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1 09:54: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作物的基本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就是以真實的生產項目為載體,按項目運作需要選擇教學內容,按生產過程編排教學順序,按項目運作要求制定課程標準,結合項目的實施開展教學活動,從生產的角度評價教學效果,體現的是“做中學”。《農作物生產技術》是中等專業學校農學專業的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主干專業課程,筆者經過反復論證后提出了本課程的設計初探。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
(一)課程設計理念。
堅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突出職業能力和服務專業教學為目標”的課程改革理念,根據作物生產行業職業崗位(群)工作任務、職業資格標準及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定位與課程目標,以基礎理論教學為專業實踐教學服務為原則,將農學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知識目標、職業能力目標和職業道德目標貫穿于教學各環節。
(二)課程設計思路。
1.校企合作,根據農業企業崗位能力要求構建課程標準。
召開本地農業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會議,邀請農業企業專家和生產第一線技術骨干人員參加,與課程組教師一起,立足當地,分析本地區農業企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對完成農作物生產過程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詳細的描述,同時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邏輯關系排序,制定滿足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標準。
2.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
按照農作物生產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學內容模塊化,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實踐性。按崗位重組、優化課程,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先導,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的,改革課程體系,構建“基于農作物生產過程”的課程體系,按照生產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實施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
3.“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農作物生產技術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采用“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對這門課程實訓教學進行改革探索。(1)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合一。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教學內容應根據農作物物候期的特點,依據生產的工作過程確定;(2)教學情境與工作場景合一。我們將教學實踐環節內容設在校內農業基地,以真實的場景進行教學,使學生邊學邊練,實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分析
針對中職教育的本質特點,通過對農學技術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的分析,以學生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分析和崗位工作過程為依據,根據農業技術崗位能力要求和國家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與企業專家一起分析農業技術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課程,制定課程能力目標,構建課程內容。
(一)農業行業崗位群與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依據崗位對人才規格的需求,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從事現代作物生產、良種繁育、植物病蟲識別與防治、設施農業技術、農資營銷與企業管理等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及崗位實際工作能力,能從事主要作物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任務分析的課程能力培養目標。
農業行業企業專家、課程專家及課程骨干教師通過對農業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參照勞動部農技工資格認證標準,結合農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崗位能力需求,確定課程能力培養目標。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根據崗位能力要求設計教學內容。
在專業人才調研、農技工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圍繞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從職業崗位對人才規格要求分析入手,緊緊結合教學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國家農業行業職業標準,以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以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要求、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為目標,采用知識應用的課程觀,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具有“學中做,做中學”的特點。學做合一的課程體系更符合中職教育的特點。
三、教學設計實施方案
《農作物生產技術》是一門可操作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教學應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發展學生能力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行動過程為導向,按照任務驅動、項目教學、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角。根據教育規律和能力遞進規律,將課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教學階段。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將其分為“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針對課程中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階段,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現場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實現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方法能力及社會能力。
四、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評價,應該是以能力為本的整體性評價,注重的是隱性能力,評價的指向是過程性知識。對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平時考核(70%)。
平時考核由兩部分構成:平時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考核:這部分主要是考核平時的學習情況,可采用多種形式考核,如考勤5%、課堂討論5%、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數量10%,總計按20%計入期終總成績。
生產性實訓過程與結果考核:選取各個工作崗位的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依據,成績按50%計入期終總成績。
