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4:43: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歷史學習的意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149-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小組合作方式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新意識。然而,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組合作方式的內涵沒有被充分發掘,嚴重影響到初中歷史學科的教育發展。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對于新時期初中歷史學科優質合作教學的合理開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1 正視目前歷史學科合作教學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更是如此。然而目前合作教學存在許多亟待結局的問題,嚴重影響合作學習的發展,進而影響到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為此,經過多年的教學,筆者總結一些問題,希望廣大教師能夠重視。比如,很多教師重視合作,卻不重視分組。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組員分工往往模糊。這樣的分組通常會造成這樣的情況,成績較差的學生組成的小組在合作討論時沉默不語,心不在焉;成績優秀的學生組成的小組積極發言,教學效果明顯;成績差距較大的小組則常見到成績好的學生通常挑大梁,而成績差的學生干脆搭便車等。究其根源,不科學的分組、不明確的分工是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所在。不僅如此,教師自我素質不高,對于教學任務分配不合理。學習歷史知識,并不是每一個問題都需要合作學習來解決的。教學實踐中,有的問題學生自己動腦就可以解決,而有的問題則需要學生們進行合作探究才能透徹地理解。因此,我們歷史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要清楚地認識到哪些任務需要小組討論,哪些任務不需合作解決,然后僅對需要協作解決的問題分配給學生解決,這樣才能避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流于形式、浪費時間。有的教師經驗不足也影響著合作學習的開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操作中,許多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存在誤區,致使小組合作教學顯得形式化、表面化。比如說,小組合作教學在歷史學科教學的應用上,往往不能深入到學科內部,只是就歷史知識的表面進行學習探討。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通常處在表面的形式上,這往往造成其對初中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不甚明顯,其合作效率并不能令人滿意。其實,造成小組合作不理想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我們要正視目前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提高自身能力,促進優質教學課堂的構建。
2 小組合作學習在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開展的策略
對于歷史學科小組合作教學,首先應該重視分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小組是開展學習的前提。小組規模一般為6人左右,在充分了解學生成績的基礎上,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成績、態度、能力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平衡小組。保證組內成員之間形成優勢互補,并根據小組的整體表現及時進行調整,使學生保持新鮮感。同時在小組內明確分工,培養能力強、工作熱情、有責任感的人擔任組長,并明確各自的責任與權利。從而促進小組合作開展。其次,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落實具體的學習目標。精選合作內容是開展小組學習的實施前提。合作學習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有意義的過程,要使小組合作具有價值,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開合作的學習目標,安排恰當具體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的活動內容、學習材料和探究任務。教師要精心設計,明確任務保證教學的流暢性,并突出知識的循序漸進性和環環相扣的特點,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和交往目標。同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在備課時精心考慮和設計分組活動。最后,合理選擇恰當討論時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討論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合作過程中,切記不要為了討論而進行討論。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從而促進合作教學的合理開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認識,從而促進優質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發展。
一、初中生認知結構的把握
認知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廣義上,認知結構是學生已有的觀念的全部內容及其組織;狹義地說,它是學生在某一學科的特殊知識領域內的觀念的全部內容及其組織。初中生對歷史知識的已有觀念十分匱乏,所以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對基礎性和直觀性的把握,淺出重于深入。盡量減少歷史理論的介紹,以更加具體的知識點作為基礎框架的支撐成分。認知結構的準確把握,一方面是課改中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直觀性的教學手段是連接學生與知識的重要橋梁,所以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應用圖片和音視頻材料。
二、學習環境的構建
建構主義認為,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
情境設置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為整個學習過程提供了基本素材。可以設置一些歷史角色扮演、歷史小話劇、分角色朗讀等可參與性強的環節,加深學生的體驗印象。也可適當地增加一些即興表演的環節,這樣可以實現體驗者和觀眾的雙贏。
