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6 10:00: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需要。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撥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才能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我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中,在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將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領導,設置機構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來被校領導所重視,校長、校黨支部書記、校領導在各級工作會議上不斷強調愛心教育、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指出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強健體魄、豐富的學識、高尚的情操,還要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做到日常活動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有宣傳、有總結提高。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在工作中努力探索和實踐心育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二、培養師資,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員落實:
學校從普及入手,重點培養骨干,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業化,我校一直鼓勵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培訓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1、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必要保障。可以提高教師教育決策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可以為學校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動態的監測手段,以至于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將心理學的基本常識直接引進課堂,來實現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學校一直在初中各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課已成為我校學生的必修課。根據實踐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選用心理教育教材。每節心理課都要圍繞一個中心,對學生進行情感、意志,及人際交往等方面進行指導,并運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設想法等方法,在老師精心設置的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認識矯正、人格重塑、心理調適等。
3、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學習階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開展專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4、經常性開展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學生面對學習壓力的增大,競爭意義激烈,青春萌動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他們迫切需要心理輔導以擺脫日益嚴重的不良情緒。我校的心理咨詢室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相應開設了個別輔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5、在教師中開展心理教育知識的普及工作,開展心育班會:
我校在教師中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工作,以心理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為重點,不斷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同時提倡關大教師員工學習心理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重視心理工作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要求班主任開展各種形式的班級活動,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6、我們有效利用家長會這個平臺,對家長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并通過共同制定幫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質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利用家長會契機,舉辦家長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教給家長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貼近學生的心理,通過講座還使家長了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差異。
對于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于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系統。
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生理心理發育、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發展為最終目的。根據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1)普及性原則。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于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發展性原則。由于初中生所處于的成長階段,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采取發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于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4)活動性原則。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容。活動的設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展。
(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1)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容。以便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由于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2)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開展個體心理咨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室,讓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里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咨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咨詢經驗,對于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4)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于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團輔中的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咨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5)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放給學生,里面應包括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便于學生及時自我調節。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差異。
對于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于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系統。
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生理心理發育、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發展為最終目的。根據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1)普及性原則。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于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發展性原則。由于初中生所處于的成長階段,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采取發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于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4)活動性原則。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容。活動的設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展。
(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1)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容。以便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由于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2)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開展個體心理咨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室,讓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里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咨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咨詢經驗,對于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4)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于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團輔中的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咨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5)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放給學生,里面應包括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便于學生及時自我調節。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⒈起步階段――咨詢為主,針對部分,問題取向
