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1 11:37: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語文教育改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
2009年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強調語文教育應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強調了人文素養的培育。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現有機制上的反思與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著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養培養與實踐能力培養之間尋求平衡,并為中職語文教育探尋到良好的切入點,提高中職語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幾率。
2、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需方特點
中職語文教育的接受對象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逐漸趨于成型。中職學生們存在提升人文素養的主客觀需求,做一個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個僅僅有技術的人,應符合多數中職學生的心理。
3、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
以人文素養培育為導向的語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片面強調語文教育應服務于中職學生的就業或專業,會導致語文教育承載過多、過度的其他職能,導致語文教育背負過于沉重的壓力,強化了學生的厭學情緒。相反,語文教育應建立在對語言文學的審美基礎之上,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快樂、心得、體驗,而不應使語文教育過于工具化。
二、中職語文教育人文素養導向改革方案的落實
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應以人文素養培養為基本導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圍繞人文素養培育,確立基本的改革路徑與方案。結合中職語文教育工作實踐,筆者對以人文素養培養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育改革之推進突出如下建議:
1、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并拓展閱讀面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終生閱讀的習慣。閱讀在中職語文教育中應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語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閱讀材料的內容,另一方面,閱讀不僅僅意味著信息的接受,也包含著信息的過濾、消化、反饋等階段。
2、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當前中職語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對語文教科書中相關文學作品和篇章的解析與審美上,忽略了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教育的過程固然需要對一定的數量的美文進行解析與評價,課堂教育中教師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學生必須掌握自主閱讀能力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
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客觀判斷事物本質以及內在規律的一種方式,在心理活動中是屬于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形式。通常情況下,智力的核心內容就是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是對其思維能力的擴展。思維方式有很多種,以下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主要針對創造思維能力與想象思維能力進行分析。
第一,創造思維能力的分析。其主要就是針對已知的事物以及未知的事物展開深入的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學生這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其素質發展以及思維擴展奠定可靠的基礎。創造思維主要包括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等。發散思維是一種根據自身具有的知識、經驗,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及角度看待事物,進而發現事物的本質。在看待事物方面,要求學生持有多角度、多方面的手段與途徑,不要局限在常規以及常識上,一定要適當地進行知識擴展,尋求不同的知識角度,以更好地達到訓練發散思維的目的。
第二,想象思維能力的分析。即一種在知覺材料上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要比知識更加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限的,其是知識進化的動力。”由此說明,想象力在生活與學習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并且對精神世界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利用語文教材中豐富多彩的資料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進而促進教學改革的開展。語文老師在訓練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加強方法的運用,主要包括擴想、續想、推想等。其中,續想主要指的是通過文章結尾,啟發學生的思維,展開一定的想象,進行續寫,這樣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著時代多元化的發展,現代語文教學的任務也發生了改變,在完成了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工作之外,還要加強文史知識的傳授,以及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目前,我國多數高校開設的語文課堂還是無法滿足這些要求,不能綜合的培養語文專業人才,高校語文課程的教學設計,課時方面的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時間里,同時滿足學生的培養和弘揚人文主義的教育精神的要求非常難以實現。所以,高校可以通過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機會,在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下,重新定位高校語文教育的目標,從語文本身實現的教育意義出發,對大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及時的管理和監督,認真落實新課改的要求。語文教育是承接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也是鍛煉大學生在社會當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高校應該摒棄傳統的語文教育模式,重視提高語文教育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實現大學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高校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學科,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嘗試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結合多元化時展的特點,使教學的內容更能貼合時代進步的特征,轉變教育的理念,加強培養高校的復合型人才。
1.2重新認識語文教育的對象
多元化文化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國很多學者的思想,面對當前的高校教育,大學生普遍反映出抵制的心理,認為在這個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語文學科的學習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不能與自己的利益產生直接關系,使得語文的教育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所以,高校在對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時展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結合大學生心理的變化,重新定位教育的對象,改善高校教育的方式。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大學生都想通過高校的教育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增加自己在社會當中競爭的資本,為自己爭取一個有發展的前程,這時,大學生的心態就會產生變化,高校要及時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積極的探索出可以提高語文教育的方法。
1.3重新設計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派生出很多新鮮的事物,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高校安排的課時比較輕松,學習任務也比較少,使學生不斷豐富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科技的發展,方便了人們之間的通信功能,學生之間也加強了溝通和了解,對于學習的態度比較松懈,所以,大學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過程,就要重新設計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以適應大學生的學習觀念。
1.4完善大學語文教學的管理體系
