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3 10:30: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關于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促進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一定要有開拓創新精神,要有科學的發展思路。2006年換屆以來,**縣始終把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科學謀劃、跨越發展作為首要的工作來抓,把解放思想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時刻以創新的理念指導工作,以創新的思路謀劃工作,以創新的實踐完成工作。根據發展形勢的變化,及時地對**的發展目標進行了新的明確定位,提出了“爭創**‘三化’一流縣,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的發展思路。工作中,不斷強化“等不起”的責任感、“低不得”的目標感、“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堅持“三化”并舉、和諧發展、協調并進,依據工業、農業、城鎮化建設工作實際,實行縣四家班子領導分塊抓落實的責任制,分塊評比、考核、獎懲,確保了工農同步發展、城鄉建設與旅游事業協調并進。
總的看我縣民營企業起步較早,改革開放初期我縣民營企業就開始起步,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沒有做大做強。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但是產業特色明顯,具有一定數量的工業企業。企業布局相對集中,形成三區兩帶一城發展格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批本土企業家,一批產業技術工人,一批特色產品。
下面,就如何加快民營企業發展,提幾條個人建議。
建議一:進一步提升對現有企業的重視程度。在全力抓好招商引資的同時,不要忽視現有企業的發展,要引導它們加大投資力度,進行技術革新,進一步做大做強,這是比較容易抓到位的,也是比較容易見效的。對現有企業支持,政策優惠要與外來企業一視同仁,避免“引來女婿走了兒”情況的發生。從另一個角度講,企業引進,往往是以商招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我們本地同行企業界人士的相互宣傳和引路,本地企業界人士對投資發展環境的“口碑”,是引進企業、資金和技術的第一窗口,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做大做強現有企業:一要培育產業龍頭。在六個行業中,根據3年內的稅收情況,每個行業篩選出1-2個龍頭企業,集中給予稅收、資金、用地等政策傾斜,促其做大做強。二要延伸產業鏈條。圍繞六個行業,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向上、向下拉伸、拉長產業鏈條,帶動配套企業發展。肉食品行業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現狀表現的十分突出,需要積極引導企業投資新建養殖企業。三要打造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不在于企業數量的多少,關鍵在于企業的規模、質量。一方面要加大合法經營、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的服務力度。另一方面,要嚴厲打擊違法企業、假冒偽劣產品。不打掉偽劣產品,就是對合格產品的不公平。不打掉違法企業,合法企業就無法成長起來。肉食品行業的整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經過兩次大的集中整治,生產單位由原來的56家,變為現在的十幾家,砍掉了一批小作坊,數量少了,行業規模、效益卻實現了成倍的增長。
建議二:進一步加大工業集中區的建設力度。不只停留在規劃和口頭上,要切合實際的做起來。一要加大硬環境建設力度,充分征求企業經營者意愿,提高基礎設施的標準、檔次和品位,提高集中區的承載能力。二要優化集中區的軟環境,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高效、透明、誠信的服務。對于縣城工業園區的啟動,第一步主要是吸引一、兩企業入駐,為其他企業發揮示范作用。
建議三:切實破解“瓶頸”問題。在企業座談時,談及最多的兩個問題仍然是土地和融資。這是在所有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發展中必須要面對也是最難解決的兩個“瓶頸”問題。因此,如何讓政府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為企業創優環境、搭建平臺,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一)爭取增量,盤活存量,積極破解土地“瓶頸”
1、切實加大轉用指標爭取力度。一是加大爭列市以上重點項目力度,大項目爭取納入省重點項目盤子,使用省控指標;對中小項目實施打捆包裝,力爭市級立項,使用市控指標;督促項目單位加強與發改、環保、建設、和國土部門的溝通,盡快完成項目立項、規劃選址、環評等前期工作,為用地預審、規劃調整等工作創造條件,爭取及早達到用地組卷報批要求。二是加大跑市進廳力度,充分利用各方面人脈資源,反復申明理由,爭得各級理解和支持,為爭取用地指標創造有利條件。
2、積極推進土地置換。充分利用土地置換政策,將部分廢棄磚窯(全縣約有600畝)立項復墾,驗收合格后,與農用地進行置換。
3、認真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對全縣現有停產、倒閉的123家企業,閑置的700余畝土地,按照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采取制定優惠政策、使用權流轉、合股聯建、租賃等措施,積極安排一般非生產性項目使用存量建設用地。
(二)轉變思路,加強引導,積極破解資金“瓶頸”
1、加強“銀企”、“民企”對接。一是實行銀行和企業聯系會議制度,及時溝通信息,爭取金融部門在資金上的支持。二是組織金融機構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幫助企業完善貸款條件。三是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通過獨資、合資、入股等方式,實現民間資本與企業的對接。
2、不斷探索新的招商方法。一要打破“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觀念,甘當配角,掛大聯強,借梯上樓,借船出海,在提供服務中求發展,在加快聯合中求發展,在產業對接中求發展。二要提高招商的針對性。進一步增強政策渠道、業務渠道、網絡渠道、企業渠道等捕捉、篩選項目信息的能力。在項目跑辦上做到“專”,出去跑項目,小團組多批次,有目的的進行,可以上什么項目,發展什么產業。
宜昌正處在跨越發展的黃金十年、關鍵五年。隨著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深入實施,三峽后續規劃、武夷山區域發展規劃和湖北全面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這些重大機遇正在宜昌產生疊加效應,也為宜昌加快發展、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撐。促進“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科學建設、快速建設,全面構建現代化特大城市的綜合實力、產業體系、基礎設施,把宜昌建成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的昌盛之地。
一、先行布點重大設施,從戰略高度掌控新區拓展的重要節點
一般來講,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有道路系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設施、居住建筑等方面。其中,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是滿足城市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礎,也是城市建設的聚核點和支撐點,布局好這些設施,也就實質上解決了新區乃至整個城市發展的方向問題、骨架問題和定位問題。重大公共設施是確定城市交通走向、級配的決定性因素和前置條件。只有先行對重大公共設施進行布點,才可能合理地、科學地對城市交通體系進行架構,并拉動周邊土地升值。縱觀青島等城市的新區建設,都是將重大公共設施作為新區建設的“引擎”,先行布點、先行建設,發揮了重大的先導作用。宜昌要依靠集中建設大型項目撬動新區建設,如能先行布局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那么“十二五”新區拓展方向問題將迎刃而解。基于宜昌要在“十二五”期間建成“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的緊迫性,建議“十二五”期間的新區拓展可考慮“南北對拉、分片集中、項目定位、道路引領”的戰略,即東北方向在東山四路沿線(即東山四路以南-城東大道以北范圍內)布點行政服務中心及體育、醫療等主要大型設施,迅速搭建起北部新區框架;在西南方向江南大道以南布點文化、新的商業中心等設施,迅速搭建起南部新區框架。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對新區拓展和交通組織具有突出的引領、核心、主導作用。目前,我市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呈散點分布,整體檔次較低,在規模、品質及拉動發展等方面與特大城市的差距還較大。建議對市級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重新“洗牌”,通盤考慮,堅持整體分散、局部集中的原則,突出拉動新區拓展、緩解老城區壓力,來重新建設市級體育中心、文化中心(大劇院、新博物館等)、城市規劃建設展覽館及新區醫院、學校、商業設施等重大公共設施項目,以形成項目集群優勢,并迅速聚集新區人氣。
二、優先謀劃交通問題,前瞻地科學地構建未來城市交通體系
【關鍵詞】
陜南縣域經濟;研究進展;述評
陜西,地理上被秦嶺山脈橫斷,北面是關中和陜北,南面是陜南。陜南從東往西,依次包括商洛、安康、漢中三地,共有3區25縣,土地總面積 7.59 萬平方公里,占全省36.87%;總人口839.2萬人(2010),占全省22.47%。“十一五”期間,陜南大力落實突破發展戰略,所轄各縣經濟突破發展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陜南本身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工業化程度很低,特色產業沒有形成規模,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產業優勢,加之支出逐年擴大,財政自給率卻很低,因此,近年來雖然陜南經濟發展較快,但相對于全省而言,各項經濟指標均十分落后。據2010年統計數據,全省三大區域,關中縣域GDP占全省縣域的41.2%,陜北占42.8%,陜南僅占16.0%。關中縣域財政總收入占全省縣域的26.5%,陜北63.8%,陜南僅占9.7%。2010年,全省“十強縣”中,陜北7個,關中3個,陜南空白①。
