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5 11:05: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筆者第一次接觸供應鏈金融是在2013年。開始,對于這一業務一點都不了解,而且,公司在啟動這一業務時,交代得也不太清楚,只是要求我們尋找煤炭、鋼材、金屬品等行業的企業,然后對他們的相應物品進行質押監管。當時筆者就納悶:我們是快遞為主的企業,雖然有部分物流業務,但基本沒有和煤炭、鋼材等行業有過業務交集,去監管他們的產品有何作用呢?
后來,一次在與某合作銀行接洽中開始找到答案。原來,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對這類易統計、易變現的動產進行監管,銀行業叫作倉單質押。企業以這部分動產質押給銀行,以獲得貸款。銀行一般把監管工作交給合作的物流公司,因為他們熟悉物流、倉儲等情況,同時也可以將監管企業的物流業務接下來。這樣,是幾方都可以受益的。
其后某一天,接到上級公司的電話,說是通過合作的銀行關系,在我們分公司的范圍內找到一家可以開發供應鏈金融的企業,且在第二天就要來。第二天,上級公司和銀行的人來了,我們一同去拜訪了這家意向動產質押監管的企業。
這是一家摩托車配件制造企業,由于急需資金,提出將生產中的摩托車鋁制配件作為動產進行質押,并確保倉庫中一定量的配件作為質押產品。我們到車間一看,好家伙,有活塞、缸體、缸蓋、輪轂等10多種產品,個數數萬,各自分類,堆放的倉庫就有三個,面積達上千平米。這該以何標準統計和監管呢?
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監管期內,不需管某個產品的價值多少,只需掌握每個配件的標準鋁重量,確保在進出庫的同時,倉庫內監管的鋁產品總重量與申報的總重量相符就行,這就確保了申報質押品的總值全在。但筆者在仔細了解后發現,事實并非僅是找一兩個人員看守監控這么簡單,除了要有人日夜通過現場和視頻方式監控該企業的倉庫情況、原材料、產品進出庫情況外,還需要有較專業、較負責的人員核對進出庫實物和臺賬,實際上這并不簡單。
當天上午的洽談情況比較順利,銀行表示如核查無問題之后,會較快進入質押監管和發放貸款流程。這家企業的老板非常高興,中午請我們吃飯,并表示將把他們的物流業務全部交給我們公司做。
幾天后,銀行給我們傳來了消息:經過他們仔細核實,這家企業之前實際已將產品向其他銀行申請做過了倉單質押并獲得過貸款,此次涉嫌重復騙貸。聽到這個消息,筆者感覺,這次經歷使我們對于該新業務的風險上了真實的一課,真是隔行如隔山,還好銀行把關仔細,我們沒接下這單業務。今后發展中一定要謹慎小心才是。
再次風險提示
這次業務接洽后沒多久,合作銀行又告訴了我們一次風險。這是另外一家與該銀行合作的物流商在監管中出現了問題,導致了較大的損失。
這次監管的物品是鋼材,被監管方在出貨時多次利用監管方監管不嚴的漏洞,連續少報出貨數量,從而在近半年時間內將40多萬元的鋼材偷運出變現。監管方工作人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只看出貨單,對于出貨、庫存不做仔細核對,導致半年后才發現問題。
問題出現后,監管方找到被監管方老板,對方擺出一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態度。而銀行認為,合作協議寫得很明確,出現該類問題,責任當在監管方。萬般無奈之下,監管物流企業只有將被監管企業告上法庭。
由于這次風險發生在與我們合作的銀行團隊,因此,對方對我們的告誡非常詳細,而我們公司也將該事作為一個業務發展的典型案例,提醒我們的業務人員,供應鏈金融雖然有較高的收益,但無論是開發前,還是監管中都有不小的風險,一定要謹慎細致,并保持高度的警覺性。
做自己熟悉的領域
有了這兩次經歷,使我們對發展適合自己的供應鏈金融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那就是要做我們較熟悉的領域,找認識、較可靠的客戶,并且在合作過程中,我們要能占據主動位置。
不久,營銷人員挖掘到了一條有價值的線索。一家與我們合作的電商企業由于鋪貨量較大,因此有以貨品作為質押貸款緩解資金壓力的需求。這是一家做中高端禮品寄遞的電商企業,信譽良好,且從來沒有拖欠過我們的快遞費用。收集到相關情況后,我們向合作銀行進行咨詢,銀行認為,將對方有較高價值的貨物進行監管,雖然比煤炭、鋼材等監管、統計的難度要大,但是可以做。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大致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分析,廣義的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金融資源的整合,由供應鏈定的金融組織為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狹義的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機構為上、下游提供的信貸產品。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說,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等特定的金融機構以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為背景,以企業經營的貿易行為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為直接還款來源,并根據核心企業與相關貿對象的信用水平,為企業提供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以及產品銷售環節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信用增級、擔保、融資、風險規避、結算等金融產品與服務。
2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因素分析
2.1政策風險
一方面,供應鏈融資作為一種新的金融產品,其相關的政策、法律不盡完善。隨著供應鏈金融的不斷充實與發展,新的金融信貸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新的信貸產品所涉及的市場與相關領域不斷廣闊,因此這些新的信貸產品所涉及的領域其法律法規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著一定的矛盾,相關商業銀行一旦遇到法律糾紛,通過相關的司法程序維護自己權益就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我國動產浮動抵押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動產浮動抵押面臨主要抵押財產不特定性,容易產生擔保物債權的不穩定。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中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管理不完善。相關的管理機構對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內容撰寫缺乏規范性的要求,而這些將導致商業銀行在相應債權到期后無法順利實現自身權利。
2.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被稱作違約風險,它是指交易對手在合同到期時未能履行其義務而導致損失的風險。信用風險是整個供應鏈金融中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也是商業銀行在業務流程中面臨的難題與制約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瓶頸之一。傳統信貸業務是對單個企業作為主要考察對象,而供應鏈金融是通過核心企業作為傳導,實現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公司、第三方監管和銀行多方位、多主體全面參與的有效運營模式。因此,供應鏈金融主體的多元化也勢必造成風險源的多元化、復雜化,而這些風險突出的表現為資金引發的風險與質押貨物引發的風險。在資金引發的風險方面,一旦核心企業資金鏈條無法正常運轉,這樣風險會迅速波及當前供應鏈條上的各個主體,給商業銀行造成巨大損失,或者融資企業由于自身財務等問題,無法歸還信貸資金與利息都會使商業銀行遭受損失。在質押物引發風險的方面,由于在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中,商業銀行對質押物的管理較傳統信貸業務有所創新,在整個監管過程中,商業銀行只過于依賴第三方監管公司,如果監管公司對質押物處置不當就會導致商業銀行遭受風險甚至重大損失。
2.3市場風險
所謂金融市場風險是指由于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動及不確定性造成市場商品價格大幅變動而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主要分為價格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首先,價格風險是市場上商品價格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在供應鏈金融中,企業商品流通產生的現金流是融資企業歸還商業銀行的第一還款來源,所以平穩的市場價格是融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一旦質押物因為市場價格下跌則會導致企業蒙受損失,進而影響商業銀行收回信貸資金及利息產生風險。其次,匯率風險是由于匯率波動繼而導致商業銀行的長期市值和凈收益下降的風險,供應鏈中,如果相關的供應鏈主體涉及國際結算,匯率則會對融資企業及商業銀行造成一定的風險。最后,利率風險是指金融市場利率發生變化對商業銀行造成的損失。當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融資產品在定價方式上仍然采取傳統的信貸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價方式,如果國家對當前利率進行調整,而商業銀行不能根據當前市場利率及時調整其戰略計劃,那么銀行只能承擔此期間因利率調整而帶來的風險。
2.4操作風險
根據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來看,其面臨的操作風險主要因素有信貸流程不完善、內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貸流程不完善導致的風險,由于供應鏈融資過程較一般信貸業務流程主體眾多且流程復雜,且由于供應鏈金融發展起步較晚,配套的業務規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過程中,信貸經辦人員無據可依,進而造成操作失誤引發操作風險;其次,內部因素導致的風險。內部因素主要是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相關業務人員在業務調查、授信審批以及貸后監管過程中,由于其經驗、技能不足或者人為主觀原因產生瀆職、欺詐等行為而導致的風險;第三,外部因素引發的風險。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這些風險一旦涉及供應鏈融資中的相關主體或者是質押物,都會引發資金鏈斷裂,直接或者間接給銀行帶來風險。
3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措施
3.1建立嚴格的準入條件
首先,商業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伊始要對核心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審查,挑選效益好、行業前景好且規模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同時對供應鏈金融內的其他交易主體進行嚴格篩選。其次,鼓勵核心企業對其上下游的交易企業設置獎罰措施,這樣有利于商業銀行利用核心企業的行業地位約束融資企業,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業給予上下游企業的排他性優惠措施,有利于商業銀行實施信用捆綁技術,降低商業銀行承受的信用風險。
3.2建立科學的供應鏈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構建科學的供應鏈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對供應鏈內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測與防范,發現風險發生的源頭,提前對風險源進行處理,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發生概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供應鏈金融風險預警機制:首先,建立科學的風險分析機制。科學的風險分析機制能夠發揮供應鏈金融風險信號的檢測診斷功能,通過發現供應鏈金融中的異常信號,應用當代科學的風險診斷技術對其進行分析與判斷,對風險的大小與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評估。風險預警機制的基本辦法是將其采集的信號傳輸給供應鏈金融預警分析系統,通過各項風險指標與風險預警的判斷模型對風險的發展趨勢以及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判斷;其次,完善風險預警后相應措施。通過供應鏈金融預警信號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別對風險進行有效處理,將可能出現的損失降到最小。
3.3加強供應鏈金融現金流風險管理
