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9 17:14:4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航天航空技術專業,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知名的計算機專業比較好的大學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成立于1958年。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強的計算機系。1996年,計算機系在由國務院學位辦公室主持的全國計算機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在國內首批獲得按一級學科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資格。
1958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成立了“解算裝置教研室”,是我國最早創建計算機專業的高等院校之一。1975年建立“計算機軟件”專業,1978年正式成立北航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02年9月經學校批準成立計算機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創建于1956年,是中國最早的計算機專業之一。在1985年,發展成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并建立了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2000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
(來源:文章屋網 )
【頒獎詞】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250
0 引言
就目前我國高科技發展水平來看,現代科技以及融入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測繪技術作為高科技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領域以及行業需要高新技術進行發展支撐,更多的實踐型人才涌現,將測繪專業與儀器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1 測控技術的概述
(1)測控技術系統由五部分組成的綜合式測控系統,同時也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技術核心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內容為對信息的測量和控制。控制器、程序控制設備、測控應用軟件、測控總路線、測控接口部分以及被測控對象一起構成了測控技術。測控技術系統對測控對象的選擇是根據不同的測控任務,測控任務的類型按照難易程度可以劃分為基本類型、標準類型以及閉環控制型。其中基本型的測控系統主要由傳感器、數據采集卡、信號調理器以及計算機組成,測控系統主要功能是通過對多個點進行快速測量,通過對測量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最終通過得出的某些數據起到消除相關干擾的功能,得到在一定程度上為決策者的決定起到幫助作用。
(2)測控技術的特點。現如今測控技術已經不僅僅體現在強大并且日益重要的理論性上,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也日益強化,也因此測控技術具備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以及分布化等等特點,這些特點也使它對現實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入。與此同時,網絡化的現代測控技術更能使檢測系統變得更為方便、快捷,職能化的測控技術更能為測控系統提供更加完善的處理方案;測控技術的數字化指的是傳感器的數字化控制,同時也是對接收通訊信號進行數字控制處理;測控設備的多方位性是指現代化測控設備可以分布在多個地方,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為了照顧多個用戶導致設備安裝的分散性導致的資源浪費,同時也幫助設備提高使用的效率。測控技術的優點和特點勢必會促進其不斷發展。
2 現代測控技術與儀器在實踐中的應用
現代化測控技術以及測控儀器作為多種優勢的集合體,依據上文分析可以發現具有可靠性、高效性、高精度以及智能化等等特點。因此現代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如今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在航天航空領域、農產品種植澆灌領域,在制造使用新型傳感器方面的應用以及在遠程測控方面的應用等等。
2.1 現代測控技術在航天領域的應用
眾所周知,航天航空領域對儀器以及數據的精密化要求十分規范,傳統的人工測量的方式不僅費時還費力,同時隨著航天航空領域的發展,原始手工測量的精密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而測繪技術與儀器往往在對航天器的跟蹤測量、對航天器運動參數的測定以及對航天器內部精密儀器進行精準測量。
2.2 現代測控技術在農產品種植澆灌領域的應用
傳統農業一般存在于田間地頭,因此需要農民付出大量時間精力進行常年農耕,但現代化的農產品種植澆灌已經在高層建筑頂層有所展現。對農產品的日常養護通過精密化的測控系統不需要種植者具備長期種植經驗或者長時間的精力投入,當收割后所儲量的糧食溫度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比如在儲藏糧食時,人工對測控儀器進行先置溫度設置,當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所儲藏的糧食溫度超過或者低于預先設置的溫度時,測控系統將會通過接通風機控制電路,對糧倉進行通風處理的測控技術應用。
2.3 新型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測控技術在新型傳感器技術上的應用包括數字化傳感器應用以及集成化傳感器應用,集成化傳感器指的是應用在測量重力壓力、視覺聽覺以及溫度等方面,而數字化傳感器則應用于對銀行企業的監控、對環境溫度的測定上。新型網絡化傳感器已經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許多領域,同時在應用新型網絡化傳感器的過程中實現了現實生活的改善,不斷涌現的問題更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了強大的科研價值。
2.4 遠程測控技術
現如今,我國的遠程測控技術以及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現代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測控技術主要包含專線遠程測控技術、電話網式遠程測控技術以及無線通信測控技術等等,遠程測控技術主要應用于城市電力網絡的檢測、石油管道的暢通以及石油輸送和遠程機器人的在線以及離線監控上。現代化的測控技術不僅能夠對上述相關設備進行設備檢測,還能夠診斷出水利、電氣以及燃氣運營過程中存在的故障問題。
2.5 軟件開發中的應用
測控技術中所包含的測控技術的智能化虛擬技術在現代化軟件的功能完善開發上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測控技術通過提供人與機器相互交互聯合技術,使得個人在自然界中所發出的聲音以及所做到的動作最大程度上進行真實化的還原,并且更加方便并且靈活的應用于計算機工程的軟件開發項目中,以此來為計算機軟件的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2.6 蠶種催青過程中的應用
測控技術在蠶種催青過程中的應用在于使用微型計算機對蠶種室內的溫度、濕度使用測溫探頭進行實時性監測,在蠶種室內溫度不能夠達到要求時,計算機便會按照軟件內預先設置的程序自主采取升溫、降溫以及升濕度、降濕度的措施。
3 結論
在21世紀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推動下,對高校大學生測控專業的開展以及社會對于測控性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尤其是在現代化中國建設對測控技術與儀器使用的需求日益強大的背景下,測控技術以及應用儀器進行問題的簡化以及解決顯得更為高效精準,測控技術與全球科研技術同進步共發展,逐漸走向網絡化、準確化、全球化發展。相信隨著全球信息的整合發展,研究者想要對測控技術與儀器的專業科研信息進行搜索已不成問題,相信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呂輝.現代測控技術[J].電子質量,2010(10).
