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8 17:11: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對財務風險的理解,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耗散結構理論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的運用綜述
耗散結構是當前現代化企業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理論,對于企業建設來講有著巨大的意義。根據耗散結構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其應當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衡性的系統,通過與外界之間不斷的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交換,當外界的某種條件達到一個特定的值的時候,使得系統內部會從無秩序的狀態轉變成為一種在空間、時間以及功能上都具有全新秩序的新狀態。所以,在耗散結構的相關結構體系和理論框架之中,結構熵應當處于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下,整個環境處于一種開放式的空間結構,所以系統內部的信息會和外界的信息產生物質交換。根據耗散結構相關理論,其結構當中的熵應當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當前耗散結構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在各大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當中均有著重大應用,并且在多個領域的多個實踐工作當中都起到了關鍵性價值和作用。根據經濟學理論當中的耗散結構知識,依照當前企業的財務現狀,引入了管理熵以及信息熵等理念,一般情況之下企業的信息熵主要是用來表示企業內部信息量的實際情況,往往系統的不確定性程度越高則內部的信息熵就較低。而管理熵則主要是應用在企業的經營和各項業務的管理流程當中,主要是對工作內部所出現的阻力、損失和無序的情況進行管理和研究。通過對耗散結構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依照當前經濟市場的開放性和平衡性基本原則,需要積極引入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在企業財務管理,尤其是經濟財務風險管理當中,體現出企業經營的特征和重點,并且采取層次化和差別化的管理形式,對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增強,實現企業管理工作的飛躍和提高。當前耗散結構在實踐的應用當中所取得的效果已經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所以在企業的經營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當中也必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企業財務管理的耗散結構研究
根據上文針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之中耗散結構相關理論的應用和企業管理的重要性進行細致探究,可以明確工作重點和耗散結構理論應用的基本方向。下文將針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當中耗散結構的基本結構和工作框架進行細致分析,旨在不斷促進耗散結構在實踐當中的應用水準,為企業更好的控制財務風險奠定堅實基礎。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開放式系統,內部包含有各種各樣的元素和組成部分。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各大企業都需要建立起一個開放系統來與外界相關能量、物質和信息進行交換。對當前企業來講,最為基本的就是明確產出和投入之間的關系,在很好的維持了企業生產的原材料采購基礎之上,還需要對能源的輸入輸出進行細致分析,力求在產品上市之后可以盡快為企業創造出經濟效益,進而使得企業資金可以迅速回收。另外,在耗散結構相關理論當中,企業財務系統應當處于一種平衡狀態,企業財務活動和各項業務開展應當遵循市場經濟發展相關規律和企業發展基本原則。企業財務活動出現一定的具有規律性的波動,而這種波動從表面上進行分析是一種良好的現象,但是時間長了以后則會導致企業缺乏創新性、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墨守成規進而使得企業發展失去生機與活力,最終對企業的生存形成不小影響。所以根據耗散結構的相關理論知識,企業應當在經濟和財務管理工作當中追求創新,不能夠維持一種恒定狀態。
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綜述研究
通過三維視角對企業當前財務機理進行分析,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手段。根據企業建設和發展歷程之中人力資本和物質性資本、市場資本、公共資本等之間存在的聯系,還需要從政府、員工、企業經營者、企業股東、社區等角度出發,對當前企業利益普遍性進行研究,這一點在當前企業建設的進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常情況之下企業經濟利益具備有界殼的空間特征,由于利益的相關者是存在的,所以不論是從企業的內部系統還是企業的外界影響因素等角度進行分析,還需要經過利益界殼這一個關鍵環節,才能夠影響到企業的經濟狀況,最終使得企業財務和各項經濟活動出現周期性的、規律性的波動。所以,根據上述分析,結合耗散結構理論應用,在企業內部出現熵的改變,往往是由于企業內部出現管理缺陷而導致的,并且加上企業運營過程當中外部環境因素的不確定性,利益相關者往往在企業經濟管理和經濟風險的規避過程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對企業財務風險和相關機理形成情況進行分析,還應當在實踐工作當中深入探討不同因素對財務風險的影響,明確之間存在的相關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對現代企業經濟活動當中財務風險的發生以及具體控制對策進行綜合性論述,從一個更加直觀的視角對現代企業工作當中耗散結構相關理論和知識框架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旨在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一、企業集團財務風險分類及成因
財務風險作為一種經濟上的風險現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理解主要是指企業償還債務及本息的能力;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指所投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率及對企業的控制權的掌控;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指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以保持在財務彈性和企業收益之間的一個合理平衡。
目前,人們對財務風險的認識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企業所有的經營風險最終都會表現在財務上導致財務風險,換句話說,企業的財務風險是企業所有經營風險的貨幣表現;二是認為財務風險是經營風險的一種,是企業在資金運動過程中的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量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而利率與匯率風險是貫穿于企業集團的籌資、投資和資本運營的整個過程中,故而這里把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資本運營風險(現金流量風險)。從企業集團作為一個內部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說,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分散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充分利用集團內部資本市場來分散由于經營風險帶來的財務問題。因此,不但要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更要從企業集團的戰略、經營的高度來理解企業集團的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量風險,即把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視為經營風險的一個綜合性的量化指標來管理,把財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集團風險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核心。
