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0:28: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X7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公路地質災害的類型
1.1崩塌
指地質體在重力作用下,陡坡上的巖土體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滾落的地質現象。根據其成因和破壞方式可劃分為滑移式崩塌、傾倒式崩塌和墜落式崩塌三類。按其發生的體積大小分為小型(小于1×104m3)、中型(1~10×104m3)、大型(10~100×104m3)和特大型(大于100×104m3)4個級別。根據其物質成分又分為巖質崩塌和土質崩塌,誘發因素為自然或人類工程活動。
1.2滑坡
指地質體沿地質弱面向下滑動的重力破壞現象,一般具有雙重含義,一是重力地質作用過程,二是重力地質作用結果。按物質成分可分為土質滑坡和巖質滑坡兩大類。根據滑面與巖層面的關系可劃分為順層滑坡、切層滑坡。依據滑坡體發展運移形式可劃分為推移式、牽引式和混合式滑坡等類型。按滑坡體的體積大小,劃分為小型(小于10×104m3)、中型(10~100×104m3)、大型100~1000×104m3)和特大型(大于1000×104m3)4個級別,其誘發因素為自然和人類工程活動。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其匯水、匯砂過程十分復雜,是各種自然(或)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泥石流活動對民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或構成危害時,即形成泥石流災害。按其水源成因可劃分為暴雨(降雨)泥石流、冰川(冰雪融化)泥石流、潰決(水庫、壩塘、堰塞湖等)泥石流等。
按物源成因可分為坡面侵蝕型泥石流、崩滑型泥石流、冰磧型泥石流、棄渣型泥石流和混合型泥石流等類型。
按泥石流的物質組成,可分為泥流型、水石流型和泥石流型三種類型。根據泥石流一次性暴發堆積土石體積,其規模可分為特大型(大于100×104m3)、大型(10~100×104m3)、中型(1~10×104m3)和小型(小于1×104m3)4個等級。泥石流的危害性按一次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劃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4個災害等級,其潛在危害是根據受威脅人口和可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進行劃分。
2防治措施
2.1崩塌災害防治措施
2.1.1主動防治措施
(1)削坡。在較穩定的斜坡上將危險巖土體按照一定的設計坡度進行爆破或開挖清除,目的是清除斜坡表面較松散的巖土體,減小斜坡體的荷載量,使斜坡坡度達到理想的穩定狀態,但削坡不宜在巖體破碎強烈和開挖影響較大的巖土體上進行。
(2)排水。排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表水的下滲加載,可提高邊坡的穩定性,特別是對侵蝕作用比較敏感的邊坡地段,其效果尤為明顯。因此,地表排水作為一種輔助防治措施應予以考慮。
(3)嵌補。對外懸或坡面凹腔形成的危巖體采用漿砌片石、混凝土等填筑,是提高危巖體穩定性的一種方法,但嵌補結構必須要有穩定的基礎,且必須與坡面穩定體緊密結合。此外,若坡面危石較多時,要進行大量的局部開挖,以給嵌補結構提供基礎平臺,并要嵌補封閉支撐體間的軟弱巖層,阻止在風化作用下巖腔進一步的擴展。
(4)錨固。是對已確定的危巖體進行加固的一種較好選擇,其結構簡單,對環境改變不明顯。在采用錨固措施加固危巖體時,要完全查清坡面危石,在危巖體上進行鉆孔錨固作業過程中,其振動作用將可能導致危石滾落,要提高安全意識,防止施工風險。
(5)噴射混凝土。該方法技術成熟,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對地形適應能力強,也較為經濟。同時該方法本身能通過添加纖維來提高強度和韌性,并常與錨桿、鋼筋網或鋼絲格柵結合使用,力學性能高,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
2.1.2被動防治措施
(1)落石槽。公路修建于坡腳附近時,應首先考慮在坡腳留置或設置具有一定寬度和深度的溝槽來承接落石,落石槽的設置要確保落石不能直接落到需要保護的區域,但是,當場地地形條件受限,需要通過開挖來提供滿足要求的落石槽時,則會增大開挖量,其投資增加值可能超過采用其他工程措施的費用,且會帶來較大的環境破壞。
(2)攔擋墻。一種修建于落石路徑上的攔擋結構,通常由漿砌片石或澆筑混凝土構成。結構的剛性特征決定了它的抗擊效果較差,因此受經濟、場地地形條件和結構自身穩定性等因素限制,其修建尺寸通常是有限的,抗沖擊能力也較為有限,而結構本身在遭受落石沖擊破壞時可能成為人為落石源,故需要有穩定而龐大的基礎。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較大規模的開挖,另一方面,對場地條件也要求較高,特別是在坡面較陡時常難以實現。
(3)避讓。對于潛在崩塌體,其落石規模和頻率較大地段,特別是可能伴有其他邊坡地質災害發生的現場,避讓是一種有效而最為安全可行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將公路或建筑物建在其威脅范圍以外,做到一勞永逸,但其缺陷通常也較為明顯,必然要增加投資,還可能會喪失部分使用功能或提高其功能使用成本。其方法如改變工程位置或公路繞線,采用隧道方案等。
2.2滑坡災害防治措施
根據防治目的不同,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2.2.1直接阻止滑坡的發育
設置各種抗滑工程。抗滑片石垛、抗滑擋墻、抗滑墩、預應力錨固、預應力錨固抗滑擋墻、預應力錨固抗滑樁、鋼架抗滑樁、攔砂壩工程等。
近年來抗滑樁在公路滑坡治理中被廣泛采用,多是人工挖孔灌注樁,一般在滑坡上布設2到3排適用于淺層處于蠕動擠壓階段的滑坡。錨固方案一般只適用于淺部巖層滑坡,是通過把斜坡上被軟弱結構面切割的巖層組成一個穩定的結合體,并利用巖體與錨桿密貼所產生的摩阻抗力來阻止巖土體向下滑動。
擋土墻是廣泛采用的防治滑坡的支擋構筑物,其優點是穩定滑坡收效快,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特別適用于防治中、淺層滑坡,對于因開挖邊坡而引起的牽引式滑坡,可以很好的提供支撐力。擋土墻一般設在滑坡前緣。當滑床為完整巖層時,可采用上擋下護的辦法,基礎埋入完整巖層內不小于0.5m,若滑床為不易設置基礎的破碎巖層時,可將基礎置于坡腳穩定地層內,基礎埋深不小于2.0m,并置于可能向下發展的滑面以下。
2.2.2 改變滑帶土的性質
可采用灌漿處理(灌注石灰漿、石灰砂漿、水泥漿、粘土漿等)、焙燒處理(在滑坡前部利用導洞焙燒滑帶土)、電滲排水(利用電極作用排除滑帶土的水)、化學處理(利用化學反應增加滑帶土的強度)。
2.2.3改變坡體內部力學平衡度
修水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變化分明,但由于受山區地形的影響,地區之間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多年平均氣溫為16.6℃。歷年平均年降雨量為1617.2mm,年最大降雨量2358.8mm,年平均降雨日157天,年均暴雨日數5.2天,最大過程降雨量548mm;月最大降雨量629.2mm,日最大降雨量232.5mm。由于受地形和東南季風影響,降雨量在時空分布上差異較大。時間上,降雨量主要集中于4~7月,占全年雨量的55.4%;空間上,降雨量西多東少,山區多平原少。縣境內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5.1%。
地貌類型主要有中低山、丘陵、壟崗、盆地及堆積河谷,其中中低山面積為3186.62km2,占總面積的70.74%;丘陵和壟崗地區花崗巖出露較多,常見風化殘積層,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區;盆地主要有碳酸鹽巖類地層,巖溶發育;堆積河谷主要有亞粘土和砂礫組成。
2 地質災害調查
本次調查按照《實施細則》(修改稿)[1]及《1:5萬崩塌滑坡泥石流調查規范DD2008-02》[2]的要求,對區內的地質災害做了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共完成1∶5萬SPOT5影像數據(2011年版)遙感解譯面積分別為4504.68km2,1∶1萬遙感解譯面積65km2;野外調查點數共計4903個,調查點平均密度為1.1個/km2。其中滑坡456處,崩塌723處,不穩定斜坡2947處,泥石流13處,地面塌陷7處,搬遷避讓9處,地質環境點676處,其他調查點72處。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區域內主要地質災害及隱患有:滑坡、崩塌和不穩定斜坡,并具有數量多、分布集中、規模差異大、引發因素清楚的特征。本次調查的地質災害和隱患中大型的有4處,2處為崩塌,2處為不穩定斜坡;中型有61處,其中滑坡4處,崩塌14處,不穩定斜坡43處;其余均為小型。
3 地質災害發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1)地域分布:修水縣地質災害與隱患點為4146處,分布于縣境內所有的鄉鎮及風景區,平均密度0.92處/km2;災害(隱患)點數最多的是水源鄉,有392處,占總數的9.5%,其次為黃龍鄉,有335處,占總數的8.1%;災(隱患)點密度最大的也是水源鄉和黃龍鄉,分布高達到8.71處/km2和5.36處/km2。
