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9 15:49: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勞動力范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勞動和勞動力
人們要生活就需要食物、衣服、靴鞋、住房、燃料等等東西。要取得這些東西,就必需生產,必需勞動。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沒有生產,就沒有人類,也就沒有社會。
要進行生產,必需具有三個條件:(一)人的勞動;(二)勞動對象;(三)勞動資料。只有這三個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生產才能進行。
人的勞動是生產的首要條件。勞動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動,人們通過勞動改變自然的物質形態,取得滿足自己需要的物質資料。有人會問,既然人生產物質資料的活動是勞動,那末其他動物為取得食物和筑巢所進行的一些活動是不是也是勞動呢?我們說,只有人類的生產活動才是勞動,其他動物的一切活動都不是勞動,因為人的活動是有目的的,在活動以前就在頭腦中計劃好了。人是改造自然,迫使自然界服務于自己的目的,而其他動物的活動則是本能的,只能適應于自然,只能利用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馬克想曾經說過:“我們是在這個形態上考察勞動,在這個形態上,勞勃是專屬于人類的。蜘蛛的工作,與織工的工作相類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曾使許多以建筑師為業的人慚愧。但使最劣的建筑師都比最巧妙的蜜蜂更優越的,是建筑師以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他腦筋中把它構成了。勞動過程終末時取得的結果,已經在勞動過程開始時,存在于勞動者的觀念中,已經觀念地存在了。”(“資本論”,第一卷,第192頁)所以人的勞動和動物的活動是根本不同的,它是人類生活第一個基本條件,正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但是光有勞動,沒有勞動對象即沒有勞動可以作用于其上的東西,生產還是不能進行。例如沒有森林,人就不能伐木;沒有礦石,人就不能冶煉鋼鐵。勞動只有跟自然界結合在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拿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一句話來說,即“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有了人的勞動和勞動對象,還必須要有勞動資料,即勞動者能夠用來影響和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件,生產才能夠進行。勞動資料首先是指生產工具,其次是指廠房、道路、運河等勞動條件。生產工具在人類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類人猿是在制造生產工具的時候,才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轉變。人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能夠創造工具。
所以,勞動過程,也就是人的活動通過勞動資料按照預先計劃改造勞動對象,取得自身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活動過程。
以上我們談的生產得以進行的三個條件,在任何社會中都是共同的。但是在不同的社會中,生產的社會性質則是根本不同的。在奴隸社會里,奴隸勞動是公開的強迫勞動,奴隸在奴隸主的皮鞭和鐵鏈的強制下做工。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為資本家勞動,資本家付給工人工資,從表面來看,工人的勞動好象是自由的,工人同資本家的關系好象是平等的,但是在這種表面現象的下面,則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而工人為了生活,又不得不被迫為資本家做工。所以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被鐵鏈鎖住,而雇傭工人則是被整個資本家階極的看不見的繩子束縛著。只有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勞動的社會性質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勞動再不是個人的私事,而是擺脫了剝削的勞動者的共同的事業,勞動的目的是為了增進全體社會成員的福利,勞動變成了英勇、豪邁和光榮的事業。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用來生產物質資料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勞動力不同于勞動,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例如人用自己的勞動力,開動機器,生產產品的過程,是勞動過程,也就是說勞動是一個活動的過程。把勞動力和勞動區別開,有很重要的意義。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階級一無所有,被迫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給資本家,資本家按照勞動力的價值,付給工人工資。勞動力的價值也就是養活工人及共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熟練工人的勞動力的價值,還要加上他們受訓練的費用。而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是大于自己勞動力的價值的,其中的差額就是剩余價值,為資本家攫為己有。資產階級經濟學者為了掩蓋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實質:常常把勞動力和勞動這兩個范疇混淆,說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勞動是商品,好象工人得到的不是自己勞動創造的一部分價值——勞動力的價值,而是自己勞動創造的全部價值。馬克思、恩格斯徹底批判了這種謬論。因此我們在學習勞動和勞動力這兩個范疇時,必須注意到它們的差別。
中圖分類號:F0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674(2012)05-008-07
關于馬克思的抽象勞動概念,是一個永恒范疇還是歷史范疇的研究和爭論,在國內學術界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爭論各方都能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中找到相應的理論依據。根據筆者掌握的文獻資料,蘇聯學者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探討了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具有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兩重性,衛興華先生在1957年就提出馬克思的抽象勞動概念是一個永恒范疇的觀點。此后,許多學者圍繞這個問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和爭論,并一直綿延至今。
筆者在《馬克思“抽象勞動”概念探析》(載于《當代經濟研究》2009年第8期,以下簡稱“原文”)一文中,提出從生理學與經濟學兩種不同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的抽象勞動概念,這種觀點得到學術界同仁的關注和批評(參見胡爽平:《正確理解馬克思的抽象勞動概念》,載于《當代經濟研究》2011年第6期,以下簡稱“胡文”)。鑒于勞動二重性學說在馬克思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與學術界的長期爭論,筆者深感對馬克思的抽象勞動概念及其當代意義的研究還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同時,本文也對胡文的批評和指責做出必要的回應。
一、兩種不同意義的抽象勞動及其相互關系
在進一步探討兩種不同意義的抽象勞動及其相互關系之前,讓我們首先重溫一下作為政治經濟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的抽象法。對于馬克思的抽象法來說,抽象過程與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本質上是人的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具體到思維的抽象,再從思維的抽象到思維的具體,從而科學地把握客觀對象整體的認識過程。抽象就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抽取對象的某一個方面、屬性或關系,而舍棄其它方面的思維過程,作為抽象的結果的東西,就是對象的某個方面、某種關系或某種屬性。抽象法雖然否定了感性具體的整體性,但能使人們深入到客觀事物的內部從而在純粹的狀態下來研究和考察對象。因此,抽象只是客觀對象的某個方面或某種屬性,它是人們認識事物過程的一個階段,也是進一步實現從抽象上升為具體進而在思維中再現具體的前提。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就有必要思考這種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起點如何確定?這個邏輯起點應當具有怎樣的特點?從抽象方法本身來看,作為邏輯起點的抽象應當具備以下三個特點:其一,它應該是反映研究對象本質的抽象;其二,它應該是研究對象本質抽象的極限,是一種最簡單的規定,在研究對象范圍內,它不以其它方面、其它因素為其存在的前提,相反,對象的其它方面、其它因素都以它為前提;其三,它應該包含著進一步發展的源泉、動因、契機和胚芽。
馬克思通過《資本論》揭示出:資本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勞動力的商品化是同一個歷史過程:資本之所以是資本,是因為勞動力在這種社會關系中獲得了價值形式變成了商品。當今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僅無法消除勞動力的商品化。而且還要大力促進勞動力的商品化,這也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一、消費即生產
馬克思指出。“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要轉化為資本的貨幣的價值變化,……只能從這種商品的使用價值本身,即從這種商品的使用上產生”。而“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就是價值的創造”。因為“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貨幣所有者在交換中得到的使用價值,在勞動力的實際使用即消費過程中才表現出來。……勞動力的消費過程。同時就是商品和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力的購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從他進入資本家的工場時起,他的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即勞動力的使用,勞動。就屬于資本家了”。
既然勞動力包括勞動者的體力和智力,那么它就同時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勞動力的物質性除了首先作為生物個體之外。更典型地體現在生產工具上,生產工具本質上不過就是物化的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替代和延伸。因此,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物質性標志,真正決定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這一點來看,人的工具性正是由于勞動力使用價值的工具性。生產力的提高有賴于不斷地創新和物化勞動力的使用價值。這要求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必須先于其他所有商品發生符合社會需要的變化,以生產社會需要的商品。
勞動力的精神性使其使用價值具有多樣性,除了不同的勞動力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外。同一個勞動力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也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多樣性可以使勞動力根據社會需要進行組合。從而產生新的使用價值。
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勞動力的消費。是勞動,是通過具體勞動讓使用價值發生符合社會需要的變化,進而將抽象勞動凝結在新的使用價值中創造價值。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其他商品產生的先決條件。其他任何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都是勞動力的消費的結果。都是以勞動力的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另一方面。價值是客體對于主體的有用性,所有商品都以勞動力的生產為最終歸宿,這樣。勞動力商品就是其他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產生的依據和目的。如果不能服務于勞動力的生產,所有的商品生產對人類社會的進步都是無用或不利的。同樣道理。勞動力如果不能消費也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甚至會產生危險的副作用。因為其它使用價值是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而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卻是它們的非物質性源泉。
勞動力的消費過程是其他所有商品的生產過程。勞動力又是生產過程的發動機和控制系統,同時全部的生活和生產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正是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從勞動力的角度上講,生產即消費、消費即生產,勞動力的消費是其特有的生產自身的形式。一切商品的生產和消費最終都服務于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勞動者具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雙重身份。勞動力的消費和生產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無限循環過程的起點和終點。