供應鏈金融必須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并以貿易項下利潤的實現與結算的控制去引導現金回流至銀行的通道,進而保證了銀行信貸資金的還款來源。因此信貸資金的專款專用體現了現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資企業還款來源的核心技術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業銀行對現金的流量管理具體地體現為授信額度與規模。因此,商業銀行要重點考察現金流量與授信企業的經營規模與支持性資產的匹配狀況,以及供應鏈網絡內各主體的經營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業銀行要在供應鏈金融的具體環節通過對回流資金的時間、額度與路徑的控制,實現對現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環周期管理。這種管理方式要在綜合行業結算方式、平均銷售周期的基礎上,計算出一個完成的資金循環時間,從而保證授信企業在供應鏈內完成資金流與物流的循環。
參考文獻:
[1]楊晏忠.論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范[J].金融論壇,2007(10).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大致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分析,廣義的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金融資源的整合,由供應鏈定的金融組織為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狹義的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機構為上、下游提供的信貸產品。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說,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等特定的金融機構以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為背景,以企業經營的貿易行為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為直接還款來源,并根據核心企業與相關貿對象的信用水平,為企業提供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以及產品銷售環節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信用增級、擔保、融資、風險規避、結算等金融產品與服務。
2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因素分析
2.1政策風險
一方面,供應鏈融資作為一種新的金融產品,其相關的政策、法律不盡完善。隨著供應鏈金融的不斷充實與發展,新的金融信貸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新的信貸產品所涉及的市場與相關領域不斷廣闊,因此這些新的信貸產品所涉及的領域其法律法規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著一定的矛盾,相關商業銀行一旦遇到法律糾紛,通過相關的司法程序維護自己權益就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我國動產浮動抵押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動產浮動抵押面臨主要抵押財產不特定性,容易產生擔保物債權的不穩定。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中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管理不完善。相關的管理機構對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內容撰寫缺乏規范性的要求,而這些將導致商業銀行在相應債權到期后無法順利實現自身權利。
2.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被稱作違約風險,它是指交易對手在合同到期時未能履行其義務而導致損失的風險。信用風險是整個供應鏈金融中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也是商業銀行在業務流程中面臨的難題與制約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瓶頸之一。傳統信貸業務是對單個企業作為主要考察對象,而供應鏈金融是通過核心企業作為傳導,實現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公司、第三方監管和銀行多方位、多主體全面參與的有效運營模式。因此,供應鏈金融主體的多元化也勢必造成風險源的多元化、復雜化,而這些風險突出的表現為資金引發的風險與質押貨物引發的風險。在資金引發的風險方面,一旦核心企業資金鏈條無法正常運轉,這樣風險會迅速波及當前供應鏈條上的各個主體,給商業銀行造成巨大損失,或者融資企業由于自身財務等問題,無法歸還信貸資金與利息都會使商業銀行遭受損失。在質押物引發風險的方面,由于在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中,商業銀行對質押物的管理較傳統信貸業務有所創新,在整個監管過程中,商業銀行只過于依賴第三方監管公司,如果監管公司對質押物處置不當就會導致商業銀行遭受風險甚至重大損失。
2.3市場風險
所謂金融市場風險是指由于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動及不確定性造成市場商品價格大幅變動而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主要分為價格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首先,價格風險是市場上商品價格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在供應鏈金融中,企業商品流通產生的現金流是融資企業歸還商業銀行的第一還款來源,所以平穩的市場價格是融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一旦質押物因為市場價格下跌則會導致企業蒙受損失,進而影響商業銀行收回信貸資金及利息產生風險。其次,匯率風險是由于匯率波動繼而導致商業銀行的長期市值和凈收益下降的風險,供應鏈中,如果相關的供應鏈主體涉及國際結算,匯率則會對融資企業及商業銀行造成一定的風險。最后,利率風險是指金融市場利率發生變化對商業銀行造成的損失。當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融資產品在定價方式上仍然采取傳統的信貸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價方式,如果國家對當前利率進行調整,而商業銀行不能根據當前市場利率及時調整其戰略計劃,那么銀行只能承擔此期間因利率調整而帶來的風險。
2.4操作風險
根據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來看,其面臨的操作風險主要因素有信貸流程不完善、內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貸流程不完善導致的風險,由于供應鏈融資過程較一般信貸業務流程主體眾多且流程復雜,且由于供應鏈金融發展起步較晚,配套的業務規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過程中,信貸經辦人員無據可依,進而造成操作失誤引發操作風險;其次,內部因素導致的風險。內部因素主要是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相關業務人員在業務調查、授信審批以及貸后監管過程中,由于其經驗、技能不足或者人為主觀原因產生瀆職、欺詐等行為而導致的風險;第三,外部因素引發的風險。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這些風險一旦涉及供應鏈融資中的相關主體或者是質押物,都會引發資金鏈斷裂,直接或者間接給銀行帶來風險。
3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措施
3.1建立嚴格的準入條件
首先,商業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伊始要對核心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審查,挑選效益好、行業前景好且規模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同時對供應鏈金融內的其他交易主體進行嚴格篩選。其次,鼓勵核心企業對其上下游的交易企業設置獎罰措施,這樣有利于商業銀行利用核心企業的行業地位約束融資企業,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業給予上下游企業的排他性優惠措施,有利于商業銀行實施信用捆綁技術,降低商業銀行承受的信用風險。
3.2建立科學的供應鏈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構建科學的供應鏈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對供應鏈內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測與防范,發現風險發生的源頭,提前對風險源進行處理,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發生概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供應鏈金融風險預警機制:首先,建立科學的風險分析機制。科學的風險分析機制能夠發揮供應鏈金融風險信號的檢測診斷功能,通過發現供應鏈金融中的異常信號,應用當代科學的風險診斷技術對其進行分析與判斷,對風險的大小與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評估。風險預警機制的基本辦法是將其采集的信號傳輸給供應鏈金融預警分析系統,通過各項風險指標與風險預警的判斷模型對風險的發展趨勢以及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判斷;其次,完善風險預警后相應措施。通過供應鏈金融預警信號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別對風險進行有效處理,將可能出現的損失降到最小。
3.3加強供應鏈金融現金流風險管理
供應鏈金融必須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并以貿易項下利潤的實現與結算的控制去引導現金回流至銀行的通道,進而保證了銀行信貸資金的還款來源。因此信貸資金的專款專用體現了現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資企業還款來源的核心技術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業銀行對現金的流量管理具體地體現為授信額度與規模。因此,商業銀行要重點考察現金流量與授信企業的經營規模與支持性資產的匹配狀況,以及供應鏈網絡內各主體的經營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業銀行要在供應鏈金融的具體環節通過對回流資金的時間、額度與路徑的控制,實現對現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環周期管理。這種管理方式要在綜合行業結算方式、平均銷售周期的基礎上,計算出一個完成的資金循環時間,從而保證授信企業在供應鏈內完成資金流與物流的循環。
作者:薛靜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公司
參考文獻:
(一)質押物品帶來的風險
質押物帶來的風險包括品種選擇、貨權不清以及監管過程中保管不當造成的風險。對3PL企業來說質押物的選擇要非常慎重,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適合進行質押監管,可以說整個監管業務風險控制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對質押物品的選擇。
近來出現不少質押物貨權不清的情況,尤其是上海、浙江等地重復質押,或則用他人在自己倉庫貨物冒充自己貨物進行質押的情況等尤為嚴重。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3PL的責任風險。
因為質押物并不是都放在倉庫內且不同的包裝形式造成在質押物的監管過程中可能因為種種意外情況造成變質或者損壞,在對生產企業的監管中不同的區域也存在不同的監管風險。
(二)出質人的資信道德風險
信用風險是供應鏈金融服務中最常見的風險,不是銀行單方面面臨的風險,而是銀行與3PL企業共同關注的一種風險。一旦發生出質人惡意拖欠或欺詐的情況,3PL企業也將面臨較大的風險。
(三)法律與合同風險
在實際操作流程中,一個供應鏈金融的項目中銀行往往會經由合同將責任轉嫁給物流監管企業。另外,由于銀行在專業方面的缺失也會造成一些對質押物特殊細節要求上的問題,造成了一旦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3PL企業就要承擔法律風險。
(四)操作與管理風險
3PL公司自身監管操作帶來的風險,包括人員的風險、內部管理的風險和質押場所選擇的風險。監管人員對整個供應鏈金融監管業務的風險防控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第一防線。從業人員由于在職業素養、業務技能水平、責任心、職業道德等方面素質的原因對監管的風險防范能力也有很大不同。如,進行每日數據錄入的工作人員未及時錄入與更新或者在錄入時候粗心大意錄入錯誤都會造成風險的發生。另外,3PL企業的操作流程不規范、機構設置不合理、制度的缺失、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都會帶來風險。如:相關的記錄未交接,質物清單或者解除質物通知書未簽字確認,監管工作人員分配不合理、分工不明確,對一線監管進行的日常檢查、抽查,盤點和巡視考核工作不到位等也會造成相應的損失。再有,上文分析了監管質押物品要慎重選擇,其實對于監管質押的場所也要進行有效的篩選,不然可能會出現由于監管場所條件不具備造成質押物變質、損壞或者缺失的風險。
