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8 05:15: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綜合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實訓地點:實訓樓
三、實訓目的:讓我們通過運用手工和計算機操作手段,對模擬會計資料進行分崗位綜合實訓,增強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感性認識,提高會計業務綜合處理能力,樹立分工協作意識和培養良好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使我們系統地掌握企業會計核算的全過程,熟悉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提高會計綜合實踐能力。
四、實訓結果:完成四輪扮演4次不同角色的扮演,并完成每輪實訓的全部會計業務和實訓報告。
第二部分
一、實訓企業基礎情況:XxXx鋼板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彩色鋼板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股份制企業,公司地址為Xx市開發區Xx路Xx號。
該公司于20**年由Xx市經貿實業公司、Xx市Xx實業公司和Xx市Xx裝飾公司三家單位共同投資組建,占地面積為2700平方米,三家單位分別出資175萬、125萬、50萬元人民幣,公司總注冊資金為350萬元。該公司開戶銀行為工商銀行Xx市支行營業部,賬號為xxxxxxxxx,稅務登記號(國稅)為xxxxxxx,稅務登記號(地稅)為xxxxxx.
二、實訓過程:
1、建賬。
2、審核原始憑證。
3、填制記帳憑證。
4、審核記賬憑證。
5、制單會計取回已審核記賬憑證。
6、記日記賬。
7、記明細賬。
8、登記總帳。
9、期末對帳。
10期末結帳
11、編制報表。
12、審核報表。
13、檔案管理。
第三部分
實訓中的收獲與體會:
1、不知不覺,為期四個月的模擬實訓已經結束了,通過本次實習,我對會計整個流程的操作有了較好的認識,我學會了會計中各個環節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細心和謹慎是作為一個好的會計工作人員所必備的條件。
在這些日子會計模擬實驗中,對于在課堂上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我又系統地進行了一番實踐。通過這次的模擬實驗使我加強了對基礎會計各方面知識的記憶和掌握。通過在實驗中的學習也讓我學習到了許多在書本上不能學到的知識。譬如,平時只是在課本上看看會計的記賬憑證,這次自己能夠親手填寫記賬憑證,我也真正的感受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通過這次實訓我也學會了編寫會計報表。在實習的過程中自己也意識到只有把書本上學到的會計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夠真正掌握這門知識。我想這也是這次實訓的真正目的。
2、經過這些天四輪換角色的實習,使我對會計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夠細心,經常看錯或抄錯數字,導致核算結果出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在編制分錄方面還不夠熟練,今后還得加強練習。總而言之,這次的會計實習讓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經驗,在實踐中鞏固了知識,也為我們以后走向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有,我覺得在課堂上不能忽略老師講授的知識。如果,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做筆記,那么,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有認真的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才能夠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
這門課程是一門綜合實訓課,必須開在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最后一學期,是最后的專業核心課程,我校是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半,大三下半年去企業頂崗實習,所以我校把該門課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的期末,是很合理的。
除了開設時間合理,前面的專業學習鋪墊也很重要。首先,學生學習了《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等專業基礎課,還學習了《初級財務會計》、《企業納稅實務》、《成本會計》、《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等專業核心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為最后的崗位綜合實訓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其次,各個崗位實訓為該門課程提供了實踐基礎。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各項會計崗位的實踐,比如《出納崗位實訓》、《涉稅崗位實訓》、《成本核算崗位實訓》、《報表編制》等,所以,在打下良好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來進行會計崗位的綜合實訓,保證了這門課程的學習質量,此外,我校還有一個特色實訓項目就是“會計綜合實訓室”,學生一般在大二的時候,就會被安排到“實訓室”去實習一周,“實訓室”是模擬企業運行的,分不同的工作部門,學生可以百分百模擬企業工作環境,從開支票、蓋章,到各部門之間傳遞原始單據,各位部門領導簽章等企業日常與會計相關的工作情景,在實訓室都會演練到,體會到,所以,有了這些理論和實踐的基礎,當學生拿到難度較大的該門課程的實訓資料時,可謂輕車熟路,可以馬上上手操作。
二、課程編排
以前課程開設科學、合理,學生基礎好,上手快,并不代表學生可以毫不費力的把實訓操作完,相反,學生依然覺得這套實訓很有難度,原因是本套實訓資料完全模擬一家中型制造業一個月的購進、生產、銷售、利潤分配、報表分析等業務,有些業務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而實訓時間很短暫,可謂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這就要求任課老師帶領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做好這套實訓的指導,使學生把兩年半的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融會貫通,解決企業真正的財務問題,為下學期去企業頂崗實習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那么如何編排該門課程呢,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1、課程時間安排和教師指導學生人數的控制。我校會計系學生多,老師少,師資很緊張,所以該門課程只安排了兩周,而且每名老師都指導100名以上學生,兩周的時間,學生經常熬夜操作賬目,而且每名老師指導學生數太多,根本照顧不到每名學生的情況,以至于一些跟不上進度的學生最后只好抄襲別的同學的賬目,少了自己思考的步驟,這樣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我認為要想真正發揮這門課程對學生的作用,課程時間安排最少三周,而且每名老師指導學生人數不能超過50人。
2、實訓方法的設計。本套實訓是模擬企業實際工作分角色的,分別是財務部、銷售部、倉庫等部門,每一個部門下設中層經理和基層員工,每一個業務都會涉及兩到三個部門,按照實訓要求,是要分角色操作的,可是分了角色,就會導致有的角色工作量非常大,有的角色工作量就相對少些,而且分了角色,每一名同學都無法完整的站在會計進行核算的角度進行憑證、賬簿、報表的流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所以針對這種矛盾,我采取了“先分散,后集中”的方法。具體說來,就是先拿出月初前幾個案例,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不同崗位,然后再讓每一名學生從頭至尾把所有實訓題目全部操作一遍。由于學生在大二的時候都去過我系的實訓室進行過分角色扮演,所以這對他們并不是難事,而且進行的很順利,學生經過幾個業務的角色扮演,了解了這家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內部控制流程,能夠很快的熟悉了企業和企業的業務。經過一整天的角色扮演,后面就是每名學生重頭至尾把該企業該月業務全部操作一遍,每個人都要建賬、填制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登日記賬和明細賬、登總賬、對賬和結賬、編制報表、分析報表。經過這種“先分散、后集中”的方法,解決了上面說的矛盾,學生學習效果也很好。
