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09:45: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在線課程的優勢,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13.2
一、 引言
繪本是一種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讀本,表達特定的情感與主體。而科學繪本則是科普知識與小故事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地、有趣生動地向幼兒展示其中的科學元素。由于科學的范圍很廣泛,設計自然生物科技、科技技術科學、物理科學等領域,因此在幼兒園的課堂教學上,科學繪本就不能以單一的形式來呈現。
二、 科學繪本對幼兒的作用
科學繪本是一種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讀本,包含著科學元素,天文氣象化學物理生物等,運用形象有趣的故事與圖片展示在幼兒們的面前。科學繪本教學在幼兒園中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啟蒙教育的有效途徑。幼師們通過挖掘相關的科學元素來開展幼兒的學前科學教育,及早地普及科學知識,讓幼兒們對相關的事物留有印象,有助于促進提升幼兒自然科學的素養。
科學繪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有助于為培養幼兒們的科學態度定下基礎,有助于培養良好的科學情感,激發幼兒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態度。二是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包括自主能動性、探究探索能力、基本認知能力、讀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幼兒們的健康有益的成長定下基礎。
三、 科學繪本的主要呈現方式
根據繪本中科學元素所涉及的范圍不同,內容的不同,科學繪本在幼兒園課堂上的呈現方式范圍以下三種:點帶面的方式、面呈現式和趣味貫穿式。
1. 點帶面的方式
有些科學繪本故事長,文字多圖片少,信息量多,那么教師就需要從某一個畫面或者某個內容為切入口,再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從該知識點切入,帶領幼兒們參與其中的動手小實驗,讓幼兒發現其中實驗的現象,探究其中的緣由。不斷地重復實驗,對比實驗,積極地培養幼兒對科學的積極的態度,不怕做不好,不怕實驗失敗。整個課堂實驗的過程中,科學繪本知識作為一個切入點、引子出現在課堂的最初,而中后段的實踐則不再出現,因為該類繪本信息量大,能在課堂上每一個細節都講解的效率太低,導致執行力度也低。若等活動結束后,可以把該類繪本放置在讀書角,讓幼兒們利用空閑的時間閱讀。
比如《十萬個為什么》中,物理科學的版本,它涵蓋著許多混合物分析的方法,有著黃豆小米緩和唔、鐵屑面粉混合物、水油混合物、鹽與泥的混合物,混合物的組合林林總總,其中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倘若靠幼旱乃嘉,讓其單獨地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以分離混合物來作為切合點,把混合物的類型分類,把每一種類型都設計實驗,這樣就會起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比如黑豆小米則用篩子就可以分離,這效果明顯易懂。然后做一個對比實驗,面粉與鐵屑的混合物,利用磁鐵便容易地將兩個物品分開。原因是這兩種混合類型比較貼合幼兒的生活,實驗材料也容易尋找,大班的幼兒的學習能力與操作能力對實驗也有一定的保證,其余幾種混合物可以作為課后延伸。這樣的方式技能保證課堂的有效性,讓幼兒真正地學會東西,感受科學繪本中的樂趣。
2. 趣味貫穿式
生命科學版本的科學繪本是主要講述動物的生理現象以及人體的機理,知識集中,畫面少,文字也簡單,非常適合小班的幼兒。幼兒的年齡以及群體的特征決定了科學繪本在課堂上呈現的方式,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有趣味性。對于字少圖少的繪本,老師可以直接以繪本為載體,帶領幼兒觀察畫面,閱讀文字,體會當中的主旨。想要充分調動幼兒的感觀,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讓好動的幼兒充分調動身體部位,親身感受與體驗,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對生物個體有所認知,激發幼兒對探究活動的興趣。這樣活動的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對身邊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如生物科學版的《十萬個為什么》中講解到動物進食的習性,動物因其進食習性分為三類:素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活動的最初,幼師讓學生辨別什么是餓肚子的聲音,在引出動物是時候要吃東西了。通過繪本,以說故事的形式,加上手腳的表演,生動形象地向幼兒傳授兔子、牛、羊、馬等喜歡吃草,是植食動物;而狗、老虎、獅子喜歡吃肉啃骨頭便是肉食動物;熊、烏龜、猩猩等便是雜食動物。為了加深幼兒的印象,可以采取做游戲的形式,比如動物乘火車,有三列火車,分別以上述的分類命名,讓幼兒們扮演動物,想要坐上喜歡的列車,就必須學會一個句式“我是XX,我喜歡吃XX”,還要動物與食物匹配正確才能坐上喜歡列車。在這樣的寓教于樂的情景中,孩子們才會有興趣學習,才能學得快樂。
四、 結束語
科學繪本在課堂上呈現是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符合現時幼兒的性格特點以及講學的趨勢。科學繪本的呈現方面并不像公式那樣,有個固定的模式,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科學繪本教學和引導孩子們閱讀繪本的過程幾乎一樣,只是內容更為深奧,可是流程依然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尋找答案,最后總結。科繪教學的方式同樣也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過程。
參考文獻:
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使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傳統教育、網絡教育兩個平臺呈現在廣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成為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的新視點。 什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陳至立部長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會議上指出:“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和學的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這是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目標與內容的一個基本的定義。 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通過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所謂“通過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教師與學生借助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式,進行一種基于信息技術這種新的認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學與學習過程,而這種全新的教學要靠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駕御和支撐。美國著名的”2061計劃”(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層次上提出了信息技術應與各學科相整合的思想。這項計劃的目標是要大力提升全體美國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按照該報告所給出的定義,“科學文化素質”特別強調應具有善于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信息技術三者結合在一起的思想與能力。為了著重培養這種能力素質的要求,“2061計劃”將現行中小學12年應學會的科學文化知識重新歸納為“科學本質”、“數學本質”、“技術本質”、“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人體結構”、“人類社會”、“技術世界”、“數學世界”、“科學史觀”、“綜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類。在這每一種新的學科分類中,都力圖滲透上述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信息技術三者結合的思想,因而在這樣的學科體系中,你看不到純粹的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地理和歷史這類傳統的學科分類。 加拿大在這一領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來,各地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驗不斷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合作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使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便于學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檢索、分析、評價、轉發和利用等技能;③不僅促進了班級內學生的合作交流,而且還促進了本校學生與全球性學習社區的合作交流,從而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即當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并明確提出“激勵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激勵學生去自主學習。 信息化社會延拓了傳統教學的物理時空,信息化社會需求的人才不再是僅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識,更需要具備信息素養,具備一種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自主學習態度和學習思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網絡、校園網和因特網(Internet)等。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整合,即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它們至少可以體現出以下特性,從而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1)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充分體現學習主體作用。 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此外,這種交互性還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在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中,連教學策略也可以選擇,-------可以用個別化教學策略,也可以用協商討論的策略。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按照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部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為了有效的認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種的主動參與活動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作用。 (2)計算機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作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即人類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信息和知識是密切相關的,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他還作了另一個實驗,是關于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 (3)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特性可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腦的聯想思維方式,用網狀結構非線性地組織管理信息的一種先進技術。事實上目前的幾乎所有多媒體系統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對信息進行組織與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組織一本書,就和傳統的文件或印刷的書籍完全不同,這時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話、一個詞)都按相互間的聯系被組織成正文網。這本書無所謂第一頁和最后一頁,從哪段正文開始閱讀,以及接下來讀什么都由讀者的意愿來決定。選擇下一段正文的依據不是順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間的語義聯系。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思維具有聯想特征。