟的理論,再豐富的臨床經驗也只能是經驗,而不能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理論的發展與創新,既是臨床應用的基礎,也是一個學科成熟的標志。要不斷形成越來越多的中西醫結合新理論、新概念,不斷完善和發展中西醫結合理論體系,推動其學術發展,從而為更高層次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和發展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2.4 要多學科協同研究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日趨緊密,單學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多學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中西醫結合只有面向現代和未來的基礎學科及高科技領域,將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系統科學、生物信息學、細胞分子學、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等現代科學前沿銜接,才能使中西醫結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2.5 要在醫學實踐中不斷接受檢驗
任何醫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必須能夠經受臨床實踐的檢驗,能夠指導臨床實踐,提高臨床療效;否則,從理論到理論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沒有實用價值的。中西醫結合是從實踐經驗開始的,其學術發展的基礎在于療效。所以,形成的理論和方法也必須在醫學實踐中接受檢驗從而得到確認和發展。
2.6 要盡快建立“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標準和規范”
臨床療效是中醫、中西醫結合存在的基礎。目前,中醫、中西醫結合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還剛剛起步,尚缺乏現代社會認可的評價方法和技術標準。因此,建立起系統的評價體系是當務之急,只有建立其標準和規范才能更好地指導和規范中西醫結合臨床和研究。
2.7 要將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同步進行
中西醫結合作為一門一級學科已經形成,但其理論體系還相當不成熟,結合創新性成果還不多,學科建設比較薄弱,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顯得力度不夠,后勁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養,提高教師素質,充實中西醫結合的學術內容,合理安排課程,避免某些中西醫結合專業只是簡單地把中、西醫課程各半,中醫教師講中醫課,西醫教師講西醫課,大家互不聯系的舊的教學模式。
3 結語
中西醫結合專家吳咸中教授曾預言,21世紀的中西醫結合主要有3種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補、結合創新。中西醫之間的交叉與兼容由來已久,隨著中醫現代化與中西醫結合的不斷深入,交叉兼容會更加自覺和充實。兼容不僅局限在藥物上的相互應用,在理論、方法與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將普遍展開。中西互補是一種已被公認并已取得豐富經驗的結合形式,這是中西醫結合的一大優勢,在某些疾病,特別是疑難疾病的防治中,同時采用中西醫兩種方法,分別針對不同發病環節,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療效。結合創新是高層次的中西醫結合,也是中西醫結合的根本目標,這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在某些疑難疾病的治療中,在某些理論或觀點上,由點到面,由淺入深,逐步實現創新。筆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通過我們不懈地努力,中西醫結合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孔德娟,楊學輝,安勝軍,等.李恩學術論文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3.36.
【關鍵詞】痛風;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58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1104-0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痛風病逐漸增多。痛風是由于遺傳性或獲得性病因導致嘌呤代謝障礙和血清尿酸持續升高所引起的疾病。具體說與人體中尿酸代謝失衡有很大的關系,大部分食物中含有嘌呤,而嘌呤又能分解合成為尿酸,人食用含嘌呤的食物過多就會使人體產生過量的尿酸無法排泄,從而導致高尿酸血癥以及關節活動不利等癥狀,還能引起高脂血癥、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等并發癥。1.中醫治療痛風
從中醫的角度看,痛風發病的原因可分為外因、誘因和內因。外因主要是受內寒濕熱之邪。誘因主要是正虛邪侵或邪滯經脈之時復加過度勞累,七情致傷,內耗正氣,或飲食不節,酗酒、厚味,損傷脾胃,內生痰濁愈甚或復感外傷均可加重經脈痹阻氣血運行不暢而誘發本病。內因主要是先天稟賦不足和正氣虧虛。稟賦不足陰陽失衡則累及其他臟腑。正氣不足致身體虛弱,以上內因再加外因和誘因相加則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病。明代張景岳認為“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外是陰寒水濕,今濕邪襲人皮肉筋脈;內由平素肥甘過度,濕壅下焦;寒與濕邪相結郁而化熱,停留肌膚……病變部位紅腫潮熱,久則骨蝕。《雜病廣要·歷節》中有“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稱痛風及自虎飛尸之類是也”和“痛風脈浮緊,頭痛惡寒發熱,為新受之邪,宜五積散”的引述。
中醫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并認為痰、濕、瘀為痛風之標,脾腎虧虛為痛風之本。在結合前人經驗及現代醫學理論的基礎上,現代中醫將痛風分為急性發作期、間歇期、慢性期3個病期和13種類型治療,分別為:.寒濕痹阻型、濕熱痹阻型、痰(濕)阻血瘀型、血熱毒侵型、肝郁乘脾型、脾虛濕阻型、肝腎虧虛型、濕痹稽留型、脾胃虛弱型、瘀血型、脾虛濕滯型、正虛邪戀型、脾腎不足型。本病在急性發作期,病人發熱、頭痛、關節明顯紅腫、脹痛,證屬風濕熱痹。治宜清熱利濕、祛風通絡。方用四妙散加味湯。慢性期關節疼痛,反復發作,灼熱明顯減輕,關節僵硬、畸形,活動受限。治宜調理氣血,補益肝腎,酌加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療法,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除了中藥治療本病,中醫還常采用針灸療法:主要分為體針療法、耳針療法以及穴位注射療法等,其中體針療法則需根據下焦濕熱證,淤血阻絡證,痰熱挾風證,氣血兩虛證等辯證情況,實施相應的穴位和相應的療程治療。重慶同康骨科醫院痛風攻關小組對該病進行研究分型,經辨證論治總結出以中藥內服、外敷、針灸、穴位注射、飲食調整的五步平衡療法。此療法急性期清熱除濕、通絡止痛為主,慢性期祛風除濕、滌痰化瘀、調補肝腎、通絡止痛,達到治愈的目的。該療法為中醫藥治法,無毒副作用,無痛苦,病人易接受。大多服藥治療1周即見效,表現為癥狀減輕,疼痛緩解,血尿酸下降。2.西醫治療痛風
西醫認為痛風是尿酸代謝異常,治療大多缺乏病因治療,無根治辦法。
西醫認為痛風是基于尿酸高,且在關節、軟組織等部位沉積而引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應。目前,西醫的治療一方面是西藥治療,一方面是手術治療。藥物主要有炎癥干擾類的如秋水仙堿、非甾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類;還有降尿酸藥物,包括尿酸促排藥和抑制尿酸生成類以及雙重藥理作用類藥物。對于摘除影關節功能或壓迫神經的痛風結節、處理伴有竇道的皮膚潰瘍、除去巨大的尿酸鹽沉積物以減輕腎臟負擔、固定疼痛關節特別是負重關節、切除無法挽救的壞死指趾或矯正畸形指趾等情況,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宜在血清尿酸正常后施行。
