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3 17:31:1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古代文學史筆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當代文學史料是由古代文學史料為基礎,逐步發展而來,因此二者具有多種外在與內在的聯系。古代文學的重要基礎便是文獻史料,我們知道,現代書籍課本中,只要有關歷史素材或歷史文學內容的大多都會留有相應的史料出處,比如史書、現代史書、詩歌作品等,我們在分析和研究這類作品之前往往都要對作者的生平履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加以了解,這是古代文學史料為當代文學史料留下的寶貴遺產。無論是當年明月著的《明朝那些事兒》,還是百家講壇欄目中《王立群讀史記》等,都是來自于古代文學史料,正史、野史等為當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文化視野,現代文學也多與古代文學史料參考參照,如家族宗譜、墓志銘、鄉間筆記等社會性的材料,也都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記錄了不同人物的人際關系、社會活動和歷史影響。
梁啟超曾將文學史料分為“文字記錄者”和“文字記錄以外者”兩大類,這主要是對古代文學史料的分類,按現代人們的理解含義,這種史料分為“宮廷正史”和“民間野史”,其實都是集漢代樸學的目錄和版本、訓詁學的歷史影響與清代乾嘉學派的標注、偽辨上,將歷史史料的研究當做一項基礎性工作來開展。而當代文學史料在這一方面卻有著古代學術研究并不具備的文學個性,其歷史化、政治化的特點隨著程朱理學的發展演變為一種推論的反撥,古代文學多糾結形而下學的細節,在問題的分析和論述上多就題論題,往往忽略了形態意識的理論總結,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時代局限性,而現代文學將形而上學和形而下學相結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靈活而又具體,與古代文學史料相比還是避免了封建傳統思想,意識上也更加現代化。
古代文學史料向當代文學史料演化的必然性主要表現在20世紀以后,報刊雜志陸續出現,印刷技術也有著突破化的進程和推廣,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開始興起,外國文化思潮的引入和現代啟蒙思想的影響,人們開始喜歡現代化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傳統的文學風格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需要,在演化發展中,現代研究者繼承了傳統的治學方法,尤其是清代乾嘉的考據學派,結合當代人對現代精神生活的需求,又對西方先進思想和觀念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借鑒和吸收,著手在傳統文學史料的基礎上挖掘能夠被廣大民眾接受的文學研究方式,利用“地下新史料”和“補充史料”相結合的二重證據分析法,擴大了史料的研究范圍和研究方向,將古代文學史料和當代文學史料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以古代文學史料為主,更加注重現代化理解的新層面。
在古代文學史料與當代文學史料的演進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文學者有梁啟超、鄭振鐸、魯迅等。梁啟超主要研究古代文學史,并提出了“要讓文學史與時代相結合”的新思想,魯迅主要整理古代小說,將不同文學風格的小說分類研究并整理,并將古代文學的相關文化運用到了他的作品中,為后來我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等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是中文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一門傳統學科,它歷經中國人民數千年的積累和傳承,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礎。對這一學科教學進行改革,探討其對現代化創新人才的培養,其意義可謂重大。
一、高校古代文學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漸趨冷落:傳統古代文學教學陷入困境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深厚的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價值觀念的變化,古代文學作為不能產生即時效應的基礎學科,日益受到冷落。在一些學生看來,古代文學只不過是“故紙堆”“老古董”,與現代生活脫軌,與市場經濟缺乏直接聯系,學習古代文學遠不如學習法律、經濟、新聞、市場營銷等課程實在,因為這些課程更能直接順應人才市場的需求。他們認為,多學幾首古典詩詞不如多掌握幾條計算機命令更能獲取擇業機會,會詩詞審美也不如擅長書畫、音樂更能明顯地體現出“一專多能”的優勢。在上第一堂古代文學課之前,常常有學生問“:老師,學習古代文學有什么用途?”這問話里包含了他們對古代文學課程的社會價值的懷疑。學生對古代文學的學習積極性普遍降低,中文系學生沒有讀過《周易》、《論語》、《莊子》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沒有看完《紅樓夢》等“四大名著”的現象屢見不鮮。許多學生只是記筆記、背筆記以應付考試,而不通過閱讀來體味古代文學的意蘊,這樣下去,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拾人牙慧,缺乏創造性,也不能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古代文學的教學逐漸陷入困境:學生學而無味,教師也教而無趣。那么,導致古代文學教學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我認為,上述情況固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古代文學教學本身存在問題。像教學模式滿堂灌、教師知識老化、講解過于重視作品的社會性和政治性、闡釋流于空泛和程式化,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古代文學課必須首先從教學本身進行改革。
(二)教學資料及現代化設備無法滿足教學
需要圖書資料的系統齊全,是文科教學科研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現有圖書館藏資料多是通俗選本,缺少大型系統的專業資料集成和相關專業課程的研究成果集成。另外,在利用多媒體網絡、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獲取信息、輔助教師講解與演示、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式探索方面,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困難。由于經費有限,很難開展高校校際間溝通、交流與協作,教學基本處于封閉式自我發展。此外,由于專業課時的縮減,學生的專業特征受到影響,受市場經濟中功利思想的影響,導致厚今薄古等等,不利于學科的教學發展。
(三)教學內容、模式和方法相對陳舊
古代文學教學內容一直受著文學史材體系的制約。文學史模式中過于強調文學作品的思想性、社會功用,形成了單一的政治批評、歷史批評,使得人們過多關注文學作品題材內容的重大與否,廣狹、深淺的區別,對于文學作為藝術其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探究得不夠深入,使得豐富復雜的文學現象被簡化,許多文學史上曾做出過突出貢獻、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學流派被單一的批評模式所排斥,文學豐富多樣的特點和自身發展規律難以得到體現。相應地,在教學上重師承、重積累,注重傳授確定性知識,學生缺少自主性學習,忽視求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高校古代文學史教學改革建議
(一)重視教學觀念的現代性
對于面臨困境的古代文學史教學而言,教師的教學觀念的變革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其它教學環節改革的原動力。作為精神層面的教學觀念包括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兩方面的認識,最終還應當落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上,也應當努力適應以知識創新、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新時代要求,積極轉變觀念,變知識傳授為素質培養和能力提高,改變大學專業教育過于專、精、細的傾向,努力打破學科及時空界限,積極做到以下兩點結合。
1.文學與文化結合
古代文學既是古代文化的表現形態之一,又是古代文化的載體。中國古代文學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別深厚,如儒、釋、道對古代文學和文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講儒、釋、道思想就不可能理解古代文學。因此,我們要改變單純就文學而講文學的習慣,從文化的角度闡述文學,從文學中看文化的發展。例如,從初唐儒學的衰微看古文運動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從《儒林外史》了解科舉制度在明清時期的發展狀況等等,使學生對傳統文化和文學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2.作品與理論結合
古代文學史既包含古代文學的發展史,也包含古代文學理論的發展歷史,我們要改變只重作品而輕理論的習慣,以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詩文中的意象論、意境論、文道關系論,小說中的創作論、評點論等都是古代文學教學中不應忽視的理論環節。
(二)強調學生的情趣體驗
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活動和情趣緊密相聯。任何認知活動都是在情趣的誘導下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當學生的情趣被充分觸發起來時,教師期待的目標和效果就容易達到。其二,情趣有感染作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興趣,在一定條件可以互相感染,形成共鳴。所以,教學中,無論是教師或作品中的情趣都能對學生發生影響。其三,情趣具有印刻作用。真摯而深刻的情感、理趣會深深地印在人們心中,長時間地影響人們的思想行為。正是情趣的這三個特性促使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喚起學生興趣,觸動學生情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實質上文學本身也是一種情感作用,從情感開始,然后歸到情感。因此我們講授、學習古代文學,決不能象一位無情的法官,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道德思想、人生觀、時代背景等一一去審判古代文人,然后給他們貼上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積極、消極、形式主義等諸如此類的標簽,而應當把文學的本質還給文學,挖掘古人的情感,用自己的心靈去和他們溝通。
(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人們由于對某些問題或現象加以特別關注,并產生出懷疑、困惑并力圖去發現和探索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懷疑精神。“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題意識能讓我們始終保持思維的高度活躍性和敏銳性,透過司空見慣的現象或問題去發現或探索更多的內涵,從而使認識更進一步。古代文學教師也要力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要時刻在頭腦中刻著一個“?”號,遇到問題多問個為什么,引導他們跳出傳統,求新求異,從新的角度去審視老的問題,而不是只知接受。當他們得出了令自己都大吃一驚的答案時,相信學生已經從中領悟了什么叫創新,什么是發散性思維。此時,學生的所得不僅在于一個問題的求解,更在于求解過程中思維能力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導演,對于學生頭腦中的思考火花決不能放過。今日一個稚嫩的質疑,或許就是明天成功之花的蓓蕾。