3、在指導學生操作過程中,注意一定是教師指導,學生主體。每一個業務都是有學生先完成,教師可以針對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解,決不能不經學生思考,就先把每一個業務都講解一遍,再讓學生操作,這樣學生少了思考分析的過程,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4、實訓資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經常是操作一段時間,就厭倦了,不想再做了,針對這個問題,我一般在中間穿插一些小插曲,比如放一些與會計有關的錄像,比如點鈔比賽等,或者讓同學們練練數碼字,相互比較、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以社會需要求為導向,為社會輸送生產、經營的一線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校宗旨。在這一導向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訓中拓展知識,為學生將來真正進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1 目前會計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近期,筆者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會計專業在社會中的需求做了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研究分析,調查顯示,目前社會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一般都會有一條“要有工作經驗”或“有會計師資格證”這類要求。但是應屆畢業生,他們剛剛走出校園,這些要求當然不具體,給他們的就業帶來壓力。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會計實訓教學中出現了問題。
(1)加強會計綜合實訓教育的目標的導向性。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我國目前有許多應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養滿足社會和企業需要的高素質的財會人員。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即會計綜合實訓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出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會計專業人才。
(2)培養學生對會計綜合教學課程參與性和積極性。應用型本科院校設置會計綜全實訓教學的目的是加強培養會計人員的實踐能力和積極動手能力,所開設的課程有會計基礎、管理會計、財務分析等等,所開設的課程專業性都比較強,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滿堂灌,由于理論知識本來就是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消化,會使學生感覺到此項課程索然無味。進而對其課程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3)會計綜合實訓教學比重較低。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的目的,就是進入工作崗位后親自動手操作,來完成企業的財務工作。這同時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培養人才的目的。但是,據筆者調查發現,有很多院校不夠重度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只是一味地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培養,致使大多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理論知識隨口就來,但是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卻很差,在進入真正的工作單位后,不能獨立完成工作和解決問題。所以加強會計專業學生在校的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是勢在必行,十分重要的。
2 應用型本科綜合實訓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流的本院校或重視科研型的本科院校重視學生的研究能力輕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與其有所區別。應用型本科院校不但要完成相應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還應當適應加強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拓展一下職業實踐能力。來充分滿足經濟社會和現代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2.1 加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建設的系統性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設置,必須要以人才的培養計劃為依托,了解清楚現代社會和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應用型人才,讓我們的學生具備哪方面的職業能力;再就是充分分析要想培養學生適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需要開設哪方面的課程和使用什么樣的實訓方法,才能達到要求。然后再確定實訓課程的名稱、內容和時間問題等。目前來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開設的實訓課程主要有基礎會計學綜合實訓、財務管理綜合實訓、財務會計綜合實訓、審計綜合實訓以及會計制度設計綜合實訓等內容。實訓時間一般是在學生畢業實習結束后一周內,此項實習報告不僅對學生的實習情況做一個充分的總結,對于比較好的會計制度設計報告還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使用。
2.2 堅持編寫會計綜合實訓的校本教程
要想使會計綜合實訓課程達到預期效果和目的,就必須要有與之配套的訓練教程。財務會計綜合實訓教程編寫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經濟業務羅列出來的教程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符合教程標準的。要想達到該教程的編寫要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使用某一企業在連續一段時間內的全部經濟業務往來,以及使用仿真的原始憑證。(2)將基礎財會知識和業務與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融入到一起的同時還要涉到特殊業務的經濟業務往來,體現出此課程的深度。(3)在分析設計每種產品結轉的經濟業務時必須要考慮到成本核算的具體要求。(4)稅務申報業務亦要涉及到。(5)為了讓學生練習利用財務的相關軟件記帳的能力,需要提供財務軟件以及初始化所需要的所有資料信息。最后,其它信息的編寫也一定要有仿真性。
2.3 改革會計綜合實訓的教師考評體系
科學的開設會計實訓課程,并且編寫適應會計專業的教程不能完完全全保證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這不僅需要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只有這樣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才能與現代企業中會計崗位緊密結合起來。那么老師工作的積極性是提高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部分,亦是會計實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一定要改變原先的重視科研、輕視教學成果的傳統觀念。首先,在會計綜合實訓期間,工作量不能減少,甚至要在原有的工作量的基礎上增加。其實對學生進行輔導的工作是非常繁瑣的一項工作,前期準備材料、答疑解惑;后期評價和總結這次的實訓結果。所以對參加實訓的老師要增加相應的補貼,增加教師的積極性。其次,教學科研成果的結分要重視起來。老師的職稱與科研成的結果是有直接關系的。目前大多數高校對論文或專著等科研結分比較高,而對編講義和教材一般都不計算結分,所以一些院校不支持實訓教程的正式出版,由于此種原因,使得教師不愿意花大精力去編寫實訓教程。所以將自編教材一同計算結分,會更能增強教師編教程的熱情。最后,應該將在企業工作時間納入教師教學工作量考核;第四,要改變傳統的實訓實踐老師的做法。一般實踐老師都是剛剛畢業的老師或者是參加工作不久的助教老師,沒有多少的教授經驗,自身的實踐經驗也不是很豐富,同時也缺少實踐工作的經驗,如果學生在實訓中遇到困難他們有時也不能很好地解決,這樣就會減少學生對于實訓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84
