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5:22: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醫藥的理論基礎,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醫學論文
1.統計研究設計:應交代統計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做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代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4個基本原則(重復、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2.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 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并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3.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對于定量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于定性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量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以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于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簡單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的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于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
4.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差別;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等),應盡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如:P=0.0238);當涉及到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置信區間。
2 選擇正確的統計檢驗方法
研究目的不同、設計方法不同、資料類型不同,選用的統計檢驗方法則不同。例如:2組計量資料的比較應采用t檢驗;而多組(≥3組)計量資料的比較應采用方差分析(即F檢驗),如果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想了解差異存在于哪兩組之間,再進一步做q檢驗或LSD-t檢驗。許多作者對多組計量資料進行比較時采用兩兩組間t檢驗的方法是錯誤的。又如:等級資料的比較應采用Ridit分析或秩和檢驗或行平均得分差檢驗。許多作者對等級資料進行比較時采用卡方檢驗的方法是錯誤的。
3 假設檢驗的推斷結論不能絕對化
假設檢驗的結論是一種概率性的推斷,無論是拒絕H0還是不拒絕H0,都有可能發生錯誤(Ⅰ型錯誤和Ⅱ型錯誤)。因此,假設檢驗的推斷結論不能絕對化。
4 P值的大小并不表示實際差別的大小
研究結論包括統計結論和專業結論兩部分。統計結論只說明有無統計學意義,而不能說明專業上的差異大小。P值的大小不能說明實際效果的“顯著”或“不顯著”。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有(或無)統計學意義,而不能說對比組之間有(或無)顯著的差異。P≤0.01比P≤0.05更有理由拒絕H0,并不表示P≤0.01時比P≤0.05時實際差異更大。只有將統計結論和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研究結論。若統計結論與專業結論一致,則最終結論也一致;若統計結論與專業結論不一致,則最終結論需根據專業知識而定。判斷被試因素的有效性時,要求在統計學上和專業上都有意義。
5 假設檢驗結果表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出口總體呈上升趨勢,在1984年至1992年期間,總體呈下降趨勢,1993年至2005年總體表現為上升趨勢,而2006年至2009年呈現微幅下降趨勢(見表1)。而從中國國內市場結構看,出口企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出口地區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亞洲新興國,如果單從企業結構來看,國有企業的性質占比近年來有所下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份額逐步上升,私營企業出口占比后來居上。自2007年以來,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出口影響較大,且仍在持續,比如貿易順差增長過快,貿易結構不合理等情況,主要是因為中國企業對出口的定義只涉及數量的增長,而忽略了質量的提高,這種方式易導致企業在國際市場中處于劣勢地位,對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也是不明顯的。
企業出口與全要素生產率變動機理分析
企業在出口過程中,影響全要素生產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勞動、資本等,但是歸根結底受三個方面影響最大,依次是規模效應、技術效應和制度效應。
(一)規模效應
隨著國外市場對中國企業產品需求量的增多,出口企業擴大了發展空間與經營規模,以此來推動生產邊界向外部移動,由此產生規模效應。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規模效應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經營規模的擴大,因出口擴大而帶來的規模效應使企業開辟了新的需求,帶動著附屬產品企業的經濟發展和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各個產業之間形成產業鏈,生產要素實現互補,生產原料進行共享,生產總產值的提高必定帶動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成本的不斷減少。
規模效應的另外一個體現就是貿易不斷深化分工合作。世界全球化經濟貿易往來的實現歸功于國際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地經濟主體的不斷往來使各國之間聯系更加頻繁,從某種意義上增加了分工和規模經濟帶來的利益。
(二)技術效應
受要素投入邊際遞減規律作用以及要素配置效率有限性的影響,人均增長必須要通過技術進步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的不斷積累而成,內生增長理論曾指出,技術進步是長期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若要抑制要素報酬的遞減,就需要通過注入新能量,注入新產品、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生產過程等途徑來進行推動技術進步。同時,內生增長理論也將技術進步作為較關鍵的內生變量,技術作為附生品,只要其他變量增長,技術也會隨之一起增長。以往的經濟增長總是伴隨著資源浪費和高耗能產業的發展,而自從技術出現之后,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一方是通過資源推動貿易增長,另一方則是通過技術進步推動貿易增長(邢延齡,2008)。
技術的進步除了推動貿易增長,同時也促進著各經濟主體出口企業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創新。以廣東東莞手機殼制作企業為例,不同國家不同消費群體對手機殼的需求不同,從低廉到高端,國內外的市場需求就要求廠商雇用技能比較高的工人,同時需要收集不同國家、不同消費人群、不同時間段手機的使用型號,針對性進行生產。這種廠商自發的進行市場調查行為就是不斷在挑戰自己能力的過程。
(三)制度效應
各國經濟主體之間頻繁的貿易往來使出口企業接觸到國外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出口企業在進行經濟往來過程中,中國先進企業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向國外優秀企業學習企業制度,然后讓自己的企業慢慢轉型。以公司制度為例,最早中國人通過魏源在《》中對外國公司制度的介紹,之后到1872年李鴻章等人學習國外公司制度創立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公司,緊接著到清政府時期,以法律形式設立商部;后北洋政府頒布《公司條例》、20世紀初國外企業大規模入駐中國,再到近代民營公司制、股東會、董事會下的公司制企業在中國如雨后春筍發展起來,這些都歸于中國在不同時期發現了國外的先進公司管理制度,并引入中國。今天,我們倡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正是在這種制度效應下中國企業不斷適應世界潮流的過程(張秀英,2001)。
新新貿易理論指導下企業出口對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實證分析
(一)數據選取
全要素生產率作為一定時期企業生產的社會效率,其來源主要包括組織創新、技術進步、以及專業化生產等,即本文在第二部分提及到的影響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規模效應、技術效應、制度效應等。為了研究全要素生產率中各因子對企業產品出口的影響情況,本文選取了國內10家大型出口企業在2012年的出口總額作為研究對象,其貿易出口額主要來自中國商務部網站及海關總署,以美元折算。由于上述10家國內公司貿易指標有所差異,所以本文在數據選取上選擇了面板數據,從而避免了單純使用截面數據或時間數據帶來的弊端。文章運用SPSS20.0,借助這些公司2007-2012年的出口額,利用廣義最小二乘法對建立的模型進行了回歸分析。
(二)模型檢驗及結果分析
首先對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子(規模效應、技術效應、制度效應)進行相關性分析,通過觀察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檢驗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通過檢驗發現,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比較小(見表2)。
接下來需要分析全要素各因子對于我國企業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結果如表3、表4所示。