(二)期終考核(30%)。
這部分主要是考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采用閉卷形式,成績按30%計入期終總成績。
總之,在中職《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努力使學生通過《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的學習,獲得就業的技能,實現理論與實踐零距離對接。基于行動為向導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能力為本位主導思想,真正達到了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的教學效果。基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各類氣象條件下對于農業的影響
對農業產生直接影響的氣象條件主要包括大風、連陰雨、低溫冷凍、干旱、洪澇、冰雹六種。
1.1大風
當風力超過8級,風速超過17m/s的時候,都被稱為大風。在我國出現大風的情況主要有三種:雷雨帶來的大風、臺風以及北方冷空氣南下引起的大風。這三種大風中,第三種是最常見的。大風的危害較大,最常見的就是會摧毀樹木、房屋、農作物、通信設備等,嚴重的話還可能引發風沙走石,這對于農作物的摧殘是十分嚴重的。
1.2低溫冷凍
低溫冷凍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主要是由于冷空氣以及寒潮的入侵,導致氣溫連續下降,使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危害,最終的結果就是減產。
1.3連陰雨
連續下雨時間超過5天,累積的降水量超過30mm的天氣現象就是連陰雨。連陰雨的天氣情況下,因為雨水太多,空氣里的濕度較大,同時光照減少,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另外對于成熟的農作物的收割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連陰雨的天氣狀況對大豆、棉花、花生以及蔬菜的影響是最大的,會影響這些農作物的產量。如果在播種期間遇上連陰雨,需要推遲播種的時間,減少不良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
1.4干旱
干旱是一種災害性氣象情況,是指在一定的比較長的時間段里,由于降水不足以及土壤蒸發導致的土地缺少水分,另外江河湖泊的水位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現干涸的現象,干旱不僅會對農作物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相對來說,干旱是氣象災害中對農作業影響較大的一種,會導致農作物嚴重減產甚至零產量。因為干旱會使農業生產缺少基本用水,同時人和家畜用水也會出現嚴重問題,損失非常嚴重。
1.5洪澇
洪澇是指持續不斷降雨,大雨以及暴雨等天氣,使地勢較低的地區出現積水甚至淹沒的情況。在我國,洪澇一般主要發生在夏天,每年的降水量不等,但洪澇災害發生頻率較大。洪澇自然也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會令農作物出現較大的減產,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洪澇也是對農作物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中的一種,同時,也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帶來影響。
1.6冰雹
冰雹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冰雹主要來源于對流強盛的積雨云。一般來說,冰雹和雷電以及狂風、暴雨一起降臨的。冰雹有大有小,小的冰雹米粒大小,所造成的災害并不會太嚴重,甚至不注意的話,可能都感覺不到正在下冰雹。但如果冰雹比較大的話,就會對農作物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導致顆粒無收。
2農業氣象災害的發生規律
2.1具有較強的季節性
由于全球氣候的變化,我國近年發生氣象災害的頻率較以前要來得更高一些。通過對全國范圍內發生的氣象災害情況進行的統計研究表明,農業氣象災害的發生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所以相關部門可以根據這類特點對農業氣象災害開展研究。
2.2具有較強的局部性
在我國的部分地區,氣象災害的發生往往不是單獨的,而是幾種災害一起發生,特別是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和區域里。比如在我國的一些地區每年都會出現冰雹和霜凍,這種發生氣象災害的規律很明確地指明氣象災害的發生具有比較強的局部性。
2.3具有較強的區域性
通過對近年氣象資料的對比發現,降水量較多的地區,其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也就越大。這些地區一般地勢都比較低,而且河網眾多。而像臺風這類的氣象災害則多發于沿海地區,內陸發生的比較少。
3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策略
3.1提高準確性、針對性和及時性
創建綜合性的專業的農業氣象監測站,監測的目標主要包括田地、自然環境、交通出行、林果業等方面,展開全天24h的不間斷監測,提高綜合的監測能力和準確性。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要求,建立新型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重視氣象情況播放的時效性,把短時間播報和固定的滾動播動進行結合。開發氣象服務新領域,充分利用網絡,搭建現代化、交互式的動態氣象服務管理體系,幫助人們隨時方便快捷的掌握氣象信息。建設高效地服務制度,加強基層的合作,確保氣象信息精準、按時的傳達到農民那里,以引導農民進行科學種植。
3.2提高防御能力
農民朋友對于防御災害的能力比較弱,主要是對氣象知識的認知不夠,這就要求基層政府多下功夫,介紹關于氣象災害的基本知識以及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引導正確的、科學的防御災害。政府還應該建立起相應的氣象科普機制,積極的、多形式地開展氣象宣傳,普及與氣象相關的知識,把宣傳做到每家每戶。
3.3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機制
有關氣象部門一定要強化針對自然災害防御機制的研究力度,強化自然災害防御管理體系的搭建強度,對于常見的農業自然災害,要強化評估、預警機制、氣象預報和數據監測的力度,充分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持續地發展健全自然災害防御的信息化系統,提高自然災害防御能力,實行季節性的自然災害氣象預報,強化自然災害的核查強度,強化農村地區的雷電預警機制。針對自然災害防御設施要實行定期的檢修,保障設施正常的運行。
3.4掌握氣象規律,調整農業布局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足夠了解環境的變化對于氣象的影響,掌握氣象變化的規律,適時調整農業布局,達到農業生產和氣象條件相互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現代農業高產高質的經濟目標。
3.5建立農業災害保險與補貼機制
(二)課程設計思路。1.校企合作,根據農業企業崗位能力要求構建課程標準。召開本地農業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會議,邀請農業企業專家和生產第一線技術骨干人員參加,與課程組教師一起,立足當地,分析本地區農業企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對完成農作物生產過程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詳細的描述,同時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邏輯關系排序,制定滿足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標準。2.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按照農作物生產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學內容模塊化,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實踐性。按崗位重組、優化課程,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先導,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的,改革課程體系,構建“基于農作物生產過程”的課程體系,按照生產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實施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3.“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農作物生產技術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采用“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對這門課程實訓教學進行改革探索。(1)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合一。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教學內容應根據農作物物候期的特點,依據生產的工作過程確定;(2)教學情境與工作場景合一。我們將教學實踐環節內容設在校內農業基地,以真實的場景進行教學,使學生邊學邊練,實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分析
