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2 10:46: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藝術審美功能的認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美學課程幫助學生洞悉美的內部結構一件藝術設計作品的美包括形式美和內容美兩個方面,其中形式美屬于“真”的范疇,內容美屬于“善”的范疇,只有統一了符合審美功能的“真”和符合使用功能的“善”,才是真正成功的“美”的設計。而形式美的定義是:材料的自然屬性以及它們的組合規律(整齊、比例、對稱、均衡、反復、節奏、多樣性統一等)所呈現出來的審美特性。也就是說,我們在進行藝術設計時,除了要考慮設計本身所用材料的材質美,還要考慮這些材料的組合規律,我們對于整齊、比例、均衡、反復、節奏、多樣性統一等形式規律的理解則需要大量相關的圖片來佐證。我們現在很多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雖然開設三大構成課,這應該說就是對形式美規律的一種學習,但由于是孤立地上這些課,教師們多就課論課,很少從宏觀的角度給學生講解為啥上這些課,也很少給學生講這些課與設計專業課程的關系,以至于這些課最終只是讓學生們完成相關的作業就結束了,學生們所學內容也就很少用到設計中。
對于需要層次的劃分,馬斯洛后來作了進一步的充實和重大調整,變為六個層次:其一為生物需要,內含安全需要,即對饑、渴、性、休息和安全防護等方面需要的滿足;其二為歸屬關系和愛的需要;其三為受尊重的需要,即保持自身人格的獨立和取得個人價值認同的需要;其四為認知的需要,即求得對于事物認識和理解的需要;其五為審美的需要,即對于秩序感、和諧和美感的需要;其六為自我實現的需要,即發揮自身潛能以求得自身發展的需要。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揭示了人的需要具有層次遞進的性質。這就是說,當某種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它就停止起積極的決定作用或組織作用,從而不再成為一種行為的推動力。但是,這一理論忽視了人的意識的反作用,因為人的價值觀對人的不同需要起著調節作用。
一、產品的功能
產品的功能是產品設計的核心,它可以體現社會生產的目的性,即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設計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的,通過產品功能的開拓,來滿足人的各種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設計產品時,不論是材料的利用、結構形式的選擇、造型形態以及工藝的處理,都不能離開產品功能這一核心。所以,全面理解和深入把握“功能”的概念,成為藝術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問題。
產品設計的目標是使產品具備一定的功能,因為功能才是產品用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特性。從這種意義上說,人們所期待的并非某一類型的產品,而是產品所發揮的功能。一個產品如果不能發揮預期的功能,那么它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產品之所以要不斷地更新換代,老產品總是為新產品所取代,正是由于人的需要在不斷地發展,功能的范圍需要不斷地擴大[1]。
在功能的定義中,首先明確產品的服務對象是什么人,他們對產品會存在哪些需要,以及產品將在什么環境條件下使用,這樣就可以將產品功能的定義加以展開,從而取得全面的認識。
二、藝術與產品功能的關系
實用功能是產品用以滿足人的物質需要的屬性。它反映在產品的技術性能、環境性能和使用性能上。技術性能是產品科技內涵的表征,主要取決于產品技術的選擇。但是,單純的技術性能還不足以反映實用功能的好壞,因為那些超出對人的作用范圍或環境許可的技術性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產品的環境性能反映產品與環境的協調狀況,如工作噪聲、溫度變化、粉塵和廢氣排放等,都會直接影響環境的生態效應。產品的使用性能是實用功能的重要方面,也是藝術設計的著重點之一。產品的可操作性是比技術性能更加重要的特性,它直接影響人和產品的安全。對于高科技和多功能產品,操作的簡易性成為突出的問題[2]。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在日常生活過程中,人們的精神需要日益突出。人們從不同角度對產品的精神功能提出要求:從符號的標識到操作的指示,從造型因素的象征作用到信息的傳達,從產品對情感的激發到功能目的的意義表現,都是由人的感知覺引發的意識內容和心理效應。從人的心理需要上可以區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精神功能,即認知功能和審美功能。
認知是指人的認識活動過程,它是對外部信息的輸入和思維加工。產品的認知功能,是實現產品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前提。如果人們辨認不出哪個按鍵是開關,那么設備便無法啟動。人們搞不清一個產品是什么、它的用途及其意義,也就無從審美。因此,產品的認知功能是通過造型因素即產品語言告訴人們: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使用以及意味著什么?或者說,認知功能是實現產品與人的對話和溝通。
產品的造型作為一種語言手段,發揮著傳達信息的符號作用。任何符號都是一種約定俗成,它利用一定的形體、色彩或材料質地來表征某種含意。這種傳達方式可以是圖像的、指示的或象征的,使人們在形象的直觀中獲得某種意義的領悟和價值的體驗。產品造型的符號化,并不會妨礙產品風格的獨特性和個性化。在一定程度上,造型的個性化反而使產品獲得更鮮明的標識性,從眾多雷同的產品形式中突現出來。盲目的仿效或模仿其他類型的產品造型,會使人產生認知的混亂和誤導,形成“指鹿為馬”的結果[3]。
產品的審美功能是通過產品的外在形態特征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喚起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價值體驗,使產品對人具有親和力。審美功能是通過產品形式的創造取得的。符號作為傳達信息的載體,并無認知符號和審美符號的區分。