陜南縣域經濟落后的現狀,引起了政府和學界的關注和思考。近年來,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的探索實踐和理論研究逐漸得以展開,逐漸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綜合其研究進展,我們可以將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研究概括為三大路徑:
一、人才培育與陜南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的眾多關注者都曾建議把加速人力資源開發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因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所需的重要生產要素一是人才,二是資金,三是技術和信息。很多縣域經濟得不到有效發展,關鍵在于人才資源配置難以得到優化,科技的推動效用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效益轉化,從而制約了實時有效的信息暢通和人才、資金的高效流轉,致使縣域經濟不能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對于陜南而言,相當時期內,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所依賴的人力資源,從其來源上來說:一是出自本土,二是由外引進。然而在縣域經濟現實發展過程中,由于受陜南發展環境制約,如用人政策、社會保障、薪酬福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推動縣域經濟既好又快發展所必需的優質人力資源很難得以凝聚。而由于人才緊缺,縣域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管理、機制、思想等一系列的創新實踐活動由于缺失主體,很難落實,成為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
沈燕(2006)撰寫發表的《陜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與農村教育問題研究》一文,是最早關注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文章;同時她也是集中關注人才培育對于陜南縣域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研究者之一。她認為,人力資源因素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著核心的作用,而決定人力資源質量的必然因素是農村教育的發展,因此,推動農村教育改革,整體提高陜南地區勞動力的素質,將是實現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文中,她提出了改革發展農村教育的三種途徑:一是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二是因地制宜的統籌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是利用遠程教育手段培養實用型人才。[1]
這些研究成果,對于培育陜南本土人力資源,優化本地人口質量,有十分重大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但是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培育是全方位的系統工程,除了需要充分調動和利用本土現有資源之外,能否全方位開發培育人力資源,引進留住高素質外來人才,最大限度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尤為重要。因此,必須在推動本土人才素質優化升級的同時,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使用機制,創造優秀人才能引進來、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環境和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動陜南縣域經濟持續、穩定、高效發展。這一研究領域目前還十分薄弱,急需政府和學界更多關注。
二、發展特色經濟與陜南縣域經濟發展
很多學者認為,縣域經濟發展,重點在于縣域產業是否具有核心市場競爭力。而特色經濟由于是某個國家或地區長期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發展成型的,具有市場獨占優勢,從而形成的具有國內外、區內外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或產業集群,因此進入政府和研究者的視野。發展特色經濟,成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一個重要的路徑選擇,也被學者們引入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研究領域。
王高建(2008)在研究陜南貧困區縣域經濟競爭力問題時,認為陜南縣域經濟競爭力不強的原因除了表現在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結構不合理、思想觀念陳舊等傳統制約因素之外,還在于陜南縣域缺乏產業整合,沒有形成特色優勢產業。因此,他認為,應該立足于陜南豐富的生物、林土特產、生態旅游等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作為陜南突破發展的現實選擇[2]。王瑞祥、楊文杰、楊雪梅(2008)也認為,縣域經濟一直以來都是陜南經濟區發展的薄弱環節,于是在分析陜南縣域經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陜南應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以形成與陜北的革命圣地旅游,關中的歷史文化旅游相區別的特色旅游經濟[3]。
近年來,縣域經濟對安徽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肖志穎 吳潤青,2013),在安徽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縣域地區人口規模大,地方財政收入偏緊,且支柱產業多依賴于地方資源,造成縣域經濟發展動力明顯不足。因此,如何充分發揮科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打破資源與技術約束,對于提升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尤為關鍵。而解決這一關鍵問題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能力究竟如何?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需求如何?而這些問題也正是本文試圖回答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科技興縣戰略的全面實施,科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科技與縣域經濟的關系也進入了我國部分學者研究的視野。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早在2006年就在對福建省縣域科技與經濟互動關系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縣域科技創新環境,增強科技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引導縣域經濟走上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孫自鐸(2007)通過對安徽省全國首批科技示范市――寧國市經濟發展的實地調查,也同樣提出現階段安徽省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技為支撐的基本思路。禹晉卿(2008)指出河南省縣域的整體科技水平還不高,而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強化科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岳順之(2011)則指出淄博市縣域經濟發展之所以能夠走在山東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撐作用的有效發揮。同時總結了淄博市科技創新支撐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積累的經驗。
可以說,關于科技支撐與縣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已有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頗豐,但是對于縣域科技支撐能力如何評價等對諸如此類問題的研究目前仍然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國縣域層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資料和數據的支撐,從而使評價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能力的研究很難深入進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個縣(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縣域經濟發展中科技支撐能力綜合評價指標,利用2011年安徽省縣(市)科技進步考核數據,對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能力進行評價,探討如何強化科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并從政府作為的角度提供一些設想和建議,從而達到科技與縣域經濟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
一、評價指標與權重的確定
