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5 09:28: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命科學市場規模,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1.市場現狀與特征
(1)市場現狀。2007年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同比增長13.3%。全年市場份額達到920.6億美元。隨著對電子醫療產品應用的普及,電子醫療器械在醫療器械整體市場中所占比重進一步增加,達到47%。
(2)市場特征。美國占全球市場主導地位,美國經濟發達、科技領先,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最早最成熟,在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所占比重也最大,在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中所占比重2007年達到45.5%。歐洲和日本市場緊隨其后分別占全球市場的25.4%和12.9%。美國、歐洲、日本這三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共占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的83.9%,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亞太地區增速最快,雖然美國、歐洲、日本占據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但是亞太(除日本)卻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2007年亞太(除日本)地區電子醫療器械市場同比增長18.7%,超過全球市場13.3%的增長速度。
2.主要國家和地區發展概況
美國、歐洲和日本是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中最為重要的幾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是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2007年美國市場規模達到419.3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45.5%。2007年美國市場同比增長11.7%,連續4年增速保持在兩位數,近年來,美國企業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支持力度,使得美國在電子醫療器械領域始終處于領先水平。美國市場的穩定高速增長帶動了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發展,歐洲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主要由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幾個發達國家組成,2007年歐洲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2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9%。由于歐洲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老年病人醫療設備市場將不斷擴大,包括主要是電子醫療設備的各種治療設備及病情監控設備。2007年日本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 11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總額的12.9%,日本的經濟發達,人口基數較大,使日本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第二大國家,近幾年來日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增速也都保持在兩位數。
二、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概述
1.市場現狀
由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以及醫院信息化進程加快,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繼續加速增長。2007年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243.2億元人民幣,市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同比增速為16.3%,超過了全球市場13.3%的同比增長率。
2.市場結構分析
(1)產品類型結構分析。電子醫療器械按物理原理進行分類,可分為:醫用電子儀器設備、醫用超聲儀器設備、醫用激光儀器設備、醫用生化分析儀器、醫用射頻與核磁儀器設備等。其中醫用電子儀器設備占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2007年市場規模為126.8億元人民幣。
(2)市場層級結構分析。中國一二級市場(北京、上海、廣州,以及主要省會城市)電子醫療器械普及度高,主要采購需求來自產品更新換代,市場增長平穩,而增長最為突出的是五六級市場(行政區劃的縣級與鄉鎮市場),2007年同比增速為24.6%。得益于2007年初啟動的醫療體制改革,政府加大了對基礎公共衛生網絡,尤其是縣級、鄉鎮級醫院和衛生院的投入,給醫療器械市場注入了活力,五六級電子醫療器械市場在整體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擴大,由2005年的10.7%達到2007年的12.0%,增長率居于各級市場之首。
三、2008年~2010 年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預測
電子儀器市場是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07 年醫用電子儀器占有市場總額的一半以上。醫用電子儀器應用廣泛,市場廣闊,2007年同比增長14.4%。預計在未來三年,醫用電子儀器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
在進行了壯士斷腕一般的結構改革之后,富士膠片終于從生產感光材料為主的企業成功轉型為擁有醫療生命科學、高性能材料、印藝系統、光學元器件、文件處理、數碼影像等六大板塊的多遠經營企業。
“為什么富士膠片能夠適應環境的巨變而順利生存下來?”在物聯網和大數據給全球制造業的產業結構帶來徹底變革的今天,適應環境的巨變成為每一家企業所要面臨的問題。本期高端訪談邀請富士膠片會長兼CEO古森重隆先生解答富士膠片的改革歷程。
Q: 富士膠片當時所做的改革具體包括什么內容?
A: 首先是膠卷項目的結構改革。我一直堅信照片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寶貴文化,市場規模即使縮小也不能停止膠卷的生產。但是,一旦z卷的需求減少,遍布全球的膠卷生產項目的大規模廠房設備、銷售公司等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將出現大量損失,這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因此,我下決心對公司膠卷業務大膽實施包括裁員在內的結構改革。
其次,在推行膠卷業務的結構改革的同時,對今后具有潛在可能性的新興領域進行大膽投資。通過開拓新興領域的業務,彌補了核心產品滯銷帶來的損失。
Q: 在當時的危急關頭,你為什么能夠大刀闊斧地推行徹底的改革呢?
A: 推進公司的經營改革,在我2003年就任CEO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構筑一流企業,持續百年經營,使富士膠片在21世紀繼續占據國際領軍地位。”如果想要茍延殘喘,公司有多種選擇,只要不斷割肉放血,砍掉虧損業務,就可以維持生存。當時,公司的財務狀況足夠應付裁撤虧損項目。但我從一開始就排除了這個選項。作為經營決策首腦,我要思考公司今后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以及負責計劃的具體實施,還要將計劃傳達給每一個員工。
2004年,公司了中期經營計劃“VISION75”,計劃明確了三個基本戰略,即“實施徹底的經營結構改革”、“構筑新的發展戰略”和“強化關聯經營”。我強調為了實現這三個基本策略,重點是提升員工意識和活力。
一旦作出決策,只有下狠心果斷實施。經營決策者不僅要展望20年、30年,還要考慮更遠的未來,為公司的繁榮和興盛,肩負時代的使命和責任,必須實行就要果斷實施,這是決策者的責任。現在回想起來,在短時間內大幅削減膠卷項目規模,壓縮固定成本,在時機上和規模上都恰到好處。如果當時不能當機立斷,后果將不堪設想。
Q: 富士膠片是如何抓住技術發展趨勢,從而實現轉型的?
A: 在選擇開拓新業務領域時,富士膠片注重應用自有的核心技術,選擇確保公司能夠“不斷取勝”競爭對手的業務領域,其中最關鍵的是研發中心。在VISION75中,重組研發體制是其中一個重要策略。
富士膠片原本擁有化學、電子、機械電子、光學、軟件等廣泛領域的核心技術,同時還擁有很多優秀的技術人員。但原有的研發體制以膠卷技術為主,研究所也根據性能分布在各地。
醫藥研發外包(CRO)是一種為各類醫藥企業提供新藥臨床研究等服務,并以之作為盈利模式的專業組織。最初,CRO提供的服務主要集中在臨床試驗方面,目前業務范圍已經向化學結構分析、化合物活性篩選、藥理學、毒理學、藥物配方、試驗設計、藥物發現、臨床前沿研究、藥物基因組學、I―Ⅲ期臨床研究、藥物代謝研究、藥物安全性研究、研究者和試驗單位的選擇、監查、稽查、數據管理與分析、藥物申報注冊、信息學、臨床文件和政策法規咨詢等諸多方面擴展。
二、醫藥研發外包全球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全球醫藥研發外包的發展現狀
1、全球醫藥研發增長態勢強勁
根據 Frost&Sullivan報告,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中,CRO承擔了近1/3的新藥開發組織工作,在所有的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中,有CRO參與的占2/3。CRO服務的全球市場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CRO業務額為76億美元,到2005年為163億美元,2010年增加到36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大約為13.8%。臨床試驗外包業務將在企業研發預算中占有越來越重的份額。據Reuters Business Insights分析,2006年醫藥企業的內部研發費用為680億美元,CRO臨床試驗項目費用為190億美元,到2010年分別上升為910億美元和360億美元,CRO臨床試驗費用在過去5年內幾乎翻了一翻。未來3年,醫藥研發年投入增速將放緩為9.6%,CRO將達到16.3%。
2、美國占CRO一半以上市場份額且發展成熟
2007年,美國有300多家CRO公司,市場占有率達到65%,如世界排名前列的昆泰(Quintiles)、科文斯(Covance)等,這些公司約占全球CRO的40%。美國CRO產業比較成熟,能夠提供早期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各期臨床試驗、藥物基因組學、信息學、政策法規咨詢、生產和包裝、市場推廣、產品和銷售支持、藥物經濟學、商業咨詢及藥效追蹤等一系列服務。
3、歐洲和日本CRO市場具有較好的成長性
歐洲醫藥研發僅次于美國,列全球第二位。歐洲約有150多個CRO公司,2007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3%,2010年上升為29%。日本CRO產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1997年日本以國際化為標準的新GCP頒布,厚生省(衛生部)對臨床實施規范和數據質量要求上升,促使了日本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的發展。日本醫藥研發外包以每年30―40%的速度成長,EPS、CMIC等前3家CRO龍頭企業占據了日本CRO業務50%的市場份額。
4、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具有較大的承接優勢
印度人力資源的費用只相當于美國的1/7,憑借人力成本和語言優勢,在CRO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市場份額達到1.2億美元。印度擁有61家經美國FDA批準的制藥廠,是除美國以外最多的國家。印度目前已經從CRO產業鏈的低端向產業鏈的高端轉移,在基因測序、DNA 文庫構建、新型農作物品種的遺傳學研究和生物信息學方面前景看好。
(二)全球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發展趨勢
1、市場規模和業務范圍迅速擴展
2002年,世界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市場規模為100億美元,2005年增長到163 億美元,2010年增加到360億美元。2005年全球制藥行業研發活動外包的比例為24.7%,也就是說,約1/4的研發工作選擇外包方式。到2010年,外包研發支出占研發總費用比重提高到40%左右。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業務正擴展到臨床試驗之外的更加廣泛的領域。如,藥物研發、臨床前研究、藥物經濟學、藥物基因學、藥物安全性評價、Ⅰ期―Ⅳ期臨床試驗、數據管理與分析、信息學、政策法規咨詢、產品注冊、生產和包裝等。大型CRO公司的服務也在增加。
2、向亞洲國家轉移的勢頭加快
近年來,一個新藥的全球平均研發成本由過去的5億美元上升到12億美元,且成本不斷上漲,由此帶動了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的不斷擴展。發展中國家具有人力成本低廉、相關人才密集、病患者資源庫豐富等有利條件,國際大型的CRO公司都加快步伐將新藥開發中的非核心業務脫離出來轉移到印度、中國、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中國醫藥研發人力資源成本約為美國的1/10,而印度的人力成本是美國的1/7。
3、醫藥研發外包聯盟(CROSA)趨勢更加明顯
由于單個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技術及信息、服務范圍比較有限,特別是面對難度大、涉及范圍廣的病癥難以應對,醫藥研發外包聯盟可以把具有高質量服務能力及研發能力的機構聯合起來,解決世界性的醫療疾病,所以這類世界性的聯盟越來越多。
4、 CRO企業市場并購重組迭起
2009年11月,世界前三大CRO組織之一的PPD公司先后收購了依格斯醫療科技公司和保諾科技。PPD公司的強項是后期臨床實驗,保諾的優勢是藥物研發前期的一體化開發,依格斯在臨床試驗上占優,并購后PPD不僅增強了研發能力,而且成為目前在華運營的最大跨國臨床研究機構。
5、醫藥研發離岸外包成為跨國醫藥公司最重要的創新模式
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已不局限于將公司非核心研發業務進行離岸外包,而是在控制新藥核心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開展多種形式的研發業務離岸外包模式。如,美國諾華(NOARTIS)公司與世界范圍的CRO公司開展從藥物發現到臨床試驗等全面的研發合作,將新藥研發實現外部化;輝瑞(PFIZER)公司實施戰略性緊密型研發外包模式,將化學服務業務整體外包給俄羅斯的ChemBridge公司,實行新藥研發的部分外部化。此外,跨國醫藥公司在新興市場國家建立離岸全球研發中心,實現醫藥研發外包的內部化。