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顯示出專業的師范性、高教性,通過語文教育使大學生可以熟練的掌握語文教學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在未來的從業過程中,增加語文專業教學的實用性。與此同時,要使學生充分了解到語文專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可以獨立的分析語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學語文教學的管理體系要結合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實現體系的健全目標,以教學生學好語文為基本任務,學體系。通過教學體系的完善,使學生對語文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扎實的掌握,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教育的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文基本素質,同時高校應該加強語文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實際的應用來使學生體會知識的重要性,并且也會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多元化教學背景的影響下,大學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要迎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改革也要朝著科學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不斷優化現有的教育課程,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體現,完善教育改革的體系。
二、高校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
在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數目非常多,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兼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得大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各不相同。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都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設計的專業文案也不能很好的體現出語文教學的意義。針對這種情況,大學語文教育的教學改革就要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目標,設定合理的課程,來加強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對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采取專門的專業訓練,加強其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其可以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學生之間也要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關系,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差的學生,在課下通過討論的方式,使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學習語文專業知識。
2.2高校忽視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多元化時代的發展,人們追求利益的方法越來越多,在實際的生活中,語文專業教育的實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應用,使得高校漸漸忽視了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都不高,使得我國高校語文專業的教育模式始終沒有改善。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也保持消極的態度,對開設的教育課程沒有足夠的興趣,學習的過程也不能很好的探索知識的重點和要點。所以,高校要加強對語文教育的重視,提供語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不斷探索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法,借鑒其他高校優秀的教學典范,結合自身教育的實際情況,加強高校的教學水平。2.3教材的選擇不能很好的貼合實際隨著大學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發現了很多我國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高校語文教育教材的選擇上面,就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教材上體現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社會的發展不能很好的連接,使得學生在學習之后,不能應用到今后的從業工作當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語文教育的效果。所以,大學教材的選擇應以實用性為基本,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要結合現在時展的特點去選擇。
三、多元化背景給大學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改革帶來的影響
3.1使大學語文教育專業意識到了教學的誤區
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使大學語文教育專業發現了在教學過程中的誤區,比如:應該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發展,鍛煉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大語文教育的實用性,使學生走入工作崗位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語文專業知識,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這些教學的誤區,都是導致高校語文教學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學語文教育專業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從學生基本的學習目標出發,探索最適合大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使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
3.2加快了教學改革的步伐
社會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很多領域的進步,同時人們也更加重視高校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通過大學的學習經歷,為自己謀取一個好的前程,使得高校的大學生數量持續增加。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各界也更加關注高校的教育情況以及專業知識的實用性,這些因素的影響都加快了高校教學改革的步伐,使其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改善了教學方法。事實驗證了高校改革措施的實行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通過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對教師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教材選擇方面的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教育知識的效果,使語文知識可以更好的應用在學生從業的教育工作當中。
中職語文教育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對學生學好其他課程、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以及就業崗位的需求都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國的中職語文教育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還是以知識教授為主的教育模式,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就必須進行改革。
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及原因
根據調查很多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沒有看過語文教學大綱,沒有對中職語文的培養目標進行明確,甚至有的教師直接忽視了中職語文的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忽視了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及對未來職業的發展需要,還是采取傳統的普通中學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只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踐的意義,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大多數學生也沒有對語文應用能力得到重視,因而其語文應用能力普遍較低。
造成中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中職學生大都是高考落榜的學生,他們的語文基礎本身就比較差,語文素養也不高,聽、說、讀、寫能力也達不到語文學習的目標,進入中職學校以后,又受到重專輕文教學模式的影響,他們的語文能力很難得到提高。(2)中職學校往往重視對專業課的教授,對文化課不重視,這就使學生對文化課與專業課的認識產生偏差,導致他們的語文能力得不到提高。(3)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照本宣科,沒有激情與動力,還是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使學生忽略了對自身語文能力的培養。
中職語文教育改革策略
