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7 10:55: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水資源生態效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塔里木河水資源利用現狀與效益情況概述
塔里木河在建國后的灌溉面積為42.65×104 km2,源流區綠洲面積為160×104 km2,如果水土資源沒有進行開發,那么干流區原始的地表水徑流量可達65×108~75×108m3,而實際上,約有一半以上的地表水消耗在積水湖或洼地中,最終被蒸發。塔里木河具有較高的水資源開發價值,僅其大、中型水庫面積就達508.8km2,水體容積8.8×108m3。由于水土資源的開發,毀林開荒、河水斷流等一系列因素所造成的林地減少面積為1.62×104 km2,實際損失面積約6.56×104 km2。目前干流區的人工林面積為1.54×104 km2,加上新綠洲人工林保留面積,略高于被損失的天然林面積。另外一方面,塔里木盆地在歷史上,綠洲擴大的面積較沙漠化的速度要快,近代以來,塔里木盆地擴大的綠洲面積已達17340km2。
建國以來,塔里木塔里木盆地共建水庫約200座,總庫容32×108m3,在徹底改造原有灌區的同時,還開辟了阿拉爾、小海子、鐵干里克等新綠洲。1990年,人工林面積為43.14×104 km2,與前五年相比,年均遞增率高達10%,綠洲林木覆蓋率14%。隨著水資源的持續開發利用,塔里木盆地的農業生產近年來也有了較大的發展。1985~1994年的糧食總產量增加到3.312×104t,年均增長率為3.1%,人均占有量由393.3kg提高到432.2kg。全盆地的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世紀60年代初的不足20%提高到80年代初的30.8%。
2.塔里木河水量變化
塔里木河三源流年平均產流量為179.5×108m3,其中葉爾羌河63.9×108m3,和田河為44.0×108m3,阿克蘇河71.6×108m3。然而實際上三條源流匯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僅占總水量的25.8%,剩下的74.2%水量都在支流中被消耗了,其中葉爾羌河消耗水量最多,約有98.4%的水量都被消耗。和田河能流到干流的水量占產流量的23.4%,阿克蘇河對塔里木河的供水最為明顯,達到了70%以上。
塔里木河干流區的降水稀少,無法確保植物正常生要。下游植被主要依靠地下水來獲得供給,而另一方面,地下水由地表水轉化而來,地表徑流的減少,減少了下游的地下水補給,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植被生長現狀堪憂。此外,塔里木盆地在開發發展的過程中,綠洲面積和沙漠化進程處于同步發展趨勢中,水資源的重新分配,一方面使得上游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給下游帶來了生態損失。
3.塔里木河水資源利用效益與生態損失對比分析
盡管塔里木河依靠水資源利用開發,上游獲得了較為客觀的經濟效益,然而在實際上,塔里木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踐上程度依然較低,基本屬于低效利用階段。在用水量的分類比例當中,源流區的農業用水量所占比例最大,高達95%以上。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估算塔里木河的實際水資源利用效益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采用效益分攤和成本扣除的方法,對農業用水的平均效益進行較為科學客觀的計算。效益分攤法是一種把農作物的凈產值在灌溉水和其它農業措施之間以一定的比例進行分攤的效益計算方法,一般規定的灌溉分攤系統為0.05。而成本扣除則是指在進行農業經濟效益計算時,將在生產過程中所投入的基本農業成本折算成較為合理的經濟報酬,再將總收益減去經濟報酬,最后得到純利潤。根據這一方法所計算出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益一般都較高。就塔里木河源流區的水資源利用效率而言,將其與全疆的平均水平進行對比,其效益整體上呈現出較高的走向。在計算農業用水的供水成本時,采用以下幾種成本計算方法,即保證水利工程能夠自我維持、保證水利工程進能夠行自我改造、維持水利工程的運行和維修及全部折舊費均算入供水成本當中。
計算結果如下:三條源流灌區引用地表水140.858×108m3,水資源利用直接效益約為40×108元。塔里木河上中游地表水近年來的引用量不斷地增加,致使下游河道的年徑流量減少了70%。下游鐵干里克至羅布泊段地下水位下降明顯,部分河道斷流,已經造成1.617×105km2的自然林、草的衰敗和死亡,綠洲棄耕土地1.13×104km2。
在計算生態損失時,首先明確生態損失的涵義。生態損失包括直接損失、間接損失、恢復成本等。一般來說,直接和間接損失比較難準確地計算出來,可以采用恢復費用替代法計算由于水量減少造成的生態損失。塔里木河的下游要想做好生態恢復工作,關鍵在于增加河道的水量,而相關資料顯示,塔里木河源流區每節約1m3灌溉用水輸送到塔里木河,就要投資1元。而如果將下游平均徑流量恢復20%以上的水平,則至少需要增加8×108m3的水量輸入干流,耗資約8×108元。
對比分析塔里木河水資源利用效益與生態損失,我們可以發現,塔里木河的水走遠利用效益相對較高,而與此同時,生態損失的情況也較為嚴重,要進行生態恢復,所需要耗費的資金在已有經濟效益中也占相當比例。
4.結語
通過對比分析塔里木河水資源利用效益與生態損失,在綜合評價水資源利用與生態恢復的雙向關系后,我們在開展塔里木河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時,既要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堅持尺度原則,又要著力做好生態恢復工作,確保塔里木和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ECC計算結果分析
由表1可看出,義烏市2005年-2007年的生態效益均大于生態成本,歷年的ECC值均大于1。說明生態經濟規模增長是經濟的,生態承載力狀況良好。基本符合義烏的實際狀況。義烏近年來一直注重第三產業的發展,并憑借商貿業的發展迅速崛起。同時近年來義烏積極推廣“以商促工、貿工聯動”戰略,積極發展工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商品制造業基地。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義烏經濟實力也迅速增加,2007年義烏人均GDP比浙江省高1.9倍,比全國高約3.5倍,僅次于上海,居全國前列。義烏相對低耗、低污染的產業特點以及高效的經濟發展決定了經濟增長規模相對較經濟。由于義烏仍處于發展的初中期,故較長一段時間內ECC值可能都會大于1。為了更準確地評價區域的生態承載力狀況,需要選取合適的參比值。由于廣東省各城市的城鎮化率較高、產業結構均以第三產業為主、經濟增長速率較高等特點均與義烏相似,故選取廣東省的兩個典型城鎮即以經濟高速增長聞名于世,但是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的東莞市和2002年即被評為全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惠州市作為參照城鎮,分別計算兩城鎮的ECC值,并將ECC值作為評價參比值。根據廣東省各城市的資源環境損耗價值核算數據[13],分別計算得出廣東省各市2003年、2005年ECC值。由于缺乏連續年的生態成本數據,計算結果均以相隔兩年的生態效益、生態成本數值計算ECC,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東莞ECC值均在2左右,而惠州ECC值均在8左右。由此可初略得出,當ECC值大于8時,表明生態承載力狀況良好,ECC小于2則表明生態承載力狀況一般。