西醫要求所有患者絕對臥床,抬高患肢,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的發生,飲食方面要求患者進食低嘌呤飲食,避免進食動物內臟、海鮮等富含草酸的食物。飲食上多吃蔬菜、水果,禁止飲酒,避免飽餐。另外注意多飲水,保持尿量。3.臨床中西醫結合的探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在國內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僅結合了兩種醫學的長處,還減少復發率和不良反應。中醫講究辨證,西醫講究對癥,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結合了病患的體質因素,便于對癥施治,全面的消除痛風病發的根基;西醫的對癥快速則有效地降低病患的痛苦,并達到消炎的效果和目的。
遼寧阜新中醫醫院采用方法是在運用秋水仙堿的基礎上,對照病患配以中醫治療。如對于火毒熾盛、胃陰不足的患者,采用四妙散加益胃湯加減治療。也有醫家用白虎桂枝湯、四妙丸合桃紅飲配以西藥消炎痛如秋水仙堿、碳酸氫鈉片等。醫者尹顯華在痛風急性期用西藥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如芬必得、雙氯酚酸鈉等藥減輕病人的疼痛,中藥用白虎加桂枝湯加減,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患者疼痛劇烈時,加葛根、山慈菇,大黃、元胡、黃柏、血通等。而在非發作期,也就是中醫講的血瘀型、腎脾兩虛血瘀型。西藥治療主要用降尿酸藥,抑制尿酸合成藥如別嘌呤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腎臟排尿酸多的痛風病人,促進尿酸排泄藥如苯溴馬隆、磺吡酮等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腎臟排尿酸障礙、痛風結節較多、尿酸池明顯增大者以及對別嘌呤有不良反應者。中藥用身痛逐瘀湯或大活洛丸,濕邪重者加滑石、豬苓、澤瀉,若面色白、體質虛弱、脈搏細數、舌質淡用三痹湯或八珍湯氣血雙補、補腎健脾、若皮膚發涼、膚色蒼白加制附子、桂枝,腎陽虛者加羊藿、肉桂。醫家趙曉剛用白虎桂枝湯并滲濕利水加減,配合秋水仙堿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對高粘血癥的患者靜脈滴注刺五加注射液。張炳球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用西藥別嘌呤醇、痛風利仙、或者用消炎痛配合重要滌痰逐瘀湯,如有大便密結者配合大黃,再予四苓化瘀湯。段化瑞等用痛風飲為基本方,關節熱痛重加牡丹皮、忍冬藤、尿酸鹽結石加半夏、夏枯草;舌苔黃膩加厚樸,配予秋水仙堿,布落芬等西藥治療。對于痛風性腎病,陸晨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藥用濟生腎氣丸配合參苓白術散(由附子、桂枝、甘草、砂仁、車前子、黨參、白術、懷山藥、山茱萸等組成),西醫用秋水仙堿。
前言
當今醫學領域,慢性肝炎仍舊是全球尚未解決的疾病之一,這主要因為慢性肝炎病理復雜,發病率較高。正因為這樣,慢性肝炎的治療一度成為公共衛生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上百萬人死于慢性肝炎及其相關疾病,在我國有2000多萬慢性肝炎病毒攜帶者,死亡率長期排在所有疾病前列,這無疑給人民健康和國民經濟帶來重大危害。
在形勢不容樂觀的大環境下,慢性肝炎的疾病譜卻在不斷擴大,脂肪肝、乙肝相關性腎炎等疾病也被納入其中,其治療難度進一步加大。雖然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慢性肝炎進行攻堅,但成效一直不甚明顯。為了盡可能的改善患者生命質量,醫療人員有必要延緩肝硬化,抑制病毒復制速度,延長其生命周期。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醫療人員已經開始重視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這一新的方式,同時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這中也不乏諸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和完善。
一、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的思路
要想得到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的方法,就必須將辨病和辯證相結合的基本思路貫穿其中。在這一過程中,中醫的病和西醫的證需要實現有機結合,在揚長避短的基礎上做到互相滲透,同時在科學的現代醫學技術的指導下完成中醫宏觀辯證的微觀化,實現證的物質基礎更加完整準確的量化,這樣才能開發出新的治療思路,摒棄傳統治療過程中長期停留在病理報告和臨床觀察上這一方法。在這一精神的指導下,慢性肝炎的治療已逐步形成科學規范的量化性指標,隨著這一思路的不斷完善,其很有可能成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的突破口。
二、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的方法
(一) 以病統證,病證結合
對于慢性肝炎患者而言,他們體內既有HBV的持續存在,又有肝纖維組織的增生;既有肝細胞的炎癥和壞死,又有機體免疫功能的失調;既有肝臟自身的復雜性轉變,又有肝外系統的整體失衡。因此,復雜的病理導致了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就算病情相同,他們之間也會存在不盡相同的臨床癥狀和機體特征,這主要是由不同患者不同的免疫功能造成的;此外,不同地域不同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也會影響疾病的發展和后期的轉化。
基于慢性肝炎復雜的病機特點,我們可以用傳統中醫理論中的整體觀加以闡述。傳統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其各部分之間密切相連且相互協調;病癥是會遺傳的,譬如母子相及;不同先天稟賦的人在同一體質下的不同階段亦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等等。雖然慢性肝炎患者病機不同,但在某一階段的臨床上卻表現出相同特點,這便是主要矛盾,是患者當前的證;病情、預后的不同是通過不同的證表現出來的,這也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此在判斷時不應該僅僅參考脈搏、舌苔等情況,而需要客觀認識患者的證,并在此基礎上有一套客觀量化的指標。只有將中醫上的以病統證貫徹落實,在具體量化的基礎上結合DME等方法使證的內容不斷充實,才能使證有具體的發展。例如,南京朱方石在對上百種不同種類的慢性肝炎患者進行LN、NAG以及血清HA檢測后發現,四項指標都反映出肝郁脾虛型在各證型中是最低的,脾腎陽虛者的HA、LA最高,肝腎陰虛者亦是如此。這些臨床實驗數據為實現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與此同時,一種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也逐漸浮出水面,這些都值得醫療學者在接下來的臨床治療中進一步拓展和完善。
(二) 遵循標準,辨證用藥
傳統中醫認為,對于同一癥狀下的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即辨證論治,慢性肝炎患者亦是如此,需要治療用藥的個體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慢性肝炎病理的復雜化。慢性肝炎的長期臨床實踐證明,中醫上的“同病異治”“三因制宜”“異病同治”等理論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深受醫學界推崇。
以北京的王寶恩教授為例,其治療慢性肝炎采用的816方有著明顯的成效,這是以益氣活血化瘀為依據的,臨床實踐證明ALT復常率達到90%以上,改善率達63%,LN治療前為1.28左右,治療后達到1.17左右,HA治療前200左右,治療后為67左右;在日本,醫學界對中國傳統中藥小柴胡進行研究,發現它有抑制肝纖維化和抗肝細胞炎癥壞死的功效。這些慢性肝炎治療過程中的成功案例,都體現出了辨證施治的原則,而且中藥復方多靶位、多環節的作用也體現的淋漓盡致,與化學合成藥物單靶位、單環節相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雖然如此,我國很多臨床成效較明顯的復方制劑卻很難通過美國FDA新藥審核,這一點值得反思。要應對這一現狀,我們首先需要嚴格控制中藥復方制劑標準,將穩定性高、重復性好的纖維化動物作為模型,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科學的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體系;其次嚴格遵循DME相關規范,最大限度的消除誤差,嚴格做到隨機、安慰劑對照。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中藥復方這一治療方法打入國際市場,發揮其在治療慢性肝炎上的優越性。
(三) 加強中藥研發,發揮中藥特色
