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6 09:48: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經濟情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農業和農村經濟目標全面完成。我鎮2010年農業生產總值達24390萬元,較去年增加1050萬元,增加率達4.5%。糧食總產量達1.9248萬噸,人均糧食占有量達764公斤。新增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510人(其中:國外76人,省外434人),全年共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9860人次,農民外出務工總收入達8381萬元。充分發揮農村專業組織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新建隱峰鎮喜來樂種植專業合作社1個,培育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組織2個,各種農村專合組織共帶動農戶6860戶。一年來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會69期,受訓人員達12150余人次,鞏固發展科技示范戶560戶,推廣新技術、新項目8項,共印發各種技術資料萬余份。
全年共推廣綠肥作物光葉紫花苕440畝、曬煙腋芽抑制技術3000畝、病蟲綜合防治技術4900畝,推廣優質稻面積達31018畝,推廣水稻旱育免耕移栽27600余畝,推廣曬煙地膜覆蓋面積10170畝,曬煙總產值達3672萬元,小麥、油菜、川芎免耕栽培22000余畝,共為農戶增收節支396.8余萬元。進一步加強川芎規范化種植基地和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建設,全年川芎、曬煙、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11600、10250、9210畝以上,示范推廣稻鴨共作新技術130畝,每畝增加農戶收入160余元。充分利用我鎮兩河的地理優勢,積極發展和帶動小家禽的養殖,2010年我鎮小家禽出欄97.6萬只,發展種禽3.2萬只,新增養殖大戶4戶,出欄生豬達46100頭。努力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相關內容,我鎮能繁母豬參保達到344頭,育肥豬參保達到930頭,水稻參保達到3250.19畝。
積極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我鎮全面完成了總投資540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著力解決了制約我鎮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項目共完成襯砌渠系31千米,其中L型渠11千米,U型渠19千米,修建人行便橋319處,安裝涵管132米,建成提灌站6座,示范推廣秸稈腐熟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9000畝,發放秸稈腐熟劑90公斤,示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9000畝,發放配方施肥建議卡3000份,磷鉀多元配方肥10.9噸,欣物康有機肥800公斤。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新建鴨子河大橋上段兩岸河堤2.6公里,新建堤灌站11座,新增農機總動力650千瓦,實現機耕面積3.6萬作業畝,機收面積達3.2萬畝,并對慶云村與敖平鎮接壤2.6公里的斷頭路進行了硬化。對轄區的水利設施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隱患11處,安排裝籠442匹,落實防洪預備籠79匹。我鎮新增農機具83臺(套),積極爭取農機局的災后重建項目投入110余萬,新建提灌站11座,新增農機總動力830千瓦,實現機耕面積2.8萬作業畝,機收面積達2.52萬畝。同時,我鎮還積極爭取日元貸款生態建設項目,共完成生態植樹9909株。
農田灌溉水毀設施重建穩步推進。在我鎮連續遭遇“8.5”、“8.13”和“8.19”三次洪水嚴重災情下,我鎮5處堰壩沖毀,鎮域內大面積農田出現灌溉難。為把洪災損失降到最低,鎮黨委政府一邊組織抗洪搶險,一邊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重建農田灌溉的基礎設施,各水毀工程的應急方案陸續被制定出來。目前,各項工程建設順利開展,為我鎮農業用水,奪取農業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9-0003-2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依據晉農外經發[2010]1號文件精神,我們對全縣農業外向型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報告如下:
1 現狀
1.1 我縣外向型經濟發展現狀
我縣地處太行山西麓黃土丘陵山區,長期以來農業發展滯后,生產商品化率低,農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影響,市場轉化率較低。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三農”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我縣農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外向型農業經濟剛剛起步。特別是2009年我縣順利實施了無公害農產品整體推進項目,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1.5萬畝,獲證產品20個,大大提升了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擴大了我縣農產品品牌知名度,提高了農副產品市場占有率,促進了我縣外向型經濟的穩步發展。目前,主要農副產品平均上市率達到76%以上。通過對我縣正常經營的15家企業抽樣調查顯示,我縣外向型農業經濟初具規模。2009年出口產值達到4800萬元,主要是大山禽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武鄉大山”牌和“松鶴長樂”牌雞蛋,占總銷售收入37160萬元的12.92%。
1.2 我縣主要農業企業及農產品加工企業現狀
最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縣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經濟專業合作社數量迅速增加,對搞活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截至去年12月底,全縣注冊登記的各類農民經濟專業合作社358家,企業38家,其中農產品加工企業15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10個,縣級龍頭企業10個,市級龍頭企業6個,入圍省農產品加工“513”工程企業3個,其中市級梯隊1個,縣級梯隊2個。大山禽業有限公司首次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我縣主要農業企業大約有15家,這些企業在帶動農民增收、消化吸收農村富余勞動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或多或少存在資金周轉不暢、開工不足等諸多問題,經營管理水平一般。
1.3 鼓勵農產品基地建設政策措施
我縣于2009年先后出臺了《關于重點扶持十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重點發展十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實施意見》、《關于重點培育十大農業園區的實施意見》三個文件,從財政、稅收、金融信貸、建設用地、項目申報、技術指導等諸多方面予以扶持,從財政切出700萬元以資本金入股的方式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累計直接投入1481萬元資金扶持“三個十”工程建設,有力地推動了農產品基地建設。
2 我縣外向型經濟發展主要制約因素
2.1 銷售網絡建設缺失
經過調研發現,我縣許多企業產品在市場上是有一定的影響和競爭力的。特別是我縣積極推行“三品”建設以來,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知名度不斷擴大,但是存在產銷脫節、不暢問題。集中表現為孤軍奮戰,小圈圈意識強烈,各自為政,未能有效整合銷售資源,形成互補。以致存在產銷旺季有貨無價,效益上不來;產銷淡季貨源不豐裕,設備閑置嚴重。缺少信息交流交易平臺,銷售渠道支離破碎。
2.2 企業規模小,競爭力較差,出口產品單一
