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4 10:23: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變電與配電的區別,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安全、舒適、實用、方便、環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針對住宅小區的建設規模,結合小區的總體規劃及用電負荷特征,合理選擇住宅小區的供電方式,以保證供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一、住宅小區用電的特點及負荷的確定
住宅小區用電的特點在于用戶的多樣性。小區內除了住宅外,還包括很多的配套服務設施,如物業會所、水泵房、鍋爐房、商業服務設施、停車場、學校和幼兒園等。其用戶既有一般用戶,又有重點用戶;既有多層和高層住宅,又有小區級公共建筑和少數市級公共建筑。生活用電包括居民住宅用電、給排水用電、集中供熱用電等;公共建筑用電一般包括物業會所、水泵房、鍋爐房、學校、小區道路照明、樓道照明和景觀照明等。因此,在詳細規劃階段,應針對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指標來進行用電負荷計算,通常采用單位建筑用地面積負荷指標法進行負荷預測。其計算公式為:
P=(P1S1+P2S2+…+PnSn)×Kx (1)
A=P×Tmax(2)
式中:P——最大用電負荷;
Pn——單位面積上的用電負荷,即負荷密度;
Sn——不同地塊的規劃用地面積;
A—年用電總量;
Tmax——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
Kx——需用系數。
根據以上公式和《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可以估算出小區用電各指標值
二、小區供配電系統設計
對住宅小區的供配電設計,應本著超前規劃原則,為以后將增加的用電設備保留相應的負荷容量,這樣可避免供電設備不間斷式的更新,降低重復投資帶來的浪費及給用戶帶來的用電不便。
1、 住戶線路系統
無專業電工維護的住宅電氣線路與有專業維修工的企事業單位的電氣線路不同,加上居民不懂電氣維修的安全知識,極易產生電氣事故。所以,居住區電氣線路設計當吸取以往經驗,面對未來需求,達到安全性、可持續發展性,以達到住宅的功用性及舒適性需求。當下居民對電的需要愈來愈高,高檔大功率的電器逐步進入一般百姓家庭,對住宅的電氣線路設計,應由以往的溫飽型過渡至現今小康智能型,在重視電氣線路安全性的同時,為長遠負荷增長預留充分的容量。由于住宅暗配的電氣線路難以更換與增加,故需一步到位,以滿足長遠負荷需求。所以針對昔日住宅電氣設計要求中存在的問題與《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中的規定“電氣線路應采用符合安全與防火需求的敷設方式配線,導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每套住宅進戶線截面不應
2、住戶配電系統
以往我國每戶住宅里照明與插座分支的回路數過少,并且有的甚至為照明與插座共用一個回路。因為分支回路少,導致每個回路所帶負荷加大,事實上等于減少了線路與截面,因而致使電氣線路的長期過載,導線絕緣下降,線路溫升增大,造成電氣線路的事故增多。
增加分支回路的數量,等于降低了回路阻抗,如此對于減少住宅的諧波電壓,降低諧波危害非常有利。并且,住宅設計足夠多的分支回路數量,便能夠有條件地把發生諧波的、非線性負荷電器與對諧波的敏感電器分回路供電。這樣,非線性的負荷諧波電流在其分支回路阻抗產生的諧波電壓便不可能危及到另一回路上的敏感電器。由于分支回路數量的增多,當其中的任一回路展開檢修或因故障跳閘之時,其停電范圍縮小,給家庭生活帶來的不便亦減少。
當今通用設計,在住戶室內設配電箱,并依照照明、空調、插座等,分回路設置。其中空調、照明回路采取空氣開關,對于柜式空調、浴霸、插座應采用漏電斷路器。其優點為:照明不通過漏電開關;空調安裝于2.4 m 之上,人體正常不接觸,插座通過不同家用電器配電;浴霸安置于衛生間,因環境潮濕,其漏電可能性比較大,若一旦發生漏電,開關便會脫扣,以保證用電安全。
3、 住宅小區配電外線設計
(1)變壓器容量確定:在建筑配電設計時,變壓器容量依照小區的范圍(建筑面積)進行確定。
變壓器的總容量=a+b+c。 式中,a 為居民總用量:按50W/m2計,此部分包含居民戶用電量、小區居住建筑中公共照明或建筑物里各類輔助的動力用電容量(比如小高層中的排煙機、電梯、污水泵、排風機等用電量)與居民區里必須的小型配套建筑(如居委會、商店、幼兒園、車庫等用電量);b 為較大型公共建筑用電量:依照60~70W/m2計(比如多功能活動場所、商場等用電量);c 為住宅小區里的廣場、娛樂設施、噴泉、院區照明等用電量,依實際用電情形計算。
三、變電所的確定
住宅小區能否設置高壓開閉所以及設置多少變電所,應依據當地的供電部門供電方案要求、用電容量及負荷性質以及所在環境與節能等因素進行設計。正常由變電所至用電負荷的低壓線路供電的半徑不應超出250 m。在供電的計算容量超出500 kW、供電的距離超出250 m時,應增設變電所。
依據當下我國大多供電部門的要求,居住用戶用電應采取一戶一表計費方法,電源直接接進小區的變電所低壓配電系統。小區變電所高低壓配電房應當獨立設置并且由供電部門擔當維護管理,小區變電所低壓系統可以提供一路三相400 A 與380 V/220 V的低壓電源,并且經設于小區變電所以外專用的低壓計量箱后提供住宅公共用電。在住宅公共的用電容量超出400 A 或有容量極大的商業用電(>100 kW)之時,應當設置帶商業或局部公共用電專用的變電所。專用變電所的高壓電源由小區高壓系統專用的回路提供,并且于小區變電所以外設置高壓配電間,采取高供高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各種物質的豐富,人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各種大型居住小區別墅的出現,人員居住更加集中,現代化程度更高,各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所以搞好居民住宅區的供配電設計,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應結合該居住小區的規模和小區規劃需求,全面提升設計服務,保證居住環境在舒適性、美觀性、安全性和環保性等方面的高要求。
1、供電電源的選擇
住宅區一般應由10kV電源供電。住宅區中的住宅樓和其他公用設施的用電負荷分級,應符合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的規定。當住宅區內僅有三級負荷時,供電電源可取自附近的110~35kV區域變電所的若干10kV供電回路,當住宅區內同時具有一、二級負荷時,則應根據區域變電所的電源路數和變壓器臺數確定供電電源,若區域變電所的110~35kV電源僅為一路,則小區的備用電源應從另外的區域變電所引來。當小區內的一、二級負荷較小,且設置自備電源比從城市電網取得第二電源更經濟合理時,可設置自備電源。對規模較大的小區,當區域變電所的10kV出線走廊受到限制或配電裝置間隔不足且無擴建余地時,宜在小區內設置10kV開閉所(開關站)。開閉所宜與10kV變電站聯體建設。總之,住宅區的供電方式必須與當地供電部門協商確定。
2、負荷計算
以前,住宅區用電負荷的計算,主要有單位面積法和需要系數法等,各地的計算標準千差萬別。新的《住宅設計規范》出臺后,對各類住宅的用電負荷標準、電表規格、進戶線截面都規定了下限值。很多省、市、自治區也根據此規范并結合本地區情況,出臺了地方住宅設計標準,對上述用電指標均作了等同或高于《住宅設計規范》的規定。據此,一般采用單位指標法進行負荷計算。
即Pc=ΣKx×Pe×N式中
Pe――單位用電指標,如:4kW/戶(不同戶型的用電指標不同),可根據《住宅設計規范》或各地區的地方住宅設計標準的規定選取。
kWN――單位數量,即戶數(對應不同面積戶型的戶數)
Kx――需要系數,《住宅設計規范》對其取值未作規定,有些地方標準有規定,但是差別較大。如果地方標準無規定,可參照《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電氣》的推薦值,具體按接三相配電計算時所連接的基本戶數選定:9戶以下取1;12戶取0.95等。對小區內的商業、辦公等配套公建及路燈用電負荷需用其他方法單獨計算。
3、變電站的選型及設置
3.1變電站的選型
住宅區配電的視在功率S=ΣPc/COS¢
式中COS¢――功率因數,由于住宅以照明負荷和家用電器為主,一般取0.8~0.9(參見《住宅設計規范》條文說明6.5.1條)。當小區內有電梯、水泵、中央空調等動力設備時,其負荷應單獨計算后再匯總。消防用電負荷一般不計入S――視在功率,kVA在計算設置變壓器的容量時,應考慮變壓器的經濟負荷系數和功率因數補償效果。變壓器的經濟負荷系數在0.6~0.75之間,變壓器的負荷率應不大于0.85。10kV供電的功率因數應不低于0.9,否則應進行無功補償。
由于住宅樓以單相負荷為主,容易造成三相不平衡負荷超出變壓器每相額定功率15%的情況,因此,小區內應選用接線組別為D,yn11的變壓器。住宅區用電負荷季節差別甚至晝夜差別都很大。所以宜選用空載損耗低的節能型變壓器,如S9系列或非晶合金變壓器。小區內設置的變電站的型式和數量必須根據小區規模、建筑類別(別墅、多層、高層等)及配電總容量并結合當地電業部門的供電系統規劃來確定。目前住宅區內設置的變電站的類型有多種:獨立型、戶內型和分散型。獨立型變電站一般用于規模較小或負荷比較集中的住宅區;分散型變電站一般用于規模較大、負荷分布比較分散的住宅區,大多采用箱體移動式結構(即箱變),且一般設置開閉所(開關站);戶內型變電站一般用于高層且單體面積較大的住宅建筑。