(2)與地形地貌關系:地質災害(隱患)點大多數位于構造侵蝕中低山區,標高200~400m之間,共有2548處,占總數的61%;其次是構造剝蝕丘陵區,有707處,占總點數的17%;分布在其他區地貌單元的地質災害及隱患較少。
(3)與巖類關系:滑坡、崩塌及斜坡隱患分布在巖漿巖類區共有1958處,占點其總點數47%;變質巖類區有906處,占比22%;碎屑巖區為736處,占比18%,碳酸鹽巖區和松散巖區分別有325處、221處,占比8%和5%。主要與近年來工業園區發展、城鎮化及新農村建設密切相關。
(4)與氣象關系:地質災害點多發生在多雨年份、多雨季節和暴雨時段,4-7月份是縣境內發生地質災害的高發時期。降雨是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且地質災害的發生數量與降雨量及降雨強度呈正相關;
(5)與人類工程活動關系:縣境內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有公路建設、水利水電開發、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礦山開采、茶林開發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建房切坡,其次為公路切坡。統計表明,99%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可能引起失穩的因素中,開挖坡腳占50%以上。
總之,修水縣地質災害形成和發展的控制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地形地貌、巖性、地質構造、植被等地質環境背景為內在因素,以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和改造為外在因素,以降雨為誘發因素,所有這些因素是共同作用,互為影響的。從內在因素來說,以下地區(地段)易產生崩塌、滑坡:山高坡陡地段,巖石風化強烈、殘坡積層發育的斜坡地段,裂隙發育巖石破碎地段,順向坡地段。
4 地質災害評價
對地質災害的評價主要是通過分析地質災害發育條件、災害及隱患點各要素的統計情況,劃分出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和危險性程度分區。
根據修水縣地質災害的發生的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特點、結合地質災害點的發育密度,采用影響因子疊加法對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劃分出四個區,即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不易發區,分布面積分別是1981.1、1535.76、869.08、117.74km2,所占比例分別為43.98%、34.11%、19.29、2.61%;并按不同的地貌條件與巖類分24個亞區。高易發區主要分布于城區及中低山區鄉村人口集中和交通干道兩側一帶,中易發區主要分布于丘陵區鄉鎮人口較集中地帶,低易發區主要分布在人口較少的中低山區,而不易發區則基本上分布于河谷或水庫及人煙稀少的縣境邊界一帶。
根據修水縣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劃分、災害點的危險程度及威脅范圍,結合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和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將修水縣劃分為高危險區、中危險區、低危險區三個級別。同樣以定量評價和定性分析進行了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劃,其中高危險區總面積2058.6km2,占全區面積的45.70%,主要分布在城區附近和人口較集中的鄉鎮以及境內交通干道兩側一帶;中危險區總面積729.43km2,占全區面積16.19%,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小的全豐鎮、大橋鎮等地;低危險區總面積1716.65km2,占全區總面積的38.11%,主要分布在河谷、水庫及人煙稀少的山脈一帶。
5 防治規劃建議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1調查區概況
赤城縣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東與承德豐寧、北京懷柔接壤,南與懷來、北京延慶毗鄰,西與崇禮、宣化交界,北靠壩上沽源。國土總面積5288.66Km2,其中山間河谷地帶和盆地面積528Km2,中低山地面積4760.66Km2。赤城縣屬燕山西支余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中低山起伏較大,平均海拔1000m。境內出露巖性復雜,地質構造復雜,在地層巖性、地質構造、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下,地質災害頻發。本文以赤城縣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為基礎,采用專業調查與地方政府部門參與相結合的方法,旨在查清工作區所有地質災害類型、分布、危害對象,為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依據。
2地質災害現狀
赤城縣地質災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種類型,共有地質災害點101處,其中泥石流73處、崩塌27處、滑坡1處。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其中大型1處,中型22處,小型78處。
赤城縣101處地質災害點危害對象主要為村莊、農田、公路。赤城縣地質災害共威脅776戶、2350人、財產3944萬元。地質災害險情等級多為小型-中型,險情等級大型的8處、中型38處、小型55處。
3地質災害分布規律
3.1 空間分布規律
赤城縣地質災害主要分布于侵蝕構造中山區、低山區:101個地質災害點中82處分布于侵蝕構造中山區 ,19處分布于侵蝕構造中低山區。赤城縣北部中山區地形切割強烈,溝谷發育,巖石風化強烈,節理裂隙發育,褶皺密集,斷裂發育,降水集中,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地質災害發育。南部低山丘陵區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地質災害較發育。
3.2 時間分布規律
從時間分布來看,區內地質災害的發生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尤其是7、8月,并具有與大雨、暴雨同期或略為滯后的特點。降雨、震動、凍融和削坡卸荷是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工程建設(如公路、水電施工)爆破震動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4地質災害發育特征
4.1 滑坡規模小,險情等級為小型,欠穩定。
本次調查發現滑坡1處,為赤城縣茨營子鄉千松臺大柵子滑坡,形態呈凹形,控制結構面為巖土結合面,巖土體有明顯蠕動,規模為小型,威脅2戶7人,險情等級為小型,欠穩定。
該滑坡后部為陡崖,為自然巖質,確定此處為滑坡后緣,陡崖下部為碎石土,構成滑體,坡度30°~60°,堆積體坡腳為前緣,堆積體兩側為基巖出露的斜坡。滑坡整體上呈長舌狀,縱向長約25m,橫向寬約100m,平均厚度約10m,體積約2.5萬m3。
4.2 崩塌規模小,險情等級中、小型,控制結構面為節理裂隙面,變性破壞跡象為剝、墜落、拉張裂縫為主。
赤城縣有崩塌27處,占全縣災害點總數的26.73%。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軸部、斷裂帶附近及河流溝谷兩岸陡峻斜坡上,崩塌主要發育在山體斜坡的中部、頂部、河谷兩岸,長期構造、侵蝕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的孤立山峰、陡崖上,在降雨、凍融、震動等作用誘發因素下,極易形成崩塌,對分散農戶造成極大隱患。除此而外,各級公路邊坡開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差異風化,下部軟弱巖層抗風化能力弱,形成凹巖腔,使上部堅硬巖石突出失去支撐,在重力作用下,被卸荷裂隙及層面,構造裂隙切割貫通形成崩塌。
赤城縣崩塌中自然土質崩塌6處、人工土質4處、自然巖質14處、人工巖質3處。現狀基本穩定或欠穩定,發展趨勢多屬欠穩定~不穩定。調查區崩塌以傾倒式和滑移式為主,崩塌運動形式多為崩落式和滾動式。
赤城縣崩塌主要發育于太古界變質巖基底、早元古界樣墩組、侏羅系、第四系地層中,巖性以變粒巖、變質斜長花崗巖、流紋巖、凝灰巖、白云巖為主,巖體呈碎裂狀,少量塊狀。
4.3 泥石流規模中、小型,險情等級中、小型,易發程度多為易發、低易發。
赤城縣泥石流規模以中、小型為主,中型泥石流17處、小型泥石流56處。險情等級多為中、小型,其中大型8處、中型31處、小型34處。易發程度多為易發、低易發,其中極易發1處、易發20處、低易發52處。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松散物源及水動力條件控制。赤城縣境內溝谷發育,支溝較多,兩岸地形陡峭,橫剖面多呈“V”、“U”形,縱剖面呈階梯狀,溝床縱坡降較大;構造作用強烈,巖體較破碎,大量松散堆積物堆積于溝谷中,暴雨時容易誘發泥石流。據本次調查,泥石流一般沿區內河谷兩岸分布。
赤城縣泥石流多屬山區暴雨型泥石流;物質組成以泥石流為主,多屬稀性泥石流;從泥石流發展的階段劃分,多處于發展期;根據泥石流易發程度判定標準,易發綜合指數在64~129之間,易發程度多屬易發。
5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建議