近年來我縣產業化建設步伐加快,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大山禽業有限公司成功躋身省級龍頭企業行列,并入選省“513”工程市級梯隊,晉武薯業有限公司、晉昌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入選省農業加工龍頭企業“513”工程縣級梯隊企業,標志著我縣產業化建設達到了一個新水平。但是外向型發展步伐遲緩,參與企業少,出口產品單一。再者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出口萎縮,我縣好多企業在創匯道路上舉步維艱,索性放棄。
2.3 外貿人才奇缺,嚴重制約我縣外向型農業發展
涉外貿易人才嚴重缺乏也是嚴重制約我縣外向型農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另外,融資渠道不暢,企業管理隊伍素質亟待提高等也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3 加快外向型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加大對外招商引資的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全縣外向型經濟現有的有利條件,加強農業對外宣傳、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提高武鄉老區農業的知名度。優化農業投資環境,在土地使用、項目審批、配套服務等方面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二是充分發揮現有農業合資合作項目的作用,引導現有農業合資合作企業向產加銷連接、貿工農一體化方向發展,使合資合作企業一頭連接生產基地和農戶,一頭連著國際國內外市場,帶動農民加快致富。三是進一步辦好現有農業合資合作項目。注意傾聽群眾的想法和建議,幫助其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增強國內外投資合作客商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有意于投資農業的客商,促使他們不斷向企業增資,并把較短期的投資變成較長期的投資。
3.2 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扶持龍頭企業和出口基地
按照區域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積極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在品種調整上,要強調多樣化、規模化、專業化,連片綜合開發,發展特色觀光農業、無公害蔬菜。改良低產劣質水果品種,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著力提高高效經濟作物的比重。在生產布局上,重點扶持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培育拳頭產品,使其做大做強,提高規模效益。在經營方式上,一是要著力提高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生產基地的比重。堅持走“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路子,利用農民的傳統特長,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重點培育一批創匯專業大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每年新建一批專業村,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和創匯生產基地。二是要采取切實措施,組建縣、市級龍頭企業。通過整合資源,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扶持一批機制活、前景好、以民營為主的農業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授信,增強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規模效益。三是鑒于我縣只有一家省級龍頭企業,要求省在制定規劃、農業專項資金及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并在我縣興建一批農業示范基地,以利推進我縣盡快建立若干家省級龍頭企業,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
3.3 抓好鮮活農產品保鮮技術,拓展農產品的流通渠道
大力抓好鮮活農產品的保鮮技術,拓展農產品的流通渠道,保障農產品保值增值。一是加強與山西農大和科研機構的聯系,組織課題攻關,著重研究鮮活農產品的保鮮技術,尤其是重點研究梅杏、草莓、蘑菇的保鮮技術,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保鮮、加工、貯運技術,發展名牌產品。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狀況選準發展項目,有效地解決當地大量農產品的出路。三是不斷提純改良新品種,提高現有名優特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四是充分利用老區的有利條件,抓住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利契機,在農產品生產地、集中加工區、消費潛力大的地區,集中發展若干家集農產品展示、信息、貿易為一體的管理完善、牽動性較強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五是建設農產品流通隊伍,發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流通大軍。支持農業經紀人隊伍的健康發展。
3.4 積極支持發展外匯型農業,拓展觀光型農業
要下功夫做好優勢項目和特色項目的開發,加大項目的科技含量 ,加強對國內國際市場的適應性。一是加強與國外大公司的聯系,主動同與國外大公司對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信息服務機制。二是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投入,積極扶持發展創匯型農業,加快農業園區的建設,建立大宗農產品基地與城市超市掛鉤的辦法,發展農產品配送業。三是充分利用國家“三農”政策對老區的傾斜,力爭多出口多創匯。
3.5 建立外向型農業協會,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建設
為了增強農產品出口競爭力,一是要迅速建立外向型農業協會,通過協會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自我保護意識,維護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合法權益。二是要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無論種養業還是加工、流通業,要參照國際標準進一步修訂完善,沒有標準的應堅持高起點,抓緊研究制定標準。同時,建立健全檢驗檢測體系,保證各個環節都能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
農業和農村經濟目標全面完成。我鎮20__年農業生產總值達24390萬元,較去年增加1050萬元,增加率達4.5% 。糧食總產量達1.9248萬噸,人均糧食占有量達764公斤。新增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510人(其中:國外76人,省外434人),全年共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9860人次,農民外出務工總收入達8381萬元。充分發揮農村專業組織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新建隱峰鎮喜來樂種植專業合作社1個,培育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組織2個,各種農村專合組織共帶動農戶6860戶。一年來舉辦各種技術培訓會69期,受訓人員達12150余人次,鞏固發展科技示范戶560戶,推廣新技術、新項目8項,共印發各種技術資料萬余份。全年共推廣綠肥作物光葉紫花苕440畝、曬煙腋芽抑制技術3000畝、病蟲綜合防治技術4900畝,推廣優質稻面積達31018畝,推廣水稻旱育免耕移栽27600余畝,推廣曬煙地膜覆蓋面積10170畝,曬煙總產值達3672萬元,小麥、油菜、川芎免耕栽培220__余畝,共為農戶增收節支396.8余萬元。進一步加強川芎規范化種植基地和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建設,全年川芎、曬煙、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11600、10250、9210畝以上,示范推廣稻鴨共作新技術130畝,每畝增加農戶收入160余元。充分利用我鎮兩河的地理優勢,積極發展和帶動小家禽的養殖,20__年我鎮小家禽出欄97.6萬只,發展種禽3.2萬只,新增養殖大戶4戶,出欄生豬達46100頭。努力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相關內容,我鎮能繁母豬參保達到344頭,育肥豬參保達到930頭,水稻參保達到3250.19畝。