三、我國醫藥研發外包的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
(一)我國醫藥研發外包的發展現狀
1、醫藥研發外包總體增長迅速
2011年,我國醫藥研發(臨床前和臨床研究)外包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23億美元。2006年臨床前研究市場規模為25億美元,2011年將達到51億美元左右,2006―2011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15.7%;2006年臨床研究市場規模為34億美元,2011年將達到72億美元左右,2006―2011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15.8%。
2、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數量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
在國際CRO企業的帶動下,以及我國鼓勵新藥研發政策的大環境下,醫藥研發外包得到了迅速發展。1996年,MDSPharma Service在中國設立了第一家CRO企業從事藥物臨床試驗業務。隨后,其他跨國CRO開始陸續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
目前,我國從事CRO業務的各類機構主要集中在京、滬兩地。北京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數超過200家,集中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業務量達20億元,占了中國市場份額的25%。上海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數超過300家,主要集中在張江藥谷,業務量達28億元,占了中國市場份額的30%。
從企業性質劃分來看,第一類是昆泰、科文斯等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第二類是合資型企業。如,Kendlewits,Ever progressing systems(EPS)等,服務對象主要是小型跨國企業及一些大型本土企業。第三類是本土企業。如,依格斯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杭州泰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這類企業約有200家,服務對象為中國本土企業,服務內容包括改變劑型、仿制藥研究以及臨床研究等。
從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承擔的業務范圍來看,第一類是從事臨床前研究的CRO企業。這類企業主要從事與新藥研發有關的化學、臨床前的藥理學及毒理學實驗等內容。第二類是從事臨床試驗的CRO企業。第三類是從事新藥研發咨詢。當前國內的CRO機構中從事這類業務的占絕大多數。
3、醫藥研發外包專業性人才優勢和成本優勢突出
我國大量高素質、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將成為歐美醫藥企業青睞的主要因素。據統計,2006年,我國在化學制藥和生物制藥領域的畢業生分別達3.9萬和2.2萬人次,2006―2009年期間復合增長率為12%。其次,伴隨著中國CRO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海外人才及中國留學生不斷向國內流動,對我國醫藥研發外包能力提升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中關村、張江、泰州等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許多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是留學生創辦的。此外,較低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我國醫藥研發外包的國際競爭力。在國際醫藥研發成本中,1/2以上的費用是人力成本的花費。與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聘請研發人員、臨床工作人員和招募受試者的費用都較低。據Quintiles 分析, 在中國及亞洲其它一些國家進行臨床試驗比西方國家節約近30%的費用。
4、醫藥研發園區和產業基地集聚示范效應初步顯現
“十一五”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選擇了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的地區加快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認定了1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10個生物產業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各類醫藥產業園區100多個,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吉林、四川、湖南、湖北等25個省市。通過10多年的發展,中國部分醫藥園區形成了集群效應,吸引了一批留學生回國創業,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張江生物醫藥基地、泰州醫藥高新區、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二)中國醫藥研發外包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中國醫藥研發外包仍然存在企業規模較小、業務范圍狹窄、外包層次較低、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行業缺乏國際通行標準,以及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不規范、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這些都影響了中國承接國際醫藥研發外包業務。
在服務范圍上,發達國家CRO企業比較成熟, 具有龐大的國際資源網絡和信息網絡, 能提供全產業鏈的服務, 服務范圍涵蓋了新藥研發到市場銷售的全過程。而國內CRO公司業務范圍及服務內容比較單一。在企業規模和價值鏈上,中國CRO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以新藥研發咨詢、新藥申請報批以及新藥注冊為主。大多處于藥物研發價值鏈的下游領域,目前的新藥研發主要停留在改劑型、改規格、改包裝、改變給藥途徑等簡單的、低水平階段。在制度環境上,國內實行的資質認證及質量標準體系與國際通行的標準不統一。這是國內CRO企業承接離岸醫藥研發外包的主要制約因素。雖然我國大力推進GMP、GCP等質量體系建設,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質量體系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次,是知識產權保護上制度的不健全。跨國制藥企業之所以不愿意將新藥發現等方面的業務外包給國內CRO公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基于知識產權考慮。
(三)中國醫藥研發外包發展的主要趨勢
生物產業是國家“十二五”時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隨著這一戰略目標的實施,政策支持體系將繼續完善。同時,醫藥研發市場規模擴大,企業競爭力增強,這些都將為中國醫藥研發外包發展壯大帶來黃金機遇期。
1、國內外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首先,隨著中國人力資源優勢、技術能力提升、設備條件改善、政策環境完善等因素,國際大型制藥企業將新藥研發業務持續向中國轉移。溫德爾?巴爾說過,跨國公司希望進入中國迅速擴大的醫療保健市場,并分享其龐大的研發外包人才庫。其次,隨著中國的醫療體制改革,醫療保障水平、保障能力、保障層次不斷提高,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全面覆蓋,城市高消費群體對醫療保障的需求層次提高,將使國內醫藥研發需求持續擴大。這既為本土CRO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又為外資CRO企業開拓中國市場提供了機遇。第三,國內外醫藥企業研發投入普遍提高將直接為醫藥研發外包市場帶來增長效應。隨著全球疑難病癥增多,醫藥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制藥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普遍提高。國際制藥企業的研發費用投入一般占銷售收入的15―20%左右。目前,中國企業不足5%,有的甚至不到1%,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國內制藥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應對國際競爭壓力,以及國家《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等政策支持因素,也將帶動國內企業醫藥研發投入有所上升。
2、醫藥研發外包行業集中度、專業化及綜合化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中國醫藥研發外包業務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如,上海藥明康德、開拓者化學、美迪西、先導化學、輝源生物科技(原華大天源)等企業都有相應的外單。從技術市場登記的合作分析中可以看出,藥明康德承接的研發外包業務占到上海研發外包業務總量的50%左右,在專業化上體現出較強的優勢。其次,是美迪西、開拓者化學、睿智化學等幾家企業。中國本土CRO企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業務領域專業化和綜合化趨勢較為明顯。
3、戰略聯盟將成為我國醫藥研發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模式
隨著全球醫藥研發外包對承接方的專業化及一站式服務的要求加強,縱向一體化戰略正成為CRO行業拓展業務范圍,提升盈利能力,提高競爭力的主要手段。目前,中關村、張江高科技園區已經逐漸形成了中國生物技術外包聯盟(ABO)、中關村CRO聯盟、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服務聯盟、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工作委員會等CRO的聯盟,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CRO的中堅力量。中國生物技術外包服務聯盟(ABO)整合自l6家外包機構,通過品牌共享和營銷協作的形式,提供從新藥研發、臨床前研究、臨床實驗到登記和簽約生產的“一站式合作研究服務”,使聯盟整體經營收入翻了一倍。
4、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仍是中國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的主要來源地
目前,中國醫藥研發外包主要來自發達國家市場。北京醫藥研發外包企業主要承接美國、丹麥、瑞典、日本和韓國業務。上海醫藥研發外包企業則主要承接美國、日本、英國、香港、瑞典、法國業務。
四、政策建議
第一,加強產業政策扶持,不斷完善和優化發展環境。應針對醫藥研發外包行業特點繼續完善減免稅政策、人才引進和培訓政策、融資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等相關優惠政策。
第二,注重服務體系建設,為中國CRO企業承接國際業務創造條件。要重視各類醫藥研發外包平臺、行業組織及中介機構建設,為企業承接各種國際新藥研發業務提供幫助。組建國家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中心、產業聯盟等機構,推介我國醫藥研發外包企業,提高承接大宗國際業務能力;創辦國家醫藥研發外包專刊、網站等加強宣傳和信息交流,增強國內相關機構對CRO的認知度。
第三,積極推動國內醫藥研發外包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企業聯盟等形成發展壯大,形成龍頭企業,整合產業鏈。
第四,實現CRO企業與新藥研發企業的良性互動。近年來,醫藥研發外包已成為提高生物醫藥企業創新能力和建立外部知識產權網絡的重要手段。CRO行業的成長對于推動中國新藥研發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專業化分工水平,提高中國醫藥行業整體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上證資訊報道,由我國科學家牽頭的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測序合作計劃12日在北京正式啟動,預計于5年內完成超過1萬種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超過1000個微生物組樣本測序。測序能為解決影響我國人口健康、環境污染治理及工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新理念和顛覆性技術。基因測序的應用領域正在迅速擴大,僅腫瘤診斷與治療領域就有望成為千億級市場,測序儀器和試劑國產化前景受到各界關注。點評:利好。華金證券表示,目前基因測序最主要的下游應用是臨床檢測和科研服務兩方面,預計未來臨床檢測的市場比重將會持續提高,而科研服務作為生命科學研究的剛性需求,整個科研服務的測序市場規模也一直穩定增長。整體來看,目前基因測序已被開發的應用項目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未來更廣闊的應用領域將逐步浮出水面。
蘋果:據新華社報道,14日鄭州海關監管首批4.65萬臺蘋果新品手機iPhone X從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發貨,分別運往荷蘭和阿聯酋。據了解,iPhone X將于10月27日開始預購,11月3日開始發售。此前蘋果會顯示,iPhoneX搭載5.8寸OLED 全面屏,外觀件是雙玻璃+手術級不銹鋼中框,原深感攝像頭搭載3D結構光支持Face ID。建議關注:藍思科技、安潔科技
游戲:首屆“騰訊游戲家盛典”10月15日在海南舉行,業界關注騰訊會否在相關活動中透露任天堂入華進展。10月6日,虎嗅網獨家消息稱騰訊將和任天堂聯手,在國內發行任天堂今年推出的最新游戲主機Nintendo Switch,具體發售時間是明年。據稱,對于Switch入華,阿里也展現了意愿和興趣,不過,最終騰訊以保底200萬銷量的協議拿下了Switch的國內權。盡管騰訊此后做出官方澄清,但業界對于兩家游戲巨頭的合作寄予極大期望。建議關注:嘉麟杰、盛天網絡
提示:本周共有7只新股申購。本周共有7只新股申購,周三2只,分別為莊園牧場、合盛硅業;周四3只,分別為泰瑞機器、永福股份、英可瑞;周五2只,分別為廣哈通信、佳力圖。
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的生產、貿易、市場等各方面都參與了國際分工,同時也帶動了籌資和投資的國際化。跨國公司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組織形式,為了獲取國際比較利益而進行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融資,對證券市場國際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資產選擇理論在國際范圍內的應用、寬松的金融市場環境、金融創新與投資工具的加速發展、會計制度的規范與統一、科學技術與證券交易技術的迅猛發展,都是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重要原因。