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程的建設與開發中來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與課程建設是分開的,教師只負責按照教科書、教學資料去教學。教學內容和進度都由教學大綱和計劃作出了規定,教科書以及教學參考資料又專家或教研部門編寫,教師只是各項規定的執行者,照本宣科。教學與課程分離的現象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與能力,這就要求課程要與教學相結合,發揮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程建設與開發過程中來,不能只是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為了能讓教師更好的投入到課程改革中來,學校可以自主開發研究校本課程,這樣可以提高課程建設與參與意識,能更好的掌握教學過程,并且能夠更好的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
結合學生專業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社會的飛速發展,對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及時對知識與技術進行創新。中職學校課程設置也應從單一的學科型轉變為綜合型,要特別強調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專業將語文知識與其專業結合起來,盡量在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體現其專業特點,比如,在會計班教《論勵節》時應積極引導學生,這篇課文用會計學知識怎么體現出來,在對課文進行分析時,就對他們進行教育,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應堅持自己的職業道德,面對誘惑不能動搖,決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去干一些違法的事,還可以給他們講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語文課程的學習枯燥無味,提高了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
師生之間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知識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關系也形成了一種單邊活動,師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學生知識的學習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這種教學方式,遏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力。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要分享彼此的經驗、知識,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要明確教師的職責只是因勢利導,不能越俎代庖。
根據中職學生愛玩的特點,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比如,表演、朗讀比賽、演講比賽等不斷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對語文的運用能力,比如,在講到《雷雨》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就課文內容進行表演,學生為了能夠演好角色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入了解,讓自己進入到角色中體會角色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欣賞者。比如學生一直頭疼的應用文閱讀與寫作,在對這類文章的教學可以通過設置情景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到應聘信時。可以搜集一些成功人士應聘時的佳作,然后情景重現,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招聘。對學生來說,這樣的語文課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表現,對教師而言,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教學相長。
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支粉筆、三尺講臺,照本宣科,沒有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這種教學方式只注重了對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對創造了的培養。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如果不改變教學方法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要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還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更直觀的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語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對古文不感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通過動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通過這種形式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感性材料,比如,在講到《荷花淀》這篇課文時,可以用課件的形式給學生講嫦娥奔月的傳說,演示荷花淀的由來,用實景照片向學生展示荷花淀的美麗景色,在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時,可以采用人物對話的方式,給他們播放示范朗讀,不僅讓他們獲得了視覺上的享受,也給他們的朗讀提供了范本,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起來,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
結語:
素質教育實施下,對中職語文的教育改革是一種必然,應改革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創新教學過程中不完善體制與模式,不斷培養中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職語文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并且要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的人才為目標,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呂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學和小學里,語文課的教學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現在有一個相當普遍的意見,認為多數青年人在學校里沒把語文課學好,使用語文的能力差,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語文教師、校長,以及學生家長,都很著急,都希望改變這一情況。”[1]到了1978年,呂先生又在《人民日報》上大聲疾呼:“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是不是應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第67頁)呂先生的這篇文章,被譽為“一聲驚雷”,曾引起語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動,使語文教學的研究與改革掀起一個。十幾年過去了,語文教學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學質量已有較大提高。但中學生的語文水平從總體上說還比較低下,特別是在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方面還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這是為什么?今后又怎樣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改革的目標?對此,呂先生認為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他說:“每逢在種種具體問題上遇到困難,長期不得解決的時候,如果能夠退一步在根本問題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會使頭腦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44頁)他又說:“對于語文教學首先得有兩點基本認識:(1)語文的性質,主要是語言和文字的關系;(2)人們學會一種語文的過程。”(58頁)關于語文性質的認識,30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致使語文教學走了不少彎路。語文的性質決定語文教學的目的、內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實現語文教學改革,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使語文教學科學化的必要前提。呂先生認為:語文就是語言和文字,“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離不開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種知識也少不了它。”[2]“語文教學應該語言和文字并舉,以語言為基礎,以文字為主導。”(59頁)這十分清楚地闡明了語文(口語和書面語)的社會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過口語(聽、說)來交流,也可以通過書面語(讀、寫)來交流,因此,可以說語文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呂先生這個工具論的觀點正是抓住了語文的本質特征,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論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個語文教育思想和理論體系。關于學習語文的過程問題,呂先生說:“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53頁)由于語言技能是一種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一系列的認識活動來完成。語言的模仿要著眼于認識活動的模仿,把觀察、思考與表達結合起來。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正確模仿、反復實踐、養成習慣的動態過程。所以,他說:“教師的任務是指點學生摹仿什么,怎樣摹仿,檢查學生的實踐,是否正確,是否熟練。技能的獲得要通過學生的活動,教師是無法包辦代替的”。(59頁)