通過上述模型分析可以發現,在加入制度效應/規模效應/技術效應等全要素因子之后,這些因子與貿易出口額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其中可調整的R2為0.887,這說明模型的擬合效果特別好。F值為28.378,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這表明一國制度越健全、企業規模越大、企業技術越先進,企業的產品出口貿易額也就越大。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企業的制度效應、規模效應、技術效應與企業出口額成正相關關系,即企業制度越健全、企業規模越大、企業技術越先進,則企業的出口規模也就越大,出口額相應增加(潘輝,2005)。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波動后,針對我國企業出口出現的種種問題,許多國內學者也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一系列研究思考,指出在這種背景下,要評價中國的出口,需要引入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概念,它指的是除了要素投入以外所有因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數值,這個概念客觀的指出中國企業的出口與全要素生產率之間的關系(陳君君,2005)。
出口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影響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第一,從外部環境來看,國際市場的激勵競爭對促進國內企業出口以及相對應的產業提高效率、改善公司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等。第二,由于國際貿易是技術外溢的主要途徑之一,除了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還會使貿易伙伴國吸收因技術擴散帶來的世界先進技術,以此來提高本國的技術水平。絕大多數企業出口之前都不會注重企業的技術開發和研究,但是隨著國際貿易的增長,出口國外的利潤提高,企業不得不提高技術研發投入費用,以此來加快對外出口的速度(張鳴,2006)。第三,中國有能力出口的企業大多都是具有較高生產效率的企業,能夠應付短時間大訂單的要求,這就要求企業具有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出口的不斷擴大會使生產要素等更多的集中在這些效率高的企業中,通過企業高效率的驅動,整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都進行了改進。第四,企業出口部分與國內部門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同時出口,這將加速國外技術水平的蔓延,同時,也促進了相關資源行業的國內企業進行優化配置,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第五,國外市場對于國內企業的產品需求量較大,以致國內出口企業大多是以規模化進行生產,這可以給企業帶來規模經濟,能夠降低企業生產的單位成本,同時也能夠合理有效的配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
我國出口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建議
(一)增強技術溢出效應
技術溢出不是簡單的模仿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更多的是要靠我們在國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技術外溢,如人力資源,可以為國內企業吸收出口而進行人力積累。我國應當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國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豐厚的優惠政策吸引出國留學人才回國創業。同時,增強技術溢出效應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完善金融支持體系。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高效的多渠道的現代金融體系,傳統的融資體制和方式不能滿足高技術產業高風險、高收益的資金需求。在中國企業出口不斷擴大的同時,國內相關部門機構要建立健全融資體系,為資金供給方和高技術企業建立橋梁,把融資的成本降到最低。
(二)為出口企業提供政策和服務
首先,政府可以建立專項資金,由金融部門貸款擔保風險補償、拓寬融資渠道和財政補貼等多個方面,并由金融部門來接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其次,政策性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支持企業在資本市場上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股權、信投產品等形式進行融資。再次,政府部門根據出口企業的企業類型出臺相對應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水平,比如可以對某些正在從事技術開發的企業實現減免營業稅等等。最后,在出口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時,應積極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出口的審批手續,建立企業出口的服務體系。
(三)提高產品自主研發水平
在擁有政府和相關部門政策優惠之下,出口企業應當把握機會,積極進行新產品、新專利產品的研發和實驗。在資金投入和研究人員的科研水平來看,我國與西方大國還存在著很大差距,我國對出口企業研發水平的投資力度還不夠,尤其是針對高技術產品的支持力度。加強科技出口創新基地的建設,改變傳統依賴資源生產的產品,利用政府資源進行產、學、研的合作。此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并擴大宣傳,可以鼓勵企業和民眾進行知識開放和創新,也提高了生產者和使用者的積極性(馬鳳鳴,2011)。
參考文獻:
1.邢延齡.理性認識國際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J].財經理論研究,2008(2)
2.張秀英.近代中國公司制度的發展歷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
3.潘輝.論FDI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
4.陳君君.對外貿易與區域全要素生產率―以溫州為例的研究[D].浙江大學經濟學院,2008
中圖分類號:R2-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8)11-2309-04
Introducation of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Hanm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College of TCM,Wuhan 4300612,Hubei,China)
Abstract:Clearly define the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integrated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a subject abo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ethod and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regulation on tissue and organ regeneration. Its basic principle is that u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tegrated regulative function to maintain and control the original regenerative ability, in order to repair and regenerate the organ function. Research not only focus on how to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ntrol the organism natural regenration, but also focus on the how to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reduce or protect from the abnormal regeneration. Discussed the theory base of the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tenace and vitalitybasic theory,core theory of essence and energy, therapy of integer regulate, feature advantage of preventing disease from exacerbating),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thought and method. Brief commentted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the 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regen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sic concept;theortical basis
隨著現代再生醫學與中醫藥學研究的迅猛發展,新的交叉學科―中醫再生醫學應運而生,從粗淺的認識,到深入地研究,從不自覺地臨床實踐,到抓住本質的理論概括,從某一方面的體會,到全面地理解與總結,使中醫再生醫學漸趨形成。
1 中醫再生醫學的定義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主要采用天然藥物或自然方法,以保護與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醫學科學。再生醫學是一門古老而新興的交叉學科,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隨研究的飛速發展不斷更新,學術分科亦不斷增多。目前再生醫學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再生醫學主要是指:利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等學科的原理與方法,研究和開發用于替代、修復、改善或再生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可用于因疾病、創傷、衰老或遺傳因素所造成的組織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的再生治療技術和產品。廣義再生醫學主要是指:一門研究如何促進創傷與組織器官缺損生理性修復以及如何進行組織器官再生與功能重建的學科,它是通過研究機體的正常或病理組織特征與功能、正常或病理狀態下的損傷與再生修復機制,尋找有效的生物和綜合治療方法,構建新的組織與器官以維持、修復、再生或改善損傷組織和器官功能,促進機體自我修復與再生,減少或防止異常再生。