從我國經濟具體情況來看,我國在改革開放后,實行了更為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經濟發展速度令世人矚目。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他們不僅希望通過直接投資的形式參與我國的經濟建設,而且還希望通過證券市場來進行更深入、廣泛。靈活的投資。我國的上市公司和新興企業,也希望到海外證券市場籌資、投資,積極參與國際發展與競爭。因此,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必將進一步發展。就當前情況來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已經對中國證券市場產生明顯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證券市場的關聯稷度日益提高。我國證券市場和國際證券市場在整體市場走勢、產業結構發展方面都表現了明顯的關聯性,國際證券市場的發展態勢日益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參考因素之一。
1.整體市場走勢頭聯
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它一方面表明宏觀經濟走向決定股市,另一方面表明證券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能夠提前反映經濟周期的變動。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的變化都會在證券市場上顯現,而各國經濟貿易的關聯性使得國際化的各國證券市場整體市場走勢互相關聯,相互影響。發達國家證券市場的走勢尤其是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美國證券市場的走勢,對世界各國的證券市場尤其是開放度高的證券市場的走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美國紐約證券市場的道瓊斯指數、NASDAQ指數已經成為對各國證券市場走勢預期的重要指標。經濟全球化使得證券市場波動性的溢出效應即市場價格上的波動性從美國證券市場傳遞到其他國家的證券市場越來越明顯。美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其采取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各方面都會或多或少的引起國際證券市場的波動,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傳播,這種影響越來越直接,中國的證券市場同樣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此外,中國證券市場還會受到亞洲各鄰國和香港地區等與我國經濟關系緊密的證券市場影響。
2.產業結構發展關聯
人類進步的不同時期都伴隨著不同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們已經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發展到現在以信息產業、生命科學等高新技術產業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些知識密集型的新興產業代表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是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它們的蓬勃發展帶動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科技最先進的國家,其證券市場上不同產業的發展和調整反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投資理念對整個世界范圍內產業興衰的理解。美國的NASDAQ市場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證券市場,高新技術企業的良好發展前景和投資回報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上市公司。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關聯性使得各國證券市場中高新技術企業的比重越來越大,高科技板塊的發展異軍突起。最近,NASDAQ市場的下挫直接影響了我國高科技企業在中國證券市場和海外上市的表現,產業結構發展的關聯性十分明顯。
二、中國證券而場國際化的現狀
從一國的角度來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外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國際性金融機構在本國的證券發行和本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國際性金融機構在外國的證券發行,這是國際證券籌資;二是外國投資者對本國的證券投資和本國投資者對外國的證券投資,這是國際證券投資;三是一國法律對外國證券業經營者(包括證券的發行者、投資者、中介機構)進出本國證券業自由化的規定和本國證券業經營者向外國發展,這是證券商及其業務的國際化。一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初期,可能更注重證券市場籌資功能突破國界,但從國際化程度高的證券市場看,則更傾向于籌資主體和投資主體的國際化。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主要體現在國際證券籌資上。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步伐是于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對外發行國際債券開始的。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電真空B股發行上市,這是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重大步驟。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國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國還發行了H股、紅籌股、N股和ADS(美國存托憑證)、國際債務,吸引了大量國際資金。但是,從國際證券投資來看,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很低。一方面,中國證券市場的主體A股市場不對外國投資者開放,外國投資者只能進入B股市場,B股市場規模小、流動性差、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目前,B股市值僅為A股2.8%左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外國投資者的投資興趣。另一方面,國內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國外證券市場,我國券商規模小、競爭力差,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的也只是少數。所以,國內外投資者的投資范圍受到極大的限制,中國證券市場遠遠未達到投資主體的國際化。
我國即將加入WTO,WTO對證券業的市場準入原則、國民待遇原則、以及透明度原則都作了相應的規定。按照這些原則,中國加入WTO以后,允許外資少量持股(起初為對33%,三年后增加到49%)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從事基金管理業務,享受與國內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當國內證券商業務范圍擴大時,中外合資證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外資少量持股(33%)的中外合資證券商將可承銷國內證券發行,承銷并交易以外幣計價的有價證券。
面對我國證券市場目前發展的狀況以及加入WTO后將面對的市場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快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步伐,逐步縮小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的差距,使證券市場同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相適應。
三、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障得
中國證券市場走向國際化的現實障礙具體表現為:
1.我國證券市場規模偏小
從縱向看,中國證券市場擴張較快,但從橫向看,中國證券市場的規模和融資水平卻還處于較低水平,難以抵御國際化的風險。(1)上市公司數量少。1994年,世界范圍內擁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達14個,其中,擁有10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國家達7個(具體情況是:美國7770家,印度7000家,日本2205家,英國2070家,加拿大1185家,澳大利亞1144家,捷克1024家)。中國1994年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國才超過1000家。(2)上市公司規模小。1994年,世界各國上市公司平均規模就達到了較高水平。例如,日本、瑞士、瑞典、德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美國分別為16.8、11.9、11.4、11.3、9.88.9.6.5億美元。中國僅為1.5億美元,列世界第36位。中國上市公司規模這些年雖有迅速擴大之勢,但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準。(3)資本證券化水平較低。評判證券市場規模的重要指標資本證券化率:證券市場市值總價/國內生產總值(GDP),而我國證券市場市值占GDP的比重不但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其他新型市場。1999年底,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計算,其比例僅為10%。而在1997年,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股票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過100%,例如,美國為147%,英國為156%,加拿大為106%,香港為150%,日本為53%,德國為39%。
2.證券市場結構性缺陷突出
我國的證券市場缺陷主要表現在股權結構不合理。我國證券市場不是依靠投資對象的權利與義務劃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而是按投資主體的身份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夠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和國家股、法人股轉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資者中,個人投資者占絕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只是極少部分。同一企業根據其發行股票的對象、地點不同,又分為A股、B股、H股、N股,不僅A、B股市場相分離,作為我國股票市場主體的A股市場不允許外國投資者進入,也不允許外國的公司來中國上市,而且B股市場也不統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場分別用美元和港幣交易。這種結構性的缺陷扭曲了證券的變現機制、市場評價機制和資本運營機制,使得我國證券市場高投機性、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無法成為真正的開放市場。
3.金融管制較嚴,人民幣沒有實現自由兌換
證券市場國際化是以證券為媒介的國際間流動,必然會受到貨幣兌換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影響。我國現階段實行較嚴的金融管制,匯率決定機制沒有完全市場化,投資者參與投資的證券資產流動性和收益性無法保證,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國際證券資本。此外,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還造成A、B股市場分離。
4.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不夠規范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較短,其法律架構和監管制度與國際證券市場存在較大的差距。市場的規范化和透明度不夠,仍然存在許多非市場化的操作,行政干預色彩還很濃厚。而且,中國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夠充分有效、及時,會計制度沒有完全按照國際化的標準統一。
四、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戰略選擇
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給中國證券市場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外資進入,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拓寬融資渠道,大大緩解證券市場發展中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為企業上市提供更大的機會;新的技術、經驗、管理方法及新的金融產品和經營理念也隨著開放被引進,我國證券機構也可抓住機遇開拓國際證券市場。開放帶來了競爭,這對證券公司、上市公司、證券監督管理部門都將是一個促進和提高。引入外資券商及投資者,從業者的多元化和平等競爭,將促使證券市場有序健康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證券市場國際化也可能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一些功能齊全、信譽優良、實力雄厚、手段先進的外資證券公司的進入,證券市場份額爭奪將日趨激烈,上市公司也將受到巨大沖擊,而且由于新興市場國家資源和資金相對貧乏,技術相對落后,很容易遭受國際投機資本的沖擊。因此,面對證券市場國際化的歷史趨勢時,我們要制訂合理的戰略選擇。
1.循序漸進的逐步推進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進程
