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8 10:01: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民經濟的基石,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和資本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我國經濟持續高增長下民眾福利的流失首先與當前的國際分工有關。由于我國的產業大部分集中在傳統工業領域,獨享超額利潤的情況很少。傳統工業領域的利潤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創新的技術或工藝拉動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勞動力成本的降低。由于我國企業在許多領域的技術水平與國際上都有較大差距,加之創新能力較弱,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就必須購買發達國家的技術或設備,因此,前一個方面不僅不能形成利潤,而且由于昂貴的技術和設備購買,要增加更多的成本支出。至于勞動力成本,雖然總體上看是我國的優勢,但勞動力成本壓得越低,勞動者工資上升得越慢,其福利當然也就越小。如果我們的計算機也有自己的視窗系統,如果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處理器來替代英特爾的產品,如果我們有的企業生產的汽車在質量上能與奔馳比肩,那么,我們的職工也完全有理由同樣富有。因此,從現階段我國產業生產力的結構來看,企業的低利潤水平和勞動者社會福利較低現狀的出現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其次,從企業內部利潤分享的情況看,由于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還處于傳統生產領域,總體科技含量較低,知識型企業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還很小,加之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除少數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外,不僅企業職工持股的情況較少,大部分技術人員也不能作為人力資本分享企業利潤,利潤的分配總體上仍然是延續傳統工業的基本模式―以物質資本為主導的模式。
再次,由于股票市場不能正常發展,企業債券市場由于信用問題規模很小,因此,企業的利潤實際上也是很少能夠由股市資本來分享的,城鎮的工薪階層還難以用將自己的儲蓄作為資本從經濟增長中分得紅利,這一問題前面已經做了分析。
最后,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在進出口貿易中,即便沒有技術因素,中國低工資水平下形成的產品與國外高工資水平下形成的產品交換也造成了中國民眾增長福利的流失。這種流失不僅僅表現為勞動力成本過于低廉,而且直接表現為由出口退稅形成的國家財政的損失。由于有了出口退稅,企業在低廉的價格下才有了一定的利潤空間,但政府財政的損失從根本上說也是民眾福利的損失。不過,我們在這里計算這種損失,并不意味著否定出口退稅的政策,因為與福利相比,就業也同樣重要,沒有就業,不用說福利,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沒有。
全球化是一個廣泛的綜合性概念,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其中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關系著到各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但是由于各國的國情和所處的地位不同,經濟全球化對不同國家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競爭力強,開放程度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是全球經濟發展規則的主要制定者和主導者,因而他們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更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作為一把“雙刃劍”的特性尤其明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競爭力較弱,加之本國體制和政策上的障礙,想要分享經濟全球化收益,一般來說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明顯承受了全球化的負效應。
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世界范圍內的兩極分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兩極分化使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和最貧困的1/5人口的人均國民收入之比差距加大,“1960年為30:1,1997年達74:1,前者占有國內生產總值的86%,出口市場的82%,外國直接投資的68%,而后者只占以上各項的1%。今天占世界1/5的最貧困人口只消費世界財富的1.3%,幾乎只有30年前比重的一半”。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簡稱NAFTA)是在1989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建立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2月開始進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1994年1月,該協定正式生效。NAFTA的最終目標是實行三國之間的零關稅自由貿易制度。
在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成員國之間在經濟上存在一定的差別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這種差別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尤其明顯。由于美國在經濟上占有絕對優勢,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了以一個經濟超強國家為中心,其他國家對它處于單方面依賴地位的局面,美國不僅是NAFTA的倡導者,它在貿易區的運行中還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和支配地位。因此,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方向與發展進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的意愿,所以美國在NAFTA中獲益最大。然而,NAFTA的簽訂給墨西哥所帶的弊遠遠大于利。NAFTA的簽訂造成了墨西哥國內農業和民族工業危機,出現了大批失業現象,最終導致國內貧富差距拉大。