人在閱讀或思考問題過程中經常由于聯想從一個概念或主題轉移到另一個相關的概念或主題。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線性、網狀結構組織管理信息和按傳統文本的線性、順序結構組織管理信息相比較,更符合人類的思維特點和閱讀習慣。 利用多媒體的超文本特性可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例如:A、可按教學目標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體信息的各種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例如,語文教學目標通常有“聽、說、讀、寫”等四方面要求,相應的教學內容應包含文字、語音和視頻等不同媒體的信息,但是在傳統的印刷教材中,有關語音和活動影像的內容無法與文字內容組成一體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書、錄音帶、錄像帶三者各自獨立的形式,分別出版,既不便于教師的教,也不便于學生的學。與超文本方式組織的圖、文、音、像并茂的豐富多采的一體化電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語。B、可按教學內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學特征的各種教學資料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內容的每個單元均包含課文、練習、習題、測驗、對測驗的解答及相應的演示或實驗等,把這些教學內容相關而教學特征不同的教學資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無疑對課堂教學、課外復習或自學都是大有好處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實現這一點。但是若按傳統的線性、順序方式把這些不同特征的教學內容組合在一起則將成為雜亂無章的、讓人無法閱讀的大雜燴。C、可按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水平把相關學科的預備知識及開闊視野所需要的擴展知識組成有機的整體。因材施教是優化教學過程的重要目標之一,但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差異很大,要在傳統印刷教材中同時滿足基礎較差學生、一般學生和優秀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體電子教科書中這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設置和預備知識有關的熱鍵以及和擴展知識有關的熱鍵即可。
(4)計算機網絡特性有利于支持個性化教學。 信息資源要有較強的可選擇性,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主動求知的需要;滿足教師因材施教對資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師經驗的互動交流,支持教學系統內部已有和不斷產生的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支持網上教研活動及其活動結果的資源化因而更好地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從受教者的角度來看: (1) 計算機網絡特性有利于實現能培養合作精神并促進高級認知能力發展的協作式學習。 傳統CAI只是強調個別化教學,個別化教學策略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指導無疑是有好處的,但是隨著認知學習理論研究的發展,人們發現只強調個別化是不夠的,在學習高級認知能力的場合(例如對疑難問題求解或是要求對復雜問題進行分析、綜合、評價的場合),采用協作(Collaboration)式教學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網絡的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的結合有利于實現能培養創新精神和促進信息能力發展的發現式學習。 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獲取、分析、加工與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會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備的兩種重要的能力素質。這兩種能力素質的培養需要特定的、有較高要求的教學環境的支持,多媒體的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的結合,正好可以為這兩種能力素質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環境。眾所周知,因特網(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它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這些知識庫和資源庫都是按照符合人類聯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因而特別適合于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這樣就為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與此同時,由于學生從小就有機會在Internet這樣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對所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優選和進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據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顯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將得到關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學習與鍛煉,從而能較快地成長為既有高度創新精神、又有很強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紀需求的新型人材。 (2)計算機網絡特性有利于實現開放性教學。 開放性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協作學習和探討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發揮;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有利于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所謂可視化教學,就是將學生置于多媒體動畫、圖片、圖表、視頻、音頻等視聽資料和計算機網絡所創造的可視化時空之中,使其在“虛擬的真實”中探索、發現、理解、掌握、運用教學內容,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素質和能力的目的。可視化教學的素質與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感知”可視化 使學生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學生觀察到事物存在和變化的實質性細節,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樣可以大大縮短認知過程,減少由于學生經驗和觀察興趣的差異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礎差距帶來的學習疑難和教學困惑。 B、“想象”可視化 想象力的培養是創造性素質和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想象思維的基礎對象是事物存在及其變化的時空特征,學生利用可視化的時空圖像進行想象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最有效的方法。 C、 知識”可視化 知識是人對事物存在方式及其變化規律的認識。它表現為概念、方法、規律等各種抽象形式。學生往往會死記硬背,或者是工于對知識內涵的邏輯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識所描述的對象的真正行為。用大量凸顯內涵要素的抽象或具體形態的外延表現內涵,是使學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識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視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規律和形式邏輯從已知發現未知的思維過程。在推理過程中用可反饋的信息進行干預,是訓練推理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視化 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體學科中人們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認識論、方法論,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簡單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對學生表達清楚。但學生掌握這些思想對學科學習至關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將對學生理解學科思想、培養學科素質產生巨大影響。 F、 “觀念”可視化 觀念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基本出發點。建立認識一類事物的觀念是認識事物最重要的過程。所有學科都建立在觀念基礎之上,學科的基礎性發展也體現為觀念的變化,突破觀念束縛是創造性素質培養的核心。但一般學生對觀念的理解很困難,將觀念描繪成可視化的資料非常重要。 (3)計算機網絡特性有利于實現持互動化教學。 1)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實現知識挖掘。 隱性知識是人們已經認知但未能用各種媒體表達出來的知識。這類知識具有很強的活躍性、創造性。應當鼓勵學生不要僅僅從書本上學習,還要學會從交流中、從信息資源中學習。隱性知識一般有兩類,一是尚存于人腦中的知識,如經驗、意識等等;二是隱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經過智能系統對這些信息的篩選、分析方可挖掘出來的知識。顯性化是指通過互動的教與學過程,將隱性知識轉化為能夠用媒體表達的顯性知識的過程。 2) 使隱性知識共享、互動,實現知識創新。 存在于人腦中的隱性知識的開發一般是在交流活動過程中完成的。創造交流環境使人們共享大家的隱性知識,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進行集體創造的意識和能力。 信息技術整合讓信息技術有計劃地應用在各學科教學中,同時也各科教師在具備把握信息技術,自覺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有意識、按步驟地給學生提供適當的訓練機會,學會利用當前的信息環境獲取知識。為此必須要求教師改變舊有的學科觀念,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具備不斷更新知識、創造新知識的能力;同時,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教材觀,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當前的教材內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斷豐富和更新。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廢掉各模塊間的阡陌,根據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以及學生的特點,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設置相關的課題內容,并且按照課題難度的大小安排學習順序和課時;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教學觀,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學方式都必須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能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 2、李藝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科 《中小學信息文化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問題觀察報告》 3、吳季松,“論知識經濟”,《光明日報》, 4、鄧立言,“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建設之我見”,《教育研究》
轉貼于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07)01-0016-03
[收稿日期]2006―12―18
[作者簡介]蔡利平(1962-),男,江蘇人,博士,美國普渡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一、西方學者對中國游客的描述和認知
中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使得中國旅游者這一群體越來越多地獲得西方的學者、業內人士及普通大眾的關注。西方學者及媒體對于中國旅游者的認知可以分為否定拒絕、被迫接受、肯定重視3個層面。對中國旅游者持否定拒絕態度的最具代表性的學者是“Scenic Sports:Chinese Tourism,the State,andCuhural Authority”一書的作者,澳大利亞人類學家帕爾(Pāl Nyíri)。在這本出版于2006年的新書中,作者武斷地認為中國政府劃定景區景點的目的在于通過對民眾的文化控制來保持其權威性,而中國的旅游者則被作者描述成一個被動的、無知的群體。帕爾(Pāl Nyíri)在書中指出,“(中國旅游者)是一個對傳統旅游文化了解很膚淺的群體,這個群體缺乏自己可以運用掌握的行為準則(one which was poorlyversed in the literati tradition beyond its superficial signsand had no code 0f travel behavior at its disposal)”。雖然作者過去時態的使用會減輕21世紀中國旅游者對其評價的憤怒,但是該書作者在整部書中對中國游客的描述都是基于這種論調。