供電變壓器的臺數及單臺容量可按以下原則確定:對于獨立型或戶內型變電站,配電變壓器的安裝臺數宜為兩臺,單臺變壓器的容量不宜超過1000kVA;對于分散型變電站,根據小容量多布點的原則,對以多層住宅為主的小區單臺變壓器的容量不宜超過630kVA;對別墅區單臺變壓器的容量不宜超過315kVA。
3.2變電站的設置
住宅區內變電站的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盡量接近小區負荷中心且進出線方便,以降低電能損耗、提高供電質量、節省設備材料。
(2)考慮合理的負荷分配及適宜的供電半徑。單臺變壓器的容量一般不超過上節所述;中壓供電半徑:負荷密集地區不超過2km,其他地區應不超過3km;380/220V配電線路的配電范圍一般不宜超過250m。
(3)當小區內有高層、多層或別墅等多種類型住宅時,宜按不同類型分別劃分供電范圍。
(4)當小區規模較大時,如果分期開發,應盡量按分期片區劃分供電范圍。
(5)一般按小區內干道的自然分隔劃分供電分區,避免大量管線穿越馬路、交叉重疊。
(6)與住宅樓(尤其是住戶的南臥室)保持一定距離,一般不低于6m(現行規范無明確規定),以滿足防火、防噪聲、防電磁輻射等要求。
(7)遠離通信機房、微機機房和消防控制室等有防電磁干擾要求的房間。
4、低壓配電系統
低壓配電系統,應保障安全、配電可靠、經濟合理、維護方便。住宅區低壓配電應采用TN―S或TN―C―S系統供電方式,并在入樓處做總等電位聯結,相線與零線等截面。從變電站到各棟樓或各中間配電點一般均采用放射式接線方式,低壓線路一般采用YJV22型低壓電纜直埋敷設,入戶處穿鋼管保護。對單元式高層住宅,可在每單元地下室設置小型低壓配電間,分單元雙電源供電。配電間內安放數臺低壓配電及計量柜,以放射式、樹干式或分區樹干式向各樓層饋電。對多層住宅或別墅,可在樓前適當位置設置落地式風雨箱或在樓內地下室設置落地式進線箱作為中間配電點,以放射式向各棟樓或各單元供電。每單元宜提供三相電源,以利三相負荷平衡。單元配電箱暗設在單元首層入口處。
單元配電大體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單元配電箱內設單元總開關、分支開關及各分戶計量電表,由單元配電箱到各戶配電箱用放射式布線;第二種,單元配電箱內設單元總開關,由單元配電箱到樓層配電箱采用樹干式布線,各層配電箱暗設在各層樓梯間墻上,在層配電箱內設有該層住戶用計量表及配電開關,由層配電箱到各住戶采用放射式配電。選擇低壓電纜時,除按計算負荷考慮與出線開關的保護配合外,還應保證供電質量,宜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電纜截面并適當考慮負荷發展裕量。
5、結束語
總而言之,住宅區的供電系統的設計,在可靠、舒適、美觀和有利于發展的原則上,應該綜合考慮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布局上的合理性,經濟上的適應性及使用上的安全可靠性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中圖分類號: TM7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電網建設逐年加強,與此同時,對電網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自動化水平,如何擴展各種功能逐漸成為現在的發展方向。在我國近幾年配電系統的發展中,饋線自動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饋線自動化系統結構進行詳細的研究和介紹。
配電線路(也稱饋電線路、饋線)是配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配電網的研究尚處于摸索階段[1-3],而目前的饋線自動化是智能配電網的關鍵和核心。饋線自動化主要指饋線發生故障后,自動地檢測并切除故障區段,進而恢復非故障區段正常供電的一種技術。長期以來,由于指導思想上的不重視和經濟條件制約,饋線自動化水平不高,對用戶供電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饋線自動化系統結構饋線自動化系統主要由一次設備、控制箱、通信、控制主站4部分組成。
1.一次設備
1.1開關。
實現饋線自動化首先要求配電網采用環網、分段供電結構。故障區段的隔離及恢復供電可分為按順序重合及SCADA監視系統配合遙控負荷開關、分段器兩種方式。采用的開關設備有自動重合器、負荷開關及分段器等。自動重合器是早期使用比較多的饋線自動化一次設備,應用V-T(電壓-時間)配合原理實現。在配電線路故障后逐個自動重合,若再次重合到永久性故障,便自動閉鎖,隔離故障點。自動重合器的優點是無需通信設備,這在早期電子、通信設備相對較貴的情況下有利于減少投資。但用它恢復供電需要較長的時間,對開關開斷能力要求較高,有可能多次重合到永久故障點,短路電流對系統沖擊較大,眾多開關反復動作及負荷冷啟動要從配電網上攝取大量功率,給配電網帶來了不利影響,現已逐漸被淘汰。饋線自動化所選用的負荷開關、分段器要具備電動操作功能。在電纜線路中采取臺式安裝方式,而在架空線路上采用柱上安裝方式。從實現故障區段的隔離及恢復供電的功能角度來說,線路開關是在變電站內斷路器切除故障后,線路處于停電狀態下操作的,因而可選用無電流開斷能力的“死”線分段開關,以減少開關的投資。
1.2電壓、電流互感(傳感)器。
傳統的電壓、電流互感器體積大、成本高,不適于在變電站外的線路上使用。饋電線路監控系統對電壓、電流變換器的負載能力及精度要求相對較低,一般使用電壓、電流傳感器裝置。這些傳感器體積小、造價低,它們內嵌在絕緣子內,配套安裝在柱上開關上或線路開關柜內。
2 控制箱
控制箱起到聯結開關和SCADA系統的橋梁作用,主要部件如下。
2.1開關操作控制電路。
該電路應具有防止操作安全閉鎖的功能,可遙控或就地手動操作,還應有AC電源或蓄電池電壓指示。
2.2不間斷供電電源。
不間斷供電電源為開關操作機構及二次電子設備提供電源,一般是采用2組12V直流可充電蓄電池串聯供電,可由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100V交流電充電,也可由220V低壓電網充電。在交流電源停電時蓄電池應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工作。
2.3控制箱體。
在使用臺式配電開關柜時,控制箱一般配套安裝在柜內或柜體的一邊;在使用柱上開關時,可安裝在電力線桿柱上。控制箱體一般是戶外安裝,需要有較強的防腐蝕、防寒、防塵、防潮能力,在氣候特別潮濕和寒冷的地區,建議在箱內裝一小功率電加熱器,以提高控制器內電子元器件運行的穩定性。
2.4遠方終端(FTU)。
饋線自動化遠方終端(FA-RTU),簡稱FTU,與傳統調度自動化用的RTU有所區別,對其有一些特殊要求。①能夠正確測量和自動記錄線路故障電流的幅值和方向,這是為了滿足對故障線路迅速定位和隔離故障區段的要求;當配電線路單線接地時,FTU必須測量該線路零序電流的幅值和大小,以便迅速判定接地線路和相別;線路故障時電流比正常工作時電流大得多,FTU必須適應大電流的動態變化范圍。②能夠對操作電源及開關狀態進行實時監視。對操作電源主要監視其電壓,包括備用電源的剩余容量;對開關主要監視其動作次數、動作時間、累計切斷電流能力等。③能適應戶外惡劣運行環境。除能防塵、防潮、防寒等外,還必須具有抗御大電流、高電壓、雷電等強烈干擾的能力。④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小,便于安裝。⑤價格低廉。配電網自動化需要大量的FTU,比調度自動化系統所用RTU數量高一個數量級以上。如果價格昂貴、成本高,勢必大幅度提高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投資,嚴重影響本項工作的開展。
2.5通信終端。
如無線電臺、擴頻電臺、光端機、載波機等。
3.控制主站
3.1控制主站的主要功能。
自動處理來自FTU的數據;實施對故障線路定位、隔離及恢復供電;提供人機接口;作為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一個結點時,必須具備信息轉發功能,如與上一級SCADA系統或其他相關系統的通信。
3.2設置原則。
控制主站的設置應根據本地區配電網絡現狀、資金來源、數據流量等具本情況酌定。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①與相關變電站監控主站或主RTU綜合考慮。如果變電站監控主站容量允許,可與之共用,饋線自動化控制主站可作為變電站監控主站的一個工作站,只負責故障線路的定位、隔離和恢復供電工作,其余工作均由變電站監控主站完成。②設置區域性控制主站。根據區域特點,把控制主站設在附近變電所內或其他適宜的地方。它的功能就是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必須完成的功能。這樣一來,可大量節約通道投資,減小整個系統風險。③與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主站統一考慮。這種設置方式的優點是減少了投資,簡化了系統結構,但是帶來的缺點是饋線自動化功能擴展困難,有可能影響系統的總體性能。
4.0總結