我校在2000年就已經開始意識到開展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自2000年至2005年五年的時間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階段。此階段工作定位是以心理咨詢為主的問題取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是從事畢業年級的心理咨詢以及每學期請專家為學生和教師做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由于當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校而言是新鮮事物,沒有可以借鑒的工作內容和模式,再加上開展此項工作的教師是兼職且沒有心理學背景,所以不能全身心投入,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初三、高三年級學生身上。所以,此時的心理健康教育既缺乏系統性又缺乏全面性,顯得比較被動。
2.發展階段――活動為主,面向全體,發展取向
針對起步階段的問題,我們調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定位、工作內容與發展方向,2006年至2008年兩年的時間,學校引進有工作經驗的心理學專業教師作為專職心理教師,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計劃,由專人負責制定教育政策。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面向全體學生及家長,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營造濃郁的氛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和技能,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不斷提高。我們的主要工作是:
(1)建立健全心理輔導相關制度,建設并完善心理咨詢室。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為個別輔導提供了溫馨的場所。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教師、家長的教育提供參考意見。
(2)根據學生發展需求開展不同專題的心理講座。針對學生當中存在的學業與升學適應問題、情緒情感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青春期成長問題等進行專題輔導。
(3)高一年級開設心理活動選修課。由專職心理教師上課,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中存在的自我意識、學習潛能、情緒調控、溝通交往、心靈成長等方面的困惑。
(4)針對家庭教育與親子關系中的需求,不定期為家長開設心理講座。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離不開文明、和睦、溫暖的家庭。父母正確的愛會使孩子的生活充滿安全、歡樂和信心,為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舉辦家長心理講座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5)發展學生心理社團,讓學生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2006年10月,我校成立了學生心理社團――心馨社。心馨社的任務是:向廣大學生宣傳和普及心理衛生知識;提高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繁榮校園文化等。
(6)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文化周,促進校園心理文化建設。我校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文化周,文化周安排了家長講座、學生講座、校園廣播、心理保健知識宣傳、“快樂大搜集”、“微笑校園”、觀看心理電影、現場心理測試、校園心理劇大賽、心理壁報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圍,達到了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豐富學生生活和改善學生心理環境的目的。
此階段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質的飛躍,面向多數學生,兼顧學生家長,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營造了濃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學生逐步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但此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德育工作相對分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教學工作相互脫節。心理教師即使可以進入各科課堂,但從能力和資歷上來講,無法為各科教師提供學科心理滲透的指導性建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主線、無重點。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
雖然心理健康教育面對的是學生、教師和家長三個對象,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更多地將精力用于對教師這個群體的關注,這才是治本的方法。因為學生的很多心理問題源于問題教師與問題家長的問題方法,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愉悅離不開教師的科學指導,學生校園生活的幸福離不開教師職業的幸福。
因此,在全體教師當中形成重視心理教育,進而積極參與心理教育的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2008年我校承擔了朝陽區“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教師心理支持方法與途徑的校本實踐研究》工作,本課題由我策劃并主持,我校校長為第一負責人提供物質與行政支持,北京市教科院德育中心的心理專家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持,推動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從申報課題開始即標志著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始步入第三個階段:深入階段――科研導向,以點帶面,凝煉特色。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1.“教師心理工作室”硬件建設研究
“心理咨詢室”更名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設兩個辦公室――“學生心理發展中心”和“教師心理工作室”。
2.教師心理支持內容的構建與實踐
(1)課堂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需求與支持內容的建構與實踐;
(2)班級德育活動實效性中的心理學問題需求與支持內容的建構與實踐;
(3)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維護中的心理學問題需求與支持內容的建構與實踐。包括相關知識的普及(講座內容依我校教師需求來定)和團體體驗活動訓練。其中人際關系“我說你剪”的團體活動,不僅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還幫助班主任將此活動應用于主題班會,提高了班會活動的實效。
(4)組織中的心理學問題需求與支持內容的建構與實踐(比如年級組、教研組、行政組)。
3.校本教師心理支持的制度建設
確保本研究順利進行,我們已成立研究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相關調研及資料的收集與積累,另外,我們還將定期召開專題研討交流會,聘請北京市的專家定期為研究進展進行評價與鑒定,以確保項目順利完成。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來
1.具體研究方案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建設我校“教師心理工作室”。工作室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教師在每次精心設計的專題活動中進行體驗,有所感悟、學有所得,促進心靈的成長。開展教師心理沙龍活動,幫助我校教師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學生學習風格分析及課堂教學設計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例如:討論如何開發“問題學生”的潛能;通過對學生學習風格的分析,設計了如何建立學習心向的教學策略等專題活動。
2.工作目標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建設“教師心理工作室”為主線,以點帶面建設一支以學科教師、班主任和中層干部組成的兼職心理骨干隊伍,從而更科學、更規范、更深入地推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課程改革和教師發展等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回顧這些年我們走過的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由開始針對個別學生到面向全體;從個案咨詢到團體輔導;從單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到滲透到教育教學及教師發展中;從單一的矯治型輔導逐步過渡到集體預防、優化、發展的多元化輔導。學校倡導“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挖掘全體師生心理潛能的心理輔導模式”,以達到形成我校“每位教師都是陽光教師,都能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創造師生幸福的校園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3.我個人的三點體會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游離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之外,而是應該與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德育活動和教師專業發展緊密結合,這樣才能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看待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樣把這個理念灌輸給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應把視角對準問題,而應該關注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和優秀品質。
(3)在“學習”中感受幸福,在“活動”中體驗幸福,在“研究”創造幸福。(稿件編號:091222007)
參考文獻:
[1]黃雪梅.區域研修推進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建設初探[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11.
[2]王宏方. 國際學校心理學現狀與展望[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2(12):22~24.
[3]陳虹,張婷婷.真正幸福論的實踐:積極心理療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1):20~23.
[4]崔景貴.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發展歷程、現狀與前瞻[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23(5):56~60.