對于慢性肝炎而言,要將抗纖維化和抗病毒相互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治愈的效果。現代中藥學研究表明,中藥成分與中藥性味是直接相關的,其化學成分具有分子多樣性特征,這也就是中藥藥性具有多樣性特點的原因所在。例如小柴胡,其本身就具有增加肝糖原、抗肝損傷等功效,在治療慢性肝炎時利用了它抗肝纖維化和抗病毒的雙重作用。只有對中藥進行科學化研究,深入了解中藥藥性,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將具有抗肝纖維化和抗病毒雙重作用的中藥一起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中藥的協同增效作用,使得中藥治療慢性肝炎的效果最大化,值得深入研究。
三、結語
不可否認,中醫、西醫都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著,取得的成果也有目共睹,但二者都還有覆蓋不到的領域,這一點值得我們繼續去探究。在慢性肝炎的治療中,中西醫之間要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尊重,客觀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只有中西醫相結合,才能早日攻克慢性肝炎,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結果: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對比后發現,觀察組的治愈總有效率為95%,而對照組則是8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顯提高了,且觀察組的情況優于對照組的情況。此外,兩組患者均為出現不良反應。
結論: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和方法對臨床上腦梗塞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效果顯著,值得醫學界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腦梗塞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475-01
腦梗塞(CI),又被稱為缺血性卒中,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腦部出現供血障礙、缺血和缺氧情況,從而引起的局部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癥狀[1]。目前,這種病癥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且多發生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且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以及多并發癥的特點,嚴重的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命安全。近幾年來,醫學界也在對其治療方法進行相應的研究,以提高臨床對該病癥的治愈率。因此,文章選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對部分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有效治療,現將分析報告作如下敘述。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患者年齡均在40~80歲之間,且平均年齡為60±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并經過頭顱CT檢查中證實為腦梗塞癥狀,并排除了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引起的腦出血情況。隨機將患者分成觀察組60例,患者的病程有5~60天,患有高血脂的50例,冠心病20例,高血壓40例,合并糖尿病30例。并且按照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等級對患者病情進行劃分,其中重型(31~45分)10例,中型(16~30分)40例,輕型(0~15分)10例;對照組60例,患者病程為5~60天,其中患有高血脂的45例,冠心病25例,高血壓45例,合并糖尿病25例。同樣按照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等級對患者病情劃分為重型9例,中型39例,輕型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方法,主要是每日進行0.9%的氯化鈉注射液,250ml配胞二磷堿,0.75g+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外加腸溶阿司匹林,并與調整患者的血壓、降血糖與抗炎配合治療,同時還要求患者配合進行功能鍛煉[2]。
觀察組: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醫治療。首先,中藥治療的方法:該方法主要是基礎方加上辯證論治,其中基礎方是黃芪30g,丹參20g,甘草5g,葛根15g,川芎20g,且口眼歪斜者加僵蠶和白附子,頭痛者加鉤藤和牛膝,意識障礙者加冰片,肝腎不足者加杜仲、牛膝和何首烏,血壓升高且煩躁不安的患者加磁石、鉤藤和石決明[3]。以上藥方均須在辯證基礎上進行加減,每日服用2次,每次100ml。其次,中醫針灸療法:對患者的相應穴位予以針灸療法。在該療法中主穴包括了內關、人中、極泉、三陰交。配穴則有足三里、中沖、勞宮、行間、太溪、行間、神門等,進行針灸治療時,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治療。針灸療法每天1次。兩組患者均以30天治療為1療程,1療程后對療效進行評價。
1.3療效判定。根據臨床上制定的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相應評分:①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以上,病殘程度為0級,且可以進行正常的勞作;②顯效: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5%~90%,病殘程度則為1~3級,且患者的主要癥狀明顯得到了減輕,生活方面基本可以自理;③有效: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肢體肌力提高2級,或者癱瘓、失語癥狀有所好轉;④無效:治療后患者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以下,且癥狀幾乎沒有好轉,生活還是不能完全自理。
1.4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而計數資料則采用X2。其中,P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臨床效果與對照組相比,其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提高,而且無效率也比對照組低,兩組差別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觀察組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其患者在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降低了,而且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評分差值則有明顯的提高,兩組差別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傳統醫學中,將腦梗塞劃分為了“中風”的范疇,而發病的原因是在內傷積損的基礎上,由于勞逸失度,情志失暢等因素誘發的患者臟腑陰陽失調、肝陽暴張、橫竄經脈等狀況,從而導致患者發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等癥狀[4]。而現代的醫學則認為,腦梗塞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內膜發生損傷而使腦動脈管腔狹窄,并加之其他一些因素而促使其局部血栓的形成,使動脈狹窄情況加重或是完全閉合,從而導致患者的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壞死情況,進而引發的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疾病。
