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6 09:48: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等職業教育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生本教育理念
1.1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源于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郭思樂教授主持)升本教育體系研究。郭思樂教授在全面總結中國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以學生好學為中心的教育體系適應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及學生現狀的改變,真正有效地推動教育改革,促使我們作出從師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改革。
郭思樂教授指出,“我們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旨的教育。”“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生本教育。”所以,升本教育的實質是實現生命的提升,承認人的發展的無限性,教育應該充分發揮人的潛能;認為人具有學習的天性,教育應該發揮人的天性;特別強調人具有發展的需要,即尊重與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教育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需要。
1.2 生本教育主要觀點
1.2.1 生本教育的理論基礎
(1)人本主義思想。人本主義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突出強調人的重要作用,關注人的需要、情感、態度等內在特質,發揮人的主體性與創造性。人本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的馬斯洛提出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包括七個等級,從生理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實現的需要,前一個層次需要的實現都是以后一個需要為基礎的。所以,人本主義者認為教育教學活動也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把教師看成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促進者、合作者、輔導者、激勵者,滿足學生主體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需要。
(2)杜威的教育理念。美國現代教育的先驅約翰?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明日之學校》中提出“從做中學”、“學校即社會”、“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的連續不斷的銜接與改造”等觀點,重視學生原有經驗及情境,強調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提倡“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由此看來,杜威的教育理念正是生本教育的有力支撐。
(3)“因材施教”、“教學相長”與“教學做合一”思想。中國的儒家歷來重視“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作用。《論語》中強調根據學生的年齡、氣質、才能、志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即“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提出教育教學中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即“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孟子?盡心上》);“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陶行知在“知行統一”的思想影響下,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學生的學習應該遵循客觀規律,教師的教則應該服務于學生的學,教與學都應該著重突出實踐性。因此,在“做”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顯得尤為重要。這也為生本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推動著生本教育朝著正規化方向發展。
(4)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認為學習是形成與發展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提出“發現學習”,主張建立屬于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完善具有嚴密邏輯的知識體系。奧蘇泊爾則提出“有意義的學習”,主張教育教學應該強調意義,防止機械學習。加涅也認為教育是學習的一種外部條件,其成功與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適合和利用內部條件。這些都與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1.2.2 生本教育的主要觀點
(1)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生本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發展、全面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自我價值。(2)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則。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性,擁有自己的思考系統,具備豐富的潛能和創新能力,所以,了解和認識學生,并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學觀:教學相互促進、提高。傳統教學注重教師的教及教的內容,而生本教育則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改善教師教的方式,培養學生內化知識的能力、學習的能力。(4)課程觀:小立課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的課程觀就是“小立課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所說的課程應該包括校內課程、校外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基礎課程、整合課程等等。具體來說,生本教育突出強調交給學生的基礎知識應該盡可能地簡化,利用詞匯語言、數學語言及藝術語言整合課程,通過活動與研究把各部分課程整合在一起,使各科課程本質化、綜合化、活動化。
2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盲目性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職院校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認識不到位。在實際教學中,有意無意地在向培養“工程師”、“建筑師”等目標靠近,只強調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性”,忽視其“職業性”。另一方面,有些學校遵循本科培養模式,通過壓縮課程內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課程計劃,同時,片面強調課程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忽視學生的素質拓展、能力的提高及個性的發展,嚴重違背了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
2.2 不合理性
一些學校開設的課程存在結構不合理的現象,表現為需要開設的課程不齊全,且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結構比例不協調,有的課程開設過多,有的課程開設過少,缺乏統籌規劃。同時,各學科、各課程之間缺乏聯系性、可選擇性及靈活性。另外,有些學校的課程設置嚴重脫離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符合訂單式培養目標的實現,沒有建立健全產學研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2.3 非實用性
一些學校的課程內容存在非實用性的特點。第一,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缺乏創新,其表現出來的知識與技能過于陳舊,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第二,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不緊密,所舉例子也缺乏典型性與代表性,同時,例子與原理之間的先后順序,即先擺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證明,嚴重違背了教育的基本規律。第三,課程內容缺乏遷移性。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學生不能將一門課程的原理與方法合理運用于另一門或多門課程。
2.4 非主體性
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沒有照顧到學生的發展特點及需要;課程呈現方式單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的興趣;課程內容轉化為教學的形式,比較陳舊,仍然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所以,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合理發揮與實現。
3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問題的成因
3.1 重老師,輕學生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仍然重視教師的作用,重視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作用,輕視學生的力量。所以,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的呈現形式等都以教師為本,突出強調教師的重要性。
3.2 重理論,輕實訓
在課程改革中,理論課仍占主導,沒有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落實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計劃。片面追求職業教育的理論知識與理論研究,不把理論與實訓相互結合是導致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問題的主要原因。
3.3 重傳統,輕創新
在課程設置方面,一些高等職業學校僅僅遵照舊有的課程傳統,挖掘不出太多的內涵,對現有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課程管理創新不夠,未能通過課程改革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及課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專業課結構及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但是卻無力改變現狀或不知道怎么改變現狀。除了國家教育經費投入有限的制約之外,高職教育與社會、企業實際脫節,是造成課程結構與內容問題的重要原因。
4 高職課程改革原則
4.1 學生為本的原則
以學生為本就是要面向學生,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將每個學生培養成職業能力強、創新能力強、自我價值發揮完善的綜合實用型人才。學生為本的原則對高職課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調整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靈活組織教學;二是要落實學分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實現專業培養目標;三是改變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將學習的責任交給學生,以教學評價多元化、綜合化來適應不同學生的多樣需求。
4.2 全面發展的原則
素質教育要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高職教育課程改革也應該體現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據此,高職課程改革就應該注重在課程整合中體現“敬業、誠信、人文、心理健康、公關、協作、環保”等素質及能力的滲透和培養;德育目標與專業教學目標整合,要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德育隱性課程滲透,如制度性、關系性、校園環境、社區性等隱性課程的滲透;鼓勵學生參與志愿者、社會服務等綜合實踐活動。
