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2 10:08: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地質學課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學生入校后先進行3周的軍訓,然后就接觸到“地質學基礎”這門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如下情況:對課程學習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課程的內容多,學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許多知識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響,學生會有些迷茫,學習積極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會導致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影響課程教學和學習效果,甚至造成退學。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加強交流引導。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和好奇,對未來充滿憧憬和迷茫。不少學生被動地選擇了現在的專業,缺乏對專業的了解和興趣,甚至還帶有一絲失落和專業情緒。這時他們需要的是真誠的交流和正確的引導,需要被“領進門”。在交流過程中,他們可以逐漸認識到地理科學專業的內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將來可以做什么,然后確立個人的奮斗目標,并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活。師生見面交流會是較為有效且可行的引導方式。課程學習之初召開以專業為單位的師生見面交流會,首先向學生總體介紹本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安排、往屆學生的學習和就業等情況,然后詳細介紹專業課程及授課教師,最后學生與教師交流互動。通過見面會,可以讓學生認識地理科學專業,確立奮斗目標,明白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意義,了解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更好地學習。另外,“地質學基礎”課程講授時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理解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質學與地貌學、水文學、中國地理、土壤學、生物地理學、地球化學等后繼學習內容之間的緊密聯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選授課內容
國家對大學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礎”。在進行“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時,應根據地理科學專業特點和學習目的,從地質學課程豐富的內容中精選出主要內容,并著重加強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學,把握主次,突出重點,讓學生學習起來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展歷史和演化規律,因此筆者認為在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應以礦物、巖石、構造運動、地史為主要授課內容,拓展開來即礦物、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板塊構造、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年代、地殼歷史研究方法、地殼演化簡史(表1)。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的實際情況實踐了這一授課內容,表現為授課條理清晰,學生容易掌握這門課程的框架和主要內容,效果較好。目前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課堂教學選用了宋春青等編寫的《地質學基礎》作為教材[3]。該書特點是內容較為翔實,閱讀材料較多,但學生學習時也抱怨閱讀量大,抓不住重點,定價太高。考慮到授課內容順序安排、編者的個人偏好、地質學的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因素,筆者向學生介紹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薦了夏邦棟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以及陶曉風和超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作為參考教材,推薦了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的《地質學原理》中譯本以及許靖華編著的圖書等作為補充,推薦了國內著名的地學期刊編輯部的網站,如《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巖石學報》、《地質論評》、《第四紀研究》等作為學習的延伸。
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進度表是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和進度的一種表格,它的填寫對于教學有一定意義。筆者主張將教學進度表電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師填寫好后,通過網絡發送給相關人員審核、打印并集中簽字蓋章。這樣填寫方便,更改容易,省時省力。雖然已經確定了授課的主要內容,也安排了教學進度,但在課程講授過程中還會出現重點不突出,過于注重細枝末節的問題。作為年輕教師,精力充沛,責任感強,有實踐“傳道、授業、解惑”的強烈沖動,試圖將自己所學對學生傾囊相授,知識面擴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經驗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該講多少講多深,出現本該多花時間講的沒有講透講明白,而應該少講的卻講多了。這可能造成學生對重難點的把握和知識點理解的困難,并導致自己面對的是一雙雙迷茫的眼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旁聽了多位教師的課程講授,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揣摩、體會、總結和積累,獲得一套較為有效的方法,教學效果大為改觀。筆者講課中按照預先的方案開展,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適時調整,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發揮。在講授過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傳達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體是一項圖、文、聲、像結合的信息傳遞技術,是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體對于地質學課程教學的優勢在于[6]:圖片、動畫和錄像等使枯燥的地質現象更加生動、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學生對復雜地質現象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減少教師在課堂上板書和畫圖的時間,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氣狀況,減少了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鑒于此,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也采用了多媒體手段,將之前靠板書無法展示的大量圖片、影像內容生動呈現在學生眼前。
目前許多課程的教學采用了多媒體手段,但部分教師或過于迷信多媒體,或產生了惰性,或缺乏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和技巧。筆者認為:多媒體在形象展示圖片動畫的同時,主要起到提綱或展示主要授課內容的作用,幻燈片上不適宜出現大篇幅的文字;授課不是讀幻燈片的過程,而是教師將幻燈片上展示的主要內容通過通俗形象的語言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使其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不是授課的唯一手段,授課時除了用幻燈片展示圖片和其他內容外,可靈活利用黑板邊講邊畫來講授一些基本原理,還可利用實物,如典型的標本教學;課堂授課與作學術報告面對的對象不同,講授方式也應有區別[4],不宜快速翻動幻燈片,要對許多重要內容強調和重復,慢下速度來讓學生記筆記;可以讓學生拷貝多媒體課件,便于學生學習。在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教材依賴性強,一旦教師授課內容安排與教材不符,就覺得不正常,很不適應。這時要和學生溝通,改變他們對教材的看法,讓學生不迷信書本,教材只是一本參考書,并告訴學生將怎樣安排課程內容的學習。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標之一,即所謂的“授之以漁”,畢竟大學四年不是其學習階段的全部和終結,而僅僅是學習的開始。筆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認真做到預習、聽講和筆記、復習、作業這四個步驟,然后根據個人情況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章,觀看相關影視資料來開闊視野;要求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礎;鼓勵學生盡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方法;通過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地質實例,讓學生領會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系,讓學生朝著能力培養和學以致用方向努力。鑒于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將來有學生從事中小學教育,筆者通過簡單的例子說明很多問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中小學教師應引導孩子們思想火花的迸發,以此讓學生領會更為合適的教育理念。#p#分頁標題#e#
重視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5-0257-02
0引言
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的重要分支學科,是石油地質學研究的重要支柱,是評價油氣遠景不可缺少的依據。構造地質學主要研究由內力地質作用所形成的褶皺、斷層、節理等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態、產狀、規模、形成條件、成因機制、分布規律和演化歷史。該學科主要針對高等院校地質學專業和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學生而開設的。它對于培養優秀的地質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目前我校構造地質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和建議,試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樹立學校品牌乃至對行業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構造地質學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通過對我校近幾年的構造地質學教學情況的分析,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1 學生對課程性質認識不清對于初入象牙塔的大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對初高中均有接觸的英語、數學、物理等基礎課程接受的比較自然,而對專業課比較陌生,對自己將要從事專業的認識也十分模糊。構造地質學是我校資源勘查工程的專業基礎課,本學科是構造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介紹構造地質學領域的最基本知識、思維方式和操作技能。它不同于公共基礎課,對于初學者來說接受和理解都比較難,不知道學這些有什么用、怎么應用。致使學生在學習上的盲目性和缺乏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從而影響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