腦梗塞病癥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患者體內供應腦部血液的顱內、外動脈中發生了閉塞性的病變,而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側支循環,從而促使患者局部腦組織的代謝需要與可能得到的血液供求之間發生的供不應求現象引起的。同時,由于該病癥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以及多并發癥的特點,因此,患有該病癥的患者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同時,患有該病癥的患者多為中老年群體,其年老體弱,且可能伴有多種慢性疾病,因此,在醫學中就會出現需對謹慎用藥的情況。然而,若不及時的進行相應的治療,患者的病情容易加重,且還會有兵法合并癥的發生,死亡率極高,且致殘率比腦出血還要高。因此,尋找一種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和方法對該類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是醫學界長期關注的話題。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的60例患者在接受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之中醫治療,具有很好的療效。在本研究的中藥配方中,有效運用黃芪可以加快患者心率,并加強其心肌的收縮力,從而起到促使患者血管擴張,改善其微循環的作用,防止血栓的形成;而葛根能夠擴張患者的心腦管和外周血管,緩解血管的痙攣,并較少自由基的運用;丹參則具有很明顯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的運用可以延長患者的出、凝血時間,從而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得特性;且川芎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血脂,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要藥[5]。這幾味中藥的運用可以對患者起到很明顯的共奏活血化瘀等的功效。同時,在中西醫結合的基礎上進行中醫針灸治療,能夠幫助患者處于休眠狀態的腦細胞迅速激活,使其逐漸恢復正常腦功能。
綜上所述,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和方法治療腦梗塞患者,就有很明顯的療效,而且中藥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便宜,且副作用小,因此,該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占軍.中西醫結合用于腦梗塞患者治療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2,6(17):79-80
[2]陳振念.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塞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1,7(26):861-863
【中圖分類號】 R-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8231(2011) 08-0781-01
從醫學角度講,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性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屬于基因遺傳病。繼發性高血壓是繼發于腎,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高血壓, 多為暫時的,在原發的疾病治療好了以后,高血壓就會慢慢消失。
1、臨床診斷和分級
目前研究建議高血壓的定義為: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90mmHg;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現血壓雖未達上述水平,亦應診為高血壓。我國基本采用了 WHO與國際高血壓學會的標準。根據血壓水平,WHO和國際高血壓學會把高血壓又分為1、2、3級。按中醫理論也分為輕、中、重型高血壓。
2、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有效途徑
關于高血壓防治,JNC-Ⅵ的新觀點強調:(1)進一步認識到高血壓不僅僅是血壓升高,而是全身多臟器病變;(2)提出高血壓患者危險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決定治療方法,而不是僅根據過去靶器官損害分期法進行治療;(3)高血壓的危害不僅取決于血壓的高低,還與是否存在其他危險因素如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密切相關;(4)治療應更注重個體化;(5)任何年齡(即使老年人)降壓均有益,若能適應,血壓應盡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壓患者危險度分組決定治療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藥物治療措施
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內容包括:戒煙;限鹽(每日攝鹽量小于6g);限酒;堅持有氧代謝運動;多食含鉀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應減肥。
2.2、西醫聯合用藥治療
通過實驗和臨床研究,多數學者認為,單一用藥對治療高血壓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劑量可以提高降壓療效,但同時不良反應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數患者應采用聯合用藥來提高療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及較少副作用。
2.3、中醫治療途徑
①辨證治療:辨證施治是中醫診療的特色與優勢,也是其獲取療效的關鍵。高血壓的中醫治療也不例外。高血壓可根據肝陰虛之主線,分為肝腎虛夾瘀,陰虛及陽夾痰兩證型,前者以六味地黃丸,后者以天麻丸為主方辨證施治。對于無證可辨者,可根據飲食、失眠、便秘等情況辨證用藥;也可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況如偏陰,性格特征如急躁,個人嗜好如飲酒。以及氣候變化,遺傳傾向的不同辨證用藥。
②辨病治療:辨病治療也是中醫診療的核心內容,同辨證一樣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臨床上不容忽視。對高血壓病而言,首先要區分開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然后采取相應的方法。對于原發性高血壓也應在辨清寒熱虛實證型的基礎上選擇具有降壓作用的藥物,如熱證高血壓選用夏枯草(偏寒),寒證高血壓用杜仲(偏溫)可增強藥物的降壓效果。
③對因治療: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機制, 發展過程及藥物作用機理的基礎上選擇針對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階段,或以抗西藥副作用的中藥治療即是對因治療。這也是中西醫結合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如中藥在調節脂類代謝以及控制或減輕血壓對臟器的損害等方面,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
④對癥治療:每位高血壓患者會有各自不同的癥狀,或頭暈頭痛,或便秘耳鳴,或兼而有之。可參照辨證辨病結果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治療。對于合并有其它系統疾病,特別是老年患者,西藥處理有時會因病情復雜,藥物間禁忌而受到種種限制。此時,中藥不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發揮其整體治療的優勢,如葛根既降壓又治耳鳴;便秘可用決明子,萊菔子或防風通圣丸。
⑤綜合治療:加強飲食管理低鹽低脂,改善心理衛生健康保 ( 持樂觀豁達心情)以及合理的體育鍛煉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藥浴足,耳穴貼壓,藥物枕及針灸理療等應用對于治療高血壓也是切實可行的。不僅可減少用藥,而且可多方面調動機體的潛能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醫治療高血壓的臨床選擇
3.1、擇善用藥根據中西藥物的不同作用特點及作用途徑,
擇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藥降壓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縮壓超過180mmHg,或出現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時應立即選擇西藥降壓。但西藥作用途徑單一,功效相對專一,長期大量應用必然會出現許多副作用。因此,相對穩定期或血壓不太高時盡可能選擇中藥治療。
3.2、聯合用藥