二、3PL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對策
(一)質押物帶來的風險防控對策
對于質押物帶來的風險主要從質押物品的選擇、質押物的監管過程中的保管措施以及質押物的貨權及貨源的合法性等方面進行防控。3PL企業對于是否接受銀行的質押委托要看品種是否適合監管。一般來說,對質押物的要求是價格漲跌幅度不大、質量穩定、流動性好容易變現、倉儲沒有特殊要求易于保管的品種。例如: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鐵金粉、煤炭、汽車等。3PL企業對于質押物的選擇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要求。如:有的3PL企業對于監管單價在10萬元以上的、對于存放保管中有特殊要求的一般不接受監管委托。還有包裝不同的情況下,要求也不相同,對于散貨等在雨洪災害中容易發生流失的貨物和棉麻、紙品等容易發生火災等情況出現滅失的質押品必須要上保險等。設計對于質押監管物品的評估指標,確定質押物本身的風險評級,在降低質押物本身風險的同時,也可以擴大3PL企業的經營范圍和經營對象。
表1 質押物品情況評價表
質押物序號 類別 品種 危
險
品 防潮要求 放火要求 防氧化要求
是否保險 外
包
裝
情
況 季
節
要
求 市
場需求情況 價
格
波
動
幅
度 變
現
能
力 流
動
性 保
質
期
要
求
監管地點
單價要求
驗收方法 盤點要求 計量方式
以上表格中的各項指標可以根據企業自身實際的情況各自具體的等級的評分,例如單價要求中10萬、8萬―10萬、4萬―8萬、1萬―4萬、5000千及以下等各自獲得1\2\3\4\5分的評分標準。再有計量標準中,抄牌、過磅得5分、檢尺、理論換算、打尺或打方(散貨計量打九折)得4分、打尺或打方(散貨計量不能打九折)得3分、平均件重計量(如棉花)得2分、難以準確計量(廢鋼等),需采取輔助方式得1分等建立的評分標準,清晰明確,并由不同的責任人進行審核簽字,最大程度的降低質押物品本身的選擇風險。
對于質押物可能存在的貨權不清楚或者貨源不合法的情況一般可以與銀行在委托協議中就約定由銀行或者金融機構進行審核確認。如:3PL企業可以約定只對平直方面承擔外觀檢驗審核,不對內在品質進行審核的,只注重量的問題,不注重質的問題,對于質押物要求出質人提供的合法貨權證明、質量證明、運單、發票、信用證、完稅證明等材料并認真審核,由出質人承擔責任,銀行承擔確認和審核并且提供合法檢驗方法的責任,監管方按照合同要求執行。
對于場所選擇要有一定要求,如監管區域要獨立、貨物要單獨存放;散貨存放區的防雨防洪設施,對保質期有特殊要求的要有更換周轉的明確要求。另外,由于在生產區不容易監管,3PL公司可以采取只做兩頭,不做中間的方法來避免風險。比如銅加工企業,就只做原料區(電解銅)和成品區(銅線),而中間的生產區由于無法掌控所以不做。盡量選擇在自己庫內進行操作,這樣既獲得監管業務與運輸、倉儲和配送等物流服務的雙重收益,又綁定了客戶,帶來更大的收益。如果是異地或者庫外監管,要對該監管場所的資質條件、信譽情況、倉儲條件、安全防災設施等進行實地的嚴格調查和評價,有條件的時候還要要求對方提供場地使用證明、近三年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報表等證明文件,并要求提供可以進行聯網監控條件的辦公場所。
(二)出質人資信道德風險的防控對策
避免出質人資信道德風險要做好信用等級的調查與評估、防范監管中以貨易貨時以次充好,偽造虛假提單進行提貨操作、建立企業資信檔案,做好出質人資信狀況的跟蹤。在實際過程中,可以采用AHP等方法建立出質人評價指標體系,將出質企業的業界口碑、以前有無融資經歷、出質企業在所屬行業中的地位、經營歷史、盈利情況、人員流動情況、財務情況等指標劃分為3―5個不同的評分等級,并根據3PL企業的當年經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如對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我們假設以CR(流動比例)值與QR(速動比率)值來進行具體細分評估,假設CR≥2且QR≥1時認為風險等級較低為1級評分為5分;1≤CR
(三)法律與合同風險對策
要對法律與合同風險進行防范首先要強化培訓相關法律與合同方面的知識,提高員工法律素養。要注意合同中存在的細節問題,不能更改的情況下,用補充條款的形式另外約定。項目開發時,應在規避自身的風險的情況下滿足客戶的一些要求。審核合同要注意合同內容的完整性,有無需要特別約定的地方,可操作性如何、是否有會引起公司本身操作出現違規的條款等。另外,企業要建立有效的控制、審核、批準制度,規范操作,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成立法務部門專門從事合同、法律方面事物的處理,從而最大程度的避免法律與合同中存在的風險問題。
(四)操作與管理風險防控的對策
對于人員、內部管理和環境帶來的操作風險要根本上避免還是要從加強管理,提高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著手。加強員工就業、職業道德素養和業務水平,定期培訓,規范員工操作意識。建立系統完整的制度,如:崗位職責、操作流程手冊、考核辦法、信息傳遞制度、臺帳登記制度、項目評審的流程、稽核流程、風險評估、現場管理流程等等。對于總量控制的質押物一定要對其庫存貨物進出動態及日消耗量進行全面的監控,做好交接記錄工作、所有涉及到單據、清單妥善保存,以免責任不清。建立監管巡視制度,加強考核,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每日錄入應及時并一人錄一人審,有問題及時上報。如:ZCNJ就自行設計了動產操作的信息管理系統,核實查詢使用的查詢系統以便匯總。還可以增加包括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信息化考核系統,如在動產質押部門下可以增列:監管人員考核操作系統、信息錄入員操作考核信息系統等針對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相應的考核指標系統,對各個崗位工作人員工作情況進行統計以便進行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終考核也便于部門領導對部門員工工作情況進行掌握。
對于庫外或者異地監管的點,要求至少派遣兩名或兩名以上監管人員同時進行監管,并且監管小組成員進行輪崗制度,以免在一個監管地區時間過長。設立多級巡查監管機制對監管人員日常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所有庫內及庫外監管人員的崗位職責所要求的工作內容,如是否在崗;交接班是否有明確清楚的交接記錄;所有記錄是否按規定要求進行填寫;賬務登記是否準確、及時、規范;核對賬務與質押物情況是否相符;是否按要求進行每日每周盤點等等。對于監管人員是否在崗在位,可以進行定時和不定時兩種檢查方法,定時的可以規定每天分上午、下午甚至晚上幾輪,每輪幾次對異地監管人員進行電話或視頻查訪并由專人進行記錄統計,有條件的也可以進行不定時的直飛抽查,不提前通知,直接到監管地進行監管情況的檢查了解,并做好檢查的記錄統計工作。
當然在監管操作開始的階段,可以從項目模式情況是否有經驗資質、質物驗收方法、監管區域情況(分庫內、庫外監管)、庫外標識懸掛情況、是否承諾回購、是否成品與原材料同時質押、監管點硬件設備、監管人員業務能力、監管人員到崗情況(定時、抽查)、出質人是否強行出貨、出質人是否存在非正常停工限產、現場是否存在多家債權人搶貨、近一個月內物品品質變化情況、質權人是否現場核查庫存情況、監管人員信息系統操作能力是否有其他監管商進駐等方面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1-053-04
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就是大規模的資金支持,然而,由于國內的金融體系尚未完善,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這嚴重地制約了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供應鏈金融的產生與發展為產業集群的資金問題解決提供了契機,其與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了相互推進的良好形勢。
一、產業集群與供應鏈金融相關理論
(一)產業集群
1.概念。產業集群主要是指:在同一個產業領域,由地理位置相近的若干個關聯公司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共生、互補性企業群體。
2.特點。產業集群主要具有區域性、網絡性以及共生性等特點。其中,區域性體現在:產業集群中的有關企業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定的集聚現象。這樣有助于企業間的資源共享,擴大企業的整體發展優勢。“塊狀經濟區”的形成源于該特征。網絡性體現在:產業集群內部成員處于不同的供應鏈網絡節點上,經過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形成了供應鏈貿易交叉模式,進而形成了聯系密切的網狀產業鏈結構。共生性體現在:產業集群中的成員彼此間在經濟甚至文化等方面都是聯系密切的,彼此之間共同構成了一個較為松散的利益共同體。其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共同的發展目標以及利益,所以,其具有明顯的相對共生性。
3.金融支持。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其對資金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單純地依靠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是很難滿足集群發展需求的。相對于金融融資,供應鏈金融融資方式更加適用于產業集群。充分利用產業集群中企業間的資金來往,能夠有效地加快企業的資金流動,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并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所以說,制定行之有效的供應鏈金融融資安排,是促進產業集群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整體經濟實力提高的重要途徑。
(二)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主要是指:供應鏈內相關的金融機構或物流金融企業根據產業集群內企業的貿易以及資金狀況,提供給有關企業的金融或資金服務,進而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促進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產業集群與供應鏈金融間關系
1.產業集群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良好的企業環境。供應鏈金融的存在與發展,勢必離不開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而網絡結構的產業集群供應鏈能夠為供應鏈金融提供穩定的需求節點。目前,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了密集的產業集群,為供應鏈金融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同時,產業集群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了我國政府的大力扶持,具有較好的政策優勢以及品牌效應,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在產業集群中發展供應鏈金融具有風險低、環境穩固等優勢。
2.供應鏈金融有助于產業集群融資目標實現。產業集群發展需要長短期的金融支持。供應鏈金融在為集群供應鏈內企業提供短期融資服務時,通過資產融資租賃安排亦是實現了長期融資服務。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對象多數為中小型企業,這能夠有效滿足中小企業居多的產業集群融資需求。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產業集群中核心企業的資金成本。隨著物流供應鏈金融的跨區域發展,產業集群也逐漸呈現出跨區域發展趨勢,該趨勢是對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有效應對。
二、供應鏈金融在產業集群中的應用
(一)應用現狀
目前,集群供應鏈金融已經初步形成,并且,同實業結合的越發緊密。部分商業銀行在融資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將產業集群的融資需求充分地考慮進去。例如:興業銀行推出的全產業鏈金融服務產品等。但是,相對于珠三角以及長江等區域,國內的很多區域的產業集群還處于探索階段。這些區域的產業集群無論是在資金支持,還是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即使在珠三角區域,產業集群也面臨著嚴重的結構升級問題。
(二)供應鏈金融在產業集群中的優勢
1.提高了企業的融資可能性。融資問題一直都是中小企業面臨的重要難題。與大型企業相比,其并不能夠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供應鏈金融由于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產業集群中的中小型企業,所以,其會從企業的融資需求以及發展現狀等方面充分考慮,并為企業量身定做融資服務產品,從而有效地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進而更好地推動了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有利于集群中企業的財務優化。對于企業來講,如果能夠將除貨幣以外的流動資產轉化為貨幣資金,將會大幅度提高企業資金的流動性。這一需求通過銀行機構是無法實現的,但是,借助供應鏈金融便能夠將財務報表中的資產項同負債項直接關聯,從而實現企業的財務結構優化,推動企業資金流動,更好地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融資租賃有效地解決了供應鏈金融的長期融資問題。傳統信貸主要的關注點是企業信貸期內的償還力。而對借貸企業的經營收益率以及現金流安排有所忽視。這不利于中小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供應鏈融資中的融資租賃服務,對企業的經營效益以及還款安排進行了充分地考慮,使得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更加能夠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通過融資租賃,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流動資金,還對現有的信用額度進行了有效維護。