人們常把對產品的要求歸結為“適用、經濟、美觀”,這里集中反映了對產品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以及經濟特性的要求。產品的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之間并非互不相關,而是具有內在的聯系。產品的審美表現應該與整個產品的功能目的性相一致,這是依據功能取向的原則。也就是說,產品的審美表現應圍繞其功能內涵來展開,并與使用目的和應用場合相協調。由此,產品在使用與外觀的統一和實效性與表現性的統一中,取得自身的審美價值。這就使功能美,而非形式美,成為產品審美形態的中心。
結 論
產品的藝術設計雖然主要在形式的創造,但是這種形式創造必須緊緊圍繞功能的開拓展開,這樣才能使產品的形式成為產品功能目的的表現。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J6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2-0120-01
一、音樂的功能
(一)藝術功能
音樂藝術功能的施行,就是用有意義耳朵聲音的感性力量打動人心。音樂作品作為一種精神需求品,在越來越方便的供需方式中,成為文化市場一種重要的,基本的精神食糧,而音樂的感性活動本身,則成了人們最佳生活方式之一。從綜合社會活動中分化出來的藝術,便是人類為了滿足自己高級感性需要創造的行為方式,藝術品則是滿足這種高級感性需要的創造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各種音樂受到各類人的喜愛,反映了人們需求聽覺之美的普遍性,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是音樂的藝術功能的基本表現。
(二)實用功能
中國自古就有“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說法。這是孔子說的,又為后世沿襲儒家思想者所認同。從古至今,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等等,都把音樂當作教化的手段。在近代意義的普通學校教育中,音樂往往被用來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跟教化相同。音樂被用于宣傳,在近代主要發生在與戰爭、政治、經濟、社會福利等有關的活動中。通過音樂,人們往往可以了解或認識它的原生文化環境或社會歷史狀況的某些東西,了解創造者的有關情況或認識創作動機。抒發心中情思或宣泄內心積郁,歷來都是音樂的專長。在現實音樂生活中,許多作曲家和音樂愛好者也都把音樂當作抒發或宣泄的手段或方式。
二、音樂的價值
(一)音樂自身的獨有價值
音樂作品自身就是審美活動中人的直接需要的對象,就是審美需要所指向的“目的物”。人們在審美活動中與音樂作品構成的主體—對象關系,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性的感性關系。音樂作品是“精神性的感性對象”,因為它不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它的感性樣式是人的精神產物。在審美領域,音樂的獨特意義就在于只有它才能滿足人們的聽覺審美需要。即便有的音樂作品具有某種含義,審美也不能忽視對音樂自身美的感性體驗,而應該把對音樂意義的領悟與對音樂美的體驗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審美是人在與音樂直接的感性接觸過程中獲得滿足體驗的活動。人在音樂審美上的滿足,是聽覺感性方式的生命的高峰體驗,人的這種高峰體驗只有在與音樂的感性接觸中才能獲得。音樂作品自身成為直接需要的東西時,音樂便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獨有價值。
(二)音樂的特殊工用價值
任何工具都不是人的最終需要者,都不是活動的目的物。工具總是被間接需要的。作為工具的音樂也不例外。工具的特點是可替代性。由于可替代性,任何工具也就只有使用功能的特殊性,而沒有自身的獨一無二性,沒有自身的價值。例如教化可以用音樂手段,也可以用其他手段。其他藝術或非藝術的手段都可以代替音樂發揮教化功能。就“潛移默化”而言,各類文學藝術、社會風氣、流行時尚或“名人效應”,都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潛移默化”的功能并非音樂所獨有。音樂只是在聽覺感性上具有不同于其他藝術和非藝術的教化手段的特殊性,但是這種工具及其使用的特殊性并非價值的獨有性。
(三)音樂多種價值的混合
音樂的藝術表現中,包含了審美價值與真、善價值的結合。人們通常用沒得音樂形式來抒發、表現內心對世界的某些感受,這些感受具有確定的思想和感情的內核。由于這些感受往往用普通語言難以表達,所以人們就用音樂的語言來表達。這樣,音樂的美就與思想感情的真和善混合在一起了,音樂作品也就具有了混合價值。常見的現象是審美價值或真善價值混淆起來。例如,為了某種教化或教育目的而受到而別推行的某些音樂作品,通過宣傳的強化使人們對它們產生尊崇的心理,從而使它們帶上“永恒美”的光環。實際上經過反復聽賞,審美飽和已經出現,這是還能維持人與音樂的關系,不再是美,而是宗教性的感情,只不過人們依然相信那是美而已。這些東西具有的感性價值,往往與審美價值混為一談。
三、結語
一、認知功能
中國畫往往通過記錄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畫面中所描繪的景象,可以幫助觀者很好地認識社會。尤其是古代中國繪畫,它的歷史意義是非常大的,通過畫面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形態、生活習俗、人物特點等很多方面,從而達到認知真理、了解歷史、聯想現實的作用。通過欣賞戰國楚墓室出土的《人物龍鳳圖》可以想到“楚靈王好腰細,國中多餓死”這樣一種現實,作品中描繪的是一個身著寬袖長袍的女子,她的腰非常細,這很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一種審美取向。再比較唐代仕女形象和清代仕女形象,會發現在不同時期的審美取向也是大不相同的:唐代以肥為美,而清代比較喜歡瘦弱的。再比如北宋《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反映了當時社會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很好的幫助觀者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因此,觀者可以在這些古代中國畫作品中了解到一些我們這個時代看不到的東西。