1.2 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高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引導學生能動地進行認識活動、循序漸進地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教師的教學過程在培養高質量人才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校構造地質學教學團隊中的青年教師普遍學歷層次高,但大都在本科為非師范專業畢業,而且從事教學時間短,他們對于教學設計的工作還不夠熟悉,缺乏實際工作能力。而對高校教師而言,教學設計特別是課堂的教學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它直接影響大學生素質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
1.3 書本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構造地質學的教學不同于英語、數學等基礎課程,構造地質學是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它是由理論課、實驗課及野外實踐三個環節構成,描述性的內容較多,而計算公式和復雜的推理較少。我校在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安排中沒有合理的分配這三個環節的教學時間,使得理論課與野外考查課間隔時間太長,不能將學習的理論知識及時有效地在實際的實踐中得到應用,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影響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1.4 學校選擇的教材較單一教材建設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選擇一本好的教材是實現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與內容的根本,也是學內容與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由戴俊生老師主編的《構造地質學及大地構造》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要是針對地質學專業和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本科教學而編寫的。該書本著加強基礎、培養能力、追蹤學科前沿和突出石油特色的原則,系統地介紹了巖層產狀、應力、褶皺、節理、斷層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將基本地質理論與實踐作為重點,有輕有重、層次分明、突出重點、強調特點,較好地保證了地質類專業的教學效果。我校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及資源勘查技術等其他地質相關專業均采用該教材,但該教材在構造地質學分析與研究方法教學方面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因而對于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2提高構造地質學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目前,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在學生、老師和學校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問題,致使構造地質學的教學質量沒有得到顯著提高。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結合多年來科研和教學經驗,本人提出一些看法和改革建議:
2.1 介紹專業應用領域和前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避免學生盲目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生入學時或專業課開課前,盡量抽出一部分時間大致介紹一下專業的概況和本課程的應用領域和前景。可以邀請一些油田工作人員和專業課老師為學生舉辦一些介紹相關的專業背景知識的講座,也可以從國際和國內能源發展狀況來說明石油工業的重要性。石油作為一種戰略物資,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其實質就是對石油能源的爭奪。我國現在也高度重視石油工業的發展,把石油作為重要戰略物資,放在優先發展地位。介紹我們所從事的地質勘探專業是石油工業的龍頭專業,事關石油工業的突破和發展,這就更依靠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努力和拼搏。通過講解,培養學生的專業理想,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增強學生對所從事專業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同時介紹一些學習專業課的方法,特別是對于構造地質學這種專業基礎課,它不同于公共基礎課,需要學生改變學習思維和方法。
2.2 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教學過程,即指教學活動的展開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借助一定的教學條件,指導學生主要通過認識教學內容從而認識客觀世界,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自身的過程。對于年輕教師而言,通過組織培訓交流來積累經驗,還可以通過專家組的聽課評審來不斷提高實際的工作能力。
教學過程作為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認識的過程,要明確教什么、怎么教,并避免灌輸式的教學,提倡參與式的教學,引起學生的求知欲;要避免結論型的過多而問題型的甚少;要避免教學設計過細,教學“彈性區間”較少。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學生過多的參與進來,變學生的適應性發展為創造性發展,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免去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能更多的開發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智力。
總之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能力也關系到培養人才的質量。因此,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有助于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顯著提高。
2.3 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構造地質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除了良好的理論教學之外,構造地質學野外實習教學也是重要且必須得教學環節。學生通過老師的課堂講授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但學生在對于構造地質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時,普遍覺得枯燥、難懂、難記,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術語更是束手無策。基于這種情況,我校在進行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安排時,加大實驗教學和野外考察的課時。為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地質思維,實驗課要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盡量獨立完成實驗,教師僅就基本原理和要點進行講解和輔導,鍛煉學生的地質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在做好實驗課的同時還要強化野外實習,雖然通過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的學習,學生對地質構造現象有一定的概念,但對相應的構造地質學內容了解還是比較少,不全面且抽象,加上實際地質構造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學生不能將課堂學習的內容和實際構造現象完全融會貫通。所以野外實習對于構造地質學的教學來說是必要的教學環節。同時應合理安排理論課、實驗課和野外實習的的教學日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做到理論與實際融會貫通,使抽象的概念描述轉變成具體的地質現象。
2.4 合理選擇教材,相輔相成合適的教材是一門課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我校本科生培養階段所用的教材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教學是可以滿足要求的。但是對于分析和研究構造地質學、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目的還有所欠缺。因此,從全面提高構造地質學的教學質量的角度出發,還應在教材選擇方面有所改革。
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對其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特別是對于一些轉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沒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學習構造地質學會很吃力,所以對于這種情況的學生要積極引導,指導他們在課余時間主動自學,并與本專業學生多多交流。同時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要有所側重,既要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還要防止有所遺漏。總之,應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材,為提高構造地質學的教學質量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3總結
專業課教學是大學教育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甚至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無論從學校、教師還是學生的角度,都要高度重視。要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教學現狀,不斷進行探索、改革,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俊生.構造地質學及大地構造.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11.
