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2 14:56: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被調查的**個村共有**人,其中勞動力**人(勞動力系指男16周歲至60周歲、女16周歲至55周歲的農村人員,下同)占總人口的**%。經過各種職業培訓和參加過正規職業學校培訓幾乎沒有。
二、勞動力在本鄉就業共有**人,占總勞動力的**%。其中農業生產達**人,高居**%;從事專業養殖**人,僅占**%;從事農產品經營**人,占**%;從事專業農產品加工**人,僅占**%。
三、農村富余勞動力在省外就業共有**人,占總勞動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蘇、浙江(**人,占**%)、廣東、福建(**人,占**%)、其他地區(**人,約占**%)等。
四、被調查勞動力的就業方式以“親幫親”、“鄰幫鄰”和自謀職業為主,有少量勞動力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就業。
五、被調查的農村富余勞動力中外出務勞動力就業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業,采礦、其他服務業,另有少量人員就業工種不固定。
六、對就業收入的調查,我們發現,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達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務工人員月均工資一般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資300元,僅有少量勞動力月均工資可達近1000元。
(二)產業結構與就業。康保縣屬干旱半干旱氣候,降水變率大。農業生產方式絕大部分為雨養旱作,干旱是最頻繁的自然災害之一,嚴重威脅農、牧業生產和當地人民的生活。該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09年康保縣農村年人均收入僅1984元。近幾年退耕還林還草政策逐步落實,人均耕地大量減少,落后生產方式無力承載現有的人口,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加速了農村過疏化的發展。
二、康保縣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現狀及制約因素
據調查顯示,康保縣農村中勞動力過剩以及農業中的效益低下導致勞動力大量外流。62% 的人因為農業的收益比較低,因此外出打工賺錢,24.6%的人因為家中無活可做而外出打工。但是,目前仍然有許多因素制約著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表現如下:第一,剩余勞動力的絕對數量巨大。這就使得就業壓力和就業的轉移難度大大增加,并且隨著耕地面積的日益減少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其他農業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日益減少。第二,越來越多人口的涌入城市,城市的吸納能力有限,就業壓力增加,對勞動力的接受與轉移能力下降,造成勞動力閑置。第三,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不夠高。外出打工的勞動力的素質雖然高于農村勞動力,但是仍然與城市勞動力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勞動工種的選擇上只能被限制在了工業、建筑業、服務業等一些艱苦或一線行業,并且所從事的勞動屬于簡單勞動。第四,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仍然存在許多制約因素,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經常會受到侵害。大多數農民工都曾被工資拖欠,而且維權意識弱,工、薪不成正比。
三、康保縣農村勞動力就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就業政策的宣傳與實施亟待落實。黨和政府惠農政策及宣傳力度很大,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對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知之甚少或者利用不到位;有些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太陳舊,不少培訓的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沒有深度,而且大部分是純理論,實踐課所用教學設備陳舊,且沒有實習。
(二)農村勞動力素質有待改善。具體表現為小農意識較強,缺乏進取精神,另外,由于素質不高,相關政策未普及,相關的技能培訓顯得徒有其表,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逐漸被技術密集型產業所取代,科學技術成了就業保障,更是加大了農村勞動力有效轉移的難度。
(三)有關農村勞動力的政策法規未完善。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沒有集體的組織,整個群體對政策法規了解甚少,自我保護意識差。“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福利、同工不同權利的現象依然廣泛存在”,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維權意識差,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的痼疾長期存在。
四、康保縣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對策探討
(一)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建議地方政府出臺相應就業支持政策,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招聘會,設立“農民工服務月”與舉辦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大型專場招聘會,鼓勵企業與農村勞動力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關系。
(二)健全體系,夯實基礎,著力構建勞動力就業工作網絡。一是政府應成立相應組織,建立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農牧、財政等涉農部門共同參與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協調例會制度,形成部門主管、社會各界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二是要完善考核機制,調動鄉鎮和和縣直有關部門的積極性。三是要完善服務體系,在全縣建立勞動保障事務站,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完善配套設施,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三個優先”就是:一是縣確定的重點扶持產業優先培訓,保證企業用工需要;二是下崗失業人員中“4050”人員優先培訓;三是庫區移民優先培訓。
“三個結合”就是培訓工作要與就業、與技能鑒定持證上崗、與引進項目促進發展緊密結合。
“三個層面就是實施三個層面的技能培訓。一是企業培訓,二是社會培訓機構培訓,三是政府部門和鄉鎮培訓。
“三個三千”就是企業培訓3000人,社會培訓機構培訓3000人,政府部門培訓3000人。
移就業培訓任務已由尤委(2006)8號文件分解下發給各鄉鎮,并與縣委、縣政府下達各鄉鎮年度目標考核指標掛鉤(其分值占總分7%),與招商引資的任務掛鉤(各鄉鎮組織輸送農村勞動力參加社會培訓機構培訓或企業培訓,并實現在當地企業就業的,每人折抵引資任務5000元,到外鄉鎮或縣工業園區企業就業的,每人折抵引資任務10000元)。
二、研究制定了“2006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實行績效認定和年度考核辦法”、“培訓經費支付辦法”等配套文件。選定了“海通服裝技術培訓基地”等八家具備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條件和能力的社會培訓機構來承擔服裝針車工種的職業技術培訓任務,整合了300多臺電動平車,目前已具備了同時在十個培訓點組織培訓的能力。
三、開展二個調查,建立二個信息庫。
1.開展全縣農村勞動力資源狀況調查,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并實現動態管理。我縣集中一個月的時間,開展全縣農村勞動力資源狀況調查工作,經過精心組織現已摸清了家底,使今年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全縣共有農村勞動力18.13萬人,其中已向非農產業轉移5.5萬人(其中在縣外就業3.35萬人);有7509人愿意轉移就業,其中有2298人愿參加服裝針車培訓,有1530人愿參加紡織檔車工培訓,有3799人愿意參加家庭手工等其它項目的培訓。目前,各鄉鎮已組織人員對有培訓意向的人員實行跟蹤、動員,使各項培訓工作能在近期內全面展開。
2.開展全縣工業企業用工情況調查,建立“工業企業用工信息庫”。通過調查,掌握全縣工業企業2005年底在冊員工信息,并對今年各企業員工增減變動情況進行跟蹤管理。“信息庫”的建立既能了解企業的用工環境變化情況,掌握企業下階段的用工需求,為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提供崗位需求信息,也為轉移就業培訓工作考核驗收提供了必要的依據。同時我們還規范了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在為縣內企業提供就業服務的同時,也設定了本縣企業到縣外招工的基本條件,以確保異地員工的“留工率”,維護我縣勞動力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
四、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為企業用工搭建好平臺。
我縣在開展“全縣工業企業用工情況調查”工作中,了解到部分企業,特別是服裝、紡織企業出現暫時性用工困難的情況下,春節期間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宣傳服務月活動”。經過全面動員、精心組織、認真落實,使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活動月期間,我們共印發了三萬份“致尤溪籍在外務工老鄉的一封信”;發放6000多份宣傳提綱和春風卡;調研了28家企業,安排“華姿服飾織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負責人在有線電視臺宣傳、推介企業的優勢;收集、整理了“藍桐服飾織造有限公司”等25家縣內企業的用工信息,提供就業崗位4500多個,通過有線電視臺“熒屏就業大廣場”欄目、“廣播村村通”等渠道;各鄉鎮共懸掛“返鄉就業,建設家鄉”等宣傳條幅38條,走訪了3萬多個農戶;組織召開16場(不含村級組織)的“外出務工返鄉人員代表座談會”,有754位返鄉人員代表參加;舉辦了30場有25家企業參加的現場招聘活動。活動月期間,共有3041人報名,有1799人被縣內企業正式錄用(其中外出務工返鄉人員127人),為26個缺工企業解決了用工問題。
2004年來,我鎮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6000余人,其中外出務工4800余人,就地安置1200余人,轉移人口占農村富余勞動力總數的60%。2004年全鎮勞務總收入約4000萬元,勞務工資性收入約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32%。
一、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落實組織,強化領導