人的行為是受思維和理念支配的,心理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也同樣需要具有科學、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因此樹立什么樣的理念,對一所學校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堅守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的確立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都是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確立的。
二、研制獨特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提高心理教育實效的載體
要使新的、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成為現實,發揮其先導的作用,必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尋找相應的載體。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我們逐步形成了適合本校實際的獨特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1.構建心理輔導課內容體系。我校在高一年級堅持開設每周一課時的心理輔導課,內容必須結合本地區、本學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因為每個地區或每所學校的學生除了具有該年齡段共有的心理特征外,還有一些較獨特的心理特點。現在我校心理輔導課的基本內容為:“學會適應新環境”,“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挖掘潛力,學會學習”,“學會調節、控制情緒”,“學會交往”,“應試心理與技巧”,“文理分科指導”等。
2.開展豐富多彩的講座活動。在其他年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設講座。如在初二年級開設“青春的快樂與煩惱”,“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學會經受挫折”等講座;在初三年級開設“成功在于不懈的努力”,“保持考前最佳狀態”等講座;在高二年級開設“克服學習中的高原現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講座;在高三年級開設“應試心理與技巧”,“學業與愛情”,“如何面對壓力”等講座。
3.建立能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課和講座主要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學生的個性問題與特殊問題需要通過個別輔導的方式。為此,我校特設心理輔導室,每天中午和周三、五下午為學生開放。服務形式有:面談、書信輔導、閱覽、心理測驗、心理放松訓練、沙盤治療等等。
4.努力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探索。課堂教育既是師生智慧、知識和信息互流互動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生命的情感潛能互相開發的過程。高效的課堂教學隱含著豐富的人格教育因素,必須注意建立有助學生心理成長的教學環境。①通過指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自我意識即自尊、自立、自強、自信。②通過課堂中理解、尊重、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激活學生思維,發展學生個性,開發學生創造潛能。③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做學生想學、愛學、會學,以形成鍥而不舍的學習習慣。④通過嚴謹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細致、耐心的學習精神。
三、開掘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潛能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的基礎
1.制定教育大綱,提供實踐指導。為了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j教育的系統性和針對性,我們以心理專業老師為主,制定了《班級心育綱要》。綱要依據心理學的理論,根據我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確定了心育內容。這一綱要既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較強的指導性,又是課題組研究的重點內容。課題組全體成員(校級分管領導、年級組長和全體班主任)在明確綱要總精神和細則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各年級的特點,研制了“班級心育活動設計”,各班班主任廣泛開展了主題活動實踐。
2.設計系列主題班會進行專題教育。如主題班會“欣賞我自己”,使學生不僅學會了發現、肯定、欣賞自己的方法,還學會了欣賞和接納同學的方法,并使學生體驗到被同學欣賞的快樂。如主題班會“心靈的溝通”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逆反心理問題,采用孩子與家長書信交流的形式,促進雙方了解溝通,促使孩子感受父母之愛,以感情力量來激勵學生拼搏。又如主題班會“從黑洞中走出――中考復習效率大家談”既開拓了學生復習策略的思路,更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以積極而又冷靜的狀態進入高效復習。
3.開掘社會實踐的心理健康教育潛能。社會實踐活動,如學軍、學農等,往往被看作是增加出來的一項負擔,一種形式,但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它是開展心理教育的有效手段。正如一位同學所說:“軍訓不僅培養了我們的組織紀律性,更磨練了我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學農不僅培養了我們的勞動觀念,更鍛煉了我們的自治能力。”我們還定期組織社會調查活動,同學們自己選擇調查對象,進行采訪、調查、分析,不僅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了與陌生人交往的勇氣,還使學生了解了社會,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
關鍵詞:
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治療
近年來,高校在校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中數量不斷增加,從最早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等問題,發展到現在涉及各個方面:學業、戀愛、人際交往、就業、性等。隨著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日益嚴重,我國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工作重點逐漸從原來的治療性模式向治療性和發展性相結合的模式過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高校的不斷擴招,以校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主的工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有必要建立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11]1號)的文件中指出,高校應有健全的校、院(系)、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各級各部門應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和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二級院系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體作用,積極開展適合本院系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作為具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二級學院,缺少符合學科特點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統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往往效果不明顯,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促進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開展符合學科特點、學生興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目前解決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因此試圖設計一整套適合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進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一、3+3高校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二級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采用發展性與治療性相結合的3+3模式,即預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預防問題的出現;同時對已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危機干預和心理咨詢,并且采用家庭治療模式,為家長提供心理咨詢,轉變家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從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1.