[2]薛平.地質類本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中國地質教育,1997(01).
[3]滕玉洪,李世安,王岫巖,伊三泉.關于普通地質教學改革的探討,中國地質教育,1994(01).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18-0172-02
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主要研究地下水在與巖石圈、地幔、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其水量與水質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以及對各個圈層產生的影響,從而服務于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1]以河南理工大學為例,水文地質學是該校地質工程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基礎課,同時也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等專業的重要基礎課,是一門比較系統、基礎理論性很強的地質學課程。
河南理工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以下簡稱“地科”專業)主要學習地球科學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培養具有扎實的地學理論基礎,掌握地學信息獲取與處理、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地學軟件開發,能從事國土資源數字化、遙感及地球信息識別、處理與分析的高級專門人才。筆者去年負責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09級學生的“水文地質學”這門課的教學工作。“水文地質學”是該專業的專業限選課,2009級兩個班共54名學生,其中48名學生選擇此課。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水文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對于以后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因此,作為任課教師,搞好非地質專業“水文地質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一、非地質專業“水文地質學基礎”授課現狀分析
以河南理工大學為例,目前,在地科專業、勘查技術與工程等和地質學科相關的非地質專業中,水文地質學作為專業限選課,有逐漸被萎縮和淡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一是同為地質相關專業,課程性質由必修變為限選,二是野外實踐教學環節減少或取消,三是學時數減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訂專業教學大綱時,討論不充分,另外學校資金投入不夠。地質學科實踐性較強,野外實踐花費較高,對于學院而言,實習經費主要花在地質專業的相關課程的實習上,而非地質專業的一些地質基礎課程就處于尷尬的境地。
二、非地質專業“水文地質學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學時較少。對于非地質專業學生學習水文地質學課程,由于缺少相關基礎知識,必須拿出較多的時間學習水文地質基礎知識,因而學時數需求較大。比如,中國地質大學的“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50學時,包括實習和實驗10個學時,同濟大學的“水文地質學實驗”13學時,而我校地科專業開設此門課程只有32學時,并無實驗和實習課。“水文地質學基礎”中基礎知識較多、概念繁雜,在有限的學時內學好這門基礎課難度較大。二是野外實習與理論學習時間安排有矛盾。地科專業在大一下學期有嵩山地質認識實習,其中一條線路是水文地質實習,而地科專業開設這門課在大四上學期。學生在沒有學這門課時就去現場實習,導致老師講得很多,學生由于沒有基礎,聽得也很茫然。三是教學內容的學時分配上存在問題。在編寫教學大綱時,是根據總的教學目標先將學時確定下來,然后根據學時來編寫教學大綱,這就造成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時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三、教學探索
筆者在“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基礎上,針對地科專業,在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上進行探討,僅供借鑒。
(一)授課內容的選擇
1.授課內容重點突出
筆者在授課時參考的教材為《水文地質學基礎》(王大純編)和《水文地質學基礎》(第六版,張人權等編)。由于學時的關系,教師不可能采取全篇精講的方式來教課,只能有所側重的教授并使學生掌握水文地質學的一些概念,如巖石的水理性質、地下水的賦存等,地下水運動的基本規律、地下水補給與排泄進行重點講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地下水與環境等方面的內容比較簡單,通俗易懂,讓學生自學即可。
2.補充內容,擴展學生知識面
鑒于地科專業是地質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專業,河南理工大學又為煤炭主體專業為主的高校,多數學生畢業后去煤礦企業就業,所以筆者在授課時加入了煤礦水害防治信息化、相關研究生優秀碩士論文、課題科研報告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情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習此門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增加實驗環節
另外,在授課中安排4~6個學時做水文地質學實驗,測定巖石的水理性質,如持水度、給水度、孔隙度、容水度等,理解地下水賦存和運移參數及相互關系;測定滲透系數,理解達西定律的物理意義。在實驗中,避免“教師說得多,學生做得少”的局面,讓學生先回顧相關概念和知識,然后按照實驗步驟來做實驗,引導學生發現一般規律,提出問題,而后老師解答問題。通過做實驗,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能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相關知識。
(二)授課方式的多樣化
1.“討論式”教學法的應用
在上每一節課之前,先提出幾個和本節課有關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可以集體討論,如果學生都明白,就稍微一點就過;如果學生想不到,就給予適當的引導,最后講原理和方法,讓學生徹底明白。引導學生將知識和實例結合起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如在講地下水化學成分形成作用時,可以從灰巖地區泉口出現鈣化的原因,提出為什么油田儲層地下水中H2S、NH4+濃度較高,而SO42-,NO3-含量很低等問題;在講地下水與環境的內容時,提出水質引起的氟斑牙、水垢、地面沉降等問題。
2.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現在高校課程都采取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傳遞的信息量大,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圖文并茂,可以彌補有限的學時滿足不了教學任務的情況。但同時應該注意,利用多媒體教學,授課速度容易加快,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消化吸收,要避免“念屏”現象。[2]多媒體不能完全替代課堂板書,課堂教學中應該板書與多媒體結合使用。比如在講“流網繪制”這一節時,在多媒體上可以列出繪制流網的具體步驟和流網成圖,但是如何畫流網必須要現場板書演示,教會學生如何根據邊界條件確定等水頭線或流線,然后根據流線和等水頭線正交規則,得到正交網格即流網圖。如果只給出步驟和流網成圖,學生對流網的繪制還是一頭霧水。
3.角色互換法的使用
角色互換即為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3~5人,在每次課下課時,給某一小組布置任務(可以是即將上課的內容,也可以是針對某種現象進行解釋等),下次課上課前抽出10~20分鐘讓他們對任務進行講解(小組選出代表講解,其他人輔助解答),之后老師和其他學生都可以進行點評或討論。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動力多去查閱資料,多思考,真正達到師生互動,避免一貫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
4.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在課堂上主要是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講解,要結合現場實踐,注重對學生感性認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學校處于以煤炭為主要工業的焦作的優勢,帶學生深入礦區,了解礦區水資源的概況、區域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了解地下水的補徑排的關系,感性認識煤炭開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巖溶塌陷等環境地質問題,結合“專門水文地質學”和“地下水動力學”等課程的學習,探討煤礦突水的防治方法,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結語
水文地質學基礎是“地科”專業比較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豐富,概念較多,理論性較強,教學難度較大。非地質專業在水文地質課程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專業對地質知識的需求選擇授課內容[3],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授課方式的多樣化,讓學生參與教學中來,達到師生互動,最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 注 釋 ]
一、掌握課程的基本結構,認識教學要求
《構造地質學》的課程內容按照教學性質分為3種類型:(1)認知型:即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認識和了解。包括沉積巖層的原生構造、巖層的產狀、地層接觸關系、地質構造分析的力學基礎、褶皺、斷層、節理等;(2)技能型:即對基本地質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包括讀地質圖、繪制剖面圖、利用赤平投影處理各種地質數據、繪制等值線圖等。(3)推理和分析型:即利用基本理論和技能對某一具體地區的構造演化與發展做出合理判斷,如利用節理資料恢復區域古構造應力場、根據構造樣式推斷變形環境、根據地質圖件和有關資料反演區域構造發展史等。可以看出這3種類型的課程內容,認知是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技能是實際操作水平的訓練和提高,而推理和分析則是衡量一名地質工作者專業修養和水平的標準。針對3種不同類型的課程內容,應該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對于認知型知識,一般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及原理,能夠把握每個概念和術語的核心內涵,而不是死記硬背這些概念,不加理解的記憶很容易遺忘。例如在講解了線狀構造產狀要素時,會涉及到傾伏和側伏兩個概念,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感覺很容易混淆。實際上傾伏和側伏是從不同角度描述線狀構造的兩個術語,前者是描述某一線狀構造在空間的產出狀態,類似于面狀構造的傾向;而后者是描述某一線狀構造在其所在平面內的產出狀態,其產狀要素只有在確定了所處平面才能測量。理解了這些特征,概念就不易混淆或忘記。