而義烏市2005年-2007年生態承載力值均大于8,說明近三年生態承載力狀況良好。(見表2)但由表1也可看出,義烏歷年的生態成本在逐年增加,經濟增長規模逐漸趨向不經濟增長,逐漸以過高的生態成本來換取經濟增長,歷年的承載力值在逐年降低也說明生態承載狀況逐漸變差。這與義烏市近年的生態環境資源狀況相符。義烏區域資源匱乏,尤其是對于限制區域瓶頸發展的水資源。按2007年統計人口數,人均水資源量672m3,如考慮約107萬的常住外來人口,人均水資源量270m3,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200m3的13%,隨著義烏城鎮化發展和人口數量增加,義烏的水資源將更加緊張。2005年義烏市購買了東陽市橫錦水庫每年5000萬m3水資源的永久使用權,使得城區的飲用水得以保證,但也增大了經濟增長的生態成本。過快的人口和經濟增長也給義烏市環境帶來了較大壓力。義烏地表水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根據義烏市環境統計公報,地表水水質以劣Ⅴ類水為主,在2003年-2007年的水環境質量常規監測的共96站次監測中,劣Ⅴ類水檢出率均在80%以上,且Ⅲ類以上水質幾乎為0。污染物的治理以及由環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損害成本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承載力值的大小。
2011年10月13日,三水灣小學全體六年級的“小豆豆環保志愿者”參加了“走進石臼漾濕地園,保護水資源”的活動。
濕地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它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各類濕地在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均化洪水,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濕地是處于水陸過渡地帶的特殊自然綜合體,是水陸交界的一種生態系統,“濕地”的概念引人中國并為公眾所接受是近幾年的事,在此之前,人們并沒有意識戴沼澤、湖泊、河流、灘涂乃至人工水庫、稻田等皆為濕地。濕地與森林、海洋一起被專家們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稱其為“地球之腎”、“天然蓄水庫”。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越來越深切感受到地球生態惡化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后果,濕地的重要性也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濕地蘊藏的巨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將被人們進一步了解,那時候,濕地就能逐步恢復為正常健康的地球之腎。
這次走進濕地園的活動,讓“小豆豆環保志愿者”對濕地園水資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環保意識也有了穩步提升。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在一些率先富裕起來的地區,園林綠化建設攀比斗富之風愈演愈烈,在追新求異、急功近利的建設思想指導下,各種奇花異草飄洋過海,大樹移栽、反季節栽種和逆境栽植及追求視覺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園等屢見不鮮。不科學的園林綠地建設,不僅造成寶貴的水土、植物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造成當地景觀特色的嚴重喪失。因此,建設節約型園林是十分必要的。
節約型園林綠化不是減少園林綠化投入,也不是簡單的降低綠化檔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從資源集約利用、技術進步、規劃設計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綠地的綜合生態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倡導生態節約型綠化體系
按照生態優先的理念,以喬木為主,科學配置植物群落,提高城市人工群落的生物多樣性,營造節約型園林。
(1)以喬木為主,科學搭配植物群落。遵照城市綠化以喬木為主的原則,按喬、灌、藤、草多層結構和科學搭配的方法開展城市綠地建設,不僅提高了植物群落結構的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
(2)控制修剪植物應用,減少綠地養護費用。在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過程中,要進一步轉變機制,通過引入作業社會化和市場競爭,采取招標投標、工程質量監督、信用體系監督等方式保障工程和養護質量,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
2科學制定園林綠化設計,構建節約型綠化體系
(1)在綠化設計中,樹立節約型綠化設計理念,大力倡導“以植物為主體,水土為要素”的園林設計思想。倡導綠地建設向自然生態轉型,堅持“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為主”、“物種多樣性”原則。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特點,使用成本低、適應性強、本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樹種,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
(2)在種植設計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結構進行合理配置,增加喬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擴大綠地復層結構比例,充分發揮綠地的最大生態效益。試驗表明,喬灌木的耗水量遠低于草坪,而生態效益卻比草坪高得多,10m2樹木產生的生態效益與50m2生長良好的草坪相當。大量應用耐旱植物,不僅能節約大量水分,還能營造獨特的景觀。
(3)采用地面透氣透水性鋪裝,減少水資源浪費。
3努力降低成本,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型綠化體系
當今社會,水資源緊缺,能源供應緊張,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水資源和能源,是推進節約型綠化的必然選擇。通過在園林綠化中開發、應用和推廣節水、節地、節能和節材技術,以技術進步促進園林綠化的節約。
(1)大力推廣節水型灌溉方式。在達到澆灌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澆灌方式也是決定綠化工程能否節水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園林事業對城市水資源的消耗,就必須大力推廣節水型灌溉方式。可采用噴灌、滴灌、地下滴灌等方式進行植物灌溉,這樣既可節約用水,還能節省勞力,工效較高。據統計噴灌比地面灌溉可節省水約30%~50%,滴灌比噴灌可省水約40%,可節能50%~70%。地下滴灌是目前最新、最復雜、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發損失小,不影響地面景觀,同時,還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是園林綠化中極具發展潛力的灌溉技術。