協作和交流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在合作探究這一環節上,這既是一種提升溝通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種共同構建知識體系的手段。我們在設置歷史問題時要做到深思熟慮,提供足夠多的基本素材。當然我們還要給予適當的指導,特別是在具體分工方面。
小學生剛升入初中,他們對歷史學科會有什么看法?他們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有什么要求和期望?筆者從事歷史學科教學多年,卻是第一次任教初一年級,很想了解初一新生的想法。于是在開學的第二周,筆者對初一年級的267名學生進行了一次不記名的問卷調查,問卷選項可多選,收回有效問卷261份,有效率97.75%。問卷的內容涉及學生對歷史科目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的評價和對教師的看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學生的主觀傾向,但從問卷的情況大致可以看出學生對歷史學科的態度,這些看法有助于教師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意圖。
一、正確認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基礎有助于把握歷史教學的任務
“切實估量兒童原有的發展水平,依靠兒童身心發展的固有規律,是實現發展的立足點。”小學階段沒有歷史學科,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對歷史不了解。筆者通過調查發現,46%的學生表示上過與歷史有關的課程,72.4%的學生通過歷史電影、電視劇了解歷史,59.4%的學生通過閱讀歷史書籍、參觀博物館等方式了解歷史。這些情況提醒教師要在設計和實施教學方案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生活經驗準確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合理延伸教學內容,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初一年級學習的中國古代史中有許多歷史成語故事,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有所了解,課堂上讓學生自己講述,教師適當引申,學生能更好地體會故事的深意。還有一些如女媧造人、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的歷史傳說,晏子使楚、昭君出塞、赤壁之戰等歷史故事也都是學生已熟知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這些傳說或故事所體現的歷史內涵上,而不能僅僅滿足于講有趣的故事而忽視了歷史教學的任務。小學階段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一鱗半爪。他們正處在成長過程中,畢竟不可能全面認識學習歷史的意義。調查中,有85.8%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對他來說“可以增長知識”,27.5%的學生認為“可以作為成長的借鑒”,35.6%的學生認為“有助于升學和學習其他科目”。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初步了解學習歷史知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能夠得到升華。所以歷史課不能上成故事課或知識思維訓練課,不能只是追求學生的熱鬧參與,在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需要關注課程標準規定的三維目標的整體實現。
二、準確了解和處理學生的學習要求有助于開展歷史教學活動
本次問卷調查發現,58.6%的學生認為歷史很有趣,35.2%的學生認為歷史很有用;75.5%的學生認為歷史科與語文、數學、英語等科一樣重要,只有16.1%的學生認為歷史科比較不重要。這說明學生對歷史科的學習并不是像有些教師想象的那樣不感興趣,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地位。相反,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對歷史科還是有積極學習愿望的,教師通過教學是把他們培養成學習成功者還是厭學的失敗者?這需要教師更深入地鉆研教學過程,了解學生的學習要求,從而做到教學有的放矢。
學生對教師的上課有什么樣的要求呢?調查發現,52.5%的學生希望歷史課中老師多講故事,55.2%的學生希望多看歷史影片,17.2%的學生認為要多組織學生參與課堂,31%的學生認為要采用多種方式。初一學生活潑好動,形象性思維占主導,他們希望學習生動形象的歷史,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何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讓歷史課使學生感到富有生氣,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所作為,教師則需要費一番心思。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在教學中,學生的認識是由教師領導著進行的”。教師要有效地領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和提高學生的歷史認識,自己首先對教學過程要有一個設計方案,即進行有效的備課。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往往側重考慮教師意愿的實現,忽視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和要求,結果常常會發現教師預設方案難于如意實施。如果你上的歷史課盡可能地符合學生的學習愿望,讓他有所得,有所期待,相信你的課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所以,教師在備課和上課過程中要把學生的學習愿望與要求放在心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讓師生在共同的互動和激勵中都有所收獲。
調查顯示:51.3%的學生表示上歷史課時最喜歡聽老師講,53.3%的學生最喜歡師生活動結合,22.6%的學生最喜歡自己閱讀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講授式的教學不一定不好,活動式的教學也不一定最佳。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多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盡可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學習,獲得最大的學習收益。目前多采用大班化教學,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堂學習活動,必須加以深入研究。教師的教學態度與風格對學生的學習也會產生明顯的影響,調查中51.3%的學生希望歷史老師學識淵博,46%的學生希望老師平易近人,87.7%的學生希望老師風趣幽默,只有17%的學生希望教師嚴格。“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教師本身的素質、教師的人格魅力都對學生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三、正確對待和利用教學評價手段有助于加強歷史教學效果