對于技能型知識,一般要求學生具備地質圖件的判讀能力,掌握基本的作圖方法。主要通過實驗課及課后作業達到訓練的目的。對于作圖方法,學生應注意各種地質圖件的規范和要求,在編制圖件時,嚴格按照規范操作,把地質圖件的各個要素都仔細的完成,不可隨心所欲,自創標準。《構造地質學》課程的配套教材實習指導書上有大量的地質圖,實驗課作業不可能全部涉及,因此,學生在完成實驗課程作業的基礎上,把有關課程內容的地質圖作為練習,仔細思考,達到對地質圖的判讀能力的訓練。
對于推理和分析型知識,是在前兩種知識掌握比較牢固的前提下,對具體構造問題的分析和判斷,這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需要反復的訓練,實驗課程中的一些課后作業,就是對這種分析和判斷能力的訓練。
二、善于總結規律,簡化問題
《構造地質學》課程中有很多內容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及時總結。例如褶皺一章中,講到里卡德對褶皺的分類,他把褶皺分分了七大類,每一類型都有不同名稱和對應的產狀要素,不容易記憶。可是,仔細分析發現,這種分類命名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即名稱是按軸面產狀+樞紐產狀+褶皺定名的,而軸面、樞紐產狀分3種,直立、傾斜和水平,同時注意軸面和樞紐都傾斜時有兩種類型及當軸面水平時樞紐不可能直立或傾斜和當軸面傾斜時樞紐不可能直立,則七種褶皺類型通過兩兩組合很容易推到出來。掌握了這種規律,里卡德褶皺分類根本不需要去死記硬背。再例如,講到蘭姆賽的等傾斜線法的褶皺分類,內容也很多,且容易混淆,同學們可以把分類中3個關鍵問題總結起來,編成如下的表格(表1),則記憶起來比較方便,同時也容易對不同類型的褶皺進行對比。
表1 褶皺的等傾斜線分類簡表
類型
等傾斜線形態
等傾斜線長度
代表性褶皺
ⅠA類
向內弧強烈收斂
翼部大,頂部短
頂薄褶皺
ⅠB類
向內弧收斂
垂直層面等長
平行褶皺
ⅠC類
向內弧輕微收斂
翼部短頂部長
過渡褶皺
Ⅱ類
平行褶皺軸面
平行軸面等長
相似褶皺
Ⅲ類
向外弧收斂
翼部短,頂部長
頂厚褶皺
三、培養良好的空間想象力
任何一種構造類型,都是在自然界三維空間中產出的。因此,對構造問題的思考需要有良好的空間思維。也就是可以將平面立體化,將數據立體化。例如,我們在課程中碰到的地質圖,都是將三維空間的地質體投影到二維平面上;或者地質體產狀數據,是將空間地質體轉化為數字表示,為了能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地質體、構造之間的關系,我們就需要在頭腦中建立起立體模型,這樣才使我們能更好的了解構造與地質體、構造與構造之間的關系,利于我們分析構造問題。當然,這種空間想象能力,不是通過幾道簡單的習題就能建立起來的,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空間想象力。經長期的練習,會達到好的效果。
四、善于綜合應用知識,抓住主要矛盾
建構主義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教育方法之一。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源于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的建構論。皮亞杰提出了建構主義的知識觀,他認為主體對客體的活動應與主體的知識結構結合起來,智慧與知識的發展在本質上是主體轉變客體的結構性動作。皮亞杰還認為主體的認知結構是動作的一般協調結構及其內化的產物,是隨著主體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建構發展的。建構主義的教育教學觀念中,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不是終極真理,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這種解釋會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及其認知手段的不斷提高而被超越和取代,而對于個體來說這個過程是建構不斷更新的過程。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在實踐和學習中與外界相互作用來建構對知識新的理解。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是向學生傳遞知識的中介,學生處于被傳授、灌輸知識狀態,在學習過程中屬于被動者,這與建構主義理論相悖。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學生的認知是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在實踐和再學習過程中主動改造和重建原有經驗,構建新的知識建構,而新的知識建構則在新一輪的認知過程中變更為新的學習基礎,知識建構呈動態的階梯狀上升。以建構主義為教育指導思想,應當打破傳統教學中以“教”為主、教師主宰課堂的狀況,使學生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變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
建構主義指導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改原則
把建構主義作為教學指導思想,應當遵循自主、真實、基礎、全局、靈活等原則。自主學習是構建主義教育觀提倡的方式,即鼓勵學生對整個問題或任務擁有自主支配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設置固定的學習目標,而這個學習目標通常很難被學生接受,學生們只關心是否能夠順利通過課程考試,而不關心是否真正掌握知識精要,沒有將其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進行重新建構,這樣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訂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環境中的目標不符合。鼓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其對問題和任務的自,教師可以同學生通過討論獲取、優選具體問題和任務,讓學生感覺到其在課程學習中的主動性,感覺確定的問題是他們本人的問題,從而對學習任務產生足夠的興趣。真實性是建構主義教育觀中對教育環境的要求,即為教學提供貼切現實生活、生產實際等真實情境和學習任務。真實的活動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重要特征。真實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不依賴于問題表面特征,將所學的知識更有效的運用到實際中去。課堂教學中使用貼近生產實際、真實的、復雜的任務,有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知識的意義所在。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學過程中,應當把貼近油田勘探、開發的實際復雜實例放入課堂討論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明白學習、認知過程的現實意義。
建構主義十分注重基礎知識結構對學習的影響,具備必需的得基礎知識后,才能夠針對具體問題實現新知識建構。教學的本質并非純粹的知識傳授,而在于教師和學生互動,共同構建、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然而針對不同的認知對象,應有區別地分析他們已經具備什么樣的基礎,還有哪些基礎知識不具備。同一課程,對于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而言,因為其基礎知識的差異而必須區別對待。“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是地質工程本科四年級專業限選課程,學生已經學習了“構造地質學”、“盆地分析”、“沉積巖石學”等相關課程并具備此類基礎,對學生的認知結構研究之后,適當地補充欠缺的基礎知識,如有機地球化學、生油理論等,使其具備完善的基礎知識,達到能夠獨立思考、討論現實問題,并進行認知體系的自我建構,從而改善教學質量。學習任務的制訂應當具有全局觀念。“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教學和學習中,應當首先將該課程的整體框架介紹給學生,保證學生明確具體學習任務和整體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每個具體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應當和學生討論總結,明確該學習活動在復雜任務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學生理解各學科間的基本結構和聯系。沒有哪種教學方法可以放之四海,針對不同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要懂得靈活施教。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應當尋找教學內容的性質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方式因人而異,學生中心取向和教師中心取向可以交叉、混合使用,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中的認知對象包括概念知識體系、復雜問題實踐和行業規范內容等,三者性質差異較大,需采取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指導下的教學改革設計
根據煤炭院校特征以及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合理編排教學內容,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學要精簡結合。河南理工大學地質專業的“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非主干課程,其課時量為32課時,遠遠低于石油類院校,因此必須在遵循教學內容體系結構穩定的條件下將該課程的內容進行刪減和融合。“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基本內容包括了油氣藏基本特征、油氣藏形成理論、油氣分布規律、油氣田地質勘探4部分內容,其中前3部分內容為原理的討論,第4部分內容實踐性較強。由于課時量有限,將第4部分內容刪減掉,而在具體原理介紹中加入勘探實例分析。另外,根據學生的專業基礎背景,合理設置課程內容的授課方式,這樣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重新組構。比如,在油氣藏形成理論的講授中,應當對比“煤地質學”中煤演化生烴過程進行講授,和學生討論分析煤演化和油氣演化的異同;而在油氣田分布規律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加強與“構造地質學”、“沉積巖石學”、“盆地分析”相關內容的類比;在油氣藏基本特征中,有關油田水特征的內容與“水文地質學”內容進行對比授課。強調學科知識系統化。“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知識銜接比較緊密的一門學科,各章節間聯系緊密,在授課過程中應當重視知識系統化。例如,油氣生成理論授課中,首先介紹傳統生成理論的模式以及不同階段的特征,其間可以對比學生在“煤地質學”等專業課程中掌握的煤演化過程,對比兩者存在的差異和相似處,掌握沉積有機質向煤、石油、天然氣轉化的異同點;再分析不同油氣生成理論在勘探歷程中的應用和地位,找出傳統油氣生成理論如何指導油氣田勘探,而未成熟-低成熟油、煤成油和天然氣生成等理論與傳統油氣生成理論的區別,在油氣田勘探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推動作用;最后介紹現在油氣生成理論的完整模式,使學生能從發展的角度去認識“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理論內容,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建構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實驗、實踐并舉,培養綜合分析能力。#p#分頁標題#e#