參考文獻
一、課程實施方案關聯“教什么”的問題,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關聯“怎樣教”的問題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要在明確認識課程定位與要求、該課程在專業體系中的地位及其在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的作用的基礎上,精心準備課程實施方案;要確定以學生能力和專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符合課程特點及學生實際、并兼及知識能力情感與價值觀等的教學目標,明確課程對內容大綱的要求,準確把握重、難點,變傳統的知識性教案為知識與教法設計并重、盡可能較好體現高教性、專業性及應用性的教案。筆者在準備古代文學史課程實施方案時,既突出了課程定位、課程沿革、國內代表性教材優劣分析以及各章節重難點知識的梳理與完善,也突出了前沿知識介紹,重難點如何突破的設計,力求既備課程,更備學生,使課程實施方案的內容切近時代和學生接受的實際,教學效果比以前明顯提高。比如在向學生介紹該課程沿革、定位時,筆者表述如下:“自我國建設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以來,即在中文專業開設此課程。該課程也是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最為核心、教科研實力最為雄厚的主干課程之一。在目前高校教學受商業文化、實用思想沖擊的情況下,該課程堅持以‘立人’為本,既著眼于本科畢業后從事中學語文教學以及與中文有關的社會工作所需,也注重突出文學是人學的理念。在學習中通過具體的文學現象,去思考一代代前賢的心路歷程,并由此培養我們對傳統文化、對社會人生抱有一種積極的情感,保證我們精神世界的平衡性、完整性與豐富性……”。學生聽后對此課程的性質、意義的認識比以前更為全面。
又如在學習《古代文學史•宋元部分》時,我先通過問卷和個別交談的方式了解學情,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宋代文學、文化如同其衰弱的國勢、外交一樣,也很衰弱。于是,我就課前推薦閱讀書目:張毅的《宋代文學思想史》、趙仁奎的《宋詩縱橫》、沈祖棻的《宋詞賞析》、李澤厚的《美的歷程》等學術著作,并要求學生寫出閱讀摘要,課上交流。結果,學生普遍感到“驚訝與欣喜”:原來宋代文學、文化如此“炫目奪人”并初步形成以下共識:“盡管在版圖、國力和事功方面,宋代遠不及漢唐盛世,但在文化與學術方面,卻呈現出承前啟后、宏通廣博的繁盛景象。論學術思想,宋學向來與漢學并稱。講文學藝術,且不說入宋后大放異彩的宋詞,就傳統的詩文創作而言,詩有‘唐音宋調’,文有‘唐宋家’之說。言及書畫藝術和話本戲曲等通俗市民文藝,則又是宋元同列。……無論從哪個方面講,宋代都是一個文化發達而文學昌盛的時代,是一個儒釋道三教合一,特別強調儒家道統文統而鼓吹文學的政治倫理功用價值與追求表情寫意并行,維系社會政治次序而自覺產生的普遍深廣的憂患意識與人生悲涼所導致的對個體生命珍視巧妙結合的時代。……這樣一個時代使得宋代士人普遍具有一種入世而超世,超世而入世,不過于熱衷社會政治而趨于激進,亦不因淡泊名利而墜入空寂,無論窮達進退,都能在內心精神領域保持主體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獨立的精神風貌,從而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中后期士大夫文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砍材不費磨刀功”,以上準備活動由于考慮到學生的學情與需要,普遍提高了學生學習宋代文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為后面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較好的基礎與氛圍。
1.完成了“教什么”的問題后,教學方法的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改革教法有許多途徑,本文主要就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加以闡述。課堂的主體是由師生共同構成,師生課堂關系的和諧與否將直接關聯課堂教學的效益。但大學教學重知識輕方法,重理論輕實踐,重實用輕人文的總體傾向直接導致大學課堂教學時至今日,師生課堂關系仍以老師的講授,學生的記、背、練、考為主,師生雙方處于彼此割裂孤立的狀態。就《古代文學史》教學而言,上述問題仍然存在,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一般認為大學課堂只要老師知識淵博、旁征博引、滔滔不絕即可,即使有學生討論、發言等環節,也是給予學生的時間與機會很少并缺乏系統性,這實際上還是傳統“教師中心主義教學觀”的反映。事實上,大學老師教學的成功與最高價值不僅在于你自己在教學中不斷成長與提高,更在于你的學生在你的“導與講”中逐漸“愛學”、“會學”、在于你的學生在你的“導與講”中完善知識完善人格。
如此,學生就有課堂“主人翁”的感覺,就有成就感和被尊重的感覺,師生的課堂關系也就會逐漸實現由“教師以講為主”的單向方式到“師生共同學習”的雙向和諧關系的轉變,課堂教學效益自然會不斷提高。這就需要大學老師也要研究每一屆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學情,制定相應的課程實施方案和便于學生“接受與提高”的教學方法。比如圍繞教學目標、學生學情精心設計有序有效的提問,適時點撥啟發,展開討論,讓學生多讀、多說、多講、多提問,教師適時調控學生發言、討論的方向、深度。而這又意味著作為古代文學科任教師要在保證“專”的前提下努力成為“雜家”。廣泛閱讀,不止文史哲史地生,乃至音樂、藝術都要涉獵,并要批判性地閱讀,有識見有眼光有繼承也有創新的閱讀。同時,要讓課堂富有知性與詩意的美好,要讓學生成為有思想、有素養、有情趣的人,教師首先要做到這一點。一個不喜歡不認同,不學習不研究,不閱讀不思考,沒有良好人格與優雅情趣的古代文學史教師,無論如何也培養不出一個認同和喜歡古代文學,進而體認和喜歡傳統文化,對歷史和現實生活抱有積極情感、有思想有情趣有素養的學生來。所以,在日益物質化的當下,做一名古代文學授課教師是艱辛的,做一名真正地、優秀的古代文學老師更為艱辛。首先,這意味著你要在物質化、商業化的大氛圍與人文性、精神性的大趨勢所構成的巨大矛盾與陣痛中努力去平衡和堅守,使在圍困與迷茫中,你也不能逃避,只能在講臺上擔當。因為你首先是一名師者!“師者,孔子譽為‘萬世之表’;韓愈認為‘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的前賢都認為師者是能夠在塵世中也‘仰望星空’的一類人。”[2]#p#分頁標題#e#
2.作為《古代文學史》教師尚要注意細節、以及對細節的理解和運用。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每個章節后的注釋要加以關注,每個章節中所選作品的注釋、評析以及如何發揮袁版教材信息量大、學術性強、語言表述飽含深情等優點的問題。但又要思考如何克服袁版教材零散不系統,與學生中文功底相距甚遠的問題?又比如教師要熟悉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游國恩《中國文學史》、羅宗強《中國文學史》、章培垣《中國文學史》、馬積高《中國古代文學史》等代表性教材的異同,并在教學中相互參證、補充,必定為教學增色不少。
3.作為《古代文學史》教師還要有針對不同學情及時處理文學史與作品選、文學史與實踐性教學關系的能力。“目前的大學中文系普遍壓縮古代文學課時,比如文學史由傳統的每周6—8節變為每周4節。這使得知識量宏大的古代文學史與作品選之間的矛盾更為突出,許多老師往往趕進度且略講宋元以后的文學史,作品賞析與研讀就更是浮光掠影。”[3]這樣的教學模式最終使學生增加了從理論角度的理性認識,減少了從作品角度的感性積淀。這種失衡的知能結構既不利于學生以后的深造學習和研究,也不利于學生將來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因此,加強古典文學作品的誦讀、背記、品評、討論、改編、創作、表演以及板書等直接關聯學生習得,關聯學生古典文學素養提升與情趣培養的實踐教學活動就很關鍵了。
二、課堂的主體是由師生共同構成,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與教師直接有關,也與學生密切相關
總體而言,目前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多是針對教師,對學生的分專業、分年級的具體學習要求與評價尚不系統、不深入,多為專業點或科任教師個人制定要求,進行督促,尚缺乏普遍的約束力和科學的導向性。具體到學生和古代文學的課程學習,有以下問題需要學生關注,以求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并最終實現古代文學教學藝術的構建,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1.學生要逐漸、也要盡快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從中逐漸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閱讀資料、篩選有效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學習的成就感,盡快實現“他律”向“自律”的轉變,“要我學”向“我要學,我會學”的轉變,中學語文學習狀態向大學中文專業學習狀態的轉變。《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中文專業時間跨度最大,知識量最大的一門課程。在課時壓縮的大背景下,同學們走在老師的前面,提前預習相關章節及相應的作品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預習包括小到字詞的讀音釋義,概念的辨析界定;大到前后知識的銜接比較,相關作家作品、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批評、文學社團的基本情況等等。這樣的預習可以是個人完成,也可以是幾個人合作完成,然后將歸納、整理的結果或者發現的問題在課堂上講述或者提出來,師生一起討論、解決、歸納,如此將會有機統一課內外并大大提高《古代文學史》的課堂教學效益。
二、教學改革策略
發現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可以考慮從如下方面著手。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古代文學教學的第一個目的,是傳授古代文化知識。古代文學包含了豐富的知識,既有文本本身所包含的知識,還有與文本產生相關的背景知識、作者的生平等等。這些知識,對于我們考察中國古代社會歷史,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啟發我們開拓未來,都是很有價值的。其第二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先生提倡“美感之教育”。他認為:“美感者,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津梁。”他認為,美的感覺一旦產生,便可以使人進入一無雜念的境界。美育可以使人暫時拋開功利得失,純粹以美的眼光回歸自然,看待世界,平衡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協調人與人的關系,培養人的愛心、寬容心等。在提到進行“美感之教育”時,先生提到了《西廂記》和《紅樓夢》的“悲劇之美”,提到了“小雅之怨悱”與“屈子之離憂”。郭沫若也指出,可以不作詩,但心中不能沒有詩的境界。由此可見,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是進行美感教育最好的文本之一。其第三個目的是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我國古代曾誕生過一大批仁人志士,諸如孔子、孟子、屈原、司馬遷、杜甫、白居易、韓愈、歐陽修、蘇軾、陸游、辛棄疾等。其人其書,猶如燦爛的星光,輝映在民族天空。讀他們的作品,就要求學生學習他們的品德,樹立崇高的理想,培養高尚的情操。中國古代文學是民族文化血脈之所在,我們應珍視利用這一優勢,在教學中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引導學生在古圣先賢的感召下,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第二,在明確教學目的的基礎上,應該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文學流派、作家、作品、時代背景等屬于文學史基礎知識。