根據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易發區特征,結合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對赤城縣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分區。赤城縣可劃分為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
針對重點防治區和次重點防治區主要防治措施是:
(1)在潛在危險較大的地質災害點周圍要建立地質災害醒目標志;
(2)對存在潛在危險的地質災害點要統籌規劃,有針對性地分期分批進行工程治理;
(3)加強本區生態環境系統的建設,加強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增加水土保持;
(4)對新建、擴建工程,要加強審批手續,統一規劃,合理開挖坡腳;不在泥石流溝谷流通區及溝口堆積區興建房屋等工程。
一般防治區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強生態工程建設,減少水土流失,加強對國土資源綜合開發整治。
參考文獻
[1] 張雷,馬曉.滑坡和泥石流災害防治的研究[J].地球.2013(11).
[2] 褚宏亮.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狀[J].中國城市經濟.2011(27).
二、地質災害預測
降雨是多數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因之一。根據氣象部門預報資料分析,預計今年5至10月仍是汛期,總雨量可能偏多,有澇重于旱的趨勢,主汛期為6至8月份,梅雨比年、年明顯,特別是在日降雨量達暴雨級或連續3天以上時,容易誘發以山體斜坡、公路邊坡為主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相關部門要緊密結合氣象預報資料進行分析和決策,充分利用氣象預報指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別注意短時特大暴雨引發的各類地質災害。
我市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監測點涉及4個鎮、65個行政村(地質災害隱患點65處),主要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三、地質災害防治原則、目標及任務
(一)防治原則。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屬地為主,依法管理、快速反應,監測避讓與勘查治理相結合的原則,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高度的政治和社會責任感,確保地質災害險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防治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切實履行地質災害防治職責;進一步完善并落實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預案編制和快速反應等制度,對每個監測點都要落實具體監測責任人,確保全市地質災害監測點不發生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三)防治任務。
1、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各鎮街道、村要根據近年來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專項地質災害排查清理情況,進一步完善鎮街道、村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通過簽訂管理目標責任書和發放防災明白卡等形式,將群測群防工作具體落實到鎮街道、村和責任人。推行規范化、制度化與科學化管理,統一監測要求,建立健全監測記錄檔案。加強對責任人和監測人員的指導與培訓,改進監測技術手段,完善群專結合監測網絡。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培訓人員監測、技術監測等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監測,逐步提高地質災害短期和臨災預報水平。各地國土資源所要進一步推行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即:一是對轄區內居民建房,地質災害隱患簡要評估到位;二是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員聯系到位;三是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巡查到位;四是對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材料發送到位;五是地質災害災情險情應急預案到位。根據年地質災害發生和變化情況分析,確定65處地質災害點為今年市級重點監測對象(見附表)。
2、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范,積極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發生。每年5至9月是我市主汛期,也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時期,但其他時段的暴雨、特大暴雨、長時間連續降雨或久旱遇雨等氣候異常情況下,防災意識要進一步加強。各鎮街道要組織力量,對各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汛前巡查、汛中監測、汛后復查,全面掌握隱患點動態,落實監測責任,做到心中有數,掌握防災主動權,一旦發現險情,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果斷撤離受威脅的人、財、物。在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同時,抓緊編制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細化預案內容,積極組織開展以鎮街道或村為單位的防災應急預案演練,提高各地的防災抗災能力。
3、做好地質災害防治預警預報。各鎮街道、村要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預警預報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介準確掌握氣象和水雨情動態等信息,及時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電話等形式提示提醒各相關單位和人員。根據省、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地域、等級等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要逐步規范預警預報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加強重大地質災害的現場調查,進一步提高預警預報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國土部門要會同氣象、水利等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與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會商機制,逐步提高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水平,為防御突發地質災害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4、積極開展地質災害的勘查、治理與搬遷避讓工作。要結合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合理制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計劃。對規模較小、危害較輕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應急排險。對規模較大、危害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勘查基礎上實施工程治理,制定具體方案,多方籌措資金,認真組織實施,并加強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對經過調查或勘查比選后,認定防治必要性迫切,但治理技術難度大、經濟上不合理、自然條件不適宜人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搬遷避讓。
5、做好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鎮街道要結合各類地質環境調查,針對在新農村建設中是否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制訂防災預案,提出防治措施,為新農村建設地質環境保障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普及,組織各單位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抗災能力。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別是在選址及基礎設施建設中,要盡量避開地質災害易發區(地段)。重要工程設施建設,須按相關規定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各地國土資源所要正確指導村民選擇宅基地,留出房屋前后的安全距離空地,采取簡易邊坡支護和截水、排水等措施。