根據中國證券市場的現實情況,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既要促進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又要保證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分階段實施。我們可以借鑒韓國、印度、臺灣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以B股市場為起點,分階段、按比例將外資引入股市,逐步實現A、B股的合并,推進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漸進式發展。我們可以從有限度的開放階段逐步推進,直到全面開放階段,實現中國證券市場的真正國際化。
2.擴大市場規模,按照國際慣例規范證券市場
大力發展國內證券市場,努力擴大市場規模,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是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基礎,也是提高中國證券市場抵御國際資本沖擊能力的重要保證。證券市場規范化是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對證券市場的法律、會計準則、上市公司進行改革和調整,規范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市場,逐步向WTO準則靠攏,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
引言
戰略新興產業主要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為基礎,共包括七大產業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近年來,我國在戰略新興產業中已經發展成為貿易強國,我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量呈現出猛增的良好勢頭,尤其在通訊產業、計算機產品出口方面表現異常突出。本文對我國戰略新興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進行了分析,并對發達國家的戰略新興產業經驗進行了深入的介紹,希望對于指導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全面升級發展做出貢獻。
戰略新興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分析
戰略新興產業通過研發環節、生產制造環節、營銷環節這三大環節形成在國際市場中的流通價值鏈研發和營銷兩個環節,直接影響戰略新興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尤其研發環節優勢越加明顯,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所處的地位便會越高端。依據《2012年中國科技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網的數據,對比2002-2012年期間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情況,高科技技術產品的出口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長,平均增長將近10倍,主要表現在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產品和生命科學技術產品這兩大戰略新興產業技術,但是生物產業(生命科學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設備制造產業(計算機基礎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以及新材料產業在技術產品出口上都處于逆差地位,表明我國在這幾種高科技技術產品的出口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
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額與其他主要出口國家的出口額相比較,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我國在國際戰略新興產業價值鏈中的競爭地位。依據2012年亞洲8個經濟體的科學與工程數據指示,對比1995-2010年期間,我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較快。以2010年為例,我國通訊產品和計算機產品的出口份額占全球出口份額的38.5%和45.4%,遠遠高于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我國已經成為通訊、計算機產業的制造和出口大國,在國際戰略新興產業價值鏈中占據非常大的優勢。相對于以上兩種技術而言,2010年我國的半導體產品出口為10.2%,美國11.2%,歐盟4.4%,日本10.7%;科學儀器產品出口為13.9%,美國19.1%,歐盟17.6%,日本11.6%,由此可見,半導體和科學儀器這兩種技術產品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不明顯。2010年我國的醫藥產品出口比重為3.9%,美國15.6%,歐盟44%;航空航天器出口為0.8%,美國44.9%,歐盟31.2%,通過相關數據分析,我國在這四個產業的出口競爭中已經發展成為貿易大國,并會逐漸成長為貿易強國。
從我國高技術產品企業類型分析,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的企業在高技術產品出口中的比重分別占67%和14.5%,可見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企業控制了我國大部分高科技產品出口,而且外商獨資企業在近年來出口的比重在日益增加。這些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的企業主要經營來料加工、進料加工貿易,這兩種貿易方式是我國主要的出口項目,在2011年,來料加工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的出口額比重總共達到了76.9%,幾乎相當于當年的三資企業出口比重。這些現象反映出我國在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非常大的實質,即只是制造環節參與的比較多,而在研發環節參與率要相對較小。我國企業更多的是對高技術產品的加工和裝配環節進行承接,先進口大量高技術的中間產品,組裝加工后再進行出口貿易,呈現出大進大出的貿易特征。這種貿易特征是我國發展成為貿易強國的基礎階段,我國要提高高技術產品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還需要在高技術產品的研發環節進行增強,研發環節增強后才能提高我國在高技術產業中的國際分工地位。
發達國家的戰略新興產業經驗研究
(一)日本電子技術產業的發展經驗
電子技術革命最早出現在美國,但是飛速發展的國家卻是日本,日本在電子技術革命的良好時機下大力創新技術,開發電子技術應用于電器產品當中。自1950年以來,日本的出口商品由棉紡織品逐漸轉變為汽車、收音機、電子管等電子產品出口,這些電子產品研發技術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對高新技術的重視,并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引進國際上先進的電子技術,加強科技項目創新,并增加產品的出口量,使市場規模的效應不斷擴大。日本的新興產業迅速發展,使得其電子產品出口貿易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隨之日本電子技術在汽車產業中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汽車電子產業方面不斷創新發展起來,使日本成為20世紀80年代的汽車出口貿易第一強國。日本電子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除了引進先進技術、加強科技創新、擴大市場規模效應的方式,還有政府的財政金融扶植政策,具體政策如資助在出口過程中利益受損的企業、對出口企業的各種補貼、鼓勵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等。
(二)美國成為貿易強國的經驗
信息產業是美國成為貿易強國的主要產業之一,計算機信息產業最初是在美國國內市場的支撐下得到迅速發展的,當時計算機產品并沒有大量出口。美國信息產業貿易的發展也是在政府政策措施支持下開始發展起來的,美國制定創新戰略和出口戰略,并結合高效的資本市場使美國的信息產業發展進入黃金時期,確立了美國信息產業貿易強國的穩固地位。具體戰略創新措施是政府對高技能勞動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大量資金,并對企業的各項創新研究提供補貼或減稅等政策。美國對出口政策更是大力支持,具體措施有提供補貼或減稅等支持企業進出口貿易,利用各種手段幫助各大企業打開國際市場,并提供企業獲得信貸的各種渠道,提高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全面升級研究
(一)整合資源,著力擴大國際市場
國際市場規模擴大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前提條件,以市場驅動為目標來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唯一途徑。根據貿易強國的成長經驗可見,國家政策在拓寬國際市場中的巨大作用,國家應該在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的同時,專門出臺相關政策,努力幫助各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制定拓展市場的各項戰略方針,主要從國內、國際市場如何拓展來進行政策制定,國內市場需要積極鼓勵戰略新興產品的研發,完善市場的培育機制,并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的消費力度,大力引導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市場的需求;針對歐美等貿易強國的市場,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協商、談判等,逐步提高我國企業出口的有利地位,對市場準入、工業標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解決;針對南非、巴西、印度等國家,政府也要通過信貸支持、減免稅收、補助等形式積極鼓勵企業進入,以增加國際市場的份額。在拓展國內、國際市場的同時,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做大做強本土企業,要采取資源整合及產業融合等方法來實現。我國要實現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轉向國際貿易強國主要依靠本土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因為實力強勁的跨國公司是當前主導國際高新技術產業的力量。面對我國當前形勢,戰略新興產業的企業間溝通不充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的企業相對較少,很多企業的專業人才及專業能力非常欠缺,中小企業資金少、規模小,面對技術創新和經營等活動缺乏支持力。需要國家推進資源整合,鼓勵產業融合,設立政策資金支持實力較強的企業進行并購重組,支持企業海外并購及引進高端技術和人才,從而增加戰略新興產品的出口率,提高企業競爭力,拓展我國的國際市場規模。
目前,在我國的一些跨國公司,因各種競爭因素的影響,需要得到我國本土企業研發力量的支持才能發展壯大,因此會將部分研發項目外包給本土企業,或是采取與本土企業聯盟的形式進行聯合研發產品。在聯合研發的過程中,我國本土企業應在吸取先進技術的同時,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開發能力,并要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增加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對國際合作發展模式進行研究,為開放式創新和國際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規避風險,積極推動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政策直接影響我國的國際貿易關系和企業創新的積極性,要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相關政策。分析2011年國內、國際的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數據,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發明我國授權的專利是12.81萬項,實用新型專利是18.45萬項,在這些授權專利中有相當部分歸屬于外國的公司。通過實際分析,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在創新環節中的很多活動都是由外國公司控制的,尤其是發達國家在自主知識產權中的掌握數量占得比例較大,不同發達國家在不同的戰略新興產業中各具優勢,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相對來說較為薄弱,主要是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數量有限。因此,要以知識產權風險控制為原則,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的各項政策。
我國通過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成為世界貿易強國,要從技術創新和協調國際關系兩方面入手,知識產權政策此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國內外眾多創新活動的不斷支持,這些創新活動的進行需要經濟的支持,一項創新活動成功后就要加強對其知識產權的保護,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也要對其基本內容進行展示,并由有能力的人或組織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實驗或者發掘,可見,知識產權的控制可以把控國際市場制高點。我國在發展中必須制定相關政策控制知識產權風險,首先對國內外知識產權戰略布局進行深入研究,對戰略新興產業核心技術進行自主研發,積極獲取自主知識產權。其次協調標準政策和知識產權政策,使兩者相互幫扶,推動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得,發揮戰略新興產業知識產權的價值。
(三)系統設計,建設政策扶持體系
系統的設計政策扶持體系,推動創新活動發展,是我國政府需要重點加強的。首先是政府資金的支持,專項資金用于企業戰略新興產業創新項目,專項資金形式可以分為補助、貸款貼息、獎勵等。其次是戰略新興產業創新活動稅收減免政策,及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等。最后國家還要著力于對戰略新興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讓越來越多的高技術人才參與到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建設中來,增強我國的綜合競爭力。
結論
通過我國對戰略新興產業的高度重視、政策支持、人才培養等措施,我國戰略新興產業將會得到空前的發展空間,全面提升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水平,努力成為國際市場競爭中的貿易強國。
參考文獻:
1.李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鏈及我國升級路徑研究[J].國際貿易,2013(5)
2.黃蕙萍,劉雅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分析[J].商業時代,2013(8)
3.楊林,馬順.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2(2)
4.姚岳軍,葉賽楠.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政策的完善[J].商業時代,2013(3)
隨人類對基因信息的進一步認識,再過15年,就不叫生物經濟時代,而應該叫基因經濟時代了。”一位國家有關部門分管生物產業負責人說。
無論各界對“精準醫學”的概念有著怎樣的理解,一個共識是:基因組學的發展是其基礎。
縱觀生物科學發展過程,尤其是1990年實施人類基因組計劃以來的發展歷程,儼然已經形成一個由基因測序、生物信息分析和臨床應用三個環節組成的基因產業鏈條。
有望迎來免費時代
高通量測序技術,又稱二代測序技術,可以一次完成數十萬到數百萬條DNA分子的序列測定,技術發展日趨成熟,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時期的一代傳統測序技術進行了革命性創新,被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評為“決定未來經濟12大顛覆技術”之一。
“基因空間”創始人、基因產業觀察者羅奇斌博士表示,測序技術的飛速進步對基因產業帶來兩大深遠影響:一是測序成本急劇降低,在過去的15年里,基因測序費用的下降是摩爾定律的1000倍,從每個人類基因組1億美元,降到僅需1000美元,不久的將來甚至有望迎來“免費時代”;二是測序速度大幅提升,平均每日可完成的堿基對數量也逐年呈指數倍增長。
市場研究機構BCC Research分析顯示,2013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45億美元,預計2018年可達到117億美元。未來幾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將保持21.2%的年復合增長率。
中國基因測序產業的商業應用開始于2011年。時至今日,基因測序產業應用已覆蓋腫瘤檢測、遺傳病篩查、藥物和生物標志物發現、分子流行病學、農業等多個領域。
基因測序市場的逐步成熟使得產業內部分工日漸明晰。從產業鏈條看,上游是設備儀器和耗材供應企業,中游是測序服務提供商、生物信息分析處理企業,下游是面向科研機構、醫院、臨床檢測中心、藥企等各類終端用戶的專業服務。
中游的紅海與藍海
中游服務市場是基因產業鏈市場增長最快的部分。
美國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預估,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容量有200億美元。其中,腫瘤學120億美元,復雜病癥、農業基因等生命科學50億美元,孕婦和新生兒檢測等生育和基因健康20億美元。
“我國基因測序服務與全球發展基本同步,目前上千家基因測序企業大多集中在產業鏈中游,百花爭艷,競爭激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楊云霞說。
科研院所是其主要服務客戶,由于科研服務市場空間有限,越來越多測序公司開始瞄準生育健康、重大疾病、制藥等臨床應用細分領域,拓展市場蛋糕。
如何將基因測序的原始數據轉化成有用信息,輔助醫生出具科學的診斷報告?專家表示,生物信息分析處理工作至關重要,這就催生了產業中游的另一大市場主體――專注數據存儲、分析、解讀服務的企業。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陳潤生說,當前獲取基因、蛋白、代謝等各種組學數據的技術日漸成熟,下一步的關鍵是生物信息學的解讀,即通過數據挖掘,尋找健康人與病人在分子水平上的差異,建立這些差異與已知疾病的關系,指導臨床診斷,發現藥物設計分子靶標。
中游生物信息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涉足企業不多,諸多短板待補。例如,缺乏通曉生物醫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復合型人才,缺少能精準解讀數據分析結果、出具臨床診斷報告的遺傳分析師等。
經過多年努力,針對精準醫學面臨的存儲、計算、解讀問題,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推出了24小時之內就能生成臨床分析報告的生物信息分析平臺“晶云”。
“測序后,數據分析和解讀最難,解讀得好不好、是否準確取決于數據庫好不好,所以必須要跟臨床數據、遺傳數據緊密結合起來。”“晶云”項目負責人趙屹研究員說。
趙屹介紹,在精準醫學中,醫生既是出口,也是入口,中間加上基因檢測和數據分析、解讀,就形成了一個閉環。目前測序在臨床應用上的發展相對成熟,但是生物信息分析及解讀的發展亟待加速,針對臨床醫生的培養更是亟待加速。
臨床需求持續釋放
基因測序是一次技術革命,其臨床應用領域非常廣闊,主要包括無創產前篩查、胚胎植入前檢測、腫瘤個性化用藥指導、遺傳性疾病風險預測、新藥研發等。目前,無創產前篩查領域應用最為成熟,是一片未被充分開發的藍海。
2012年1月,華大基因及下屬天津華大醫學檢驗所與天津市衛計委展開全面合作,在天津市區及周邊15個區縣開展無創產前篩查。
截至目前,天津市已累計檢測5萬多例,檢出各類染色體異常近500例;按每例染色體異常患者平均會為社會帶來45萬元額外經濟支出計算,無創產前篩查相當于為社會挽救潛在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2016年3月,在天津市,將無創產前篩查作為出生缺陷預防措施之一的孕婦人群覆蓋率已超30%,初篩人群比例逐年增高,被稱為“天津模式”。 基因測序是一種技術革命。圖為研究人員在華大基因樣品制備實驗室內工作。
除優生優育和生殖領域之外,腫瘤、心血管等發病機理復雜的大病種也為基因測序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統計顯示,我國是世界癌癥死亡數最高的國家,2015年新增患者400多萬。專家認為,腫瘤病人數量眾多且持續高發,為基因測序在腫瘤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目前臨床亟需基于基因測序的腫瘤風險預測、個體化用藥指導、耐藥監測、復發監測和靶向診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說,與傳統病理分型不同,將腫瘤、心血管等復雜疾病按基因“分型”的概念已得到廣泛認可,根據患者基因特征所開展的“個體化治療”將是未來臨床治療的主流。
作者簡介:歐陽i,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湖南 長沙 410081)
羅富政,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湖南 長沙 410081)
羅會華,湖南商學院經貿學院助理研究員,中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205)
張培剛先生(1992)在《新發展經濟學》中提出了改造和革新發展經濟學的途徑,強調要“注重對發展中大國的研究”,并認為發展中大國是指人口眾多、幅員廣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發展中國家。然而,后來的經濟學家卻沒有沿著他的思路加強對“發展中大國”的研究,甚至沒有對“發展中大國”的內涵和外延做出更加細致的分析。本文試圖對“發展中大國”的概念進行合理界定,根據其主要特征和評價指標遴選出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大國,并從不同角度闡述發展中大國的國際地位,從而為構建“大國發展經濟學”明確具體的研究對象。
一、發展中大國:“發展”和“規模”雙重涵義
發展中大國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大規模國家”,因而應該擁有“發展”和“規模”雙重涵義,并且是兩者的結合體。為此,需要分別對“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界定“發展中大國”。
涵義之一: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的概念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即從“落后國家”到“欠發達國家”、再到“發展中國家”的過程。富國和窮國的分野在古代社會就已經存在,但是那時的世界各國都處于農業文明的社會形態。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西方國家開始步入現代經濟增長階段,以工業文明取代了農業文明,這時的世界各國被劃分為工業國和農業國,由于它們在勞動生產率和國民收入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前者被稱為“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后者被稱為“落后國家”(Backward Countries)。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一批擺脫殖民主義統治而取得政治獨立的新興民族國家開始走上謀求發展的道路。考慮到這些國家雖然經濟上落后,但是存在一種潛在和尚未開發的能力,所以改稱為“欠發達國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在經濟學文獻中縮寫為“LDCs”。20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上大多數民族獨立國家的發展意識特別強烈,開始實施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戰略,通過實現工業化,追趕經濟發達國家,而且展現了發展的希望和前景。因此,“考慮到持續變化的過程,區分為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吉利斯等,1998),20世紀60年代末期,在聯合國組織文件和發展文獻中正式使用“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的概念。同時,人們在國際關系中還使用兩個相似的概念,即“第三世界國家”和“南方國家”。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學者阿爾弗雷德?索維提出了“三個世界”的概念。冷戰時期,北大西洋組織成員國被稱為“第一世界”,華沙條約成員國被稱為“第二世界”,其他不結盟國家被稱為“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在地球南北之間把世界分成“窮國”和“富國”,所以人們把工業發達國家稱為“北方國家”,而把發展中國家稱為“南方國家”。然而,“第三世界”屬于政治的概念,有的已經成為高收入國家;“南方國家”屬于地理的概念,有的是富有的石油輸出國,它們并不能準確地反映發展中國家的狀況。所以,在經濟學意義上使用“發展中國家”的概念,更加具有科W性和規范性。
關于發展中國家的涵義,美國哈佛大學編著的教科書寫道:“一切傳統社會都有著兩個共同的特點:低人均收入,沒有現代經濟增長。除了這些簡單的共同點之外,各國的歷史過程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很難將其一般化”(吉利斯等,1998)。根據這種理解,以往國內的發展經濟學教科書,有的將“發展中國家”定義為“發展中國家一般是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而現在取得政治獨立的新興民族獨立國家”(陶文達,1992)?t?;有的認為“第三世界”是“發展中國家”的同義語(馬春文,1999),確實有些不夠科學和準確。一般而言,學者們將發展中國家的定義理解為兩個方面,其一是經濟發展尚處于不發達狀態,其二是該類國家在不斷探索新模式以加快本國的經濟發展,這兩方面的理解顯得更加科學和合理。
涵義之二:大規模國家
所謂“大國”就是大規模的國家,根據設定標準的不同,可以形成“人口大國”、“經濟大國”、“工業大國”、“農業大國”等一系列的大國概念?w?。我們研究的大國,應該是從總體上講的大規模國家,它有兩個初始條件,即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由此出發可以推演出市場規模和經濟規模。倘若沒有設定這兩個初始條件,我們所研究的對象就會變得不確定,有的國家會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而變成大國,隨經濟總量的縮小又變成小國。在經濟學史上,對于國家規模和經濟增長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1957年國際經濟學會在海牙召開以“國家規模的經濟影響”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專門研究了國家規模以及大國和小國的優勢,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大國具有穩定優勢和創新優勢的假設。后來,庫茲涅茨(1971)?y?和錢納里(1975)對大國經濟問題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他們主要以人口規模為標準界定大國,隨著時代的變化先將超過1 000萬人口、1 500萬人口、2 000萬人口和5 000萬人口的國家列為大國,Perkins & Syrquin(1989)則以人口和幅員為標準界定大國,他們認為“一些結構上的差異歸因于人口規模不同,同樣或更可能是因為一個國家的地理面積不同。將人口和地理的影響相分離是特別困難的,因為這兩個變量本身是相互關聯的。”確實,幅員遼闊也是導致大國區域差異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在兩個初始條件的基礎上增加直接推演出來的市場規模特征,將大國定義為具有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市場潛力的國家。如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國,目前的人口規模都超過1.5億人,國土規模都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都超過1.0萬億美元,因而屬于超大規模國家。
二、發展中大國的“發展”特征和“規模”特征
從對“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的理解,可以看到發展中大國的發展特征和規模特征。發展中大國的特征是發展中國家特征和大規模國家特征的疊加,我們應該在分析兩種特征的基礎上,將兩者的特征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的綜合體,從而更好地表述發展中大國的特征。