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復雜的真實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認知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將我國部分油田在勘探開發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納入課堂討論內容中,給出問題發生前的所有地質參數供學生分析,討論方案確定后將解決問題后新獲取的地質參數作為驗證數據進行二次討論,討論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回顧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內容,發現問題所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這樣,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增加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完成認知結構的更新發展。另外,積極利用我校已經具備的開放實驗室制度。我校與石油相關的實驗室有河南省生物遺跡與成礦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心地質實驗室等,擁有大量常規地質儀器和大型地質儀器,學校鼓勵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免費申請不同儀器的開放實驗。由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實驗課時較少,應當引導學生在開放實驗課題中選擇石油、天然氣相關實驗進行練習。例如:在烴源巖質量分析過程時,鼓勵參與烴源巖TOC測定、鏡質體反射率Ro測定、干酪根類型識別等實驗;在油源對比課程教學時,鼓勵參與源巖抽提物和原油氣相色譜、質譜分析實驗;在儲層特征識別時,要充分利用大型偏光顯微鏡、掃描電鏡、能譜儀等進行觀察;在油氣運移授課時,鼓勵利用不同精度顯微鏡觀察不同類型巖石中裂縫組構,鼓勵利用熱臺-熒光顯微鏡觀察油氣包裹體各項參數;在油氣藏類型授課中,鼓勵學生參與大型地震解釋軟件的使用,進而識別大型油氣藏的類型。
在實驗、實踐環節啟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多解性,激勵學生對問題解決存在多種觀點,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其順序;針對不同內容,確定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合理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學習內容的難度設為中等,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礎評價方法為主,涉及油田水特征、油氣的物理化學性質、油氣成藏靜態要素組成及評價方法、油氣演化模式和過程、油氣運聚原理、圈閉形成及油氣藏類型、油氣富集控制因素、主要的油氣田勘探方法概況等,其間穿插一些實例分析。教學內容的順序也大致如上述,由簡入繁、循序漸進。課程開始前,應當讓學生了解整體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而在各章節開始時應明確該章節所處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對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內容的學習,應當提倡區別對待知識差異。對于油氣演化過程、油氣運聚原理、圈閉的形成和有效性等基本理論框架,可以啟發學生找出差異,進行知識結構的自我完善。而在具體的實驗、實踐環節,鼓勵他們主動去尋找問題癥結所在,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中的相互協作精神。明確教學目標,調查學生已具備的基礎,找準適當的學習切入點。教學過程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聯系他們原有的認識結構,找出與該教學單元相關的切入點。比如,在講解油氣生成理論時,應當用到構造沉降、煤巖熱演化模式等相關知識;而在講解油氣藏特征時,會用到構造地質學中斷裂系統、穹隆、褶皺以及沉積巖石學中的多種沉積相類型等相關知識。這些相關內容都可以作為新內容的引子和切入點,進而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如果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們欠缺必要的基礎知識結構時,應當先補充基礎知識,然后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杜絕學生因基礎不足而喪失學習積極性的情況發生。設置真實教學情境,引出研究問題。人們通常對于具體的、可聞可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容易快速進入正題,而對于抽象的事物則相反。“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地質工程專業接觸到的唯一含“油味”課程,所見所聞較少,面對初次涉及的抽象課程,學生們往往興趣不大。
這種情況下,應當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目光,除了講授基本理論和原理之外,應結合國內外能源局勢及油氣勘探開發現狀,結合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規劃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他們認清能源形勢;在不同授課部分,結合油氣田勘探生產中的具體問題,開設討論、習題課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自覺回顧先前的知識內容,討論課一般占總課程的1/3。這些方法啟發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所在,提高學生們學習油氣地質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意境。通過學習,消除矛盾,實現新、舊知識系統的改進和更替。學習的過程包括對新信息的吸收和對舊知識系統的改進重組兩個方面。學生們對地下水、構造地質、沉積學、盆地結構等基礎知識方面均有零碎的舊知識系統,而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學習和反復揣摩中這些舊知識得到不斷的應用,通過對油氣藏生、儲、蓋理論的學習,可以將這些知識碎片完全吸收、消化并對其系統化,進而完成認知系統的意義建構。組織實踐教學,培養基本技能和能力。“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多種實踐活動是幫助消化知識、構建認知系統的有效手段,這項活動不能被課堂授課所代替。例如,儲層類型的識別、蓋層封蓋能力的鑒定、生油巖演化程度的判斷、生儲蓋組合的判斷等等,都必須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進行,進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認知系統的更新和重構。然而,這項工作在煤炭類院校常常被忽略,建議加大實驗、實踐課時;而同學們也可通過選修相關的開放實驗課題來完成部分實踐課程。完善建構主義教學測評體系。教學測評應分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
天然氣是現代三大能源支柱中最潔凈又最有發展潛力的一種能源。天然氣的發現和利用比石油有更為悠久的歷史,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早在晉代,四川就有了“火并沉熒于幽泉,高焰飛煽于天垂”的記載。到明末清初時期,在四川就已出現氣田地質專業隊伍,專門從事勘探定井位,研究井下地質情況,判斷“氣、鹵(水)”,分析“通腔”(井間連通)關系,劃分連通系統,并進行鉆井和采氣的地質監督等方面的工作。
世界油氣勘探實踐證明,天然氣最初依附于石油,處于從屬地位。石油、天然氣均屬流體礦產,但在勘探、開發實踐中人們發現,天然氣的物理化學特性與石油有許多不同點,隨著天然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針對天然氣的特性不斷進行研究、總結和提高,逐漸形成了《天然氣地質學》這門獨立的學科,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指導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理論和應用學科。
一、天然氣與石油的差異
石油和天然氣都是流體礦藏,雖然在形成機理和分布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許多差異。認識這種差異,對于更深入地認識天然氣生成、運移、聚集的機理,劃分和鑒別天然氣藏與氣田的類型,分析和總結天然氣藏的形成條件及時空分布規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1.在物質來源、生成方式等方面,天然氣比石油廣泛得多。天然氣的形成具有多源性和多階段性。多源性一方面體現在既有有機成因的天然氣,也有無機成因的天然氣;另一方面還體現在各種類型的有機質都能形成天然氣,既有油型氣,又有煤成氣。而石油主要是由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有機質生成的。煤及煤系有機質可以提供形成大型氣田的氣源,但對于石油生成并不重要。因此,天然氣不僅與石油共生,也往往與煤系共生,聚油盆地和聚煤盆地都可以尋找天然氣。
有機成因天然氣的生成具有多階段性。有機質演化成烴的各個階段都伴隨有天然氣的生成。在成巖作用早期,有機質的未熟階段,可由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生物氣(細菌氣);在石油生成的成熟和高成熟階段,可形成熱解氣;在過成熟階段,可形成高溫裂解氣。而石油則大量生成于一定埋藏深度的“液態窗”范圍內,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局限性。雖然目前在世界各地發現了許多具有工業價值的未熟或低熟油,但絕大多數石油仍然是有機質處于成熟階段,即所謂“生油窗”階段的產物。因此,石油形成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生油的時空范圍遠比生氣的時空范圍小得多。
2.天然氣的分子直徑小,其密度和粘度比石油低幾百倍到幾千倍,因此,天然氣易擴散、易運移、易滲漏,難保存,氣藏對儲層的要求低,對蓋層的要求高。就勘探而言,天然氣可以運移更遠,成藏更為復雜,勘探領域更大。對開發而言,氣藏評價的物性下限更低,許多不能產油的儲層可以是很好的氣層。
3.天然氣藏形成具有多源、多階連續的特點,在氣藏形成過程中往往是多種來源天然氣的復合,單一圈閉中聚集的天然氣可能是來自不同烴源巖、不同成因氣體的混合物。天然氣藏形成的多源復合現象具有普遍性,是天然氣成藏的一大特色。
4.氣藏形成始終處于聚和散的動平衡中,成藏期晚有利于氣藏的保存。與石油相比,天然氣的聚集效率要小得多,天然氣聚集系數一般在1%以下,個別情況才會超過1%;而石油主要為滲濾損失,聚集系數較大,一般大于10%。
5.氣藏與油藏在空間分布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天然氣的分布遠比石油廣泛得多,凡是發現石油的地方,都分布有一定數量的天然氣,“有油必有氣”,但“有氣不一定有油”。在氣源巖有機質演化程度很低或很高兩種極端情況下,這種現象表現得尤為突出。
6.天然氣的壓縮性強,膨脹系數大。氣藏儲量的確定、可采儲量的評價,都與地層壓力、溫度系統息息相關。對凝析油含量不同的這類特殊氣藏,氣藏壓力、溫度更是決定地下流體是以氣態存在還是液態出現的關鍵。因此,氣藏流體組分、原始壓力、地溫梯度的確定比原油更有意義。
7.氣液兩相的流度比差異大,天然氣與水的親和力小,具有天然的親水特性。氣藏一旦水淹,將對氣體滲流帶來極大的阻力,受儲層毛細管力的作用,將使大量的天然氣封閉在孔隙中難以采出,導致采收率降低。因此,天然氣一般采用枯竭式開采,而且盡量避開水的危害。
8.天然氣運輸儲藏困難,這使得天然氣的生產直接與用戶相關。對于一個新區,氣藏往往在投入開發前只能用少量的井和資料確定氣藏開發規模,用以指導和決策下游市場投資和建設。由于下游市場投資比重和份額巨大,對上游約為7:1~10:1的關系,因此,資源的落實和可靠程度對下游至關重要,使得對氣藏早期的資源評價和對構造儲層的描述就需要特別謹慎,對各類預測技術的發展更為敏感。
二、能源發展的需要
