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5 10:39: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引言
翻譯不僅僅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同時還包含也語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世界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世界各過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逐漸頻繁起來,英語作為世界交流運用最管飯的語言形式之一,形成精湛的英語翻譯是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對商務英語翻譯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為商務英語翻譯的準確度提供重要保障。
一、中西方物質生活條件造成商務英語翻譯的文化差異
中西方物質生活條件不同造成商務英語翻譯的文化差異,中國社會發展模式以“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作為主要生產模式,農耕文明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國文化對農耕中“牛”、“馬”等動物擁有特殊的喜愛,語言使用中表現為“龍馬精神”“馬到成功”等成語的應用多有喜悅、喜愛之意的蘊含;西方的經濟發展主要以工業發展為主,更加注重生產的方式和生產效率。因此語言的使用中對于動物名稱的使用則不會像中國人使用的那么頻繁。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形成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翻譯的側重點不同,形成文化差異。
二、中西方自然生活環境不同造成商務英語翻譯的文化差異
中西方的自然生活環境不同也是造成商務英語中英文翻譯中存在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英國單詞“zephyr(西風)”。由于英國西鄰大西洋,東面面對歐洲大陸,西風從大西洋吹來,形成英國和煦的氣候條件,因此在英國人的語言使用中“zephyr”形成獨特的文化含義,具有“和煦、溫暖”的意思。而中國地大物博,與英國的大西洋氣候不同,中國大部分處于溫帶季風氣候,漢語語言中“東風”表示“和煦、溫暖”的意思。因此在進行中英兩國語言翻譯時應當注重商務英語翻譯由于自然生活環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異性。
三、中西方思維方式不同造成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
其三,中西人們思維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商務英語翻譯中重要的文化差異因素。中國以農耕經濟為主,思想經濟發展中擁有深厚的“小農意識”,因此在思維方式上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思維方式,例如在顏色運用中,中國人認為“紅色”“黃色”都是農業收獲的顏色,漢語中通常用“紅色”“黃色”表示喜慶的顏色,常見的漢語形式“紅白喜事”,“紅色”表示喜慶,喜悅,中國人舉行婚禮時通常在婚禮中使用大量的紅色表達喜悅之意;漢語中“白色”表示“悲傷、死亡”,因此中國人通常會把“白色”與悲傷聯系在一起。而西方文明中以人文自由為主,注重對自然的追求與向往,在西方的語言運用中,“白色”是純凈的、神圣的,西方人舉行婚禮時,新娘通常身著潔白的婚紗,表示對婚姻崇高的尊重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西方人認為“白色”代表“喜事”,當英語中出現“紅白喜事”這樣的情況即“weddings and funerals”時,通常會引起西方人的反感。類似“白色”這樣的詞語應用在中英語言使用中的意義截然相反,因此商務英語在翻譯過程中應當注重對中西方文化應用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形成準確的翻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產生,影響中西方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西方民俗信仰不同造成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
中國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國家,人們對崇拜物也有眾多禁忌。比如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dragon)”是神圣的象征,也是皇權的象征,“龍(dragon)”在中國封建文化中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龍”象征著高貴,是雍容華貴的代名詞。因此在平民百姓的人常生活中一方面“龍”字的使用是避諱的,同時也被賦予“吉祥富貴”的含義。西方以上帝作為主要的精神信仰,西方人認為“龍”猙獰恐怖,在西方的文化發展中,龍是邪惡的代表,因此西方人對于“龍”的喜愛程度與中國則正好相反。此外,中西方民的文化差異還體現在中國的儒家思想中要求人們應該“長幼有序”,為表示對長輩的尊重,避免對長輩直呼姓名,而是以不同的“稱呼”代替,而西方人經常以長者的名字作為自己孩子的名字以表達對長輩的尊敬和懷念之意。
結論:對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影響因素的深度研究,有助于促進商務英語在實際應用中對中西方語言進行翻譯時的準確度的提升,保障了語言翻譯過程中的準確程度,為雙方的貿易交流形成更加完備的語言交流途徑,促進雙方經濟交流向著更加廣闊的方向發展,同時注重對商務英語翻譯文化影響因素的研究能夠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環境,促進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愛民.商務英語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譯策略[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v.8;No.3301:106-110.
[2]王茜.試論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v.11;No.10308:84-86.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下的語境因素
(一)中西方文化的語境因素
政治文化,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習俗都會在語言中得到體現。一個詞匯在一種文化里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然而在另一種文化里卻可能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特別注意這種差異。比如,由于英國的地理環境比較特殊,西風盛行,所以,在西方人的文化里,西風就代表了豐沛的雨水。在著名的詩篇《西風頌》中,英國詩人雪萊就把西風和對自由的理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聯系在了一起。然而在中國文化中,西風就是寒冷、凄涼的象征。又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龍是邪惡的象征,但是在中國文化里,龍卻是吉祥的象征。
(二)中西方社交的語境因素
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使用著語言,語言的使用離不開相關的社會環境。對于社交語境,我們可以理解為談話雙方所處的客觀環境。在交際場所,由于交際雙方的身份特征、地位或者兩者之間的關系等原因,不同的語言也有著不同的內涵。例如,中西方文化對“狗”就有著不同的認知。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他們忠實的朋友。正因為如此,在英語中就有著許多與狗相關的短語,而且這些短語大都有積極正面的含義。但是在漢語文化中,與狗相關的短語或者成語大都含有貶義,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等。除此之外,在中國文化交際中,“你辛苦了”一般表達對對方的理解、鼓勵等。但是,如果把這句話直接翻譯成英文就會產生另外一種含義:你的能力有限,所以這份工作做起來一定很累吧。這就傳遞了一種侮辱對方的意思。
三、中西方語境差異對交際的影響
由于在中西方文化語境上存在著這些差異,跨文化交際中也就產生了許多交際方式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隱私認知的差異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集體意識比較濃。講究團結和互助,因此,人們的隱私意識比較薄弱。也正因為如此,中國人在見面打招呼時就習慣于詢問對方的家庭及工作情況,并且把這當做一種禮貌地關心。但是西方文化講究獨立性,也非常注重隱私,家庭及工作情況都屬于個人的隱私,如果見面問別人這些問題,就會被誤認為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在中國,街坊領居之間見面常會問“您吃了沒?”“去哪兒啊?”這樣的問題,表示一種關心。但是在西方國家,見面時就問對方吃了嗎,會被對方誤認為是你要請他吃飯,而問您去哪兒,則會被對方誤認為你在打探他的隱私。