(2)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水灌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廢水利用率。利用處理過的生活污水進行灌溉,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還可根據生活污水中有機質含量高,在冬、春2季選定取水時間段,大量抽取城市生活污水,對土壤瘠薄的綠地實施污水灌溉,是增加土壤肥效、提高植物生長量、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方式。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3)大力推廣環保項目的建設,對植物的死干、枯枝、落葉、樹皮等再回收處理,可作為園林綠化的生物性肥料。
(4)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潛力,實現單位土地面積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行立體綠化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攀援和爬墻植物,將能夠綠化的各類墻體、天橋、屋頂和橋墩綠化起來,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綠量和綠視率。
(5)在綠化樹種選擇上,加大地方樹種的運用,綠化植物主要來自苗圃的生產苗木,推廣耐干旱植物種類。
(6)提倡在城市綠化用地中推廣使用節能照明設施。
4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S62文獻標識碼:A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用水問題已是社會各界人士共同關注的問題。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水的供應。然而地球人口壓力大、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發展的不協調、自然資源不斷被開采等因素造成水資源的匱乏,水資源的缺乏已嚴重制約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甚至生存。城市園林建設對減輕污染、調節城市氣溫、凈化城市空氣、美化城市等方面起著促進作用。但是,在園林建設過程和后期養護過程都必須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水資源的缺乏限制了園林的發展建設。因此,耐旱植物的配置應用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一 耐旱植物特征
耐旱植物多分布在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內都能夠正常的生長發育,并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耐旱植物通過調節生理活動的強度和改變自己的形態以適應在干旱環境中的生長、保持水分平衡與維持自身正常的生長發育。耐旱植物基本都具有發達的根系、密布葉綠素的幼枝幼莖、強韌的地上莖干、內陷的氣孔窩、細小肥厚肉質化的葉片、發達的柵欄組織、內卷的葉片、葉面厚厚的角質層或蠟質層、密生的表皮毛、發達的儲水組織等。耐旱植物的這些特征有助于它們在相對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保持體內水分平衡,促進水分的吸收、水分儲存、減少蒸騰,進而實現耐旱的目的。
二 目前耐旱植物的應用情況
耐旱植物在園林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部分耐旱能力強的灌木、喬木等植物傳統園林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例如夾竹桃、胡枝子等灌木植物,黃連木、白皮松、欒樹等喬木植物。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園林設計者過多重視植物的觀賞效果,對耐旱植物的搭配方式不夠合理,以致于達不到節水的功效。眾多省市認識到園林節水的重要性,大力調整原有的綠化形式,采用大量的耐瘠、耐旱植物來降低園林建設成本和調整城市水資源的運用。喬木和灌木是園林建設中常用的植物,通常采取復層植物群落組織方式,以達到更好的生態效益和綠化效果。據研究表明,灌木和喬木的需水量要比草坪低的多,而其生態效益卻大大高于草坪,年需水量都為1噸的前提下,5平方米的草坪才能與1平方米的喬、灌木面積的生態效益相持平。此外,單位面積草坪養護年費用約為喬、灌木的 7 倍,由此可見,耐旱植物的應用價值要大大高于草坪。所以在城市園林建設過程中,應以灌木和喬木為主,從生態效益的角度來講,可減少為增加綠化面積而營造大面積草坪的現象,促進多種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三 園林建設中改善耐旱植物的應用措施
(1)加大鄉土耐旱植物的培育種植。鄉土植物往往是經歷過長久的自然考驗而生存下來的優良品種,有特別強的生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適應惡劣的環境的能力相對較強。所以在實際園林綠化過程中,把握栽培多種鄉土植物,不僅可以擴大園林的綠化量,還能使園林景觀的欣賞效果有所加強。(2)優化植物的配置方式。在對耐旱植物的配置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植物本身所需要的生長條件,栽培要因地制宜。總而言之,要保證灌木、喬木和草坪三者之間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所具有的生態效益。(3) 加強新品種的培育。在園林建設工作中要廣泛的運用相關的節水技術方案,雖然當前已有很大一部分的耐旱植物品種被運用到實際園林建設中,但是我國還有諸多待開發的豐富野生資源。新品種的培育將會給現代園林建設帶來新的元素,進一步為園林景觀觀賞價值帶來更好的效果。
四 耐旱植物在園林建設中的作用
1. 節省淡水資源,降低建設成本
據調查表明,北京市采用集雨水工程來解決園林建設中的用水問題;延安市的城市所擁有淡水資源只能滿足 100 多萬人的生活用水需求,遠遠無法滿足園林建設用水的需求量,因此園林綠化中多栽培耐旱植物是節約城市用水、滿足城市規劃用水的重要途徑。全國還有很多城市也有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問題,耐旱植物在園林建設工程中的應用是社會各界、政府部門以及市場迫切需要的方案。國家建設部門對加強構建節約型城市園林而提出大力培育、種植耐旱型植物的口號。這是基于政府很重視對對保護大自然的需要以及構建園林城市的需求,因為水資源的嚴重短缺,而使在園林建設中大大增加了政府財政開支,使園林管理部門和城市建設部門陷入進退兩難的境況。因此,促進耐旱植物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的應用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2. 高綜合價值,市場競爭力強
耐旱植物在我國北方眾多地區都具有豐富的資源。在原有的傳統園林建設中,耐旱植物良好的耐旱節水能力沒有被很好的運用,在以前設計者多重視其特殊的觀賞價值,而忽視了其良好的節水特性,使其沒有與其他植物形成良好的配置,以致于沒有發掘利用好耐旱植物的優勢。耐旱植物劃分為灌木、喬木和草本植物 3 種類型,從觀賞角度可以劃分成觀花、觀葉、觀果和常綠植物幾種類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對植物不同層次的需求。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耐旱型植物的品種將會更加豐富。因此耐旱植物可憑借其品種類型的豐富、高觀賞價值、而低栽培成本、并具有良好生存能力等市場優勢,而在市場競爭中有較好的競爭優勢。