因為商品的價值載體是其使用價值,所以勞動力的價值載體就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而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勞動力的消費,是勞動,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可以看出,勞動力的價值體現在創造其他商品價值的勞動中。商品的價值是社會關系的體現,是人類勞動的結果,勞動是勞動力價值的載體,又是其他商品的價值實體;勞動力價值直接體現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其他商品價值只是間接體現生產者之間的關系。勞動力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變成商品獲得價值形式。這時的勞動力價值集中體現為剝削被剝削的關系。
二、勞動二重性
生產勞動力的具體勞動是什么勞動呢?很顯然。除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以外,人類社會并不存在其他勞動(自動化和智能生產只是人類體腦勞動的延伸)。而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就是勞動力的消費,就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生產其他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創造性活動。“處于流動狀態的勞動力或勞動形成價值,但本身不是價值。它在凝固的狀態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為價值”。按照勞動價值論可以得出,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生產勞動力的具體勞動;它創造其他商品的價值的同時承載著勞動力的價值。
勞動力的價值實體是什么呢?當然是抽象勞動。根據價值定義,勞動力價值應是凝結在勞動力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與其他商品的生產和消費不同。勞動力商品的消費就是生產自身的具體勞動,就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它所承載的抽象勞動形成勞動力自身的價值。不過,這不是物化的抽象勞動,而是以精神性為主的活化在勞動力中的人類抽象勞動。筆者稱之為活化勞動。
與生產其他商品的勞動不同。勞動力的生產包括所有相關者的勞動,白始至終屬于社會勞動;生產其他商品的勞動需要向社會勞動轉化,而勞動力的生產直接就是社會勞動和私人勞動的統一。
勞動力是無形的特殊的勞動產品。它的非物質特性即精神能力在當代經濟發展中已占據統治地位。成為衡量勞動力的標準。勞動力以外的任何商品的價值都是凝固的物化勞動,而形成勞動力價值的勞動是流動的活化勞動;勞動力價值的內容,雖然離不開勞動的物化卻不是物化的勞動。因為勞動力是不斷變化的。即使同一個勞動者。隨著復雜勞動的不斷簡單化也可以持續不斷地更新升級換代。所以勞動力的生產不是個體勞動,而是必然的社會勞動。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生產力范疇,是價值的物質載體。商品的價值是生產關系范疇。是物化的社會關系。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力是用來交換的特殊的勞動產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體。那么。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也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關系的反映,屬于生產力范疇;勞動力的價值當然屬于生產關系范疇,是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體現。勞動力商品的內在矛盾是:使用價值一勞動力商品的工具性是解決怎樣生產的問題,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價值一勞動力商品的目的性是體現為什么生產,反映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勞動力價值所體現的社會關系對其使用價
值可以產生重大影響。導致同種使用價值在不同社會關系中會產生不同社會結果。
三、商品化三階段
基于勞動力生產和消費的特殊性。筆者把勞動力商品化分為簡單再生產階段、擴大再生產階段和自由全面發展三個階段。
伴隨著資本主義的初期發展。勞動力在這種生產關系中獲得價值形式成為商品。這是以簡單重復性勞動為主的勞動力再生產階段,屬于維持生存型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勞動力的交換價值是勞動力再生產的物質成本一必要補償的價值部分。從勞動力商品消費角度講。這個階段是只注重勞動力使用價值的工具性。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的裸的剝削階段。《資本論》中對于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論述。就是對這個階段的勞動力商品化的理論抽象。
最能反映這個階段特點的是馬克思關于勞動力價值量的決定的論述:“勞動力價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勞動力的承擔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過程的那個商品量的價值,也就是維持身體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一般地說。勞動力商品的價格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低于這個限度。勞動力商品價值量不僅包括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且還包含著一個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人力資本自創立以來,現在已經成為“經濟學中經驗最多的理論之一”。該理論被應用到各個應用學科和領域,但由于對人力資本的內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對于人力資本到底是什么,應該怎樣來界定存在很多分歧。那么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上就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所以本文將根據馬克思理論研究的基本論原則來探討人力資本的內涵,指明人力資本的本質,揭示人力資本出現的社會經濟條件。
一、理論回顧
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資本”這個概念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沃爾什。他于1935年出版了《人力資本觀》一書,在該書中,他從個人費用和個人收益相比較來教育的經濟效益。真正形成理論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1957年,明塞爾的博士論文《人力資本投資與個人收入分配》對人力資本投資與個人收入之間存在的必然關系進行了認真研究。1960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年會上以主席的身份發表了題為《論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講,轟動了西方經濟學界。以此為標志,確立了人力資本理論,引起了學界的關注。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勞動者本身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勞動能力,這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一種有效率的經濟。1964年,貝克爾發表了《人力資本》,提出了較為系統的人力資本理論框架,進一步了人力資本理論,使之成為系統而完整的理論體系。無疑西方學者對人力資本理論做出了開拓性的研究。但是對人力資本的內涵仍然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自從改理論傳入我國,興起了研究的熱潮,許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國內學者在研究人力資本時,大致有兩派:
一是默認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人力資本含義。其中根據不同的研究思路,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沿用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人力資本含義,作相關方面的應用研究。另一種是從經典作家那里找人力資本思想的淵源。對于第一種思路:比如有的從的契約性質研究人力資本,認為“市場里的企業: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里資本的特別合約”,并且認為“人的健康、體力、經驗、生產知識、技能和氣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權只能不可分離地屬于其載體”。 (周其仁,1996)有的認為“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一個趨勢”,并認為“人力資本所有者是企業風險的真正承擔者,人力資本所有者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 (方竹蘭,1997)有的則認為“我國發揮比較優勢的關鍵是,將更多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王樹同,2003)加快人力資源的轉化和人力資本的積累。有的認為“人力資本是指人們花費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開支形成的資本。”(李寶元,2000)對于第二種,主要是引用經典作家有關人、教育等方面的論述,作為人力資本思想的淵源,以此說明人力資本很早就有了,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最近才發展起來。比如有的認為“斯密敏銳地認識到,人的知識、經驗和才能對社會生產有重要作用,是一種具有生產性的資本。”(王建民,2002)有的從“馬克思的人力資本思想”出發探詢了馬克思關于“人力資本在財富創造中的地位、產權特征、形成途徑、層次性、定價等”。 (焦斌龍,1999)
二是不同意人力資本的提法,對人力資本提出了質疑。比如有的認為“人力資本的本質或根源是勞動力,如同資本的根源在于貨幣一樣。”提出“人力資本是指在知識、技術、信息同勞動力分離,成為獨立的商品參加市場交換,且這種交易在市場交換中占主導地位的條件下,由投資而形成的的高級勞動力。”(馮子標,2002)有的認為“人力資本是個錯誤的概念”。 (張海云,2003)對人力資本理論提出了置疑。有的提出“人力資本分享剩余三大悖論:人力資本確認悖論、人力資本激勵悖論、人力資本分享剩余模式悖論。”也對人力資本提出了置疑。(張兆國,2004)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前者并沒有去過多思考人力資本本身的內涵,作為既定的含義,搬來就用。后者盡管提出了質疑,但是并沒有說清楚人力資本的含義,并且在有些地方的論述也存在。兩者都沒有對人力資本的含義做出很好的說明,沒有真正理解人力資本的內涵。本文將利用馬克思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原則,通過資本范疇規定性的來探討人力資本范疇的內涵,揭示人力資本產生背后的社會經濟結構變遷。 二、人力資本范疇內涵的規定性
馬克思的基本論原則是與邏輯的辯證統一,其基礎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相結合。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的起點,也就是邏輯的起點;思維形式中概念又簡單到復雜上升的過程,反映著事物由低級到高級的歷史過程。根據這一方法論,任何客觀關系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同樣任何經濟范疇的出現都是客觀經濟關系的反映和歷史發展的產物。馬克思在資本的范疇時,所的方法論值得我們借鑒。
下面就從資本范疇的規定性說起,首先澄清人們對資本范疇的誤解,進而分析人力資本范疇的規定性。
從資本到人力資本,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變化,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不是概念上的簡單擴展,而是生產方式演變的一次質變。這樣的認識,只有必須從資本的本質規定性才能得出。人力資本作為一種新出現的經濟范疇,必然有其內在的規定性。從資本這一抽象范疇到人力資本這一具體范疇,從邏輯上來講,人力資本范疇必須包含資本范疇的規定性。所以要認識人力資本的內涵,必須弄清楚資本的規定性。
對于資本的規定性,馬克思說:“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 從馬克思的論述中可以看出, “馬克思在強調資本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同時,并沒有否認它必須的載體。”(曾康霖,1990)任何經濟范疇都有其社會形式,又有其物質承擔者。所以資本范疇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資本所體現的一定社會的生產關系,這是資本的本質規定;另一方面,是資本關系所賴以體現的物質的、客觀的和的和形式。這是資本關系的載體,是資本形式、運動和發揮作用的外在形式和物質前提”。(崔學蘭,2003)資本的本質規定和資本的外在形式是統一的,是不可分離的。
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它才成為奴隸。紡紗機就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它才成為資本”。 所以資本不是作為單純的物質性存在,即作為進行新的生產手段而積累起來的物化勞動本身并不是資本,而是以物為媒介的一種社會關系。所以對于資本范疇來講,盡管有學者做了“資本范疇再認識”的研究,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見,認為“資本是本質規定和外在形式的統一”。但是把資本的內在規定分為“資本的一般抽象規定和資本的特殊社會規定”。 并認為“資本的一般抽象規定:物化的剩余勞動不斷吸取活的剩余勞動,從而不斷增加和擴大自身的關系”。 這是一種“關系”,但是這并不是與一定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這樣的認識把資本理解為脫離了社會關系的客觀存在,是一種超越歷史的范疇,資本成為一種永恒。作為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首先反映的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生產關系。然后才是體現在一個物或載體上。
