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3 15:10: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建設農業生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郎溪縣地處皖東南,面積1105km2,耕地面積3.8萬hm2(其中承包耕地2.5萬hm2),林地面積2.93萬hm2,可開發水面面積1.4萬hm2;總人口3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8萬人。郎溪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種、養業的發展。近年來,為了促進郎溪縣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該縣在生態農業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現進行探討如下。
1郎溪縣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的成效
1.1農業三品認證有新突破
農業三品基地由2006年的5個增加至27個,面積由2600.0hm2擴大至4.1萬hm2;三品認證數由8個升至30個,并申請瑞草魁茶作為地理標志產品加以保護,通過基地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獲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2生態家園有新成效
從2006年開始啟動新農村建設,幾年來已有長足進步,新農村建設氛圍空前高漲。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新農村建設綜合示范點104個,編制示范點村莊建設規劃121個、集鎮總體規劃7個、村經濟發展規劃11個、示范村經濟發展規劃或“一村一品”發展規劃13個,成立村民理事會117個,建立鎮村文化活動場所142個,完成村莊內道路硬化49.4萬m2,實現改水3.4萬人,完成衛生改廁5704座,新建沼氣池3755口,修建排水溝近46.8km,清除垃圾、淤泥10.9萬t,拆除廢舊房屋、廁所、圍墻等路障4286處。農村基礎設施得到加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1.3農村生態環境有新改善
通過開展生態縣建設,探索出生態農業模式,使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業污染等農業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全面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7%,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85%,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進一步提升[1]。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單位面積耕地實際用于農業生產的化肥折純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防治技術使主要農作物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治次數每公頃平均減少30次以上,節約農藥費用300元/hm2以上,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
1.4生態農業監督體系有新完善
建立了縣農產品檢測站,完善了重大動植物疫病應急防控機制和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網絡,有助于建立健全抽檢和自檢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進一步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2-3]。
2主要做法
2.1加強宣傳
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對全社會進行環境法制和生態知識的教育、培訓,特別是對人口、資源、環境知識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牢固樹立生態是資源、生態是商品、生態是優勢、生態是品牌的理念,強化各級領導干部與群眾的環保意識。
2.2抓好典型
首先抓住生態農業建設和無公害農產品開發典型,總結好經驗,并進行廣泛宣傳,做到以點帶面。以無公害農產品開發為切入點,把生態農業建設與無公害農產品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區域布局特點,開展適合本區域的生態農業模式,如山地、丘陵區發展果園,林下養雞,平畈區發展稻鴨共育、稻田立體種養,畜禽養殖區開展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試驗示范,推進基地建設工作,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生態農業產業化開發工作,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激發干部群眾建設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帶動廣人民群眾投入到生態農業建設中來[4]。
2.3開展生態農業模式探索
生態農業模式是生態農業建設的技術支撐,是整個生態農業建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近幾年,通過開展生態農業模式的探索與推廣,如濤城的豬—沼—茶(果)、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十字的稻鴨共育,東夏、梅渚的稻田立體種養,凌笪、姚村的果園養雞、林下養雞等立體種養、無公害農產品開發、觀光生態園等,促進了生態農業建設。
2.4利用項目帶動
根據郎溪縣實際,多方籌集資金,整合新農辦、能源等方面的項目資金投入,發揮部門協同能力,搞好生態農業建設。
2.5加強農業綜合執法
扎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郎溪縣農業生產實際和農資市場特點,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大農業政策法規的宣傳和執法檢查力度,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各類制售假劣農資、銷售禁、限用高毒農藥和違禁畜禽藥物的行為[5]。加大畜禽產品的市場檢疫準入關,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打擊各種違法捕魚行為,保護漁業生態環境,加大入市農產品抽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6實行獎懲措施
按照“誰受益誰投資,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對生態環境保護者實行獎勵,對破壞生態環境者實行重懲。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以承包租賃等形式加快丘陵、崗地和山場的綜合開發、開展生態農業模式的探索、研究與推廣,三品一標基地建設與認證的獎勵。
3存在的問題
3.1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
雖然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單位面積耕地實際用于農業生產的化肥折純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但仍超出發達國家設置的225.00kg/hm2的安全上限。全縣農藥年使用量達到300t(純量)以上,造成不同程度地大面積農田污染。地膜、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的污染也呈逐漸加劇趨勢,給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及經濟建設帶來不良影響。
3.2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生態農業建設基礎性建設資金缺口較大,部門、企業、農民受自身素質的影響、經濟利益驅動,只考慮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生態利益,更不愿意增加資金投入,造成資金投入匱乏。同時,各部門從自身角度抓示范點,示范點多而分散,資金難以整合,生態農業建設難以見到綜合成效。
3.3科技含量水平低
盡管郎溪縣近年來農產品優質品有了長足發展,但農產品優質品率還不夠高,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過小,種、養殖業食物鏈、產業鏈循環橋梁未能很好形成,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生產基地、生態農業模式未能得到很好推廣。
3.4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
生態農業是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相統一的,不少干部與群眾在認識上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對生態農業的內涵認識不足,對生態農業破壞嚴重后果認識不足,對生態農業的綜合效益認識不足,對生態農業廣闊的前景認識不足,片面認為生態農業經濟效益低。
4對策
一是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建立政策支持體系。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需要政府適當的資金支持與補助,否則建設緩慢,難度大。三是加快生態農業建設。堅持以三品認證和農業三品基地建設為抓手,著力提高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水平,打造地方品牌[6]。四是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進一步完善測土配方施肥體系,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秸稈收集、加工貯存新方法,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推廣果園養雞、稻鴨共育養殖等多項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大力發展立體生態農業、庭院生態農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五是完善監督體系,加快農產品檢測站建設,完善重大動植物疫病應急防控機制和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網絡。建立健全抽檢和自檢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水平。
5參考文獻
[1]劉明,張新生,陸小雪,等.桂林市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9(1):42-44.
[2]朝克圖,關勇,王崴,等.興安盟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2):110-111.
[3]殷志明,劉漣淮,曹安輝,等.漣水縣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分析評價與發展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6(3):50-52.
[4]宜慧,趙言文.淺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態農業的發展[J].江西農業學報,2008(11):108-111.
