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3 11:22: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城鄉建筑設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前言
城鄉規劃是在社會主義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加快城市文明的途徑,城鄉規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鄉村居民,旨在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城鄉規劃一般由政府投資、規劃、合理配置資源,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使城鄉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對于城鄉規劃來說,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涵蓋的文化、習俗也大相庭徑。生態環境對居民的影響較大,生態建筑設計是未來發展建設的必然趨勢,它符合中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生態建筑設計對城鄉規劃來說至關重要,是城鄉發展的推動力量。
1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的概述
城鄉規劃主要是對經濟、空間、資源等多方面進行規劃,以刺激城鄉經濟的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城鄉規劃的范圍較大,需要多層次、全方位地對其進行合理的布局,不僅包括空間布局,對它的經濟結構、文化底蘊以及政治管理均會造成影響。城鄉規劃的主要目標是滿足人的需要,因此,需要以人為本,落實可持續性發展。1.1建筑應適應環境生態建筑設計主要考慮了環境因素,它要求建筑物應該適應當地的環境,如果違反了生態法則,則會對城鄉規劃造成嚴重的影響。在城鄉規劃過程中,理應注重創新,但需要結合自然環境。綠色建筑是城鄉規劃的主體,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能夠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自然環境應該與城鄉規劃互相作用,這是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與此同時,建筑風格需要與環境相適應,在進行建設時,盡可能的降低對原有環境的破壞。1.2采用綠色材料綠色材料是生態建筑的前提,只有保證建筑材料的環保性,才能打造綠色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原材料不能達到國家標準,從而在施工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污染,也會使工程質量大打折扣。施工材料存在問題,會嚴重影響施工人員和居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大審查力度,務必采用綠色材料。生態建筑設計將環保滲透到建筑工程的每個環節,這能有效地降低環境污染。1.3營造和諧氛圍由于社會的大力發展,經濟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生活在現代都市,人們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壓力,城鄉規劃致力于營造良好、和諧的氛圍,有利于消除人們的精神壓力和物質壓力。人文環境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和諧的氛圍可以提高人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良好的狀態。這種方式可以從精神層面對人們起到促進作用。1.4顛覆了傳統的觀念對于城鄉規劃來說,具有一定的規劃制度,但在生態建筑設計中,應該不斷創新,使其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生態建筑與以往的建筑工程不同,它能夠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使建設區域更加理想。生態建筑設計不僅增加了人文、環保理念,還能使城鄉規劃的結構更加緊湊,從而實現對空間的節約。生態建筑設計是加速城鄉一體化的推動力量,它并非是一層不變的,而是在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優化、補充。
2生態建筑設計的分析
生態建筑是時展的產物,利用生態建筑設計能夠達到人、社會、自然的平衡。生態建筑設計需要充分了解自然生態環境,采用相關的技術,使建筑與環境相融合,以提高城市的舒適度,優化城市的格局。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態環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生態建筑能夠緩解城鄉規劃帶來的一系列生態問題。生態建筑設計的方案需要對實際施工具有指導意義。從多個方面對建筑進行優化,既保證效率,又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3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的關系
3.1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的區別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城鄉規劃主要對城鄉的發展發揮作用,要考慮規劃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趨勢,從而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規劃更加注重區域的總體發展,旨在增加效益。而建筑設計是一個相對單一的過程,它主要注重工程質量。建筑設計與城鄉規劃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它們高效的結合能夠促進城鄉建設和社會進步。3.2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的統一城鄉規劃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城鄉規劃能夠指導城市建設,也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雖然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相互獨立,但它們的統一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損耗,進而促進生態文明。由于貧富差距日益突顯,城鄉一體化刻不容緩,而城鄉規劃可以縮小貧富差距,提高社會的整體經濟水平。生態建筑設計與城鄉規劃相輔相成,它以城鄉規劃的需求為依據,能從根本上減少生態破壞現象。
4生態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4.1生態意識不足生態建筑設計需要對施工區域的周圍環境進行掌握,并結合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工程進行施工規劃,從而建設環境友好型工程。將生態與建筑相結合,能到達到一定的平衡,既能提高工程的質量和資源利用率,又能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生態建筑工程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但現階段的生態建筑設計普遍生態意識缺失,沒有充分融合生態理念,使生態建筑工程流于形式,因此,取得的效果也相對不明顯。生態意識不足和相關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生態建筑設計不能充分發揮作用。4.2理論與實際未能良好的結合生態建筑設計是城鄉規劃的指導性理論,它需要長期的經驗、總結,并且處于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不同的生態建筑設計需要一定的環境作為基礎,脫離了實際,生態建筑設計不過是空中樓閣。目前,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的結合并不緊密,這是未來發展生態建筑的難點。城鄉規劃如果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會影響工程的效率、進度和質量。通常,有兩方面的問題急需解決:①理論知識的研究匱乏,在生態建筑設計中,不能設計出科學、高效的理論依據;②不能靈活運用相關理論,在實際操作中變通性較差,這也同樣影響著城鄉建設的步伐。
5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的策略
5.1深化改革城鄉規劃制度體制改革是城鄉規劃的驅動力量,城鄉規劃制度(如圖1)應該滿足國家政策和時代需求,并嚴格遵守流程。只有不斷深化改革,才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時,制度是其前提條件。不斷優化城鄉規劃制度,能夠實現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的完美結合,進而落實生態工程建設,更好的為居民服務。深化改革制度是加強生態建筑設計的途徑,它能使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得以體現。生態問題是目前關注的熱點,深化改革需要結合城鄉規劃的實際需求以及施工區域的環境進行,從而使生態建筑設計更加合理化、科學化、人性化。通過深化改革制度,能夠大大節約建筑空間,使資金結構更加合理,也極大的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高。5.2加強觀念和方法的創新要想維持生態平衡,必須不斷提高環保觀念,在城鄉規劃過程中也是如此。城鄉規劃設計與生態建筑設計相結合是提高城鄉規劃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只有不斷改進方法,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更新觀念、改進方法,可以改善城鄉規劃的生態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不斷吸收優秀經驗并結合實際,從而設計出優質的生態建筑工程規劃,以保證建筑與生態、安全、經濟等相互融合。不斷進行創新應該發散思維,以為城鄉規劃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5.3結合城鄉規劃的實際需求城鄉規劃的范圍寬泛,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城鄉規劃的效果與交通、氣候、環境等息息相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加強考察,盡可能的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如果存在不可變的因素,則需要以生態建筑工程的需求為主,從而使生態建筑工程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是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從原料到工程成品都必須符合這一原則,以合理規劃資源。如果存在矛盾的情況,也需要在滿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具備充足的施工時間和空間,以滿足生態建筑工程的最大需求。
6總結
綜上所述,城鄉規劃是我國建設的主力軍,科學、合理的城鄉規劃能夠完成城鎮和鄉村的良性結合。生態建筑設計體現了環保的意識,為了平衡人與自然、社會間的規律,應該將生態理念滲透到城鄉規劃中。盡管在生態建筑設計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只要采取及時的、積極的措施,便能使問題迎刃而解。將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融合在一起,能夠營造良好的、和諧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參考文獻
[1]姚瑞峰.淺談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2):154.