3. 實現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園林建設進程發展一定要和城市經濟水平相協調,倘若沒有堅固的物質經濟基礎,園林綠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以前我國從國外大量引進高質量的草花種子和草坪種子,其中一部分觀賞植物,不管是其種子還是種苗,買進成本都較高,而且養護費用也較高。如果根據我國國情采用的正確措施,充分利用我國所擁有的豐富野生資源,采用耐旱植物,大力發展植物培育技術,可使買苗、種苗以及后期養護費用大大壓縮,逐步實現城市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五 結語
人類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園林建設,實現人類社會和大自然的和諧發展需要城市園林建設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大力栽培、馴化、培育耐旱植物,采取優良的栽培方案,使耐旱植物得優勢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得到良好的體現,縮減園林培育、養護成本,解決城市園林建設中的用水問題。進而優化耐旱植物的配置模式,盡早實現城市園林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烏魯木齊市經濟高速發展,屬于人口密集的西部大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典型城市。國家對西北地區水資源調查的一項課題中提出,西北地區水資源利用量不得超過水資源總量的70%,而烏市水資源利用率為70%左右,從此角度來說,烏市的水資源利用已到達一個極限,水資源的匱乏成為制約烏魯木齊市發展的重要因素。
1 綠地系統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搞好節水灌溉
1.1 園林用水體系不完善,水資源利用率低
目前在一些城市園林綠地中,絕大多數仍為灑水車灌溉、人工管灌、漫灌、水車澆灌,不能保證灌溉均勻、灌溉水量適量,經常出現灌溉過度致使地表積水或地下滲漏,澆灌時水分流失多達20%~30%,影響植物生長,且水源浪費嚴重。
1.2 灌溉設施與種植模式不配套
綠地灌溉系統設計、施工不夠專業和規范。一些設計和施工單位技術不過硬,經常出現噴點布置不正確、噴頭間隔不恰當等問題。在城市園林綠地的灌溉方式上,要大力采取節水型灌溉措施,認真全面地設計灌溉系統,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園林綠地的建設過程中,考慮利用天然降水,還要注重鋪裝材料的滲水性;達到澆灌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澆灌方式也是決定綠化工程能否節水的重要因素。
1.2.1 噴灌。特別適合于密植低矮植物,如草坪、灌木、花卉等。但會出現跑水現象,使水流到人行道、街道,或車行道上,影響周邊環境,不易產生地表徑流和深層滲漏。
1.2.2 滴灌。除了具有噴灌的主要優點外,滴灌比噴灌更節水(約40%)、節能(50%~70%)。然而,也因管道系統分布范圍大而增大了投資成本和運行管理的工作量。現階段,滴灌主要應用于花卉、灌木、行道樹及大面積片林的灌溉上,而在草坪及其他密植植物上則應用較少。
1.2.3 地下滴灌。這是微灌技術的典型應用形式,是目前最新、最復雜、效率最高的灌溉方式。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發損失小,不影響地面景觀,同時還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是園林綠地中極具發展潛力的灌溉技術,存在不便于管理和維修的缺點。
1.3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節水意識
當前從事園林綠化事業的工作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不甚了解我國水資源匱乏狀況,尚未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表現為設計人員在設計中或傾向于大面積草坪、大型水景等一些高耗水的景觀,或缺乏了解植物生態習性,不能合理地配置植物,基于此,當務之急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的節水意識,使發展節水型園林的觀念廣泛深入人心。
近幾年來烏魯木齊市的園林節水灌溉技術如噴灌、滴灌已得到全面推廣,同大水漫灌相比可節水50%~70%左右,節水效果明顯。但是對各類節水灌溉設施的管理比較粗放,有潛力可挖。制定不同土壤質地、不同物種類、不同的生長季節的園林灌溉標準并由微機控制,是今后園林節水灌溉的發展方向。
2 因地制宜地選擇鄉土樹種
城市園林綠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植物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基礎,合理的植物種類選擇和配置方式是發展節水型園林的關鍵所在。
(1)因地制宜,注重鄉土樹種的開發和應用,大量應用耐旱植物,優化園林植物配置,城市園林綠地應該以喬、灌木為主體,以復層植物群落結構為主導,強調綠量和生態效益,即便是選擇草坪,也要選擇抗旱性強的草種,會大大節約水源。
對水資源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作出定量評價,能夠使人們對水資源的利用價值有全面的認識,從而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在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另外,這也是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式之一,有利于我國綠色GDP理念的進一步落實。
一、水資源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一)水資源生態系統
所謂水資源,指的是在經濟條件下能夠使用的水和水中的物質,以水體活動為主的水資源系統與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相結合,就構成了水資源生態系統。水在生態系統中運動的過程,保證了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相互轉換,從而不斷為人類社會提供著物質和能量。
(二)服務功能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指的是生態系統形成的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的條件和效用,一方面為人類提供食物、醫藥、工業農業生產活動的原料,另一方面維持著人類生存發展的生命系統。水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態資源,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對生態環境進行組成和創造的因素之一。根據水資源的消費和市場化特點,可以將其分為經濟服務功能和生態服務功能。具體來說,經濟功能指的是維持人類社會的生產與生活,提供各種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生態功能則是調節生態系統的結構,維持生態平衡。
二、水資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價方法
(一)市場價值法