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對全體大學生展開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讓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有正確的認識,并且能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自我調節,減少心理問題出現。(1)組織機構。建立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設立專名專職心理輔導員,負責本二級學院的心理健康工作;每班分別設立一名男心理委員、一名女心理委員,負責本班級的心理健康工作。心理輔導員要掌握本二級學院全體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對重點學生要進行跟蹤治療,防止極端事件的發生,同時要配合學校心理健康中心開展各項符合本學院特點的活動,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各班的心理委員要掌握本班級同學的心理健康水平,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如果發現異常立即向心理輔導員匯報,每學期認真填寫班級心理健康記錄本,配合心理輔導員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2)系列講座。大學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通過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的方式,改變大學生不合理的認知,進而消除產生困擾的源頭。通過調查,筆者總結了各個年級的凸顯問題,設計了針對性的系列心理講座主題。通過這些講座,能及時解決大多數學生面臨的問題。例如,大一新生的主要心理問題是對新環境的不適應,開設適應心理教育講座,幫助大學生盡快融入集體生活;大二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是學習上的問題,開設學習心理教育講座,幫助大學生尋找學習動力和技巧;大三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是戀愛與性的問題,開設戀愛心理講座,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愛情、婚姻與性,理性解決因為感情引發的心理困擾;大四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是就業壓力,開設就業技巧及就業心態心理教育講座,幫助大學生積累面試技巧及改變就業認識和壓力。此外,每年面對全院學生開展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和人際關系講座,有針對性地解決高發心理問題。(3)系列活動。設計開展符合時代特點、形式新穎的心理健康宣傳和教育活動,例如趣味運動會、表演心理劇、拍攝心理微電影、主題班會等。通過這些活動,能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學生主動觀察、發現、關心、解決自己及他人出現的心理問題。
2.治療性心理健康教育(1)危機干預體系。在二級學院建立危機干預體系:主管學生工作副書記——心理輔導員——輔導員——心理委員四級干預制度,明確各層級的職責和權力,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立即進行危機干預。(2)心理咨詢。在二級學院開設心理咨詢室,由心理輔導員負責本二級學院的心理咨詢工作,安排具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輔導員擔任咨詢師,這樣能解決由于學校心理健康中心人員不足,學生預約心理咨詢排期過長的問題。(3)對個別家長進行心理咨詢。每個學生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都有家庭的印記,因此,在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時,有必要了解和解決家長的心理問題,從根本上消除學生不良認知的來源,為學生創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二、高校二級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困境
雖然目前高校很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與黨團建設相比,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二級學院在開展心理教育的相關活動時,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及缺少專項經費的支持,很多學生不知道活動的舉辦及舉辦該活動的意義,導致自愿參與的學生很少,無法真正達到覆蓋全體學生。在二級學院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輔導員多數都不是學習心理學專業的,雖然都學習并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后期沒有機會深造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及心理危機干預等相關內容,導致缺少具體實踐經驗,在進行心理咨詢及危機干預時沒有掌握具體的心理學方法,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心理委員對本職務不明確、不重視。由于缺少系統的培訓和管理,多數心理委員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少部分心理委員工作熱情高漲,但是并不了解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收效甚微。
三、解決高校二級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途徑
1.提升二級學院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以“點面結合”的思路開展工作,即治療性和發展性兩手抓,在開展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為學生解決學習、人際關系、戀愛、就業等方面心理問題的同時,注重對全體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了解自身心理特點,幫助廣大學生完善人格,增強適應環境、承受挫折、自我發展的能力,樹立現代心理健康新觀念,逐步建成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朋輩互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配合學校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抓住互聯網的宣傳陣地,通過微博、微信等工具,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加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經費,開展喜聞樂見、效果明顯的活動,提高二級學院師生的認可度和參與度。
2.提高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業務能力從事二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輔導員要經過專業心理咨詢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有充足的能力和精力從事個體咨詢、團體訓練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等工作;學校和二級學院要關注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的成長和健康,定期提供參加相關培訓、學習的機會,定期舉辦案例交流會和心靈休息站,排解負面情緒。