全面開放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市場,推行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多方案征集和優選工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結合建設項目情況,廣泛吸納、邀請國內外高水平的設計單位,鼓勵資質高、信譽好的設計單位參與我市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城鄉規劃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據有關法規制定配套的管理辦法和運作程序,規范設計方案征集、評議、監督和協調工作。
為提高設計方案水平和質量,城鄉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重要區片詳細規劃的編制,要在符合資質要求的基礎上,根據規劃項目情況結合設計單位業績綜合比選確定規劃編制單位,吸納先進的規劃理念和設計方法,做到高起點規劃。重要地段成片開發項目的詳細規劃設計和單體(群體)建筑設計方案,公共建筑規模10000平方米以上或沿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觀節點、城市公共綠地、廣場周邊及對景觀有特殊要求地段的建筑單體,一律采取廣泛征集、專家評議的方式優選設計方案。一般地區的建設項目,也要通過多方案比選的方式確定設計方案。優選的規劃和建筑設計方案要體現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完善配套公共設施,營造優美城市景觀,本著“經濟、實用、美觀”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原則,統籌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綜合效益,提高城鄉景觀品位與內涵,展現地方文化特色。
二、嚴格規劃決策運行程序,提高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科學化水平
城鄉規劃與建筑方案設計的決策,實行“部門問策、專家議策、社會征策、規委決策、陽光亮策”的運行機制。通過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專家技術咨詢論證、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的運行程序,確保城鄉規劃建設的全面性和科學性。設計方案的評議應在綜合城鄉規劃管理要求、專家評議意見和建設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推薦方案。
城鄉規劃的審議決策,按照規劃事項實行由市規劃委員會、市政府、市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分級審查決策工作制度。城鄉規劃審批與規劃實施的管理,除需要上報國務院和省政府審批的城鄉規劃之外,按照法定要求及程序,實行市政府和市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兩級審批工作制度。
強化市規劃委員會審議決策程序。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規劃道路紅線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市區河道景觀控制規劃方案和整治規劃方案;規劃道路紅線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兩側各100米范圍內,占地5公頃以上或單體建筑規模10000平方米以上、以及規劃道路紅線40米以上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周邊的公建項目及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建筑設計方案;占地10公頃以上的居住小區及重要工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方案;古城區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劃定的7處建設控制地帶以及東、西大街、城隍廟街、北大街等傳統歷史街區規劃、建筑設計方案,在組織專家委員會評議后,需提交市規劃委員會審議決策。
強化城鄉規劃公示制度。規劃方案編制完成后,應結合項目情況采取適當方式進行公示,廣泛征求專家和公眾意見。審批后的規劃成果,應予以公告。經規劃許可的建設工程,要將規劃許可內容和要求在現場進行公示。
三、強化城鄉規劃管理,確保規劃和建筑設計嚴格落實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大力推進城鄉建設是我國當前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推進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它的規劃主要是由政府進行統一的統籌管理,對城鄉的經濟建設以及發展方向進行統一的部署,在城鄉規劃中有明確的規定,務必要將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使其在改善人們生產生活環境上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從而促進城鄉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規劃所涉及到的范圍極廣,與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以及文化建設都有著重大的關聯,所以,因地域環境的不同也存在著很多差異,可以說是各具特色。當前,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在追求物質水平提升的同時在精神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良好的居住環境以及社會環境能夠為人們營造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氛圍,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體現。
一、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的關系
1、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含義
因此城鄉規劃的理論是相對對立的,其研究的范圍比較廣泛,牽涉到整個城市區域。而建筑設計,是在現有工程技術條件的背景下,結合住戶的建設需求,實現建筑物空間和人之間關系的處理。從兩者含義來看,城鄉規劃是宏觀角度,很多情況下屬于行政行為,其負責的主體是國家機構;而建筑設計是微觀角度,多數是商業行為,其行為主體是建筑施工企業。
2、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
綜合上述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含義,去探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相互獨立,城鄉規劃處理的是城市空間,城市功能和城市物質實施之間的關系,建筑設計處理的是建筑材料,設計需求和建筑空間之間的關系,兩者相互獨立;其二,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融合關系,也就是說微觀角度的建筑設計應該符合宏觀角度的城鄉規劃,這是城市保持自己特色,發揚文化,塑造形象的關鍵所在。
二、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于現階段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工作的實地調查發現,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缺陷。具體來講,主要涉及到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缺乏城鄉規劃的局部視角,往往忽視了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作用。很多情況下,城鄉規劃將城市形態設計放在了首位,而忽視了建筑物色彩,體量,尺寸,比例和造型等方面的建筑因素,從而使得整個城市的規劃陷入無特色的狀態;其二,城鄉規劃場地設計方案不合理,難以處理好城市用地布局結構和發展方向之間的關系,也難以處理好詳細規劃和場地設計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場地設計布局顯得不合理,難以最大化的發揮其功效;其三,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審制度不健全,很難對于相關的建筑設計方案給予科學的評價和考核,從而難以形成建筑設計與城鄉規劃之間的融合局面。
三、如何做好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工作
1、樹立正確的城鄉規劃觀念
積極將建筑設計納入到城鄉規劃體系中去,樹立正確的城鄉規劃觀念,城鄉規劃的前提是建筑設計,其在城鄉規劃過程中起著引導性作用,以規劃的方式實現建筑群體空間的合理布局,形成科學理性的城鄉規劃思想,是開展一切城鄉規劃工作的前提。為此,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對于城鄉規劃設計人員的培訓,將建筑設計納入到培訓體系中去,以提高其對于建筑設計的認識水平;其二,積極鼓勵學者和專家針對于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以不斷豐富城鄉規劃理論體系,為開展各項工作打下基礎;其三,作為城鄉規劃設計者應該不斷接觸先進的城鄉規劃理念,接觸建筑設計的相關概念,以便形成正確的城鄉規劃觀念。
2、堅持對于環境因素的考慮