成立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組織機構。由鎮人事勞動保障所負責具體辦公,做到層層有人抓,塊塊有人管,事事有人辦。各級有關部門按著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是落實責任,明確任務
我鎮制定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規劃和實施方案,使全鎮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既有長遠計劃性,又有現實可操作性,形成了一個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任務明確的工作格局,保證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大力發展本地經濟,不斷拓寬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安置的空間。發展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的關鍵。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吸納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我鎮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扶持力度,加快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擴大輻射帶動面,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四)突出抓好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勞務需求已由體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對素質低、技能差的勞動力需求迅速減少。我鎮切實加強勞動力的技能培訓,使農民工掌握一技之長,擁有專業技能。2004年我鎮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期,培訓人數1350人,2005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期,培訓人數916人,向海南五指山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組織勞務輸出13人,向深圳家政服務公司組織勞務輸出24人。
(五)積極推進城鎮化,加快農民向市民的轉變。城鎮是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城鎮化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過程。我鎮科學編制城鎮體系規劃和發展規劃,堅持城鎮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全面升級。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的各種限制性規定,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簡化農民進城務工、落戶的手續,取消不合理收費,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
(六)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降低農民進城務工的成本,穩定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成果。目前,我鎮在農村社會保障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給進城務工農民以居民待遇,建立健全農民工在子女上學、公共衛生、社會保險等方面的保障機制,為農民工就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勞動力轉移的成效
對于農民來說,勞動力轉移帶來最直接的變化就是經濟收入的增加,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推動、親朋好友帶動、自己積極出動的共同作用下,外出務工人數迅速增加,剩余勞動力和剩余勞動力時間明顯減少,農村就業狀況有所改善。
對照目標,我們于年初召開全市城鄉統籌就業工作會議,將*年城鄉統籌就業工作的各項目標分解到各鎮。各鎮明確任務,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及時成立了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辦公室,扎實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資源臺賬,初步掌握了全市農村勞動力就業狀況、就業結構和就業意愿。在各級重視、各方支持的有利氛圍下,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推進比較順利,起步較好,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村勞動力的培訓、轉移工作成果喜人,上半年培訓農村勞動力8*9人次(其中技能培訓271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廣大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勞動素質,通過培訓,上半年全市共轉移農村勞動力7375人,完成年度計劃的74%。
今年上半年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加強了宣傳力度,營造我市轉移農村勞動力的良好氛圍。落實各項獎勵措施,擴大企業吸納本地勞動力給予獎勵的覆蓋面。鼓勵企業和用人單位優先招用本地農村勞動力,當年新吸納本地農村勞動力人數占用人總數比例達10%(原標準為30%)以上,用人單位可獲得相應的獎勵。二是建立以公共職介為龍頭,各民辦職介為補充的職業介紹網絡,開放市職業介紹中心,發揮其公共職業介紹的主導作用,定期開辦本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專場。對有就業愿望、有勞動能力的本市農村勞動力,免費為其提供3次擇業機會。三是在培訓方面,我們把培訓工作和提高就業緊密結合起來,在保持去年就業前指導培訓的基礎上,今年工作的重點放在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上,切實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擇業能力和創業水平。各地首先調查研究,了解當地就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對當地比較熱門的工種進行統計,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對政府實施免費培訓,提高就業能力的政策得到理解和響應,另一方面,加大同各培訓機構的聯系,使他們積及參與到這一工作中。同時與單位加強聯系,對他要需招用的人員組織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合格后直接輸送到位,加大培訓的就業成功率。
總的來看,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推進比較順利,成效也很明顯。但從實施的情況看,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從農村勞動力自身看,一是觀念難轉變。不少農民滿足于溫飽,陶醉于小富,戀土戀鄉情結重。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期望值過高,只愿意從事工作輕松、工資待遇高的崗位。也有一部分農村女性青壯年,因家庭經濟相對富裕而不愿就業。二是技能素質不適應。大部分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素質較差,自覺參與培訓的意識不強,難以適應機械化程度、自動化程序較高的一些工作崗位。三是弱勢農村勞動力就業難。農村勞動力中“4*0”人員以及一些有病、殘疾等弱勢群體,包括一些大齡失地農民缺乏就業競爭力,轉移較為困難,生活缺乏保障。四是外地民工進入我市就業加大了本地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壓力,來自外省、外市一些欠發達地區的民工吃苦耐勞,對工資要求相對較低,擠占了一定的就業崗位。從企業層面看,近年來,工業企業逐步加快了資本、技術替代勞動的步伐,一些技術含量高、設備較為先進、發展較好的企業難以招到合適的勞動力。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因外地工工資成本低,相對容易管理,導致勞動力使用重外輕本。不少企業用工欠規范,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隨意加班加點,延長勞動時間,增強勞動強度,工資報酬低,部分企業克扣、拖欠職工工資,故意漏繳或少交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金,以不正當的方式降低企業成本。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就業的積極性。從工作層面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及就業服務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市鎮兩級勞動力市場雖有形成,但全市勞務和用工信息還未實現聯網,難以掌握較為全面的崗位信息,勞動力培訓還未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局面。各培訓機構大多自成體系,專業設置雷同,缺乏辦學特色,全市培訓資源利用還不夠集約。少數鎮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重視不夠,被動應付多,沒有做到真抓實干。這些制約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因素,如果不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化解,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就難以加快推進。
農村勞動力轉移是安民之道,富民之基,關系“兩個率先”,牽動農村穩定,必須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要工程來抓,針對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障礙和制約,下階段,我們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農村勞動力轉移推進的力度,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大家對這項工作認識的程度。一要轉變農民的就業觀。大力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同時推出一批就業之星、創業之星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事例和對比算賬的辦法,教育引導農民破除“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和“固守三分地,安守天命”等陳舊觀念,克服怕苦、怕累、怕闖、怕受管束等思想頑疾,使他們明白勤勞才能增收,創業才會致富。二要統一各級各部門的思想。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確認識和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去做這項工作,決不能流于形式,消極應付,必須真正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真抓實干。三要營造全社會有利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各種宣傳工具,廣泛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實意義、方針政策和典型事例,進一步加深全社會對這項工作的理解和認識,使更多的人關注農村勞動力轉移,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一線工人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事例,讓全社會認識一線工人在現代化建設事業中所起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要給予一線工人更多的自身發展機會,鼓勵和引導企業推出首席技術工人聘任制、高級技工享受津貼等激勵措施。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一線工人同樣有發展機會,同樣能干大事業的導向。