中醫再生醫學是在中醫藥學和再生醫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交叉學科,屬廣義再生醫學一個新的學科分支。中醫再生醫學是一門綜合運用中醫藥學和再生醫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中醫藥在體內外調控組織或器官再生方法與機制的一門學科。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中醫藥的綜合調節作用去維護和調控機體本來存在的自然再生愈合能力,達到修復和重建器官功能的目的。研究重點不僅在于如何利用中醫藥調控機體的正常再生修復,而且更關注如何利用中醫藥減少或防止機體的異常再生病變。
2 中醫再生醫學的理論基礎
中醫再生醫學除以現代再生醫學的理論作為其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外,中醫藥學理論原沒有“再生醫學”的概念和理論體系,但其基本理念和臨床實踐包含了較豐富的“再生醫學”理論基礎和防治經驗,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2.1 維護生機的根本理念
“生機”是人體的自我調控和修復再生能力,它是機體健在的根本之所在。“神者,生之制也”,機體的自我調控和修復再生能力屬廣義“神”的范疇,故《靈樞•天年》強調:“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中醫防治疾病的根本理念是:承認、尊重、基于和利用人體的自我調控和修復再生能力。這種維護生機的根本理念是中醫再生醫學的理論基礎,亦是養生防病和健康長壽的基本出發點。
2.2 精氣學說的核心理論
《靈樞•本神》指出:“生之來,謂之精”,《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生之本也”,認為精是人體發生發育、再生修復和維持生命的根本。《靈樞•陰陽脈解》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精氣稟受于父母,靠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斷滋養,由腎臟藏而化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氣歸精,精歸化”,臟腑組織的功能(氣)源于精的轉歸化生,“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腎精(包含具有再生修復能力的精微物質,相當于“成體干細胞”)有促進生長發育、繁衍生殖、再生修復和主宰衰老等重要作用。年少時隨年齡增長而盛,中年以后隨年齡增加而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腎精漸趨耗竭,則生命走向終結。
胚胎干細胞相當于“先天之精”,可以化生所有臟腑組織,“后天之精”除了“水谷之精”外應包含具有再生修復作用的“骨髓之精”和“臟腑之精”,合稱“腎精”。因后天再生之精的存在與化生與“腎”密切相關,臟腑組織的再生修復依賴“腎精”化生,即補腎有利于后天再生之精的存在與化生,故又說“腎為先天之本”。“骨髓之精”相當于骨髓干細胞,“臟腑之精”相當于除骨髓外的其他臟腑組織內的“成體干細胞”。具有再生作用的“后天之精”是由“先天之精”轉化而來,故中醫學非常強調“稟賦”。先天稟賦好的人體,則后天再生修復能力強,不僅健壯不易患病,而且即使患病也易于康復。
虛證的本質是人體再生修復能力不足,精虛是再生修復能力不足的根本之所在,形體衰敗是精虧不足的外在表現,補虛的根本在于恢復再生修復能力,填補精髓是恢復再生修復能力的重要措施,精能轉化生成、修復衰敗形體,形體得以恢復是精虛得以填補的“金指標”。故明•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中指出:“精能生氣,氣能生神,則精氣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儲氣,儲氣以養神,此長生之要耳。”
2.3 整體調控的治療手段
為了形象地比較中醫藥與化學藥在調控再生修復過程中的作用,可用土壤使用天然農家肥料與人工化肥的例子加以說明。在人體內的“腎精”具有再生修復能力,但決定“腎精”再生修復的關鍵因素是提供何種臟腑組織的環境。如果將“腎精”看作再生修復的“種子”,則特定的臟腑組織就是“種子”賴以生根、發芽、長成的“土壤”。“種子”一定的情況下,“土壤”決定“種子”的生長發育;“腎精”一定的情況下,臟腑組織的特定環境決定“腎精”再生修復。不管是“先天之精”,還是“后天之精”,都只解決了“種子”問題。要完成臟腑組織的再生修復,除了“種子”,關鍵要解決適合“種子”生長的“土壤”(臟腑組織環境)問題,而“土壤”需要保良或改良,中醫藥在保良或改良“土壤”(臟腑組織環境)方面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中醫藥調控再生修復的關鍵作用就是維持和改善了相應臟腑組織的環境(包括整體的大環境和特定的微環境),在維持或促進正常再生修復過程的同時,要防止異常再生變生其它病證的可能。
土壤施用農家肥料不但保證了農作物生長良好,而且保持了土壤的長期肥沃,因農家肥屬“天然肥料”,所含營養物質比較全面,其營養元素常須經過土壤中的化學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發酵,分解,使養分逐漸釋放,并有利于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氣和水的比值協調,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溫、透氣、保肥的能力,因而肥效長而穩定。除了這些已知的好處外,還有很多尚待研究的奧秘。化肥是現代科技的一大杰作,其科學數據詳實,科學原理明確。因化肥大多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能很快被農作物吸收,肥效快而顯著。與天然農家肥相比較,除成本較高外,由于人工化肥含營養成分比較單一,不能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養分,不利于保持土壤的長期肥沃,如果過度或不合理使用,還會造成土壤貧瘠和環境污染。因而現代農業主張在主要使用天然農家肥的基礎上,再合理加用化肥。與“人工化肥”不能取代“天然肥料”的道理一樣,維持人體正常再生修復和健康長壽,“人工化學藥”不僅不能取代“天然中醫藥”,而且現代醫學回歸自然的趨勢越來越強,呼聲越來越高,意義越來越大。
在保良或改良臟腑組織環境(“土壤”)的作用方面,中醫藥與化學藥相比較,中醫藥好比農家“天然肥料”,某一方面的藥效(肥力)較弱,但有效成分(養分)全面,藥效(肥力)持久,往往需要炮制、煎煮發生化學反應,須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代謝轉化,發揮整體調節作用,有利于臟腑組織環境保持最佳狀態(土壤保持肥沃),以保證臟腑組織再生修復和健康長壽(農作物生長良好)。而化學藥好比“人工化肥”,在某一方面的藥效(肥力)較強,但有效成分(營養成分)單一,不能滿足臟腑組織再生修復(“種子”生長發育)的多方面需求,不能整體維持臟腑組織環境的最佳狀態(土壤長期肥沃)。過分或不合理使用化學藥,不但許多舊的問題沒解決,還會導致眾多醫源性疾病,使臟腑組織環境更加惡化,就好像過分或不合理使用化肥致使土壤貧瘠和環境污染的道理一樣。
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完全是利用臟腑組織的自然愈合能力使臟腑組織的損傷得以再生修復,重建臟腑組織的功能,具有順其自然,因勢利導,逆轉病勢,整體調節,安全性高和有效性肯定的特點。研究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作用及機制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
2.4 既病防變的特色優勢
“既病防變”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變”的趨勢是“變重”或“變壞”,故“防變”主要就是防治“重證”與“壞證”兩大類病證。“重證”主要指病情出現損傷加重,給正常再生修復增加困難。“壞證”主要指由于異常再生導致影響功能的組織結構改變或癌變。
“既病防變”對慢性肝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慢性肝病的病程進展中,“急黃”(屬重型肝炎范疇)是典型的變之“重證”。重型肝炎是一類因肝細胞廣泛壞死,病情急劇進展,可發生肝性腦病、出血、水腫、腹水、嚴重黃疸、肝臟縮小等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的肝病。肝再生是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的生機所在,若在有效的時間內,壞死的肝細胞得以正常再生,則患者存活;若不能及時獲得足夠的肝再生,則患者必至肝衰而亡。目前治療重型肝炎主要圍繞兩大原則采取措施,一是阻止肝細胞進一步壞死,改善已經惡化的肝臟生存環境,為肝再生、恢復肝功能贏得時間和機會,二是促進或調控肝再生。大量臨床觀察結果表明,采用中醫藥治療慢性肝病可減少重型肝炎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已發生重型肝炎配合應用中醫藥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病死率和改善生存質量,表明中醫藥具有一定防治慢性肝炎“變重”的功效。
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肝病的兩大“壞證”,中醫藥在防治這兩大“壞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盡管肝硬化的病因多樣,其發病機制各不相同,但都涉及肝細胞壞死、結節性再生和結締組織增生這3個相互聯系的病理過程。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和臨床工作者廣泛開展了中醫藥防治肝纖維化(包括肝硬化)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醫藥具有肯定的抗炎、抗肝纖維化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在于在維持肝再生的同時,減少了肝纖維化的異常再生過程,從而防止了肝硬化(“壞證”)的發生與發展。
盡管肝細胞癌(HCC)的發病機制并不明確,但目前認為病毒性肝炎的慢性炎癥導致肝細胞不斷的破壞和再生是HCC發生的重要因素。90年代,隨著對細胞周期調控認識的不斷深入,一系列細胞周期調節因子被證明與包括肝癌在內的一些實體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1-3]。研究表明,中醫藥在防治肝癌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機制有可能是中醫藥對肝再生過程中的細胞周期發揮了調控作用,減少了癌變的幾率,阻止或延緩了HCC的發生與發展。加強中醫藥調控肝再生的研究,必然加深中醫藥對細胞周期調控的認識,從而為維持正常的肝再生過程,防止肝癌(“壞證”)發生與發展。
3 中醫再生醫學的研究內容
組織和器官再生大致可分為體內再生和體外再生兩大類:體內再生是指損傷的誘導和促進組織在體內進行自我修復;體外再生是指在體外形成組織和器官,然后植入體內相應的部位。近年來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組織干細胞和組織工程學的研究,骨髓來源干細胞的分化潛能為許多疾病提供了細胞移植與再生修復新的治療手段。組織工程產品如皮膚、骨和肌腱等已經應用于臨床,復雜組織和器官制造的研究也取得許多令人振奮的進展。