3.強化二級學院學生干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采用朋輩教育理念,發揮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一項關于大學生在心理壓力訴求對象的調查表明,大學生有壓力時選擇將同學和朋友作為傾訴對象的占到了32.2%,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大學生更容易從朋輩群體中接受有價值的觀念,模仿有益行為,同學之間“同住、同吃、知情、關心”能更好地了解對方,因此“讓同學告訴同學”的方式效果突出。從院學生干部、班級干部、心理委員三方面入手,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有效地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參考文獻:
[1]荊玉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二級工作模式的創新與探索[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4
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這表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教育工作來說,健康更為重要。
對于像我校這類非優質生源的初級中學而言,由于缺乏優質生源的帶動作用,不少學生家境困難,家長迫于生計對子女疏于管教,且由于家長往往對學生心理教育存在著片面認識,導致部分學生心理發展不良,存在著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團隊合作意識弱等問題,更有甚者表現出厭學、情緒暴躁、懼怕挫折、自閉等心理問題。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基于此,我們嘗試著在學校探索構建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并開展個案研究。
二、“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的含義
按照近年來小升初的各初級中學學生來源分析,近幾年,我市小升初招生采取的是以下程序:首先是“名校辦民校”的初級中學設置考試招生;其次是第一批電腦排位,將學生分流到公辦的、有特色的學校和省一級以上的中學;再次是第二批電腦排位,將學生分流到普通公辦初中,而到普通公辦初中的第二批電腦排位生還有20%左右較好的學生轉學到第一、第二類型的學校,這里指的“非優質生源”就是經過層層篩選最后留在普通公辦初級中學的學生。我校是一所普通公辦初級中學,生源按此分類就屬“非優質生源”,也即通常所說的C類學校。
三、研究過程及初步成果
(一)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框架
學校在校長室的統籌下,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搭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設施設備,同時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指導。
1.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架構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相關設施設備
學校教導處、政教處根據學校要求,按照《廣東省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試行)》及《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指南(試行)》所規定的要求及目標,結合非優質生源的特點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于起步階段這一實際情況,對三個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了全面的規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課程設置、課時、師資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同時,制定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加大了對心理咨詢室軟硬件的投入,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學校與廣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培訓)中心合作,專門在我校開設心理C證班全員培訓,目前,我校92名專任教師中有85人經過了C證班的培訓,還有4人獲得了B證;同時,政教處還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的主題班會評比、班會課教學設計評比,以賽代培,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師們也紛紛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題研究,學科教師也針對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展開研究。學校努力搭建了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高素質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
(二)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學校在課程上對初中三年進行全面規劃,一是保證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原則上初一、初二0.5節/周;同時,在初一、初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還專門設置“青春期心理衛生”等專題講座或活動。初三不定期開設專題講座,如“初三中考人生規劃指導”“學習方法指導和考前心理調適”等。二是通過各學科教學有機滲透,學校要求各科備組每學期根據學科實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并把教科書中可以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列出來,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每學期提交至少一個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教案。三是在初一、初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校每學期也要安排一定的專題講座或實踐活動。
2.充分利用班會課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
政教處對每周的班會課進行統籌規劃,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時間段擬定相應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題開展活動。例如:初一以“做好小升初的銜接,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為主線;初二以“邁好青春第一步”為主線;初三以“克服困難,向發展目標邁進”為主線,分別有“學會學習篇”“學會交往篇”“學會生活篇”“悅納自我篇”四個專題,下設“駕馭中學的學習”“唱響自信之歌”“感恩教育”“畫出人生彩虹”“心有他人天地寬”“戰勝緊張、笑面人生”等幾十個子標題,這樣既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也為班主任根據學生實際針對性地選擇主題班會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3.積極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政教處、校團委每年5月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活動,例如:2011年開展了“關注成長,呵護心靈”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的評比活動以及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的比賽,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海報展,并定期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讓心理健康的觀念深入到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心里,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每年11月份學校還舉行科技文化藝術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展示個人的特長、才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三)開設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健康網,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根據本校非優質生源的實際需求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需要,2009年5月,我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由校長直接領導,心理專職教師具體負責。隨后學校投入資金購買了智為學校心理管理系統,系統提供了心理測評、心理檔案、心理咨詢、心理預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工作,建立有效的“預防、預警、干預”三預保障機制,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個先進的軟件平臺,依托這一平臺,我校從起始年級開始,逐步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從而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制度化到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適性和個案研究