2.抓好技能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一要健全培訓體系。以現有教育資源為依托,以各級各類職業培訓學校、技工學校等為主要陣地,以各種社會辦學力量為補充,盡快構筑起適應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需要的培訓體系,各類培訓機構和辦學力量,要依托現有辦學資源和條件,盡快辦出特色,提高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二要確保培訓質量。一方面要注重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符合本地實際,符合農民愿望,符合用工單位要求。重點要突出就業指導培訓、農民實用致富技術培訓,以及與當地行業特點相適應的崗位技能培訓等等。另一方面要創新培訓形式。崗前培訓與崗位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與操作培訓相結合,短期培訓與系統培訓相結合。重點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與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甚至高等院校合作開展培訓,以及送技術下鄉開展流動培訓、特色培訓等等,努力提高培訓的成效。此外,還要嚴格按照《勞動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全面落實“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制度,培訓達到什么程度,經考核合格的必須發給相應的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要進一步研究探索與企業合作開展定向式培訓,由企業墊資扶持貧困學生就讀職技校,畢業后到定向企業工作,從工資中逐年償還學費。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連續出現兩位數增長的業績,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出現極大波動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經濟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成就,給我國農村勞力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達到6.6億多,占農村勞動力就業人口的87%。但是也必須看到,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外部環境依然存在著政策封鎖、勞動力市場體系不健全,國際勞務輸出環境不理想等諸多不利因素。為此,政府決策者或參謀者應重視和考慮這些因素帶來的影響,并采取有力措施,為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1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外部環境因素分析
目前農村勞動力就業處于十分困難的時期,不但農業內部有困難,其他備業也面臨著各自的實際困難,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重視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領導者應堅持密切聯系群眾,提煉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的新經驗,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改變作風,不斷開創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新局面。當前不利于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外部環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環境因素
(1)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是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必要保證,也是激勵農村勞動力脫貧致富、充分就業的一個決定性因素。近幾年來,國家采取了促進農民增收、緩和勞動力就業壓力的農業產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小城鎮、西部大開發和戶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調動了農民從事各類經濟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緩和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緊張局面。但是,還存在許多農民進城的歧視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應通過稅收政策調整、鼓勵部分家庭成員貿在農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為單位按家庭人均收入為免稅額和比例稅制的基礎,征收所得稅,并減免撫養負擔比較重的人的所得稅。對于正在領取保險退休金仍在就業的,要采取征收征罰性所得稅的辦法,以騰出更多的就業崗位給更多的正需要就業的勞動人口。
(2)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創造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載體。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為拉動經濟增長、安排就業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國家發行國債數千億元,加大了農林水利、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城市電網改造,改變國家直屬儲備糧庫和經濟適用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增長,而且為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為農村勞動力就業創造了新的大容量載體。
(3)地方政府的封閉政策,導致農村勞動力難以進入城市正規就業。目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阻礙主要來自各大、中城市對農民進城采取了各種歧視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繼出臺了限定外地勞動力進城就業數量的政策,而且對進城農村勞動力進入的行業也作出了規定。對本地勞動力采取保護“壁壘”。如長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繼推出保護本地勞動力就業的政策,對農村勞動力流動和就業進行限制性管理,不斷增多就業的辦證收費名目,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成本和求職風險。
1.2農村勞動力市場體系環境
我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全國100家勞動力市場基本完成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試點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果。主要表現在:現代信息網絡初具規模,在就業服務中發揮了極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工作全面加強,較好地滿足了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就業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從中央到地方的勞動力市場法規體系,勞動力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所有這一切,為促進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逐步建立市場導向就業機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在編制完成的《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重點專項規劃》提出,我國將通過改革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創新,在有條件的省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逐步推行勞動力市場一體化。這極大地拓寬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獲得信息的渠道,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動,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步伐。與此同時,我國勞動力市場競爭就業機制完全形成還需要時日,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及政府部門之間就業政策的不協調,不配套從而導致市場分割現象仍然嚴重,給農村勞動力就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給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導,不至于盲目流動,由臨時性向穩定性、由單個性向整體性發展,應主要解決的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開放問題,目前一切限制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鄉就業的政策都不利于勞動力市場的開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競爭問題。農村勞動力與城市勞動力相比較,農村勞動力失去了平等競爭的機會,同工不同酬現象嚴重;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雙向選擇受到破壞,勞動力價格的低廉也破壞了等價交換原則。三是定位問題。政府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隨便干預勞動力市場,政府應該積極運用宏觀經濟政策,促進農村勞動力正常就業。
1.3中小企業環境