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的環境復雜多變與內部的管理操作失誤,企業集團的組建主要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然而,企業集團在穩定經營減少外部因素導致財務風險的過程中,卻由于內部的管理復雜和制度安排的問題導致財務風險的增加。故而,企業集團不但要管理控制好外部環境導致的財務風險,還要管理控制好內部管理與制度安排的復雜所致的財務風險,更要注重處理好外部環境導致的風險通過內部的管理與制度安排不當導致集團的整體財務風險。因此,企業集團財務風險就是由于企業集團內部的制度架構下的信息缺陷導致的貫穿于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有關資金籌集、投資使用、收益分配等財務活動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及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按此定義可以將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從總體上分為制度性財務風險與非制度性財務風險,前者是指企業集團的制度安排與企業的理財經營環境不相符合所引發的風險;后者主要是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自身的職責范圍內客觀上的操作性失誤或財務方法的誤用所招致的財務風險。
這里要注意的是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自身的職責范圍內主觀上的操作性失誤或財務方法的誤用所招致的財務風險本質是屬于制度性財務風險,因為這是由于委托或激勵機制所造成的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問題,屬于制度安排的范疇。這里所論述的企業集團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制度性財務風險,而非制度性財務風險只能通過企業的員工培訓或企業文化構建來減少。而制度性財務風險則可以通過優化企業集團的制度安排來事前防范控制,是論文的論述對象。前面所述的企業集團的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量風險,都是制度性財務風險與非制度性財務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也就是說,企業集團的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量風險均有制度性與非制度性兩個層面,本文在論述的時候也主要是論述其制度性的層面。
二、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結構控制框架體系的構成
企業集團的最終目標就是價值最大化,因而,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框架體系的構建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必須圍繞著價值最大化這個目標來進行。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最直接目的就在于:培育一種適合企業集團自身特點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即一定結構、制度、流程下與特定的人的活動結合而形成相對穩定或成型的方法、程序、步驟、模式等。所以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管理控制不是僅僅對結果的管理控制,更是對企業活動全過程的有效監控。我們設計的基于價值的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制度體系如下圖1所示:
圖1基于價值的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框架
從上述框架圖可以看出,基于價值的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可以歸結為以價值最大化為中心,運用結構、制度、流程三個管理控制維度,實施治理結構、組織結構控制和預算控制、現金流量控制、內部審計控制及集團財務風險的分析、識別、衡量、預警和責任評價機制等多層次,多系統的財務風險管理控制體系。上述框架體系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各部分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首先,此圖表明了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一個中心是集團價值最大化,這是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的中心,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各個方面都必須以價值最大化為中心;其次,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以企業集團價值管理為出發點,這就要求,在設計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框架體系中必須要對價值動因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風險的價值創造能力消除風險的價值削減能力進而提高企業集團的價值,同時,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中心――價值最大化也要求企業集團進行有效的價值管理;最后,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要從結構、制度和流程三個維度著手,因為從前面的論述中,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關鍵就在于制度安排,而這里所說的結構、制度和流程都是一種制度安排,他們是針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不同層次而言的,結構控制指的是財務風險管理的環境制度安排,包括集團治理結構、集團組織結構的制度安排,而制度控制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配套制度安排,包括集團預算、現金流量和內部審計的制度安排,而流程控制指的是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過程制度安排,集團財務風險的分析、識別、衡量、預警和責任評價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三、企業集團財務戰略風險控制模型構建
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管理在治理結構層就是要做好財務戰略性風險的管理控制,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廣義概念要擴展延伸到未來戰略層面,企業集團的財務戰略風險控制也要求擴大到企業戰略風險控制。因而,“戰略性”風險因素的識別和風險價值的衡量就是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風險管理控制功能;因為集團治理結構是集團應對風險的戰略反應,其職責核心就是確保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案的適當性,而適當的風險管理方案就要首先識別戰略性風險和衡量戰略性風險價值。企業集團戰略性的風險因素包括不熟悉的領域、不具備能力或資源、市場或經營的巨大變化、董事會所設下的公司經營管理基調是風險偏好型還是風險規避型,公司高層管理當局的經營風格、理念、風險態度等。這些戰略性風險的識別和風險價值的衡量的基礎就是集團治理結構要以決策的科學為目標導向。
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外就將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研究延伸到戰略方面,我國長期以來就把財務風險管理當作一項戰術來對待,這種狀況要求加強對企業集團財務戰略風險的管理控制,把財務風險管理戰略融于整個經營過程之中,這種財務戰略風險管理模型可以歸結如下圖2所示:
在財務戰略風險管理控制模型中,起點是探測企業集團財務戰略風險因素,評估其風險價值,同時要了解評估企業集團股東及利益相關者的風險態度和集團的信號傳遞機制對他們的影響,做好資本或資源的規劃甚至是集團戰略方向轉變的準備。接下來就要著手制定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戰略,確定財務風險管理哲學和組織責任;在執行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戰略的過程中,要做好財務運作的權利配置與行動的計劃;最后根據集團成員的執行結果反饋,不斷的修正財務風險管理戰略,使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管理戰略更好的反映和整合了集團所面臨的所有風險。
參考文獻:
[1]彭韶兵.財務風險機理與控制分析.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2]魏明海等.財務戰略―著重周期性因素影響的分析.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3]李亞靜.公司治理與價值創造.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4]李斌.公司價值與公司治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5]劉俊彥.財務管理機制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6]張延波.企業集團財務戰略與財務政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7]李維安.公司治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8]王月欣.現代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9]王璞.母子公司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0]席酉民.企業集團治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第一種觀點認為,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造成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企業財務活動的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促使這種風險轉變為損失,導致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降低。企業財務活動,一般分為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財務風險就分為:籌資風險,即因借入資金而增加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投資風險即由于不確定因素致使投資報酬率達不到預期之目標而發生的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即產品銷售出去,其貨幣資金收回的時間和金額的不確定性;收益分配風險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給企業今后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而帶來的風險。
第二種觀點認為,財務風險是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的不確定性。這種觀點認為的財務風險與負債經營相關,財務風險是因償還到期債務而引起的(即償還到期的本金加利息),沒有債務,企業經營的資本金靠投資人投入,則不存在財務風險。
二、兩種不同觀點的比較
對于上述兩種不同的財務風險概念,應當說有其共同點。主要體現在:第一,對風險的描述是一致的。風險在經濟學中與不確定性有相似之處,即風險是指當一項活動可能產生幾種不同的結果,而這些結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時,則認為這些活動是有風險的,如果這些結果的可能性或概念不可以推算時,則認為是不確定。風險具有兩面性,它可能帶來意外的損失,也可能帶來意外的收益,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更注重風險的不利性方面,認為風險是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第二,均包括籌資所帶來的風險。第一種觀點把籌資風險做財務風險其中之一。而第二種觀點則把財務風險集中表述為籌資風險。
兩種觀點的不同之處顯而易見:
第一,兩種觀點表述的財務風險的內涵不同。主要體現在,對財務概念理解的不同。第一種觀點從財務本質角度出發來界定財務風險。財務的本質指人類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及其體現的財務關系。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人類生產經營中體現的資金運動這一財務現象;一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體現的生產關系這一財務本質。從財務現象觀察,它體現為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回收和資金分配;從財務本質觀察,在這些資金運動過程中,無一不體現著各種關系。那么,財務風險應是涵蓋人類生產經營過程中價值運動及處理生產關系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第二種觀點理解的財務是從財務的中心出發來界定財務風險,他們認為財務的中心在于貨幣資金的運籌帷幄,同時認為財務的起點、終點均是貨幣資金。抓住這一主要矛盾,也就可以使企業的資金運動比較順利進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狀,即當某些企業破產或倒閉時,它的資產擁有額上億元,利潤額上千萬,這是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企業沒有盤活貨幣資金。也就是說貨幣資金的周轉不當。
第二,兩種觀點表述的財務風險的外延不同。第一種觀點表述的是企業在財務活動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而受損失的可能。顯然,財務風險的外延寬廣,包括了所有財務活動的各種不確定因素。而第二種觀點則僅是指由于貨幣資金不能到期償還債務而帶來的風險,來自于企業負債融資。由于外延的不同,導致兩種觀點闡述的財務風險不同,前者財務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風險。后者僅指籌資風險。
第三,財務風險的來源不同。第一種觀點的財務風險主要來自于:(1)籌資活動(與前相同)。(2)投資活動。它包括兩部分,一部分來自于長期投資中,由于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致使投資報酬率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而發生的風險,另一部分來自于短期投資中。由于各項流動資產的結構不合理、政策制定不恰當、市場供求狀況、價格變動等影響而發生的風險。(3)資金回收。主要來自于銷售環節,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中,是否及時、足額的回收貨幣資金。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按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把國有企業及其他企業一律推向市場,公平競爭,信用工具作為搞活流通、繁榮市場的劑,已為企業廣泛使用。這一方面促進了企業的業務開展,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因為壞帳損失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4)利潤分配活動。在企業效益有保證,資金周轉正常,調度適當的情況下,合理的分配收益,會提高企業的聲譽,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為企業今后的籌資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利潤分配也有一定的風險,如企業資金緊缺時,以過多的貨幣資金對外分配,會降低企業償債能力,影響企業再生產,而如果企業不給投資者一定的現金分配,單獨采用配股方式,以股票作股利分配,又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降低企業信譽,對企業今后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5)來自于其他方面。在第二種觀點中,資金無非來自于投資人或債權人。如果資金全部來自于投資人,則沒有財務風險。例如有4位投資者合資成立一家公司。各出資25%,股本全部自有,此公司擁有相當高的經營風險,且每位投資者均須承擔這種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但如果公司資本50%來自于兩位投資者提供的負債資金,這時,公司的經營風險事實上只有兩位提供權益資本的投資者承擔,從而使股東(投資者)的風險較未使用負債之前要高出一倍,這種公司采用負債融資后所有者所擔負的風險就是財務風險,即財務風險來自于負債融資。
三、作者的看法
(一)正確理解財務要領,界定財務風險定義。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剔除兩種觀點的相同部分,不同部分的一個主要問題在于對財務如何理解。關于財務的科學定義,經歷了一個演化進步的過程,從早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資金運動即社會主義企業的資金運動,構成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獨立方面,體現企業各方面的經濟關系,這就是社會主義財務;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富事務及關系論,即財務就是社會財富方面的事務或業務。人類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和增值,并引起財產物資變化的經濟活動,就構成了各利益主體的財務,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這種運動表現為資金運動;還有財務職能論,把財務定義為企業資金的籌集、投資和分配活動的總稱。從財務定義的發展不難看出,對于財務,都趨同于是企業的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因為這一定義抓住了財務的本質特征。一是表明財務與商品經濟、貨幣經濟、市場經濟密切相關;二是財務與資本運動密切相關;三是財務與現代企業制度密切相關。而第二種觀點所述的財務顯然不恰當,它只闡明了財務本質的一部分內容,從這一角度來講,財務風險第一種觀點比第二種觀點要科學、恰當。
一、引言
電力行業是我國基礎性產業,它支撐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財務安全又關系著電力企業能否正常、有效和健康的運轉,因此電力企業的財務安全越加凸顯重要。特別是電力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的控制,只有電力企業能夠實現產權清晰、管理科學、財務風險控制得當,才能保證電力企業的財務工作安全順利的展開,從而保證電力企業的穩定和安全的正常運轉。
