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7 11:11: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商業與文化的融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8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3)10-0054-04
近年來,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資本”,受到我國越來越多企業經營者的重視。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企業文化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一是發揮了精神引領作用,全面滲透到組織的制度建設、流程再造、架構優化、創新轉型等領域;二是確保了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方向明確,避免短期內的盲目沖動和路線偏離;三是激勵人心和凝聚士氣,不僅讓員工對銀行懷有認同感、歸a宿感和自豪感,進而提升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了員工相互間的粘結力;四是對外宣傳和塑造了銀行形象,將銀行的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等內容向社會公眾進行傳播和普及,并從中識別和發掘出認同本銀行經營理念的潛在客戶群體。因此,我國許多商業銀行都已規劃或正在規劃符合自身特色及戰略目標的企業文化。隨著我國銀行業跨業、混業的程度不斷加深,特別是隨著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代表的新興業務迅速崛起,商業銀行企業文化本身也不斷經歷著擴張、碰撞與融合的動態演進。
一、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
(一)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界定
按目前學術界的一般定義,企業文化是由企業領導者和員工共同恪守的基本信念、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具體到商業銀行,它是指銀行在經營管理的整個實踐過程中,通過全體人員共同營造、認同和遵守而形成的銀行哲學、銀行精神、價值觀念、銀行道德、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等意識形態的總和,以及銀行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所折射出來的外在形象[1]。
(二)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層次性
從文化的層次性來看,企業文化通常可分解為三個層次:一是最核心的精神層,包括企業愿景、企業目標、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等意識形態或文化觀念;二是處于中間的制度層,包括管理制度、運作方式、激勵機制和行為準則等;三是最外部的物質層,包括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建筑、廣告、形象標識、產品包裝設計等,是外人最先觀察到的企業文化。實踐中,我國商業銀行企業文化通常包括三至四個層次(見表1)。
招商銀行與此略有不同,其物質文化層進一步分解為社會層和行為層兩個層次(見表2)。
(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國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1.強調企業經營的誠信與穩健原則。如工、農、中、建都明確將“誠信”或“誠實”放在第一位,交行的“責任立業”同樣包括了對客戶利益的承諾責任。事實上,不僅五大國有控股銀行重視誠信原則,許多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如浦發、光大、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等也都如此。此外,“穩健”是商業銀行長久以來遵循的另一個根本傳統,唯有如此,才能在業界建立良好聲譽,贏得客戶的信賴。盡管商業銀行強調創新和績效,但其重要性通常要排在誠信和穩健之后。以“因勢而變”著稱的招商銀行雖然將“創新”擺在前面,但同時也不忘強調“穩健平衡是核心”。
2.強調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以人為本,表達出了兩層含義:第一,以客戶為本,竭盡所能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和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而銀行也在此過程中獲得相應回報,實現了和諧雙贏;第二,以員工為本,讓員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力得到展示、創造得到激勵、貢獻得到尊重,使每個員工的價值目標與企業愿景有機地融合,最終目的是實現管理者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員工與客戶之間的和諧,實現企業、客戶和員工的共同成長、共同發展。
3.強調團隊合作與執行力。首先,銀行同業間業務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如果完全依賴銷售人員個人關系去爭取業務,則客戶流失的可能性較高,因而強調銀行營銷組織團隊,包括客戶經理、產品經理、網點結算人員等的整體作用,才有利于鞏固客戶關系;其次,銀行業務大多是綜合,且客戶貸款融資的需求還需要產品部門的嚴格審查,需要銀行內部銷售人員、結算服務人員和產品審批部門相互協作;再次,業務部門為了向客戶提供一站式、一攬子服務,必須將本部門的各種產品和業務人員都調動并整合起來,充分發揮整體優勢;最后,業務部門之間的交叉銷售,如公司金融業務與個人金融業務、私人財富管理業務與投行業務等之間都可以實現跨部門的相互支持,共同推動。
二、投資銀行的企業文化
投行業務泛指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與資本市場相關的各類經濟活動,包括債務融資、權益融資、資產證券化、財務顧問等。專業從事投行業務的非金融機構即狹義的投資銀行,如美國的投資銀行、英國的商人銀行及我國的證券公司;廣義的投資銀行則指所有涉足投行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除投行(證券公司)外,還包括信托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財務顧問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同時也包括了商業銀行的投行部。與商業銀行相比,投資銀行不僅在服務內涵、盈利模式和作業特點上迥然不同,同時還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及核心價值觀。在我國,狹義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文化的特殊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服務的專業與高效
在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中,通常并不刻意強調“專業”和“高效”。一方面,與傳統的商業銀行存、貸、匯業務相比,投資銀行業務由于涉及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相關的方方面面,從債務融資工具承銷、IPO發行、項目融資、財務顧問、并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到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等,需要金融、法律、財務、科技等領域掌握高端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如廣發證券的“知識圖強”核心價值觀就特別突出了投行業務的專業性;另一方面,相對于一些商業銀行龐大的經營網點及動輒以萬計的員工規模,投資銀行雇傭的人員較為有限,因而更強調個人效率和投入產出比。
(二)不斷追求創新
對于高度資本密集和知識密集的投資銀行來說,創新能力是塑造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并集中體現在研究創新力、產品創新力、服務創新力以及市場創新力等環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驅動下,我國投資銀行的業務重點已由傳統的證券承銷向以股權融資、資產證券化為代表的創新型業務轉移。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招商證券提出了“勵新圖強”的企業文化口號。
(三)弘揚卓越和進取精神
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投行從誕生之初就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資本市場行情的起落,投行的經營業績也將出現較大波動。因此,只有時刻保持進取心態、昂揚斗志,不斷追求卓越,投資銀行才能最終成為市場上的勝者。長江證券的“追求卓越”正反映出了這種信念。
(四)強調為客戶創造價值和業績至上
長期以來,經紀業務是我國券商收入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只有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投行開展經營活動根本出發點,才能得到客戶的信任,實現投行與客戶的雙贏。因此,國信證券、光大證券和興業證券等都將為客戶創造或提升價值擺在突出位置。
三、商業銀行文化與投行文化的沖突
(一)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投行業務的現狀
近年來,在資本約束趨緊、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改革等多重外部壓力的倒逼下,我國商業銀行利潤增長和戰略轉型的重點正逐步移向新興中間業務,而善于深度發掘企業客戶需求、綜合貢獻度高的投行業務無疑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大中型商業銀行就已通過控股境外投行子公司,如中銀國際、工銀國際、交銀國際、建銀國際、招銀國際等,在境外開展上市保薦、賬簿管理、證券承銷、財務顧問等投行業務。2003年,中銀國際還獲得了在境內經營證券業務的牌照。不過,總體上看,我國商業銀行在境內大規模開展投行業務主要還是在2005年以后,以央行批準短期融資券發行為契機,各商業銀行紛紛設立了專門的“投資銀行部”或“公司及投資銀行部”,從事債券承銷、財務顧問、權益融資、資產證券化等投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普遍呈快速增長態勢。2011年,工行投資銀行業務收入226億元,比2010年增長45.7%;農業銀行實現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63億元,比2010年增長61.7%;交通銀行實現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收入63 億元,比2010年增長52.9%;招商銀行實現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9億元,盡管總量不如其他大行,但比2010年增長高達83.8%。
(二)商業銀行內部的投行亞文化
經過多年的改革和轉型,表面上看,我國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在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方面日漸趨同;但從深層次看,兩者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層面的分歧和差異依然巨大,產生文化沖突的可能性始終存在。所謂文化沖突,是指兩種文化群體成員在互相交往過程中因文化模式不同所感受到的沖突和壓力[2]。在企業組織內部,它體現為不同形態的組織文化因道德、觀念、行事風格等相互對立和相互排斥的過程。
在現代組織中,企業文化不僅包括了主文化,同時也包括了亞文化。主文化是指企業內部居于主導地位或統治地位的文化,是為企業中大多數人所認同的價值觀念及其行為準則。企業亞文化通常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企業的副文化,即與企業主文化相伴而生,潛藏于企業內部的非主流、非制度的文化,如部分企業成員基于共同價值觀和利益紐帶等結成的各種派系或小群體,他們之間或產生某種文化共鳴,從而在企業中發揮隱性影響;二是指企業的亞群文化,即企業文化的次級文化,由于現代企業組織一般包含了多個科層,各層次主體均具有其特定的業務、職責、權限,且人員構成情況也不盡相同,因而在企業整體文化之下,還可能存在次級文化,如部門文化、分支機構文化等[3]。本文所探討的亞文化主要是第二種概念。
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其內設的投行業務部門也在一定范圍內孕育了投行亞文化。不過,與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相比,這種亞文化的獨立性和實際影響力都較弱,原因有三。一是從組織架構上看,商業銀行內部的投行業務往往脫胎于公司業務,受傳統經營策略和管理方式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在基層,不少銀行的省級、地市分支行迄今尚未成立專門的投行部,投行業務往往依附于公司業務部門,由公司業務人員兼任,基層對投行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二是從盈利模式和收入來源上看,投行部的主要經營活動都與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業務開展嚴重依賴于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信貸資產及其他部門的配合,因而無法掙脫整個銀行主文化的影響。三是從激勵機制上看,與商業銀行其他業務條線類似,投行業務條線在預算支出和收入分配上也受到各種嚴格制約,無法像真正的投行那樣給予業績突出的員工以相應激勵,由此也導致商業銀行的投行業務人員對投行文化的感受和認同不深。
