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1 09:59: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口腔護理宣教內容,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在幼兒期口腔保健的意識增強,與外界環境接觸的同時幼兒期的孩子語言接受能力逐步提高,他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也在不斷發展,孩子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心理易出現一些問題,口腔保健將伴隨孩子的一生,在口腔護理中,如不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容易造成孩子對口腔治療的誤解。2001年5月開始進行完全規范的幼兒口腔健康教育,根據幼兒的特點采取“反復、按需、適時、回示、隨訪”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4月收治的患兒(為規范健教開始之前)選取66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39例;平均年齡3.1歲;以2011年5~8月收治的患兒(為規范健教開始之后)選取72例為觀察組;其中男31例,女41例;平均年齡2.9歲;均為齲齒患兒。兩組患兒的年齡、智力、及陪護的認知水平大體相似。
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一般宣教法,內容包括介紹疾病的癥狀,觀察要點及護理的方法和目的。宣教從入院開始,隨意選擇宣教的對象和時機。觀察組采用規范的健康教育宣教法。由專管護士負責收集患兒的資料,并且和其他班次的護士保持宣教的連續性,同時注意以下幾點:①加強對陪護的宣教:處于疾病困擾的患兒,既需要陪護的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陪護的健康觀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直接影響到患兒,陪護對學習的反應也會影響患兒學習的積極性,患兒治療結束后在家庭生活中更易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②適時宣教:在患兒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進行重點宣教,內容有科室的專管護士、環境、醫生等內容。③按需宣教:護士利用講故事和做游戲來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教患兒口腔保健的兒歌,表現好的孩子可以發放禮物,以茲鼓勵。④反復宣教:護士要反復多次講解示范,一直到掌握。⑤回示宣教:對于一些技能型知識,為了讓陪護真正掌握,在講授后讓其演示。⑥隨訪宣教:對治療結束后的患兒進行回訪,了解在治療期間獲得健康知識是否能夠持久掌握及在日常生活中能否遵循健康指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同時解答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對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跟蹤評價。
評價標準:①患兒配合率:患兒雖然有些哭鬧但是經過教育和勸解,能夠配合醫護完成各項治療。②陪護接受宣教內容的有效率:重點以口頭詢問的方式了解陪護對宣教內容的掌握程度,以陪護能夠流利敘述宣教內容的>70%為合格。③陪護對護士綜合滿意率:以回訪的方式調查患兒陪護對護士服務態度,溝通技巧、技術水平、宣教內容進行綜合的效果評價。
結 果
兩組患兒接受健康教育有效率比較結果,見表1。
討 論
在上述表中能夠清楚地顯示出觀察組健康教育方法對提高患兒的配合度和陪護接受教育的有效率明顯地提高,在提高陪護的認知和解決疑問的基礎上使患兒的配合度提高,能夠使患兒較好地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實施,五項宣教內容起到了相互交織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在原宣教內容不變的基礎上,規范的宣教內容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提高家屬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的程度,使其服從醫療護理治療的依從性,能夠促進患兒早日結束治療。
特別是現在社會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在孩子的幼兒時期,認知自我的能力在逐漸增強,喜歡用否定的言語來滿足自己獨立自主的需要,任性的能力達到高峰,需要強化正確的邏輯推斷能力來幫助孩子的成長。在治療的過程中護士要學會運用治療性的各種圖書、電視、游戲來傳授保健知識,提高醫院的整體護理質量。回訪的內容除了繼續跟蹤孩子的習慣,還要向家長傳授一些早期教育出的方法和內容,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
口腔健康教育要不斷地豐富和飽滿自己的內容,做好這項工作對促進患兒的口腔健康,糾正幼兒期的口腔不良習慣及更好地改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果:學生的考核成績、對帶教教師滿意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結論:采用目標教學法可提高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
關鍵詞:目標教學法護理實踐護理實習生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25-01
作為護理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臨床護理帶教對培養護理實習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其理論知識水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為了提高我院普通外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我科從2010年開始實施目標教學法。所謂目標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和主線實施教學的方法,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目標為主線的教學方法[2]。經過實踐證明,使用目標教學法進行臨床護理帶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帶教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現匯報如下。
1資料
對2010年至2011年在我科實習的兩個學校(昆明醫學院護理學院、云南省中醫院學院護理系)63名護理本科實習生(其中女生58人,男生5人)使用目標教學法進行帶教。帶教老師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有豐富臨床經驗,護師以上職稱,有5年以上帶教經驗且有較強責任心。
2方法
護生入科后由總帶教老師帶領護生做入科宣教,宣教內容包括:科室的基本情況、科室主要人員、科室病種介紹、帶教老師基本情況、介紹病區環境、科室規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職責、出科考核的要求。為護生做普外科常用技術操作的示教。由護士長和總帶教老師進行專科小講課。
2.1制定教學目標:制定普外科臨床護理教學目標。
2.1.1基本知識教學目標:讓護生自行學習普外科常見病的基本知識,包括疾病概念、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要點,護理評估、診斷、目標、措施、評價及健康教育。
2.1.2基本能力教學目標:每位護生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分管3位病人,利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帶教老師要嚴把質量關,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天在帶教老師的帶領下獨立完成一定數量的技術操作,包括3次靜脈輸液技術、2次深靜脈置管的開封管技術操作、2次腹腔引流管的護理操作、2次持續胃腸減壓的護理操作、3次生命體征的測量及繪制三測單、10次配液操作、10次更換藥液操作、2次口腔護理及尿道口護理、對所管病人進行病情觀察并進行護理記錄單的書寫、準確執行醫囑、進行健康宣教。每位護生在我科實習期間至少進行1次大量不保留灌腸技術操作,1次更換深靜脈置管敷貼。