所以對人力資本范疇來說,人力資本也應該是一種內在本質和外在形式的統一體。馮子標在《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研究》一書中指出“人力資本是其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統一體”。這無疑是正確的、有見地的。然而由于其沒有真正理解對于資本來講,資本的本質內在規定和外在形式到底是指什么,所以其對人力資本含義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從而利用“人力資本的本質或根源是勞動力,如同資本的根源在于貨幣一樣。”得出“勞動力是其內核和自然基礎,投資是外在約束,人力資本正是勞動力成為投資的產物。”混淆了本質與外在形式的含義和區別。當然,他認為“人力資本是一種高級勞動力”,這種把人力資本歸為勞動力的看法無疑是有創建性的和值得肯定的,但對于高級勞動力的說法及對其原因的解釋是不能讓人接受的。但這其中已經暗含了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體現了社會生產力發展對生產關系的一種推動。侯風云在《論人力資本概念》一文中,嘗試用 “資本”的概念來說明人力資本,但是其僅僅判斷資本的標準定義為“是否有超過投資價值的價值產生,這種超額價值是否為投資者所占有和支配。”只是從靜態的表面上看是否有一個增值額的產生,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把握人力資本的含義。
所以對人力資本來講,它應該是體現了一種社會經濟結構變遷的新的資本形態。馬克思說:“資本一出現,就標志著社會生產過程的一個新。” 同樣,人力資本體現了一種以人為主導的生產關系的產生,在這樣的生產中,不是物質資本利用人的活勞動為手段來增大自己,而是人的活勞動利用物質資本來不斷的增大自身的過程。這是一種新的社會生產方式,體現了社會經濟形態的結構性變遷,是比物質資本更高一級的新的資本形式。
對于人力資本的外在形式,也就是人力資本賴以存在的物質載體。我們認為是體現在人身上的體力、健康、知識、技能、經驗等精神存量。根據馬克思“勞動力或勞動能力,就是一個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他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合。” 的論斷,而體力的內涵必然包含健康,智力總是體現在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的擁有。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簡單勞動在社會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少。復雜勞動將成為社會財富創造的主要方式。這時的勞動力已經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的表現,而是蘊含著先進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復雜勞動力。所以,我們就把人身上的體力、健康、知識、技能、經驗等精神存量界定為勞動力,這樣人力資本的外在形式就體現為勞動力,但是勞動力是在承載了一定的社會關系之后才成為人力資本的載體的,是人力資本內在本質規定的基礎。
我們這里所說的人力資本體現為勞動力,跟西方學者及我國某些學者所認為的具有本質上的區別。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勞動者本身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勞動能力”。但是他只是將人力資本純粹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來說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并沒有反映其本質的規定。而我國大部分學者在研究人力資本時,基本照搬西方對人力資本的定義的描述,“多數人力資本理論的,也不過是將對(非人力)資本理論的一些原理推廣到對人力資源的分析上而已。當人力資本經濟學家把人的健康、生產技能和生產知識看成是一種資本存量,即作為現在和未來產出和收入的源泉時,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在形式上幾乎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更有一些學者認為“人力資本,是指人們花費在人力保健、、培訓等方面的開支所形成的資本”。 (李寶元,2000)“資本的概念不僅僅局限在于物質資本,而應該擴展到人力資本,即投資于人的智力、體力、和技能的資本成為人力資本。”(侯風云,2003)他們所說的人力資本不過是花費在人身上的貨幣(或價值)的另一個不同說法而已。根本沒有去仔細研究人力資本的內在本質,僅是把資本概念在名稱上加到人身上。
所以,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知:人力資本是一個歷史的、社會的范疇,它的出現是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相對應的,是一種在以人為主導的經濟形態中的新的資本形式。它是內在本質與外在形式(載體)的統一。它首先表現的是一種社會關系,體現了以人為主導的社會生產關系中更高的資本形式,這是它本質的規定性;人力資本的外在形式為勞動力,以勞動力為載體。兩個方面統一,不可分離,共同構成人力資本范疇的內涵。 三、孕育著人力資本產生的結構變遷的表現
任何一個經濟范疇的出現,必然有其復雜的社會形式,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反映更高社會生產關系的范疇,必然有其豐富的社會經濟背景。那么對于人力資本,是否具備了產生的社會經濟條件呢?我們認為當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已經孕育著人力資本的出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知識經濟的到來,根本改變了勞動者的勞動狀況,真正確立勞動者在生產中的中心地位。
20世紀70年代,美國提出進入“后化時代”,到了90年代,又提出了“新經濟”,引起學界的關注。聯合國機構和經和組織的專家提出了“知識經濟”,認為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是與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種新經濟。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飛速,自動化機器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使得勞動者不再是生產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被牢牢束縛其中,充當“會說話的工具”,而是徹底從生產過程中擺脫出來,站在一旁,通過遙控指揮工具系統進行生產,并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勞動者的勞動狀況跟工業經濟時代相比發生根本的改變。
由于知識越來越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資源和生產要素。所以這一時期的經濟增長,更主要地取決于知識的投入,知識可以擴大傳統生產要素的能力,還可以提供調整生產要素、改進生產程序、創造革新產品的能力。而這些知識的生產者和攜帶者不是別的載體,就是人本身。所以社會經濟的增長主要取決于人的作用——人的智力、創造性成果的作用。所以勞動者在生產中確立了中心地位。這一根本性的變化,將催生出與其相適應的性的新的更高級資本形態——人力資本。
第二、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融合表征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轉換,預示新的經濟發展結構的出現,直接推動著人的經濟價值的提升和在生產關系中地位的改變。
在工業、傳統制造業為主導的工業經濟模式下,人的經濟價值的上升是很難的。但是在以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知識經濟模式下,一方面,這些產業主要依靠智力活動或者個性化的個體勞動,這是傳統的機器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人力資本的深化”逐漸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必然路徑。而以這一切都直接推動著人的經濟價值的提升。從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正在經歷著這樣的變化。按照三次產業分類法,西方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從工業部門向服務部門的轉移早在20世紀二三年代就已經初露端倪,到20世紀中后這種轉移表現得更加明顯。到了1965年,在美國、日本、聯邦德國、英國、法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農業所占的比重分別降低到了3%、10%、4%、3%、7%,工業所占比重分別降低到34%、37%、44%、35%、31%,而第三次產業的比重均已超過50%
伴隨知識經濟進程,出現了電信、廣播電視和出版等部門在數字融合基礎上的產業融合。這是對傳統產業體系的根本性改變,成為一種新的產業革命。
“隨著產業融合在整個經濟系統中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它將導致產業發展基礎、產業之間關聯、產業結構演變、產業組織形態和產業區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變化,最終改變整個經濟和社會的面貌。推動人的地位和經濟價值的提升 。
第三、組織形式的深刻變革及其治理結構的變化反映人的經濟價值的提高。
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分工協作體系的日益發達,企業的組織形式發生了深刻變革。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經理革命”------“專業經理取代公司所有者成為決策者 ”1932年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Means)在他們合著的《公司和私有財產》(《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大公司和控制權從企業的所有者---股東手中,轉移到經理手中獲得趨勢。1941年,伯納姆(J·Burnham)在《經理革命: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Manager Revolution: What it Happenning in the World 》一書中,第一次把這種現象稱為“經理革命”。“經理革命”的過程,就是“經理式資本主義”取代“家族式的或的資本主義 。此時,“資本是大公司可以自給的東西,老式的“巨頭”已經不中用了,于是美國經濟領域中的權勢便有資本轉移到組織才能的方面 。”所以“在這里已經不是‘消極資本’即純粹的企業財務資本的存在,才是個人、經理等人力所有者‘有碗飯吃’,而是‘積極貨幣’的握有者——企業的人力所有者——保證了企業的非人力資本的保值、增值、擴張。這個局面底下,企業的人力資本市值上升,非人力資本的市值下降,何怪之有?”
第四、分享制公司在市場經濟國家中逐步演變成一種與傳統的支薪制公司相競爭的新的企業組織形式,這直接反映了以人為主導的生產關系的一種變化趨勢。
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公司,甚至一些傳統行業的大公司中,越來越多的工人加入到利潤分享者的行列。分享制有員工持股計劃、利潤分享制或收益分享制。在分享制發展的廣度方面,日本到1998年發展到91%,美國在30%以上。在分享制的深度方面,日本員工分享額占公司利潤的比重在42-67%之間,而美國經理人員的報酬結構中,固定工資、年末獎金和股票選擇權的比例大體是4:3:左右 。
并且,一些西方國家也逐漸認識到了社會經濟的這種變化趨勢,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政府都設法鼓勵利潤分享和股權擁有。如英國政府1987年通過的2號財政法不僅批準了以支付現金為形式的利潤分享計劃,而且職工的利潤分享收入可以享受減稅待遇。而美國政府也從1974年開始,陸續通過了16項鼓勵推行職工股份所有制的法案,利用免稅的優惠政策為ESOP打開綠燈。到1986年,美國實行ESOP的公司大約為8000家,約有1000萬雇員參加到此項計劃中,約占全美雇員總數的8% 。
以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說明了人力資本的產生所必須具備的相應經濟基礎,這種趨勢正在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本將會隨著這種趨勢的推進,作為一種反映更高經濟形態和生產關系的資本形式,地登上舞臺,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社會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四、結論與建議
根據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
所以,對于人力資本我們要從大量的社會經濟變遷的現象中,來認識到人力資本的本質,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別人的東西,僅看到表面現象,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上面的,我們知道人力資本是一個歷史的、社會的范疇,它的出現是和社會經濟的結構變遷相對應的,是一種在以人為主導的經濟形態中的新的資本形式。它是內在本質與外在形式(載體)的統一。基于這樣的認識,就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我們還遠遠沒有達到在社會范圍內出現人力資本的經濟基礎。孕育人力資本產生的經濟結構變遷的種種表現也是主要發生在西方發達國家,但這也并不是一種很普遍現象。所以在談人力資本時,我們不能無視其賴以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而大肆鼓吹。
在我國目前對人力資本的研究方面存在以下誤區,必須加以糾正,否則會產生不良后果。
第一,就人力資本談人力資本,而不管其真正含義是什么。對人力資本有時認為是指勞動者,有時是指勞動力,有時指投資在人身上的資本(價值)。含義混亂,依次作的相應對策必然出現偏差。
第二,人力資本與產權掛鉤,以偏概全。在研究上,把人力資本局限在小部分人的范圍內,將人力資本等同于職業經理人和技術創新者,排斥了在普通勞動者。提出人力資本入股,也就是經理人和技術創新人員入股,分享企業所有權。而把普通勞動者排除在外,忽視整個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趨勢,對普通勞動者造成極大的傷害。這將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不利的。
第三,脫離實際經濟條件,談經濟發展時,就講加快人力資本的積累。其實“發展家的社會經濟并未過渡到以人力資本為主導性的生產要素的經濟發展階段”。“那種認為發展中國家不發達就是因為缺乏人力資本的觀點在真正了解發展中國家的專家看來也是膚淺的,因為從另一角度看,人力資本缺乏毋寧說正是發展中國家社會經濟不發達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認清此問題,主要的任務是加快社會經濟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意味著忽視的重要性。教育和人力資本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勞動力素質和人力資本也是不同的問題。其實教育的作用,一直以來都受到經濟學家和社會的重視,而不是因為有了“人力資本”才使教育受到重視,才應該重視。 注釋:
周其仁. 市場里的: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 [J]. , 1996(6).