6、加強其他地質災害防治。交通線路、水利設施、學校等地質災害易發區,特別是學校及沿江河堤段,各相關單位要按照有關法規和文件要求,列入本單位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落實防災措施和防災責任人,組織力量開展汛期巡查、監測;發生地質災害險情,要及時劃出危險區,樹立警示牌,發出預警信息,迅速組織應急搶險隊伍,及時應對和處置突發地質災害。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災意識。各地各部門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的有關法律常識和科學知識納入宣傳教育計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和科普宣傳。利用地球日、土地日、氣象日、環境日、國際減災日等特殊節日,組織有特色的宣傳教育活動和公益活動。面向全社會尤其在農村中廣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與培訓,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對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通知》(枝府辦發〔〕69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枝府辦發〔〕70號)等有關規定,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人,堅持“以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和“誰誘發、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切實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穩定大局。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不斷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由于我省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管理體制不順,經費投入不足,基層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也比較突出,直接影響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對此,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全面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努力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我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一)全面排查,加快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在全面查明本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基礎上,加快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級以上市的規劃編制工作務必于*年底前完成,縣級規劃編制也應盡快完成。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必須編制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在開展農業、林業開發利用時也應重視預防地質災害,確保生產安全。
(二)落實預案,切實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應急管理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印發〈廣東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粵府辦〔*〕73號)要求,突出汛期和重點防治區兩個重點,積極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以及地質災害易發區市、縣兩級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要加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信息化、傳輸網絡化、地質災害預測預警科學化和地質災害信息服務社會化的進度,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及網絡體系,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暢通。加強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落實監測責任制和預防措施,切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三)消除隱患,加快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治理工程。實施搬遷避讓工程是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的有效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對危險性大、危害嚴重、治理經費大于搬遷費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實行選址搬遷避讓。對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集中、搬遷難度大的隱患點和危險點,要盡快進行勘查治理,及時消除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四)加強監督,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執法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將防治地質災害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依法加強監管。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或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必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地質災害易發區農民建房、新村建設選址等,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與主體建設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的“三同時”制度。嚴格控制礦產資源和地下水開發利用以及工程建設項目造成的地質災害,減少人為地質災害的發生。
(五)加強研究,實施地質災害防治科技創新戰略。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地質勘查單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力量,積極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報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開發研究工作,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工藝等關鍵性技術的攻關與探索,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預報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大力開展對典型地質災害災種和重災區的調查研究,建立若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示范縣,為全面提高防御地質災害的能力提供經驗。
(六)加強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能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科學防災避災意識,提高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逐步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以管促防、以管促治”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和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落實防災工作責任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實現監管方式從事后追究為主到事前監督為主的轉變。各級國土資源、建設、水利、民政、*、交通、農業、林業、經貿、衛生、氣象、旅游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違反規定或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不落實,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責任。