(二)時間觀念的差異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影響,中西方的時間觀念也不一樣。一般來說,中國人的時間的概念相對較模糊。比如在交際中,我們常說“慢走”“請慢用”等等;在赴宴或者參加聚會時,中國人也很少會準時到達。但是在西方文化觀念中,時間就是金錢。他們一般都會提前預約,而且一旦約定就不會輕易改變,否則,就會被視為粗魯的表現。
(三)稱謂語的差異
中國人會根據不同人的身份地位來稱呼對方,以示尊重。比如稱德高望重的人為前輩;還有的會以對方的職業來稱呼,比如趙老師、王醫生等;晚輩對長輩則稱叔叔、阿姨;對于平輩則稱呼大哥、大姐等。但是在英語社交中,人們很少會用到親屬稱謂,他們主張以人名相稱。不論是男士女士,還是長輩晚輩,稱呼對方的姓名都不是一種失禮的表現。
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之一,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一直致力于打造亞洲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推動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與繁榮。自2012年3月文化保稅區正式揭牌以來,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管委會聯合北京海關,以高效快捷的工作效率,為保稅區內相關企業提供了綜合、立體的全方位支持。而“境內關外”的政策,使得企業負擔大大降低,能夠集中更多的精力及資金專注于經營和發展,為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及文化產業的發展鑄就了一條“綠色通道”。此次歐文風范藝術中心的保稅展覽順利開幕,與天竺綜保區和天竺海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建設北京“歐洲藝術基地”
作為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首家入駐的文化保稅單位,歐文風范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要求,率先入駐保稅區泰達科技園,打造園區內首座藝術中心。此次展覽涵蓋了家具、鐘表、雕塑、油畫和工藝品共五大類約300件古董藝術品。同時,藝術中心兼具倉儲、修復等功能,亦可作為保稅區今后的文化交流場所,舉辦各種活動以及講座。
作為一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歐文風范在努力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時,也不斷加強與國內高校的合作,努力培養文化產業領域的高端人才。歐文風范正與國內古典藝術品相關領域的高校商談具體合作事宜,利用自身資源牽線國內外高校與機構合作,并將藝術中心設立為高校教學和實習基地。
歐文風范成保稅區耀眼明珠
歐文風范是國內第一家落戶保稅區經營歐洲經典藝術的公司,在綜保區和海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已發展成為保稅區文化產業的一顆耀眼明珠。短短半年時間里,歐文風范率先開啟了國內文化保稅活動的先河,舉辦了文化保稅有史以來的第一單保稅拍賣活動,拉開了保稅區內藝術品交易的序幕,同時也為今后保稅區文化產業活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走出了關鍵的一步。
美國女作家賽珍珠(1892―1973),其英文原名為玻爾?康福?賽登斯特里克(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Sydenstricker為姓,Pearl是英國姑娘的常用名,意思為“珍珠”。音譯其姓,意譯其名,串起來就是賽(登斯特里克)珍珠,簡略后即成為一個地道的中文名字――賽珍珠。
一、中西方雙重文化滋養
賽珍珠出生于美國西弗吉尼亞州赫爾斯保羅的一個傳教士家庭。賽珍珠的父親賽兆祥是一個有德國血統的美國人,神學博士。母親凱麗是荷蘭裔美國人。1892年賽珍珠尚在襁褓時期便隨父母來到中國。賽珍珠來到中國后隨父母定居在鎮江。賽珍珠父母為了方便傳教,決定不住在傳教士大院里,而住在中國平民中間,這對賽珍珠日后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這意味著她能直接同中國小朋友和百姓接觸、交往。整個童年她一直處在兩個世界中,“父母小而干凈的美國長老會世界和不那么整潔卻充滿歡愛的中國大世界”(尚營林,1992:50)。
賽珍珠從小生活在白人和中國人兩個世界中,接受兩種文化的熏陶和滋養。幼年時,賽珍珠無數次地聽中國老阿媽講佛教道教故事的神奇情節,也傾聽思戀美國故鄉的母親講述西弗吉尼亞的生活。稍長,賽珍珠跟隨飽讀儒家經典的中國家庭教師孔先生讀寫中文,打下堅實的漢語基礎,并接受儒家學說的原則和信條,學習中國的歷史。她也接受母親精心指導的西方基礎教育和英文訓練。成年后的賽珍珠博覽群書,內容從中國古典文學到西方作家作品。她還鉆研《紅樓夢》,曾計劃與人合作翻譯這部不朽之作。她將《水滸傳》譯成英文,使該作得以在西方流傳。在西方作家中,她一直承認自己受了左拉的影響。二十歲前,狄更斯是她最喜歡的作家;二十歲后,德萊賽一躍而成為首選。總之,賽珍珠受到兩種文化的滋養,這使得她的藝術創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她在寫作時常常處在一種非常有利的位置上。賽珍珠一生著有一百多部作品,涉獵了文學創作的幾乎每一個領域。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的中國題材的小說。1938年,賽珍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因寫中國題材而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作家。
二、《大地》――向西方闡釋中國
在《大地》中,賽珍珠以滿懷激情的筆觸,描寫了以王龍和阿蘭為代表的普通中國農民的情感生活,表現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向西方世界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傳統鄉村社會的原貌,架起了一座讓世人了解中國的橋梁,改變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形象,為傳播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地》生動地再現了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特別是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中國農民與土地之間的親密關系,以及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生活方式的沒落趨勢。在《大地》中,賽珍珠以王龍一家與土地的關系為線索,抓住當時中國社會最嚴重的幾個問題,描寫了王龍一家人數十年的生活史,編織出一幅中國農村生活的浩瀚長卷。
《大地》出版前,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形象是與男人留長辮、婦女裹小腳聯系在一起的,在他們心中,中國人成了不開化、不文明、落后、野蠻的代名詞。《大地》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向西方讀者展現了一大群個性鮮活的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農民的形象,不僅引起了西方對中國的關注,而且改變了十九世紀以來西方流行的反面的中國形象。
主人公王龍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勤勞、樸實、節儉、孝順,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情感,具備中國農民所共有的優秀品質。艱難的生活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因此即使在大災之年須外出逃難時,王龍也絕不賣地,表現出他對土地的摯愛。此外,王龍有著善良、忠厚的天性。他熱愛自己的家庭,特別是對弱智的小女兒,他傾注了無盡的父愛。當然,王龍身上也具有那個時代普通中國農民的一些性格弱點。王龍發跡后的變化反映了金錢與財富對他靈魂巨大的腐蝕作用。他漸漸地開始墮落,開始雇工剝削,放高利貸,鄙視糟糠之妻,過起了花天酒地、尋歡作樂的生活,表明他靈魂的徹底墮落和道德的淪喪。最終,還是大地喚醒了一度沉溺于中的王龍。可見,賽珍珠筆下的王龍并非一個完人,他身上既有中國農民所共有的勤勞節儉、艱苦創業、熱愛土地等傳統美德,又有保守自私、喜歡奢侈享樂等一些糟粕。王龍性格方面的多重性和復雜性,正是當時社會生活曲折的反映。
《大地》中另一個令人掩卷難忘的人物是王龍的妻子阿蘭,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中國普通農村婦女形象的代表。阿蘭出身貧苦,自幼被賣到黃家為奴,受盡了打罵和,因此養成了少言寡語的內向性格,但在她平靜、木訥的表面下掩藏著一顆堅強的心。阿蘭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婦女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傳統美德。除操持家務、侍奉老人、撫育兒女外,她還和王龍一起下田勞作,忠實地履行著一個家庭主婦的職責。王龍的發跡離不開她齊心協力的輔助。在很多緊急情況下,阿蘭比王龍顯得更為堅韌機智,更善于隨機應變和決斷。賽珍珠以純樸的方式展現了阿蘭的母性、妻性,禮贊了中國女性的價值和魅力。
三、揭示了中西方共同的情感依附――土地
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賽珍珠的作品《大地》出版后,立即以其對中國的社會面貌、家庭生活、民俗風情,以及中國人的舉止行為、道德規范、民族心理、傳統文化和苦難遭遇栩栩如生地描繪轟動了西方世界,震撼了西方讀者的心靈。在《大地》中,賽珍珠圍繞著王龍與土地的關系,揭示了農民的生命源于土地這一永恒的主題。人與土地的離合主宰家族的興衰和悲歡離合,主宰人的命運。