一提起“教學評價”,人們馬上想到的就是“考試”。長期以來,我們慣用考試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考考考,教師的法寶”,教師只滿足于簡單化的考試評價,反而引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學評價思想僵化使得評價手段單一化,評價的作用窄化。調查表明,64.4%的學生認為評價學習成績時應該看“綜合評價”。只有26.4%的學生認為應該看考試,20.3%的學生認為應該看平時作業,26.1%的學生認為要看課堂表現。對于考試的方式,58.6%的學生認為考試方式要采用全部開卷 ,18%的學生支持半開卷半閉卷,5.7%的學生贊成全部閉卷,21.8%的學生為以上方式都可以。由此看來,教學評價的多樣化是教學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發展的愿望。加強教學評價的研究是教師的重要責任。
目前,教師們也認識到教學評價的發展性作用,同時也在嘗試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但由于操作手段煩瑣,如評價項目細化需要大量的數據記錄與統計,教師擔心浪費時間,不愿嘗試。粗層次的評價如把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作業完成的情況,平時的階段檢測納入評分項目,發揮的作用有限。一些有關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表現也難以衡量,所以教師較少在評價方面做出有成效研究。許多家長、學生深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只認考試成績, 這也不利于教學評價的改革。教師在教學評價方面可能要探索一種易于操作又能較好地發揮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四、正確了解和教育部分學習消極的學生有助于提高歷史教學整體水平
調查發現,剛進入初中就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抱著消極的態度。有3.8%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沒什么用。對于歷史科與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重要性問題,1.1%的學生認為一樣不重要,9.2%的學生表示不知道。3.4%的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對他影響不大。初中階段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很大程度上是小學階段留下的病根,但也不排除他們在成長中的變化。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改觀勢必影響歷史教學的質量。
如何教育學習消極的學生對于本來任教班級數較多的歷史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單槍匹馬有些勢力難支,而且他們每個人的問題又各不相同,教師經常不能很好地正視和解決這個問題。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常說:“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因此,教師首先要立足于自身想辦法解決問題,多找時間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找出教育學生的突破點。同時要爭取班主任、家長和其他學生的幫助,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形成合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如果缺乏教育的責任心,缺乏耐心,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結果問題會積重難返,使這部分學習消極學生的成長受到影響。教師從一開始就要正視這一問題,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抓好起始年段,從新階段就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學才能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經驗也許對我們有所啟發:“請你努力去喚醒那些無動于衷的、態度冷淡的學生們的意識吧。一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靠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對于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于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應當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來試驗一番。”
新課程在歷史學科體系上的最大變化是將原來的通史體例改成了專題史休例,新體例的學習是以初中通史體例的學習為基礎的,由于目前多數初中并不重視歷史,因此學生基礎較差,進入高中后不能適應專題史學習。這樣,為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便有必要對初高中的教學作適當的整合和優化。下面就以《》一課為例,談談初高中歷史教材的銜接與整合問題。
一、知識結構層面的銜接整合
初中“通史+單元”的形式,基本按照歷史發展的線索,即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編排。要求學生初步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及基本規律。在單元主題突出的同時,兼顧歷史發展的時序性、線索性和整體性。高中課程內容對歷史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組合,打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排體系,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以“模塊十專題”形式構建了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內容,必修包括政治、經濟、文化3大模塊共25個專題:選修含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等6個摸塊。
初中學習是高中繼續深化學習的基礎,初高中歷史課程不應該也不可能是簡單的重復,為便于整合,把初、高中“”課標要求及教材內容作一對比:
初中課標列出7條要求,全面而具體,基本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具體表述則側重于史實,有蜻蜓點水之感,基本不要求深入分析,但力求全面而簡約地呈現14年的全部過程。
高中新課程采用專題形式,課標只列出4條要求,主題突出,視野開闊,注重理性思維和探究能力.