(三)供應鏈金融在產業集群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風險
1.信用風險。主要是指:因為債務人無法做到按時“還本付息”,致使債權人處于資金無法回收狀態的可能性。該風險具有長期性,甚至貫穿于信貸業務全過程。供應鏈金融亦屬于信貸融資范疇,所以,信用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當企業因資產貶值迅速而導致資產量無法抵充融資金額時,信用風險便會產生。
2.市場風險。主要是指:利率或者產品價格變動引發企業大量價值損失的可能性。目前,市場風險主要包括商品、利率以及匯率等風險。其中,商品風險和利率風險在供應鏈金融中比較常見。
3.法律風險。目前,國內的供應鏈金融措施主要是參照國際貿易金融措施制定的。其無法完全適用于國內的產業集群融資環境。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處于初期階段,尚未形成自身完備的發展體系。所以,難免會出現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而在相應法律的構建上,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以至于很多業務開展時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引發不必要的經濟糾紛。
4.操作風險。因操作不當引發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被稱為操作風險。該風險在金融領域較為常見。目前,國內金融行業面臨的操作風險日益增多,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相對而言,供應鏈金融授信業務具有專業性強、復雜繁瑣等特點。尤其是在產業集群的應用過程中,業務人員需要對業務風險防控相關知識以及信貸企業的基本行業知識深入掌握,并且,嚴格按照流程進行供應鏈內信用調查。但是,即使再小心,在網絡信息化條件下,業務人員也很容易因為頻繁的網上供應鏈貿易出現操作失誤,進而引發操作風險。
三、產業集群發展中供應鏈金融策略
(一)增加供應鏈金融市場的融資服務主體
1.增加供應鏈金融機構的服務主體。作為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參與者,商業銀行對產業集群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其在多數時候將融資對象定位于大型企業,產業集群中的中小型企業如果僅僅依賴商業銀行進行融資,很難全額完成融資目標。所以,為了更好地推動產業集群的良好發展,我國政府應該積極推動多類金融機構參與到產業集群的融資服務中來,進而實現產業集群融資主體多元化。其中,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都可以作為產業集群的融資服務主體。例如:保險公司可以為產業集群中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還可以推出各類信用保險產品,滿足企業融資的多樣化需求。
2.對非正規融資主體進行規范。民間融資之類的非正規融資具有高成本、高風險以及透明度低等特點。盡管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但是,如果對其不加以約束的話,很容易嚴重影響到資金市場的平穩發展。所以,有必要在不斷增加合規金融機構的同時,對民間金融渠道加以規范,使其逐漸呈現出規范化和制度化,進而有效規避民間融資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問題,促進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對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完善
在供應鏈金融的開展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法律制度,但是,現有的法律制度由于缺乏完善性,以至于很多具體的執行工作缺乏必要的執行依據,不僅影響到執行人員的工作效率,更是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經濟糾紛。例如,在應收租賃款保理轉讓過程中,相關的配套法律只是存在一些自律規范文件,這些文件對實際的執行需求是遠遠不能滿足的。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所以,供應鏈金融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更新和完善。在完善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服務功能,要立足于服務集群網絡,秉承公平、公正原則,盡可能對產業集群的產業規劃進行規范,使其與市場化機制協調發展,避免出現產業過度集中或者產能過剩問題。
(三)構建信息服務系統
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的構建,其目的就在于為產業集群中的企業成員提供業務開展所需的便捷服務,幫助其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信用風險以及項目風險等。通常來講,供應鏈金融的信息支撐平臺主要包括業務操作流程系統、信息服務交互系統以及行業研究系統。在金融機構進行業務操作過程中,部門間的協調銜接有助于優化操作流程,進而實現項目審批以及審核周期的縮短,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國的產業集群大多數表現出供應鏈網狀結構。該結構的操作環境能夠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對產業集群推行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過程當中,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執行方案。例如:構建系統、完善的第三方電子服務體系或者信貸征信統一服務平臺等。其中,在推行的信息征信統一系統中,能夠將產業集群中的企業成員的真實企業經營信息展現出來,從而為相關的金融機構提供授信決策的重要依據。而在集群內部構建統一的交易服務平臺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產業集群內部的交易質量,還能夠大幅度地降低內部企業的交易成本。不僅如此,通過這樣的交易平臺,大大增加了交易的可視性和準確度,并有效地提高了集群內企業同金融機構的信息對稱性,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與銀行的金融風險。目前,國內的很多區域都大面積推行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引導者,我國政府正積極地為當地的集群企業構建開放的企業信息評價平臺,以便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集群內企業,增加對其的信任值,從而為集群內企業贏得更大的融資機率,更好地促進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風險的有效控制
1.一般策略。要想真正地確保產業集群內企業做出科學、合理的融資安排,企業需要對集群供應鏈的行業前景、企業自己的資本信息以及運營狀況給予充分地考慮。然而,即使將這些都做好,依然不會完全避免金融風險的發生。通常情況下,供應鏈金融在風險緩釋上都會有一些常規措施,例如:資產抵押。除此以外,在實際的貸款服務過程中,金融機構會要求企業為其提供必要的反擔保舉措。具體的舉措主要包括:他物抵質押、投保財產險或第三方保證等。其抵押率多數是在50%左右。這樣一來,產業集群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成本將會大幅度提高。金融機構需要在每一個融資業務的執行全過程做好風險控制工作。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在事前控制過程中,要確保金融信貸工作人員具有高水平的行業研究能力,使其能夠與企業進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并對企業的產業準入資格進行認真審核。在事中控制階段,要有效判斷企業的融資安排是否合規,徹查企業的征信記錄,全面而準確地掌握企業的實際經營和財務狀況;同時,充分發揮金融混業經營優勢,利用各類信用保險產品,為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責任保險投保,從而借助信用以及責任保險,與保險公司實現“風險共保”。在事后控制過程中,要隨時對企業的風險變化進行全面跟蹤,例如,對企業存貨的估價、監管以及倉儲等。其中,積極、有效的貨物倉儲模式是避免融資風險的有效途徑。目前,很多產業集群都會借助第三方物流或者擔保機構,滿足企業的倉儲需求。
2.產業集群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的措施。(1)供應鏈金融的流程風險控制。根據項目流程的時間安排,供應鏈金融風險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個環節都有可能發生。事前防范環節的防范重點主要體現在對融資需求以及融資自償性資產的科學評估上。通過對企業資信狀況科學調查,設定符合實際的最優融資安排;操作風險是供應鏈金融事中風險的主要表現,例如:負責信貸的工作人員因為粗心大意,或者某些原因導致信貸操作不合規范,進而導致操作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的事后風險主要體現在:在持續不斷地進行跟蹤、監管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而出現了跟蹤不到位或者監管不及時問題,進而引發風險。對于這三種情況下的風險,前兩種可以通過規章制度的完善以及適當的安排進行規避,而事后風險則可通過保證金制度或者擔保抵押制度進行風險規避。(2)對擬授信產業集群進行慎重選擇。“光伏產業”以及“鋼貿集群”的結構融資問題理應引起金融機構的高度重視,并以此為鑒。在對企業的信用進行認定前,應對產業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盡可能選擇優質的集群產業。因為,只有優質的產業集群,才能夠借助其自身的高成長性,對風險進行有效地控制。企業無論是生產還是經營,都同供應鏈金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在申請貸款過程中,提供的融資安排抵質押品多數情況下是企業的自償性資產,為了更好地避免此類資產引發的金融風險,金融機構要對產業集群的發展進行實時監控,例如:貨物監管或者經營追蹤等。從而掌握更多的與融資安排相關的信息,如企業經營狀況以及財產變化情況等。通過這些風險控制措施,才能夠對企業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全面掌握,并結合內外部環境,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例如: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違約狀況,金融機構要將抵押物品及時追回,并將其變現,進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額。(3)密切關注產業集群的宏觀系統風險。目前,國內的產業集群普遍具有風險特殊性,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集群內的成員彼此之間存在互為擔保人的現象,以至于構成了一個風險共同體。為了更好地降低系統風險,應對風控措施的具體含義以及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在供應鏈金融的風控措施中,供應鏈企業征信調查非常重要,其主要是對集群內企業的特定交易資產、對象以及涉及的基本信息進行調查。在調查之后,根據調查結果對供應鏈內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科學、合理地評定,從而將評定結果作為是否對企業進行授信和授信額多少的判斷依據。通常情況下,國內的產業集群內會涉及到幾條主要的供應鏈,這些供應鏈的現實情況體現了該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能力。隨著我國供應鏈金融的不斷發展,對供應鏈內企業的授信調查將會逐步擴展到對核心供應鏈的整體評價,(下轉第58頁)(上接第55頁)從而對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的授信度以及授信額度進行判斷。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亦是隨之變得更加復雜,其將逐漸涉及到系統的風險甄別方面。
金融機構可以選擇供應鏈金融合作模式。在多產業集群分散融資放款模式下,僅對一條供應鏈進行融資安排或對不同的供應鏈交叉結點進行放款安排,能夠有效降低系統的融資風險。積極構建產業集群內部行業信貸統一調查系統,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對稱問題。從宏觀方面,進行風險控制預判,認真堅持事前的慎重選擇,事后對融資對象的經營管理進行實時跟蹤,進而將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金融融資服務機構要對產業集群中企業經營預警信號實時關注,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而及時避免宏觀風險的發生。