4.3 職業適應的原則
學生的發展包括了三個方面,即生理發展、心理發展與社會發展。社會發展往往更能體現學生的發展質量。而在課程改革中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有利于讓學生充分認識職業,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推動自身社會適應能力。職業適應原則要求課程改革需強調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實訓為主體的實踐性教學的深入開展;重視實習實踐活動,把實習管理與實訓管理相結合起來;注重校企合作,培養“雙師型”教師;發展訂單式培養方式,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職課程改革策略
在綜合考慮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職課程改革原則的基礎上,我們以江蘇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職學校網頁設計課程改革為例,提出切實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職課程改革策略。
5.1 明確高職課程改革目標
南京某高職學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堅持以“德國學習領域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改革,采用“行為導向”、“項目教學法”強化技能訓練,準確把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加強課程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提高,做好“工作頁”的方法,不斷推動課程改革工作向前發展。該校的網頁設計課程,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嚴格遵循《江蘇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規范(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相關規定,著重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面向當今信息時代、從事動漫方向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該課程改革旨在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網頁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網頁設計行業職業技能。
一方面,以社會、崗位需要為依據,進行充分的社會及行業企業需求調研,通過與企業人士的研討來確定課程目標及目標體系,而不是簡單照搬本科模式,或是憑空想象,要遵循科學的方法與工作流程。該校的網頁設計課程主要介紹HTML及Dreamweaver的相關知識,并結合助理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相關內容,輔以動畫制作、圖像圖像處理、網站構建等內容,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雙元制”教學模式,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重實踐、重技能培養的辦學特色。
另一方面,必須重視課程內容的構建,高職課程的內容不能單一地指向科學世界,必須要注意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的融合;其內容不能單一地指向技能維度,而應該指向三個維度:職業技能維、職業知識維、職業情感態度維,后者往往是在課程內容選擇和設計時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職業素養中卻非常重要。該校非常重視學生在網頁設計專業上表現的動手能力,合理規劃理論學習與實訓學習的實踐,利用66個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實驗室、28個配套齊全的校內技能實訓車間、1200臺計算機和130多個多媒體教室開展卓有成效的實踐學習。同時,該校也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緊扣地方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爭取在五年時間內培養出就業能力強、創新意識強、服務意識好的高職網頁設計人才。
5.2 堅持生本教育理念為基礎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培養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型學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無法比擬的優勢,能推動學生有效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構建完善的課程改革方案。該校經過卓有成效的網頁設計課程改革之后,改變了之前上課聽得懂,但是碰到真實的企業網頁設計時,卻并不能完全按照企業要求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網頁的情況,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漸進地安排課程內容,即“精美網頁欣賞網頁設計基礎Dreamweaver快速入門站點創建網頁布局網頁中文本與圖像的運用HTML基礎層疊樣式表交互的表單應用插入多媒體組件使用模版和庫”,確保學生聽得懂,學得會,能使用,充分考慮學生的接收能力,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
5.3 改革教學方法
南京某高職學校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在網頁設計課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與企業合作進行“訂單式”培養。無論是在課堂中,還是在實訓基地,該校的“雙師型”教師都僅僅扣住學生的職業發展這一目標因材施教,采取目標教學法、網絡輔助教學法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課堂,縮短教師的講課時間,延長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同時加強與國外知名職業學校的合作,交換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5.4 優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考核,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還可以根據結果進行教學改革。傳統的課程考核一般采用筆試的方法來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這種考核方式不適用于網頁設計這門課程,因為網頁設計是一門對動手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的課程。如果僅僅采用筆試的方式進行考核,會導致學生機械記憶理論知識,忽視對技能的學習。該校根據網頁設計課程的特點,對該課程的考核方法進行了改革。課程考核結合平時考核、實踐考核、理論考核三部分內容,平時考核占總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學生的作業、出勤率、表現情況及學習態度;實踐考核占總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學生的實訓報告、課程設計完成情況;理論考核占總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學生的專業化理論知識。通過這種考核模式,該校網頁設計課程改革初見成效,學生的就業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 結語
總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從學生出發,充分考慮學生學的重要性,強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及經驗在課程中的作用,推動各門課之間的銜接與聯系,突出實訓項目的必要性,最終建構起合理有序的課程內容與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 楊潔.試析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4):44.
[2] 陳玲,周靜.生本教育理念下高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0(5):89.
一、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
1.高等職業教育的概念。對于人的教育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的核心內容就是職業化,即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位置及其占有的資源往往通過其職業進行分配和固定。職業教育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職業”、“技術”和“教育”。職業是指個人在社會中所從事的并以其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職業是職業教育產生與發展的客觀基礎,職業的發展變化決定了職業教育結構的變化以及職業教育內容、課程體系的調整和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的變化。技術是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包括經驗技術和理論技術。技術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原動力,職業教育隨著技術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教育是啟發智慧、教化國民、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個類型,具有教育的一切屬性。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類型中的高級教育層次,是高等教育層次中的職業教育類型。
一種說法:高等職業教育是高中后階段的職業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屬性,又有職業教育的屬性。它首先確認高等職業教育姓職,強調其職業性。另一種說法:高等職業教育歸屬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具有社會公益性和個人權益性的雙重屬性,高等教育既是公民提高個人知識與能力,促進自我發展的途徑,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實現國家富強的前提。它首先確認高等職業教育姓高,強調其層次性。這兩種說法都具有片面性,強調職業性是側重于類型,強調高等性是側重于層次。
2.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陳亞玲提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經歷了提出和鼓勵、調整改革、加快發展與制度建設和特色化創建與持續發展四個時期。“發展”一直是我國高職教育政策的主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社會轉型,高等職業教育要實現其服務功能也面臨著重大轉變。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大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的轉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與企業緊密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對于高等職業教育這種目標、內涵、模式的轉變,其教育成本、成本分擔機制、生均經費標準等必然要求轉變。
目前,比較普遍認同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由其培養人才的性質決定的,即培養目標反映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如果再深入研究反映培養目標的本質特征是什么,培養人才所需的知識結構是區別高等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的本質特征。相對學科體系,以職業崗位為對象的行為體系知識結構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
二、高等職業教育成本的特征