1 引言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應盡量貼近真實經濟業務,在對具體經濟業務資料重新設計與加工后,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和系統的案例資料。結合專業特點和實訓條件,按照會計人員實務處理的流程和規范進行模擬操作演練。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多數安排在本科教學的后期,此時學生已經基本學完其他專業課程,通過此門課程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加以綜合運用的能力。
2 會計模擬實訓的必要性
2.1 提高會計工作實務操作水平
通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以往很多學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只具備會計理論知識,對實務工作并不熟悉。例如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填制不規范,對會計憑證在單位各部門間的傳遞流程不熟悉等。通過綜合模擬實訓課堂的模擬演練,能夠使學生體會財會工作的實際流程、崗位的對接、會計憑證的傳遞等,增強知識的立體感、層次感。
2.2 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通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務工作中,即能夠檢驗學生以往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又可以在操作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比如識別票證、審核憑證、記賬、結賬、報表等各環節的親手操作,可以幫助學生將《會計學原理》、《審計學》、《成本會計》、《財務分析》等多門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真正體會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主觀能動性及數據敏感性。
2.3 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與學生的實踐實習有機結合。應在課程設置上與學生的日后工作方向緊密聯系,為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園地,促進和提高學生日后的實習效果,為就業做好準備。
3 目前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存在的不足
3.1 課程僅設置單項實訓
單項實訓一般是以會計理論知識講授的順序,以理論教材的章節單位來進行,主要包括會計憑證、賬簿、財務報表等模塊。這種實訓方法和教材聯系緊密,是將教材中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中。但實務工作并不是以教學模塊設置崗位,真正的出納、會計工作在很多環節涉及到的業務是教學模塊的交叉和重復。那么,如何讓學生熟悉會計工作較完整的流程、憑證的傳遞等,是單項訓練無法解決的問題。
3.2 課程中沒有明確的崗位設定
由于時間、耗材等限制,很多會計綜合模擬是混設崗位,存在崗位間職責界定不清的問題。這種實訓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
(1)實務工作中不同的會計崗位會涉及到單位相關各部門的工作,如何體現崗位的特色及與其他部門的協作,是混崗無法實現的;
(2)實務工作中崗位職責應該是十分明確的,尤其是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非常明確,不得隨意代替他人填制憑證、編制報表、報稅等等,會計人員的工作交接要有明確的登記、第三方監督等過程,混崗容易造成學生對崗位職責的理解錯位;
(3)不能完整、立體的感知完整的經營過程中會計人員在各個環節的作用。
4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設計思路
4.1 準備工作
(1)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資料應盡量接近真實單位的會計資料,以此來練習相關經濟業務的會計實務。因此,實務的案例設計應基于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真實單位,對該單位涉及不到的比較重要的業務環節,應給予適當補充,使會計資料完整、典型。案例資料中應包括:單位的基本信息,適用的會計政策和財務制度,生產流程,崗位設置,賬戶期初余額,一定數量的經濟業務等;
(2)參加實訓的人員最好能夠進行前期的調研活動,現場觀察過財務人員的工作狀態或生產車間的工作流程,對會計工作有一個直觀的前期認識;
(3)明確設定相關崗位,對崗位職責有詳細的說明;
(4)準備會計憑證、賬簿、會計操作工具等。
4.2 人員安排
教師要完整介紹所有崗位和工作環節,但學生可以幾人一組組成單位財務部門,每人擔任固定的會計崗位。同時,學生也可兼職其他部門的相關崗位工作,會計憑證在小組成員間或小組間有序傳遞。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直觀、立體的呈現了崗位銜接及部門協作。
4.3 模擬實訓過程
(1)按事先劃分好的小組所代表的單位進行會計業務處理。各小組內劃分好所代表崗位的同學,預先熟悉各自的崗位職責和會計處理規范。例如,出納崗位的學生應了解現金的保管和收付規定、支票的填開、與銀行間的業務往來等,財務主管崗位的學生要了解財務審批等職責和規范等;
(2)代表不同單位的小組間的同學也應該熟悉相關聯業務處理的基本規范。例如采購業務或銷售業務中票證的傳遞等;
(3)每個學生按照各自的崗位要求進行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如填開發票、登記賬簿、審核等,賬務處理流程要盡量與實際保持一致,需要授權時找相應崗位的同學授權,需要簽字時找相應崗位的同學簽字;
(4)涉及到其他部門或單位的業務盡量模擬真實的業務流程。如運輸業務、出入庫業務、保險業務等等。在模擬填開原始發票等環節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具為學生動態演示操作過程。
4.4 實訓總結
通過綜合模擬實訓的練習,從經濟業務的起點跟蹤憑證的流轉過程,學生能夠直觀認識會計部門及其他部門內部崗位設置的差別,熟悉各崗位工作之間的銜接,從而對會計核算形式形成一個更為系統和完整的認識。課程結束后,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分析、總結,掌握會計理論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
5 如何建設高水平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
5.1 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實務操作技能,培養應用型會計畢業生。在教學資料的設計方面應盡量依托真實的數據、信息資料,盡量貼近真實的經濟業務,實現從學校到實習崗位再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突出“應用”這一核心目標。應從教學大綱、教學資料、教學課件等方面入手,重點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5.2 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實訓的質量和效果與教師對課程資料的準備、授課過程的設計等密切相關。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教師實踐平臺,為教師提供豐富自身知識結構的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可以請真正在企業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作為特聘教師,引導學生著重提高未來應用技能。
5.3 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為滿足用人單位對崗位技能、人才素質的需要,必須要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而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是提升學生實訓能力的有力保障。實訓基地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場景,并彌補了學校設備和技術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催潔.國家高新區技術創新效率影響因素研究[J].財會研究,2013,(5).
[2]侯鵬.基于VBSE下《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10).
[3]張岑.會計模擬實訓應處理好幾個關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3,(03).