美國經濟快速發展,工作環境良好,而墨西哥國內經濟混亂,結果就是每年至少有50萬墨西哥人移民到美國,他們當中很多人來自于墨西哥貧困的農村地區。
而反過來,移民對世界發展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安全等多個方面。在美墨西哥移民對兩國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一,促進了兩國經濟聯系。首先,在美墨西哥移民寄回國的僑匯為墨西哥增加了外匯收入,促進墨西哥經濟的發展。然而,由于墨西哥經濟在很多方面都依賴于僑匯,所以一旦美國經濟稍有波動,就會波及到在美墨西哥移民的就業及收入,從而影響墨西哥經濟。其次,由于在美墨西哥移民的影響,墨西哥商品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也隨之擴大。再次,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為墨西哥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幫助了墨西哥經濟的復蘇。
第二,加強了兩國文化交流。新移民給美國帶來墨西哥新鮮文化氣息的同時,還為墨西哥老移民保持母國的傳統文化注入了活力,加強了兩種文化的融合。早在 20 世紀80年代初西班牙語媒體就開始在美國流行起來,兩大電視網絡尤尼維森電視公司(Univision)和泰利曼都(Telemundo)運營相當成功。到 1999年7月尤尼維森成為居美國收視率第五位的廣播電視網。同時,墨西哥移民在進入美國后,一些墨西哥傳統的節日、飲食、服飾等也隨之而來,并深深地影響著他們周邊的美國人。
第三,加強了兩國之間的政府合作。墨西哥移民問題,特別是非法移民問題一直是美墨外交中的重要議題。20世紀 90 年代以來,面對日益棘手的墨西哥移民問題,美國不得不加強與墨西哥的交流對話,謀求解決方案。1997年5月,克林頓總統出訪墨西哥,美墨兩國就移民、緝毒、貿易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最終簽署了《移民問題聲明》和《墨美反毒聯盟聲明》。2001年2月16日,布什總統和福克斯總統會晤,就政府間合作控制墨西哥非法移民以及非法移民合法化方式等事宜進行了磋商。
在經濟全球化的驅動下,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2年正式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然而在NAFTA的實施過程中,美國經濟實力雄厚,同時作為倡導者和主導國,獲益最大;而墨西哥經濟基礎薄弱,沒有做好與世界接軌的準備,從而給農業和傳統工業帶來巨大損失,造成大批人員失業。由此引發大批墨西哥人移民美國尋求就業。而移民反過來也會加強輸出國與接收國之間的聯系,從而加速全球化的進程。在美墨西哥移民加強了美墨兩國之間的濟聯系、文化交流以及政府合作,進而鞏固了NAFTA的成果。
中國漸進市場化和私有化的改革也進入了深水區,下一步每走一步都是利益的調整。
城鄉二元結構的桎梏
接下來的改革,中國在調整城鄉二元結構方面的挑戰相當尖銳。過去,城鄉二元結構為中國發展經濟提供了最豐富而廉價的勞動資源,但是現在這已經從動力轉變為中國進一步改革發展的桎梏和阻力。
面對這些挑戰,如何解決?現在大家普遍的觀點是擴大內需。但是中國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覺得到目前為止大家并沒有討論清楚。
這些年,中國有將近兩億多農民工加入了工業化浪潮,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非常的貢獻。但是,他們沒有進入,或者沒有充分的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財富分享體系,或者分享很少。所以供給和需求產生一個巨大的缺口,這個內需缺口最主要的就是已經進入工業化的這兩億農民工(這還不包括他們要贍養的人口),沒有進入內需的領域,所以造成了內需的巨大缺口。
中國最大的失衡是城鄉結構的失衡,是城市化比例的失衡。現在全球的城市化比率是50%,中國相關統計數字是45%,但是真實的城市化比率不足28%,與全球平均水平差距相當大。中國有城鎮戶口,享受城鎮戶口福利保障、就業保障相應的人口不足總人口的28%,這才是中國經濟結構最大的失衡。在這樣的失衡下,中國經濟的內需不足是必然的。大家知道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貧富差距,在改革開放以來有了相當發展,因為中國城市本身或者鄉村本身在基尼系數是0.35左右。所以中國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中國經濟失衡的所在最主要的都在城鄉差距上。
面對中國經濟這樣的一些挑戰,解決路徑選擇,我認為是要改變兩億多農民工沒有真正的進入城市,并沒有享有相應的福利保障的狀況。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是積極的,有利于經濟發展的。
因此,今后30年中國面臨最主要的挑戰來自城市化,從現在實際城市化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足28%,在今后三十年上升到實際城市化人口占60%~70%,這是中國面臨真正的難題。
城鄉統籌的主線應該是什么?我覺得不是在農村土地流轉,而是在農民工及其家屬的市民化。
從中長期來看,實現對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今后30年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決農民工的城市化問題。因為這也是中國內需最大的來源。解決農民工的城市化問題。首先解除對農民工的身份歧視,當前的核心工作應該是農民工市民化,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啟動農民工市民化的國家行動計劃,或者國家行動綱要,當然這件事情需要循序漸進,但是必須開始。
中國道路的未來
中國道路的第一個三十年是以經濟體制改革帶動全面改革。那么我認為在新開啟的三十年應該以社會改革帶動全面改革,這是它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完成會進入中國下一個階段,即以政治改革帶動全面改革。
目前階段主要是社會改革帶動全面改革,而其核心除了教育、醫療衛生改革,還應該是農民工的市民化,這會改變中國現在整個經濟發展的路徑,以及改變整個城市的生態。這樣的思路應該要做重大調整,政府要大規模興建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但是不是專門為城市人修建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而是逐漸把農民工納入這一體系,大幅度的降低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標準;大規模啟動農民工的培訓、教育。對于中國而言不缺內需,問題是把內需重要對象排除在外,內需當然就不足了。