近年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推動下,供應鏈融資發展迅速,并且,其已經成為了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但是,相信其一定會取得理想的發展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輯慈.超越集群——中國產業集群的理論探索[M].科學出版社,2010
[2] 馬建會.產業集群成長機理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3] 湯曙光,任建標.銀行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信貸理論、模式與實踐[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4] 李毅學,汪壽陽,馮耕中,張媛媛.物流與供應鏈金融評論[M].科學出版社,2010
[5] 陳李宏,彭芳春.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新途徑[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
[6] 陳祥鋒,朱道立.融通倉與物流金融服務創新[J].科技導報,2005(9)
[7] 董紀昌,張代飛,吳迪,李秀婷,周克成.基于物流金融業務風險的博弈論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1(10)
齊商銀行行長助理鄒倩表示:“城商行進軍互聯網金融應專注于服務金融弱勢群體,服務小微、創新、普惠金融等方向,在經營和創新過程中,堅持‘長板理論’,發揮自身最強優勢。”
探路互聯網金融
齊商銀行總部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成立于1997年8月,現有注冊資本17.04億元,總部機關設16個部門,下轄1個營業部、5家分行和72家支行,全行現有員工1500余人。
搭建面向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平臺,以P2P模式破題,是齊商銀行探路互聯網金融之道。
不同于青島銀行的P2B投融資平臺建設模式,也區別于恒豐銀行對接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搭建的“一貫”金融平臺直銷模式,齊商銀行于2014年推出的“齊樂融融E”平臺則是融資群體更為下沉的P2P模式。
據了解,“齊樂融融E”平臺首批上線的服務包括“淄青貸”、“巾幗創業貸”、“益農貸”以及支持個體工商戶創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其中,“淄青貸”、“巾幗創業貸”是分別針對青年和女性創業的P2P產品,期限1至36個月不等,適合于不同層次的理財群體。
“各家銀行各有側重。有些銀行主做票據業務,我們則定位于微金融服務,基于我們線下已經取得的一些成績,我們希望把它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齊商銀行行長助理鄒倩表示。
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齊商銀行微企業貸款戶數達6058戶,較年初增加1111戶,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為21.79%,小微增速占全部貸款增速的104.66%。
在線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
創新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是齊商銀行發力互聯網金融的又一突破口。鄒倩認為,企業資產荒、三期疊加(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上下游企業賬期過長、賒欠嚴重、行業風險過大,市場經濟增速放緩、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等因素正為在線供應鏈金融快速發展提供良好市場環境。
“互聯網時代,供應鏈金融變革的核心是實現金融業務的在線化、數據化,數據成為資源、重要資產和生產要素,數據質量決定勝負。”鄒倩表示,“其變革方式是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基于平臺方式連接互聯網和實體經濟。這種方式能夠實現3分鐘申請、1分鐘審批、0人工干預、單筆支付成本低至0.2元。”
具體到齊商銀行,其搭建的“齊樂融融E+”供應鏈金融平臺是結合傳統供應鏈金融封閉性、自償性等特點構建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綜合服務平臺。
據鄒倩介紹,該平臺圍繞核心企業,關注中小客戶,能夠在銀行與上游小掌笠怠⒑誦鈉笠怠⑾掠渦掌笠狄約拔锪鞴司之間建立暢通的信息和資金通道,通過多種合租模式,致力于建立供應鏈協作生態。
以齊商銀行與新希望六和的合作為例,對核心企業新希望六合公司而言,一方面,下游供應商即飼養戶既是供應商又是經銷商,他們從新希望六和采購飼料同時供應雞鴨等禽畜原料,采購行為將在新希望六和生成數據訂單;另一方面,下游銷售商從新希望六和進購肉制品。基于三者之間的供應鏈,齊商銀行通過來自新希望六和的數據支持,對新希望六和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進行審查、審批,同時提供一定資金支持。
“標準化”助小微金融增值
通過供應鏈平臺的方式,能夠解決小微金融人力成本高、單位產出低、短期見效慢等難點,破題方法是“標準化”。
據介紹,齊商銀行建立了500萬元以下小貸業務和100萬元以下微貸業務標準化技術、標準化產品以及標準化人才培訓機構,建立了信貸技術研發基地,以專營機構帶動分行,以分行帶動支行,逐步形成小微金融發展的“葡萄串效應”。此外,齊商銀行在全行推廣“一圈兩鏈、一區兩會、一優兩新”的批量化營銷作業模式,提升小微金融授信效率,既降低風險,又實現了小微客戶的批量開發,節約了成本。2015年,齊商銀行批量開發項目占小微金融總量的50%以以上,充分調動了分支機構服務小微客戶的熱情。
盤子做大,風控更為重要。
鄒倩表示:“通過采用物流、資金流控制等手段,我們一是要合理確定小微企業融資額度和期限,二是要做好貿易背景審核和物流、資金流的監控。尤其要重點審核貿易背景是否合理,客戶合理資金需求是多少,合理的融資期限是多少,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是否匹配,嚴格控制資金騰挪出空間后容易被挪用的風險。”
強化小微金融風控體系
鄒倩認為,以“鏈主”為核心、應用大數據物聯網聯通產業鏈末端小微企業形成全鏈條式在線供應鏈金融模式的4.0階段是未來的主流模式。其特征是以人為本、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虛實結合、物與物相聯和物與服務相聯和大數據交換,“大數據+物聯網”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模式,具有信息透明化、生產碎片化、工廠虛實化、產業智能化的特點,促使電商、金融、物流、信息全面一體化。
在具體實踐中,齊商銀行針對小微企業通過實行“一戶一價、一筆一價、一期一價”,來增強授信服務靈活性。“我們會依據客戶考核評價體系以及小微企業貸款籌資成本、風險水平、管理成本、收益目標以及當地市場利率水平等因素,對不同類型貸款、不同類型借款人實行差別利率。”鄒倩向記者表示。
在防范小微金融風險方面,鄒倩表示:“一直以來,我們不斷加強構筑小微金融風控新體系,深入開展有針對性的風控技術研發,加強小微金融風險全流程控制,強化風險預警機制建設。”
1前言
供應鏈金融作為近些年銀行業務推出的創新舉措,為我國廣大的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開辟了新的解決路徑,成為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新的業務增長點。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將銀行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優勢最大化的應用到企業當中,并通過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并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可靠的融資渠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
2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出現的問題
2.1供應鏈金融運行環境有待改善
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成熟的供應鏈金融市場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轉變,當前的經濟制度和措施極大地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通道,目前我國的稅收體制,信息平臺等環境沒有能力支撐供應鏈金融的運行,信用評估消耗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無法承擔,缺少相應的制度進行約束和管理等問題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中小企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2中小企業自身管理存在問題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有效的解決,造成供應鏈金融不能順利的對企業進行管理和服務,例如中小企業發展水平高低不一,建設規模參差不齊,經營管理水平不夠先進[1],財務狀況不明不白,資產狀況犬牙交錯等許多企業內部問題無法得到銀行的信任和認可,因此不能和銀行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無法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2.3缺乏完整的決策信息
我國在供應鏈金融在運行方面穩定性和秩序性仍然有待加強,銀行不管是在金融活動監管還是金融風險的防控都沒有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制度和辦法,企業內部以及企業和銀行間信息流的不通暢也造成供應鏈金融無法發揮應有的價值,不管是對中小企業還是中心企業,在中小企業市場環境中,經營狀況不透明,信息造假的情況仍然屢禁不止,在供應鏈金融環境中,必須保障信息的完整以及信息的對稱,才能支持銀行作出正確的決策,否則無法使供應鏈金融在企業之間持續穩定的運行[2]。
3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有效策略
3.1加快建設供應鏈金融運行環境
首先,加強政府政策支持,將供應鏈金融的大力推廣上升為國家經濟建設戰略層面,二零一六年二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改革發展委員會等眾多國家政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定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力支持大規模立業創立產業創投基金,建立專門的資金支持以及搭建擔保平臺,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發揮供應鏈金融應有的價值,同時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供應鏈金融管理經驗,指導國內供應鏈金融健康穩定發展,建立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供應鏈金融的內部企業能夠及時有效的進行交流與溝通。其次,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國家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提升中小企業的經營效益,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有利條件,進一步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的困境。例如美國在供應鏈金融發展處于萌芽狀態時,減輕了中小企業稅收壓力,使得供應鏈金融在美國實現了快速應用和大力推廣,為美國經濟的騰飛插上了飛翔的翅膀[3]。最后,完善供應鏈金融運行環境,建設有組織有秩序的環境構架,培養專業人才,更好的實現供應鏈金融服務;還要加速金融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完善產品種類和服務功能;對于中小企業給予政策傾斜,放寬融資條件,保證具備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能夠及時獲得資金支持。
3.2中小企業加強自身建設
第一,中小企業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必須狠抓產品質量,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加強產品的技術支撐,擴大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業務經營水平。第二,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轉變落后經營管理理念,改善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提升自身整體管理水平,在供應鏈金融市場中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第三,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系統中與合作伙伴建立和諧的合作關系,與核心企業在業務來往中保持良好合作,與銀行機構保持良好的溝通,增加社會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在經濟洪流中不被擊敗。