關鍵詞 :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優化業務循環一體化
中職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是財會類專業畢業生提高會計技能的重要手段,其教學居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承上,即全面復習基礎會計、出納崗位實訓等已經學習過的技能;啟下,即了解企業各種業務處理、面向更加具體的會計實務。為此,學校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會計技能為目標,構建一個更加有效的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模式,從而貼近就業要求相當必要。但是,目前在會計模擬綜合實訓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實訓資料不夠完整。比如:外來的原始憑證沒有加蓋開具單位的公章,影響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此沒辦法達到與實際業務相接軌。
其次,對會計單證的傳遞的整體過程不甚明了,不理解會計崗位之間的相互關系,片面割裂財務會計的操作流程,對會計工作的全貌不甚了解,感到似懂非懂。比如費用的攤銷和結轉等,其一定的難度也使部分學生產生了畏懼情緒。
再次,過分重視核算,許多中職學生過分重視經濟業務處理,認為只要會做會計分錄就萬事大吉了,忽視了各項內部控制,從而不去注意會計單證的審批、復核等工作。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筆者提出“業務循環一體化”的教學方案,借以改進。
二、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業務循環一體化”改進方案
所謂“業務循環”,指企業處理某一類型經濟業務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順序的總稱,包括購貨與付款循環、銷售與收款循環、生產循環、籌資與投資循環、貨幣資金及總賬循環,這些業務循環相互關聯,組成了一個企業的業務整體,是學生理解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和會計工作基礎規范的前提。
因此,我們探索改進會計實踐教學的方法,采用“業務循環一體化”實訓,從兩個方面進行模擬實訓:一是認識會計崗位,二是會計崗位實操。認識會計崗位是在業務循環的前提下使學生獲得各個會計崗位應該完成什么樣的工作,明白企業在實際中各種會計崗位的設立與崗位之間的聯系,了解實訓教學中各個環節的相關性和連貫性。例如購貨與付款循環主要業務活動包括:請購商品和勞務、編制訂購單、驗收商品、儲存已驗收的商品存貨、編制付款憑單、確認與記錄負債、支付負債、記錄現金、銀行存款支出;主要憑證和會計記錄有請購單、訂購單、驗收單、賣方發票、付款憑單、轉賬憑證、付款憑證、應付賬款明細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賣方對賬單;涉及業務部門;采購部門驗收部門、倉庫、應付憑單部門、出納。崗位實操方面,教師選取的實訓資料應該包含盡量仿真的原始憑證,同時讓學生一個人完成幾個會計崗位的工作,并有意識地讓學生處于企業真實業務環境之中,親自嘗試出納員、材料核算員、成本核算員、財務主管等不同會計崗位的每一具體工作。
教師通過正確指導,讓學生自己想方設法處理問題,這樣學生不但可以接觸不同種類的經濟業務,而且還可以正確理解企業與股東、供應商、政府、債權人的關系,提高了模擬實訓的效率。
實訓中,教師還應該兼顧涉稅實務的復習,如小規模納稅人的零申報、國稅申報和地稅申報,并且附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書、營改增稅收變動表和一般納稅人年審登記表的全部內容。報表的填寫與報送發票的認證,教師通過演示使學生獲得納稅常識,培養學生總結經驗、分析疑問和處理疑問的才能。
此外,要確保學生的誠信獲得與保持,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實訓中。教師首先促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實習單位的會計核算、內部稽核、財務管理制度等內容,通過模擬實訓,把所學的會計技能與實際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
高職會計學教育,是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等教育,應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會計專門人才。加強會計實踐性環節的改革力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我國高等職業教學改革的基本內容。目前,國內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訓都是以仿真模擬實訓為主,極少進行全真綜合實訓,但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以崗位能力需求為標準,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如何強化實踐教學,做到“以訓練為中心”,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全真實訓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畢業頂崗實習前,就能如親臨企業管理第一線,進行全面的技能訓練,實現“零過渡期”的培養目標,是我們會計專業急需探索的一個實踐教學內容。會計專業只有進行全真綜合實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
一、會計專業全真綜合實訓的重要性
會計學科比其他社會學科具有更強的社會實踐性,這就要求培養對象應具備較強的會計實踐運作技能。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盡管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與企業的真實業務仍有一定差距,學生無法進行實際情況的分析,只能根據已有資料被動地進行經營核算處理,這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全真實訓能夠使學生真正面臨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經營核算,經營成果與自身利益掛鉤,自負盈虧,這就促使學生必須對經營情況進行全面考慮,綜合分析,謹慎從事。所以,在實踐教學方面,我們應該盡量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訓環境,進行全真實訓,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對實際業務的處理,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會計專業全真綜合實訓的可操作性
我們進行的是商業企業全真綜合實訓,該實訓由我院提供場地和經營資金,并指派專職教師進行實訓指導,具體步驟如下:
(一)設置崗位,分組實訓
在全真實訓過程中,根據商業企業的經營方式,具體設置執行經理、會計、出納、采購、銷售、倉庫保管等崗位。但會計專業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分組進行實訓,每組實訓十天。
(二)明確職責,分工合作
根據所設崗位,對學生明確職責。要求學生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服從執行經理的統一領導,并注意與其他崗位的配合,盡全力保證完成本組即定的經營目標,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三)全面考核,獎罰分明
根據學生具體的實訓情況,從出勤、崗位能力、團結協作精神、經營業績、實習報告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對經營業績高且表現好的學生進行適當獎勵,對經營業績低且表現差的學生進行處罰,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綜合分析,總結經驗
每學期末,對本學期學生的實訓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經營成果、實訓報告完成情況,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三、會計專業全真綜合實訓的成效
通過全真綜合實訓,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極大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鞏固理論,加深理解
通過會計全真實訓,完善了課堂教學內容,使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的理解、對會計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對會計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將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二)提高技能,突出特色
通過會計全真實訓,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的整個會計核算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突出了高職院校“重實踐,強技能”的培養特色。
(三)提高素質,培養能力
通過會計全真實訓,學生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鍛煉自己全面觀察市場,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做到誠實守信,務實創新,堅持原則,精明理財,增強了人際溝通能力,進而使學生自身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為其就業,奠定基礎
在會計全真實訓過程中,由于從采購到銷售,到成本核算,均由學生在市場環境中獨立完成,這使他們對社會已經有了切身的體會和認識,從而為今后頂崗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會計專業全真綜合實訓的完善