如果從發展中國家尋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點,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國民收入水平低。發展中國家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國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相應的國民生活水平低。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世界銀行確定的具體標準是動態調整的。世界銀行的數據按照人均GNI將各國分為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前兩者屬于發展中國家,后者屬于發達國家。2001年人均GNI低于74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高于745美元但低于2 975美元的國家為中等收入國家;2008年人均GNI低于97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高于975美元但低于11 906美元的國家為中等收入國家;2013年人均GNI低于1 04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高于1 045美元但低于12 746美元的國家為中等收入國家。第二,勞動生產率低。較高的勞動生產率是現代經濟增長的基本特征,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直接決定國民收入的高低,因此,由技術、管理和資本投入不足造成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指標,從1992年的數據看,屬于發達國家的美國、德國、日本分別為23 240美元、23 030美元、28 190美元,屬于發展中國家的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印度分別為3 470美元、1 905美元、310美元,差距很明顯。2012年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人均GDP在1 870~20 526美元之間,而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人均GDP平均數為56 710美元,差距仍然懸殊。第三,經濟二元結構。發展中國家處在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任務沒有完成,這種轉型的時期,形成了城鄉二元結構以及相應的經濟二元結構和技術二元結構,城市與鄉村的人口分布和產業分布極不平衡,不同區域的經濟技術水平相差很遠,市場發育程度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差異性。2004年印度各地區人均GDP 的差距在5.6倍左右;2005年中國東部的上海市與西部的貴州省的勞動力人均GDP差距高達11倍;2015年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等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收入的19倍。隨著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邁進,二元經濟結構將向新的經濟結構轉換。
如果從大規模國家尋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點,也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第一,龐大的人口規模。國家是由人類構成的集合體,人口數量是大國最基本的特征。張培剛先生在《新發展經濟學》中談到,1988年總人口超過1億人的10個國家中有7個發展中國家,即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尼日利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龐大的人口基數再加上高速的人口增長率,這就使得發展中大國的特征更加明顯”(張培剛,1992)。到2013年,上述國家的人口數量分別達到13.57億、12.52萬、2.49億、2.0億、1.73億、1.56億、1.82億。人口數量的規模可以直接地決定人力資源的規模和市場的規模,對經濟增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第二,龐大的國土規模。一般地說,土地面積龐大的國家、自然資源儲量就比較豐富;同時,國土規模還可以影響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和總體結構,導致自然資源的差異性和區域經濟的差異性。世界上有一些國土面積很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956.3萬平方公里)、俄羅斯(1 709.8萬平方公里)、巴西(851.6萬平方公里),也有一些國土面積很小的發展中國家,如斯威士蘭(1.7萬平方公里)、東帝汶(1.5萬平方公里)、科索沃(1.1萬平方公里),@些大國和小國的土地面積差距為數百倍至上千倍,它們在自然資源的儲量和種類以及區域差異等方面應該會有驚人的不同;而且,這里還有人口與土地的比例問題,保持適宜的人口密集度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第三,龐大的市場規模。從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可以推演出龐大的市場規模,或者說是龐大的市場潛力。所謂市場規模包括潛在的市場規模和現實的市場規模;如果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數量,遵循需求決定市場的規律,它應該有潛在的市場規模,如果這個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它就有了現實的市場規模;如果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國土面積,遵循斯密提出的“市場范圍”假說,它也應該有潛在的市場規模;如果這個國家交通便利而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它就有了現實的市場規模。中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大國,雖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龐大的人口規模決定了它們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根據《國際統計年鑒》的數據,2005年三國的住戶最終消費分別為8 905億美元、6 446億美元和5 197億美元,居世界第7位、第9位和第13位。
以上是對發展中國家和大規模國家的基本特征的分析,發展中大國蘊含著“發展”和“規模”雙重涵義,需要把兩者的特征結合起來,從而對發展中大國做出全面和準確的界定(見表1)。佟家棟(2005)曾經對“發展中大國”的概念做出解釋:“通常是指那些國家具備形成工業化過程中所需要的市場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獨立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筆者認為,可以將“發展中大國”定義為:人口數量、國土面積和市場潛力很大,勞動生產率和國民人均收入較低、二元經濟結構明顯,目前仍在追趕發達大國的國家。簡而言之,就是擁有大國特征但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正在謀求發展和追趕發達國家的國家。
三、發展中大國的評價指標和遴選方案
1. 發展中大國的評價指標
為了遴選發展中大國,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具體的指標體系,使它較好地反映“大國”和“發展”的涵義。構建發展中大國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要考慮它的基本內涵和特征,又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歸類計算等因素。筆者從發展中大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了一個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指標體系(見表2),其中的高層次指標是低層次指標的綜合,低層次指標是高層次指標的表現。
(1)基礎指標I:人口總量
該指標反映人口統計特征,包括人口數量、勞動素質、勞動數量等,主要用人口數量指標來衡量。筆者以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提供的214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3),平均每個國家人口約3 300萬。大國的人口數量應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法,75%的百分位數為2 240萬人,87.5%的百分位數為4 930萬人,因此,大國的人口應在5 000萬人以上,小國的人口應在1 000萬人以下,中等國家的人口應為2 000~5 000萬人。
(2)基礎指標Ⅱ:國土規模
該指標反映國土統計特征,包括國土面積以及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主要用國土面積指標來衡量。筆者以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提供的214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3),平均每個國家的國土為62.7萬平方公里。大國的國土面積應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數,75%的百分位數為46.6萬平方公里,87.5%的百分位數為109.9萬平方公里,因此,如果以87.5%的百分位數為大國的標準,大國的國土面積應該在100萬平方公里以上。
(3)發展指標I:國民收入
該指標反映國民收入特征,主要是人均國民總收入。世界銀行制定的《世界發展指標》是現行的權威性指標,以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為主要標準,將各經濟體劃分為低收入經濟體、中等收入經濟體和高收入經濟體,其中的低收入經濟體和中等收入經濟體為發展中國家。按照2013年的數據,高收入經濟體是指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2 746美元及以上的經濟體,那么,發展中國家應為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2 746美元以下的國家。
(4)發展指標II:人類發展
該指標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特征,包括國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制定的人類發展指數是目前的權威性指數,這個指標越是接近1.00,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越高。按照2014年公布的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發達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應該在0.85以上,因此,人類發展指數在0.85以下的國家為發展中國家。
2. 發展中大國的遴選方案
筆者首先采用人均國民收入和人類發展指數兩個發展指標劃分出了149個發展中國家???。由于發展指標具有明確的劃分標準,所以我們主要遵循基礎指標(人口總量和國土規模),從發展中國家中遴選發展中大國。
(1)基于k-means cluster聚類分析的人口總量遴選
為了進行人口規模的遴選,同時也為了進一步驗證5 000萬人口的判斷標準的客觀性,筆者利用SPSS軟件在149個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數據基礎上進行了k-means cluster的聚類分析,聚類分析結果見表4。
表4中前3類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總量區間維持在5 486萬人至137 496萬人之間,這與前文中5 000萬人的判斷標準是基本一致的。在前3類中,印度和中國是超級人口大國,巴基斯坦、巴西、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在人口規模上次之,隨后便是埃及、埃塞俄比亞、俄羅斯、菲律賓、剛果(金)、墨西哥、南非、泰國、土耳其、伊朗、越南共11個國家。后文中,筆者將在5 000萬人口以上發展中國家的基礎上依據國土規模、人均國民收入、人類發展指數三個指標進行進一步的遴選。
(2)國土規模遴選
依據大國的國土面積應該在1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判斷標準,本文剔除了孟加拉國(14.76萬平方公里)、菲律賓(30萬平方公里)、泰國(51.3萬平方公里)、土耳其(78.06萬平方公里)、越南(32.96萬平方公里)共5個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國家人口規模特別大,土面積略小,如尼日利亞的人口數量為1.736億,超過標準2倍以上,國土面積為92.4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的人口數量為1.82億,超過標準接近3倍,國土面積為79.6萬平方公里。經過綜合衡量,將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列為發展中大國。
經過綜合考慮,由于俄羅斯屬于處在經濟轉型時期的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等方面同發達國家尚有差距,所以仍將俄羅斯列為發展中大國。綜合起來,選定13個國家為發展中大國:
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剛果(金)、南非。
各國的主要指標見表5。
3. 發展中大國的層次劃分
上述發展中大國也具有差異性,可以依人口規模和國土規模指標,在規模上劃分為三個層次;同樣,也可以依人均國民收入指標和人類發展指標,在發展上劃分為三個層次(見表6)。可見,發展中大國在“規模”和“發展”程度上具有多樣性,它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群體。從規模上看,不同規模的國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屬于超大規模國家,在世界格局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力;其他國家的規模相對小些,在世界格局中的影響力也相對小些。從發展上看,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所面臨的經濟發展任務有所不同,俄羅斯、巴西、中國、墨西哥和伊朗的發展程度和人均國民收入較高,屬于向發達經濟體邁進的第1梯隊,現在面臨的任務是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和剛果(金)屬于低收入國家,現階段的任務是盡快走出貧困。
四、發展中大國影響力的評價及分析
富國和窮國的經濟權力是不平等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受發達國家的支配。20世紀50年代,發展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提出“中心―”學說,認為在全球經濟中發達國家屬于中心國家,發展中大國屬于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大多數利益被發達國家占有,而且使發展中國家失去了發展本國工業的機會。進入21世紀以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大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明顯提升,它們憑借其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在國際經濟格局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1. 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評價