建立航空教育基地的關鍵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接受航空知識的渠道及活動場地。為此,我校特聘了一大批航空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堅持每月開設一次航空知識專題講座,同時,申請專項經費80萬對原有高初中部航空教育資源進行重組,購進航空航天類圖書進萬冊,訂閱科技類雜志10多種供學生借閱。在初中部裝備了四個活動室,購進20多架不同類型的大型飛機模型建成了航空模型陳列室,購進模擬飛行器等設備建立模擬飛行操作室(經費不包括電腦),購進各種航天航空航模型500多架,建立航空航天器材拼裝制作室、器材修復和教學活動室(經費不包括教學設施、電教設備)。高中部由于學校是新建的,將活動室與學校5間通用技術實驗室整合,使航空教育有了優良的教學條件和活動場地。
2. 建設學校航空科技特長生的“生源”鏈
(1)在全區尋找特長生苗子
我校有全區最好的航空科技教育活動設備和最強的航空科技教育教師隊伍,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活動日等時間,開展面向全區中小學生的航空科普知識及航空航天模型培訓活動,一方面可以承擔起“區科普教育活動基地”優質科技資源服務社區義務,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全區具有航空航天愛好的小學生到我校初長班學習,初中生到我校為高長班就讀。形成從小學、初中、高中到的培養鏈條。
(2)在我校初中部發現特長苗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深根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正是基于這一教育理論,從關注學生“學習、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出發,我校在七年級每班每周編排了一節航空知識普及教育課,開設了“航空模型及航空模型運動的歷史和發展、模型活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原理、航空模型中自由飛模型的放飛及調試技巧、航空模型中遙控模型的操縱及調試技巧、火箭模型的制作與發射等基本課程”,學生通過開展航空航天模型活動,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得到更多的動手機會,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同時,能激發部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發展成航空愛好者。學校再通過航模活動興趣小組的進一步培養,特別是組織參加行航模比賽,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并發現好的苗子重點培養,為高長生提供生源。
3. 采取多渠道的培養模式,加大特長生培養力度
(1) 加強特長生課程建設,提高特長生綜合素質
自建國以來,航空模型一直被作為一項培養國家航空事業后備人才、作為國防體育運動的競技項目來開展。2005年教育部在中小學中實施“2+1”工程項目,要求學生掌握2項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技能。第一批開展的15個項目中,航空模型就被列入其中,可見國家教育部門對航空模型的重視。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在滿足完全競爭和不變規模經濟的“二維假定”市場條件下,各國專業化生產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并隨后展開自由貿易,可以使參與專業分工與自由貿易國家的整體福利達到最大化。根據這一理論,任何實施貿易保護政策的國家不但會降低世界福利總水平,而且會使本國得不償失,奉行自由貿易政策是各國的最優選擇。但傳統理論的假設前提是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下,不受任何外力干擾,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是資源分配的唯一力量。這種理想化的市場結構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特別是在汽車、半導體、電子工業、航空產業等高技術產業中,一個顯著的特征便是由幾家進入較早、已形成巨大成本優勢的企業壟斷市場,影響市場價格,進而攫取超額壟斷利潤。這種典型的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違背了傳統理論的假設前提,為了解釋在不完全競爭與規模經濟存在的前提下,國際貿易發生的動因問題,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等人提出了新貿易理論,從而解釋了產業內貿易、研究開發以及企業間的對立等外部經濟問題。新貿易理論證明了在存在不完全競爭與規模經濟的市場結構中自由貿易的非最優性及政府干預的合理性,并促成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形成。戰略性貿易理論認為: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條件下,一國政府可以憑借生產補貼、出口補貼、研究與開發補貼、進口關稅以及保護國內市場等手段,扶持本國戰略性產業成長,培育和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謀取規模經濟收益,并借機奪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戰略性貿易理論的發展,為國家戰略性干預貿易活動提供了理論基礎,通過國家干預來培育對于本國具有戰略性意義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來達到提高本國總體福利水平的目的。
二、民用航空產業的風險收益特征
1.從民用航空產業的風險角度分析