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是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特點而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途徑。這些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中小企業數量多,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業對就業人員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適合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現狀;三是中小企業就業制度靈活,適合農村農忙農閑的特點;四是中小企業分布廣,城鄉分布合理,適合農村勞動力的生活習慣。就目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情況來看,75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在中小企業就業。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中小企業將更多地進入到第三產業,因第三產業具有分散、規模小、勞動密集、資本就業彈性大等特點,對勞動力的吸收仍具有相當大的空間,估計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從事第三產業的中小企業還能容納16000萬勞動力。除此之外,中小企業進入的其他領域還包括為大中型企業配套的勞動密集的敏感的第二產業以及農副產品加工業。從長遠來看,第二產業仍然要吸納大量勞動力。根據過去的情況預測,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第二產業還可以吸納大約6000萬勞動力。這樣,由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吸收,從而成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小企業自身外部環境的窘境,成為制約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瓶頸。中小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很大的成績,但是也要看到其自身的特點也就是它發展壯大中的缺點。點多面廣、四處分散,沒有形成規模,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種風險。隨著中小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不利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中小企業將逐步地被淘汰,一部分職工下崗和失業。在這種情況下,要進一步擴大吸收農村勞動力就業的規模至少在目前不太現實。與此同時,城鎮失業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趨勢。1991—1997年的7年間登記失業人數分別為352萬、360萬、420萬、476萬、520萬、552萬和570萬。近幾年來,城市就業形勢嚴峻,1997年來企業下崗職業總數為1151萬人,加上行政企業單位的下崗職工,其數量達1200萬人,1998
年新增下崗職工2350萬人,分流5o萬機關干部,再考慮精簡機構、青年就業、學生畢業分配等自然新增的1200多萬勞動力,1998年城市勞動力供給總量達2907萬人。這樣,城市與農村雙方勞動力供給都在增加,使得農村勞動力進入中小企業的空間就沒有多大了,從而成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一大障礙。
l。4國際勞務輸出環境
我國已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由于國際社會經濟交流的增多、雙方貿易的增長、產業結構調整的升級,給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我國在2005年將完成入世的各項承諾,這將有利于對外貿易的長期穩定發展,加工貿易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按照外貿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為20一40測算,每年額外增加4—5個百分點的出口,就可以使國有經濟多增長1個百分點。從而增加近萬個就業機會,預計在今后十年,就業率比20世紀90年代平均提高50,達到0.15左右,即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業總量增長0.15個百分點。由此推算,入世后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200萬一300萬個就業機會。入世也會推動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并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可以增加更多的農村勞動就業機會。
但是也要看到,無論是經濟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著大量的失業人員。國際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競爭加劇,造成我國農村勞動力向國外轉移困難。其主要原因:一是保護主義加強,限制措施增多,勞務價格越來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條件苛刻,標價普遍壓得很低,對外工程項目只能達到保本水平,吸納勞動力能力減弱;三是普通勞動需求明顯下降,技術勞務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數量大大增加;五是隨著勞務輸入國產業結構調整,國際勞務市場對外籍勞務人員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使得我國大量的素質較低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很難輸出到國外。另外,從世界范圍來看,勞動力在國內各類市場的流動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對勞動力的國際流動,各國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預措施以保護本國利益因此,把我國豐富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向國際勞務市場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方式。
2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要對策
2.1消除政策環境的障礙,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農村勞動力無論是外出還是在本地就業,無論是進入鄉鎮企業還是自我創業都需要較為寬松的政策環境。但是由于戶籍制度、土地流轉制度、流動人口收費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因此,迫切需要給農村勞動力以寬松的環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的農業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轉制度改革,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權租賃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農村非農化的產業政策。以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為重點,結合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工業化。通過制定政策,改革農村投融資體制。引導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人員積極回歸創業。同時,注重培育農村新的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從多方面為創業人員構建安居樂業的環境。
2.2消除空間轉移的障礙,拓寬勞動力就業空間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連續出現兩位數增長的業績,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出現極大波動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經濟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成就,給我國農村勞力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達到6.6億多,占農村勞動力就業人口的87%。但是也必須看到,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外部環境依然存在著政策封鎖、勞動力市場體系不健全,國際勞務輸出環境不理想等諸多不利因素。為此,政府決策者或參謀者應重視和考慮這些因素帶來的影響,并采取有力措施,為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1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外部環境因素分析
目前農村勞動力就業處于十分困難的時期,不但農業內部有困難,其他備業也面臨著各自的實際困難,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重視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領導者應堅持密切聯系群眾,提煉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的新經驗,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改變作風,不斷開創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新局面。當前不利于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外部環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環境因素
(1)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是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必要保證,也是激勵農村勞動力脫貧致富、充分就業的一個決定性因素。近幾年來,國家采取了促進農民增收、緩和勞動力就業壓力的農業產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小城鎮、西部大開發和戶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調動了農民從事各類經濟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緩和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緊張局面。但是,還存在許多農民進城的歧視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應通過稅收政策調整、鼓勵部分家庭成員貿在農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為單位按家庭人均收入為免稅額和比例稅制的基礎,征收所得稅,并減免撫養負擔比較重的人的所得稅。對于正在領取保險退休金仍在就業的,要采取征收征罰性所得稅的辦法,以騰出更多的就業崗位給更多的正需要就業的勞動人口。