(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為對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進行評價,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具體的指標體系。構建發展中大國影響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要考慮各方面影響力的因素特征,又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歸類計算等因素。筆者從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5個方面出發,構建了一個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指標體系,見表7。
(2)數據的標準化處理和指標評價權重計算
為了將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比較分析,筆者選取了國土面積大于均值的全體發展中國家數據進行評價分析。由于各評價指標的數量級和量綱不同,故在評價之前需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數據處理方法如下:
設xmn為第n個指標下的第m個變量值,首先對指標數據進行如下處理。
其中,maxxmn和minxmn分別為x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vxmn為標準化后的數據值。
筆者在指標評價權重的計算上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AHP)。AHP是Saaty(1977)提出的把決策者對復雜系統的決策思維模型化、數量化的一種綜合評價方法。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把一個復雜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因素,并將這些因素按照支配關系進行分組,進而形成一個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而后通過兩兩比較來確定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最后綜合人的判斷確定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總排序。本文運用yaahp軟件對各指標權重進行計算,權重結果為:人口總量(0.424 0)、國土規模(0.239 3)、經濟發展水平(0.084 2)、濟發展潛力(0.037 9)、產業優化升級(0.029 7)、經濟區域比重(0.084 2)、對外開放程度(0.033 6)、市場干預能力(0.033 6)、政府治理效果(0.033 6)。
基于上述指標和方法,本文測算出了2001~2014年世界33個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影響力、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的評價值。
2. 發展中大國影響力評價結果的分析
為便于時間序列分析,本文測算出了2001~2014年33個發展中國家每年綜合影響力評價值的均值。圖1顯示出了發展中國家綜合影響力均值的走勢。由圖1可知,進入21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影響力在不斷上升,由2001年的0.144 9上升到2014年的0.181 3,增幅25.12%。由于受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2007~2009年發展中國家綜合影響力的上升趨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同時筆者還發現,綜合影響力的標準誤差值由2001年的0.125 7擴大到2014年的0.148 6。這表明,2001~2014年發展中國家綜合影響力的差異也在不斷擴大,一些發展中大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而一些小國的影響力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被忽視。
為了進行空間分析和結構分析,本文測算了2001~2014年33個發展中國家的綜合影響力、自然影響力、經濟影響力、產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和治理影響力評價值的均值,測算結果見表8。
(1)發展中大國的綜合影響力比其他發展中國家相對更高。經計算可知,發展中大國的綜合影響力均值為0.240 3,顯著高于全樣本下的綜合影響力均值(0.163 9)。綜合影響力排名前五的國家均是發展中大國,如中國(0.704 7)、印度(0.490 7)、俄羅斯(0.434 9)、巴西(0.318 2)、墨西哥(0.197 7)。當然,這是就平均水平而言,并不是發展中大國的綜合影響力都比其他發展中國家要大,因為大國主要考察國土和人口兩大特征,而綜合影響力考察的因素會更多,如經濟因素、產業因素、行政因素等。阿根廷并不是發展中大國,但其綜合影響力卻達到了0.178 7,顯著高于伊朗、南非等發展中大國。
(2)發展中大國的初始條件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自然影響力。人口因素和國土因素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也是劃分大國和小國的初始條件。從世界銀行的2013年數據看,本文遴選的13個發展中大國的總人口數量為41億人,占全球人口數量的57.7%;陸地總面積為5 147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8.3%。這樣規模宏大的人口數量和陸地面積,在國際格局中的自然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發展中大國謀求經濟發展的愿望強烈,后發優勢明顯,隨著這些國家經濟的增長,世界格局將由兩極逐步走向平衡。經計算可知,發展中大國自然影響力的均值達到了0.137 2,顯著高于全樣本下的綜合影響力均值(0.063 5)。
(3)發展中大國的經濟貢獻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經濟影響力。進入21世紀以后,發展中大國的經濟增長很快,經濟總量迅速增加,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也在增大。根據2013年的數據,本文遴選的13個發展中大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94 282億美元,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25.67%;這些發展中大國的增長率普遍高于發達國家,2013年世界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2.3%,而在13個發展中大國中有8個國家的增長率超過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速度,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剛果(金)的增長速度均為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以上;從“金磚國家”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0%;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已經成為20國集團成員。發展中大國經濟的群體性崛起,使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4)發展中大國的產業水平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產業影響力。隨著發展中大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實現了數量上的增長,而且實現了質量上的躍升。近幾年來,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重要突破,已經不再是發達經濟體所獨到和獨享;在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資源工程、通訊技術和大型裝備制造技術等領域,發展中大國都可以大顯身手。從研發資金投入規模看,2012年中國名列世界第2位,印度、俄羅斯和巴西也進入10強。許多新興大國把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環境技術、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投入推動,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幾百年來由西方國家掌控世界工業和現代化進程的局面正在改變,發展中大國的產業影響力迅速提升,它們與主要發達經濟體共同推動全球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手段的變革。
(5)發展中大國的經濟實力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區域影響力。隨著發展中大國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的變化,它們在國際經濟各區域發展中的地位迅速攀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的國家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或領頭羊。按照世界銀行的地區劃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巴西和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埃及和伊朗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南非和剛果(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占據重要地位,俄羅斯在歐洲和中南地區占據重要地位。可見,發展中大國在國際區域發展中顯示出極其重要的地區影響力和帶動作用。
(6)發展中大國積極推動國際經濟秩序變革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著重要的治理影響力。發展中大國的經濟發展及其能力變化,必然產生躋身國際經濟事務中心舞臺的要求,使它們成為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代表。在發展中大國的積極推動下,國際經濟秩序從一極向多極變化,特別是大國關系出現了新的調整,傳統大國和西方大國的范疇注入了新的內容,“新興大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等)與傳統大國的關系、發展中大國與西方大國的關系,逐漸被公認為是現代大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經濟中,新興大國不僅履行“壓艙石”的責任,以本國經濟的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而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通過與發達大國共同協商,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從而成為國際經濟關系的積極建設者。
注 釋:
①張培剛:《新發展經濟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頁。
②彭剛:《發展中國家的定義、構成與分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9期。
③吉利斯、波金斯、羅默:《發展經濟學》(第四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21頁。
④陶文達:《發展經濟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頁。
⑤馬春文:《發展經濟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頁。
⑥徐秀軍:《發展中國家地區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第3期。
⑦歐陽i等:《大國經濟發展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頁。
二、國內外獨立醫學實驗室的發展現狀
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醫學獨立實驗室作為醫療服務機構在醫學檢驗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美國的診斷市場規模約有550億美元,其中約將近40%的市場為醫學獨立實驗室所有。加拿大的MDS,加拿大最大的診斷實驗提供者,雇員超過一萬人。日本的BML,每天處理10萬份標本,在全日本有40多家分支機構,檢測項目超過4000項,其本國員工達1160多人。。其中美國的Quest和LabCorp占據了美國臨床檢驗份額的24%,可提供3000多種診斷服務測試,項目包括從常規檢測到基因檢測,服務全美一半以上的醫院和醫生,已經發展成為了美國全國性的大型連鎖醫學實驗室。
在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發展迅速,以第三方醫學檢驗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業務高速增長。2014年上半年這些上市公司的業務增長均高于38%。其中金域檢驗、達安基因、艾迪康、迪安診斷等企業占據了不少的市場份額。國內外風投資本也瞄準這個市場忙于搶奪市場,同時在政策的驅動下,新興生物技術公司的業務也向這個市場傾斜。市場呈現群雄并起的態勢。當前主營業務為第三方醫學檢驗的上市企業,近年來的醫學檢驗業務均保持了高速增長。根據Frost & Sullivan 公司2011年公布的預測數據,到2015年,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規模將達到68億元。
三、國內獨立醫學實驗室的新變化
醫學獨立實驗室在信息技術、互聯網和生物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以他的集約性,快速反應得以不斷的快速發展。政策引導、連鎖經營、高端檢測是行業內企業得以快速發展的主要方式。而隨著技術的創新,消費者的需求增多,產業鏈不斷的整合,行業內各個企業依據自身的特點和對競爭的判斷,也呈現出不同的戰略模式。
以金域檢驗為代表型的企業倡導的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強大的實驗室。金域檢驗1994年成立于廣州,主要開展醫學檢驗、臨床試驗、衛生檢驗、科研服務4大業務。在全國的23個省會城市(包括香港)擁有省級中心實驗室,可檢測1600余項檢驗項目,每天為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的16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醫學檢驗外包服務,覆蓋全國90%人口所在的區域。金域檢驗不僅僅在生命科學領域站穩腳跟,同時擴大到其他領域,比如食品、藥品、保健品、生物醫藥、科研服務、新藥臨床實驗和司法鑒定相關。其在臨床檢驗精細耕作,在服務項目和服務模式上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品質,與國際先進機構的合作,建立有國際化認可、標準化管理體系和國際化的人才、理念,加速與國際接軌。