由于中藥的成分及作用途徑多種多樣,因此對于改善機體功能狀態,逆轉結構異常以及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西醫學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諸多因素參與,如內皮細胞損傷,血脂紊亂,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過剩等。西藥只能針對上述某一病因進行治療,而中藥可以發揮其調節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從這一角度上講,中西醫聯合應用,特別是在遠期療效方面效果會更突出。
【結論】中醫中藥雖然在單純降壓方面效果不明顯,但是從長期療效上看,可以彌補西藥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前景廣闊,值得廣大醫務工作者探索與發掘。不僅從理論上,而且從臨床實踐上尋找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都是至關重要的,尋找高血壓治療上的盲區, 盡可能全方位多側面的發揮,擴展中醫治療的優勢與范圍,才能從根本上達到中西醫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 張宇清,劉國;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摘要);中華內科雜志;2000(2l)
【關鍵詞】 溫振英; 辨證論治; 中醫兒科學; 中西醫結合/發展趨勢
溫振英(1928-)早年畢業于湖南湘雅醫學院,先后在沈陽中國醫科大學、北京醫學院任教和在北京中醫醫院從事中醫兒科醫療研究和中西醫結合研究及教學50多年,進行了多種研究思路方法的探索,經歷了兒科中西醫結合研究歷程。
1 20世紀不同歷史階段中西醫結合研究的特點
1.1 20世紀50年代是中西醫結合萌芽時代 當時由于中醫學受舊社會政府的排擠,到了解放后全國沒有一所中醫高等院校,沒有一所中醫醫院,只有少數私人開業和藥店坐堂行醫帶徒,多數想學中醫卻“入學無門”,學成了中醫,沒有中醫院可施展才華,當年流行病和急性病雖多,中醫卻無用武之地。為了中醫藥學的發展,為了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政府組織了西醫離職系統學習中醫班,成立了5~6年制的中醫高等院校和中醫醫院,并明確了中西醫結合的任務是“全面繼承、系統學習、整理提高”,“把中西醫藥之長結合起來,創造中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
1.2 20世紀60年代是全面繼承和驗證中醫藥、中藥加西藥和與西醫藥的療效對比的探索階段 總結名老中醫對兒科疾病的辨證論治經驗,觀察中醫病證與西醫疾病分型的關系,兒科對急性病、多發病(包括傳染病)開展中西醫結合研究,麻疹、乙腦、流腦、腸炎、肺炎、腎炎的治療都取得很大成績,為中西醫結合研究奠定了可貴的基礎,同時病證的研究也促進了中醫教材規范化的制定。
1.3 20世紀70年代是中西醫結合的成熟階段 全面開展中藥方劑改革研究,單味藥、古方、驗方、內外治結合的新療法,新針療法,針灸麻醉等都是研究的課題,劑型除原有丸、散、浸膏、煎劑外,醇提純、蒸溜、噴霧加熱等制成口服液、肌肉注射劑,在全國范圍普遍開展。
1.4 20世紀80年代是中西醫結合的豐收階段 對已取得成績的療法和藥劑進一步深入研究,突出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研究中醫理論較多的是氣、血、陰、陽、肺、脾、腎實質的研究及中醫法則如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和扶正驅邪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中西醫臨床宏觀辨證辨病分析,結合有關的實驗微觀分析論證。由于多單位、多學科的參與協作,這一時期的科研成果最多。
1.5 20世紀90年代是中西醫結合的深入階段 雖然課題和方法沒有明顯的改變,但是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更為深入,更多吸取了新的科技手段,以提高研究水平。
2 21世紀中西醫結合研究的特點
溫振英認為21世紀將是中西醫結合研究歷史的轉折時期[1]。醫學科技的迅速進步,生物工程、遺傳工程研究將醫學研究的重點由治療轉到預防和保健,醫學模式轉向了“生物-心理-社會”的新的世界醫學模式時代,免疫接種預防醫學的進展,抗生素、抗癌制劑的更新換代等,使兒科疾病發生了巨大變化,烈性傳染病減少甚至絕跡。疳積、營養不良在大城市不復存在,接踵而來的是免疫失調、消化功能失調、營養代謝紊亂和尚無疫苗預防的病毒性疾病。這些新的病種都不是用古方、傳統方藥能迎刃而解的,需要用中醫整體調控,治未病或扶正驅邪、防治結合為指導思想,要把重點轉移到既有的中醫、西醫都沒有解決的課題上。中西醫結合兒科研究要強調重視中醫特色,強調臨床研究,強調實用性。
中醫學對疾病辨證和治療是在整體觀念指導下對正(體質強弱和分型)、邪(各種病因引起的證侯表現),即本質和疾病消長特征(證型)的研究。強調中醫辨證論治的同時要審機求因,標本兼顧整體治療,既治疾病兼調體質[2]。因為中醫強調“治病必求于本”,癥狀與病因比較病因是本,正邪矛盾的主次證是本,故應把調整機體的“扶正以祛邪”作為中西醫結合兒科研究的重點。由于高科技的發展,相應地使醫學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治療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許多疾病得到控制。但是仍有病因不明,西藥治療無效的疾病,則依靠中醫對機體本質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的調節。
運用中醫“扶正祛邪”理論法則,扶正并非就是用補法。其實質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達到協調五臟、平衡氣血、陰陽,預防和治療外感性疾病及內傷疾病,即“扶正固本”[3]。溫振英強調中西醫結合兒科研究要重視中醫兒科特點,根據小兒“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從中醫“脾為后天之本”的理論切入,但是要注意在研究中切忌單純以證為主題,用客觀指標來驗證,象“脾虛證”的客觀指標的研究,雖然作為中醫辨證表現特點,脾虛證在多種疾病中的表現是一致的,而驗證脾虛的客觀實驗指標在不同疾病中是不同的,例如同屬脾虛證的厭食、疳積、泄瀉其木糖、胃泌素、免疫功能指標卻不相同,所以單純按照中醫證型分組不考慮疾病病種對證型分組的影響,這樣的實驗設計是缺乏科學可比性的。因此傳統研究要和現代方法結合,不能單純借用現代醫學的實驗方法作為診療指標。要以中醫學理論為本,衷中參西。溫振英“健脾益氣法治療小兒營養缺鐵性貧血的研究”課題,是本著中醫學“脾為后天之本”、“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理論運用健脾益氣法改善小兒的消化吸收功能,即提高飲食中造血營養物質的吸收,達到治療的目的。故此項科研課題獲獎后,又根據在動物實驗中觀察發現健脾益氣合劑有增強實驗動物的食欲、活動能力和耐寒(吹冷吹、淋涼水試驗)的作用,而后派生出“培土生金”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3 中西醫結合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溫振英認為通過數十年的醫學實踐經驗證明,還是中西醫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中西醫并進為好。中西醫的共同點為同一研究對象和內容,如對人體腎功能的理解,同為水液代謝分清泌濁的排泄器官,不同點是中醫學中對腎的認識還有“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先天疾患屬腎不足,骨疾患要補骨,生殖系統疾病從腎治療是中醫治療的主要法則之一。因此溫振英認為要將中西醫兩個不同的醫療體系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醫學科學,是一個長時期的目標,目前中西醫結合應該從相互影響和促進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提高入手。就如同理解“天人合一”應從“天人相應”人和自然相互影響、制約和促進來認識一樣,決不是合二為一,天人能結合一體的。當前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加速發展和提高,發揮中醫特色整體醫療優勢,用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宏觀分析,結合相關中醫理論的實驗研究的微觀分析論證,探討兒科保健、預防和疾病治療。只有這樣才能讓中醫藥走向世界,造福人類,這樣中西醫結合才有用武之地。不能仍在原有病證的療效、機制的研究上踏步,中西醫結合研究是要提高中醫學的研究,不能提高、不能發展中醫學,那么中醫學也將“不進則退”,喪失其活力與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厭食是較長期的食欲減退或消失、食量減少為主要癥狀而言。長期厭食會導致患者的體質量減少或影響正常生長發育,是兒童常見的癥狀。各種急性感染時常伴有短期厭食;長期厭食者多伴有面色萎黃,體質量不增或下降,肢體消瘦,常有器質或精神方面的障礙。
一、中醫對厭食癥的認識