(2)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創造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載體。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為拉動經濟增長、安排就業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國家發行國債數千億元,加大了農林水利、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城市電網改造,改變國家直屬儲備糧庫和經濟適用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增長,而且為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為農村勞動力就業創造了新的大容量載體。
(3)地方政府的封閉政策,導致農村勞動力難以進入城市正規就業。目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阻礙主要來自各大、中城市對農民進城采取了各種歧視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繼出臺了限定外地勞動力進城就業數量的政策,而且對進城農村勞動力進入的行業也作出了規定。對本地勞動力采取保護“壁壘”。如長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繼推出保護本地勞動力就業的政策,對農村勞動力流動和就業進行限制性管理,不斷增多就業的辦證收費名目,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成本和求職風險。
1.2農村勞動力市場體系環境
我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全國100家勞動力市場基本完成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試點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果。主要表現在:現代信息網絡初具規模,在就業服務中發揮了極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工作全面加強,較好地滿足了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就業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從中央到地方的勞動力市場法規體系,勞動力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所有這一切,為促進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逐步建立市場導向就業機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在編制完成的《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重點專項規劃》提出,我國將通過改革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創新,在有條件的省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逐步推行勞動力市場一體化。這極大地拓寬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獲得信息的渠道,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動,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步伐。與此同時,我國勞動力市場競爭就業機制完全形成還需要時日,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及政府部門之間就業政策的不協調,不配套從而導致市場分割現象仍然嚴重,給農村勞動力就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給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導,不至于盲目流動,由臨時性向穩定性、由單個性向整體性發展,應主要解決的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開放問題,目前一切限制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鄉就業的政策都不利于勞動力市場的開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競爭問題。農村勞動力與城市勞動力相比較,農村勞動力失去了平等競爭的機會,同工不同酬現象嚴重;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雙向選擇受到破壞,勞動力價格的低廉也破壞了等價交換原則。三是定位問題。政府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隨便干預勞動力市場,政府應該積極運用宏觀經濟政策,促進農村勞動力正常就業。
1.3中小企業環境
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是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特點而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途徑。這些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中小企業數量多,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業對就業人員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適合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現狀;三是中小企業就業制度靈活,適合農村農忙農閑的特點;四是中小企業分布廣,城鄉分布合理,適合農村勞動力的生活習慣。就目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情況來看,75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在中小企業就業。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中小企業將更多地進入到第三產業,因第三產業具有分散、規模小、勞動密集、資本就業彈性大等特點,對勞動力的吸收仍具有相當大的空間,估計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從事第三產業的中小企業還能容納16000萬勞動力。除此之外,中小企業進入的其他領域還包括為大中型企業配套的勞動密集的敏感的第二產業以及農副產品加工業。從長遠來看,第二產業仍然要吸納大量勞動力。根據過去的情況預測,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第二產業還可以吸納大約6000萬勞動力。這樣,由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吸收,從而成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小企業自身外部環境的窘境,成為制約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瓶頸。中小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很大的成績,但是也要看到其自身的特點也就是它發展壯大中的缺點。點多面廣、四處分散,沒有形成規模,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種風險。隨著中小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不利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中小企業將逐步地被淘汰,一部分職工下崗和失業。在這種情況下,要進一步擴大吸收農村勞動力就業的規模至少在目前不太現實。與此同時,城鎮失業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趨勢。1991—1997年的7年間登記失業人數分別為352萬、360萬、420萬、476萬、520萬、552萬和570萬。近幾年來,城市就業形勢嚴峻,1997年來企業下崗職業總數為1151萬人,加上行政企業單位的下崗職工,其數量達1200萬人,1998年新增下崗職工2350萬人,分流5O萬機關干部,再考慮精簡機構、青年就業、學生畢業分配等自然新增的1200多萬勞動力,1998年城市勞動力供給總量達2907萬人。這樣,城市與農村雙方勞動力供給都在增加,使得農村勞動力進入中小企業的空間就沒有多大了,從而成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一大障礙。
l。4國際勞務輸出環境
我國已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由于國際社會經濟交流的增多、雙方貿易的增長、產業結構調整的升級,給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我國在2005年將完成入世的各項承諾,這將有利于對外貿易的長期穩定發展,加工貿易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按照外貿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為20一40測算,每年額外增加4—5個百分點的出口,就可以使國有經濟多增長1個百分點。從而增加近萬個就業機會,預計在今后十年,就業率比20世紀90年代平均提高50,達到0.15左右,即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業總量增長0.15個百分點。由此推算,入世后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200萬一300萬個就業機會。入世也會推動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并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可以增加更多的農村勞動就業機會。
但是也要看到,無論是經濟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著大量的失業人員。國際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競爭加劇,造成我國農村勞動力向國外轉移困難。其主要原因:一是保護主義加強,限制措施增多,勞務價格越來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條件苛刻,標價普遍壓得很低,對外工程項目只能達到保本水平,吸納勞動力能力減弱;三是普通勞動需求明顯下降,技術勞務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數量大大增加;五是隨著勞務輸入國產業結構調整,國際勞務市場對外籍勞務人員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使得我國大量的素質較低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很難輸出到國外。另外,從世界范圍來看,勞動力在國內各類市場的流動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對勞動力的國際流動,各國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預措施以保護本國利益因此,把我國豐富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引向國際勞務市場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方式。
2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要對策