二、電力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財務風險因素
對于每個企業來說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中,雖然對于電力企業不能改變外部的挑戰和競爭,但是可以分析內部財務風險的因素,找出內部財務風險存在問題,從而應對外部環境中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內部財務風險的因素主要有電力企業的營銷活動、產權結構、融資方式三種因素。首先在電力企業的營銷中,不同于其他企業產、供、銷相分離的運作方式,電力企業是三者同時完成的,電力的銷售不能儲存,企業單位和居民也是先用電再繳費的付款方式,這種賒銷方式下一些舊欠電費收款困難,甚至出現壞賬和死賬,因此電力企業獨特的營銷方式帶來了其財務風險因素。其次在電力企業的產權結構中,一直是國有股份一支獨大的局面,公司的內部管理和財務管理采用集權方式的治理結構,基層員工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創造性,因此電力企業的產權結構使得其缺乏市場競爭,集權的管理方式也使得員工創新性不高。最后在電力企業的融資方式單一,電力行業的電價受電煤價格的影響較大,加之電力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電力營銷環節的賒銷方式使得負債高,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電力企業的盈利普遍低,而其融資來源卻只靠銀行融資的方式,電力企業的效益還要受利率高低的影響,這也是內部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之一。
(二)內部財務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
除了電力企業的內部因素導致的財務風險外,在內部的財務風險控制上也存在著多個問題。首先,電力企業的管理層和財務執行人員缺乏對內部風險的足夠認識,作為國有企業的電力企業部門,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和居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用電,就片面的理解為電力企業的收支平衡由國家調控,這種錯誤的理解使得電力企業缺乏內部財務的風險控制意識,因為除了保證國家電力的安全使用外,電力企業是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財務的自主核算要求電力企業做好內部風險的控制。其次,電力企業缺乏內部財務風險控制的人員,因電力企業的國有性質使得員工享受體制內的編制待遇,但是這種編制待遇卻造成他們風險意識淡化,缺乏專業的風險控制人員和現有財務人員的配合,部分財務人員認為,電力企業的財務風險是由國家承擔責任。財務人員的內部風險和外部競爭意識淡薄,再加上財務人員素質不高,又缺乏內部財務風險的控制人員,這些都是現有電力企業內部財務風險存在的嚴重問題。最后,電力企業自身缺乏內部財務風險的控制機制。內部財務的風險是要進行合理和專業的評估和預測,才能對內部財務風險進行預防、解決和處理的。同時還缺乏財務風險控制組織的參與,利用外部專業的財務風險人才與內部財務的相結合,才能方便對風險的把控。缺乏財務風險的管理,也缺乏財務風險專業組織的參與,電力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可見一斑。
三、內部財務風險的規避措施
對電力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因素分析后,我們也要對相關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規避,同時對財務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防范。
(一)產權結構上引入市場化運作
在產權結構上,引入市場的競爭機制,可以通過上市、并購的方式,引入外部資金和市場化運作方式,在電力企業的治理結構上,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更加科學化,在財務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上,能夠權責明確,財務賬目清晰,通過內部財務的安全有效支持電力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科學化決策。
(二)改變單一的融資方式
改變電力企業只從銀行渠道融資的方式,電力行業擁有資金密集型特點,雖然不能改變電力企業的營銷方式和賒銷的付款方式,但是可以通過拓寬融資渠道的方式,例如將銀行的債券關系轉化為股權關系,將優良資產剝離電力企業的總資產后上市融資。
(三)提高企業風險意識和財務風險預警
提高電力企業管理層和每個員工的風險意識,特別是財務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將企業的風險意識和財務風險意識運用到企業文化中。例如從行動上建立專門的財務風險預警組織,由專人研究針對電力企業的金融政策、稅收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規避在財稅方面的制度風險;還有結合電力企業的外部環境,通過外部風險的預警預測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通過關注有關電力企業的外部風險和利率變化、財稅政策、融資政策、宏觀環境等,及時調整本行業的財務政策和內部財務管理,積極主動的解決內部財務風險。
(四)培養和引進專業的內部財務風險控制人才
在培養和引進專業的內部財務風險控制人才上,一是對現有的電力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宣傳、指導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內部財務風險的控制,了解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內部財務風險控制的內涵和操作內容,提高在職財務人員的風險控制的素養。二是招聘和引進電力企業的專業的內部財務風險控制人員,通過科學化和專業化的內部財務控制人才,將電力企業的內部財務風險把控在可控范圍內。三是利用好電力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推進電力企業的財務信息管理,利用程序和系統的財務操作規范,規避人員操作的風險,提高財務工作效率,通過信息化手段監督電力企業的財務運作。
參考文獻
[1]蓋虹霞,胡秋紅.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新經濟,2014.3(中).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縣級供電公司,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減輕農民負擔,繁榮地方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電信等行業的壟斷地位逐步消除,縣級供電公司長期受政府和行業壟斷保護的問題,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這種形式,其財務管理職能顯得日益重要。但從目前縣級公司財務管理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結合所了解的專業知識,就縣級供電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一、什么是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風險,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當今世界上因財務風險而倒閉破產的公司,甚至是特大公司也不為少見,如2002年世界500強的安然就是一例。因此,忽視財務風險將給我們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
二、縣級供電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我國企業中較典型的表現主要有:
1.管理粗放,內控制度不夠健全
內控制度涉及企業方方面面,健全的內控制度猶如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自我抵抗風險、自我修正的能力。但從目前的現狀看,很多縣級公司管理粗放,現代縣級供電企業管理經驗缺乏,內控制度不完善,管理漏洞層出不窮,給企業經營帶來一定的風險。例如,有的單位對站所一級的財務管理延伸不夠,基層單位自過大,坐支挪用電費資金、擅自對外借款或擔保、惡性透支費用等現象時有發生。
2.縣級供電企業內部財務關系不清,權責不明
財務關系界定不清是當前縣級供電公司財務經營風險難以控制的最大體制。縣級公司本部與基層站隊(所)之間、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主業與多經關聯單位之間在職能界定與劃分、資金管理和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關系不清、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等現象,直接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產流失嚴重,尤以主業和多經的管理界面不清最為突出,主觀上使得一些管理措施難以推行和落實。
3.縣級供電財務風險意識淡薄