2.1.3思想教育目標: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嚴格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為病人提供整體護理,用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為病人提供滿意服務,在工作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2.2實施教學目標:每位護生由一位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帶教,帶教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計劃。
2.3評價教學成果:每天由帶教老師針對教學目標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靜脈輸液技術成功率為多少,進行不成功的原因分析、深靜脈置管的開封管技術操作手法是否正確、腹腔引流管的護理操作方法是否正確、持續胃腸減壓的護理操作是否正確、生命體征測量是否準確,三測單的繪制是否符合要求、配液操作方法是否正確熟練、更換藥液操作方法是否正確熟練、口腔及尿道口護理方法是否正確熟練、對所管病人病情觀察是否到位、護理記錄單位書寫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夠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健康宣教內容是否正確完善。帶教過程中隨時進行提問,了解護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及掌握程度。實習期間總帶教老師經常與護生談心及時反饋信息,根據護生反饋對帶教內容及計劃做出調整。出科前由總帶教老師進行專科理論、基礎護理操作、專科護理操作考核,組織護生進行專科小講課,并征求護生對帶教情況的意見,以無記名的形式填寫帶教教師滿意度調查表。
3結果
通過實踐證明,目標教學法使帶教老師和實習同學都有了明確的實習目標,有利于老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使實習同學有被重視的感覺,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其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學生的考核成績平均為88.32分,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14分。帶教滿意度為98%,比去年同期提高5%。
4討論
采用目標教學法可提高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為護生提供了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有利于護生今后進入工作崗位后能較快適應工作環境,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
1 病歷介紹
病人,男,26歲。于2006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兩周前和他人發生矛盾被打傷,當時無頭疼、惡心、嘔吐、無昏迷及二便失禁,CT檢查示左額也占位病變,MRI示左額、大腦廉旁各有一占位病變,行腦血管造影又發現左大腦前動脈動脈瘤,既往體健,為進一步治療收入我院。6月15日在全麻下行左大腦前動脈動脈瘤夾閉術、顱內多發腦膜瘤切除術,手術順利,術中出血約500ml術后轉入重癥監護病房,術后第二日查體:患者神志清楚,頭部傷口敷料干燥,留置硬膜外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體約200ml,四肢肌力Ⅴ級,語言流利,吞咽正常,給予抗炎、抗血管痙攣、止血、營養神經等藥物治療。6月17日拔除硬膜外引流管由重癥監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2 護理
2.1 創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滿足生活需要
保持病室環境衛生,空氣清新,減少探視家屬人數及不必要的噪音,全麻清醒后抬高床頭15~30度以減輕術后腦水腫,保證充足睡眠。
2.2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注意傷口情況
根據患者病情給予24小時床旁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狀態,血壓波動,定時觀察瞳孔大小、形狀及對光反射情況。注意患者頭痛情況,患者于6月19日主訴頭痛劇烈急查CT是腦水腫給予脫水藥物治療,嚴密觀察頭部敷料是否干燥,有無滲血、滲液,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及時記錄病情變化。
2.3 加強衛生宣教減輕焦慮、恐懼心理
患者及家屬來自外地農村對醫療知識知之甚少,對于術后患者能否同正常人一樣生活顧慮較大,表現出明顯焦慮、恐懼心理。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請醫生講解手術是挽救生命重要手段,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時的處理,在積極治療后會逐漸好轉,使患者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信念;另一方面在交談時注意說話的語氣、語調,多使用安慰性語言,讓患者有安全感和被關注、被支持的感覺。責任護士及夜班護士在每次巡視病房和進行操作的前后,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根據患者的顧慮、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要點及衛生宣教內容;叮囑患者避免過度緊張或興奮、恐懼、激動等不良情緒變化,保持身心平靜,避免因情緒變化而引起的血壓波動,誘發術后顱內出血。
2.4 藥物治療的護理
2.4.1脫水藥物的觀察
針對患者病情給予20%甘露醇250ml脫水治療,使用前注意觀察藥液有無結晶,選擇粗大血管及大號針頭快速輸入,要求在20~30分鐘內輸完,定時定量,不得隨意更改,藥液中不得加入其他藥物,注意觀察病人的用藥反應,如意識、瞳孔、生命體征、頭痛的變化及有無眩暈及視力模糊等,準確記錄出入量,尤其是尿量觀察脫水效果,注意監測電解質水平。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教指導,以取得配合。
2.4.2緩解血管痙攣藥物的觀察
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給予尼莫同0.6mg/h持續泵入緩解因血管痙攣引起的頭痛,尼莫同對血管的刺激性較大,因此在泵入過程中要注意穿刺除局部皮膚情況,防止藥物外滲,保證準確泵入。注意患者血壓波動,傾聽主訴。
2.5 基礎護理
2.5.1 飲食護理保證每日的飲水量1500~2000ml,給予半流質易消化的飲食,保證每日的入量,準確記錄進食量。
2.5.2 口腔護理為防止口腔炎或黏膜潰瘍的發生⑶。每日用漱口液清潔口腔兩次,進食后用清水漱口。
2.5.3 皮膚護理每日用濕式掃床法清掃床單位兩次,床單位有潮濕污跡時及時更換,以減少對皮膚的物理刺激。鼓勵患者勤翻身,可每隔2h協助患者翻身一次,注意動作輕柔。
2.6 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讓他們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方法手術后的注意事項等,以減輕患者及家屬的恐慌、焦慮的情緒,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總之,顱內動脈瘤合并顱內多發腦膜瘤的患者臨床極為少見,而此類患者的護理對臨床護理提出了較高要求,特別是術后護理,要求醫護人員在了解疾病、手術將關知識的同時進行嚴密的術后監測、護理,并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宣教。
參考文獻
[1] 馬廉亭.微侵襲神經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422~428.