項目教學法涵義 所謂的項目教學法,指的就是教師和學生一同對一個項目進行研究和工作,并在工作和研究的過程中開展教學的教學方法[1]。學科概念以及教學目標是項目教學法關注的重點,該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可以親自加入到實踐教學過程當中,以便促使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與重新組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把項目教學法與概念性的學習和教學相結合,同時將項目教學法作為其中的主要部分。
項目教學法的原則 在將項目教學法運用到中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1)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其關鍵核心應當是學生,教師在其中僅僅是引導者;2)選取恰當的項目,這是課堂學習的關鍵點,教學內容以及實際對象將是選擇項目的重要考量手段,同時還應當將課程的基礎知識點納入其中,以便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與欲望,進而積極主動的學習各種知識;3)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創造優良的學習氣氛,同時還必須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
2 傳統中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不足
培養目標不夠明確 以往中職院校在進行會計課程教學時,通常過于強調會計基本理論以及基本原理的講授,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夠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實踐能力長期得不到鍛煉。而在傳統的中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中,教師也僅僅是將教學地點換為了實訓室,并沒有在實踐以及動手能力上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和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強,無法適應企業以及市場的要求,對今后的工作、學習、個人發展都非常不利。
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在大部分中職院校中,會計專業的理論老師同時也身兼會計實訓指導老師一職,這些老師大部分是在畢業后直接被分配到學校擔任教師,沒有到企業中親身體驗會計的實際操作和業務環境,其自身實踐經驗也非常的匱乏,在對學生的實訓指導中只能憑借著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進行,導致實訓沒有真正起到實訓應有的效果。
會計實踐教學條件落后 目前我國的中職會計教育中的實踐課程,由于硬件設施普遍都比較簡陋,很難滿足高素質會計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硬件設施簡陋:實訓資料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更新,難以與時展的會計理論相符;缺乏實訓場地;手工會計模擬實訓設備落后等。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中職會計實訓教學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未來會計發展準則與會計運行制度[2]。
3 項目教學法在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的優勢分析
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綜合性 重視教學過程是項目教學法的一個主要特點。教師要使學生要在會計綜合實訓的過程中,能夠熟練地綜合運用各個不同方面的會計知識。同時,在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分工明確的相互合作,以幫助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培養職業素質,提高綜合知識水平、操作技能,這些都充分地說明了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中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實踐性 項目教學法的每個教學目標都需要通過具體的實踐來達成。在項目教學法的整個過程之中,學生都需要通過事先制訂的完善措施有計劃、有組織地完成教學項目之中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指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之中,再通過分崗位式的實訓課程,學生一方面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另一方面還可以了解到會計崗位的工作性質以及操作流程,增強對于各式各樣資金問題的處理能力。
4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把教學內容轉變成實際的工作項目 在實行項目之前,對于一些基本的項目信息,比如項目的主要內容、項目實施的具體步驟等,教師應提前告知,從而有效防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走彎路,進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率;而對于一些水平較低的學生,采取這種措施有助于其接受這一項目。
合理分工,團結協作完成項目 根據項目的實際特點,教師可以決定這一項目是采取何種方式完成,是集體進行,抑或是個人獨自完成。如果項目所牽涉的知識點比較簡單,那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單獨進行。倘若項目所牽涉的知識點較為復雜,且有一定的深度,那么則可通過集體分工的方式來完成。
項目實行過程的掌握 在項目教學法中還有一個比較好的方式,那就是分層次教學。在對待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時,教師可進行一定的輔導;而在對一些學習水平較好,且具備較強接受水平的學生,教師可選擇啟發式的教學方式。
項目教學的評價 在教學輔導的過程中,教師將項目實現的過程加入其中,這種做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探索能力與研究能力的提升。在對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與結果進行歸納與總結時,主要采用技巧與思路兩種方式。其中開展技巧方面的總結,主要是讓教師和學生了解并掌握多樣的技巧和方法,從而方便大家直觀地對各種技巧與方法進行一定的評價。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思路上的歸納和總結,可以使學生更加透徹地認識項目實現的最佳流程與渠道,同時還可以察覺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缺陷與不足[3]。
5 結語
中職院校只有根據當今的經濟體系,針對這些現存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革,才能夠真正地為社會培養實用的人才。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應用進行了探討和分析,發現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目前中職學生實踐不足的現象,有益于中職院校以及中職學生的發展,值得廣大中職教育工作者繼續研究并參與到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方法模式單一。在會計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基本采用上課加上機的傳統教學模式。上課是教師講解,以教師為中心,上機是學生按照教師上課內容重復操作,熟練掌握就為達到要求。現就如何通過教學方法多樣化來開展《會計信息化》教學進行探討。
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會計軟件作為主要的教學軟件
教學軟件的選擇對培養學生掌握會計信息化應用非常重要。有的教師選擇單一的某個會計軟件來授課,則學生往往只是掌握這種軟件的操作,換了其他軟件就不知如何入手。但不同的會計教學軟件在操作上有較大的差異,如果同時講授多個會計軟件,學生容易出現操作上的混亂;在有限的一個學期的時間內又難以講授多個會計軟件。解決這個難題,教師可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教學軟件作為主要的教學軟件來授課。在學生掌握了通用教學軟件的基本操作后,再選擇1~2個目前市場使用較多的會計軟件(如金蝶、速達),以對比的方式介紹軟件功能以及操作的差異,指導學生總結規律,提高學生對會計軟件操作的應用能力。
二、在機房采用廣播教學方式,運用案例演示法授課
《會計信息化應用》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如果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學生很難理解操作過程,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如何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軟件操作,可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教師要做好授課前的準備,以企業真實發生的業務,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了解與學習任務相關的學習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授課時,教師應在計算機網絡教室采用廣播方式進行教學,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際操作演示。由于機房設備和教學管理軟件提供的強大支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屏幕廣播、語音廣播、分組討論、系統鎖定、遠程關機、電子舉手、示范教學、遙控輔導、屏幕監看、電子教鞭等各種教學手段。其中屏幕廣播是機房教學中最為常用的功能。教師可以利用屏幕廣播功能向學生演示軟件的操作步驟或流程,利用電子舉手、遙控輔導等功能輔導學生學習。靈活的教學手段滿足了教學各方面的需要,為教學提供了一個高端技術支持。利用多媒體廣播方式進行操作演示,直觀生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效果。