無論是城鄉規劃還是建筑設計都需要處理好人與空間環境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兩者工作的重點都在于環境。對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其一,強調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觀念,以人的感覺去處理局部小環境的設計工作,結合建筑的特點,實現全新空間結構空間的營造;其二,注重城鄉規劃的整體性,堅持以城市區域規劃為出發點,處理好建筑和大環境之間的關系,保證建筑整體輪廓和現有建筑環境之間的融合,實現色彩,虛實,格調,流線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3、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視角
城鄉規劃的效果,建筑設計的效果都是以人的視覺體驗為標準的,也就是說在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視角。具體來講,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其一,對于高層建筑視角難以企及的地方應該堅持秩序性原則,保證做到簡潔,并且兼備一定的俯瞰效果;其二,對于局部高層處理方面,應該注重人的視野與小環境之間的關系,使得空間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其三,堅持設計建筑方案的基本原則,不僅僅需要關注于建筑物本身,還需要處理好建筑物和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城鄉規劃的需求來做好設計處理工作顯得很有必要。
四、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在城市化建設以及現代化建設中,城鄉規劃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項目工程,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穩定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對其進行建設規劃的時候,必須要進行深入的考慮以及全面的統籌,在對其進行文化建設、經濟建設以及政治建設等等促進社會發展的建設中,必須要全面的貫徹對全局進行統籌規劃的思想,正確科學的處理好建設中各項環節之間的關系。
在使我國城市的面貌得到改善以及使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同時也要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經濟環境等的全面繁榮和發展,并且也要將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工作放入對城市文明進行建設的規劃中,使城鄉規劃建設的內容更加豐富,促進城鄉建設全面性的提高。同時,在城鄉建設中,還必須要充分的將生態建筑設計這一理念進行深入的應用,與人們的精神追求以及物質文化追求緊密結合,以滿足人們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和經濟建設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所呈現出的雙重求。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將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相結合
所謂的生態建筑設計實際上是要求相關設計師在對城鄉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融入生態的理念,將當前的建筑建設與周圍的環境和地區的整體風貌合理的融合,同時通過將其與專業的生態建筑知識相結合,在建筑的設計上進行創新,充分利用自然的調節能力對建筑進行生態的改造,這些改造包括了建筑的理念、建筑的風格以及建筑的材料等等多方面的創新,使建筑能夠與環境保持一致性,在不破壞建筑原有環境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有效利用,達到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2、注重良好人文環境的營造
人文環境是涉及到人所身處的建筑以及自然環境帶給人身心方面的體驗內容,良好的人文環境能夠帶給人以健康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能夠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城鄉規劃中,應該注重對這種人文環境的營造,利用現代化的建筑設計理念,更好的幫助現代人緩解壓力,釋放情緒,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保證和諧社會的進程。
結束語
積極總結和歸納目前城鄉規劃的成果,探析城鄉規劃的敗筆,并找到建筑設計和城鄉規劃之間的切合點,在此基礎上去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探析現階段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優秀案例,看看其設計者是如何處理好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關系的,積極學習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自身開展實踐設計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建筑設計是在進行具體建筑施工之前對整體建筑的綜合考量,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建筑物本身的水平高低。在我國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生活觀念以及物質條件等方面的差異帶來了城鄉建設過程中的不均衡發展。提高建筑水平能夠加快城鄉建設,改進原有的發展面貌,達到城鄉建設的快速化、科學化的發展態勢。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總結前人的發展經驗,借鑒優秀的思想理論成果,從而發展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新局面。城鄉建設能夠促進我國社會的不斷改革和進步,引領時代的發展,最終把我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和繁榮。
1 我國城鄉建設的發展現狀
我國城鄉建設的發展道路較為漫長也是曲折的,由于我國的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自然風貌以及人們的生活觀念也存在不同,導致我國的城鄉建設在發展過程中是不均衡的,也在進行整體的調節和發展中存在困難。對建設水平的要求不高以及創新能力不足,城鄉建設中的制度規范不合理,這一系列的因素都最終促成了我國城鄉建設的發展阻力。
(1)城鄉發展不均衡。在各級城鄉規劃以及建設管理過程中,是具有不同的發展目標的,這種發展目標的差異性造成了城鄉地區發展的失衡。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地區的自然資源以及人文環境的不同帶來了不均衡的現狀。這種失衡性在城市與農村的發展對比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城市資源豐富、各項資金投入多以及設施建設較為全面和現代化,帶來了城市化進程的高效過程,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不斷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和需求,但在廣大農村地區,資源投入是十分不足的,導致地區的教育、經濟等水平落后,與城市存在較大的差異。
(2)管理制度缺乏。城鄉建設中的管理制度還較為缺乏,從而導致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以及建筑設計中缺乏有效的方針指導,導致方法以及措施上的濫用,降低城鄉規劃建設的效率。管理制度沒有統一的原則和執行標準,相關人員的素質不高,對管理制度的運用程度不高,管理制度沒有結合到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這些都導致了城鄉建設過程中出現不規范和不合理之處,影響城鄉規劃整體目標的達成。
(3)創新能力不足。創新能力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現代化建筑設計理念的一個方面。在城鄉建設中,沒有長足的發展眼光,對于創新設計理念以及方法的運用不足,沒有及時的抓住市場需求,創新能力缺乏,從而使得城鄉建設的現代化道路發展受阻。在時代的不斷進步中,新的觀念在產生,新的技術手段也不斷得到運用,城鄉建設中也包含有這些新觀念以及手段,但在現階段的城鄉建設發展中,沒有對此的運用和發展,創新形式以及理論都相對不足,影響城鄉建設的現代化水平。
2 提高建筑設計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建筑設計水平,改進城鄉建設中的品味不高以及特色不鮮明等面貌,提高城鄉建設的專業化水平,從而進一步解放思想,將城鄉規劃和設計水平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起點上,從而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利用提高建筑設計水平來促進城鄉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人才