1.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處于良好狀態,但部分學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1)學習壓力較大,學習適應不良,具體表現有:討厭做作業,怕教師提問,害怕考試,討厭上學以及不適應學校的生活等;(2)人際關系不和諧,部分學生孤獨感較強,人際交往和人際沖突較多,對人際關系更為敏感;(3)情緒自控能力較弱,情緒不穩定,敏感,容易產生極端的情緒。
2.團體心理輔導的狀況分析
我校定期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例如,對學困生,級組及班主任會對他們進行激發學習動機、培養良好情緒的相關輔導;針對初一初二的學生,進行青春期的健康輔導;初三則進行以自信、健康、科學為主題的畢業生心理調節團體輔導,務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3.特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個案研究
學校德育處教師何智鋒和級長施捷驥對特殊學生這一群體的家庭背景與特殊心理的形成作了詳細的調查研究,對特殊生現象的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及個人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據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五)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學校積極參與廣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與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的相關活動,如:2011年4月,我校初一級部分師生參加了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承辦的“雛鷹展翅,成長有我”的廣場咨詢活動。2011年11月19日,初一部分學生家長又參加了“同在藍天下――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走進流花街社區大型心理活動日”活動。另外,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老同志也十分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參與學校的相關活動,例如:黃永波老校長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要對新生進行校史教育和“小升初心理調適”的專題講座,同時也為家長進行“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升學問題”的專題教育,為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校和生活打下基礎。學校積極通過家長會、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個別交流、邀請家長參與活動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
近幾年,由于學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絕大多數學生在校都能開心地學習、生活,能正確面對各種問題,近年學校非正常輟學率、違法犯罪率等均為零,學校的校風和學風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好評。
四、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進的方向
在我校這樣的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雖然構建起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本校只有一名專職心理教師,而且,由于編制等方面的限制,還要承擔思品學科的教學任務,真正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難以保證,面對全體學生的工作難以大規模展開。而其他具有心理B、C證的教師同樣要承擔各自學科的教學任務,能投入到專門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相對較少,多數時間是通過學科教育滲透,這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我校這一類的非優質生源學校,特殊生數量較多的情況下,更顯得教師力量的薄弱。所以,建議上級教育部門在此類學校應多設置1~2個專職心理教師的編制,給予心理教師應有的地位。
2.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亟待解決
與優質生源學校相比,非優質生源學校的家長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家長對學生的教育簡單粗暴,放任自流,對孩子缺乏關心、教育和心靈上的溝通。在這方面,學校已經做了大量工作,接下來,還要繼續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互相反饋學生心理狀況,在最大程度上預防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防患于未然。
3.繼續探討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利用好沙盤游戲,做好學生的個體和團體輔導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4.認真開展各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活動。
5.做好家長輔導學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7.爭取獲得綿竹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稱號。
三、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計劃
(一)心理健康教育具體途徑:
1、學生板塊
(1)課程設置:班級心理健康活動課(每周一次),參考課題
一年級:1、我是小學生——學生角色意識培養
2、集體生活真快樂——學校環境、學校生活的適應
二年級: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意識培養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年級:1、與好習慣交朋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2、定好學習時間表
四年級:1、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禮儀技巧
2、學會合作
3、學會感恩
4、讓自己更快樂——情緒調節
五年級:1、我的注意我做主——注意力培養
2、我是最棒的——自信心培養
3、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4、親吻考試焦慮——考試技巧培養
六年級:
1、我也曾失敗過——應對挫折能力培養
2、什么是競爭
3、如何與他人溝通
4、爸爸媽媽和我
(2)心理講座
a、打開心靈的快樂頻道
b、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教師板塊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
(2)對教師進行情緒與壓力團體培訓,遵循教師自愿報名參加原則,情緒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五周;壓力團體培訓每周一次,持續六周,在學校團體輔導室進行。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活動,教師互相觀摩學習。