1.教育成本的概念。教育成本概念的產生,是西方教育經濟學者將經濟學中的成本概念應用到教育方面的結果。英國教育經濟學家希恩認為:“教育部門,同其他經濟部門一樣,要使用一部分寶貴資源,這些資源,如不用于教育部門,就可以用于別的部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指出:“把學校視為一種投資進行研究,這便為經濟學提供了新知識的來源。”他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認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分為兩部分:即:提供教育服務的成本和學生上學時間的機會成本。教育成本是指提供教育服務與消費教育服務活動中消耗的資源的價值,是與人才培養相關的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的一切支出,以及因資源用于教育活動而沒能用于其他方面所帶來的損失,即:教育服務提供者和教育服務消費者的機會成本。教育服務的提供者只能是各類教育機構,其中主要是各級各類學校。盡管國家或各級政府對各級各類學校進行了投入,但這實質上是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成本的一個補償渠道,因為各級各類學校是各類教育資源的直接消耗者。
2.高等職業教育成本分類。對任何事物進行分類,首先都要找到分類的依據或標志,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的分類也如此。由于不同的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概念反映了不同的特定對象,所以,為滿足管理上的不同需要,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可以按照多種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物質成本和人員成本是按資金消耗的對象分;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是按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發生的時間分;高等職業院校總成本、生均成本是按教育成本的核算對象分;差額成本、相關成本、邊際成本和機會成本是按滿足高等職業院校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來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是按費用能否直接歸集到產品上分;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是成本按其可控性進行分;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半變動成本是成本按其性態的分類。
3.高等職業教育成本特征。第一,教育總成本不斷遞增。美國著名教育家庫姆斯在對美國、加拿大和瑞典以及歐洲19個發達國家考察后發現,“即使教育質量停滯不前或是下降,每個學校的實際費用也是保持著逐年上升這一反常趨勢。第二,人員成本是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教職工工資、福利支出是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主要成分,這反映了教育行業與現代經濟行業不同的勞動密集特點。人員成本上升帶動了教育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上升。第三,教育單位成本必然上升。同等層次教育的單位成本的持續上升趨勢,已被世界各國教育發展實踐所驗證。第四,高職教育在未達到經濟規模前,單位成本隨著規模的擴大而降低。要確定高等職業院校最佳經濟規模,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求大。
三、高等職業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的構建
高等職業院校作為一種知識產業,其運行必然要使用多種教育資源,這些資源各具特色,況且這些資源又具有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點,所以,為實現某一培養目標,必須綜合投入各種教育資源。只有投入的各種教育資源的比例協調、適度時,各種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才會提高,所以說,只有適度的規模才能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研究表明,高等職業院校的規模與成本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成本管理模式就是指有關高職的教育成本管理體制的基本規定性的概括、基本框架及主要運行原則的總和。隨著管理理論的發展,國內外企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標準成本制、目標成本制和責任成本制在我國企業應用較多。成本管理模式在企業界都得以普遍應用,那么,高等職業院校可否借鑒這些在企業界已得以應用的成本管理模式嗎?這主要取決于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這兩類組織之間及其運營管理活動是否存在著相似性。美國約翰?雷、沃爾特?哈克和卡爾?坎道里提出:“就組織和運作來說,教育組織和其他組織之間共性大于差異。教育組織和很多企業組織和商業組織一樣都是勞動密集型組織;和很多組織一樣是一個服務的提供者;和很多其他組織一樣,也是一個多部門、多單元的組織,像其他組織一樣也是為各種類型的顧客提供服務的。雖然不能像其他組織一樣通過測量生產出來的‘產品’的數量來評定組織,但是,個體和團體的學業進步是能夠并且值得測量的。將管理理論應用到教育機構是合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雖然對教育事業的盈利和虧損問題做出評估顯得十分地困難,但是,使它朝著學業目標前進以及說明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成本效力還是可能的。”單從成本管理角度來看,可以說企業成本管理與高等職業院校成本管理具有同質性。所以,高等職業院校可以借鑒那些在企業已得以應用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學習這些管理模式在企業應用的成功經驗,通過對這些管理模式進行分析比較,采集眾模式之長處,優化出高效率的、規范化的、適應高等職業院校客觀實際的教育成本管理模式。
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教育成本計量問題,由于對高等職業教育本質認識不同,在理論界還沒有達成共識;在實踐方面,高等職業院校還遠遠沒有形成符合其管理科學規律的成本計量和成本控制等方法,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還處在開始探索階段。因此,明確高職教育本質特征和其成本特征,對研究高職教育成本計量問題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敬良等著:《高等教育成本管理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閔維方主編:《高等教育運行機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現階段構建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是指,高等職業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日后從事的專業生產和實踐中去,然后將知識直接轉化為社會經濟效益,對此進行系統的評價。國家政府在[2012]4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構建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文件中曾明確指出:“學校要強化育人環節,同時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和安排,重新分類制訂實踐教學標準,與此同時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應在保持其應用研究水平與特色的同時,大力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質量與水平,通過進行多元化評價,使學生既能夠具有科學研究的基礎。”這說明,建立健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論評價體系不僅是我國新型知識經濟時代所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面向大眾化的必然選擇。
二、目前高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現狀以及存在問題
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高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諸多不足,具體如下:首先,傳統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式,也可以成為三段式教育課程模式,其在教育課程上的安排主要是文化基礎課程教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以及專業課教學。高職教育課程應該以科學為核心,同時還應該注重教學的科學性、完整性、規范性以及系統性等,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就是,知識的講授和實踐二者之間是間接的,有很多甚至存在脫節,這就會導致高職教育課程系統的設置無法從本質上滿足社會市場人才的需要,高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存在諸多漏洞。其次,先進評價體系引入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德國的雙元制、北美的CBE模式等都陸續引起我國,這些模式的共同點都是以課程為核心,而忽視了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主要集中在職業研究的領域,將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學生的專業技能二者有效的相結合,但每個國家的國情各具特點,因此這些模式基本停滯在局部教育發達的試點地區。最后,教育課程多元化模式,這主要是指在多種現有的課程模式的基礎上,綜合各個不同評價模式的優勢,其主要特征就是,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為目標,同時將各個不同的學科進行分門別類的目標整合,而且把性質類似的或者一樣的教學內容合并成一個共同的整體,從而實現教學內容的整體化和多樣化,但其弊端就是缺少必要的職業技術學習和相關的技術培訓,其課程設置的本身也不夠完備,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界定
教育課程評價具體是指教育課程的設置滿足社會市場和個人就業的程度從而進行正確的評價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已取得價值或者是尚未取得但有很大的可能取得的價值進行正確合理的判斷,通過正確的判斷從而達到增值的效果。我國目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具體包括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評價、高等職業招生、就業評價、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高等職業教育規模評價、高等職業教育效率評價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結構評價等。我國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制主要是指根據相關的評價的根據和規范,有具體的量化和固化的數據,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評價。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普通教育以及繼續教育三者共同搭建了我國教育體系框架,因此它承擔著培養企業技術性專業人才和復合人才的光榮且艱巨的任務。但從整個教育系統來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屬于一種繁瑣復雜的大的系統,因為與之相關的因素有很多,具體是指:各級各類高職院校、各類信息因素和物質因素以及各級各類政府部門和行政管理教育部門等,但是占主體地位的還是高職院校,與系統相關的因素主要有各級政府、行業、社會以及與其有關的利益相關者等,高職教育質量就應該是指高職教育自身固有的屬性和特點,從這一角度出發,使其滿足高職價值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和需求,具體而言,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必須滿足人類的發展需求為目標,同時還要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高職質量程度為前提。總而言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檢視都是將高職教育利益相關者作為主體,滿足其需要而進行的價值評判,由此可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屬于一個關系系統。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也有廣義概念和狹義概念兩種,廣義概念主要是指對一切涉及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進行判斷性、選擇性、合理性的評價,而狹義概念主要是指專業化的評價。因此學校要正確把握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內涵和外延,對其進行系統的、規范的、完整的評價。