生態農業是相對傳統農業而言的,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有管理手段,來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1吉林省發展生態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吉林省的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由于農業生產方式相對比較落后、科技含量比較低下,農業的生態意識比較薄弱。更主要的是,吉林省的農業資源日益短缺,并且環境不斷變化,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了吉林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盡管我省在生態農業的研究、試驗和推廣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必然會對吉林省進一步發展生態農業形成一定的障礙。
1.1偏低的農業產業化
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三個效益”的統一,即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吉林省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下,生活還處在僅能解決溫飽的水平,因此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水平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樣重要,而且任務很艱巨。在貧困地區多數還是依靠傳統的種植業來達到基本生活的需要,很難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入,所以,對于他們來說,生態農業還是相當的陌生。吉林省現有農村土地實際情況并不樂觀,耕地面積隨著城鎮化建設還在逐年減少,導致土地資源十分短缺,而且農村人口還在不斷地增加,剩余勞動力成為了困擾其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直接導致農村產業化水平低下。
1.2政策扶植還有待完善
生態農業的普及和發展,必然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是政府最重要的支持體現。就吉林省而言,雖然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生態農業發展方面,還有許多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一方面從事農村生產經營的農戶缺乏對生產資源的有效保護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對發展生態農業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以前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糧食更為重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一些惠民政策的出臺,追求較高的經濟利益,使得發展生態農業的生產生活成為了可能。
1.3農業生產技術有待完善
生態農業相比傳統的農業而言,包含了傳統農業沒有的多種組成成分,它們之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從事傳統耕種的農民并沒有與生態農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即使按部就班地去借鑒別人現成的經驗也是十分困難,直接導致很難取得成功。生態農業比傳統農業在技術措施方面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實踐,不但要對傳統的技術研究,還要對高新技術引進和借鑒,最后掌握為自己所用。
1.4傳統農業服務水平很難適應發展要求
服務和技術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是同樣重要的。在吉林省的部分地區,這種高要求的服務體系還未建立,直接導致優良品種、高新技術、信息服務和銀行信貸等服務還不能及時提供給有這方面需求的農民。例如信息對于那些通過發展生態農業渴望獲得更多經濟效益的農民而言是相當的重要,可以使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滿足市場的實際需要;農村的信貸服務對于那些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而無資金實現的農民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
1.5生態農業還需大面積推廣
吉林省人口壓力嚴重,自然資源的利用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農村環境還要進一步改善,生態農業的推廣還有待提高。水土流失、大氣污染等因素,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說,吉林省的生態農業發展僅僅是局部試點,還需在全省范圍內繼續大力推廣。
2發展生態農業的思路與舉措
2.1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搞好高效生態農業發展
在生態園區建設上要結合各縣(市)、區的不同環境特點和傳統產業特色進行,合理規劃和布局,做好總體功能定位。在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選擇上,要因地制宜,重點實施“種子工程”和“節水農業”新技術,因地制宜建立特色集約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把吉林省農業建設成為高效優美的生態園區和城市后花園,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滿足市民對食品安全和生活環境的要求。注重引進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新品種。要合理布局,科學間作,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做到一年里季季有實物、有亮點、有成果。
2.2拓展網絡發展空間,培育生態農業消費群體
農產品的特點是季節性強,存儲性差。所以,保持適當的消費群體是保證農產品效益的關鍵。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物流便利條件,加大遠程生態農業消費群體的培育,把農業搬上網,發展網上農業觀光和跟蹤訂購,滿足城市居民的田園夢,促進農民增收。
2.3抓好生產基地建設,實施農業品牌戰略
為了搶占農產品市場份額,提高生產效益,必須加大農業品牌的培育。通過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牌產品,提升產品市場比例,是實現農業增收增資的關鍵,所以,以科技為支撐,做好農業品牌培育和推廣,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創立市場品牌、擴大市場份額作為培育、營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重大課題來抓。例如長白山人參、萬昌大米、黃松甸黑木耳等,把市場品牌做強做大,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2.4引進高科技果蔬品種,創建高科技農業園區
當前農產品基礎之爭也就是種子之爭、栽培技術之爭,之后才是營銷之爭,品牌之爭。創建和引進高效優質品種,采用和提高栽培技術是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1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的主要構成
生態農業向農業生態旅游發展是農業產業的重要發展與升級,整個產業鏈的多個環節都要作出調整與改變,這才能夠有效適應產業鏈的發展需求。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的建設必須要充分考量產品開發、項目開發和營銷模式開發等細節問題,確保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1農業生態旅游的產品開發
農業生態旅游產品開發是整個產業鏈建設的基礎,首先要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在生態農業基礎上展開建設與開發,將田園風光、自然景色與生態農業融為一體,確保游客進入景區后能夠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氣息。同時在建設過程中要關注差異性與地方特色,保證生態農業景區具有自己的優勢。其次農業生態旅游產品開發要注重產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態農業產品,同時也要滿足游客觀光、休閑、體驗的多重需要,將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態美等呈現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產品的吸引力。
1.2農業生態旅游項目開發
農業生態旅游項目開發是整個產業鏈建設的核心,農業生態旅游項目開發能夠將我國綿延數千年的農耕文化,用直觀而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引發游客的文化共鳴與情感共鳴,繼而豐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態農業的價值。一方面,要給予游客更多的互動機會,如游客可以到菜園果采摘新鮮的綠色果蔬,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嘗試農業種植,感受勞動和收獲的快樂。另一方面,要注重農耕文化的宣傳與推廣,使農業生態旅游項目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時期的農業生產工具或農村民居特色,傳播民俗、民儀,將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展現給游客。
1.3旅游營銷模式開發
信息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時消費者的旅游觀念也在逐漸趨于理性,傳統的營銷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甚至可能會導致生態旅游陷入營銷困境。曾經很多農業生態旅游區借助旅行社和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宣傳,吸引游客到當地參觀旅游。但在全新的環境下,這些途徑能夠發揮的作用較為有限,產業鏈建設需要用更多方式展開宣傳與推廣。例如,生態旅游區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展開網絡宣傳,同時借助專業的旅行網站推廣旅游項目和產品,也可以與娛樂節目或影視作品合作,通過植入式廣告等方式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進而全面創新營銷模式,有效提升消費者的關注度。
2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建設的主要影響因素
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的互動與融合為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實現了農業與文化、旅游、餐飲、娛樂等行業的全面融合,推動農業產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擺脫傳統農業資源浪費嚴重、生產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狀態[1]。
2.1生態農業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影響
農業生態旅游離不開生態農業的全面建設,生態農業實現了農業建設的良性循環,農業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符合發展需求的生產路徑,進而實現生態農業目標,有效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使農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生態農業不僅能夠實現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更能夠實現社會價值,這也是農業生態旅游實現的基本保障,生態農業對農業生態旅游具有積極影響。
2.2特色化農業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影響
特色化農業就是要打破傳統農業的整體化發展模式,走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僅僅能夠感受到普通農村的農業生產現狀,更能夠得到特色化農業帶來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鄉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資源發展垂釣、游船等項目;自然風光秀麗的東北可以利用觀光休閑、地方文藝演出等特色項目吸引游客的興趣。特色化農業的實施直接關系到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潛力,有特色項目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消費者才能來到這里旅游、休閑和消費,特色化農業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將自身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2]。