他在該文中從人力資本的產權特征,論證了市場中的企業是一個特別合約,并且默認了包含企業家和普通勞動者在內的人,甚至奴隸都是人力資本的擁有者,但并沒有去對人力資本的內在本質作進一步深入考察,僅僅是借用了西方學者的看法。
方竹蘭. 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一個趨勢 [J] . 經濟研究, 1997(6).該文認為人力資本所有者是企業財富的真正創造者,并沒有對人力資本的含義作出說明,這樣的判斷又能有什么意義?即使是把人力資本所有者認為是勞動者,也從根本上違背了“資本和勞動共同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價值”的原理。從而混淆價值和財富的區別。
焦斌龍. 馬克思的人力資本思想 [J]. 當代經濟研究, 1999(6).作者在本文中,把人力資本的名詞硬套在馬克思的勞動力價值上,不加的把勞動力等同于人力資本,勞動力的價值等同于人力資本的價值。這是違背了馬克思資本論中勞動力的本來意義。
張海云. 人力資本理論質疑 [J]. 當代財經, 2003(2).本文對人力資本提出了質疑,認識到資本是一個范疇,值得肯定;但在論證上,簡單地認為資本就是可移之物,是錯誤的。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920頁
本理論質疑 [J]. 當代財經, 2003(2).本文對人力資本提出了質疑,認識到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值得肯定;但在論證上,簡單地認為資本就是可移之物,是錯誤的。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62頁
崔學蘭,趙旭亮. 資本范疇在認識 [J]. 經濟. 2003(11).本文對資本的范疇作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分析資本范疇的基礎,并認為資本范疇是資本關系與資本載體的統一,也即資本內在規定和資本外在形式的統一。但是認為資本一般與特殊的區別,把資本看成是超越歷史的永恒范疇,脫離了社會關系的客觀存在,是一種超越歷史的范疇,資本成為一種永恒。
同7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193頁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頁
周其仁. 市場里的企業: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 [J]. 經濟研究,1996(6).
李寶元. 人力資本與經濟 [M] .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第18頁.
張素芬. 知識經濟條件下勞動者情況變化探微 [J]. 當代經濟研究, 1999(4).文中對知識經濟勞動者的地位變化,作了分析。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正為人力資本的出現提供了背景條件。
莫志宏. 人力資本的經濟學分析 [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第30頁
周振華. 產業融合:產業發展及經濟增長的新動力[J]. 經濟, 2003(4).
美國 托馬斯·戴伊著. 誰掌管美國----里根時代 [M].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頁
小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 [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第578-581頁
美國托馬斯·戴伊著. 誰掌管美國----里根時代 [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頁
周其仁. 市場里的企業: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 [J]. 經濟研究,1996(6).
翁君奕. 支薪制與分享制的比較 [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6(5).
韓保江著.西方世界的拯救——西方收入分配制度變遷與貢獻 [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第250-252頁。
莫志宏.人力資本的經濟學分析 [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第7和21頁
:
[1] T·W·舒爾茨.論人力資本——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2]加里·S·貝克爾.人力資本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3]雅各布·明塞爾.人力資本研究 [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4]莫志宏. 人力資本的經濟學分析 [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5]蓋驍敏. 人力資本不同于勞動力 [J]. 中國經濟問題,2004(1).
如今,中國的企業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重視勞動力資源,致力于對勞動力從粗放型向精細化、從簡單到多元化和技能型用工的轉型升級。如何讓現有的勞動力資源得到更有效地運用,如何通過對勞動者的管理來優化管理效率,進而提升企業業績已成為當下中國企業亟待破解的課題。
在這一背景之下,“勞動力管理”這一嶄新的詞匯被推到了企業管理的前臺,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在克羅諾思(Kronos)中國勞動力研究院在京成立之際,相關專家和企業人士對“勞動力管理”進行了深入解析。
記者:請問勞動力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邊界在哪里?
楊偉國:大的層面來看,我們認為勞動力管理是在人力資源管理里面的一個范疇。從人員的角度來說,企業一般有三支隊伍:經營管理類、專業人才類、操作運營類。勞動力管理更多的專注于第三類人群,具體說來就是生產線或者一線操作員工,怎么去提升他們工作的效率,怎么樣提升他的合規性來優化一個企業運作的績效。
在人力資源領域有很多關于績效考核的管理,實際上是設定目標管理,通過KPI指標管理,而不是通過時間來進行管理的。而勞動力管理則傾向于通過時間的管理、時間的優化、效率的提高來幫助整個企業,通過時間的優化管理效率來優化企業的管理。
記者:如何看待勞動力管理與員工幸福感二者之間的關系。
楊偉國:我們過去的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財富積累的本身,一些單純為了追求高績效的管理模式其實就是強迫勞動。這種不在乎人的權利保護、職業發展關注以及工作體驗的管理方式是不會持久的。當社會經濟發展到當前階段,我覺得已經到了高幸福指數與高績效可以融合的兩全局面,這也就需要我們相關的專家在研究勞動力管理這一問題時更多的關注員工幸福體驗層面。
我認為,一個企業規范的管理和要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幸福感是一致的,一個勞動力嚴格的管理模式其實是造就一個真正的職業人,造就這個人將來比較成功的職業生涯的一個前提。中國發展到目前階段,我們權利上面至少從形式上、法律上所取得的進步要遠遠大于我們對于管理本身要求上所取得的進步。
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以前對于工人是相對固定的一個薪酬,但是這樣的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因為雖然我們都是按時上下班,但是生產率會不一樣。而現在提出的這個勞動力管理借鑒了西方的科學管理、機器化管理這樣一種思想,使得在同等的工作時間里面大家用正確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從技術層面可以使得我們工作時間的效率更高,也使得管理者能夠更加合理的指導和排班,這樣就讓企業和員工有一個雙贏。
記者:目前中國制造企業對于勞動力管理的認知程度有多高?他們實際的勞動力管理工作出于何種狀態?
戴華:我認為在國內還處于比較早期的、比較起步的階段,但是我認為將來可能整個這一塊市場會越來越大,就像其實在90年代的中期,國內剛開始提到ERP時,那個時候只是一些跨國企業從外面推廣到中國來,就是剛剛開始一些星星之火的狀態,而現在的SAP在中國市場已經是燎原之態了。我覺得對于勞動力管理也會是這樣一個態勢。
目前,在我們傳統企業里面,實際上考勤、排班這些勞動力管理的具體工作都在進行著,而且可能有純手工、半手工的,可能有全自動的,用不同技術的解決方案來實現的,實現的效果也各自不同。而我們目前的工作就是在管理實踐這個方面,研究適合的管理制度的流程,通過制度流程來提升效率,提升效率的目的不光是對于企業,也要讓員工的幸福指數達到雙贏,這樣才可以長久持續的。包括在勞動法法律方面要求企業的合規性越來越高,這都是整個現在企業要考慮的。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推動整個企業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化方面的提升,進而提高企業最終的運營效益,
記者:勞動力管理的精細化,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繆青:企業效率要提高,核心問題就是講如何通過勞動力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時不能虧待員工,不能壓榨員工。以往企業的考勤只是上班刷一下、下班刷一下,至于中間干了誰不知道,但是現在的機械化勞動力管理就實現了通過員工的個人工卡,知道了他在八個小時工作時間里面到底干了什么,并通過采集的這些信息,把勞動者跟他完成的工作結合起來更加精確地計算出勞動力和績效。
員工的滿意是在點滴的管理實踐當中體現出來的,首先要做到公平。勞動力管理精細化所體現出來的管理手段可以根據員工技能和時間的可能性自動的進行匹配,人為的參與因素會少一些。另外也可以根據企業的市場預測和客戶的需求、銷量來合理的、有效的優化進行員工的安排,最終通過這個手段提升效率,制訂勞動力的規劃。
記者:勞動力管理的定位主要在藍領工人身上?