四、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目標以及評價因子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的目標具體含義為集中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進行系統和專項的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種評價更加類似于評估。但有很多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是不集中的、零散的,因此大多數多元化評價體系都屬于廣義上的教育課程評價。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總體目標就是為了革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設計模式,進一步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工作中的自身素質,建立健全滿足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特征的師資隊伍、制定規范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科學安排教學課程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必須滿足人類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質量程度的自身狀態,它屬于對高職教育利益相關者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種評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屬于高職教育價值體系,也有很多人認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質量是高職教育價值的一種體現,其影響因素主要有,首先,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價值的產生是理論結合實踐的規律性統一,但是如果違反其規律性,也就無所謂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生成;其次,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利益相關者在高職教育價值活動中,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者應該自覺的具有能動性和創新性;最后,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本質就是滿足人類主體需要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質量逐步提高的一個過程,但是這種過程在時間上呈現出不斷產生、消失、更新的動態狀態,因此要逐步完善構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
五、建立健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有效策略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這就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要構建合理的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同時制定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計劃,根據市場的需要準確定位學生的培養方向,高等職業院校還要要摒棄傳統單一的、落后的教育課程評價體系,朝著專業化多學科融合的趨勢發展。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學科和課程的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適當設置多建設具有基礎性、專業性、發展性、綜合性的專業學科,還應該創新教育目標,科學的調整學校的課程體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時間,從而更加注重融入應用、技術等課程,要轉變傳統單一的專業課、基礎課授課方式,開展素質選修課等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通過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從而為學生創造更大的、更好地就業發展空間。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必須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正確的進行教學評估,更改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要清楚認識到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結構、知識結構、素質結構等為教育的核心,同時還應該要培養“知識面較寬,基礎較扎實,應用性較強”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基于此,高等職業院校要深化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改革,同時逐步壯大師資力量,提升學校教育工作者的整體水平和質量,完善教師隊伍的建設,同時還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明確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構建一個能順應高等教育大眾化,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
(一)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
職業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方式的產生、發展而產生、發展起來的一種教育活動。我國職業教育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各地(尤其是一些中型城市)短期職業大學的產物。職業教育的萌芽是以師徒制為特征的職業技巧傳授模式,在尚未出現專門職業學校前,幾乎都是學徒教育模式。此后,隨著生產方式的發展變化,以傳授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形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其稱謂有“職業技術教育”、“技術職業教育”、“技術教育”等。很多國家將“職業教育”理解為專門培養技術工人類人才的特定型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復合概念,理解高等職業教育從四個方面入手:(1)教育對象,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對象應考慮文化理論基礎與職業實踐基礎兩方面的要求;(2)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使求學者獲得某一特定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的實際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識等),提供通向某一職業的道路;(3)學習年限,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習年限應視具體專業要求不等,雖然強調2~3年的短周期,但并不僅限于此而也應按專業需要考慮較長的學程;(4)授予學歷,我國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一般僅限于專科學歷層次。
(二)文化傳承的內涵
文化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一般來說,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傳承(culturalheritage)指社會文化的傳繼。文化之所以能不間斷地連續存在,就是通過文化傳承。每一代人都從上一代人那里承接社會文化的遺產,每個社會民族或群體都通過這種不斷的繼承形成其文化傳統,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和創造新的文化,再把它們傳遞給下一代人。二、文化傳承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傳承是教育最基本的社會功能之一。教育活動的本質是將前人所積累的生產生活經驗、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科學技術和人文知識等,有計劃地傳遞給下一代。人類之所以能將文化一代又一代的承接下去,就是因為教育活動的存在。最初的職業教育主要以技藝傳授和教育為主,即“傳道授業解惑”。它往往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教授的內容主要有勞動技術、生活經驗、生存技能。隨著中西方文化融合,職業教育逐漸與普通教育互相影響,進入了產學結合的階段。現目前,職業教育終身化、全民化、多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人們逐漸意識到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力資源培訓之間的緊密聯系。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其高等教育屬性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要注重文化傳承創新功能的發揮。這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要把自身辦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彰顯職業性,形成高等職業教育獨特的文化傳承內涵和特色,以技藝文化、企業文化為主要內容,同時要兼顧校園文化、學科文化、歷史文化、人文文化的傳遞。當人們更多的關注職業教育的強大經濟功能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職業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職業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更多的體現在職業院校文化建設和管理上,主要包括職業院校的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等。學生在學校的制度文化中獲得文化熏陶,在精神文化和人文文化中得到良好的文化修養和精神風貌。
三、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一)注重傳統技藝文化傳承和現代優秀企業文化的融合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既要注重傳統技藝文化的傳承,也要注重現代企業優秀文化的教育。傳統技藝文化是提高學生技藝技能的主要途徑,具有巨大的經濟功能,現代企業文化的教育可以在另一個方面培育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同時現代企業文化可以影響企業人力資源的構成和發展。
(二)注重人文知識的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與“職業教育”兩個概念的復合。根據《教育大辭典》中的有關條目解釋:高等職業教育“屬于第三級教育層次”,而第三級教育“一般認為與‘高等教育’同義”。從總體上看,高等職業教育包括兩大部分:第一、學歷教育部分,根據國家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錄取的學生,按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學生修完專業所規定的課程、且考試合格者,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畢業證書。第二、非學歷教育,是指各種培訓、進修,完成學業后,由培訓部門頒發相應結業證書。高等職業教育目前主要是指在專科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為此,本文所研究的“高等職業教育”概念限定在專科層次的學歷教育范圍之內。如,當前的職業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都屬于高等職業教育的實施主體。
未來10年,四川省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 面臨著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新的機遇和挑戰,災后重建、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新任務,未來急需有效地推動企業工藝改造、技術革新和重大項目實施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而這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正是高等職業學校培育的對象。