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畫家在創作時應以反映社會最真實的一面為己任,做到反映客觀事實,表現主觀世界。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西方現代、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一些所謂前衛藝術、新思潮藝術的出現,反映的卻是一些荒誕、無趣的東西。完全忽略了中國畫根本的精神內涵,不再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一些行為藝術作為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形式,追求所謂的“新”“奇”,制造一些脫離中國本土文化發展的“中國形象”,從而影響一些人對世界、社會、人類本質及生活的認識和態度,起到的是消極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
中國畫反映的是“真”“善”“美”的思想內涵,中國畫作品能起到一種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觀者在欣賞中國畫作品的過程中,通過畫面所表達的內容,思想上得到教育,內心得到啟迪,從而使思想境界得到升華。一件好的中國畫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對社會有教化作用。比如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此畫是根據西晉張華所寫的《女史箴》記錄的一幅作品,“箴”是用來規范他人的一種文體,張華以宮中女史的口吻來規勸、教育這些嬪妃婦女修德養性,最終達到一種宣揚對圣主衷心、對神有敬心、對夫君要順從,凡此種種女性的箴條,為了更好地去管理這些妃嬪之間的關系,顧愷之就將這個箴言用圖畫的形式生動地表現出來。
中國畫的教育功能是其很重要的一項社會功能,有責任的畫家會將作品的“真”“善”“美”作為審美理想,將善惡的標準作為衡量作品的標準。畫家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否則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就不會有任何教育意義。近年來一些消極、暴力、泄憤的藝術形式直接影響波及到藝術院校的學生,誤導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偏離了美學思想。更有一些畫家的作品,為了迎合市場、追求價值,忽略了中國畫的教育功能,以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是當今社會存在的一些現象。
三、審美功能
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本身就是美的,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得到享受與滿足,中國畫的意義在于表現美,并使觀者產生共鳴。中國畫的審美功能是其他社會功能的基礎,欣賞作品時觀者被作品中的內容感動,使之產生共鳴,才能達到其審美功能。中國畫的審美功能主要表現在能陶冶人的情操,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塑造。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往往是通過構圖、用筆、韻律、節奏及黑白灰關系來體現的,從古至今我國的繪畫史上有大量這樣的中國畫作品。比如齊白石的作品強調詩書畫印并用的形式美,強調以情寄景、以理觀景、以心觀景的原則。從中國畫重意、重情感的抒發、重外在形式美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中國畫自身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功能。因此,不難看出齊白石的作品具有強盛的生命力,符合中國畫社會功能的主旋律。然而一幅作品中,如果沒有了美,就必然是走向相反的方向,過于模仿西方、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當代中國畫作品中有種以丑為美的現象存在,畫家將其稱作“創新”,這種創新失去了“真”“善”“美”的意義,作品中的審美功能就沒有了。
四、娛樂功能
觀者在欣賞一幅內外兼修的中國畫作品時,會從精神上得到享受,審美上得到愉悅,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這就是中國畫的娛樂功能。大多數的觀者欣賞中國畫作品主要是為了享受、放松,中國畫作品通過作品的內容、色彩等方面使觀者直觀的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比起語言更具有直觀性。正如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畫論》中所說:“余觀古之登山者,皆有游名山記,縱其文章高妙,善于摹寫,極力形容,處處精道,然于語言文字之間,使人想象終不得其面目。不若畫之縑素,則其山水之幽深,煙云之吞吐,一舉目皆在,而得以神游期間,顧不勝與文章萬萬耶。”何良俊認為游記寫的再好、再妙、再細致,也不如繪畫形象、生動,這就是中國畫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娛樂功能的一種表現。
什么是自律論呢?在學術界雖沒有明確統一的界定,但都知道值得是音樂審美認識功能的一種方法。漢斯里克在《論音樂的美》中給音樂美作了一個定義。“音樂的內容是樂音的運動形式。”他認為音樂特有的美存在于樂音以及樂音的藝術組合中。與其持相同觀點的斯特拉文斯基認為,“就其本質而論,音樂是能表現任何一點什么的,不管它是一種情感、一種態度、一種心理狀態、一種自然現象或者其它什么,表現從來不是音樂內在的特點。”可見,自律論認為情感的表現不是音樂的內容,音樂美的存在與情感無關。它更多強調的是一種音樂的形式美,肯定藝術自身的“純潔性”。我國古代,嵇康在其《聲無哀樂論》中寫到,“夫天地合得,萬物資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為五色,發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濁亂,其體自若,而無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也就是說,他認為音樂是一種精神,就是所謂“無聲之樂”。天地產生萬物,音樂是萬物之一,也是由自然之“道”,即自然音,由天地的元氣所產生,因而它獨立于天地之間,有自己的自然本性,就和顏色、臭味一樣,是自然物的客觀屬性,并不受人的情感所制約,與人的哀樂是無關的。
二、他律論及其代表學者