縣級供電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決定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縣公司風險意識淡薄。分析原因,一是由于大部分縣級公司負責人以前多是從事生產或營銷專業,財務知識相對較為匱乏,財務風險認識不足;二是受財務人員定編及管理水平的制約,縣公司財務人員整天疲于應付日常工作,無法從大局上對企業經營狀況予以有效把握,財務監控能力和效果不夠明顯。
三、對防范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風險的幾點建議
1.加強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面對財務風險通常采取回避風險、控制風險、接受風險和分散風險策略。控制風險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核心。加強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籌資風險控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籌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管理措施失當會使籌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產生籌資風險。因此,必須嚴格控制負債經營規模。
(2)投資風險控制
企業通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后,進行投資的類型有三種:一是投資生產項目上。二是投資證券市場。三是投資商貿活動。在決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種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或在收益和風險中間,讓穩健性原則起一種平衡器的作用。
(3)資金回收風險控制
財務活動的重要環節是資金回收。應收賬款是造成資金回收風險的重要方面,應收賬款加速現金流出。因此,對于應收賬款管理應在以下幾方面強化:一是建立穩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三是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比例。四是建立銷售責任制。
2.建立嚴格的財務風險管理程序
在全面風險管理中,國際上通行的程序一般包括如下步驟:(1)建立綜合信息框架;(2)風險評估;(3)制定風險管理策略;(4)構造風險管理解決方案;(5)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6)監控改進風險管理的過程;(7)貫穿于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的信息溝通。同理,在其子系統“財務風險管理”的程序中,也可合理地仿效上述步驟來構建。
目前企業尚無嚴格的財務風險管理流程,在財務風險管理環節中均存在一些不足與局限,這是目前亟待完善之處。上述步驟的程序執行不是一個從上到下的直線式的過程,應是互相聯系的循環過程。這種循環式的執行程序表現了財務風險管理的連續性特征,使得財務風險管理成為一個動態的過程。
3.提高財務決策水平,建立財務預警系統
(1)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
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及存貨項目中的任何一項失衡,均會引起企業危機,可將這三個項目作為短期財務風險的警源。為能準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應該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并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狀況,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
一、背景和意義
在當今社會我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各種市場都已逐漸形成并且逐步完善,隨之而來的還有市場經濟的風險,而企業所承擔的風險也從原來的安全風險轉到了,生產風險,運輸經營風險,法律風險等多領域風險。而我國經濟是從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的,當然在市場經濟中的多種風險管理方面還很欠缺經驗。市場經濟的環境比計劃經濟復雜的多,這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大增大,也有很多不確定性,對于這種不確定性很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況且財務風險是伴隨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的。而煤炭企業投資周期比較長,規模比較大并且效益回收的慢。這些特征就更增加了煤炭企業財務的不確定性,當然也就更增加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當前煤炭企業對煤炭資源搶占,同行業間的兼并和重組的趨勢中,國有煤炭企業面臨的更大金額的重組兼并資金的需求,融資規模增大,從而財務風險就更加引起人們的注意。考慮到煤炭企業占據著重要的基礎能源的地位并且在行業中有較大的影響,一旦出現財務危機很可能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狀況。因此我們現在加強對大型煤炭企業財務風險的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二、財務風險的內涵
財務風險是微觀的經濟風險,會計界對此有不同的理解,一種理解認為財務風險是財務狀況存在的不確定性;另一種理解為企業籌資的不確定。前一種可以認為是廣義的理解,后一種則是狹義的理解。而企業財務風險包括幾方面的內容一下列舉幾項闡述:
(一)戰略風險
由于企業沒有制定合適的戰略決策以及不能很好的執行決策,從而影響了計劃的目標,使之偏離了原有目標的風險。
(二)融資管理風險
其一股份制改造使金融機構更加健全了公司整治結構,加強了控制力度,規范了運作細節,上收了貸款權限的權利。項目融資難度被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二 提高違約的風險,同時增加融資所需的工作量。
(三)向外進行投資的風險
由于選擇不正確的投資方向、松懈的管理投資、投資股權模糊等給企業造成的風險。還有會計對長期的股權投資核算的不規范從而導致的財務信息錯誤。當前煤炭企業向外進行投資的風險主要表現在:收益的效率低下、沒有明確的分工、工作流程不清、信息途徑不順暢,投資后監管不力。
(四)回收賬款風險
煤炭銷量日益增加,企業只注重銷量不重視貸款的回收,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企業財務風險還可以按照其他方法分類,在這里就不做太多的贅述了。
三、戰略重組后財務的管理模式
(一)集中管理
這種模式母公司可以決定子公司所有重要的財務決定。母公司把子公司的所有業務,無論是財務上的還是非財務的都看做是自己的業務延伸及擴大。子公司的所有經營控制權、決策都有母公司決定。各個子公司沒有財務決策權,只能具體實施母公司的財務決策。這樣可以規范子公司的財務活動,使母公司的決策在子公司得到徹底的實施貫徹,是集團的優勢得到充分的體現。
(二)分權管理
子公司有獨立的財政決策權,母公司不會干預子公司的財政決策,母公司只對子公司承擔的責任完成情況做出評價和考核。子公司只需按照母公司的戰略方向進行經營即可。這種管理可以靈活的作出改變,作出更適應市場的決策。還可以培養子公司獨立的財政決策意識,還可以增強子公司的風險意識。
四、重組后財政風險分析
煤炭企業重組,由兼并收購、重組等活動引起的財務變動可能會造成財務惡化甚至經濟損失。在兼并重組過程中,兼并方需要支付給被兼并方包含資源價款的資產價款。還要對被兼并方進行改造、升級,因此兼并方面臨很大的資金問題。
償債風險以及融資風險也是財政風險里的兩種。內部、外部融資是企業融資的兩種主要渠道。在融資時企業應首先考慮內部資金積累,其次考慮從外部獲得資金。并且通過各種分析法,以降低資金成本為前提,建立最優資金結構。假如兼并方采用外部融資的話將會產生償債風險。兼并方從外部獲得融資就會出現負債融資,萬一運營不順利,經營惡化。兼并方就會陷入到無法償還債務的可怕局面中。負債金額越大,債務產生的利息越大,就很有可能由于收益變動而無法償還債務,因為償還債務還最終來源于公司的收益。而公司收益的不確定性就增大了償債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五、戰略重組中財務風險防范
(一)進行收購前財務評價