在學生已掌握這些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歸納各種文學樣式產生的原因、時代背景與個體風格之間的關系,以及各代間文學作品內容和藝術上的繼承與革新關系等,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根據文學史和作品選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文學史可以學生自學為主,但對文學流派、文學體裁演變等內容,教師則要作重點講解,作品選則主要講授中國古代一流作家的代表作品。第三,構建網狀教學體系。作為基礎課程,古代文學和其他選修課各自為政,在講授過程中,難免出現簡單知識重復現象。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統籌安排基礎課和選修課,確定教學內容,重點安排,真正構成網狀教學體系。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有中國古代詩歌、中國古代小說等選修課,重點可以放在其文體產生及發展的過程上,以打通學生古代文學學習時的朝代壁壘,從而使其了解文學自身的規律及特點。如此,可以使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更深入地學習古代文學,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第四,改革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在授課前一周,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相關的思考題,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準備上課時的發言。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和重點,提示學生查找資料的方法。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找相關資料,分析思考等過程,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講宋代文學時,針對各章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諸如宋詩和唐詩有何不同,詞史上有關蘇軾的評價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等等。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把握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和方式,針對學生的發言,做及時的點評。在點評中,教師不僅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課后,教師要督促學生背誦經典作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學重在知識的積累,只有學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作品,才能進一步研究。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推薦相關的研究書籍,比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袁行霈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等。第五,豐富教學手段。隨著時代的發展,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已成為各專業教師的共識。古代文學課程信息量大,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大量的時間花在了板書上,多媒體教學則有效改變了這種狀況。與此同時,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引證材料,介紹作家時,教師可以運用課件進行簡單介紹,以節約教學時間,加深學生的印象。如講到蘇軾的成就時,可以運用課件,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蘇軾的書法、繪畫等,引述后人對蘇軾的評價,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蘇軾的文學貢獻。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C-0126-03
高職高專語文教育專業主要是培養從事基礎教育的技能型教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表明由過去單一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轉變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在這樣的形勢下,語文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必須根據形勢的發展,既具備理論知識,又擁有實踐能力。古代文學作為語文教育專業的專業理論模塊,在教學上既要注意夯實學生的專業文學知識,也要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手段,深化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
古代文學是高職高專語文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它內容博大精深,涵蓋學科廣,包含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和名家們無數優秀作品。它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提高鑒賞和評析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為將來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然而,在實際的古代文學教學中,教師卻感到困難重重。一方面,教學內容龐雜,教學課時卻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單一、呆板,強調文學史解讀,忽略文學作品的欣賞,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喪失興趣,也使得學生失去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機會。
如何進行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走出純理論課的教學困境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筆者大膽嘗試,對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模式進行革新,選取知識點中最具有個性的知識點,將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另外,運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做合一”的古代文學新課堂。
一、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
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包括了上古到近代三千多年的歷史內容,跨度相當大,除了文學發展史外,還有大量的作家作品、不同時期的文學現象及文學流派。文學體裁包括詩、詞、曲,賦、駢文、散文、戲曲和小說,涉及的學科有語言學、哲學、史學、美學甚至包括文藝學、文獻學。但古代文學在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只占64個學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優化內容,整合課程,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里最大限度地吸收文學常識和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首先,選取各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思潮作為突破口,讓學生領會在文學史上,不同的時期都有最具代表性的文學思潮。如先秦的百家爭鳴、漢代的獨尊儒術、魏晉的建安風骨、唐代的古文運動,這些文學思潮不但能夠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體現時代特征,展示中華民族的思想特征,而且也代表了文學的時代性。其次,提取具有經典價值的文學作品作為重點講授的內容。先秦有《詩經》《離騷》,唐詩有李、杜,明清小說有四大名著,這些作品不但具有代表性,通過學習它們,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學素養,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學習情境,對整個古代文學的過程進行整合,優化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以詩歌起源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對中國古典的精神源頭進行情境描述,讓學生了解現實主義詩歌以浪漫主義詩歌為開端,然后引出代表作《詩經》和《楚辭》,讓學生通過對經典作品的誦讀體會作品的魅力,并對作品通過討論、分析,提高鑒賞能力。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整合,突破了以往過分著重文學史的描述的平面教學,做到了點面結合,縱橫交錯,文學知識與文學體驗并重。這種融知識傳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與審美養為一體的課程框架,有利于高職高專的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譜系。
二、提高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手段與方法
當前古代文學教學存在不少問題。表現在壓縮教學時間,不少高職院校安排古代文學只有一個學年,這就產生教學容量大與教學課時數過少的矛盾。教學模式上,大部分教師都沿襲了分段文學史教學與文學作品講授的模式,這使得文學史與文學作品割裂開來,從而造成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建構輕視知識積累,強調觀點灌輸而忽略基礎知識積累,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形成自己的觀點十分不利。因此,要使古代文學教學在質上有提高,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一)深化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改革課程教學模式。2012年3月,我國教育部了《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該規劃指出“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的實質就是要“變革傳統課堂教學結構――將教師主宰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結構,改變為既能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突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體相結合’教學結構”。古代文學傳統的教師分析作品、學生記筆記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培養技能型教師人才的目標,必須結合時代的要求,改革課程教學模式。