積極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我鎮全面完成了總投資540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著力解決了制約我鎮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項目共完成襯砌渠系31千米,其中l型渠11千米,u型渠19千米,修建人行便橋319處,安裝涵管132米(文秘站:),建成提灌站6座,示范推廣秸稈腐熟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9000畝,發放秸稈腐熟劑90公斤,示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9000畝,發放配方施肥建議卡3000份,磷鉀多元配方肥10.9噸,欣物康有機肥800公斤。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新建鴨子河大橋上段兩岸河堤2.6公里,新建堤灌站11座,新增農機總動力650千瓦,實現機耕面積3.6萬作業畝,機收面積達3.2萬畝,并對慶云村與敖平鎮接壤2.6公里的斷頭路進行了硬化。對轄區的水利設施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隱患11處,安排裝籠442匹,落實防洪預備籠79匹。我鎮新增農機具83臺(套),積極爭取農機局的災后重建項目投入110余萬,新建提灌站11座,新增農機總動力830千瓦,實現機耕面積2.8萬作業畝,機收面積達2.52萬畝。同時,我鎮還積極爭取日元貸款生態建設項目,共完成生態植樹9909株。
農田灌溉水毀設施重建穩步推進。在我鎮連續遭遇“8.5”、“8.13”和“8.19”三次洪水嚴重災情下,我鎮5處堰壩沖毀,鎮域內大面積農田出現灌溉難。為把洪災損失降到最低,鎮黨委政府一邊組織抗洪搶險,一邊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重建農田灌溉的基礎設施,各水毀工程的應急方案陸續被制定出來。目前,各項工程建設順利開展,為我鎮農業用水,奪取農業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級農業部門精心組織,加強春耕備耕工作指導,積極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出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政策,落實農業四項補貼。
二、春播工作全面完成
截至6月8日,全市春播工作已全部結束,比去年提前了4天。農作物播種面積1022.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794.4萬畝(玉米580.9萬畝、水稻171萬畝、小麥1.9萬畝、豆類13.7萬畝、薯類23.1萬畝、雜糧3.8萬畝),蔬菜90.1萬畝,花生50.3萬畝,兩瓜37.9萬畝,寒富蘋果、葡萄、中藥材、樹莓、藍莓、向日葵等其他經濟作物50.1萬畝。目前,大田玉米已全部出苗,大部分株高35-40公分,葉片7-8片;水稻大部分緩苗已經結束,進入分蘗期,大部分株高15-20公分,葉齡在6片半葉左右。
三、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加快
一是設施農業提質增效成效顯著。預計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44.5萬畝,蔬菜產量221.9萬噸。設施農業冬季生產品種以葉菜類為主,以果菜類為輔。其中,葉菜主要品種有芹菜、韭菜、苦苣和生菜等,約占65%;果菜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青椒、黃瓜等,約占35%。4月份以后,冷棚兩瓜陸續定植,溫室黃瓜、西紅柿、辣椒等主栽品種進入盛產期。2015年已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設施農業小區15個,現小區已全部落實到建設單位和地塊。二是沈康現代農業示范帶建設有序進行。形成沈康現代農業示范帶2015年建設項目計劃,明確了2016年、2017年工作目標,并向波濤副市長進行了專題匯報。2015年項目共分為9大項、15個子項,目前項目正有序推進中。三是現代都市農業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加強對都市農業政策引導,并制定了都市農業扶持政策。同時,召開都市農業規劃項目推進會,沈北新區怪坡創意主題公園、美加歐觀賞樹種公司、雨潤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等7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都市農業示范園區,就項目定位、建設規模、功能布局、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了規劃。四是“三品”認證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全市已認證無公害綠色食品713.3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7.3%。
四、畜牧生產總體運行平穩
預計1―6月份,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47萬噸、31萬噸和25.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3%、3.6%和2%。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6.1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8.3萬噸,同比增長2.5%。生豬存欄338萬頭,同比增長4.8%,出欄280萬頭,同比增長4.6%;家禽出欄9120萬只,同比增長4.9%;蛋雞存欄5140萬只,同比增長4.6%;肉牛出欄53萬頭,同比增長3.9%;奶牛存欄14.7萬頭,同比增長3.6%;羊存欄75.7萬只,同比增長3%,羊出欄46萬頭,同比持平;6月份毛豬收購價格緩慢增長,收購價格在15元/公斤左右;雞蛋零售價格較上月有所漲幅,價格6.7元/公斤;羊肉價格受疫病、飼養行情影響,近期養殖戶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五、農業產業化建設有序推進
繼續深入落實沈陽市農產品加工業五年發展規劃,以推進項目建設和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為重點,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一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項目。全市投資5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項目開(復)工建設已達60個。其中,計劃投資10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重大項目15個,累計完成投資150.3億元,完成計劃總投資的62%。輝山、希杰、雨潤項目已全部竣工投產,恒豐源、成達、方馳、潤恒項目已投產或試運行,德寶、毅都、天贏等項目正在積極建設中。二是加強龍頭企業培育。修改和完善了沈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定監測管理辦法,規范了市級龍頭企業的申報認定和運行監測工作,已申報企業17戶,參加監測企業92戶。同時,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全力支持輝山乳業打造世界級乳品企業。三是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目前,康平農副產品加工園區、朝陽食品加工園區和法庫孟家現代農業園區等3個園區已開工建設,新民市興隆農產品加工園區、遼中縣精細農產品加工園區和渾南區中國北方健康食品產業園等3個園區正在辦理項目前期手續,近期可開工建設。
六、縣域經濟平穩發展