2.3規模化農業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影響
農業生態旅游是旅游產業的重要構成,旅游行業必須呈現規模化發展才能夠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態農業的發展要呈現規模化的發展趨勢,將周邊區域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和集中,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確保游客能夠在生態旅游區內接受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有效涵蓋多種特色化經營項目,滿足不同類型、季節、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證農業生態旅游能夠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2.4農業文化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影響
中國幅員遼闊且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勞動人民在長期勞作與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風俗習慣,不同地區的文化意識與生活習慣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因此農業生態旅游推進過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將這些文化元素用多種方式呈現出來,使游客在觀光旅游時能夠產生與眾不同的感受。生態旅游是農業生態旅游的基石,而農業文化才是其精髓與靈魂,農業文化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影響非常深遠,勞作方式、農業歷史、勞動工具、習俗文化等都可以成為農業文化展示的重點。因此,在農業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對農業文化解讀和展示保持高度關注,確保游客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內涵[3]。
3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建設的重點
農業生態旅游在我國仍然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還存在明顯差距,軟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產業鏈建設過程中必須正視這些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終實現建設目標。
3.1建立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也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參與,不能單純依靠農民的力量去實現。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圍繞當地實際情況及旅游市場現狀展開深度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以政府為主導,構建當地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農民合作社共同參與建設,由農民提供場地與人力,引入企業和資金共同參與建設,同時鼓勵具有先進開發經驗的企業和個人進入,最終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團隊,以全新模式參與市場競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政府和參與者要共同選擇具有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管理,保證農業生態旅游產業鏈能夠保持健康科學的狀態。
3.2多元經營,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 X5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93-01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最好的歷史時期,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增”,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資源利用的弦繃得越來越緊,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面對資源條件與生態環境的雙重“緊箍咒”,迫切需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切實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文章針對農業的污染源就如何推進生態農業建設作一些探討。
1 當前農業面污染源存在的問題
1.1 農作物施肥過量
主要糧食作物化肥用量基本合理,但是蔬菜和瓜果等經濟作物過量施用現象比較突出,總體上化肥消費增長率在下降,但化肥投入量仍然偏大。2015年我國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35%,平均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達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氮肥平均使用量已經低于環境安全上限,但果樹、蔬菜的氮肥平均用量還遠高于環境安全要求,果園和設施蔬菜化肥過量施用現象還較為突出。
1.2 農作物農藥使用量過多
我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總體使用量趨于穩定,但利用率偏低。近年來,我國農藥使用量穩定占世界農藥總用量的1/7,比例高于我國土地面積占世界耕地面積的比例,這與我國土地復種指數高有關系。總體來看,我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國、以色列、日本等發達國家。目前我國農藥利用率較低,僅有35%,農藥殘留會經降水、地表徑流和土壤滲入后,嚴重破壞土壤和水質的,對生態、生物多樣性具有很大的破壞影響。
1.3 地膜回收率偏低
我國的地膜總的覆蓋率以及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殘膜的再回收利用技術以及機制欠缺,導致“白色革命”逐步演變為“白色污染”,農田地膜殘留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地膜殘留危害嚴重,影響土壤結構,降低耕地質量;影響出苗,造成減產;影響農機作業,造成播種和施肥質量下降;牲畜誤食不斷發生,危害牲畜健康。地膜回收率較低,破舊農膜殘留問題仍有待破解。
1.4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偏低
農作物秸稈是用途豐富的農業資源。據推算全國秸稈總產量及其可收集利用量綜合利用率僅為76%。隨著農用能源結構的變化,農作物秸稈在生活用能源中所占比例愈來愈少,多余秸稈的出路,一是就地焚燒,造成空氣污染,降低大氣能見度,妨礙交通,危害人體健康;二是棄之田溝或堆入河溝或湖中,經風化、雨淋與腐爛,秸稈中的有機物進入水體造成污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偏低,循環利用能力亟待提升。
1.5 畜禽糞便等排泄物的利用率偏低
養殖業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由于畜禽糞便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較低,污染排放呈上升趨勢。近幾年我國畜禽養殖總量不斷增加, 規模化集約化快速發展,與此同時,養殖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卻相對滯后,大量畜禽糞便難以及時處理和利用,使得畜禽養殖廢棄物由傳統農家肥變成了污染物。
2 如何有效處理農業面污染源
2.1 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
啟動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全面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擴大推廣面積達,深入實施綠色防控,設立國家級綠色防控示范區,陸續淘汰高毒農藥;開展農作物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試點建設,建立示范基地。
2.2 治理農田殘膜污染
推動地膜標準修訂,解決殘膜易破碎、回收難的問題,實施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啟動實施可降解地膜對比試驗,篩選應用效果好的可降解地膜用于示范推廣,增加殘膜加工能力,擴大回收地膜的面積。
2.3 開展秸稈綜合利用
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開展秸稈還田、養畜、秸稈沼氣、秸稈代木、秸稈炭化等方面工作,加快推進秸稈利用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2.4 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創建標準化示范場;加大中央財政資金補貼,實施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沼氣工程,提升農村養殖糞便污水處理能力。
2.5 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絡,不斷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常態化、制度化運行。
3 針對上述問題如何有效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的實施措施
建設生態農業是利用循環經濟理論,生態工程方法,達到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實施集約節約利用投入和清潔生產,促進廢物綜合利用,進而促進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提高現代農業形式的同步發展。要緊緊圍繞以農業這個平臺,實施生態農業建設,通過構建生態農業產業、培育生態農業主體、推廣生態農業技術、實施生態農業項目,著力形成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有效防治、農業環境持續改善、農產品優質健康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體系。
3.1 調整農業生產布局,構建農業生態多級循環
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為主體,創建生態農場、生態農莊和生態企業,通過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等途徑,實現主體小循環。以鄉鎮為重點,創建一批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通過沼氣工程、沼液配送、農業廢棄物收集加工處理等節點建設,構建種養平衡、產業融合、物質循環的區域中循環。以縣域為整體,統籌布局農業產業以及廢棄物回收利用企業、動植物無害化處理中心、畜禽糞便收集處理中心、有機肥加工企業等配套服務設施,構建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實現縣域大循環。
3.2 積極推廣清潔生產,有效防控農業面源污染
3.2.1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
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加大有機肥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推廣施用配方肥、生物肥料,努力減少化肥用量。嚴格選擇和規范使用畜禽飼料和漁用配合飼料及其添加劑,減少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殘留。加快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努力實現病蟲害化學防治向綠色防控轉變。
3.2.2科學利用農業廢棄物
大力發展以有機肥加工、沼氣發電、農林秸稈和加工剩余物綜合利用為重點的生態循環企業,積極培育農村沼氣、沼液配送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廣農作物秸稈用作還田肥料、畜牧飼料、生物質能料,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發展食用菌。推廣綜合養殖模式,開展水產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技術研發與推廣,加快建立畜禽養殖排泄物就近消納、種養對接機制,推廣畜禽養殖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固液分離和環保工藝等清潔生產技術,做好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探索廢棄農藥包裝物和獸藥包裝物回收機制,引導和鼓勵農業生產者及時回收廢棄農膜。