古代文學的內容十分龐雜,但一節課的時間十分有限。教師在課堂上常常要旁征博引地補充相關的材料。如對一些古代的典籍的介紹、一些作品的解讀,由于文字晦澀,如果單純靠教師在講堂上講解,不但效率低,而且也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結合課程特點,將教學模式改變為“情景―項目―學習檔案”的循環模式,把學生引入情景激發學習興趣,然后學生基于項目的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知識系統的檔案。在這個模式中,情境創設是關鍵,教師首先創建一個開放而自由的學生環境,把學習者帶入到學習環境當中,與此同時,教師要準備充足的教學資源,如媒體素質,資源索引和學習網站。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學生利用數字化資源,根據任務驅動,進入到問題任務環節。第二階段是基于問題與任務的過程學習。學生帶著明確的問題或任務進入學習當中,他們的角色就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和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同時還能和共同體有積極合作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即時通信工具與教師甚至專家進行互動,并且有豐富的資源作后盾,學習者就可以真正實現創新性學習方式的轉變。最后是學習的評價階段。有信息技術的支撐,學生的評價可以更加完善且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建立的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如在先秦文學的詩歌教學,教師創設出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這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結合“開端”這個關鍵詞去收集和學習相關的詩歌,了解詩經開創了文學創作的現實主義,楚辭開創了文學創作的浪漫主義。并把詩歌的寫作背景、思想內容、作者等相關知識分門別類,學生寫讀書筆記、作品分析,然后把這些建立成一個個學習檔案。這個教學模式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并將信息技術作為一個隱形的因素融入課程當中,它雖然沒有顯性表現,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模式里,信息技術是一個有機結合的部門,它支撐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與學習,從而培養了學習者自主學習以及主動探究的研究方法,支持學生從多渠道獲得學習知識的機會,使其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獲得更多的學習自由,從而在教學中擺脫對教師的依附,使自身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面對古代文學廣而深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課堂上可綜合運用研討式教學、誦讀式教學、討論式教學。
1.研討式教學。對于教學而言,重要的是“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研討式教學就是將學生由知識性學習變成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教師讓學生在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作品獲得,培養他們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如在《關雎》一詩的講授中,提出古人的認為這首詩是吟詠“后妃之德”,讓學生去討論是否認同這樣的說法。并且通過分析,理解《詩經》里的主要題材、現實主義的反映,以及賦比興手法的運用,并且從這些愛情詩引申到后世對《詩經》的吸收。運用研討式教學,能夠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擴寬學生知識面,更引導學生樂于探討,敢于質疑,從自己的角度去解讀作品、賞析作品。
2.誦讀式教學。文學的美在于賞析,在于發現。古代詩文的美除其文學性外,還有音樂性。誦讀式教學是通過誦讀作品,引導學生細致深入地體驗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把獲取文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文學素養結合起來。誦讀教學法包括示范誦讀和學生誦讀兩種。示范誦讀可以通過教師示范,也可以通過音像示范。教師必須深入了解文學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內容,與作品產生共鳴,才能讀出作品的感情,從而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而學生的誦讀分為集體誦讀和個人誦讀兩種,學生通過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有感情地誦讀作品。這樣不僅能體會古代文學的文字之美,也可以體會其音樂之美。如對漢賦的解讀。讓學生誦讀抒情小賦《歸田賦》。先讓學生集體誦讀,然后再由個人誦讀。在不斷反復的誦讀中,體會里面的清新平淺的語言,理解作者不滿黑暗現實,情愿歸返田園的心情。而在學習《焦仲卿妻》時,也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誦讀,要求學生從焦母、蘭芝和仲卿的角度去理解作品,體會三個不同身份、不同意愿的人的想法。通過誦讀的教學,可以避免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去機械地背誦課文。通過誦讀作品,學生將自身的情感體驗融入到對作品的理解和賞析中。
3.討論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分小組對某個問題進行研討,發表各自的意見和看法,相互啟發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加學生課堂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史記?項羽本紀》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如何看項羽的‘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這個觀點的正確與否,讓學生了解作者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方法,并引導學生從《史記》里的《高祖本紀》《淮陰侯列傳》里找資料,從多個側面的材料中去把握項羽這個人物,通過文章中太史公對項羽的評價,了解《史記》的創作特色,并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后世文人對項羽的評價中尋找材料,進行討論。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發學生討論,并在學生進行總結發言后進行點評,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評價。
三、延伸課外活動,注重專業技能培養
高職高專語文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能型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這個前提下,學生不僅應該具有文學鑒賞能力、分析能力,還應該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因此,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延伸到課堂外,注意與專業技能相結合。我們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課外活動,“逼”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的誦讀能力、書寫能力以及教學能力融入到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如在班上舉行經典詩文誦讀大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結合唐詩宋詞的教學,舉行書法比賽,讓學生通過臨摹字帖進行詩文書寫;在一些絕言律詩的教學上,結合教師技能,讓學生扮演教師,撰寫講解的簡單教案,并進行講解。舉辦這些教學活動,學生是主體,老師起到指導作用。這些有競爭的活動,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能彌補課堂教學知識局限性的不足,從而使得學生能認識自身的不足,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總之,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高職高專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備學生、備課本、備內容”,改變教學思想,整合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古代文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J].課程?教材?教法,2014(2)
[2]戴干明.高職高專語文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創新的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報,2012(9)
[3]黃澄華.高職院校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困境與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11(3)
[4]劉偉.關于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0)
t1、閱讀能力:
t 學習和研究古代文學,首先要過的是文字關。因為古代文學作品都是用古代漢語寫成的,只有多方面掌握古代語言的文字、聲韻、語法等知識,能夠自如地閱讀古文,才能真正讀懂作品內容。以廣為流傳的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為例,(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城闕”“三秦”“五津”“宦游”“比鄰”“歧路”“兒女”等字詞的意思,是無法理解這首詩表現的內容的。
閱讀能力還包括對作品內涵的領會能力。譬如有時須了解作者的 背景與寫作動機,用中國古代傳統的說法是“知人論世”,也就是作者因何要寫這首詩?這就需要許多歷史、傳記、文化背景、創作情況資料方面的積累,下許多考證的功夫。
t 以李商隱的《錦瑟》為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歷代評論家都有感于它的難解,它難解在什么地方呢?不在它的字、詞、句意,而在于它的背景與動機。關于此詩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這是詩人追懷他死去的妻子王氏,是一首悼亡詩(見《玉溪生詩箋注》);有人說這是一首描寫音樂的詠物詩(見《緗素雜記》);有人說這是李商隱晚年追敘生平,自傷身世之辭(見《玉溪生詩箋注》)。持這些說法中的任何一種,從詩的字句都分析不出來,都要有材料為依據,要有考據查證的功夫,如果不了解牛李黨爭、義山與王茂元之女的婚姻、王氏的夭亡、王義山自己仕途的坎坷,無法做出悼亡、感遇的推測;如不知舊版李商隱詩集以此詩為首,也很難判定其為詩序、詩論;至于王氏是否精通音律與偏愛錦瑟,這就更需要過硬的材料了。由此可見,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以擴大知識領域為基礎。
t 研究要精,閱讀則要博。讀書的面不妨寬一些,古今中外文史哲,都應涉獵,這樣才能有利于一個人的文化素質的提高。
t 在這方面,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是20世紀最杰出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史家,很少有人能得到他在學術界的權威地位那樣一致的承認。陳寅恪先生治學的范圍非常廣,除隋唐史外,他還研究魏晉南北朝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除歷史學外,他還研究佛學、文學、語言學等,并在如此眾多的治學領域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僅就治學工具——語言的掌握,他不僅超過了乾嘉巨子錢大昕,而且比王國維有過之而無不及。據同時代人回憶,他在歐美除了學習歐洲一般語言外,還學習梵文、巴利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土耳其文,回國后又學習滿文。因此,在占有資料方面,很少有學者能與他相比。