賽珍珠對土地、對農民的偏愛貫穿作品的始終。而這種偏愛,如果參照當時美國的國內背景,便不難理解了。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正值大蕭條時期,國內經濟委頓。農產品的直線下降迫使農民紛紛離開所依附的土地,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戰期間在德克薩斯等西部平原上的一百多個縣開辟的處女地表現尤為突出,加上1930年一次大旱的襲擊,這里5000萬英畝的土地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漠土地。1934年一場大沙塵暴降臨,這場黑色的暴風雪把約25萬農民趕出家門,背井離鄉。這種痛苦在同一時期的作家斯坦貝克的作品《憤怒的葡萄》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賽珍珠的作品,中西方民眾認識到,土地是中西方人都無法逾越的問題,是中西方共同的情感依附。
四、執著的社會活動家,促進中西交流
賽珍珠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不僅體現在她的寫作上,還體現在她所從事的具體的民間的文化交流活動上。她是一位執著的社會活動家,為中美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1年,針對中西方長期隔膜、誤解較深的國情,賽珍珠發起成立“東西方協會”,并自任該會的主席。她始終認為,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宣傳和交流,才能克服兩國完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造成的障礙,增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她利用這個協會主辦的《亞洲》雜志,宣傳中國抗戰和介紹抗戰中的中國。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下的中國》就是首先在這個刊物上發表的。“東西方協會”溝通了中美兩國關系,增進了彼此了解,促進了兩國感情交流。
1946年春,老舍到美國做訪問學者,賽珍珠積極創造機會,讓老舍在各種場合和美國文藝界接觸、交流,還陪同拜訪了旅美的德國大戲劇家布萊希特。為使老舍的作品能夠在美國出版,她寫信給出版商大衛?勞埃德,向他介紹了老舍及其作品。在賽珍珠的大力幫助下,老舍的《離婚》、《四世同堂》、《鼓書藝人》等長篇小說的英譯本才得以在美國順利出版。此外,我國作家魯迅、矛盾、郭沫若、蕭紅等人的翻譯作品都經賽珍珠之手與西方讀者見面。
五、結語
賽珍珠的一生和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她的地道的美國身份和她在中國的經歷,使她有機緣成為連接相隔在太平洋兩岸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的使者,成為中西方兩種文化的重要平臺。對中西方文化,尤其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貢獻。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贊譽她是“一座溝通東西方文明的人橋,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劉宏偉.1992:9)。
參考文獻:
[1][美]保羅?A.多伊爾著.賽珍珠[M].諾貝爾獎證書上評語.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24,25,171.(多次引用)
[2]劉宏偉.中國戀情――賽珍珠的故事[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9.
[3]賽珍珠著.尚營林譯.我的中國世界[M].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50,285.
[4]賽珍珠著.王逢振等譯.大地[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20,35.
中圖分類號:G81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24X(2017)01-0013-02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交流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元化。多元的交流渠道,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加快速地了解新的文化,但是也會因為對新的文化的不夠了解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可能會在交流中觸碰對方的文化禁忌。所以我們必須深入了解中西方體育文化的差異,為以后的體育交流或者其他文化交往做足準備。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1.文化及體育文化的概念
通常文化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人類生產有形財富(物質財富)和創造無形財富(精神財富)的過程及其總和稱為廣義文化;而人類所產生的社會意識形態及所制定的與社會意識形態相適應的制度和設施則屬于狹義文化的范疇。
人類為了提高自身素質,會用體育運動這種顯性的具有創造性的身體運動形式,同時也會借助體育精神、體育科學、體育產業等隱形的形式,創造出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主要包括認識體育運動規律、培育體育品德、實現體育價值、落實體育理念等方面。
2.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交際,這是一種普遍而長期存在的現象。跨文化交際學的奠基人是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其代表作《聲的語言》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跨文化交際中的相關構想和理論。廣義的跨文化交際存在于一切交流中,朋友的談話、戀人的傾訴等都是廣義的跨文化交際。一般意義上的跨文化交際也就是狹義的跨文化交際,特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進行的文化交流。
二、中西方體育文化的共性分析
1.中西方的本位理念
就地理環境而言,中國領土寬廣、物產豐富,東面、南面、環海,西面、北面與內陸國家接壤,而且海洋、湖泊資源豐富,位置得天獨厚。人們深受以農耕文化為主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依靠獨一無二的耕種環境進行勞作,人們之間的關系平等和諧、團結友善。人們沒有利益沖突,孔孟和諧思想深入人心。
不少西方國家臨海,海洋運輸發達,人際往來密切,當地居民自然而然會懂得怎樣去順應自然、探知自然、挑戰自然。其主要特征表現在冒險、競爭與創新中。這樣獨具特色的文化表現,使得競技體育成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中西方的宗教神話思想
儒家思想幾千年來長期占據我國傳統思想的主導地位,影響深遠。中國古代佛教信徒很多,傳統文化中佛教的色彩十分濃烈,從人們接受的教育中可以體現。
西方文化中著重描繪了鬼神的存在,各種歷史記載中都有描述,包括天地開辟、上帝造人、眾神的存在與發展等;而且宗教發展與古希臘奧林匹克的起源也有著聯系。
3.體育的作用
就體育而言,中西方在體育具有自我調節功能方面存在一致性,均覺得體育的基本表現形式是身體鍛煉,主要目的在于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促進人們各個方面的發展,豐富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及推動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而在人們的教育系統中,體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經過身體鍛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并培育其堅韌的道德意志品質。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體育教育。
4.體育的進程
中西方體育文化在發展進程中,盡管都有不一樣的物質基礎,但是體育存在養生、軍事、教育、娛樂等方面的理念,中西方都是承認的。
三、中西方體育文化的個性探究
1.東西方價值觀存在差異
中國傳統理念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西方則認定人是世界萬物的中心,對立和競爭才是存在于人與自然間的正確關系;認為人應該認識并改造自然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與自然界作斗爭并支配自然界。體育運動如田徑、游泳、球類運動等所表現出來的斗爭、搏擊精神都體現了人與自然界的對抗。
2.東西方審美理念存在差異
東方傳統的審美理念注重仿生美,但是西方文化關注的是人體美。中國遠古時代自然生產力極其落后,人們生產工具的能力不足,但是可以觀摩并模仿動物,以此來保證生存。伴隨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圖騰這種特殊的形式來記錄對動物的模仿。
而西方的審美觀念更強調人,人的形象在其文化理念中占據主導地位,西方世界更看重人的肌肉美、身形美,具有代表性的競技體育在希臘運動場上代表著力量和榮譽。跳遠、角力、擲鐵餅、擲標槍、全長賽跑這五個項目是達到“黃金分割美”的重要途徑。