一是縣域重點項目進展良好。截至5月底,縣域169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62.7%,完成投資152.1億元。投資3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復)工855個,完成投資468.4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復)工203個,完成投資218.2億元。二是縣域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截至4月底,縣域20個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1293.9億元,新上項目126個,完成基礎建設投入8.2億元,入駐企業2189個,上繳稅金16.1億元,帶動就業32.4萬人。新民包印、遼中鑄鍛造機加、法庫陶瓷和康平塑編等4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329.7億元,增長1.1%,新上項目68個,完成基礎建設投入0.7億元,入駐企業573個,上繳稅金5.3億元,帶動就業12.7萬人。三是縣域新城新市鎮建設扎實推進。截至6月底,縣域17個新城新市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7.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31.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22.6%。新城新市鎮億元以上重點建設項目283個,總投資2461.5億元,已完成投資246.7億元。房地產開發項目147個,總投資774.7億元,完成投資95億元,開發面積749.5萬平方米。
七、農村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按照中央、省關于農村改革工作的總體部署,沈陽市印發了《2015年農村改革工作方案》,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核心,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各項重點任務取得實效。一是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取得實效。確定蘇家屯區為省級“整區推進”任務區,其它涉農區縣(市)每個落實2個鄉鎮為省級試點單位,省確權登記工作經費和市財政配套6000萬元已全部到位,目前已落實300萬畝,是省任務的2倍。二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模式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在鞏固提升“7+1”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試點成果基礎上,確定14個土地流轉經營模式試點,截止目前,新增流轉面積15萬畝,總面積226.7萬畝,流轉率達到27.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有序推進,于洪區已完成抵押貸款50萬元。三是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組建工作取得實效。由市聯交所、沈北創展集團、沈陽華匯金融服務公司、北京金典拍公司共同出資600萬元,共同發起成立沈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組建方案已報市政府,待市長辦公會議通過后正式運營。四是農村集體“三資”清理核實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在總結去年經驗基礎上,在9個區縣(市)確定9個村開展農村“三資”清理核實試點擴面工作。
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更多成績,我們調研團隊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第一,抓好管理防控,打牢農業豐產增收基礎。一是加強組織協調指導。采取積極措施,穩定糧食、畜牧等農產品產量,確保農產品安全供給,為完成全年穩增長任務提供必要保障。二是加強田間管理。認真研究制定和完善田間管理技術方案,強化技術指導,加強肥水調控,加快農作物生育進程。旱田作物做好補苗和二三類苗的提檔升級,水稻做好緩苗階段水肥管理。三是強化防災減災。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扎實做好玉米螟綠色防控和水田區飛防、機防工作,提前制定和完善氣象災害防范和救災預案,提早做好物資和技術準備。建立農業、水利、氣象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密切關注氣候變化,為農業豐產增收保駕護航。四是繼續實施畜牧業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畜牧規模生產、良種生產,促進畜牧生態發展。做好集中免疫和疫病防控,構建畜牧生產安全屏障。
從以上數據看,2011年度浙江省農藥行業總產值、銷售產值、產量都有所增長,但利潤總額從2009年起連續下滑:2009年比2008年下降83.2%,2010年又比2009年下降42.1%,2011年利潤總額較2010年同期又下滑49.1%,僅實現利潤總額3.3億元。分析浙江省農藥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2011年氣候異常,年初北方大旱,到春夏交替時又出現大面積的暴風雨,五、六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大面積干旱,影響了農藥的銷售和使用。二是去年病蟲害總體看呈現較輕的態勢。三是浙江省農藥行業的支柱產品——草甘膦原藥自2008年5月份價格達到歷史高位后,生產銷售一直低迷,目前價格約在2.35~2.4萬元/噸,雖然較前略有上升,但仍抵銷不了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而造成的成本上升,同時由于30%以下的草甘膦制劑被國家叫停后,正規企業為了處理草甘膦母液,每噸草甘膦原藥要增加2000多元成本,市場價格的競爭,使80%以上的草甘膦生產企業無法開工,據有關方面估計,2011年全國在勉強維持正常生產的草甘膦企業不足10家,而且都基本處于虧損狀態。四是去年自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核電事故以及由希臘的國債危機引起的歐債危機,使本來就跌入低谷的世界經濟受到接連重創,明顯影響了我國農藥的出口,也減少了浙江省農藥原藥的出口量。五是企業的財務費用顯著增加,浙江省農藥行業2011年度財務費用同比增加61.3%,其中銀行利息支出同比增加47.1%,使本已困難的農藥行業雪上加霜。
二、2011年度企業情況簡析:
從企業報送的統計數字看,總產值超過1億元的有28家,其中排位
前十名的是:新安股份、金帆達、拜耳作物、升華拜克、上虞穎泰、新農股份、禾本科技、錢江股份、樂斯化學、嘉化集團。從利潤總額看:報送的48家企業中,盈利34家,虧損13家,報零1家,利潤千萬元以上的僅有8家企業,依次是:升華拜克、上虞穎泰、樂斯化學、新農股份、中山集團、錢江股份、金帆達、浙江嘉華。從可以同比的企業看:利潤增長的有19家:升華拜克、上虞穎泰、新農股份、中山集團、浙江嘉華、浙江禾田、溫州鹿城東甌、長興一化、浙江世佳、浙江威爾達、紹興東湖、浙江惠光、一帆科技、桐廬匯豐、浙江斯佩斯、杭州禾新、臺州大鵬、龍灣化工、東陽金鑫;利潤下降的有15家,減虧的有4家,增虧的有5家,有3家轉盈為虧,有5家未報利潤數據,1家無2010年數據。此外,臨海利民化工有限公司因農藥所占比重過小,所報全廠數據未列入比較。
三、 目前浙江省農藥行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2010年6月2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明確從2010年7月15日開始,取消包括406個稅號產品的出口退稅,其中涉及40余種農藥及中間體品種,“名氣”最大的當屬草甘膦。因為浙江省農藥企業對出口的依賴度在全國各省中是最高的省份,浙江省農藥出口的數量已占農藥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浙江省是草甘膦生產大省,2011年草甘膦原藥的產量已經超過13.4萬噸,因此這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浙江省農藥行業總體影響較大。
2、人民幣的匯率持續走高,對浙江省農藥出口影響較大,明顯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加了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出口企業的風險。