t2、閱讀層次:
t 讀書可以分幾個層次,就古代文學研究而言,閱讀主要分為讀文學史、讀作品選和讀學術經典三個層次。
t (1)讀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遺產非常豐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熟悉。如游國恩、王起等人編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等一類的著作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及其發展的歷史,有助于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大概面目,對于一般水平的人來說,讀一種或幾種公認寫得比較好的文學史很必要。
t (2)讀作品選。為什么要讀作品呢?因為整部文學史就是由許多時代的無數作家一起創作出來的,一個時代的文學現象是由當時許多作家一起創作所形成的,一個作家的成就也就表現在其平生遺留下來的作品上。所以無論是對一個作家或一個時代以至相續幾個時代文學的研究,都必須立足于作品的研究。
t 文學作品是作家的精神產物,優秀的文學作品凝結著作家高尚純美的感情,并以優美獨特的手法表達出來,有著深厚雋永的藝術魅力,影響著讀者的精神境界。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詠。”如研究宋詞,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胡云翼選注的《宋詞選》多為詞人的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詞的豐富多彩,而且注釋通俗完備,評析精當,是一個影響較大的宋詞選本。但如果是研究一個作家一個詩人,就應該盡可能讀完他的全部作品。
t (3)讀古代典籍。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首先應有個大致的了解。中國古代圖書自唐以來一直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古典文學屬于集部,但若要深入學習古典文學,對于經史子三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典籍都應了解甚至熟悉,這是研究古代文學基本功的一部分,不能忽視。
經部,收錄的是儒家經典。主要包括十三經、古樂、文字等方面書籍,以及解釋經書的著作,儒家經典了"十三經"為代表,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春秋》,后《禮》分為《周禮》《儀禮》《禮記》三種,《春秋》分為《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三種,加上《論語》《孟子》《孝經》《爾雅》成十三經。
t 史部,主要是各種體式的史書,如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別史、雜史等。研究古代文學,應注意其歷史背景,一定要讀有關的史書。比如研究先秦兩漢文學,要用心讀《史記》《漢書》;研究唐代文學,要讀新舊《唐書》等等。史部還包括地理著作、政書、目錄書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來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的著作。此部范圍廣,收書也比較復雜,有哲學書,也包括算術、天文、生物、醫學、農學、軍事、藝術、宗教的著作,也包括筆記小說和類書。子部中也有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書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等及其有關書籍。儒家思想,主要見于《五經》《四書》;道家之書以《老子》《莊子》最為重要性,儒道之外,法家的《韓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文辭優美,應加以注意;小說家中的《世說新語》記載魏晉名士言行,雋永有味,對后世影響很大,也應閱讀。
集部,收歷代詩文集、文學評論及詞曲方面的著作。一人著作的集子稱別集,多人著作合編一起的集子稱為總集。別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韓愈的《韓昌黎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全唐詩》等。文學評論,如《文心雕龍》、《滄浪詩話》。
t
t二、收集材料的注意事項:
t 1、廣搜博采,多多益善。大量有系統地閱讀有關文獻,可以借助于目錄學,如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目答問補正》等書的指引,一部部地查找。一定要寬泛一些,以免顧此失彼。
t 2、透徹理解,發現問題。重要的材料是一字一句地讀,反復讀,方能獲得透徹的了解并從中發現問題。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注意于古人行文的細小處發現并獲得對問題具有關鍵作用的材料。搜集材料,要有耐心和恒心,注意積累,在閱讀過程中要花工夫記下有價值的材料和心得體會。
t 3、避免先入為主。應該做到一切從材料出發,而不是根據已有的觀點來對材料進行取舍。例如要研究一位詩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讀他的作品集,讀他的有關資料,了解前人對他的研究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你所發現的有些問題前人已經研究過了,那么這樣的問題就不再有研究的必要;但也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有些方面你認為值得研究但是別人尚未涉及的,另一種是有些問題別人雖然研究過,但你自己的體會有所不同,或者別人的結論與你所掌握的材料有矛盾,或者你所掌握的材料正好可以對前人的某一觀點做補充,那么,這些獨到的體會都將是適合你研究的課題。這樣確定下來的選題比先主觀地選個題目,然后很辛苦地往下做要容易得多,寫起來也不會泛泛而論和流于一般化。
t 4、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資料檢索工具。研究古代文學過去主要靠背誦,現在背誦當然不能荒廢,便在已經發展到信息時代的今天像舊時讀私塾那樣用很多時間背誦不僅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因而可以運用網絡,但要注意披沙淘金,如學術期刊網等。
t三、古代文學的研究方法:
t 研究方法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種具體的操作手段,手段是否有效,如果撇開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主要看它能否與處理的對象相應,研究方法應該是根據研究對象而確定的。
隨著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深入化,以及國際間的對話與合作,近些年逐漸掀起了外國人認識中國,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化的熱潮。目前國家漢辦已經在許多國家辦了孔子學院,弘揚中國文化。全國各高校也紛紛開設了對外漢語專業,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深厚的中國語言文化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具有中英雙語交流和教學的能力,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較全面的了解。同時具備跨文化交際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對外漢語專業開設中國古代文學課作為專業必修課程,課程一般設置二或三學期,總課時約150左右。由于專業方向和培養方案的不同,對外漢語專業和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都開設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但是針對不同的受眾,教學必須有差異性。以下是本人根據自己的上課體驗和教學反思,對對外漢語專業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探索。
一、調整知識結構,豐富教學內容
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一般四學期或以上,總課時量超過270,教師有充足的時間把文學史的線索和作品選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系統梳理知識點的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接受視野,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化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探究,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外漢語專業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由于課時量的限制,還有學生定位于文化傳播方向,教師講授這門課程時必須調整知識結構。由文學史與作品選齊頭并重調整為輕史的勾勒重作品的解讀上,將文學史的發展線索粗線條理清即可,重心放在作品的賞析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上面。知識結構有所調整,但教學內容不能單一化,不能切割知識點,變成了碎片化教學了,更要力求知識有體系,做到豐富而詳瞻,比如講授唐代文學,在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的同時,要精選能夠體現唐代政治文化、民族習慣及其民俗文化的作品,還要把唐代宗教發展、科舉制度、商業文化、農業文化、知識分子的隱逸風氣、軍旅文化、音樂文化等滲透其中。
二、轉換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手段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長期采用以教師為主的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想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最大限度地傳授知識,在教學實`中一般圍繞作家生平、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展開分析;學生被動接受,機械化記錄筆記,并沒有喚醒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熱情,故而收效甚微。對外漢語的古代文學課程重在培養學生闡釋、鑒賞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借助文學這一載體,通過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達到對學生人格素養、文化修養、審美鑒賞等方面的提升。教師必須轉換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做好知識結構的定位,通過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參與課堂,可以構建課堂知識討論模塊、思維拓展模塊、答疑解惑模塊,學生可以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古代文學所蘊含的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族精神。同時還要改進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教案、精選試題庫、網絡平臺、微信文章分享等作為教學輔助,在資源共享中多方面擴展學生的知識容量。教師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將經典誦讀、詩詞背誦、戲曲改編引入課程,學生在興致盎然中積極參與,領悟文學潛移默化的巨大魅力。
【中圖分類號】:G423.07【文獻標識碼】:A