天然氣作為潔凈的能源,尤其是現代低碳經濟的要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廉價的化工原料,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從世界天然氣產量在油氣產量和能源結構中所占比重的增長趨勢來看,天然氣的產量和消費量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隨著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天然氣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取代石油,成為主要能源,因此,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天然氣的時代。
我國天然氣資源較為豐富,常規天然氣資源量近60×1012m3,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潛力超過150×1012m3,對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不斷提高資源勘探開發效益,是我國可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盡管我國天然氣增長近年已進入快車道,而且增長速度排在世界前列,但和俄羅斯、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目前,在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只占4%,俄羅斯聯邦天然氣占能源結構的比例是53.9%,美國27.2%,顯然我國天然氣在整個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較低,仍是煤炭為主。全球天然氣人均占有量508m3,中國人均占有量60m3,與全球平均水平相差9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國天然氣的勘探工作相對滯后。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雖然通過幾輪國家天然氣攻關,天然氣工業有了長足發展,找到和開發了一批大中型氣田,增加了天然氣儲量和開發已有的氣田來加快天然氣勘探和開發步伐,以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動節能減排。但勘探實踐證明,我國氣藏的主要特點是氣藏類型眾多,地質條件復雜,埋藏深且跨度大,儲量多集中在深層,儲量規模較小的氣田居多,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天然氣供求矛盾已經嚴重威脅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戰略安全,這就要求大量的從事天然氣研究和勘探開發的專門技術人員,因此,在石油高校設置《天然氣地質學》就是為了適應新世紀新形勢能源發展的需要,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1-0091-02
一、前言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湖南科技大學地質專業本科高年級教學具有“找礦特色”的專業課程,同時是與非常規油氣——頁巖氣勘探密切相關的重要專業課。課程涉及知識面廣、綜合性強、新理論新技術較多[1-5]。學生需要將理論知識直接定位到油氣勘探的工作崗位,其內在要求的知識體系更加專業化,實踐技能和方法技術緊跟行業發展的需求。我校自2011年以來,重點針對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工程的學生開設。作為本校地質系特色專業,如何開展課程體系建設,使該專業方向適應新能源勘探新形勢發展的要求,成為當下值得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采取多項教學改革措施,在強化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突出“找礦”相關實踐教學改革。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體系,為就業打下厚實的基礎。
二、建設方案
1.設定建設目標:(1)建設“找礦特色”課程,建立合理的知識體系。石油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油氣地質理論基礎,掌握油氣藏形成原理、分布規律、控制因素,為今后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奠定基礎。(2)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滿足本科教學體制改革要求。根據我校2013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性意見,增強課程內涵建設,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等及時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以地層、構造、沉積演化為主線,以油氣形成演化、油氣藏勘探為目標,突出重點教學內容,特別關注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
2.完善授課思路,改革教學方法:首先,準備石油地質學相關的科研實例,精心設計多媒體教案,形成基于科研實踐的教學模式,較好地銜接課堂教學與科研實踐。其次,根據課程內容專門設計了討論課、專題匯報課等。
3.突出實踐教學作用,強化野外地質技能。石油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實踐—認識—再實踐”的教學思路。在實施過程中注重野外實習,除了掌握常規讀圖、識圖、填圖野外方法和技能以外,還需著重抓好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按照行業標準,補充與石油地質相關的內容,使學生更直觀地復習和鞏固課堂和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三、具體措施
1.強化理論教學與考核,夯實學生專業理論基礎。理論教學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是教師講解與傳授知識、學生消化吸收知識的過程[6]。鑒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在油氣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油氣勘探實踐的理論指導作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首要注重的是對石油與天然地質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與考核,重點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理論基礎。
油氣地質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生、儲、蓋、運、圈、保六大成藏要素。在完成理論教學后,為了檢驗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個學期還安排了大量的課后石油地質學專業文獻閱讀訓練、習題計算作業以及部分課時的課堂宣講討論和解題課,要求學生能將油氣在地下的實際賦存條件通過圖件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在實踐鍛煉中提高學生編圖、作圖、閱讀文獻的實際能力。
在課程考核階段,考核方式則采用百分制,考核內容分為專業理論知識閉卷考試、平時作業與閱讀討論兩大部分,兩者分別占總成績的70%、30%。對于未能通過考試的學生,按要求一律進行補考,補考未通過的則安排重修。
2.緊扣學科前沿,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石油天然氣地質學”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學科,隨著油氣勘探的不斷深入,不斷有新的思想充實或拓展現代石油地質理論,而這些新理論在油氣勘探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夠促進教學。肖興安認為教師進行的研究與自身教學密切相關,教師的科研工作實際上是在為教學做準備。對于一些具有突破常規的油氣專業理論,則要求學生能聯系之前所學到的傳統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對比與思考,提出個人的見解和觀點。
3.多學科結合,拓展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石油天然氣地質學”是在大量勘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門地質學科,其形成和發展與油氣勘探息息相關。隨著全球油氣勘探的不斷深入,油氣勘探理論也在不斷發展,形成了從單學科向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勘探指導理論,如石油滲流力學、成藏動力學、高分辨油藏4D勘探等,以拓寬學生知識面,拓展學生的專業綜合素養。
教學過程中,在油氣地質理論的基礎上吸收最新勘探與科研成果,將其中關于多學科綜合應用油氣勘探的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學中。除了在課堂介紹相關內容外,筆者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多閱讀有關刊物,關注油氣地質微信公眾號等,了解勘探行業的最新進展。
4.加強野外實踐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從中美大學近年地學教材編著地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對比來看,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核心,實踐教學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實踐教學改革也越來越受到重視[7]。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通過實踐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每年都安排了為期近5周的野外地質填圖實習。野外實習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地質填圖等加強對學生野外實踐技能的訓練,為學生今后從事地質勘探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野外實踐和技能訓練結束后,適時組織學生進行經驗交流會,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對學生野外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客觀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二者互相促進,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作為油氣勘探與開發的基礎課程,在本專業課程理論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筆者按照以上課程建設目標與教學改革思路開展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為學生今后從事油氣勘探及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鄒華耀.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探討[J].石油教育,1999,86(7):45-46.
[2]龐雄奇.新世紀油氣工業的發展與中國石油高等教育的使命[J].中國地質教育,2006,15(4):14-18.
[3]王鳳琴.“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06,15(4):109-111.
[4]林小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教改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07,4(2):318-320.
[5]柳廣第,高先志,李濰蓮,陳冬霞.“石油地質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08,17(4):109-112.