要想提高建筑設計水平,就需要開放人才引進平臺,并且真正科學的用人,發揮高新技術人才的創造能力,最終促進城鄉規劃的合理以及科學性。城鄉建設在引進人才時應該樹立民主、公平的人才觀,吸引優秀人才的目光,并且提供給個人以良好的發展和晉升平臺。對于已有的技術設計人員,應該不斷進行員工素質培訓,學習和借鑒不同地區的優秀經驗,合理開發和利用國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設相應建筑論壇平臺,組織專家學者之間的對話活動,提升設計人員本身的設計思維水平,從而帶來高水準的設計方案。
(2)深化決策機制和平臺
進行決策機制和平臺的改革,創新決策方案,將城鄉規劃的各級部門以及管理機制都規范起來,提高管理效能。城鄉規劃的相關負責部門應該積極開展建筑設計方案的征集活動,對于公開招標的方案中不能少于三個,并且要提交到城鄉建設的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建設良好的專家審查方案,采用專家陪審團的方式對招標方案進行審核,提供給明確而科學的修改意見。擴充城鄉規劃以及建設的參與渠道,聽取社會方面的意見,以投票等方式來進行民主而科學的選擇,保證在城鄉建設中采取的是最優化的建筑設計方案。
(3)樹立科學環保的發展觀
綠色環保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在城鄉規劃以及建設設計中也應該積極貫徹科學發展觀念,帶來城鄉建設的美好面貌。在進行建筑材料的選取時,應該選用環保、無公害的材質,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做到資源的合理運用,不破壞自然資源,營造健康積極的人文環境,提高建筑本身的經濟效能、藝術欣賞性、環保功能等。建立整體化的規劃思路,在進行具體施工建設中,提高現代化意識,融入創新思維,推動環境友好型以及資源節約型的新型城市建設。科學環保能夠提供給建筑設計以新的思路,也能夠改變城鄉的發展面貌,帶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局面。
3 結語
城鄉建設是要對城鄉的發展做出統一的規劃布局,來促進城鄉的建設和發展以及改變城市面貌的過程。在現有的城鄉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還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弊端:城鄉發展不均衡;管理制度缺乏;創新能力不足。提高建筑本身的設計水平,能夠帶來城鄉建設良好的發展狀態。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人才,深化決策機制和平臺以及樹立科學環保的發展觀,能夠提升城鄉建設中的建筑設計水平,也能夠提升城鄉建設的實踐能力,在全新的發展理念以及方法運用的基礎上,推進城鄉建設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經濟的迅速發展伴隨著諸如環境污染與資源枯竭等許多社會問題,臭氧空洞、土地沙漠化、空氣與水資源污染等等,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科學設計生態建筑,可以營造出一個美好和諧的生存環境。
一、何為生態建筑
(一)概念
生態建筑是一種立足于當地自然條件,以生態學和建筑學為指導理論,依靠科學手段建造,與周圍環境達到有機結合的建筑綜合體。生態建筑綜合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為一體,具有節能、節水、降低污染的優點,通過有效調節室內的氣候條件與生物氣候狀況,使人們享受到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
在針對城鄉規劃的設計中,生態建筑的建設需求對建筑的總規劃、布局立面的設計與具體施工產生了更嚴格的要求。從事城鄉規劃的設計師必須要具備更高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其知識面必須涉及生態學、建筑學、實用科學等多個領域。優秀的規劃師將會依靠天馬行空的豐富想象力,將建筑與藝術相結合,使居住者享受到舒適居住條件的同時,也能欣賞到美的感受。
(二)意義
生態建筑設計對于城鄉建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華夏民族幾千年來的建筑發展史都離不開與自然環境的密切聯系。建筑既代表著所處地區的民族特色,也影響著當地的生態環境。在某一段時期內,人們片面追求建筑的社會性,而忽視了建筑的生態性。生態建筑學的誕生與發展使得人類又開始重新重視起生態與社會的協調建設。生態建筑學若要解決復雜的城鄉生態問題,必會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走上綜合方向的研究道路。
二、生態建筑的設計重點
生態建筑,以生態需求為重點,在進行規劃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綠化
生態建筑的建設重點是要兼顧鄰近區域的整體生態環境,不可對周圍的土地造成破壞,建筑區內要進行適當的綠化,給居住者以田園般的美好享受。
(二)節能
生態建筑依托于現代科學技術,對能源使用方面進行優化設計。以節能減排為目標,通過高技術含量設備充分利用新型自然能源,來造就節能環保的生態建筑體系。
(三)人文感受
生態建筑究其本質依然是提供給人類居住的場所,因此需要對人文環境帶來的舒適感受加以重視。以現代建筑理念為指導思想,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居住者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有助于緩解工作壓力,促進身心健康。
(四)取材自然
生態建筑要注意外在風格的設計,盡量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取材也盡量選擇周圍環境產出的材料,進行創新應用。在保證原有環境的同時,有效的利用了周圍的環境,達到了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五)空間留余
生態建筑進行規劃設計時要保留一定的空間,可以降低建筑及相關廢棄物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也可以留待以后進行改造。
三、生態建筑設計的現有問題
(一)現代化技術不能切實運用其中
現代科技水平的發展使得高新技術逐漸應用于各行業各領域中,進行城鄉規劃時可以借助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提高生態建筑的節能效果。然而,理想與現實不符,城鄉規劃并沒有充分的使用那些高新現代化技術手段,直接造成生態建筑欠缺現代化水平。
(二)缺乏精確的認識,理論意識比較薄弱
我們知道,生態建筑對室內環境具有很強的調節作用,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并且其壽命較普通建筑可以延長多年,但是目前人們還是缺乏對生態建筑重要性的認識。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建筑設計缺乏對生態理念的運用,僅僅是選擇一些花草種植與建筑物附近作為點綴,流于表面,無法達到城鄉規劃建設生態建筑的實際要求。
(三)理論與實際缺乏有效的結合
理論來源于實踐,能夠指導實踐,其正確與否也要接受實踐的檢驗。生態建筑的設計理論來源于持續不斷的建設實踐過程,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對建設活動進行指導。目前存在于生態建筑建設過程中的一大問題是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即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輕視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或直接使用理論,不做具體的分析和修改;或不對理論作細致研究,盲目的進行生態建筑設計。
另外,現有的理論研究對象多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具有明顯城鄉差距的農村區域缺乏足夠的理論指導,尤其是東北三省的農村,即便有幾篇相關的文章作為參考,其研究成果也沒有經過實踐檢驗,所有生態建筑的實踐活動都是依靠自身進行探索。
(四)資源使用混亂
即便是經濟發達地區,某些機構在規劃土地時也會無視法律法規,越權審批,造成不良影響。進行建設時,會胡亂占用耕地,造成資源浪費。
四、解決對策
(一)理念創新,革新設計方法
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實際狀況在不斷發展,理論也不會一成不變。運用生態建筑學理論指導生態建筑設計時,要注意隨時更新現有的理論知識,摒棄陳舊無用的理念,汲取創新性理念,促進生態建筑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參考優秀的設計經驗,通過調研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修改,使生態建筑能夠最大程度的融合于當地環境。
(二)深化體制改革,完善城鄉規劃體系
我國社會目前正經歷著多種體制的創新性改革,如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醫療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等等。深化城鄉體制改革,可以排除掉舊制度中阻礙城鄉建設的不利部分,保留下來的科學體制可以更有效的促進生態建筑理論與城鄉設計規劃的有機結合。在體制改革的實際過程中,必須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按照城鄉規劃的需求指導具體實踐活動。建設兼有人文理念與生態效益的現代化建筑,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節省占用空間,促進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
(三)發展政治文明與生態文明
現代化建設對政治文明建設有著很高的要求,政治文明的建設將會促進生態文明的發展。城鄉規劃要依《城鄉規劃法》實行,通過編訂、審核、落實等多個環節進行完善。城鄉規劃可以調動各階層積極參與:首先政府要加強行政手段的力度,其次加強信息的披露,令公眾能夠充分的參與其中,最后各部門進行協作聯系,強化行政部門的監督力度,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城鄉規劃的全過程進行動態控制。