(三)主文化與亞文化的沖突
1.在經營理念和風險管理機制上,強調穩健經營的商業銀行文化與追求進取、卓越和創新的投行文化之間可能產生沖突。例如,商業銀行投行部開發的很多投行類創新產品,在項目審批的過程中,往往會與授信、合規、財務、風險管理、資產池管理等銀行其他部門的相關規定和標準不一致。對于同樣的監管規則,投行部理解的口徑常常從寬、從松,而其他部門理解的口徑往往偏窄、偏緊。
2.用人機制上,強調團隊、等級的商業銀行文化與突出個人效率的投行文化之間可能產生沖突。在傳統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中,成績屬于集體,個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有限,其提拔晉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而在投行文化中,雖然也重視團隊精神,但更看重個人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個人能力突出的員工,獲得晉升的速度較快。
3.在激勵機制上,強調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商業銀行文化與注重業績激勵的投行文化之間也可能產生沖突。從投行文化的視角來看,個人的業績表現理應與收入掛鉤,如此方能體現公正、公平;而在傳統商業銀行的文化理解當中,部門之間、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宜拉得過大,以免造成相關人員的思想波動。因此,即便部分商業銀行的投行條線在激勵機制設計之初引入了市場化考核手段;但在落實過程中,基層單位常以“統籌獎項”、“二次分配”為借口截留下發的獎金,導致激勵效果被稀釋,甚至根本無法兌付,由此挫傷了投行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思考與建議
對于商業銀行內部的文化沖突不應簡單否定。國外研究表明,組織內沖突與組織績效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沖突水平太高可能引發組織內的混亂無序,危及組織的穩定及生存;沖突水平太低也未必就是好事,它可能導致組織的思維和行為逐步鈍化,從而難以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喪失革新和前進的動力[4]。因此,組織內適度存在文化沖突其實是有益的,只要管理得當,反而能夠發揮文化多樣性的優勢,提升組織績效。
借鑒“文化適應”模型[5],本文認為企業內部主文化和亞文化的碰撞可能出現三種結果:一是“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一方的文化(通常是主文化)強勢注入并徹底取代另一方的文化,后者被迫放棄原有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被前者同化;二是“分離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主文化和亞文化在各自勢力范圍內保持獨立性和完整性,互不接觸,井水不犯河水;三是“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即雙方在文化上相互滲透,取長補短,有目的地吸納對方的優良文化成果或文化經驗,以達到文化共識,并在此基礎上構造企業新的文化體系。
對于商業銀行內設投行部門而言,“注入式”模式意味著放棄自身的投行文化和創新業務屬性,而一個徹底失去投行文化靈魂的投行團隊將難以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生存下來。“分離式”模式盡管讓投行部門在短期內保持了一定靈活性和競爭力,但從長期來看,一是“重創新、輕風控”的單純投行發展思路遲早會引發風險的集聚和暴露;二是如果與銀行其他部門在企業文化上格格不入,也難以建立和諧穩定的戰略協同和業務聯動關系,無法獲得來自整個銀行集團的客戶資源、財力和智力等全方位支持。相比之下,只有“融合式”模式,才能充分發揮商業銀行主文化和投行亞文化的優勢,確保投行業務持續、平穩發展。當然,在融合的側重點與程度上,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轉第70頁)
(上接第57頁)
第一,在投行業務的經營理念和風險防范機制上,應遵循商業銀行主文化這一基石。在投行業務的經營方面,強調誠信、穩健對于保障投行業務創新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我國部分商業銀行“息改費”及各種虛假財務顧問業務泛濫,說明背離誠信價值觀、片面追求業績和“創新”的投行業務終將難以為繼,由此也引發了2012年上半年監管部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和“亂收費”的全面清理整治。傳統的商業銀行文化高度重視風險防控,從流程和制度上保證了前、中、后臺分離及全流程覆蓋;而在投行業務部門中,風險防范整體上還較為薄弱。因此,在推動投行業務創新時,無論采取何種產品形式,最根本的原則都應是“風險可控”。在兼顧效率的同時,更應嚴控風險,完善投行業務審批機制和風險防控體系。近年來,部分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因違規發行或代銷理財產品問題曝光,已嚴重影響了全行聲譽。
第二,在投行業務的用人機制上,應堅持商業銀行文化和投行文化并重。既要強調團隊的密切協作,全面梳理和發掘客戶的各種潛在需求,構建聯動營銷網絡;又要突出個人業務素質的專業性和復合性,要大力選拔、儲備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綜合素質全面、實務技能卓越的高素質人才,充實到投行業務崗位。
第三,在投行業務的激勵機制和薪酬設計上,則應承認投行業務和投行文化的相對特殊性。“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并不等于在投行部門內部沒有收入差距。此外,在傳統商業銀行部門與投行部門之間也應實行有差別的薪酬制度,給予一線投行業務經理各種靈活的專項激勵,以提升其營銷客戶、創造性發掘投行業務潛力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Berry, J.W. 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M].
In N. Miller & M. Brewer (Eds.), Groups in Contact.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1984:11-27.
[2]Brown, L. D. Managing Conflict at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M]. London: Addison-Wesley,1983.
[3]Nahavandi, A. & A. R. Malekzadeh. 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
一、商務英語教學的現狀
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通常是指人們在各種商務活動中使用的英語,在我國,商務英語也稱外貿英語(ForeignTradeEnglish)。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蓬勃發展,中國也在更深層次的融入到國際社會生活當中,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日趨繁榮。商務英語作為大學里的一門獨立專業應運而生。然而,在實際中,商務英語專業建設卻遭遇瓶頸期,主要表現為學生語言能力不足以及跨文化知識的欠缺。首先,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從入學便接受專業課程訓練,不僅包括英語精讀、泛讀、口語、聽力、寫作等基礎課程,還包括外貿函電、國貿、市場營銷等進階課程,可即便這樣也無法保證學生能夠準確的遣詞造句,更別說時時保證語言的得體運用了。據調查研究顯示,在一些常常使用英語的外企中,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的工作人員都有超過一半人數無法在商業談判和磋商中遇到沖突時自如地運用英語據理力爭,維護公司利益;還有很多畢業生不知如何在一些諸如商務宴會等正式場合運用得體的語言和恰當的語氣與客戶進行交流。其次,語言專業除了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能力還應該多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跨文化意識對于國際商務活動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個人素質,它可以促進商務活動中交際雙方的思想溝通,有助于消除由于文化差異形成的誤解。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和不快數不勝數。在國際貿易交往中,不同國家的文化相互碰撞,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差異,輕則會鬧出笑話,重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是損害國家的利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來說極其重要。
二、堅持語言教學為基礎,將文化教學融入到語言課堂
作為一門外語的學習,首先應該打好語言這一基礎。扎實的語言基礎不僅包括語音語調等語言知識,還包括聽、說、讀、寫、譯的語言使用能力。“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英語是他們的看家本領:不論研究什么,英語這個看家本領不能丟。”堅持語言教學為基礎,就是最大程度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使用能力,主要從句法層面、語義層面和文本層面來表現。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自己遣詞造句的能力,才能使用地道的搭配進行聽、說、讀、寫、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本不同情境之下的語言使用,從而整體提高英語語言水平。然而,語言學習必須要與文化學習相融合才能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水平,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并時間外國文化”。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主動有意識地將外國文化知識傳遞給學生。以交換名片為例,教師不應該只滿足于教授學生一些常見的稱謂和專業詞匯,也不應該僅僅是“Mynameis…,thisismycard.”\“Pleaseallowmeto…”等這些常見的句型,而應該更深一步地引導學生去探究其背后的商務文化和禮儀規范。
三、對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1.樹立教師的文化意識,明確文化和語言教學相融合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必須時刻走在科學最前沿,了解行業最新動態,明確新時代的商務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語言教學,教師本人首先就要樹立一種文化意識。
2.轉變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鍛煉學生的商務交流能力。商務英語教學一定要打破以往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說學生聽的啞巴式英語”,多利用情景教學展現商務英語的交際性,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比如通過任務教學法,教師在課前設置任務目標,學生圍繞要完成的任務做出相應的對策和計劃,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務,并且得出總結。教師在設置任務時盡可能還原真實的企業環境,讓學生體驗不能商務情境下會使用到的商務溝通技巧;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出現的語言上和非語言上的差異,教師需要及時組織討論并且給予正確指導。任務完成后需要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方面的問題進行總結,避免再次犯錯。同樣的,教師還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來豐富商務英語課堂,通過設置一些由于跨文化所產生的問題案例給學生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改善教學環境。如今已經有部分高校建立起了配合語言實踐教學的實訓室,如英語情景教室、禮儀實訓室、模擬商務接待室、模擬商務談判室和商務英語資源數據庫等,這些實訓室的設施配套齊全,實訓目標明確,能夠最大程度模擬真實的商務情境,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可想而知。然而,現在已經建立語言實踐實訓室的學校還是不多,盡早在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的院校普及語言實踐實訓室也是當前一大迫切需求。