飛機制造業涉及產業鏈長、集成度高、相關技術的不穩定性與整合后飛機性能的不確定性導致巨大的研發成本。民用航空工業集中了各領域與工業部門眾多的技術方法,涉及廣泛的科技領域,如材料學、動力學、電子學等,其產品具有高度的系統復雜性,任何一個涉及領域技術的創新都有可能帶來飛機性能的改善。這種相關技術的不定時的變化給民用航空業造成了技術的不穩定性,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來協調、整合這些復雜的組成部分。據估計,波音開發747機型時,其成本高達12億美元,這筆龐大的開發費用大部分用來整合相關技術,使產品達到技術領先與經濟性的協調統一,而非單項技術的開發。這對于任何一個生產者來說,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是重要的風險來源。然而,任何飛機在試飛之前都無法預測其各個獨立復雜系統之間的配合與協調程度,一旦在試飛或者使用中出現在圖紙上無法演示與估計到的致命缺陷時,生產者就將要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與名譽風險。因此,這種技術的不確定性反映了高性能系統本身的復雜性,往往被視為航空產業風險最主要的來源。此外,除研發投入外,生產廠商還要巨額的資金添置設備(如風洞、試驗臺、機床等)以及維護龐大售后服務網絡。飛機制造業前期對大量研發資金(30~60億美金)的需求、長期流動資金的赤字運作(5~6年)以及成本回收期的滯后(10~14年)都造成行業本身巨大的風險。民機制造業是一個進入壁壘高的寡頭壟斷性行業,后進入者處于先天的競爭劣勢地位。民機從誕生之日起面對的就是全球的市場而非區域市場,以彌補其市場容量小的不足。如今民機產業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格局,即使后進企業能夠開發出一種優秀的產品,但飛機這樣的產品需要長時間的安全飛行紀錄以獲得客戶的信任、廠商需要提供多型號的廣泛產品線以及維護一個龐大的售后支持系統,后進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同時實現上述目標以和先入者抗衡。民機制造業的這些特點構成了對后進入者的巨大的風險與挑戰,雖然幾十年來不斷有國家嘗試制造飛機,但現實是自1960年以來新進入者只有巴西的Embraer在民機領域生存到了現在,反觀許多老牌的飛機制造商或被兼并、或退出、或破產,最終退出了民機制造領域。
2.從民用航空產業的收益角度分析
民機產業具有明顯的外部經濟效應。首先,航空工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外溢效應與關聯效應。軍事部門是民用航空工業技術革新的重要動力來源,軍用與商用飛機技術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而軍事部門不但側重飛機的性能,而且有能力承擔巨大的研發費用,這就決定了在技術上與軍用飛機一脈相承的商用飛機不僅占據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而且大大降低了研發費用與生產成本。同理,航空工業也將自身領先的技術與工藝往往從航空工業外溢至其他相關的上、下游行業。目前,我國在高速列車、飛艇、航模、汽車、壓縮機、燃氣輪機、紡織機械、復合材料制品等方面已經廣泛應用航空工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從而大大降低了這些部門的生產成本。此外,航空企業的選址能促進所在地的城市一體化建設。如山西閆良與貴州安順,都是由于被選擇成為航空建設基地而獲得社會經濟的跨越性發展。規模經濟及學習效應。雖然航空工業在建立之初需要投入龐大的建設資金與研發費用,但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與生產規模的提高,會呈現出空前的規模報酬遞增效應。也正是由于看到了航空工業市場后期潛在的利潤回報,英、德、法等歐洲政府才持續25年為空客注入扶持資金,企圖與美國爭奪民用航空市場這個大蛋糕。1990年克萊珀的一段話深刻的體現出了學習效應對航空產業的影響:“學習效應最基本的部分出現在飛機裝配中。它需要技術和對成千上萬個動作進行計時。這種經驗在勞動大軍中一致現象是飛機生產顯示出學習效應的彈性為0.2,也就是說產量每增加一倍,生產成本降低20%。”因此,航空企業一旦在某一種新機型上取得成功,便會以此為基礎,不斷的改進機身的長短、機翼的大小、發動機的雙發和四發等,根據市場地位及技術機遇等派生出一系列機型。如此以來,這種在一種產品中實現的學習效應不僅大大降低了同系列產品的邊際成本,還能夠為固定使用系列產品的客戶節約人員培訓、維修等方面的開支,同時也起到了提高客戶轉換成本的作用,無形中為潛在競爭者樹立起了進入壁壘。
三、民航產業的戰略性地位
綜合航空工業的風險與收益特征,政府之所以愿意為存在極大技術不確定與不穩定性的民用航空工業提供政府補貼、承擔巨大的財政開支風險,正是由于這一產業具有軍事與經濟上的雙重戰略意義。
1.在軍事意義上的戰略地位
民用飛機與軍用飛機都同樣存在產品生命周期問題,但二者的周期并不同步,這就是兩個產業產生互補聯系的提前條件。軍用飛機側重飛機性能的優越性與技術的先進性的協調,而民用飛機側重的是成本與可靠性的統一。由于存在外部性,軍事領域的先進技術會轉移至民用飛機領域,而獲得了先進技術支持的民用航空業也會憑借其競爭優勢將取得的壟斷利潤補貼軍事部門,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軍費削減和變化對軍用航空能力產生的影響。這種技術與生產能力的普及大大降低了軍事研發的成本,解除了軍用部門的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專注于技術的領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這種民用與軍用航空工業的互補已經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所有民用飛機的生產商都是重要的軍事合同供應商。1989年,當時世界三大民航業巨頭波音、空客、麥道公司軍用飛機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23.4%、46.1%與55.5%。可以說,這種互補性正是飛機技術能夠取得不斷革新的動力所在。綜上,民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對增強一國航空武器實力、鞏固國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從國家安全角度來看,民用航空工業是國家必須高度重視的戰略產業。
2.在經濟意義上的戰略地位
3D打印技術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印材料”,通過電腦控制將其層層疊加。最終將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3D打印技術與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不過所用的打印材料是金屬陶瓷、尼龍纖維、鐵、鈦合金、磨砂等。
3D打印材料應用的領域廣泛,涉及航天航空、軍事、醫療、服裝等諸多領域。
⒈航天領域