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集中體現。財務風險預警是財務風險管理發展的一個新階段。財務風險預警的重點是抓住小范圍、低程度的財務風險事件與財務狀況變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發大風險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21世紀的經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企業管理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都徹底發生了變化,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斷滲透到財務管理中,為財務管理創新提供了機遇。而財務風險預警是一項重要的知識依賴的技術工作,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幫助管理者準確地了解企業財務狀況,指導風險應對工作的開展,從而降低經營風險,減少財務損失,是企業管理者關注的問題。本文運用知識本體(ontology)方法研究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探索科學化、智能化和系統化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一、基于知識本體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需求分析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現代企業預測和防范風險的一個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借助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概率論和模糊數學等方法,設定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及其預警警戒線,捕捉和監視各種細微的跡象變動,對不同性質和程度的財務風險及時發出警報,提醒決策者及時采取防范和化解風險的措施。可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立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捕獲企業內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識,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知識系統應滿足如下四點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與轉換功能。財務風險預警知識系統應通過收集與企業經營相關的產業政策、國內外市場競爭狀況、企業本身的各類財務信息和生產經營狀況信息,并進行分析轉換,按一定形式和規則存入知識庫。
二是預警指標管理與更新功能。系統應建立起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其中的評價指標計算公式,利用財務風險信息子系統提供的資料,計算出具體的指標值,供綜合評價和預警使用。
三是財務風險綜合評價功能。系統應根據已計算出的各種風險指標的值,利用各種科學的綜合評價模型和預測模型,對企業目前的財務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和對企業未來的風險進行預測。該功能是根據對企業運營過程跟蹤、監測的結果,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技術和企業診斷技術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優劣作出判斷,找出企業財務運行中潛在的危險。
四是財務風險報警功能。系統應根據已計算出的反映企業財務風險的風險指標值、綜合評價值以及預測值,按照一定的報警模式發出不同程度的警報。
筆者在財務風險預警知識管理研究中引入本體的概念,本體原本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觀世界本質。在本體中概念的關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廣泛、詳細、深入和全面,通過對概念添加屬性值,以及在屬性與屬性之間添加映射關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語義關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來。同時,在本體中可以使用形式語言,這就為實現知識檢索創造了條件。在對財務風險預警知識形式化定義后,本體概念模型能夠實現對財務風險預警知識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確性;另外,利用本體技術對知識的聯系進行形式化映射,可以產生和約束新的知識規則,增加財務風險預警知識本體表示方法的實用性。
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知識本體建模
通過分析財務風險預警領域知識的概念、關系和知識結構,采用分層次的思路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領域本體,并分別對財務風險預警評價模型、指標體系和財務狀況監控知識與案例進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統模型建立概念本體,評價模型本體、指標本體、資源本體和通訊本體等。下面以財務風險預警定量模型概念本體為例說明財務風險預警知識本體建模。
概念本體是用來描述某個領域內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間關系的本體,這些概念是被該領域內人們所共同認可的,概念是對事物認知的抽象,包含的內容很廣,與模型相關的內容有:關系、函數、公理與實例等;關系表達了財務風險預警領域內概念間的互相作用,n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R:Cl×C2×…×Cn;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概念關系,表示在n元關系中確定了n-1個概念,則第n個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遠為真的概念,即真命題;實例是具體的模型元素。財務風險預警定量模型概念本體形式化定義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領域名,Cc是領域內的術語集,R是關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實例集。
R形式化為:R::=(Ra,Rc),Ra是Cc上的屬性集,形式化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綴dc表示重用DC元數據集中的標識符、題名、創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術語間的關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關系,Equal是等價關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間的直接前驅關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間的直接后繼關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達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關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傳遞的。Ic形式化為:Ic::=(IRa,IRc),IRa是屬性集實例,IRc是概念的關系實例。
概念是對人類知識的抽象,概念本體是按照分類法來組織領域概念及其客觀關系的,概念本體作為一類獨立的本體存在,由領域專家或知識工程師管理。財務風險預警定量模型概念本體的描述說明如下:
Fn=財務風險預警定量模型;
Cc=(Z計分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多元邏輯(logit)模型,F計分模型……);
IRa={(“Prop1”,“Z計分模型”,“Z-score”,“通過將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X1,X4)、獲利能力指標(X2,X3)和營運能力指標(X5)五種財務比率有機聯系起來,綜合分析預警企業財務風險。”),(“Prop2”,“人工神經網絡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過大量神經元的復雜連接,采用由底到頂的學習方法,以自組織和非線性動力學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處理非語言化的財務模式信息,達到預警企業財務風險的目標”),……};
IRc={SubConceptOf(財務風險預警定量模型,Z計分模型),SubConceptOf(財務風險預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IsPartOf(Z計分模型,函數形式),IsPartOf(Z計分模型,參數指標),IsPartOf(人工神經網絡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經網絡模型,輸入矩陣),……}。
三、財務風險預警知識管理系統框架
通過分析基于本體的財務風險預警知識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財務風險預警知識管理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10
[中圖分類號] F426.91;TV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4- 0014- 02
作為一種客觀性的存在,財務風險存在于水利基建項目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我們要通過財務管理實踐對各種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與控制,就必須對財務風險進行充分卻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因此,本文首先對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的財務風險進行簡單介紹,結合對財務風險的理解,以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為落腳點,重點探討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1 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