學生在初中己經學過,而且是3課時,而高中人教版教材對于只孤零零地列了三個問題,而這三個問題既沒有時間上的連續性,也沒有知識內容之間的邏輯性。這樣的結構既不利于學生學習,也不利于教師教學。按照這樣的教學結構實施教學,很難使學生準確理解偉大的。
基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將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如一下:
一、回顧歷史—血腥野蠻地侵略(侵華、滔天罪行)
二、探究歷史—不屈不撓地抗爭(過程、勝利原因、意義、特點)
三、感悟歷史—讓歷史告訴未來
整合后的三級標題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首先,主題突出,一目了然,清晰地構畫出本課的兩條主線。“日軍的野蠻侵略”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同時,又突出了新課標的四個主題:“日軍侵華罪行”、“全民抗日運動”、“全民族抗戰”、“中國戰場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層次分明,關注過程。
二、學生認知層面的銜接與整合
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看,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通過初中歷史的學習,學生己初步掌握了的相關史實,同時通過各種媒體,也接收到大量與有關的信息。但這大都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沒有上升到科學的理性認識。
從學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認知結構的完整體系基本形成,思維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維的轉化,抽象邏輯思維占據優勢地位,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了很大的發展;高中生情感豐富,意志力增強,興趣更廣泛和穩定,自主參與的愿望和學習動機更強烈。這一切都為課堂開展參與式、探究式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在處理《》的重點問題“不屈不撓的抗爭”時采取探究的方法進行,設立了如下探究問趣:
探究一:以新聞會形式來探究抗戰時期國共兩黨為抗戰所做的貢獻及其相互關系。
探究二:通過謎語趣聞的方式引出勝利的原因。
探究三:通過資料數據比較分別得出的地位。
探究四:結合以_L分析,簡要指出中國的具有哪些特點?
最初這么設計,我還心有余悸,擔心學生沒有興趣不堪意去做,即使做也怕做不好。然而事實是學生給了我很大的驚喜,不但積極性非常高,而且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程度是相當出色的,也充分休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們更應該去相信學生,更多的給他們發揮的空間,那么學生的收益就不僅僅是高考成績那么單純了。
新課改條件一下,我們歷史教學尤其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筆者也認為歷史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震握卜一一以及震撼之后帶來的長久的思考。而仔細品位一下給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沖擊,應該是一個絕佳的情感教育素材,所以為使學生的思想認識進一步升華,在解決了兩大主線之后,又設計了“感悟歷史”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反思:
60多年過去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那場罪惡的到底給中日兩國帶來了什么?中日兩國的人們對待戰爭的態度又如何?多媒體展示圖片資料:
1.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圖片、西德總理勃蘭特在波蘭下跪圖片及文字
2.中國:趙薇日本軍旗裝圖片(我不懂這段歷史)
3.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訴訟原告團團長兼總代表、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選圖片及文字
課堂感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從中得到哪些感悟?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發言后,教師強調:“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不忘過去、記取教訓,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在此基礎上,繼續給學生以思維擴展的空間,給出法國的一位女記者對日本廣島和中國的南京兩個災難深重的城市紀念活動進行記錄的材料,同時教師設問:“如果你是一個第三國家的人,你認為二戰給哪國帶來的傷害和教訓更深刻?是什么讓日本強化了災難而淡化了它的侵略性?是什么讓我們過早地忘記了傷痛,而僅僅是幾個幸存者微弱的吶喊?作為一個中國人,需要我們更多更多地去思考……刀,以此作為課下延伸.