市場價值法的原理在于,將整個生態系統看成是生產中的一個要素,如果生態系統發生變化,那么生產成本和生產率等因素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從而使產品的價格和水平受到影響。舉例來說,對農作物進行灌溉的時候,水質和用水量的改變,會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所影響,最終表現在價格的變化上。
(二)機會成本法
在生態系統中,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我們在選用一種資源的使用方案時,那么就會舍棄其他的使用方案,與之相連帶來的效益也就不存在。因此,機會成本法就是計算出那些放棄了的使用方案中能夠獲取的最大效益。舉例來說,在三峽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它的機會成本就相當于保護三峽自然景觀所獲得的休閑娛樂的經濟效益。該方法實用性很強,常用于那些不能直接計算出資源的應用效益的地方。
(三)旅行費用法
旅行費用法主要用于計算無價格的商品損失,可以對旅游地的游憩價值進行評估,使用旅行費用來計算人們對該景點的評價。具體來說,包括了交通費用、門票費用、餐飲住宿費用、紀念品或特產的購買費用,以及電話費、停車費等。
除此之外,水資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價還有影子工程法、影子價格法等。在實際計算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三、江西省水資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價
(一)經濟服務功能評價
第一,水力發電。江西省2012年發電量總共728.20億千瓦時,其中水力發電為48.24億千瓦時,占比6.6%。按照每千瓦時0.4元的價格計算,2013年水力發電價值為19.30億元。
第二,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供應。2012年江西省總供水量242.54億m3,其中地表供水233.18億m3,地下供水9.36億m3。用水組成部分:生活用水20.86億m3,工業用水58.94億m3,農業用水146.01億m3。以生活用水0.8元/m3、工業用水1.0元/m3、農業用水0.02元/m3計算,2012年江西省水資源的供水功能價值為78.55億元。
第三,水產品生產。2012年江西省水產品生產總量約為237萬噸,按照平均價格0.79億元/萬噸計算,水產品的經濟價值為187.23億元。
第四,休閑娛樂。2012年江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數156.2萬人次,外匯收入4.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0.17億元;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0347.3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372億元,共計1402.17億元。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旅游對象中山水風光比重為24.6%,假設水體旅游占其中50%,那么水體旅游的經濟效益為172.47億元。
綜上,2012年江西省水資源的經濟服務功能價值共計為457.55億元。
(二)生態服務功能評價
第一,調蓄洪水。其中,水庫調蓄洪水功能價值約為37.52億元,鄱陽湖調蓄洪水的價值約為159.53億元,濕地沼澤調蓄洪水功能價值約為1.05億元,總計198.10億元。
第二,調蓄水資源。所謂調蓄水資源,指的是在湖泊和沼澤的作用下,對水流、徑流、地下水的調節功能。其中。鄱陽湖的水資源調蓄能力按照多年的平均蓄水量計算,為149.6億m3,沼澤面積大約為1.42億m3,總計面積為151.02億m3。采用替代工程法,按照蓄水成本0.67元/噸計算,2012年江西省調蓄水資源的價值在101.18億元。
第三,河流輸沙。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江西省河流的總輸沙量在1000萬噸,按照人工清理河道的成本為4.7元/噸計算,河流輸沙、疏通河道的經濟效益為0.47億元。
第四,土壤保持。該項目只計算鄱陽湖和軍山湖的土壤保持功能。鄱陽湖每年泥沙淤積量在1000萬噸左右,軍山湖按照比例計算在50萬噸,因此總計1050萬噸。折合成土地面積,大概在1562.50h。按照1.7840萬元/h的土地面積收益計算,土壤保持經濟價值為0.28億元。
第五,污染降解價值。眾所周知,河流、湖泊等具有自凈功能,也可以清除部分水體污染物。相關報道指出,濕地生態污染降解的功能價值為2.60萬元/h,取江西省濕地面積61666h,則污染降解的功能價值為16.03億元。
第六,生物多樣性維持。水體和濕地,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場所。沼澤與泛濫平原的生態效益為3633.6元/h,江西省沼澤總面積61666h,則生態效益價值為2.24億元。
綜上,2012年江西省水資源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共計為318.3億元。
(三)總評價結果
經過計算,江西省2012年水資源生態系統的經濟服務功能價值為457.55億元,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為318.3億元,合計為775.85億元。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對江西省水資源系統的服務功能價值進行評定,結果表明經濟服務功能和生態服務功能的價值很高。從側面證明了水資源在人類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得以持續下去的重要性,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因此,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科學合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友輝,董增川,孔瓊菊. 江西省水資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價[J]. 江西農業學報,2011(01)
【 abstract 】 nowaday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the main reason the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resource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used by uneven. So, want to solve the agricultural water crisis, you must make full and reasonable us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strengthening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water channel handan discussed deeply and curr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water channel specific planning, and its benefi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water channel in detail.