中醫藥發揮防治疾病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二是調控免疫機能間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和患病機體;三是減少和防止組織的病理損傷,促進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防止損傷組織的異常再生而變生它病。前兩個方面近現代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第三方面本是中醫藥發揮主要防治疾病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特色優勢,但因其作用機理的高度復雜性,尚缺乏全面、系統和深入地研究。目前再生醫學的主要熱點是組織工程學,著眼于采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功能替代,而對于中醫藥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特別是中醫藥在防治異常再生的作用及機制,尚屬研究“冷點”,是未來中醫再生醫學的主要研究內容。隨著中醫再生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其作用特點和優勢將不斷突現,必將成為再生醫學研究的新“熱點”。
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主要圍繞以下幾個研究方向展開研究:①研究中醫藥對“先天之精”的影響(提高稟賦);②研究中醫藥對“后天之精”的影響(增強體質);③研究中醫藥對骨髓和臟腑之精正常分化和再生修復的影響(維持和調控臟腑組織正常再生的作用及機制);④研究中醫藥對骨髓和臟腑之精異常轉化和再生之“變證”的影響(防止臟腑組織異常再生的作用及機制)。
4 中醫再生醫學的研究思路
總體研究思路主要分系統整理、臨床評價和實驗研究等幾個相互關聯的重要環節。系統整理主要是采用文獻系統分析法,對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相關的研究論文、論著進行全面、系統的質量評估(定性分析),同時對符合條件的研究論文進行Meta評價(定量分析),以較全面準確地掌握該領域研究的現狀,繼承有價值的理論認識和臨床經驗,為臨床決策或未來研究決策提供依據。
臨床評價的關鍵是建立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目前,因組織再生是人體內損傷修復的生理機制,異常再生的病理機制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臨床尚未作為一個“病”加以對待,故西醫尚沒有組織再生相關的療效評價標準,不可能直接采用西醫的療效評價體系。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雖有現實和潛在的特色和優勢,亦非常關注異常再生變生“重證”、“壞證”等相關病證的防治,但由于缺乏異常再生病證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使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療效和特色優勢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和發揮。有鑒于此,當務之急須開展如下研究:在繼承個體化診療和辨證論治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循證醫學的理論和方法,將與臟腑組織再生相關的病證標準、實驗室指標和生存質量測定有機結合起來構建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評價指標體系,開展中醫藥臨床評價及質量控制方法學的研究,為利用和提供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最佳證據創造條件。
實驗研究是探討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機制的必要手段。急慢性疾病出現的組織損傷需要的再生修復,臟腑組織再生失常導致的“重證”、“壞證”等問題,以微觀見長的現代醫學,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調控。中醫藥注重整體動態調節,長期臨床實踐表明了中醫藥有可能通過調控臟腑組織再生以治療急慢性病證,但由于缺乏現代語言的科學闡釋,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國家“十一五綱要”提倡自主創新,中醫藥理論與上千年的中醫臨床實踐經驗,無疑是我國醫藥自主創新重要的靈感源泉與物質寶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首先要解決中醫藥理論的現代傳承及臨床經驗的科學表述。如中醫藥調控肝再生雖然有大量的臨床實踐,其中“補腎生髓成肝”調控肝再生亦被證明是療效肯定的中醫藥特色療法,但中醫藥調控肝再生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根本原因是肝再生機制極其復雜多變,完全是系統動態地整體調控,而中醫藥對肝再生的調控又具有多途徑、多層次、多方位、多系統、多成分、多靶點、多時限系統作用的特點,給研究帶來難以克服的困難。隨著現代系統生物學的興起與不斷成熟,給中醫藥調控肝再生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通過找準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突破口,進行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完全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5 中醫再生醫學的研究進展
近些年來,中醫藥調控皮膚、神經(包括周圍和中樞神經)、骨再生等諸多方面取得了若干進展。特別是“燒傷再生醫學”以中醫藥“液化的方式無損傷的排除壞死組織”(減少損傷),以“原位干細胞培植的方式再生修復創面”(無疤痕皮膚再生)是對中醫學“祛腐生新”和“既病防變”理論的繼承與創新,在對現代再生醫學產生影響的同時,為促進中醫再生醫學的建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人體組織器官的再生能力以肝再生最為驚人、最為復雜和最為奇特,一直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重點關注領域。在急慢性肝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肝再生與肝損傷在體內外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動態平衡,是維持肝功能正常和影響預后的關鍵機制。中醫藥廣泛用于急慢性肝病的治療,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對肝再生過程的整體調控,但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研究。《內經》中“腎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學內涵一直未被揭示,甚至連“肝主生發”的功能都未能與肝再生結合起來進行認識和研究。近些年來,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結合肝再生和骨髓干細胞的研究進展,我們首次提出“補腎生髓成肝”的科學假說,開展“補腎生髓成肝”調控肝再生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補腎生髓成肝”至少可通過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骨髓干細胞轉化為肝臟細胞和肝內環境(包括調控肝再生的細胞因子、肝內干/祖細胞)等3個途徑或機制調控肝再生,這就為“肝再生”這一重大的基礎科學問題提供更全面和更豐富的實驗與臨床資料,豐富了骨髓干細胞轉化為肝細胞的機制研究和臨床運用,闡發了急慢性肝病“髓生肝”、“髓失生肝”、“久病入腎”、“重病入腎”病因病機理論,為提高“補腎生髓成肝”調控肝再生以防治肝損傷、肝硬化和肝癌的臨床療效,提供了科學的實驗依據和基礎理論支持,推進了中醫再生醫學的創立與成熟[4-6]。
6 中醫再生醫學的發展趨勢
鑒于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是一個整體動態的復雜系統,采用日益成熟的系統生物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是強有力的技術手段,是今后研究的重要發展趨勢。在包括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的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基因組學主要研究生物系統的基因結構組成,即DNA 的序列及表達。蛋白質組學研究由生物系統表達的蛋白及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差異。代謝組學是研究生物體系受外部刺激所產生的所有代謝產物的變化規律, 揭示機體生命活動代謝本質的科學, 具有整體動態、綜合分析等方法學特點, 是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延伸,與中醫的系統整體觀相通。常用的方法是檢測和量化一個生物整體代謝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建立內在和外在因素影響下,代謝整體的變化軌跡,反映某種病理生理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生物事件[7]。從系統生物學的角度看,臟腑組織再生失常是因蛋白質網絡和基因調節網絡被“擾動”所致,而臟腑組織再生失常過程中出現的“證候”可能是蛋白質網絡和基因調節網絡被“擾動”后所發生的一種特異性變化狀態。這一被擾動網絡可通過其分泌到血液和尿液的內源性成分的改變以組、群、譜的特征反映出來,因此,反映臟腑組織再生過程中證候演變規律的“物質基礎”將可能是組、群、譜集成的形式。特別是基于高場核磁共振(NMR) 技術的研究方法,并不需要進行樣品的提純,可以無損傷地監測組織代謝表達譜的改變, 動態評估代謝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定位相應的靶組織、作用過程以及生物學標志[8]。因而,對于研究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系統動態變化的規律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技術手段。通過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中醫藥調控臟腑組織再生的作用及機理,不僅可顯著提高中醫藥治療相關病證的臨床療效,而且可以實現中醫藥理論的若干突破與創新,使中醫再生醫學成為現代再生醫學的重要分支學科。
參考文獻
[1] 鄭作昱,史成章,牛正先.細胞周期與腫瘤[J].華人消化雜志, 1998,6:1097-1099.
[2] 劉為紋.肝細胞性肝癌病因學研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1999,7:93-95.
[3]肖文華,劉為紋,房殿春.原發性肝癌多基因異常的研究[J].華人消化雜志,1998,6(特刊7):50-51.
[4]李瀚,高翔.“腎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學內涵[J].中醫雜志,2006(1):6-8.