繆青:勞動力管理不只是針對所謂的藍領工人,而是一線員工和執行層面的員工。除了企業生產線上的員工外,像航空公司航班的班組、公司中的網頁維護人員、客戶服務人員等都屬于勞動力管理的范疇之內。
從功能類來看,勞動力管理更多的貼近運用、生產、經營這方面的一些內容,而不像是那些是比較純后臺支撐部門的一些職能,它這邊直接就是一線工人的排班,其實這是一個生產運營級的相當于是一個生產環境了,如果說沒有這個環境很多作業就自動放棄了。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但最終應該說從實現的效果角度來說,實現了整個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平臺的統一、流程的規范,整個人才的培養、人才的發展,實現勞動力經營化管理效率的提升。
受訪嘉賓簡介:
楊偉國(照片) 作者本人提供的清晰照片還沒傳到需等待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勞動與人力資源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力資本審計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Kronos中國勞動力研究院委員會成員。
繆青(照片)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基礎性的生產力要素可以分為“勞動力、資本、土地”三大類。這就是說,狹義的資本是相對于勞動力和土地而言的。然而,勞動力與土地作為生產要素,也需要狹義的資本去交易,從而呈現出資本的內涵。馬克思關于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理論,把勞動力作為可變資本,拓展了資本的內涵與外延,為人力資本范疇的提出與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人力資本是有別于生產資料形態的資本即狹義資本的一種特殊資本形態,這種內生性的資本形態屬于廣義資本的范疇,既然人力資本與其他物質性資本是廣義的資本形態,都屬于生產要素,那么它就應該同物質性資本一樣分享企業剩余。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盡管人力資本的自然基礎是勞動力,但它又有別于勞動力,勞動力與人力資本的區別在于:首先,勞動力是指人艙勞動能力,是“活的人體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所適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其概念偏重于勞動力的同質性;而大力資本則是指凝聚在人體內、由為提高人、的能力而引起的資本化支出所形成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信息、能力和健康等的綜合,其概念更多地反映勞動力的異質性,也就是勞動力素質的差別或能力的差別。其次,勞動力主要體現為企業的成本性要素,強調的是它的存在,而人力資本則強調它的增殖性要素和它的流動性,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能動要素。認力資本的再生產不僅要靠其價值的補償,而且要靠分享創造價值的剩余來實現。
人力資本分享企業剩余的理論分析
1.各生產要素在社會中的稀缺度。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經濟的增長貢獻率,由20世紀初5%-20%增加到目前的80%,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高科技行業已達到90%,資本不再是制約經濟增長的稀缺要素,生產技術和專門知。識取代資本成為最重要和最稀缺的生產要素。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知識的競爭,人力資本特別是高科技和復合型管理人才嚴重缺乏,資本不再是制約經濟增長的稀缺要素,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高知識含量的人力資本。由于人力資本的稀缺性,它在和貨幣資本農企業剩余分享的談判中處于一種強勢地位,因此,企業剩余索取權勢必會發生“從資本到人力資本”的變遷,從資本家向“知識階層”擴散,相應的剩余價值也應該由過去的貨幣資本獨占演變為由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分享。而兩者的分享比例則受創業必要資本量和人力資本特征(創,新性、不可測性)等變量的影響。
2.要素貢獻報酬論。人力資本參與分享企業剩余,同時又取決于其在價值形成和創造中的貢獻,各要素在創造價值和使用價值中所做的貢獻是不一樣的。舒爾茨采用收益法測算人力資本形成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資對美國1929年-1957年經濟增長的貢獻,其比例高達33%;1990年另一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進一步提出技術進步內生增長模型,初步解釋于知識創新活動是如何導致經濟持續增長,從而肯定了知識創新、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智力化的核心作廚;世界銀行提出的“國民財富新標準”認為,在自然資源、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本三者之中,人力資本占全球國民財富總值的64%。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因素已經超過物力因素成為主要的經濟增長因素,根據貢獻決定受益的原則,人力資本完全有理由參與企業剩余分配。
3.現代產權理論和激勵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本參與分享企業剩余,首先是來自于產權收益。企業的生產過程是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合作的過程,一方面人力資本對其自身進行了投資并與其載體具有不可分離性,勞動者是人力資本的產權主體,有權按自己的意愿來支配和處置人力資本,并從中獲益。這是對人力資本投資的回報,是人力資本所有權的收益。既然物質資本投資者可以獲取資本收益,按照資本平等的原則,人力資本投資理應同物質資本投資一樣參與分享企業剩余。再者,物質資本所有者和人力資本所有者分別向企業進行“投資”,因此也必須是這兩者共同擁有企業所有權,共同分享企業剩余。這種剩余分享制對應的是自我利益激勵的產權機制,可以實現激勵兼容。若賦予人力資本一定的剩余索取權,就會使之成為人力資本追求效益的基本激勵動機,剩余索取權越大,人力資本追求利益的動機也越強,工作就會越努力。剩余索取權的合理安排,會把人力資本與企業的長期利益聯系在一起,從而激勵其繼續投資并長期留在企業。因此,對人力資本所有者有效和長期激勵作用的最佳制度安排,就是讓人力資本所有者分享企業剩余。
4.委托關系。在現代企業中,信息在人力資本所有者和物質資本所有者之間是嚴重不對稱的。人力資本所有者作為企業的“內部人”,擁有物質資本所有者難以獲得的獨家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現象就產生了委托關系。最好的解決委托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讓企業的人力資本所有者參與分享企業剩余,讓物質資本所有者通過向人力資本所有者讓渡部分企業剩余索取權的方式,來實現與人力資本所有者之間的“同舟共濟”,并減少委托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一般說來,增加人對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可以使人與委托人的利益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人的目標利益函數盡可能地趨近于委托人。因此享有企業剩余的人會自動減少非生產性消費,從而減少成本,有利于企業價值的增加,這種享有企業剩余索取權的激勵方式在委托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是對人最為有效的激勵方式之一。
5.按勞動力要素分配論。既然人力資本與其他的物質性資本都是廣義的資本形態,都屬于生產要素,根據平均利潤率規律的要求,等量價值的資本或等量價值的要素產權,應該分享同樣份額的企業剩余。狹義的按勞動力要素分配,勞動力的所有者得到的只是勞動力商品的等價物;廣兌的按勞動力要素分配,勞動力的所有眷得到的不僅僅是勞動力商品的等價物,而且還應作為資本形態或多或少地分享企業剩余。按要素分配是功能性收入分配,其分配依據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其中,由于勞動或人力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投入的比例和貢獻可以用人力資本產權的大小來衡量,因而勞動或人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按要素分配中就是按勞動力要素的產權分配。人力資本對企業剩余的分享本質上屬于廣義的按勞動力要素分配的范疇。也就是說,在知識經濟初顯端倪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勞動力的所有者特別是管理型、技能型勞動力的所有者,在收入分配中不僅應得到相對于自身價值的工資,而且還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企業剩余。
一、我國失業及就業的現狀
當前,我國勞動者就業主要呈現就業結構完善、效率顯著、供過于求、城鄉互動、素質大為改善、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勞務有強勁發展之勢等特點。而勞動力過剩則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失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近年來,由于高科技的廣泛運用,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加上勞動就業體制的變化,我國的失業率呈現明顯的上升勢頭,遠遠高于5%的警戒線,影響越來越深遠。
二、我國失業及就業問題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失業及就業問題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既有生產力方面的原因,也有生產關系方面的原因;既有勞動力供給方面的原因,也有勞動力需求方面的原因。但其根源歸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受到政策因素的影響。二是由于高、精、尖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
三、我國失業及就業問題的對策探討
由于失業及就業問題是關系到我國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長遠戰略問題,既關系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改革的深入,也關系到廣大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黨和政府在勞動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與威望。結合我國失業及就業的實際,筆者認為,要切實解決失業及就業問題,必須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失業及就業問題的認識。失業及就業工作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對此,要全面認清當前我國失業及就業問題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同心協力,齊抓共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失業及就業問題的政策,進一步探索加強政府、學校、企業相互協調、聯系與合作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其就業的競爭能力,全面落實和探索勞動技能實踐教學和就業培訓基地相互結合的方式,不斷總結新經驗、新成績,著力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切實提高勞動者的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
2.統籌兼顧,加強引導,促進城鄉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越來越快,城鄉一體化發展越來越明顯,也造成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就業,城鄉統籌發展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大勢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統籌安排,兼顧城鄉協調發展,切實加強指導和引導力度,合理有序地促進城鄉勞動力相互流動,達到勞動力資源配置的最佳狀態。要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導向作用,積極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電話等媒體資源,及時傳遞有價值的勞務信息。同時,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步伐,切實將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納入城鄉一體化管理的盤子,加強管理和引導,著力解決好勞動力的工傷、醫療、保險及其它社會保障問題,切實解決勞動力的后顧之憂。
3. 健全機制,強化服務,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要進一步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按照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重點從勞動者的就業、服務、管理、監督、保障等方面入手,進一步研究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目標任務,不斷充實、完善各項勞動就業政策措施。同時,在強化國家對就業的宏觀調控基礎上,完善勞動力市場建設,健全完善勞動就業服務體系,注重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逐步建立適合我國勞動就業實際的解決失業問題、促進勞動就業的政策體系,實現勞動者的就業愿望。充分發揮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把擴大就業、解決失業問題作為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務切實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4. 發揮優勢,政策推動,進一步緩解勞動就業的壓力。企業是解決我國勞動者就業問題的主要力量,在解決我國失業及就業問題中發揮者積極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由于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的勞動力需求基本處于供需的狀況,過去那種主要依靠國有企業解決勞動就業問題的傳統方法已經逐漸被打破,私營企業、集體企業與個體企業逐步成為了解決勞動就業的主戰場,并發揮著積極的主導作用。因此,我們要積極研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在資金、信貸、稅收等有關經濟政策上把私營企業、集體企業與個體企業給予傾斜,大力支持、幫助和促進企業加快發展,進一步調動社會各部門、各企業發展的積極主動性。