結論 本病沒有針對病因的特效治療,只有通過提高患兒的免疫力及對癥治療并且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及衛生宣教。
【關鍵詞】 手足口病;皰疹;傳染病;護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以發熱、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少數患兒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干腦炎和心肌炎等[1].個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持續高熱,惡心、嘔吐,繼而引起神志改變,全身弛緩性麻痹,導致死亡。
1 臨床資料
2009年7月至12月臨猗縣人民醫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210例,并發腦炎及無菌性腦膜炎的共35例,并發心肌炎的5例,年齡多為1~3歲嬰幼兒,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轉上級醫院治療,其余患兒均病情痊愈或好轉出院。無死亡病例。病程一般為5~10天,最長15天。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剛入院的患兒及家屬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對醫院環境陌生,又要進行隔離,往往不知所措,患兒哭鬧不安,這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向家長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環境、消毒、疾病的轉歸情況、流行情況、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等一一告知。對患兒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并進行動撫及鼓勵賞識,比如夸獎孩子勇敢、干凈,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以取得治療上的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復。
2.2 發熱的護理 部分手足口病患兒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大多數患兒體溫約在37.5℃,精神狀態良好,玩耍正常,這時可通過讓患兒多飲熱開水,用溫水擦洗全身,實施物理降溫。個別患兒物理降溫效果較差,體溫居高不下或繼續升高者,除繼續進行物理降溫外,應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包括解熱藥尼美舒利口服,或者消炎痛片劑研碎后保留灌腸,灌腸時患兒臀部應適當墊高,插管深度應在10~15cm,拔管后輕輕擠壓處,以利藥物吸收。根據患兒的配合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加強病房巡視,觀察降溫效果,醫學|教育網整理因發熱時間過長或體溫過高,導致患兒精神和體力都相對較差,應注意讓患兒臥床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注意營養及液體補充。
2.3 口腔護理 我科收治的210例患兒中,有將近50%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損害,表現為口腔內出現4mm大小的水皰樣黏膜疹,邊緣充血,可分布在上顎、兩頰、口唇、舌體等處2~3天后破潰形成潰瘍,潰瘍所致疼痛明顯,患兒往往進食困難,精神狀態差,煩躁不安,易流口水。家長容易著急,此時應鼓勵家長多給患兒飲水,保持口腔清潔,加強口腔護理,每次進食前后,囑患兒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已有潰瘍者,可給予西瓜霜噴劑局部噴霧,以消炎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我科收治患兒中,潰瘍面多在2~3天后逐漸愈合。
2.4 皮膚護理
保證患兒衣服、被褥清潔,天氣好時拿到太陽下暴曬,以達到消毒目的,衣服要寬大、柔軟,床鋪平整干燥,盡量減少對皮膚的各種刺激。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物理降溫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皰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膚可涂抹抗生素藥膏或爐甘石水劑;臀部有皮疹時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潔,便后用溫水清洗,避免皮疹感染。
2.5 休息與飲食護理
輕癥患兒注意在病房休息,不要隨意外出,重癥患兒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需要抱起喂奶時應平臥抱起,盡量減少頭部上下活動。因腦炎患兒可引起頸部肌無力,不能拖起頭部,協助并指導家屬給孩子正確喂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病房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配以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對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脫水、酸中毒者,要給予補液,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由于手足口病具備消化道、呼吸道、接觸傳播等多種傳播途徑,要求患兒飯前便后一定要洗凈雙手,所用的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并專人專用。不要讓患兒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大人在接觸患兒前后也必須洗凈雙手。住院期間大人及患兒均不能接觸其他健康小孩,因為大人由于抵抗力強不會發病,但他屬隱性感染者,可在接觸其他健康小孩時間接傳播給其他孩子。因此,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6 并發癥的護理
手足口病容易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并發癥,及時發現并早期診斷至關重要,肢體抖動是合并腦炎的最早表現,一旦發現患兒出現肢體抖動,惡心、嘔吐、高燒應立即通知醫生,并告知家屬讓患兒臥床休息,頭部偏向一側,盡量減少患兒頭部活動。在用藥的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若患兒出現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口唇發紺、精神極差等癥狀,且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多為病毒性心肌炎或肺炎的臨床表現。應配合醫生緊急搶救治療。
2.7 用藥的護理
由于手足口病為病毒感染性疾病,臨床上無特效抗病毒藥,輕癥患兒若自身免疫力強,可通過口服一般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及板藍根顆粒多能治愈,對于重癥患兒及免疫力差的患兒,除應用一般抗病毒藥外,免疫球蛋白的應用在提高患兒免疫力及促進病情的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發腦炎的患兒可遵醫囑應用20%甘露醇、速尿、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輸注甘露醇應30min內快速輸完,輸注過程要密切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疼痛,發現外滲時應及時更換輸液部位,避免引起局部皮下組織壞死,酌情應用鎮靜劑,使腦細胞得到休息促進恢復。并發心肌炎的可加用果糖、維生素C、ATP、輔酶A、輔酶Q10等營養心肌藥,由于小兒用藥劑量小,藥物敏感性強,在應用甘露醇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及尿量,因為甘露醇屬脫水劑,用量過多或用藥時間過長,都可引起患兒精神不振、乏力、尿量減少等脫水癥狀,一旦患兒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調整用藥。
2.8 出院指導
由于手足口病為傳染性疾病,患兒出院后仍須居家隔離一周并注意飲食衛生,且部分患兒為好轉出院,出院后仍需繼續服用抗病毒藥一周,一周后來院復查血常規,若患兒出院后出現皮疹復發、肢體抖動、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提示病情加重,應立即來院就診,我院出院患兒中,無一人復發。在電話隨訪過程中,患兒家屬對我們的治療效果給予肯定并感到滿意。