一、經濟體驗與文學書寫。作家的經濟狀況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生體驗和他們的文學創作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是與會者關注的一個焦點。王學東(西華大學)以魯迅為中心,認為現代作家以自己生存體驗為基礎,在他們的“經濟意識”中,他們一方面以“中性金錢觀”贏得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又在爭取“經濟權”的劇烈戰斗中,釋放出獨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而正是在圍繞經濟權的搏斗中,不但完成了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而且在開辟現代新人生的過程中,為如何“立人”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間;李金鳳(四川大學)詳細考察了經濟生活的窘境怎樣限制和激發了郭沫若的創作,而郭沫若的文學創作又怎樣反作用于自己的經濟狀況,從而為我們理解現代文學家別樣的人生歷程提供了一個新視角;王玉春(大連理工大學)考察了現代作家開啟的“生之艱”啟蒙現代性敘事與自我生存困境形象建構之間的關聯。而近年來以陳明遠為代表的當代學人對以魯迅為代表的現代作家們,“年可坐得版稅萬金”的知識分子的經濟狀況與生存狀態的細致考察,為我們理解五四文學提供了多重的經濟視角,從而豐富了我們理解五四文學話語的多重歷史邏輯內涵。張武軍(西南大學)以歷史發展和地域空間的變化為縱橫坐標,聚焦于抗戰時期作家群體所感受和體驗到的經濟生活和經濟方式之間較之以前有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了作家的人生體驗和文學創作。研究者不但關注了文化中心地區的經濟狀況和作家創作的多重聯系,而且對邊地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狀況和文學發展的關系也作出了開拓性的發掘。胡昌平(塔里木大學)考察了民國時期不同階段新疆經濟政策的調整和文學生產之間的聯系;卓瑪的(北京師范大學)考察了青海湟源經濟繁榮和湟源新詩學形成之間的互動關系。
二、出版傳媒之下的文化市場與文學生產之間的關系。中國文學之所以能完成現代轉型,和以出版傳媒為基礎的文化市場的形成密不可分。現代出版傳媒徹底改變了文學生產、流通、接受、傳播的方式,使得文學創作作為一種現代職業成為可能。那么通過對文化傳媒市場的考察探討民國時期的經濟運作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就是理解現代文學生產空間的必由之路。王琳(四川師范大學)從圖書出版的角度透析晚清民初公案狹義小說得以興起的生產體制以及作品自身的變遷,進而辨析了晚清民初時期小說創作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李直飛(四川大學)以早期《小說月報》為中心,探討了其影響力中的經濟因素、稿費收入影響下的文人心態的轉型、廣告宣傳與作品傳播;王永祥(四川大學)以“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為中心,考察了文學作品的商品屬性與經典建構之間的關系;湯巧巧(西南民族大學)分析了泰東圖書局與創造社之間小資本與大“創造”之間的博弈,認為民國出版業的民營性質,特別是民間資本對于現代文學的風格多樣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人民幣國際化含義
人民幣國際化指的是人民幣不受國際限制在國際范圍流通,進一步轉變成在國際上獲取廣泛認可的計價、結算以及儲備貨幣的過程。現階段,人民幣國際上流通已經在諸多國家展開,但這還不能完全說明人民幣已經形成了國際化,伴隨人民幣國際流通逐步擴大,相信勢必會促使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真正意義上轉變成世界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含義可概述為以下三方面內容:I.人民幣在國際上流通需要一定程度流通度享有基礎;II.以人民幣計價的主要金融產品轉變成眾多國際金融機構的投資工具,此點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內容,應當逐步對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進行開拓,以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便利。III.在國際貿易中,通過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額應當達到一定的份額。上述三方面標準主要作用于衡量人民幣國際化,且后兩方面相對更為重要。
2.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
2.1分析綜合經濟實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總量年均增長幅度連續多年超過國際平均增長速度。2013年上半年年,全球經濟逐步回暖,新興經濟體下行風險提升,一些國家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退出預期等造成國際金融市場進一步出現不穩定局面,資本流出、貨幣貶值壓力不斷沖擊著新興經濟體。然而,總體上我國經濟發展相對穩定,各項重要經濟指標仍舊處在預期的正常區間范圍[1]。
2.2金融環境推動進程
經歷30多年來國家金融體系逐步轉變的沖擊,我國金融業在國家金融改革、貨幣外匯政策管理以及金融風險控制等相關管理獲取了極為豐富的經驗。我國金融環境獲得了系統充分的改善,改善的內容分別有提升金融監督力度、提升金融體制改革速度、促進國內金融市場良性發展及加快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等。盡管如此,相較于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我國金融經濟、金融市場依舊存在顯著的不足,而該類情形勢必會對我國金融業融資功能、股票市場等快速發展帶來不便,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切忌操之過急。
2.3“匯改”后腳步放緩
2005年7月21日,改革人民幣匯率產生機制體系,我國全面推行基于市場供求,結合一籃子貨幣展開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11年,摩根大通中國資金及證券服務副主席羅麗莎指出,人民幣匯率眼中不再只是美元,而是結合自身對外經濟發展實情,認準多種相關貨幣,附加針對的權重,構成一個貨幣籃子,在結合市場內外金融發展情況,對人民幣匯率展開調節、管理,實現了人民幣匯率在科學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2]。
3.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貨幣競爭屬于現階段各個國家相互經濟競爭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倘若相較于其他貨幣人民幣的替代性不斷提升,這有利于強化對應鑄幣稅利益、轉變各個國家儲備貨幣分配格局,并且會對世界經濟形成深遠的影響。
3.1有利于緩解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