3、2011年6月1日開始,國家調整了電價,同時高溫季節浙江電力供應出現緊張的局面,對浙江省農藥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由于2011年國際原油價格始終維持在100美元左右高位波動,帶動了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而農藥行業因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農藥價格不能隨原材料價格上漲同步調高,增加了農藥企業經營的困難。
2013年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總體呈現偏重發生態勢,這對殺蟲劑、殺菌劑的需求必然增加,也是我省農藥企業產銷趨好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省農藥行業遇到的主要問題:
1. 國家主管部門近年來對農藥行業的政策逐步趨緊,對農藥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
今年對我省草甘膦行業影響較大的是國家環保部決定開展草甘膦(雙甘膦)生產企業環保核查工作,加大了草甘膦生產企業的壓力。我省的兩家主要草甘膦生產企業都因環保問題處置不當,而成為環保風暴的對象,對草甘膦的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些中小農藥企業也因浙江省環保廳2013年初下達的環保52條檢查措施而感到壓力沉重。
2012年4月24日農業部、工信部、國家質監總局又了第1745號公告,決定對百草枯采取限制性管理措施后,對我省百草枯生產企業也有極大的影響。
2. 2013年人民幣的匯率持續走高,對我省農藥出口影響較大,明顯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加了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出口企業的風險。
3. 生產成本壓力大幅上升。因為國家加大了環保治理和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促使農藥企業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加大環保和安全設施的投入,運行成本大幅度增加;企業用工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原料成本持續上升,運輸成本也明顯增加,這些因素都使農藥生產成本的剛性支出不斷加大,增大了農藥企業的經濟壓力。
二、理清思路,科學定位,明確2013年工作要點
總體目標:
一是進一步提升農產品供給能力。繼續把糧食生產放在全年工作的首位,確保糧、油、菜等主要農產品再獲豐收,力爭穩居“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行列。全年農作物總播面220萬畝以上,糧食播種面積135萬畝以上,實現糧食總產53萬噸以上。油菜收籽面積50萬畝以上,總產5.5萬噸以上。蔬菜播種面積28萬畝以上,總產45萬噸以上。水果總產7.5萬噸以上。二是進一步提高科技服務水平。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步伐,確保年內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加快人才引進力度,夯實基層技術服務力量,持續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和農業資源利用率。強化項目爭取力度,提升農業物質技術水平。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三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拓寬農業行政執法領域,積極開展耕地質量執法。完善農產品檢測檢驗手段,開展基層和基地檢測。確保全市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四是推動農業產業化升級。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強化企業對優勢特色產業帶動力度。抓好休閑農業示范,推動休閑農業產業升級。
重點工作:
一是重點抓好糧、油、菜三大產業。堅持把糧食生產放在首位毫不放松,全力發展糧食產業,鞏固全國先進地位;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保障“菜籃子”供給,力爭產業水平實現總體提升;堅持發展油菜產業,打造湘南油海,強化油菜產業優勢。
二是重點抓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完善基層管理體制,強化農技推廣機構公共服務職能,廣泛開展進村入戶的公益性技術服務和試驗示范,建立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制度,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創新推廣方式方法,增強農技推廣活力。
三是重點抓好農業項目建設工作。目前共有產糧大縣建設、水稻集中育秧示范、油料生產及產業大縣等11個項目已經到位或即將到位,項目資金超過5000萬元。各下屬單位和業務股站,要加強與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的聯系,積極圍繞主導產業深入謀劃項目,爭取更多的項目落戶我市。
四是重點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繼續圍繞“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這個目標,保持勁頭不放松、力度不減弱,堅持一手抓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一手抓農業標準化生產,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五是重點抓好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重點項目補助等扶持政策,廣泛開展招商引資等活動。推進休閑農業提質增效。開展休閑農業示范創建,規范星級休閑農業企業發展,打造一批產業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品牌休閑農業企業。
六是重點抓好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深入開展各種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積極搞好種子監督檢驗工作,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充分利用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開展耕地質量執法,遏制耕地拋荒。
三、轉變作風,創優爭先,深入開展下基層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切實轉變干部作風。一是開展“大走訪”活動。我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分12個工作隊,于3月8日至4月31日圍繞糧食生產、早稻集中育秧工作開展下鄉走訪服務活動。要求廣大黨干部要自帶費用、自帶鋪蓋、自帶資料、自帶工具,下到基層察民情、講政策、解難題、辦實事。重點做好八件事:宣講方針政策、調查了解民意、推動項目建設、加強安全生產、調處化解矛盾、加強廉政建設、加強綜合治理、興辦民生實事。目前,工作隊已全面深入基層開展工作。二是開展技術服務工作。組織全局系統227名技術人員,分7個組,聯鄉駐村,在生產關鍵環節,開展農業技術對口服務,面對面指導浸種催芽、集中育秧、拋秧、合理密植、病蟲防治等技術。當前大部分技術員都已進駐鄉村開展工作。
四、著眼當前,突出重點,扎實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農業工作與農時緊密相連,入春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業農村和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把握春耕生產關鍵時期,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組織研究,有效備耕,多措并舉,為掀起春耕生產提供保障。
1.出臺了系列文件。通過反復討論,陸續出臺了《市2013年糧食生產意見》、《市2013年度糧食生產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市2013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關于調整市糧油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名單的通知》、《關于表彰2012年度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的決定》、《市2013年度糧食生產責任狀》、《關于印發2013年早稻集中育秧“一點兩人”人員名單的通知》等7個專門文件,對全年糧食生產及集中育秧工作做出了詳細部署。