3.東西方體育表現形式存在差異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張“靜”認為“靜”能修身養性,能達到心性的平和寧靜及與周圍環境的和諧,以進入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境界。比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禪定”、道家的“心齋”。
西方體育文化卻主張“動”,強調競技,注重θ說牧α俊⑺俁取⑷崛汀⒛土Α⒏叨鵲壬硤逅刂實難盜罰并用數和量來評定比賽的成績。這種以競技體育為主的西方體育具有激烈的競爭性、高度的公平性、嚴格的規則性、高度的技藝性、高度的娛樂性。它的體育形式包括田徑、游泳、騎馬、體操、球賽等。
4.中西方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不一樣的思維模式會促成不同的思維理念,中國傳統思想中的“身心合一”和西方傳統思想中的“身心分離”存在鮮明差異性。在中國古典神話中,“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物我一體”直接影響著儒家思想的傳承。
西方人注重發現自然、探索自然、解密自然,注重速度、力量的突破以及體型的塑造,對他們而言,體育不僅僅是鍛煉,更重要的是競技,競技中對手之間的比拼就是以體育的方式進行。身心分離的二維體育方式是近現代體育競技的最初體現。
在世界文化接觸如此頻繁的今天,體育作為現代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也已經不單單局限于賽場上的競爭,它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開放及自身體育實力的增強,中國承辦世界性體育賽事的能力越來越強,與其他國家進行的體育交流也越來越深入。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方體育文化的差異就變得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9-0144-02
語言學習應以交流為最終目的。涉外警務英語的教學,更應以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最終目標。在教學中應結合涉外警察特殊的跨文化角色進行教學觀念,重點,方式的轉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一)文化與中西文化差異
文化的概念很復雜,社會學家Goodenough對其的定義為“由人們為了使自己的活動方式被社會的其他成員所接受,所必須知曉和相信的一切組成。”(Goodenough,1957)。
“在不同的生態和自然環境下,不同民族創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創造。”(賈玉新,1997)。中國和西方,由于處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產生了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活動方式。人們通過交際確認和強化了這些規則和模式,因而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習得了不同的交際規范,也就是說習得了不同的群體文化。
(二)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正因為文化差異,來自不同文化的人進行有效的,能夠被彼此理解和認可的交際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很好地掌握對方的文化,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時候能夠很好地理解和被理解,不產生誤會甚至是沖突,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體現。在國際合作頻繁,信息交換飛速的21世紀,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想要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要求對目標文化的語言有很好的應用能力,另外還要掌握眾多的文化層面知識,以及非言語的文化交流手段。就是說,除了能夠在語法層面流利的表達,還需要深層的文化背景知識支撐話語的得體性。
二、跨文化交際的特殊主體――涉外警務人員
(一)涉外警務人員作為跨文化交際主體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涉外警察,作為新興的跨文化交際的主體,其特殊性在于:他們同來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際不僅僅是為了交流,而是擔負著服務與執法的雙重任務。因此,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避免因文化差異造成的執法困難和溝通失敗,順利履行職責,為不同文化的公民服務是其面對的主要問題,也是我國涉外警務應著力解決的問題。
(二)涉外警務人員作為跨文化交際主體的三種角色
涉外警務人員,作為跨文化交際主體,擔負著三種不同的文化角色:其一,作為公眾服務人員,能夠流利順暢的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理解不同文化種族人群的需要,為其進行服務是涉外警務人員應盡的職責。其二,作為執法者,用目標語言能夠得體,權威性的表達執法法令,是增強執法力度的要求。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禁忌、宗教習俗的尊重都影響著執法的效果與力度。其三,作為合作者,能夠與國際警務工作者進行正常的工作交流,是對我涉外警務人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更高要求。在國際化的今天,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警務合作。如針對的跨境聯合行動,針對境外逃犯的獵狐行動,都需要警務人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涉外警務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我國涉外警務人員的主體是全國各大政法警官學院的畢業生。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來源于其在中學學習的英語文化知識,及大學期間的警務英語課程。
然而,當前各警官學院的英語課程大多停留在和普通大學近似的語言層面的教學上,沒有真正地從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學轉化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學,更不要說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提升其交流能力。這樣培養出的學生,一旦到了工作崗位,雖然可以在語言層面掌握最基本的對外溝通能力,但是其交流的效果不能保證,也不能保證不因文化差異,語用遷移產生不應有的誤會和沖突。因此對警官學院在校生的英語教學中要著力培養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努力使其在走上工作崗位時能夠游刃有余的承擔作為跨文化交際主體的三種特殊角色――服務者、執法者和合作者。
這對我國政法類高校的警務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語法層面知識輸入,滿足他們語言表達的基本需要。其二,要在課程體系內結合警務工作的實際,警務人員的角色,引入跨文化的理念與意識,選取合適的教材,設置合適的模擬情景,將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語言形式的同時擴充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筆者認為,應從如下方面在警務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美國語言學家Kramsch有一段關于語言與文化的重要論述:話語是意義的載體和反映,在承載意義時它具有雙重表達功能,也就是說在表達話語本身意義的同時也表達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獨特的文化語言。外語學習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是文化的學習,因為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某種特定文化的反映,都有較深刻的文化內涵,只有了解這種語言所賴以存在的文化,語言學習才能達到較高的造詣。
因此,政法類院校的外語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識到文化知識對跨文化交際的重大影響,尤其對未來的涉外警務人員,更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對他們的課程傳授上,不再以語言知識的習得為目標,而是以語言使用的得體和特定警務情景下能夠完成特定任務為課堂的最終目標。
(二)教學重點的轉移
警務英語課堂如果仍舊采取傳統的篇章教學模式,把重點放在傳統的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即使學生獲得了元語言層面的知識,并不能提高其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更無法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因此應將教學重點從元語言層面轉移為文化與交流層面。利用特定的情景,在特殊的文化差異背景下,為學生展示真實的跨文化交流語境。從警務英語的特殊性來說,更應針對涉外警察可能擔當的跨文化交際主體角色,還原真實的警用語境,使學生能夠在語境中掌握目標語言使用的得體性,提高執法的權威性。
(三)教學方式的改革