本書是作者根據其在中國3個景點旅游的經歷所著。他在書中的描寫處處顯示出西方人作為旅游者因其自以為成熟的旅游行為及較高的品味而所具有的優越性。帕爾(Pál Nyíri)在書中引用了一些旅游指南(如Lonely Planet,Rough Guide)和西方旅游者的觀點,以此證明西方游客所希望在中國景點看到的原始性和原真性已經被大批涌入的中國游客而破壞。作者進而責備中國人對現代化的理解,而且認為中國的許多專業西方背包客市場的旅游服務商已經接受了這種觀點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帕爾(Pá1 Nyíri)對中國出境游客持同樣的否定批評態度,并認為其不規范行為與新移民和中國社會對現代化誤解相關。帕爾(Pál Nyíri)指出,中國出境游客不懂得欣賞西方國家景觀的真正含義,并且對中國新移民和中國政府對媒體的控制進行了批判。帕爾(Pál Nyíri)還進一步推斷說,隨著中國出境游客的增多,中國政府將會對出境游客的思想進行管制,并且“將其文化權力強加于國外的景區(willattempt to assert its cultural authority over foreignlandscapes)”。帕爾(Pál Nyíri)的觀點使得讀者進一步認為,中國政府對出境旅游業的大力支持,是其獲得全球霸主地位的第一步。
很明顯,帕爾(Pál Nyíri)是透過帶有殖民主義殘渣色彩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中國旅游業及中國游客的,他使用西方世界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旅游者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的群體。雖然該書是基于帕爾(Pál Nyíri)個人的觀察及對一些二手資料的總結,但還是獲得了兩位研究中國的學者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該書的“表達方式使其有可能適用于本科生教育(presented in a way that makes it plausible forundergraduate use)”,并且“對旅游研究,尤其是中國的旅游研究非常有幫助。對于非中國學者進行旅游的跨文化研究,文化經濟學研究,甚至景觀研究都大有幫助(fo great interest in tourism studies,the Chinafield more generally.and to non-China specialists withinteres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m.thecultural economy,and even landscape studies)”。因此,雖然這本書可以被看作是西方人因為中國旅游者這一休閑階層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國游客的大批涌入而感到不安并且否定的一個特殊案例,但是,以帕爾(Pál Nyíri)的觀點為代表的對中國旅游業及中國旅游者的認識是不能被忽視和低估的。
二、亟需研究的課題
中國消費者對旅游的需求還將持續高速增長,然而整個世界的旅游市場對于這種前所未有的增長尚未完全做好準備。各國普通民眾與中國旅游者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心理上的、社會上的以及文化上的差異還將影響其對中國游客的接納和歡迎。雖然諸多政府及企業迫不及待地為中國旅游者鋪上紅地毯,但是他們對中國旅游者卻缺乏了解和認識。國外旅游業界對中國旅游者的認知主要來自于非常過時的信息源,如上個世紀的中國電影,或是有偏見的信息源如帕爾(Pál Nyíri)的書。目前國外學術界或是大眾媒體中針對中國旅游消費者的詳實可靠的研究屈指可數。而在國內,在堪稱旅游學術界期刊翹楚的《旅游學刊》最近的3卷期刊中,只有不足8%的文章對中國旅游者進行了研究。中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對中國消費者認識上的匱乏,使得對中國旅游者的研究成為一項緊要的研究任務。筆者認為,目前應對中國旅游者進行3W研究,即游客動機分析(Why)、游客組成成分分析(Who)及游客需求分析(What)。
1.游客動機分析
目前學術界有很多關于旅游動機的理論及實證研究。但是這些理論及相應的實例分析絕大多數都是基于對發達社會和西方國家消費者的研究。也有極少數研究是面向非西方文化的較發達地區的消費者,如日本(Cai and Combrink,2000;Cha,McCleary and Uysal,1995)和中國臺灣(Jang and Wu,2003)。這些理論模型以及實證研究的成果很難適用于對中國大陸的旅游者的認識,因此,學術界亟需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對中國旅游者的旅游動機進行多方位的調查。在不排除借鑒基于西方發達社會構建的理論模型的同時,重點還應著力于構建中國游客動機的概念及理論模型。定性方法中的扎根理論方法(grounded theory)不失為一種恰當的研究機制。作為一種誘導性研究方法(相對于推斷性研究方法和定量方法),扎根理論方法在本質上不是將研究發現從樣本引伸至其代表的群體,其取樣過程也“不是基于特定的人群、時間等,而是基于概念的產生及其特征、層面和不同形態的發現(the sampling proceeds notin terms of drawing samples of specific groups ofindividuals,units of time,and so on,but in terms 0fconcepts,their properties,dimensions,and variations(Corbin and Strauss,1990))”。
2.游客組成成分分析
西方國家對中國旅游者的認識是帶有偏見的。更糟的是這種偏見和無知又使得他們將中國旅游者看成是一個行為和特征一致的群體。因此中國旅游者這一巨大的消費群體己使一些目的地國家開始擔心由于中國游客的大批涌入所可能導致的大眾旅游的復興。對中國旅游者的組成成分的分析尤其是市場細分的研究能夠使他們深層次多方位了解中國旅游者,緩解目的地國家的這種憂慮,并為不同的中國游客細分市場提供差異化服務。從而能夠將中國旅游者作為獨立的個人對待,而不是因其來自于某一特定地理區域而主觀認定具有同一性的群體。除了人口統計學的特征之外,對中國游客成分的分析還必須以整體的和動態的方法考慮其心理、社會、文化和經濟背景。整體的方法可以避免盲人摸象,而動態的方法則可以克服適用于穩固社會的研究方法中的缺陷和漏洞。在穩固的社會中,多數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都可以獲得來自長輩的關于自我期望、對社會的期望以及在社會中的自我定位的清楚的有條理的指導。而中國則很難被定義為一個穩固的社會。在過去的幾十年內,中國經歷了飛速的經濟發展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價值觀的變化。這些變化造就了中國旅游者這一特殊的群體。對于扎根于這一特殊群體的中國旅游研究者來說,對中國旅游者進行組成成分分析和市場細分的研究有其獨特的優勢,將對了解其旅游行為模式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
3.游客需求分析
目前,對中國國內旅游的一些細分市場的需求研究已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對銀發市場或是購物行為的研究(Li,Cai,and Wu,2005)。在中國出境旅游方面,蔡利平等曾對中國出境游客在美國和東南亞主要活動進行過分析(Cai,et al,1999;2000)。但是總體說來,對中國出境游客的研究的英文文獻至今仍很少見。而且已有的研究雖然在中國出境旅游發展的早期對中國游客的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出境旅游的高速發展,這些研究結果已不完全適用。同時,由于當初出境游的行程都是由旅行社安排,這些活動是否能夠反應旅游者真實的需求和愿望也值得探討。雖然隨團旅游仍是中國出境游的主流,但是行程的安排已逐漸多樣化和復雜化。縫隙市場或是特殊興趣的游客群也在逐漸的形成,如豪華市場和大學生市場。更重要的是,中國旅游者已經能夠獨立作出旅游決策,從選擇旅游目的地到選擇住宿。越來越多的游客不滿足于簡單的觀光,而是希望在旅游中獲得休閑體驗。同時,自助旅游者和回頭客的比例也在不斷的增加。這些發展迫切要求學術界做出相應的反應,即對中國出境游客對境外旅游體驗的需求及愿望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對游客對旅游產品特征的偏好的研究必須與其對旅游服務的感性評價相結合,對游客的滿意度的分析除了包含對服務提供者的評價外,還應包括游客對目的地的文化的了解和欣賞,以及與當地居民的關系。
新一輪課程改革,由于影響的是龐大的社會群體,加之剛性的政府行為推動,已經將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必將是一場對社會有限教育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與之配套的是全國教育行政機關、教學研究機構、專家的強勢能量導向,各學科的課程改革理念應當說已經滲透到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之中,一種課程改革精神正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從教學行為主體定位到教學手段多樣化,從互動關系到多元的評價體系,都給我們的課堂和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對廣大教師而言,這場改革也是教師與學生、與課程資源共度的生命歷程和共創的人生體驗。廣大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互動交流,教學氛圍濃厚,師生關系融洽。特別是在語文學科中,《標準》關于“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論述,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新的課堂強調注重學生的體驗,因為沒有學生自己去讀書、感受、理解的過程,任何語文教學行為都是無效的。在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中,在感受到課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歡愉中,在對待語文這一帶有濃厚民族文化的學科教育之中,教師應當多一些反思和自省。我們必須考慮我們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一、語文教育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語文到底是什么?向無定論,但是相當專家學者都強調語文教育有以下幾個層面:①語言文字,主要是語言的實踐和運用;②語言文學,這是比較高的形態,關注學生的精神、態度;③語言文化,是讓學生對世界有獨特的認識。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還是幾種說法的綜合,都不可否認傳統語文是一種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創造性想象的沉淀,語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學物理等自然學科,帶有深深的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紐帶,語文是我們生存生活的一種方式,是根植于我們血液之中的一種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終通過語文潛移默化維系著我們的民族文化、禮儀社交、文化教育價值等諸多方面。可是,現在一些學者認為要貫徹《標準》,就必須破除舊的傳統理念;認為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保守落后,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非常危險的。傳統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詞,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并不矛盾,對現代教育有著基礎性的重大意義。可以說,沒有傳統語文教育和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今天新課程理念就失去參照和基礎,“忘記歷史,就注定要犯歷史的錯誤”,這是有教訓的。而且,基礎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革命,必然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的過程,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
二、新課程理念下,做好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其實和現在常說的“大語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在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任何輕視忽視語文教育傳統這一中華民族母體文化傳統、割裂歷史傳統與現實的血脈聯系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在課程改革中彰顯優秀教育傳統,重視民族文化自覺性的回歸。而《標準》的三維目標無不體現了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的影響。