【 keywords 】 handan; Ecological water channel;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Benefit; Important significance
中圖分類號:S89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邯鄲坐落在河北省南部、太行山的東部,和山西、山東、河南三省相接。結合邯鄲市政府建設生態水網建設的規劃安排,將建設和諧社會、加快生態園林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的戰略目標,并計劃在最近幾年內,建設起生態水網。本文主要對邯鄲生態水網建設的必要性與現狀進行了深入探討,重點闡述了建設生態水網的具體規劃,并對其效益與建設的生態水網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2生態水網建設的必要性
邯鄲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季候,長年四季非常分明,其年平均降水量為548毫米,通常會集中在6至9月。在雨季,多出現暴雨,很容易出現水災;在春季則長年為干旱。在過去幾年,為了治理水患,并先后建立了兩個大型水庫,雖然治理了水患,但是,又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在雨季來臨時,為迎戰洪峰,水庫需要一定的庫容,因此,大量的水資源就變成了廢水;然而,到了春季用水的季節,水庫的水又供不應求。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2000年——2005年整個邯鄲市河流的年平均總用水量超過了15億立方米,但是,實際的利用總量還不到3億立方米。由此看來,邯鄲市出現了缺水的現象,從而使大量的河流水都白白流走,浪費水現象非常嚴重。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邯鄲水資源供需矛盾,就必須要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邯鄲市政府提出了建設生態水網工程。重點是對原有渠道加以改造,合理分配水資源,解決農田灌溉問題,從而大大改善生態環境。
3邯鄲水資源的基本現狀
近幾年,邯鄲水資源非常緊缺,年降水總量為500mm,水資源總量為16億立方米,低于國際缺水線標準,可以說是極度缺水的地區。為確保居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開始對地下水進行開采。近年來,整個邯鄲市對地下水的開采量超過了16億立方米,超出了地下水的可開采量范圍,從而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從目前的情況來分析,對水資源不能充分利用,效率與效益都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灌、排渠過于老化,缺少完善的用水機制。現如今,怎樣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成為影響整個邯鄲市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
4建設生態水網的具體規劃
生態水網的建設必須由邯鄲市政府統一規劃實施,主要有主城區生態水系工程、水環境治理工程、生態涵養工程、平原生態水系工程等。其中平原生態水系工程、生態水系工程都是一期工程,工程從2009年開始,預計在2012年完工,從而使生態水網正常運行下去,保證水資源充分利用。
5建設邯鄲生態水網的有效對策
主城區生態水系工程把岳城和動武仕水庫的水引入主城區,從而為城區生態景觀建設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對邯鄲市的五大河流進行綜合治理。
防治水污染必須要從根本上加強污染源的治理,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建設多個大型污水處理廠,有效控制污染。在防治水污染的同時還要對生態水網污染源進行排查,對于那些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來說,必須要強制要求先期治理;倡導企業循環用水,盡量少使用新鮮水量,建立節水企業。特別是對那些化工、造紙等有嚴重污染隱患的企業必須進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任務。在農作物生產上,鼓勵和倡導人們使用無毒、低毒的農藥,合理施肥,從而使生態水網的水資源保持在良好狀態。
平原生態水系工程指的是對原有的滏陽河、高級渠等主要干渠加以疏通和修整,可以在河渠上建立攔蓄工程,最終實現灌渠和排渠的共同調度。利用這些河渠向周圍縣輸送水資源,最終實現水、林、路的一體化建設,從而方便的提供給各個縣農業與生產用水。
生態涵養工程指的是在邯鄲市的西部地區實施生態水保,建立多個中小型水庫,涵養水源。特別是在骨干水渠沿岸,根據渠道的大小修筑渠道。
建立生態水網監控系統。待生態水網建成后,還必須要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共同抓建設與管理,避免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促使工程進入良性循環狀態,政府要加大水網水資源、管理與維修費用的支出,從而大大減少農業灌溉費用,凸顯出城市反哺農村的方針政策,既能為農民增加產量又增加收入。
6效益分析
6.1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
生態水網的建設可以為邯鄲市帶來較好的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一方面,不僅能夠向主城區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另一方面,改善水質、凈化空氣。與此同時,按照城市規劃的要求,可以建成集供水、觀光等議題的景觀,創造出優美的水環境,改善生活環境,提高城市地位。另外,也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利用生態水網約可以減少地下水開采量為1億立方米,減慢地下水下降速度。尤其是平原生態水網工程,有利于改變河渠干涸的不良局面,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周圍縣城按照城市規劃要求,借助生態水網建設優美生態景觀,改善城鎮面貌。
6.2社會效益
因生態水網的建設,大大改善了邯鄲市的環境,充分體現出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除此之外,生態水網的建設對建設和諧邯鄲、促進邯鄲市場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7建設邯鄲生態水網的重要意義
建設生態水網會為整個邯鄲市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生態效益。建設生態水網,能夠擴大灌溉面積,增加農作物產量,為農民增加收入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生態水網的建設可以補充地下水資源,改善城市面貌,使人和社會保持協調發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對于建設生態、和諧邯鄲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可以說,建設生態水網能夠改變水資源的布局,修復邯鄲的整個生態系統,同時為邯鄲的經濟發展打下堅持的基礎。
8結束語