(3)咨詢室面向教師開放,讓每位教師在其中得到身心放松。
3、家長板塊
通過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親子教育方法
(二)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
1、進一步將咨詢室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如室內布置,心理咨詢室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等等。
(三)建立并整理好學生心理檔案,完善學生心理檔案制度
1、建立心理檔案制度,擬訂心理檔案守則和借閱規定。配合心靈守望計劃,做好學生的心理測試。。
一、總體思路
20xx-20xx學年地質20xx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關愛學生,引導學生,服務學生,成就學生”為工作方針,以健康教育為主線,以提高整體心理素質為目的,以培養心理健康大學生為目標,以活動為載體,以管理為手段,以服務為基礎,不斷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升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二、建立常規工作模式,多方位落實工作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配合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對每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一次普查。
2.建立“特殊心理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向同學了解情況,做好“特殊心理學生”的摸底工作。特別是性格孤僻學生、網絡成癮、抑郁的學生的登記建檔工作。有針對性對這些學生加以關注,加強這些學生的疏導,給他們提供支持系統,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情趣。
3.積極配合心理咨詢中心做好各項調查,如單親離異家庭學生、特殊情況學生的調查,建立危機事件預警和上報工作。
4.鼓勵學生選修《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等公共選修課。加強對自我認知的了解。
三、開展常規輔導工作
1. 做好個別輔導。個別輔導始終是心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準時開放心理咨詢室,按時值班,做好來訪學生的接待、咨詢以及心理咨詢記錄和個案分析。
2.小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對于問題類似,情況相通的大量個案,可分批在咨詢室開展小團體心理輔導,使心育工作更高效更廣泛。如人際困惑團體輔導、學業困惑團體輔導等。
3、開展心理咨詢接待,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并指導學生社團開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宣傳活動等常規業務。
4、建立深度輔導和心理委員輔導相結合為輔導模式,以寢室信息員、班級心理委員以及深度輔導員為信息鏈做好日常工作。
3、組織好所帶班級心理委員、寢室信息員參加校、院兩級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
四、心理健康月具體工作安排
1.11-12月組織具有網絡成癮傾向學生召開網絡成癮的危害座談會。
2.12月份組織開展考試周壓力示范教育活動。
3.4月計劃邀請校外心理專家開展大學生戀愛觀講座,以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4.5月組織心理委員和部分同學開展如何識別抑郁癥。
5.組織部分班級及學生參與校“5.25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市、縣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中學教育的特點和中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加強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根據來訪者的具體問題進行鑒別歸類,根據問題的類別,再確定具體咨詢目標。
2、建立全校學生的心理檔案,做好心理測評工作。
3、利用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講義等宣傳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4、做好學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正確處理在身心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5、組織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6、通過家委會、家長會組織學習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地提高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3
一、工作目標:
1、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2、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3、建設心理咨詢室,力求使之成為合格的學校心理咨詢中心。
二、內容與途徑: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目前我校已有心理咨詢員2名,4名正參加培訓,并有15位具備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及25位參加培訓的老師,本學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將進一步得到擴大。心理咨詢室將會以沙龍、個案討論、教研活動等形式對教師進行進一步培訓。心理教育吳揚的工作范圍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擔全校各年級學生講座,王天文負責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擔全校各年級家長和教師的心理講座。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開設高一心理課、各年級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在高二高三年級開設校本課程,全校開設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個別咨詢與輔導。繼續開放心理咨詢室進行個別輔導,教師和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的有效途徑。對于極個別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識別并轉介到上一級心理健康教育部門。
(3)在班級設置心理班委,搭起學校心理咨詢室和同學之間的橋梁。
(4)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配合學校德育工作,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等途徑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本次心理健康宣傳周的主要活動有學生和家長的專題講座、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原創作品征集活動、心理健康宣傳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傳咨詢日及心理影片展播,旨在營造全校心理健康氛圍,加強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此次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的參與性高,取得了預期的成效。
一、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紀實
11月22日在升旗儀式上,學校心理教師秦艷霄的講話拉開了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的帷幕。同日下午,初一、初三年級各班舉行心理主題班會。初一年級班會主題是“初中生活,我準備好了”,初三年級班會主題是“心新向榮”。本次初一、初三的主題班會均由各班的心理委員主持,班級氣氛熱烈,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踴躍,有效解決了心理困惑。
11月23日下午,心理教師尚玉寧為全校學生做了有關感恩和如何調整考試心態的心理健康教育電視講座。列舉事例引導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學會體諒、理解父母;同時介紹了考試的目的,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考試,學習查找知識的薄弱環節,利用考試進行總結和反思。本次講座對廣大學生聯系自身實際調適自我起到了一定的排憂、解惑的作用。