3.2.3推廣農業節能節水生產技術
改善農業水利設施,完善田間排灌體系,擴大農業節水灌溉面積,重點推廣微灌、噴灌、低壓管道輸水,鼓勵實行綜合節水措施和精確灌溉,推進農業用水循環利用。加快建立農機報廢更新補償機制和回收制度,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舊農業機械。推進太陽能、風能、沼氣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及節油裝置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推廣農村沼氣集中供氣模式,不斷提高農村清潔能源利用水平,逐步提高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
3.3 切實保護生態資源,修復改善生態環境
深入規范實施耕地質量以及提高耕地培肥,加強造林圍墾土地的實施改良以及培育,促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綠色生態建設和土地質量監測,開展耕地質量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和耕地質量長效管理機制。
農業是一種自然行為,其與自然環境是融為一體的,農業作為一項古老的生產方式,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傳統農業、石油農業和生態農業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石油農業對農業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影響,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可以說石油農業過度的開發了自然界的土地和水資源,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說石油農業的發展加速了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進程。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其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生產方式,生產技術和發展模式上都進行了創新,堅持利用新型的科學技術,在創造經濟效的同時,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而這種發展正是建立在低投入、低污染、高產出的基礎上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自然資源,協調人類與農業和自然之間的關系,推動社會的快速進步和持續發展,所以說生態農業的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開辟了新的路徑。
2當前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
不可否認,在現階段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了嚴峻的挑戰,生態被破壞的面積與日俱增。當前,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已經超過了總面積的30%,而全國范圍內每年也有超過150萬平方米的土地趨向沙漠化,這些變化也導致了各種災害頻發。在農業方面,出現了資源利用不合理的情況,盡管我國農業的化肥與農藥使用總量已經達到甚至反超了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在氮素的利用方面卻很低,而應用的很多農藥與化肥都流失,對地表地下水質構成威脅,同時大量使用化肥還使得土壤有機質減少,加速了土地的退化。另外,我國鄉鎮的各種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高速期,但同時加劇了外源污染,“三廢”污染嚴重,造成的年損失量巨大。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3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保障對策
3.1加快農業循環經濟的立法事項
進入發展的新時期以后,當下的農業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變革的活動,必須有準確的導向和行為規范準則來推動這一場活動的展開。循環經濟無論是經濟理論還是實行中的經濟模式,都需要加以一定的道德規范進行約束,才能確保在執行過程中逐漸深入人心。但對我國當前的發展趨勢而言,在國民的道德水準及知識水平方面均呈現參差不齊的狀態,尤其是廣大農村農民的思想與觀念相對保守,這也就要求了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排除種種障礙,以經濟立法和普及教育等形式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2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開展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試點,建立高毒農藥追溯系統;種植綠肥、農家肥,增施有機肥技術,切實推進土壤有機質技術;加大農膜、秸稈回收利用。提高農膜回收率,加強農膜應用全過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農膜回收、加工體系;因地制宜推廣應用秸稈還田、秸稈成型燃料和食用菌生產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實現區域秸稈高效綜合利用,有效解決秸稈環境污染問題,使秸稈能源化;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工程治理。實施農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進養殖業面源污染防治,抓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提高土地載畜能力,降低環境風險;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基本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態消納或達標排放;通過生態攔截帶、人工濕地等生態工程凈化水質,有效攔截、凈化種植區污染物;推進水產養殖污染減排,升級改造養殖池塘,改擴建工廠化循環水產養殖設施。
3.3強化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大力推廣生態農業技術
加強生態環境教育是我國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意識,尤其是廣大農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才能使之轉化為自覺的行動,才能為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養成良好的生態意識,要培養人們崇尚自然、熱愛生態的優秀品質。此外,要運用大眾媒體與新媒體廣泛宣傳綠色農業、綠色消費的知識,推廣生態農業技術,做到技術下鄉。政府應鼓勵支持農業專家定期到農村做科學技術指導,將生態理念逐步滲透運用到農業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生態社會主義所倡導的“示范生活”的理念也給與我們重要的啟示。我們可以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選擇一個或幾個村莊作為試點,重點整頓,以作示范,樹立榜樣,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生態文明的穩步發展。
3.4強化公民的綠色生產與消費教育
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廣大農村地區大力宣傳有關農業循環經濟的優勢,讓廣大農民認識到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的取代,也是能促進農業更好更快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渠道,積極鼓勵社會上各大集團與社會大眾加入到綠色消費的活動當中,團結社會廣大力量,推行循環經濟,并保證這一觀念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深入人心,以開發的高新技術推廣應用,建立生態示范園,起到帶動和影響的作用,最終實現少投入、低污染、高產出的發展型農業模式。
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農業生產必須走生態農業道路,通過生態農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促進我國社會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在生態農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精準式生產方式的應用,利用生物鏈技術保護自然環境,改善農業生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不利影響,同時通過生態旅游的發展提高國民的環保責任,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冷傳明(1970―),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地理講師。(河南焦作454001)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長期耕作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農業生態問題。工業“三廢”排放量不斷增加,化肥、農產、農膜的大量使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搞好農業生態建設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生態修復及理論基礎
1.生態修復的涵義
生態修復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它是應用生態系統自組織和自調節能力對生態本身進行修復。為了加速已被破壞生態系統的恢復,還可以輔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態系統恢復的步伐。生態修復是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切實遵循自然生態經濟規律,充分利用當地的水、土、光、熱、生物等自然資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環再生能力和人為干涉快速恢復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
2.農業生態環境演變的規律是生態修復必須遵循的自然規律
生態修復的理論基礎是農業生態環境發展的自然規律。自然生態環境是包括生物體與環境(氣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組成的一個互相依存與制約、相對穩定的有自組織功能的大系統,該系統具有恢復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態狀況的自我修復功能。建設性的農業生態環境,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否則,往往事與愿違,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帶來新的問題。由于人們對自然規律認識的局限性與偏差,在我國農業生態建設中,就有很多這樣的教訓。[2]
3.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是搞好農業生態修復的保障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深刻反思后產生的新認識。人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違背生態規律的自然改造,不僅損害了自然生態系統還會造成自然災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須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礎上。要從人口、資源、資源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點出發,開展生態修復,加快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態系統。要在實踐中不斷拓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內涵,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豐富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理論。
4.農業生態修復的實踐方法