針對中職教育的本質特點,通過對農學技術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的分析,以學生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分析和崗位工作過程為依據,根據農業技術崗位能力要求和國家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與企業專家一起分析農業技術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課程,制定課程能力目標,構建課程內容。
(一)農業行業崗位群與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依據崗位對人才規格的需求,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從事現代作物生產、良種繁育、植物病蟲識別與防治、設施農業技術、農資營銷與企業管理等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及崗位實際工作能力,能從事主要作物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任務分析的課程能力培養目標。農業行業企業專家、課程專家及課程骨干教師通過對農業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參照勞動部農技工資格認證標準,結合農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崗位能力需求,確定課程能力培養目標。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根據崗位能力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在專業人才調研、農技工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圍繞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從職業崗位對人才規格要求分析入手,緊緊結合教學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國家農業行業職業標準,以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以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要求、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為目標,采用知識應用的課程觀,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具有“學中做,做中學”的特點。學做合一的課程體系更符合中職教育的特點。
三、教學設計實施方案
《農作物生產技術》是一門可操作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教學應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發展學生能力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行動過程為導向,按照任務驅動、項目教學、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角。根據教育規律和能力遞進規律,將課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教學階段。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將其分為“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針對課程中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階段,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現場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實現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方法能力及社會能力。
四、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評價,應該是以能力為本的整體性評價,注重的是隱性能力,評價的指向是過程性知識。對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平時考核(70%)。平時考核由兩部分構成:平時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考核:這部分主要是考核平時的學習情況,可采用多種形式考核,如考勤5%、課堂討論5%、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數量10%,總計按20%計入期終總成績。生產性實訓過程與結果考核:選取各個工作崗位的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依據,成績按50%計入期終總成績。
中圖分類號:S4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7-0104-1
農作物藥害是指因使用農藥不當而引起作物反應出各種病態,包括作物體內生理變化異常、生長停滯、植株變態、甚至作物死亡等非正常生理變化。在生產上引起農作物藥害的因素非常多,一旦作物發生病害,不僅能夠導致農產品品質下降、產量下降,還會引發各種矛盾,影響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
1 作物發生藥害時表現出的癥狀
葉片癥狀:葉片發生癥狀時,會在表面出現顏色、形狀各異的斑點或焦枯穿孔;葉片出現失綠癥狀(果樹使用廣滅靈產生的藥害、作物使用三氯苯類除草劑產生的藥害等);葉片黃化(過量使用賽克津使大豆葉片出現變黃癥狀);葉片仿佛燒焦(小麥幼苗產生莠去津藥害);產生畸形葉片(杜耳、拉索常常會使玉米的心葉發生扭曲而形成鞭狀,常稱為牛尾巴葉);藥劑對葉柄產生傷害導致葉片脫落;果實癥狀:果樹出現藥害多數指的是果蔬,當發生藥害時果實表面出現斑點(如波爾多液產生要藥使蘋果或梨表面產生銹斑)、果實畸形、造成生理落果等;花器官癥狀:主要指的是花前或開花盛期使用農藥發生要害,而引起落花、花器官提前凋謝或花而不實現象(如波爾多液和油乳劑等發生藥害引起果樹的生理落花);根系癥狀:當作物發生藥害時會導致爛根或根系變粗(如五氯酚鈉對水稻根的藥害,2,4D類除草劑在水稻拔節期使用會使莖基部腫大);根毛稀少等現象發生;種子癥狀:種子發生藥害主要是導致發芽率降低。
2 藥害的分類
按照與藥劑接觸的方式可將藥害分為直接藥害和間接藥害,直接藥害是指對當時、當季作物造成的藥害,間接藥害是指對非把標作物或下茬作物造成的藥害;按發生時間順序可分為急性藥害和慢性藥害,施藥后短時間內即表現出的藥害癥狀稱為急性藥害,施藥后在很長時間內沒有表現出藥害癥狀,甚至直到作物收獲時顯示受害被稱為慢性藥害;按藥害在作物植株上的表現癥狀可分為隱性藥害和顯性藥害。隱性藥害在直觀上不能看出受害作物的明顯癥狀,但會引起作物的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等現象發生,顯性藥害發生后,受害作物表現出明顯的藥害癥狀,從外觀上即可做出判定。
3 藥害發生的主要原因
有些農民存在著用藥越多,防效越好的觀念,使用時不看說明,不相信推薦劑量,往往成倍增加用量,造成藥害;農民對農藥保存不善,造成農藥標簽脫落或模糊不清,農藥經營者業務素質差,給農民拿錯藥,農民在使用時又不注意認真核對,造成錯用農藥;盲目混配農藥。有些藥劑混配可以提高活性,但與一些藥劑混用會產生藥害;藥效期比較長、殘留時間久的除草劑易對輪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傷害;由于缺乏農藥基本知識,許多農民不了解農藥的性質,盲目選擇農藥,引起作物藥害;霧滴揮發及隨風飄移,致使鄰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受害;施藥機械性能不良或作業不標準,造成局部噴藥量過多,使作物受害,藥劑配制時,不進行二次稀釋,使高濃度的藥液集中在噴桿內,形成先噴出的藥液濃度高,易出現藥害;施藥時間不當。各種作物不同生育期,對農藥的敏感程度不同,使用不當,可造成藥害;藥械清洗不凈。噴藥后藥械未進行徹底清洗,又在其他敏感作物上使用,常發生藥害;異常不良的環境條件。有的農藥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如果環境條件不適,就可造成藥害。