饋線自動化在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一般地,除過饋線出口斷路器之外,饋線其他位置安裝的都是沒有切斷短路電流能力的負荷開關,因此非故障饋線段被切斷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僅在饋線出口配置電流速斷保護,必然盲目地動作并切斷整條饋線,致使在切斷的過程中沒有選擇性。
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更應該創新地開發更高效益的饋線自動化系統,為配電系統的能力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10kV變配電所的設計涉及到多個環節,例如負荷等級的確定、變壓器的選定、短路電流的計算、相關熱動穩定性的計算、電費計量以及功率因素補償等,有時還要負責對低壓出線回路的漏電以及諧波的抑制要求進行監測。變電所設計部門提供的設計施工圖要經過當地供電部門的審查,確保計量及安全的需要。
1.高壓供配電系統的主接線
高壓供電系統的主接線不僅要滿足當地供電部門的要求,同時也要遵從《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及《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常用到的高壓開關有兩種,一種是以真空負荷開關以及SF6為代表的負荷開關(環網柜),另一種是以真空斷路器為代表的斷路器。但是國家對具體使用哪一種開關沒有明文規定。但是鑒于負荷開關的控制簡單,并且需要配合電動操作機構才能滿足繼電保護需求,為此對于超過800kVA的變壓器一般采用斷路器柜。
用于某個用戶的變壓器(專變)以及用于住宅配電的變壓器(公變)由于管理者與產權不同,為此供電部門對此的要求也有區別。例如,對于公變的電費由于是低壓每戶收取,并且是由變電部門直接管理,為此單臺變壓器的容量控制在800kVA以下,為此允許使用環網柜,其特點是接線較為簡單。
例如在廣東省的規定中提到,當單個用戶的用電量大于100kVA時要設置專變。電能計量裝置原則上應設在電力設施的產權分界處。對專線供電的高壓用戶,應在變電站出線處計量;對公共線路供電的高壓用戶,用電總量在315kVA以上的,應在用戶受電變壓器的高壓側計量,用電總量在315kVA及以下的,可在用戶受電變壓器的低壓側計量。特殊情況下,專線供電的用戶可以在用戶側計量,公共線路供電的315kVA以上高壓用戶可在受電變壓器低壓側計量。公用變壓器供電用戶采用低壓計量方式。
至于系統到底采用單電源或者是雙電源要基于負荷等級以及當地供電情況而定。例如在供電條件許可的條件下,如果存在較多的一級及二級負荷,此時要采用雙電源。同時配備兩臺變壓器,進線電纜要承受100%的一二級負荷。
2.短路電流的計算
短路電流的計算是進行高低壓開關、校驗開關以及線路開關選擇、繼電保護器確定的基礎,為此是變電所設計的重要環節。下面以630kVA的變壓器高、低壓側的三相短路電流為例來說明結果的重要性,這里按照遠離發電機斷短路以及無限大電源容量來進行計算。
(1)建立模型。這里假設在110kV/10kV變電站有一臺容量為40000kVA的變壓器,屬于三相雙繞組無勵磁調壓式變壓器。其短路阻抗為μk%=10.5,連結組別為Ynd11。距離10kV/0.4kV變電所的距離為4km,使用的電纜為YJV―8.7/15kV―3x95,相應的末端變壓器容量為630kVA,其短路阻抗為μk%=4.5,連結組別為Dyn11。然后在此基礎上計算末端變壓器在高、低壓側的三相短路電流。
(2)結果分析。有上述條件得到的短路電流及短路容量分別為:Id1=21kA,Sd1=382MVA;Id2=9kA,Sd2=164MVA;Id3=18.64kA,Sd3=12.9MVA。其實在實際的工程中并不一定知道前端110kV變電站距離設計的10kV變電站的距離或者前端變壓器的容量,此時可以依據離前端變壓器的遠近來計算,并據此進行設備選擇。從以上結果不難看出,距離電源點越遠得到的短路電流越小。同時在同級電壓中距離電源點的距離越近,短路電流越大;而在同樣的短路電容下,如果電壓越低,相應的短路電流就越大。
目前來講主要使用的高壓開關為VS1以及VD4,相應的額定對稱短路電流為16kA、20kA、25kA、31.5kA、40kA、50kA,通過合理的選擇必然可以滿足設計要求;在常用的低壓開關中,空氣斷路器的額定短路電流有以下幾種:125kA、110kA、100kA、85kA、75kA、65kA、50kA、42kA。而塑殼斷路器的短路電流則從16kA到200kA不等。為此只要合理選擇,也很容易滿足規范要求。
3.變配電所設計問題分析
3.1主接線不符合設計要求
實際中出現的主接線不滿足電力部門對于功率因數以及計量要求主要是由于和電力部門的溝通不暢所致。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設計人員對于電力部門的產權界限劃分不明確;不清楚保證電源的高可靠性需要收取費用,從而盲目的提升或者降低等級;不了解電力部門對于功率因數達不到設計要求要罰款的規定等均會造成設計的不合理。
3.2平面布置不合理
設計變電所的文件要滿足一系列的要求,例如變電所的出入口設計或者通道設計方面:當變電所設備采用干式時可以與主建筑放于一起,但是要費用防火門;當位于高層建筑內要設置氣體自動滅火裝置與自動報警裝置;當建筑物長度超過了7m要設置兩個出口,并且至少一個出口要滿足設備的搬運要求;如果建筑的長度超過60要在中間加設出口;如果設備本身的長度超過了6m就要在背后設置兩個通道,如超過15m還要在中間增設通道。同時在布設通道時要首選直線形,避免U或者是L形,從而減少中間接頭。
3.3進線電纜及變壓器容量的選擇不合理
在設計中有時會出現將100―1000kVA的變壓器的高壓側統一使用YJV―8.7/15kV―3x50的電纜,這種選擇盡管可以滿足在流量的需要,但是不能滿足熱穩定要求。例如在630kVA的高壓側要至少使用3×70的電纜。此外當使用兩臺變壓器時,使用的變壓器及電纜的選擇要首先考慮到100%的一、二級荷載的容量。
3.4避雷器安裝不合理
避雷器作為變配電所的重要部分,如果選擇不合適會加劇破壞性。例如如果避雷器安裝在距離變壓器較遠的位置(電桿上),由于避雷器與需要保護的變壓器具有一定的距離,該距離中引線的電感壓降為U=Ldi/dt,也就是在0.6m長的引線上有1mH的電感。即使遇到雷擊波陡度不是太大的情況下(di/dt=10kA/us),相應的引線上的壓漿就可達到10kV,為此在引線的作用下,避雷器反而加大了對變壓器的破壞。而如果將避雷器設置于變壓器上就睡僅受到避雷器的殘壓而幾乎沒有影響。為此避雷器與變壓器的距離越近其保護作用就越發明顯。在實際的選擇中可以選擇氧化鋅避雷器,充分的利用其吸收過壓能量大、非線性系數小、壽命長、響應快、殘壓小、重量輕等優勢。
4.結束語
10kV變配電所作為為用戶提供電力的中心環節,充分的保證其設計合理性對于保證正常供電、經濟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設計人員、電力部門要同心協力不斷地對設計進行優化,促使變配電所的發展。
參考文獻:
電網調度自動化有以下作用:可以全盤掌握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相關管理人員只需在監控室觀察電網運行視頻,對于視頻上所顯示的電壓、負荷等方面的數據便可以宏觀地把握電網運行的狀態,這樣得到的信息非常及時,問題也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并且充分解決了用戶對于水電的需求;電網調度自動化還提增加了經濟效益,電網調度自動化的設置可以使國家以及相關的研究人員對于電網的經濟狀態得到全面的掌握,從而有利于實現節能減排,以更少的資源來獲取更大的利潤,充分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從而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電網調度自動化使得電網出現的安全事故得到更好地解決,電網就其自身而言較為復雜,想要很好地及時地解決電網出現的相關問題也較為困難,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不僅對電網工作人員的安全有極大的威脅,而且對于居民使用電力帶來了不便,電網調度自動化的裝備可以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為工作人員合理解決問題提供了時間,有利于減少事故發生的頻率,并且提高事故的解決率,進而提高電網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2實現發電廠自動化
我國的發電廠包括水電發電廠和火電發電廠,無論對于哪種發電廠而言,實現發電廠自動化都是必須的。實現發電廠自動化可以使得發電量、電壓得到很好的控制。對于水電發電廠和火電發電廠自動化技術也有所區別。首先,對于水電廠自動化而言,需要完善水輪發動機控制系統,要對水的壓力以及壓強進行合理的控制,不僅要實現發電的自動化,還要實現發電管理的自動化。通過實行管理的綜合自動化,可以極大地提高水電廠的運行效率以及安全性。對于火電廠自動化的管理,需要對鍋爐以及氣爐實現很好地控制,掌握合適的溫度,使得燃燒物的使用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此外,為了進一步促進火電發電廠的發展,還需要對相應的計算機控制數據系統進行研究開發,及時對于煉爐中的數據實現實時監控。發電廠自動化的實現需要國家投入相關資金進行研發管理,要確保其其安全性的提高。
3實現變電站自動化