以達安基因為代表的企業著重產業鏈的開發,著力于成為診斷產業上下游一體的供應商。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 年8 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依托中山大學雄厚的科研平臺, 是以分子診斷技術為主導的,集臨床檢驗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連鎖醫學獨立實驗室臨床檢驗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公司產品按領域布局,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高新達安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達安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達瑞抗體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必平(LBP)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達元食品藥品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佛山市達安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杭州安杰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達泰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控股及參股公司的全面發展的生物高新技術企業,涵蓋健康檢測、產業投資、優生優育、免疫診斷、病理、食品安全、醫療器械、臨床生化等領域,產品線全面進入整個體外診斷產業。作為有醫院背景的上市公司,利用其資金優勢,通過打造整個產業鏈的供應模式,擴大了生產經營范圍,提高了企業的專業化,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更加有利于其生產銷售的順利推進。
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生物技術公司借助新技術優勢進入市場。華大基因集團成立于1999年9月9日,因人類基因組計劃而誕生。其下屬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數據中心、產業孵化中心之一。其下屬子公司業務在科技服務、醫學檢測、分子育種等領域已覆蓋超過全球55個國家。華大基因在組學領域在全球處于領先的服務水平,近幾年來華大基因成立的深圳華大基因醫學有限公司開發出一系列基于多組學技術(含高通量測序、高靈敏質譜、診斷大數據分析等自主核心技術)的檢測服務,形成了貫穿生命孕育、出生、發育、成長等全過程的全時全景的產品圖譜。華大基因借助的是與傳統的醫學檢驗技術不同的新技術,同時擁有測序和質譜醫學檢測領域的人才中心、標準中心、研發中心、樣本中心及數據中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數據運營行業服務商,強勢進入市場。華大基因借助產品差異化細分高端市場,同時借助政策的引領,快速占有其優勢的市場。
以康圣環球為代表的企業,借助資本的介入和復制國外成功的運作模式,在中國本土開發市場。2008年,晨興資本1500萬元的首輪投資后4年間,康圣環球共得到兩輪投資。2011年6月,投資方為美國中經合集團、貝雅亞洲私募股權基金、晨興創投和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Clinic),共1100萬美元;2012年3月,獲得2000萬美元C輪投資,由凱鵬華盈中國基金(KPCB China)領投,康圣環球現有的投資機構美國中經合集團(WI Harper Group),美國貝雅亞洲私募股權基金(Baird Capital Partners Asia),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也參與了該輪投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這家有著100多年醫療檢測歷史的公司,業務覆蓋到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筆投資除了資金之外,還有多達2000項的技術轉移,涉及到腫瘤、內分泌、神經、呼吸道等診斷領域。國外醫學獨立實驗室也借此機會進入到中國市場。康圣環球在北京、上海、武漢已建和在建三萬八千平方米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具有國家資質的臨床檢驗、科研合作和應用開發中心,擁有高分辨流式細胞儀、多色流式細胞分選與細胞培養、多色熒光適時幼態細胞掃描成像儀、第二代基因組學測序、基因芯片、全自動DNA/RNA提取、COBAS高靈敏度病毒載量系統、高精度質譜、質譜芯片、高壓液相/氣相層析、分子細胞、遺傳與全自動核型掃描、變性高效色譜分析、分子病理、數字病理、液態芯片、單分子數字免疫、免疫組化、蛋白指紋圖譜、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數十個技術平臺和專業實驗室。近兩年康盛環球快速建立實驗平臺,集聚人才,頻頻參與行業內各種專業會議,和國內外多個機構進行合作,目前主要戰略也是在建立實驗室平臺和銷售渠道。而從國外轉移項目不是一蹴而就,還有需關注國家監管和政策導向,其發展也可以期待。
四、這些變化給我們在競爭戰略上帶來的思考
(一)醫學獨立實驗室行業中的企業面臨著技術和政策的不確定性
以基因測序為例,測序技術發展迅速、一代測序、二代測序到現在的三代測序、這些技術在臨床檢驗的應用上各有優勢和特點。而企業如果沒有形成一套最佳產品結構,技術上存在著不確定性,將導致戰略上難以確定。因此在產品和市場定位、營銷和服務方式等方面都表現出多樣性的特點。使得對行業的運作方式、行業的成長速度未來行業的容量和規模都不確定。中國的醫學獨立實驗室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經過規模小高成本的階段,已經逐漸向擴大生產規模、生產組織日趨合理化規模化低成本化的方向進行。以往企業缺乏制定戰略所必須要的信息,但是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企業不斷受到內部外部的挑戰,企業逐漸開始去了解競爭對手的數目,競爭對手的分布狀況,比較分析優勢劣勢,開始注重購買者的需求和偏好,開始形成與市場成長速度和市場規模相匹配的戰略。
這個行業在政府監管層面的立法上滯后于行業的發展。2014年02月09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加強臨床使用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管理的通知,一時間基因測序企業面臨困境。即使業內人士對這樣的政策行為還是抱著認可的態度,認為有利于行業的發展,但是的確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然而這個行業的檢驗技術發展迅速,國家標準落后于技術的發展,如果坐等國家標準,無疑把新興的市場拱手送人。如何衡量哪種技術、哪些產品會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購買方的青睞,如何使自己的技術,產品設計,市場營銷和分銷得到客戶的認可,考驗企業經營者的遠見和能力。
(二)行業發展的風險性
醫學獨立實驗室的興起時間較短,買方也對這個行業產品和服務持觀望態度,購買者有需求,又期望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標準化可認證的特點,同時又有降低成本的需求。
傳統的存儲系統一直采用縱向擴展(Scale up)的方式。在數據量飛速增長,特別是云計算技術興起的今天,Scale up方式使得存儲系統在容量和性能擴展方面捉襟見肘。Scale out技術架構應運而生。
3PAR、Isilon都是Scale out技術的代表性廠商。今年9月,惠普與戴爾為收購3PAR展開了一場拉鋸戰。在短短18天里,兩家公司激烈競價,最終惠普以23.5億美元(約合每股33美元)的價格勝出,而這一價格已是競購開始時3PAR股價的3倍。這場罕有的競購戰的贏家不僅僅是惠普,還有3PAR以及Scale out技術。正因為如此,同樣以Scale out技術立足的Isilon希望復制3PAR的成功。
針對3PAR的競購戰硝煙還未散盡,關于誰是下一個被收購對象的傳聞已經滿天飛,其中被談論最多的一個廠商就是Isilon。市場分析公司ESG曾經針對美國的大企業進行過一次調查,其中38%的受訪者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內部署Scale out存儲產品。IDC曾經預測,Scale out NAS產品市場規模將在2014年達到60億美元。ESG中國區總經理王叢分析說:“近幾年,服務器虛擬化技術蓬勃發展。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服務器虛擬化市場應該呈線性增長。但是ESG的調查顯示,全球服務器虛擬化市場的增長率在達到20%時出現了停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存儲的發展跟不上服務器虛擬化的發展。Scale out技術的出現使得存儲與服務器虛擬化之間的鴻溝逐漸縮小。在這種背景下,EMC收購Isilon不足為奇。”
在過去幾年中,傳統的存儲廠商都積極進軍Scale out NAS市場。2009年,惠普收購集群文件系統廠商IBRIX,并在今年推出融合IBRIX技術的新產品。2009年7月,一直以OEM業務為主的LSI公司收購了Scale out NAS廠商ONStor。2010年,戴爾通過收購Exanet也進入到集群文件系統市場。IBM于今年4月新的集群文件系統SONAS。HDS公司與BlueArc達成了OEM協議,開始銷售高端NAS產品。DataDirect Networks公司已經開始銷售Scale out NAS產品。就連一直在生死線上掙扎的Overland公司最近也開始涉足Scale out NAS領域。
非結構化數據的快速增長對存儲系統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Scale out NAS的出現正好可以滿足用戶存儲非結構化數據的需求。從IBRIX、Exanet、Isilon等獨立的集群文件系統廠商先后被收購可以看出,Scale out NAS產品市場正趨向成熟。“現在正是廠商進軍Scale out NAS產品市場的最佳時期。”王叢表示,“但是,我在與中國本土存儲廠商交流時發現,它們還沒有注意到Scale out NAS這個新商機。”
一舉兩得
EMC首席執行官喬•圖斯(Joe Tucci)承認,以前EMC雖然擁有NAS產品線Celerra,但Scale out NAS是其NAS產品線的一個短板。作為Scale out NAS產品市場上的佼佼者,Isilon在某些行業市場(如娛樂、生命科學等)做得非常成功。EMC將Isilon收入麾下,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EMC原來并不擅長的高性能計算市場。
在過去幾年中,EMC委托IDC對數字宇宙的發展進行研究,并且每年一份關于數據增長的報告。報告中提及的數據宇宙的爆炸,即數據量呈幾何級數增長,讓EMC看到了大數據(Big data)市場潛在的商業機會。2010年初,EMC收購數據倉庫及分析廠商Greenplum就是一次跨界的收購,而此收購也成為EMC進入大數據市場的敲門磚。Isilon的加入使得EMC在大數據的存儲方面如虎添冀。喬•圖斯在一次關于并購Isilon的電話會議中表示:“EMC正在擴展中端存儲產品家族。收購Isilon為EMC在云計算和大數據市場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增添了一個重要的砝碼。”
EMC有意將Isilon的產品與原有的基于對象的存儲解決方案Atmos結合在一起。這種組合與EMC在數據備份產品線上搞的Avamar與Data Domain的組合有異曲同工之處。Avamar與Data Domain都是EMC收購的廠商。如今,這兩條產品線已經成為EMC數據備份產品陣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尤其是EMC去年收購的Data Domain,為EMC帶來了豐厚的回報。EMC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包括Data Domain在內的中端產品收入同比增長22%。EMC預測,在未來兩年內,Isilon與Atmos的方案組合的銷售收入將是現在的3倍。
針尖對麥芒
在傳統NAS市場上,EMC與NetApp是老對手。如今,EMC通過收購Isilon,將與NetApp的競爭擴展到Scale out NAS領域。Isilon首席執行官蘇迦•帕塔爾(Sujal Patel)表示,NetApp一直是Isilon最大的競爭對手。早在2003年,NetApp就通過并購Spinnaker Networks公司獲得了Scale out技術,并將其整合到Data ONTAP GX操作系統中。近年來,NetApp一直通過自主研發和并購等方式不斷豐富其產品線。2010年,NetApp收購了對象存儲廠商Bycast。Bycast的產品與EMC Atmos存在競爭關系。
Wikibon的分析師大衛•維爾納德(David Vellante)在博客中這樣表述:“EMC收購Isilon之后,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是NetApp。EMC正運用全部的力量與規模比它小的NetApp競爭。近年來,NetApp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奪取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EMC試圖通過收購Isilon改變游戲規則,確保在與NetApp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以前,EMC是領頭羊,NetApp是一個追趕者。現在,NetApp在存儲領域對EMC步步緊逼。兩者的競爭從NAS領域擴展到統一存儲領域,再擴展到數據備份領域,直到云計算領域。2009年,EMC與NetApp競購重復數據刪除技術廠商Data Domain。當初,NetApp先宣布收購Data Domain,但是最后關頭卻被EMC搶走了幾乎到嘴的“肥肉”。如今,Data Domain已經成了EMC數據備份產品家族的頂梁柱,而NetApp則把更多精力轉向主存儲。
在云計算領域,EMC與NetApp之間的競爭更加直接。EMC率先與VMware、Cisco結成VCE聯盟,目標直指云計算。NetApp隨后也與VMware、Cisco結成類似的戰略聯盟,并推出針對云計算的新型架構。從兩個聯盟的構成來看,EMC和NetApp顯然是各自聯盟的主心骨,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各自聯盟未來的走向。
在VCE聯盟率先推出Vblock產品之后,NetApp與VMware、Cisco推出了FlexPod。雖然NetApp一直堅稱FlexPod與Vblock有很大不同,但在外界看來,FlexPod與Vblock的競爭關系一目了然。
NetApp認為,Isilon只在娛樂、生命科學等少數領域具有優勢,其產品不具有廣泛適用性。在Scale out技術方面,NetApp已經擁有多年經驗,未來會繼續在Scale out技術方面進行投入。EMC已經有過50多次成功的收購,這讓人們有理由相信,EMC有能力將Isilon的產品很好地融入到現有的產品體系中。但是,EMC必須注意一點:通過收購獲得的大量產品之間可能存在互不兼容的問題。消除產品之間不兼容的障礙,幫助用戶實現平滑升級是EMC必須解決的問題。
記者手記
Isilon會不會成為下一個3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