二
明確了語文的性質和學習過程這一根本問題后,就能居高臨下地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的種種矛盾。呂先生針對語文教學中的一些陳腐的舊觀念,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自己精辟的見解,這是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在思想觀念上的“革命”。語文教學“要變被動為主動”、教學法的“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則是呂先生語文教育改革觀的精髓。其具體內容有:
1.在知識與能力的問題上,改變把語文教學過程僅僅看成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單一過程的觀念,提出以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為主體,使知識、智力和諧發展的綜合過程的觀念。誠然,語文教學應當重視知識的傳授,但舊式語文教學總是不適當地強調所讀文章的內容,而忽視語文本身的特點和運用規律的探究,因而造成了偏重知識的傳授,講課主要講知識,考查主要考知識的傾向。由于語文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習它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還必須會“運用”,教師應該把傳授知識和指導運用結合起來,并在指導運用、培養能力上多下功夫。呂先生認為:“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不是傳授語文知識。”(104頁)又說:“我們要有知識,這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84頁)“教學的目的首先是培養自學能力,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都能夠充分發揮出來”(102頁)。這就講明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傳授一定的知識是必要的,科學的知識是語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但由于語文是技能性的課,它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語文技能。如果這一認識解決了,語文教學就會出現一個新的面貌。
2.改變教學就是使學生“學會”的觀念,提出教學生“會學”的觀念。呂先生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134頁)教學生“會學”,即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這是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法指導不應看作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是突出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把內因作為事物發展變化決定因素的辯證教育觀的體現。由于當今時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師傳授知識的局限性與知識的迅速擴展更新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因此,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學生發現真理”;教師的功能由“泛智”發展為“開智”。要以自己的導學意識去喚起學生的自學意識,實現“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起點轉移。所以,對學生的智力與自學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成了當務之急。呂先生說:“要逐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給,要學會自己去拿。”“就是給他一把鑰匙,他拿了這個鑰匙,能夠自己開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你不給他這個鑰匙,那有多少寶貝他也沒有法子拿到手。”(88頁)這個“鑰匙”,就是認識方法、規律。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自己去經歷注意、思考、生疑、釋疑等心理過程,才能使之理解與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語”與“文”的規律,養成自學的興趣和習慣。應該說,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就是教師實現“不教”的標志。當然,教學生“會學”,不僅對學生,而且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識、智力、能力的要求。呂先生說:“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56頁)所以他對教師的要求標準定得是相當高的。他說:“唐朝的史學家劉知幾說,一位高明的歷史學家要有三方面的修養:史才、史學、史識。我想一位高明的教師也應當有才、學、識這三方面的修養。”(139頁)呂先生認為:“識”就是要“掌握教學方法,并且能夠運用自如。”(139頁)他把教師掌握和自如地運用教學方法放到與教師的“才”和“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學方法的實質是賦予教學內容以明確的目的性和達到教學目標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呂先生的教學方法思想最重要的一點是“活”。他說:“關鍵在于一個‘活’。……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3]呂先生說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語文規律,在教學語文過程中活教規律,活學規律;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心理、班級狀況、教師條件、社會實際等教學的實際,采用隨機應變的方法;要讓學生感到學語文有用,并且會用,要教會學生動腦筋,積極思維。
3.改變教師“灌輸式”教學的觀念,提出教師是導師,重在“啟發”、“引導”的觀念。傳統觀念認為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是貯存知識的容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獨占講壇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默默地接受,把復雜的教學過程看成一個簡單的口耳授受過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是內因,讀書作文一定要通過學生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們的愿望與動機,才能使他們行動起來,通過自覺主動的學習來完成。而教師的作用是致力于導,旨在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呂先生十分重視學生的內因作用,一向把學生看作是活的教學對象。他在一次講話中,把給學生提供條件的教學方法與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作比較,打了個精彩的恰當的比方:“這兩種教學法的分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跟工業和農業生產的分別相比,工業生產是用人為的手段把原料改變為成品,原料是聽憑處理的對象。農業生產則是依靠作物自己發育生長的能力,僅僅為它順利成長提供最好的條件。”[4]因此,他說:“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63頁)教師“講的要擊中要害,學生哪個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給他講一下,點一下,學生懂的呢?就不講。”(63頁)他又說:“還有課堂討論也很有用,有的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大膽提問,這樣,學生的思想活潑了,閱讀的收獲和寫作的能力都會提高。”(107頁)討論式的教學方式較之講授式的教學方式是嶄新的教學方式。討論是學生群體的相互啟發,相對于個體的自讀,它是一個開放系統,有利于深化學生自讀的認識,糾正自讀中的錯誤。重視討論,班級中的不同意見都能得到充分發表,這種由學生通過思考所得到的知識,容易使他們懂得深,記得牢,其效果比教師把現成的結論一下子塞給他們要好得多。在討論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大膽地提出問題,這反映了學習的深入,是他們好學深思,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的表現。
4.改變把學生關在教室里,讓他們死記硬背學好語文的觀念,要提倡開辟語文課外活動的廣闊天地,加強指導,讓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中,接受時代的信息,不斷交流,反復練習,學好語文。語文課外活動包括課外閱讀、寫作和聽說活動等,在這些主要由學生自己開展的活動中,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能更好地發揮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和大膽創造的精神,這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重大改革,也就是近幾年所說的“大語文”觀念。由于語文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當人們社會交際的工具。在母語的社會環境里,學生耳濡目染,每天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著語文。因此,學習語文,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而必須由課堂擴大到社會。呂先生說:“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特別是看小說,那是更普遍了。”(90頁)他又說:“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靠薄薄的課本解決不了問題。”(107頁)“要大量閱讀,有精讀,有略讀,一學期讀它80到100萬字不為多。”(101頁)“要是我們把課外閱讀抓起來,就能夠把喜歡看書的學生由少數擴充到多數,這對課內的教學有很大幫助。”(91頁)只有這樣把課外的書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語文教材,才能有意識地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堂拓展到社會,為學生培養運用語文工具的能力和習慣提供廣闊的天地。對此,他從孤立地、封閉式地搞語文課堂教學的教訓和學生得益于課外閱讀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在大語文觀念指導下,通過開放型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才會提高。