確定評價指標是進行科學客觀分析與評價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撐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遵循系統性、科學性、可比性、關聯性、可操作性等原則,采用層次分析法,從科技促進產業發展能力、科技推廣與服務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個方面設計科技支撐能力綜合評價的四個二級指標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數、科技成果轉化數、年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額等11個三級評價指標,從而構成縣域經濟發展中科技支撐能力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具體指標詳見表1。
確定權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專家打分法(德爾菲法)、兩兩比較法、層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專家打分法和層次分析法通過指標兩兩比較,根據各測評指標的相對重要性來確定權重。以二級指標權重設定為例說明,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通過兩兩比較,確定二級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本文參照1~9標度體系來確定相應的aij值,得到二級指標的比較判斷矩陣,記為A,計算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方法對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能力進行了評價。得出的評價結論,可為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與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從評價結果,我們可以發現:
(1)總體來說,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中科技支撐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個縣(區)中,科技支撐能力綜合評價值低于平均值的縣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達62.5%。可見,安徽省科技對于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并沒有得以充分發揮。
(2)安徽省各縣域之間科技支撐能力差別較大,科技支撐能力綜合指標值最好的寧國市與最差的蒙城縣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縮小個縣域之間的科技支撐能力差距,對于提升安徽省整體縣域經濟發展,是目前面臨的一個緊迫課題。
(3)從評價結果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科技支撐能力排名靠前的縣域大多獲得了上級部門科研經費的支持。相對而言,排名靠后的縣域獲得的科研經費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縣級本級財政能力偏弱的實際情況下,提升縣域科技支撐能力的重任還主要依靠上級部門。因此,應進一步加大對縣域科技發展的各種支持,包括政策和項目傾斜等。
(4)我們在分析科技支撐能力較弱的幾個縣域的情況時,可以發現,這些支撐能力較弱的縣域對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們在科技推廣與服務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方面的弱勢造成這些縣域整體科技支撐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對于這些縣域來說,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的關鍵是如何在科技推廣與服務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所加強。
參考文獻:
[1]周曉平,吳宏.縣域科技與經濟協調性評價研究――以江蘇省泗陽縣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孫自鐸.中部地區振興縣域經濟必須以科技為支撐[J].安徽科技,2007(2)
一、前言
近年來發展縣域經濟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建立和諧社會的首要問題。縣域經濟競爭力是指縣域單位進行資源配置來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遼寧縣域經濟范圍共包括44個縣級市,縣域行政土地面積占全省89.19%;2005年縣域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6.41%;縣域人均GDP為15235元,比全國縣域平均水平略高,但遠低于東部沿海縣域人均GDP20000元的水平 。遼寧省縣域經濟總體競爭能力不強,省內各縣市之間存在發展嚴重不平衡問題,因此,必須在充分認識縣域經濟競爭力差異性的基礎上,發揮各縣域的優勢,促進全省經濟的全面發展。本文修正設計了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分析遼寧省44個縣域經濟的競爭力水平、各縣域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期對遼寧縣域經濟競爭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二、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本文選用了18個經濟發展指標組成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通過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在分析影響縣域經濟競爭力水平因子的基礎上,找出各縣市經濟競爭力存在的差異,并利用綜合得分通過聚類分析將全省44個縣市進行綜合分類,以期尋找區域合作的內在機理,促進遼寧省各縣市競爭力水平的提高。
1.測度指標的設計原則
縣域經濟競爭力是一個綜合、系統的概念,單純用某一指標或部分指標難以反映其全貌,同時也必須考慮到縣域經濟的社會特點。因此,設計一套相對科學、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分析和判定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故應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則以及可比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
2.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
根據評價體系設計原則,參照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并結合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本文從自然資源,綜合經濟規模和產業競爭力三個方面進行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并選取適當的二級指標予以反映,構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指標體系由4個一級指標(A1-A4)、18個二級指標(X1-X18)組成(詳見表1):
三、縣域經濟競爭力的主成分及聚類分析
通過SPSS統計分析軟件對44個縣市的18個二級指標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KMO指數為0.872,Bartlett球體測試顯著性水平接近0,表明選取的18個二級指標適合做主成分分析(提取結果見表2)。
表3提取了三個主成分,其累計方差貢獻率達85.8%,說明3個主成分能概括絕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對X5X6X7X8X9X10X11X12X13有絕對值較大的負荷值,本文將它定義為縣域競爭力綜合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對X1X2X3X4X15X16有絕對值較大的負荷值,本文定義為縣域競爭力綜合基礎因子;第三主成分對X14X17X18有絕對值較大的負荷,將其定義為縣域競爭力發展活力因子。可見,三個主成分能反映遼寧省各縣市綜合競爭力水平的本質特征。
以上分析結果表明:導致遼寧省縣域經濟競爭力差異的第一決定性因素是由各縣域經濟規模、產業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潛力上的差異,這些關鍵因子的特征值貢獻率為34.8%;自然人文資源和發展活力是影響遼寧省各縣域綜合競爭力水平的另外兩個主要因素,其方差貢獻率分別為25.6%和25.4%。
將三個主成分按其貢獻率加權平均得分排名如下:
再根據綜合評價得分作聚類分析可以將遼寧省縣域經濟競爭力水平劃分為三類(由高到低三個等級),第一類為海城市、瓦房店市、大石橋市、普蘭店市和莊河市;第二類為東港市、新民市及昌圖縣;第三類為其余所有縣市。由表3可以看出,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確實明顯呈現出不平衡狀態。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縣域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差別不可避免。第一類的縣市都為遼南沿海縣市,在前四屆進入全國縣域經濟排名的百強縣。第二類縣市的縣域經濟的基礎還很薄弱,尤其是缺少主導產業,難以形成經濟集聚效應,與第一類的差距偏大。遼東、遼西等第三類的縣市不僅數量多,而且發展水平低,產業層次和勞動力水平普遍偏低,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存在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足,增長方式粗放化等問題,與全國百強縣相比差距很大。
四、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1.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縣域經濟的發展可以縮小城鄉間的差別,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近年來遼寧省縣域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是上升的。然而其綜合實力并不強,進入全國百強縣的只有5個地區。首先,從總量上看2005年44個縣級市中,只有8個縣的GDP超過100億元,占單位總數的18.18%。而同期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的比重分別為45.5%、27.2%、30.1%和26.1%;GDP總量超過200億元的縣,只有海城市和瓦房店市,而浙江和江蘇省各有9個,山東省有7個、廣東省有12個。另外,除了縣域經濟實力不強外,目前各縣市經濟競爭力發展不平衡,經濟規模差異較大,經濟總量最大縣(海城市,生產總值2660249萬元)是最小縣(調兵山市,生產總值164531萬元)的16倍多。