國際貨幣體系屬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產物,它一方面存在相應的先天缺陷,另一方面顯然難以呈現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征,致使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不具備對應一定的話語權。由于美國經濟發展放緩、日本經濟發展長時間不前進、歐元區引發債務危機及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迫在眉睫。現階段國際貨幣體系亟需展開科學有效的革新,然而要使一些既得利益國家積極投身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存在極大的難度,鑒于此,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腳步得以向前邁進一大步。
3.2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多元化
在對現階段國際貨幣體系進行改革過程中,想要實質性地對美元進行制約,回至金本位或者金匯兌本位等,這顯然無法實現,更為合理的手段是借助國際貨幣多元化和國際貨幣相互競爭的外部約束來對美元起到制衡作用。在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中,勢必會引出一系列國際化貨幣幣種的出現,如此可有效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尤其是作用于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期間,中國還能夠與亞洲周邊國家進行不同種類金融貨幣交流,探尋建立區域內匯率維穩體系及區域性貨幣,以為日后亞元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3]。就亞洲及世界經濟發展而言,不僅能夠為中國貿易、投資提供有效便利,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或者以外國家在更大范圍內開展經濟交流;還能夠在人民幣升值或者穩定的前提下,其他國家儲備人民幣是合算的,促進資產保值增值,在美元不斷貶值的背景下,為貨幣儲備提供了又一選擇。
3.3有利于國際結算
人民幣國際化將使得人民幣具備、信用、穩定性、可用性及便捷等特征。人民幣持有者可通過人民幣買入任何中國制造的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商品。現如今,已有諸多國家購買人民幣作為自身外匯儲備,如此說明了人民幣國家化發展成效顯著。簡而言之,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就好比一個消費者在百貨大樓中購物,倘若只有一種商品可供消費者選擇,那么其自然要花費更高昂的成本,倘若出現了多種選擇,市場力量便會為其營造縮減成本的機會。人民幣國際化將為美國、日本等先進經濟體在內的全球貨幣消費者提供又一種選擇。人民幣國際化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機遇。
4.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策略
4.1構建綜合風險管理體系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應當提升對構建綜合風險管理體系重要性認識,并結合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實際情況采取一系列改善規避綜合風險策略,包括:有效利用起匯率避險手段,對現有的外匯予以第一時間結算;使用不同幣種開展各式各樣業務;提升與金融機構合作力度,借助金融機構提供的相關產品與服務,好比外匯期權產品、外匯期貨產品及信息咨詢財務顧問服務等,有效開展好綜合風險規避工作[4]。要對綜合風險管理體系功能屬性展開全方位認識,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及預期回報率,對對應的人民幣國際化規避手段展開選取,注重選取適宜的交易時機,經外匯投資對保值增值提供全力保障。
4.2建設離岸金融市場
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建設,有著不同的優勢及特色。鑒于此,在開展發展規劃期間,同樣應發揮各自優勢,相輔相成,確保有效實現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群。應當進一步依賴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域、體量優勢,使得人民幣產品類型更加豐富,擴展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規模,將倫敦作為中心,將人民幣離岸業務擴展至全面歐洲至全球;突出香港作為最龐大人民幣跨境結算市場的作用,自服務實體經濟角度出發,強化香港與內地及東南亞周邊經貿合作力度;全力推進人民幣在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定價權的成形,顯現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輻射優勢,提升人民幣在東盟區域的使用、交易力度;規范上海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機制,開拓市場規模,推出更多金融產品,基于國內經濟發展,提升對人民幣的定價權,從而轉變成人民幣產品定價中心[5]。
4.3資本項目有序開放
人民幣國際化一步步深化對資本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資本項目逐步放松管制,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鑒于此,要實現資本項目有序開發:I.推進資本項目漸進式開放,在開放期間確保經濟金融秩序穩定,有效適應我國國情及全面國際環境要求,同時防止太過謹慎造成的管制成本升高、效率降低,明確適宜的開放順序、內容,實現人民幣有效跨境流動。II.資本項目開放順序、內容,規范金融市場建設,對發行市場、非居民國內交易進行優先開放,再對流通市場、局面境外交易進行開放,采取穩步推進、靈活調節措施,促進完成以價格調控為中心的資本項目管理目標[6]。
如果讓科學家們選出近十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技術,恐怕也是非通信技術莫屬。簡單說,過去一個大的集團公司開大會,全國各地的人們需要提前通過航空、火車、汽車提前來到開會地點,費時、費力、花費大量的費用,會議很短,而現在一些會議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既簡單,又快捷方便的將會議精神傳達到相關人員。
2通信工程技術在導航監控領域的應用
隨著GPS系統的升級,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清晰可見的地球衛星圖片展現在世人面前,還可以看到逼真的立體畫面,讓人全方位地可了解世界各地的風貌,高山、河流、城市景觀。這些都是通信工程技術應用的結果。隨著我國的北斗導航衛星逐步應用,對中國的各行業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一些GPS、數據接收設備不到位的地區,可通過北斗導航衛星終端設備予以接受,覆蓋全國,為抗震減災,國民經濟方面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3在國家安全方面提供保障