所謂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主要是指水利基礎建設項目在推進的過程中,資金的運動因某一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一定的可行性損失,其主要表現為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成本的提升以及國有資產的流失這兩個方面。
可以說財務風險是一項相對重要的財務性概念,其所具備的負面效應自不必多說,但同時,財務風險也具備一定的正面效益。盡管這種正面效益與負面相應一樣,都是一種不確定性的機會。因此,對水利基建項目而言,風險的處處存在和時時相伴決定了風險與機會的并存性,因此,要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手段和途徑對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并準確地獲取與把握風險所帶來的機會,這對保障水利基建項目的資金安全、實現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都有著相對積極的現實意義。
那么,結合現有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建設環境來看,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應通過以下具體的管理策略來對客觀存在的各種財務風險加以防范和控制。
2 新時期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結合對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基本認識與了解,在全面考慮現有政策環境、經濟環境以及項目部門財務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的防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2.1 加強投資決策管理
加強對投資決策的有效管理,①要保證預算管理的權威性、科學性與強制性,尤其是部分政府投資的水利基建項目,應當在對相關法律及法規進行必要完善的基礎上,對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及其職責權限等作出相應規定;②應采用項目庫管理的方式,把工程的立項管理、預算審批管理以及投資規劃管理等上升到法規化管理的軌道上,完善投資體系、并對投資渠道進行積極的拓展,在結合地方財力的條件下落實投資決策;③要建立起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并采用項目單位、政府部門以及國家相結合的三級決策機制來對投資決策進行必要的監督、管理和控制,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與公正性,在避免盲目投資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投資決策的風險。
2.2 在風險意識的指導下完善風險防范機制
要對風險防范機制進行完善,財會人員需要對我國相關財政政策進行透徹的了解,掌握好財務管理及風險防范的基本規程,結合水利基建的主要程序來找到相應的風險控制點與切入點,構建全面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以及風險預警系統,并制訂出與項目實際狀況相適應的風險規避方案,以事先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饋相結合的方式來構建風險防范的機制與屏障。
2.3 制定系統、完善且可行的制度體系
系統、完善且可行的制度體系對于防范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有著相對重要的指導性作用。而要完成該體系的構建,則需要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
(1)要采用科學化與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強化財務管理的規劃性與前瞻性,并通過對投資決策、籌資決策、預算管理以及財務預測等基礎性工作的規范,來保障建設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合法性與高效性;
(2)在對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深化的同時,要對財務管理工作,對機構、人員、制度以及具體的結算與決算方式等進行統一和規范;
(3)對于重點的水利基建項目,則應采用專人、專賬和專戶管理的方式,利用集中支付制度與保障制度來進行財務的封閉運行;
(4)要積極推行項目單位審核、主管部門審核以及財政部門審批的三級審核管理體制,形成一體化的制約與監督機制,全方位地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以便于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4 綜合利用財務的預測及彈性控制
財務預測及彈性控制的利用是基于對項目推進過程中各種變量因素影響作用的考慮。要避免因各種變量因素而造成財務風險的發生,項目推進過程中,財會人員應當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性考慮,避免預算外狀況發生時,財務管理工作處于被動的狀態;同時,不同的項目單位需要根據不同要素的變化程度,來對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部分進行彈性預算管理,以便于保持相對的靈活,為可能發生的狀況留有一定的余地,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2.5 強化財務監督職能,并通過保障措施進行推進
一般情況下,水利基建項目從投資到最終竣工交付投入使用,大致要經過項目規劃、報建、設計及預算、投招標、施工、工程結算以及竣工審計等環節,而每一個環節的處理出現問題都將引發財務風險的發生,甚至對整個項目的成敗形成一定影響。所以,財務管理工作必須不斷對財務的監督職能進行強化,對可能引發風險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重點關注,并利用全過程監督和控制的方式,盡可能消除財務管理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性問題。
3 結 論
總體而言,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是目前我國水利基建項目財務管理甚至是項目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相關建設單位以及有關單位必須對財務風險防范的問題加以重視,在嚴格遵守現行財務法規的基礎上提升風險意識,并通過必要的防范策略對各種風險性因素進行控制,將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進而為水利基建項目社會效益、生態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提供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徐耀成.水利基建項目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5).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財務活動也面臨著相當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獲得開展財務活動所需的全部信息,使得其財務活動成果也充滿了風險,日益突出的財務風險嚴重影響著企業的運營。縱觀全球范圍內每年因財務風險而陷入各種經營危機的大型集團企業給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日本的山一證券、韓國的韓寶集團、加拿大的伊頓商業集團以及我國的鄭百文、銀廣夏等都因面臨嚴重的財務風險而陷入財務危機。
除財務風險外,企業稅務風險問題也成為我國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的市場經濟體制相應的法制建設尚待完善,企業在調節財務時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做出與稅法相悖的行為,既而不可避免地引發一些稅務風險。近年來因涉稅而導致破產的案例并不鮮見,稅務風險激增不僅應受到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重視,還應將稅務風險納入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之中以便進行系統研究。企業風險中最為常見就是財務風險和稅務風險,將這兩種風險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綜合防范,可以進一步完善企業風險控制體系。
二、財務風險與稅務風險的類型及特征