[5]李瀚,晏雪生,羅建君,等.左歸丸藥物血清促進骨髓間質細胞轉化為肝細胞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康復,2007,11(28):5465-5468.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7)07-1322-02
隨著中醫藥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對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增加,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擴招之勢的日增,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呈現一度下滑的趨勢,如何提高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對于從事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中醫藥教育工作者來說,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課程的設置、定位與建設與教學質量高低的關系密切,也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就關于方劑學專業課程設置、定位與建設等問題,談談筆者的一點看法,不正之處敬請同仁予以斧正。
1 明確培養目標準確定位
對方劑學專業課程準確定位的前提,首先要明確方劑學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依據方劑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目標,才能夠對方劑學專業課程予以準確定位,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要求。筆者認為,方劑學研究生培養目標為:“一專多能,一才多用”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的確定,主要依據方劑學研究的對象、范圍、內容來確立的。作為方劑學研究生來說,不僅要具有堅實而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應具有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寬泛的現代醫學知識;作為指導教師來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尤為重要。為此,應將研究生方劑學專業課程定位于:“面向中醫、服務中西、輻射醫藥、重在方劑”。既要適應中醫藥發展,中、西醫學需求,還要具有方劑學自身特色。
對于方劑學專業課程的內涵定位來說,首先要注重傳承,同時又要充分吸收現代科技成就以超越自我,充實傳統中醫理論,使當前的中藥方劑現代研究與保持中醫藥學特色緊密地聯系起來,賦予其新的內涵,從而全面揭示中藥方劑防病治病的理論基礎與作用機制,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如此,則使中醫藥學的特色得以保持,優勢得到發揮,對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 了解課程特點合理設置
方劑學是中醫藥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是在中藥學基礎上研究藥物間配伍關系和配伍規律以及君臣佐使地位的知識體系;是中醫基礎學科與中醫臨床學科相互溝通必須經由的橋梁學科;是指導中醫臨床處方用藥和中藥新藥開發的應用基礎學科;是中醫藥學基本特色和優勢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本院研究生專業課程設置主要的目的在于培養高層次方劑專業人才,根據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要求,不斷完善研究生的培養計劃,加強課程改革,推陳出新教學內容,為博士、碩士研究生開設方劑學基本理論及其關鍵問題、建立中藥小復方精選系統操作技術平臺的思路與方法、中藥藥性基本理論、中藥藥理與新藥研發等研究生課程。
方劑學是中醫學理、法、方、藥有機結合邏輯方法體系的表現形式,集中體現辨證論治的特色與規律,方劑的“功能主治”將方藥與臨床應用連接起來。可見,方劑學內容涉及面較寬,內容繁雜。因此,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宜精宜少,有目的地增加研究生學習與研究的彈性空間,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發揮出來;課程內容設置不僅與研究方向相結合,而且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另一個方面,將研究生知識儲備作為課程設置的重心,進而對課程內容進行取舍、補充,從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等多維角度去考慮,發揮課程建設對于促進研究生發展的最大功效。通過挖掘方劑學教材中的寶貴因素,給研究生以創造性思考、反思、質疑的機會,古人云:“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筆者認為,方劑學專業課程內容設置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具有寬口徑的專業理論基礎,又要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并與學術前沿結合,使研究生有較強的科研實踐能力,體現一專多能;同時還要考慮學生就業面、適應性,為了使學生具有寬泛、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和創造備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一專多能、一才多用”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3 加強課程建設突出創新
中醫要發展,先從教育人手。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的方法密切相關,而這又與研究生課程設計關系密切。如果培養目標過于廣闊,培養模式過于單一,或課程設計不按中醫理論結構編排,忽略中醫學特色,不注重方劑學傳統理論,甚或教材出現各種問題等,均會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積極進行研究生專業課程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本校的研究生方劑學專業課程以《醫方發揮》為藍本。參考《方劑學》教材,結合各指導教師、學科的研究方向,有的放矢地開展博而精深的專題講座式的授課模式。以課程建設帶動人才的培養,在進行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尋求整改的有效措施,推動課程建設的發展。
通過課程建設來提高研究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注重研究生學術能力培養。作為方劑學研究生指導教師來說,在進行專業課程建設方面,既要注重方劑專業學位點的研究方向,又要考慮研究生個性化的發展方向。來靈活安排內容;研究生在方劑學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注重向古方劑要效益,深入挖掘古方劑蘊含的潛在的邏輯思想,使之學會借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尋求、探索、解決未被人們認知的科學內涵。
近年來提出新思維[1],論述了右腦功能將占有重要地位,但并非因此左腦就不再重要,更不是右腦會替代左腦,而是左右腦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只是一直不受重視,或屬于不重要地位的右腦的功能受到了特殊的重視。從某種角度看,左右腦的分工與東西方文化、哲學、科學、甚至醫學有著類似的關系,左右腦之間無障礙的相互合作,對東西方文化、哲學、科學與醫學間的協同發展有著深刻的啟迪。
中醫學的發展一直是開放胸襟,不斷吸收現代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從基礎理論上深入,在技術、實踐上發展、提高,使其自身不斷獲得發展,以滿足時展的需要。這個過程使得中醫學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不僅在繼承的基礎上,保留與發展了基于中國文化、中國哲學及東方科學建立起來的傳統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及方法論體系,而且也在創新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了基于西方哲學建立起的西方科學所產生的大量研究成果。中醫現代化本身就是在嘗試著在協同東西方文化、哲學、科學和醫學的基礎上發展中醫學,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2中醫學中的物質、能量與信息中醫藥信息學能否如同其他生物信息學、資源環境信息學等交叉學科一樣,區分中醫學所研究的物質、能量與信息,進而通過信息來控制系統的運動呢?
物質、能量與信息是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只是推論,但信息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數學家、控制論創始人諾伯特?維納(英)在《控制論》中提到:“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這并沒有明確指出世界是由物質、能量與信息組成,因而,該論斷只是推論。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在《復雜適應系統的進化》中認為“可以認為物質,能量(運動)和信息是一起構成宇宙形形、豐富多彩現象的三大基本要素。”辭海中給信息的定義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消息和信號的具體內容和意義,通常須通過處理和分析來提取。信息和物質、能量是構成系統的三大要素。”從上述論述中可以看出,盡管物質、能量與信息密不可分,但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因此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在任何系統中信息均具有自身獨特的作用。