國家在國土監控方面通過衛星技術實施監測周邊形勢的動態;各地公安系統通過城市監控探頭錄像實施監測城市道路交通、治安形勢,隨時隨地地解決出現的問題,減少各種形式的犯罪案件,保證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4在應用經濟領域越來越廣泛,前景廣闊
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通信工程專業將會迎來其發展的廣闊天地。給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通信工程專業優秀人才刻苦攻關,在未來若干年,通信工程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越實用,越快捷。國際大城市人口越多,車輛越多,環境污染越嚴重,給通信工程技術賦予更艱巨的任務和美好前景,將來會有更多時間在家工作,通過視頻、互聯網完成更多工作,減少汽車擁堵、環境污染。
一、對當時日本經濟的思考。
廣場協議前,日本經濟高速發展,GDP總量已達到世界第二。而美國經濟卻面臨著逐年增加的貿易逆差和急劇擴大的財政赤字。為了緩解這種狀況,美國開始對其它主要經濟體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升值本幣,日本首當其沖。
在日元升值后,日本經濟出現了短暫的衰退,但在1986年底就恢復了增長,日本政府卻認為日本經濟將面臨大衰退,在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間,連續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2.
5%,為當時主要國家最低。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進而造成資產價格上漲。低利率一直保持到1990年。但此時,提高利率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卻直接挑破了經濟泡沫。因此造成日本經濟泡沫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決策錯誤。
二、中日經濟對比。
今天中國的經濟會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都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大,都處于經濟轉型時期,都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但中國經濟與日本經濟仍有許多不同之處。第一是經濟體制不同。戰后日本的經濟體制有相互持股制、終身雇傭制等,這些制度已完全不適應當時日本經濟發展。而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已逐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革。這些體制的改革與完善,為防范經濟危機奠定了基礎。第二是國內需求潛力不同。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已進人了后工業化階段,地區、城鄉差距非常小,國內需求已趨于飽和。而目前,我國除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外,中西部、東部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當時日本實行的是浮動匯率制,不易控制資本流入。
目前中國的匯率制度依然是在資本項目存在管制下的匯率制度。如果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出現極端波動,央行干預的可能性會非常大,以保證人民幣匯率的整體穩定。中國目前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人民幣在短期內不能出現大幅度升值,中國可以發揮資本管制的作用,遏制投資因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大量流入。
三、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首先分析人民幣升值的好處。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引進資本密集型產品,加快技術進步,有利于調整產業和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從外向型到內外平衡型的戰略轉型。
其次,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主要現象就是物價上漲,我國目前的通貨膨脹部分原因是由于國際原材料價格上升,從而導致進口企業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企業的進口成本,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產品的價格,減小外貿順差,從而減少基礎貨幣投放,緩解通脹壓力。同時,人民幣升值抬高了外資在中國大陸的購房成本,降低購房需求,有利于房價調控。另外,人民幣升值提高了企業在國外市場投資能力,有利于其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提高中國經濟的知名度與競爭力;加快中國企業國際化步伐。
人民幣升值的挑戰有首先,與日本相同,二者都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度大。2010年3月,中國的對外依存度一度達到60%,而日本在2000年以前最大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才為25.13%(1985年),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出口行業勢必會受到打擊。通過粗略估計,人民幣每升值1個百分點,作為中國出口主力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凈利潤率就將直接下降1個百分點,而這些行業當前的平均利潤率僅僅為3%—5%。如果按照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被低估了41%,那么中國的出口行業將無法生存。其次,人民幣升值后,我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同時可能引發美國國債下跌和熱錢大量進入,推高人民幣計價資產價格,造成經濟過熱。另外,人民幣升值還將增強對人民幣再升值的預期,進而激發短期流動資本的投機沖動,。目前,多種投機機構已進駐香港,尋找中國內地的投機機會。這種“熱錢”大進大出勢必影響中國乃至全球金融秩序的穩定。
四、建議。