古代文學課程是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傳統課程。從長期發展看,雖然古代文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但不能否認的是,由于古代文學課程本身的非功利性,不與學生就業發生直接關聯,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有所下降。不少學校以此為依據,大量縮減古代文學學時。以湖南科技學院新聞傳播系為例,2013年上學期前,《古代文學作品選讀》開設了兩個學期,每學期48學時,但2013年下學期后,古代文學課程縮減至一個學期,每學期32學時。
不僅湖南科技學院如此,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甚至以文科為主的本科院校,古代文學課時也大量減少,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程的合并,大多數院校將原來分開的《古代文學史》和《古代文學作品選》合并為一門課程,而在學時的分配上,卻沒有做相應增加,這實際上導致了古代文學課程的減少;二是授課學時的直接減少,在上個世紀前十年,不少院系古代文學開設在四個學期以上,進入本世紀,大多數本科院校縮減至三個學期。但即使如此,許多學生仍然認為古代文學課程太多,希望進一步縮減。
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要求,不一定會帶來好的教學效果,不少人發現中文系學生不像中文系學生,沒有應具有的文氣。他們進入工作單位后,也開始面臨一系列問題,師范類學生教不好古代文學,文秘類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文采。忽略了中文系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導致了學生參加工作后后勁不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矛盾,一方面學生對古代文學學習興趣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古代文學課程改革,其實也就是要解決這一矛盾。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不少學校開始對古代文學課程進行了改革,改革的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其中,復旦大學古代文學課程改革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果,現簡單介紹如下:復旦大學目前從事古代文獻或文獻學研究的教師有22人,《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基礎課開課三個學期,合計118學時,6學分。復旦大學古代文學學科在海內外享有崇高聲譽,但在基礎課程的開設上,似乎名不副實。實際上并非如此,它除了基礎課外,還開設了大量與古代文學或文化相關的選修課程,主要有:《唐代政治與文學》《中國文學史料學》《文化新詩學》《屈原與世界文化》《中國古代游俠文化與文學》《商人與文學》《中國古典傳記文學研究》《古代文學批評方法論》《中國古典美學》等,另有《東亞古代文學關系史》《東亞漢文學史》《女性文學研究》《中外文學比較研究》等選修課程與古代文學緊密相關。這樣的改革,無疑極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學有所專、學有所長、學有所好。
南京大學也是如此,在開設四學期《中國古代文學》之上,又開設了《古代文化史專題研究》《校讎學》《近代學者治學方法》《唐宋筆記研究》《石刻文獻學》《佛道二藏文獻研究》《辭賦研究》《詩經研究》《楚辭研究》《史記研究》《文選研究》《文心雕龍研究》《杜詩研究》等。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也開設了四個學期,另外還開設了《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先秦韻文研究》《漢賦研究》《研究》《六朝詩歌研究》《陶淵明研究》《宮體詩研究》《唐詩傳播研究》《明清小說研究》《古典文學學術史》等。這兩個學校在開設《古代文學》時,同時開設相關選修課程,做到基礎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極大加深了學生對所授課程的理解。湖南師范大學則把《文獻學》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結合起來,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這些高校古代文學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對于我校中文專業古代文學課程的設置具有一定借鑒和啟發作用。湖南科技學院古代文學學科有教師16人,學科建設分四個方向,即先秦漢魏與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學與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學與周敦頤研究及明清文學與瀟湘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基礎課程,開設了五個學期,除此之外,還開設了專業任選課《中國古代詩詞專題》《柳宗元研究》《研究》《民間文學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古代散文專題》等課程。古代文學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與一些重點院校的中文專業相比,本校古代文學課程設置還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課程的設置與地域文化結合不緊密。湖南科技學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所處地永州地方文化豐富多彩。古代文學學科建設的四個方向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從研究層面看,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頤研究、瀟湘文學研究在省內乃至國內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然而課程的設置卻處于滯后狀態。除開設了《柳宗元研究》外,其他與地方文化結合緊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能與《中國古代文學》相互補充的課程卻沒有開設,古代文學的地域特征得不到彰顯。
其次,課程重復開設現象嚴重。《中國古代文學》在本校開設了五個學期,每個學期48學時,合計240學時。這一學時量,是復旦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的2倍多、南京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1.7倍,《中國古代詩詞專題》《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古代散文專題》等課程雖在這些學校有所開設,但由于他們基礎課學時較少,開設這些,是對基礎課程的一個有益補充。但我校基礎課學時充足,所授內容與選修課程重復嚴重,如《詩經》《紅樓夢》等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都作了重點講授,再開選修課程,學生受益不大,故學生在選修課程時,開設的課程學生選課率不高。
再次,應開設的一些課程沒有開設。由于師資的缺乏或其他原因,一些基礎課程講授較少,而目前國內研究已經成熟的一些課程得不到開設。如文獻學在許多重點本科院校中已經形成了一門獨立學科,有專門的教師隊伍,但在本校,文獻學不僅沒有成為獨立的學科,甚至連課程也沒開設,結果導致了許多學生在寫作論文時所引文獻錯誤百出,對于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思維條理是否縝密也有重大影響。
針對本校古代文學課程設置存在的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加強與本土文化緊密相關的課程建設,對于已具備開設條件而未開設的的課程,應及早開設。就本校中文專業而言,《舜文化研究》《周敦頤研究》都已具備了開設的條件。《瀟湘文學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稍顯薄弱,但也可以以教促研,只要有老師愿意開設,就應及早開設。這些課程的內容,基礎課程涉及較少,又與永州本土文化緊密結合,可以把理論授課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培養學生較好適應永州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是對基礎課程的一個有益補充。
二、調整已有課程機構,優化課程設置。對于選修課與基礎課重復嚴重的現象,可以采取兩種辦法進行調整。或者縮減基礎課學時或學年,或者減去與基礎課重復嚴重的必修課。這樣,既能為學生節約大量的時間以選修其他課程,又能有效避免因授課內容重復而導致學生選課率不高的現象,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優化課程設置時,要注意師范方向和文秘方向的差別,這不僅要體現在專業限選課上,同時也要體現在基礎課的授課上,要適當把握好不同方向的學生在史集作品的講授上時間分配的不同,從而有效培養出具有不同技能的不同方向的學生。
三、增開專業選修或必修的課程,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一些與古代文學學科關系緊密,與《古代文學》相互補充的課程,如果在師資力量具備或可以具備的條件下應及早開設。如《文獻學》《校讎學》等在條件成熟時應及早增設。另外,基礎課程較少涉及,但在國內已經成熟的課程可以增設。如《老莊哲學研究》《文選研究》《文心雕龍研究》《敦煌文獻研究》《歷記小說研究》《禁毀小說研究》《域外漢文學研究》等都是可以增設的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將極大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中的專業必修課,但因其時間跨度長,上迄先秦,下至近代,涉及內容龐雜。除浩如煙海的作家、作品外,古代哲學、宗教學、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都與之有著或近或遠的聯系,需要有所了解,給《中國古代文學》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加之絕大多數古典文獻又是豎版繁體字,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對此極不適應。以上種種,都是擺在每個古代文學教師面前不容回避的問題。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完成由單純聽老師課堂講解到課上課下相結合學習過程的轉變,充分調動學生自行閱讀的主動性,是本文探討的核心問題。
一
筆者承擔的教學任務是《魏晉南北朝文學》,是中文系本科一年級學生第二學期的課程。魏晉南北朝是亂世,政權更替、朝代更迭異常頻繁,文人生活其中少有全者,同時,這個暑期儒學衰微,佛學、玄學興盛。因此,了解這個時期的歷史風云變化和社會文化氛圍,特別是洞悉生活在這個時期的士人心態,是學習和掌握推動文學發展、變化因素的必要前提。此即“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1]479之謂也,也符合“文學即人學”[2]的理論原理。孟子曾提出的“知人論世”方法,仍是當今學界普遍認可的文學鑒賞與文學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同樣是本課程秉承的教學原則之一。基于以上認識,在每節課講授之前,筆者布置學生閱讀內容之一就是史書中相關文人的傳記資料。如建安文學中《三國志?武帝紀》,《三國志?陳思王曹植傳》;正始文學中《晉書?阮籍傳》《晉書?嵇康傳》,等等。其實,這樣做完全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經過一個學期關于先秦、秦漢文學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文言基礎,解決了繁體字的困擾,已經具備閱讀古典文獻的基本能力。
基于以上種種,在老師有計劃的引導下,學生們饒有興趣地走進史書,貼近文人生活的時代,近距離地體驗他們的生平經歷,設身處地地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學生們在課前完成的閱讀內容,成為課堂展開詩風轉變原因探討的重要鋪墊,有的甚至是有機組成部分。閱讀文獻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過程。明學家陳獻章云:“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章初學時亦是如此,更無別法也。”[3]一些具備較敏銳洞察力和明確辨析力的學生,可以“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4]。他們往往從史書敘述文人曲折坎坷的個體遭際中,嗅察出歷史際會的風云變化,即所謂“見微知著”、“窺斑見豹”而已矣。但社會風俗和文人心態的改變往往會帶來文學創作的變化,這幾乎是魏晉南北朝文學課堂中經常要觸及的問題、反復討論的話題。往往經過抽絲剝繭、條分縷析之后,相關話題通常變得易于學生們理解與接受。