結合以上的分析和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本文認為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差異巨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的差異。通過發展當地資源而建立起主導產業,并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海城和大石橋市的礦產資源豐富,因此作為這兩個地區的主導產業――采掘業及其相關產業鏈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地的經濟競爭力水平在整個遼寧省排名的領先地位。其次是受中心城市輻射程度的差異。如瓦房店、普蘭店和莊河市均為大連市的縣級市,大連市經濟發展的活力帶動了這些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如何充分開發、利用各縣市的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優勢,應該是解決遼寧省縣域經濟差異問題的主要著眼點。
2.加快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縣域經濟競爭力的發展要注意那些具有潛在競爭優勢的產品和項目,并注重要把自己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針對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借鑒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發展遼寧的特色產業。那些經濟相對發達的經濟強縣基本上都是靠“特色”起家,這種追求特色的發展思路可以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遼寧省的特色產業具體包括以當地特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主而形成的產業;積極扶持民營經濟。縣域經濟發展緩慢,是遼寧經濟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更新觀念,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民營化、大力引入民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的招商引資。縣域經濟必須由過去的自我封閉積累,向招商引資、借助外力發展模式轉變。要充分利用遼寧地處東部沿海的區位優勢和縣域土地、勞動力、資源及環境優勢,積極引進外資。
參考文獻:
[1]熊耀平:縣域經濟發展理論、模式和戰略[M].國防科技大學, 2001年6月
[2]馬淳正陶卉:促進遼寧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考[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6年6月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城內以城鎮為中心,以農村為基地,各種經濟成分有機構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小城鎮建設中,縣域經濟發展是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經濟水平的重要環節之一。縣域經濟結合了城市建設與農業生產,將工農業交匯在一起,以農業為基礎,城鎮環境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水平與現代化生活為中心,縮小城鎮生活差距,提高農村人民醫療、教育、養老、業余文化等整體水平。正確認識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解決三農問題都有重要意義。
一、縣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縣域經濟同城市經濟之間發展不協調
縣域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在:(1)縣域經濟的發展速度遠遠低于城市經濟,且距離在越拉越大。(2)縣域經濟與城市經濟“兩層皮”問題依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對縣城的帶動能力不強,輻射的傳導機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客觀上仍存在著城市與縣城爭資源、爭資金等問題,城市與縣城相互獨立;第三,城市與縣域在產業整合、分工協作等方面還沒形成有效的協作機制和緊密的產業鏈配套關系。
2. 縣域經濟同城市經濟相比高等資源要素缺乏
縣域經濟同城市經濟相比所擁有的先天條件較為匱乏。其中包括:地理位置的差距、生產資源的差距、交通環境的差距、人才培養機構的差距、醫療環境的差距、現代化程度的差距等。由于改革開放大量的內地農村人口外出務工,他們為我國沿海城市的建設貢獻了全部的青春。相反,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也給農村的發展造成了重要的影響,這加劇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很多村落由于人口的轉移變得荒廢甚至消失。
3.縣域工業尚未發揮主導作用
從目前來看,多數地區縣域工業的發展速度慢、總量過、檔次低。主要表現在: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強,多數產品只是經過簡單的初加工就直接流向市場,真正能夠發揮帶動作用的深加工企業寥寥無幾;二是產品檔次不高,科技含量低,這些都嚴重制約著縣域經濟的發展;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縣域工業的發展受傳統計劃經濟思維模式的影響。
4.縣域民營經濟發展遲緩
縣域民營經濟發展遲緩主要表現為: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布不合理、多數集中在第三產業中的餐飲服務業;以家族式管理為主,管理上非規范和非科學性問題較為明顯;自身發展潛力有限,大部分民營企業結構不合理,生產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產品檔次低、污染嚴重,市場前景不廣闊;自有資金有限,償債能力低,部分民營企業家甚至缺乏還貸意識,信譽度低。
二、縣域經濟發展建議
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人口數量,發展好縣域經濟。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將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心,東南部沿海城市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優勢已經發展出了多個國家化、現代化的大都市,其生活水平好、勞動收入高,促使大量內地農村勞動力涌向東南部,這拉大了內地農村與沿海城市生活質量的差距。為此,發展縣域經濟成為我們當下解決城鄉差距,均衡發展的關鍵。要想使縣域經濟具有跨越性的發展我們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縣域經濟發展要從自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出發,農業產業化與規模化發展
縣域經濟要充分發揮地區農業優勢,將農業經濟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發展大農業,優化產業結構,突出區域整體農業特色,通過引進先進農業設備和先進農業經驗,豐富產品類型,不斷創新,發展農業產業鏈,形成縣域整體農業品牌,提高產品價值,培養本土企業快速成長壯大。
2.發揮中小企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體制中的重要支柱,其企業經營結構清晰,企業經營體制靈活,在市場的經濟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目前,在縣域經濟中,中小企業是其發展的主體,對于中小企業的扶大做強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通過吸引外資,引進人才,將縣域經濟引入快速發展的道路上。
3.利用本土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培育縣域整體經濟
通過對發展較為發達的縣域經濟實例分析,縣域經濟成功之道是要利用本土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特色經濟可以從縣域的地理位置、產品的競爭實力出發,通過優勢放大,扶強做大,突出縣域經濟的整體特色,以品牌樹縣域,以特色發展縣域,打造一體化經濟體系。
4.城鎮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重要載體
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城鎮化建設是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通過對沿海城鎮發展的調研分析,由城鎮工業組建而成的實體經濟是城鎮發展的主要經濟支柱。城鎮發展形成了密集型勞動產業結構,由此帶動了城鎮現代化建設、城鎮醫療體制的完善、城鎮教育的發展,這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的目的,提成了城鎮知名度,帶動了整個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5.突出縣域經濟優勢,抓住經濟第一競爭點
縣域經濟發展要具有實際性和可發展性。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有的經濟優勢,如何抓住經濟第一競爭點和突出縣域經濟整體優勢是我們發展縣域經濟的關鍵環節之一。首先要找到縣域經濟的重點優勢項目,再通過市場調研分析,找到項目發展的切入點,利用資源優勢、人力優勢、市場優勢等腳踏實地穩步發展,促使縣域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壓倒性競爭優勢,根據市場規律不斷拓寬發展思路,完成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秀峰.淺議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2010(8):78-79.