根據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一個強勢經濟體必然引發一個強勢貨幣,即帶來匯率升值。事實上,近幾年,我國經濟實力迅速提高,人民幣升值問題已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瓶頸。中國應早做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立足于中國的實際情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近性原則,在合適的時機進行適度的升值。目前,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主要是來自美國。因此,要排除外來因素的干擾,防止本幣過度升值而引爆泡沫經濟,同時要采取各種措施早做預防,消化升值的壓力。 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根據“蒙代爾”理論,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匯率穩定這三個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因此,政府必須在三者之間進行選擇。在政策選擇方面,要維護國內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在廣場協議后馬克升值,德國央行堅決奉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國內產出和物價都比較穩定,而日本試圖利用貨幣政策穩定匯率,最終匯率沒有穩定,卻引起了國內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日德兩國的經驗表明,只要維護好國內物價和產出穩定,匯率浮動并不足以破壞國內經濟。 繼續加強金融管制,實行賬戶開放需要逐步進行,建立起相配套的監管框架及風險約束機制。其中,要特別注意對短期資本流入的監管,以免造成經濟的大幅波動。目前,中國的匯率制度依然是在資本項目存在管制下的匯率制度,這點決定了中國可以遏制因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大量涌入的短期資本。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技術創新,加快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德國在馬克升值后,大力促進競爭力強的產品出口,盡量減少成本因素的影響。從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看,加大自主研發投入,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實現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 加強區域貨幣合作。區域貨幣合作的理論基石是最優貨幣區理論,在此區域內,支付手段或是單一的共同貨幣,或是幾種貨幣,這幾種貨幣之間具有無限的可兌換性,其匯率互相釘住,保持不變;但是區域內的國家與區域以外的國家之間的匯率保持浮動。區域貨幣合作有利于匯率的穩定,減小成員國面臨的外匯風險。中國應積極參與東亞貨幣合作,努力發揮在該區域中的影響作用,提升人民幣的地位,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
[1]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認真研究日本泡沫經濟發生的經濟教訓防范國民經濟出現過度波動。腦庫快參:2007(5)。
[2]王健,黃健。以國際視野調整貨幣政策治理通貨膨脹。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8(5)。
[3]朱博。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利弊分析[J]。今日財富:2008(6)。
[4]崔莉,梁青。日本泡沫經濟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26(9)。
如果說國民經濟是森林,那么企業就是樹木。中國這一片森林在世界占有什么樣的重要度呢?美國研究機構HIS測算:2010年世界制造業總產出達到10萬億美元,而中國占19.8%。略超保持114年之久“世界第一”的美國。從基礎工業來看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0%,2010年粗鋼產量6.26億噸,占世界的44%,超過第二至第二十名的總和;水泥產量18.68億噸,占世界的60%;電解鋁1565萬噸,占世界的24%;精煉銅產量占世界的24%,消費量占世界的50%;煤炭產量32.4億噸,占世界的45%,化纖產量占世界的42.6%;玻璃產量占世界的50%;除了石油和乙烯,中國的基礎工業產能大多名列前茅[1]。同時:外匯儲備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出口世界第一,汽車產銷世界第一。人均國民收入426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這些數據說明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但同時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還能持續保持這樣一些數據嗎?我們人均國民收入還能穩定增加嗎?我們會掉到“中等收入陷阱”里嗎?保持這樣一些產能數據對我們都合適嗎?調整產業結構帶來的問題怎么化解呢?
我們以為:重視技術,依靠技術進步;尊重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法則是國民經濟正常發展的必由之路。
技術工作范圍包括:技術人員、技術措施、技術機構和技術產業。
1.技術人員
我國擁有為數眾多的技術人員隊伍,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隊伍,但往往所處地域分布不均,很多專業學非所用,然而很多單位特別相當一部分民企卻嚴重缺乏技術人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六個重要因素:一是很多技術附加值較低造成企業不愿聘用和培養技術人員。二是有些企業優秀的技術人員的收入與地位不如做行政和黨政的領導干部高,使得技術人才轉行。三是部分高級技術人才因資金支持制度不健全回國創業艱難。四是大批豐富經驗的老專家缺乏發揮才干的平臺。五是企業自己培養的人才因企業的關注不夠而不能有效施展才干和得到繼續培養。六是政策或多或少重視保護產量擴張性企業(可以實現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而不夠重視保護技術進步。如果我們宏觀上早幾年限制量的增加而強調質的提高,即可發揮了技術的作用又可避免產能過剩帶給今天的后果。我國鋼鐵行業2011年粗鋼產能8億噸,產量6.83億噸,形成供過于求的局面,不少企業因缺乏銀行支持難以維持生計,但2012年產能仍將增加至8.7億噸,產量預計7億噸。我國2011年出口鋼材約5000萬噸,占總量的8%,而日本產量1億噸,出口4000萬噸,占總量的40%。我國出口大多是低技術含量的一般建筑行業用鋼,而日本出口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鋼材。
2.技術措施