4 預防藥害的對策
4.1 加大農藥管理,杜絕盲目使用農藥
市場上農藥品種繁多,各種劑型都有,甚至許多農藥在包裝、物理性狀等方面都非常相近,常常使農民在選擇和購買農藥的時候出現誤差。因此,在選擇和使用農藥前,要認真閱讀農藥的外包裝標簽,核實所選的農藥名稱、劑型、防治對象及使用方法,如果出現標簽脫落或看不清的情況,不可盲目使用。
4.2 科學施藥,提高農藥的藥效
要根據農藥的有效成分準確配制藥液,不能隨意改變農藥的濃度和施藥次數;農藥在配制前要先配制母液,在配藥裝置內先注入50%的清水,然后再加入母液,配制后溶液內可適當加點粘著劑,以改善藥液的物理性狀;不同藥劑相互混配既要做到高效,又要低毒、低殘留,保證農產品安全。混配時要注意農藥間的拮抗反應,不能對作物的生長發育起物理、化學、生物上的干擾作用;噴施農藥時要注意天氣狀況的變化,高溫干燥,風速過大,即將降雨時不能施藥。同時要避免在作物的敏感期用藥;選擇扇形噴頭的噴霧器械,保證均勻噴霧,直線噴灑,盡量減少重噴,提高噴霧質量。噴藥時,一定要注意風向,加強對鄰近敏感作物的保護,藥械使用前后要徹底清洗干凈。
中圖分類號 S4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21-0146-02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糧食生產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和社會穩定。目前,由于耕地被工業及城市開發所占用,耕地面積日趨減少,形勢十分嚴峻。如何提高糧食質量,生產出安全的農產品,已經是擺在全國人民及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1]。筆者認為糧食產量及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程度,其中包括科學安全使用農藥,其貫穿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對糧食持續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安全使用農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各級政府需要迫切解決的重大課題。
1 科學安全使用農藥的必要性
1.1 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國自從加入世界經貿組織以后,美國等一些國家對中國出口的農產品檢驗十分嚴格,特別是對農藥在農產品上的殘留量要求比較嚴。許多出口農產品因為農藥殘留量超標而被退回,損失相當嚴重。
1.2 安全生產的需要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愈來愈關心和關注農產品安全及個人的身體健康,全國每年因為沒有按照科學安全使用農藥導致中毒或者食用農產品中毒死亡的人數比例也很大。要求掌握科學安全使用農藥知識刻不容緩[2]。
1.3 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
科學安全使用農藥不僅涉及到農業生產安全、生態環保,而且涉及到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滅蚊滅蠅,大到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還包括人民群眾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及其他農產品。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不科學使用農藥,都有可能對人民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傷害。
1.4 生物病蟲害防治的需要
生物一旦出現病蟲危害,應首先診斷病蟲種類,然后對癥下藥,而不能盲目用藥,人為地加大用藥量、改變用藥時間和用藥種類等,這樣不科學用藥就極有可能造成生物受到藥害,但生物病蟲害卻得不到有效控治。正確的做法是在診斷的基礎上適時用藥,同時農藥用量及農藥種類也要正確。
2 科學安全使用農藥的措施
2.1 噴藥前后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作業時應穿安全工作服,避免在高溫下作業,在用農藥噴灑農作物時,應戴手套、口罩,穿長褲長褂,以防農藥沾到皮膚或吸到體內引發農藥中毒;高溫下作業,人的汗毛孔張開,容易出汗,農藥從汗毛孔進入到體內,也容易發生農藥中毒,作業結束后立即用清水清洗身體和手。
2.2 使用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針對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應大力推廣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以期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
2.3 禁止使用劇毒農藥
農藥生產日新月異,已經由生產高毒農藥向生產低毒農藥發展;由生產低效農藥向生產高效農藥發展。生產上禁止使用甲胺磷、1605、久效磷等劇毒的內吸型有機磷農藥。對于一些在土壤和生物體內殘留時間長并且對人有致癌作用的農藥更不可能使用,比如DDT、六六六、殺蟲脒等[3],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
2.4 用藥前認真閱讀農藥使用說明
每種農藥都有相應的標簽,用藥前應做到“四看”:一看標簽上“三證”是否齊全,從而判定農藥是真是假;二看生產日期是否到期;三看防治對象及用量;四看使用該農藥注意事項,以避免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或者人身損傷。如在1984年5月上旬,徐州市豐縣大沙河果園,蘋果樹上山楂紅蜘蛛暴發,如果不及時有效防治,葉片將全部脫落,后果不堪設想。其中有一個分場場長為了防治山楂紅蜘蛛,選用水胺硫磷農藥,該農藥對螨類有特效。用藥后,雖然對山楂紅蜘蛛的防效達到100%,但蘋果幼果掉落嚴重,究其原因:該分場場長只看到該農藥對山楂紅蜘蛛的防治效果;卻沒有看到注意事項,在蘋果幼果期禁止使用該農藥,否則造成落果,因此給果農帶來重大經濟損失。還有一例,也是因為沒有留意注意事項,蘋果樹上噴灑1605(這種藥安全間隔期為28 d)防蟲,但未到安全間隔期即采摘果實進行出售,造成食用者中毒。
2.5 積極參加科學安全使用農藥培訓
科學安全使用農藥要求農民積極參加培訓,提高科學技術知識水平;經培訓使農民充分了解和掌握農藥的基礎知識,熟悉農藥的分類及主要農藥的使用技術。比如農藥分為殺蟲劑、殺菌劑、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殺線蟲劑;農藥有酸性、堿性之分;其中殺菌劑有真菌性殺菌劑和細菌性殺菌劑之分;真菌性殺菌劑按作用又分保護劑和治療劑。有些殺蟲劑對其他昆蟲有特效,但對于紅蜘蛛類卻沒有效果。只有熟練掌握農藥的基本知識,才能更好地實行科學安全使用農藥[4]。
3 科學安全使用農藥應注意的事項
3.1 合理使用農藥
農藥使用量不是越多越好,農藥使用次數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據昆蟲的發生規律,于昆蟲幼蟲在農作物上大量繁殖并且大面積開始危害時使用農藥,此時防治效果最好,即適時用藥。比如防治小麥赤霉病及水稻穗頸瘟都是在農作物抽穗揚花期前噴藥,此時防治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在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時,應該注意到周圍的環境,看是否有汪塘、河流、濕地以及其他農作物。例如有些人用殺蟲雙防治自家稻田里的螟蟲,結果農藥飄落到鄰近的桑園里,用桑園的桑葉喂蠶后,致使蠶吐水,身體彎曲死亡,給蠶農造成經濟損失。又如有人防治楊舟蛾、美國白蛾等害蟲,結果將其他人在汪塘里養的蝦毒死。這些案例表明,用藥不要掉以輕心,而應認真排查病蟲害發生周圍的外部環境,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例如2013年徐州市新沂利用飛機防治森林病蟲害時,沒有經過詳細排查防治地塊的周圍環境,結果造成漁農、蠶農損失嚴重,群眾集體上訪,影響很壞。
3.3 考慮多種因素對科學安全使用農藥的影響
天氣狀況、土壤含水量、氣溫、噴藥時間等,對農作物施藥防治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土壤濕度愈大,選擇性芽前除草劑除草效果愈好。噴藥時間也有嚴格的要求,一般應在10:00之前,或16:00之后。只有統籌考慮各種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導科學安全使用農藥[4]。
3.4 避免一種農藥在同一種作物重復使用2次以上
同一種農藥在同一種農作物上不能重復使用2次,否則,會使病蟲產生抗藥性。前幾年,水稻稻飛虱發生嚴重,吡蟲啉對其防治效果十分明顯,但現在幾乎沒有防效,這就要求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時,要交替用藥。
4 參考文獻
[1] 王政權.農藥使用注意事項[J].致富天地,2013(6):51.