(四)強化生態建筑的自然調節水平
生態建筑的優勢在于其與周圍生態環境的完美融合,生態建筑的設計重點之一就在于建筑物調節氣候的能力。生態建筑在設計時,會留有一定的備用空間,以便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能夠隨時進行整改。生態建筑的布局要兼顧采光與通氣性,可以多布置綠色植物來凈化環境、調節溫度濕度,同時也要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抵抗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結語:
生態建筑是我國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的新方向,生態建筑學立足于生態學和建筑學,指導城鄉規劃走向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科學發展道路。生態建筑的規劃設計要兼顧建筑、居住者、自然生態三者的和諧共融。在我國城鄉規劃的過程中,生態建筑的發展過程依然存在著許多缺陷。為促進城鄉生態建設,需要國家、政府、各機構、公眾的充分參與,以具體實際為立足點,進行針對性的有效措施,達到生態建筑理念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葉龍,沈永偉.淺析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6).
[2]湯俊軍.探究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J].現代園藝,2013(22).
1引言
現階段,伴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與破壞,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工作時,提高生態環境的建設質量對于促進城鄉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生態環境建設不僅是我國長期發展的一個主要目標,同時它也可以反映出現階段國內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以及不同地區的優良傳統。此外,生態建筑也是歷史產生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對于人文、自然環境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城鄉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的概述
2.1城鄉規劃設計的概念
所謂的城鄉規劃,指的是有關建設部門對于本地區城鄉發展情況的一個規劃、設計。在這一過程中,要保證空間結構的布局合理、科學,同時還要對資源的利用情況進行合理、科學、高效的利用。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城鄉發展中的經濟要素、文化要素和政治要素等進行綜合性的分析,進而可以促進各個因素之間的和諧、整體發展。這樣一來,就能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的進步提供一系列的科學保障,同時也可以實現生態環境建設的統一性、科學性。
2.2城鄉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的重要意義
2.2.1促進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在進行生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當地自然環境的高效利用。通過這一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問題,同時還能最大程度的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保護。比如說在進行生態建筑的建設過程中,比較重視太陽光的利用,因而可以減少建筑物對照明設備的使用;同時,生態建筑也利用水池、噴水系統等進行室內溫度的調節,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減少對制冷設備的使用。
2.2.2對于新技術、新材料的高效利用
目前,伴隨著國內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設計與施工中越來越多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被應用。通過這些材料與技術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效果,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而,在進行生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新技術、新材料的利用,進而可以降低建筑工程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進而起到保護環境的功能。
2.2.3提供健康、舒適的環境
對于生態建筑來說,它的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提升了使用者的健康度以及舒適度,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建筑對人的關懷,提升了建筑使用者與自然環境之間的溝通。①生態建筑在使用功能方面得到了顯著的完善,進而可以滿足人們生活和工作對于建筑的不同需求。②生態建筑對于采光設計以及通風設計、溫度控制、濕度控制等細節進行了仔細、全面的思考,這樣一來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高質、舒適、健康的居住與工作環境。
3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存在的問題
3.1對于生態建筑的認識不夠
現階段,規劃設計人員對于生態建筑建設還沒有形成一個精準性、統一性的認識,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于生態建筑建設的定義還不是很統一,因而在將設計轉化到實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差異。另外,各個區域有著不同的環境模式,并且建筑建設過程中也會受到生態環境以及人為條件等不同因素的印象,因而生態建筑也很難進行統一。
3.2沒有對農村狀態進行仔細研究
現階段,雖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但是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并且生態系統在總體形式上也呈現出高度的不均衡性,這就導致了城鄉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發展差距。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工作時,往往容易忽視對于農村的規劃設計,因而也就影響到城鄉規劃設計工作的整體質量。
3.3資源利用不合理
近幾年來,伴隨著城鄉的進步與發展,我國城鄉規劃設計工作的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目前還有很多開發單位在進行開發過程中不能對資源進行合理、高效的利用,甚至在開發的過程中占有了一些優質的耕地。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導致了資源不合理利用問題的出現:①不同區域在進行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大多只依據自身的思想進行相應的規劃設計工作,這種不切實際的做法直接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②房地產商在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其中相關問題的嚴重性,同時開發過程中對于相關資源的供應量也存在不足的問題。伴隨著城鄉區域的不斷擴張,許多地區與城市出現了嚴重的不合理拆遷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將會導致資源利用率下降。
4提升城鄉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質量的措施
4.1深化城鄉規劃設計的制度改革
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體制上的創新與革命,進而促進城鄉規劃設計工作質量的提升。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規劃設計體系,可以將先進、成熟的生態建筑設計理念融入到本地區、本城市的城鄉規劃設計工作中去。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不斷的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條件和生態建設的質量,同時還能有效的促進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工作中的運用與發展。在進行具體的體制、制度的改革時,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地理環境以及人文底蘊等不同因素對于規劃設計工作的影響,同時還要考慮到土地資源的節省問題,進而可以提高對于空間的利用率,提升城鄉建筑水平。
4.2注重觀念、方法的創新