1.關于知識與能力。從總體上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絕大部分教師改變了傳統教育中只注重知識傳授的不足,而將學生學習能力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這是對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確實,在千年的“學而優則仕”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下,傳統語文教育這一塊出現了“繁、難、偏、舊”的局面,老師實施的是“題海戰術”,有的是“頭懸梁,錐刺骨”的精神,搞的是“口舌生瘡”、“皓首窮經”的苦學。而且在訓練的內容上,傳統語文重讀重寫而輕視聽說,甚至以“沉默是金”、“口訥不能言”為美德,強調灌輸,這些當然已經和現在新的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但是,我們更應該注意到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巨大影響意義。新課程三維目標之一就是“知識與能力”,反觀我們的課堂,學生敢于質疑,大膽評議,整個課堂氛圍濃烈,這的確有利于彌補傳統語文教育死氣沉沉的不足,給沉悶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大部分課堂學生沒有寫字、沒有練習,呈現出虛浮的熱鬧。試想:學生基本功沒有了,還談得上什么能力?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楊再隋指出:這些語言訓練不落實、不到位的課堂很“虛”。因此,在新課改理念下必須重視學生寫字,加大對學生書寫指導,寫字習慣的培養。現在學生識字效率低,學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沒有練字習慣,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再不指導練習,結果就無法想像了。我國語文教育傳統有一套訓練認字識字方法,應該將基礎知識重新放到應有的地位,否則能力就失去了基礎。可喜的是,新課標理念下語文教育重現“書聲瑯瑯”,比以往更加重視寫字,要求“以讀為本,以讀為根”。而且從國家發行的教材來看,仍有許多我們祖先遺留的精華,比如在小學就增加了文言文,在課文后面就增加了“我會認”、“我會寫”等項目,反映了新課程對語文優秀傳統的吸收,這不能不是說一種自覺的對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2.關于過程與方法。在“過程與方法”這一塊,可以說這是新課程在提法上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最大特色。傳統教育強調結果、輕視過程,教學方法單一。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更新了觀念,提升了課程意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多媒體調動學生興趣,不能不說這比傳統的語文教育進步了些。但是,對照《標準》,我們發現在新課程理念下倡導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對傳統語文教育繼承了更多,或者就是換了另外一種說法。因此,我們更加關注如何將這些優秀的教育傳統滲透于現在的課堂。
(1)《標準》具有濃厚的關注全體思想,關注全體學生,而傳統教育中早有“有教無類”思想。我們要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著重關注全體學生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2)關于個性發展。傳統教育中的“因教施教”早已成為教師學生耳熟能詳的詞語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將班級授課制和培優補差結合,怎樣組織課外活動來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求。新課程理念下要進一步大力倡導個性化學習和個性化評價。
(3)師生關系。新課程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民主教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才有良好教學的氛圍。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提倡“不恥下問”、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種傳統的思想可以說對后代特別是現在具有深遠的影響,也正是傳統教育中“教學相長”思想的體現。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一定要民主,師生要“對話”,特別是要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實現共生共創,師生互相促進,雙向成才。
(4)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本次課程改革,凸顯了對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現在課堂出現了“虛、假、雜、鬧、偏”的現象,這實際上是對我國優秀教育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吸納不夠。在新課程理念下,一定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落到實處和注意老師的引導。這也是與語文教育優秀的傳統一脈相承的。①啟發誘導。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第一原則就是啟發原則。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要將語文課上得充滿感情,充分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第一老師”,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真正將學生調動起來。②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在新課程理念下,必須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根據認知規律,強調“反復學習”,強調知識再現。③重視文本,挖掘課程資源,擴大閱讀量。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學手段多了起來,多媒體教學擺到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認,作為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文本卻被置于一旁,這種狀況令人擔憂。一些專家教師為此進行了呼吁。《標準》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相比《標準》出臺前,這已經是提高了要求。盡管如此,與傳統語文教育的閱讀量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傳統語文教育強調“博聞強識”,朱熹強調“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也必須遵守從“積累”到“感悟”的學習規律。人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必須是在一定的語言材料上積累起來的,如果斥之以“死記硬背”而加以指責甚至徹底拋棄,既是對傳統的不尊重,也是對《標準》的誤讀。在新理念下,要將各種閱讀方式結合起來,注重思考,提高學生語文能力。④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在知識獲得方式、師生作用關系、知識結構水平、學生年齡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發現性學習注重學生對獲得知識的體驗和獲得知識過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由于接受性學習的高效性以及發現性學習存在對學生基礎的要求比較高的局限性,注定了教師要將二者整合,真正貫徹“以人為本”的過去和現在都奉行的思想。
3.關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標準》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總目標是基于人的終身需要和諧發展所應具備的綜合素養而提出來的,它的基本精神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思想,思想性與審美性的統一”。《標準》精神和傳統教育的價值取向相比,二者是統一的。
(1)都非常重視德育教育。傳統語文教育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將思想道德放在首位,無論是《三字經》、《名賢集》還是《弟子規》等,相當多內容都是進行思想道德說教的。當然,以孔子《論語》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其核心是“仁”的思想,他提出“君子務本,本立而生”,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一個能為人民大眾謀福利的人。而《標準》對人的發展要求不正是從這一思想出發嗎?可以說,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中,道德的基礎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現在的課堂中,相當多的教師并沒有根據文道統一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感染滲透。因此,《標準》將“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不可少目標,對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的傳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視教學情感磨礪志氣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傳統語文教育對此是非常重視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在也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說,說明興趣和情感是推動學習的巨大動力。所以,《標準》特別注意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特別是現階段,影響學生學習的不良因素很多,加之學習本身就是一項很苦的勞動,如果教師經常將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尚書》)、“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頭懸梁,錐刺骨”(《孟子》)等身處逆境而奮發圖強的故事用來激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多以“知識改變命運,”激發學生刻苦學習的志向,以各種課程資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學以致用,身體力行”,加上教師的言傳身教,一定可以為學生的不同發展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當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而優則仕”、賺大錢、娶美女、做官是傳統教育中過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現,而且在傳統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傳授知識方法過于機械,傳授手段過于陳舊,容易讓人封閉保守、墨守成規而變得迂腐,這的確是與現在社會發展對人的多方面素質的要求是不適應的。但是不可否認,傳統語文教育無論是道德文化傳承上還是教育思想上的巨大作用,對今天的教育影響是深遠的。它存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要求其實就是語文教育傳統的另一說法或者是與傳統交融后衍生新的意義。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不僅不能對傳統語文教育理念全盤否定,還要時時刻刻將傳統中優秀的思想和做法發揚。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課程與語文教育傳統的交融點并加以吸收和發揚,這樣就會實現我國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的自覺性回歸。
參考文獻:
[1]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竇桂梅.玫瑰與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一、為過程性教學目標的落實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外因,這種外因只能通過學生的內因才會起作用。因此,教師要在未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研究之前,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知識經驗、能力水平適時、巧妙地設置使學生感到真實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才能進入有效的學習狀態。不然的話,學生的各種感官不能被調動,思維不能被激活,不能積極主動的進入學習情境,也就體現不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沒有向下一步分析探究的自然過渡,他們會對下一個過程感到突然和不知所措,自然也會影響下一個過程的有效進行,從而影響過程性教學目標的落實。情境設置還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新知識的產生、發展和規律揭示的各個環節,都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適當的設置情境來一步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研究探索過程自然有趣和富有激情。
二、通過使學生經歷新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落實過程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從而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許多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也是數學思想方法的孕育、發展過程。教學中只有對知識內容深入剖析,讓學生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才能把融于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挖掘出來,也只有通過這個過程,才能更有效的培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這是過程性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