中圖分類號 S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2-0228-02
21世紀以來,隨著人口增長,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部分農民過分追求眼前利益從而忽視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利用,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循環系統,導致人為因素的自然災害加重。為了保護好農業自然環境,應對農資投入進行控制。現對祥云縣農業生產中的農資投入存在問題進行介紹,并提出了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1 祥云縣農業生產中農資投入存在的問題
1.1 化肥偏施、重施現象突出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從20世紀初研發并生產出將無機物化合成農作物需要的營養元素應用于農業生產約100年以來,全世界農作物產量不斷隨著化肥推廣面積的擴大而增加,特別是尿素的批量生產,加速了化肥的推廣應用。建國初期,祥云縣糧食總產量約5萬t,2012年達到194 352 t,增長144 352 t,增幅288.7%,糧食增產雖有農藝措施的提高,水利設施的改善,但化學肥料在農業增產中至少有50%的功勞。20世紀50年代初期祥云縣每年施用的化肥總量僅為5 t,以農作物種植面積計算,用量僅為1.5 kg/hm2,2012年全縣作物播種面積45 630.07 hm2,施用的化肥總量為54 743 t,用量達1 199.7 kg/hm2,施用量增加798.8倍。廣大農戶對化肥的認識,也從不知到知再到誤知,在生產上從開始不愿用化肥,嘗到甜頭后則與傳統的農家肥結合,再到農家肥結合合理施用,最后發展到亂用及不用農家肥,基本只施用化肥,形成所謂的“衛生田”,導致農田生態環境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1-2]。
1.1.1 水源、空氣的污染。化肥肥效高,用量少,施用方便,部分農民不愿花大力氣施用農家肥,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被焚燒,焚燒秸稈與隨意丟棄的糞草、垃圾、污泥產生了大量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亞氯化氮等,污染了空氣,后者滋生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機氮也對環境構成威脅。農田不合理施用的超量化肥,經雨水、灌溉水流失滲透到地下或水庫(塘),使水體富營養化,加上城市污水,使得水質更加惡化,一些水生植物及低等生物,如藻類、水葫蘆得以大量繁殖,達到污染水源、污染空氣的惡劣程度。
1.1.2 農產品質量下降。眾所周知,單一施用化肥的稻谷香氣不濃、味淡、缺乏黏性,蔬菜則纖維多,不易軟化,瓜果不甜;而施用腐熟農家肥后生產出來的蔬菜、糧食、瓜果則味純正芳香、甜美。因為經過腐熟的農家肥,有作物生長需要的多種營養元素,有平衡供肥刺激生長以及促進土壤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等多種功能,過多施用化肥必然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1.1.3 土壤酸、堿化程度加重。多數農作物喜歡中性偏酸的土壤,pH值以6.0~7.5較為適宜。祥云縣大多數土壤基本適合農作物種植要求,但有些化學肥料含有酸堿反應或施入土壤中經作物吸收利用后呈現出酸堿反應。前者為化學性質,如過磷酸鈣就是化學酸性肥料,而碳酸鉀則是化學堿性肥料;后者為生理性質,如氯化鉀、硫酸銨為生理酸性肥料,而硝酸鈉則為生理堿性肥料,長期施用這類化肥就會破壞土壤酸堿性質,影響作物正常生長。
1.1.4 有害物質增加。大量施用氮素肥料,硝酸鹽在土壤以及人體中通過微生物作用,會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體是十分有害的,在血液中與血色素結合,會使血液喪失運輸氧氣的功能,嚴重時造成窒息甚至死亡,更有害的是亞硝酸鹽能直接誘發癌癥[3]。
1.1.5 有機質減少,土壤結構破壞,有機肥大量損失。所謂的土壤團粒結構,是土粒與有機質分解后形成的腐植質膠體結合而成的1~10 mm的圓形土粒結構,這種結構耐壓、耐泡、不易松碎,有良好的保水、通氣、保肥能力,且利于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長。而且腐植質中的腐植酸本身就會含有多種營養元素,有穩定的供肥能力。具有團粒結構的土壤是高產、穩產的基礎,如果偏施化肥后,含有豐富有機質的農熟肥投入量減少,土壤板結,結構破壞,水分易于蒸發,肥分易于流失,加之土壤中微生物賴以生存繁衍的有機質營養、水分、空氣等缺乏,有益微生物群落衰亡,分解能力無法發揮,這樣的土壤沒有支持穩定增產的能力,長期下去,土壤會出現貧瘠化,良田會變成壞田[4-5]。
1.1.6 加重病蟲、草害的危害。農作物機體內需要維持正常的碳、氮比例,這樣農作物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廣大農戶一般追求株茂、葉綠而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如尿素),導致植物體內水溶性氮素增加,破壞了植物的正常新陳代謝,產生泡嗆、蔭蔽,導致形成稻瘟、白粉、霜霉以及蚜蟲、飛虱等病蟲害大量發生,加重損失程度。
1.1.7 限制農作物持續增產。在大面積施用化肥中,會出現肥力遞減現象,即單一增施某種肥料元素,增產到一定程度后,再增施肥料,產量(品質)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下降,因為農作物也和動物生長一樣需要多種營養以均衡,化肥營養成分單一,偏施單一化肥養分不全,必然妨礙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影響產量持續增加。
1.2 高毒、高殘留農藥進入農業環境
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祥云縣農藥用量從1950年的1 t增加到2012年的524 t,2012年平均農田農藥施用量達19.65 kg/hm2,農戶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上片面要求快速見效(如:氧化樂果、對硫磷(1605)、甲拌磷(3911)、內吸磷(1059)、甲胺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不僅在大面積上應用,而且單位面積上用量越來越多、濃度越來越高,造成農業環境污染,對人體危害加大。
1.2.1 直接造成毒害。農藥的毒性有一個有效期,各種農藥的殘留期不一樣,蔬菜施藥以后,一定時間內不能采食,個別農戶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噴藥后即收獲上市,消費者食后會發生中毒現象;在桑樹的病蟲害防治上不能合理用藥,采用帶毒的桑葉喂蠶,會立即使蠶產生中毒;高毒農藥進入水源同樣也會使人、動物中毒死亡[6]。
1.2.2 引發致癌、致殘、致畸。化學農藥進入生物體還有慢性中毒的毒效,通過累積性中毒在人體內逐漸積累會引發癌癥,傷害神經機體,還會滲透到人的生殖系統,傷害生理功能,甚至使胎兒畸形。
1.2.3 有毒有害物質超標,農產品質量下降,影響農產品價值。國外對優質無害化農產品需求量大,農產品一經供應國外市場就會價值倍增,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但進入國外市場的農產品必須確保質量安全符合檢測標準,一旦不達標,有可能就地銷毀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1.2.4 添加劑影響健康。廣大消費者都不僅滿足于數量上的要求,更注重質量上的等次,比如對飼料養殖的豬、雞等總是心有顧慮,就連農民自家食用的豬都只喂糧食,而把用飼料養的牲畜銷往市場,部分不法商家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把瘦肉精、促生長素、尿素等作為添加劑混入濃縮飼料,這類有害物質殘留于豬、雞等進入人體,有可能會引起病變。
1.3 白色污染使農田生態環境惡化