基于警務英語教學觀念和教學重點的變化,筆者認為警務英語應拋棄傳統的篇章教學模式,進行多維立體的文化情景式教學。在一個完整的警務英語教學體系里,應采取以下教學方式。
1.情景浸入式教學
浸入式教學,就是將語言學習者完全置入目標語言的文化場景中進行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多維的立體教學環境,盡量使學生浸入真實的語言文化環境。比如,在警務英語課堂中,大量輸入西方警務人員執法、執勤、街頭服務的音視頻材料。而后,以這些特定的警務情景為學生學習西方文化的背景,設計真實的警務課堂任務讓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和情景表演,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培養其跨文化交際中語言交流和思維文化方面的融合。
2.主題角色式教學
警務英語要設計特定的主題式教學。目前,很多正在使用中的警務英語教材已經開始以特定的主題為學習的單元。但在實際的應用中,筆者認為,應強調在特定警務情景下涉外警察的跨文化交際角色地位。例如,將警務情景按照角色設定為三大模塊:執法、服務、跨境合作。按照三大角色模塊下設計主題情景,例如,執法中的交通違法處理,服務中的社區警務,合作中的中外跨境調查等等都可以成為警務英語教學模塊中的一個主題單元。在每個主題單元中滲透此節出現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現象,對可能由此出現的誤會,沖突加以總結,達到文化融入情景教學,角色體現文化現象的目的。
3.專題對比式教學
針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表現形式,除了在警務特定場景中體現,還要有針對性地將某些中西方文化總體上的差異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傳授給學生。
警務情景畢竟是一些特定的場景,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要讓學生對中西方文化普遍的差異有具體的印象,用自己內化了的文化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應對變化了的,可能出現的文化差異與沖突。
應采用每周一次的專題講座形式,拋開警務范疇,為學生集中導入中西文化差異的若干層面。如可設計題為“中西文化在時間概念上的差異”的專題講座,將學生在警用情境中潛移默化的跨文化知識進行針對性的整合,或將警務情景下未能涉及的文化差異表現補充給學生,進一步擴充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4.興趣拓展式教學
(1)建立警務英語文化詞句庫
盡管警務英語的講授形式應以主題角色式教學為主,專題講座為輔,對語言形式的學習還是不能全然放棄。重視聽說,不等于放棄文字與書面表達。針對政法類大學生的特點,為課程體系建立警務英語文化常用詞句庫,讓學生以其為重點,加強對書面文字的記憶,進一步促進聽說能力的綜合提升,提高警務英文寫作和閱讀專業文獻的能力。
(2)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有研究表明,日常交流中只有30%的信息是通過語言本身傳達的,而另外70%的信息蘊藏在非語言交際活動中,其中就包括文化所傳遞的信息。因此,除了重視在課堂,專題講座里展現的以語言形式表現出來的中西文化差異,還應重視對學生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比如,手勢、眼神、肢體語言的表達。
這種很難在純粹的語言課堂進行體現的拓展訓練,可以在課余的時間內以興趣小組的作業形式進行展現。鼓勵學生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利用網絡或圖書館的資源查找世界不同文化的非語言交際表達的內容和意義。每周在主題課堂教學之前讓學生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加以補充,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促進學生自覺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化。
(3)跨文化興趣培養
想要更加深入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還要促使其對不同文化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警務英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刊、時事評論、觀看英文電影、收聽英文歌曲,拓展其文化視野,使其意識到原來中西文化的迥異不是只能成為交流中的障礙,而是可以成為跨文化交流中有趣的現象,成為文化融合的橋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警官類院校的涉外警務英語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將課程的重心放在:著力錘煉口語,重在得體交流;創造真實語境,再現警務情景;突出文化融合,避免文化沖突;加強西方文化的輸入,重視中國文化的輸出。警務英語的教學要爭取做到讓我們的學生――未來的涉外警務工作者不但可以成為能得體進行跨文化交際的執法者,服務者,還能夠成為中西方警務合作的參與者,甚至成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2)10-0130-03
一、引言
中華民族有著獨特的文化淵源,與西方文化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性,這導致了中西方思維方式和語言行為等方面的較大差異。一般來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具有非常不同的心理習慣,對于看似相同的語言表達,中西方民族也許有著頗為不同的理解和判斷。這就是說人們在進行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各自所處的不同社會文化背景往往也起著對語言使用的制約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導致了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交際雙方的言語誤解甚至交流失敗。
二、中西方語用原則文化差異的根源性
事實上,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日益發展,各個國家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變得日益頻繁,英語已經成為世界性的主要的通用語言,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學習英語的大潮之中來。但是,在我國,由于英語往往是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很多人對于英語的學習往往更多的停留在英語的基本表達上,即使已經說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但是,由于人們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尤其是對英語的語用原則掌握不多,導致了人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夠真正了解或者融入不到西方文化當中去,從而容易使得交流雙方產生誤解或者交流不暢的情況。因而,文化之于交流來說,顯得如此重要,它就像計算機程序一樣,對于人的思維和行動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人必須按照一定的文化原則來思維和行動,否則就會寸步難行。
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但是,它們的文化精神淵源卻大大不同,從而使得雙方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1],而西方文化卻主張“天人相分”的觀點,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思想根源所在。此外,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家族本位”的核心觀念,而西方文化卻宣揚的是“個體為本”的中心思想。但是,無論是東方的群體取向,還是西方的個人主義取向,都會通過交際雙方的言語交際行為表現出來,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氣質和文化背景。應該來說,中西方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其實質就是兩種文化進行相互斗爭、融合與發展的一個過程[2]。
三、中西方語用原則的文化差異對比分析
在語言學研究領域中,語用學屬于一種跨學科的語言實用學范疇,它主要研究的是人們在特定場景中進行交際的時候,如何理解和運用語言的情況。換句話說,語用學研究的主要是超越了語句字面含義的意義,亦即話語意義。在西方文化中,人們要普遍遵守的兩個基本準則就是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這兩個言語交際中最為基本重要的原則中的合作原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著名的語言學家Grice提出的。根據他的觀點,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為了使得交際能夠順利進行,交際雙方都會自覺遵守合作原則。一般來說,合作原則包含了四個最為基本的準則,即質的準則、量的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但是,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人們也會出現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這樣,英國語言學家Leech就提出了另外一個原則,即禮貌原則[3]。這種原則往往是在人們違反了合作原則的情況之下產生的原則,即人們之間的交流需要通過禮貌原則來進行補救。由此可見,人們交際所要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之間是相互聯系、交叉使用的。我們要尤其重視這種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使用規則和原則,對它們進行仔細的對比分析和研究,盡量避免語用原則使用不當造成的交際失敗。