四、結語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和密切的今天,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所導致產生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既具有扎實商務英語語言知識和能力,又熟悉各國不同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與習慣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滿足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人才需要。
關鍵詞:城市發展 商業布局 經濟發展
日前,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城市商業發展之路―城市商業(網點)及商業地產規劃設計指南》開始在全國發行。這是一本關于城市商業發展和商業地產規劃設計指南的專業書籍,由商業專家王希來教授和北京首商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曹偉共同編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任興洲,世界新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瑜為之寫序。
該書的出版,為實現城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國際化,推進全國城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的全面工作,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設想;為豐富中國商業(網點)布局理論的研究成果庫,為從事城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和商業地產規劃設計的策劃者,送去一些典型案例;為策劃一種經營城市商業和商業地產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科學程序和指導方法。
21世紀城市商業布局新理念
21世紀的城市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意境的融合體,是設計大師們施展靈感和技藝的舞臺。商業在城市中,是最能表現人文關懷的肌理因素,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商業功能是城市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滿足城市居民物質生活的基本保證。商業不僅是城市的主要產業之一,能夠聚集人氣、商氣、財氣,形成良好的商業氛圍,而且對金融、旅游、會展等服務產業的發展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它還是商業文明和地域文化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詮釋著城市的特色和基因,重要商業設施往往成為一個城市的地理座標和文化標志物,甚至具有“城市之魂”的意義。
我國城市商業布局現狀
商業的重要載體當然是各類商業設施,或者說是商業網點,近些年來,更是以商業地產的形態呈快速發展之勢。然而,也必須看到,在商業網點和設施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亟待關注和重視的問題,就是商業網點發展的規劃和規范問題。
(一)布局不盡合理
東部多、西部少,老城市多、新城市少,這有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也有規劃等工作問題。布局不盡合理更主要表現在一些城市本身。許多城市的通病是老城區多,而新城區少,特別是新建的社區少,增加了人民生活的不便。許多大城市沒有明確的市級商業區、區域性商業中心、社區商業中心的層次觀念。有的城市過度開發原來的商業繁華區,或盲目興建高檔的商業步行街,而對全市5年或10年的商業(網點)布局卻心中無數,造成畸重畸輕現象。
(二)經營者在店址選擇、經營定位等方面的科學性比較欠缺
一般地說,大型商店在這些方面還比較重視,經過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或邀請專家做有關的咨詢報告,在此基礎上才選定店址和確定經營定位。但粗枝大葉、憑主觀臆斷、聽任主管官員拍板等現象仍是屢見不鮮,反面的教訓不勝枚舉。至于一般中小店鋪,特別是小雜貨店、理發店、小飯館等,業主很少有這方面的基本知識,也不去找同行請教,更說不上請專家咨詢,單憑自己的資金或人力資源(例如擅長)找一個地點租下或買下就開始裝修“擇吉開張”,結果客人不多生意不旺,只好關門大吉。作者在住地附近多次見到此類現象,各地也大體相仿。一個店雖不大,但全國這類事是成千上萬的,總的社會資源浪費是巨大的。
(三)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工作應進一步深入并與實際情況結合
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大連等大城市近些年由主管部門結合專家制定了5年或10年全市商業(網點)布局發展規劃,并把它盡可能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使之具有法定的指導和約束作用。作者參加過一些城市該類規劃的研究、咨詢或論證,認為這是促進商業(網點)布局調整和合理化的正確選擇。國家商務部十分重視此項工作,多次發文要求大中城市均須制定商業(網點)布局規劃,顯著地推動了這項基礎工作。但是,許多城市仍沒有商業(網點)布局規劃,有的制定的規劃內容粗糙,多數沒有同城市總體規劃相結合,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不大。
商業布局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商業規劃是整個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意義上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總體規劃。這是因為,一方面,商業是為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服務的,與城市規劃有機結合的商業規劃和布局最能體現其科學性、便利性,最能體現“以人為本”;另一方面,商業設施的布局、商業業態的結構對城市的交通以及人、物的流向有著重要影響。還要看到,大型商業設施具有物質體量大、投資成本高、沉淀性強的特點,其盲目發展和過度集中,易產生交通擁擠、物流不暢、配套設施不協調等社會問題,也極易對便民利民的中小商業形成擠壓。因此,很多國家和城市都對商業網點布局,特別是對大型商業設施進行比較嚴格的管理和規劃。另外,商業規劃的必要性還源于城市土地和空間的有限性,科學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間,促進商業有序發展是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商業地產快速發展,給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挑戰。與住宅地產不同,影響商業地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城市區域整體功能的分工、商業項目定位、項目所處區位、商業業態選擇、商圈半徑、商業氛圍、競爭環境、目標群體購買能力、交通狀況、項目特性、商業設計、開發商實力等等。商業地產既要遵循商業發展規律,又要符合地產發展規律,還要與城市整體規劃有機結合,因此是比住宅地產更復雜、約束條件更高的商業存在,更需要依托商業規劃和網點設計,避免商業地產開發的盲目性,防止單純強調建設規模,忽視資金壓力,片面強調高檔次,忽視市場客觀需求,單純注重概念宣傳,忽視科學定位和管理的傾向,形成理性開發、運營的環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提升的關鍵階段,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將進一步促進居民消費需求的增長,城市商業將迎來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城市商業網點和商業地產開發進行科學規劃尤為重要。尤其對商業地產的開發、定位乃至后續的經營管理都需要很好的研究和設計。
《21世紀城市商業發展之路―城市商業(網點)及商業地產規劃設計指南》一書,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版的。作者通過對國內多個商業地產項目的分析研究和對大量實際案例的剖析,著力研究和探求國內商業網點建設的客觀規律,總結了一些商業地產開發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案例,系統地提出了商業地產發展的總體定位以及關鍵要點,這對我國城市商業網點的建設以及商業地產的健康發展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城市與商業發展的新范本
本書作者本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以城市商業發展的兩大關鍵問題―商業(網點)布局和商業地產規劃作為切入點,為中國城市商業發展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和新的經濟增長極,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思考。
從事物相互關聯的哲學觀來看,旅游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行業,廣泛涉及多行業、多部門,僅靠旅游行業、旅游部門單方面發展難以達到規模效應。發展旅游這一戰略性的支柱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堅持“大旅游”觀念,具有“大產業意識”,把旅游開發放在綜合配置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的宏觀范圍去考慮,把旅游業的發展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去統籌規劃,注重區域旅游產業融合(包括旅游產業的縱向融合和橫向融合),構建“大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從研究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相關部門(如農業、工業、商業、交通、城建、文化、教育等)的互動關系入手,探討產業融合與產業調整的途徑,構建地區發展旅游支柱產業的支撐體系,拓展旅游業的發展空間,形成一個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產業鏈與產業群體。
從事物相互關聯的哲學觀分析旅游業發展,我們可以洞悉并把握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密切關系,研究探索和有效實施產業互動、融合的途徑與對策。
一、旅游業與農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農業的拉動作用。發展旅游業對解決“三農”問題貢獻很大,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促進農民就業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進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環境的優化,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第一、第三產業的良好結合;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促進農產品附加值的增加;有利于農業和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2、農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農業可為旅游業輸送綠色農產品,可為旅游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豐富和充實現代旅游業的內涵;可為旅游者提供回歸自然、體驗文化的旅游產品。
3、旅游業和農業的互動與融合途徑。大力發展農業旅游與鄉村旅游,開發觀光(旅游)農業與“農家樂”等旅游、休閑項目,建設觀光農業園區,開發豐富多彩的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建設旅游餐飲原料生產基地,打造旅游食品供應產業鏈;建立地方旅游農業產業集群,增強旅游農業的競爭力。
二、旅游業和工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工業的拉動作用。旅游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旅游業的發展增加了某些工業的附加值;旅游業的發展擴展了工業的宣傳和營銷渠道,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工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工業提供了旅游業發展所需的產品,滿足了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工業的發展擴大了旅游業的范疇,豐富和充實現代旅游業的內涵;加大了對旅游業的投資。
3、旅游業與工業融合的途徑。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建立工業旅游觀光點;建立傳統手工業作坊旅游區;建立旅游商品生產基地;生產為旅游業服務的工業用品。
三、旅游業和商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商業的拉動作用。旅游業可帶動商業的發展和繁榮;旅游業發展可提升商業服務人員的素質。