[2]王龍軍.搞活縣屬中小企業增強縣域經濟活力[J].經濟管理,2009(2):38-39.
[3]李豐.貧困縣縣域經濟與中小企業發展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王生鐵.中小企業:縣域經濟的活力之源[J].調查報告,2011(9):4-6.
[5]陳莉.壯大縣域經濟,必須大力發展中小企業[J].經濟縱橫,2007(8):53-55.
[6]齊力然.全面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J].中國中小企業,2006(1):8-10.
[7]呂永斌,蔡根女.論中小企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J].商業時代,2009(9):30-31.
1.2自然優勢赤峰市處于大興安嶺南麓,森林覆蓋率較高,具有天然的集聚地表水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地表水資源相對豐富,集中度較高.境內有大小河流330條,水庫82座,地表水水資源量25.91億立方米,其中北部六旗縣地表水水資源量17.08億立方米,占全市總量的66%.此外,“十二五”期間擬建的東臺子水庫、琥珀溝水庫都集中在北部旗縣,這些水利工程的建設,將對赤峰市北部旗縣發展工業特別是煤化工產業提供重要的水資源支撐.近期自治區政府出臺《關于發揮電力優勢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型鋼鐵及有色金屬冶煉、化工、云計算等產業的新建項目配套建設自備電廠,鼓勵火電企業利用存量機組或擬建發電項目與企業新建項目進行聯合重組,按企業自備電廠實施直供電,這對赤峰市北部旗縣進行水煤合作,發展煤化工、煤電冶等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1.3人力優勢赤峰市縣域戶籍總人口337.9萬,常住人口295.72萬.既是人口大市,也可以變成人力資源強市.此外,71.6萬外出務工人員中,有一部分人已經完成了資本、技能等方面的積累,開始返鄉創業,并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目前返鄉創業人員已達1.3萬人,帶動就業7.8萬人.
2赤峰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在看到有利條件的同時,赤峰市縣域經濟發展還面臨的諸多不利因素.
2.1經濟總量小,發展不夠均衡2012年,縣均生產總值130.8億元,低于全區平均水平42.8億元;縣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4億元,低于全區平均水平3.5億元.9個旗縣地區生產總值最高的達到139.7億元,最低的僅為58.2億元,相差78.5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最高的達到17.4億元,最低的僅為4.2億元,相差13.3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達到6955元,最低的僅為5958元,相差997元.
2.2與先進旗縣差距較大在全區101個旗縣區中,赤峰市生產總值最多的紅山區僅排在18名,其他均排在20名以后,最少的林西縣排在76名;財政收入最多的元寶山區僅排在19名,其他均排在20名以后,最少的巴林右旗排在77名.
2.3特色優勢不明顯大部分旗縣發展定位不準,發展重點不明確,沒有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形成特色突出、具備規模優勢和專業化生產的產業發展格局.
2.4缺乏資本、高端人才等要素農村牧區的耕地草牧場和宅基地還沒有活起來,沒能轉變成支撐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資本.高端人才缺失,高技術、高科技行業人才引進困難,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2.5城鎮水平不高赤峰市農村牧區面積大、人口多且居住分散,僅靠中心城區帶動推進城鎮化困難重重,既不現實、也很遙遠,城鎮化水平與全區、全國的差距仍然較大.
2.6經濟發展落后赤峰市縣域人口數量多、比重大,9個旗縣中有8個國貧縣、1個區貧縣,貧困人口基數大,在確保城鄉居民持續穩定增收和按期完成基本消除貧困現象等方面難度仍然很大.
3加快赤峰市縣域經濟發展思路
3.1財政方面一是繼續加大對財政困難旗縣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提升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能力,增強縣級政府財政宏觀調控能力.二是是采取貼息、參股、跟進投資、融資擔保、以獎代補、風險補助以及基金投資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調動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化建設的積極性,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三是加大對旗縣專業園區的支持力度,引導企業集聚集約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四是通過減免稅收、加大補貼等,加大對赤峰有色金屬特色產業的財政扶持力度,加快構建內蒙古有色金屬基地建設.
3.2土地管理方面一是建議自治區追加建設用地指標,對自治區重點項目要求單列專項下達用地指標,或在省級內消化用地指標,不再占用市縣用地指標,減輕市縣建設用地報批壓力.二是建議自治區下放并擴大對不改變土地使用權的村企聯營用地的審批權限,對重點工業、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用地,依法有償使用農民集體土地.三是建議對建設用地轉為耕地的,可增加建設用地指標.四是繼續實行和進一步探索建設用地置換、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和廢棄居民點用地等節地措施.