一般來說,語用原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文探討的主要涉及的是廣義的語用原則,它指的就是人們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中要遵循的具有指導性作用的原則,其涵蓋面廣,涉及的理論眾多,它不僅包括了語言學原則,還包括了與實際語言運用緊密相關的修辭學、言語交際學、應用語言學等方面的原則和準則。應該來說,語用原則涉及的分支學科非常多,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導致了交際雙方必須掌握好中西方語用原則,才能夠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事實上,語用學的發展時間并不長,屬于一門新興的學科,其學科理論和體系等都不太完善。但是,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卻非常需要了解語用學的相關知識。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即語用學提出了一定的指導性原則;明確語用原則是掌握語用學這門學科理論體系的關鍵所在;語用原則是語用學這門學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所在;研究語用學原則,是我們探討語用規律的必由之路;研究語用學原則,也是了解語用學這門學科基本特征的突破口。無論語用原則具有多少的指導性、交叉性、層次性和獨特性,我們都應該明確地分析其文化差異所在。
(1)中西方合作原則的文化差異
作為言語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要遵循的“合作原則”,最初是由美國著名的語言哲學家Grice提出來的。根據他的理論,人們在進行交際的過程中,為了使得交際順利完成,交際雙方都在遵循著某些會話準則,這就是“合作原則”[4]。一般來說,合作原則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基本準則,即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系準則以及方式準則。前三條準則主要關乎“說什么”,第四條則關乎人們“怎么說”這個問題。應該來說,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會自覺遵守會話的“合作原則”,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尤其是自然、無準備的言語環境中,人們并不嚴格遵守合作原則。這并不是說人們故意違反該原則,而是為了要產生某種較為特殊的會話含義而不得已為之。這主要是因為影響人們交際行為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合作原則產生于英語文化背景之下,因而,其放到中國文化背景下來,不具有普遍性和可用性。那么,我們就需要犧牲合作原則而使用更加符合我們文化習慣的交際規則來進行言語的交際。對于西方人來說,他們認為中國人往往說話言不由衷,常常不得不違背合作原則。究其根源來看,中國人是為了保全禮貌而犧牲真實性,但西方人寧愿保全真實性也不要合乎禮貌性。但是,它們的本質都是遵循了合作原則的,只是遵循的具體方式和手段不一致而已,這是因為交際雙方的文化存在差異性。我們可以從語言交際的方面和非語言交際的方面來具體探討中西方語用原則的文化差異。就語言交際方面而言,交際雙方的初衷都是要遵循合作原則并努力配合的,但是,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知識的影響或者出于某種現實的目的,比如說禮貌,交際雙方常常會不惜犧牲合作原則來保證會話的順利進行,尤其對于存在著明顯差異的中西方文化來說,各自背景下的人們必然對如何使用合作原則有著不同的見解和行動。比如說中國人崇尚謙虛和內斂,而這有時在會話中卻不得不違反合作原則。西方人更重視個性化發展,基本上能夠遵循合作原則,但有時卻讓中國人感到難以接受。就非語言交際方面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于會話準則的取舍往往表現得頗為不一樣。比如說中國人對于時間的概念并不那么嚴格,但是對于西方人來說,往往卻奉行嚴格的時間觀。雖說這些并不是什么道德準則,但卻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想要順利進行交際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否則,將會導致交際的失敗[5]。
(2)中西方禮貌原則的文化差異
由于人們在進行會話交際的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從而產生了會話隱含的意義。著名的語言學家Leech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人們為什么要違反合作原則來使得交際順利進行,這就是著名的“禮貌原則”,它主要是出于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為了顯示出尊重對方或者其他人而表明的自我形象和態度。一般來說,禮貌原則包含有六個方面的準則,即策略準則、寬宏準則、贊揚準則、謙虛準則、求同準則以及同情準則[6]。應該來說,禮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對于人們之間的相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和文化現象。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盡相同,人們對于禮貌原則的側重和理解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雖然說禮貌原則的產生和生長的土壤是英語文化環境,但是,它或多或少的也適用于其他各種文化,只是它的適應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西方這種禮貌原則的基礎上,我國著名學者顧曰國也提出了專門針對漢語的禮貌原則,即與漢語文化有關的、帶有中國特色的一套禮貌原則:貶己尊人準則、稱呼準則、文雅準則、求同準則以及德、言、行準則五條基本準則。無論是西方的禮貌原則還是我國特有的禮貌原則,它們都是對各自文化背景的強烈反映。比如說,中國人在進行交際的時候,更為常用的是“貶己尊人”準則,因而,他們在進行祝賀與表揚、恭敬與謙虛的時候,往往表現得非常謙虛。而在西方人看來,他們往往是高興地接受別人的贊揚之辭,然后表示感謝。他們認為中國人實則謙虛的否定行為卻讓他們感到不高興,認為中國人不講禮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于祝賀和褒獎的對象也不一樣,中國人很少表揚自己的家庭成員,而西方人只要需要,他們卻會贊揚自己的家人。在稱謂方面,中西方語用原則也存在差異性。在中國語言中,有很多稱謂形式本身就具有禮貌性質,但是,到了西方語言當中,卻沒有禮貌的含義了。比如說,中國人喜歡用“小+姓”的模式來表達對對方的親切,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卻是不禮貌的行為,甚至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在中國,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之一,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卻并不意味著尊敬老人,而是表示無用。在西方社會中,人們不能隨意地去幫助一個老人,因為這會引起老人的憤怒,而非高興和感激。[7]還有,在中國文化中,人們為了求同和面子,有時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來講“面子”。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其所說的“面子”并不完全跟我們所說的面子一致。在西方文化中,面子包含了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所謂的積極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與喜愛,而消極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別人強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約束和影響。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某些“邀請”是不禮貌的,但在中國文化中,基本上沒有把“邀請”這種行為列入不禮貌的行為之說[8](P624、333)。
[參考文獻][1]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M].in Grice, H. P.(1989), or in Cole, P. and Morgan, J. (eds. )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2]Hall,E.T.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N.Y.:Anchor Press,1976.