3.3建立完整的風險分擔與信息對稱機制
近日,國務院的《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明確表示鼓勵商業銀行、商業保理機構、電子商務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目前,我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活動層出不窮,多方主體共同打造了金融服務生態圈,中小企業成為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受惠主體。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互聯網下的供應鏈金融迎合了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一、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內涵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實質就是“信息經濟+實體經濟+金融經濟”。在“互聯網+”、普惠金融背景下的供應鏈金融,本質在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加速信息共享,優化產業鏈條,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環境下其零距離、低成本、參與的民主性和自由度等特點,決定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互聯網下的供應鏈金融,是以一種“低成本、便捷性”的信貸模式來實現金融末端的普惠,是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是對傳統金融機構借貸作用的有益補充。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具有信息化與虛擬化、高效性與經濟性、網絡化與一體化等鮮明特點。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是信息化條件下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的最佳結合點和最佳推進載體,可以破解我國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脫節的難題,特別是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實現產業供應鏈整體運轉效率及競爭力的提高,將成為金融業創新的新藍海和制高點。
二、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創新
互聯網具有高效、快捷、節約、連接一切的特點,改造了傳統供應鏈金融,體現了“架構拓展、互聯互通、上下一體、風險可控、在線實時、按需融通、資金高效、合作共贏、創新變革”的金融服務新特征。主要有:
(一)平臺金融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顛覆了過往以融資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不再以銀行為主導、摒棄傳統的核心巨頭企業概念,轉為以企業的交易過程為核心,是依托一站式服務平臺、將每一個企業和客戶作為中心、專注中小企業自身交易過程監控的平臺化模式。該模式將過去圍繞核心大企業的“1+N”模式,拓展為“N+1+N”模式。兩邊的“N”分別代表供應鏈上下游各個主體,中間的“1”即為綜合平臺,其實質是讓供應鏈上的企業集中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商務活動,使之更方便快捷的對接到上下游企業和消費者。
(二)生態圈金融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更多依賴生態圈的良性循環和共存共贏。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網絡化、精準化、數據化三個方面,以在線互聯、風險控制、產融結合的形式,基于大數據、云平臺、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將打造一個更富有市場力的實體產業鏈生態環境,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傳統電子商務僅通過壓縮供應鏈環節實現交易成本的節約,而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四流合一使得平臺的盈利方式從撮合交易擴展到提供物流、融資等更深層次服務,通過提升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效率實現了增量的收益。
(三)產業金融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成為目前與產業發展結合最密切的金融形態。在“互聯網+”理念下,在線供應鏈金融不止是線下到線上的延伸,還是一種突破性的轉變。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向上游產業延伸與生產系統集成,向下游產業鏈延伸與倉儲物流及終端管理系統集成,充分實踐產融結合,使得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信息貫穿起來,讓供應鏈金融模式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通過產融結合,金融機構可以整合供應鏈中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然后充分運用到供應鏈中,為生產企業、貿易商和終端用戶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相對單一,但是實際上在大宗商品領域,如煤炭和農產品這兩種不同的產業供應鏈實際上是很不同的,其對金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四)大數據金融
金融機構可以根據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平臺共享客戶的采購、銷售、物流和財務信息,使用云端、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可以對行業特點和用戶特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通過數據整合和應用,對用戶進行精準定位和主動服務,從而為用戶提供量身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大數據風控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將融資平臺與網上交易、物流等有機結合,可以通過積累用戶數據,增強金融風控能力。基于大數據技術,銀行可以對供應鏈基礎上的風控模式進行優化,建立起一套更加穩健的風控體系,充分保證資金安全和交易安全。
(五)客戶體驗更好
傳統供應鏈的下真正的借款人在供應鏈方面沒有話語權,在金融上也沒有話語權;而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平臺上,上下游是一個平等的地位,客戶在網上貸款不需要見銀行,只需要根據業務規則發出申請就可以了,完全是可預期,可實時操作,金融與供應鏈將更加平等。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辦理供應鏈融資服務,全程無紙化處理,大大提高了融資辦理速度,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企業辦理融資服務的體驗效果。
三、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模式已初具成效,但是這一金融模式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種種問題:互聯網金融的交易量所占比重較小,還未得到全面普及;當前國內的信用體系不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金融市場尚未規范;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中,各部門普遍缺乏風險意識,風險隱患依舊存在;全國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環境尚未完全建立,使得服務鏈條延伸受阻。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必須解決信用和風險問題。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開始陸續暴露:有些人帶著不良目的惡意詐騙、卷款跑路;也有人由于技術、專業能力和資本的不足,造成經營困難從而卷款跑路。這些嚴重損害公眾利益,給社會穩定帶來諸多問題。雖然仍有審慎經營、恪盡職守的信譽平臺,但是宏觀背景和行業變化產生的巨大市場風險,讓相對弱小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機構難以持續抵抗。因此,為促進其健康發展,必須規范其潛在風險。
四、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發展措施
進一步完善供應鏈金融體系,突破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在未來經濟發展中仍然任重道遠。
(一)宏觀層面:完善監管、法規、政策支持
1.完善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其一,市場準入監管: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機構的設立進行審批,從企業運營資金、系統安全技術上嚴格把關。其二,市場運作過程的事中監管: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機構經營過程中的日常監督、流動性監管。其三,市場退出的事后監管。最后,組建行業協會。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行業自律比政府監管會更為靈活,效果更明顯。
2.以立法的形式明確互聯網環境下供應鏈金融的性質和法律地位。對其組織形式、準入資格、經營模式、風險防范、監督管理和處罰措施等進行規范。加快技術部門規則和國家標準的制定。
3.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對支撐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平臺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扶持:此類企業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對傳統行業的規則和需求有深入了解,但此類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尚不能有效起到支撐產業轉型和升級的作用。國家應該積極引導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行業,如減免稅收、倡導銀行利率市場化等,以此來扶持一些管理規范、發展預期較好的企業,使之能在較短時間內成長為行業內的核心企業。
(二)微觀層面
1.商業銀行。對于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型業務,銀行現有管理方式實現變革與創新,打破原有信貸業務的風控運營模式和制度限制,積極建立互聯網模式下新的交易監控和風險管理體系。
2.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企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企業應做好信息技術支持平臺的升級工作,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緊跟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推進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實時處理效率,使供應鏈金融發揮出最大效益。加大投入自主研發互聯網系統,完善企業本身的風控管理體系、技術安全體系。企業應該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自身的投資行為;通過建立一批經驗豐富的專家管理團隊,可以有效地規范操作流程與加強風險管控,使供應鏈金融服務更安全、可靠。
3.一定要重視大數據,但不可只憑大數據。電商平臺所掌握的大數據確實可以控制一定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風險完全可控。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基礎數據的取得,十分不易。真實的交易額、吞吐量、貨運量、倉儲設施、投資額、銷售額都可能有水分,因此在辦理供應鏈融資線上化業務時,仍需要通過對增值稅發票的核查,物流運轉過程中的核庫、應收賬款的買方確認等手段,來確保貿易背景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李珩迪.“互聯網+”助力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N].中國黃金報,2015年4月21日.
[2]王均金.加強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N].現代物流報,2015年3月17日.
[3]唐志宏.互聯網創新催熟在線供應鏈金融“蘋果”[N].人民郵電,2014年6月16日.