2、商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商業的發展拓寬了旅游業的范疇,豐富和充實現代旅游業的內涵;商業的繁榮可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形象。
3、旅游業與商業的融合途徑。樹立商旅融合的觀念;將商務活動與旅游活動有機結合;建立城市游憩商業區(RBD):在旅游景區和旅游城市不斷完善商業服務網點,大力發展商務旅游與購物旅游。
四、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交通運輸業的拉動作用。旅游發展促進交通體系的超前發展,對現代交通業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需求動力;刺激了交通運輸種類需求;提高了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2、交通運輸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交通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業為現代旅游業提供了強大的供給推力;交通運輸業發展能促進國際和國內旅游的全面發展,使旅游成為人民生活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3、旅游業與交通運輸業融合的途徑。以市場為導向,做好旅游交通規劃,實施交通融入戰略;建設“綠色交通”“景觀交通”,凸顯交通景觀價值;交通運輸工具與旅游有機結合,體現交通的旅游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7月1日開通的青藏列車的車廂內的裝飾洋溢著濃郁的藏族文化風情)和時代特色;優化交通旅游線路和交通時刻表,與旅游有機對接;衍生開發交通旅游產品。
五、旅游業和城市建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城市建設的推動作用。旅游業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建設的步伐;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城市功能的充分發揮和個性特色的形成;旅游業的發展改善了城市投資環境,使城市建設有較雄厚的財力保證和更高的美譽度。
2、城市建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城市完善的配套設施是旅游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城市發展水平影響和制約著城市旅游業發展;城市建設極大地增強了旅游效應;城市的發展促進了旅游規劃與開發。
3、旅游與城市建設的融合途徑。實施城市建設與旅游業發展的一體化;改善城市旅游環境,大力發展城市旅游;將城市規劃與旅游規劃有機結合;用旅游文化包裝城市、提升城市,塑造旅游城市文明形象,增強城市的旅游魅力。
六、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互動與融合
1、文化對旅游的促進作用。文化是旅游的內涵與靈魂,能提升旅游資源的品位與魅力;文化能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文化帶給旅游者較高的審美體驗;文化發掘為旅游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24-0000-01
“E時代”是一個高科技的時代,是一個網絡遍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時代,E時代的人們也因為網絡的影響,在價值觀、生活形態、消費行為等上面與以往的各個時代有極為明顯的差異。表現在對廣告的訴求上面,E時代的人們表現出更大的抗風險的心態,他們不喜歡硬性推銷,喜歡強調個性,注重自我體驗。因此,E時代背景下的商業廣告需要把握E時代追捧的生活方式,理解和探尋E時代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征,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廣告方式,在廣告中植入E時代的文化基因,使E時代大眾能夠在廣告中體驗文化共鳴,從而產生內在的廣告認同感。這樣,廣告的宣傳效力才能更好的發揮。
動畫廣告無疑是與E時代相匹配的一種廣告方式。因為動畫的文化性與與E時代有相近的文化基因,動畫廣告能夠更好的從文化根源上與受眾產生共鳴。廣義上講,動畫文化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不僅僅是“會動的畫”,它是美學的表現手法與運動規律的融合。它跨學科,并且模糊了人類學、社會學、美學、經濟學和歷史學等學科的邊界,用開闊的文化視野本質地審視藝術的變化。狹義上講動畫文化的開放性可以說成是社會性,也就是社會生活被“文化化”。特別是在E世代,文化傾向于貧民“帝國主義”和草根文化,在這種文化語境下,動畫廣告無疑也變得大眾化并且無所不在。動畫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人們創造性思維和審美認知的結晶,它不像明星般璀璨,但它比明星更能持久的影響受眾心理,因為動畫中的藝術形象不具有功利性,因此更能夠喚起更大群體的認同感,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海爾兄弟是為推銷早期的海爾電冰箱而做的廣告,后來被制作成一個系列動畫片,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動畫文化的另一個社會性特征表現在它與網絡的結合。網絡的交互性,使動畫文化根植于每個人的心中,受眾不論性別,不論老幼、不論從事什么工作、處于怎樣的生活環境,總能夠因為動畫中隱喻的品質和精神而感受到心靈的升華。動畫已不再是兒童的專屬,動畫成為一種形式一種藝術,能夠靈活再現現實生活,又不拘泥于現實生活,能夠表現虛擬空間,而其中的本質卻來源于生活。而正是因為動畫的這種品質使得動畫的傳播更具有社會性。網絡動畫廣告,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傳遞了廣告信息,也征服了E時代網絡大眾的心。首先,網絡動畫廣告用動畫的形式或說明一個道理、或展現一幅美妙的場景,它總能夠發揮動畫的內在文化特征來感染受眾,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向受眾灌輸,受眾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下主動的接受了廣告信息。其次,網絡動畫廣告具有交互性,Flash軟件的出現,為網絡動畫的交互性開辟了道路,瀏覽者能通過自主的選擇去瀏覽需要了解的內容而掠過不喜歡的內容,或者瀏覽者的動作可能成為動畫的一部分,一個鼠標點擊或拖動等等的動作有可能產生特定的動畫效果。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動畫廣告的這種交互也可能從二維轉向三維,使受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動畫帶來的新鮮的場景和刺激的感覺。比如:在可口可樂的一個系列廣告――零度《阿凡達篇》里,廣告中男孩所持的是一個特別的可樂包裝,其上印有“AVTR”字樣,這個字樣被事先植入了代碼,男孩通過攝像頭用相應的軟件識別這些代碼,就能在屏幕里看到隱藏的視頻或圖像,就像身臨其境的感受潘多拉星球一樣。再如:為移動媒體的客戶端安裝應用插件實現廣告交互,比如一款有關奔馳新車的應用插件,點擊后就可以體驗這款車的360度的轉彎以及人性化的導航系統、用戶還可以任意變換車體顏色,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車體外觀。
E時代的動畫藝術不同于以往,它是各學科的融合;是多媒介的融合;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人文與技術的融合以及感性與理性的融合。這就是所謂的動畫文化的拓撲性。動畫文化的拓撲性指動畫文化的輻射與聚合。這種輻射與聚合首先表現在動畫文化的跨學科性上。動畫文化向外輻射可以到達美學、社會學、文學、傳播學和心理學,而這些學科的聚合又被動畫文化所吸收,從而形成星型的網絡拓撲結構。動畫文化因子就在這樣的網絡中互相傳輸,互相融合。這種傳播與融合促使商業廣告不斷的審視社會的發展變化,社會中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狀態、環境對人的影響等等;也會不斷的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以文學思維的故事創作不斷發展動畫商業廣告的語言語法;會用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以美學思維的藝術升華不斷加深動畫商業廣告的思想內涵;還會用不斷發展的傳播方式,以游戲思維的消遣娛樂來構建動畫商業廣告的運營模式。因此動畫商業廣告在動畫文化向其它文化不斷擴散和延伸的過程中,也不斷模糊各個學科的邊界,與E時代契合。
總之,E時代的追求個性與多元化特征要求商業廣告必須融入內在的文化才能滿足E時代人們的心理需求。E時代動畫文化比起以往更加豐富,表現在文化的各個方向的輻射與融合。把握E時代文化脈搏,用數字包裝動畫廣告,已成為動畫商業廣告的訴求。未來動畫發展的方向更加多元化、立體化和交互式,這給商業廣告以無限的契機,也是商業廣告在E時展的重要源泉。
參考文獻:
[1]齊驥.動畫文化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2]付野.商業廣告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于璽.數字動畫在手機媒體上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09.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2
咸寧市溫泉資源富集,且溫度高、流量大、養生價值高,經過初期開發,溫泉旅游一度出現季節性井噴,經過幾年的開發培育,形成了一定范圍內的價值利益格局,算“小賬”來看,旺季游人如織,短期經濟效益明顯,算“大賬”來看,溫泉資源僅停留在泡湯旅游層面,沒有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這就需要跳出溫泉本身,在經濟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探討“溫泉經濟”。念好“溫泉經濟”這本經,使其成為咸寧產業轉型發展的推動力,必須根據資源特點,依托咸寧地方特色文化,文、商、旅一體化發展,以特色商業項目建設為載體,重點打造香城泉都的城市品牌影響力。以文促商、以商興文、商旅相濟、文商旅融合發展,是激發咸寧經濟活力、拓展咸寧發展空間、促進咸寧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咸寧經濟發展新動力、提升咸寧競爭力的有效路徑。以溫泉旅游帶動產業發展,立體開發形成產業集群,走文、商旅融合融合發展的道路。
一、文商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
文化是靈魂,商業是基礎,旅游是載體。文化、商業、旅游的整體優勢直接決定區域發展環境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以咸寧區位優勢、傳統文化、旅游資源、產業優勢融合發展,激發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加快形成文商旅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依據咸寧區位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確定發展定位。 在把握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以“文商旅三結義”為核心,形成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成文的發展態勢,深度發掘文化內涵,通過文化注入旅游發展,融入地方特色的文化活櫻帶動旅游的興盛。通過旅游促進商業的繁榮,旅游項目帶來更多的消費客群,人氣的聚集能更好的提升項目的影響力。通過商業組合完美文化要素,激發區域產業和服務業的活力,培育新業態需發揮消費的帶動作用,而消費需要的多樣化正推動著購物、餐飲、文化娛樂三大功能的積極融合,劇場、博物館、畫廊等多種業態進入文商旅街區,形成與其他購物形態的差異化。旅游在文化中實現效益、文化在旅游中找到落腳點、商業在文化旅游中得到繁榮。
二、咸寧市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咸寧產業融合發展的總體情況
1.文化發展。咸寧擁有以汀泗橋戰役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赤壁之戰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向陽湖五七干校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溫泉、九宮山、陸水湖為代表的生態文化,近年還對茶、桂、竹為代表的生態文化進行了深入挖掘,形成了以萬里茶道為溯源的趙李橋、羊樓洞磚茶文化。同時,市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投入,著力打造開發文化項目,加強文化設施建設,打造“香城泉都”文化成為全省優秀文化品牌,羊樓洞磚茶、嘉魚魚圓、通山豆豉和烏骨羊、黃袍山油茶、赤壁獼猴桃和米磚茶、崇陽野桂花蜜和雷竹筍等多項農特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根據民間傳說編排的大型實景神話劇《嫦娥》、民俗風情歌舞劇《時舞?香城戀》開演,豐富了咸寧的文化層次和文化品位。