航天領域對零件的精準度和精密性有極高的要求,而零件加工難度大、特殊材料利用率低等問題一直長期困擾著這一行業,也成為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桎梏。3D打印技術的特性恰好能解決這些問題,故而被廣泛地應用于航天航空領域。3D打印技術在這一領域主要有兩大應用:迅速制造出復雜的零部件與迅速修復零部件。目前已有美國宇航局的3D打印火箭噴射器、俄羅斯技術集團的3D打印無人機等利用這一技術制造出的成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也已聯合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出了一款多激光3D打印機,它能夠打印出形狀不規則且極其微小復雜的部件。3D打印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而且最大限度地節省了時間。
⒉軍事領域
在今年的9.3閱兵式中,很多戰機的零部件都采用了3D打印技術。其實,3D打印與軍方有著很大“淵源”:該技術正是出自軍方的“快速成型”技術。早在上世紀90年代,軍方就已提出技術研發構想,只是近幾年才取得突破性進展。3D打印技術的優勢在制造武器裝備時,能夠提高裝備性能并降低成本、縮短時間,還可以很好地進行維修。這對軍事領域來說是很重要的。
⒊醫療領域
3D打印的特性使得其在醫療領域也有“用武之地”。日本筑波大學的3D打印肝臟模型、北京大學用3D技術打印脊椎植入十二歲男孩兒身體、紐約長老會醫院3D打印心臟救活了兩周大的嬰兒都是這項技術的功勞。此外,它還可以打印人身體上的各種器官,甚至可以復制子宮中的胎兒。
⒋服裝及其他領域
除了這些專業領域之外,3D打印對我們生活的更有品質也是有所幫助的。有時我們很難買到一件既合身又合心意的衣服,3D打印技術可以為我們解決這一困擾。經歷了“單量單裁”與大規模生產的時代,今天的服裝行業不只要求速度,更要求個性。而3D打印技術符合潮流,能夠按照設計打印出成品,做到“圖樣進去,服裝出來”,滿足了個性化需求。并且能夠快速成型,節省了時間與原料。
3D打印的服裝以前只限于T臺展示等場合,但近日,荷蘭教育文化和科學部的部長Jet Bussemaker女士身穿3D打印的衣裙、鞋子還有手提包出現在9月的荷蘭親王日上。她表示“我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穿著這套很有科技含量的服飾,就是為了向國民展示荷蘭的高科技和創意產業獲得的成果。”
同理,在食品、家居等生活方面,3D打印技術的特性也使得其在這些領域發揮更大的優勢。
二、3D打印技術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⒈產業核心技術尚待革新
3D打印技術尚處于初級階段,技術還不夠成熟。在工作效率方面,3D打印零部件需要花費數小時,速度甚至低于傳統制造業;在材料開發方面,3D打印耗材僅有石膏、光敏樹脂、塑料、陶瓷等十幾種材料,無法滿足各領域對于材料多樣性的要求;在技術方面,3D技術打印出的金屬制品致密度、精度達不到要求,需要加工,一旦打印具有復雜曲面的零部件時,其支撐材料難以去除,就無法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
盡管3D打印在生活中也有所應用,但由于其價格高、材料難以獲得,所以尚未普及,故而技術的革新是使3D打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必要環節。
⒉產業市場需求不夠強大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曾說:“如果3D打印真有用,我的‘郭’字倒過來寫。”這種觀點雖然偏激,但卻不是毫無根據的,目前,3D打印市場需求極小,做3D打印的企業也呈現出難以維系之態。武漢濱湖機電是國內第一批涉及3D打印業務的公司,至今虧損依然大于盈利,其總經理周建國透露:“目前,大部分同行生存都很艱難。”被視作國內規模最大的3D打印公司的紫金立德董事長連寧也表示:“我們目前的現金流和資金結構僅能維持企業正常運轉。但若要擴大規模、新增投資或回收前期投資成本,基本上不可能。”由此可見市場需求的疲軟。
一個產業要想發展壯大,市場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原動力。所以培育市場需求、擴大市場規模是發展3D打印行業的重要任務。三、專業領域大有可為,也可能延伸至消費級市場
1、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建筑、土木、工民建類相關專業;
2、兩年以上工程監理工作經驗,有監理工程師證或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者優先;
3、熟悉建設項目相關的法律法規、有關政策及規定,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及豐富的工程管理經驗;
引言
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連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我國也在不斷的發展中加強與世界其它國家的聯系。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了加強國防實力,國家和政府加強對高校教育的投資比重,尤其是對航空管制方面。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因此航空管制裝備人才建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專家指出航空管制裝備人才是裝備人才隊伍建設中及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保證航空管制裝備安全運行的重要基礎[1]。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航空管制裝備人才隊伍建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從本質上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一、航空管制裝備人才規劃與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航空管制裝備人才質量良莠不齊
在實際的調查走訪中我們發現現下我國的航空管制裝備人才質量參差不齊。簡單的歸以下幾點。
首先,很多機構和地區出現了“裝備等人才”的不合理現象,很多新的、科學的裝備難以真正的為剛到學校進行學習的航空管制人才服務;其次,某些基層部隊的航空管制設備出現了“新老交替”的情況,大部分剛剛走進校園的學生對原有的老裝備了解不夠深刻,對其中的機理掌握的不夠熟練;最后,極少數的高校和基層出現了裝備“服役期”現象,很多舊的航空管制裝備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無法適應新的科學技術水平,因此經常會出現設備故障的情況,這將嚴重影響飛行安全。