三、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實訓的主線
(一)課程實驗
當教師完成某一階段的課程教學時,要根據課程要求設計課程實驗(任務驅動)。課程實驗是配合課程教學進度進行的單個分散實驗,是學生掌握會計信息化應用實操的關鍵起點。在這一階段,以單模塊訓練為主,講授與實訓交叉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會計信息化應用形成感性認識。
1.每一個課程實驗,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實驗目標與要求,幫助學生總結鞏固操作流程,并定下考核標準。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由被動模擬操作變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
2.學生剛開始操作軟件,在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把問題進行整理并給出解決方法,對學生作出重點提示。在講演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把問題進行整理記錄,以免下次碰到相同問題時,學生又要依賴輔導。
3.在此階段,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應對問題的能力。如指導學生如何利用軟件的幫助文件或軟件的操作手冊;引導學生運用會計的基本原理來理解軟件操作的一般步驟,加深學生對操作的理解;每完成一個課程實驗,教師要總結學生在實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并重點講解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可避免學生因一知半解而機械簡單地操作,造成對輔導老師的依賴。
(二)綜合實訓
綜合實訓是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所進行的集中上機操作實訓,集中1~2周的時間,在機房實驗室模擬企業會計全套賬務處理的實際操作。
在這一階段,首先,設計一套模擬一家企業一個月的相對完整的經濟業務作為案例(任務驅動)。為了增強案例的全面和實用性,案例要盡可能取材于一個綜合性的企業的實際業務,再根據實訓目標及學生的情況對資料有目的地篩選和補充,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全面的綜合案例。
其次,將學生按照財務各工作崗位分成不同的角色如賬套主管、總賬會計、出納等,利用教學案例使學生親身體會理解各財務工作崗位的具體操作,全面掌握會計軟件的各方面操作,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最后,指導學生找出實訓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實訓過程的經驗,書寫《實訓報告》。通過書寫《實訓報告》,使學生對《會計信息化應用》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在綜合實訓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可以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提示或資源,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任務。如此來達到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相對獨立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合“出錯診斷”進行探究性教學
對學生軟件操作過程中的出錯提示分階段進行收集,分階段集中進行“出錯診斷”。圍繞軟件操作步驟和出錯提示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查找出錯原因、找出解決辦法。例如:在總賬系統教學中,進行記賬憑證填制不成功時,若出現“憑證類型錯誤”的出錯提示,則引導學生在明白表面的出錯原因后,還從記賬憑證類型設置限制條件的角度去解釋原因,這樣學生就可以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
這樣的教學可以分三個階段:
示范:教師演示典型問題的解法,學生觀察;
教練:學生嘗試解決問題,教師觀察并發現問題,給予指導;
放手: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
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鞏固理解軟件操作流程,又可以讓學生通過思考加強了財務軟件運用能力。培養了學生觸類旁通,自學各類財務軟件的能力,既授予魚,還授之以漁。
技能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通過必要的訓練,以自己的經歷獲得的。以學為中心,教師為指導,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實訓的主線,能夠培養具備職業判斷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講授理論、結合案例、學生參與,綜合實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高操作水平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則林.初級會計信息化應用教學改革的探討.中職教育研究,2007(4).
[2]李春友,王秦湘.會計軟件實訓教學的優化對策.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4).
作者姓名:廖永幸,女,本科,就職于廣東省肇慶市農業學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of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in the Secondory Vocational School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12-172-02
1引言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財會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是針對制造業會計崗位工作的要求,培養學生認識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過程,掌握會計工作崗位中需要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技能,熟悉會計工作崗位之間的業務銜接關系和內部控制等內容。《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從知識內容上講,由于實際會計工作的專業性、綜合性、規范性要求,使得本課程涉及的知識和技術十分豐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涉及核算知識點的難度不大,但學生較難把知識點和技術系統性地串聯到整個核算體系中,使學生學習內容偏離了實踐要求。由于會計人員本身在企業的特殊地位,在教學時我們很難將企業的真實資料和情境完全搬入課堂,使得實訓的實踐性較弱。再加上圖表多,數據復雜,核算過程中容易混淆表與表之間的數據關系和表與賬之間的數據關系,難以在教學中演示具體企業會計核算實踐。
由于《會計綜合實訓》過程中涉及大量的圖表、公式、憑證、賬戶,被學生認為是財會類最難、最重要的學習課程之一。為了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課程所承載的會計綜合實訓知識和技能,采用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有其無以比擬的優勢,一張張課件可以充分展示賬戶、圖表、公式,還可以播放動畫和視頻,容納大量的、復雜的、多樣的信息,既節約了課程學習時間也可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為了使《會計綜合實訓》教學課程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課件的制作非常關鍵。本文通過總結,對課件設計應注重的四個要素進行了介紹,以解決《會計綜合實訓》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2《會計綜合實訓》課件四要素設計
2.1統一性設計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統一性設計體現在課件的外觀和框架兩方面。一方面,由于《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內容多,核算復雜,教學過程需要大量的圖片、表格和憑證等進行講解,所以課件應該選擇顏色明快,裝飾簡潔的母版,且保持整個課件過程的母版具有統一性。這樣既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至于太暗陳引起學生的視覺反感。另一方面,《會計綜合實訓》課件的每個任務模塊的框架應保持統一性,第一部分是封面,應該包括整個案例各模塊的名稱和任務;第二部分是結構框架,分明各模塊任務在整個實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第三部分是模塊的具體任務,說明任務的重難點、教學目的以及所需學時;第四部分是完成任務所包含的知識和技能框架,讓學生對實訓的內容有大概的了解;第五部分是思考題和作業題。課件框架統一性能體現出設計的嚴謹性,使學生對實訓案例的整體結構有所掌握。
2.2生動性設計
由于實際會計工作的專業性、綜合性、規范性要求,使得《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涉及的知識和技術十分豐富,實訓中需要處理相當多的圖表、數字等信息,在業務處理中會較枯燥。因此,教師在課件設計時應該多選擇圖像、動畫、視頻等這些生動性的設計要素。課件中不應出現大段落文字,設計時應理清思路、講明內容、說清要求,多站在學生角度考慮設計要素,做到靈活多樣,具有生動性,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學生 “看”課件的興趣。