在一定時期內為改進生產技術和完善生產管理而制定的方案及實施辦法。它的任務是在技術進步前提下,通過更新和改造原有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以及推行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增加產量、增加品種、提高質量、節約原材料和能源,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它是實現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計劃的具體方法和步驟,是實現內涵擴大再生產的重要途徑。可見安排由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組成一個技術機構來實施技術措施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項機構設置制度。但很多企業現在沒有這項設置。例如我國一家大型民企自己生產的高速線材不能用于自己后續的金屬制品,所以自己的金屬制品仍然用落后的復二重軋機滿足原料供應,其核心問題在于沒用有能力的技術人員來實施技術措施,當然就更不懂得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了。又如我國西南某省一民營技改大項目依靠技術專家建成并安全順利投產后,由于舍不得技術機構設置的成本,自認為依葫蘆畫瓢可以正常運行,于是解除了技術專家的合同結果損失慘重。這里面有經營者不懂技術的問題;也有不重視和善待技術人員的問題,他們的技術措施是由不懂技術和不重視技術的人制定的,當然路子越走越窄。再如山西某民營企業,董事長帶病驅車幾千里親自聘請一位技術專家制定技術措施解決了企業技術問題當月就為企業創造上千萬效益。該企業董事長當月按合同支付了這位專家60萬元,這些錢幾乎是他公司全部員工一個月的工資,但他認為非常值得,還專門開慶功大會表彰和感謝這位專家。這家民營企業是當地最大的納稅大戶,但它并不是當地同類最大企業。該企業的成功就在于尊重技術,用對了實施技術措施的技術人才。
所以,以有豐富經驗技術人才為主制定的技術措施是不斷解決產業技術難題和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手段。
3.技術機構
我國現在主要是一些設計院和研究院,而以各學科、行業及細化了的甚至一種工藝或工序為特點的民間技術咨詢機構卻很少見,我國現行政策下尚不利于這些機構的成立及發揮作用。但西方發達國家的許多民間技術咨詢機構都在發揮作用。我國需要認真研究如何幫助扶持這些機構的成長和發展,地方政府應轉變引智比引資更重要的認識,讓有水平的專家創辦這樣的機構,政府投入少量資金能夠推動技術進步,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卻是巨大的。我國現階段科研經費相當一部分是政府管理部門的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政成本,劃撥一些扶持有條件成立的民間技術咨詢機構應該不存在財政難度。政府可以扶持養雞養豬和種菜運菜的產業,同樣可以重視技術機構的生存和發展,要聽他們的意見并且為他們宣傳,宣傳甚至更重要。技術機構有需求就能做大做強。還會形成全社會重視技術人才的好風氣,而且會給國家提供更多發展的技術信息。例如還是說鋼鐵企業,我國大型企業因節能幾乎都將水熄焦改為投資巨大的干熄焦,但德國人正在研究上下齊噴的水熄焦來替資和運行費用很高的干熄焦[2],我國也有很多人士不贊成上干熄焦,但這種建設性意見卻沒有渠道傳入政策制定人的耳朵。干熄焦設備屬高折舊設備,按六年攤算投資,噸焦需投入55元設備費,噸焦產蒸汽410公斤折算電力82KWh,再加運行費用,還必須保留原水熄焦做備用。一算便知投資巨額裝備和增加巨額運行費用換取不對稱的少量節能不值得,因為前者也是靠能源獲取的產品。我們的政策決策部門僅能聽到幾個“御用專家”的聲音,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沒有一套干熄焦裝置而日本已經很普遍[3],所以我們提供這些建議的專家缺乏分析這些裝置的經驗。要支持民間技術機構又好又快發展會使我們國家人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既能給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又能給政府決策提供決策依據。還能分流成千上萬人去競爭一個公務員名額,鼓勵年輕人要做大事,不一定要做大官。
我國雖然制造業達到“世界第一”。但很多“核心”裝備、“關鍵”材料、“高端”技術遠遠沒有達到領先水平。要依靠國家和民間力量提高整個社會鉆研技術、攻難克關就要制定政策支持技術機構健康發展。
4.技術產業
在我國以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服務滿足社會需要的實體除了一些設計院和研究院等技術機構外,遠沒有形成相應國民經濟所需要的完整技術產業,這里主要指:a、已給現有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細化技術機構網絡;b、不隸屬政府部門的提供技術政策研究服務的技術機構;c、不隸屬政府部門的各個科研團體。這些機構應該同隸屬政府的各類機構共同組成技術產業。我國現在各地所稱高新技術產業實際是新的產品生產企業,并不能叫什么什么技術產業。
結 語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正處于“量變到質變”的過度期,過去先進的省份能否繼續先進要看技術,現在還落后的省份是否能追上甚至超過先進的省份也要看技術,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仍舊要看技術。應該認識到我國還是一個技術弱國,技術不強談何經濟強國。以數理化為基礎的現代科學技術史在我國只有一百多年,而歐洲有五百年以上。逐步建立生機勃勃的技術產業,做好專業技術工作是我國國民經濟穩步發展迫切需要的,也是要持之以恒認真做好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制造業超美躍居世界第一 眾石 《中國青年報》2011年12月27日
[2]先進的煉焦技術 周保倉譯 《太鋼譯文》2009年第一期
現在開始申請會不會有不利影響
盡管現在美國經濟不景氣,就業形勢比較緊張,但是如果申請人滿足NIW或EB-1(a)申請的資格,或者雇主愿意支持EB-2或EB-_3類PE剛申請,盡早開始移民申請還是有利的。一旦申請人的I-140申請被批準,他/她就可以永久利用I-140申請獲得了優先日期(PERM申請類別則為PE剛申請的提交日期),這樣就獲得了一個移民名額排期的有利位置。這樣即使在I-140申請批準后而I-485申請未提交前雇主不能再繼續提供職位,外籍者在未來通過其他途徑申請EB-1,EB-2,或EB-3申請時也可以繼續使用早先的I-140批準而帶來的優先日期,使今后等待移民排期時間大大縮短或無需等待。
如何保持H-1B的非移民身份
目前H-1B或其它依賴雇主支持的非移民身份的外籍者,在遇到因失業而導致失去身份時,可以考慮轉換到其它身份的可能。因為所有工作類非移民身份,如H1B,都是以雇傭關系的存繼為前提;一旦失業,就會失去H1b身份。
如果已有工作還沒有申請H-1B,應積極準備在今年四月一日之前遞交H-1B申請。2007年遞交2008年度的H-1B申請時,H-1B名額在收件的第一天用完的情形會不會在今年重演現在無法預測。但是情況不容樂觀,因為去年沒有搶到H-1B名額的外籍員工今年還會再申請,再說今年還有大批外籍學生畢業。因此,當務之急是,提前同雇主商量H-1B申請事宜,得到雇主支持并提前聯系信得過的移民律師,爭取將H-1B申請準時遞交上去。