綜上所述,以上的不合理情況導致航空管制裝備人才無法解決飛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故障,也會導致諸多不良后果。
1.2航空管制裝備人才培養方式不夠合理
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航空管制裝備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式是以大學教育為主,有的是地方直招,有的是在普通高校進行擴招。雖然這種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以信息化為載體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裝備保障。現在,根據國際發展形勢來看,局部戰爭越來越顯示出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航空管制裝備人才不僅僅需要掌握基礎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有極高的綜合能力。顯然我國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與現實嚴重脫節。
二、強化航空管制裝備人才建設的措施
2.1堅持以人為本,做好科學統籌
在進行航空管制裝備人才建設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所謂的“以人為本”主要是指堅持從高校學生的生理、心理等多個角度出發,根據其發展的特點和自身規律制定出科學的人才培養方式。其次要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特點,并且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國情,明確要培養出怎樣的航空管制裝備人才。最后要實事求是,根據已經制定出的科學人才培養計劃,深入落實到真正的人才培養實踐中,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聘請專業素質過硬,綜合能力夠強的專家和老師進行實際授課。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提高我國的航空管制裝備人才的質量和水平。
2.2豐富人才培養方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了強化國防實力,各國之間的科學技術水平都在不斷地發展。現下主要是信息化作戰為基本形態。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提高裝備人才的實際競爭力,就必須確定合乎規范的日常訓練工作。首先,要豐富教學的手段和方式,根據學員的不同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科學的培養模式,最大程度的發揮創新教學的優點。其次,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一方面注重人才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強化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強對航空管制裝備人才的投資力度。最后,要實施一定的獎勵機制,對于那些表現優良的綜合素質人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航空管制裝備人才的建設十分重要,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的了重重阻礙。我們需要針對出現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科學的、可行的解決措施。國家和政府一定要重視對該建設隊伍的投資力度。在對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我們相信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國的航空管制裝備人才隊伍一定會越來越強。
1.國內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我國飛機保有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長,以及為實現從“航空航天大國”向“航空航天強國”發展、提升航空航天工業水平而實施的“大飛機”等項目產業政策的推進,我國對飛行器制造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不斷加大。近些年,各類高校依托教學科研優勢,不斷加強或開設了飛行器制造方面的專業,提高了行業參與度。
至今,辦此本科專業的有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各高校依托自身的優勢,積極開展專業特色化建設,培育自身的專業特長。如西北工業大學偏向于CAD/CAM集成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突出于板料成型技術專業教學和實驗、中北大學以飛行器特種制造為特色等,形成了面向飛機制造、適應航空航天發展要求的課程培養體系,培養出一批具有飛行器制造工藝技術的航空航天類人才。
從2002年開始,我國高校開始重視本科專業教育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并以此為依托加強學校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如帶領學生深入企業進行現場教學、企業人員為學生講課(講座)、征求企業意見制訂專業培養計劃、訂單培養等。我校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主要面向航天航空飛行器產品制造等相關產業培養鈑金、鉚接、裝配技術類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由于本專業開辦時間短,目前我校在飛行器制造工程人才培養方面仍處在探索階段。加強實踐教學已成為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選擇,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徑是校企合作。
2.校企“3+1”合作辦學的優勢