地質災害種類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我縣地理位置屬丘陵地帶,多年沒有發生,多以預防為主。在汛期(月)期間,暴雨頻發,極易造成地質災害。
據氣象部門預測,年汛期全縣降水量580mm,比去年同期1000.4mm有所減少,但仍存在局部地區暴雨和洪澇災害的可能。受降雨和洪水的誘發,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隨時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可掉以輕心,加強預防,避免災害發生。
二、地質災害重點預防區域
根據我縣地質災害分布、發育特征,全縣地質災害重點預防區域如下:
(一)公路兩側因修路造成陡峭的邊坡。
(二)各礦山企業因采礦造成不穩定的邊坡。
(三)居民、學校附近的山崖、邊坡。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住建、水利、交通、地震等部門健全完善本行政區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搶險救援措施,充實應急機構,明確職責分工,建立預警報警系統。重點地質災害預防地區的鄉鎮、重要基礎設施管理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做好相關的物資準備。發生險(災)情時,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疏散群眾,開展調查和防治工作并及時上報。
(二)進一步強化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關健時期,縣國土資源局要一如既往地認真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一要把防災責任制貫穿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全過程;二要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和調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認真編制完成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經同級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三要堅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四要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擴大的覆蓋面,增強時效性;五要加強對群測群防工作的監督指導,切實落實各項防災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三)切實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能力。
地質災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預測性,各鄉鎮、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體系,加強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構隊伍建設,認真落實縣政府應急平臺體系建設要求。要因地制宜地組織對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演練,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確保災害發生時沉著應對,有條不紊開展救援工作。
(四)加強宣傳,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要結合“防災減災日”、“地球日”、“土地日”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防災基本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和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村要重點宣傳培訓,提高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認知度,增強臨災自救和互救能力,為群測群防體系的有效運行奠定基礎。
(五)加大監管力度,遏制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發生。
縣、鄉鎮政府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就嚴格依法管理,切實將《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內容落實好。要加強對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引發地質災害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的“三同時”制度,杜絕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情況的發生。
(六)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需的資金。
一、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性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穩定大局。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管理工作,強化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檢查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促進和諧肇慶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市地質條件復雜,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中易發區約占全市總面積的一半,具有地質災害類型多、分布廣、頻率高、危害大等特點,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是我省地質災害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地質災害隱患潛在威脅10萬多人生命和財產安全,其中威脅100人以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51處,受威脅人數15000多人。同時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管理體制不順,監測機構不完善,防治科技含量低,裝備落后,經費投入不足,基層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比較突出,直接影響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清醒認清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嚴峻形勢,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突發性重特大型地質災害發生,避免出現群死群傷事件,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實行“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片”的四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每年汛期前,市、縣、鎮、村要層級簽訂防災責任書,明確各級防災責任人。各級國土資源、建設、水利、民政、公安、交通、農業、林業、經貿、衛生、氣象、旅游、財政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協調,健全互動工作機制,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每年汛期期間,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災害危險點的監測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具體責任人,真正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確保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加強管理,提高防治工作能力