[中圖分類號] F832.39 [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我國的銀行體系中,大型國有銀行的貸款授信要求嚴格,主要為資信等級高、有足夠抵押資產的企業提供貸款。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規模、資產、信用等多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較難獲得國有銀行的融資。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全新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商業銀行將供應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看為一個整體,對供應鏈中企業間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有效整合,通過各種金融產品向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
目前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業務市場的銀行主要有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是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開拓者,幾大國有銀行和其他中小銀行是追隨者,正處于高速發展中。最早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探索的是深圳發展銀行(現平安銀行),自九十年代開始,深圳發展銀行不斷歸納和摸索銀行在貿易融資方面的成功案例,并在此基礎上推出有利于中小企業和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同時開發了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評估體系,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等方面的問題。隨后國內各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及服務。
由于我國中小銀行與大型商業銀行在成立時間、資產規模、行業地位等方面的差異,其具體業務的發展情況也是不同的。本文從供應鏈金融的內涵出發,以中國建設銀行和晉商銀行為例,對比分析了大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兩個不同規模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狀況;找出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可以為我國其他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相關的建設思路。
二、不同規模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比較――建行與晉商銀行的比較
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過程中有著中小銀行不具有的優勢,具體表現在:第一,大型商業銀行具備扎實的業務基礎,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地位,信譽好,有利于提高客戶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認知度。第二,大型商業銀行擁有大量穩定的客戶,與大型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和民營龍頭企業也都建立了長期互信合作的關系。第三,大型商業銀行資金實力雄厚,產品業務齊全,信息技術先進,可以實現傳統融資業務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良好互動,為開展供應鏈融資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對于中小商業銀行來說,也具備一些獨特的自身優勢。一方面,中小商業銀行具有很明顯的區域優勢和信息成本優勢,由于其業務主要在一定范圍內開展,對于融資企業的經營狀況、信用情況和管理能力都較為熟悉,也易于捕捉信息動態更新,便于控制風險。另一方面,中小銀行具有靈活經營的優勢,其組織結構簡單、業務量集中,貸款審批效率高,且其市場響應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可針對企業的不同需求設計不同的方案,可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此外,中小商業銀行以當地政府的方針政策為發展方向,當地政府會在財政政策、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地方銀行以一定的支持。
下面本文從供應鏈融資產品體系、服務客戶差異比較、信息技術發展比較、風險管理構架比較四個角度以中國建設銀行和晉商銀行為例,具體分析不同規模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
(一)供應鏈融資產品體系比較
根據授信支持資產和擔保模式的不同,建設銀行和晉商銀行現有的供應鏈融資產品大致分為應收類、預付類、存貨類和其他類。如表1所示。
應收類融資是指上游企業以應收賬款作擔保,從銀行獲得融資的一種產品,適用于以賒銷為主要銷售方式,且下游企業信用狀況較好的企業。建設銀行和晉商銀行在應收類融資業務擁有相同的三種產品,分別為應收賬款融資、國內保理、訂單融資。但建設銀行的應收賬款質押模式與晉商銀行相比,更為靈活,主要體現在建設銀行可以讓企業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諸如信用證、保證、承兌等授信業務。預付類融資是指依據下游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貿易行為,銀行針對下游企業向核心企業采購過程中所產生的資金需求,提供的融資服務產品。在預付類融資業務中,建設銀行擁有金銀倉、保兌倉兩種產品,而晉商銀行則沒有該類產品。存貨類融資是指借助于第三方企業對供應鏈中貨物的監管能力,來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銀行委托第三方企業履行質押物監管職能,企業無需提供其他擔保即可獲得融資支持。兩家銀行都擁有存貨質押融資和倉單質押融資兩種產品。除上述三大類融資產品外,建設銀行還擁有其他幾種產品,如法人賬戶透支、電子商務融資(e貸通)、保單融資,而晉商銀行不再有其他融資產品,由此可以看出晉商銀行產品體系不夠完善,缺乏創新,同質現象嚴重。
(二)服務客戶差異比較
由于2015年晉商銀行的年度報告數據難以獲取,本文選取2014年建設銀行和晉商銀行的各類貸款數據進行客戶差異方面的比較,如表2所示。
由貸款占比可以看出,晉商銀行貸款業務中,公司貸款占有較大的份額,個人貸款占比較低,貸款比重傾斜較為嚴重。公司銀行業務仍是晉商銀行的主要業務模式和收入來源,因而公司業務的發展決定其商業銀行模式的發展。
對于有供應鏈融資需求的企業,建設銀行規定的行業門檻高,供應鏈的核心客戶須是行業龍頭企業,企業評級八級以上,還要有還款保證,承諾回購。這使得供應鏈金融發展戰略與其本質屬性產生矛盾,使得建設銀行供應鏈融資的客戶多為大型企業,一些中小企業雖然有困難仍得不到銀行的融資支持。中小企業很難從國有商業銀行得到貸款,分析其原因,國有商業銀行從性質上所有權為國家,主要服務對象為國有大型企業。其次,銀行經營的重要原則之一是盡量減少呆賬、壞賬率,而中小企業由于輕資產、資信差、管理水平不足以及市場風險較大等原因,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持有的態度是惜貸、拒貸。
晉商銀行是山西省省屬中小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晉商銀行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為:“做強一類客戶、做實一個區域、做深六大行業”,“做強一類客戶”是指將中小企業客戶作為未來核心目標客戶,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模式。從中可以看出,晉商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的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與大型商業銀行建設銀行相比,晉商銀行市場定位準確,靈活性強,能夠準確地把握住市場機會,并能夠主動配合客戶開發出符合其需求供應鏈金融產品。
(三)信息技術發展比較
互聯網技術、4G手機、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銀行業的經營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銀行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開發本行的信息系統以及相關的金融產品,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務,電子支付渠道的普及大大降低了銀行的運行成本,提升和拓展了銀行的服務和管理范圍,使銀行的服務突破了地域瓶頸。
在供應鏈融資業務方面,建設銀行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是比較大的,采取了諸如變革經營理念、實施科技興行戰略,大力推進信息系統建設等一系列舉措。2014年,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收入64.08億元,增幅11.59%,在企業供應鏈融資業務上,企業網上銀行客戶330萬戶,增長18.16%;交易額128.82萬億元,增長23.53%;交易量23.00億筆,增長18.35%。此外,建設銀行還涉足電商領域,創造電子商務和金融結合新方式,建立了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善融商務”,擁有良好信用記錄的客戶在該平臺上發出信用良好的客戶在平臺上發貸款申請,可優先獲得貸款。2014年,“善融商務”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交易額462.75億元,年末活躍商戶達1.45萬戶。
相比之下,晉商銀行由于資產規模小、資金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信息科技運用方面仍有不足,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上相應的信息平臺建設較為落后,而且也沒有相應的線上供應鏈金融和電子商務融資業務。從銀行發展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基礎,那么銀行的發展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四)風險管理構架比較
本文對2014年建設銀行和晉商銀行的不良貸款份額進行了比較分析,如表3所示。
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銀行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由表3可以看出,晉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略高于建設銀行。供應鏈融資的重要作用是解決供應鏈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供應鏈融資在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如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原因等所固有的高風險特性,這些風險不僅無法避免,而且還是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技術所必須應對的。這對銀行加強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風險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三個環節: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識別是前提與基礎,是指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前以及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系統地對所面臨的風險及其潛在原因進行分析;風險評估是銀行進一步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分類,并分析風險在量上達到的效果以及帶來的損失大小,以決定如何加以控制。風險控制是指對經過識別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的過程。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中的主要風險為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操作風險三類。
為應對供應鏈融資服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建設銀行實行“垂直管理、平行作業”風險管理架構。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建設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有著嚴密的操作規程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圖2為晉商銀行風險管理架構情況,從圖2可以看出,目前晉商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流程還不夠完善,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理念還尚未與傳統資金貸款風險管理體系區別開來,沒有建立專業化的審查審批團隊,客戶經理與風險經理職責不清,業務效率低,與市場標準差距較遠。
從目前晉商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來看,其風險管理體系、流程不夠完善,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理念尚未與傳統資金貸款風險管理體系區別開,沒有建立專業化的審查審批團隊,客戶經理與風險經理職責不清,業務效率低,與市場標準差距較遠。
三、我國中小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存在問題研究
通過對比分析了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作者發現我國中小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存在以下不足:
(一)產品結構單一,缺乏創新能力
通過比較發現晉商銀行的供應鏈融資業務只集中在應收類和存貨類這兩類產品,缺少預付類融資產品。而建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較為成熟,產品豐富多樣。由于供應鏈融資產品結構單一、缺乏創新力,就不能很好地滿足中小企業靈活多樣的需求,從而造成客戶和利潤的流失。從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業整體來看,需要針對供應鏈融資模式開發自己的新產品,豐富自的業務結構,進一步提升供應鏈金融產品的競爭力。
(二)信息技術水平落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供應鏈融資業務中,這樣可以大幅降低操作成本,降低人為操作風險,增加信息的透明性。晉商銀行目前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應用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還比較落后,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也不夠完善,相比建設銀行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線上供應鏈業務和電子商務業務。
(三)風險管理構架不完善