在進行具體的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工作時,要不斷進行規劃設計觀念以及方法的創新,進而可以發揮出生態建筑設計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①參與城鄉規劃設計工作的人員要積極吸收優秀、先進的建筑設計理論以及設計經驗,并且將這些經驗與理論應用到實際工作中;②在進行生態建筑的設計工作時,要注重實地的考察工作,因地制宜的進行設計。在進行規劃設計工作時,要注重建立天空、地面、地下全面的立體系統,進而可以高效的發揮建筑和自然環境的最佳功能;另外,還要敢于打破以往建筑設計中的老套理念與方式,同時還要將多種先進的設計思路與方式融合到設計規劃工作中。這樣一來,可以在生態建筑設計工作中注入新思維、新概念,同時也能更好的體現人文情懷。
4.3增加生態平衡的調節作用
生態建筑的優勢在于其與周圍生態環境的完美融合,生態建筑的設計重點之一就在于建筑物調節氣候的能力。生態建筑在設計時,會留有一定的備用空間,以便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能夠隨時進行整改。生態建筑的布局要兼顧采光與通氣性,可以多布置綠色植物來凈化環境、調節溫度濕度,同時也要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抵抗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體來說,保持生態平衡的意義有以下幾點:①有利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②有利于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③有利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對于濕地公園來說,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①保護生物和遺傳多樣性。自然濕地生態系統結構的復雜性和穩定性較高,是遺傳的基因庫以及生物演替的溫床;②固定二氧化碳和調節區域氣候。由于濕地特殊的生態特性,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等生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無機碳和有機碳;③滯留有害物質,凈化水體。對于不同地區的建筑物來說,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居住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同時還要滿足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在就要求對建筑建造、使用、維修的過程中,要對建筑進行實時地調整,同時還要對生態環境的自我平衡調節能力進行不斷的增強。這樣一來,才能實現建筑空間的科學、合理布局,同時也可以提升城鄉居民居住的舒適度與健康程度。要確保建筑可以有效的與生態環境進行溝通,首先要不斷提高建筑物內部的自然采光能力,這樣可以提高生態平衡的調節效果;其次,還要不斷增強建筑的抵御、防御能力,即使該地區有了較強的地質災害,也能確保建筑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侵害。另外,在建筑物的內部可以盡可能多的設置綠色植物,綠色植物不僅能夠吸收大量的有害氣體,同時也可以起到調節室內溫度、濕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的功能。
4.4將建筑設計與城鄉規劃緊密的結合起來
建筑工程在其建設施工期間,要注重建筑物和周邊環境的緊密結合,同時還要確保建筑物的總體設計框架滿足當地環境的不同需求。一旦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規劃設計與當地環境出現了沖突與矛盾,要及時利用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另外,還要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遇到問題多從整體方面進行考慮,提升建筑工程的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
5結束語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國內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建筑行業獲得了一個發展的契機。由于城鄉生態建設涉及到國家、政府、各機構以及公眾等不同方面的利益與權益,因而在進行具體規劃設計工作時,要將具體實際作為立足點,同時還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升生態建筑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姚瑞峰.淺談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2):59~61.
二、建筑設計的四個著力點
在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指導思想的引領下,從工程項目評審的視角分析,建筑設計宜把握四個著力點。
(一)國家方針政策和建筑法規
國家制定頒布的相關方針政策以及法規、規范和標準是建筑設計的準則。同時,還應了解和掌握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制定的相關重要領域的發展規劃或專項建設規劃,以利于配合協調。例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為推進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07年11月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的概念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應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和人居環境,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節能降耗、環保減排是實施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國務院于2006年8月頒布的“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凡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能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建筑領域是耗能大戶,其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30%左右。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是落實節能降耗、環保減排目標的重要環節。解決好建筑節能減排問題,對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務群體
建筑功能定位是確定為實現建設項目總體目標應具備的服務功能。服務群體是指建成后的服務對象,是建筑物的實際使用者。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務群體的確定涉及社會經濟歷史與現狀、人情風俗習慣、生活活動需求等要素,有的還牽連相關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這是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投資規模的關鍵環節。因此,在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各類型建筑為特定群體服務的特定功能定位,含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本功能是指為實現該建設項目的總體目標,為特定服務及服務群體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基本業務功能。特殊功能是指與項目服務內容有直接關聯的,為足其特殊業務需求而必須配置的功能。例如,一座綜合醫院,根據規范,其基本業務功能應有門診部、急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保障部、行政管理、院內生活等七項。但某些重點綜合醫皖,根據主管部門批準,還需設置科研所、醫學院、預防保健站等特殊業務功能。據此,從建筑與自然環境融合、平面布局與功能分區清晰合理、人流物流交通集散流線順暢、空間組織明亮寬敞,到各類功能用房和附屬設施的科學配置及其使用面積的確定,都應有縝密、細的考慮。在這里,涉及一工藝設計問題。對某些技術專業性強,且有特殊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有必要由相關技術專家負責編制工藝設計。工藝設計應作為主導,先行一步。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進行建筑功能性規劃設計,以確保建筑功能的適用性,更好為社會和各類人群服務。處理好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務群體還需考慮“前瞻性”,適度“留有發展余地”。關鍵是在項目建設前期工作階段要做好項目建設近期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預測”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分析。特別是某些區域的地標性大型公共建筑。
(三)建筑藝術和民族傳統建筑風格