(一)全面排查,加快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在全面查明本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基礎上,盡快啟動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工作,確保2009年底前完成此項工作任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必須編制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在開展農業、林業開發利用時也應重視預防地質災害,確保生產安全。
(二)完善制度,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肇慶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肇府辦[*]149號文)的要求,突出汛期和重點防治區兩個重點,積極推進市、縣兩級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縣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建立健全市、縣(市、區)鎮、村四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不斷完善汛期值班、險情巡查、災情速報、地災評估等制度。向社會公布地質災害報警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災害危險點要制定人員緊急避險和財產轉移的應急預案,做到科學防災、避災和救災。充分發揮應急指揮機構、地質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地質勘查專業技術隊伍在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調查與善后處置工作中的指導作用。要啟動“一網五庫”建設(即應急指揮聯絡網,預案法規庫、搶險救災隊伍庫、物資庫、專家庫、典型案例庫),配備必需的儀器、物資裝備和交通工具等,以適應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的需要。
(三)協調聯動,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土資源部和省政府的要求,積極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與氣象、水文、地質勘查等專業技術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加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信息化、傳輸網絡化、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科學化和地質災害信息服務社會化的進度,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及網絡體系,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的準確性,特別是提高三級以上地質災害預警的質量和水平。要加快地質災害預報預警體系建設,2010年完成市級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2013年完成縣(市、區)級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四)加強監督,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執法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將防治地質災害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依法加強監管。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嚴格控制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選址建集鎮或村莊,編制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現有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必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無法避免必須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新建農房或新村建設選址,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主體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的“三同時”制度。嚴格控制礦產資源和地下水開發利用以及工程建設項目造成的地質災害,減少人為地質災害的發生。
四、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保障機制
(一)加強地質環境管理隊伍和監測機構建設。增加人員編制,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盡快建立和完善市、縣(市、區)專業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水平。
(二)建立防治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列入政府年度計劃和財政預算,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確保地質災害防治調查、預防和治理經費的落實。多渠道籌措資金,鼓勵社會捐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機制,使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
(三)消除隱患,加快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治理工程。實施搬遷避讓治理工程是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的有效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對危險性大、危害嚴重、治理經費大于搬遷費用,并經具有甲級資質的地質災害評估單位評估確定搬遷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實行選址搬遷避讓。對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集中、搬遷難度大的隱患點和危險點,要盡快進行勘查治理,及時消除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1.針對學科特點,突出應用價值
選修5從科學層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論思維和視角、反映災害學的內容;從教育層面看,是基于素質教育中現代公民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從實用價值層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決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進一步應對非常的、突發事件能力的應用價值。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減災觀,提高公民社會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強調學科應用價值的同時,應針對地理學科特點:綜合、動態地分析問題,把握分析問題的時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自然與人文之間的互動關系,從而體現地理的綜合性和區域性;同時將災害系統化,即孕災環境、受災體、主要災種、災情和減災五個子系統與地理理論、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條件、經濟損失和人類反應相對展開。
2.聯系身邊自然災害,激發學習興趣
在強調地理學科特點的同時,在教學內容表達上應強化感染力和視覺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嘯等紀錄片、實景照片、插圖、遙感影像、動態變化系列圖;災害影片,如《后天》、《龍卷風》、《天地大沖撞》、《完美風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訊息“雪龍號”被困南極海域、馬航失聯客機海洋搜尋面臨的自然災害及地理信息技術在搜尋中的應用等。借助強烈的視覺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多種自然災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觀感受,從而建立對自然災害的發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學認識,培養對受災地區和災民的同情與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臨危不懼的自救與互救能力。
二、樹立整合的課程觀
1.理清教學思路,適度調整教材章節順序