5.改變只重視對學生傳授前人已經獲得的思維成果的觀念,提出更要注重向學生展示獲得這些思維成果的思維過程的觀念。教育革命的深入發展,逐步由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到思維方式的改革。多年來,學校比較注重對學生傳授前人已經獲得的思維成果,但科學技術的發展,亟需的是大批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如果學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維的成果,只將自己的頭腦作為貯存知識信息的倉庫,教師的教學只將思維的成果傳授給學生,而不向學生展示獲得這些成果的思維過程,這是一種“無思考”的教學,顯然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學生不僅要知道結論,而且要搞清楚產生結論的思維過程與內在規律,這樣才能學得主動,才能舉一反三。呂先生曾以教中學生語法為例,闡明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應當把語法教活。就是說,不僅僅告訴學生這是什么詞,那是什么句,而是著重講語法,著重引導學生觀察人們怎樣運用各種虛詞和各種句法。簡單說,就是少問幾個‘什么?’多問幾個‘怎么樣?’打一個不一定很確切的比方,要讓學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僅僅是標本室里的動物標本,而是動物園里的飛禽走獸,看它們怎樣在那里活動。”(144頁)“希望學校里講語法要把它講活。……要把重點放在用法的探討上,使他感覺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己觀察和分析語言現象的習慣,這不僅有利于他的語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開發。”(152頁)由于語文是技能性的課,要在學習、使用語言的動態過程中教學語言。因此,教師應該把對結果的關注轉移到對過程的關注上來。呂先生的論述就很強調這點。
呂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學和小學里,語文課的教學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現在有一 個相當普遍的意見,認為多數青年人在學校里沒把語文課學好,使用語文的能力差,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語 文教師、校長,以及學生家長,都很著急,都希望改變這一情況。”[1]到了1978年,呂先生又在《人民日報》 上大聲疾呼:“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個問 題是不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是不是應該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 ?”(第67頁)呂先生的這篇文章,被譽為“一聲驚雷”,曾引起語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動,使語文教學的研究 與改革掀起一個。十幾年過去了,語文教學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學質量已有較大提高。但中學生的 語文水平從總體上說還比較低下,特別是在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方面還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這是為什么?今后 又怎樣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改革的目標?對此,呂先生認為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他說:“每逢在種 種具體問題上遇到困難,長期不得解決的時候,如果能夠退一步在根本問題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會使頭腦更 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44頁)他又說:“對于語文教學首先得有兩點基本認識:(1)語文的 性質,主要是語言和文字的關系;(2)人們學會一種語文的過程。”(58頁)關于語文性質的認識,30多年來一 直爭論不休,致使語文教學走了不少彎路。語文的性質決定語文教學的目的、內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語文 學科的性質,是實現語文教學改革,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使語文教學科學化的必要前提。呂先生認為:語文就 是語言和文字,“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離不開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種知識也少不了它。”[2 ]“語文教學應該語言和文字并舉,以語言為基礎,以文字為主導。”(59頁)這十分清楚地闡明了語文(口語 和書面語)的社會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過口語(聽、說)來交流,也可以通過書面語(讀、寫)來 交流,因此,可以說語文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呂先生這個工具論的觀點正是抓住了語文的本質特征, 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論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個語文教育思想和理論體系。關于學習語文的過程問題,呂 先生說:“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53頁)由于 語言技能是一種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一系列的認識活動來完成。語言的模仿要著眼于 認識活動的模仿,把觀察、思考與表達結合起來。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正確模仿、反復實踐、養成習慣的動 態過程。所以,他說:“教師的任務是指點學生摹仿什么,怎樣摹仿,檢查學生的實踐,是否正確,是否熟練 。技能的獲得要通過學生的活動,教師是無法包辦代替的”。(59頁)
二
明確了語文的性質和學習過程這一根本問題后,就能居高臨下地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的種種矛盾。呂先生 針對語文教學中的一些陳腐的舊觀念,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自己精辟的見解,這是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 際需要,在思想觀念上的“革命”。語文教學“要變被動為主動”、教學法的“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則 是呂先生語文教育改革觀的精髓。其具體內容有:
1.在知識與能力的問題上,改變把語文教學過程僅僅看成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單一過程的觀 念,提出以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為主體,使知識、智力和諧發展的綜合過程的觀念。誠然,語文教學應當重視知 識的傳授,但舊式語文教學總是不適當地強調所讀文章的內容,而忽視語文本身的特點和運用規律的探究,因 而造成了偏重知識的傳授,講課主要講知識,考查主要考知識的傾向。由于語文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習 它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還必須會“運用”,教師應該把傳授知識和指導運用結合 起來,并在指導運用、培養能力上多下功夫。呂先生認為:“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不 是傳授語文知識。”(104頁)又說:“我們要有知識,這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84頁)“教學 的目的首先是培養自學能力,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都能夠充分發揮出來”(102頁)。這就講明了知識與能力 的關系,傳授一定的知識是必要的,科學的知識是語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但由于語文是技能性的課 ,它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語文技能。如果這一認識解決了,語文教學就會出 現一個新的面貌。
2.改變教學就是使學生“學會”的觀念,提出教學生“會學”的觀念。呂先生說:“教學,教學,就是‘ 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134頁)教學生“會學”,即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這是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法指導不應看 作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是突出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把內因作為事物發展變化決定因素的辯證教育 觀的體現。由于當今時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師傳授知識的局限性與知識的迅速擴展更新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因 此,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學生發現真理”;教師的功能由“泛智”發展為“開 智”。要以自己的導學意識去喚起學生的自學意識,實現“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起點轉移。所以,對 學生的智力與自學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成了當務之急。呂先生說:“要逐漸培養學生 主動學習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給,要學會自己去拿。”“就是給他一把鑰匙,他拿了這個鑰匙,能夠自己開 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你不給他這個鑰匙,那有多少寶貝他也沒有法子拿到手。”