音樂中的他律論和自律論一樣,也是音樂審美認識功能的一種方法。在西方,他律論主要是以因受黑格爾美學思想影響的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為代表。他律論認為制約音樂法則和規律的是來自音樂以外的東西,即人類情感。情感就是音樂的內容。情感的性質不僅決定著音樂作品的音響、結構、整體發展,而且決定著音樂的形式。它強調音樂的內容美,認為只有把精神內容表現于聲音,音樂才能提升為真正的藝術。而在我國,他律論比自律論出現要早。漢代劉向校先秦古籍得樂論23篇匯編成的《樂記》一書中對他律論思想就有了論述。在這部論著中曾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等的看法。它認為,人的哀、樂、喜、怒、敬、愛六種感情都會給其發出的聲音印記上情感的色彩,“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以緩;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它還描述了音樂是以什么樣的聲音表達出哀心、樂心、喜心、怒心、敬心、愛心六種人的不同心情的。它從“物——心——音——聲——樂”這一結構說明了“樂”的產生和實現過程,已接觸到音樂的本質在于表現人的內心情感這一音樂美學的基本問題。
在現代音樂美學研究中,簡直他律論的也大有人在。波蘭音樂學家麗莎認為:“音樂的內容是感情,而很少是喚起這些感情的那些現象本身。”原蘇聯音樂學家萬斯洛夫說“音樂是一切藝術中最接近抒情的”。并認為,承認感情在音樂中的特別重要的作用,就意味著同其他藝術相比,音樂在表現現實的全部多樣性方面,感情的表現更勝一籌。
三、對立統一的自律論與他律論
從上述可以看出,自律論與他律論是完全對立的兩種音樂美學思想。但在實際的音樂活動中是沒辦法完全把二者界線的。因為,音樂中即有來自音樂自身的結構邏輯,不受聽眾想象或聯想的影響,客觀存在于音樂作品中的內容成份(主要體現為音樂的物理音響的自然屬性)。也有帶有主觀色彩的內容因素(主要體現為音樂的情感思想的社會屬性)。音樂的內容也具有雙重性含義,向音樂的自然屬性發展,側重表現出自律論的特征;向音樂的社會屬性發展,則側重表現出他律論的特征。自律與他律只不過是音樂審美認識功能統一體中的不同認識方法而已。二者的認識誤區是由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認識方法所致。其中,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剖析音樂美學本體的重要理論契機。音樂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統一起來了,音樂的自律特征和他律特征的對立也就融合了,音樂審美認識功能的本體討論也就清晰、明了了。
參考文獻: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2012年度科研計劃項目“中國當代現實主義電影的認知功能研究”的最終成果(項目編號:Y201222915)。
長期以來,由于意識形態等歷史原因,我們對“現實主義”這一審美和創作原則的理解存有一些誤區,導致產生一種機械的、簡單化的認識――即認為現實主義創作就應當“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描寫生活。它的任務是無條件的、直率的真實”①。隨著歷史語境的變遷和藝術實踐的發展,這種觀點的局限性日益明顯。現實主義作為“藝術方法”,在性質上應與具體的藝術技法、技巧或是較為抽象的藝術觀念、美學風格區分開來。“藝術方法”是處于二者之間的――即在作品中呈現出藝術家的藝術觀念、美學風格等要素,但又不脫離技法實踐,因此不同于某種固定化、體系化的類似于“主義”“風格”“話語”的美學闡釋,而是基于二者的結合。同時,藝術方法通過藝術家不可重復的藝術實踐呈現出來,受到特定創造情境以及主體個性天賦、審美感受、創造能力等主觀和客觀上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因而它也是極具活力,始終處于變化、發展之中的。從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前蘇聯及東歐各國的現實主義電影、中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到第五代導演的歷史現實主義、新生代導演的新現實主義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現實主義“藝術方法”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紛繁復雜、日趨多元化的影像世界中,它不僅在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以及當代藝術的多維結構中不斷吸取著異質因素,同時也在不斷改變著自身的審美范式,完善著自身的話語功能,更新著自身的藝術技法,呈現出多樣化的視覺風格和影像方式。
2、實際應用中的形式美與功能美
2.1藝術設計中形式美的表現
在藝術設計中,相對于功能美來說,形式美更為抽象,功能美表現在外在形體中,而形式美卻是對具體設計產品抽象美的創造,主要表現為在創造產品過程中,物體自然屬性隨機組合或者有機組合產生規律的集中反映,這種美的表現不僅是體現在實際物體上的,還要從實體產品上感受其觀念的形成。從根本上來講,形式美的審美觀念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設計內容,除了需要保留設計產品本身的性格特點外,還要反映超越產品本身的審美含義。形式美的具體內容不僅包括了構圖形式,還包括了色彩、造型以及藝術技巧這三個方面,這三者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由他們共同組成了藝術設計中的形式美。產品要想脫穎而出,那么對形式美的要求也就應該越高。藝術設計產品的本質屬性決定著形式美的高低,首先人們觀察到的形式美表現為自然美,這種美屬于人們對形式美的初級認識,通過藝術技巧將自然美升級,表現為更為高層次的美,這種藝術技巧就是產品的設計與審美統一,通過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展現所要設計的內容,是功能美展現的藝術表現方式。
2.2藝術設計功能美的表現
功能美主要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審美感受,任何物體之所以產生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從最初的簡單造物到現在的科技造物,這不僅是設計產品功能應用的提升,更是產品設計產生功能美的過程。從一開始的應用造物,到現在結合藝術美進行的創造行為,無一不是對功能美的加工和提煉,這是一個漫長而悠久的發展歷程。一般人們對功能美的定義為產品完成人們對預定功能的需求即可,只要藝術設計與功能完美的結合,人們就會認為產品具有功能美。因此當人們在運用設計產品的時候就可以既滿足對產品功能的需求,又達到人們對產品審美的體驗。所以,在藝術設計當中功能美相比形式美要更具有功利性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人們使用設計產品的過程當中,使其感到滿足和快樂。從本質上理解,功能美其實就是人們在進行產品設計時目的性與規律性的有機結合,從而創造或者改造某些物品。