11月24日下午,全校學生觀看了電影《叫我第一名》。它講述了一個患有妥瑞氏癥的人,憑借著對人生的樂觀心態與追求夢想的執著,如愿成為人們眼里妥瑞癥患者不可能從事的職業——教師的故事。此次電影展播,幫助學生們學會了從容地正視、接納自己的缺點,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從而激發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增強了追求夢想、堅持到底的信念。
11月25日是本次心理宣傳周的“心理咨詢日”,我校邀請到陜西省學校心理學會多位專家為全校學生提供權威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學生們積極、踴躍地參與心理測試和咨詢,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了自己,強化了心理健康意識,增強了心理調節能力。
11月25日下午,達博教育向我校愛心捐贈心理實驗器材。捐贈儀式由宋晉安副校長主持,達博教育及我校多位領導出席了捐贈儀式。宋晉安副校長表示我校會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讓更多的學生受益,來回報社會的厚愛。
11月26日下午,我校邀請陜西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咨詢師、中國兒童基金會委員劉月娥老師,給學校初二、初三年級部分家長做了題為《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講座。劉老師采用體驗式的方式,使家長在活動中感受不良的親子溝通方式造成的負面影響,在笑聲中反思、收益,改變與孩子溝通的心態和方法。
本周全校學生參與心理原創作品征集活動,作品類型包括心理格言、心理漫畫、心理健康教育徽標、心理情景劇劇本等。作品要求主題鮮明,積極向上,具有科學性和創意性。學生們踴躍報名參加,經評委組決定,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這項活動充分展示了我校學生的創作才能和個人風采,起到了引導學生關注心理健康,體會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展板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在心理教師秦艷霄的指導下,初二年級各班心靈導師(心理委員)聯合制作心理健康宣傳展板,展板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戰勝恐懼、告別孤獨、微笑每一天、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和師生關系等主題。展板內容豐富,與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很有教育意義。
二、本次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特色
1.領導重視。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此次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向全校發出通知,要求全體師生全力配合開展工作,保證了活動順利、有序地進行。校園網站也就本周活動進行了相關系列報道。
2.普及性高、參與面廣。本次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形式多樣,包括學生講座、心理主題班會、心理原創作品征集、心理健康宣傳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傳咨詢日、心理影片展播。每天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向全體學生普及、傳播心理健康知識,而學生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需要選擇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從而達到全員參與、全員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針對性強。對于家庭教育講座,我校選擇了初二、初三年級部分家長參與此活動。11月初我校心理教師對家長進行親子關系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并向每位家長發放調查結果和建議,同時家長給予學校反饋。本次參與講座的初二年級的家長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親子關系需調整的那部分人;初三年級各班由班主任在了解班級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每班選擇5名需要調整親子關系的家長參加講座。此次活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選擇需要幫助的家長參加家庭教育講座,可以指導他們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能。
4.充分發揮心理委員的作用。我校各年級各班設置了心理委員兩名,心理教師定期召開培訓會和座談會對心理委員進行培訓,包括專業心理知識的講解和助人自助技能的指導。旨在由心理委員觀察并及時報告同學中存在的異常心理現象,并通過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和同學、朋友間的心理輔導,化解他們的人際矛盾,解除心理困擾,營造積極健康的班級氛圍。培訓會上,心理教師就如何制作心理展板、如何支持召開好心理主題班會等對心理委員進行相關培訓。在本次活動周中,心理委員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主動、積極地開展工作。他們在各項活動中都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周圍同學積極踴躍參與活動,協助學校更加有效、全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邀請校外心理專家。邀請校外心理專家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專業服務,是本次心理活動周的特色之一。周四的“心理咨詢日”,我校邀請到陜西省學校心理學會專家孫愛娟、司曉東、嚴靜和稽亞萍老師為全校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和現場咨詢。周五的家庭教育講座我校邀請到陜西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咨詢師、中國兒童基金會委員劉月娥老師,給學校初二、初三年級部分家長做題為《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講座。
三、心理健康宣傳周效果
1.營造了良好校園氛圍。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識,形成了人人重視心理健康、關注心靈成長的良好氛圍,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消除了對某些心理學知識的誤讀。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展板由每班心理委員負責,聯合宣傳委員及其他學生,結合學生們對心理知識的需求,在經過調查、整理資料、設計展板版式后制作,如:《我愛我自己》通過“心中的瓶子”“WE THINK”“量一量你有多少水”“如何愛你自己”和“愛自己愛別人”五個板塊闡述“學會自愛”這一主題,其中針對“愛自己”和“自私”兩個概念的不同進行了明確的解釋,消除了大部分學生對“愛自己”認識的偏見。
現場心理咨詢也使更多的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對于發展、成長的重要性,關注心理健康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有心理困惑可以求助心理老師。糾正了一些對心理學認識的誤區,消除了一些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取得一定的效果。
3.增強了學生心理自助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對于心理健康的認識有所提高,逐漸開始接受心理咨詢服務。活動結束后主動求助心理老師解決心理困惑的學生人數逐步增多。這些表示學生希望在心理咨詢后提高自身心理自助的能力,這也反映出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逐漸深化。
4.提高了家長親子溝通的能力。我校精心挑選200余名需要幫助的家長,針對他們在親子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并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召開家庭教育講座。講座后,專家和心理教師一起為家長做了現場咨詢,解答家長們提出的各種困惑。家長們表示:講座很實用,既使自身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又學到了和孩子溝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