防災科技學院2006年2月升格為本科院校,2008年增設地質學和資源勘查工程兩個地質類專業。從建專業以來學校共開展了5次地質認識實習。作者作為帶隊教師參與了學校地質學和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工作,認為我校在地質認識實習環節存在一些可改進之處。
1 我校“普通地質學”野外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實習區的選擇和實習內容有待完善
作為新增本科院校,防災科技學院的辦學基礎和辦學實力與一些老牌本科院校還有一些差距,尤其在一些硬件設施上,我院沒有完善的實習基地,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實習效果。2009年地質認識實習是在我校地球物理專業地震地質實習基礎上開展的,實習地點在北戴河柳江盆地,實習效果總體很好,學生反響較好。2010及以后的地質認識實習選在北京周邊,選取比較好的地質現象作為實習點,但第四紀地質和地貌現象人為破壞嚴重,每年都要進行重新踏勘選址。而巖溶地質作用的觀察,選在京東大溶洞,除巖溶特征不明顯外,該景區從入口到出口為單向行走,一般由景區講解員講解,講解員在講解的時候主要用封建迷信思想講解巖溶地貌,非常不利于教學的進行。
1.2 師資力量不足
師資力量的不足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教師少,而地質認識實習和地質教學實習在每年的暑假同時開展,地質教學實以上兩個專業外,還有水文地質專業、地球物理專業和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均參加,勢必造成教師嚴重不足。從目前情況看,師生比大致為1:30至1:40之間,遠遠低于國內外其他院校。二是以年輕教師居多。2006年學校升為本科院校以后,學校加大了教師的引進,吸納了很多國內重點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但大多為年輕教師,對普通地質學知識掌握和運用不是很熟練,且野外實踐教學經驗相對不足,影響野外實習效果。
1.3 學生組織渙散、紀律性差
由于師生比較小,老師既要講授知識,又要注意學生安全,最終在監管上力不從心,不能兼顧每個學生。野外講解地質現象的過程中,只有少部分學生能注意聽講,仔細觀察,結合所學知識與野外實際情況相聯系起來,還存在少數學生不聽從老師指揮。晚上回到學校,沒有老師監督,有些學生不會對一天的實習內容進行整理、消化。編寫報告和繪制圖件的時候,出現直接照抄實習指導書內容、圖件內容錯誤或不全、有錯別字等情況。
1.4 實習時間短
我校地質認識實習時間為一周,一周的時間包括兩天書寫報告的時間,而實際野外路線實習的時間只有五天。防災科技學院的定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宗旨是為了培養本科層次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的人才,對于地質學和資源勘查專業學生來說就是要具備較強的野外地質工作能力。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加強野外實踐教學,地質認識實習作為地質學的入門課程,一周的實習時間不足以了解、認識地質學的全部內容。
2 改進方法
2.1 選擇有利實習區,完善實習內容
全面收集實習區地質資料,整理后進行現場踏勘,選擇地層、構造、古生物化石出露好、交通方便、安全系數高、環境優美的地點作為實習點。將區域地質資料、踏勘記錄資料、原實習指導書整理,按地層、構造、地質作用等修訂成冊,著重描述實習觀察點的地質現象及分析結果,供學生實習使用。最好能建立實習基地,有固定的系統資料和地質現象支持。上述所有工作都應該在有豐富野外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指導下完成。
2.2 引進相關人才,培養青年教師
只有不斷引進地質類專業教師,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師資力量的不足。此外,學院還應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帶領青年教師對實習區的地質情況進行詳細的野外調查、實地講解,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同時學院應營造健康向上和團結協作的氛圍,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科研業務培訓,積極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師教學水平。
2.3 加強對學生的監督管理
首先應加強野外的監管,這可以有2種方法。一,增加野外實習教師人數,采用小班實習的方法,一個教師帶20個人左右,這樣老師容易控制紀律且能了解學生理解掌握程度;二,每個班跟一個輔導員,起監督作用,督促學生觀察地質現象、整理野外記錄,對學生安全負責,減輕帶隊教師壓力。同時加強校內監管,我院地質認識實習采用的不是駐地式實習,學生完成一天的實習后回學校,學校應要求學生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整理一天實習內容,加強對實習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野外記錄本的檢查可以由帶隊老師抽查來完成,在師資配比合理的情況下,可以每天檢查學生野外記錄情況。
2.4 適當延長實習時間
地質認識實習內容廣、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地層、構造、巖石、古生物、地質作用等方面的實習,勢必會減少學生觀察地質現象時間和機會,適當的延長實習時間,改變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野外實習方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觀察、理解野外地質現象,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地質專業的積極性、提高實習效果。
2.5 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改變原來教師講、學生記、然后再觀察地質現象這一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實習路線可觀察到哪些地質現象,到了野外讓學生獨立觀察、記述,提出問題,然后教師系統講解路線實習內容,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水文地質學基礎》是高職院校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水文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山地質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主要研究在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以及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質的時空變化規律,并研究如何運用這些規律興利除害,為人類服務。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掌握水文地質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為以上4個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參與地下水的觀測、進行地下涌水的處理等提供理論依據,因此,搞好這門課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云南省有5所高職院校開設了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專業。筆者所在的學校自2005級開始在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山地質專業中招收高職全日制脫產和函授大專學生,到2010年已有三屆畢業生、三屆在校生。先后有10個教學班開設了《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筆者一直承擔該課程的教學工作。結合教學實際,筆者認為,在高職院校《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對《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性質和地位認識不足在高職教育中,資源與測繪大類的專業少,開設《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專業更少,學習本門課程的人數少,課程在專業以外的認知度低。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制定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時,《水文地質學基礎》應作為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還是專業主干課,曾在相關教師中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最終根據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職高專專業概覽》才塵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為高等學校教材,與高職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職教育主要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有夠用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工作適應性,強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要“素質高,上手快,技能強”。高職教育與高等教育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目標是不同的。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職實際教學中,《水文地質學基礎》主要選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學科理論介紹多,實際應用介紹少。
適合課堂教學的電子課件少,教師多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單一《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專業性強,盡管近年來多媒體電子課件在網絡上隨處可見,但關于《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課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實用的電子課件,需要大量的資料和圖片,但由于專業性較強,這方面的資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難找到相關資料,再加上水文地質工作目前主要是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實施,高職教師參與很少,導致現在的課件以羅列教材中的內容為主,質量不高,適用性和吸引力不強。
教師大多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單一在實際教學中,《水文地質學基礎》的任課教師大多采取單一的講授形式,教學仍然是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整個教學過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學生沒有機會到實地考察,將理論與生產實際對應,因此,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師傳授的現成知識上,學習圍繞課本和考試,沿襲著“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的傳統學習方式。講授方式單一,課程缺少吸引力,導致本門課程枯燥無味;學習方式單一,學得快,忘得快,導致課程學與不學一個樣;再加上有些學生本身對所學專業認識不清,更是降低了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體會
筆者從2006年開始講授《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到2010年,已經完成了10個教學班的教學工作。經過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完善教學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根據專業特點,確定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水文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山地質專業的學生學習《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們培養成為水文地質專家或專門從事水文地質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而是讓他們掌握水文地質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能夠將水文地質理論和技術應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領域,成為既熟悉本專業業務,又掌握水文地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技能型人才。對這些專業的學生進行水文地質教育,應該面向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水文地質與勘查、金屬礦開采、礦山地質等工程領域的應用,以掌握基本理論、突出實踐應用為目的。因此,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講清《水文地質學基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重點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學。