一、 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相統一的必然性
從歷史的發展看,不同時代的文化審美展現了不同時代的價值取向。裝幀設計設計由于統合了當代的工藝技術水平和審美意識,充分地展現出了現代社會的審美取向。從裝幀文化的起源到今天,裝幀的審美要求一直很受重視,只是因為時代因素和人們審美心理的不同,對裝幀設計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側重點不一樣。在過去人們生活水平很低的情況下,談不上對裝幀的審美需求,裝幀的文化功能得到突出的強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裝幀功能的要求發生變化,開始注重裝幀的審美功能,并隨著消費時尚的到來,對裝幀審美的需求日趨明顯。由于對裝幀形象審美功能的突出強調,出現了裝幀過度的現象,由此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的統一被提上日程。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閑暇時帶來的一種休閑時尚對讀者閱讀心理起到一定的影響。引起人們閱讀變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觀念因素對閱讀心理的影響。進入消費時代,追求時尚流行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心理需求,可是大眾對時尚的認知并不等于對藝術審美的認知。商家為了滿足這種心理,對書籍豪華包裝、過度包裝,而出版內容反倒不予認真對待,甚至錯字連篇的情況都有出現,在滿足讀者追求時尚心理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經濟目的。為了維護裝幀設計的長遠利益,實行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的統一就勢在必行。
其次,本民族因素對讀者心理的影響。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為當代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美學理論,然而,在當今裝幀設計中,在片面追求華麗的書籍形象時忽略了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加強對民族文化的挖掘是當今裝幀設計的重要任務。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裝幀設計中我們應該強化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的審美內涵,打進裝幀文化的國際市場。
再次,外界因素對讀者心理的影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人們的思想意識不斷提高,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在國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國家間的技術、藝術與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眾心理,讀者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審美水平不斷提高,對本民族裝幀文化的審美要求也隨之提高,在裝幀中除了注重書籍的實用功能,優秀的內容加上高品質的裝幀設計才能使書籍提高檔次,才能在世界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的統一有其實行的必要性。
二、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相統一的具體實施方法
對于一個優秀的裝幀來說,其形象的視覺認知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在當今社會,人們對美的需求越來越高,審美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要滿足讀者對裝幀形象的審美滿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
1、對裝幀字體的要求。在裝幀設計的各個元素中,字體的設計非常重要,因為字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感彩。如書法字體,造型變化豐富,筆墨韻味濃厚,隸書端莊古樸;行草飄逸自由;楷書穩重方正,合理運用藝術中的夸張變形的手法進行設計。體現出獨有的視覺效果。拉丁文字,經過字體的演變,所形成的風格更是多姿多彩,它們的功能、形式、審美不斷演化,滲透在裝幀設計中,成為了強烈的富有情趣和藝術感染力的設計語言,成為裝幀設計中最有價值的內容之一。同時讀者作為裝幀設計的首席評判者對字體設計也有一定的認識,對不同的字體設計產生的藝術感染力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字體的造型變化、結構變化、筆畫變化以及風格變化等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審美感受。讀者對字體情感的需求與分析成為裝幀字體設計能否被大眾認可的關鍵。隨著讀者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裝幀設計的審美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2、除了字體以外,裝幀設計各元素中色彩視覺審美力最強。豐富的色彩傳遞著各種不同的情趣,展示著不同的品質風格和文化魅力。 裝幀所使用的色彩,會使讀者者產生聯想,誘發各種情感,使閱讀心理發生變化。作為一個設計師,從書籍本身和讀者的角度來考慮裝幀設計的應用色彩,是十分明智的做法。隨著讀者的文化層次和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裝幀設計的色彩也由感性轉向了理性,對裝幀色彩審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必然會促進裝幀設計的不斷改進和發展。