由于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經濟并對經濟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因此,縣域金融與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實現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然而改革開放30多年來,縣域經濟的金融抑制現象十分明顯,農村資金的大量外流以及農民貸款難的現狀都嚴重制約了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以十精神為指導,深化改革縣域金融機構,有效遏制縣域經濟發展中金融資源外流現象,積極動員縣域居民儲蓄并促進其向投資的轉化,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持續的資本支持,同時不斷提高農業和農村資源配置效率,從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發揮金融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積極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以行政縣(包括縣級市、旗等)為區域范圍,以縣一級獨立財政為標志,以縣城為中心、集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不同層次經濟要素間的聯系為基本結構,通過雙向反饋的人力流、物資流、資本流和信息流而發揮整體功能的經濟系統。”1中國自古便有“郡縣治,天下無不治”,“民乃邦之本,縣乃國之基”的說法,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始終是中國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我國有13億人口,其中有近9億是農村人口,基本上居住在縣域經濟范圍之內,因此,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事關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的大局。
(二)縣域金融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縣域金融作為現代金融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關于縣域金融的功能,有這樣的表述:“金融的最主要功能是將社會的儲蓄轉化為投資,從而促進經濟的長期增長。因此獲得金融支持的前提之一是具有投資回報的潛力……農村公共品的供給應主要依靠財政資源,金融資源的使用必須堅持回報性和可持續性,前提是市場化運行……所以對‘三農’的支持或‘反哺’從根本上講必須依賴財政力量,其他人力、物力、金融的支持都需要財政的補償……我國農村目前雖然仍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但和城市一樣,也需要所有家庭都具有創業投資和擴大再生產能力,都需要金融支持。”2
(三)國內外關于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
關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在理論和實證研究上一直存在著爭議。古典經濟學家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貨幣金融變量在實體經濟中只充當“面紗”角色,經濟增長完全由實物部門決定;現代經濟學派則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著各種可能的關系,或是促進或是阻礙,在二者的因果關系和因果方向上存在分歧。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金融發展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作用顯著,并被大量的實證研究所證明。
產生于西方國家的金融發展理論,面對的是高度開放的環境和市場化的經濟運行機制,因而很少以特定區域為對象來研究經濟與金融發展的關系問題。國外沒有縣域金融的概念,但對可以構成縣域金融主要內容的農村金融研究較多。發達國家的農村金融與城市金融基本上無區分,因此,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對發展中國家農村金融的發展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弗農?拉坦認為,農村信貸補貼最明顯的后果是逐漸損害了金融市場的生存能力,導致信貸機構活力衰退。蘇布拉塔?加塔克認為,發展中國家正規的農村金融機構營業活動的正規性、鄉村銀行數量的不足以及營運成本等使其一般不會把農民視為有信譽的顧客,致使其沒有取得較大的進步。國內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地區特色,區域間金融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近年來,國內經濟學界對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同時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我國的金融市場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某些假設條件并不一定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符。
二、當前我國縣域金融的基本情況
目前,認清我國縣域金融的發展現狀并從中找尋金融支持的新思路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是農業大國,而縣域經濟又是中國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是一種弱勢經濟,要推進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必須找出阻礙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問題,是用不到全球3%的GDP生產能力解決占全球1/9的人口的現代化問題,任重道遠。
(一)資金制約是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中,資本是最關鍵的制約因素。無論是在市場經濟或是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條件下,解決資本約束的最有效途徑都必須重視和發揮金融的調節作用。在中國,偏頗保守的金融管理制度使縣域經濟發展得不到現代金融服務的有力支持,使“三農”發展全面擱淺,加劇了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危機。據中國統計年鑒計算,農業貸款占銀行總貸款額的比例1995年為7.10%、1996年為2.90%、1997年為4.40%、1998年為5.10%、1999年為4.90%、2000年為5.10%,這同農業15%的GDP貢獻以及62%的人口、66%的勞動力和90%以上的國土維持面積不相稱,縣域金融和縣域經濟發展嚴重失衡。“目前,不僅縣域企業融資困難,而且縣域‘資本失血’和‘資金倒流’現象非常嚴重……縣域內的某些自有資金由于趨利性流向大中城市……財政出資太少,自我積累太慢,銀行貸款太難,社會集資太險,唯一的途徑是外力突破-招商引資,但是縣域招商引資的環境無法同市轄區相比。”3資本準備不充分、資金缺乏成為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縣域金融對縣域經濟的抑制現象明顯
農村資金通過多種渠道流到城市,造成“失血”,使縣域資金供給的來源短缺,并且長期不能形成自我“造血”功能,縣域經濟發展巨大的金融需求無法滿足,縣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導致城鄉差別進一步擴大。我國縣域經濟之所以發展滯后,一方面和我國金融管理系統長期以來在資源配置上重城市經濟、輕農村經濟的思想偏向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當前我國縣域的財政金融體制不完善造成的。縣級政府財政單薄、金融抑制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穩步增長。盡管我國已經形成了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農信社、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等多層次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但在廣大的農村依然普遍存在著農民貸款難、金融機構收縮涉農業務的現象。例如,農業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基本上已經不再承擔縣級以下農業貸款業務;農業發展銀行只是在流通環節支持糧食收購;截至2010年10月,郵政儲蓄銀行僅在全國29個省市的部分地區開辦小額貸款業務,縣域覆蓋面積微乎其微。
三、現行金融運行體系不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表現及原因
馬克思說過,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高度融合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沒有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支持的經濟不可能有規模效益和可持續發展,也不可能有競爭力,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從我國縣域金融的現狀可以看出,我國現行金融運行體系和縣域經濟發展極不協調,金融供給遠遠滿足不了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矛盾集中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縣域經濟發展巨大的資金需求與有限的資金供給的矛盾;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多功能金融機構設置與目前縣域金融機構單一的矛盾;縣域經濟發展所需多樣化金融服務與金融服務體系單一供給的矛盾;國家對縣域經濟的政策傾斜與金融操作歧視的矛盾。
形成目前縣域金融運行體系不適應縣域經濟發展局面的原因既有經濟、金融方面的,也有社會、政策方面的,還有體制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體現在:一是在宏觀發展戰略上國家對縣域金融重視不夠。在我國近幾年的經濟金融體制改革中,對縣域經濟這一層次重視不夠,政策扶持不力,使縣域經濟及其結構調整在金融支持上遇到了障礙,形成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抑制問題;二是金融企業本身素質限制。我國金融企業的不良資產遠高于國際正常水平,而國際金融環境瞬息萬變,金融衍生工具層出不窮,使我國金融業疲于應付,沒有精力來認真研究縣域金融服務問題。加之目前縣域金融機構信貸
資產質量普遍不高,不良貸款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使縣域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后勁不足。三是縣域社會信用環境差,導致政府、銀行和企業關系緊張,阻礙了縣域金融業穩健運行和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四是部分金融體制改革措施給縣域金融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五是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受產業政策的限制,金融在縣域經濟結構調整中無法作為,一些較好的項目因規模較小而批不下來,一些有市場、有效益的中小企業因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而前景黯淡。
綜上所述,縣域金融和縣域經濟發展是共生、共存關系,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金融為縣域經濟的發展籌集資金,通過相應的貨幣政策來影響縣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從而達到穩定發展縣域經濟的主要目的。要解決金融抑制問題,如何“開源節流”很重要,筆者認為,一方面應積極探索建立縣域資金的回流機制并擴大滲透力度,綜合治理縣域經濟發展中金融資源外流現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縣域金融創新,優化縣域金融生態環境,為招商引資促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環境。也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建議國家財政、農業發展銀行發行中長期農業發展債券,對農戶提供中長期貸款等多元化的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則祥.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經濟學研究,2003,(07).