2.1消除政策環境的障礙,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農村勞動力無論是外出還是在本地就業,無論是進入鄉鎮企業還是自我創業都需要較為寬松的政策環境。但是由于戶籍制度、土地流轉制度、流動人口收費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因此,迫切需要給農村勞動力以寬松的環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的農業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轉制度改革,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權租賃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農村非農化的產業政策。以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為重點,結合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工業化。通過制定政策,改革農村投融資體制。引導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人員積極回歸創業。同時,注重培育農村新的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從多方面為創業人員構建安居樂業的環境。
2.2消除空間轉移的障礙,拓寬勞動力就業空間
一、研究區域、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區域
鹽城市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地處蘇北平原中部,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水熱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好。目前,鹽城市已成為江蘇省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7]。亭湖區是鹽城市的中心區,區位條件好,交通便捷。該區為平原地貌,地勢低平、土地肥沃,其中204國道以東地區為砂性土壤,適合根菜類生長,以西為粘性土壤,適合水生蔬菜生長[8]。因此,該區發展農業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優越。2008年黃巷村共有農戶683戶,人口2133人,其中包括超齡的正在參加勞動的勞動力為1422人,占總人口的66.67%,在家從事農業的889人,占勞動力的62.5%。因此,該村的勞動力以農業就業為主,可以成為本文的案例地。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數據主要來自入戶的問卷調查。2009年暑假期間,筆者到黃巷村對在家從事農業的勞動力進行了有選擇性地訪談,并填寫了調查問卷。問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農村勞動力的人口學特征及家庭情況(表1);第二部分是農村勞動力就業感知部分,采用Likert量表1-5等級評分法表示感知強度;第三部分是農村勞動力就業決策行為部分;第四部分是農村勞動力就業行為部分;第五部分是農村勞動力就業體驗行為部分。為了使調查的結果更有代表性和準確性,本文利用分層抽樣法,因為該方法能夠在不增加樣本規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樣誤差,提高抽樣的精度[9]。黃巷村包括10個自然村,將各自然村在家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按性別、年齡、家庭擁有的土地量進行分層,然后按照比例進行分層抽樣。通過近一個星期的調查,共填寫問卷3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90份。將問卷內容輸入SPSS13.0軟件中,形成數據庫。
二、調查問卷分析
(一)被調查者及家庭基本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被調查的290人中,男性占57.5%,女性占42.5%,這與實際相符。因為農業生產對體力的要求比較高,所以以男性勞動力為主;被調查者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14.1%,比重較小,因為年輕人不喜歡從事農業,他們大部分外出從事非農業;被調查者中31~44歲的中年人占了近一半,因為他們的子女基本上處于上學的年齡,他們在家可以撫養子女,照顧子女上學。另外,被調查者的文化水平基本以初中及小學為主,有職業技能者比較少,因為他們生活在農村受教育程度低,長期從事農業,對職業技能掌握的較少。因此,本調查的基本情況與實際相符。被調查者家庭擁有的土地都比較多,家庭勞動力大部分在2~3個,沒有外出及外出1人的占大多數。
(二)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空間行為
1.就業感知行為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5]。因而感知就是人腦對作用于其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綜合反映。農村勞動力就業感知行為就是農村勞動力在就業前對作用其感覺器官的本地及外地就業環境的綜合反映。本文設計了農村勞動力在從事農業前對本地就業環境的感知(第1~3題)和對外地就業環境的感知(第4~6題),如表2。在SPSS軟件中運用尺度分析,得到感知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數為0.765。因為a信度系數與量表題目數量的多少有關,一個4個題目的量表a信度系數可能會低于0.6或0.5[10]。由于本問卷的感知量表只有6個題目,數量較少。因此雖然a系數小于0.8,但量表仍然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
(1)感知強度。農村勞動力在本地從事農業前的總體感知強度不是很大,均值為3.26,且在不同的項目上感知差異較大。從表2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在從事農業前對在家比外出更能夠照顧家庭感知明確,均值為4.28;對在家從事農業收入還比較高、本村附近非農業就業機會比較多感知也比較清楚,均值分別為3.59、3.26;對在外地工作時生活習不習慣一般清楚,均值為3.15;而對城里的工作要求哪些方面的知識、技能,自己能不能適應城里工作的感知不是很明確,均值分別為2.66、2.60。
(2)感知差異。農村勞動力就業前的感知在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等人口學特征上可能有差異。利用SPSS軟件描述統計中(DescriptiveStatistics)的交叉分析(Crosstabs)功能模塊進行分析,探討農村勞動力就業前的感知在人口學特征上的差異。在分析中,本文通過皮爾遜卡方檢驗(Pearsonchi-squaretest)、Fisher精確檢驗和MonteCarlo法來檢驗行、列變量間的相關性,通過Spearman相關系數檢驗變量間的相關程度[10]。如果行列變量間顯著相關,說明有差異。通過分析表明,農村勞動力對在家從事農業收入還比較高、本村附近非農業就業機會比較多、在家比外出工作更能夠照顧家庭的感知在年齡、文化程度上有差異;農村勞動力對城里的工作要求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自己能不能適應城里工作的感知在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技能上有差異;農村勞動力對自己在外地工作時生活習不習慣的感知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上有差異。
2.就業決策行為
農村勞動力就業決策行為是一個主客觀共同作用的過程。農村勞動力在就業感知的基礎上產生就業決策行為,即決定在家從事農業還是轉移就業(主要是從事非農業)。陳吉元[11]認為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也是受到城市和農村的推拉力。Zhao[12,13]認為個人因素、家庭因素、農業稅收、本地非農就業機會等是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城鄉之間、農業和非農業間的收入差距所造成的“拉”、“推”力或者農村勞動力的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外部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是影響農村勞動力就業決策的主要因素。農村勞動力在家及附近從事非農業或者農業是由于個人、家庭、外部的經濟及非經濟因素。因此,本文從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外部因素三方面設計了影響本地農就業決策的6項因素。在農村勞動力做出在本地從事農業的決策過程中,外部的經濟和非經濟因素占主導,其次是家庭因素,個人因素影響相對較小。從表3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選擇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比例分別為55.9%、96.8%、106.5%。因為他們在本地從事農業收入還比較高,加上家里的土地較多,小孩比較小或者上學需要人照看,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顧,很多中年人選擇在本地從事農業;對于年齡較大者來說,他們對能不能適應外面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加上自身的體力等因素,只有在家從事農業。另外,農村勞動力在本地從事農業也有很多顧慮。他們最擔心的是收成好不好,選擇者占80.1%,其次是市場上農產品的價格高不高、好不好賣,選擇者占54.9%。
3.就業行為
農村勞動力在對就業環境進行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就業決策,產生就業行為。在不同的環境下,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感知行為不同,產生的就業決策行為不同,就業行為也就有差異。因為該村有62.5%的農村勞動力在本地從事農業,所以該村的農村勞動力就業行為為本地農業就業。該村的農業生產以種植蔬菜為主,占74.2%。該村的絕大部分農戶將自己種植的蔬菜、糧食等在家門口賣給商販,占62.5%,有少數人自己到街上出售,占32.5%,還有極少數人在街上有固定的攤點出售,僅占5%。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難題主要有產品價格波動大、收入不穩定,缺少市場信息、有時農產品賣不出去,有時收成不好、收入不穩定,沒有技術指導,錢不夠、無法擴大規模等。由于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比較強,一般在3-8月比較忙,而其他時間比較閑,農村勞動力有兼業行為。該村處于郊區,非農就業機會比較多。對此,農村勞動力感知比較清楚。因此,大多數農村勞動力在農閑時在附近打零工,占60%,有少數到城里打零工,占6.7%,還有一部分在家從事田間管理,占33.3%。
4.就業體驗行為