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偏差產生的高等職業教育的誤解
1.“專科層次”說。把現階段我國將高職教育政策性限定在專科層次理解為“高職就是專科,專科就是高職”,從而以教育的層次代替了教育的類型。
2.“次等教育”說。人們往往認為高等職業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在一些人心中高等職業教育是“難入流”的非正規教育,是“次等教育”。
3.“弱勢群體教育”說。從社會經濟地位看,教育對象大都來自社會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的家庭群體,貧困學生占有較大比例。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招生錄取分數是在同等生源情況下比普通教育低一個檔次,有人據此認為高職教育的招生對象是考不上大學的學生,是解決落榜生的手段。
從辦學實踐看,政府的“熱”推和百姓的“冷”對待,使高職教育處在一種尷尬的被動境地。社會上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增加,而百姓對于高職教育的需求卻在萎縮,隨著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增多,經濟條件優越,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在投資教育,讓子女接受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的期望值不斷升高,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大學畢業后有個輕松的工作和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不愿到一線崗位從事艱苦繁忙的操作性工作。
(二)政策帶來的制約,使高職招生形勢嚴峻
在辦學政策上,政府雖然一再提倡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但是隨著普通高校幾年來的連續擴招,事實上對高職教育的生存已經構成了極大的壓力。近年來,普通本科院校以各種名目興辦的二級學院異軍突起,規模龐大,特別是允許這些二級學院頒發其主校文憑優惠政策的出臺,客觀上又形成了二級學院搶奪本屬于高職本文由收集整理院校的那部分生源,形成了二級學院和高職院校競爭生源的局面,從而使高職教育的招生與發展面臨更嚴峻的態勢。
(三)人才的高消費導致就業困難
由于對高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一些用人單位信奉傳統的學歷主義和用人高消費觀念,人為地在就業市場上給高職學生設置障礙和歧視性條件,從而使本已對就讀高職教育心存疑慮的學生們更顯茫然。
三、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政府制定政策法規,進行宏觀調控
四川省在未來數十年里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面臨著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災后重建的挑戰,政府應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以及勞動力市場對有關人才的需求,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政策支持,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合理專業布局,提高培養質量
未來10年,四川省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 面臨著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新的機遇和挑戰,災后重建、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新任務,未來急需有效地推動企業工藝改造、技術革新和重大項目實施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而這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正是高等職業學校培育的對象。
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偏差產生的高等職業教育的誤解
1.“專科層次”說。把現階段我國將高職教育政策性限定在專科層次理解為“高職就是專科,專科就是高職”,從而以教育的層次代替了教育的類型。
2.“次等教育”說。人們往往認為高等職業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在一些人心中高等職業教育是“難入流”的非正規教育,是“次等教育”。
3.“弱勢群體教育”說。從社會經濟地位看,教育對象大都來自社會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的家庭群體,貧困學生占有較大比例。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招生錄取分數是在同等生源情況下比普通教育低一個檔次,有人據此認為高職教育的招生對象是考不上大學的學生,是解決落榜生的手段。
從辦學實踐看,政府的“熱”推和百姓的“冷”對待,使高職教育處在一種尷尬的被動境地。社會上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增加,而百姓對于高職教育的需求卻在萎縮,隨著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增多,經濟條件優越,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在投資教育,讓子女接受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的期望值不斷升高,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大學畢業后有個輕松的工作和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不愿到一線崗位從事艱苦繁忙的操作性工作。
(二)政策帶來的制約,使高職招生形勢嚴峻
在辦學政策上,政府雖然一再提倡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但是隨著普通高校幾年來的連續擴招,事實上對高職教育的生存已經構成了極大的壓力。近年來,普通本科院校以各種名目興辦的二級學院異軍突起,規模龐大,特別是允許這些二級學院頒發其主校文憑優惠政策的出臺,客觀上又形成了二級學院搶奪本屬于高職院校的那部分生源,形成了二級學院和高職院校競爭生源的局面,從而使高職教育的招生與發展面臨更嚴峻的態勢。
(三)人才的高消費導致就業困難
由于對高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一些用人單位信奉傳統的學歷主義和用人高消費觀念,人為地在就業市場上給高職學生設置障礙和歧視性條件,從而使本已對就讀高職教育心存疑慮的學生們更顯茫然。
三、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政府制定政策法規,進行宏觀調控
四川省在未來數十年里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面臨著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災后重建的挑戰,政府應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以及勞動力市場對有關人才的需求,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政策支持,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合理專業布局,提高培養質量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是課程活動的方向,是從事教育活動的重要結點,是各種課程活動的核心,也是課程論的首要問題,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課程目標的正確定位和科學構建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質量、提高就業機會,是教師教學研究的航標。課程目標正確定位和科學構建兩者之間是動態的、互補的、有機的,更是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進步的內在動力。
一、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內涵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是一個含義極廣的概念。它涵蓋了涉及到自然和社會許多領域的需要,以及構成這種需要的人的各個方面。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狹義上講是指導課程設置、編排、實施和評價的整個過程的準則,也是課程自身性質和理念的體現,是學生學完課程后將要達到的或獲取的知識、能力、發展狀態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標,以及學院圍繞教學所進行的各項活動。課程目標是課程設計的基礎環節和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課程內容,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體現,是培養目標在特定課程門類或科目中的具體化、操作化的表述,也是預先確定的要求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在相關素質或特征方面應發生的變化和達到的學習結果。
在現行的國家課程標準中,已經用“課程目標”的概念代替了“教學目標”的概念。與教學目標相比,課程目標要求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從知識目標的一維表述,發展成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呈現。在國家課程標準中,各課程門類或科目在課程目標的規定上,總體上降低了知識性的要求,但由于課程目標體現的是一種公民素養的基本要求,因而更重視和關注非知識性的要求。從人的發展角度來看,應該是提高了要求,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對課程實施和教學提出了適應時代需要的新要求。為此要想正確定位和科學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有必要仔細分析和認真研究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方方面面。
二、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正確定位
所謂課程目標正確定位是指課程目標的確立要兼顧四方面的情況而定。
1.兼顧社會的需要
學生個體的發展,總是與社會發展交織在一起的。人類社會在任何時候都會有一個共同的需要:把社會文化遺產傳遞給年輕的一代。事實上,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等,都是通過課程為中介而達成的。同時,訓練遷移規律的環境相似性原理,使當代社會的課程目標價值凸現了出來。而訓練的遷移,只有在學生確認生活中遇到的情景與學習情景之間具有相似性時,才有可能應用他所學習過的東西。如此而言課程目標的正確定位尤顯重要。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準則。所以要讓課程達到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在制定課程目標時就必須加強對社會生活的研究與兼顧。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性質及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正確定位更需要依據對社會需要的研究,原因是高等職業教育與一般普通教育不同,是教育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社會需要制約著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內容、結構、實施和評價等因素。所以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必須通過社會需要的分析、選用和識別,得到關于要在課程里處置的社會內容需求的共識,從而來正確定位。
2.兼顧學生各種能力的差異
各門課程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和能力的獲取與提高。學生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對象。學生有其自身的社會地位和角色的規定性。就社會地位而言,學生的含義往往表明了一種文化上的不足與差距,因為學生畢竟處于身心發展未成熟的狀態,學生群體的未成熟狀態與成人社會和主流文化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正是這種差距的存在才為教育提供了一種可能。就角色而言,學生有一套與其角色相應的行為模式和行為方式,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角色特征的前提下實施教育,縮短他們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差距,從而獲得社會正式成員的資格。學生是教育現象的基本要素。我們在制定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時,必須把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課程的總體設計加以比較,確認其中存在的差距,就可以發現教育上的需要,從而揭示出符合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際的課程目標。