3+1校企合作辦學指前三學年的培養在校內進行,第四學年除部分課程及實驗教學在學校完成之外,其他現場課教學、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均在企業內實施,以強化學生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簡稱“3+1”合作辦學模式。校企合作辦學“3+1”模式,這種合作教育能夠實現工學結合,為學生提供在真實工作環境下學習的機會,是實現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也是與就業聯系最密切的一種教育模式。
由于有很多限制條件,學校無法投入過多資金購置像企業的一些精密加工設備作為教學儀器設備,所以學生在校內學習期間只能在理論上了解基本成形原理和方法,根本看不到實際的設備及生產工藝過程,也就無法掌握一些知識。而合作教育提供的教學手段和設備資源,彌補了學校的教學條件的不足,解決了教學與生產實際脫節甚至落后于生產現狀的嚴重問題,實現了校企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
學生在航空航天企業生產實踐過程中會認識到,一個不受社會和企業歡迎的人是無法發揮才干的。到企業后,學生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目標,了解了作為飛行器制造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重點掌握的知識,明確了學習目的和方向,增強了學習主動性。在專業知識對生產過程發生作用的親身體驗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危機感,提高了學習興趣,明確了專業思想,樹立了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觀念,使就業觀念和定位更符合社會與航空航天企業的需求,且學生就業之后,表現出的工程意識、創新意識和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都明顯增強。
3.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校企“3+1”合作辦學模式探析
我校長期以來,一直與一些航天企業有著較好的合作關系,并與其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柳州長虹機器制造公司、桂林航天電子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每年都會吸收一批本科畢業生,以補充和優化專業技術人員結構。
本科生在外語、計算機及基礎知識等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優勢,但普遍存在本科生專業知識與航空航天生產過程的需求脫節比較嚴重、獨立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薄弱,同時表現出對社會及企業的了解甚少,融入工作環境的協作精神比較欠缺等問題。這正是畢業生和企業共同擔心的問題。這些公司在航天專業技術領域與我校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在培養學生過程中需要的全部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可見校企及學生三方都有合作辦學需求的基礎。
3.1合作辦學模式的定位
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采取校內培養和企業聯合培養的方式,即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分為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部分。學制4年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內通識類課程、大類學科基礎課程、核類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著重加強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鍛煉和培養;累計1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業核類部分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
重點是最后一個“1”的環節,具體而言在這一年的校外企業實踐教學環節中實行“部分專業課+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的集成化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3.2“3+1”校企合作辦學的主要特征
3.2.1規范選拔機制,組建一支優秀學生隊伍。第四學年初,學校需要在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組建實驗班進行統一編班授課。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前三年在校成績及獲獎等綜合素質表現,擇優選拔出一定數量的學生,成立“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3+1’校企合作試驗班”。規范的選拔機制應公平公正,公開透明,也是對低年級學生的一種激勵。再則,一支高素質學生隊伍是校企合作有效辦學的重要保障。
3.2.2校企雙方共同制訂和實施培養計劃。試驗班的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應由我校機械工程學院牽頭,與企業共同協商制訂,將學校教學過程和企業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掌握一定飛行器構造、飛行器制造工藝與工藝裝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基礎上,具有鈑金、鉚接和裝配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夠從事飛行器產品零件的設計、生產及裝配、工廠生產管理和服務于第一線的工作的能力。實驗班往往會加入部分企業需要的專業課程,學校無法完成的可由在企業中聘請的兼職教師到學校講授。部分實踐教學依據學校實驗設備條件和企業生產進度協調安排。
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選題應盡量來源于企業的生產實際。3.2.3建立校企雙向管理制度。學生實踐活動期間,不僅要保障學生安全和日常教學活動,還不能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因此,應嚴格實行校企雙向管理制度。學生的勞動紀律考核應由企業負責,盡量與員工保持同步。校企雙方應各派一名專職輔導員,有利于學生日常行為和具體事務協調與管理。由于航天企業有其特殊性,教學管理程序要適應航天企業產品研制與生產中的相關保密規定。