體驗有兩種詞性,一是動詞,強調體驗是一種經歷和過程;二是名詞,強調體驗是一種感覺[14]。農村勞動力就業體驗行為就是農村勞動力在就業的經歷和過程中對其收入、工作條件、工作時間、工作保障、工作前景、社會地位、對家庭及自身影響等的感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體驗行為會影響他們的感知行為,從而對決策行為和就業行為產生影響。由于調整了種植結構,農村勞動力在家務農的收入相對以前較高,但仍低于外出的預期收入。被調查者中大部分年收入在7000~10000元間,占40.8%,高于10000元的占32.5%。如果外出就業,被調查者中大部分預期收入在10000~15000元間,占45%,高于15000元的占20.8%。農村勞動力在家從事農業,農業收入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但由于超過60%的農村勞動力農閑時到附近打零工及城里打工,因此非農收入也成為他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被調查者中有42.5%的人認為其家庭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有35.8%的認為在其家庭收入來源中農業和非農業收入差不多,還有21.7%的人認為非農收入超過農業收入成為其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村勞動力認為在本地從事農業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從好的方面來看,選擇能夠照顧家庭的最多,占74.1;其次是認為收入還可以,占50.8%;再次是在家生活比較習慣,占47.4%。從不好的方面來看,認為從事農活比較累,傷害身體的最多,占75.9%;其次,有62.5%的人認為從事農業沒有前途;再次,有32.5%的人認為從事農業收入比較低。最后,農村勞動力在綜合目前就業的收入及利弊方面的基礎上對目前的就業狀態產生綜合體驗。分析表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目前的就業狀態感覺一般,占70.8%,只有20%的人感覺滿意,還有9.2%的人感覺不滿意。因此農村勞動力對在本地從事農業的滿意度較低,總體滿意度均值為3.10。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行為是一個包括就業感知行為、就業決策行為、就業行為和就業體驗行為的完整過程。因此,從這四個方面來分析農村勞動力農業就業空間行為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整個就業過程。
第一,農村勞動力在就業前對就業環境的總體感知強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方面感知差異較大。他們對城里的工作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技能及適不適應工作感知強度較低。他們對在家比外出更能夠照顧家庭感知明確,對在家從事農業收入還比較高、本村附近非農業就業機會比較多感知也比較清楚。另外,農村勞動力在就業前的感知在不同年齡、性別等人口學特征上有差異。
第二,農村勞動力做出外出就業決策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的經濟和非經濟因素,其次是家庭因素,而個人因素影響相對較小。因為他們對在家從事農業收入還比較高、能夠照顧家庭感知明確,加上看到同村或者親友在家收入還可以,在對外面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感知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并且適應工作和生活的情況下,他們(特別是年齡較大者)選擇在本地從事農業。另外,他們在家從事農業也有很多顧慮。
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立足點、出發點、著眼點,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計劃”,全面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轉移就業能力。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縣政府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成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附后)。負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規劃、組織、協調工作,落實辦實事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勞動與社會保障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各鄉、鎮(區)要相應成立工作機構,形成統一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2、落實目標責任制。在縣委、縣政府辦公室已印發的《關于下達年促進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的通知》中,已明確各鄉、鎮(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指標,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目標責任制,將指標任務分解到村、社區,認真抓好落實。
3、制定轉移就業培訓經費補助辦法。縣勞動保障部門將與農辦、財政部門,研究制定轉移就業培訓經費補助辦法,根據轉移就業培訓的指標任務完成情況,驗收合格后給予補助。
4、組織調查摸底。通過加強鄉級勞動保障事務所建設,聘請村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協理員,加強鄉、村兩級服務網絡建設,建立統計調查制度摸清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有轉移就業愿望的農村貧困戶情況,有效地組織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服務。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勞動保障機構建設,做到機構、編制、人員、經費、制度、場所“六到位”,為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5、確定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對象。各地根據當地農村勞動力轉移B業的實際情況,以及經濟發展對用工的需求情況,確定享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經費補助的對象,要把本地區有勞動能力且有轉移就業愿望的農村勞動力、農村低保戶、被征地農民等就業扶貧對象,作為轉移就業技能培訓重點,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與開展“一戶一就業”和“就業扶貧工程”結合起來組織實施。同時,要與勞務派遣緊密結合。
6、確定定點培訓機構。根據社會化原則,鼓勵各類職業培訓實體,包括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就業訓練中心、勞務派遣組織、鄉鎮化技術學校、民辦培訓實體等,積極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按照“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方式,對定點培訓機構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通過驗收合格后給予經費補助。
7、加強信息服務,實現供求對接。各鄉、鎮(區)要定期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行業和企業主管部門定期勞動力需求預測,做到勞動力供求信息對稱,培訓與用工有效對接。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與當地經濟發展對用工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組織實施“技能崗位對接行動”,利用勞動力市場網站和多種形式崗位和培訓信息,搭建勞動力供求信息平臺,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政策咨詢、崗前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與崗位需求有效對接匹配。
8、提高技能培訓的有效性。要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以校企合作、定單培訓為主要形式組織培訓,實現招生、企業用工、轉移就業緊密結合。要統籌組織,引導培訓實體按照勞務派遣、校企合作、定單培訓的要求組織教學,調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專業設置、培訓時間、培訓教材、培訓地點,引進靈活的培訓機制,提高培訓就業率。在推進辦實事項目中,要爭取通過政策鼓勵、資金補助和優質服務,培育、壯大一批規模較大的民辦職業培訓實體,更好地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
三、工作進度安排
1、各鄉、鎮(區)要根據縣下達的目標責任制指標和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相應領導機構,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標責任制,安排好配套資金,抓好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4年度課題(JRS-2014-1099)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2月26日
一、問題的提出
指出:城鎮化是我國最大內需潛力之所在,協調推進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選擇。所謂城鎮化,就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城鎮化不僅是個經濟問題,而且是個社會問題。近年來,河北省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城鎮體系不斷完善,城鎮經濟的支撐作用日漸明顯。據統計,2012年河北省城鎮化率達到46.8%,比2007年提高6.5個百分點。但總體來看,河北省城鎮化水平仍然偏低,不僅落后于沿海發達省份,而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成為影響河北省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當前,河北省正在推行新型城鎮化進程,新型城鎮化既要重“物”,更要重“人”,“人”是核心。它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促進進城農民工市民化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因素。因此,當前深入研究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問題,對于促進河北省城鎮化,促進進城農民工市民化,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并最終促進河北省的現代化水平,促進河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探討了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并提出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對策與建議,進一步探索了擴大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機會的途徑。
二、新型城鎮化與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之間的關系
城鎮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而新型城鎮化則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就是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成功轉移并實現就業。城鎮化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城鎮化的發展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提高農民工非農業收入,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同時,農村勞動力城鎮就業對城鎮化也具有反作用。大量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涌入城市,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使農民定居城市,農民轉化為市民的過程也是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二者之間相互促進,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健康發展。