農業生態修復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實現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術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綜合治理”、“結構調整、生態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飼養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復”,還需要因地制宜、因時施策。“退”即是“退耕還林還草、以糧代賑”。大量事實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產沙區,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須退耕。如果措施得當,退耕后農民還可增加經濟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營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為主,強加管護撫育,形成喬、灌、草多層次防護體系,有選擇的發展經果林。通過推廣節柴灶,沼氣池等措施,徹底解決群眾的燃料問題,可有效的保護植被。“建”即是“建設一畝高標準農田”。農民在退耕二畝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溝谷地建設一畝高標準基本農田。
搞好農業生態修復,必須注重水土保持的綜合性。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是生態修復的根本措施,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系統的基礎。調整結構、生態移民是生態修復的保障措施。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次深刻變革。要想使生態修復持續發展,就必須將生態修復與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和生態移民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廣大農牧民增產增收,植被得到恢復和保護,地區經濟得到發展[3]。生態修復作為一項水土保持新舉措,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創新,總結新經驗、新方法,豐富和發展其理論與實踐。
二、生態修復在農業生態建設中的優化作用
1.增加了農民的生態意識,提高了人們對生態修復的認識水平
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上不斷提高認識,積極探索生態修復的技術與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傳和積極引導下,大多數農牧民逐漸接受了這一新的理念,認為生態自我修復是一項讓土地休養生息的好辦法,是人類實現持續發展的正確選擇,參與封禁治理的積極性很高。2000年和2003年國務院先后下發的關于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農村群眾投工,必須嚴格執行村內“一事一議”投勞制度,凡是群眾不愿意投勞的不得強迫。這方面云南省在“長治”工程建設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農民投資的積極性,90%以上的群眾愿意投勞開展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為做好新時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奠定了基礎。
2.實施生態修復在農業生態建設中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1)植被覆蓋率大幅度提高
據調查,各地在實施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措施之后植被覆蓋率迅速增加。陜西省吳旗縣封禁4年,林草覆蓋率提高了31個百分點,福建省永泰縣封育治理后,植物種類增加了近3成,森林覆蓋率由2.3%提高到43.3%內蒙古娥托克前旗、烏審旗、毛烏素沙地的植被覆蓋率由10%提高到40%~50%。。1995年,廣東省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綠化達標,植被覆蓋率普遍提高30%~50%。江西省興國縣曾是一片“紅色沙漠”,如今堅持了封禁治理,突出了預防保護措施,收到了明顯效果,目前全縣林草覆蓋率達74%。過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積提高,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減輕了洪水災害,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了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生態修復之所以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是因為封育保護解除了生態系統所承受的超負荷壓力,系統自我組織和調控作用增強,區域林草植被種類和數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減輕[4]。
(2)保土減沙效益明顯
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我國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強的時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在局部地區特別是水蝕區成效是顯著的。截至2001年底,全國累計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81.5萬km2,水土保持設施每年攔蓄泥沙15億t,增加蓄水能力250億m3,減少黃河泥沙3億t。與第一次遙感調查成果進行初步比較表明,不僅水土流失總面積減少,而且保土減沙效益也有顯著的提高。如“三北”地區的防林面積由1113萬km2(1997年)增加到3873.5萬km2,防林區提高農作物產量10%,提高牧草產量20%以上,土壤侵蝕模數可降至500t/km2.a。
(3)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強
農業生態系統的蓄水保水功能是由地上植被和土壤共同作用而實現的。實驗證明[5],在有林地區,日降雨量30mm無出水;日降雨量55~100mm才見細水流出。年降雨量1200mm時,有林地區水分損失量僅50mm,而相同環境條件的無林地區可達到600mm,一畝林地比無林地至少能多蓄水20m3。生態系統的蓄水保水能力主要體現在雨季能蓄水、分洪,在旱季則能抗御干旱。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措施能大面積增加植被,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同時也增加了下墊面的蓄水保水的能力。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研究[3],黃土高原現有水土保持工程年減少入黃徑流10億m3,規劃中的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工程每年將減少入黃水資源量40~50億m3,單就確保黃河不斷流來說,它是不利的影響,但從滿足整個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分析,它所減少的這部分水量是水土保持工程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和生態建設所必需的,因此是功而不是過。
(4)改善了農業地區的小氣候
在有林地區,日間約有35%~75%的太陽輻射被林冠攔截吸收,20%~25%被樹冠葉面反射回大氣中,僅有5%~40%射入林中。綠色植物中森林能防風,植物蒸騰可保持空氣的濕度,林木可以調節溫度,從而可以改變局部地區小氣候。如江西省修水縣河橋溝小流域在實施生態修復工程進行封禁后,山變綠了,水變清了,植物群落良性發展,許多動物重歸故里。四川省巴中市堅持十年封山禁牧、禁坎禁伐,林草茂盛,山清水秀,人居環境十分優美。在連續3年遭受罕見大旱的情況下,封育保護仍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草原生態惡化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再現了綠草如茵、風吹草低、藍天碧野的秀美景色[5]。
(5)生態修復在治水保土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村地方經濟的發展
實施生態修復過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對策和措施,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調整了農村經濟結構,發展了鄉村工業和旅游業,顯著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生態修復使我國農業由廣種薄收、粗放經營向精耕細作、集約經營轉變。陜西省吳旗縣在實施生態修復后,大力發展集約高效農,培育草、羊、杏三項優勢主導產業,積極興辦綠色企業,與實施前相比,國內生產總值、糧食總產量、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四項主要經濟指標均翻了一番多。生態修復使我國的畜牧業由滿山遍野到處放牧、超載放牧向以水定草、以草定蓄、圍欄封育、修牧輪牧、舍飼半舍飼轉變。
三、在農村實施農業生態修復應注意的事項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農業生態修復突出以自然的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然而,人們習慣于“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缺乏足夠理解與認識。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水土流失區廣大干部群眾,正確理解并處理人工治理與生態自我修復的關系,突出以犧牲生態為代價換取暫時經濟增長所造成的嚴重人為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的宣傳教育,從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態系統和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高度出發,幫助群眾充分認識搞好生態修復的重大意義,提高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
2.加強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與創新
生態修復措施要在技術上科學、經濟上可行,就需加強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不斷地創新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豐富生態修復的理論,提高生態修復的科技含量。要開展生態修復專題研究,其中機理研究是生態修復研究的核心。生態修復的機理研究的內容包括:研究不同地區的水土流失及生態環境退化的原因、生態系統壓力形成與解除的措施、生態系統壓力解除后的恢復機制、生態環境可修復程度以及自身演化規律。為最終闡明生態修復的原理,創建我國生態修復的科學體系,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另外,還要對相關技術在生態修復中的應用加以研究,如“3S”技術在生態修復中的應用等。
3.生態修復需因地制宜
生態自我修復主要是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來實現的。實施這一工程必須因地制宜。我們要把影響植物生長的限制性因子――水,作為生態恢復的主導因子,要把年降水量、土壤類型、人口密度、社會經濟狀況的因子作為確定不同區域的生態修復潛力的依據,不同水土流失區生態修復潛力不同,在我國南方,由于水熱條件較好,植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復雜,植被恢復很快。在北方,由于水熱條件差,植物種類較少,植被較難恢復。當年降水量和干燥度達到大多數植物難以生長的數值時,即為生態恢復的極限,也就是說,依靠自然的力量已經難以恢復,必須依靠人工措施來恢復或重建。
四、結語
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業生產向生產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為目標,圍繞“乳品、禽蛋、蔬菜、林果、糧油、肉類”六大產業扶優扶壯,調大、調強畜牧業,調優、調特種植業,調新、調增林果業。
1、2003-2005年
以蔬菜、畜禽、花卉等主導產業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為中心環節,逐步實行種、養、加一體化,農工貿相配套的生態農業體系,將資源優勢通過生態農業建設轉變為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使區內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農業商品率、農產品創匯率和農民人均收入都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徹底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基本解決農村生產用水,發展以沼氣為中心的農村新能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農業總產值達到3.1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70元,為社會提供100萬人次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的景點。