企業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包含資金籌集、投入、耗費、收回、分配等具體活動,由此從資金運動的具體環節角度,可以將企業財務風險分為籌資風險(資金籌集風險)和投資風險(資金投入、耗費和收回風險)兩大類。其中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籌資活動中因宏觀經濟環境和資金供需市場的變化或籌資來源、期限、幣種等結構因素而使企業的預期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的不確定性。從資金來源角度,籌資風險可分為股權籌資風險(發行股票時因籌資成本、發行數量與時機等因素給企業造成損失的風險)和債務籌資風險(到期不能償還債務的風險)。而投資風險指的是企業在投資活動中因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企業預期財務成果與實際財務結果間存在差異,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有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不同的投資對象面臨著不同的投資風險,對內投資風險具體是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資產等的投資不科學合理從而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如流動資產投資風險中的應收賬款風險和存貨風險。對外投資風險具體是指企業將實物或資金購買有價證券或投資于其他經濟組織后因市場環境變化、被投資方經營不利等原因使得企業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存在差異的風險,如有價證券風險中的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不確定性、利弊雙重性、財務全面性、相對性等顯著特征。
企業稅務風險主要包含納稅程序風險、納稅申報風險及其他風險。其中納稅程序風險是指企業在納稅程序過程中沒有符合稅法相關規定,出現少納稅、應納未納稅行為從而面臨稅收罰款、回收滯納金、刑罰、聲譽損害等風險,或是沒有準確適用稅法,造成多納稅款從而增加企業負擔的風險。如稅務賬務處理風險、未及時辦理稅前扣除申請及備案風險。納稅申報風險指的是企業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少報、多報、不報或不及時報等未正確遵守稅法而致使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除上述風險外,企業還可能面臨納稅評估、特別納稅調整等其他風險。稅務風險具有主觀性、必然性、日常性等顯著特征。
財務風險與稅務風險都是企業經營風險的一種,兩者必然具備風險的不確定性這個一般特征,除此之外,財務風險與稅務風險特征一致性還體現在兩種風險與兩種風險收益的相對性,即依據“風險與收益均衡”規律,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收益之間存在均衡關系。財務風險與稅務風險的最明顯的差異則體現在前者有較強的客觀性,后者表現出較強的主觀性。財務風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金運動的必然產物,其風險成因的客觀性決定了它的客觀存在,而稅務風險來源于稅收立法層面和稅收行政方面不同主體對稅收制度的不同理解,不同主體的主觀差異性決定了稅務風險的主觀性。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23198(2013)13016601
1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目前狀況
(1)財務風險日漸增大。目前,由于事業單位大多是財政撥款式預算經營,財務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收支平衡管理,資金收支模式較為固定,因此,對財務風險管理的要求也相對較少,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財務結構呈現多元化,并不單純是收支利潤那么簡單,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不僅可以靠財政劃撥,還可以通過自身的經營取得,有部分事業單位從貸款方面補充資金需求,綜上所述,籌資成本與收益平衡中存在財務風險。隨著經營模式的轉變,市場經濟的復雜性,以及事業單位參與市場競爭程度的提高,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不斷增大。
(2)財務風險意識淡薄。由于事業單位主要以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組織目標,其非營利性決定了財務管理的重點是財務資源的依法取得和使用,而不是凈利潤或每股收益,其經營性質導致其缺乏競爭意識,缺乏市場風險意識,從而導致風險防范意識較差,在財務管理中主要表現在沒有風險預警機制,沒有成本概念。隨著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越來越多的事業單位開始從事經營投資,因其缺乏風險意識,在籌資與投資過程中,僅對籌資項目進行簡單的預算,而沒有從機會成本等角度進行分析,對籌資和投資過程的收益管理意識較差,只看重主要收益,而忽略其它收益。在資產的核算中,只核算資產的購入,而不涉及資產的折舊與攤銷,從而忽略這部分使用成本及重置成本,導致財務收益的虛空性。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及其核算形式的特殊性,導致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意識淡薄。
(3)風險管理制度欠缺。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參與市場經濟行為的程度不同,因此,其抵御風險的意識、能力和程度也不盡相同。由于事業單位體制上的特殊性,在風險預防、應急、報告、問責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或者雖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的執行力度有待加強。在部分事業單位中,管理層及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雖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并且進行了相應的預防,但單位經濟事項往往由各部門產生,除管理層及財務人員外,其他部門人員對財務管理的風險理解不透徹,在辦理費用報銷等財務手續過程中,對財務人員提出的財務相關要求,未能完全理解和認可,致使內部控制制度在執行上受到一定阻礙,因此埋下了財務風險隱患。
2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
(1)樹立成本管理意識。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管理在各類的風險管理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事業單位需要建立比較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在管理制度中,改變一貫的收支模式,采用經費考核制,將事業單位的工作進行收入量化,從而引入成本概念,采用權責發生制管理,將這種意識貫穿于財務人員以及事業單位所有管理人員之中,從而轉變理財意識,認識到財務風險的存在,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有利于事業單位的財務改革。
(2)提高管理者風險意識。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事業單位管理者的風險意識越強,就越能夠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財務管理者的財務管理知識越豐富,財務管理方法多樣性,結合企業管理制度,將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特別是企業的收益與支出配比的理念參與進來,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合理地運籌資金,從而降低風險,規避風險。
(3)制定風險應對策略。近年來,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投資活動日益增長,對外投資活動雖然能夠給事業單位帶來經營性收益,同時也帶來了財務管理風險。事業單位須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應對策略,認真分析內外環境的各種變化因素和信息,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以應對充滿變化的市場環境,提升事業單位的經營生產能力和競爭力。
(4)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資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財務風險,建立資金使用辦法,對收入進行合理估計,對成本要全面的管理與分析,減少浪費,融資資金計算使用成本,計算潛在虧損以及彌補辦法,做好盈虧預算,控制好事業單位的收支分配及收益配比政策。
(5)優化資本結構。目前,事業單位僅靠財政撥款已不能滿足事業單位的長足發展,因此,事業單位可以優化資產結構,結合自身的產業發展狀況,適度進行負債,建立負債意識,但負債在給事業單位帶來效益的同時,也會帶來財務風險,因此,事業單位的資本結構必須合理,將負債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下,作為資金的補充,不作為主要經濟來源和發展的方向,以達到優化資本結構,合理的配置資金。
充分分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存在狀況及其成因,有效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不斷增強事業單位抵御風險的能力,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才能使事業單位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