三、河北省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現狀及制約因素分析
據河北省統計局統計,2011年河北省從業人員共計3,962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1,118萬人,城鎮從業人員比2000年增加380.24萬人。2011年農村就業人員為2,700萬人,占全部就業人員的74.81%,農村就業人員比2000年增加231萬人,平均每年提高8.8%。河北省輸出的農民工數量多于輸入,屬于凈輸出省份。按照“十二五”發展規劃,河北全省每年要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00萬人,農民工輸入輸出規模在全國排在前列。2014年,全省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730.9萬人。河北省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1,800萬人以上,農民勞務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達到55%以上,每年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00萬人以上。
河北省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一)農村勞動力自身素質偏低。勞動者的素質對勞動力的轉移或流動競爭就業影響極大。農村教育相對落后,農民工自身沒有接受過特別多的文化教育。同時,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仍然不足,造成了農民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低下。據河北省第二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統計,河北省農民外出就業人員中,初中文化程度最高,占58.5%,小學文化程度占31.6%,高中文化程度和文盲各占5.4%和4.3%。
(二)制度因素制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近年來,國家不斷推進制度改革,逐漸改變城鄉二元機制,但現行的戶籍管理制度、就業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農村土地制度等仍然對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有制約。尤其是推動勞動力轉移的法制建設滯后,轉移出去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法權益缺乏保障,在客觀上影響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積極性。
(三)城鎮化水平低,吸納農村勞動力有限。河北省的城鎮化水平低,多數鄉鎮產業基礎薄弱,缺乏優勢產業支撐,綜合經濟實力弱,承載力差,集聚能力有限,滿足城鎮集聚要求的第二、第三產業不夠發達,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較弱,縣城區、鎮區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不強,極大地制約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效率。
(四)制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的其他因素。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就業還面臨著自身就業層次不高、經濟條件差、法律維權意識差、整體心理素質差、工作的臨時性、地理文化差異等問題。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定居還面臨著城鎮生活成本高,孩子的教育成本高,城鎮居民對外來務工人員存在歧視等問題。
四、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就業對策分析
(一)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教育,提高自身素質。河北省外出務工農民素質低下,勞動力之間素質差距大,必須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分類,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就業方向的勞動力進行分類培訓,全方位提高河北省農村勞動力的素質。要重視農村基礎教育,從基礎教育開始提升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要加強職業培訓,使他們能有一技之長,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保障。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培訓教育力度,提升其自身素質是解決河北省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內在因素。只有農村勞動力自身素質提高,在就業過程中才能處于優勢地位,才能真正地融入城鎮,從農民轉化為市民,才能真正促進河北省城鎮化建設,從而促進河北經濟的發展。
(二)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小城鎮建設。小城鎮是聯系城市和農村的橋梁,加強小城鎮建設是城鎮化的推動力量,也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有效措施。統籌城鄉發展,就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作用,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自發的向小城鎮流動。要合理規劃小城鎮發展,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鎮支持力度,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小城鎮產業結構升級,增強小城鎮實力。根據各個城鎮的實際情況,把發展實體經濟和促進產業集聚作為小城鎮發展的重要方向。充分發揮當地特色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特色產業,對小城鎮進行產業結構升級,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同時與農村勞動力建立穩定和諧勞動關系,使農村勞動力在小城鎮落戶安家。河北省小城鎮基本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圍和交通動脈周邊,小城鎮發展存在許多問題,這種情況下需要政府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集中發展優勢產業,提高小城鎮吸收接納農民工的能力,加快小城鎮的發展。
(三)完善相關勞動政策法規,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完善保護農村勞動力權利的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勞動力市場上的勞動雇傭關系,改善農村勞動力轉移、流動的制度環境。同時,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對農村勞動力市場進行引導和監管,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農村勞動力相關勞動政策法規,從法律層面保障農村勞動力的基本權利。要完善農民工勞動合同管理和完善勞動爭議機制,完善工資發放制度,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進行監管,對于拖欠行為進行法律制裁。要轉變政府服務職能,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在整合勞動市場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建設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全面推進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對農村勞動力就業實行整體推進,統一規劃,健全以城市為核心、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實現就業服務經辦信息化和就業扶持政策補助資金管理信息化,并逐步建立覆蓋全省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政府需要轉變服務職能,加強保障,強化服務,實現農村勞動力就業多元化、信息化專業和專業化,為農村勞動力就業保駕護航。
(四)變革社會保障體制,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我國現行的城鄉二元社會保障制度,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開管理,該制度阻礙著農村勞動力進程就業,阻礙了城鎮化的發展。在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時,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社會保障制度,擴大農村勞動力社保覆蓋面,將各類企業就職的農村勞動力納入社保繳納范圍,縮小城鎮職工和農村勞動力社保差異;其次是逐步建立城鄉一元化的社保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農村勞動力社會保險體系、社會福利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健全農村勞動力社會保障運行機制,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民工個人賬戶網絡信息管理系統。要積極探索多種籌措資金途徑,改善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通過對農村勞動力社會保障制度的創新,使農民工從社保制度上與城鎮居民接軌,在條件成熟時,按照統籌城鄉社會發展的要求,全面整合城鄉社會保障項目、社會保障資金和社會保障機構等,構建一個有統有分的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
(五)加大農村轉移勞動力的人文關懷。城鄉二元制度造成了進城農民和城市市民的對立,城鎮居民產生了對農民的歧視心理,造成城鎮社會的不和諧,形成了不利于農村人口城鎮化的社會環境。這種環境中要改善農民工城鎮就業,促進城鎮化發展,必須在推進制度假設的同時加大對農民工人文關懷。
政府在提高進城農民工物質生活的同時,多關注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民工的社會政治地位,改善農民工社會形象。企業要對農民工進行人性化管理,提高農民相關福利待遇。城鎮居民要重新認識農民工群體,改變對農民工以往落后愚昧的認識,認識到農民工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和付出,接受農民工成為城鎮的一員。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