建筑具有雙重屬性,建筑藝術創作也是建筑設計的重頭戲,尤是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這是一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是反映城市歷史變遷、文化底蘊和風貌特色的重要元素。20世紀五十年代,建筑界先輩梁思成教誨我們:“中國建筑體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數千年文化史中一獨特的建筑體系。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世代經驗的累積所創造的”,“至遲在公元前15世紀,這獨特的體系已經基本上形成了。3500年來,中國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發展了這體系的特長,不斷地在技術上和藝術上把它提高,達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輝煌成就。”他還指出:“各時代因生產力的發展,影響社會生活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都一定要向建筑提出一些新的問題、新的要求——為了解決這些新問題,滿足這些新要求,便必須嘗試某些新的表現方法,滲入到原來已習慣的方法中,創造出某些新的藝術體形、新的藝術內容,產生新的藝術風格。”因此,繼承、創新、發展中華民族傳統建筑風格,應該說是建筑藝術創作的主題,也是人民的殷切期盼。其核心是繼承和創新,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在創新指導下的繼承,創新應植根于繼承發展傳統民族文化和建筑風格。沒有繼承,何談創新。縱觀全球,世界各國各民族都在不同的歷史演變進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國各民族自己的鮮明獨特的傳統文化和絢麗多彩的建筑藝術風格。必須強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建筑風格,宜從中國建筑獨特的特征著手。區別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服務對象,不同的地域經濟文化,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等,中國傳統建筑都顯示出各地域、各類型建筑各具特色的造型和風格。建筑藝術創作宜“取其精華”,結合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現代生活需求以及科學技術進步,重點對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建筑造型與風格、室內外建筑裝飾以及建材和設備選擇等環節,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做出正確判斷。
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結構越來越復雜,因此,在原始分析環節就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內容,設計難度大幅增加。如果運用傳統分析方式,那么就需要由人腦完成一切工作,而且即使投入大量人力、時間完成了這些工作,原始條件對最后的作用也是模糊的。
2 程序編寫
作為一種數學計算過程,程序編寫主要是將原始分析得到的關于被設計事物的相關因素,通過數學計算方法轉化為設計目的產品的電腦程序。建筑原始分析和目的物設計需要程序編寫的連接。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有以下兩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①可以調整編寫程序中的一系列參數,但是設計目的物會受到調整結果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對影響設計目標的因素設定了一系列參數,并且由參數變量產生這些目標物。②在建筑設計中,有一定的數字邏輯關系存在于設計目的物形態中,通過詳細分析具體設計項目條件產生的對位關系就是這種數字邏輯關系。
3 隨機生成
計算機在以上程序的基礎上,從一定邏輯關系出發,隨機生成設計物的某些內容的過程就是隨機生成。值得強調的是,這并不代表隨機生成的結果是非特定的,它是建立在前面設計程序和對得到的參數進行邏輯處理的基礎上。此外,隨機結果并不是唯一的,而是供人們參考、選擇的一系列結果。
4 交互引導
建筑設計是指通過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把建筑藍圖變為真實的建筑物;而城市設計是通過控制相關建筑元素,使建筑師的建成作品對城市整體環境起到建設性而非破壞性的作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建筑是組成城市的一個重要元素,也是城市中的主要內容。城市為建筑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所以說建筑設計是城市設計的一部分。
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興土木的熱潮,一大批各種類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爭奇斗艷,使城市的景觀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于是,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兩者之間的關系處理的好壞對城市的形象有著重大的影響。讓建筑融入到城市環境中去,成為建筑設計的首要重任。
考察城市設計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城市設計是建筑學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如美國匡溪藝術學院中的城市設計,哈佛大學設計系中的城市設計等。而建筑本身與音樂、雕塑、繪畫等并列于設計藝術的殿堂,城市設計雖然關心的是較大范圍的群體空間關系,但也同樣把物質空間環境當作一種放大了的藝術作品來設計。可以看出建筑設計與城市設計都是一種藝術設計。同樣的遵循藝術的形似美法則;同樣的追求總體的和諧之美,同樣的是對空間形式與秩序的探索。他不是純粹的一種藝術作品,而是在社會、經濟、技術、文化的制約下從事的創作活動。
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門正逐步完善和發展的綜合性學科,是一門在實踐中體現城市發展規劃與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相對關聯的實用性學科,它主要解決的是城市的面和線問題。建筑設計是在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根據建設任務要求和工程技術條件進行全面設想,并根據其功能具體確定建筑物的空間組合形式和詳細尺寸及構造做法。主要解決的是城市的點和面問題。同時城市規劃設計主要是通過建筑設計、景觀設計來實現的。所以,建筑設計一定要符合城市設計的要求,建筑要充分地融入到城市中來。為了建筑與其周邊環境達到和諧與統一,就要正確的處理建筑與城市之間的關系:
首先,要科學對待城市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設計是一種設計社會空間和物質空間健康發展進程的社會實踐。在城市規劃設計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類型。根據阿普爾壓德的觀點,城市規劃設計從單純注重形態的設計發展到綜合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區,交通流線,而且還要注重建筑物的體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間等。必須強調“城市規劃設計最基本的特征是將不同的物體(包括建筑物)進行聯合,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設計者不僅必須考慮物體本身的設計,而且還要考慮一個物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的關系”。因此,城市規劃設計是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建筑設計的依據。無論是進行城市規劃設計還是審批城市規劃設計,都一定要采取科學認真的態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建筑設計一定要融入城市規劃設計中去
美國城市規劃師伊?沙里寧曾經說過:“通常做設計是要把它置于一棟房子中;將一棟房子置于周圍的環境中;將周圍的環境置于一個城市規劃中。”建筑師在設計單體或群體建筑時,必須考慮建筑的大環境和開發地盤紅線內的小環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設計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建筑創作繁榮的同時,也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問題。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建筑師在建筑創作時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慮建筑物所處的環境,這些問題的核心主要是建筑設計思想理念問題。建筑不是一個孤立于城市之中的孤島,它應該和周邊的城市環境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例如北京的長安街,雖然每棟建筑單體都采用了中國最優秀的建筑師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價上也毫不吝嗇,就其藝術價值本身而言,仍然是業界人士批判的焦點。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對周圍環境的忽視,以及強烈的個體表現欲所造成的整體不和諧。再例如希臘的愛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島,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攝影家和畫家,被稱為“藝術家之島”。