2.旅游業發展。積極實施旅游發展戰略,“十二五”期間累計旅游產業總收入達700億元,年均增長28.7%,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36億人次,是“十一五”期間的4.3倍,旅游經濟指標位居全省第五,跨入第一方陣。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6處,館藏文物2萬余件,古橋、古塔、古民居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連續舉辦多屆國際溫泉文化旅游節,溫泉旅游咸寧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十六潭公園、香泉映月、冰雪王國、香城古街、嫦娥廣場等城市景觀和青少年宮、博物館、傳媒大廈等城市建筑成為咸寧旅游業新地標。
3.商業發展。加快培育“互聯網+”消費熱點,擴大服務性消費范圍和類別。“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建設,通山、赤壁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綠購網入選全國首批縣域電商人才服務商,傳統產業加速與現代電商的融合發展。商貿物流加快發展,咸寧永安商貿物流園區、中百物流中心多個重點商貿物流項目加快推進。區域協作不斷推進,與岳陽、九江、安慶達成《咸寧共識》,成功舉辦2015國際茶業大會。
(二)文商旅融合發展面臨的問題
1.旅游業發展綜合質效不高。旅游產業鏈延伸度不夠。雖然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成效顯著,形成了主題景區,但是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完善,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旅游業發展綜合質效不高。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受傳統觀念影響,對文化資源的深層內涵開發與傳承不夠,對休閑度假游、商務會展游等產品不豐富。
2.文化產業創新創意不足。文化創業產業開發較少,文化產業開發中,創新元素較少,同質化現象較多,豐富的地方傳統文化資源還未轉化為人們鮮活外在具體表現形式,影響了文化產業的傳播,也造成了社會價值的缺失。
3.產業融合度不夠。在產業結構分布中,多數部門尚未形成自己的行業基礎和應有規模,購物設施不齊全,旅游娛樂業較單一、商貿業規模小、配套服務不系統導致游客消費水平、消費熱情不高,平均停留時間短,旅游產品不能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目前僅限于觀光性旅游活動上,產業化的程度較低,沒有發揮產業關聯性作用,產業融合的的推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三、文商旅融合發展定位及策略
文商旅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有明確的發展定位,又要以科學的的頂層設計,推動三者深入融合,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一)文商旅融合發展定位
依托咸寧的交通區位優質、旅游文化資源、產業特點,形成成熟穩定的現代服務體系,以文會友、以商興業、以游促展,推進咸寧市的文商旅產業融合發展。其發展定位應如下:
1.“互聯網+農業”現代商貿城
利用咸寧的旅游業、農業和文化產業的優勢,積極推進商貿業發展,借助互聯網優勢,提升農產品價值及活力,提升城市發展能效,農業休閑產業線上線下相結合,消費體驗與綠色產業文化相融合,OTO線上農特產品消費、線下旅游服務產品消費、文化產品消費相結合提升城市商業價值,激發市場活力,提升城市發展能效,帶動商貿結構優化調整,逐步建成服務全國、特色發展的現代商貿城。
2.地方傳統文化傳承之城
充分認識到地方傳統文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入挖掘咸寧地方文化,培養與咸寧產業發展相匹配的特質城市文化,將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光大,打造出令人民群眾滿意,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具有現代影響力創新性文化格局,將咸寧建設成為具有傳統文化影響力、現代文化核心競爭力、創新文化發展力的文化傳承之城。
3.聞名遐邇的休閑旅游地
旅游業要明確發展定位,認真整合現有資源,拓展城市的增量資源。發展定位以休閑度假勝地為核心,發展建設文商旅融合度高、品質優、影響力遠的休閑旅游綜合項目,項目對接旅游產業未來發展趨勢,聚合旅游資源,不斷形成自生性創新點吸引游客,將咸寧建成聞名遐邇的生態養生休閑勝地。
(二)產業融合發展措施
1.頂層架構設計,強化政策支撐
深刻認識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將三者融合發展提升到城市發展戰略高度來規劃設計。文商旅融三者間相互促進、相互依存關系決定了其咸寧市支柱產業的重要地位,也是建設咸寧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三者一體化統籌發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發展軟實力,對于支撐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商旅融合發展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必須對其發展有科學的引導和中長期戰略性規劃設計,確立相應的發展戰略目標。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必須有權威、科學的頂層設計,成立相關發展指導小組,協調解決運行障礙和困難,各相關部門聯動運作。發揮城市建設規劃的指導作用,深度整合產業資源,以城市整體建設規劃為基礎,統籌協調文商旅產業發展綜合規劃,建設“大市場、大產業、大旅游”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以點帶面,帶動產業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經濟發展質效水平。
2.強化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創新型融合性項目
以資金保障為后盾,強化完善文商旅融合機制,設立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對重點特色項目建設給予重點資金投入,對于取得了建設突出貢獻的也要給予獎勵,提高整個社會參與的積極性。文商旅融合發展的行動落地必須在企業,企業是產業融合的主力軍,鼓勵企業以“雙創”為路徑開發地方文化特色的項目和產品,加速特色傳統文化衍生產品的下線,開發特色品牌的休閑娛樂體驗項目。完善服務體系建設,為創新項目營造人性化發展環境,配合智慧咸寧建設,開發文商旅資源融合的APP,覆蓋產業融合各方面,將三方資源無障礙整合。
3.深化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提高文化產業承載力
積極拓展旅游消費空間,促進非遺等傳統文化資源向特色旅游a品轉化,使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創新,體現新的時代價值。比如,加強傳統文化活動項目的社會參與度,推動市博物館傳統文化體驗中心建設,擴大傳統文化資源如中秋祭月、提琴戲等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傳承,推動香城古街的老字號聚集抱團發展,發揮老字號的品牌疊加價值,建設老字號合作經營平臺。
4.加強傳統文化開發,產品內涵升級
開發融合產品方面,旅游產品開發和旅游線路設計融入地方文化和商業資源,實現文、商、旅資源聯動和消費全產業鏈開發,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推動產業發展,支持特色文化主題公司企業及社會組織參與區域文商旅融合項目建設。打造品牌節慶活動包括創新舉辦“茶文化旅游節”、“竹文化展”、“國際溫泉旅游節”等功能區品牌節慶活動,提高中秋祭月、打桂花等傳統民俗節慶活動的開放性和知名度。
5.提升傳播宣傳影響力,全面打造城市形象名片
以武漢城市前花園建設為定位,必須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除了需要文商旅融合關聯發展外,傳播宣傳城市形象,這也是文商旅融合發展的路徑之一。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搭建多要素集合的營銷平臺,擴大宣傳影響力,塑造文化品牌。拓寬對外宣傳渠道,向外宣傳咸寧的優質資源,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推介咸寧旅游產品,從而帶動全產業鏈發展;把握武漢城市圈協作契機和友好城市資源體系,積極參加國內外宣傳推廣活動,按對象分層傳播、不間斷宣傳、有計劃展示,通過媒體覆蓋和錯位宣傳打造城市名片新形象,整合宣傳營銷成為傳播美名揚的重要渠道,逐步向外界展示咸寧城市形象,產業融合發展扮美武漢前花園,讓咸寧成為更多游客休閑娛樂的首選目的地。
文商旅產業融合之路是產業轉型發展的必然之路,而且將走向更為復雜和深入的融合,同時與城市的發展融為一體。雖然目前產業融合之路還存在諸多問題,發展速度效率還不能與市場需求完全匹配,但是產業發展的綜合化、集成化、交叉化必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充分結合區域發展特點和市場需求,選擇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路徑,才能真正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黃曉慧,鄒開敏.“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2]王志標.文商旅綜合體的特征與發展趨勢[J].經濟縱橫,2014,10.
[3]姚臘華.開封市文商旅一體化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4,03.
[4]徐印州.廣州商旅文深度融合發展的思考[J].城市觀察,2016,04.
城市因文化而興,文化因城市而盛,千年安陽老城是我們共同的生活家園。古城保護公司作為安陽市古城保護整治復興工作的實施主體,肩負著挖掘古城文化內涵、延續古城血脈傳承、展現古城歷史底蘊、重塑古城發展活力的重要使命。
縣前街是安陽古城公司征收改造并逐步投入運營的一條歷史文化街區。街區將復現彰德府前繁華商業街區的景象,同時融合現代城市商業街區的品牌和場景。將縣前街打造成一條古今碰撞又古今輝映的文化情景商業街區。街區將融合傳統飲食老字號、非遺文創、品牌飲食、酒吧休閑等多種業態。
在運營方面,縣前街將會把安陽文化與現代商業場景進行深度融合,適宜各層次消費群體的基礎上又能對年輕活力消費群體產生極大的吸引和互動。我們將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展覽演藝。豐富縣前街的游覽和消費體驗,塑造網紅街區。最終目標讓縣前街成為在吃中玩樂,在購中游覽,在住中休閑,在游中忘返的多元素融合旅游體驗地。并讓縣前街成為城隍廟-高閣寺片區的運營先導街區和人氣磁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古城公司與河北涉川商業管理公司強強聯合,共同運營縣前街。古城公司負責縣前街的戰略方向和重大活動舉辦。涉川商業作為運營主體負責縣前街的具體運營工作。
文化產業新業態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機,也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領地。不同的文化產業新業態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對不同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的類別進行探討,能夠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開拓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圖1所示為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及創新模式結構圖。
1.全新業態全新業態的產生一般通過需求創造和技術創新兩種途徑。隨著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個性化,新的資源也隨之被開發出來以滿足少數群體的需求,這一少數群體慢慢積累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后,就預示著一種基于需求的新業態正在萌芽、成長。這種因需求細分而創造的業態從傳統文化產業業態中步脫離,形成獨立的全新業態。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革新背景下,企業會根據人們在新技術環境下產生的新需求特點,創造出新的內容產品,培育出一批文化產業的新業態。比如數字化技術下誕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聯網服務平臺的相關應用研發,開啟了文化產品的微信支付、在線實景體驗等新的消費體驗模式,為文化產業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間。