3.兼顧教師的教研能力
課程是知識的最主要的支柱。由于所授不同課程的教師諳熟本知識領域的基本概念、邏輯結構、探究方式、發展趨勢,以及該學科的社會功能及其與相關學科的聯系,所以,本專業教師的建議是課程目標正確定位最主要的依據之一。
與課程目標正確定位聯系最密切的是教師對職業的熱愛程度、教學經驗的多少、社會實踐經驗的多少、對課程的把握程度和掌控能力,對本學科研究的廣度、深度和對學科社會功能的把握。教師的教研能力反映出了院校的教育水平,關系到課程目標的正確定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功能是多重的,它具有基礎性、應用性和發展性,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形成職業技能、轉換職業崗位、接受繼續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條件。教師只有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功能進行認真研究,才能準確地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進行正確定位。
4.兼顧學校自身的基礎
學院環境是高等職業教育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設備是構成學校物質教學環境的主要因素。在教學活動中,一方面教學設備以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約和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水平;另一方面,以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影響教學活動參與者的心理和行為。學校若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一定程度上能改變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電化教學設備成為教學信息的第三載體,各種特定功能的教學設備在學校教學中有了廣泛的使用。尤其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功能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使現代物質教學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為現代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
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科學構建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的科學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當課程目標正確定位以后,應全面細致地將課程目標按上述四項逐一表述出來,同時還應圍繞課程目標對學院的軟硬環境進行科學構建。
(一)教學形式的構建
1.改革原來固定式教學組織形式,構建從靜態向動態的、實用的教學組織模式轉變。具體地講,就是采用新型的互動式教學和開放型試驗室以及產教結合等教學組織形式。
2.改革原來的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構建人力資源開發性教育模式。注重人的綜合能力開發和培養,淡化專業學科意識,縮小學生所學與社會需要的差距。
3.改革原來的符合型教學質量觀念,構建滿意型教學質量觀念。由原來的教學質量是符合教學計劃、大綱和教學要求,轉變成為社會、學生、學校和教師滿意的“四滿意”模式。
4.改革原來金字塔的層次教學模式,構建扁平的、網絡結構教學模式,要求每個學生都應具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成果。
5.改革傳統學科的嚴密性、系統性和層次性,構建松散型、并行型的教學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按社會實際要求,分別從各個知識點切入,按水平高低、興趣要求不同進行分層次教學。打破傳統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模式,向現代的“公共課、專業技術課、專業特色課”轉變。
(二)教師素質的構建
1.改革教師傳統的“師道尊嚴”觀念,構建放棄教師自我權威意識,尊重學生個性、興趣和性格的多樣性,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
2.逐步對每位教師的知識結構作全面分析,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強化其優勢,彌補其不足,以適應正確定位的課程目標。
3.大力開展教師的應用技術研究、科技開發與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特別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選題時,要求教師選擇緊密聯系生產實踐的課題,以增強其本專業、本學科的造詣。
4.加強考核工作,構建對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的機制,以創造良好的教研環境。
5.加強合作,構建到社會實踐中選調、聘任一些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當教師的機制,改變過去師資隊伍從學校到學校的單一結構。
(三)教學環節的構建
1.以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為主旨,構建好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
2.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針對課程目標要有一定的現實性與前瞻性的結合、可行性與可塑性并重、統一性與靈活性的兼顧。既要考慮到學科間的縱向銜接與連貫,又要注意到橫向的溝通與配合;既要較好地解決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共性要求,又要逐漸增加以利于學生個性與愛好發展的課外活動,形成具有顯著特色的教學計劃。抓好教師授課,不要以教師的強弱、偏好肢解教學內容,切忌重點、難點一閃而過,不經意的地方卻占了大部分課時的做法,增刪、取舍一定要科學。
一、明確雙重屬性定位,把握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
教育部〔2006〕16號文件,在高等教育層面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澄清了教育界當時對于高等職業教育層次認識的誤區,確認了“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后來的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2011〕12號文件,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階段,站在自覺承擔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時代責任的高度,把握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強調高等職業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進一步確認“高等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在過去的幾年中,高等職業教育雖然在示范校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等等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更多關注的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教育屬性。〔2011〕12號文件中,強調高等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實質強調了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教育屬性的重要性。是高等職業教育定位和發展方向理性分析的結果,是高等職業教育規律性認識的進步。將會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在新時期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基礎。
隨著對于高等職業教育雙重屬性認識的提升,帶來的是高等職業教育理念、職能作用,主要任務理解的提升,帶來的是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方針、管理體制、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提升。
二、對接地方政府規劃,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教育部〔2011〕12號文件中,“將高等職業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納入本地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規劃”提到重要位置,是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屬性最直接的詮釋。這就要求高等職業院校理順與當地政府的關系,積極對接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找準自己的位置,主動將自身的發展規劃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規劃,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整體納入地方規劃的盤子。參與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服務于當地產業和企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2011〕12號文件中關于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動態調整的規定。文件中闡明:“發揮地方及行業在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工作中的調控和引導作用,完善學校自主設置,地方統籌、行業指導、國家備案、信息公開的專業管理機制。”這是過去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過死,造成高職院校設置專業無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巨大變革。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利用好這一政策優勢,積極作為,有可能使學校整體辦學環境更加優化、學校特色更為突出。當然,專業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腳踏實地地進行,不能急功近利。
三、創新體制機制,注入辦學活力
企業的需求與發展一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最為活躍的因素之一。落實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教育屬性,服務好當地經濟建設,高等職業院校最直接的作為就是:研究企業的需求與發展,適應企業的需求與發展,直至創造企業的需求滿足企業的發展。〔2011〕12號文件中,要求高等職業教育“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探索行業(企業)與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發揮各自的優勢,注入辦學活力。這是教育體制創新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經濟行為,職業教育辦學體制的創新,一定可以直接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一直以來,職業院校存在應該把學校辦得更像學校,還是更像企業的爭論。這僅是一種立足學校,關門辦學的思維方式。〔2011〕12號文件,倡導辦學體制創新,要求高等職業院校從地方經濟發展的全局中創新體制,立足大服務、大發展的角度辦好職業教育。因此,職業院校辦學像學校,還是像企業的爭論,應該由為當地經濟建設提供的服務質量說了算。
高等職業院校運行機制,〔2011〕12號文件中“鼓勵建立董事會、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議事制度”,鼓勵高等職業院校運行機制向著社會化、經濟化運行軌道推進。這種運行機制也是職業教育屬性定位的必然。西方的高等教育董事會運行管理機制,有完善的法律環境基礎和經濟社會環境基礎。高等職業院校實施多元參與,實質運行的校董議事機制,會帶來辦學活力的增強,但需要突破性地機制創新和法律法規的配套,不然,易流于形式。