1 病因探索
1.1 飲食不節,喂養不當 《景岳全書》謂:“小兒之疾,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1]。《育嬰家傳育嬰秘訣》載:“小兒之病,傷食最多”[2]。由于小兒乳食不知自節,饑飽無度,或家長缺乏科學喂養常識,片面強調補充高營養、高熱量的滋補類食品,使飲食結構不合理,損傷了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或因家長過于溺愛孩子,調理不當,過食肥甘、生冷或難消化的零食、水果,均可傷及脾胃。胃主受納,為水谷之海,脾主運化,為生化之源。若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失司,升降失調,乳食停滯,乃生此病。即《素問·痹論》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幼幼集成·傷食證治》也說:“小兒之病,傷食最多,故乳食停滯,中焦不化而成疾者”。說明乳食壅積,損傷脾胃,導致脾胃不和,終致厭食。總之,飲食因素是導致小兒厭食癥的主要病因。
1.2 多病久病,損傷脾胃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五臟六腑皆屬不足,但以肺、脾、腎三臟更為突出。肺主一身之氣,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萬密齋在《育嬰家傳育嬰秘訣·五臟證治總論》中,將此總結為“脾常不足,腎常虛”。肺與脾為子母關系,脾之運化,賴肺之宣發敷布,精微方能濡養全身;肺之主氣,賴脾之運化精微不斷充養,脾胃健旺,則肺衛自固,小兒“脾常不足”,則肺氣亦弱。若患泄瀉、肺炎或其他傳染病后,體虛,正氣虧之,傷及脾胃,或病后失于調理,脾運胃納失健,可致長期厭食。
1.3 先天不足,后天失養 先天不足的嬰兒,古稱“胎怯”或“胎弱”,多見消瘦、胃腸薄弱,出生后,往往不欲吮乳。后天如失于調養,每易造成脾胃虛弱,不思乳食,難以喂養。誠如《小兒藥證直訣·胎怯》所言“生下面色無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無血氣,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
1.4 情緒變化,精神因素 小兒“肝常有余”,嬌生慣養之小兒,所欲不遂,動輒哭鬧要挾,久則性情乖張,易養成易怒易暴的惡習。且獨生子女性多嬌態,稍違其意則哭鬧不止,或自生悶氣,致肝失疏泄,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而厭食;或因生活環境改變,情志不暢,思慮傷脾,脾虛不適而致厭食。萬密齋認為:“蓋兒初生,性多執拗……,易使怒傷肝氣生病”,均說明“怒傷肝”。因此,在小兒厭食癥的治療上,飲食指導和情緒疏導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病機探索
脾胃不和是小兒厭食癥的病機關鍵。脾為臟,胃為腑;脾屬陰,胃屬陽;脾主升,胃主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兩者屬陰陽表里關系。正如《靈樞·脈度》所說:“……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和即協調配合之義,脾與胃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素問·經脈別論篇》云:“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肌,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脾胃同居中焦,為機體升降出入的樞紐,稱之為“后天之本”。由于小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遠大于成人,脾胃功能的相對不足和小兒機體對物質的高需求形成了矛盾,此矛盾是本癥發生的潛在原因。加之小兒神識未開,食欲不能自調,飲食不知饑飽,若家長盲目投以肥、甘、厚之品,超出了小兒正常需求量及生理承受能力,使脾胃受損、納運失權則致厭食[3]。
由于攝食減少,生化乏源,胃失水谷之滋,脾無散精之用,脾虛無以生化氣血,血虛不能榮養肌膚,則形體日見瘦削,面色少華,神疲肢倦;運化失權、食滯中土則腹脹。今之小兒,多驕橫任性,若所欲不遂,即忿怨攪鬧,如此怒躁久郁,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橫逆犯脾,或多病久病,先天不足,失于調理,脾胃益虛則加重厭食。《小兒藥證直訣·虛羸》云:“脾胃不和,不能乳食”。《雜病廣要》也云:“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說明飲食不節,喂養不當或長期偏食,損傷脾胃正常運化功能,導致脾胃不和,受納運化失健是本病發生的主要病因病機。
3 臨床分型
辨證論治根據厭食癥的病機及臨床表現分為6型[2,4]。
3.1 食滯內阻型 癥見飲食懶進,脘腹飽脹,夜臥不安,精神尚可,二便如常或酸臭。舌質紅,苔白或膩,脈弦滑,指紋紫滯。治宜消食導滯,健脾助運。方用曲麥枳術丸加味,藥用:枳實、蒼術、神曲、麥芽、雞內金、茯苓、扁豆、陳皮。
有偏食、暴食、饑飽無度的病史,臨床表現為飲食明顯減少或不思飲食,食不成餐,大便不調,便爛或食后惡心嘔吐,舌質紅苔白厚,脈弦或緩或指紋深紅。治宜健脾醒胃,消食祛積,用消乳丸加減,由神曲、麥芽、陳皮、砂仁、雞內金、山楂、甘草組成,大便秘結加枳實、檳榔。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5.059 文章編號:1672-2779(2016)-05-0119-03
褥瘡是長時間臥床患者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主要指的是因為長期壓迫局部組織使其營養不良、缺氧缺血,從而誘發局部組織壞死、潰爛的一種疾病,主要發生在髂部、枕骨、足跟、肩胛以及骶尾部等骨突部位[1]。由于骨科患者經常因為損傷脊髓或者骨折術后需要長時間臥床,往往容易發生褥瘡,進一步加重原有疾病,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所以,采取有效的處理和預防措施,是促進愈合和避免發生褥瘡的一個關鍵環節。因此,本文對褥瘡患者運用中西醫結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間我院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收治的骨科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編號的奇數和偶數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9例。對照組中33例為男性,16例為女性,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為(65.1±10.2)歲,其中8例為股骨粗隆間骨折,21例為股骨頸骨折,5例為腰椎壓縮性骨折,15例為髖關節脫位;觀察組中34例為男性,15例為女性,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為(65.2±10.1)歲,其中7例為股骨粗隆間骨折,23例為股骨頸骨折,6例為腰椎壓縮性骨折,13例為髖關節脫位。兩組在褥瘡面積、病種等資料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治療方法1.2.1對照組對照組接受褥瘡常規護理,即運用褥瘡氣墊,按時幫助患者改變,使床鋪保持干燥和平整,給予患者營養支持,進一步加強皮膚護理等。同時,根據患者的褥瘡創面分期,運用3%雙氧水對創面進行沖洗,運用紅外線燈對創面局部進行照射,將壞死組織清除,運用生理鹽水或者慶大霉素等對患者創面進行濕敷等。1.2.2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再給予中醫聯合護理,由于患者的褥瘡分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所以護理措施也有所不同:①Ⅰ期。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氣墊床,定時幫助患者改變,使床單保持干燥和平整,避免創面受到排泄物的刺激。同時,運用50%紅花酒精對受壓部位進行局部按摩,每次按摩的時間控制在5min左右,2次/d,并運用紅外線燈對創面進行局部照射,每次照射的時間控制在20min左右,2次/d;②Ⅱ期。由于一些患者的小水皰未破裂,應該注意對患者的皮膚進行保護,使摩擦減少,避免小水皰破裂而導致感染。由于一些患者的水皰較大,按照常規方法對水皰進行消毒后,應該運用無菌注射器對皰內液體進行抽吸,運用紅外線燈對創面部位進行局部照射。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環形按摩褥瘡周圍,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并將云南白藥粉末涂抹在創面上,2次/d,使創面盡量暴露;③Ⅲ期。運用3%雙氧水對創面進行沖洗,再運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創面進行再次沖洗,然后運用生理鹽水、654-2以及慶大霉素混合溶液對創面進行濕敷,由于一些患者合并糖尿病,應該將患者的血糖水平作為基本依據,加入適量的胰島素。