2.改造業態由于傳統文化產業面臨著來自新興業態和其他產業的沖擊,市場被逐步蠶食,市場份額也持續下滑,而利用新技術帶來的機遇進行改造升級是提高競爭力、實現文化產業突圍發展的途徑之一。文化產業的改造業態既包括充分運用新興數字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改造,以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為傳統文化產業注入新的元素與功能,豐富其文化表現形式,推動業態的不斷創新,也包括從引入新載體和新商業模式的角度入手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提升改造,如日益豐富的數字化移動終端以及以淘寶、亞馬遜等為載體的網絡商業模式等都為當前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3.融合業態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產業融合是兩個產業或多個產業在內外部作用下的資源整合、活動延伸、產業鏈重組的過程。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這種異業間融合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產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術創新、產業競爭的綜合因素作用下,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一方面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途徑,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產業面臨激烈競爭的現狀而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業,既為旅游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產品內容,也擴展了文化產業的服務邊界和品牌效應,兩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雙贏之舉。
二、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創新模式
由于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或內容等資源、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新業態也對發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產業新業態在對資本、內容、組織等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的基礎上形成了商業運作、資本運作、組織管理、表征呈現、內容創意五種創新模式。這五種創新模式既可以作為反觀不同類型文化產業新業態得以形成的參照點,也對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常態化、持續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商業運作模式商業運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融合來孕育新的文化業態。文化產業從橫向或縱向延伸出相關的產業或產品,以衍生品或延伸業務的開發來實施下一輪的商業運作,不斷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產業鏈條,使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買賣等活動都是商業運作的一部分,在整個商業運作鏈條中,抽離或改變其中一個元素就有可能影響整個產業形態的發展。因此,創新商業運作方式是發展新業態的重要途徑之一。文化產業中出現的虛擬交易方式正是創新商業運作的重要一環。傳統的文化產業交易是在固定場所消費有形或無形的精神文化,虛擬交易方式的出現不僅使隨時隨地的支付方式成為可能,也把消費體驗由實地實景擴展到虛擬場景的現實可感體驗。比如,“旅游虛擬體驗網”即是利用三維虛擬成像技術,使消費者可足不出戶進行類似3D場景效果的全景虛擬體驗,虛擬體驗集景區信息展示、導航導購、景區監控于一體,也有微縮地圖指引、快速切換場景等應用。[6]這種新型旅游方式對于旅游行業而言,就要求致力于電子商務的旅游業務對旅游體驗觀賞點進行技術性轉化,這樣會更有助于虛擬旅游帶動現實旅游,實現線上線下的雙重創收。
2.資本運作模式資本運作模式是在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模式中區別度不高的一種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多元化投融資的資本運作方式來發展新業態,尤其是在文化產業中,通過無形資產來進行產業化運作,力圖以更小的資本投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由于文化產業新業態很大程度上處于培育期的初級階段,商業模式并不完全穩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資方式既是分擔發展風險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業態產業鏈、拓寬新業態業務所需資金的必然要求。
3.組織管理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組織管理創新模式包括企業內對文化產業中生產和資源組織管理方式的變革以及企業或行業內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創新。文化產業組織管理模式的調整和變革可以增強產業發展的活力,使企業在產業中獲取更大的發展自由度和發展自,進而推動具有顯著發展潛力的新生業態的形成。文化產業新業態的融合與改造必然要與其他產業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異業間的糅合會對文化產業中的組織結構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這種集較強文化性與濃厚商業服務性的整合,使得雙方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與依托于文物而進行酒店服務業拓展的戰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種雙元素的綜合開發,文物是實實在在的真實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文物的開發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傳及觀光的平臺,因此在文物管理與酒店管理的兩者之間必然要進行組織管理的創新性設計。
4.表征呈現模式傳統文化產業業態包括書報刊出版、印刷和發行業,文化藝術業,文化娛樂業等,而新業態則可以在這些原有業態的基礎上,借助新技術等應用來進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現,這種新的表征呈現模式可以帶動文化產業新業態在多終端的呈現、多平臺的應用過程中得以實現。隨著數字技術的興起,各種形式的內容呈現載體日益豐富,數字出版、3D動漫、會展等具有新時代氣質的文化產業帶來更有創意的表征形式。除傳統的書刊出版企業外,許多互聯網企業也在利用網絡、數字技術,創新文學作品的創作渠道,創造出一些新的形態。例如豆瓣讀書正是利用網絡平臺為大眾提供出版發行的渠道,同時出售傳統圖書的電子版以及經典網絡內容的特輯。這些方式實質上都豐富了文化產業的內容,也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創新性思路和途徑。
5.內容創意模式內容創意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產生與發展的“源頭活水”。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內容只有具備獨創性,企業的商業運作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文化產業的商業運作和資本運作、企業管理創新和表征呈現形式的多樣化等文化新業態創新模式必須以內容創新為基礎。與前面幾種創新模式不同的是,內容創意模式的可復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異化的運作,是文化產業新業態創新的核心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培育和發展離不開產業內容及資源,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產業新業態培育的目標之一。而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對文化產業內容進行創意性開發的“二次”加工處理,依托于具體的內容元素,開發其符號化的內涵,賦予新的價值意義,也是對文化產業內容更深層元素的挖掘和思維再現,這種挖掘和再現是新業態發展的富礦,具有發展空間的無限可能性。
三、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策略
文化產業新業態有助于完善產業的組織管理結構、拓展產業鏈、開拓商業運營模式、促進資源的創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傳統的發展思路。針對以上5種創新模式,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開拓思路,運用高新的技術手段、完善的組織結構,來帶動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創新,獲得持續的、穩定的科學發展。
1.立足縫隙市場,建構分層化的創新發展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資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對消費市場進行定位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隨著文化產業的消費市場由小變大、市場細分由大變小,在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創新模式下,依據市場縫隙理論進行定位,致力于分層化消費市場建構,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最佳選擇。在出版領域,諸如基于互聯網的豆瓣閱讀等平臺做得風生水起,是文學創作新業態形成發展的一種類別。豆瓣閱讀的成功不僅在于內容的豐富、廣大的讀者群、便捷的獲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實行免費與付費并行、引入內容后的再分成等商業模式。實行“免費與自行定價相結合、豆瓣與作者再分成”這種分層付費的方式也便于培養讀者的付費習慣;在引入的其他電子書方面則是與出版社按售價進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閱讀只是占據部分小眾市場,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長尾理論下的用戶體驗、產品開發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圖的新業態形式。
2.實施精準營銷,培育消費定勢人們對于新業態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過程,因此文化產業新業態在發展過程中可實施精準營銷,對消費者進行逐步滲透,以此培養人們的消費定勢、穩定消費需求。2014年,互聯網電視成為技術融合背景下發展較為迅速的產業。無論是傳統電視臺、電視制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家庭客廳,尤其是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憑借豐富資源及雄厚的資金,相繼推出各自的產品,使互聯網電視(OTTTV)散發勃勃生機。諸如樂視網所推出的樂視超級電視在與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電視臺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競爭過程中,則占有較大優勢。樂視超級電視有效利用了樂視網的巨大內容庫,并不斷優化系統性能、研發更多的應用系統,這個過程若沒有優質的樂視網內容資源作為依托,以原有樂視網巨大用戶資源作為基礎,單純憑借高性能的電視機硬件制造及應用商店是很難占據市場的。
3.整合文化產業資源,重組核心價值鏈文化產業可以借由新業態來進行資源整合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以確保企業持續的創新力及發展活力。利用數字技術、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對原有優質的文化產業資源做進一步優化,以生產具備高產出價值的文化產品,并充分強化此產品的開發空間,形成固定的價值鏈條和發展路徑;對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產品及未能較好開發的文化產業資源,可以利用多種推廣渠道,通過大數據的挖掘來開發相應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費者,以此充分利用產業資源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在圖書出版行業,出版商可將暢銷的圖書轉碼為網絡資源,實行線上線下多渠道的銷售;可以分專題、分平臺進行重新編輯,以特定群體為穩定消費群;可以進行版權分銷等二次交易。而對較為零散、尚未確定銷售前景的內容,則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由免費向收費,或通過瑣碎資源的整合編制特輯來擴大售賣量。
文化產業新業態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機,也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領地。不同的文化產業新業態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對不同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的類別進行探討,能夠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開拓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圖1所示為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及創新模式結構圖。