5. 加強培訓,提高效益,促進就業工作良性發展。要進一步加大勞動技能培訓力度,著力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要堅持就地、就近轉移為主,輸出轉移就業為輔的方針,以培訓推動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就業促進勞動力培訓順利開展的思路,以提高勞動力的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為主要目標,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工作。圍繞勞動力就業需求,積極開展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切實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與效益。同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特點和優勢,以信息化建設為依托,大力加快勞動力市場信息化建設步伐,以勞動力市場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為勞動者就業創造出新的工作崗位,以滿足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長明等,失業:需要重新透視的經濟社會現象[J],新華文摘,1997
[2]葛延風等,影響企業職工再就業的有關體制問題[M],經濟工學習資料,1997
[3]馬軼民:國有企業改革與失業[M],經濟工學習資料,1997
[4]魯士海:再就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一環[M],經濟工學習資料,1997
我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統計為接近13.5億人,在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里,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結構和調整和轉變,失業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失業人群也將逐漸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如何合理的解決失業問題關乎著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因而對于失業人口的統計必須準確,保證這桿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一、失業的相關概念
在進行失業統計之前,一定要明確失業與就業之間的界限。在經濟學上失業的定義就是勞動力處于閑置的狀態,勞動力運用生產資料進行有效的生產勞動。而失業人口就是在人才市場上沒有得到相應的勞動崗位,在尋找或者等待勞動機會的群體。有效的分類就是:(1)因勞動合同的終結或者中結,當下正在尋求有報酬的崗位的人;(2)沒有受雇工作過,正在找工作的人;(3)已經退休的人員,想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工作,在找尋有報酬的工作的人;(4)當下沒有工作,但準備在一定的時期后開始新工作的人;(5)暫時的被解雇,但沒有得到薪金的人。在我國的勞動法中規定失業人員的定義是,戶口為非農業的成年人,達到法定的勞動年齡,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但沒有就業,并在所在地的就業服務機構中心進行了求職登記的人。
二、我國現行的對失業人口統計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現在對于失業人口的統計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改進,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主要體現在事業統計的體系中不包括三類人群:農村戶口的失業人口;老年人口;城市國有企業的下崗職工。首先,在我國的勞動法中規定了只對城鎮的失業人員進行統計,而對農業戶口的失業人員采取忽略的態度,但事實是不做統計的失業人員占到社會失業人口的一大半,這樣使得我國的失業隊伍表面上開起來很小,但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的勞動力占到國家人口總數的70%,由于現在農村耕地的減少,生產方面對技術的要求提高,鄉鎮企業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下降,使得我國的很多地區的農民閑置,這導致農民工市場的泛濫,形成大量的潛在失業人口。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當下我國的勞動力擁有的平均耕地面積是4.2畝,而根據當下的生產力水品來計算,應該擁有的耕地面積應為8畝,這就代表我國農村需要將1.5億的剩余勞動力進行轉移。另外,根據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相關政策導向,農村今后每年會增加五百到六百萬的過剩勞動力。其次,在老年人口的方面,我國勞動法限制是男至60歲,女至55歲,這種規定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發展已經需要進行改變,超過規定年齡的人口不進入失業統計的范疇,這樣將失業人口的規模進一步的縮小了,國際上在失業人口這方面只限定了年齡的下限,沒有上限,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勞動能力可以維持的年齡已經超過的規定的年齡。再者,曾經在國有企業工作過的下崗之后,并沒有納入失業人口的統計范疇,下崗是在我國經濟體制變革過程中必經的過程,這部分人只是從原先的單位領取所謂的救濟金,基本的生活費用,根據我國的研究表明,在下崗的職工中,大約有75%需要再就業,因而他們也應該納入失業統計的范疇。
三、改進現行失業人口統計體系的有效措施
失業的問題既是社會問題又是國家問題,關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保障。只有做好就業的相關工作方可杜絕社會不和諧聲音的出現。我們需要做的是建立合理的科學的統計制度和手段,能夠為政府及時而準確的提供相應的數據。
(一)建立系統科學的統計體系。
我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統計為接近13.5億人,在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里,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結構和調整和轉變,失業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失業人群也將逐漸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如何合理的解決失業問題關乎著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因而對于失業人口的統計必須準確,保證這桿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一、失業的相關概念
在進行失業統計之前,一定要明確失業與就業之間的界限。在經濟學上失業的定義就是勞動力處于閑置的狀態,勞動力運用生產資料進行有效的生產勞動。而失業人口就是在人才市場上沒有得到相應的勞動崗位,在尋找或者等待勞動機會的群體。有效的分類就是:(1)因勞動合同的終結或者中結,當下正在尋求有報酬的崗位的人;(2)沒有受雇工作過,正在找工作的人;(3)已經退休的人員,想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工作,在找尋有報酬的工作的人;(4)當下沒有工作,但準備在一定的時期后開始新工作的人;(5)暫時的被解雇,但沒有得到薪金的人。在我國的勞動法中規定失業人員的定義是,戶口為非農業的成年人,達到法定的勞動年齡,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但沒有就業,并在所在地的就業服務機構中心進行了求職登記的人。
二、我國現行的對失業人口統計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現在對于失業人口的統計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改進,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主要體現在事業統計的體系中不包括三類人群:農村戶口的失業人口;老年人口;城市國有企業的下崗職工。首先,在我國的勞動法中規定了只對城鎮的失業人員進行統計,而對農業戶口的失業人員采取忽略的態度,但事實是不做統計的失業人員占到社會失業人口的一大半,這樣使得我國的失業隊伍表面上開起來很小,但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的勞動力占到國家人口總數的70%,由于現在農村耕地的減少,生產方面對技術的要求提高,鄉鎮企業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下降,使得我國的很多地區的農民閑置,這導致農民工市場的泛濫,形成大量的潛在失業人口。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當下我國的勞動力擁有的平均耕地面積是4.2畝,而根據當下的生產力水品來計算,應該擁有的耕地面積應為8畝,這就代表我國農村需要將1.5億的剩余勞動力進行轉移。另外,根據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相關政策導向,農村今后每年會增加五百到六百萬的過剩勞動力。 其次,在老年整理人口的方面,我國勞動法限制是男至60歲,女至55歲,這種規定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發展已經需要進行改變,超過規定年齡的人口不進入失業統計的范疇,這樣將失業人口的規模進一步的縮小了,國際上在失業人口這方面只限定了年齡的下限,沒有上限,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勞動能力可以維持的年齡已經超過的規定的年齡。再者,曾經在國有企業工作過的下崗之后,并沒有納入失業人口的統計范疇,下崗是在我國經濟體制變革過程中必經的過程,這部分人只是從原先的單位領取所謂的救濟金,基本的生活費用,根據我國的研究表明,在下崗的職工中,大約有75%需要再就業,因而他們也應該納入失業統計的范疇。
三、改進現行失業人口統計體系的有效措施
失業的問題既是社會問題又是國家問題,關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保障。只有做好就業的相關工作方可杜絕社會不和諧聲音的出現。我們需要做的是建立合理的科學的統計制度和手段,能夠為政府及時而準確的提供相應的數據。
(一)建立系統科學的統計體系。
在戶籍方面應該打破原有的套路和限制,建立兩套的統計體系:城鎮的失業率登記以及失業勞動力抽樣調查。城鎮的人口由勞動部門進行統計登記,所統計的范圍應該是在城鎮居住和工作的所有人口。至于抽樣調查可以由統計部門策劃實施。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統計范疇應該拓展到農村。抽樣調查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周期較短的特點,對于提升失業統計數據的準確和真實有重要的意義。城鎮方面的失業人口在登記過程中需要的經費較少,而實用性較強。
(二)將年齡的上限去除,對下崗的失業進行有效的統計。
對失業者的年齡上限可不作限定。在國外對失業通常規定年齡下限,退休后曾經工作并繼續尋找工作者仍算失業。顯然我國這樣的規定會縮小失業人口的規模。隨著城鄉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狀況的整體改善,人均壽命延長,勞動能力喪失的年齡大大推遲。所以,取消失業年齡上限,不僅符合我國的國情,而且有利于與國際標準接軌。下崗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變型和經濟結構調整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已經成為失業問題中的突出矛盾,失業登記不應該再排除他們。他們中有的已經實現了再就業,有的通過各種形式正在尋找工作。對于他們中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員,應該和其他失業者一樣,納入失業登記的范圍。
(作者單位:徐州市沛縣沛城鎮計劃生育服務站)
參考文獻
[1]楊宜勇.失業沖擊波.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2]袁志剛.中國就業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中圖分類號:F0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07)02-0154-06
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問題,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一度成為理論研究熱點以來,一直是學術界沒有太降溫的重大理論問題,甚至目前還有進一步升溫的必要。因為隨著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得到愈益徹底的貫徹,這一理論問題,實際上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制度構建的核心問題之一。從微觀看,界定和維護廣大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已成為深化國企改革,構建國企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從宏觀看,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是支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產權體系乃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一塊重要基石。王海杰博士的《”勞動產權”概念辨析》[1](下簡稱”辨析”),廓清了”勞動產權”概念上的一些模糊認識,認可了勞動力產權范疇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在這一問題的探討上前進了一步。不過,似乎并不徹底,值得研究的問題仍很多。僅就王海杰博士的”辨析”一文而言,特別需要繼續研究的問題至少有這樣三個:第一,勞動力產權概念是否嚴謹,能否替代勞動產權概念;第二,”勞動是產權的本質來源”[1];第三,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應如何科學界定。拙作《國企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人力產權透析》[2]提出了人力產權范疇,對這些問題作了初步探討。針對上述三個問題以及確立人力產權范疇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本文試再作探討,兼與王海杰博士商榷,故曰”再論”。
一、人力產權概念的提出和確立在經濟理論發展史上具有必然性
(一)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勞動財產權概念對比分析:用人力產權概念統一、梳理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概念具有現實必要性
王海杰博士對”勞動產權”概念四種觀點的分析富有理論價值,但若把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勞動財產權概念進行對比分析,可以更加凸現這些概念對勞動者權能和權益實現問題概括的含混以及由此構成的理論研究障礙。