[3]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1983.
[4]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高靈麗.漢英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的沖突[J].洛陽工學院學報, 2001, (4).
引言
飲食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不同的飲食反映著不同的文化。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了解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有助于中西雙方的文化交流,不僅能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當的方式或行為造成的誤解與交流障礙。
中國歷來講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會一直強調“天人對立”,“人定勝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兩種完全不同的飲食文化。
一、息息相關VS生存所需
飲食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人向來視“吃”為頭等大事。中國人打招呼的首選就是“吃了嗎?”。小孩滿月要吃滿月酒,周歲要吃抓周宴,結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壽宴,就連過世也要吃。客人來了要接風洗塵,客人走了要餞行,首選當然還是吃。搬家要吃,升遷要吃,離職還是吃……通過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籌交錯之間表達歡迎之情、恭賀之意與惜別之緒,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過吃來平復。
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謂飲食,就是民生問題。在中國人看來,飲食不僅可以用來維持生存,而且可以用來維持健康。這種對“吃”異常的執著,在中國人的文化當中也有相當的體現。中國的很多成語典故都離不開“吃”或與吃相關的詞,例如,“寅吃卯糧”、“爭風吃醋”、“坐吃山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吃不了兜著走”、“好漢不吃眼前虧”,等等。中國人常把職業比做“飯碗”,將嫉妒說成“吃醋”,輕而易舉被形容為“小菜一碟”,經常發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稱為“家常便飯”中國人什么都可以用“吃”來形容,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就連看不見摸不著的風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過于“喝西北風”。中國歷代的文人騷客常常將吃喝入詩,坡就寫下“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飯僅僅是滿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對待飲食,首先講有什么營養,能產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飲食當做一門科學。在他們看來,吃飯,僅僅是作為一種生存手段和交際方式。西方人將人的需求劃分為從低級到高級五個不同的層次,飲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層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別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西方人將“吃”看做是對機器添加燃料,保證其正常運行,只要在吃過以后能夠保持身體健康,能夠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對于西方人來講只是為了維持生命所需。
二、隨意隨性VS科學規范
中國飲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國的烹調中,對美味的追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國人在評價一道菜時,往往會說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為“好”,何為“不好”則很難下定論。這說明中國人對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便中國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這種“意境”,也很難把握。
同樣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飪者會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樣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飪者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節烹調,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濃郁,夏季則考慮清淡爽口,婚宴須色彩斑斕,喪宴則忌諱紅色,等等。此外,烹飪者還會根據自己的臨場變化隨性發揮。同時,對食品加工的隨意,成就了中國龐大的菜譜。食材的豐富,加工方法的多變,調味料的多樣,以及烹調手法的繁雜,再加以組合,就變成成千上萬種的菜肴。如“餃子宴”、“全羊宴”等都體現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隨意隨性所派生出的無窮創意。
西方的飲食就顯得很規范科學。西方人注重飲食的科學與營養,因此在烹調時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無論是在哪里,他們的食品味道都沒有太大分別,全因其嚴格按照規范化的烹調要求,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飪時間精確到秒。在這樣的高規格下,要求烹飪者不能有任何隨意與創新,就如同機器一樣嚴謹。
再看中西菜譜,可以發現中式的隨意性和西式的嚴謹性。中式菜譜中涉及材料及調味料的用量都會用一些比較模糊的詞,如“一些”、“少許”、“適量”等,談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則常會出現“放入滾油中”,“炸至微黃色”,“焯水少時”等字眼。西式菜譜,則讓初學者很有頭緒,菜譜中不僅詳細記錄了用材的分量,就連烹調的時間也很精確,讓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樣的西餐。
三、和合團圓VS個性分別
臺灣地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說:“文化異,斯學術亦異。中國重和合,西方重分別。”此一文化特征也體現于中西飲食文化之中。
中國人一向追求“和”與“合”為最高境界。中國飲食強調“五味調和”,指在烹調過程中在重視烹調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礎上,要用陰陽五行的基本規律指導調和,該調和要合乎時序,注意時令,最終結果就是要味美適口。中國人之所以把做菜稱為“烹調”,就是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歷來是將烹與調合為一體的。美味的產生,在于調和。中國人烹調不是“1+1=2”那么簡單。不用說是繁復的宴會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須講求葷素搭配,將各種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鍋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燜,同時在制作過程中適當添加調味料,或攪拌,或翻炒,最后出鍋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經完全融合。
細觀西方的烹調方式,則會發現地道的西餐,除了“羅宋湯”是多種食材混合烹煮外,幾乎都會是一大塊肉(牛肉、羊肉、雞肉或魚肉等),配上幾個土豆,幾片菜葉或番茄,雖然同放在一個盤子中,卻是互不相干、“各自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會在腹中融合。調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調過程中加入,而是現吃現加的,即使現在受到了中菜的影響也開始注重調味了,但仍然是分開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這些都體現了中西方文化“和合”與“分別”的根本差異。
結語
中西飲食在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樣的差異,這些差異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當然,這些差異都具有相對性,幾千年來的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飲食文化的不斷融合。目前,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跨文化交際日益頻繁,使多樣性的飲食文化增強了互補性和兼容性。同時,這類的交流,會使得世界的飲食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進人類的健康發展。同樣,中國飲食也會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斷完善發展,推陳出新,永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中華飲食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南懷瑾.論語別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南懷瑾.孟子旁通[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趙紅群.世界飲食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4]林語堂.生活的藝術[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一)中國傳統文化概況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中華民族為創造主體,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影響了整個社會歷史的,較為穩固而又具有動態特征的物質文化和精神觀念文化的總和。[1]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中華民族在區域位置上比較獨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強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具備內聚性,與此同時,中國遼闊的地域又使得各種文化的構成因素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從地理環境來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使得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和互補性;從物質生產方式來看,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固有的特征,即相對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具有相對封閉性特點的文化;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無論戰亂紛爭,政權更迭,其主流仍是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和整體性,使得中華文化具有了穩定性和延續性。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基本上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進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會的烙印,既厚重、質樸、進取,也包含著因循守舊、安于現狀的弱點。
(二)西方文化概況
西方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為世界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頭主要有兩個:古希臘羅馬文化和古希伯來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是一種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學、藝術、歷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側目的成就。中世紀以來,以希伯來宗教理想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據了主導地位,標志著西方社會開始從古典奴隸制向中古封建社會邁進,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的發展進程。當時宗教神學占據主導地位,控制著思想文化領域,后來,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沖突和融合,文藝復興階段形成。文藝復興后的兩百年間,世俗文化與宗教文化始終處于矛盾的沖撞之中,彼此相互撞擊和融合的結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異