2.全面儲備生產物資。根據春耕生產計劃,我局積極調備春耕生產急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市財政擬投入水稻集中育秧專項資金800萬元,現已到位資金600萬元,各級準備育秧物資約折472萬元;已建設育秧大棚20000㎡,訂購快速催芽器400臺;市政府集中采購第一批水稻良種30萬斤、催芽器200臺、拋秧軟盤60萬片、拌種劑10萬包等育秧物資全部到位,春耕生產的肥料、農藥、農膜、軟盤、種子等物資市場儲備基本充足。
3.迅速落實集中育秧。按《2013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全市計劃在35個鄉鎮辦事處實施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積(大田)24萬畝,其中早稻集中育秧示范20萬畝,晚稻集中育秧示范4萬畝。目前已落實35個鄉鎮辦事處276個村早稻集中育秧點2521個,早稻集中育秧主體2521個,已落實早稻集中育秧秧田1.01萬畝,共安排“一點兩人”2748人。
4.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為確保集中育秧工作取得實效,夯實全年農業生產基礎,2月下旬、3月上旬,農業局相繼舉辦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農業科技綜合培訓活動,分別對農業局機關、鄉鎮農技站農業技術指導員進行了培訓。培訓由農業局專家授課,重點講解了強農惠農相關政策、早稻集中育秧技術、水稻主推品種及特性、水稻秧田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軟盤育秧及機插秧技術、種子催芽器操作技術等。3月14日至25日,落實第三階段大培訓活動。當前,正在組織專家和農技員進村入戶,對全市種植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科技示范戶和一般農戶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術大培訓行動,為即將到來的早稻生產儲備技術能量。
中國目前正快步進入出版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專業出版時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給農業學術專著出版創造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一些農業科學學術專著出版物不僅在內容上質量很高。而且在編校、排印、裝幀、設計等方面的質量也是一流的,凝結了作者與編輯出版部門很多的心血。也有很多農業科學技術專著獲得國家、行業專項的重視與支持。“十二五”期間,已有39項農業科學學術專著列入國家重點圖書規劃,但其中25項規模為1卷(冊)。2013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340個項目,其中農業科學類有11部書稿獲得資助。目前,農業科學學術專著系列主要有:科學出版社農業科學技術專著叢書?科技前沿系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現代中國農業科學專著集、中國農業出版社現代農業科技專著大系等。中國農業從業人員3.48億,農業始終是第一產業,同時,農業科技學科飛速發展,與其他學科滲透融合,規模不斷拓展。僅2012年,農業科研國家隊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優化學科布局中即確立8大學科集群、134個學科領域、309個研究方向,因此,我國目前農業科學學術精品規模與農業科學發展需要匹配不足。
1.2農業科學出版產業轉型升級及數字化探索尚處于發展階段
新聞出版“十二五”規劃指出,順應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趨勢,推進新聞出版業轉型和升級。2012年,中國數字化閱讀和出版持續快速增長,已成為電子出版物總量世界第二的出版大國。目前出版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轉型升級,而出版業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數字出版問題,更是要將出版傳媒與科技技術、市場、數字等實現全面融合、深度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以精品立社、數字化興社,積極進行先進教學模式的探索,基于教材出版,主辦了高等教育視頻資源數據庫、中國高校課程網、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依托上海交通大學的優秀科研資源,建設了各類數據庫,探索業態數字化與專業規模化相融合的模式。目前正推出“出版+項目”、“出版+評價”等一系列出版新理念,與上海交大醫學院、圖書館等單位合作開發新的數字出版項目。2012年10月,商務印書館推出工具書查檢數字平臺。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在數字出版加速多維度、數字產品自主研發生產、數字教育資源服務系統建設等多方面,探索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發展中取得新突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作為專業出版社,2008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傳媒與傳播研究中心”揭牌,2011年申報了數字平臺國家農業科技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建設,農業科學專業出版產業升級尚處于發展階段。
2農業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創新展望
2.1提升學術出版公信力
學術著作魚目混珠,嚴重影響了學術出版公信力。2007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出版基金,旨在扶持精品出版項目;2011年4月,《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5],加強精品力作生產,組織出版更多具有時代精神與特點的精品力作。2012年9月,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術著作規范的通知》,對出版社明確規定,出版單位應加強學術著作選題論證,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學者,對學術著作的學術水平、創新成果、出版價值等進行認真評估,積極探索實行同行匿名評議等評審辦法,提高學術著作出版質量。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也一再強調出版界“應當提高出版門檻”。很多出版機構也注意到這個問題,2012年10月31日,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科學出版社等70余家出版社在京簽署倡議書,呼吁出版界進一步提高學術出版“門檻”,并積極采取規定學術著作編寫規范,嚴格學術著作準入制度、同行評審制度等措施,這些舉措必將逐步提升中國學術著作出版的質量和公信力,促進學術出版健康有序發展。因此,在出版單位規范學術著作出版的基礎上,農業科學精品著作更需要農業專業領域的支撐與支持,學術出版與科研相銜接,需要整合相關資源要素,調動專家學者著書熱情,提升學術出版公信力,鼓勵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學術出版,集中打造創新性強、學術水平高、服務當代、惠及后人的精品力作。
2.2創新出版形式
目前出版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轉型升級,而出版業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數字出版問題,更是要將出版傳媒與科學技術、市場、數字等實現全面融合、深度融合。在數字化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傳播方式的興起,在不斷推動傳統圖書出版向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給整個圖書出版領域帶來了一場生產關系的大變革。其中,圖書出版領域的關聯者,無論是作者、讀者還是編者,也都被深深地卷入了變革之中。在最近的十年間,自然科學學術出版60%的收入來自北美,發達國家學術出版增長穩定但增幅較慢。IHSISuppli公司對美國圖書出版今后4年的預測是,至2015年,美國的圖書銷售金額總數會保持在250億美元左右,不過,電子出版會有每年40%的增幅,而紙質出版卻會出現每年4.9%的降幅。閱讀是圖書出版業的核心驅動力,決定著出版業的生死存亡。“閱讀的對象遠比讀書的對象來得豐富。閱讀針對的是文本,文本并不只表現為書寫或印刷的形式,它可以包括文字、圖像、口語、圖片、印刷、音樂等表現形式,乃至于聲像材料、電影、電視節目,甚至任何一種計算機所儲存的信息、碑銘、唱片等各種形式”[6]。庫存圖書電子化、電子書以及按需打印三股浪潮是沖擊,也是學術著作出版升級的重要契機。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力求找到作者、讀者、編者廣為接受出版形式。