自然災害的類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樹立防災減災觀是學習自然災害永恒的主題。由于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是相互影響的,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可以推測自然災害的分布、危害特點,并提出防災減災的措施,通過了解世界的自然災害為學習中國的自然災害奠定基礎。因此,可將第一章第一節“自然災害及其影響”和第三節“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整合,然后再講第二節“自然災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講第二節四大類自然災害的時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邏輯順序,并將第二章中國的氣象、地質、水文、生物災害與之相聯一并學習。在學習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再歸納世界兩大災害帶和第二章第一節“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這樣整合既體現了從世界到中國由大到小的順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來覆去講四大類自然災害,從而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將地理選修5與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選修地理的橋梁,是學習選修的基礎,選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識和必修地理藕斷絲連。因此,在學習選修5的時候一定要復習和聯系必修地理相關知識。如在學習地震的時候,應涉及地震波、板塊構造學說、六大板塊分布圖、內力作用、“3S”技術等知識;生物災害涉及中國和世界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的分布;氣象災害與區域地理位置、地形區分布、大氣環流、天氣系統、人口城市、工農業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將選修5的內容與必修地理有效對接,一邊學習一邊復習,尤其要注意系統地理區域化,提高學生綜合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構建思維模式,重視案例開發
1.建立分析問題的模式
在《自然災害與防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建立重點問題的思維模式。如自然災害的成因從地理位置、地質構造、自然作用(內、外力作用)、地形地勢、大氣環流、天氣系統與氣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類活動等方面分析;自然災害的分布應從空間分布(整體分布狀況、地區差異、與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關性、變化大小趨勢、局部異常和極值等)和時間分布(短期與長期的變化、周期性與非周期性變化、波動及變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頻率高低、峰值及對應時間等)方面分析;自然災害的影響應從對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臺風、寒潮、雪災等;危害類問題主要從人員傷亡、社會穩定、財產損失(建筑、基礎設施、文物古跡、三大產業等)、自然資源和環境破壞;防災減災的措施從監測預報、非工程措施(規劃、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災工程、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救援與救助(災前準備、災中應急、災后恢復)、自救與互救方面分析;災情大小程度從孕災環境、致災因子、災害的種類、強度、發生時間、持續時間、頻率,受災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經濟水平、資產密度、防災減災能力,受災體的自身特性和易損性等方面分析;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的區位選擇主要從交通(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網絡且輻射廣泛互不重疊)、災發地與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的距離、通訊網絡、救災物資的種類和數量、救災人員和設備、地租與經濟水平、應急能力和應急機制等方面考慮。當然,建立答題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紅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篩選與問題相關的因素,因時、因地、因災種、因具體材料、信息而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到同一類自然災害在不同地區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區或國家自然災害地域差異顯著。因此在建立思維模式的同時,又要打破思維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又要注意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
2.強調自主學習及案例的開發
教師要有意識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變課堂為學堂。對于每一類自然災害學習,教師只需講其中一種或兩種災害的學習方法和模式,沒有必要面面俱到,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學習氣象災害,教師只需交給學生學習熱帶氣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學習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組布置學生自主學習和查詢干旱、寒潮、濃霧、沙塵暴、雷電、雪災、低溫凍害、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這樣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中獲得知識、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節省教學時間。但是對于各類自然災害的學習,教師必須開發典型的案例和例題進行訓練。重視案例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看到每一個案例的局限性,把課本書當作案例學習,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終跳出課本。例如,學習了“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后,可提供美國自然災害的圖文信息,讓學生描述美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為美國劃分自然災害帶;學習了氣象災害和水文災害的危害后,讓學生談談2013年冬季“極地旋渦”冰凍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給當地帶來哪些危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與哪些自然災害有關?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不斷開發新的案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體驗學習的過程,總結學習災害地理的方法。
四、認真研究考綱和課標要求
1.地理選修5的高考考綱要點
(1)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與分布。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的分布。
(2)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地貌災害的產生機制與發過程;臺風、寒潮、干旱等氣象災害形成原因;蟲災、鼠災等生物災害帶來的主要危害;臺風、寒潮、干旱、洪澇等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災害與環境。同一自然災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異;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4)防災與減災。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應對自然災害的方法和應急措施。
2.地理選修5的課標要求
(1)列舉和舉例類:列舉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列舉蟲災、鼠災等生物災害帶來的主要危害;舉例說明中國防災減災的主要成就;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以1、2種自然災害為例,列舉適當的方法或應對措施。