2.9 靜脈留置針護理
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腹腔鏡手術開始日漸普及,作為一種新型的手術方法,其在婦科的臨床治療上得到廣泛應用。在對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的同時,因術前術后涉及的風險因素較多,因此醫護人員還需要加強護理工作的落實,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保證患者的預后[1]。本院對收治的5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實驗組實施舒適護理以及健康宣教,效果理想。詳細臨床報道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為(43.2±5.3)歲。病程為6~20個月,平均病程為(11.1±4.3)個月。其中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13例,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24例,腹腔鏡下卵巢腫物剝除術13例。隨機分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包括年齡、病程以及疾病類型等,均相仿,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臨床上主要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舒適護理以及健康宣教,詳細內容如下所示。
1.2.1舒適護理
1.2.1.1術前舒適護理 ①環境護理:術前需要為患者構建舒適的病房環境,保持病房安靜和衛生,消除噪聲污染,合理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結合患者個體化差異對病房設施進行擺放和設置,加強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并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鼓勵患者看書和聽音樂,保持情緒的穩定;②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對腹腔鏡手術缺乏了解和認識,心理上難免存在緊張、焦慮以及恐懼等負面情緒,導致患者預后受到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對患者說明手術的流程、優點、作用等相關內容,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和依從性。另外,部分患者因疾病導致對治療喪失信心,護理人員需要積極鼓勵患者,向患者介紹疾病的手術治療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
1.2.1.2術后舒適護理 ①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術后患者密切觀察,對患者實施心電監護以及低流量吸氧,從而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對患者穿刺孔進行觀察,存在滲血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輔料更換。腹腔鏡術中氣腹的構建會導致二氧化碳殘留在機體內部,對患者雙側膈神經造成了刺激,導致患者術后出現肩部酸痛以及膈下肋間脹痛等并發癥,因此術后需要給予適當的按摩以及理療燈,去枕平臥6h后將調整為半坐臥位,從而減少患者的不適;②生活護理:臥床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不適和不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做好護理工作,包括消除口干、出汗等給患者帶來的不適。禁食過程中需要采用吸水管進行漱口,從而減少咽部的不適感。對患者實施口腔護理、皮膚護理以及會陰護理,從而減少患者的不適,并鼓勵患者適當飲水和進食,盡早下床進行活動,從而改善腸道功能,預防便秘以及尿潴留。
1.2.2健康宣教 宣教的途徑可以通過電視、錄像、手冊以及宣傳欄等,通過對患者說明手術室環境、手術設備、醫師、護理人員等宣教內容,從而使患者及時了解,消除內心的顧慮。并對患者說明手術的方法、術中配合、術后效果、術中事項以及術后事項等,從而使患者盡早做好心理準備,減少手術過程中的應激行為。對患者飲食加以指導,鼓勵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以及高維生素的食物,注重清淡飲食,嚴禁煙酒以及刺激性食物。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滿意度進行觀察和比較,其中滿意度主要采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統計,滿意程度主要包括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統計學意義以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25例患者共有1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4%;實驗組25例患者共有5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0%。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25例患者共有18例患者表示滿意,有7例患者表示一般,有0例患者表示不滿意,滿意度為100%(25/25)。對照組25例患者共有12例表示滿意,有6例患者表示一般,有7例患者表示不滿意,滿意度為72%(18/25)。
可見,實驗組的患者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2],其主要以整體性、創造性以及個性化為特點,通過針對性護理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機體達到最舒適的狀態,將不適感控制在最低。而健康教育則是以提高患者認知為目的,通過多種途徑讓患者了解和認識疾病和治療的相關內容,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3]。本院對50例患者實施分組干預,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舒適護理以及健康宣教護理,結果顯示其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對照組更少,這是因為舒適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的介入,對患者預后的風險事件進行了控制,并通過宣教提高了患者認知,促進患者的配合,從而減少了并發癥發生。另外,研究顯示實驗組的滿意度相比對照組更高,這是因為舒適護理和健康宣教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提高了患者舒適感,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杜建紅[4]在研究中15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162例觀察組患者增加舒適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照組低,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這與此次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舒適護理以及健康宣傳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干預,效果明顯,值得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趙瑞婷.婦科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1,4(32):123-124.
2010年―2013年收治老年白血病患者65例,其中女23例,男42例,平均年齡68歲,針對患者的自身情況及治療方案進行綜合評估,制定出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健康宣教計劃,對于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采用口頭教育與示范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對于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患者,采取口頭指導與健康教育處方相結合的方法,并由高年資責任護士按PDCA護理管理程序組織實施,并貫穿患者住院全過程。