最后,以配樂朗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作為結語。
經過這一系列的情感沖擊,所有學生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所以可以說這堂課應該是比較成功的了。
三、初高中“課程理念”層面的銜接整合
一、自主式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當成“工程師”,還是完成教師指令的“操作工”決定著課堂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如果我們總是把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用教師的思維來捆綁學生,學生的學習能力非但得不到應有的提高,久而久之,還會導致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被不斷銷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就無從談起。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趨勢。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等一下”,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思考是人類不斷創新的源泉。課堂上的適當的“等一下”,雖說時間不一定很長,它或許僅有1分鐘甚至幾秒鐘,卻能讓所有的學生開動了腦筋,進行一定的思考,讓學生為解決問題做出自我努力。雖然他們的答案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他們已經思考了。思考這一行為的本身比其結果更為可貴。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擁有自由支配 的時間是保證學生 個性得以發展的必要條件。”既然,
在教學設計時應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學生的腦袋 應該先有什么?后有什么?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些問題,學生的錯誤率很高,為了降低學生的差錯率,不妨采用“設疑啟思法”進行教學。設疑啟思法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目的地設計出疑點情境或直接利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錯誤,特別是經常出現的錯誤,作為理解知識和構建知識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載體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設疑啟思法的一般教學流程是:
運用設疑啟思法進行教學時需要注意:所設的疑點情境或錯誤情境要具有針對性、互動性、思辨性、啟發性、遷移性。
【習題教學案例】以9m/s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下,若汽車在剎車后的第2s內的位移是6m,則剎車后5s內的位移是多少?
本題學生常犯的錯誤是:不清楚不可往復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如汽車剎車),其運動時間是有限制的。
本題可用設疑啟思法進行教學,具體可根據如下環節實施。
教學環節一,選擇錯解。針對這種常見錯誤,教師可不直接講解,而是先請學生自行解答,選出學生的錯誤解法,作為教學資源。
教學環節二,探究真諦。利用錯解,誘導學生進行思辨、評價或爭議,分析得出錯因。
教學環節三,歸納提升。對于不能往復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如汽車剎車),要注意其運動時間是有限制的,超過這個時間范圍,物體就不再運動了。
教學環節四,測試矯正。可再提供一題讓學生解答,從而牢固掌握這類問題的解答方法。例題,騎自行車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勻減速地上一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長30m。騎自行車的人通過斜坡要用多長時間?
上述案例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誘導學生進行思辨、評價或爭議,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而讓學生理解和領悟錯誤的實質,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效果與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結論的教學效果相比,要好得多!
總之,物理課堂要有效、高效、有品質,就應抓住“體驗、探究、啟思”這三個關鍵詞。
(責任編輯 易志毅)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協作者,更應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一個開放式的環境中,讓學生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維,去研究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當然這不是簡單的放縱,需要教師及時地管理和糾正,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取所需,讓問題意識在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強學習能力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01-01
公民意識的培養對每一位學生來說都是及其重要的,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包括很多方面:國家意識、法律意識以及責任意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其內容獨特且極具影響力,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造就具有責任感的優秀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公民意識成為歷史教師重點考慮的問題,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
一、培養學生國家意識
國家意識是指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并對國家、利益、尊嚴等多方面進行自覺維護的意識,簡而言之,就是樹立學生的愛國情懷,初中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愛國情懷,才能具備國家意識。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有許多關于國家發展和演進的教學內容,不僅向學生介紹了幾千年來國家發展所經歷的苦難,還想學生展示了華夏兒女堅強不屈的精神,這些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樹立學生愛國思想的教學素材,在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建立國家意識,認識到作為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利用歷史人物以及相關材料加強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使其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有意識地滲透公民意識的教育,陶冶學生愛國情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防止課堂變成教師的完全說教。歷史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國家意識的教育。
二、培養學生權利意識
權力意識是權利意識與責任意識的統一,人是權力的主體,也是義務的主體,既能享有權力,同時也擔負著社會責任,對權力意識培養的難點,不在于主體的自我權力意識,而在于如何使權力主體同時具有他人權力意識、社會意識與規則意識等多方面意識,只有尊重他人權力并履行應盡義務的情況下,權力主體才能夠真正健全自身權力意識,使其成熟。現在的多數中學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不能從整體權利出發,對他人漠不關心,雖然初中生對事物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但是年輕氣盛的弊端使學生聽不進去意見,只懂得索要,不顧及他人權利。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注重權力方面的教育,將古今中外歷史史實與各種各樣的權利聯系到一起,通過講述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權利意識,使學生深切感受到自身應該具備的權利,包括對他人的責任,進而提高學生對公民意識的認識。