作為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的經濟學范疇,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勞動財產權,不同學者或理論家各自賦予的內涵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在李惠斌教授筆下,”勞動產權指的是以勞動作為價值尺度和價值實體的社會財產的所有權、使用權、支配權和收益權。”[3](p21)曹天予教授則認為”作為憲法權利的勞動產權,指的主要就是勞動者根據其付出的勞動(即投入生產的人力資本)而享有的剩余索取權。”“人力資本產權是勞動產權的最主要表形式,因為勞動者的絕大部分勞動是在生產中(即作為人力資本投資而)實現的。與其他一切形式的資本產權一樣,勞動產權的核心是剩余索取權。”[4](p31)顯然,二者對勞動產權概念定義截然不同。前者指勞動財產權;后者指勞動者剩余索取權,基本上是王玨教授筆下的勞動力產權。王玨教授認為,”勞動力產權可以理解為: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的勞動力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等一系列權利的總和;是規范人們行使這些權利的一種規則;也是一定社會階段人與人之間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具有歷史性。”[5](p40)雖然王玨教授的勞動力產權概念的內涵比曹天予教授的勞動產權概念的內涵更豐富也有一定的本質差別,但二者與李惠斌教授的勞動產權內涵有共同的本質不同。由于三者在研究同一問題使用概念內涵上的不一致,理論說服力變弱是必然的。這構成提出人力產權概念以統一、梳理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等概念的現實表層原因。深層歷史原因是勞動產權范疇產生300年來,洛克、斯密和馬克思對勞動者依托勞動能力和勞動活動,形成的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實現的不同理論概括。
(二)用人力產權概念統一、梳理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等概念的深層歷史原因:約翰?洛克、亞當?斯密和馬克思對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的不同理論概括
英國著名思想家約翰?洛克在十七世紀末出版的《政府論》中指出:”勞動創造了價值的增量部分,它理所當然地應該屬于勞動者,因此使得個人的財產具有了合法性,因而稱其為勞動產權”。亞當?斯密在洛克發表《政府論》約一百年后,對洛克的”勞動財產權”理論作了進一步闡釋,但內涵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亞當?斯密認為”每個人自己擁有的勞動財產權是一切其他財產權的主要基礎,所以,這種財產權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個窮人所有的世襲財產,就是他的體力和技巧。”[3](P23-24)可見,在亞當?斯密那里,洛克的勞動產權概念內涵已由勞動財產權演變為勞動者對自己的勞動能力或技巧的產權,即演變為勞動力產權。由于亞當?斯密進一步從勞動力在價值創造中的特殊作用,論證了勞動與財產的關系,比之洛克前進了一大步。但是,亞當?斯密的勞動力產權理論存在兩個錯誤。一是把勞動創造的價值誤解為勞動力價值。對此,馬克思曾在其”工資”理論中做了深刻剖析,指出”政治經濟學稱為勞動的價值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勞動力的價值;勞動力存在于工人身體內,它不同于它的職能即勞動,正如機器不同于機器的功能一樣。”[5](P585)二是把勞動創造的財產的產權即勞動財產權誤解為勞動力產權。在這一點上甚至還不如洛克。因為在洛克那里,勞動者是其創造的財富的所有者,而在亞當?斯密那里,勞動者的”財產,就是他的體力和技巧”,把勞動創造的財產的產權即勞動財產權等同于勞動力產權了。馬克思在肯定亞當?斯密的”勞動財產權是一切其他財產權的主要基礎”的天才觀點的同時,揚棄了亞當?斯密勞動價值論的缺憾或謬誤,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
馬克思在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論基礎上創立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學說的過程中,闡明了工人應該擁有自己人力產權的各種權利。馬克思論證界定的勞動力價值理論用現代產權理論的術語說,就是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理論,即人力產權理論。馬克思指出的資本家無償占有剩余價值的過程,即資本家對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的剝奪過程,亦即勞動本質異化的過程。馬克思說,”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生產者的存在物,同勞動相對立”。”對對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現為異化,以致工人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夠占有的對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產品即資本的統治。”[6](P91)進而,馬克思論證了勞動本質異化復歸的道路,即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勞動者真正成為自己人力產權權能和權益的主人,實現向人的本質的”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復歸。[7](p120)可見,在馬克思的理論框架內,洛克的”勞動產權”范疇和斯密的勞動力產權范疇是不科學的,它沒有充分說明勞動的本質,自身存在著難以克服的邏輯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揚棄了洛克的勞動產權理論和斯密的勞動力產權理論”的謬誤”[3](p24),準確地闡明了勞動者產權權利,并準確地找到了解決的路徑。
可見,勞動力產權早在亞當?斯密那里就不是一個科學嚴謹的概念,不宜甚至根本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的科學范疇。從我國目前理論界對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概念的不同理解、論述和洛克、斯密、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和對勞動力產權概念的重視及內涵的科學闡述,我們既可以看出勞動產權或勞動力產權概念在經濟理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由于這些概念內涵上的不統一構成的研究上的不便甚至障礙,又可以看出不宜用勞動力產權概念概括馬克思的論述。由此可見”辨析”關于勞動力產權論述的殘缺性,以及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范疇體系的殘缺性。因而,探討準確恰當概括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理論的概念勢所必然。于是,人力產權概念應屬應運而生。
與此相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經濟學的社會性質角度可以做出這樣的概括,即從洛克勞動產權(財產權利)論到斯密勞動力產權論,再到馬克思活勞動價值論以及其揭示的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實現的理論演進軌跡,反映的是物本經濟學到人本經濟學的歷史演進過程。雖然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幾乎看不到產權、勞動產權、勞動力產權這類概念,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異化勞動理論對人力產權范疇揭示的已近乎一目了然。也這是馬克思的這些重大理論貢獻,才使人力產權概念從經濟學范疇體系中析出具有了呼之欲出的歷史必然性。當然,馬克思的人力產權理論,需要現代理論工作者,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市場經濟產權理論中,加以發掘和弘揚。
二、人力產權概念的定義、歷史性析出和確立的實踐意義
(一)人力產權概念的定義、歷史性析出過程和社會主義人力產權概念的科學內涵
1.人力產權概念的定義和析出的歷史性過程
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所謂人力產權,即勞動者基于自身勞動技能獲取生存、發展、享受資料,保障勞動力生產、再生產以及自身價值實現的對其人力所有、占有、支配和獲取相應收益的權利。在馬克思那里,生產力中人的要素被稱為生產力中最革命、最活躍的要素。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掌握先進技術或知識的活勞動要素被稱為人力資本,并被視為經濟或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要素。從生產力的日益現代化,生產力中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差別加速縮小的趨勢看,人力資本概念適用于所有勞動者的趨勢明顯。即人力資本被狹義地定義為具有創新性和難以預測性的企業家及較高技能者,成為有較高技術者或特殊專長者的專用術語的情況在淡化。雖然目前還無法判斷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差別徹底消除的具體時間,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作為已經取得主人地位的所有勞動者,應該一律視為人力資本而與物資要素資本相區別。這樣,在社會主義現代產權理論和產權制度中,就可以而且應該對經濟中一切人的要素產權統一界定為人力產權,一切物的要素產權統一界定為物力產權或資本產權。
2.社會主義人力產權概念的科學內涵和以人為本本質
社會主義人力產權即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公有產權為主體、多種產權形態相容共存產權制度中的人力產權。在我國現階段,由于社會主義經濟的市場經濟性質和一切生產要素的資本化,經濟關系中人力產權屬于勞動者個人的同時,其價值的實現,必然借助勞動力商品的形式。這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勞動者具有主人加商品的二重屬性和在三個層面上具有三重身份。家庭層面,是人力產權維持和發展(自己以及其家庭成員)的主人;政治層面,是社會的主人;經濟層面,是國有資產的主人。同時,兼有公有企業的主人和企業雇員的雙重身份,還可以是私有企業的雇主或雇員。因此,社會主義勞動者人力產權權能和權益的實現至少包括三個層面:首要層面是作為勞動力商品的勞動者的生存權和人生價值實現權。包括就業權、就業選擇權和平等交易權等。其次是作為經濟和社會主人的勞動者的公有經濟所有者和社會主人資格應享有的經濟、政治權力。表現為所應有的對社會、經濟的管理權,即主人履行社會職責的應有權利和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的充分取得及享受的權利,以及對全民經濟和其所在公有經濟組織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權、剩余索取權。再次是勞動者與時俱進地提高技能、完善自我需要的學習、進修等不斷提升人力產權價值的附屬權利,即人力產權的全面持續的發展權。因而,社會主義人力產權可以簡要概括為基本生存權、全面發展權、充分享受權和主人履責權。歷史地看,后三種人力產權權能和權益,是只有社會主義勞動者才可能較充分享有的權利。因為剩余價值規律的作用,生產資料私人壟斷社會的勞動者人力產權權利,長期以來,基本被局限于基本生存權之內。[8](P1584)
社會主義人力產權概念的科學內涵,從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看,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歸根到底是為了保障勞動者人力產權的基本生存權、全面發展權、充分享受權和主人履責權等各項權能和權益的充分實現。因而可以說,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的核心是人力產權各項權能和相應權益的實現。
社會主義人力產權概念的科學內涵,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看,體現了馬克思產權理論或以人為本的精髓。在任何市場經濟中,圍繞每個勞動者及其家庭這一商品(市場)經濟最微觀市場主體形成的各種經濟關系,其基點,都是人力產權。人力產權”是一定歷史時期各種社會經濟關系展開的基點”,其所擁有的可以用于交換的各種商品,只是其人力產權實現的一種派生方式。”生產關系及其發展演進史的實質,是人力產權實現方式的變遷史。”“作為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的研究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經濟學,本質上是人力產權異化(資本主義部分)、復歸(社會主義部分)的經濟學”[2](P55-56),自始至終貫穿著以人為本的精髓。所以,人力產權和社會主義人力產權作為科學概念,應該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精髓。
(二)人力產權的與生俱來性及產生、確立的歷史過程
假如撇開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影響,僅從人的生存和發展條件看,人力產權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因為說到底,人力產權是基于生存權、發展權實現的權利。而一個人的生存權、發展權,誠如馬克思關于人對自己所處的關乎自己生存、發展的自然條件的一貫態度一樣,是自然的,不可商量的。馬克思說:”人把他的生產的自然條件看作是屬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與他自身的存在一起產生的前提,把它們看作是他本身的自然前提,這種前提可以說僅僅是他身體的延伸。”[9](P491)人們對于自己生存、發展條件的這種天賦性權利,在原始社會,首先表現為原始部落的公共產權,成為人類產權產生最初階段的第一種形態,在部落內部人們之間公認和部落之間相互承認。其次表現為私有產權,即人類產權產生最初階段的第二種形態。它是隨著人類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幾乎同時產生的以一夫一妻制家庭為單位的生活方式決定的生活資料私有制的誕生出現的。對此,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論述是:”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10](P37)”耕地起初暫時地,后來便是永久地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它向完全地私有財產的過渡,是逐漸完成的,是與對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私有制的過渡平行地完成的。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了。”[11](P164)”在社會發展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一種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每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后來便成了法律。”[12](P309)可見,無論人力產權、物質產權、公共產權、私有產權,還是產權觀念、產權理論及產權制度的產生、發展,都是一個社會的自然歷史過程,長期與社會分工和私有制伴生伴長。這一歷史過程表明,各種所有制是產權的制度化形態,它基于人力產權的盡可能充分實現,客觀本質是以人為本。因此,雖然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幾乎看不到產權概念,但事實上,馬克思關于社會分工和所有制變遷的理論,特別是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也就是以人為本的產權的制度化演進理論。