2 健康教育內容
2.1心理指導:
2.1.1診斷早期老年患者的心理指導:
診斷白血病初期,大多患者及家屬不能接受,都會出現悲觀、絕望等的不良消極情緒。由于老年特異的生理、代謝、內分泌等功能的變化,再加上社會地位的變化,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現異常心理[2],擔憂顧慮較多,擔心年齡大不能耐受化療,花費高等問題,患者和家屬會糾結于是否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針對這一期的患者,我們應該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耐心傾聽,鼓勵患者及家屬的訴說,找出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如列舉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建立患者間的交流平臺,解除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提高治療信心。
2.1.2治療過程中的心理指導:
由于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知識的缺乏,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很容易產生焦慮心理[3],患者會擔心藥物副作用,以及藥物副作用帶來的一系列不適癥狀。針對這一期的患者,我應有針對性進行疏導,告知患者疾病及治療的相關知識,以及應對化療副作用的方法,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減輕藥物相關副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康復。通過健康教育和白血病知識的普及教育,使老年患者對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大部分患者都能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4]。
2.2飲食指導:
因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差,在加上化療藥物致惡心、嘔吐等反應,均會影響患者正常飲食,所以應指導患者飲食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堅硬難消化的食物,注意色、香、味搭配,飲食均衡。此外飲食指導還應兼顧基礎疾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注意飲食搭配,限制熱量及含糖食物的攝入。如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應限制鹽及脂肪的攝入等。責任護士應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幫助患者制定出適宜患者的飲食計劃,并邀請患者共同參與飲食計劃的制定,以保證飲食計劃的有效落實。同時還應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及血象及時調整飲食計劃。
2.3休息與活動指導:
老年患者多體質虛弱,應指導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活動,特別是化療后骨髓抑制期:嚴重貧血及血小板低下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待患者一般情況好轉,血象恢復后,可適當活動,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適宜活動計劃,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出現胸悶、心慌等不適為宜。另外還應加強患者安全防護,指導患者改變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單獨入廁、外出等,以防出現跌倒、墜床等意外傷害。
2.4用藥指導:
白血病患者的治療方案都會根據患者的免疫分型及形態學檢查結果,再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于老年白血病這個特殊群體更是如此,責任護士應和床位醫生及時溝通,了解治療方案,并根據患者的治療方案做好相關用藥知識宣教,告知患者藥物的名稱及作用,用藥的注意事項、副作用及應對方法。指導患者應用化療藥物期間應多飲水,避免進食高嘌呤的食物以減少減少腎毒性以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提高治療效果。
2.5血管管理:
老年患者本身血管彈性差,易損傷,再加上化療藥物可以引起靜脈炎及局部組織壞死,所以對于老年白血病患者,做好血管管理尤為重要。有效的靜脈保護一方面可以減少血管損傷,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反復穿刺及藥物外滲帶來的痛苦,有效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所以應根據患者情況及治療方案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靜脈通路。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要求給予應用靜脈輸液港、PICC導管或外周靜脈留置針,并根據患者選擇通路情況做好相關知識宣教及管路的維護,減少血管損傷。對于應用外周靜脈治療的患者應做好血管使用計劃,有效保護血管。特別是化療藥物輸注過程中,責任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血管情況,確保輸液通路通暢,告知患者減少輸液測肢體活動,以免化療藥物外滲,以保證靜脈通路安全有效。一旦發現外滲及時正確處理,把損傷降至最低。
2.6預防感染:
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特點決定,本身抵抗力較差,再加上白血病細胞及化療均可導致患者粒細胞缺乏,易并發感染。感染已成為影響老年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緩解和預后的主要因素[5],所以對于老年白血病患者來說,有效預防感染尤為重要。做好病房的每日紫外線消毒及定時開窗通風外,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舒適,還應妥善安置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吹對流風,以防受涼感冒。另外還應加強患者口腔、肛周及會陰護理,協助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及漱口,指導患者便后清洗會陰肛周,減少內源性感染。同時指導患者加強自我防護,注意個人衛生,鼓勵患者戴口罩,限制探視,減少外出,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及公共場所,并告知其目的及意義,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針對粒細胞較低的患者應積極入住層流床,進行保護性隔離,減少外源性感染。同時還應關注患者的營養狀況,必要時應給予靜脈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一旦發生感染,應積極做好相關病原學檢查,有針對性應用抗生素。
2.7預防出血
由于患者本身正常骨髓造血受到抑制破壞,再加上應用化療藥物后出現骨髓抑制,均會引起血小板低下,但大部分患者無自覺癥狀,對此重視度不夠,一旦有出血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責任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血常規檢查情況,積極做好預防出血的指導工作,同時教會患者自我觀察、自我防護的相關知識,如臥床休息,減少活動,穿寬松柔軟的棉質內衣,進食溫涼軟食或流質食物,避免帶骨帶刺堅硬刺激的食物,以防損傷口腔黏膜。另外還應避免皮膚擦傷、摳挖鼻孔等,以防引起出血,有效降低出血風險。