在新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準備,周密安排,精心策劃。在合理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引入新知識以后,把整個研究探索過程分成幾個步驟。如對事物的觀察比較、發現猜想、分析驗證等,各步可設置重點提問、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等活動。各項活動要把握的原則是:提問要適時、有效,不要隨意提問,更不要不注意研究問題的梯度,提出的問題跨度過大,使學生不好回答或不利于學生的有效思考;采用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時,要認真考慮哪些問題值得討論,這些問題應是研究探索的問題的關健環節或學生意見有分歧、思維有障礙的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和小組的合作交流都要有個人充分思考和小組充分發表意見的時間保證。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各小組,了解掌握討論交流情況,以便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掌控。教師不要因怕教學任務完不成而壓縮學生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時間,要避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得不到時效而影響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猜想結果的驗證和最終結論的形成都要由學生自己做、自己說,不妥之處由學生自己完善。方差公式的研究學習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不少老師說,只要記住公式,會用公式做題就行了。豈不只這樣糊里糊涂地給學生一個公式,學生不知道公式是怎樣產生和發展形成的,記不住,用不活,當然也談不上落實過程性教學目標。“方差”是在學習了平均數、眾數、中位數以后學習的,教學時老師可這樣引導:生活實踐中有時候需要比較兩組數據的波動大小,用兩組數據的平均數能說明問題嗎?能與不能讓學生舉例說明。用平均數不能說明,我們用眾數或中位數能說明嗎?仍不能說明。我們能不能用平均數做一個標準量,求出每組數據中各數與平均數的差,通過這兩組差值來比較呢?請大家動手試一試。通過這些差值也很難看出這兩組數據的波動情況。我們把兩組差值分別加起來如何呢?顯然,由于正負相抵,用求和得到的兩個數也不能說明問題。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個辦法避免正負相抵,使問題得到解決呢?學生通過討論,一定會知道只要把每一個差值求絕對值或進行平方,然后再求和,和數大的那一組數據的波動性就大。研究到此,問題解決了,方差公式也產生了。這個公式不是通過什么數學原理、公式推導出來的,是人們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而設置的。這是一個新知識的誕生過程。
一、創建科技先導型企業,有利于發展我國的規模經濟,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批有實力、有活力、效益好、競爭力強的科技先導型企業,直接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其中一部分產品,填補發國內空白,替供了進口,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四通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些科技先導型企業,利用高新技術成果實現了技術發展的跨越,已成為我國新興的的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創建科技先導型企業,是時代賦予的發展機遇,它有利于政企分開;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利于實行企事業單位的結構調整;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國有資產運營體制;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有利于我國規模經濟的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追求產值最在化,利潤最大化,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二、創建科技先導型企業的基本思路
科技先導型企業是指不斷研究、開發、吸收和應用現代高新科技技術,并使之轉化為本企業的現實生產力。它既包括以科研為的企業,也包括以生產為主或兩者兼顧的企業。它是以一個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或企業為核心,以高新科學技術為先導,通過投資、生產經營、協作等具有輻射力的手段,凝聚了企事業單位的科研、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形成具有整體經濟實力的縱向經濟聯合組織。
1.特點
(1)它是以科技為先導、贏利為目的、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產品生產者和商品經營者;它們生產的產品,不只是無形的科技成果,同時具有與其他產品一樣的有形的科技成果。
(2)它是一個以緊密型聯合為基礎的具有多種形式的多層次聯合體。
(3)它是一個以科研單位或企業為核心,以高新的科學技術為凝聚力的企業。科研單位應該成為企業的心臟。科研單位在企業中領導的核心作用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只能是依靠不斷推陳出新的高新現代科技成果。
2.指導原則
(1)堅持政策導向的原則。建議國家、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科技先導型企業政策導向。
(2)堅持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和管理科學的原則。
(3)堅持自愿、互利、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4)堅持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杠桿為準則,以效益為目標,以產品質量為生命的原則。
3.突出“科技先導”機制
科技先導型企業的內部管理與一般企業的管理方式有許多相同的方面,但它必須突出“科技先導的”機制;從組織、經營、生產、計劃、干部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有利于“科技先導”機制的充分發揮。
4.核心企業或核心科研院所主要功能建設:
(1)市場功能。它以科技為先導,進行全面、深入的市場分析。對市場結構、競爭對手、產品等進行分析,提高市場問題,確定合理的市場戰略;明確市場定位,市場領域是什么;采用何種經營方式;運用何種市場經營手段等。
(2)資產經營功能。確定投資經營的組織形式、合理的產權形式、資產經營指標;實行有效的資產管理;實行財務控制等。
(3)組織協調功能,分析同類企業競爭關系和不同類型企業的協調關系,根據市場需求來調節企業結構等。
(4)融資功能。確定企業的融資決策:渠道、方式、期限、金額等。
(5)投資功能。確定企業的投資決策:投資比例、期限、方式、金額等。
(6)開發管理功能。包括人才、市場、營銷等功能。
(7)政策功能。對產業、行業的發展有合理的認識,提出政策性建議及企業發展的規劃等。
5.途徑和模式
創建科技先導型企業可根據不同成員單位的素質、人員結構、產品分類、消化吸收技術的能力不同,大致有以下幾種模式:
(1)科研院所聯合生產企業,組成科技先導型企業。其聯合形式或是科研院所對企業進行兼并,或進行吸收或合并,或把企業作為協作基地。不斷形成研究、開發、試制、生產、銷售一條龍體系。這種兼并、吸收或合并就百1加1大于2,而不應是1加1等于2或小于2。這種模式以科研院所為中心,以高新科學技術為動力,科研院所執行領導職能,而下面的企業則是處于從屬地位。便如我院某所兼并船舶總公司新中動力廠,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使其形成一個按現代企業機制運行的科技先導型企業,進而將成為動力裝置(船用、陸用)的高科技孵化器。他們決心抓三年、立五年、見十年,使企業成為以科技開發為主體、科工貿易為一體、既具規模又具影響力的科技先導型企業。
一、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現狀
現階段在大規模網絡開放教育引起的全球高等教育深入變革的形勢下,我國各高校也紛紛展開了在線教育的實踐活動與探索工作。我國教育部在2012年下發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2013年進行了多年教學及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我國逐漸展開了傳統精品課程的升級轉型[1]。為了確保在線開放平臺及課程建設與我國國情相適應,加強組織管理,促進課程應用,2015年我國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考察課程教學資源與內容、教學活動與評價、教學方法與設計、教學影響與效果、團隊服務與支持等要素,通過先建設應用、后評價的方式,我國在2017年認定了492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認定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結合本校課程建設實踐工作,進行課程建設規范要求,從而進行課程考核標準的制定,加速與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有效對接,切實促進課程建設水平的顯著提升。職業教育與院校課程資源建設要與實踐相結合,需要從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開發設計校企合作在線課程、建設在線課程資源平臺、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課程實施與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建設。
二、當前制約職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主要因素
1.對在線開放課程標準缺乏深入理解。現階段仍然有很多教師認為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只是簡單的視頻錄制,對教學內容的電子化與視頻化,因為視頻資源較為枯燥冗長,降低了后期在線開放課程的使用率。通過相關實踐總結發現,在線課程中不能按照傳統課時錄制視頻,而是要結合教學知識點錄制相關視頻,成為不同知識點的綜合性微視頻,通常情況下需要控制時長在15分鐘范圍內,6—8分鐘時長最適宜,并且還需要配套與知識點相對應的電子課件、教案、電子教材、圖片、動畫、測驗、討論等教學資料。結合這些教學資料進行資料庫的建立,便于任課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特征有效組合教學資源,同時還要建設移動通信及互聯網課程系統,確保其具有多場合、多終端使用功能。2.教師缺乏較高建設課程的熱情與積極性。在建設在線開放課程過程中,因為時間較短且任務量大,青年教師成為中流砥柱,但是存在積極性不高的現實性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青年教師缺乏足夠教學經驗;其次,部分教師存在“輕教學,重科研”的思想,只是簡單地認為做好日常教學工作就行;最后,在建設在線開放課程時需要處理大量的動畫、視頻及圖片等電子資源,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信息化技術操作要求,而大部分教師是非科班出身,在操作處理中面臨的困難較大,從而降低了教師建設課程的熱情與積極性。3.整個課程建設未能充分落實且缺乏市場化。通過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在建設在線開放課程中投入大量的物力與人力,大多數都已經流于形式,大多數課程建設都是為了應付完成不同項目以及學校的檢查,項目驗收合格之后就很少有人問津在線開放課程,主要有兩種因素造成這種現象的出現[2]。首先,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的相關教師在項目驗收后便不再投入相應精力維護課程,造成整個課程內容出現落后陳舊的情況,無法與時俱進,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現階段因為在線開放課程存在不合理的經費分配方式,在建設項目申請過程中,并沒有對課程后期維護經費給予充分考慮,并且在當前經費審核體制下,很難審核后期維護經費。在建設在線開放課程過程中,只重視了學校學生及任課教師的使用需求,對企業及社會學習者要求未能給予全面考慮,因此需要將市場機制引入到后期維護及教學內容中,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增加,為后期企業培訓奠定基礎并提供條件,并且為課程后期維護找到資金投入渠道,促進在線開放課程實現良性、可持續性的市場化運作。
三、加強職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有效途徑與應對策略
二、分析的構架
開放在線課程,名詞中界定語為“開放”,核心詞落在“在線課程”上。因此,如果要對開放在線課程進行分析,可以針對圍繞界定語和核心詞進行。根據哈吉特•歇樂泰等在對以色列開放大學技術教學應用項目實施的分析中所采用的三維架構,以遠程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方法為指引,這里使用技術應用、教學法和機構三個維度的分析框架對開放在線課程進行分析[5]。分析框架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利用分析框架,從技術、教學和機構三個維度圍繞四個問題對開放在線課程進行分析:在線開放課程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會引發教育的根本性變革嗎?在線開放課程為什么給中國教育界帶來如此大的觸動?從遠程教育的視角出發,在線開放課程有什么樣的特點?在線開放課程給遠程教育課程和教學帶來了什么變化?
三、開放在線課程的分析
(一)開放在線課程會引發教育的根本性變革嗎?