控制論是研究動態系統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何保持平衡狀態或穩定狀態的科學。整個控制過程就是一個信息流通的過程,控制就是通過信息的傳輸、變換、加工、處理來實現的。反饋對系統的控制和穩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生物體保持自身的動態平穩,或是機器自動保持自身功能的穩定,都是通過反饋機制實現的。反饋是控制論的核心問題。控制論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過信息的變換和反饋作用,使系統能自動按照人們預定的程序運行,最終達到最優目標的學問。控制論表明信息在系統有目的性的運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醫學自古至今一直是在不斷包容中發展的,物質、能量與信息概念的引入不會阻礙其發展,反而有可能促進其發展。中醫學雖然沒有明確的對物質、能量與信息的認識,但并非將中醫藥及其子系統看作是鐵板一塊,如對人體精、氣、神等的認識,就是將其分別作為非相同的因素認識的。精、氣、神不能完全對應物質、能量與信息,但中醫學中有對物質、功能與信息的認識是無疑的,只是由于中醫學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其物質、功能與信息的概念與現代科學所講的物質、能量、信息相比有更廣泛的含意,及更復雜的包含,需要重新認識。
因此,中醫藥信息是一組特殊信息,其處理方法的研究,有可能促進信息科學方法學的發展,中醫藥信息處理方法的進步對促進中醫藥學發展可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中醫藥信息學理論與方法論的發展對中醫學理論與方法論的發展可能具有促進作用。
2中醫藥信息學以中醫藥信息為研究對象
中醫藥信息是中醫藥及其子系統存在以及變化的狀態。其特征為:相對重視系統時間上的延續變化狀態;相對重視系統包含了大量穩定與不穩定關系的包括本質在內的現象變化狀態;相對重視系統(包括子系統)相互間影響后產生的整體變化狀態。
例如:方劑系統呈現的信息包括中藥自身經過長期遺傳、以及受自然界環境影響,并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炮制和配伍,作用于人體后,通過人體整體變化表現出來的包含了穩定與不穩定關系的方劑配伍作用的綜合狀態;中醫診療信息采集系統收集的信息包括人體自身經過長期遺傳,以及受社會、自然界環境影響形成的,人體內部局部變化所引起的、包含了穩定與不穩定關系的整體綜合變化狀態。
在信息系統中,信息的表現形式是數據,數據是用字符(通常為數字或字母)、算術符號以及描述來表示,這些表示形式應該對其所涉及的每一個數據都有一個明確穩定的含義,從而達到處理與交流的目的。信息要被不同用戶組或應用系統所共享,就必須有一致認可的定義。信息必須是明確的,每一個信息要有概念的語義含義(內涵)、概念的全部實例(外延)以及一致認可的表示法。對各類信息概念的正確理解需要依賴于信息分類;對各類信息做出一致認可的表示需要依賴于信息編碼。
數字化的中醫藥信息即中醫藥數據具有如下特點:大量古漢語成分,難以與現代數據共同處理;名詞術語不規范,一詞多義,一義多詞的現象十分普遍,造成數據清洗的困難;數據多為定性,缺少量化表達,使得現有計算機程序處理困難;非結構化數據較多,結構化難度較大,給數據分析造成困難;數據內容體現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結合,不利于邏輯推理與一般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數據所具有的高維小樣本及個性化特征需要特殊處理等。
3以中醫藥系統信息運動規律及其作用為研究內容
研究中醫藥及其子系統信息運動規律及其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包含中醫藥系統及其全部子系統的系統模型,發現、理清中醫藥及其子系統之間的信息聯系;其次,要在系統模型的基礎上展開中醫藥信息學的原理研究,研究中醫藥系統及其子系統包含了本質的現象信息產生、獲取、轉化、激活、控制與傳播的原理。
圖1中醫藥系統的鉆石理論模型(略)
4以中醫藥信息學方法論為研究方法
中醫藥信息學方法,就是運用中醫學理論與信息科學的原理,把中醫藥及其子系統的運動過程看作是信息傳遞和信息轉換的過程,通過對各系統信息流程的分析和處理,獲得對中醫藥及其子系統、以及多個子系統相互作用運動過程規律性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特點是以中醫理論和信息概念作為分析和處理中醫藥系統(包括子系統)運動過程中所產生問題的基礎,不側重中醫藥及其子系統實體及其具體結構的改變,將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過程抽象為信息變換的過程,通過信息流動過程特別是干預后產生的綜合性反饋信息的存在,使得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按照預定目標實現控制。中醫藥信息學的方法論遵循了信息學的整體準則和功能準則,揭示了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狀態之間的信息聯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中醫學更準確地從整體上把握中醫藥及其子系統的運動狀態,同時也揭示了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的信息規律,對過去人們對中醫學所認識的、而現代科學難以理解的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現象,從中醫藥信息學的角度做出了說明。中醫藥信息學方法論為實現中醫藥海量數據的有效利用,以及中醫藥信息管理和中醫藥知識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5以提高中醫藥信息獲取、轉化、傳播與利用能力為目標
中醫藥信息整體現象信息獲取手段的落后(觀察與體驗),現象信息轉化為經驗性知識的困難,經驗性知識傳播的問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可說),現象信息中所包含的規律很難發現與總結。因此,在中醫藥信息利用方面,應開展基于海量數據發現現象信息中隱含規律方法與技術的研究,在中醫藥信息傳播方面,應充分應用新載體與新技術,開展中醫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相互轉化的方法學研究,在中醫藥信息轉化方面,應開展基于海量數據的共性規律研究、基于海量數據的特殊知識發現、基于現象信息轉化為經驗性知識的新途徑與方法研究,在中醫藥信息采集方面,應開展采集信息的數字化、圖像化處理相似度比較等研究。原理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是在大量觀察、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導實踐,又必須經受實踐的檢驗。對中醫信息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醫藥信息學的內涵。
5.1中醫藥信息形成的原理中醫藥信息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主體對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過程中內部與外部全部關系自然整合后生成的綜合現象的認識,具有明顯的主客相融的特征,其重要任務就是對不同載體表現出來的信息進行載體轉化與處理,提高中醫藥信息學分析和處理中醫藥信息的能力與效率。
5.2中醫藥信息獲取的原理中醫藥信息的獲取需要經過感知與識別兩個過程,而中醫藥信息是以復合方式表現出來的具有主客統一特征的現象信息,這種信息已不再單純是客體本身的信息,而是疊加了主體感知的具有綜合特點的現象信息,因而其感知的信息更多地是依賴于體驗,而不是觀察,仍然具有“感”而不“知”的特性。盡管由于中醫藥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其復雜性,但其感知的現象信息在理論上,仍有可能做到不丟失客體本身現象信息的基本信息,從而基本把握了各系統現象運動狀態及其狀態變化的方式,這是正確認識中醫藥及其子系統現象運動規律的基礎。中醫藥信息的獲取任務就是要通過使用中醫藥信息學方法,盡可能地實現更全面、更準確、更接近實際地感知在自然狀態下中醫藥及其子系統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穩定和不穩定聯系的全部現象信息的基本信息,并使其轉化為計算機可識別和分析的形式。
5.3中醫藥信息識別的原理中醫藥信息的識別是在感知的基礎上展開的,建立在“比類取象”理論基礎上,對感知信息進行的識別。中醫藥信息的識別任務就是使用中醫藥信息學方法建立眾多、準確、規范的信息模型,并通過數據分析,提高中醫藥信息識別的速度和準確度。
5.4中醫藥信息轉化的原理中醫藥信息轉化為經驗性知識是一個復雜過程,是在所觀察的中醫藥現象信息中發現其特征,即中醫藥及其子系統現象運動狀態和狀態變化方式的個性特征集合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個別現象信息到經驗性知識聚類(整合)的關鍵環節。中醫藥信息的轉化任務是使用中醫藥信息學方法在海量數據中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集合特征,加速經驗性知識形成的實現過程。
5.5中醫藥信息反饋控制的原理從中醫藥信息學的角度觀察中醫藥系統及其子系統的運動過程可以將其看作是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系統動態現象信息的運動過程。通過信息的輸入控制系統和輸出系統的反饋信息,發現與主體目標間的差異,根據差異,調節輸入信息,從而達到控制系統按預定目標進行運動的目的。中醫藥信息反饋控制的任務就是運用控制論方法,如黑箱方法,分析中醫藥信息的信息流程、反饋機制和控制原理,從而達到認識中醫藥系統及其子系統在運動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并通過信息流控制物質流和能量流,從而調節系統的運動。