(88頁)這個“鑰匙 ”,就是認識方法、規律。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自己去經歷注意、思考、生疑、釋疑等心理過程,才能使之 理解與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語”與“文”的規律,養成自學的興趣和習慣。應該說,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就 是教師實現“不教”的標志。當然,教學生“會學”,不僅對學生,而且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識、智力、 能力的要求。呂先生說:“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56頁)所以他對教師的要求標準定得是相當高的。他 說:“唐朝的史學家劉知幾說,一位高明的歷史學家要有三方面的修養:史才、史學、史識。我想一位高明的 教師也應當有才、學、識這三方面的修養。”(139頁)呂先生認為:“識”就是要“掌握教學方法,并且能夠 運用自如。”(139頁)他把教師掌握和自如地運用教學方法放到與教師的“才”和“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教學方法的實質是賦予教學內容以明確的目的性和達到教學目標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呂先生的教學方法思想最 重要的一點是“活”。他說:“關鍵在于一個‘活’。……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 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3]呂先生說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語文規律,在教學語文過程中 活教規律,活學規律;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心理、班級狀況、教師條件、社會實際等教學的實際,采用 隨機應變的方法;要讓學生感到學語文有用,并且會用,要教會學生動腦筋,積極思維。
3.改變教師“灌輸式”教學的觀念,提出教師是導師,重在“啟發”、“引導”的觀念。傳統觀念認為教 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是貯存知識的容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獨占講壇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 默默地接受,把復雜的教學過程看成一個簡單的口耳授受過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現代教學論認為,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 程中,學生的學是內因,讀書作文一定要通過學生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們的愿望與動機,才能使他們行動 起來,通過自覺主動的學習來完成。而教師的作用是致力于導,旨在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 呂先生十分重視學生的內因作用,一向把學生看作是活的教學對象。他在一次講話中,把給學生提供條件的教 學方法與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作比較,打了個精彩的恰當的比方:“這兩種教學法的分別,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跟工業和農業生產的分別相比,工業生產是用人為的手段把原料改變為成品,原料是聽憑處理的對象。農業 生產則是依靠作物自己發育生長的能力,僅僅為它順利成長提供最好的條件。”[4]因此,他說:“上課的時候 就應該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63頁)教師“講的要擊中要害,學生哪個地方 不懂,不太理解,就給他講一下,點一下,學生懂的呢?就不講。”(63頁)他又說:“還有課堂討論也很有 用,有的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大膽提問,這樣,學生的思想活潑了,閱讀的收獲和寫作的能力都 會提高。”(107頁)討論式的教學方式較之講授式的教學方式是嶄新的教學方式。討論是學生群體的相互啟發 ,相對于個體的自讀,它是一個開放系統,有利于深化學生自讀的認識,糾正自讀中的錯誤。重視討論,班級 中的不同意見都能得到充分發表,這種由學生通過思考所得到的知識,容易使他們懂得深,記得牢,其效果比 教師把現成的結論一下子塞給他們要好得多。在討論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大膽地提出問題,這反映了學習 的深入,是他們好學深思,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的表現。
4.改變把學生關在教室里,讓他們死記硬背學好語文的觀念,要提倡開辟語文課外活動的廣闊天地,加強 指導,讓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中,接受時代的信息,不斷交流,反復練習,學好語文。語文課外活動包括課外 閱讀、寫作和聽說活動等,在這些主要由學生自己開展的活動中,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能更好地發揮主 動學習、積極探索和大膽創造的精神,這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重大改革,也就是近幾年所說的“大語文”觀念 。由于語文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當人們社會交際的工具。在母語的社會環境里,學生耳濡目染 ,每天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著語文。因此,學習語文,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而必須由課堂 擴大到社會。呂先生說:“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 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特別是看小說,那是更普遍了。”(90頁)他又說: “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靠薄薄的課本解決不了問題。”(107頁)“要大量閱讀,有精讀,有略讀,一學期讀 它80到100萬字不為多。”(101頁)“要是我們把課外閱讀抓起來,就能夠把喜歡看書的學生由少數擴充到多 數,這對課內的教學有很大幫助。”(91頁)只有這樣把課外的書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語文教材,才能有意識地 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堂拓展到社會,為學生培養運用語文工具的能力和習慣提供廣闊的天地。對此,他從 孤立地、封閉式地搞語文課堂教學的教訓和學生得益于課外閱讀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在大語文觀 念指導下,通過開放型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才會提高。
5.改變只重視對學生傳授前人已經獲得的思維成果的觀念,提出更要注重向學生展示獲得這些思維成果的 思維過程的觀念。教育革命的深入發展,逐步由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到思維方式的改革。多年 來,學校比較注重對學生傳授前人已經獲得的思維成果,但科學技術的發展,亟需的是大批具有創造性思維的 人才。如果學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維的成果,只將自己的頭腦作為貯存知識信息的倉庫,教師的教學只將思維的 成果傳授給學生,而不向學生展示獲得這些成果的思維過程,這是一種“無思考”的教學,顯然已遠遠不能適 應形勢的需要。學生不僅要知道結論,而且要搞清楚產生結論的思維過程與內在規律,這樣才能學得主動,才 能舉一反三。呂先生曾以教中學生語法為例,闡明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應當把語法教活。就是說,不僅僅 告訴學生這是什么詞,那是什么句,而是著重講語法,著重引導學生觀察人們怎樣運用各種虛詞和各種句法。 簡單說,就是少問幾個‘什么?’多問幾個‘怎么樣?’打一個不一定很確切的比方,要讓學生看到的不是或 者不僅僅是標本室里的動物標本,而是動物園里的飛禽走獸,看它們怎樣在那里活動。”(144頁)“希望學校 里講語法要把它講活。……要把重點放在用法的探討上,使他感覺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 己觀察和分析語言現象的習慣,這不僅有利于他的語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開發。”(152頁)由 于語文是技能性的課,要在學習、使用語言的動態過程中教學語言。因此,教師應該把對結果的關注轉移到對 過程的關注上來。呂先生的論述就很強調這點。
(一) 網絡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人類生存的方式,它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對“文化”既熟悉又陌生,“文化”是什么?各種不同的學派、文獻都對文化進行了不同的界定。《現代漢語詞典》對“文化”的定義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辭海》對文化的定義是:“從廣義來說,指人類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如今,隨著互聯網推廣的日益加深,網絡文化也逐漸成為影響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什么是“網絡文化”呢?“網絡文化可以說是新興的文化表述形式,具體來講就是以計算機通信技術和網絡互聯技術為基礎,運用相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化形式符號發送和接收信息的文化表述形態。”[1]。現如今,計算機、互聯網絡等一系列多媒體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加之網絡文化反映的是現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模式,它區別于其他的文化形態,且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已成為獨立的文化形態,并作為當今社會一種新興的文化形式存在。
(二)網絡文化與語文教育的關系
語文學科,是一門極其特殊、極其復雜、彈性極大的學科,它“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3]。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語文教育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表現在綜合性方面。它在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上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