三、培養學生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由三部分構成:法治情感、法律認識以及法律理念,即人們對于法及法律現象的思想、認知及心理的總稱,主要是培養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行為,作為初中生來說,雖然學了部分法律知識,但沒有多少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甚至學生的法律意識也很薄弱,因此,歷史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一定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中的法律知識來講解歷史課,引導學生“法律至上”的意識,樹立學生平等、法治意識,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外時間給學生留情景劇作業,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教師加以指導,通過情景劇表演讓學生感受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如讓學生表演不同朝代的盜竊案件,并加以不同制度下的審判過程,以此,學生要了解不同歷史朝代的司法制度,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理解社會的能力,還能使學生了解到人權法律概念發展的過程。
四、培養學生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指個人對自己、他人、家庭、集體、社會以及國家所擔負的責任的認識,以及自覺遵守規范、承擔責任的態度。初中生的責任意識還不是很完整,學生們明白自己的學習責任,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知”與“行”總是會脫節,總的來說,初中生一是缺乏責任行動,二是缺乏對家庭的責任感,三是缺乏集體責任感,四是缺乏對社會以及國家的責任意識,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加強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事事都要對人對己負責,歷史上有很多人物和時間能夠說明這個問題,如張騫出使西域,為了完成使命,歷盡苦難的故事。隨著初中生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面的不斷擴大,責任心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責任的含義變得更加深刻,歷史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學科,其應具有的責任感是多方面的,可以教育學生多方面的責任感,歷史教學還可以體現在其他許多方面,如遵守法律、履行公民職責、保護自然等。為此,教師可以組織討論會的形式,積極號召同學們參與進來,并展開激烈討論,通過活動喚醒學生們的責任意識;或者是組織學生們參觀歷史博物館,了解相應歷史文化,而后對學生們講解歷史,讓學生們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在實踐中體會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
五、培養學生鄉土意識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各地區都經歷了歷史不同的發展,有了現今的面貌,而教材只能反映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史實及發展,對歷史細致的描述只能出現過多空白,因此,鄉土歷史的普及就發揮了自身查缺補漏的作用,學生們只有了解了本土歷史文化,才會熱愛家鄉,只有熱愛家鄉,才能更熱愛祖國,因此,教師有必要向學生介紹本土的歷史人物、事件、文化、風俗人情、名勝古跡、出土文物等,通過講述鄉土史交給學生,以培養學生熱愛本土的觀念,為愛國主義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同時歷史教學可以填補學生鄉土意識的空白,幫學生了解本土歷史文化,從而形成鄉土意識,進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成功培養了學生的公民意識。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公民意識的體現多種多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除了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國家意識、法律意識等基本意識外,還要讓學生意識到作為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在實際生活中履行好公民的責任。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現階段各級各類學校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中指出,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中國史和世界史基礎知識的學習,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認識人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對于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基礎知識及其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等,初中學生是完全能夠通過自己閱讀歷史課文而掌握和了解,教師不必要在這方面花太多時間。對于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人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初中學生也可以在掌握了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基礎知識之后,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主要依靠學生自己的思考和鉆研,學生也是可以了解和認識的。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培訓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
1改變常規的備課內容。著重備學生自學
在我們日常歷史教學工作中,備課的內容一般主要是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這些備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教師在歷史課堂中怎樣教,而對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怎么學關注不夠,甚至沒有考慮學生在課堂中的自學活動,認為只要教師能夠把歷史課本知識對學生講透講明,學生能聽懂聽明白就可以。為了培養學生自學歷史知識的能力,我們必須改變常規的備課,使得備課不再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對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對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而應該是要求教師備課應從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應從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不再把備教師的教作為備課的豐要內容,而是把教師作為歷史課堂的配角,備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自學,以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2改變學習方法,把研究性學習和自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講解式教學來傳授歷史知識,教師往往把歷史教學理解為講解歷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現象等,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學習往往是接受性學習,也就僅是上課認真聽,缺少思考,把學習歷史理解為背誦歷史。學生此種以聽為主的接受性學習是由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所決定的,這種模式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不足,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在歷史課堂中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質疑、探索、鉆研和思考而獲得歷史知識,而不是通過聽教師講解和背誦來獲得歷史知識。所以,在歷史課堂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鉆研去學習知識,把研究性學習和自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改變課堂結構。讓學生真正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