變電站對于電力的轉換以及傳輸至關重要,實現變電站自動化將極大地提高電力技術的效率。變電站自動化應該將信息處理以及傳輸技術方面的技術提高,通過對計算機程序的編制,利用計算機等自動化裝備實現全自動化管理。這樣叫人工作業而言,出錯的機率有所減少,且可以減少相關的人力費用,還可以提高效率。變電站自動化的實現需要相關的變壓器得到發展,為此,要加強對變壓器的相關研究,加強不同電網之間的聯系,提高變壓器對各個電網的信息處理能力。全面加強對變電站的管理能力,充分利用各種自動化裝備實時了解電力傳輸狀況,加強對電力傳輸狀況的全面掌控與監督。其次,我們應該減少人工的使用,通過完善相關的報警設備實現無人監控管理,對變電站實現遠程控制,自動記錄變電站出現的相關問題,并且通過計算機將相關數據遠程傳輸到工作人員手中,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對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進行解決,有效提高其運行效率。
4實現配電自動化
現在大多國家的自動化技術發展停留在發電與輸電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加大對配電自動化的研究。為了改變當前配電自動化規模較小的現狀,必須提高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信息處理能力。配電自動化的實現需要現代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數據管理、基礎設備的提高。實現配電自動化將有利于提高電能的質量,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優質、安全的服務,也有利于減少配電管理工作人員的負擔,促進效率和經濟的全面提高。配電自動化的實現需要對其進行集中監控,完成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實現光纖通信。為此,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運輸網站,將主配電系統與各個地區的子配電系統相結合,進而實現對其進行進行自動配置和自動管理的需求。配電自動化的實現需要國家加強對各個區域的管理工作,完善各個地區監控設備,加強各個地區之間的聯系,從而實現對國家整體配電的管理。
二、為使電氣工程中的自動化得到很好地運用應作出的努力
1)國家應該加大對自動化機器設備的資金投入。為了是自動化得到更好的應用,國家必須投入相關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相關設備的研發與安裝,并對其進行管理,國家應該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為自動化的應用做出貢獻。2)各大高校應該致力于培養更多的優秀型人才,來為相關設備的研究作出貢獻。高校應該充分重視對于電氣工程中的自動化人才的培養,給予其發展以一定的機會。
中圖分類號:TM421 文獻標識碼:A
Discussion on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Desig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in City
ZHENG Xinyang (CCCC-FHDI Engineering Co.,Ltd.Guangzhou 510230 ,China)
Abstract : In according of the electrical demands for an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in Guangzhou city,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design scheme ,which include the grading of power load ,power source ,the allocations of the substations and the own diesel generator rooms,MV distribution system, LV distribution system, etc.,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 Urban Underground Space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Design Scheme
0前言
工程設計必須面向具體項目,不同的需求有相對應的設計方案。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的技術越來越復雜,機電設備也不例外,特別在防災方面,對供配電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較高要求,本文以廣州某地下空間為例,對城市地下空間的供配電系統的設計進行初步探討。
1項目簡介
地下空間工程項目(以下簡稱:本項目)位于廣州市,是一涵蓋各種交通接口的多種用途的地下公共建筑工程項目。本項目為地下民用建筑,地下共三層,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長度最大處1200m,寬度最大處120米,周邊呈現不規則折線。地面上為綠化廣場、城市道路、人行天橋、防洪渠。地下功能主要為換乘交通通道、交通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集中供冷設施、文化設施、停車庫、人防工程等。其中集中供冷設施是為本項目周邊的建筑提供冷源,擬采用冰蓄冷技術,初步預留滿足54000kW冷量的設備空間。
2電力負荷等級
電力負荷分級的意義在于正確地反映它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界限,以便根據負荷等級采取相應的供電方式,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3.0.1條款中對電力負荷的劃分給出原則性規定。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與設計技術規程》中對于電力負荷等級的劃分也基本遵循上述規定,這些規范中也給出比較詳細或明確的規定。綜合考慮,對本項目的電力負荷劃分表2-1。
表2-1電力負荷分級表
序號 負荷分級 用電設備
1 一級 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燈、導向標志照明(事故時仍需點亮)、公共照明(事故時仍需點亮)、消防水泵、消防與平時合用風機、消防風機及風閥、事故風機及風閥、排水泵、排污泵、氣體滅火設備、所用電、消防設備房用電、通信系統、安防系統、環境及設備監控系統、防災報警系統、電機械停車設備、救助中心、其它事故仍需工作的用電設備。
2 二級 設備區照明、管理區照明、導向標志照明、污水泵、電梯和扶梯(消防時無需運行)、各類弱電機房照明和空調、生活水泵、維修電源、其它為一級負荷服務的用電設施。
3 三級 一般照明、景觀照明、廣告照明、一般空調系統、集中供冷系統、清潔工具、一般服務設施、其它與事故無關(可以斷電)的用電設備。
考慮到本項目的作為地下人行和車行的交通重要通道的因素,為避免在照明斷電后引起的公眾的恐慌,造成秩序的混亂,公共場所的照明,公共照明的供電系統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證在事故時具備正常照度,其電源的轉換時間應提高標準。如果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防系統、計算機系統用電列入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負荷,提高負荷等級,這將增加工程的造價。
3電源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第3.0.2款規定一級負荷的供電要求“一級負荷應由雙重電源供電,當一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電源不應同時受到損壞”;目前,城市的電力網中,很難有完全獨立的兩路市電提供給一級負荷,通常把不同區域變電站(110kV或35kV)或同一區域變電站的不同10kV母線引出的兩條10kV饋線看作兩路獨立電源。
然而,在電力部門的《供電營業規則》第十一條規定中可以了解到,供電部門的高可靠性電源(備用、保安電源)也可能出現中斷電源的情況,因此,一級負荷除了兩路市電外,將采用備用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保證供電的可靠性。備用柴油發電機組的容量,除了保證一級負荷外,在投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同時考慮對二級負荷進行供電,進一步項目滿足功能需求。
在雙重電源供電的系統中,必須考慮雙重電源的切換時間和維持設備正常運行允許切換時間。根據用電設備的性質、用途和有關規定,第二電源投入時間有不同的要求,應急照明的投入時間在1.5s~5s之間,電子計算機設備供電電源的轉換時間為0~4ms,市電及自備發電機電源不能滿足這種要求,必須使用UPS、蓄電池(或干電池)或其它專用的電源裝置作為補充,來滿足雙電源切換時設備連續運行的使用要求,這些電源裝置通常有EPS,UPS,直流備用電源等。