不僅如此,文人傳記資料的閱讀也成為理解和鑒賞文學作品的堅實基礎。文人艱難苦恨的生活、憤懣不平的心情,勢必在文學作品中得以最具體的、最形象的、也最富有詩意的體現,“發憤以抒情”[5]197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文學創作的內在動因之一。感受并把握之,同時也是在感受并把握文人的命運和文學發展的規律。
了解并熟知這些背景資料之后再切入作品,學生們往往感同身受,仿佛已把自身“對象化”,真切地體會或設身處地地體驗著文人的悲哀與焦慮,痛苦與憤懣。文人激越澎湃的情懷、痛苦徘徊的腳步、往復彷徨的身影化作的唯美詩語,緩緩地從詩人心頭流出,或直白如話,或委婉含蓄,或淺吟低唱,或怒吼咆哮。這些語言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用何種方式抒情,都帶著強烈的情感力量與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深深地撞擊著學生的心靈世界,引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盡管學生與詩人生活的年代相距甚遠,但此時此刻分明又與詩人息息相關、休戚與共。
無疑,正史中的文人傳記資料作為古代文學課的課外閱讀資料是必要與必需的,因為這些傳記資料不僅僅是現在能夠見到的、較為重要的、也較為可信的傳記資料之一,更關鍵的是作為聯系文人與當時社會的書面紐帶,它真實地再現了文人生命軌跡與社會發展變化的交匯與游離、同步與分流、整合與異動的全過程,它是打開文人心靈的鑰匙,自然就成為文人作品的最佳詮釋。不管這些文學作品寫得多么隱晦曲折、艱澀難懂,只要學生走進了文人生活的時代,體察到了文人內心的情感呼喚,由此而發的、至美至妙的文學勝境便極易纖毫畢現,窮情盡趣。特別是學生一旦透徹地理解了中國哲學文化對古代文人心理結構生成的作用,那么由此矛盾沖突而發的文學作品便極易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程金城曾表述為:“中國儒道互補的哲學文化結構,對于詩人心理結構有著同樣的互補又互相矛盾的作用。一方面是儒家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是道家的人格理想,一方面不能忘懷于兼濟天下,掙脫人與社會關系及其規范,另一方面,又崇尚獨善其身,追求人格的獨立。詩人又是每個時代社會心理的晴雨表,是最敏感者,最善于思考者。這兩方面在現實中的矛盾,使得詩人的內心充滿激烈沖突,常常有感而發。”[6]可謂簡明扼要,一語中的。明白了此中真意,感受文學藝術美、品鑒文學藝術美的過程既不會生吞活剝,又不會冰冷生硬,而是水到渠成,興味盎然,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提高許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隨時隨地地激發學生透過文學現象探究文學本質,激發他們窮本極源地思考文學史發展的規律,更激發他們進一步閱讀作品、分析作品的動力。整個過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學生們往往沉浸其中,深入鉆研,樂此不疲。據筆者所知,甚至有大二的同學依然還在思索探究魏晉文學的問題,可見其沉潛之深與沉潛之久。
二
文學作品永遠是文學課的核心,是其靈魂所在。文學史演變的內在規律,也是通過文學作品得以體現。以文學作品帶動文學史的講授,不失為可行性較強的方法。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是半個世紀以來,高等學校文學院系絕大多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要采用的教材,具有權威性與指導性,在本課程的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充分利用這套教材,學生可以較為廣泛地接觸作家的作品,繼而總結或理解文學的發展脈絡、演變規律。對于這套教材,筆者采取課下閱讀與課上講授相結合的方法。
為了提高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的作品閱讀,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老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圍繞問題研讀作品。按照文學發展的歷史時段,魏晉南北朝文學可分成建安文學、正始文學、太康文學等若干板塊。老師要求學生閱讀同一板塊的作家作品時,采取橫向類比分析法。這是因為雖然處于同一時期的作家,他們的創作具有一定共性;但是由于創作主體生平遭際的差異、性情的不同、創作心態的各異等原因,他們的文學創作呈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同中尋異,掌握共性,同時也要知曉個性。尋求同時代作家不同的創作個性、創作風格并探求其內在原因,是學生閱讀作品時需著重思考的問題,也是老師講授的重點所在。
此外,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亦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思路。比如縱向對比分析法,即把不同時代但藝術風格接近、創作手法相似的作家作品整合在一起,讓學生閱讀分析、比較研究,考察文學史上的接受繼承問題,分析同一文學流派在不同時代的興衰消長及其原因所在;或對同一文學體裁的作品做縱向觀照,引導學生思考文體的發展變化軌跡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層原因,等等,諸如此類,都是筆者按照不同內容而采取不同教學思路和方法的體現。
老師課堂上的講授或學生之間的討論,則緊緊圍繞上述問題展開。在詳細分析、解讀作品基礎之上,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概括或總結出問題的結論。這些結論或是中國文學史中的重點難點;或是對中國文學史中相關問題所做的縱向梳理,從而使文學史現象的發生、發展軌跡更加清晰明了;或是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探究甚至是不成熟的思考。但無論哪種,課上課下靈活多樣的方法意味著對思維多維度、多層次、全方位的培養與訓練,都將有助于學生開拓思維空間,提升思想高度,使能力與素養得到相應提高。因此,課堂教學氣氛普遍熱烈,學生們不僅更容易理解與掌握知識要點,重要的是他們在自覺或不自覺中養成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最終將受益終生。
經過師生們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與不懈堅持,大部分學生已適應并接受了帶著問題閱讀、思考、嘗試解答、討論分享等學習環節,而且有一部分同學還能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開動腦筋,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在老師的鼓勵下自行探索尋找答案,獨立解決問題,這種難能可貴的“問題意識”正是筆者試圖培養學生形成的學習能力。“問題意識”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問題意識不僅體現了個體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也反映了個體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正是這種思維的品質使個體可以不斷質疑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個體創造力的發展。”[7]40相信隨著學生們閱讀作品的日漸豐富和思考的漸趨深入,興趣會越來越濃厚,“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介紹學術界權威觀點、最新研究動態,引入古人對相關作品的評點,等等,同樣是大學課堂不可或缺的內容。它們或可作為觀點的佐證,或可成為分析作品的支撐,或是撬動學生深入思考的有效工具。不論哪種情形,都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打開學生的思路。此外,該課程的參考書目亦是學生閱讀經典、接觸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徑。
三
為了讓學生有效地彌補課堂教學內容的不足(教學時數有限,教學內容繁多所致),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布置學生閱讀原典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果說前文提及的文人傳記只是要求學生泛讀的話,那么這些原典則是作為精讀作業布置完成的。學生必須完成書面的讀書筆記或者撰寫相關的小論文,以此加深記憶或促使他們思考。
事實上,學生確實也在思考,經過閱讀產生問題同時試圖尋找答案。有的學生課下、線上與老師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展示出一定的思想深度;有的學生向老師詢問需要繼續閱讀的相關書籍,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的主動性;有的學生在已完成的小論文中較清晰全面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凡此種種情形表明,閱讀的良性循環已經形成,課上、課下儼然成為有效互補。“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學過程就是師生雙方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啟開他們心智的大門,使之從有疑到無疑再產生新疑,與教學的這一過程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發展學生的智力、豐富學生的知識”[7]40。課堂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問題展開,課下閱讀學習更是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嘗試與實踐。隨著問題得到解決而隨后又產生這樣的過程不斷交替發生,學生學習將不斷深入進行,最終將會產生質的提升與飛躍,課堂教學與課下閱讀因此進入良性發展軌跡。教學雙方,教師全力以赴且欣慰有加,學生興趣十足又信心滿滿,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與思考,學生亦促進教師反思與提高,教、學同心協力,齊頭并進,真正體現了教學相長的內涵與實質。
綜上所述,閱讀、思考、提問這三個環節在整個古代文學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是思考、提問的前提和鋪墊,沒有閱讀量,沒有大量文學作品和相關文獻作為支撐,思考和提問就無從談起。思考是連接閱讀和提問的中間環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認真而獨立的思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就全然不可能出現,即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矣[8]。而提問,則恰恰是思考的結晶,是閱讀成果的體現,“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一如前文所述,此不再贅言。因此,閱讀、思考、提問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整個環節的有機結合是學習知識的良好開端,是學生們在書海中暢游的助推器,也是學生們大量接觸原典、吸收原典精髓的契機,很有必要在教學中長期踐行。