1.問題分析開放在線課程為教育機構或教師通過互聯網向學習者提供了無參與限制的遠程在線課程。從機構維度來看,開放在線課程是真正向所有學習者開放的課程,任何人只要使用設備登入網絡,就可按需要選學課程,無需先注冊進入任何教學機構,也不需要支付學費。從支持媒體和技術維度看,開放在線課程利用網絡課程和實施遠程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都在網絡中開展,需要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及其中各種模塊的功能來支持教學、學習和管理各個環節。從教學維度看,學習者在課程學習中可以隨時進入、隨時離開,自主決定參與課程學習的程度,乃至是否繼續或結束學習;就教學組織方式而言,開放在線課程的教學計劃齊備、過程完整、教學組織較自由和管理較寬松;就教師而言,參與課程的學習者來源和數量都不明確,在學情況隨時變化,因此教學活動的組織需要考慮隨時變化的學習者和不確定的參與度,不確定性較高。從以上三個維度分析可知,在網絡技術和在線教學平臺的支持下,開放在線課程中學習者具有更大靈活度和自主性,學習者在學習進程、學習地點、學習環境等方面高度獨立自主,可自主決定課程學習參與程度和繼續與否,因此帶給學習者新意。也正因此,其在管理上和教學活動組織上比一般遠程課程更需要技術的支持和靈活教學組織策略的實施,帶給教育機構和教師新的挑戰。但在教學實施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等方面,開放在線課程并非是一種全新的課程形式,其教學過程與遠程教育中的在線課程教學沒有本質變化,較大的區別就是免費學習和自主參與。因此開放在線課程的開放是指向所有學習者的開放和對所有學習方式的開放,是對遠程教育“開放”宗旨的最大化彰顯。開放在線課程給常規教育帶來的是“開放”觀念、程度和范圍上的沖擊,而不是課程形式、教學方式和方法上的根本變革。2.案例分析:MOOC、LOOC與BOOC等多種形式的在線課程MOOC是具有了“大規模”和“開放”兩個特點的在線課程,它的實現過程體現了遠程教育課程的特點:教與學的分離、在線教學活動及教師學習支持服務實現的教與學再度整合。這類課程的學習有計劃、管理和學習安排,學習者利用網絡平臺、手機通訊軟件等自主地學習,但如要取得認證需服從課程的管理和完成指定的學習任務,這與其他在線遠程教育課程是相同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對學習者的限制較少,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某一MOOC的學習中,沒有地理、院校、基礎學業水平和專業的限制,更沒有考評的限制,可見MOOC是在線課程中“開放”給全球學習者的那部分課程,只是在線課程中的一部分。當前除了MOOC這種開放在線課程外,還有LOOC(LocalOpenOnlineCourse)、SOOC(SmallOpenOnlineCourse)和BOOC(BigOpenOnlineCourse)等多種形式的開放在線課程,也有如小規模個別化在線課程(SPOC)等其他類型的在線課程。無論在線課程的具體形式如何變化,教學過程如何調整,從遠程教育教學的觀點看,它們都是遠程在線課程,都利用技術實現了遠程教學過程和教與學的再度整合[6]。因此,拋開現象看本質,作為免費開放給公眾學習的在線課程,開放在線課程并非是一種革命性的全新課程形式,它只是真正開放了教與學完整過程的在線課程。開放在線課程是遠程教育“開放”理念真正的實現,是開放層次的擴展。
(二)開放在線課程為什么給中國教育界帶來如此大的觸動?
德國詩人海涅說過:“聰明人推出新思想,愚昧人將它廣為傳播。”這種傳播是指沒有經過思考的人云亦云,因此在新理念和新想法出現時,要思考并了解它們被認同并傳播的原因。三年來開放在線課程給我國教育界帶來的觸動和影響很大,在大家廣泛傳播這個觀念時,更需要思考其中的原因。1.開放在線課程給教育機構帶來的觸動從機構的維度來看,開放在線課程的出現,讓教育機構(如普通大學和開放大學)不得不思考自己在課程開設、課程管理和課程營運上的變化,因此必然引發機構對決策、管理和發展的思考。對教育機構的分析,可以用SWOT分析模型(如下圖所示),通過確定教育機構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及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來進行。對普通大學和開放大學,開放在線課程帶來的機遇與風險、優勢與劣勢各不同。(1)普通大學的分析普通大學在學科和師資積累上具有絕對優勢,多年人才和學科發展的積累對開設高質量的開放在線課程可說是“儲備充足”。同時,普通大學由其學術聲望、嚴謹的教學及完善的管理而產生的社會認同度通常較高,如果開設在線課程,對學習者的吸引力大,社會影響力也大[7]。利用已有的優勢,普通大學在開放在線課程到來之際,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策略、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變化開設在線課程,從容應對,既擴大學術影響力,為社會提供基于課程的教育服務,還能為更多的學習者提供開放的學習機會。普通大學完全有基礎抓住開放在線課程帶來的發展自身和服務社會的大好機會,而這些卻是我國遠程教育院校難有的優勢。當然,普通大學在具有機會的同時,也面臨風險。其實感受到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表現,正如任伯良所說“想創造機會,卻不想冒風險,那是不可能的。”任何時候機遇與風險都是并存的。普通大學面對的風險之一源于其常規課程、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的高度結構化,這意味著靈活度較少。學生在對課程不滿意或不滿足時,沒有太多選擇的可能性,因此學生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已有的課程及管理。在沒出現開放在線課程前,這種情況的劣勢還不明顯,但在開放在線課程出現后,沖擊不可避免地外顯出來。在內容豐富、教學風格多樣的開放在線課程中,學生自定課程、自定學習步調、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需要都得以滿足,因此他們紛紛選學開放在線課程,并將學校的常規課程放在國際或全國水平來比較,再難滿足于學校原有的課程了。為應對這種情況,普通大學要思考如何調整或改變原有的課程設置和管理,考慮和解決將開放在線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中的方法,思考如何認證學生在開放在線課程中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結果,如何改變已有的課程管理體系,提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各種課程的方法[8]。普通大學只有積極的面對才能改變劣勢,避過風險,如果還依靠當前國內高校學分沒有互認這一條件觀望和等待,那未來將更難適應“數字土著”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和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更多挑戰。普通大學面對的風險之二在于大多數教師在線教學經驗并不豐富,也還沒很好地掌握在線教學的方法和技能。普通院校的教師們通常認為把教學資料和自己的授課過程錄制成視頻放上網,設計些在線作業,在網上開幾次在線討論就是在線課程了。其實,在線課程并非簡單地將課程及教學從教室搬到網絡上,它有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組織方法和學習活動設計,如果教師缺乏對在線教學的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那么開設在線課程存在風險[9]。當在線課程僅是將課堂搬家到網上,學生的學習感受可能還遠不如課堂教學,所帶來的結果很有可能是開放在線課程熱鬧登場后,被學習者在失望中放棄。為此,普通大學在開展在線課程教學時,應該給教師提供必要的培訓,讓他們真正理解什么是在線教學,如何設計在線課程及在線學習,如何組織在線教學,如何管理在線學習過程,如何提供學習支持服務[10]。掌握方法后的教師才能真正地開設出在線課程,而不是進行課堂搬家。美國加州的在線課程評價指標中,權重較高、評價子項較多的項目是在線教學的組織、實施和效果,而教學團隊的組成、學術背景和團隊結構等考核項非常少,這值得國內業界借鑒。(2)遠程教育院校的分析對遠程教育院校來說,雖然缺乏高水平學術研究積累、高水平師資團隊和較高社會認同度等優勢,但卻有著多年遠程教育的經驗、遠程在線課程積累和遠程教學實施與管理的經驗。遠程教育院校多年來在高等教育的競爭中,掌握了靈活調整專業、課程和教學的方法,在開放在線課程開設上,與普通高校相比,普通高校面臨的兩個風險卻正好是他們的優勢。遠程教育院校可以靈活和主動地根據學生和社會的要求組織跨學校、跨區域的教學團隊,將原來已有的在線課程開放給學習者,或快速開設新的開放在線課程。他們有對在線教學規律、過程和方法的了解,豐富的遠程在線課程積累和對在線學習者的了解,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決策將哪些在線課程開放出來,開放到什么程度和開放的時機。因此相對普通大學,遠程教育機構在開放在線課程出現后,表現得較從容。遠程教育院校已擁有在線教育的成熟平臺、在線課程的積累和在線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開設開放在線課程時,投入平臺建設、課程建設和管理等的成本相比普通大學較低,可行性和可能性也都較高。早在十年前,英國開放大學開啟了OPENLEARN項目,當時業界只將它當作是開放教育資源的項目,現在再深入了解其項目的內容和實施方法可知道,它所開放的不僅是課程的資源或資料,而是課程的學習機會和教學過程,已經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開放在線課程,只是當時沒有加上MOOC之類的名詞,因此沒有成為熱議的主題。現在,英國開放大學繼續開展了開放在線課程項目——未來學習“FutureLearn”,為歐洲及全球的學習者提供了優質的開放在線課程。遠程教育院校多年生存在與普通高校、國外高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辦學的競爭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應對競爭求生存和發展,所以當面臨新的沖擊和競爭時,他們相對從容。如果遠程教育院校的課程質量得到提升,逐步轉變自己在學術研究、社會認同度上的弱勢,定能在開放在線課程的實施中發揮優勢。2.開放在線課程給學習者帶來的變化開放在線課程給學習者帶來的影響可以從教學的維度來分析。首先,學習者在開放在線課程中體會到的變化是個性化學習需要的滿足。中國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習經歷中,課程、學習內容和進程等都由教育部門和院校決定,課程體系及內容高度結構化。學生在大學之前大多沒有機會體驗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課程和進行學習。今天當開放在線課程突然給了他們這種選擇機會時,立刻對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國的學習者真正接觸和體驗自主選擇和自主學習的課程,他們有了以前從未有過的選擇權、主動性和靈活度,對比之下自然會對當前學校的常規課程有更多訴求,必然給常規課程和教學帶來挑戰[11]。其次,學習者在開放在線課程的學習中真正體驗了自主。學習中,他們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去留,如果繼續學習就留在課程中,要放棄可以隨時離開;如果想取得課程證書就要按要求認真完成每項學習活動,如只想學習課程內容不在于證書則可以僅閱讀資料和聽講座;甚至申請加入后一次也不參加課程的學習也可。為此他們不會有不良記錄,也不會產生經濟損失。這是學習者從未體會到的自主,降低了他們參與課程學習的壓力,學習時心理上很放松,與常規課程教學的嚴格管理完全不同,體驗了到完全不同的自主[12]。正如喬治•華盛頓所說“自由一旦扎根,就會像植物一樣迅速生長。”學習者一旦體驗了這種學習的方便和自主,就會希望更多課程采用這種方式開展,因此他們會對學校的常規課程教學發出改變的要求,給當前學校教育帶來沖擊。根據美國的數據統計,2012年有47%的初中學生要求參與在線課程,45%的高中學生要求參與在線課程的學習,到2010年為止,參與在線學習的中小學生數量達到了600多萬。在我國,當前中學生對在線學習的需求還沒有這么明顯,但隨著技術和在線學習的普及,需要也會逐漸增加。如果學校不未雨綢繆,做好準備,學校教育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開放在線課程帶給學習者全新的感受和體驗,學習者會由此對常規的學校課程和教學發出求變的呼聲[13]。3.開放在線課程給教師帶來的挑戰開放在線課程使所有教師都得到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教學特色的機會,無論學校是否同意,教師們都可以通過網絡開設開放在線課程,在更大范圍內傳播知識和開展教學。但是也會產生多個相同課程并行,任課教師要同時與全國、甚至全球的同行同時執教,身不由已地處在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競爭和比較中,這給教師帶來更大的發揮空間,也帶來極大的挑戰。教師們只有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充足的準備,開設出高水平的課程,教學有特色,才能吸引和留住學生。學生們自主選擇參與不同教師開設的開放在線課程,“如何參與”“是否完成”,都給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和支持服務帶來挑戰,需要教師有足夠在線教學能力才能應對。在線教學對常規院校的教師來說是個新事物,他們需要了解和學習如何開展在線教學,如何評價學生,如何引導教學活動,因此感受到挑戰是一定的。教師們需要正視在線教學的不同,嘗試調整、改進甚至改變自己的教學以適應在線教學的需要。相對而言,遠程教育院校的教師在對在線課程和教學的理解、開放學習的認識、在線教學方法的掌握等有較多經驗,他們掌握方法,積累了經驗,因此開放在線課程給他們帶來的沖擊并不明顯。從學校、教師和學生層面看,開放在線課程都給普通大學帶來了不少的影響,多方面影響的合力所展現出來的是不小的沖擊力,而這一合力對遠程教育院校、教師及學生則相對較小。