2.3利用項目支撐,推動打造精品著作
中國的市場很大。只要努力去做精品。同樣會獲得在這個市場中更多的雙效益產品的精品意識在行業內廣泛深入人心。在新聞出版總署的鼓勵支持下,我國很多出版機構也實施了精品圖書出版工程,凝心聚力傾心打造精品專著。黑龍江省2009年正式啟動精品圖書出版工程,一批學術價值高、創造性強、極具積累和傳播價值的優秀項目在國內已形成較大影響,帶動了全省圖書出版產業結構的優化;重慶出版集團設立綜合性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累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同時用基金運作產生的利潤資助出版優秀學術專著,出版100種學術專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于2010年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設立,旨在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示范引導作用,鼓勵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優良學風打造精品力作,進一步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為推動更多中國文學精品的誕生,北京市文聯、北京作協聯合舉行“北京作家文學精品項目”簽約儀式,劉慶邦、徐小斌、邱華棟、荊永鳴、徐坤、寧肯等12位作家的11部長篇小說,均獲得高額扶持資金。近年來,隨著國家投入的明顯增加,大型學術出版工程劇增。2012年第二十二屆圖書博覽會上,政府項目、品牌出版項目越來越成為集團展示的重頭產品。
2.4學術出版依托學科資源,服務學科發展
隸屬于澳大利亞科學院的澳大利亞科學院(CSIRO)出版社是一家專注在農業、動植物以及環境等科學領域的專業學術出版社,該出版社的專著以及期刊依托澳大利亞科學院強大的研究力量,聯合在世界各地該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全世界該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和信息。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負責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學院、國家醫學院和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相關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美國科學院下屬的學術出版機構,將其所有出版近3000種科學、工程、健康方面圖書的PDF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并且將這些圖書去除DRM保護。政府出版機構、大學出版社和學術社團出版機構作為非營利性出版機構,提供農業科技最新相關信息。加拿大非常重視農業信息服務,出版的農業科技專著最后要集中反映在為農業服務,提供信息服務,將農業科技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日本農文協的出版物涵蓋了期刊、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等,通過營銷書刊為農村和山區的日本民眾提供科技情報、傳播信息的同時,也深入調研農民科技需求,采集出版選題和素材。日本農文協不單單是一個出版機構,其更多地承擔著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職能。國外很多學術出版機構注重數字化的發展。庫爾特?斯塔博在線圖書館收藏了古代和現代的大量生物學著作,其中有很多珍本可以免費在線閱讀。
2.5學術出版“走出去”,要更具系統性、針對性和規模化
學術精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科學技術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水平,也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美國出版業水平居世界前列,其圖書出版業在世界圖書出版產業格局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一直穩居世界圖書出版的霸主地位。作為圖書出口大國,美國主要通過版權貿易的形式輸出農業科技圖書,一些英文原版書也通過版權貿易的形式輸入其它國家。日、韓注重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學習最新的農業科技。日、韓的農業科技發展很快,除實際應用于農業生產外,所出版的農業科技專著注重將版權以技術的形式進行輸出。近年來,中國版權輸出數量增長顯著,版權輸出途徑不斷擴大,2011年全國圖書共輸出版權5922種,于建慧:農業科學學術著作出版現狀及發展展望153其中,“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功不可沒。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各成員單位2011年全年共向海外輸出版權3236項(不含港、澳、臺地區),比2010年增長25%,版權輸出大戶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等專業學術出版機構躋身前列[7]。201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Elsevier出版集團簽署協議,一次性輸出“大飛機出版工程”五種精品學術專著的英文版版權,2011年11月出版《錢學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學術文獻)》,12月,與Elsevier出版集團簽訂了版權輸出協議,Elsevier將通過集團旗下頂級學術出版子品牌AcademicPress,正式出版文集的英文國際版,并在2012倫敦書展上舉辦首發式,向全球展示我國科學家的學術風范,介紹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杰出成就。但目前,中國文化產品的輸出與引進在品種總量和市場規模上仍存在差距,在國際合作的經驗、運作模式、專業人才等方面都有差異。在國際出版競爭中,中國出版業總體仍處于弱勢的局面。《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出使新聞出版產品、服務、企業、資本“走出去”,擴展版權輸出與對外合作出版的區域和范圍,提高版權輸出質量。為此,專業出版社應堅持從各自的產品和市場出發,積極探索用更加專業的眼光,將優秀的作品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向海外。
水澆實播畝,其中玉米畝、西瓜畝、洋芋畝、小麥畝、油葵畝。
在特色種植上總面積達萬畝,其中地膜西瓜萬畝、洋芋萬畝,目前的長勢較為樂觀,近期降雨不到毫米,但仍然組織群眾搶墑播種,現以播種油料畝、原創:其中油葵畝、谷子畝、計劃種植糜子畝,已種畝,計劃種蕎麥畝,今年的秋季作物比去年有所增加。
——林業生產情況:縣下達平原綠化任務畝,其中農田林網畝,村莊綠化畝,總植樹萬株,均以完成任務的,在退耕還林工作方面,三年來共退耕還林萬畝,荒山造林萬畝,雖然旱情嚴重,通過自驗長勢保持平穩。
——計劃生育工作進展順利:堅持分類指導,分區突破的原則,以實施少生快富工程為基礎,轉變群眾的生育觀念,抓重點、攻難點、求實效,截止目前全鎮總人口控制在人,人口出生率為‰,自然增長率為‰,計劃生育率為,綜合節育率達,落實絕育手術例,其中兩孩結扎例。放環例。完成任務的和,一是加大“一法三規一條例”及相關的政策法規宣傳,全鎮共刷寫永久性的標語條,建國策墻個;二是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發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知識教育問題解答份,《生殖健康手冊》份;三是積極開展培訓活動,學習政策、了解國情,共計有人次參加學習和培訓。
——養殖業抓典型、抓示范、大力發展草畜產業。在抓好溝南村養殖示范小區的同時,積極培育新建了張家灣村養牛的羅家臺村養羊專業村,發展養殖大戶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截止目前全鎮牛存欄頭,出欄頭;羊存欄只,出欄只。畜牧業產值達到萬元。畜禽“五號病”兩輪防疫密度達到,由于持續的干旱,致使大部分牛、羊出現嚴重的缺水、缺草情況,為了抗災保畜,我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⒈調整畜禽結構,擴大牛羊養殖量,積極爭取小額信貸,改建圈棚,購置飼草料加工機械,備足飼草料,擴大玉米、油料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今年計劃種植苜蓿萬畝。