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參與企業多、業務流程復雜,而且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相互依存,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影響到整條供應鏈的正常運行。這些特點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特征和風險控制手段與傳統的融資模式有較大的區別。通過對比分析晉商銀行與建設銀行風險管理構架,可以看出,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略有不足,風險管理理念不夠成熟,缺乏全面、完善、專業化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框架和系統化的管理化流程。
四、我國中小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發展建議
(一)豐富產品,創新業務模式
目前,國內多家銀行大致都采用“1+N”供應鏈融資模式,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可以在“1+N”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出具有本地區或本行特色的模式,如“N+1+M”模式,“1”代表核心企業,“N”代表其上游供應商,“M”代表其下游分銷商,共同組成了銀行授信方案中的授信企業群,銀行的服務范圍得以拓展,信貸規模得以擴大,利潤來源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利用交易關系,依托于核心企業較高的資信水平,發放融資,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從中獲利。此外,商業銀行還需進一步豐富模式下融資產品種類,如晉商銀行需補充自己在預付類融資模式下產品,提高產品的創新能力,以全面而豐富的產品來應對需求多樣化的市場,挖掘潛在客戶,擴大市場份額。還可以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如推行個性化金融解決方案,根據行業、產品的不同特點,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二)加大投入,發展信息技術
當今的世界是以網絡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金融行業越來越重視信息科技的應用,信息化已經成為引領銀行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不僅在建設高效、方便、可靠的金融服務體系中發揮著基礎作用,而且對于提高金融機構的內部管理水平與優化資源配置更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中小商業銀行需加強線上供應鏈融資的建設,與大型商業銀行相比,線上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發展相對滯后,而供應鏈融資需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多方面的配合,這就需要銀行有一套相當完善的線上系統,可以降低人為操作的風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整個供應鏈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暢通的信息交流,商業銀行需借助信息技術建立起上下游企業、第三方企業和商業銀行的信息共享平臺,降低信息傳遞的風險,保證信息傳遞的暢通,實現參與者的高效運作。
(三)完善體系,提升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能力是中小銀行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風險管理對銀行來說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創新融資模式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由于發展不太成熟,銀行承擔著較高的風險。因此,對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的管理應該從機制和流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合理制定專業化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理部門,加強專業化團隊的建設,提升專業風險控制能力,強化內部機制見識,并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另一方面,要完善業務流程設計來加強供應鏈金融業務內部控制,根據具體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特點細化不同的操作流程,做到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與貸后檢查,控制及關鍵風險點,要做到全流程風險防控,不留死角。
[參 考 文 獻]
[1]張敬峰,周守華.產業共生、金融生態與供應鏈金融[J].金融論壇,2013,8:69-74
[2]宋炳方.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3]韋克游,張連云,郭沛,張敬石.我國供應鏈融資研究的主題、理論與方法述評[J].統計與決策,2012(16):86-89
[4]何娟,沈迎紅.基于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云倉及其運作模式初探[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2(7):5-13
[5]屠建平,楊雪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融資模式績效評價研究[J].管理世界,2013(7):182-183
[6]牛曉健,郭東博,裘翔,張延.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測度與管理――基于中國銀行交易數據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138-151
[7]劉可繆,宏偉.供應鏈金融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基于制造業中小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13(1):36-44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基于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手段為需要的人提供金融類服務,其能夠對信息不對稱相關問題進行一定解決,也能夠達成金融普惠性目標,強化提升其便利性。遵照業務主體進行劃分,其中包含互聯網傳統的金融機構、“互聯網+電商平臺”、“互聯網企業+金融”等,“互聯網+電商平臺”就是當電商平臺得到一定發展之后,因為具備大量供應商、消費者等數據信息,會逐漸延展至為供應商、消費者提供一些金融服務的模式,例如,基于供應鏈金融向供應商提供服務,或者是基于消費金融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因此,互聯網消費金融術語是“互聯網+電商平臺”的一種模式,是基于“互聯網+”及相關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的消費模式。
當前國內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有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是自有供應鏈的消費型金融平臺,另一種則是基于其他供應鏈實現的消費型金融平臺,其中自有供應鏈也包含產業系與電商系。很多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絡大亨都具備專屬的平臺,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花唄、京東白條。電商系消費型的金融平臺有自身的優勢,如用戶大數據及線上供應等,基于自身優勢,電商平臺能夠獲悉用戶征信水平、消費能力,同時基于低成本對優質客戶進行甄別,對信息不對稱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在完成客戶甄別之后,制定出符合客戶的小額貸款發放額度,客戶在這個額度范圍之內貸款消費。同時,互聯網消費金融可基于大數據對客戶消費習慣進行了解,之后遵照喜好不同進行針對性推薦,提升銷量。當前互聯網消費型金融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也暴露出很多隱藏的問題,如過度授信及暴力催收等現象,其會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制約影響。對此,國家當前已經出臺了很多有關資質及業務監管方面的政策,也就是說,我國的互聯網消費型金融開始進入整頓時期。通常來講,資產證券化的資金來源較為多樣化,融資成本較低,而且風險管控、防御的能力需要改善。
互聯網消費型金融企業為了對小微型企業與個人的消費訴求進行滿足,外部的資金來源比較有限,會產生融資難的問題。平臺融資預案一般同小貸公司進行對接,小貸公司方的資金來源遵照規定可以包含:股東注冊時的資本金,至多兩家銀行的貸款,且貸款金額不允許超出注冊時資本金的50%。上述兩種途徑難以對小貸企業的房貸訴求實現滿足,因此需要對融資途徑進行創新拓展,資產證券化是對資金來源進行豐富的一種有效方式。
互聯網消費型金融企業因為自身資質方面的原因,融資成本偏高,基于資產證券化方式進行資金募集,其成本資金數量主要看基礎資產的數量與質量。因為電商巨頭具有良好的基礎資金,同時在證券化發展中交易結構實現了增信,如果發起機構的信用水平持平,資產證券化的風險就比較小,票面利率偏低,融資成本也就更低。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很多問題與風險也持續出現,非法集資、洗錢、虛假標的等諸多風險對整個行業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資產證券化需要多方參與監管,并且進行評級、增級等,要求互聯網金融企業逐漸實現規范化發展,強化自身應對風險問題的能力。
2資產證券化引起的財務效應
資產證券化引起的財務效應,國內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但是觀點并不統一,不同企業其資產證券化產生的作用也不同,有的時候還會產生相悖的結果。但是資產證券化會對企業的財務形成正效應,基于資產未來的收益,資本市場中的融資方式進行證券發行,其成本會比常規性債權、股票等發行成本低,可以減少融資的成本。在資金證券化的安排流程當中,因為應用專業機構進行基礎資產的管理,可以對信息不對稱有關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減少投資者進行信息搜集產生的成本,也能夠降低管理者成本。探析資產證券化所產生的效應,能夠獲悉資產證券化可以強化提升企業的營收水平,資產證券化企業對比其他企業的鼓動回報率來講,資產證券化企業的回報率更高,同時實體企業當中會獲得更為良好的業績增加效應。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資產證券化的實際應用中,其會對企業產生不良影響。可是其在銀行融資渠道方面具有拓展作用,銀行基于此種方式提升外部融資的額度,也就是提升了杠桿率,推動信貸擴張,倘若銀行減少了放貸條件方面的限制影響,資產證券化會影響金融系統。也就是說,資產證券化能夠提升投資效率并創造效益,同時也導致銀行放貸標準的降低,其可能會導致銀行面對資產風險。
實際上,資產證券化有助于國企財務狀況的有效改善,提升資產的流動性,并且把資產未來收益轉變成為既有現金收入,基于表外融資對資本結構進行有效優化。資產證券化會對企業財務產生積極作用,資產證券化降低了企業的融資費用,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因為資產證券化具有表外融資屬性,可減少發行人方面的資產負債率,對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有效優化,其會為企業帶來長遠收益,提升股東財富,并且提升短期的產債能力。同時在多年之后如果企業的償債能力出現降低,會導致財務風險的增加,資產證券化和企業凈資產的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及股東權益周轉率等存在關聯。
3互聯網消費金融存在的風險
3.1基礎資產方面
傳統金融有較高門檻,中低收入群體不在覆蓋范圍中,互聯網消費型金融則不同,其可為長尾用戶提供服務,可是其也存在巨大風險。而個人消費貸款和傳統形式的金融貸款不同,其不需要抵押、擔保與質押等,還貸保證則是借貸人本身的信用情況,應用互聯網消費型金融的很多都是中低收入群體,其中包含剛入職場的職員、大學生及藍領等,其信用記錄較少,甚至有的屬于空白,這增加了信用風險,如果產生經濟下行的情況,借貸人就會存在違約的概率,致使資產證券化中的基礎資產出現現金流斷裂情況,借款人存在違約風險,會對投資者利益產生侵蝕影響。
3.2原始的權益人
當前國內互聯網消費型金融并未成熟,經營者存在資質上的缺陷,同時市場認可度較低。最近幾年,經營者跑路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表明原始權益人長遠、持續的運營能力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平臺發展不夠完善,也會面對操作失誤、黑客攻擊、系統漏洞等諸多問題,提升了操作方面的風險。企業資金限期的錯配以及產品不具備轉讓行、備用金不足等諸多問題,會致使產生資金流動性方面的風險。很多原始權益人在資產服務機構中兼職,其產生喪失清償能力的情況,原始權益人的資產與計劃資產難以明確劃分,會因為無法及時進行回收款收益導致資金被凍結。
3.3交易結構方面
一些個人的消費貸款,如京東金條、螞蟻花唄等,其資產證券化有循環交易的結構,也就是說,個人消費型貸款的循環期限中,本金回收款可應用在下一筆個人消費貸款的購買中,補充并且替換既有資金池當中的資產,讓信托當中的應收賬款總額始終保持穩定的狀態。循環的交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資源錯配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可是此種交易結構在信用增級舉措方面有嚴格要求。長存續期會致使證券出現多個不同的經濟周期,致使基礎資金的質量產生巨大變化,也會增加其附加風險。同時,基礎資金的一次循環購買,就會產生基礎資金的一個特定化過程,基礎資金始終處在動態的調整中,致使原始權益人無法判斷出售與破產隔離的達成情況。倘若需要再次達成真實的出售與破產隔離目標,一般需要把債權進行轉讓,并企穩再次進入到資金池當中,需要再次通知債務人。
4防控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
4.1平臺自身
風險管控工作中,要基于自身優勢對客戶的信息進行累積,基于區塊鏈技術等,拓展信貸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控技術。基于信息優勢,能夠減少風險管控工作的成本,并且提升管控工作的精準度,有更多動力進行風險管控體系的構建,對信息孤島相關問題進行妥善解決,要同其他互聯網金融巨頭、銀行等進行信息合作,構建ABS聯盟鏈。達成平臺之間的合作,同傳統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對信息數據進行整合,以免出現信息盲區。在實際構建中,對各種關系進行妥善處理。傳統的金融機構具有一定資金資源,并且其風控能力較好,互聯網金融的數據資源、處理能力強大,基于互聯網可以獲得更多金融消費,二者需要進行協同合作,達成信息共享的目標。
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會面臨經營風險,其會對企業未來發展產生直接影響,一定要對其進行有效防控。確保應收賬款質量,基于穩定的現金流獲得資產證券化資格,消費金融企業在實際運營中要重視放貸審查。在開展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著重防控風險并且進行成本管控,基于內部增信進行風險問題防控。在資金來源拓展中,積極引入國際上的評級機構。
4.2政府方面
各個企業在互聯網消費型金融行業的發展良莠不一,防控風險的能力也并不相同,很多企業欠缺構建風控體系的原動力,政府在達成信息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國家已經構建了多層次的征信體系,如人民政府、依法成立的征信機構、政府部門等。可是,當前互聯網金融平臺和征信平臺的信息相對孤立,會對放貸信用的判斷產生影響。倘若多層次體系可以獲得有效改善,會對互聯網消費型金融的證券化發展產生有效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