(三)如何從遠程教育課程和教學的視角來看待開放在線課程?
在線課程通過網絡實施教學,是當前遠程教育中常見的一種課程形式,近年來也逐漸被普通高校采納,開放在線課程則是其中免費給所有學習者學習的那部分課程。開放在線課程相比普通在線課程,明顯的特點是免費提供給學習者學習,管理寬松,而教學過程、學習評價和教學活動管理等則與普通在線課程相似,學習者在其中的學習活動也與普通在線課程相似。以下從教學和機構兩個維度,對開放在線課程進行分析。1.課程設計與教學遠程教育中,課程教學開展的基本過程是:學習者注冊入學后,根據自身情況從學校提供的課程目錄中選擇課程(每一門課程參與學習者的范圍對機構和教師來說是已知的),然后根據課程安排,自定計劃地自主學習。如果學習者想取得課程成績,學習過程必須完整,即需要完成各項作業、參與學習活動,完成最后測評。為了支持學習者的學習,課程開放給學習者前,教學團隊已經制定了教學計劃,設計了學習活動,制作好學習材料,設計了學習評價。在教學活動開始后,教學團隊按教學計劃組織在線學習,提供支持服務。遠程教育中,教與學活動準分離發生,但是在教學平臺、學習資源和應用工具的支持下,教與學再度在網上教學活動中得以整合,學習者自主完成教學機構組織的教學活動和任務后,即可取得課程成績。開放在線課程的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也是如此。課程教學團隊在開課前已設計好教學內容,準備好教學計劃、學習活動和學習資源,學習者注冊進入課程即可開始學習過程[14]。開課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習目標及內容和學生特點,通過網絡組織教學活動,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教學過程與其他在線遠程教育課程無異。不同的是開放在線課程將完整的教學過程免費提供給學生,約束較少,學習者在其中體會到比在其他遠程課程中更多的自,甚至能自主決定是否需要取得認證或學分。當然,這也考驗學習者的學習自控力和自覺性,并不是每個學習者都能很好把握,同時也需要教師靈活組織多樣性的教學活動,以適應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和需要[15]。2.機構管理及課程管理遠程教育中,機構對課程和學習者及學習的組織管理,雖然結構化程度比普通大學有所降低,但對課程的開設仍要按專業、學科特點和師資力量進行,不可能完全按教師和學生的興趣進行。同時,教學中對學習者的學習參與度和完成度都有要求,如果學習者不能完成課程學習,會有所記錄,并要經過申請等才能改選或重修課程。而開放在線課程開設可由院校決定,也可由教師團隊甚至個人決定,課程設置自由度較大;課程管理完全由課程小組進行,學習活動的管理與常規遠程教育課程相同,只是學習者參與程度由學習者自主決定,教學團隊不會對此太多約束。從遠程教育與教學管理的角度看,開放在線課程在教學過程上與常規在線遠程教育課程并沒有根本性不同。
(四)在線開放課程給遠程教育課程和教學帶來了什么變化?
開放在線課程是更具靈活度和免費提供給學習者的在線課程,因為其帶入“開放”這一特點,它給遠程教育帶來了新的理念,如開放的入口、開放的出口、開放的過程、開放的資源,從而給遠程教育的開展提供更多選擇和靈活思路,也能促動遠程教育機構的發展。1.技術的變化開放在線課程,提供給來源更廣泛、數量更大的學習者學習,對教學平臺的穩定性、兼容性、學習過程的跟進和監控都要求更高,對技術支持的穩定性和平臺功能的適當性都提出考驗。尤其是參與者數量多、多媒體資源(特別是視頻)數據量大,對后臺服務器、網絡的性能和教學平臺的功能提出了較高要求[16]。2.教學的變化開放在線課程采用了遠程在線課程和教學常用的過程和方法,但由于學習者頻繁變化,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開放教學資源的引入、學習過程管理及學習評價上也需要進行改變和調整,采用一些新的策略,如采用非傳統的認證方法。這些新方法和策略將給普通遠程在線課程帶來新的啟示。3.機構的變化開放在線課程給了教育機構及教學團隊更多機會,讓他們的教學實力和教學積累得以展現,也可令更多學習者有機會了解辦學機構,從而能吸引學習者參與機構的常規課程或進入正式學習項目中。遠程教育機構開設開放在線課程時,可定位在防御性、進攻性、市場營銷型、變革教學型、營銷性、研究性等對自己最有利的出發點上[17]。英國開放大學“OpenLearn”項目推出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更多學習者認識并認同他們的課程和教學水平,從而正式注冊進入英國開放大學學習,具有營銷和變革教學雙重作用。遠程教育機構把握開放在線課程的機會,調整好開設開放在線課程的定位,制定好有關的措施和方法,可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遠程教育院校既需熟悉開放在線課程,又需對其進行更深入分析和理解;既要從容淡定,又要密切關注,利用已有的遠程課程教學積累和開放的理念,在開放在線教育的實踐中會更有作為。
一、MOOC課堂教學特點分析
1.建立學評互動學習模式
在MOOC課堂教學設計中,江蘇開放大學嘗試學習Coursera平臺,用于指導學習技能。如告知學習者:①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②在QQ、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充分展示自己;③形成參與交互的習慣,并努力堅持;④積極進行評論、分享,構建自己的網絡;⑤發現課程中的問題和不足,積極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
2.建立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機制
上海高校課程中心建立了一個大型在線教學平臺,在上海市建立長期且可持續的跨校課程資源共享機制,為上海各高校的學生提供跨校區選課、學分互換以及專業輔修等支持,通過在線進階式學習、見面課直播互動、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并實現聯盟學校學分互認。
3.建立“在線學習+課下實踐+虛擬實驗”模式
佐治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邁克爾沙茨在Coursera開設了課程“實驗室物理學導論”,讓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拍攝一個運動的物體,然后使用開源軟件分析自己拍攝的視頻,應用所學理論解釋所得到的數據,并進行建模。最后在一個5分鐘的視頻中報告自己的模型,并上傳到網上,供其他同學討論和評價。
二、MOOC課程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1.MOOC課堂
(1)MOOC課程的優勢首先,MOOC課程免費且優質。大部分MOOC課堂教學都是免費的,這不僅彌補了偏遠地區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更加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其次,MOOC課程視頻以知識點為單位,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最后,MOOC課程里的教師是來自世界一流的名校,實現了普通學生與名校之間的零距離接觸,且MOOC課程注重引進西方國家學生自主學習的優點,教師和學生不再是簡單地教與學的角色定位,教學模式慢慢向“以學為主、學教并重”靠攏。(2)MOOC課程的劣勢首先,MOOC課程的完成率不高。這是MOOC課程最明顯的一個缺點,雖然有較多人注冊課程,但是課程的完成率不高;其次,MOOC課程缺少師生間面對面的交流。由于網絡課程的條件限制,教師和學生在MOOC課程上的互動通常是一對多,教師與學生無法達到傳統教學中的即時交流效果,也不能營造出傳統課堂的教學氛圍;最后,MOOC課程缺乏監督管理體系。對一些缺乏自主學習的學生來說,網絡課程學習的約束力不強。
2.傳統課堂
(1)傳統課堂的優勢首先,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把握教學進度,向學生傳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其次,傳統課堂有利于傳播隱性知識。教師和學生面對面進行課堂教學與溝通,學習氛圍較好;最后,傳統課堂有利于學生養成團結協作的觀念和精神。學生經常會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傳統課堂的劣勢首先,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處于被約束的狀態;其次,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傳統課堂教學是使用同一教材中的同一內容,采用相同的教學大綱,忽視了不同知識層次和水平的學生對知識的不同需求和接受程度,難以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其三,教學資源匱乏。在偏遠地區,不但教師本人的教學水平不高,而且缺少優質的教學資源。
三、基于MOOC的大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設計
1.模塊的建立
(1)教師在線模塊教師在線模塊由上傳教學視頻、制作微課視頻、上傳教學PPT這三個部分組成。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線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遇到的問題告知教師,請求教師給予解答,也可以通過微信、E-mail、QQ軟件和博客等網絡通信工具尋求答案。(2)教師課堂模塊翻轉課堂模塊顛覆了傳統大學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不再處于主導地位,而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匯報學習成果、進行PPT答辯;另一方面,學生可以與教師一起討論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可以通過簡單測評,掌握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3)學生在線模塊學生在線模塊主要是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中的學習資源自主學習,并且積極與同學交流。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出疑問,請求教師解答。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便可以充分理解課程內容,掌握知識核心,在此基礎上完成作業,并且順利通過考試。(4)學生課堂模塊學生通過前期在線學習,已經大致掌握了知識提綱要求和學習目標。在學生課堂模塊中,學生可以主動向教師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PPT展示、視頻制作等手段,反饋自己已經理解的知識。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要及時向教師請教,讓教師解答。
2.混合式教學模式