塑料薄膜覆蓋技術,中國1978年從日本引進,通過試驗、示范成功后在全國多種農作物上推廣應用,推廣面積相當大,祥云縣自20世紀80年代引進首先應用于水稻育秧,防止低溫造成爛秧,以后逐步推廣用于旱地覆蓋,據統計,截至2012年,祥云縣當年農用薄膜使用量為 1 275 t,地膜覆蓋面積11 295.33 hm2。
目前,祥云縣農業生產上使用的為普通聚乙烯超薄塑料膜,雖然具有增溫保濕作用,但是它們在土壤中不能降解,長期殘存的薄膜會隔斷土層,阻止空氣水分流通,導致農作物根系無法自由擴展,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農業生產用膜加上亂丟棄的生活塑料袋,每年進入農田環境的塑料薄膜數量相當大,如果不在使用過程中有效地加以清除,逐年積累,必定會破壞農田,造成農作物減產直至絕收,也給周圍環境帶來了白色污染。
1.4 工業“三廢”危害農業環境,對生產、健康構成威脅
近年來,祥云縣由于工業的快速發展,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對農業生產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廢氣中的CO2、CO、SO2、粉塵;廢水、廢渣中的汞、砷、鉛、鎘、鉻等重金屬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都對農作物、人、畜等造成傷害。所以在要求工業發展的同時,必須進行“三廢”的治理,爭取工業、農業的發展步入一個良性的軌道。
2 應對措施
2.1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資源循環利用,能量合理流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也只有在發展中才能求得解決,先入為主是最好的發展,發展的同時要保護好農業環境。
2.1.1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旨在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地根據作物需求養分的種類和數量加以補充,其目的是實現各種養分的平衡供應,達到減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各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以土壤測試及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在合理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提出不同養分肥料的施用數量、時期和方法,最終使農產品品質得以改善,勞力得以節省。
2.1.2 提倡增施腐熟有機肥。引導廣大農戶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畜禽糞便、脫水污泥、河底淤泥、樹枝(葉)、作物秸桿等富含有機質的廢棄物經發酵一段時間后施入土壤中,逐步對土壤物理性狀增加改良不會形成鹽堿地,同時也提供作物生長的部分養分,而且也對有機廢棄物進行了處理,形成了生態循環產業,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2.2 加強農業生產資料投入的監控與管理,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2.2.1 加大農業生產資料投入的監管力度。加強市場監管,對農藥、種子、肥料等農資市場秩序加以規范和整頓,嚴格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如《農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種子法》建立生產資料進貨、銷售臺帳登記制度,特別是對蔬菜、水果的農藥使用。
2.2.2 加大對違法違禁生產、銷售和使用行為的懲處力度。提倡采用生物措施來控制病蟲害,如噴施生物農藥、推廣秸稈還田等,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作物栽培及家禽家畜飼養中農藥、化肥、生長激素等的投入,營造合理安全使用農業生產資料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對于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有害農業生產資料者,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2.3 加大宣傳力度
2.3.1 高度重視輿論宣傳。深入廣泛地通過各種形式向農產品生產加工的企業和個人宣傳農產品安全知識,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業標準知識,農業生產資料投入品科學使用等內容,增強他們的質量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質量安全觀念,提高種―養―加安全生產技術水平。
2.3.2 加強農民的教育培訓。加強農技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將生態環境保護基本知識、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系列標準和生產技術等納入培訓內容;幫助農民引進抗性強,優質高產的良種。大力提倡施用有機肥料,鼓勵農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農業科技人員要搞好病蟲測報及綜合防治的指導工作。
2.4 推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圍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2.4.1 圍繞市場準入關,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配送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抽查和查驗。在這些場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點,配置專用檢測儀器,配備專門檢測人員,用以開展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檢測。
2.4.2 推進追溯和承諾制度。要按照基地生產銷售的每一環節可相互追查的原則,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記錄制度,在全縣范圍內推行產地編碼管理,逐步實現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
2.4.3 進一步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基地建設力度。通過建立安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綜合示范區,強化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的應用,充分發揮其在安全生產技術普及與推廣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引導生產者和經營者按照國家現有農產品標準和地方標準進行生產和加工,并相應提高農產品的分級、包裝、保鮮、儲運的標準化水平。
2.4.4 要積極實施農產品名片戰略,爭創名牌產品。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管理辦法》《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大力發展順應形式的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培育一批新的名牌,實現名牌效益,鼓勵相應企業進入超市開辟銷售專區,引導群眾消費無公害農產品。
3 參考文獻
[1] 孫林.世界農業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 張麗麗.關于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8(6):233-234.
[3] 彭濤.農民增收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現代農村科技,2010(8):6-7.