同時,運用紅外線燈對創面進行局部照射后,應該運用康復新液對創面進行濕敷,外敷可以采用紫草油紗布,運用無菌紗布對創面進行包扎;④Ⅳ期。護理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無菌原則,先清除壞死組織,運用3%雙氧水對創面進行沖洗,再運用生理鹽水將創面沖洗干凈,然后運用生理鹽水、654-2以及慶大霉素混合溶液對創面進行濕敷。同時,運用紅外線燈對創面進行局部照射后,應該運用中藥煎劑對患處進行沖洗,基本藥方為:蒲公英、苦參、金銀花、地榆、紫花地丁、紅花各20g,五味子15g,白芍25g,運用適量冷水對上述藥材進行煎煮,取汁300ml,沖洗患處后,將紗布浸泡在中藥液中,并對創面進行外敷,然后運用無菌紗布對創面進行包扎,通常情況下,每次中藥沖洗的時間控制在30min左右,2次/d,早晚各1次,1劑/d。由于一些患者的痂下有膿液或者創面結痂,應該先運用生理鹽水對干痂進行濕敷軟化,并分次將壞死組織清除,再按照常規方法進行換藥,直到創面完全愈合。1.3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結痂脫落,且創面潰瘍完全愈合;②顯效。創面潰瘍面積明顯縮小,且創面不存在任何分泌物;③有效。創面潰瘍面有所縮小,且創面分泌物明顯減少;④無效。創面潰瘍面沒有縮小或者有所擴大[2]。1.4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運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運用χ2檢驗組間療效對比,運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運用t檢驗組間愈合時間對比,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療效對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治愈時間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治愈時間分別為(11.9±3.5)d、(22.4±6.8)d,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褥瘡是發生率較高的一種骨科并發癥,其發病與摩擦、受壓、合并感染、剪切力以及營養狀況不良等諸多因素有關[3]。中醫學上認為局部潮濕、正氣虧虛,使肌膚失養是褥瘡的基本病機,中醫在治療褥瘡時,通常堅持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托膿生肌、清熱燥濕的基本原則,紫草油、康復新液以及云南白藥等中藥制劑,可以對細胞再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創面愈合[4]。同時,中藥煎劑中的蒲公英具有利尿散結、清熱解毒之功效;苦參可以殺蟲、清熱燥濕;金銀花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之功效;地榆可以培清養陰、涼血止血、消腫斂瘡、清熱解毒;紫花地丁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消腫之功效;紅花可以散瘀止痛、活血通經;五味子具有生津、斂肺、收汗、滋腎之功效;白芍可以斂陰止汗、養血調經、平肝止通,諸藥合用,則能充分發揮托膿生肌、活血化瘀之功效[5]。此外,中藥煎劑具有較強的滲透性,采用外敷的方法,能夠使藥力直接作用于患處,不會對皮膚產生較大的刺激性,并且可以對肉芽組織進行保護,充分發揮去腐生肌之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臨床上給予骨科褥瘡患者中西醫結合護理,能夠使治愈時間縮短,使療效提高,促進患者康復,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
參考文獻
[1]張雪梅,蒙小燕.預警干預護理在預防骨科臥床患者褥瘡發病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06(4):315-316.
[2]段曉俠.應用Braden評分法預警干預褥瘡發病的護理觀察[J].實用全科醫學,2007(10):930-931.
[3]張紅.循證護理在老年骨科患者褥瘡防治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雜志,2011(2):95-97.
痤瘡是皮膚科常見病,用化學藥物治療,能有效殺滅痤瘡丙酸桿菌等病原體,起效快,但大多毒副作用明顯。如:紅霉素、羅紅霉素可引起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皮疹、皮膚瘙癢、頭昏、頭痛、肝功能異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細胞下降等。四環素、鹽酸多西環素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并有食管炎和食管潰瘍的報道,可致肝毒性、胰腺炎、過敏反應、斑丘疹、紅斑、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皮損加重,過敏性休克,哮喘,光敏、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粒細胞減少、頭痛、視神經水腫、二重感染、維生素缺乏、真菌繁殖、口干、咽炎、口角炎和舌炎等。氨苯砜可引起惡心、上腹不適、納差、頭痛、頭暈、失眠、無力、貧血、粒細胞缺乏、白細胞減少、藥疹、剝脫性皮炎、發熱、淋巴結腫大、肝功能損害、單核細胞增多、腎炎、神經精神等損害。異維A酸、維胺酯可引起皮膚干燥、脫屑、瘙癢、皮疹、掌跖脫皮、瘀斑、繼發感染、口腔粘膜干燥、疼痛、結合膜炎,嚴重者角膜混燭、視力障礙、視水腫,頭痛、頭暈、抑郁、骨質疏松、肌肉無力、疼痛、胃腸道癥狀、鼻衄等;妊娠服藥可導致自發性流產及胎兒發育畸形;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加快、肝酶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下降等。其它化學藥物亦然。選用天然藥物治療,相對安全,可以避免以上的毒副反應,但起效慢,療程長,患者缺乏耐心,易半途停治。探索起效快、療程短、毒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法是當前急需研究的課題。隨著人們對痤瘡發病機理的深入研究,已出現中西醫藥并用的診治思路與療法,有一定的優勢。
1 臨床資料
病例來源于門診治療的痤瘡患者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齡:女性平均23.2歲(14~35歲),男性平均25.6歲(12~36歲),總平均年齡為24.3歲。病程1個月~12年,平均16個月。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痤瘡診斷標準"。分級:1級(輕度)21例,有粉刺,有少量丘疹和膿皰。2級(中度偏輕)17例,有粉刺,伴有中等量的丘疹和膿皰。3級(中度偏重)5例,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膿皰,偶見大的炎性損害,有少數結節。4級(重度)3例,既有粉刺、炎癥性丘疹、膿皰,又有結節、囊腫,并有疼痛。
2 治療方法
中西醫藥結合治療。
2.1西醫藥 根據病損程度,分級用藥。1級(輕度)痤瘡:炎癥丘疹用多西環素0.1g,2次/d,1w后減至1次/d。2~3級(中度)痤瘡:炎癥用多西環素(用法同上)。皮脂過多用維胺酯50mg,3次/d。4級(重度)痤瘡:用羅紅霉素0.15g,2次/d。維胺酯50mg,3次/d。用藥過程中定期檢查肝功能。
2.2中醫藥 根據癥候表現,辨證論治。
2.2.1肝火上炎證11例,癥見:丘疹紅腫疼痛,月經前期多發或癥情明顯加重,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惡夢紛紜,脅肋灼痛,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治以疏肝降火,輕者用丹梔逍遙散合五味消毒飲加減,重者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2.2.2胃腸燥熱證8例,癥見:丘疹紅腫疼痛,面部烘熱,口臭明顯,吞酸嘈雜,渴喜冷飲,消谷善饑,或牙齦腫痛齒衄,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治以清胃瀉熱,通腑排毒,輕者用清胃散合五味消毒飲加減,重者加用三黃瀉心湯或承氣湯。
2.2.3肺經風熱證13例,癥見:丘疹色紅,或有癢痛,或有膿皰;伴口渴喜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治以清肺疏風,方選枇杷清肺飲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2.2.4濕熱蘊結證9例,癥見:皮損紅腫疼痛,或有膿皰;伴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化濕,方選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2.2.5痰濕瘀滯證5例,癥見:皮疹顏色暗紅,以結節、膿腫、囊腫、疤痕為主,或見竇道,經久難愈;伴納呆腹脹;舌質暗紅,苔黃膩,脈弦滑。治以除濕化痰,活血散結,方選二陳平胃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各個證型均合用外治法:局部清洗后,外敷消痤散,1次/晚。