本項目考慮采用UPS來保證計算機系統、安防系統、設備監控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采用EPS電源來滿足集中供電的消防用電設備的連續工作,如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燈、公共照明(事故仍需工作)、指示燈箱等;采用干電池作為消防主機的備用電源、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燈的內置備用電源。UPS的持續供電時間,由于有備用柴油發電機組,在滿足電源切換所需的時間同時留一定的余地,通常選用0.5h。
由于本項目內設置了集中冷站,故不考慮空調冷源部分的用電負荷,預估總負荷為10800kW;一級負荷按30%計,為3240kW;二級負荷按20%計,為2160kW。通過調查本項目所在區域的電源現狀和電力規劃的情況,附近有3個規劃的110kV區域變電站,可以提供多路10kV電源。集中冷站負荷較大,可采用引入多路10kV市電直接引入的方案,其它變電所由市電引入兩路10kV市電,經分配后,可滿足一級負荷對電源的要求。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大都采用高速柴油發電機組作為自備電源,發電機組輸出電壓等級較多采用低壓400V,少量采用10kV;多臺機組時按變電所分布布置,或集中布置方式;機組的冷卻方式基本采用風冷方式。如果采用低壓400V輸出機組,由于需要備用柴油發電機組供電的用電設備分布較廣,每個變電所都需要設置發電機組,發電機組利用率會較低、總容量會較大,而且機房占據的總空間較大,環保處理的代價較高,低壓結線比較復雜,建成后運行和維護也比較麻煩。
在本項目中,采用低壓10kV輸出機組, 備用柴油發電機房可與集中冷站專用的變電所比鄰設置,可以最大限度優化建筑空間的使用功能,節省設備用房的面積,同時方便管理,有利于防災,環保工程集中處理較好;但是10kV配電系統比較復雜、10kV電纜用量稍多、機組的價格較高。集中或分散,從技術方面來講,可靠性、安全性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從使用、管理方面來講,集中布置的方案對供電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將有明顯的優點。
綜合考慮,備用柴油發電機組集中設置,輸出電壓采用交流10kV,低壓配電系統簡單,可保證電源的質量,提高可靠性,綜合效益較高。
4供配電系統
本項目建筑占地范圍較大,在考慮了負荷分布、低壓供電半徑、防澇防災、建筑空間使用功能等方面因素后,在負2層設置3個變電所,在集中冷站設備區設1個集中冷站專用的變電所。備用柴油發電機房與集中冷站專用的變電所比鄰設置。開閉所的布置需要進一步與供電部門溝通落實,比較好的方案是設置2個開閉所,并靠近市電電纜進線位置,其中1個開閉所的鄰近集中冷站。在建筑平面上需要設置若干配電間,滿足分區控制的需要,配電間上下位置對齊 ,同時在配電間內設置電纜垂直通道(電纜豎井)。
按照上述負荷預測和電源的情況,結合規范對一級負荷供電要求,每個變電所設置2臺變壓器,采用2路10kV市電進線,市政10kV電源向每個變電所分別提供2路10kV電源,在10kV配電中心,系統采用單母線結線,獨立運行方式, 兩路電源分別接至不同的母線段,正常情況下母聯開關斷開,兩路電源同時供電,當其中一路電源故障時,通過母聯開關手動/自動閉合,由另一路高壓電源向全部負荷供電。所有高壓配出線回路均采用放射式供電方式。其結線見圖4-1。
圖4-1 10kV市電配電系統
備用柴油發電機組采用集中設置,考慮分段并列,以提高其可靠性。如采用多臺并列運行,可減少總安裝容量。出線電壓采用10kV,為每個變電所提供2路備用電源,其結線見圖4-2。目前10kV輸出電壓水平的單臺民用柴油發電機組容量可達2500kVA,具體機組的數量和單臺容量需要根據具體的用電設備參數和使用的要求來確定。機組的選型必須考慮可單臺機組低負荷(20%~30%)安全運行,機組的自啟動的信號來自2個10kV進線總開關或其兩段母線,只有在2路市電電源均失電時,才執行自啟動程序。
圖4-2發電機分段并列
考慮到日常操作以低壓為主,且備用發電機組采用集中和中壓供電方式,及本文有別于常規做法,兩臺變壓器的10kV供電母線在變電所內是獨立的,在中壓配電系統中加強變電站自動化的可靠性、安全性措施和自動化程度來滿足日益復雜的供配電系統。變電所的10kV配電采用圖4-3結線,每臺變壓器的進線均采用2路10kV電源,1路來自市電,1路來自發電機組,兩路電源自動切換。
圖4-3 變電所10kV配電系統
建筑內的低壓配電的接地保護采用TN-S系統,低壓配電采用三相五線220V/380V系統。變電所變壓器低壓側采用單母線分段,正常時分列運行,某一變壓器失電時,由另一母排通過母聯開關供電,變壓器的出線開關與母聯開關設置電氣連鎖功能,每臺變壓器的容量均能保證100%該變電所供電范圍內的一、二級負荷的正常運行需求,見圖4-3。
圖4-3 各變電所配電系統
三級負荷的饋線開關設置失電脫扣裝置及電操機構,電源恢復后,可遠程恢復供電,方便實現自動化管理。一、二級負荷采用放射供電方式,三級負荷采用混合供電方式,在滿足供電可靠性、安全性的情況下,降低工程造價。消防負荷及其它一、二級負荷設置雙電源供電回路,在供電末端設置EATS或ATS裝置,滿足高可靠性要求。對于非常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斷電引起的損失遠大于設備投入時,采用雙UPS電源供電。
對于復雜的供配電系統,人工的監控、操作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大型建筑的各種功能及供配電系統管理的需求。實現電站的無人化,通過計算機系統和自動化裝置進行各種運行作業,提高運行和管理水平,在項目設計中必須給予充分考慮。
本項目屬于地下建筑,為減少、消除火災時電線電纜受熱發出大量有毒煙氣,同時消防及一級負荷的供電導線應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又能在高溫下可靠地運行,因此,本項目的導線的選擇按以下原則:
(1)、消防負荷的低壓配電系統干線,由10kV配電室和發電機房引出的中壓饋線電纜采用礦物絕緣電纜。
(2)、一級負荷(非消防負荷)的低壓配電系統采用無煙、無鹵、阻燃、耐火類型的無鎧裝電力電纜;
(3)、二、三級負荷的低壓配電系統采用無煙、無鹵、阻燃類型的無鎧裝導線;
(4)、采用低毒特性的電力電纜。
一級負荷(含消防負荷)的兩回供電線路,為提高可靠性,其路由應相距較遠。如,一路走地下一層,另一路走地下二層或走地面管溝。
5節能和環保
環保和節能是當今電氣設計必須考慮的環節,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變電所靠近負荷中心。合理選擇電纜截面,減少正常運行時的線路損耗,降低配電系統自身的能耗。
(2)、采用節能產品。變配電系統設備采用節能、高效型技術參數,實現變配電系統的經濟運行;空調器、水泵等采用節能型電動機,提高電動機的能效。
(3)、采用合適的經濟運行方式。低壓配電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運行方式,系統接線適應負荷變化時,靈活投切變壓器。
(4)、動態無功補償。在低壓配電系統設功率因數自動補償裝置,補償后的功率因數大于0.95,減少無功損耗。
(5)、對于動態變化頻繁的負荷,采用變頻器控制,根據負荷大小實時調節電能供應。
此外,按廣州市綠色建筑設計指南的要求,冷熱源、輸配電系統、照明需要分項獨立計量,新建的超過5萬m2的公共建筑,有條件時與城市能耗統計數據檢測中心聯網,供配電系統的設計應滿足在電能管理設計方面,預留必要的信息和通信接口。
6結語
地下空間的供配電設計涉及內容多,本文未能全面詳述,不足之處請同行們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 JGJ16-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3]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GB50052-200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4]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GB50054-2011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2.
[5] 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DBJ/T 15-64-2009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與設計技術規程. [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我國原來的配電網大多采用放射型供電。這種供電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滿足用戶供電質量要求,因為一旦在某一點出現線路故障,便會導致整條線路停電,并且由于無法迅速確定故障點而使停電檢修時間過長,大大降低了供電的可靠性[1]。為此,現在供電網廣泛采用環網接線,即兩條線路通過中間的聯絡開關連接,正常運行時聯絡開關為斷開狀態,系統開環運行;當某一段出現故障時,可以通過網絡重構,使負荷轉移,保證非故障區段的正常