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完成講授新課的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往往是依靠滿堂講,主要的課堂活動都是教師的活動,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被動地聽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很少有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完全成了課堂的聽課者,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不能體現。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課堂結構,讓學生真正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在歷史課堂中,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變主角為配角,教師在課堂中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自學,把教學變為學生自學,讓學生在課堂中演主角。教師要變滿堂講為少講,只要做了引導就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的自學貫穿整個歷史課堂。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它和物理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是學好中學物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物理概念以及物理量之間相互依賴關系的表達,要借助于數學公式或數學圖象等手段,物理理論本身的發展,定律的建立、推理論證過程都離不開數學。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具體物理問題時,數學是有力的工具。但是,數學是專門研究量的科學。我們要注意物理學與數學的區別,要理解物理現象的物理含義,防止以數學形式片面代替物理思維,把物理知識的數學表達形式絕對化的現象。當出現這種現象時,本來作為物理語言和工具的數學,反而成了一種干擾,從而影響學生對物理實質的思考。
1、理解物理公式的含義
我們對物理概念由定性分析進入定量分析,就要運用數學工具來研究它與有關物理概念之間的嚴格數量依存關系,由此獲得它的量度公式。但是我們一定要從這些量度公式中理解它的物理過程與物理符號的真實內容,而不能從純粹數學的角度加以理解。
例如:密度公式,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是純數學式子,以數學形式來進行思維,就會得出“密度跟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的錯誤結論。要消除這個錯誤觀念,必須引導學生分析引入的物理過程。就是我們在研究物質時,發現了這樣的規律:同種物質所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質所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為了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物理學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然后得到關于密度的定義式。學生了解了密度的來歷,就能理解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故由密度可以鑒別物質。
在量度公式中的物理概念如果反映的是物體本身的性質、狀態,如:、、等,它們與相關的物理量之間就無正、反比的函數關系。如果反映的是物理過程或過程中的某些規律,如:、、、等,它們與相關的物理量之間就有正、反比的函數關系。
2、理解物理量的相等
數學中如果“”,則“”。但在物理學中的物理量相等,不僅指量的相等,還有其它物理意義。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只能說“反射角=入射角”,而不能說“入射角=反射角”。因為先有入射光線和入射角,才有反射光線和反射角,故入射光線、入射角是原因,反射光線、反射角是結果。我們說“反射角=入射角”不僅表明了這兩個角在數量上的關系,還表明了它們之間的先后因果關系。這類因果關系,教學中可用類比的方法進行說明,如某兩父子長相很象,因為先有父親,才有兒子。只可以說“兒子像父親”,不可說“父親像兒子”。
3、弄清“0”的含義
數學中計算結果為“0”,表示沒有。但物理學中的“0”是有豐富含義的。
如通常情況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不能說這時冰水混合物沒有溫度。甚至有的同學聯想到這時物體內分子運動的速度為0,停止了運動等。這就要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溫度概念的內涵,弄清溫度量度的規定。
又如,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某個物體的長度為25.60,測量中小數點后最末一位的0是不允許隨意增減的。同純粹的數學問題不同,在物理測量中這個0是有確切意義的,它反映了測量工具的精確程度。
4、注意“四舍五入法”的的使用
數學計算結果常采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處理,但物理中的一些計算結果往往不能,而是采用“去尾”或“湊整”的方法。應根據實際物理意義來定。如:現在手邊有一些彩色燈泡額定電壓都是否U=3.8V,若用電壓為U=36V的電源供電,問怎么連接?許多同學作如下解答。解:,答:需要9個燈泡串聯起來。但這里如果用9個燈泡串聯,則每個燈泡兩端的電壓為4V,彩燈容易損壞。故題目的最終答案是:應把10個燈泡串聯起來使用。
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里都有著數學知識的影子,而數學也在其中起著關鍵性、支配的作用。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不僅是數學教學的一個根本性目標,而且還是學習其他學科,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能量儲備。但是,在初中數學領域里,很多教師并不重視,也不懂得該如何來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因而在實際中很容易照本宣科地講解數學理論,和實際嚴重的脫節,而這也導致了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容易忘記學習過的數學理論知識,因此,結合初中數學的教學實際,重點探討對學生初中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僅意義重大,還可以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掌握抽象的知識后最終可以把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宏觀上很好地認識數學知識,再舉出豐富的數學實例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重要的價值,甚至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樹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而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還要以生動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源于生活的,數學離開了生活,就會顯得空洞無依,而生活離開了數學就無法發展進行,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拉近生活、數學和學生的距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生活中簡單的物體畫三視圖,用這樣來源于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的應用,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以數學為依據,進行數學應用的操練