作者單位:471200 河南省汝陽縣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我國每年有新發癌癥患者約180~200萬,80%的癌癥患者受到重度疼痛的煎熬,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列入“呼吸、血壓、脈搏、體溫、無痛狀態”五大生命指征之一。研究表明,90%的癌痛可以通過治療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實際中許多癌癥患者的疼痛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來,為癌癥患者提供無痛服務,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衛生部2011下發關于開展“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創建活動的通知。為了響應衛生部的號召,我院決定創建高質量的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其中,護士在創建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護士該如何做才能有利于解除患者疼痛,更好的護理患者,現總結如下。
1 護士作為觀察者
在整個創建系統中,首要任務是如何正確評估疼痛,只有客觀、全面、持續地對患者的疼痛狀態進行評估,才能給予合理的控制措施,來達到解除疼痛的目的[2]。在腫瘤患者入院后,我院護士主動對其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包括患者疼痛史(疼痛的部位、強度、性質、時間、伴隨癥狀、活動對疼痛的影響、加重和緩解因素、不良反應以及與疼痛相關的其他問題),醫療史,并進行體格檢查,完善相關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對于存在疼痛的患者,常規每天開展2 次疼痛強度的評估,并密切關注患者疼痛的發展情況;遵醫囑對患者進行鎮痛治療,評估并記錄疼痛治療效果,有無不良反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并為醫生治療方案提供動態信息。對于重度疼痛患者需要長期大劑量使用阿片類止痛藥物的,加入重點監控名單,定期觀察患者瞳孔及呼吸變化,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阿片類藥物中毒現象。
2 護士作為執行者
護士是醫囑的主要執行者,要嚴格執行有關醫囑,及時給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我院護士還利用一些非藥物的方法來降低患者的疼痛,如放松和分散患者注意力,行為療法,針刺療法,暗示療法,音樂療法,家庭治療,生物反饋法,按摩,皮下電神經刺激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疼痛;護士一方面要做好專科護理,同時也要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服務。患者由于長期遭受疼痛的折磨,大多自感身心疲憊,由于長期臥床,大多采取被迫,有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護士應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護理,特別是基礎護理,如:皮膚護理、口腔護理、泌尿生殖系統的護理等,以周到的護理服務來滿足疼痛患者多方面的護理需求,盡量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治療環境,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3 護士作為學習者
美國的《疼痛管理宣言》包括[3]:①對所有患者確認有無疼痛,并評估疼痛的性質和程度。②對新參加工作的醫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傳授評估、控制疼痛方面的知識。③采取相應措施和手續,開出有效止痛藥的處方或醫囑。④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有效管理疼痛的知識。其中明確要求專科學習對提高醫護人員治療疼痛水平的重要性。我院專門成立學習小組,組長由科室負責人擔任,全科醫護人員均參加學習,學習《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癌癥三級止痛階梯療法指導原則》等。同時討論并編寫培訓材料,制定“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創建的具體操作流程,明確分工,專人負責協調各科室之間的工作,制定物的管理措施。制訂護理動態評估及記錄表,住院及門診患者登記表。同時明確此次活動要達到的目標。
4 護士作為宣教者
大多數患者認為“疼痛是疾病造成的”,“醫生是治療疾病的”,李漓等[5]對 212 例癌癥患者調查發現,僅1274%的患者會主動報告疼痛,還有4434%的患者認為使用止痛藥會“成癮”,而不愿使用止痛藥;2177%的患者知道自己使用那種止痛藥;3061%的患者不了解癌痛知識;2449%的患者使用非藥物措施緩解疼痛。我院在疼痛治療計劃中,制定了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疼痛有關知識的教育,由床位護士負責對疼痛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應讓患者學會如何表達疼痛和主動匯報疼痛,告知疼痛治療的有效性,解除患者疑慮,將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告知患者,幫助患者學會疼痛的自我管理,如寫“疼痛日記”等。
5 護士作為管理者
在對麻醉和的管理中,要求麻醉和要有專人管理,準確登記每次麻藥的使用記錄,收集品空瓶,要求空置藥瓶與麻藥醫囑相互吻合;護士作為疼痛治療管理者,必須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家庭及社會支持情況,詳細準確地落實健康教育內容,定期召開一次患者及家屬座談會,隨時進行健康教育,盡快幫助患者及家屬建立正確的治療疼痛的理念;護士作為疼痛管理者,還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和不足,在實踐中持續提高管理水平。
6 護士作為監督者
護士要對止痛治療的效果進行監督。特別是老年記憶力減退患者或者是對于服藥依從性小的患者,要督促其遵循“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按時用藥;對健康教育效果進行監督,調查患者及家屬對健康宣教內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醫護人員之間相互監督,確保疼痛的治療和護理按照規定執行。醫務人員之間盡快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關系,加強協調溝通,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逐漸提高疼痛護理質量控制。在患者疼痛治療過程中,家屬的作用非常重要,要積極地參與其中,護士要監督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的心里和生理護理,促進家屬積極參與患者的治療,扭轉其不正確觀念。
通過規范化癌痛示范病房的創建活動,我科護士的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特別是新進的年輕護士,由從以往的對患者疼痛的漠視到現在的主動參與評估、護理,提高了護士水平,豐富了臨床經驗。由于護士的主動參與,主動詢問,患者覺得很守關注,護患之間建立了信任關系,患者主動向護士傾訴和尋求幫助,護士滿意度得到很大提高,護士的工作熱情也很高漲。總之,通過“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創建活動,提高了我科護理質量,我們將持續落實。
參 考 文 獻
[Key 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Head elevation; Position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表了有關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的預防指南[1],建議在沒有醫學禁忌的情況下,將患者的床頭抬高30°~45°。床頭抬高、洗手是集束化VAP預防護理措施最有效的措施,但在臨床時執行卻不理想。劉京濤的調查中,機械通氣患者床頭抬高≥30°僅為27.79%[2],影響ICU機械通氣患者床頭抬高≥30°臨床依從性的最主要原因是醫護人員知識培訓不足[3]。而機械通氣患者疾病的原因,均影響機械通氣患者床頭抬高30°~45°。故對機械通氣患者的床頭抬高,必須采取綜合干預策略,保證床頭抬高30°~45°的實施,降低機械通氣患者的肺部并發癥。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干預策略對提高機械通氣患者床頭抬高30°~45°的實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呼吸ICU 40例機械通氣、檢查例次750次的患者為干預組,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急診ICU 36例機械通氣、檢查例次736次的患者為對照組。兩個ICU護理床護比、護士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相當。患者納入的標準:①機械通氣患者,上機時間≥24 h。②無床頭抬高禁忌證者。兩組患者在受教育程度、性別、年齡、腸內營養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抬高床頭30°~45°、口腔護理2~3次、加強鼻飼護理、鼻飼前測胃殘余量、加強呼吸機管路的管理等集束化VAP預防護理措施。干預組在實施以上集束化VAP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針對床頭抬高30°~45°實施綜合干預策略。干預組床頭抬高綜合干預策略如下:
1.2.1 機械通氣患者不能保持有效的原因 醫務人員方面:①護士對床頭抬高30°~45°的重要性認識不足。②護理人力不足,不能及時糾正患者下滑的。患者方面:①患者不知道床頭抬高30°~45°的意義,覺得這一不舒服,不接受。②機械通氣患者因基礎疾病多、二氧化碳(CO2)潴留、氣管插管等原因引起患者煩躁,是患者下滑最重要原因。③后勤保障跟不上、操作指引缺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1.2.2 成立床頭抬高管理小組 小組成員6人,護長為組長。負責培訓護理人員、制訂操作指引、宣傳圖。每月收集《患者床頭抬高評估表》進行分析、質控。負責與醫生溝通,及時處理煩躁的患者。制作床頭角度指示卡安放于病床兩側,定期檢查床頭角度指示卡。制作患者健康教育手冊。制作《患者認知度調查表》。
1.2.3 組織培訓 由護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規范培訓,再延續培訓全體護理人員,要求人人掌握。尤其對床頭抬高依從性差的護理人員:輪科護士、進修護士、新近定科護士、護生等進行相關知識的重點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和現場操作示范,理論培訓主要是學習機械通氣患者床頭抬高30°~45°對VAP的預防作用、重要性及不良反應、節力原則、床頭角度的測量、患者的健康教育;操作示范是學習簡易床頭角度指示卡的使用、患者擺放、抬人單、翻身枕的使用。每月床頭抬高質控分析,內容要求每個護士均要閱讀、知曉。
1.2.4 規范機械通氣患者的擺放 干預組機械通氣患者采用改良式法[4]:左側30°~45°半臥位右側30°~45°,在左右側位時床頭仍抬高≥30°。為防患者身體下滑,患者臀下墊一軟枕。規范擺放操作流程:搬動患者靠近床頭取舒適床頭抬高30°~45°檢查床頭角度指示卡了解、滿足患者其他需要。對照組患者按機械通氣患者常規要求安置。
1.2.5 提高患者的認識度 干預組自行設計《患者認知度調查表》,對神志清醒的機械通氣患者給予調查。調查表共有5個問題:①護士為您取的令您舒適嗎?②保持床頭抬高≥30°,您認為此安全嗎?③您了解床頭抬高≥30°的意義嗎?④您認為床頭抬高≥30°,能幫助您早日脫機嗎?⑤您愿意主動配合床頭抬高≥30°這一嗎?患者知道3個以上問題為認知度好,知道2個以下問題為認識度差。干預組針對認知度差的問題,反復對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預組在為患者擺放時、家屬探視時均給予健康宣教。宣教內容是床頭抬高30°~45°的重要性,如何保持舒適、表達自已的需要等。而且把床邊所掛的床頭抬高宣傳圖給清醒又能閱讀患者的患者閱讀。探視時向家屬行健康宣教,通過家屬鼓勵患者,提高患者對的認知度,主動配合床頭抬高30°~45°這一。
1.2.6 加強護患溝通 處理患者的煩躁煩躁易致患者下滑,護士要充分認識患者煩躁的原因,針對原因處理患者煩躁。因CO2潴留、缺氧引起患者煩躁,加強與醫生溝通,調整呼吸機參數減少人機對抗情況。機械通氣患者建立人工氣道,影響患者表達與溝通。制作《機械通氣患者需要》宣教圖,宣教圖涵蓋疼痛、各項生理需要的圖文。機械通氣患者通過閱讀宣教圖,點擊圖片,就能表達患者的需要。護士及時了解及滿足患者的需要,避免因患者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煩躁,導致下滑。不影響患者休息的情況下,鼓勵患者聽舒緩的音樂或閱讀。
1.2.7 物品支持及其他管理策略干預組的機械通氣患者 使用抬人單搬動患者。按床位數的3倍準備抬人單的數量,使護士搬動患者時節力。干預組將床頭抬高操作指引、宣傳圖放置于機械通氣患者床邊,方便護理人員隨時閱讀,隨時指導操作者。宣傳圖圖文并茂告訴操作者機械通氣患者白天、喂食、夜晚建議床頭抬高的角度;患者下滑時如何處理。設立N班組長,由N班組長對夜間床頭抬高進行質控。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床頭抬高實施率自行設計《患者床頭抬高評估表》 在每天9:00、16:00、23:00、4:00共4個時間段測量記錄每個機械通氣患者床頭角度。床頭抬高30°~45°為有效,床頭抬高≥30°但患者身體下滑或床頭抬高≤30°為無效。床頭抬高實施率=使用呼吸機患者4個時間點實際達標的次數/應達標的次數(排除當時有禁忌);有效率=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 誤吸、肺不張、VAP的發生率。VAP診斷標準:新出現的或進行性的胸部X線浸潤陰影下并符合下列3項中的2項:①發熱:體溫>38℃;②血WBC升高或降低;③有膿性分泌物[5]。VAP的發生率(‰)=發生VAP例數/患者使用呼吸機天數[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床頭抬高的實施率比較
對照組有效實施率為43.4%,干預組有效實施率為6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綜合干預策略能明顯提高機械通氣患者床頭抬高的實施率。見表2。
2.2 兩組患者肺部并發癥比較
兩組患者誤吸、肺不張比較,干預組誤吸、肺不張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VAP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VAP發生率比較,干預組VAP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惡性腫瘤是目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預后不良。機體各方面都容易發生改變,可出現多臟器疾病。由于病情易復發,治療時間長,過程痛苦,患者心理壓力大,有的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差,生活自理能力較弱,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比較高。
人文關懷的意義
人文關懷是強調以人為本的服務行為,一切護理工作應適宜患者的生活習慣及尊重患者,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建立文明禮貌的行為規范,尊重患者,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人文關懷的內容
入院時:對新入院的患者,當班護士熱情接待,介紹管床醫生、護士、護士長、住院環境、安全須知、住院須知,送患者到病房,介紹同室病友,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懼感,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住院環境,同時為每一位患者送上一壺熱水。
住院期間:①突出人性化服務要求,加強與患者溝通:把關心、微笑帶給每位患者,以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要為原則。對患者做到“八個一”服務(多說一句話、多跑一回路、多陪一分鐘、多送一個微笑、多提供一次方便、多減輕一次負擔、多攻克一道難關、多奉獻一份愛心),要求管床護士做到患者“十知道”(床號、姓名、心理狀況、診斷、職業、文化層次、家庭情況、飲食、治療、護理問題)。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擬定嚴密的護理計劃:嚴密觀察病情,定時測量生命體征,患者的一切日常生活習慣由護理人員協助或直接完成,及時掌握患者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擬定護理計劃并嚴格按計劃執行和做詳細的記錄。使患者得到及時、完全、準確的治療和護理,把患者的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③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理解水平,運用健康教育程序,即評估-計劃-實施-評介,采用語言交流、書面教育、圖片等方式詳細、耐心地講解患者的用藥、飲食、休息、運動。健康宣教的內容為:評估:評估患者的身心狀況、性格特點、生活習慣、家庭、社會、經濟狀況及對疾病的了解情況,確立健康宣教的方法和內容,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宣教。由質控小組評價宣教效果,針對情況及時調整,改進宣教內容及方式。以“仁愛之心關愛老年腫瘤患者”。④加強出院指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惡性腫瘤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疾病容易復發,告知患者調節好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充分認識到服藥的重要性及藥物注意事項,定期到醫院復查,主動幫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送患者出病房,告知患者定期復查血常規,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讓患者感到出院仍被關注,密切了醫患關系,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的內涵。