四、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強化職業教育屬性定位的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屬性強調的是受教育者的職業性。需要高等職業院校明晰培養目標,明確用人單位的崗位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培養模式盡可能貼近企業實際。一直以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許多院校僅停留在辦學層上,停留在學生就業安置的層面上。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受師資能力和管理環境等因素制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也是想當然的成分居多。〔2011〕12號文件,關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專業與行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將學校的教學過程和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意味著,要求高等職業院校在現行高等教育屬性培養模式上,大力度推行改革,要在教學層面上,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完全顛覆在校園內、在課堂上,秩序井然按部就班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突破“校園”、“課堂”、“朗朗讀書聲”的傳統學校育人觀念,習慣“工藝”“質量”“檢驗”“倒班”“加班”等企業運行的概念。
在英國舉行的第四十一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內首次組隊參加。從這種多國參與世界級的技能競賽中,可以多方面察覺到國內職業教育和技能訓練與先進國家的差距,也可以反映各國職業教育理念和技能人才培養的水平。在全部40余個競賽項目中,從競賽內容、操作過程到評價標準,充分體現真實生產要求,操作技能則體現了國際化工藝流程的要求。這一點上,反映出目前國內在職業教育理念及實施方面與國際通行標準的差異。由此,也說明國內高等職業教育盡快對接國際通行的人才培養標準,將國際化生產的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服務規范引入教學內容的必要性。
五、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強調職業教育屬性
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難于有大的突破,難于獲得企業和學生的認可,不可回避的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師資技能水平不高。雖然也不斷地強調“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施中更多地通過賽授課、賽說課、科研立項、等等手段,無形中強調高等教育屬性。曾有報道,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高職院校教師授課比賽中,作為評委的國家級高技能人才、汽車整形專家王洪軍,竟有80%以上的內容聽不懂。可見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知識技能儲備與生產實際相差甚遠,師資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對師資隊伍建設起著巨大的導向作用,其作用能量不可低估。目前,部分高等職業院校高級職稱申報已進入博士階段,相繼帶來的要求:EI、SCI檢索論文等級、著作數量;政府科技進步獎勵、社會科學獎勵等等要求水漲船高。依舊是高等教育屬性發揮作用。
〔2011〕12號文件中,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在將高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繼續納入高校教師系列的基礎上,提出“創新師資管理制度,建立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職稱評審標準”。強調教師為企業服務,強調校企共同對教師培訓,強調行業(企業)專家、能工巧匠兼職任教,新教師由企業選聘等等。一系列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措施的落實,將有助于推進教師隊伍職業教育屬性建設的步伐。
六、改革招生制度與增強服務能力并舉
最近幾年,由于我國的人口紅利優勢逐年衰減,對教育界的影響日趨顯現。生源快速委縮。而受影響最為嚴重的當數職業教育,招生季節的生源大戰愈演愈烈。分析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是受“學而優則仕”傳統觀念的影響,莘莘學子更看重本科院校,寄希望學成加入“白領”行列。其二是目前高等教育層次之分,使高等職業教育淪為不入流的“二等教育”。其三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的原因,沒有形成自身過硬的教育機制和方法,針對日益下降的生源質量,沒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提升方法。從而造成高等職業教育對生源吸引力的逐漸下降。如何扭轉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的被動局面,是擺在高等職業院校面前繞不過去的一個難題。
〔2011〕12號文件中,對于高等職業院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許多創新思路和舉措,包括“單獨招生改革”;“知識+技能”考核辦法;“高中階段綜合評價”;“現代學徒制試點”;“中職對口升學與高職生升應用本科”等等。以上舉措的實施,將會部分改進高等職業院校招生的被動局面。但是,相對更為重要的一點,〔2011〕12號文件中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在構建國家終生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為高等職業院校健康發展,和諧發展指明了前進道路。國外有美國的社區學院辦學經驗可以借鑒,國內有應用本科、中職學校構成學歷型縱向職業教育體系。除學歷教育外,各類繼續教育資源匯集高職院校,構成多項選擇的橫向繼續教育體系。形成當地縱向銜接、橫向溝通、靈活開放的繼續教育和文化傳播的中心。這是對高等職業院校全新的定位,是高職院校“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方向。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是和農業、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受到知識經濟的到來的影響的首先是教育,而高等職業教育處于社會經濟系統和教育系統的交聯部位。但對高等職業教育,它一方面受到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深遠影響,諸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沖擊著文化體系,使其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但只要我們稍作分析,就不難得出結論:知識經濟呼喚高素質的高等職業教育,也需要高素質的高等技術人才。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從本質上說,如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是知識的生產工廠的話,那么高等職業教育就是知識、信息使用的教育形式,與經濟建設實踐緊密相連。
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依賴高等職業教育。知識經濟帶來的發達的第三產業是吸納大量中等及以下就業人員的主要領域,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更需要多樣化、高質量的高等職業教育。
知識經濟的本質是以科學技術為生產力的經濟,而科學技術本身并不是生產力,只有當其運用到生產實踐中時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種轉化環節正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和使命所在。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人在從事低級或較低級的生產,必須通過完善的高等職業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才會給知識經濟的到來鋪平道路。因此,順應知識經濟發展的唯一選擇便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二、個人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
個人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求職謀生,二是尋求發展。“謀生”常隨時代、地域和對象的不同表現為不同的需求。譬如,經濟落后地區的農家子弟希望通過高等職業教育學得一技之長,走上致富之路;經濟發達地區的職工及其子弟則希望能獲得一個報酬豐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崗位。但求職謀生與個體發展有時是相矛盾的,在目前人們的物質需求未得到較大滿足的情況下,往往會舍棄個人的興趣和特長去謀求高報酬的職業。目前,人們通常把科學家、工程師、教授、醫生等稱為“人才”,而把普通工人、農民等稱為“勞動力”;用人單位也常以學歷作為選拔、聘用人才的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當然,個人和家長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也會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發生變化,用人單位亦將越來越重視職業資格和工作經驗,“學歷社會”將逐漸轉向“職業資格社會”。可見,在不久的將來,個人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很快會實現求職謀生和個體發展的統一。
三、企業對高等職業教育價值取向
企業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是隨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變化而變化的。在計劃經濟下,企業依附于政府,重在完成計劃下的生產任務,其價值取向側重于完成眼前的生產任務和職工子弟的入學和就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將轉為獨立發展型,成為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要在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就會自覺地引進技術、人才,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企業也會越來越重視職工教育和培訓,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將轉到職業素質和經濟效益方面來。
四、高等職業院校的價值取向
學校作為以育人為核心的辦學實體,無論在計劃體制還是市場體制下,都基本上服從于社會價值取向。如果一味追求經濟利益而導致價值取向偏移錯位,不但有礙自身發展,更不利于社會進步。
撲面而來的知識經濟使得高等職業教育必須做出相應的戰略性調整,而從各國教育改革的趨勢來看,應從以下幾點加以思考:
第一,必須由狹義的高等職業教育觀向大職教觀轉變。
傳統的高等職業教育觀往往被理解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歷教育,而大職教觀則認為高等職業教育縱向上包括高、中、初級教育;橫向上包括學歷教育、培訓、繼續教育等;時間上包括職前、職中和職后教育;空間上與社會、經濟、市場緊密聯系,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水平上適度超前于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這樣就給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招生渠道、專業設置、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二,必須由適應觀向超前觀轉變。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C-
0008-02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性,就是要不斷服務經濟轉型,滿足社會多樣化發展需要;建立教育與行業對接協作機制;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需要不斷探索充滿活力的多元辦學模式;進行培養模式的改革,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當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改革招考制度,探索出多樣化選拔機制;完善保障機制,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因此,高職教育必須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提升辦學特色,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高等職業教育如何辦學,走什么樣的發展之路?這是高職教育人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認為,高等職業教育要實現內涵發展,就必須準確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抓住服務性這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基點,并增強辦學特色,以實現內涵發展。