網絡文化是一個新生事物,它作為現代人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和價值觀念,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網絡文化背景下語文的教育目的不是讓學生記住知識的多寡,而是教他們學會在信息的海洋里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網絡文化又可以豐富語文知識,增加語文教育內容,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教育素養”有著莫大的幫助。
二、網絡文化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如今網絡已深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課外語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膨脹和爆炸,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應接不暇,隨之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已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因此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同時也對傳統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網絡文化已經成為當今教育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既給語文教育帶來了更多更新更豐富的教育資源,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一)必將引起語文教育的新發展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產物,而教育則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可以說是一種‘文化活動’,是‘文化過程’,它與文化同時發生和發展。”[4]教育既存在于文化的內部關系中,又存在于文化的外部關系中,同時還起著溝通文化內外部關系的作用。教育在本質上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它會隨著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可稱之為文化的傳承者。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構成,語文教育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傳遞過程,是一種文化的生成和創造的過程,[5]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文化同時崛起。網絡文化的出現以及在教育領域的運用,給語文教育的思想觀念、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及效果等多方面都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要學生“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幫助閱讀”等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要求教師應“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的新教學方式”;“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積極建構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
可見,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處理信息能力、增強創新意識等方面都給予了高度重視。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而也必將受到網絡文化的廣泛影響。網絡文化的崛起打破了語文教育的單一壟斷的局面,體現了當代社會的進步。事實上,網絡文化已經成為語文教育的隱形課程。
(二)必將帶來語文教育模式的變革
網絡文化是一種以網絡為傳播媒介的特殊文化形態,它依托迅捷的信息傳輸系統,運用特定的語言、音效、影響等表達觀點、傳播思想和文化。
首先,語文教育主要是用語言文字來進行教學的。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傳統語文教育重視閱讀教學,學生的閱讀大多以文本閱讀為主。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對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在發生變化,閱讀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在網絡文化的大背景下,它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閱讀資料、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學生在選擇閱讀內容時也更加便捷,但卻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閱讀的自由性和隨意性。網上也充斥著大量的不健康內容,許多學生由于自制力的欠缺和判斷力的不足,對他們的身心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因而,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則是訓練學生的瀏覽速度和質量,更多地關注和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檢索和重組的能力。
其次,從師生關系方面看,在傳統的語文教育中師生是面對面講授,教師擁有的語文教育資源遠遠超過了學生,也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這是一種純粹的互動教學,但在實踐中教師一直處于主體地位。而在網絡時代,由于網絡文化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快捷性以及全民性的特征,語文老師不再是資源的壟斷者,學生也不必完全依賴教師來學習語文。現在,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水平在網上獲取、利用和加工自己需要的知識。“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指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路線和學習策略,使學生在洶涌而來的信息海洋中不會迷失方向。”[6]因此,在網絡文化這一背景下,教師的功能和地位受到了強有力的挑戰和根本性的轉變,這勢必將動搖傳統的師生關系。
最后,從培養學生情感方面看,網絡文化不僅拓寬了師生們的視野,還給他們提供了信息交流、知識更新的簡捷渠道,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各種信息。師生間在知識占有量上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老師在學生心中不再享有知識權威的地位,師生之間變為了平等的、雙向的學習。網絡雖然為師生們提供了平等、便捷的交流平臺,這種僅僅憑借語言符號系統來交流知識的方式,其中雖然也可能有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和溝通,但在情感體驗方面的效果絕不能和傳統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情感熏陶相比。因此,網絡交流在給我們的交際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常常導致情感體驗的缺失。
(三)影響的雙面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文化需求的增加,網絡文化這個特殊的載體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而它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貼近時代與生活。由于青少年存在一定的客觀盲目性,即對網絡文化無從正確取舍,同時卻又盲目追隨。加上商業市場的沖擊性,網絡文化往往只注重聲色感受,形式絢麗而內容枯竭。
一方面,多媒體和網絡化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的語文教育,將大量的豐富的課外資源引入語文教學,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為現代語文教育提供了理想的物質平臺和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多元的開放的網絡文化又給學生在選擇學習內容、情感體驗、語言規范化等方面造成很大干擾,這對語文教育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因此,社會大環境才是真正的源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十分重要。
語文教育具有兼容性和吸納性,面對網絡文化的雙面性,語文教育在教學中應更注重多種元素的吸收,尤其是當下網絡文化中的流行元素。在教學中合理利用網絡文化中積極性的一面,加以學習創新。
三、網絡環境下語文教育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網絡文化是把雙刃劍,開闊新穎的網絡文化為語文教育打開了新的途徑,同時也給語文教育帶來了許多新的思考。有鑒于此,在二者共生共存的當代社會,要利用網絡文化的發展,帶動語文教育進入一個更新更高的層面,還需注意如下幾點:
(一)加強管理、注重引導
網絡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時,也應該有一套適時調整控制的互聯網管理規定。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需要協同全社會進行:國家加大監控力度;學校建立校園網篩選信息,防止有害信息進入校園;家長加強對家庭電腦的管理,合理控制學生上網時間和瀏覽的內容,趨利避害。這樣過濾式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網絡文化的特征就是開放性,這樣被動的管理方式作用有限。因此,注重引導尤為重要。社會、學校和家長應引導學生有選擇地獲取信息,提高辨別能力和選擇能力,并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豐富的網絡資源能夠物盡其用。
(二)關注語文思想教育的新內容