樺甸市舉辦世行貸款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農民培訓班
按照吉林省世行貸款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樺甸市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于2013年12月24日~ 26日,分別在常山鎮、金沙鎮、橫道河子鄉舉辦了為期3天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農民培訓班。
培訓班聘請樺甸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擔任授課教師,針對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講解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概論》、《農作物栽培技術》、《農產品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水稻安全指南》、《果蔬安全指南》、《玉米安全指南》等課程,使學員全面了解了農作物主要病蟲草害的發生及綠色防控,以及農作物安全用藥常識。通過此次培訓,增強了基層農民的農產品安全生產意識,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為農民增收致富做出了貢獻。
磐石市科普大集“三送”活動在行動
近日,以“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服務”為主題,磐石市農業局組織直屬事業單位農業科技人員30余人在朝陽山鎮三棚村開展科普大集“三送”(即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術)活動。一是送政策。為農戶送去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保險、農業創業培訓等惠農政策,提高農戶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二是送信息。為農戶送去農機安全生產、選購和使用農資、農產品質量安全、無公害農產品使用農藥、拖拉機常見故障、沼氣池安全使用、機械耕整地等安全生產信息,提高農戶安全生產意識;三是送技術,為農戶送去玉米高產栽培、水稻高產栽培、農機化實用等新技術,為農戶糧食生產達到穩產、增產鋪墊一條“技術”路。現場共發放各類實用技術手冊、農業雜志、掛圖、宣傳單等宣傳資料5000余份,解答農戶疑難問題20余條,提供服務人數達到500余人次,活動得到趕集農戶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利用電場、磁場、激光等物理因子刺激農作物種子及幼苗而使其高產、優質的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現代農業生產中,并取得喜人的經濟效益。通過電磁場的粒子束誘變育種技術的開展,為培育新品種增添了新的活力。不僅損傷輕、突變率高、突變譜廣,面且具有高激發性、劑量集中性和可控性,將來還可能發展成定位,成為基因工程的一個有效手段。
2.農業監測、預測及病蟲害防治方面
采用紅外掃描的方法.可以為農作物診斷“疾病”。如:采用衛星遙感技術,通過紅外掃描儀測量其下方農作物散發出來的熱量。判斷農作物患病情況或受到病蟲害侵襲的情況。這樣可以及時處理作物的病情和采取預防措施。同時,考慮到現代農業生產中的土壤水分情況,利用微波遙感技術來探測、估算土壤的溫度和植物的水分情況。便于了解土壤中的水分信息.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保障植物水分的供應。
3.現代農業機械方面
農業要實現現代化,首先就要實現農業的機械化,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一臺好的農機具要做到高效使用,必須要做到在完成同樣的耕作任務條件下,省時、省力、省錢,減少在農機具上的力的損耗,減少機械無用功的損耗,減少燃料的消耗。
一臺好的農機具要保證完成額定任務的同時,必須提高各種燃料的燃燒率,達到最大作功,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雖然效率不可能達到100%,但我們必須提高它們的燃燒效率,力爭做到既節省燃料,又完成工作任務。
保證農機具的維修和保養順利而有效的進行,必須加強對操作員和維修人員的電學方面的培養,保證駕駛員和維修人員在夜間工作和維修過程中注意電的敏感特性。如:焊接金屬器具時的電焊機的工作特性。同時考慮到現代農業機械化的基本組成原理更多的是采用集中控制電路,很多情況下都是采用自動控制系統.這就要求維修和操作人員必須熟悉電學的基本知識,這樣就能保證農機具的故障率減少,提高農機具的使用“壽命”。
4.遙感技術在現代化大農業的應用
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災情調查周期長且很難及時準確地了解整體狀況,常常延誤最佳管理時期。遙感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這些難題。下面從物理學的角度簡單闡述遙感技術在現代化大農業的應用。
(1)遙感技術產前的應用
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耕地和水資源空間分布的提取,為合理規劃農業工程提供準確直觀的數據支撐。為科學調整作物種植結構、配方施肥和耕地的分級定價發包提供基礎支撐數據。農民結合品種特性進行合理的品種區劃規劃和科學選種,為優質、高產打好基礎。
(2)遙感技術產中的應用
利用多源、多時相的遙感影像數據,進行水稻插秧進度檢測。及時掌握總體的插秧進度,督促生產落后區域搶抓農時,為水稻生產安全打好基礎。在水稻成長過程中,建三江墾區5-9月可能會發生低溫冷害,農戶可以利用遙感數據結合氣象數據及時進行低溫冷害的監測,為及時采取防災措施提供重要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遙感技術結合葉色診斷技術,對水稻主要生育期及連續多雨、低溫、高溫等突發性天氣異常時期進行長勢監測。為及時了解大區域水稻長勢的準確情況,針對生育期延遲等長勢異常現象進行水肥指導。同時有針對性依據水稻不同的長勢進行有目的的施肥調控,可以節約成本,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進水稻優質高產,并實現節能減排。由于建三江墾區種植面積分布連續成片,長期種植水稻,在適宜的天氣氣象條件下會使水稻產生一些病蟲害,但是大面積的噴藥,會浪費很多的資源還會增加農藥在農作物上的殘留。因此,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病蟲害的檢測,可以解決快速、準確、全區域病蟲害災情的預警和監測,并制定針對性強、科學有效的病害防控措施,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又促進了水稻的綠色生長。
(3)遙感技術產后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6-0309-01
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對職業學校的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專業課教學一直是職業學校教學中的難點,因此,如何搞好專業課教學,培養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已成為每一位專業課教師必須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現就我在種植專業教學中的一些嘗試,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1 精心設計教案是搞好專業課教學的基本前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主導作用,具體體現在對整個課程的把握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安排上。因此,要想上好課,讓學生愛聽課,備好課是前提。教師首先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熟讀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把握重點,突出難點,巧妙組織內容,保持教學過程內在的邏輯性和統一性。其次要認真備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基礎條件,合理確定教學難度,保證教學有的放矢。第三要仔細備教法,積極探索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導入內容。教師只有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教學主題,靈活選用導入法,才能在課堂上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講授新課奠定堅實的基礎。第四要全面備教具,教師課前要搜集和準備好與教學內容相配套的掛圖、教學軟件、實物等,在做好“四備”的基礎上,認真寫出高標準的教案。
2 適合當地經濟的發展優化教材內容,發揮教學對生產的指導作用
針對通編教材覆蓋面大,部分內容脫離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實際情況,從內黃縣種植業生產實踐出發,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調查,對當地不需要的內容進行刪減,而對新的急需的實用技術和經驗隨時補充以提高教材的實用性。
2.1 深入社會調查,優化專業課教材內容。利用暑假期間組織學生對當地種植業(農作物、果樹、蔬菜)進行一次綜合性調查。通過調查,一是使學生對當地生產技術水平和存在的問題有了初步的了解,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二是通過調查情況的匯總,能更有針對性地優化教材內容,使教材精練實用。調查情況表明,每個專業的側重點在實際生產中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如農作物、果樹、蔬菜的品種不斷更新,棗糧間作面積不斷增加,蔬菜、果樹種植由原來的露地栽培轉向大棚栽培,蔬菜采用嫁接育苗等。因此對種植專業的教學計劃要根據當地生產的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將實用的新經驗、新技術作為重點進行系統詳細講授,以達到學校教學與當地經濟直接接軌的目的。