一、準確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端于“”,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個高等實業教育學制體系的初步建立。之后在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又頒布《壬子癸丑學制》,開始對中、初等實業學堂進行大膽改革,自此實業教育實現了向培養中初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的轉化,這一系列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使得初、中等實業教育的地位得到顯著增強。1916年,黃炎培將職業教育定義為:教育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具有“職業性”的,就是與生活、生計和社會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民國學者何清儒在其編著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本《職業教育學》中最早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概念,系統全面介紹了職業教育的基本理論及其實踐,對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仍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作者缺乏大職業教育觀視角,因此不能夠嚴格地界定出高等職業教育的準確范圍。
長期以來,高等職業教育被普遍認為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個層次,因此,“高等職業教育”這種提法少見。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計委《關于加速發展高等教育的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舉辦“職業大學”的要求,主要是積極提倡在大城市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中等城市、大企業舉辦短期職業大學,以滿足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之后,在原國家教委批準的基礎上,我國建立了首批13所職業大學,有關高等職業教育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開始在學術界興起。但這13所職業大學都已升本。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第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成效明顯,辦學特色突出,辦學實力顯著增強。高職教育也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急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對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問題和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對高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高職教育的人才觀和人才培養模式比較陳舊,教育教學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等。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是否受到社會的歡迎,決定于學校對培養目標的界定以及專業設置優化程度。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提出,高職高專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培養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必須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能夠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并且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這就明確了方向,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我國的高職教育屬于一種在理論研究層次方面低于本科、應用技能高于本科的教育層次,它是面向社會產業,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出的學生除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外,還要能夠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2006年11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又進一步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是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重視提高辦學質量,重點打造特色辦學,解決好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關鍵問題。同時,不斷實現體制機制的創新,改革教育教學模式,使高等職業教育能夠服務于國家現代產業體系,滿足于中國發展戰略規劃,引領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而成為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高等職業教育。
二、抓住服務性這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基點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高等職業教育的天然使命就是服務社會。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社會包含兩方面的內涵:一是高等職業教育以滿足和服務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服務于社會發展,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服務。二是社會需求應當作為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依據。
社會各行各業的需求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活力源泉,由此,高等職業教育必然選擇開門辦學。高等職業教育要實現把教育辦好、辦活的目標,就必須充分依靠行業、企業和各方面的社會力量,充分重視和發揮市場對高等職業教育資源的配置作用。因此,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只有依托行業,選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了讓高等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必須一方面從相關行業、企業中聘請能工巧匠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另一方面學校教師到企業參加學習實踐;讓教師參與企業工作,服務企業發展。
服務性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分水嶺。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傳授謀生性、職業性、專門性的知識經驗和培養相應技能、能力為主;普通教育的特點則是以傳授普遍性、通用性知識和培養相應能力為主。所以,兩種類型教育的本質特征存在較大的差異。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必須重視服務性這一現實基點。職業教育要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門職業人才,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相互依存,也是實現弱勢群體生存與發展、體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方向直接與社會需求對接,服務社會,這使它具有比普通教育更鮮明更直接的“職業性與社會性”。
職業教育除滿足經濟社會的需求外,還需要滿足公眾的個人需求,面向人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使教育“面向人人、服務人人”成為可能,在滿足大眾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時,能夠為其個體成長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這里凸顯了高職教育“人民性”的特征。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教育的核心品質是服務性,高等職業教育也就形成了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自身特色,服務性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重要區別。
三、增強辦學特色
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是“謀個性之發展”,“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所以,人們獲得職業和適應職業是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伴隨著終身教育思想的普及,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必將與職業教育為伴。
職業教育的特色就是它的生命力,特色與生命同行,高等職業教育增強辦學特色,首先,要區分與普通高等教育共有的 而為高等職業教育所獨具的特色。在新形勢下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職業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專業的設置原則不同。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在符合市場需求的同時,又與傳統優勢相結合,注重職業與學科交叉融合,在完成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把技能學習與生存教育結合起來,進而不斷培養出適應本地區經濟發展的人才。二是培養的人才規格不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以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學生在革新技術應用領域、工藝方法、改造技術設備、變革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的培養。三是人才的培養模式不同。高等職業教育要求不斷轉變傳統觀念,傳統觀念是以知識為基礎、以學校教育為中心,而高等職業教育則是要以能力為基礎和從企業需要出發的新思想作為人才培理念。四是人才層次規格不同。雖然高等職業教育有本科,但其培養目標及專業教育都具有較強的職業性,要求按照“能力本位”的原則實現人才層次、規格、能力的銜接。適用性則是職業教育的高等性所必需的,高職教育必須準確定位,發展和改革應注重“多渠道、多規格、多模式”,不斷實現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快速發展。
其次,要區分各高職院校所特有的和高等職業教育普遍具有的特色。從人才培養目標、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進行創新,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深入企業,深度對接,面向市場、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要找準切入點,服務區域經濟,加強院校與社會、企業的合作與聯系:一是聘請企業的高級管理、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家擔任專業建設委員會成員;二是訂單培養,為企業輸送專門人才;三是為企業職工培訓、技能鑒定,提高企業的勞動力;四是技術服務,新產品研發;五是科技成果的轉化;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六是高職院校的教師定期去企業頂崗工作以獲取最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技術,使教學能更準確地反映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