3、裝幀的版式設計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已呈現版式互動的審美趨勢,版式編排也變得和文字同等的重要。由于人們在欣賞書籍版式時所產生的審美定勢,使不同風格的版式也被賦予不同的性格。兒童書籍中活潑單純的版式和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里嚴謹莊重的版式影響讀者的情緒是不一樣的。由于各種材料、肌理、顏色以及圖形的寫實或抽象,隨意或精細的編排都會在讀者心中找到自己的審美位置。
4、裝幀中材料的審美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裝幀材料的應用上也日漸豐富多樣化。除了各種特種紙張的運用,還有更多其他的材料,如木頭、布料、塑膠、金屬等等均納入了現代裝幀設計的行列中。使得書籍從視覺感官到觸覺感官均彰顯了不同的個性風尚,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書籍本身的結構感和質感,讓裝幀從單一化固有化轉型為多樣化和特色化,滿足了讀者的審美愿望的同時也提升了讀者的審美取向。
5、裝幀結構的審美表達。現代裝幀更多的把書籍視為立體的,這種立體結構是由許多平面所組成的。不僅從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書脊三個面,而且從外入內, 隨著人的視覺流動,每一頁都是平面的。所有這些平面都要進行裝幀設計,給人以美的感受。 有人用建筑藝術比喻書籍裝幀。建筑藝術 是空間藝術、靜的藝術,然而它通過布局,可以產生韻律,造成一種流動的感覺。裝幀也是如此,通過封面、環襯、扉頁,步步接近正文。 這一連續的欣賞過程,猶如在游覽中國的園林。進入園門,逐步引向深入,曲徑通幽。最后進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過插圖這扇窗戶,看到文字中所記載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動、環境等。這種由外入內不斷行進結構,則根據不同類型,不同體裁風格的書籍內容產生不同的韻律變化;或整體或通透或半遮半露,風格炯及。
6、對裝幀設計風格定位的要求。情感的(下轉第178頁)(上接第177頁)審美需求對裝幀設計風格又有直接的關系。隨著人類對個體情感的認知,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認識到設計的形式為情感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設計不能脫離情感,正如我們人無法脫離情感一個道理。對于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書籍裝幀設計來說,如何給書裝設計注入情感的審美力量,使書裝設計充分體現個性特征成為擺在當今設計師面前新的挑戰。
三、 審美要求與內容相統一的實際意義
裝幀的審美要求與內容相統一的現實意義,還要從裝幀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角度去理解,因為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才是理想的裝幀效果。裝幀形式主要運用裝幀設計的美學元素,利用形式美的法則集中體現出來。裝幀形式要準確表達裝幀內容的信息,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統一。所以書籍裝幀的設計,需要對被裝幀書籍內容的理解和提煉。比如我國的古典書籍中的線裝書,雖然形式比較簡單隨意,但從總體上來看,并非隨意為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設計的,從色彩調配、材料應用,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韻。而現代裝幀設計,因為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就不能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對于內容的表達如果一味地追求古典, 將使整個設計缺乏現代的審美情趣;一味地追求現代, 又將使古典文學書籍的裝幀缺少古典文學的味道, 也會偏離現代人對古典文學作品裝幀美的需求。當今對古典文學書籍進行裝幀設計,應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對書籍裝幀設計的審美精華,使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韻, 與現代的美學要求有機地融合。在整個總體設計上, 既不失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氣韻和意境,又能融合現代人對書籍裝幀的審美要求。審美要求與內容的統一,是書籍裝幀設計的需要。
考慮裝幀設計的審美要求,必須從形式美法則的角度去感悟它。形式美的內容如對稱與均衡、重復與呼應、節奏與韻律、對比與調和、統一與變化等等。裝幀設計的形式美的把握就是通過這些法則來完成。裝幀形式構成了書籍的整體效果,從而起到較好的展示內容的作用。
審美要求與內容的統一,是當代裝幀設計的發展要求,讀者的審美觀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裝幀設計的實用價值更加受到歡迎。適度設計成為當代裝幀設計的一種需求,迎合讀者的審美要求,就是迎合市場,是書籍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保障之一。因此,我們應該規范提倡適度設計與簡約設計的審美理念,進一步激發書籍與讀者之間的感情交流,這正是書籍形態變革的價值所在,也是裝幀審美價值的再體現。
參考文獻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38
1、功能的力動美及與技術美的關系