3.3“3+1”校企合作辦學實施的保障措施
許多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的過程中,企業合作積極性不高,教學主體在實施過程中缺乏企業的實際參與和互動等問題。為了實現校企雙贏的合作關系,保障校企關系持久穩定,要在以下兩方面下工夫。
3.3.1尋求學校、學生與企業三方協調。學校有教學任務,學生有就業任務,而企業有其生產任務,校企合作教育應該在學校、學生與企業三者間尋求協調和統一,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二級學院和專業教師的精心組織與周密安排下,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聯系,加強與企業兼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協調。校企之間要協同制定相應制度,明確各自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職責,成立專門部門,負責協調校企合作各項事宜,真正做到有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別要健全學生在企業實踐學習階段的教學質量考核與評價體系,優化企業對試驗班畢業生的擇優錄用機制。
3.3.2培養高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近年來,為了加強師資力量,學校引進不少擁有博士學位的畢業生補充到我校飛行器工程專業教師隊伍中,他們雖然有扎實的基礎理論,但工程實踐背景比較薄弱。因此,師資隊伍建設中,除注重學歷、年齡和職稱結構外,還特別強調教師的航空航天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和工程實踐背景。為了加強專業課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要鼓勵或創造條件讓來自高校或沒有一線工作經歷的教師到相關企事業單位掛職,增強實踐能力,以促進校企合作教育的開展。
4.結語
幸福航空公司發展戰略SWOT分析,是從幸福航空公司面臨的發展優勢、發展劣勢、發展機遇和發展調整各個方面,全面解析幸福航空公司當前發展戰略具體情況和存在問題,并據此提出幸福航空公司發展戰略構建思路,為幸福航空公司發展戰略重構,提供前導性研究支持。
1.優勢分析
第一,政策環境良好
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快車道,2010年GDP總量已跨過40萬億大關,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從1999年總書記在西安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將西部發展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的歷史任務和基本國策來抓,從中央層面實施了較大的扶持力度。2009年國務院將西安發展目標定位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批準了西安閻良國家航空航天基地和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建設申請,推出以建設大西安為引擎輻射整個關中――天水一線城市帶建設的關中――天水經濟帶建設規劃。同時,民航總局在2010年開始試點民用航空旅游業的發展,而西安-蒲城-閻良-秦嶺一線作為先導性產業發展試點基地,已然開始了卓有成效的建設工作。陜西省、西安市也將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要發展方向。無論從國家宏觀層面,還是地方中觀層面,以及企業發展政策層面,當前階段,是西安航空業企業發展的黃金機遇時期。
第二,區位優勢明顯
幸福航空公司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中心,依托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實現西部民用航空產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首先,西安本身就是我國傳統的航空航天產業科研教育基地,擁有豐富的航空產業發展所需的高端人力資源。其次,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閻良飛機城和國家航天航空產業基地以及蒲城等地民用航空旅游業試點發展,為西安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使得幸福航空公司等民用航空產業發展具有較為雄厚的產業發展根基。再次,西安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城市,不僅具有對西部航空市場的強大輻射力,同時也是全國乃至世界航空市場中關鍵的戰略高地。幸福航空公司以西安市為中心基地,天然地享有堅實的產業積淀和人才支持,同時又獲得了西部航空市場廣闊的戰略發展縱深,也為未來幸福航空公司發展壯大后走向全國和邁向國際提供了天然地地利條件。
第三,硬件技術先進
幸福航空公司自成立以來,訂購選用的主飛機型是當今國產飛機中最先進的新舟60機型,該機型融合了國外先進機型設計理念,同時在我國航天工業數十年發展經驗基礎上,針對我國具體航空航天天體環境設計而成,經過實踐檢驗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優良的航空性能。同時,駕馭這些主飛機型的飛行機師均來自東方航空等國內著名航空公司資深航天飛行員,具有豐富的航空作業經驗,而且,幸福航空公司還擁有一支專業化高水平的飛機維護技師隊伍,對所用飛機定期進行專業保養和維修,確保了在硬件技術上具備對國內同類型區域民用航空公司的相對優勢。
2.劣勢分析
幸福航空公司目前發展戰略是基于幸福航空公司作為西部航空業后起之秀的角色定位和歷史發展情況而產生的。幸福航空公司當前經營發展戰略劣勢可以從組織管理、產品服務、市場營銷以及資源整合幾個方面來具體分析。
第一,組織層級較多,管理體系僵化
組織管理體系是幸福航空公司運營依托的主要管理、決策和執行體系,影響著幸福航空公司發展的模式選擇。幸福航空公司目前組織管理體系采取的是國企傳統的垂直式管理方式。這種組織管理框架,按國企領導級別劃分職能部門和工作崗位,內部管理等級制度嚴格,職能部門與公共服務部門交相混雜分工不清,而且其中中間層級設置較多,工作崗位權責匹配度不高,各層與各部門間協調成本較大,整體管理框架過于機械僵化,針對員工和各級管理者的激勵機制極不健全。
第二,業務結構單調,服務缺少縱深