具體做法可參照:(1)在填制原始憑證、編制記賬任證、登記賬簿、編寫報表整個核算過程,應以動畫的形式,按順序填寫在真實的圖表、憑證、賬簿、報表的圖片上。(2)錯帳更正時,對劃線更正法、補充登記法、紅字更正法三種,也將相應內容的方法在真實會計資料上做動畫演示處理。這種做法使抽象的理論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實際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對知識的學習記憶。(3)在對案例中企業環境認知時,特別是企業產品生產過程,可以考慮到企業錄制一些簡單視頻,拍攝一些生產材料和生產過程的照片,這樣配合視頻和圖片講解,有利于學生認識和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2.3引導性設計
引導性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動能力為目標”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教學引導下,學生能主動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創新。這就要求在《會計綜合實訓》課件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引導性要素。具體設計時可用案例引導、創設情境引導、思路引導。
(1)案例引導。以企業案例特定的會計期間為背景,將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使學生能系統掌握企業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從而加強學生對所學的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認知過程。
(2)創設情境引導。模擬企業情境引導,就是模擬企業經營過程,模擬企業會計崗位、演練職業崗位任務。這種創設情境引導使學生能置身于企業情境中,通過分崗合作完成各項任務,形成了 “以學生為職員、以老師為主任”的教學環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課堂的學習氣氛。
(3)思路引導。會計綜合實訓內容多,計算復雜,而且內容連貫性強,在學習中確有一定難度,但是還是能有一些關健的引導思路,通過這些引導思路作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將整個綜合實訓案例的過程分為六個部分:企業環境認知,會計核算的前期準備工作,會計核算的日常處理,會計核算的期末結轉、期末報表編制與分析。通過這種思路引導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就可以將難點分解,而且實訓過程中對重難點把握的思路很清楚。
2.4關聯性設計
(1)內容的關聯性。《會計綜合實訓》各部分內容的關聯性非常緊密,所以在課件設計時要考慮內容的關聯性。比如在綜合實訓中涉及到成本核算內容,那么在設計課件時,要通過演示成本核算程序來講清楚各項費用分配方法在核算程序中的定位;課件設計的主要方法包括:1)在課件中設計流程圖來說明成本核算程序,不斷強調和演示說明目前實訓內容與流程圖的哪個環節有關;2)在介紹費用分配時,課件中重點介紹各要素費用等核算與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戶的關聯性,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了解清楚費用分配方法的應用和程序。3)要有課程的小結,讓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和學生一起總結學習內容,形成系統性的概念,并將前期學習內容和下期學習內容建立聯系。
(2)核算數據的關聯性。由于綜合實訓中涉及到大量的成本核算數據,在《會計綜合實訓》課件設計時,我們需要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面來考慮。例如通過采用“動作路徑”設計數據的走向,用線條以“插圖”的動畫形式表達,通過重復演示讓學生清楚數據的來龍去脈;例如通過流程圖和T字賬戶反映成本核算數據的結轉,把前期數據和各賬戶之間的結轉數據在課件中上下聯系起來。
探索具有鮮明高職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縮小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是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財務會計課程群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職財務會計課程群的教學內容一般以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實訓為主要課程內容。從財務會計的教學方法來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步走,即先行理論教學,后進行財務會計的實踐教學;還有部分學校即使進行了實踐教學,但由于實踐教學實施方式、實踐內容的設計、組織方式不盡合理,教學效果較差;各類考試也均側重考核規則的記憶程度,學生則沿襲了應試教育下的傳統學習習慣,被動接受,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系統地理解會計知識和會計思想,學生基礎理論不扎實,缺乏足夠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實際崗位工作能力,很難適應會計工作日益發展的職業要求。因此,改變原有教學程序,重塑新的教學思路,優化課程設置,調整課程設計,突出實踐能力,探索具有高職會計教學特點的課程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高職會計專業屬典型的應用型專業,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應是技術型、應用型和橋梁型人才,主要為地方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培養直接在一線工作的初級會計人員。其對應的目標工作崗位可包括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核算、總賬報表、稽核、檔案管理、會計主管等。目標工作崗位與崗位職業所需技能是相對應的,每一個崗位都需要有相應的基本技能才能勝任其工作,這些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核心能力主要是會計核算能力,而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過財務會計課程群的學習和實踐來培養。該課程群是由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財務會計綜合實訓和財務會計的真賬實訓構成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體系。因此,如何整合財務會計課程群及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培養高職會計專業適應社會職業崗位需求的合格學生的關鍵。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總結和思考,筆者認為財務會計課程群采用“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可以實現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實現零距離上崗。
二、 “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
財務會計課程群“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具體是: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融“教、學、做”于一體;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手工賬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內真賬實踐相結合,以期提高學生的實際業務水平,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一)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教、學、做”一體化
財務會計課程群“教、學、做一體化”,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統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將原來的課程同與之相配套的實訓課題有機組合。財務會計課程以會計職業崗位群對會計核算知識的要求為目標,以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生成為主線,以四項會計假設為前提,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為基礎,以通用內容業務具體準則為補充內容體系,最后以財務報告為總結,形成相應的內容單元;同時,將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課提前,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同步實施財務會計單項(各個內容單元)實訓,邊教邊學、邊學邊做。這種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在最短的時間內緊密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深化理論,并且與職業資格考證體系一致,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做到課證融合,融“教、學、做”于一體,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對培養高職學生的專業素質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使教學時間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財務會計課程群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會計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論水平作為職業判斷的基礎,同時又要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進行實務操作。