2.2 現場教學,實地上課。種植專業內容涉及的實踐問題較多,本身并無多少高深的理論,但語言較抽象、感性較強,可采取以校內外實驗實習基地為課堂實地講授的方式。如學習《果樹的疏花疏果技術》時,授課教師可把學生領到果園進行講解;學習《溫室的構造與設計》時,帶學生到農戶所建的溫室參觀講解,可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讓學生記得準、記得牢,既加快了教學進度,又提高了學生的接受能力。
2.3 課堂示范操作和實物教學。“百聞不如一見”,在現有條件和能創造條件的情況下,采取課堂示范操作、實物教學的方法,能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如在講《石硫合劑的熬制》、《波爾多液的配制》及《蔬菜的嫁接育苗》時,在課堂上邊講解邊操作;在講作物、果樹、蔬菜病蟲害防治時,把各種病蟲標本帶到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面對實物,教師容易講解,講得透徹,學生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接受快。
2.4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教師在課堂上用語言難以描述的內容展示出來,調動學生們的聽覺和視覺來認識所學內容,使專業課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根據專業課程的需要,自制課件、幻燈片并購置和轉錄錄象片和投影片,能使授課過程中“講”“看”穿插結合,使抽象的理論直觀化。例如講授《果樹整形修剪》、《果樹的嫁接》、《蔬菜的嫁接》時,采取“講了看、看了講、邊看邊講”的方法,使學生對各種樹形及各期齡果樹的修剪和不同的嫁接方法,看得明白,聽得準確,便于學生加深記憶,盡快掌握技術操作要領。
2.5 聯系實際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種植專業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對一些生產知識都有初步了解,要充分利用這方面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對果樹、農作物、蔬菜病蟲害防治的教學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調整教材內容,把病蟲害的講解安排在農作物、果樹、蔬菜病蟲害的多發季節,讓學生星期天到田間、果園搜集各種病蟲害樣本及當地防治方法,回校后分組對搜集的病蟲害樣本通過貼制和浸泡等方法制成標本,并對照教材觀察形態特征,然后進行分類編號,留存標本室。對各種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歸納整理并與教材中的防治方法相比較,制定出適宜當地的防治措施。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根據各種病蟲害特征進行分類辨別,掌握具有實效的防治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基金項目】石河子大學質量工程項目“農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212-02
研究性學習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整個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傳統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研究性學習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理論、方法和途徑;學習相應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建議;對方案和建議進行分析、評價、改進。學生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循序漸進地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與研究的訓練任務[1]。作物栽培學課程是我國農學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地域性、系統性。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作物栽培學課程在教學內容、學時安排與教學方式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筆者從事作物栽培學教學工作多年,在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了許多體會,在教學內容上堅持區域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在教學方式上提倡研究性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能力。
一、作物栽培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作物栽培學》課程最初為120學時,其中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各60學時,各個作物的教學方式均為“概述——生物學基礎——栽培技術”三大模塊,講授內容特別是栽培技術部分基本雷同,導致學生厭學。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作物栽培學的學時數減為66學時,僅為過去的1/2強,為了在有限的學時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理論課、實驗課和實習課講授內容進行了重大變更。
在理論課教學內容上從作物栽培學的基本概念出發,重點講授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品質形成及環境調控的一般規律,概括講授作物栽培的基本技術,另外還針對當前作物栽培中的研究熱點,在教學中增加了精確栽培、滴灌技術和矮密早栽培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為避免作物間的雷同,在“各論”講授中采用專題形式[2]。如棉花重點講授四大栽培種、生育特性、器官建成和產量形成規律和矮密早膜栽培技術體系;玉米重點講授玉米的栽培亞種、器官建成和產量形成以及噸糧田栽培技術。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求突出重點問題,如作物器官建成、作物產量與品質形成的基本規律等;作物與環境的互作關系;栽培技術在作物與環境關系中的調控作用。解決難點問題,如器官的同伸關系;栽培區域性強,栽培制度和方式復雜,栽培品種繁多,栽培知識量龐大,其共性理論難以歸納和掌握等。
作物栽培學實踐課程的設置是按照基礎型實驗(實驗課)——提高型實驗(實習)兩層次開設實驗,增加開放性、自選性實驗,實行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設6個實驗項目,力爭做到少而精,如作物形態特征觀察與識別、作物幼穗或花芽分化、作物田間測產等。在實習教學中,將課堂搬到田間,進行作物全生育期考察。在每一屆農學專業學生進行作物栽培學教學實習時,設計了旨在探索棉花高產栽培管理措施的大型實驗。教師為學生提供生產資料和設備,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制定實驗方案,具體實驗操作,包括整地、播種、施肥期、施肥量以及具體管理措施則由學生根據自己實驗方案執行,最后各組進行產量和品質評比。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學生全方位熟悉和掌握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產量、品質形成規律及生產上的主要栽培技術。
二、作物栽培學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
(一)面向教師全面采用“4321教學模式”
“4321教學模式”是指4種教學形式(高新技術農業園區參觀、課堂、實驗室、科研訓練),3種教學模塊(理論課、實驗課、實習),2種研究(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1是指課程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專業素質。
4種教學形式是指課堂、實驗室、科研訓練、高新農業技術園區參觀。借助于參觀石河子市國家級高新農業技術示范園區,激發學生從事農業研究和農業生產的興趣;借助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理論知識;借助于實驗室教學,訓練學生專業的基本技能;借助于SRP、畢業論文等研究形式,訓練學生的綜合技能。
3種教學模塊是指理論課、實驗課、實習。針對學生對農作物普遍缺乏共性和感性認識的實際,在教學計劃安排上注重作物栽培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教學,逐步培養對農作物生產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為此將本課程教學分為三個模塊:一是系統的作物栽培理論傳授(課堂教學);二是與作物栽培理論相關的實驗教學(實驗室教學);三是反映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教學(教學實習)。
2種研究是指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通過科學研究,更加全面地把握本課程的國內外學術動態,將其在作物高產機理與精準栽培、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斷充實到課堂教學中,使課程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和優勢,如棉花“矮、密、早、膜栽培技術體系、滴灌技術、機采棉技術等。通過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的有機結合,達到了“教學為科研奠定了知識基礎,科研向教學注入智能活力”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