整座島上布滿了十分簡單的希臘式的民居,連警察局、醫院、飯店都化整為零,成為民居式建筑尺度。幾百年來,島上的居民始終恪守一個規則:所有建筑均不超過三層,所有外墻均為白色。這種熱愛自然、相互協調的觀點,已經形成了一種設計理念。可見,在城市規劃設計的指導下,注重周圍環境的協調,即使是最簡單的建筑設計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建筑與周圍環境應該是和諧的融入,而不是突兀的對立。一座重要的建筑是一個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壞對一個城市的形象影響非常大。因此,在方案實施前應組織專家對建筑設計方案進行評審:一是看建筑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是否充分的融入到城市環境中去,是否對城市的美化起到積極的作用;二是對建筑設計方案本身進行評審,看它的設計是否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選出好的作品。在對建筑設計方案進行決策的同時,不僅要關注建筑物本身,而且更應該關注其是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這不僅是規劃師、建筑師的問題,也是規劃建設管理者、開發商等的問題,這需要大家統一思想,全面提高素質水平。深深植入先進的文化藝術的基本思想理念和為城市廣大居民服務的社會責任感,這是城市建設事業性質和城市建設實際情況對從事這一行業人員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建筑學報》 2003,9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核心內容是工程設計的質量,只有做好了前期設計,才能更好的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工程的竣工。建筑工程設計質量關系到整個建筑的質量,是建筑發揮其經濟社會效益的前提,建筑設計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管理問題,只有從這兩方面出發,才能提高設計質量,保證建筑施工質量。
一、建筑設計項目管理階段存在問題
1、設計和投資控制的結合不夠,成本控制觀念淡漠
一直以來,在建設工程設計領域,設計和經濟的脫節是一種普遍現象。一提到設計,大家必然歸為設計人員的職責;一提造價,就只認定為造價人員的職責。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是設計人員先根據甲方的設計任務進行現場勘察,擇最優方案設計,其后的某一階段再向造價人員提供部分資料以便其估價。因此造價人員往往對工程概況和地塊現狀了解很少,難以將實際中各類影響因素全面考慮。
2、職責分工不清,管理和考核標準不一
一個完善的設計管理制度,應是標準化和可操作性強的,主要包括:項目品質管理制度、費用管理制度、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制度、進度管理制度、設計變更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的建立,來規范設計人員和設計流程,提高總體工作效率。在設計過程中,為促進設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評定其的業績,設計院也會出臺相應的考核標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等多方面原因,真正做到細化和遵從考核和管理制度的很少,而制度的標準化實施又往往和項目負責人的把控能力、設計過程中的現實狀況相關。
3、設計進度難以控制,設計變更效率較低
建筑工程設計是團體智慧作業,當遇到多項目同時運作的情況,設計進度把控人員需要極大的細心、經驗和決斷力來確保效率與成果的平衡,計劃細化到每個設計師時又容易出現個體拖延整體的情況,控制設計進度的難度可想而知。
建筑設計行業隨市場經濟大潮漸漸進入買方市場,設計院為了持續發展一般會積極答應甲方的修改意見。而甲方有可能因為缺乏專業能力、政府職能部門意見、工作準備不足等因素,隨意地更改設計方向。在設計成果被甲方完全認可之前,又需要難以估計的多次表更,改圖、審圖再改圖的循環過程往往耗費大量時間成本,影響后續項目設計的進度。
二、建筑設計項目管理的優化
1、工程設計品質管理
設計品質的好壞在微觀上是見仁見智的,然而在宏觀上,判別設計品質好壞的確有其基礎標準如下:第一,設計產品是否符合業主要求及國家有關法規要求;第二,在滿足法規和功能的前提條件下,工程造價是否合理。第三,設計本身是否兼具創造性和可控性。因此,工程設計的品質管理也應充分考慮這三個標準。
工程造價方面,依據每個項目的投資概算確設計中造價控制程度,通過技術、經濟等措施相結合的方式來優化方案,,達到控制項目造價的目的。對多專業設計的工程,要增加相關專業的配合條款,以滿足施工服務需要;制定合同時,應限定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條款,完善設計變更修改的費用條款,增加與質量造價相結合的收費條款,這樣才能確保所設計項目的合理性和經濟性良好受控。
設計質量方面,國外發展成熟的建筑師事務所非常注重設計的細節,亦有經驗可供國內設計院借鑒,同我們的項目負責人制度相似,國外市場多實行建筑師負責制,客戶均可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建筑師造成的損失,因此每個事務所都需建立完整可行的質量控制體系。如在美國,當負責審圖的建筑師發現某處錯誤,都會在圖紙上用某色的熒光筆標記,改圖的設計師每改完一處圖紙錯誤,會用另一種顏色的熒光筆標記,存有疑慮的錯誤則不動,圖紙改動完成后將原圖與新圖一并交還審圖建筑師對照審圖。這種看似原始簡單的方法,嚴格執行之下卻可以減少審圖改圖中的工作重復率,進一步加快變更圖紙的速度,同時使改圖過程清晰可查,為未來可能的復核提供原始圖紙資料。
2、工程設計人員管理
設計院的核心是人,項目負責人是工程設計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他身兼工程設計項目的策劃、組織,實施數植。工程設計的全過程都需要他的把關,設計的質量也由他負責。前期方案階段,項目負責人首先要組織各工種討論和理解設計任務書和甲方意圖,得出詳細的設計大綱,并組織方案論證、圖紙評審、實際驗證等工作。圖紙完成后,項目負責人還應檢查設計成果的完整性,設計成果是否滿足方案設計、擴初設計階段中的功能要求;施工圖階段,項目負責人要確保甲方及政府部門的評審意見逐條得到落實,特別是對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建筑樁基技術規范中強制性條文的執行情況必須重點檢查,以確保施工圖審圖的順利通過。施工圖交付甲方后,負責人要調配各工種做好現場施工的配合,才能保證工程質量得到有效控制。設計項目管理過程中,為促進設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為更好地評定設計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還應建立設計管理人員的考核制度。并且各項目的人員配備應量才定崗、明確職責,以防人才浪費和崗位缺失,提高工程設計效率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盡量減少非正常干擾對工程設計的影響。
三、設計過程的控制
1、進度控制
設計進度是項目總進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避免脫節問題出現,必須建立設計進度滿足實體施工需求的管理思路。為了保證設計的順利開展,應簡化工作流程、減少組織之間干擾,提高組織效率;提高業主決策效率,及時為設計提供相關條件;將設備材料的確定納入設計過程;調整各專項設計的時間安排,做到專項設計與相應工程施工相搭接;采用標準設計,提高設計的進度和質量。
2、造價控制
設計是造價控制的源頭,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對最終工程造價的影響占到80%,因此應在設計階段加強投資控制。項目管理者應根據項目定位和總體估算,編制科學的設計概算,控制各專業工程的設計標準,要求設計單位將造價嚴格控制在設計概算范圍內。
為了保證項目在設計階段造價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使用價值工程原理,充分進行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比選,優化需求設計;在設計方案的選擇中引人競爭機制,通過方案竟賽獲得更好的設計;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優化設備和重大材料的選擇;通過實施設計優化程序,達到設計文件的優化。
3、質量控制
優秀的設計至少應有三個特征:一是滿足業主的功能使用需求;二是具有“可建造性”;三是符合行業規范的要求。設計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系到項目實體的質量,還關系到的項目實施過程的順利性。為了保證設計質量,應保證設計單位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完善設計;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設計基本結束后,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四查四定”,即查設計漏項、查各專業沖突和協調、查是否滿足功能需求、查“可建造性”;四定即定任務、定責任人、定措施和定工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項目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始終貫穿于項目執行的過程。甲方對于設計成果的滿意程度,取決于設計全過程的管理,建筑設計中的項目管理,同工程管理一樣要有賴于完善的管理體系以及合理的組織架構。除設計質量、進度本身的優化管理外,還應優化用人激勵機制、整合人力、物力、知識資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