1.全新業態全新業態的產生一般通過需求創造和技術創新兩種途徑。隨著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個性化,新的資源也隨之被開發出來以滿足少數群體的需求,這一少數群體慢慢積累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后,就預示著一種基于需求的新業態正在萌芽、成長。這種因需求細分而創造的業態從傳統文化產業業態中逐步脫離,形成獨立的全新業態。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革新背景下,企業會根據人們在新技術環境下產生的新需求特點,創造出新的內容產品,培育出一批文化產業的新業態。比如數字化技術下誕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聯網服務平臺的相關應用研發,開啟了文化產品的微信支付、在線實景體驗等新的消費體驗模式,為文化產業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間。
2.改造業態由于傳統文化產業面臨著來自新興業態和其他產業的沖擊,市場被逐步蠶食,市場份額也持續下滑,而利用新技術帶來的機遇進行改造升級是提高競爭力、實現文化產業突圍發展的途徑之一。文化產業的改造業態既包括充分運用新興數字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改造,以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為傳統文化產業注入新的元素與功能,豐富其文化表現形式,推動業態的不斷創新,也包括從引入新載體和新商業模式的角度入手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提升改造,如日益豐富的數字化移動終端以及以淘寶、亞馬遜等為載體的網絡商業模式等都為當前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4]
3.融合業態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產業融合是兩個產業或多個產業在內外部作用下的資源整合、活動延伸、產業鏈重組的過程。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這種異業間融合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產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術創新、產業競爭的綜合因素作用下,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一方面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途徑,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產業面臨激烈競爭的現狀而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業,既為旅游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產品內容,也擴展了文化產業的服務邊界和品牌效應,兩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雙贏之舉。
二、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創新模式
由于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或內容等資源、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新業態也對發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產業新業態在對資本、內容、組織等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的基礎上形成了商業運作、資本運作、組織管理、表征呈現、內容創意五種創新模式。這五種創新模式既可以作為反觀不同類型文化產業新業態得以形成的參照點,也對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常態化、持續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商業運作模式商業運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融合來孕育新的文化業態。文化產業從橫向或縱向延伸出相關的產業或產品,以衍生品或延伸業務的開發來實施下一輪的商業運作,不斷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產業鏈條,使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買賣等活動都是商業運作的一部分,在整個商業運作鏈條中,抽離或改變其中一個元素就有可能影響整個產業形態的發展。因此,創新商業運作方式是發展新業態的重要途徑之一。文化產業中出現的虛擬交易方式正是創新商業運作的重要一環。傳統的文化產業交易是在固定場所消費有形或無形的精神文化,虛擬交易方式的出現不僅使隨時隨地的支付方式成為可能,也把消費體驗由實地實景擴展到虛擬場景的現實可感體驗。比如,“旅游虛擬體驗網”即是利用三維虛擬成像技術,使消費者可足不出戶進行類似3D場景效果的全景虛擬體驗,虛擬體驗集景區信息展示、導航導購、景區監控于一體,也有微縮地圖指引、快速切換場景等應用。[6]這種新型旅游方式對于旅游行業而言,就要求致力于電子商務的旅游業務對旅游體驗觀賞點進行技術性轉化,這樣會更有助于虛擬旅游帶動現實旅游,實現線上線下的雙重創收。
2.資本運作模式資本運作模式是在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模式中區別度不高的一種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多元化投融資的資本運作方式來發展新業態,尤其是在文化產業中,通過無形資產來進行產業化運作,力圖以更小的資本投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由于文化產業新業態很大程度上處于培育期的初級階段,商業模式并不完全穩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資方式既是分擔發展風險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業態產業鏈、拓寬新業態業務所需資金的必然要求。
3.組織管理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組織管理創新模式包括企業內對文化產業中生產和資源組織管理方式的變革以及企業或行業內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創新。文化產業組織管理模式的調整和變革可以增強產業發展的活力,使企業在產業中獲取更大的發展自由度和發展自,進而推動具有顯著發展潛力的新生業態的形成。文化產業新業態的融合與改造必然要與其他產業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異業間的糅合會對文化產業中的組織結構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這種集較強文化性與濃厚商業服務性的整合,使得雙方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與依托于文物而進行酒店服務業拓展的戰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種雙元素的綜合開發,文物是實實在在的真實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文物的開發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傳及觀光的平臺,因此在文物管理與酒店管理的兩者之間必然要進行組織管理的創新性設計。
4.表征呈現模式傳統文化產業業態包括書報刊出版、印刷和發行業,文化藝術業,文化娛樂業等,而新業態則可以在這些原有業態的基礎上,借助新技術等應用來進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現,這種新的表征呈現模式可以帶動文化產業新業態在多終端的呈現、多平臺的應用過程中得以實現。隨著數字技術的興起,各種形式的內容呈現載體日益豐富,數字出版、3D動漫、會展等具有新時代氣質的文化產業帶來更有創意的表征形式。除傳統的書刊出版企業外,許多互聯網企業也在利用網絡、數字技術,創新文學作品的創作渠道,創造出一些新的形態。例如豆瓣讀書正是利用網絡平臺為大眾提供出版發行的渠道,同時出售傳統圖書的電子版以及經典網絡內容的特輯。這些方式實質上都豐富了文化產業的內容,也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創新性思路和途徑。
5.內容創意模式內容創意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產生與發展的“源頭活水”。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內容只有具備獨創性,企業的商業運作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文化產業的商業運作和資本運作、企業管理創新和表征呈現形式的多樣化等文化新業態創新模式必須以內容創新為基礎。與前面幾種創新模式不同的是,內容創意模式的可復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異化的運作,是文化產業新業態創新的核心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培育和發展離不開產業內容及資源,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產業新業態培育的目標之一。而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對文化產業內容進行創意性開發的“二次”加工處理,依托于具體的內容元素,開發其符號化的內涵,賦予新的價值意義,也是對文化產業內容更深層元素的挖掘和思維再現,這種挖掘和再現是新業態發展的富礦,具有發展空間的無限可能性。
三、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策略
文化產業新業態有助于完善產業的組織管理結構、拓展產業鏈、開拓商業運營模式、促進資源的創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傳統的發展思路。針對以上5種創新模式,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開拓思路,運用高新的技術手段、完善的組織結構,來帶動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創新,獲得持續的、穩定的科學發展。
1.立足縫隙市場,建構分層化的創新發展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資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對消費市場進行定位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隨著文化產業的消費市場由小變大、市場細分由大變小,在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創新模式下,依據市場縫隙理論進行定位,致力于分層化消費市場建構,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最佳選擇。在出版領域,諸如基于互聯網的豆瓣閱讀等平臺做得風生水起,是文學創作新業態形成發展的一種類別。豆瓣閱讀的成功不僅在于內容的豐富、廣大的讀者群、便捷的獲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實行免費與付費并行、引入內容后的再分成等商業模式。實行“免費與自行定價相結合、豆瓣與作者再分成”這種分層付費的方式也便于培養讀者的付費習慣;在引入的其他電子書方面則是與出版社按售價進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閱讀只是占據部分小眾市場,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長尾理論下的用戶體驗、產品開發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圖的新業態形式。
2.實施精準營銷,培育消費定勢人們對于新業態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過程,因此文化產業新業態在發展過程中可實施精準營銷,對消費者進行逐步滲透,以此培養人們的消費定勢、穩定消費需求。2014年,互聯網電視成為技術融合背景下發展較為迅速的產業。無論是傳統電視臺、電視制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家庭客廳,尤其是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憑借豐富資源及雄厚的資金,相繼推出各自的產品,使互聯網電視(OTTTV)散發勃勃生機。諸如樂視網所推出的樂視超級電視在與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電視臺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競爭過程中,則占有較大優勢。樂視超級電視有效利用了樂視網的巨大內容庫,并不斷優化系統性能、研發更多的應用系統,這個過程若沒有優質的樂視網內容資源作為依托,以原有樂視網巨大用戶資源作為基礎,單純憑借高性能的電視機硬件制造及應用商店是很難占據市場的。