6中醫藥經驗性知識激活的原理
中醫藥經驗性知識的激活,就是在系統運動目標引導,通過對經驗(知識)的選擇、調節和反饋機制的建立,生成相應的策略。其主要任務是要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利用相應的計算機技術,建立目的導向的機器學習環境,通過關聯分析等方法,建立與目的關聯的知識選擇模型,并同時建立模型自調節與反饋的算法,以促進中醫藥經驗性知識激活的實現。
7中醫藥經驗性知識傳播的原理
內傷高熱的病因與勞倦、飲食、情志、瘀血、濕熱及臟腑陰陽氣血虧虛諸因素有關。由氣滯、瘀血、痰濕所致者,乃氣、血、津液郁滯,壅結阻遏,毒邪內生而引起發熱;陰陽氣血不足者屬虛,多為臟腑功能失調,邪毒內生所致。
總之,無論外感還是內傷均可致使邪毒產生,其病機以正氣與邪毒相爭為病機關鍵,熱因毒生,毒因熱長。中醫溫病衛氣營血各階段的高熱,傷寒論中的太陽、少陽和陽明高熱;或內傷雜病過程中出現的因實因虛而引起的高熱都與邪毒相關。退熱的中醫方劑中,都有解毒的藥物,而許多解毒的藥物,還有化瘀的功效,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證明解毒化瘀在高熱的治療中,具有明顯清除炎癥介質及內毒素的功效,這一點是現代醫學無法比擬的。
中醫藥在急性高熱中應用的有利因素
古人通過長期的總結與臨床實踐,摸索出較比完整的中醫熱病理論與治療方法。中醫通過調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的狀態與治療邪毒等手段來達到退熱的目的,通過靈活運用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使用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法,對高熱進行治療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例如,古方溫病三寶,對于實證高熱就有著良好的治療作用;古方補中益氣湯治療虛證高熱,其機理是補虛與攻毒,一直被人們沿用至今,黃芪、升麻、柴胡三藥是必須使用的。這些都是中醫藥治療高熱的典型例證。此外,除古書記載的熱病理論與治療方法外,還有許多散在的民間治療熱病的單方、驗方,在熱病的治療中都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高熱產生的原因很多,弄清其機理比較困難,可能經過許多的理化檢查后,結果卻未見明顯的異常,有的高熱患者經對癥治療后,雖熱退,但病因始終未明,但是我們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辨證用藥,驅除邪毒后可達滿意的效果。因此,歷代中醫都將辨證論治視為治病救人的法寶。
中醫藥在急性高熱中應用的不利因素
首先:是我們中醫本身的原因:①我們中醫醫生中許多人,對于中醫藥治療高熱缺乏信心,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中醫師沒能從中醫病因病機上分析高熱的由來,對其產生之因思路不清,不能從病原入手;②我們中醫師對中醫的基礎理論掌握不夠全面,不能充分發揮中醫特色,繼承上存在問題,所以,要求能夠有所創新的將中醫的辨證治療方法應用于高熱治療中也是存在難度的。③而最主要的一點,當遇見高熱患者時,有的中醫師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西藥治療,認為西藥能夠迅速起效,無形之中,將中醫藥排擠出治療高熱的范圍,使中醫藥與高熱無緣相見。④高熱患者對中醫藥治療高熱心中存在疑慮,難以接受。⑤沒有給中醫治療高熱立法,醫生害怕用中醫藥治療,出現耽誤病情,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而用西醫治療,出現上述的幾率要少得多。
其次:患者本身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高熱患者尋求治療時,首先想到的是西醫藥,大都愿意靜點西藥,不相信中藥亦可收到滿意的退熱效果。不相信中醫治療方法。
非典之后,無論是政府主管部門及醫療界人士,還是普通百姓都對高熱有了新的認識,都提高了對高熱的警惕性,很多傳染性疾病發病過程中都會出現高熱,為預防傳染區域擴大,截斷傳染源,制訂了高熱登記報告制度,雖然提高了了對類似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幾率,但是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廣大醫生的工作量,在診治疾病過程中,時刻考慮高熱的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怕誤診漏報,造成醫務人員不愿診治高熱的患者。
中醫藥在急性高熱中應用的前景
鑒于中醫藥不良反應小,簡捷方便,現已突破單純的丸散膏丹等傳統劑型,隨著注射劑、噴霧劑等新劑型的出現,中醫藥將更易被廣大人民所接受,西藥不良反應較多,而中藥無明顯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高熱將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近年來高熱急癥的研究已成為中醫科研與臨床的熱點,中醫治療高熱急癥已具有明顯的潛在優勢,展示出卓有成效的前景。
1.中醫藥在世界上的影響:中醫藥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理論獨特,在世界上有廣泛的影響,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豐富的科學研究價值。它不僅是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優秀文化遺產。近10年來,國外來華學習中醫的人數劇增,據統計先后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700余名留學生、進修生來華學習中醫藥。我國建立的7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3個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國外各類中醫藥人才。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在北京又成功地舉辦了兩次國際中醫藥大會,為世界醫藥界所矚目,影響廣泛而深遠。隨著世界各國對中醫和針灸的認同,許多國家陸續和我國高等中醫院校簽署合作辦學協議,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我國簽訂了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協議。甚至有很多的西方國家建立了中醫專業高等醫學院校,或是在本國的高等院校開設中醫和針灸專業課程。
2.中醫技術在中醫現代化發展中的作用:中醫學診病的手段和方法經歷了數千年的積累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診斷方法"望、聞、問、切"。這種診斷方法,集中反映了中醫理論的精髓。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四個部分雖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和意義,但彼此又是互相聯系,不能偏廢。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對中醫學的發展極為重視,中醫學領域的科技人員和中醫藥醫務工作者開展了多方面的中醫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推動了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使中醫藥制藥和診病的手段和技術方法實現了新的跨越。先后自主開發出了一批具有知識產權,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中醫藥研究新技術和新成果,特別是利用中醫防治艾滋病、肝炎、風濕性疾病、糖尿病等世界性的疑難雜癥、不治之癥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二、現存的問題
1.盲目崇拜西醫,嚴重影響中醫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的中藥現代化發展前景雖然比較喜人,但社會上仍然存在著不相信中醫,盲目崇拜西醫的現象。這種勢頭嚴重影響著我國中醫藥的發展,特別是年輕一代,盲目崇拜西醫,對中醫傳統治療方法表現出極大的冷漠,這種思潮嚴重影響了中高等醫學院校中中醫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導致專業思想不穩固的現象極為普遍,有的選報了中醫專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種思潮嚴重影響著中醫在臨床中的應用和中醫現代化的發展。
2.與中醫理論相比,中醫實踐經驗薄弱: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科,我國中高等醫學院校和高等院校中的中醫專業雖然培養了大批具有扎實中醫理論的人才,但就目前臨床調查發現,由于接受中醫診療的病人不多,已經走上中醫診療崗位多年的中醫專職醫師大多都缺乏臨床實踐經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中醫理論素養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奇缺。此外,中藥新藥病證選擇的問題、中藥新藥處方和中藥小復方制備工藝、劑量配比、方劑結構優化等關鍵技術問題亟待解決。
三、中醫現代化今后的發展
1.加大中醫醫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快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要加大中醫專業教育的投入力度,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切實提高各級各類中醫專業學生的中醫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增強實踐能力。