必須說明的是,當達的信息技術確實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盡管本校圖書館的藏書目前尚不能完全滿足所有學生的閱讀要求,但學校已購買回面向全校師生使用的電子圖書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紙質書短缺的不足。學生們積極地上網查找資料,下載書籍,并在群里共享,為其他同學及時閱讀提供了很大便利。借閱、下載雙管齊下,線下、線上互相補充;再加上日趨完善的考核措施,推動學生積極完成各個環節。在這些前提下,學生們的閱讀熱情也日益高漲。晚上8點半,仍有學生在學校的主區圖書館借閱圖書;完成并提交作業,已成為絕大多數學生自覺普遍的行為。往往是已到深夜,學生仍然在古代文學學習群里提交閱讀過書的圖片。甚至在節假日里,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能堅持每天閱讀書籍,提交作業。顯然,學生們業已深深意識到閱讀在學習古代文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才樂此不疲。
是的,辛勤耕耘,天道酬勤。相信大量閱讀會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而文學的“感悟力是研究作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9]63。“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1]518,“博觀”的作用當就在此。
參考文獻:
[1]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2]姜劍云.釋“文學是人學”[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7(5):72.
[3]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7:165.
[4]劉文典,校注.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550.
[5]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57:197.
[6]程金城.中國文學原型論[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41-42.
[7]姚本先.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育研究,1995(10).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研究領域非常廣闊,是一門很成熟的研究學科。但該學科在課程的教學研究方面很滯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當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對推動高等院校古代文學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高等院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積極影響。
一、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優化高校文學教育實效
前期,高校進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學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偏重于教學手段方面的改革,對課程理念、課程內容缺乏研究,對課程設置的目標不夠明確,沒有實質性的推動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發展。新時期推動高校文學教育改革對推動課程教學、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對培養古代文學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日益加劇,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對高等教育質量提出新的要求。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從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課程目標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強高等課程競爭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助于傳承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古代文學蘊含深刻的人生體驗、哲學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為了提升社會整體道德水平和國民修養,當今社會需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文化熏陶。因為它承載著中華優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著開啟民智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這門課程沒能發揮其在國民教育中的應有作用,而隨著社會不文明行為的增加,課程也需要由知識教育變為道德教育與綜合素質教育。
二、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教學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標
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對中國文學教學理念研究不夠。雖然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豐富課堂,提高課堂的活躍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長期使用這一教學方法和手段,或者經常性的變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對于長期不重視教學理念和目標的研究,不利于學生找到認同感,學習的目標意義不明確,在學習古代文學課程上,沒有目的性,對學習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鑒定不明確,都不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重實訓技能培養,缺乏相應的實訓手段
隨著大學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課時相應減少,更多的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能,很多高校在對學生考核評價時偏重于課程實訓,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由理論為主,轉變為實踐教學,給學生增加了相應的實踐學時。高校普遍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進行實踐教學,應用什么樣的手段去開展實踐教學。很多高校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去引導學生學習,通過觀看影片的方式來完成實踐教學任務,雖然教學方式有所變化,但是取得的教學效果仍然不夠理想,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長期發展,對提高高等院校學生的實踐技能仍顯不足。
(三)重文學作品學習,缺乏國學經典創作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課程內容設置主要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文學作品,這類作品一般是歷史傳唱,文學色彩濃厚,且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這類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視,在安排課程時對于課時的安排就相對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強一些,各高校也紛紛成立專門的國學院,開展國學教育,開始重視國學經典誦讀。高等院校在開展課程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時,在國學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時就要求大學生要開展國學閱讀主題活動,列出必讀科目,將平時的表現和最終考核結果綜合進行評價,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不強,疲于應付的思想還存在,筆記報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顯。
三、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一)科學設置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改革理念和目標
科學設置本課程的目標,使學生通過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掌握基本的文學作品知識和文學史常識,加深對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文學悠久傳統和主要特點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對古代文學課程的基本要求,對于基本常識要熟練掌握,對于文化常識能夠正確判斷。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言說方式和藝術特點,能運用文學、語言學、美學、歷史等相關知識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家、作品、文學事件、文學現象、文學流派進行分析和評述,在宏觀上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展線索。
(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行古代文學教育教學手段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術在高等院校非常普遍,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可以很形象的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很容易接受理解。使用很普遍的是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聲光畫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很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高等院校應該注重為教師提供諸多素材的條件,因為在制作這些音像資料和文字材料,需要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沒有便利的資源和條件,會極大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做出的多媒體資料借鑒意義也很有限,不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對資料的選取要本著實用,能夠擴大大學生的文學視野,能夠形象的說明問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克服過去單純的灌輸式的教育,不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深入的研究問題,活躍課堂氣氛,推動中國古代文學進一步發展。在研究古代文學課程時要結合其內容和特點,在網絡化時代,對中國古代文學文獻檢索和收集相關學術最新研究成果顯得日益重要。將過去那種傳統的古代文學與現代網絡文獻檢索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展現在大學生面前,可以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為他們獲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現階段,很多優秀的中國古代文學被文化部門,廣電中心拍成了優秀影片,在全國各大劇場進行放映,這又為大學生研究了解古代文學提供了一定的途徑,使得大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得到學習,激發研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