另外一種選擇,失業外籍員工也可以轉換為F-1身份回到學校。F-1身份要求外籍者在美國的大學、學院、其它學術機構或者語言學校等進行全日制的學習。為了申請F-1簽證,申請人必須已經獲得學校的入學許可,并且已經收到了1-20表格。雖然申請優秀的大學或學院會比較困難,但申請人可以選擇一些合格的社區大學或者語言學校入學。將要失去H-1B身份而選擇F-1等身份進行周轉的申請人,需要盡快的提交身份轉換申請,最好是與最后雇傭日之間沒有或有極少的間隙。從法律上而言,H1B員工一旦終止雇傭關系即失去身份,并沒有任何寬限期。在實踐中,如果間隙不超過兩星期,移民局大多數情況下仍會從寬考慮。
民生“組合拳”全面拉動消費增長
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但是,“消費”這駕馬車長期以來的“短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此,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拳出擊”――在確定的明年5項工作中,有關通過提升民生水平而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隨處可見:
“繼續加大對‘三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節能減排、自主創新、先進裝備制造業、服務業、中小企業、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和救助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減輕居民合理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負擔”;“必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這一系列用在老百姓高度關注的民生領域上的“加大”、“增加”、“支持”、“加快完善”、“切實保障”等詞,令人振奮。
此前,中央已出臺了總額高達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其中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事業等諸多民生方面的投資。
一些專家表示,改善民生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擴大最終消費需求為重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大力促進農村消費,穩定發展住房和汽車消費,著力發展服務和旅游消費。
就業和住房,民生話題的重中之重
就業是在當前金融危機下最大的焦點話題,也是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研究重點。10月份以來,部分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因為生產經營困難導致部分人員失業。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沖擊選一步加深,就業問題將成為我國明年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
農民工更是最脆弱的就業群體。隨著東南沿海部分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嚴重沖擊,農民工返9回流明顯增多。據農業部調查,1O月底沿海發達地區農民工總數比上年減少約6.5%。明年春節后到五六月份期間,農民工就業供求矛盾將更加突出。
大學生就業難度加大更為就業緊張形勢推波助瀾: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預計,到今年底將有100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就業。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不久前則表示,明年大學生畢業人數將達61O萬,大學生就業面臨比以前更加趨緊的形勢。
為此,會議確定,支持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最大限度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空間;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如何使曼多百姓“居有其所”,則是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研究的另一大重點。會議明確提出,要發揮房地產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而在中央此前出臺的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十項措施中,則明確提出將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
當前,全國共有700多萬戶住房困難城鎮家庭。他們收入較低,難以通過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在今年四季度新增1000億元投資中,國家已增加安排了75億元用于廉租住房建設。而在未來兩年中,整個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將達到2800億元。
在加快廉租住房建設的同時,各地也加強了另一類保障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目前,全國新開工的經濟適用住房項目的套數已超過90萬套,預計年底可達120萬套,這是近年來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規模最大的一年。有關專家還表示,降低住房交易環節稅負等利好政策將有可能出臺,百姓“買不起房”問題將得到緩解。
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5項任務中,專門有一項是要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不僅是因為,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是確保物價穩定的基礎性商品,農產品供應不足、引起物價波動將影響居民消費能力,更因為如果農民的“腰包”不鼓,農村消費市場也難以啟動,甚至將會影響對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從而又影響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當前持續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沖擊急劇加深。據農業部監測,9月份以來多數農產品價格由前期持續上漲轉為下行。1O月份全國稻谷、油料、棉花、蔬菜、生豬等31種產品中有30種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跌,11月份又有27種進一步下跌。為此,會議提出要“千方百計確保農業特別是糧食安全不出問題,要把提高農民收入、夯實農業基礎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并用了一系列的“大幅度”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