總體來說,現如今,影響水利工程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資源的缺少以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勻所造成的。因此,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用水危機,那么就必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水資源,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水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邯鄲坐落在河北省南部、太行山的東部,和山西、山東、河南三省相接。結合邯鄲市政府建設生態水網建設的規劃安排,將建設和諧社會、加快生態園林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的戰略目標,并計劃在最近幾年內,完成生態水網工程建設。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邯鄲水資源供需矛盾,就必須要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邯鄲市政府提出了建設生態水網工程。重點是對原有渠道加以改造,合理分配水資源,解決農田灌溉問題,引導農民合理利用水資源,給農民灌輸節水的思想意識,從而使農民積極、主動的節約水資源,實現灌渠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大大改善生態環境,創造出優美的水環境,改善生活環境,提高城市地位。在今后幾年,周圍縣城構成平原水網與水庫。這不僅成為邯鄲市質量環境的一個進步,同時為其它地區的生態發展作出了榜樣。
【參考文獻】
[1]谷玉姣,彭莘,龔京燕.邯鄲生態水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河北水利,2008(4).
[2]郭燕杰,謝三湘,李燕.梯級電站在邯鄲生態水網中的開發建設[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0(3).
1.2水源地保護區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
1.2.1面向上游的水源地保護區生態建設補償將水庫上游水源涵養區各項生態建設的投入作為水源地生態補償,上游水源地地區既是生態貢獻區又是生態受益區,下游地區是單純生態受益區,應共同分擔上游地區的生態建設成本。
1.2.2面向下游的基于上游發展權限損失的補償水源地保護區為了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建設而放棄一部分產業的發展,從而失去了獲得相應效益的機會,下游受益地區必須對上游水源地保護區人民的發展權損失予以一定補償,可選擇不同補償方式進行補償。生態補償核定方法采用機會成本法,
2汾河水庫生態補償實例分析
2.1汾河水庫概況汾河水庫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境內,距省城太原市83km。壩址以上控制流域范圍包括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靜樂縣,呂梁市嵐縣和太原市婁煩縣四縣,流域面積為5268km2,占四縣總面積92.5%。汾河水庫庫區水域面積32km2,總庫容7.2×108m3。此外,自2003年山西省引黃工程南干線開通以來,平均每年引黃河水約9000×104m3,并向省城太原市供水,汾河水庫作為引黃入并工程的調蓄水庫,已成為山西省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
2.2汾河水庫生態補償的主體和對象汾河水庫生態補償的主體應當是太原市主城區的300×104多個市民、企業事業單位等用水主體及市政府。而補償對象包括因保護水質、涵養水源付出成本及影響經濟發展的水源地農民、水源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
2.3汾河水庫生態補償額度和核定方式生態補償核定方法確立可從兩方面衡量。水源地相應主體為保護生態環境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直接投入成本(即環境整治、生態建設、污染治理等工程項目所需資金)和機會成本(即由于保護生態而導致的發展機會喪失)兩部分。投入成本可準確測算,而且機會成本可用水源地居民收入與全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測定;通過保護水源所產生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兩部分。其中,經濟效益可根據輸送水資源量按不同價格(包括政府補貼部分)扣除輸水成本及加工成本而帶來的效益;生態效益一般依據水資源的娛樂、旅游、休憩和調節水量、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廢物凈化等生態服務功能等方面測定其生態效益。確定補償核定方法要綜合考慮水資源保護成本和效益兩方面因素,實現補償效果與補償意愿相協調。
2.4汾河水庫生態補償計算方法
2.4.1汾河水庫水源地保護的直接成本核算按照婁煩縣“十二五”期間省城水源地汾河水庫環境治理保護規劃,“十二五”期間全縣規劃實施水保造林、污染治理、基礎設施改善、發展及民生保障、循環經濟五大工程。水保造林工程。新增林地200km2;配套建設林地節水灌溉工程31處;占地補償15.3km2;汾河水庫庫周塌岸治理21.4km;汾河濕地公園建設32×104m2;污染治理工程。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1座,實行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建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站22座;河道治理新筑堤壩122.6km,清淤疏浚98km;澗河源頭治理4km;基礎設施改善工程。縣城舊城改造安置4033戶17844人,庫周小城鎮建設安置4992戶19444人;建設公路58km;產業發展及民生保障工程。興建養殖小區100個;發展日光節能溫室3000棟、溫室大棚6000棟;開發生態公益性就業10116人。以上項目每年需生態保護資金10.84×108元。
2.4.2汾河水庫周邊地區保護水源經濟發展損失補償根據太原市、婁煩縣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測算。機會成本=(參照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城鎮居民人口+(參照地農民人均純收入-水源地農民人均純收入)×水源地農業人口=(17258-10667)×27589+(7611-3109)×97538=620955175≈6.21×108元。綜上所述,依據水源地生態涵養成本-效益測算生態補償核定方法模式,對汾河水庫生態保護區總體補償額應確定為每年17.05×108元。
一、前言
推動水利可持續發展以解決水資源危機,這是水利建設一直以來的目標,其對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水利經濟運行機制則是從相關政策、經濟和技術方面著手,進行深入的改革,強調水資源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進而滿足社會生產生活需求,同時有利于良好的生態循環,進而創造良好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以及社會價值。