2.3治療結果 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痊愈:皮疹全部消退,無新疹出現;好轉: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皮疹消退30%以上;無效:皮疹及癥狀均無變化或消退不足30%。治療4w后,痊愈18例,好轉2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6.96%。治療8w后,痊愈25例,好轉1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48%。
3 討論
痤瘡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在青春期男女發病率最高。痤瘡俗稱"粉刺",是發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主要在面部出現白頭與黑頭粉刺、丘疹、膿皰、結節與囊腫,個別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也常在背部、前胸部出現,甚至范圍更大。西醫認為其發病原因與內分泌、毛囊角化過度、角栓形式、皮脂分泌、過多細菌感染有關,其病理基礎是皮脂腺快速發育和皮脂過量分泌、飲食不節、情緒緊張及某些化學因子可加劇病情。聚合性痤瘡多在瘢痕疙瘩體質基礎上發生,是重度痤瘡,好發于青年男性,病程可達數年,皮損見于面部、頸部、背部、前臂、腰部、臀部,皮損為雙頭與多頭大粉刺,有竇道形成的膿瘍、囊腫,流出惡臭的膿性分泌物,損害多發,形成瘢痕痤瘡樣腫塊,也可見頭部膿腫性穿鑿性毛囊周圍炎、化膿性汗腺炎。治療應先選擇抗菌藥物,如四環素、多西環素、甲氧芐啶、替硝唑、利福平等。如果四環素療效差則改用羅紅霉素。氨苯砜有抗炎作用,但較易產生副作用,需定期化驗血常規、肝功能。氨苯砜不要與利福平同時應用,避免利福平增加氨苯砜的不良反應。炎癥明顯亦可加用小量皮質類固醇,如潑尼松。皮脂過多可加用異維A酸或維胺酯,但須停用四環素,改用紅霉素。暴發性痤瘡是痤瘡丙酸桿菌引起的免疫反應,臨床癥狀為急性發作,全身不適,有貧血、體重下降,肌肉、骨骼、關節痛,厭食。皮損多為囊腫性潰瘍,痛性炎性結節及囊腫,治療選擇潑尼松、四環素,血常規正常者可加用氨苯砜。女性高雄激素痤瘡系多囊卵巢綜合征痤瘡以及月經前加重或成人遲發性或持久性痤瘡,對一般常規治療乏效,病程持續時間長,面部皮脂分泌多,皮膚粗糙,毛孔大,有白頭、黑頭粉刺,以炎性丘疹為主,伴有結節、囊腫、破潰,有溢膿,并形成瘢痕,有時出現多毛、雄激素脫發、月經周期紊亂。鼻唇溝及鼻翼兩側持續性潮紅,皮膚男性化。可選擇抗雄激素藥物治療,如達英-35或螺內酯。也可酌情選用潑尼松或地塞米松,可抑制腎上腺和卵巢產生雄激素,防止反跳,好轉后逐漸減量。大量皮質類固醇有抗炎作用,小量則有抗雄激素作用。丹參酮有抗雄激素作用和溫和的雌激素作用,也可使用。
痤瘡在中醫古籍中稱為"肺風",與肝火、胃熱、肺熱、血熱、瘀滯、濕濁有關。《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認為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郁滯,蘊阻肌膚,而發本病。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上熏,血隨熱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氣血郁滯,經脈失暢;或肺胃積熱,久蘊不解,化濕生痰,痰瘀互結,致使粟疹日漸擴大,或局部出現結節,累累相連。素體血熱偏盛是發病的內因;飲食不節、外邪侵襲是致病的條件。若濕熱夾痰,則會使病程纏綿,病情加重。
1 中西醫結合藥學的繼續教育
中西醫結合藥學具有藥學科學的基本屬性,藥物是其研究對象,研究的范圍是藥物的來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備和質量保障等,研究內容是藥物與人體或與致病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中西醫結合藥學還具有中西醫結合的屬性,其主要特質是在中西醫結合的基礎上對藥物進行應用和研究。
中西醫結合藥學的基本屬性決定其相關人才是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這類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醫藥學、西醫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并能開展中西醫結合研究,以中西醫結合的理論和方法研制新藥。
繼續教育是20世紀40年展起來的一種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導思想是終身教育。中西醫結合藥學從繼續教育入手,根據中西醫結合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實踐和研究中提出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引導,使中西醫結合藥學隨著醫藥科技的發展而成長。同時,中西醫結合藥學具有階段性,從中西醫結合的內在規律出發,根據不同發展時期的特點,確定其內容重點。
2 中西醫結合藥學的重要性
中西醫結合藥學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中醫學和西醫學相互補充相互融合,中藥學和西藥學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進的現代醫療科學對傳統中藥進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藥,現在已經在中西醫結合研究上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和進展,創造出了許多國際領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藥理論對西藥進行研究或指導西醫的臨床用藥可以進一步推動中西醫結合學術思想研究的深入發展。
3 推動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進程
3.1 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重視度
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成長和發展同時受到學術、教育、經濟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響,要使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就需要政府和學術界相關部門對中西醫結合藥學相關人才滯后的情況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大力宣傳或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全社會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程度,加強教育力度。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有關中西醫結合藥學教育的研究,并把這些研究運用到實踐中,進行總結并相互交流,組織中西醫結合專家和教育專家根據中西醫結合藥學的學術進展研究相關人才的培養方向、培養重點和培養要求,為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發展提供指導。
3.2 注重中西醫結合藥學研究人才的培養
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應把著眼點放在相關研究人才的培養上,把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相關研究落實到實處。向學者們提供系統的中醫藥和西醫藥理論與方法,提供現階段中西醫結合藥學研究的進展、成果與經驗,提供中西醫結合藥學的理論與方法可能對醫學界產生的影響等,組織號召中西醫和藥學的有志青年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習中西醫結合藥學的理論和技能并進行學術交流,通過不同學術觀點的碰撞,產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出一批不僅具有扎實的中西醫藥學理論和技能基礎,并且擁有中西醫結合思想,能夠進行中西醫結合藥學的相關研究的專業人士,促進相關人才的成長和專業隊伍的形成,為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3.3 新藥研制是中西醫結合藥學繼續教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