討 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醫院改革的日益深化,加強人文關懷服務已成為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1],人文關懷服務不僅對晚期腫瘤患者治療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減少護患矛盾的發生;不僅要重視專業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重視護患溝通、人文環境,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護理事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學習人文關懷的內涵,提高護士人性化護理知識:醫學是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科學,醫學的本質是人學,人性是醫學實踐的核心和出發點。人文關懷的內涵是以患者為本,從人性特點的角度充分考慮患者的生存、舒適、情感的需要[2]。醫院應通過有效的培訓,講座,發放書籍增強護士人性化護理方面的知識,提高護士的溝通能力。開展親情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引導護士的思想及思維方式轉變,學會換位思考。了解患者的真實感受與需要,以便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了解晚期腫瘤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晚期腫瘤患者住院期間面臨著疾病帶來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患者多呈負性心理 (悲觀、恐懼、憤怒、絕望)[3],情緒不穩定,不愿接受現實,因此要求每位護士要經常巡視病房,加強護患溝通。護士每日必須與每位患者主動交談多于10分鐘,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對患者的心理特征進行交接班,通過有技巧的談話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減輕患者負性心理。用真摯、熱情、友好的語言、表情、行為表達對患者的尊重、關心,盡心盡力,讓患者感到醫護人員隨時都在關心他們。使患者能坦然地面對疾病,樹立治療信心,積極地配合治療。
營造醫院人文氛圍,創造良好的休養環境:美好舒適的環境使患者情緒穩定。護理人員可積極主動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優雅的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通風,適當擺放有益人體健康的植物盆栽或患者喜歡的照片,淡化醫院的感覺,給患者以極大的親切和溫馨感。尊重患者的起居習慣,改變以往單一的病區管理模式,根據患者的需要,允許看電視,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適時播放古典、輕松、優美的音樂也可以讓患者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悅,有利于病情的治療和康復。放寬探視陪護制度,增加探視時間,改變規定時間探視為按患者需求探視,護士適當控制探視人數,治療間歇期如果病情允許在家屬陪同下可以回家看看,和家人團聚,這樣不僅滿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還避免了周末家屬集中探視對其他患者造成的影響。
完善服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①塑造良好的護士形象,增加患者對醫院的認同感:患者在醫院,護士的言談舉止,形象,都會給患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會增加患者對醫院的認同感,所以護士應當著裝整潔,語言樸素、精煉,服務主動、熱情、禮貌,精神飽滿,配合精湛的業務技能,給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增加患者對醫院的認同感。在患者需要或呼叫時,護士要在30秒內到達病房,解決患者的需求,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②提高護士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增加患者安全感:護士要主動學習醫學護理知識,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要耐心地解答,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對患者實施操作時,要求護士動作應當輕柔,熟練,護士可以與患者邊聊天邊操作來轉移患者注意力,減少患者痛苦。惡性腫瘤患者由于長期靜脈輸液,化療,血管硬化,不易穿刺成功,這就要求護士在平常工作中認真地總結經驗,提高操作技術,來減輕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③尊重患者意見,做好家屬陪護工作:鼓勵家屬陪患者一起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家屬對患者的關心和照顧能夠帶給患者更多的愛和安全感[4]。做好家屬的協調工作,安慰家屬,指導家屬參與護理計劃,協助家屬滿足患者的愿望,尊重患者的意見,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讓患者體會到更多的來自親人的愛。④盡量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腫瘤晚期患者,由于疾病帶來的痛苦,給患者的休息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應尊重患者的休息時間,在患者休息時,盡可能減少一些不急需的治療和護理(如測體溫、更換床單、口腔護理等),各種治療盡量集中來進行,以免影響患者的休息。在進行靜脈穿刺時,允許患者點名輸液。對于血管不好的患者,應找技術好的護士來扎,避免多次穿刺給原本很痛苦的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在對患者操作失誤時,要向患者誠懇表示歉意,消除患者的不滿情緒。對伴有疼痛的患者,除應用止痛藥外,可進行按摩、熱敷等,消除或減輕疼痛對患者的身心催殘[5]。適時給予患者語言關心及撫摸式安慰,對行動不便者,要勤為患者翻身、叩背,或攙扶患者下床活動,幫助患者梳頭、洗臉等生活上的護理,動作輕柔。對老年及危重患者,可給予輕柔的安撫,緊握患者的雙手,讓患者體會到護士的溫暖。在臨床關懷中,做到語言美、儀表美、操作美、心靈美,給患者更多的愛。
通過實踐,人文關懷的方法對住院患者取得滿意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屬的歡迎,滿意度明顯上升,不僅使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學會了預防保健知識,增加了護患之間的溝通和依賴,同時促進、加強護士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人文素養的提高,還是爭創文明、優秀科室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 謝靈敏.論腫瘤科人性化服務[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3):194-195.
2 徐婕,張前德.淺論醫療服務的人性化[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6,3(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