供電,從而可大大提高配網供電的可靠性。
目前,我國投入巨額資金來改造城鄉電網,以提高整個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在這種形勢下,選擇一種符合我國電力行業的實際情況,既有較高可靠性又有較好經濟性的配電方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任務。
1饋線故障的定位、隔離及恢復供電模式
配電網自動化主要包括變電站自動化和饋線自動化。在配電網中由饋線引起的停電時有發生,故障發生后,如何盡快恢復供電是饋線自動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實際上,配電自動化最根本的任務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故障的定位、隔離和恢復供電。它們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2]:
(1)利用裝設在配電線路上的故障指示器,由電力檢修人員查找故障區段,并利用柱上開關設備人工隔離故障區段,恢復正常區段的供電。該方式的停電時間長,恢復供電慢。
(2)利用智能化開關設備(如重合器、分段器等),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實現故障的就地自動隔離和恢復供電。該方式的自動化水平較高,無需通信就可實現控制功能,成本較低。缺點是開關設備需要增加合、分動作的次數才能完成故障的隔離和恢復供電。
(3)將開關設備和饋線終端單元(FTU)集成為具有數據采集、傳輸、控制功能的智能型裝置,并與計算機控制中心進行實時通信,由控制中心以遙控方式集中控制。該方式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可一次性完成故障的定位、隔離和恢復供電,避免短路電流對線路和設備的多次沖擊。存在的主要缺點是:要依賴于通信,結構復雜,影響配電系統可靠性的因素較多。
配電網饋線自動化的目的是提高供電的可靠性,所以系統的功能固然重要,但其自身的運行可靠性和經濟性則是電力部門最關心的問題[2]。因此,相對而言,以上3種模式中的第二種模式最為符合我國電力行業的實際情況。其主要特點是:
(1)可利用重合器本身切斷故障電流,實現故障就地隔離,縮小停電范圍;
(2)無需通信手段,可利用重合器多次重合以及保護動作時間的相互配合,實現故障的自動定位、隔離和恢復供電;
(3)可直接從電網上獲取電源,不需要外加不間斷電源;
(4)對過電壓、雷電、高頻信號及強磁場的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
(5)增加通信設備可很容易升級到上述第3種模式,使配電網自動化分步進行。
2幾種以重合器和分段器為主構成的饋線自動化方式的比較
以重合器和分段器為主構成的環網配電模式中,又可以分成3種方式:斷路器+電壓型分段器、重合器+分段器(以分段器作為聯絡)、完全采用重合器。這幾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具體分析如下[3]。
(1)“斷路器+分段器”和“重合器+分段器(以分段器作為聯絡)”的配電模式。
特點:無需通信設備,由分段器對線路進行分段,通過分段器檢測電壓信號,根據加壓時限,經斷路器或重合器的多次重合,實現故障自動隔離,投資少,易于配合。
缺點:隔離故障需要多次重合,增加了對系統的沖擊次數;隔離故障時會波及非故障區段,造成非故障區段的停電;饋線越長,分段越多,逐級延時時間越長,從而使恢復供電所需時間也越長。
(2)“完全采用重合器”的配電模式。
特點:無需通信設備,利用重合器本身切斷故障電流,通過多次重合以及保護動作時限的相互配合,實現饋線故障就地自動隔離,避免了因某段故障導致全線路停電的情況,同時減少了出線開關的動作次數。
缺點:投資大,分段越多,保護配合越困難,變電站出線開關的速斷保護延時就越長,當出線端發生故障時,對系統的影響較大。
針對以上3種配電方式的優缺點,我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較為實用的配電模式:環網供電的兩個變電站出線端為改進后的普通型重合器,中間聯絡開關為聯絡型分段重合器(兼具聯絡開關、分段器和重合器的功能),線路以改進后的分段器分段。這種方式雖然仍由重合器和分段器構成,但是通過對這些重合器和分段器進行改進,將聯絡型分段重合器作為聯絡開關,則可以使該配合方式具有以上3種模式的優點,避免了大多數的不足。系統接線如圖1所示。
下面分別以線路中區段b發生瞬時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來說明該模式的工作過程。
假設在區段b發生瞬時性故障。VW1分閘后延時T1重合,QO1~QO3失壓后延時T2再分閘,設定T1<T2,因此當VW1重合閘后,QO1~QO3仍未完成分閘動作,處于合閘狀態。這樣,VW1就可以在T1(0.5s)內切除瞬時性故障,避免了分段器的逐級延時,大大減少了發生瞬時性故障時的停電時間。
假設在區段b發生永久性故障。VW1經一次重合,使QO1合閘閉鎖,VW1再次重合,由變電站1供電到a段。在這個過程中QO2檢測到一個持續時間很短的小電壓,QO2在QO1合閘閉鎖的同時也執行合閘閉鎖,這樣就將故障段b的兩端同時閉鎖住,實現了對故障的隔離。故障發生后,VW3在檢測到單側失壓后延時XL合閘,QO3在VW3合閘后延時X后也合閘,由變電站2供電到c、d段。如果在這個過程中,c或d段又發生故障或者QO2未完成合閘閉鎖(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小),則VW3合閘后檢測到故障又跳閘,在第一次重合閘后實現故障的隔離和供電恢復。所以,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這種配電模式都可以避免VW3至變電站2線路段的停電。也就是說,在隔離故障區段時不會波及非故障線路,不會造成非故障線路段的無謂停電。發生故障后,在線路上重合器和分段器動作的同時,裝設在變電站內部的故障定位器根據各開關設備的動作時間配合,可迅速地確定出故障區段的準確位置,以便進行檢修。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這種配電方式雖然無法一次性完成對故障的定位、隔離和恢復供電,但是它可以快速切除瞬時性故障;在發生永久性故障時,可以同時完成對故障區段兩端的閉鎖。這種方式與傳統的“重合器+分段器”配電方式相比,縮短了停電時間,減少了短路電流對線路的沖擊次數。因為整條線路中只在變電站出線端和線路中間裝設有重合器,所以保護配合易于實現;雖然線路分段較多,但變電站出線斷路器的速斷保護延時無需太長,所以當變電站出線端發生短路時,對配電系統的影響也就較小。同時,由于采用分段重合器作為聯絡開關,在隔離故障時就避免了非故障區段的停電。另外,這種配電方式雖然沒有象第3種配電模式那樣切除故障快和功能強大,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即無需通信設備,完全依賴于線路中的智能化開關設備就地完成對故障的定位、隔離和恢復供電,簡化了配電系統的結構,也使影響可靠性的因素大大減少;并且這些智能化開關設備都留有通信接口,如有必要,可以方便地加上通信功能,使該配電網饋線自動化達到更高的水平。
3提高可靠性和減少線路停電時間的措施
對于配電自動化來說,自動化程度的高低和功能的強弱固然重要,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應該放在第1位。此外還要考慮到經濟性[2]。為了保證上面介紹的以分段重合器為聯絡開關的“重合器+分段器”模式的可靠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重合器的開關本體為真空斷路器,采用真空滅弧室外裝復合絕緣的專利技術。它具有無油、無氣、免維護、壽命長、無火災、無爆炸危險的優點,機構采用電機快速儲能的彈簧操作機構,無需高壓合閘線圈。
(2)選用高性能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作為重合器和分段器的控制中心。簡化了線路,大大提高了整機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
(3)直接從線路上獲取電源,無需任何外加電源。選用美國的開關電源模塊,抗干擾能力強,工作范圍廣,可在30%~120%輸入范圍內輸出穩定的額定電壓。
此外還有冗余設計和降額使用等措施,也可以提高整機的可靠性。
為了減少這種配電模式中的停電時間,采取了以下措施:
(1)快速切除瞬時故障,減少停電時間在電力系統中,線路故障的62%~85%為瞬時性故障,如果把瞬時性故障按永久性故障等同處理,則會造成較長時間(數十秒以上)的停電。為此,在重合器中增加了首次快速重合功能(可選),在分段器中增加了完全失壓后延時分閘功能。這兩者互相配合,可以在0.5~1s內切除瞬時性故障,大大降低了瞬時故障時的停電時間。
(2)故障區段的兩端同時完成閉鎖
傳統的分段器當線路發生故障時,只能一次閉鎖故障線路的一端,改進后的分段器可以在線路發生永久性故障時使故障區段的兩端同時實現隔離,避免了非故障區段的停電,使恢復正常供電的時間縮短,同時減少了重合器或斷路器的重合次數,對系統的沖擊也就相應地減少了。
(3)躲涌流功能
配電系統最主要的負荷是變壓器和高壓電機,所以在重合器首次合閘或重合時,會出現比額定電流高得多的啟動電流,有可能導致重合器的誤動。改進后的重合器在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增加了躲涌流措施,可以自動地區別合閘產生的涌流和故障電流,很好地解決了涌流問題。