(一)儒道兩家的思想傳統與基督教的宗教情結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中國古代傳統社會的歷史狀況和文化特點相適應,對國民的思想滲透非常深刻,給予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以重大的影響。儒家思想經過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其核心仍是一脈相承的。先秦儒學提出了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規范的理論架構,其核心是“仁”,包含極為豐富的政治和倫理內涵。在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國;在自我修養方面,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傳統教育中,德教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諸如重義輕利的義利觀,民本思想和君權至上的思想也對我國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莊思想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對于中國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儒道互補,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增加了豐富的內容。
多個世紀以來,作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著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為一種人道主義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則是以信仰為基礎,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為指導和召喚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著深厚的宗教傳統,宗教精神滲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與西方的倫理道德觀念有著密切聯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種信仰體系,代表著一種道德價值觀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識與博愛精神。[2]這種精神境界作為宗教精神的真諦和精華滲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脈中,使得宗教作為一種信念去培養和啟發人的感情,協調了人際關系,穩定了社會秩序,營造了良好的道德風尚,在歷史上起到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紀時期,教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宗教禁錮了科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到處充斥著愚昧和野蠻,文化成為宗教的附屬品。文化的發展緩慢又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世紀社會歷史的發展進步。
(二)天人合一與駕馭自然
中國文化相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內容十分豐富,總體上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包括人的道德觀念與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為和自然運行的統一兩個方面,體現人與自然界萬物的息息相通、和諧交融,強調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處。[3]盡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學流派對天人關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們在相對互補、融合與發展中所呈現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導傾向是清楚的, 其終極觀點都是一致的,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作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種謀求駕馭自然、征服社會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認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但認為自人類出現以后, 人不僅應當獨立于神,而且獨立于自然,人與自然分為兩極并且被嚴格地區分開來,主要從人與自然對立的立場來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看成是主體,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體,認為提倡認識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從而發展出科學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與神學統治下的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魯諾等科學家對大自然、對知識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與個人本位
與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相適應,產生了家族本位意識,強調個人的存在與發展必須同整個社會、整個家庭的存在與發展統一起來。從家族本位出發,中國文化強調群體和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該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個體的欲望和價值以群體的欲望和價值為轉移,個體的利益和需求通過整體的發展來滿足。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倫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兩重性。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對于我國的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人們認識到家庭是社會關系的紐帶,由家而國、家國一體,進而重視個人對家庭的職責和對社會的義務,這對于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滅了人性,束縛了人們民主思想的發展,壓抑了個人的自我意識,忽視了個人的權益,萎縮了民族的進取精神。
西方文化則奉行個人本位,以個體的人作為社會的核心,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注重人的人格和尊嚴。這種個性開始于古希臘時代,經過文藝復興時期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成為西方國家一種典型的文化形式。其個人本位思想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個人本位的價值觀,在西方文化中有著具體表現,正如美國的《獨立宣言》所講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賦予他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以及對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國文化的西傳及影響
中國文化基本上是一種開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閉的,其發展過程本身就證明了它的開放性。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過程,也是與異質文化交流的過程。它對域外文化具有強大的兼容力,以漢族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境內各少數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來的文化。中國文化自它產生之日起,就不斷向四周擴散。中國文化向西方傳播最早的是物質文化。從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經過東漢時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經營,絲綢之路成為連接中西方的陸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著絲綢之道,經過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斷流向西方,直至羅馬。隨著中國絲貨等物品長期大量的流入,中國的養蠶、絲織技術也開始向西方傳播。唐宋時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開辟和蒙古軍對西方的軍事征服,中西人員往來頻繁,中西關系更加緊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匯。[5]這個時期西傳的中國文化,除了物質文化外,主要是中國的科學技術,特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入了西方。馬克思就曾經說過:“在歐洲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開辟的歷史性的航行對中西海路交通產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個時期傳入西方的中國文化主要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理論觀念。中國文化的西傳,使許多歐洲人認識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思想傳入西方,成為西方某些啟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進行斗爭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東漸及其影響
二、英語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
什么是“本土化”?就是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又或者一個國家所具有自己獨有的語言、文化、民族習俗、地域風貌。所以,若到了一個地方,首先要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化、民族習俗,觀察他們的地域風貌,只有這樣才能融入其中。所以要想培養學生對英語的運用,就得把我們的文化融入到英語當中,這也是英語教育融合本土化的一個必然。更要把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我認為文化有一種很強的融合性。從我國歷史就可以看出,在朝代交替過中,傳承文化的同時也不斷有新的文化,又與以前文化相互碰撞,直到相互融合。而今天的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也是這樣的一種過程,直至達到互相融合的一種平衡狀態。
三、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育
(一)觀念本土化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運用它來學習西方文化和先進技術,同時要傳播弘揚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跨文化交際是指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所進行的文化交流。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原因,往往就是對自己本國文化知識的不了解,導致的。因此要樹立英語教育本土化的觀念,不斷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培養學生對本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自主學習本國文化,并可以用英語表達出來,這才是實際教學中的目的[2]。英語教育本土化的過程就是學習西方語言文化,同時要傳播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過程并與時俱進的過程。
(二)編寫具有本土化的英語教材
英語教材作為教學的基礎,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現在我國英語教材是知識難還有涉及的內容比較老舊,缺少本土文化方面的英語教材,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單方面了解學習西方文化,沒有主動去傳播弘揚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基于教材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就必須要編寫具有本土化的英語教材。也可以融入一些其他國家的文化不要僅限在西方,這對學生文化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理論本土化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變方式,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更要讓學生參與,比如,老師可以提前把一周的學習計劃布置好,以提高同學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中西方知識,文化的載體是語言,而學習的內容是文化。而只局限在教科書上的內容作為課堂教學,是有些乏味枯燥了,現在科技發達,信息更新速度快,而只學習在書本中知識,就有些落后于當代社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