筆者通過比較MOOC課程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劣勢,構建了一個“基于MOOC和傳統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1)前期分析課前分析分為教學目標、學生和學習三個部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為學生制訂教學目標。教師通過觀察法、問卷法、訪談法等,分析學生的學習技能與掌握知識的水平。(2)學習活動設計首先,在線學習活動設計。教師可以通過創建班級討論組學習任務,主要包括觀看教學視頻、了解學習目標、收集相關資料、完成課后作業、反饋獲得的知識等;其次,課堂學習活動設計。教師為學生詳細講解書本中的知識,隨后布置課堂作業,并及時監督和評價學生的線上作業進度。(3)學習評價首先,線上學習的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班級討論組的表現、線上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單元測試的成績,評價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小組協作和課堂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不僅可以給予學生客觀、公平、公正的評價,而且可以總結教學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最后改進混合式教學模式。
二、慕課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
1.高等教育歷經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傳統和教育模式。在傳統的“以教學者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下,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要求、人才培養都有標準統一的規制,有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進度,教師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對固定的人群傳授知識,形成了以書本為核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核心、教師控制教學的過程,學生主要進行“接受式學習”,以講授知識為主要內容、形式上相對單一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但不利于激發學生潛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慕課拓展了教學的時空界限,課程沒有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和教材要求,學習不再受到時間、空間和課程人數的限制,在線課程學習者可以隨時根據自身興趣和需要,自主安排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和學習進程,平等地接受優秀教師的指導,形成了“以學生為本”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2.慕課對高等教育未來發展帶來沖擊在線開放課程主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這個平臺試圖將傳統高等學校的課堂教學活動轉移到互聯網平臺,讓更多的學習者在這個虛擬的教室里自由的學習。在線開放課程拓展了高等教育的空間,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打破了大學的圍墻,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也拉近了學習者與世界名校的距離。但與此同時,隨著在線開放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世界名校和知名教授加入其中,加劇了高校之間的競爭,普通高校面臨著生存危機。在“強校愈強,弱校愈弱”的馬太效應作用下,世界高等教育會重新布局,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沖擊。3.慕課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挑戰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是學生的權威知識源,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一種單向的教與學關系,學生是知識接受者。在線開放課程中,以“教師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的知識傳授者,代之而起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師。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設計、組織者、合作者,又是助學者、學術守門人、導師、研究者。教師的職責更多地體現為個性化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和指導,師生擁有同樣的教學資源,是平等的合作者。在線開放教學環境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挑選課程,這必然對教師的教學專業素質提出了巨大的挑戰。4.慕課對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帶來沖擊在線開放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大規模性,由于學生數量眾多,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根本無能為力,必須利用大數據處理工具全面跟蹤和掌握學生個性特點、學習行為、學習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管理,準確地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同時,在線課程也對傳統的教師評價體系會更加公開透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通過廣泛搜集學習者對授課教師的綜合意見,在課程中、課程結束時開展在線問卷調查,幫助教師發現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進教學方法,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此外,學生通過網上學習內容相同、上課時間靈活并且費用低廉的課程,教師的教學水平就成了學生選擇的重要指標,對現實課堂上教師也產生無形壓力,促使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地方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
名校、名師、名課是慕課迅速流行的必要條件,地方高校受到各方面條件限制、無論從知名度、教學資源、師資水平等方面與國內重點高校都有很大差距,與世界名校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在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和國內外名校在線課程的沖擊面前,地方大學必須加快教育改革,不斷提高課題教學質量才能在這世界性的教育競爭浪潮中得以發展。
(一)加強高校核心課程在線資源建設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被廣泛應用,已經成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當前三大慕課平臺Coursera、Udacity和edX在世界范圍內迅猛發展,全球眾多高校通過合作提供免費課程,大學教育越來越突破圍墻和國界的限制,這就使得當一所高校的課程沒有鮮明的特色和突出的優勢時,極容易被其他優秀院校的課程所替代。因此,高校只有通過精品特色課程建設和分享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在高校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為此,我國高校應該根據各高校的辦學特色、學科專業優勢以及廣泛的受眾需求,挑選一定數量的優勢專業課程,培育優秀教學團隊,精心打造一些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精品慕課課程,在學校范圍內推廣應用,然后通過中國大學MOOCs平臺分享展示,繼而通過國際慕課平臺向全球社會學習者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網絡互動課程。
(二)建立高校“非核心”教學資源共享化機制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開放共享”理念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是全球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由于高校的學科特色不同,除了有大量的核心課程之外,高校還存在著是大量的非核心課程,非核心類課程受到經費和師資限制,非核心課程普遍存在著課程開課難、授課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與此同時,在專業類院校,非核心課程的教師的專業發展存在局限,容易被邊緣化。因此,我國各高校應著眼未來,積極與其他高校合作,實現高校內部及高校間的資源共享,對非核心課程通過網絡同步選修其他學校開設的同類課程并實現學分互認,使學生能夠聆聽高水平的課程,通過增強高校之間的聯盟協作和資源共享,既可以避免在線教學資源的重復建設,又可以使得合作院校之間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三)課堂教學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法”
教學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立足之本,而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渠道。目前,借助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的手段越來越豐富,獲取知識和信息資源的途徑更廣泛,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課堂教學必然會走向開放和多樣,毫無疑問,大規模在線課程是未來大學教育的發展。但是,當前在線課程還不完備,課程數量有限沒有覆蓋高校所有學科,而且,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活動,需要一定的教育環境,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校園生活和校園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線課程無法比擬和替代的。因此,大規模在線課程不能解決課堂教學的根本問題,只有堅持傳統的課堂教學和大規模網絡在線課程的相互融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法”才是我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趨勢。混合教學法(BlendingLearning)是將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優勢和在線教學的優勢相互結合,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作用,又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了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優點相統一的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前整合相關資源,提出學習相關的資料與問題,要求學生在課堂外先“聽課”課堂上課堂內注重深入的分享、分析、討論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真正的“翻轉課堂”,課前,教師整合各種線上、線下資源,并先深入學習理解,教師把整理出來的“慕課”視頻材料當作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正式的課堂上,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組織學生研討,回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評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學生隨時提供個性化指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