東方航空公司以在中國西部支線航空市場提供中短途航空交通服務為主要業務發展內容,目前雖然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以西安為基地,覆蓋陜西、山西、河南、甘肅、寧夏、四川和新疆等多地多個城市的地方支線航空服務網絡。但就具體提品服務的形式而言,多為常規性的線路,沒有充分凸顯出地方特色和資源優勢,顯得服務比較平淡,產品結構比較單調,和大的全國性航空公司存在同質性競爭,而且在服務上,目前強調的是在航服務,而較多忽視了航前和航后的服務。
第三,市場營銷手段傳統,智力支持嚴重不足
幸福航空公司在市場營銷方面,基本沿用傳統營銷手段,以專業銷售人員和機械營銷方式為主,雖然不斷提升營銷理念,提出滲透營銷概念并初步將之運用到公司的營銷實踐中,但總體來看,尚沒有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營銷渠道和手段體系。幸福航空公司2011年市場開發資金分布中,電視、廣播、專業期刊、報紙、電話等渠道推廣占比均在10%以上,而在網站建設、微博推廣、博客推廣和移動傳媒推廣上比例均比較低,特別是微博推廣上甚至僅為3%,而當前航空客戶群體中以網站和微博為信息接收渠道的比例已經超過70%,這種市場推廣的渠道構成顯然與當前航空市場和客戶信息接收偏好是不相符合的。
第四,發展戰略格局較小,影響公司全面躍進
就幸福航空公司總體發展情況而言,無論其組織管理、還是產品服務,抑或市場營銷等等方面,之所以存在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幸福航空公司本身在發展定位和戰略格局制定上,囿于地方航空公司、特別是西部民用支線航空公司本身局限,無法從更為廣闊的商業運營視角和長期市場發展動態過程去看問題,導致戰略制定總體格局較小,戰略基本視界較為短視。
3.機遇分析
第一,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與國際港務區契機
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是幸福航空公司發展潛在的機遇。建設國際化大都市,首先必須要發展的就是航空等基礎交通事業,西安已經明確要建設中國西部國際航空港和國際航空航天基地,因此幸福航空公司發展航空交通業務正當其時。此外,西安建設 灞國際港務區,將航空與物流兩者結合為一體,積極拓展航空業發展的產業半徑,更是為幸福航空公司將單純航空服務拓展向航空物流綜合服務進行產業鏈擴展提供了絕佳切入點。
第二,國家民用航空旅游業發展契機
國家民航總局于2011年推出民用航空旅游試點項目,西安-蒲城-秦嶺一帶已經作為初步試點基地,進行基于航空體驗和超短線旅游線路的試點開放。這是一個相較一般航空交通等業務更具有產業發展前景的新領域,它將航空業與旅游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航空旅游體驗對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潛在重要客戶群體產生強烈吸引力。
第三,航空市場網絡化發展契機
航空市場網絡化是互聯網時代航空業發展最為顯著的特點。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8億,同時移動網絡使用者已逾3億,而且中國互聯網用戶,特別是移動終端使用者中,大多數為年輕白領階層,具有對航空服務和航空體驗較強的消費需求和支付能力。因此,當今時代,航空公司要發展,必須在市場推廣上加倍重視網絡信息宣傳和業務推廣工作。
4.威脅分析
第一,其他航空公司的競爭威脅
幸福航空公司當前最為主要的發展威脅來自同類型其他航空公司的同質競爭。幸福航空公司目前主要的競爭對手有成都航空公司、重慶航空公司和南方航空新疆公司等。這些公司與幸福航空公司均屬區域性航空公司,均致力于發展區域性城際支線航空運輸業,均已在西部支線航空市場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形成對幸福航空公司全方位的直接競爭威脅。
第二,其他交通工具競爭壓力
隨著交通技術不斷發展,新興交通工具在速度和安全性上表現愈來愈成熟完善,構成了對航空運輸業的巨大挑戰。特別是高鐵在時速上已愈來愈接近客運飛機時速,其安全性能上幾乎與飛機不相上下。最為重要的是高鐵具有航空運輸不可比擬的價格優勢,在準點運行上幾乎完勝航空客運。這就構成了對航空運輸的直接挑戰。
5.結論分析
綜合以上SWOT戰略分析,可以得出幸福航空公司發展戰略設計的前導線索,具體以戰略矩陣形式分析如表1-1。
機會與威脅因素\&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1)政策環境良好
(2)區位優勢明顯
(3)硬件技術先進
\&(1)組織層級較多,管理機制僵化
(2)業務結構單調,服務缺乏縱深
(3)市場營銷手段傳統,智力支持嚴重不足
(4)發展戰略格局較小,影響公司全面躍進\&機會(Opportunity)\&SO戰略\&WO戰略\&(1)西部大開發,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和國際港務區建設契機
(2)國家民用航空旅游支線試點契機
(3)航空市場網絡化契機\&幸福航空公司如何利用其優勢把握它的機會?
(1)抓住西部大開發等有利政策實現跨越式發展
(2)抓住西安民用航空旅游支線試點和國際港務區建設契機實現業務革新和產業鏈拓展
(3)抓住航空市場網絡化契機利用硬件技術優勢實現以小博大式市場擴張\&幸福航空公司如何克服劣勢把握機會?
(1)優化組織架構,提升管理效率
(2)豐富業務內容,激勵業務創新,實現全程式立體服務
(3)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營銷手段,積極完善公司人才培養、市場研究和產品創新機制
(4)提升戰略目標,樹立公司發展遠大抱負,以更宏大視野審視公司發展戰略\&威脅(Threats)\&ST戰略\&WT戰略\&(1)航空業同業競爭
(2)高鐵等其他交通方式競爭
\&幸福航空公司如何利用其優勢應對所面臨的威脅?
(1)健全公司管理機制,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積極開展同業差異化競爭
(2)大力提升服務質量,拓展業務半徑,以優質服務和特殊產品,贏得與其他交通方式競爭優勢\&幸福航空公司如何克服其劣勢以應對所面臨的威脅?
(1)大力培養和引進科技和市場推廣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2)深入研究市場規律,堅定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
參考文獻:
[1]莊選時.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發展戰略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