秸桿綜合利用率>80%,農村畜禽糞便處理率達90%,化肥施用強度折純<280公斤/公頃,農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率>65%,農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護土地面積>10%,受保護基本農田面積>80%,農戶清潔能源普及率達30%。
2、2006-2007年
農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基本遏制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農業主產區和部分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并形成比較完善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評估與管理體系。
秸桿綜合利用率>85%,農村畜禽糞便處理率達95%,化肥施用強度折純<260公斤/公頃,農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率>70%,農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護土地面積>12%,受保護基本農田面積>85%,農戶清潔能源普及率達35%。
3、2008-2013年
農業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4、2013-2020年
農業生態環境從整體上顯著改善,重點區域進入較高水平的生態經濟協調發展階段。
建設重點
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面建設三個特色區域,即鮮活農副產品生產區、開發性農業區、都市觀光農業區;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并突出五個方面的調整,即種養業上品種調優,養殖業品種比重調強,經濟作物比例調高,商品基地規模調大,產、加、銷產業鏈調長。以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和農戶建設,發展立體生態農業,推廣沼氣為中心,改善農村能源結構,推動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生態觀光農業等發展和農業基礎設施、農村基礎設施等建設。
1、特色農業
根據市場的需求,圍繞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建立**辣椒、蔬菜、中藥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種植業。
2、生態畜牧業
創建生態畜牧業示范區,把畜牧產業化作為推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戰略突破口,重抓“草(果、糧)-畜(牛、羊)-沼氣-水-電-路”六位一體的循環生態模式;搞活生態草業和乳品業;強化良繁體系、防疫體系和飼料體系。
將畜、禽、漁有機地結合起來,連接種植業,巧用食物鏈,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調整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發展培育主導產品,創立名牌,逐步把**建成貴陽市的重要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并把草地畜牧業和草地旅游業結合起來,作為**區旅游的又一景觀。
充分利用現有水面,積極發展高效生態型養殖、立體養殖和工廠化養殖,通過優化養殖群落結構和改善飼養技術,提高水產品產量和質量。
3、建立農業科技園區
建立持續、高效的新型農業技術結構和生產體系,形成具有**特色的持續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使其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展示窗口,現代高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器,貴陽農業科技示范中心,生態型安全食品的生產示范基地,現代農業先進信息、技術、品種的博覽園和城市農業觀光園;積極實施“現代農業科技工程”,在良種繁育、農業科技攻關、農業技術示范推廣、農科教結合上有大的發展。
4、農業加工業產業
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如制藥、蔬菜加工、辣椒加工、乳制品加工、糧油加工等,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
5、生態觀光農業
生態觀光農業是一種多層次、多內涵的農業,它是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通過經濟與生態良性循環,廣泛利用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農村生產、生態、生活合一的區域,實現農村經濟高效、持續、協調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并與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愿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相結合,在實現高科技、高效益、集約化、市場化的現代經營活動的同時,達到美化環境,提供觀光旅游,形成農業與旅游項目、服務設施相配套的格局。
6、生態能源、沼氣綜合開發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調整農村能源結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積極發展沼氣、電熱、液化氣、太陽能熱水器、節柴灶、塑料大棚、地膜覆蓋等,大力開發利用農村新能源,這是一項環境、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的建設。
通過實施以戶用沼氣綜合利用模式為重點的農村能源改造,對農村人畜糞便和農用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解決農村能源短缺,形成以農戶為基本生活、生產單元的生態良性循環,促進和保護生態平衡,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綜合效益;實現農用廢棄物資源化、農戶家居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公害化、農民生活文明化,降低農民生活用煤用柴造成廣泛低空的空氣面源污染及生態破壞,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農村沼氣普及以點帶面的形式,以沼氣為紐帶,與種養相結合,建立多種模式,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沼氣池建池模式以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并結合改圈、改廁、改灶及村寨公路、飲水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7、加強農業和農村環境保護
在改善提高農業生態環境條件的同時,積極推廣以生物防治和生態調控為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增施有機肥,科學使用化肥,積極推廣秸桿速腐、高溫堆肥和生物肥料,逐步減少化肥和化學農藥用量,加強農膜回收,防治農田污染。
重點工程
1、2003-2005年
(1)貴陽市**優質辣椒示范基地
以**區黨武鄉、湖潮鄉133.33公頃優質辣椒生產示范基地為核心示范區,帶動全區形成1333.33公頃優質辣椒生產基地。本項目總投資2136萬元。其中擬申請中央財政資金100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586萬元,企業和農戶自籌550萬元。可帶動農戶4000戶左右。
(2)特色蔬菜商品生產基地
綠色、有機食品等蔬菜商品生產基地主要建在**、青巖、孟關、石板等鄉鎮的蔬菜專業村,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菜、野菜及香細破季蔬菜。
建設專業優質蔬菜商品生產基地400公頃;建設糧區蔬菜商品生產基地1333.33公頃;在**、青巖、孟關、小碧、石板、黨武、久安等鄉鎮,大力推廣稻—菜種植模式,充分利用糧閑地種植大路蔬菜;在青巖、久安、馬鈴、高坡、石板、小碧、湖潮、孟關等鄉鎮中具有適宜發展特色蔬菜小氣候的村寨;建設特色蔬菜商品基地666.67公頃;在青巖、燕樓、黔陶、黨武、湖潮等鄉鎮建設大頭菜商品生產基地1333.33公頃;建設無公害次早菜批發市場10000平方米,總投資1265萬元。申請中央
財政資金519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285萬元,申請銀行貸款89萬元,企業和農戶自籌372萬元。可帶動農戶5000戶左右。
(3)優質糧油商品生產基地建設
優質稻米生產基地主要建在**、青巖、孟關、小碧、湖潮、燕樓、馬鈴、黨武等鄉鎮的主要壩區,播種面積達到3333.33公頃,投資250萬元。
優質油菜商品生產基地主要建在全區14個鄉鎮最佳適宜種植的地帶,投資350萬元。
(4)花卉商品生產基地
**是貴陽市的城市片區之一,農業由城郊型向城市型轉變,利于觀光農業的發展。發展花卉種植業,有利于美化環境、凈化環境,吸引市民參與觀光,既能解決城市居民對花卉需求量的增加,又能增加農民的收入。
花卉種植商品生產基地以**河兩岸的14個村鎮為主,貴溪大道、十里河灘花卉(包括麥翁花卉苗木場、麥達花卉示范場)示范園等示范點,主要輻射帶動**、青巖、湖潮、石板、麥坪、黨武等鄉鎮,花卉種植面積666.67公頃、園藝基地266.67公頃。項目總投資2618萬元。
申請中央財政資金1058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582萬元,企業和自籌433萬元,銀行貸款545萬元。可帶動農戶2000戶左右,從業人數4000人。
(5)奶牛、肉牛、兔、鵝為主的特色養殖商品生產基地
**區可利用草坡面積較大,近幾年來實施人工種草達133.33公頃,有條件發展綠色、有機、草食畜禽養殖,特別要擴大**奶牛及特色動物的飼養,用科技含量高的畜產品與加工企業配套發展,形成畜牧業產業化經營,以提高其附加值,并以新西蘭克爾索公司種羊基地、麥坪種草養畜快繁基地、**奶牛基地為基礎,加強畜牧業的品種改良和快繁技術推廣工作,發展以奶牛和商品牛、羊為主的生態畜牧業,使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的比重達到50%左右。
①奶牛產業化建設
奶牛基地建在**鎮、**鄉、湖潮鄉、麥坪鄉;奶制品加工廠建在**鄉板橋村。總產量為6000噸/年。可帶動農戶2000戶左右。
該項目投資2640萬元;申請中央財政資金1032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568萬元,企業自籌4460萬元,銀行貸款560萬元。
②肉牛基地主要建在高坡、黔陶、馬鈴、燕樓等鄉鎮;養兔基地建在青巖、小碧等鄉鎮;鵝基地主要建在湖潮、馬鈴等鄉鎮;特種動物養殖商品基地建在**鎮、**鄉、石板鎮、青巖鎮等,投資500萬元;牧草種子基地建設,投資520萬元。
(6)特色中藥材商品生產基地建設
**位于藥用生物資源豐富的黔中經濟帶中心,以生物資源為基礎的制藥業發展迅速,**的中藥材種植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中藥材商品基地建在高坡、馬鈴、黔陶、燕樓、小碧、孟關等鄉鎮。計劃天麻、銀杏等中藥材種植面積1333.33公頃;黃蓮、柴胡、大黃、黨參等種植面積666.67公頃,努力實現中藥材種植、加工的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及高附加值。
生產基地總投資2841萬元,申請中央財政資金1275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700萬元,企業自籌505萬元,銀行貸款361萬元。可帶動農戶6000戶左右。從業人數1.5萬人。
(7)農業科技示范園
①高校科學園區建設
高新農業科技成果展示,教學實驗與實習基地,農業科學研究中心,農業科學技術推廣,觀光農業旅游服務等,與高校和科研所共同建立實驗室,充實儀器設備和實驗經費,在良種繁育上有大的進展,并實施種子產業化工程;建立入境動植物檢疫和新品種引種繁育制度,建立農業病蟲害防治系統。針對現代農業科技重點工程,進行農業科研攻關,建立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培養農業科技與各類管理人才體系。占地1170畝。
②生態農業核心區
分為生態農業示范區(含水田示范區、旱作農業示范區、果園示范區、沼澤示范區、兒童科普教育區,占地34.9公頃)和蔬菜科技示范中心(育苗工廠具有現代化的設備和先進的組培技術,占地9公頃)。
③示范區建設
綠色食品優質辣椒、蔬菜、優質果樹、草種、生態農業觀光的實驗基地。占地133.33公頃,項目總投資7822萬元,省、市、區級財政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80%,其余資金通過招商引資獲得。
(8)水產基地建設
充分利用魚食水稻害蟲排除糞便轉化為促進水稻生產的有機質,利用能量轉換的生態生物鏈,高效產魚。發展333.33公頃稻田生態養魚,投資150萬元。
(9)中低產田良與基本農田建設
主要治理**鄉、青巖鎮、孟關鄉、黨武鄉、湖潮鄉境內的中低產田,計劃改造中低產田、土666.67公頃,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66.67公頃,發展節水農田66.67公頃,投資400萬元。