1 中醫醫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1.1 形神合一論中醫醫學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建立形神合一論。在狹義來講,形為身體,神為心理,形神合一。
1.2心主神明論用藏象學說闡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假說。將人身之神依附于藏象之心,故心為“君主之官”。 [1]
1.3 心神感知論《內經》闡明感知活動的中樞(心神)通過經絡與感覺器官聯系,如心神能感知針灸的“針感”。[1]
1.4五臟情志論
1.4.1五志分臟論《內經》闡述五志分屬特定臟腑。不同臟腑精氣的盛衰導致不同心理活動的改變,五志的太過不及均可使臟腑受損。
1.4.2七情致病論《內經》以氣機紊亂闡述“喜、怒、憂、思、悲、恐、驚”情志致病,有指導意義。[2] [3]七情生于臟腑,出于心神,當其強度超過生理調節范圍時可致病。[4]
1.5人格體質的分型《內經》把人格、體質結合:①按陰陽屬性,分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5型陰陽五態人。②按五行屬性,分25型陰陽二十五人。[5]
1.6 陰陽睡夢論《內經》從形神合一論出發,以臟腑功能的陰陽五行屬性來釋夢。 [1]
2 中醫醫學心理學的基本療法及案例
2.1情志相勝心理療法《內經》始創此法,反映了中國的民族心理,丹溪、子和于此貢獻猶大。[6] [7]子和提出“悲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喜治悲,以謔浪褻狎之言娛之”等,丹溪提出“怒以憂勝之以恐解之;喜以恐勝之以怒解之”等以情勝情的治療模式。[8] [9]
2.1.1單獨運用 如怒傷肝,悲勝怒:張氏治療因怒而厥的燕姬,使她因灸法損毀皮膚而悲,而排解郁怒。如喜傷心,恐勝喜:范進過喜而呈癲狀,岳父突然打耳光,他因恐而清醒。
2.1.2綜合運用以情勝情療法要靈活運用。[10]一種情志刺激可調一種或數種情志致病;一種或數種情志可調一種情志致病。[11]某女思夫納呆,丹溪綜合“以怒勝思,以喜解思”讓其父使女怒,又詐以其夫將歸使女喜,女思得解。
2.2言語疏導法用語言對患者勸說開導的精神治療方法。在能保護患者隱私的環境,使其暢言,順其意疏導,改善其負面情緒。
2.3驚者平之法《內經》:“驚者平之”。張從正:“惟習可以治驚,夫驚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習見習聞不驚”。[12]衛新妻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戴人用以木擊幾等方法發出聲音,使之耳聞目睹,漸次為常,驚止病愈。
2.4順情從欲法欲愈其疾,當先治心。室女傾心于某男,初其父不許,由此郁悶而患瘰疬。其父遂許。婚后三月,其癥大減,再稍加調治即愈。[13]
2.5移精變氣法《素問?移精變氣論篇》講述運用精神療法轉移精神,梳理氣機。楊賁亨診患內障的貴人,用詭言令其凝神于足以降火,愈目疾。
2.6導引運氣法讓患者安神靜志,摒棄不良情緒的干擾,梳理紊亂的氣機,恢復平衡的心理療法。盧不遠治療沈某的恐死癥指導其禪宗參究法(導引運氣法),百日病愈。
2.7傳統音樂療法《內經》以五音對應五臟的模式,用相應的五音組合,調理憂愁、思慮、悲哀等異常情志及心身疾病。
2.8祝由療法“祝說病由”以“移精變氣”,而“邪不傷正,精神復強而內守”; “祝其病所由來以告于神”,而“病由是可愈”。[14]祝由療法蘊藏合理的科學內核,借助患者的信仰,掌握和改變患者的心理,達到治病的目的。[15]
2.9針藥療法《內經》強調心神,重視針藥療法,如選用針灸肝經原穴太沖或服用逍遙丸治療肝氣郁結的患者等被廣泛地運用。
3 問題與展望
中國古代醫學心理學存在發展連貫性,蘊含豐富的心理治療思想,然其內容支離破碎,系統性不強。我等應結合現代醫學心理學研究,形成本土化的心理治療體系。
參考文獻
[1] 閔范忠,何清平.新編中醫醫學心理學[M].廣西民族出版社1991,3.97-104,105-110,117-124
[2] 周蓮菊.《黃帝內經》中的中醫醫學心理學理論探源[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7):3-4
[3] 郭 倩,楊 潔,陳 剛,黃海健.朱丹溪的中醫醫學心理學思想探析[J].中 醫 藥 學 刊,2005,3. 23(3):462-463
[4] 閔范忠.論情志致病的條件及機能[J].廣西中醫藥,1987,10(1):20
[5] 郜 巒.《內經》中的醫學心理學思想內涵簡析[J].中醫藥學刊, 2003,9. 21(9):1496-1498
[6] 曾智.中國古代情志相勝心理療法之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10. 31(5):12-15
[7] 王金道,劉勇,郭念峰.臨床疾病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60,61,69.
[8] 胡永年.略論以情勝情療法[J].湖北中醫雜志,2000.22(7):10
[9] 李益生.以情勝情療法探賾[J].山東中醫雜志1996.15(12):533-534
[10] 燕山高,朱文鋒,閔范忠,等主編.中醫醫學心理學薈萃.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303-312
[11] 李兆健.古代情志相勝醫案中的心理治療方法初探[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6.18(2):13-16
[12] 陳 莉,劉靜宇.張子和心理療法初探[J].中醫研究, 2003, 10. 16(5):16-17
1中藥藥效在臨床醫學中的研究
中藥藥效在臨床醫學中的研究是中醫中藥在臨床應用研究的首要條件,中藥,無論是復方還是單味,其方法和物質基礎都不同于西藥,由于中藥的成分復雜,可通過多個途徑整合而返回作用,在藥效上也呈現多樣性,而中藥藥效的臨床特征以及藥效的研究技術發展也正體現了我國中藥的不斷發展和變化。
1.1中藥藥效臨床研究特征 ①中藥藥效臨床研究要以中藥理論為依據。中藥藥效是要根據中醫藥物的臨床應用為基礎的,對病癥進行辨證施治,藥物的配伍以及復方制劑必須要經過臨床驗證,并且有明確的功效以及適應范圍,針對藥物的特殊性以及用途,作針對性的藥效研究。例如中國中醫自古講究以"證"為基礎,辨證論治,強調證、法、方、藥之同的嚴格聯系及辨證分型,所謂"方從法出,法因證立",對于不同的病癥采用不用的處方配伍。②中藥藥效必須體現中醫用藥的特點,中醫以辨證論治為基礎,而且具有多方兼顧,調理周全的特點,但是由于中藥的復發成分比較復雜,制劑穩定性差,難于控制,其藥理研究及結果分析更為困難。而對中藥藥效的研究,對中藥制劑以及復發的改進和研究也提供了中藥的條件,對中藥研究水平及國際地位的提高,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此外,中藥藥效也體現了中醫在臨床應用中的理論基礎,治病看病癥是中醫首要條件,中醫的"證"是疾病的致病原因,癥狀、病位以及病邪的重要概括,在臨床上,通過"望聞問切"及患者的主觀感受來判斷[1~3]。
1.2 中藥藥效研究技術的發展 中藥藥效的臨床研究是在中藥藥物學在臨床應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是中藥藥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藥效的的實現一般是通過實驗室研究,在動物或是其他類型的器官、組織、細胞、分子、基因水平等模型的基礎上,或者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整合而成,多采用整體和個體進行綜合性的總結和實驗,來表明中藥藥物對機體的作用以及反作用,對疾病的防治療效,從而不斷擴展中藥的應用空間。
隨著世界醫學的融合和發展,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和影響,相關的現代儀器設備開始應有于中藥藥效臨床研究中,如生物學,化學,病理生物學,電泳技術、血清藥理學、組織培養技術等方法和技術開始于中藥藥效學相互滲透,中藥藥效學正由宏觀開始走向微觀發展。
2中藥藥效在臨床中的重要意義
2.1中藥藥效研究可提高中醫藥學水平 中藥復方是我國中醫用藥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通過對臨床中藥藥效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尋找能代表中藥的總體藥效最佳成分以及氣配比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藥效研究可以揭示中藥復方的作用特點、作用機理、組方配伍理論的現代科學基礎,可賦予傳統的中醫藥理論以當代科學的內涵,提高中醫藥學水平。
2.2中藥藥效研究揭示中藥臨床多樣性應用 中藥藥效的研究正日益成為國內外藥學界的焦點,中藥作為我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物質基礎和西藥有著本質的區別,一般來說,中藥無論是單味還是復方,都不是單一的化合物,其物質群是按照中醫理論進行的科學配伍,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多效性,例如人參因含有人參皂甙類、脂肪酸、揮發油、氨基酸、糖類、黃酮、維生素、核苷及其他堿基等物質,具有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血液和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多方面(靶點)功能,這不是單一的某一藥物的成分所能夠達到的。
2.3有利于發現中藥新用途及優化中藥制劑 中藥藥效一般直接作用于動物或者是人體的全身,如果用藥周全,實驗合理,往往會發現一種中藥對人體的多個系統有療效,不是單一的只針對一個觀測指標,這對于臨床研究發現藥物的新作用新用途以及優化中藥復方和制劑都是非常好的啟迪,如果將這種臨床藥效實踐加以驗證,那么,一種藥物多種用途便可應運而生,而且由一種處方可以通過不同制備工藝研制成要,臨床效果也會大大的不同,因此,藥效的臨床研究是優化中藥制備工藝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對中藥藥效的臨床研究是辯證看待中醫中藥學的重要方法,藥效也是檢測中藥療效的唯一標準,中藥是藥效的基礎,藥效臨床研究是中藥的延伸和實踐,同時,又進一步檢驗中醫藥學理論,這也正是中藥藥效與中醫藥的密切關系所在,只有深入研究中藥藥效在臨床中的實踐,才能對中醫藥學的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科學的評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