[2]陳先勇.中國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韓守富.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問題研究:基于對河南、安徽的調查[J].農業經濟,2012,(09).
[4]劉玲玲等.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2006匯豐-清華經管學院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王雙正.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8.
[6]許桂紅.縣域經濟發展與金融支持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7]閆恩虎.縣域經濟論綱[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8]楊蔭凱等.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論-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與出路[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腳注: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66
1 引言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新常態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本文以淮安縣域作為研究對象,將淮陰、淮安2個縣級市轄區與盱眙縣、洪澤縣、金湖縣和漣水縣共同組成淮安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對象,運用因子分析法對2013年淮安6個縣域經濟體競爭力進行綜合測評,在實證分析與定量測算的基礎上,總結淮安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潛力,針對性地為政府縣域經濟調控提出對策建議[1]。
2 淮安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淮安縣域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縣域經濟活力日益增強,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1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截至2013年底,淮安縣域(淮安區、淮陰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下同)地區生產總值1510.82億元,占淮安市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70.1%,分別比2000年、2005年增長6倍、3倍,其中淮安區、淮陰區分別達到326.32億元、319.56億元;實現縣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4.30億元,比2000年增長33倍,其中淮陰區、漣水縣分別達到49.20億元、45.19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40.57億元,其中盱眙縣達到203.26億元。
2.2 特色產業逐漸形成
各縣區圍繞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集聚。淮陰區食品加工、鹽硝加工、機械制造、太陽能利用等支柱產業銷售收入比重超過50%,淮安區鹽化工、機械電子、新型建材和新能源等支柱產業支撐帶動作用增強,金湖縣形成了石油機械、汽摩配產業等特色產業集群,盱眙縣軸承、凹土加工被列為全省軸承、凹土特色產業基地,漣水縣食品釀造、紡織服裝主導產業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優勢,洪澤縣鹽化工、機械、輕紡3大主導產業發展快速。
2.3 園區發展步伐加快
各縣區相繼建立工業園區,現有省級開發區7個、省級特色產業園12個,省級南北共建園區實現全覆蓋,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板塊。在2011年全省開發區科學發展綜合考評中,金湖、盱眙、洪澤經濟開發區分別較上年上升了11位、9位和8位,首次進入全省第2板塊,金湖、漣水、盱眙經濟開發區進入蘇北省級開發區十強方陣。
2.4 居民生活日益提高
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456,同比增長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045元,分別比2000年、2005年增長1.8倍、0.53倍。社會保障與救助體系日趨完善,城鎮職工、居民養老保險以及新農保已經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三無”和“五保”人員供養標準逐年提高。
3 基于因子分析的淮安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對變量進行降維,用少量具有高代表性的因子,替代多類重疊的指標,對淮安市所處蘇北地區合計25個縣區2012~2013年的經濟數據進行分析。之所以將分析對象由淮安市2區4縣擴展為整個蘇北區域原因有2,SPSS軟件進行主因子分析時,比變量數還要少的樣本無法通過相關性檢驗,所做的主因子提取與分析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站在宏觀角度,考量淮安縣域發展狀況也需要以蘇北區域經濟體作為背景,這種蘇北區域范圍內的橫向綜合比較,更有利于明晰淮安縣域經濟競爭力實際水平[2]。
考慮蘇北縣域經濟發展和競爭的現狀,參考已有指標體系,本文選取了9項反應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指標即:GDP、人均GDP、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用編號X1-X9表示。這些指標基本反映各縣市的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發展潛力和居民生活水平[3]。具體步驟如下:
3.1 檢驗樣本數據
應用因子分析進行降維,在提取公因子之前需要對初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進行檢驗,SPSS 提供了2種檢驗方法:KMO 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輸出結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檢驗的KMO 值為0.754,而且,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230.51,自由度為36,相應的概率P為0,說明原有變量是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的。
3.2 提取因子
本文采用的是SPSS 默認的且使用較多的主成分分析法,在處理數據過程中,雖然第3個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僅為0.814,但此處仍根據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指定數量提取3個主因子,累計貢獻率合計達90.22 %。可以認為其對原始變量指標有一定的解釋程度,原有變量的信息丟失較少。表2是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情況。
3.3 因子的命名解釋
因子變量的命名解釋是因子分析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本文采取正交旋轉中的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到公因子F1 在X1、X3、X5、X6上載荷較大,這些指標均是反映經濟總體規模的,可以稱為經濟規模因子;公因子F2 在X2、X8、X9上載荷較大,這些指標均是均量指標,可以稱為發展水平因子;公因子F3在X4、X7上載荷較大,這兩個指標主要體現經濟發展潛力與后勁,可以稱為發展潛力因子。對于測定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體狀況,我們從這3個主要因子著手來分析,是合理的[4]。
旋轉法 :具有 Kaiser 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旋轉在 6 次迭代后收斂。
3.4 計算因子得分與排序
本文采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計算系數,輸出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成份得分系數矩陣
成份 主因子
系數
F1 F2 F3
X1: GDP 0.311 -0.080 -0.039
X2: 人均GDP -0.119 0.412 0.029
X3: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0.330 -0.077 -0.092