⒉動員山區農戶淘汰乏、劣、殘羊畜,提高養殖質量,減輕養殖戶的經濟負擔。
⒊組織群眾修窖掏井,對現有的水利設施進行維修,積極發放抗旱拉水工具,緩解人畜飲水困難。
——進一步加大勞務輸出工作力度,促進勞務經濟向規模化、組織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使其真正成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全鎮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去年全鎮計劃輸出人,收入萬元,其中:有組織輸出人,收入萬元,我們采取“政府組織,能人帶動,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抓宣傳,加大引導力度。
截止目前,全鎮共輸出勞動力人,其中有組織的人,共建立勞務基地個。下一步準備抽調的干部搞勞務輸出,力爭一名干部建立一個固定的勞務輸出基地。真正使勞務輸出成為“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
——水利工作方面:針對持續干旱人畜飲水嚴重短缺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措施盡力緩解人畜飲水困難,一是對原有的生產、生活水窖進行了普查登記,共有窖眼,逐戶落實集水場地的整修;二是對眼的井泉進行維修,同時組織群眾利用固海擴灌上水之機進行拉運,把有限的水桶及時發放到農戶,確保拉水難問題;三是對胡麻旗社、馬套子村人畜飲水工程進行安裝,早日起動保證兩村供水點的供水;四是及時抓緊春灌工作,并有一名副鎮長專抓此項工作,使畝水澆地(其中前紅村開發地畝),按期灌水,目前已在上水。
——秦巴項目工作認真實施,努力鞏固扶貧成果,上半年實施秦巴項目到戶物資的核實工作,為了提高項目的實施質量,盤活動項目資金、組織專門人員對個項目村的特困人口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并辦理特困人口醫療救助證的戶,并配合信用聯社發放白崾峴、羅臺村的小額信貸戶,萬元,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認真搞好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目前全鎮共有貧困人員人,今年積極聯系包扶單位對人進行定點包扶,如再沒有大的災害,能夠解決溫飽人。若再沒有天災人禍,能夠如期脫貧。但按目前的情況看,返貧的情況比較大。
——農機管理工作:我們按照農機檢審驗工作的安排,加強了組織領導召開專門會議,學習有關文件、法規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樹立依法監理的思想,不斷把駕駛員的思想上統一到安全生產上,使其自覺參加農機審驗,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固海擴灌工作進展順利:受益村的土地開發得到充分利用,使前紅、馬河灣、倒墩子村近萬畝的土地在春灌前全部分到農戶,農作物長勢較好,原創:目前正準備實施胡麻旗的莊臺和搬遷安置工作。
總之上半年我鎮的各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嚴重的干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不便,一是山區群眾的人畜飲水仍有困難;二是農機運輸安全管理困難較大,農用車違章截客現象非常普遍,交通安全的隱患十分嚴重;三是政府經費緊張,開展工作有一定的難度。
下半年的工作要點
下半年我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牢固樹立長期抗大旱的思想,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固海擴灌的配套工程工作,尤其是紅蔥的特色種植;
二是抓好集鎮區的建設,使其項目資金的盡快落實;
二、化肥對農業環境造成的影響
1、使農作物產品品質下降。施肥過量對莊稼造成危害的結果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現,就必然導致糧食減產;另一個是容易發生病蟲害,氮肥施用過多,會使莊稼抗病蟲能力減弱,易遭病蟲侵染,繼而增加消滅病蟲害的農藥用量,直接威脅了食品的安全性。更為嚴重的是土壤對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鎘等富集到作物果實中,人或牲畜食用后發生中毒。
2、加劇環境污染。施肥過量,過多施用的肥料量超過土壤的保持能力時,就會流入周圍的水中,形成農業面源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滋生,繼而破壞水環境。過量的肥料會滲入20米以內的淺層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從我國淺層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的現實看,氮肥的施用量是過多了。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據有關資料表明,農田徑流帶入地表水體的氮占人類活動排入水體氮的51%。據調查,我市的幾條河流中,82%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這些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鹽都是主要污染物,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同時造成地下水污染。
3、浪費大量緊缺資源。氮、磷、鉀是莊稼所需營養的“三要素”。大氣中的氮氣是絕大多數莊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態,必須通過高壓高溫,也就是通過消耗大量能源把它變成氨氣態活性氮,再轉化成能夠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態作為肥料。過去生產氮肥主要以石油為原料,現在靠天然氣和煤。這些能源都是我國的緊缺資源。這也正是化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夠把浪費掉的化肥節省下來,就會緩解我國的能源緊缺狀況。
4、影響人類健康。施氮過多的蔬菜中硝酸鹽含量是正常情況的20~40倍。人或牲畜食用硝酸鹽含量高的植物后,硝酸鹽在體內轉化反應,會產生亞硝酸胺,同時亞硝酸鹽容易與血紅素中的鐵離子結合,導致高鐵血紅素白血癥,使人們出現行為反應障礙、工作能力下降、頭暈目眩、意識喪失等癥狀,嚴重的還危及生命。飲用水、食物中硝酸鹽超過一定含量,人食用后會受到很大毒害。在人體內硝酸鹽易轉化成亞硝酸鹽,與仲胺合成產生毒害性很強的亞硝胺類致癌物,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嚴重危害性。
5、破壞土壤結構。長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別是大量施用銨態氮肥,會使土壤逐漸酸化。銨離子能夠置換出在土壤膠體微粒上起聯結作用的鈣離子,造成土壤顆粒分散,從而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大量施用氮肥,給土壤引入了大量非主要營養成分或有毒物質,如硫銨中的硫酸根離子和氯銨中氯離子,或尿素中的有毒物質縮二脲,它們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動有抑制或毒害作用。土壤酸化不僅破壞土壤性質,而且會促進土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釋放遷移或使之毒性增強,使微生物和蚯蚓等土壤生物減少,還會加速土壤中一些營養元素的流失。我市長期使用氮肥,根據調查,50年代初土壤有機質含量約5~8%,現在已降到2~3%。表土pH由6.0降到5.5,土壤板結普遍嚴重。一些農田中長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機肥,致使土壤嚴重板結,最終喪失了農業耕種價值。
三、化肥科學合理施用對環境污染的防治
1、科學施用鉀肥。合理施用鉀肥,要因地制宜,綜合多種因素進行考慮并與氮、磷肥和微肥等進行配合施用。
2、科學施用磷肥。磷肥施入土壤后有兩個特點:一是在土壤中移動性很小,其移動半徑多在0.5~1厘米以內;二是容易被土壤中兩價陽離子固定。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困難,降低了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