《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課程以會計職業崗位群對會計核算能力的要求為主線,突出會計核算業務操作。基于中小型組織將會計分為若干崗位,主要訓練出納崗位、財產物資崗位、往來結算崗位、成本費用崗位、財務成果崗位、資金崗位、總賬報表崗位等工作領域的業務操作;采用一崗一人或一崗多人形式,形成一個會計工作團隊,既分工、又協作。在組織方式上,按內控制度和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分為財務負責人、制單會計、記賬會計、出納、審核等崗位,共同組成一個實訓小組,定期輪換,達到掌握會計職業各個崗位、各單項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內容分崗、組織方式分崗實訓訓練后,獨立進行《財務會計綜合實訓》,這是會計分崗實訓在核算程序上的鞏固、內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組織將若干會計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崗,每名同學獨立完成一套模擬資料的實訓程序。綜合模擬實驗的實習資料必須選擇有代表性企業的資料,并且進行設計加工。設計加工的目的在于將一個真實企業中可能涉及不到的業務,集中于一個典型企業,進一步增強資料的全面、系統與代表性,以收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效果。財務會計模擬實習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綜合處理日常會計業務的能力,要求學生獨立利用已知資料編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使學生繼續熟練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獨立處理日常業務的能力。
(三)手工賬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會計手工模擬實踐是基礎,它可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會計活動的全過程及其規律,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踐是對手工模擬實驗的升華。它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和手段,進行全面系統的會計電算化處理,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單位也將電算操作能力列為招聘的條件之一。根據社會的這種需求,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基礎上,利用手工模擬資料開展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綜合實訓資料――會計憑證填制、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編制的基礎上,將會計憑證輸入計算機,同時完成會計電算化的賬務處理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滲透,鞏固學生會計業務的處理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能熟練使用和掌握現代財務管理軟件,提高職業適應能力。
(四)建立校內記賬公司,校內模擬實訓與真賬實踐相結合
無論是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財務會計綜合實訓都是校內的模擬實訓,要實現零距離就業,需要有緊密型的實踐基地的實踐。校內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但是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性,校外實訓基地實際上很難讓在校學生接觸到真實、完整的會計內容。因此,在校內建立工廠化的實訓基地――會計記賬公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通過校內具有雙師資格、具有實踐經驗的會計教師,聘請相關企業的會計師、會計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內記賬公司,爭取一定數量的企事業單位的支持,獲得會計業務。記賬公司可接納教師兼職頂崗工作、接受學生頂崗實踐,成為能給學生真賬實踐的基地。全真的資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為范例,讓學生按手工賬操作、電腦賬操作、納稅申報三大模塊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一系列的會計崗位工作操作。真實賬務流程、真實票據、親自參與報稅,獨立全盤操作賬務、稅務,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會計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與專業技術,取得實際工作經驗,鞏固、綜合、強化實踐能力,實現學院職業教學、學生崗位素質培養、公司獲取盈利等的多贏。
三、“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的功能
(一)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論和實踐知識融為一體,抽象變得形象,理性變為感性,被動聽變為主動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
(二)深化加強會計理論知識
由于實行“一體化教學”(邊教邊學、邊學邊做)策略,通過實踐總結出理論知識,又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
(三)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技能
“一體三結合”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實踐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因此,學生在老師和社會專業會計人員的指導下,通過實際操作來完成教學任務,崗位實踐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縮短工作適應期
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內真賬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是按照企業會計崗位或公司的職位設置實踐內容,利用企業的真實業務開展實踐訓練,按照行業實際標準要求學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內容,成為相應真實崗位上的工作任務。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按照規范的職業標準開展項目實訓,學生是一個“準會計”,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縮短他們的工作適應期。
(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源于實踐,學生在記賬公司實踐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課堂及模擬實訓中難以碰到的問題,他們會通過理論尋找辦法,或者迫使學生不斷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能力。同時,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形成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意識等綜合素質。
四、“一體三結合”教學實施的條件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一)一體化的“教室”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的首要條件。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這個“教室”就是公司財務室和教室的一體化,是會計賬本、賬簿、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檔案柜、賬冊裝訂工具、電腦及黑板、粉筆、投影等的組合。
(二)一體化的“教師”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的重要條件。會計專業的這個“教師”是會計師和教師的一體化,是理論扎實,精通會計業務及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 “雙師型”教師,可以有效地將理論融入實踐教學之中。
(三)一體化的“教材”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的必要條件。這種“教材”既可以是實驗手冊和課本的一體化,也可以是行業規范和課本的一體化,還可以是操作流程和課本的一體化。總之,這種教材要把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統一起來。
(四)注冊記賬公司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的關鍵條件。真正會計崗位能力的培養,必須“真刀實槍”,它需要學院有自己的實際會計公司。這個“公司”可大可小,業務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學校補助的,其關鍵是真實的公司化運作,有真實的企業會計業務,使學生能真正零距離接觸會計崗位的工作。
財務會計的課程群通過循序漸進“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的實施,培養和提高學生會計職業核心能力及其綜合素質,架起溝通社會與學校的橋梁,培養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會計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 蘇中天.高職院校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管見[J].財會月刊,200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