日本美學家竹內敏雄先生在他的《美學總結》一書中,用“和目的功能的力動性的表現”來詮釋技術美。功能的力動性又叫作功能的動態表現,即功能的合目的性活動所呈現出的功能效力的直觀形式。[1]功能的力動性是技術美的特征。技術美學是一門應用美學,是一門研究物質文化領域中有關審美形態和審美心理學的美學學科;技術美學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社會科學及技術科學相互滲透的一門交叉性學科。竹內敏雄先生提出的“功能的力動性”不論在動態產品中還是在靜態產品上都能夠表現出來:感人的英雄電影,激勵人們奮發向前;高聳的哥特式建筑,讓人們的精神無限崇高,在靜止的直觀形態上展示出充滿動勢活力的美的外觀。電影、建筑的美不僅體現在形式的美中,而且使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功能性的美,才是更加真實的。事物功能性的生成,首先是應該符合自然規律的――善是真的形式。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同時帶來了包裝業的巨大變化。18世紀,工業革命為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革命,大批量機械化生產取代了手工業的操作和小作坊生產,很快這種生產模式應用在了包裝產業中。到了20世紀初,隨著材料工業的制造和印刷業的迅猛發展,包裝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現今社會,無污染無公害的新型材料被提出,這不僅是社會的合目的性即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而且也是對自然規律的一種尊重。
包裝產品的產生要經過幾個階段,準備階段――設計階段――生產階段。設計師并非簡單地完成形式的設計,而是要基于包裝的功能性,設計出具有符合功能的力動性的商品。
2、包裝設計中的功能的力動性分析
在一個產品的包裝中,包裝產品既對立與產品本身,又是產品的一部分,因為包裝肩負著保護功能、方便功能、促銷功能。[2]包裝的形態設計要符合以上三種功能,包裝的形態主要包括:形狀、結構、材質、文字、色彩等。這些元素主要依據產品的性能及使用者來進行設計。一個成功的包裝設計并不完全體現在造型的審美價值上,更主要地在于包裝使用時所表現的動態特征和功能的合目的性上,在于它所體現的創造性地運用自然規律而帶來的與人的活動方式上的和諧關系之上。正因為這樣,技術美使包裝不再停留在冷漠的機械產物時期,而成為富有人情味的人類生產活動。
下面將舉例說明包裝設計的力動性,(如圖2-1所示)這是一款包裝設計,它非但是一個藝術上的杰作,而且在技術上也是一件優秀的作品,它的合目的性成為合乎使用規律性的前提。Packaging Lamp燈的配件安置于一個臺燈型的紙漿包裝模內,而這個紙漿外包裝最后就成了燈罩,這樣使用過程中就沒有材料的丟棄。在這個過程中燈具的包裝設計,實現了燈具功能的合目的性:保護產品的作用,紙漿做成的包裝在運輸中能很好地保護燈不受到損壞;方便消費者使用的功能,在此包裝中消費者很方便就能把紙漿從包裝變為燈具的一部分;促銷產品的功能,這件燈具的環保性能就能成為它的熱銷點。在實現了燈具功能的合目的性的同時,它同時實現了合自然目的性:減少了材料的丟棄就是減少了能源的浪費。
包裝功能的改變直接反映著社會需求的改變。例如,如今的包裝設計中包裝的功能除了保護功能、方便功能、銷售功能以外,又多了環保功能。它使得包裝的力動性發生了變化,具體體現在材料的質感、結構與形式的功能性、功能的合目的性、產品與環境的和諧等方面中。
3、現代包裝設計中技術美的表現
人們對于自然規律的認識是功能的、具有探索性的,社會的發展是基于人類對社會的認識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古代社會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很少,無法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宗教就在這種基礎之上形成。[3]那時上層建筑的形成是主觀的,人類以思維想象來解釋自然現象,所以自然現象被擬人化。伴隨著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人類的思維意識提高了,人類的創造力也提高了。思維和社會的發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到了技術美學。
3.1材料的質感美
材料是構成設計產品的物質基礎,也是構成包裝產品的外觀質地的決定因素。材料根據生成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這兩種不同的材料給人不同的情感感受,天然材料如木、石等取自大自然,使人倍感親切。而人工材料,大都是人工制成,具有造價低廉的特點。現代設計中的包裝設計,在材料上越來越講究環保節能。所以雖然天然材料可以增加設計的籌碼,但是面對資源日益緊缺的形勢應該盡量合理適度地利用資源,為節能環保盡一份力。
3.2 結構與形式的功能
系統論的思想中說功能取決于結構,一種結構能否實現人們所希望的功能,就是結構的功能性問題。功能的力動性主要以產品的物質功能為前提,也就是說包裝的結構要具有最佳的保護功能、使用功能、促銷功能以及環保功能。包裝產品的外觀形式是產品的完成形態,它也應具有相同的功能性,也是功能的力動性的直接條件。
3.3 功能的合目的性
功能的合目的性指人的創造物所承擔的歷史責任性,合目的即是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目的,這個規律又是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功能的合目的性符合并表現了人類活動的經濟原則,即以最小的體力、腦力和時間消耗取得最大的使用效果。這種功能的合目的性只有通過技術產品的使用才能充分地表現出來。比如,工業化的進程促進了包裝的大批量生產,節約了人力、物力,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即不會不符合標準又不會耽擱時間,由此促進了包裝產業的迅猛發展。
3.4 產品與環境的和諧
包裝產品總是在一定環境中使用的,主要在商場、超市等環境下使用,也會在自然環境中使用,產品與環境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產品的銷售環境與使用環境。基于對銷售和使用環境考慮的產品包裝設計才符合人們的需要。
結語
包裝設計不僅僅具有藝術的特性,而且也具有技術產品的特性。技術美使工業產品脫去了冰冷的外衣,拉近了與人的距離。從而使得人、社會、自然更加的融洽和諧。包裝設計中材料的質感與時代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技術美與材料質感的聯系、結構與形式功能統一、功能的合目的性、以及產品與環境的和諧都是功能的力動性在包裝設計中的重要表現。
參考文獻
[1] 徐恒醇.技術美學原理[M].北京:中國科學院印刷廠印刷.1997:52.
[2] 靳埭強.中國平面設計(五)包裝設計[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226.
[3] 張憲榮. 設計符號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59.