(10)農產品加工業,見生態工業規劃。
2、2006-2007年
(1)建綠色食品蔬菜基地266.67公頃,投資120萬元。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質量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正成為人們的消費主流。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夠解決長期以來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04年涇縣被列為省級生態農業建設示范縣。經過幾年的建設,涇縣生態農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一些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還有待解決,需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快發展。
1 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涇縣縣委、縣政府非常關注生態農業發展,確定了“生態立縣”的發展目標,2005年11月,《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省農委組織的專家組論證,2006年4月涇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批準實施,從制度上保證了涇縣生態農業建設的實施,使涇縣在生態農業建設工作中呈現出了認識上逐步統一、治理上逐步科學、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以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監管、生產環境和農產品質量跟蹤監測等環節為重點,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平衡施肥技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強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為2006年的295 kg/hm2,病蟲綜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農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縣建成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面積1.7萬公頃,其中2 666.7hm2茶園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生產基地達標縣,有16個農產品取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質量認證。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卡試點,制定農產品生產技術及操作規程9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年均抽檢樣品500份,合格率97%。
1.2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通過實施“國家公益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防護林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到14.2萬公頃,有林地總面積12.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圍繞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完成綜合治理面積3 800hm2;制定實施了《涇縣土地資源利用發展規劃》《涇縣礦產資源利用規劃》,對無證開采礦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涇縣的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1.3畜牧業和農村沼氣建設發展加快
畜牧業作為我縣農業發展的支柱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5年涇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5%,農村沼氣新能源建設日新月異,至2005年底全縣共建沼氣池586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16個,其中查濟(星吾公)村被列為農業部鄉村清潔工程建設示范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在全市處領先地位,綜合利用率達到49%,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龍頭企業成為引領生態農業建設的典范
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開始涉足生態農業建設,為生態農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以種、養、加為一體的安徽祥泰公司,開發荒山荒坡種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產加工、生豬養殖、沼氣建設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涇縣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破壞生態的現象依然嚴重,部分基層干部群眾生態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化肥、農藥使用嚴重超標,亂砍濫伐林木、亂占濫用林地資源的現象屢禁不止。二是體制不順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由于涉及多個部門,工作上缺乏協調,職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態建設投入不足,雖然縣財政在生態農業建設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
3 對策與建議
生態農業建設能夠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功能,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根據建設要求和發展方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己批準實施,要嚴格按照規劃目標組織實施,減少隨意性,做到整合資源、統籌發展。要建立生態農業建設專門機構,明確職能部門的責任,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指導和監督,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生態農業建設的強大合力。
3.2拓寬融資渠道
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證財政預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場規律,發揮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采取財政貼息、投資補貼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生態農業,逐步形成政府投資為導向,農民與企業投入為主體,信貸投入為補充的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生態農業建設投入新機制。
3.3抓好示范點建設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點上求突破,在質上求提高,要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結合涇縣的環境特點,重點做好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試點建設,開發觀光農業,完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為生態農業建設的整體推進提供經驗。
3.4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一、工作目標
(一)一類目標(否決指標)
1、畜禽禁養區范圍內嚴禁設置畜禽養殖場。責任單位:畜牧局、農業行政執法大隊
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術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等相配套的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規模化養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率達90%,完成33家存欄豬2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任務。責任單位:能源辦、畜牧局、農技中心、經濟特產總站、植檢站
(二)二類目標
1、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建設和監管工作,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成面積,開展省級以上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申報工作。本年度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數4個,綠色食品認證2個。責任科室:產業科
2、繼續發展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達64%,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新增沼氣工程容積1900立方米。責任單位:能源辦
3、根據《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方案》,積極倡導和大力推廣科學施肥技術,應用區域養分管理和精準化施肥技術,完成測土配方施肥30萬畝(次),有機商品肥推廣使用量比上年提高5%。責任單位:農技中心
4、積極參與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村莊整治”工程和“三清四改”工程。責任科室:辦公室
5、按照市減排辦的統一要求,及時提供污染減排的相關支撐材料。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各科室
6、配合做好《永康市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和試行工作。責任科室:產業科、法制科。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漁業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漁業跨越式發展路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省漁業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特別是近五年來,我省漁業圍繞“產業強基礎、發展上水平”戰略,堅持統籌兼顧、重點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保障市場安全有效供給、增加漁農民收入、促進漁區和諧穩定、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漁業發展正面臨著空間資源日益緊缺、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生物資源日漸衰退等壓力和經營體制機制滯后、發展方式粗放、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不足等問題的雙重挑戰,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大力發展生態漁業,推廣應用新型生態漁業發展模式,逐步構建生態合理性、經濟高效性、功能良性循環的現代漁業體系,實現漁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既是轉變漁業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舉措,也是實現生態環境修復、推進漁業生態安全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促進漁農民增收的重要保證。歷史經驗和實踐證明,只有大力發展生態高效、優質安全的漁業(即生態漁業),實現漁業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漁業才能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路子。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生態漁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漁業建設。
二、生態漁業的發展方向、建設內容和工作重點
(一)發展方向。