根據教學目標,增加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學筆者所在學校屬于企業辦學,隸屬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在學生實習實訓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到學院兼職講課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結合集團與學校的實際情況,筆者重新編寫了高職《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突出了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嘗試進行課程改革。首先是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在2006、2007級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講授中,嘗試性地引入討論式教學和現場教學。在講授“巖石中孔隙”時,先講清基本理論,然后通過布置課外作業的方式,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或相關書籍查閱砂巖、泥巖、泥質灰巖中孔隙的異同,最后讓學生結合《普通地質學》、《巖石學》等課程展開討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對2007級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動員時,筆者結合實訓基地的情況,向學生介紹了即將實習的工作區的水文地質情況,并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收集實習礦區的水文地質資料。這一嘗試在學生一年后的畢業論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筆者參與評閱的12份畢業論文中,有多達11份介紹了實習礦區的水文地質情況,有的還提出了礦山巷道涌水的處理方案。在給2008級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學生講授“大氣降水入滲機制”時,恰逢降雨,筆者便直接將學生帶到一個建筑施工工地,通過地表的一個新鮮垂直剖面給學生介紹此部分內容,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熱情。其次是積極與實訓基地的工程技術人員溝通,建議實訓基地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學生進行認識實習、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的過程中注意介紹水文地質的內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計算、地下涌水的處理、礦山巷道水的處理等,增加課程對實際工作的參與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方式的改變和調整,大大增強了課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課程講授的直觀性和吸引力從2008年開始,筆者將教學講義的部分章節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體將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圖片和動畫展示出來,大大提高了課程講授的直觀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思路
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教育必須向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轉變和發展。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強調實用性和技能性,這就要求在高職課程建設中充分考慮課程的實踐性環節。
應進一步明確高職院校《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開設《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目的是學習水文地質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應用。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職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根據現在和將來的實際應用及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近年來,各種地質災害頻發,不斷地提醒人們必須加強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才能增強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質學基礎》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類課程,有責任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進程中對其研究領域的知識進行普及和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其學科性質和內容,因此,在教學目標中突出實踐性和實用性至關重要。
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增加課程的直觀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如果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的心理相違背,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必須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地展示出來,增加課程的直觀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水文地質的具體教學內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環、巖石中的孔隙與水分、地下水的賦存、地下水運動的基本規律、毛細現象與包氣帶水的運動、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補給與排泄、地下水系統、地下水的動態與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地下水資源、地下水與環境)學習目標及學生特點等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流網時,可引入如何判斷礦區的潛水含水層和地表水的補給關系的內容,利用動畫模擬地下水的流動方向,從而判斷它們之間的補給關系。這些直觀的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流網的認識,并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器官的功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用有限的時間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若能結合專業特點以及課程內容設計一些課件,會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基金項目: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TS10391);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探索(2011236);石油
基地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10205);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聯合資助。
摘要:除地質學、資源勘察工程等傳統石油工業上游學科外,石油工業學科群亦涵蓋了大量的包括石油工程、油氣儲運以及化工
煉制等眾多的下游學科。針對這些學生《石油地質學》課程的培養方案及教學模式與傳統地質學科存在的差異性,筆者深入探討了其
專業背景及學習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針對石油工業下游學科《石油地質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案,認為合理有效的課時分配(包括
理論教學與實驗),同時有針對性的重新設計實驗課程將更好的促進本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石油地質學;石油工程學科;本科教學
目前,國內石油類高等院校的數量已近 20 所,為了突出石
油專業特色,常常為一些非石油地質專業的本科生也開設了《石
油地質學》課程,如石油工程、油氣儲運等石油工業中下游學科。
這些學生專業背景跨度廣泛,求學目的迥異。筆者在多年的教學
實踐中發現,針對此類人群,必然要采用差異性的授課方案,以
便于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
一、《石油地質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傳統石油工業包括石油勘探、油氣開發(工程)、油氣儲運
及化工等四個版塊,這四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多進入油田從事一
線生產工作。除石油勘探專業外,其他三個學科的學生今后在油
田的工作中必然會接觸到大量與石油地質相關的工作內容。由于
在本科階段《地球科學概論》、《巖石學》等課程屬于必修課程,
因此,石工、儲運以及化工等專業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地質學
基礎與地學思維方式。此時,通過《石油地質學》的課程學習能
更加充分的了解石油地質工作的框架以及油田勘探工作的整體
流程,將有助于其在油田更好的開展工作。目前,此類學生《石
油地質學》的教學安排為 40 個學時,含 6 學時的實驗課程。
二、優化課程結構安排
據不完全統計, 全國各石油院校地質專業學生 《石油地質學》
課程的授課模式普遍分布在 60-70 學時左右,對于非地質專業學
生的授課時間為 30-40 學時。授課學時數由被授課人群的學習目
的以及相關專業知識背景所決定。對于非地質專業的學生,應合
理安排其授課學時,過多或過少均不適宜。學時過少將導致學生
無法充分把握課程的主線,且過少的學時意味著授課內容的壓縮
或刪減,這將使學生很難對于課程建立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然
而,過多的學時同樣也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非地質專業學
生的專業基礎有限, 無法參照對于本專業學生的教學模式。 此時,
過多的授課學時意味著相關知識點的深入,但在專業知識背景相
對薄弱的基礎下,這必將加重學生的認知負擔,并沉重的打擊其
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提前把握學生的需
求并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及課程時間,針對不同授課人群應采用
不同的教學模式,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探索更適用于每類學生
的教學方法。
針對石油工程、油氣儲運、石油化工等石油學科,筆者認為
現有的 40 學時教學量是遠遠不足的,特別是對于石油工程專業。
傳統石油工業分為“勘探”(石油地質)和“開發”(石油工程),
但隨著油氣工業的深入發展,勘探和開發逐漸歸為一體,兩者之
間的界限愈發模糊。新世紀的油氣工業已經進入了“勘探-開發
一體化”時代,因此,石油工程專業需要更多的石油地質理論作
為支撐。此時《石油地質學》40 學時的教學設置顯然已經無法滿
足當前油氣工業的發展需要。《石油地質學》課程涵蓋了“生、
儲、蓋、圈、運、保”等多種地質要素,課堂講授的學科知識包
括:儲層地質學、油氣地球化學、石油構造分析、油氣田勘探等。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第一類學生,其《石油地質學》課程的安
排不僅不能少于地質專業,反而應該在地質專業的基礎上多增加
16-20 學時,即達到 86 學時左右。由于培養方向的不同,石油工
程專業真正涉及到石油地質領域的課程較少,而《石油地質學》
的各章節內容可以說基本涵蓋了地質學領域的所有方向。此時,
對于每個章節適當增加 2 個學時是非常必要,它不僅可以用來細
化授課內容,還可以用于普及本章所涉及到的相關課程的教學綱
領。
三、以實踐為基礎,加大實驗改革
地質學,特別是石油地質學科更應該被視為一種實踐類的學
科。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其《石油地質學》課程共 64
學時,其中理論學時僅 48 學時,而實驗和習題學時為 18 學時,
另外還配合有 3 周的石油地質綜合大作業。與之相比,目前長江
大學《石油地質學》課程的標準實驗設置為 10 學時,包括油氣
物性觀察、干酪根地球化學分析、鏡質體反射率觀測、圈閉與油
氣藏的識別、TTI 的應用等 5 項,且綜合大作業(課程設計)僅
為 1 周。事實上,早在 1988 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已經對
石油地質專業石油地質及石油地化課的實驗教學,從課程設置、
教材內容、教學方式、實驗內容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
集石油地質及石油地化實驗于一體的《石油地質實驗技術》課程
[1]。因此,在針對非地質專業學生《石油地質學》的教學中,必
須要進行實驗改革,特別是要對于實驗學時與實驗內容進行合理
有效的分配。
可以將現有的 10 學時增加至 16 學時,用于補充 3 個實驗或
習題。考慮到石油工程等專業今后在油田工作的需要,新增加三
部分內容:第一,加入儲層觀測內容,這一點在某些石油院校已
經開展;第二,加入井位設計習題作業;第三,加入野外生儲蓋
組合觀測。
結語
“因材施教” 是現代教育的理論內核。 而能否科學合理的 “因
材施教”取決于授課老師對于授課目標求學目的以及未來應用等
多方面的準確把握。為了突出石油院校的特色,針對石油工業的
下游學科,應采取更加優化的課程內容安排,并有針對性的加大
實驗內容與形式的改革, 這些將有助于更好地開展 《石油地質學》
課程的講授。
參考文獻:
[1]宋麗, 胡書毅.改革石油地質實驗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J].
石油教育,1996.9,52(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