3.整合文化產業資源,重組核心價值鏈文化產業可以借由新業態來進行資源整合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以確保企業持續的創新力及發展活力。利用數字技術、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對原有優質的文化產業資源做進一步優化,以生產具備高產出價值的文化產品,并充分強化此產品的開發空間,形成固定的價值鏈條和發展路徑;對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產品及未能較好開發的文化產業資源,可以利用多種推廣渠道,通過大數據的挖掘來開發相應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費者,以此充分利用產業資源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在圖書出版行業,出版商可將暢銷的圖書轉碼為網絡資源,實行線上線下多渠道的銷售;可以分專題、分平臺進行重新編輯,以特定群體為穩定消費群;可以進行版權分銷等二次交易。而對較為零散、尚未確定銷售前景的內容,則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由免費向收費,或通過瑣碎資源的整合編制特輯來擴大售賣量。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電影本出一源,系同一民族文化母體衍生出的三支脈絡,卻在長時段的歷史發展中呈現出風格迥異的電影生態格局。這一獨特的電影生態格局形成于冷戰的歷史背景下,又因應了三地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同中有異的電影創作風貌。若從同的角度審視,三地的電影均源自上海電影傳統,如果從異的方面來看,1949年后的三地電影在生產傳播和美學經驗上已形成較為明顯的分野。上世紀80年代以來,電影融合發展的歷史進程已然昭示出未來華語電影互融、互匯的美學演進態勢,并且在文化整合的層面上塑造著華語電影的“大中華”的形象。
一、“前融合時期”:華語電影的初步融合與合拍探索
上世紀80年代初至1997年,電影的融合與發展漸次展開,三地影業匯流的此一時段可稱之為“前融合時期”。這一時期,內地、香港電影界開啟了初步合作制片的嘗試,香港電影工業體制和美學經驗也開始影響內地電影,同時臺灣電影也嘗試以香港電影為中介,拉開了與內地電影融合的歷史帷幕。
上世紀80年代,三地電影的融合主要表現為內地和香港淺層次的合作制片活動的展開。這一階段,受政策因素的影響,香港、內地電影的互動交流較為有限,主要以香港制片方為主導,內地制片廠協拍并參與制作的合拍片形式進行初步的融合探索。80年代末,隨著臺灣電影管理政策的逐步調整,兩岸電影界也開始了初步的交流與互動。自此,三地電影的發展與融合進入了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大陸、臺灣電影意識形態對抗的緩沖地帶,香港影業曾較長時期作為三地影業合作交流的重要場域。1983年,香港新昆侖影業率先在內地拍攝了影片《》《垂簾聽政》,在兩地觀眾中均產生了巨大反響。而張鑫炎執導的《少林寺》更成為那個時代觀眾心目中永恒的經典。之后,香港影人借各種方式來內地拍片日漸增多,且日益發展為常態模式。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香港、內地電影文化交流的持續深入,加之中外電影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內地影人的眼界也得到了持續更新,表現為創作觀念的積極轉型。從那時開始,內地影人對電影的商品屬性的認知開始深化。縱觀90年代,香港、內地電影制片領域的合作、交流模式也開始了新的探索。隨著1993年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對電影制品統購統銷制度的廢除,新的合拍模式被催生出來:香港影業投入資金,內地制片廠提供勞務設備和場地,但是影片發行后參與利潤分成,這一新的合拍模式和之前的分配方式兩種并存。《大話西游》和《東邪西毒》便是這一政策出臺后的代表作品,兩片的投資與主創人員均來自香港,內地的合作方負責提供拍攝場地和人力,兩片在商業、藝術上的成就可謂是這一合拍模式成功運作的范例。
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海峽兩岸電影界的文化交流也漸進展開。1987年,臺灣宣布“解嚴”。1989年,臺灣通過《現階段大眾傳播事業赴大陸地區采訪、拍片、制作節目報備作業規定》,單向開放臺灣大眾傳播人士進入大陸從事活動。自此,兩岸電影界的合作交流也出現了較為活躍的局面。從90年代初期開始,臺灣來大陸拍片的影人中代表性的導演有朱延平等人。朱延平是“解嚴”后最早赴大陸拍片的臺灣導演,他的一部《傻龍出海》踏踏實實地邁出了兩岸電影交流共進的第一步,該片也成為臺灣真正意義上第一部赴大陸拍攝外景的電影。朱延平由此也成為兩岸合拍片導演群體中的領軍人物,其后更有多部合拍片在大陸拍攝。1990年,陳朱煌導演的《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大陸市場賣座火爆,大大激發了臺灣影業對大陸市場的信心和興趣,此后開始有更多的臺灣影人紛紛赴大陸謀求合拍片的機會,并且日益衍生出“以大陸地區版權換取大陸方面勞務投資”的新合作模式。1990-1994年間,兩岸合拍片中代表作品有《滾滾紅塵》《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上海假期》《活著》《畫魂》等。這一時期,兩岸合拍片的一個顯著特點表現為臺灣投全資或臺灣背景的香港公司投全資(或擔當最大投資方)的合拍片居多,而導演或主演卻往往聘請大陸的優秀人才參與。隨著兩岸電影界的交流的日益加深,資本、技術、影人各個層面也漸進趨向融合。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影業的發展與融合還衍生出臺灣的資金、香港的技術、內地的人力和以大陸地區版權交換中方勞務投資的合作模式。對此,李天鐸曾指出,“90年代臺灣電影與香港、大陸的匯流,與其說是一種戀母式的對中原文化母體的回歸與探觸,倒不如說是在市場經濟的壓力下,企求生路的結果。”李天鐸的觀點對從產業操作層面透視三地電影的融合發展有重要的啟示。可以說,在“前融合時期”,電影界在制片領域的合作、交流,既有力促進了三地電影各自的發展,又大力推動了三地電影漸進融合與匯流的態勢,為三地電影業的深層次的融合、匯流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二、“中融合時期”:華語電影的交流共進與整合發展
1997年至2010年,電影業的融合發展進入第二階段,稱之為“中融合時期”。這一時期,三地電影業跨越了“前融合時期”淺層次的合作制片模式,漸趨邁入融合、匯流的新階段。特別是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簽署后,大批香港影人“北上”,兩地電影在資金、人才和美學、文化等層面有了更深層次的融匯,從而開啟了華語電影合作的新篇章。這一融合匯流的新態勢,既表現為香港電影的商業美學經驗對內地電影創作產生了持續的影響,即內地電影人在創作上更為重視觀眾的審美趣味的變化并大力推動了多元類型影片的攝制,又表現為海峽兩岸電影界的合作交流的日益頻繁及合作制片步伐的進一步加快。自此,影業的漸進融合、匯流的趨向也進一步加深。
CEPA簽署之后,香港、內地電影在產業和美學兩個層面的匯流進入新的階段,兩地創作資源的互動也進一步增多。這一時期,大批香港導演“北上”并主動融入到內地華語影片的創作中。香港影人的“北上”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資源,而且帶來了商業電影的美學經驗,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華語電影與國際主流電影接軌的步伐,另一方面也為內地華語片的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進一步推動了三地電影融合匯流的新發展。“北上”導演群體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徐克、吳宇森、陳可辛、爾東升等人。有著香港“新浪潮”旗手之稱的徐克,較早融入到內地華語片的創作中。作為第一部“北上”合拍的華語片,《七劍》從容拉開了香港導演群體“北上”的帷幕。應該說,香港導演的“北上”,對于三地電影的融合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縱觀香港導演“北上”后的作品,一方面不論是《七劍》《如果?愛》,抑或是《赤壁》等片多少都呈現出一種“水土不服”的癥狀:即影片品質無法與該導演的香港時期的作品比肩,商業上的回報也無法與內地導演的作品相比。少數像《赤壁》這樣獲得巨大經濟效益的影片,導演吳宇森也幾乎舍棄了自己標志性的“港片風格”。另一方面,香港本土電影也難以在大陸市場獲得成功,這體現在影片上映檔期的滯后,制度原因造成的陸港版本的不同等諸多方面。但總體而言,雖然香港電影人面對大陸市場的陌生環境一時難以適應,但是他們對于三地電影融合與匯流的前景仍然充滿信心。
同一時期,臺灣和大陸電影漸進融合的趨向也進一步加快。盡管此前兩岸電影界的合作交流一直受到政策因素的影響,以致于很長時間以來臺灣資金尚不能直接在大陸直接投拍電影。但隨著兩岸電影政策的調整,兩岸電影業融合發展的進程開始加快,資本、技術與創作資源上的融匯交流也進一步深化。縱觀這一時期兩岸的合拍片,大陸不同電影機構作為第一投資方的影片制作占有重要的比重,而合作也不僅僅是在兩岸老睥的大電影企業或公司間展開,新興的電影公司尤其活躍并積極參與到合拍片的投資制作之中。在此階段,兩岸合拍片灣導演開始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群體亮相,其中除了王童、徐小明這樣的資深導演,更有不少年輕導演嶄露頭角,如王毓雅、李云嬋等,《空手道少女組》《基因決定我愛你》的合作攝制便是明證。不僅如此,此階段兩岸合拍片的類型和題材也進一步多元,既有李安的《色?戒》這樣揚名國際的藝術電影,也有像《》和《云水謠》這樣具有主旋律色彩的電影,更有朱延平的《大灌籃》這樣的商業類型影片。
三、“后融合時期”:華語電影的美學交匯與創新融合
2010年,大陸和臺灣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后,大陸、香港、臺灣三地的電影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態勢超越了此前的融合態勢而進入“后融合時期”。此時期三地電影尤其海峽兩岸電影的合作交流,不僅推動了華語影業深層次融合匯流的進程,也對未來華語電影美學品質的整體提升產生了較大影響。也是在此時期,三地電影制片匯流向更深層次邁進,創作資源的整合重組更為華語影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隨著“北上”導演創作策略的調整,香港、內地電影的融合匯流進程進一步加深。“后融合時期”的華語片以全新的影像品質展現了兩地電影深度融合后產業、美學層面的互融、互補態勢,并有力昭示著未來新華語電影創新發展的多元可能。
作為“北上”導演群體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陳可辛近年來的創作成就尤引人注目。《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兩部影片的敘事策略,映現出陳可辛對于“后融合時期”華語電影創新發展策略的積極探索。《中國合伙人》的成功本源于陳可辛創作觀念的更新變化,表現為對內地勵志人生故事題材的敏銳捕捉及對內地觀眾審美文化心理的自覺迎合。在這部講述1980年代中國青年創業傳奇的影片中,陳可辛以流暢的影像語言,純大陸的演員班底較好地實現了與大陸觀眾的審美對接。該片的中國氣息使從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內地觀眾倍感親切和熟悉,影片故事主角們的傳奇人生經歷及創業奮斗歷程更是感動了億萬觀眾,加之該片較小規模的商業投資,終于在商業上收獲了巨大成功。《親愛的》一片題材上更選取了真實動人的“尋子”故事,敏銳聚焦近年來大陸的社會熱點,采用傳統中國電影的“苦情戲”模式,又一次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成功。
杜琪峰是“北上”導演群體中另一位值得關注的人物。作為昔日香港影壇極具“作者”風格的類型片導演,杜琪峰“北上”后也積極調整創作策略,一方面重拾起早年的愛情喜劇類型,快手拍攝了頗受內地市場歡迎的愛情喜劇影片,如《單身男女》《高海拔之戀》即在內地收獲了尚佳的票房業績;另一方面,他還將自己原先擅長的類型片進行了去“港味”的美學革新。《毒戰》一片成功將成熟的香港警匪類型片范式巧妙植入內地公安題材的緝毒故事中,從而在新華語片創作中延續了杜氏的“作者”風格印記,較好地實現了與內地觀眾的審美對接。該片在內地票房超過1.6億元人民幣,成為“后融合時期”華語電影合拍歷程中獲得票房、口碑成功的又一范例。
作為香港導演“北上”后的重要代表人物,陳可辛、杜琪峰的成功基于他們對內地市場與觀眾趣味的深度考察,其創作路徑的革新探索為“后融合時期”華語影人創作策略的調整提供了有價值的范本參照。
ECFA簽署后,臺灣和大陸電影的合作交流由民間轉為官方,開啟了包括合作制片在內的全方位融合的強勁勢頭。自此,大陸和臺灣影業的資源整合的態勢也進一步加深。在“后融合時期”,內地、香港合拍片曾有力推動了臺灣電影商業化的進程。2010年以來,內地、香港合拍片進入臺灣市場后,開始將商業元素與類型意識注入臺灣影業。從這一意義上審視,香港、內地合拍片有力地推動了臺灣電影商業化的進程,也使臺灣影片的商業元素開始彰顯,并顯現出由原先較為單一的文藝片向動作片、警匪片、愛情片等多元類型發展的新趨向,甚至出現了《賽德克?巴萊》這樣既有較強商業性又兼具深度思想內涵的史詩性動作大片。由此觀之,內地、香港合拍片對于臺灣電影產業水平的整體攀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到2012年,臺灣本土影片生產總量已達50部,其中《陣頭》一片更以3.17億新臺幣刷新了本土影片此前的票房紀錄。
也是在“后融合時期”,海峽兩岸的合拍片也開始增多。海峽兩岸合拍片的探索從更深層面上彰顯著華語影業的互融、互補、互匯的發展態勢,并以美學上的深層交匯有力地推動著華語電影在類型創建、敘事策略、藝術品質等方面日趨多元的變化。如2012年,兩岸電影公司聯合出品的合拍片就有多部,《LOVE》《飲食男女2:好近又好遠》《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新天生一對》《寶島雙雄》《臺北飄雪》等片的出現即有力昭示著未來新華語電影深度融合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