在數學中,應用題指的是可以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因此,在初中數學中要以應用題為依托,面向其他的學科領域,要重點對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進行操練,但是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這個時期學生的記憶以機械記憶為主,而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較差。所以,要想提高對學生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因此,要加強數學建模能力的訓練。通常,教師可以采用圖解分析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圖解分析法的針對性和直觀性非常強,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例如,在學習調配問題、速度問題和工程問題時,就可以采用畫圖的方法來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意思,并根據題目設出未知數,進行方程求解。
三、密切聯系實際,進行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在數學中理論的學習和實際的應用是不同的,而把理論和實踐相聯系,既能幫助學生學好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進行實踐教學,用實物來代替抽象的數學理論和數學數據,形象具體地來展現數學的特征,讓學生在動手的實踐中來理解數學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學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數學動畫視頻,也可以模擬場景,進行數學游戲來豐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其次,在具體事物中還要注意提煉數學,讓學生可以聯系實際來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梯形”時,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實際中的山體、水壩等,既加強了知識理解,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四、利用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課堂的學習是有限的,因此還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來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了“生活中的軸對稱”后,可以讓學生親自設計,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了解企業的生產銷售情況,并且結合數學的成本、利潤、產值等問題,計算企業的經營銷售情況,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生活實際來鞏固數學理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試著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推進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首要表現,也是其它學習能力的基礎保障。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決定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這方面能力的開發訓練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1.1探索識記知識點的便捷途徑。
探究便捷的記憶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率。一方面,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技巧,供學生借鑒;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能舉一反三,化抽象記憶為形象記憶,針對不同的識記對象,探索最佳的識記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進。
1.2探索概要掌握知識內容的基本要領。
重大歷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經過、影響幾大段的復雜內容,學生靠死記硬背效率低下。這就需要化復雜為簡單,通過信息的加工重組,提取記憶要素。可以借鑒語文科的學習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點詞(動詞或名詞),簡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時,對各條信息按一定的程序進行分析重組,形成明確的知識框架,便于系統掌握。
2深化對教材知識的挖掘和聯系
對教材知識的進一步挖掘和聯系,包括學科重點知識的挖掘、學科內知識的聯系、跨學科知識的綜合等。它是學生學習能力強化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近年中考對學生知識能力考查的重點。只有通過對教材知識的深入挖掘和聯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識,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2.1深入探究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1.1歷史原因的探索,從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從主觀原因到客觀原因;從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
2.1.2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屬性和本質,理解其本質含義。在此基礎上,綜合各方面因素,總結出歷史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如失敗,直接原因是篡奪,主要原因包括革命黨人的妥協等方面。根本原因則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會性質,它決定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性。從革命的特點可以分析革命屬于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從革命的失敗,又可以得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道路在中國行不通這一規律性的結論。
2.2積極開拓學科內知識的橫向、縱向聯系對歷史學科內知識的綜合能力,是學生建構完整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的關鍵,也是中考命題能力測試的重點。
因此在學習中要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對比和綜合。在橫向聯系上,可尋找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區域或不同方面歷史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響,并進一步歸納出這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在縱向聯系上,可尋找同一大專題或小專題所屬的各時期中外歷史相關內容進行聯系綜合,分析其相互關系,比較其異同點,分析其異同的原因、影響,并嘗試將各部分知識遷移重組,形成專題線索。以此提高綜合歸納概括能力。
2.3探索跨學科知識的滲透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