以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為根本,通過應用現代科技、設施裝備和合理的生產模式,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水體單位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具體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修復保護為重點,強化漁業在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資源保護、促進生態安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實現漁業和環境的和諧。
二是以“百萬畝生態型水產養殖塘標準化建設工程”為主要載體,全面推行水產健康養殖,推進漁業向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現代漁業方向發展,實現生態和高效的協調。
三是大力引導傳統漁業向休閑漁業、景觀漁業方向發展,積極拓展產業業態,實現漁業空間的拓展。
(二)建設目標。
依據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今后五年,在我省構建沿海生態高效漁業發展區、內陸設施漁業示范區、山區生態漁業建設區、大水面潔水漁業開發區等幾大漁業塊狀經濟區,基本形成自然環境和諧、基礎設施優良、漁業結構合理、區域特色鮮明、科學技術先進、運營機制新穎的現代生態漁業發展格局,促進漁民收入穩定增長和漁區社會繁榮進步。
到2012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10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出達到1860億元,年均增長8%;漁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200元,年均增長5%。
(三)主要模式。
根據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結合我省實際,重點推行下列七種模式:
1、池塘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以配合飼料為基礎,以安全、高效的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有效減少藥物使用,降低對水體的氮、磷排放,并通過構建一定比例的人工濕地、生態氧化塘或利用生態溝渠、稻田、藕田等進行養殖排放水處理或實現養殖水體的重復使用。
2、湖泊水庫潔水型漁業開發模式。潔水型漁業開發,又可稱“保水型漁業”,以保護水環境為目的,選擇以鰱鳙魚等濾食性魚類進行人工放養,利用生物食物鏈原理,消耗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從而達到保障生態平衡,保護水環境,充分利用水體漁產力,提高廣大庫區農民致富能力的目的。
3、文化傳承和創新型生態養殖模式。利用稻田、山溪等豐富的淺水資源,輔之以現代科技手段,傳承和創新具有悠久歷史的稻魚(蝦、蟹)共生和山溪以草養魚等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既種稻(草)又養魚,把植物和動物、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物質和能量良性循環轉化,實現“穩糧豐魚增收”的目的。
4、大水面魚、蝦、貝、藻立體增(養)殖模式。在大江大河和淺海海域,選擇適合該類水域生長繁殖、經濟價值高、宜于人工苗種培育以及放牧飼養的魚、蝦、貝、藻等水生生物,利用生物間不同的棲息特性和食物鏈關系,實施規模化立體型增(養)殖,構建水域的生態平衡,改善水體環境,修復漁業資源,實現水生生物多樣性。
5、工程化漁業養殖模式。采用高效水處理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功能性飼料等,有效控制凈化養殖污水等自身污染,減輕對環境與資源的破壞,大幅度提高養殖單產和經濟效益。工程化養殖包括集約化養殖和工廠化養殖,具有高密度、集約化、高效益、少污染等特點。
6、休閑生態漁業技術模式。利用漁村設備和空間、漁業生產場地、漁具漁法、漁業產品、漁業經營活動、漁業環境及漁村人文資源等,經規劃設計,充分發揮漁業與漁村休閑旅游功能,集漁業、科普、旅游、觀光、健身、娛樂、休閑為一體,使漁業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7、“負責任”水產捕撈模式。逐步減少漁船數量,探索和推行限額捕撈制度;推廣漁船節能,改進漁具漁法,禁止嚴重破壞漁業資源的作業;壓縮底拖網、定置張網、桁桿拖蝦網等作業,鼓勵發展選擇性較好的流刺網、釣具和籠壺作業,促進捕撈產業發展與漁業資源再生能力相匹配,實現永續利用。
(四)工作重點。
主要是實施“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
1、漁業資源養護和生態環境修復行動計劃。以涵養資源、修復生態、改善環境為目標,以我省水系和重要漁業水域為重點,實施漁業資源增殖和生態環境修復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在我省錢塘江、甌江、曹娥江、甬江等重點水系有序開展規模性增殖放流工作,完善和加強執法管理,推進增殖保護區和資源生態保護區建設,加強重要漁業水域劃型和保護,推行“負責任”捕撈模式,強化許可管理和伏季休漁制度,控制捕撈強度,使主要漁業水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到較合理水平,捕撈水域漁業資源穩中有升,使我省漁業資源衰退和水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起,計劃先在錢塘江流域舉行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
2、生態強漁富民行動計劃。在加快漁業三大重點工程建設(標準漁港、標準魚塘、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基礎上,堅持“生態立漁、生態強漁”的發展理念,以生態、安全、高效漁業建設為目標,以做大水產養殖主導產業、發展設施漁業和培育休閑觀賞漁業為重點,實施生態強漁富民行動計劃。加快標準魚塘建設改造,實施符合“四個一”(一個優勢品種、一個知名品牌、一個健康養殖模式、一套完善的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現代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建設,推行池塘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大力發展山區新型稻魚共生養殖,開發淺海魚貝藻類立體養殖,實施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工程,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培育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提高養殖綜合效益,增加漁農民收入。加強主導品種良種選育和推廣,推進規模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加快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水產養殖主導產業。深化漁業經營體制改革,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創新現代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推進工程化設施漁業建設,大力培育發展休閑觀賞漁業,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
3、漁業潔水保水行動計劃。以潔水與漁業協調發展為目標,以水庫等大中型水面為重點,實施“以魚養水”“以魚潔水”的漁業潔水保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漁業在改善水質、保護水環境和打造生態品牌等方面的突出作用。通過放養濾食性魚類,增殖放流土著魚類,大力推行發展水庫有機魚生產,積極發展促進水質改善的潔水漁業,打造生態漁業品牌,引導、推動全省潔水漁業建設。
三、發展生態漁業的主要措施
實現傳統漁業向現代生態漁業的跨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貫徹落實“兩創”總戰略,推進“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著重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著力完善漁業經營體制機制。
進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推進水域、灘涂承包經營權合法合理流轉,加強規范管理和服務,努力構建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漁業經營體制。
積極培育現代漁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力爭到2012年在全省培育、扶持和認定100家有一定規模、運營規范、效益明顯的省級規范性漁業合作組織,構建起以漁(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各類產業(行業)協會為輔助的漁業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積極鼓勵工商企業等社會力量投資發展水產養殖主導產業、水產品精深加工和市場流通業,大力扶持發展漁業龍頭企業。
推進捕撈漁船法人制公司化改革,探索海洋漁業資源產權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制度框架,逐步實施產出配額管理,統籌漁業資源保護、漁民權益維護和漁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大力推進漁業科技創新推廣。
1、建設新型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深入實施以首席專家、漁技指導員、責任漁技員為主要形式的新型漁技推廣責任制度,建立健全“四結合”(推廣、科研、教學、生產相結合)工作機制,加快推進“五有站”(有機構人員,有工作場所,有試驗示范基地,有信息和交通服務手段,有經費保障)建設,著力增強漁技推廣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普及性,全面提高漁業科技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
2、創新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提高漁業科研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科技對生態漁業發展的推動和支撐作用。加強水產養殖容量、微生態平衡控制、水域生態調控功能等基礎理論研究。圍繞主導品種,加強良種選育、高質量配合飼料研發、病害防治等工作。以推廣的七種生態漁業發展模式為重點,加快循環利用、高效生態的集約式健康養殖技術及其配套水質凈化和廢水處理技術研究,不斷總結、開發適合大面積推廣的高效生態漁業模式。
3、加強漁民技術培訓。提高廣大漁農民素質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加大漁業實用技術、漁業職業工種技能、轉產轉業漁民再就業等培訓工作力度;深入實施“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組織科技下鄉活動,積極培育扶持科技示范戶,切實提高廣大漁民的從業技能和素質。
(三)努力加大生態漁業建設的投入。
1、切實推進“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各地要統籌謀劃,整合資源,制訂積極的產業引導政策,全力推進“生態漁業建設三大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進漁業增殖放流工作,加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的基礎研究和后續管理;深入實施標準魚塘建設工程,積極開展現代化高標準魚塘建設;加快推進漁業生產標準化,加強水產原良種選育、引種、提純復壯和優質種苗繁育推廣;積極培育發展休閑觀賞漁業,做大做強水產養殖主導產業;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和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強化手段,提升能力。
2、實施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工程。省里將積極籌措資金,圍繞稻魚共生、淺海貝藻魚蝦、池塘高效生態和工程設施漁業等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扶持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基礎設施完備、模式生態健康、經營體制機制健全、生產管理規范科學的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區,引導和推動全省生態漁業建設工作。
3、不斷創新投入機制。采取政策性獎勵、財政貼息等多種措施,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等投入、參與生態漁業建設,建立“業主主導,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促進事業發展。妥善解決水產養殖業用電參照農業用電問題。
(四)切實加強生態漁業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