4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配電網饋線自動化的3個發展階段,經過比較認為,采用以“重合器+分段器”為主構成的配電系統較為符合我國目前電力行業的具體情況。分析了以“重合器+分段器”為主構成的配電網饋線自動化的幾種方式,提出了一種新的實用的配電方式,既可以減少故障時的停電時間和短路電流對線路的沖擊次數,又易于實現保護時間的配合。該配電模式已經在浙江黃巖供電局試運行,到目前為止,運行效果是令人滿意的,達到了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引言
10 kV鐵路電力線路為鐵路運輸生產提供電力保障,其供電可靠性直接影響鐵路運輸的安全運行。電氣化鐵道供配電系統由自閉和貫通線構成,其特點是系統中性點非接地,10kV線路與國家電網是利用變電所內的電力變壓器實現隔離。鐵路電力線路的功能是專線專用給鐵路站場、通信信號裝置、機車信號、變電所用電等一級負荷提供能源。自閉線和貫通線路相互備用,一旦電力線路或者電力變電所發生故障,則導致鐵路行車信號機失靈,信號失效就會造成堵塞、撞車等事故。
1.10kV鐵路電力線路故障
判斷鐵路電力線路故障的方案,首先要理論分析各種故障特征,根據對采用安裝在開關站的 FTU監測出來的數據信息判斷故障。針對鐵路專門設計的10kV自閉貫通線路作用是提供給鐵路信號系統,行車系統,編組場車站等一級負荷電能。目前,我國對于鐵路 10kV電力線路故障的檢測沒有很好的方法,檢測單相接地故障更是缺少必要手段,原來基本采用監視器監測整定范圍內母線上的零序電流的有無,再利用故障線路判斷裝置進行選線,最后發出報警信號,但是不能夠準確提供具體故障區段。
1.1鐵路電力網的特點
作為信號設備主要電源的鐵路電力線路是保證鐵路運輸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鐵路配電網是一個穩定和可靠供電網絡,具備安全和經濟性好的特點,在電力系統結構和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特點和區別。
(1)供電范圍廣,受電點多。自閉貫通電網的供電臂大約為 60到70km,特殊地段甚至能到90km 以上。供電負荷容量小數量多,由于自閉貫通電線是自動閉塞信號裝置專用線路,都會連接途經車站,負荷信號微弱。
(2)運行維護困難。由于鐵路運行情況錯綜復雜,所以自閉貫通線路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即使高鐵普遍采用電纜引出引入,但電纜大多敷設于地下,受溫度、濕度、地質、環境影響較大。鐵路配力網結構簡單,作為自動終端信號裝置與最終用戶直接連接,鐵路自閉貫通網里一般都為10kV和35kV兩個等級的變配電站,鐵路自閉貫通供電系統中的站所功能基本相同,配置也基本一致,這樣對于鐵路供電的功能和范圍要求就相對較低。
(3)接線單一可靠性高。自閉貫通供電系統的接線采用最常見的沿鐵路敷設的放射網結構,沿鐵路線分布均勻變電所互相備用相互連接,組成雙回路供電方式。連接線一主一備,自閉線與貫通線相互補充的接線方式。鐵路自閉貫通網雖然結構簡單,連接方便但是由于其安全性要求供電持續可靠保證。傳統的鐵路配電網系統設計了多種措施來保證供電的穩定可靠,但是過去所裝設的老式保護滿足不了日趨發展的高鐵提速當故障出現,尤其是難以判斷單相接地故障出現的區段,使故障危害加深嚴重影響自動閉塞正常工作。
1.2鐵路自閉貫通線路相間短路
假設線路 A、C 兩相在變電所 1、2 間發生短路故障,那么就有
使用對稱矢量法對線路上的電流互感器進行讀數就會發現兩相短路故障時,自閉貫通相電流減小,零序電流和零序電壓并不存在于整個短路故障通路里。在故障線路中,靠近電源側等值的短路電流通過各分段故障線。故障線路前段( 遠離電源側) 短路電流不會出現在各故障分段區間里。
假設線路A、C兩相在變電所1、3間發生a、c兩點接地短路,那么就有故障臨界條件
在自閉貫通線各變電所安裝的電流互感器,就可以測量出實時的電流值。得出結論是一旦發生兩相接地故障那么在故障區間前部各相都會有等值短路電流流過,而在故障區間的后端都沒有短路電流流過互感器,整個回路里有零序電壓和電流; 當不同區間發生接地短路時候,在故障區間前側故障相短路電流流過互感器,在故障區間后側不流過短路電流,整個回路都會有零序電壓和零序電流。
三相短路和三相接地故障與兩相比較相似,但是也有一定的區別。當發生三相短路故障時候,發生故障相的線電壓下降,短路電流流過故障相電流互感器,整個配電網里不存在零序電壓和零序電流;等值短路電流都會流過故障區間前部的故障相上的電流互感器,短路電流不出現在故障區間后側線路上的電流互感器; 故障三相接地發生時候,不產生零序電壓和電流,故障相有短路電流流經導致故障線路相電壓減小; 產生等值的短路電流流過故障區間前側故障相上的電流互感器,短路電流不會在故障區間后側流過電流互感器。總之,相間接地短路故障,都可以利用裝設在變電所里電流互感器,一旦發生短路故障就可以明顯監測出發生故障前的變電所的母線上的電流信息,再根據故障后端沒有短路電流的信息,初步分析判斷出故障點的粗略位置最后通過比對故障現象的類型及特點準確定位出故障點的。
1.3鐵路電力線路單相接地故障分析
當某點發生金屬性接地故障,測得接地電阻為零時,已知電力線路上有電容電流,推導出非故障相對地電流和對地電壓都近似零,利用零序等效網絡就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零序電流在故障回路和非故障回路的關系是,非故障零序電流等于該相的接地電容電流,而故障回路的零序電流正好等于全部非故障零序電流相加之和,也就是所有非故障回路接地電容電流的和; 在對于零序電壓電流相位關系,零序電壓在非故障相上滯后零序電流 90度,而在故障相上零序電壓超前零序電流90度,相加就可以得出零序電流在非故障回路故障回路相位相差正好180度; 總之,接地電容電流等于全部故障和非故障回路中接地點電流之和,同時電容電流和零序電壓相差90 度。當發生非金屬性單相接地故障時,電阻R不等于零。已知鐵路電力線在故障點接地時,并且因為接地電阻不等于零,那么故障區間前段與非故障區間前段的零序電流方向恰恰相反。所以鐵路電力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時,零序電壓超前零序電流在非故障線路前側相差正好90度,在故障線路前側則滯后相差正好90度; 由于幅值和相角不受電阻影響,則不會改變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零序相位差; 一旦配電線路出現單相接地故障有零序電壓時候,線路前側的各部分故障超前零序電流,但是故障線路后側則正好與非故障相反差90度。
2.鐵路線路故障判斷方案的研究
基于FTU 饋線自動化是解決故障判斷的重要系統。該系統中,FTU 被安裝在負載、電互感器、功率表和開關等設備上,用來采集對應開關的實時位置、完成貯能情況等運行數據,并且通過網絡通信將現場信息傳送給變電所中控設備,FTU 還可以利用信道雙向性接收自動化控制中心下達的指令,完成指令動作進行長距離操作倒閘。發生故障時,FTU 就可以記錄下數據的變化包括故障實時數據對比正常數據。如短路最大電流值、最大沖擊電流、最大故障功率和電壓等信息統一發送至中心控制機構,中控利用邏輯運算精確定位故障點,并采取最佳措施恢復供電,快速完成遙控分離故障區間并盡快恢復線路供電、保證鐵路運行安全。為了方便主站,先將分散的收集單元集中再與控制中心連接,實現分散轉為集中,利用成熟的調度自動化技術能夠把各個面向對象的采集單元的統一變成的通信協約,實現有機結合供配電技術、SCADA 系統、電力數據采集等。一般在變電所到故障點的自閉貫通線上才會有故障電流,通過各個 FTU 把采集到的故障相數據值傳送給自動中心,利用計算機推理運算合理處理已收到故障線路的所有信息,快速定位判斷故障發生的區段。通過上節部分關于自閉貫通線路各類故障得出的結論,就可以推理出判斷自閉貫通線路各類故障的算法。例如某段自閉貫通線路分為 4 段區域,根據鐵路電力系統為非中性點接地系統,上節介紹故障機理就可以歸納為相間短路、單相接地故障等再依據臨時性或者永久性故障性質。排列組合共六種可能故障類型通過采集的現場數據進行區分最后中控對故障分析判斷。可以分兩步進行一個是鐵路電力線路沿線上兩個變電所之間發生故障時,FTU采集開關站的數據,需要傳輸一段時間才能將信息收集到主站。設置時間參數,考慮到兩個變電站之間的 FTU 數據全部上傳,這個參數就是故障分辨率。保障主供變電所重合閘動作,同時備用變電所自投預備,當短路電流流經時,保護機構跳閘,備投重合啟動,準確判斷出是臨時故障; 同理,當出現故障電流時,保護裝置跳閘,備投沒有啟動,重合閘順利動作同樣是臨時的。主供電臂啟動重合閘,備用供電臂投入的時候,同理出現故障,主供區間保護裝置跳閘動作,備投沒有啟動,重合備投也不成功,那么故障就是永久性,對變電站之間 FTU 采集的數據進行綜合判斷,根據數據的情況區分出現的故障,收集完整數據分析準確判斷故障定點及并采取相應措施保證鐵路電力線路正常運行。
3.結束語
電力線路故障診斷是保證鐵路運輸安全運行和穩定可靠的重要途徑。提高鐵路電力線路自動化水平,完善遠程處理故障能力是電氣化鐵道供電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通過對鐵路自閉貫通線路進行的研究,提出了自閉貫通線的故障判斷方案,提高了鐵路配電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陶力軍.武廣高速鐵路電力工程設計[J].鐵路技術創新,2010.