可以說,原始社會末期存在的人力產權以及派生的公共、私有等產權形態,是各種現代產權形態的起步或基因形態。迄今為止的人類生產關系的歷史,從產權理論角度講,是一個由此開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形態的變遷升華而相應演進升華的產權形態變遷史。當然,人力產權以及其他一切產權形態的社會性質和表現形式,都受特定經濟、社會基本制度影響以至由其決定。
由上述可見,無論就人力產權的與生俱來性這一本質而言,還是從人力產權產生、確立的歷史過程看,王海杰博士”辨析”中的”勞動是產權的本質來源”的觀點都難以成立。
再者,人力產權的與生俱來性及產生、確立的歷史過程和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揭示的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的歷史規律,使我們更深刻地看到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私有市場經濟制度辯護士的本質。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邊際效用論、均衡價格論和產權理論,雖然承認交易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但把交易看作是自然的產物,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既定理論前提,站在生產資料壟斷者立場上,根本不研究廣大勞動者的權益。這種挖去了勞動者人力產權權能和權益實現這一經濟關系最本質內核的交易關系,只剩下了社會、經濟關系的表象性外殼。因而,當”清晰”產權的時候,就無法說清為什么產權應該清晰給誰。每逢這樣的關鍵時刻,就采取模糊的方式,以所有權無足輕重(如張五常)等謬論加以搪塞。回避甚至撇開社會、經濟關系的以人為本本質來研究經濟問題,是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和我國新自由主義理論的共同特點。基于新自由主義理論出現的過分激勵”精英”和資本所有者,漠視廣大職工人力產權權益的”產權改革”造成的收入過分懸殊、國資大量流失、公有經濟弱化、社會穩定嚴峻等嚴重后果,已經構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能逾越的重大障礙。對此,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和深刻分析。
(三)人力產權概念與西方人力資本產權概念之間的本質區別及確立的實踐意義
作為闡述社會經濟關系的經濟學范疇,人力產權概念與西方人力資本產權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人力資本產權是來自西方管理理論的一個概念,是人力資本概念的延伸。當人力資本概念特指具有創新性和難以預測性的企業家及較高技能者時,與其所擁有的特殊技能相關的一束權益,便構成為所謂人力資本產權。而人力產權則泛指企業中一切人力要素的產權,既包括企業高級管理和技術人員,又包括廣大工人的權能和權益。其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除了在于上述人力產權的與生俱來性和基于現代技術的社會主義產權制度決定的人力資本概念適用于所有勞動者的趨勢明顯這一歷史性原因外,還在于馬克思的企業管理人員等也是勞動者,在資本主義社會同受資本家剝削的理論和史實。另外,還需強調的是,在社會主義公有經濟為基礎的市場經濟中,特別在公有經濟中,不應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從社會主義人力資本中析出,而不按勞分配地單獨優待。新自由主義者教條地套用西方企業近幾年呈現的兩個發展趨勢(企業利益群體的主體由出資人向出資人、人力資本所有者――主要指職業經理人等高層管理人員和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共同體轉變;由貨幣資本、實物資本所有者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主導作用,向人力資本所有者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主導作用轉變)的理論,導致的過分重視”精英”和資本所有者激勵而輕視甚至忽視廣大工人人力產權權能和權益實現的國企改革實踐,事實地成為國企存量資產分配不公而加劇收入過分懸殊的重要原因的教訓告訴我們,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迫切要求在理論上摒棄新自由主義改革觀,創新社會主義產權理論而為改革提供更為充分的理論支撐。可見,科學界定人力產權概念,以與西方人力資本產權概念區別開來不僅具有現實必要性,而且具有現實迫切性。
三、人力產權概念確立的理論意義
在商品(市場)經濟研究中,以人力產權這一概念代替勞動產權、勞動財產權和勞動力產權概念,對于經濟理論的發展和完善來說,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一)人力產權概念相對科學
人力產權概念與勞動產權、勞動財產權和勞動力產權概念相比較相對科學的理由,一是定義確切、簡明。人力產權準確、明了地定義為經濟中勞動者基于勞動技能的一束權利,比勞動力產權概念的表述簡明、上口;同時,又不像勞動產權可以理解為勞動財產權,也可以理解為勞動力產權那樣,易引起歧義以致謬誤,從而帶來理論研究的不便,觀點傳播效果上的降低甚至錯誤。歷史上,自洛克提出勞動產權概念大約100年后,斯密對洛克勞動產權概念的歧義,使”他沒有看到這種勞動財產權的歷史分化過程中存在著的邏輯上的和現實生活中的謬誤”。[3](P24)現在,王玨教授與李惠斌教授等對勞動產權概念的不同理解,出現了分別從勞動力產權和勞動財產權角度對利潤分享制度論述的情況,不利研究的深入。二是內涵寬廣。人力產權概念定義為勞動者對基于勞動技能的勞動成果的一束權利,具體表現在勞動過程中對財富的創造上,最終的落腳點是勞動者的生存權、發展權、收益權和享受權。所以,人力產權概念既概括了勞動力產權的內涵,又內在地包括了勞動財產權的勞動產權內涵,還不像勞動財產權概念那樣僅僅局限于勞動收益權的合法性,且體現了人類勞動目的的根本性質。三是具有廣泛適用性。用人力產權概念統一、梳理自洛克以來的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范疇,即把勞動財產權統一定義為勞動產權,把有關勞動者勞動技能及勞動成果的一束相關權利統一定義為人力產權,放棄拗口且定義不確的勞動力產權概念,同時與西方主流經濟學狹義的人力資本產權概念區別開來,凸顯人力產權概念特有的以人為本本質。這樣,人力產權概念既可以超越歷史時期地廣泛應用,為理論界對人力產權問題的研究提供表達上的方便,又凸顯經濟學的以人為本本質,打上創新的現代經濟學的烙印。從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人力產權異化的復歸研究,提供了較為科學的理論范疇支撐。
(二)確立人力產權概念是建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范疇體系的需要
在探索創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過程中,挖掘馬克思的產權理論是必然的。由于馬克思的著作中幾乎看不到產權概念,以致使一些人誤認為馬克思沒有產權理論而用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事實上,馬克思不僅是產權理論家,而且是博大精深的產權理論家,并且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創立產權理論的產權理論家。西方著名學者S?佩喬維奇在《馬克思、產權學派和社會演變過程》中指出:”馬克思是第一位有產權理論的社會科學家。”而馬克思產權理論的核心內容,是關于人力產權的研究。因為馬克思理論的首要核心內容是生產關系的發展規律,而生產關系的發展史,實質是人力產權實現方式的變革史。[3](P55-56)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理論告訴我們,在商品經濟關系中的每一位沒有或很少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必須擁有人力產權,才能取得交易資格,然后才能成為市場主體。這就是說,人力產權是每一個沒有或很少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與他人形成生產關系的起碼條件,是前提。當然,奴隸社會的奴隸沒有人力產權。奴隸之所以沒有人力產權,是因為奴隸社會制度決定了奴隸本質上不是任何形式產權的產權主體,奴隸社會的奴隸勞動與產權是完全分離的,奴隸沒有本屬于他的人力產權的所有權。無論從奴隸社會制度看,還是從奴隸在奴隸主心目中的地位看,奴隸僅僅是如同奴隸主的牛馬一樣的財富生產工具。所以,奴隸社會的生產關系就人力產權角度論,奴隸的人力產權被徹底異化為至高無上的無所不包的奴隸主產權。這可以看作人類生產關系,當然也是人力產權演進變革史的一種特殊形式。如果僅就近代和現代歷史看,無論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中,一個沒有或很少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獲取勞動崗位的前提,都必須是人力產權所有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社會主義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這一點會越來越清楚。從一切資源資本化角度看,勞動者不擁有人力產權,勞動力不借助商品化的外殼,就難以真正建立起社會主義現代產權制度和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人力產權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人力產權是社會生產關系的本質和核心內容。馬克思揭示的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理論,實質是以人為本的人力產權理論。因而,挖掘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確立人力產權概念及相關內容的研究,應該是構建社會主義產權理論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
同時,借鑒現代西方產權理論中反映市場經濟規律的科學內容,使之為我所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的另一重要任務。當然,我們必須注意到,由于現代西方產權理論以私有制為既定理論前提,以唯心史觀為哲學基礎,不可避免地帶有歷史局限性。正因此,現代西方產權理論中幾乎沒有對人力產權的研究。如果說現代西方產權理論對此還有所涉及的話,那就是人力資本的研究。但那僅僅局限于對企業”精英”的人力產權問題的研究,與我們既重視一般勞動者人力產權研究,也重視企業”精英”人力產權研究的理論研究思路,幾乎是兩碼事。這是值得注意的,甚至值得警惕的。因為近十年來一些學者對于現代西方產權理論教條地套用于我國經濟改革,已經導致了理論研究上的諸多片面乃至錯誤觀點。典型的如國企產權改革研究一味地過分強調重視”精英”和資本所有者的激勵,輕視甚至忽視乃至不顧甚至不惜犧牲國企廣大職工權益的觀點,以及因此引發收入過分懸殊以至出現兩極分化跡象也認為無害甚至必要的觀點等等,已經造成了莫大損失。如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有些”精英”幾乎不付一文地持大股和國企一般職工獲得很少歷史貢獻補償地由主人轉為雇員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主義勞動者人力產權權益的直接或間接剝奪。由此已經引發及正在引發的帶有長期性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加速顯現等等嚴重問題,已經十分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是絕對不應也絕對不能輕視的。所以,借鑒現代西方產理論必須采取揚棄的科學態度,當前特別要注意防止再度出現社會主義勞動者人力產權權益的直接和間接剝奪等不良現象。教條地套用現代西方產權理論帶來的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諸多失誤告訴我們,以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為指導,結合中國實際,盡快創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為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需要的產權制度提供理論依據和分析工具,已經是我國經濟理論界面臨的迫切而艱巨的任務。
除上述兩方面理論意義外,人力產權概念的確立、使用,為進一步研究勞動者人力產權權能和權益實現問題帶來的諸多便利還有:第一,利于與洛克、斯密等使用的勞動產權概念相區別,以作為當代經濟關系研究新階段的一個標記;第二,利于解決當代經濟理論研究中對勞動產權概念見解不同,一時又難以統一而引發的不必要的理論歧義問題;第三,如果撇開資本特定的歷史內涵(剝削關系),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一切生產要素看作資本,那么,同人的要素資本概念與物的要素資本概念相區別,人力產權概念與物力產權或物質財產權概念相對應,通俗易懂,利于與通常使用的人力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等概念既相互區別,又容易融合使用,不會感到生疏和誤解。
總起來看,一方面,人力產權概念較準確、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馬克思產權理論以人為本的本質內涵。另一方面,確立人力產權概念,也就為用人力產權概念統一梳理、定位勞動產權、勞動財產權和勞動力產權概念,理清勞動者產權權能和權益實現問題的研究,找到了判定正確與否的客觀標準――以人為本的人本性標準。從而為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理論體系的構建,進而為基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產權改革、產權制度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進一步提供了更為充分的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王海杰.”勞動產權”概念辨析[J].當代經濟研究.2006,(9).
[2]程言君.國企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人力產權透析[J].研究.2006,(3).
[3]李惠斌.勞動產權概念:歷史追溯及其現實意義[J].與現實.2004,(5).
[4]曹天予.勞動產權、現代經濟學和市場社會主義[J].與現實.2004,(5).
[5]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8]程言君.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人力產權詮釋[J].探索.2006,(4).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