二、水利經濟運行機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一)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水利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資源的配置,需要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入手,根據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實際,合理管理地下水和地表水,并對其水量和水質進行嚴格的控制,調整供水及排水的方案,改變傳統的水資源配置和管理辦法。立足水市場和水權管理,重視水制度協調,加快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創新,擴大其經濟領域,創造高效益,以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原則。[1]
(二)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充分體現出水利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就我國當前的水資源利用情況來看,其利用率不高,水資源配置和節水措施一般按照計劃及政令執行管理,未能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是一種有市場價格的商品,其具有市場屬性,并通過市場和政府對水資源配置的調控。傳統的水利經濟運行機制在投資方面具有計劃性和事業性的特點,而基于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水利經濟運行機制,需要與市場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產業性投資機制,其市場目標和商業目標更加清晰和明確,有效推動了水利經濟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三)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
水利經濟運行機制需要滿足當前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高效利用水資源,以更好的支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社會生產生活中,需要滿足居民飲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生態保護方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仍然是水利建設發展的主題。另外,水利經濟運行機制與農業、工業生產建設緊密相關,其改革勢在必行。[2]
三、水利經濟運行機制缺陷和不足
(一)市場觀念不足
長期以來,水利建設突出體現了基礎性和公益性的特點,而市場觀念不足,重視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忽視了水資源的經濟價值。水價與其實際價值不符顯然不利于水利經濟運行機制的良好運行,對于水利建設發展具有一定的制約。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水資源利用問題不能僅依賴于行政方法,而是需要利用經濟手段,為水權交易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以更好地在經濟領域創造高效益。
(二)水價不合理
水價的制定需要考慮實際的用水需求,其對于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時有益于水污染的治理。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水價執行并不合理,水資源的價值未能充分體現出來,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幅度不大,節水措施不到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供求關系。這就需要針對水利投資融資、水費征收以及區域水價制定相應的方案,以改善這一問題。
(三)融資渠道單一
水利建設需要依賴于國家投資,其層次單一,往往受限于投資資金,工程建設周期長,僅考慮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持續性發展,不能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顧此失彼,不利于水利經濟的穩定運行。
四、水利經濟運行機制建設的新思考
(一)多方利益的兼顧
水利經濟運行機制建設,需要兼顧社會、生態以及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利益,不再片面強調其工藝性,而是為其提供市場化發展的途徑,做到多方利益并重。在政府和市場的組織協調下,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生態效益放在首位。只顧追求眼前的利益,破壞和浪費生態資源,即使從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只是暫時的,這種掠奪式的資源開發顯然不利于水利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水利經濟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基于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生態效益,為水利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水利經濟運行需要與國民經濟發展步調一致,協調好二者間的關系,盡可能保持平衡,兼顧供求,尋找最佳結合點,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3]
(二)水市場建設
促進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產業化發展,優化水市場環境,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合理制定水價,突出水資源的價值。水資源利用及污水排放的成本不能忽略不計,而是需要以投資成本和環境成本的形式予以定價和收費,進一步完善水利經濟運行機制,制定水利商品的收費標準,并形成制度化標準,突出其商品價值。水電供水價格、水資源費征收以及水污染補償等機制是水利經濟運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水電、火電上網價格差異,分區、分類實施水電供水價格機制,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三)拓寬融資渠道
拓寬融資渠道,填補水利建設資金空缺,其對于水利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政府投資的基礎上,基于市場機制,整合社會力量,通過政府、社會、企業以及市場間的緊密合作,籌集資金,共同參與水利建設當中。建立完善的水利融資機制,促進投融資改革。整合資源。擴大投資主體,建立水利建設專項資金。利用銀行貸款、引進外資等方式來拓寬投融資渠道,助力于水利建設,進而保障水利經濟平穩、健康的運行。[4]
五、結語
在水利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以水利經濟運行機制改革創新作為方向和著力點,針對市場觀念不足、水價不合理以及融資渠道單一等問題,進行水利經濟運行機制改革。堅持可持續發展理論,兼顧生態、社會和經濟利益,加強水市場建設,拓寬融資渠道,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進而促進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作者身份證號碼為36042419890909
387X)
參考文獻
[1] 崔延松,魯紅衛,宣翔.強國戰略背景下水利經濟政策協調推進的運行機制研究探討[J].中國水利,2015(0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