一、我國配電網建設的現狀
當前,我國有意識地改變原先的“重發電、輕輸送配電”的現狀,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整體上配電網的沒置都趨向了正規、合理。但是,由于我國在配電網規劃上發展較晚,依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1、電路結構不合理,轉換不靈活。
我國存電網建設中呈現出電路復雜、互相交錯、難以移動等現象。近電遠送、電網接線復雜、迂回供電、專用線路占有主線路過多等不當理的安排也為之后重新建設新電路結構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增大了電路維修的困難。
2、基礎建設差。
在過去的電網建支中,由于缺乏早期的勘測、考察和規劃,導致當前我國配電網的設置分布不合理,供電線路較長,損壞較嚴重。一些城市出現了市中心電源豐富,周邊村落電源稀少的現狀,這種情況致使一些周邊農村長期處于沒有電用的狀態。
3、供電質量下降,容易出現故障。
由于基礎差、底子薄,加上線路設置的不合理,就必然會影響供電的質量和效率,降低了供電的可靠性。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地區都在采用架空線輸送電能的方式,這也直接影響著供電的可靠性。
二、10kv配電網規劃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運行可靠性差,線路負荷率偏大
隨著城區的擴展建設,新開發區的電源均從原有線路引用,這就造成了供電可靠性變差,直接導致原有線路的負荷大大增加。以某地區為例,通過對該地區供電線路的審核,我們發現,在線路負荷方面大部分線路的負荷率超過了70%,正常運行時負荷率偏高,負荷發展適應性差;而小部分線路負荷率低于20%,這就會使得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城市10kv電源點布點方式不合理
由于對城市10kv配電網的建設缺乏整體的規劃設計,我國部分城市的10kv電源點布局不夠合理,再加上布點量不足,容易造成供電半徑過大,繼而使得線損過高、電壓偏低。
3、城市10kV配電網絡結構不合理
在之前的城市發展規劃中,由于設計不夠合理使得我國的10kv配電網網絡架構不合理。這些日益沉積的不合理因素成為直接影響配電網檢修、故障排查等相關工作的一大障礙。
三、10kv配電網規劃與建設的思路
對于城市配電網的建設與規劃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負荷預測工作;中壓配電站的結構是影響配電網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關系到整個電網的發展,因此應采用合理的接線模式,而且還要隨著負荷的增長逐步趨向于環網等接線方式;在網架結構方面,要增加配電網線路之間的聯絡,逐步形成結構清晰,供電范圍明確的骨干網架;增加供電電源點,合理減少供電半徑,合理分配負荷,同時增大中壓配電網的導線截面,改造舊線,更換高耗能變壓器.這些都將對降低配電網的電能損耗起到明顯作用。
l、基礎工作
10kv配電網的規劃與建設是以為負荷預測基礎的。負荷預測的正確性及預見性對城市電網規劃的影響極大,網架結構的設置、變電所的布點和電壓等級的選擇都由負荷水平決定。因此,我們要對負荷預測給予高度重視。負荷預測是指,根據自然條件、電力系統的運行特性、增容決策及產生的社會影響等情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發展變化規律,做出預先估計和推測。為了與城市發展的要求相一致,負荷預測一般是以當地政府制定的城市發展計劃為依據。因此,因地制宜,針對負荷性質的區別,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負荷預測方法,才能達到負荷預測的準確性。
2、技術措施
2.1網絡構架建設。
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的供電,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網架作支撐。10kv網架一般有聯絡線方式、“手拉手”環網方式、電纜雙環網方式。在城市的中心地段,電網的負荷密度較高。10kv環網能夠保障轉供用電負荷工作的正常進行;10kv輻射網一般用在用戶專線的供電區域內。在進行10kv配電網的規劃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1)按照10kv環網的接線方式進行接線時,線路正常運行時的最大載流量需要控制在一個安全范圍之內,即安全電流的1/2-3/4內。如果載流量超出了規定的安全范罔,就需要及時采用轉帶負荷措施來進行分流,以確保其安全性。
2)在進行10kv配電網規劃時,應在保證實現控制環網和線路正常運行電流強度的前提下,在每一回10kv線路上設置多個分段開關,這樣能夠將電路維修、檢修以及故障排查時的范圍縮至最小。出于技術和經濟的多方面考慮,一般的線路段數設置在3到4段為最佳,而每一段的用戶應當控制在8到10戶以內。
中圖分類號:TM4文獻標識碼: A
一、電氣主接線設計概述
(一)、電氣主接線的概念
變電站電氣部分的主體是電氣主接線,在電力系統中主接線是電能傳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對變電站本身的運行靈活性、供電可靠性、經濟合理性、檢修方便與否及電力系統整體連接方式的確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對變電站配電裝置的布置、電氣設備的選擇、控制方式和繼電保護的擬定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電氣主接線系統科學的建立,綜合比較評價各項技術經濟,全面分析相關影響因素,對合理確定主接線方案十分必要,除上述電氣因素以外,在設計變電站電氣主接線的過程中,還應考慮地質、氣象、交通、地理位置等環境因素。
(二)、電氣主接線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變電站電氣主接線設計時,需要重點注意的一些問題如下:
(1) 在電力系統中需要考慮變電站的重要性,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作用和地位是決定電氣主接線的主要因素。變電站包括地區變電站、樞紐變電站、企業變電站、終端變電站和分支變電站,在設計前對變電站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在電力系統中由于它們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對其電氣主接線的靈活性、經濟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不同。
(2)要注意遠期和近期的發展規模相結合,應根據5到10年電力發展規劃,進行變電站電氣主接線的設計。分析各種可能的運行方式,根據地區潮流分布和網絡情況,根據負荷的分布、大小、增長速度等因數來確定電氣主接線的形式、出線回數及供電電源數。
(3)用電負荷的負荷等級的影響:一級負荷必須有兩個獨立電源供電,當一路電源失去后,另一路電源應確保全部一級負荷不間斷供電;二級負荷一般要有兩個電源供電,當一路電源失去后,另一路電源應保證大部分二級負荷供電;一般三級負荷只需要一個電源供電。
(4)電氣主接線方式需考慮主變臺數的選擇,主變選擇臺數將對電氣主接線產生直接的影響,主接線的接線方式不同其接線的靈活性、可靠性也不同。另外傳輸容量不同選擇的變壓器數量也不同。
(5)電氣主接線確定時需考慮備用容量的大小和有無對其的影響,發、送、變的備用容量是為了保證可靠的供電,設備檢修、負荷突增、故障停運情況下能滿足應急要求。根據備用容量的有無電氣主接線的設計要有所不同,例如,當線路故障時允許切除變壓器、線路的數量等,都對電氣主接線的形式直接影響;當母線或斷路器檢修時,是否允許變壓器、線路停運等。
二、電氣主接線設計的基本要求
在電力系統中應該根據變電站的規劃容量、變電站的地位、線路、負荷性質、設備特點、變壓器連接元件總數等條件確定變電站的電氣主接線,并應供電運行靈活性、綜合考慮可靠性、節約投資、檢修操作方便、便于擴展和過渡等要求。
(一)、供電可靠性
電力分配和生產的首要要求是供電可靠性,主接線能可靠地工作,保證不間斷為用戶供電。電氣主接線評價可靠性的標志是: 在母線或線路發生故障時應盡量減少主變的停運臺數和線路的停運回路數,對重要用戶盡量保證供電;斷路器檢修時,不宜影響對系統的供電,變電站全部停運的可能性盡量避免。
(二)、運行檢修的靈活性
主接線應滿足在檢修、調度時的靈活性,在調度運行中應可以靈活地切除和投入線路和變壓器,在檢修、事故以及特殊運行方式下滿足系統的運行調度要求,變電站無人值班檢修時,能夠實現方便地停運母線、斷路器和繼電保護設備,進行安全檢修時對用戶的供電和電力網的運行不致受到影響。
(三)、擴展性和適應性
一定時期內能適應沒有預計到的負荷水平的變化;擴建時,從初期接線過渡到最終接線可以適應,在停電時間最短或影響連續供電的情況下,投入線路或變壓器而不互相干擾,并且工作量最少對一次、二次部分的改建。
(四)、經濟合理
主接線在滿足靈活性、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做到經濟合理,首先,投資省,即變電站的設備購置費、建筑工程費、其他費用和安裝工程費應節省,采用不同的接線方式其投資具有明顯的不同;其次,要為配電裝置創造條件,主接線設計占地面積小,采用的接線方式不同,占地面積于配電裝置有很大的區別;第三,損失能量小。
三、電氣主接線設計的要點
(一)、電氣主接線的接線形式
常用變電站的主接線形式有多種,一般分為單母線接線、分段單母線接線、內橋接線、外橋接線、線路變壓器組接線等,以上各種接線均有各自的優缺點。本次對35kV常用的單母線和內橋接線的優缺點進行簡單闡述。
單母線接線簡單清晰、所需設備較少、操作方便、占地較少、投資少、便于擴建并可采用成套配電裝置等優點;但單母線接線操作不靈活、運行可靠性低任一元件故障或檢修時,均需要整個配電裝置停電。鑒于以上優缺點,單母線接線形式適用于容量小、線路少和對二、三級用電負荷供電的變電站內。內橋接線形式所需高壓斷路器數量相對較少,占地面積不大,運行可靠等優點;但內橋接線變壓器的投切較復雜,需要可靠的電氣機械聯鎖,母聯橋斷路器檢修時需要解列運行,并且投切時影響1回線路的暫時停運。內橋斷接線形式適用于較小容量的發電廠或對一、二級負荷,且用戶變壓器不經常切換,需要切換時允許短暫停電的用戶供電的變電站
(二)、電氣配電裝置的選擇
電氣配電裝置的選擇首選需要確定變電站的布置型式,變電站分屋內式和屋外式,屋內式電氣設備一般選用成套產品,運行維護方便,占地面積少。屋外式變電站電氣設備分散布置,運行維護不便,占地面積大,但供電容量較大、設備制造成熟、投資較低、維修費用低等優點。在選擇變電站布置形式時,應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情況和環境條件,因地制宜。目前,35kV及以下的變電站供電容量較小,成套設備制造已成熟,宜采用室內型。據統計近幾年新建的35kV及以下變電站多采用了室內型。
配電裝置的進出線形式由變電站的電源及布置形式有關,配電裝置進出線形式分上進上出式、上進下出式、下進上出式及下進下出式四種,根據變電站的供電電源進線情況及變電站的布置形式確定變配電裝置的進出線形式。
電氣主接線中所有電氣設備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額定短路開斷電流、互感器的變比等電氣參數需要根據電力系統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及系統短路電流進行選擇。
(三)、其他因素
在選擇主接線時還應考慮主接線中站用變的位置及容量。根據變電站接線型式、供電運行時長的特點合理選擇站用變的位置。當變電站需要常年運行時,站變可設在主變壓器低壓側,或根據供電電源情況設在主變壓器高壓側。若變電站非常年運行,只是季節性、間斷性的運行時,在節約用電的基礎上,站用變壓器為保證變電站日常維護的需要,應在主變高壓側設置。站變容量應根據站用電負荷的性質、與主變運行配合的需要及用電負荷大小確定站用變壓器的容量及臺數。
另外應根據具體配電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自備備用電源,確定備用電源的接入切換型式、備用電源的容量等也是電氣主接線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四、總結
綜上所訴,為了能設計出安全、可靠、靈活、經濟、合理的電氣主接線必須對變電站的方方面面進行綜合考慮,充分了解所建變電站的主要用途、所處地位、運行情況、投資來源等因素,將各個因素考慮周全后,選擇合適的主接線型式是變電站設計中首要且重要的一步,電氣主接線選擇的合理是變電站發揮其作用的關鍵,也是評判變電站設計成敗的要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