一、凡中央各部、委、辦、局和外省、市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在滬投資,注冊設立的企業(簡稱市外在滬企業),自企業注冊之日起的兩年內,在本市購買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投資新建的商品房(包括內銷商品房或外銷商品房),減半收取交易手續費。
二、市外在滬企業在企業注冊之日起的兩年內,購買本市新建商品房,減半后的交易手續費標準為:“購買的(一般標準)新建內銷商品房辦理過戶時,按成交價格的0.04%向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產交易中心交納交易手續費;購買的內銷高標準商品房、外銷商品房辦理過戶時,按成交價格的0.25%向市房地產交易中心交納交易手續費。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給我國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質災害的頻度和規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給我國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質災害的頻度和規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地質災害對我們的影響必將在較長的時期內蔓延。
1.對地質災害的研究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地理、水文、地質、氣候環境復雜,由于復原遼闊,海拔絕對差大,氣溫跨度明顯,東西、南北差異極大。從而形成分布廣、危害大、種類多的地質災害特點。由于各種因素,近幾年我國地質災害頻頻發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人們還沒有從唐山大地震的悲痛中完全走出來的時候,5.12地震發生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打的我們措手不及。國內外對于地質災害的研究的歷史經過了一個比較漫長的時期,研究的趨勢由原始低級的定性化、粗劣化逐步演變成定量化、數字化。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國內的地質災害研究起步較晚,對地質災害的研究還處在探索階段。識別技術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完善地災理論體系建設工作,災害預測信息搜集缺乏,各部門聯動綜合協調處理災害能力較差等。在1970年以后,隨著地質災害發生頻率的不斷上升,迫使人們不得不把減災防災工作提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著手開始進行地質災害識別與評估。當前,國外地災研究人員多將精力集中在利用計算機建立數理模型上。雖然我國在“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的各項工作起步均較晚。但是能迅速的將其應用于地質災害方方面面的研究當中運用“GIS”將不同區域劃分基本單元,從而彌補了區域地質災害研究當中無法將自然單元為基礎的數據與以行政單元為基礎的數據進行綜合搭配問題的空白。
2.造成地質災害的因素及類型
2.1造成地質災害的因素
地質災害可分兩大類:第一類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又稱第一環境問題,屬自然地質災害;這些災害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第二類主要是由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稱第二環境問題,屬于地質災害。我國地質地貌較為復雜,高原、丘陵以及山地通常被地面切割破碎,造成地形陡峭,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質災害,對于平原地帶,也會由于不正當的人為活動而發生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人為活動加劇或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所帶來的危害性大大超過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人工濫伐森林資源,也造成土壤侵蝕、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并導致洪災的加劇發生。地質災害的發生跟氣候因素也是息息相關,其中降水、風暴、氣溫等氣候條件均能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尤其是降水方面,其強度、大小、時間長短都是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要因素,一般容易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
2.2地質災害的類型
按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和發生處所進行劃分,常見地質災害共有12類、48種。它們是:(1)地殼活動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2)斜坡巖土體運動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變形災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地裂縫)等;(4)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如煤層自燃、洞井塌方、冒頂、偏幫、鼓底、巖爆、高溫、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質災害,如建筑地基與基坑變形、垃圾堆積等;(6)河、湖、水庫災害,如塌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7)海岸帶災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蝕、海港淤積、風暴潮等;(8)海洋地質災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壩、淺層氣害等;(9)特殊巖土災害,如黃土濕陷、膨脹土脹縮、凍土凍融、沙土液化、淤泥觸變化、淤泥觸變等;(10)土地退化災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堿化、潛育化、沼澤化等;(11)水土污染與地球化學異常災害,如地下水質污染、農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災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層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3.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技術建議
3.1地質災害防治措地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 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一是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針對我國的地質地貌問題,要加強對地質災害的勘查工作,研究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發育情況、以及危險程度等,為建設全國地質災害的預警系統打好基礎。要想更好的防治地質災害,要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為預則地質災害以及評估災害災情等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和地質災害調查、評估、防治等方面法律法規,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杜絕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的發生。
3.2地質災害防治的具體建議
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的特點,要做好應急搶險救災工作。轄區企、事業單位要嚴格實行值班報告制度,及時上報值班電話和值班人員表,以便在災害發生后能在第一時間知悉災害情況,確保上報下達、傳遞到位。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理,根據地質災害的類型特征、分布活動的規律、形成條件、控制因素、危害程度的不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采取科學的防治措施,同時進行嚴格地質勘察和施工管理,并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進行綜合治理。
4.結論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本文在分析了地質災害產生的因素和地質災害的類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具體建議,以期能夠更好的降低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