藝術的功能是有著一種力量,一個人的思想能有利地影響到別人的力量。就是說,一個藝術品通過眼睛與心靈傳達到欣賞者的內心,當這些與他們內心所渴望的某種感情產生共鳴時,即可發揮其藝術價值。在平面設計上,這種力量就是使整個設計有活力、有靈性,使整個色彩、構圖飄動起來,并產生一股巨大的精神力。
一、藝術的認識功能在平面設計中的展現
藝術的認識功能在平面設計中所表現的是被欣賞者用一種情感范疇來體驗的。而這種體驗是依靠設計作品中所表現的感情和欣賞者自己的聯想來實現的。這就要求設計師具有這樣一種欣賞能力,即通過自己的認識,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評價,將自己貫注于自身的情感。
在平面設計上,所有線條、結構的變形、顛覆,其目的都是重新產生一種秩序。作品的內涵要讓讀者呼喚出來,而不是硬塞給讀者。任何一件平面作品如果只是膚淺地表述文字的意思,就會流于庸俗和淺白,內在的精髓是需要人們去用心體會的。藝術反映社會,而設計來源于社會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日本平面設計之父一福田繁雄語:“談及我的平面設計工作,第一時間可以想到的就是進行‘視覺溝通’的構想和創作。”筆者認為,這個視覺溝通是需要通過一定的認識,繼而產生精神共鳴的。例如,福田先生1975年設計的“1945年的勝利”這張海報,就采用類似漫畫的表現形式,描繪一顆子彈反向飛回槍管的形象,傳造出一種間接、詼諧的圖形語言,諷刺發動戰爭者會自食其果,含義深刻。這張紀念二戰結束30周年的海報設計,獲得了國際平面設計大獎。其設計作品中的這種幽默、風趣,均能帶給觀者一種視覺愉悅。
二、藝術的教育功能在平面設計中的體現
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而美德“是由教育來的”。藝術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文化種類的教育功能,看看西方對藝術教育的注重也可理解藝術教育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專門在著作中論述藝術教育的功能和意義。藝術的教育形式往往是含蓄的,是以引導人以更深層次的思考方式來獲得認知和感悟的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解讀,得到善的啟迪教化,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起思想、情感、理想等心理變化,從而達到道德上的教育作用。
平面設計的教育功能,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藝術的創作和鑒賞活動,逐步培養人們美好、和諧的情感和心靈,實現理想人格的建構,從而進一步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素質和社會發腱,這既是藝術的教育功能,也是設計的教育目的。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如水污染、空氣污染和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右圖這幅哭泣的面孔,正是平面設計的手段,使人們意識到中國豐富的生物資源所面臨的威脅。
三、藝術的審美功能在平面設計中的體現
藝術的審美功能是指通過藝術創作和鑒賞藝術作品,藝術家和欣賞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人、生活、社會、世界以及歷史等。“就對現實的認識活動來說,藝術創造是藝術家對現實的直接認識,藝術欣賞是通過藝術作品對現實的間接認識。”審美功能是藝術最本質而又最普遍的功能,它使人在審美享受和審美愉悅的中達到培養和發展美感,形成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和陶冶性情與人格的作用。
平面設計范疇中的包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與審美共存的形態,實際上就是運用時尚的審美表現手法讓人們在舒適的使用過程中還能夠充分感受到它所繼承和發揚的傳統文化。今天的包裝設計對文化和審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包裝設計的審美,找出文化與審美的碰撞點,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包裝設計中審美功能的精髓所在。
四、藝術的超越在平面設計中的體現
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擺脫人生的根本煩惱和痛苦有兩條出路:一是逃往藝術之鄉,將世界看成是一種美學現象;一是逃往認識之鄉,世界就成了實驗室。藝術的超越是指藝術能使欣賞者擺脫審美客體的束縛,超越到一個無比自由的無限的生命空間。其對于藝術創作而言,則是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擺脫世俗的名利,生活的繁瑣,進入身心兩忘的境界。對于藝術欣賞來說,藝術具有超越性的審美娛樂性,人們在美的體驗中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悅。
而藝術的超越在平面設計之體現是多方位的。就平面設計欣賞來說,設計具有審美的娛樂性,人們在美的體驗中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悅。平面設計種類之所以豐富多樣就是為了滿足人們不同的審美和娛樂需要。在平面廣告中,可以運用幽默來增加趣味性,幽默是指在廣告作品的創作中,通過運用饒有風趣的情節、巧妙的安排,營造二種充滿情趣、耐人尋味的意境,強化了圖形的直接目的,使受眾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信息。
藝術的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超越之間的關系,正如藝術中的真、善、美三者之間的關系一樣,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我們應當將四者統一起來理解和認識,藝術的一切社會功能都是建立在藝術審美價值的基礎上的,以審美為前提,這也是藝術功能不可替代的根本原因。藝術的認識功能不同于科學上的認識功能,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功能等等。正是由于這一切功能都是通過作用于人的精神領域,使人獲得的是精神上而不是物質或生理上的審美享受。而平面設計這一活動。將藝術的社會功能體現無疑,作為設計師的我們期待兩者更好地融合,以期設計作品達到藝術品一樣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王朝聞:《美學概論》.北京.人民出版杜,1981年,第298-299頁.
2.[蘇]鮑列夫.《美學》.喬修業.帶謝楓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第225頁.
3.高等藝術院校.藝術概論.編著組.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