在這個開放的時代里,網絡文化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現象之一,同時也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面對網絡時代的機遇與挑戰,語文教育要有現代意識,在兼顧基礎知識的同時,不要排斥網絡文化。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網絡文化的優勢,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更應了解學生的想法,走進學生的生活,更好地貼近社會生活,傳播具有時代特點的觀念,讓學生接受新思想,把握學生的文化思想的發展過程。這樣語文教育才能扮演好指揮的角色,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尋找教學發展的突破口。
(三)突出情感教育,完善學生人格
教育就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的過程,促使個人身心的發展和適應社會生活,是人類求好的歷程和成果。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就在于“立人”,教育除了傳授知識的基本目的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要有生命力、自尊心,有獨立的思想。
語文是一門具有很強的“人文精神”的學科,它肩負著培養學生人文品格、審美品格、創造品格的重任。在語文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自我發展,注重網絡文化傳播中的人文意識培育。教師在網絡文化傳播過程中,應著重強化學生的辨別能力,使其能正確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四)與時俱進,創新語文教育
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任何一種新鮮事物的出現,總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例如,由互聯網引爆的香港藝人“艷照門”風波,成為了一些學生熱議的話題之一。2008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史記?陳冠希列傳》的筆者就是憑借良好的文字功底加上當今備受熱議的題材,獲得了滿分。這也體現了創新是世界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語文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語文教育正在與時俱進,不再拘泥于傳統思維的教學模式。
從目前而言,對于網絡文化帶來的新問題,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以冷靜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改變教育理念,根據現在學生所處的具體社會現實,正確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為語文教育服務,將網絡文化中的“精華”為我所用,創新語文教育。
注釋:
[1]王蘋,王娜.網絡文化建設探析[J].濟南:科技信息,2012,(2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張妍蘋.文化與語文教育[J].南京:文教資料,2008,(3).
[5]曹明海.本體與闡釋:語文教育的文化建構觀[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3).
[6]何良玉.網絡文化對語文教育的影響[J].太原:滄桑,2008,(01).
參考文獻:
[1]陳慶妃.網絡語境下的大學語文教學[J].北京:中國大學教學,2007,(3).
[2]羅崇宏.論網絡時代的文化沖突[J].柳州師專學報,2009,(01).
二、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評價的合理性
新課改要求樹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綜合性。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顯得過于形式化,很多語文教師難以掌握合作學習的精髓,不敢對語文基礎知識點撥的太多,又不能深入地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合作學習也處理得扭扭捏捏,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下降,語文教學質量嚴重降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當針對不同的教學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盲目地運用此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當是師生之間通過互動來完成,不是單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深入走進學生的內心,用心去體會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感受。教師與學生要共同探討學習內容,某個教學內容應該怎么樣去教學會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學的重點內容是什么,哪些環節由教師來講,哪些環節由學生來自主發揮和實踐,這些都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探討。此外,教師合理地評價對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應當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發展,課堂評價應該要抓緊學生的心理。成功的語文課堂評價是具體的,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圍繞著學生而調整教學計劃。學生也是有思想、有個性的生命體,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這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另外,語文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積極性的評價,但不意味著一味地包容和贊揚,有效地課堂評價應當是發自于教師的心聲,這樣的評價才能有益于學生的更好發展。
三、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設計作業
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教師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謙遜的態度,給學生留作業。所留作業能充分發揮學生才能,發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自發地學習,愉快地接受。這樣,學生才容易產生做作業的欲望。作業設計要注意保護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思維的火花通過作業進一步激活、擴展。作業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學習語文的目標之一是語文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包括積累、背誦、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交際的能力等,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作業,多角度轉變作業形式:如口頭作業、造句練習、寫作練習等,通過靈活多樣的作業,培養學生遷移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立足學生發展基礎優選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說明只要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果學生不能獲得發展,即使教學手段的花樣再多也無濟于事,反而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新課標倡導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倡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此外要根據課文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確定,要在保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選擇適當、正確的教學方法,以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改變課堂模式,豐富課堂形式,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過分看重分數,偏重知識,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不夠。學生多以被動的聽講和做筆記為主,思維開發不夠,交際活動較少。如果說小學階段采用這種模式還情有可原,到了中學高年級還采用這種模式無疑是把學生的大腦當硬盤用。在網絡和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這種模式亦無必要。在以人為本的今天,人的個性、人的需要、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格外重視,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時代的強音。加之高考壓力的減少,就業形勢的日趨向好,我們的中職語文教育獲得了比普高更寬松的發展環境。我們可以拋棄應試教育中那些不可取的做法,真正踐行素質教育,讓學生輕輕松松學語文,快快樂樂習交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表揚、鼓勵學生開口,學生就會慢慢變得積極主動,愛動腦筋。以前不受重視常省略不上的口語交際課,教師可以通過預先布置、精心策劃和生生互動,把這些課上得風生水起。實踐證明,這些看似“無用”的活動課正是最有用的課。通過一系列活動訓練,同學多了很多鍛煉膽量和表現自我的機會,不敢公開說話的同學開口說話了,一上臺就臉紅的同學慢慢不臉紅了,開始時說話吞吞吐吐的同學變得從容自信侃侃而談了。誰說這些變化和進步不比做好一張試卷更重要?再說,中職學生大多早已厭倦了應試教育那一套,他們本來就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到了中職如果還用應試教育那一套來教育他們,只會使他們更加厭倦、失望。如果這時能把語文課上輕松點,能實實在在鍛煉他們的能力,增加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樂趣和進步,無疑給了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