X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0.039 0.004 0.371
X5: 固定資產投資 0.128 -0.085 0.210
X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462 -0.022 -0.342
X7: 出口總額 -0.341 0.041 0.692
X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209 0.438 0.113
X9: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0.099 0.300 -0.128
根據上表可寫出以下主因子得分函數:
F1=0.311X1+(-0.119X2)+0.330X3+(-0.039X4)+0.128X5+0.462X6+(-0.341X7)+(-0.209X8)+0.099X9
F2=-0.080X1+0.412X2+(-0.077X3)+0.004X4)+(-0.085)X5+(-0.022X6)+0.041X7+0.438X8+0.300X9
F3=-0.039 X1+0.029 X2+(-0.092)X3+0.371 X4+0.210 X5+(-0.342)X6+0.692 X7+0.113 X8+(-0.128)X9
再采用因子加權總分的方法構造縣域經濟競爭力綜合評價模型,以表 2-3中兩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可寫出綜合評價模型為:
F=0.6493F1+0.2505F2+0.1002F3
用上面的測定模型,計算出蘇北5市下轄25個縣域的主因子得分與綜合因子得分,根據得分高低進行排名,結果如表5所示。
3.5 淮安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
不難看出,淮安市縣域經濟發展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且成果顯著,縣域經濟總量已占據全市半壁以上江山。但通過與蘇北另外4個城市徐州、鹽城、宿遷、連云港的縣域進行橫向比較,淮安市單個縣區,無論是經濟規模總量、發展水平以及發展潛力都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通過以上定量分析可知,蘇北縣域經濟可劃分為4個層次,相對發達地區:東臺市、沛縣、大豐市、沭陽縣、邳州市、建湖縣;中等發達地區:新沂市、贛榆縣、東海縣、睢寧縣、阜寧縣、濱海縣、淮安區、射陽縣;中等偏下地區:灌云縣、淮陰區、豐縣、盱眙縣、泗陽縣、泗洪縣、灌南縣、漣水縣、洪澤縣;欠發達地區:響水縣、金湖縣。
淮安沒有一個縣區綜合評價得分進入蘇北前10,縣域經濟實力較薄弱,追趕百強縣相對較難。淮安區憑借經濟規模因子得分較高也僅排綜合因子第12位;洪澤和金湖的經濟規模因子排名在蘇北25個縣區最后2位。從歷史和現實數據來看,盱眙和漣水最有可能進入百強縣行列。以蘇北百強縣大豐為例進行測算比較,漣水、盱眙距離全國百強縣經濟總量規模相差較多。盱眙縣在發展水平與潛力因子上在4個縣里排名最為靠前,但從GDP來看,假設以當前增長速度,盱眙也還是要到2040年才能趕上大豐,若想在2020年前趕上大豐,年均增長速度需達25%以上。可見,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已成為制約淮安市跨越發展的突出瓶頸。
4淮安縣域經濟競爭力提升策略
4.1 完善規劃布局頂層設計,引領縣域經濟科學統籌發展
淮安可圍繞國家沿海開發和“長三角”區域發展戰略,強化區域性布局。推動洪澤縣、金湖縣、盱眙縣加快融入蘇南經濟版塊,加強產業互補對接,積極承接長三角項目轉移,有序發展文教、農業、生態、旅游等產業;推動漣水縣、淮安區、淮陰區圍繞國家沿海開發戰略,加強與鹽城、連云港的對接,大力發展與港口、航運以及海洋相關的產業。推動盱眙縣、洪澤縣、淮安區圍繞淮河生態經濟走廊戰略,重點打造鹽化工產業鏈、生態帶和小城鎮;漣水縣、淮陰區可圍繞鹽河開發重點建設港口及船舶修造產業帶、林果經濟帶。加快環湖大道、東繞城大道、西繞城大道和盱眙-蚌埠沿淮河大道等公路建設,打通連接周邊縣的干線公路網;大力推進淮安港、盱眙港、漣水港、淮陰港和金湖港等五大港口建設;加快推進連淮揚鎮、寧淮城際、徐宿淮等重大鐵路項目建設,進一步構建縣區對外大通道。重點建設一批城鎮和農村供電、供水、供氣、道路、綠化以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將縣域和重點鎮的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項目列入市重大工程建設計劃。鼓勵各類法人和自然人以多種形式參與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的開發建設。
4.2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構建特色鮮明的縣域現代產業體系
每個縣可重點打造1~2個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如漣水食品釀造、洪澤鹽化工、盱眙軸承、金湖石油機械、淮陰食品加工、淮安新能源等特色產業集群。重點推進物流、金融等生產業發展,加快文化創意和休閑旅游等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圍繞白馬湖休閑旅游度假區、鐵山寺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發展綠色旅游。應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高效農業集約化,發展具有特色的蔬菜、花卉、特種水生植物、生態林、碳匯林、植物園等休閑觀光農業,發展龍蝦、螃蟹、特色魚、乳鴿、四季鵝、淮黑豬等特色養殖業,同時,加強農業龍頭企業培育,每個縣域應著力打造創成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與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鼓勵縣區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加強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公共技術平臺、倉儲物流等專業化配套,提升承載力。同時,走出去與發達縣域地區“結對子”,共建園區,實現借力發展。
4.3 以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為驅動,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
縣域經濟要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實現跨越振興,最大動力來自于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雙輪驅動。淮安縣域經濟可借鑒成都、義烏的發展經驗,以“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為著力點,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在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著力推進撤鄉并鎮,按照“一縣一特”建設思路,以中等城市為目標推進4個縣的建設,形成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縣域中小城市群為主體、中心鎮為節點和新型村莊為基礎的網絡化城鎮體系。重點支持金湖縣“一個精品主城區和四個輔助中心”建設,示范引領新型城鎮化。尋找加快土地流轉和農民市民化進程的可行辦法,推動全市城鄉統籌發展[5]。
4.4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突破發展
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主體。要大力實施“全民創業、淮商崛起”行動,培育更多民營企業市場主體,推動全民創業,釋放民營經濟活力。可適當放寬民營資本準入門檻,以引導民營資本更多進入實體經濟領域;支持科技型民營企業發展;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依法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文化產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各級各類開發區大力發展創業園區和農民工創業園。構建縣域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品牌營銷推介,支持打造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政府層面推動一批核心競爭力強、主導產品優勢突出的民營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
4.5 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縣域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應進一步擴大縣域經濟體自,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支持民間資金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加快金融產品、工具和服務創新;考慮給予漣水縣、盱眙縣特殊的金融扶持政策,以促進其所轄企業上市,實現更大規模融資,全力沖刺全國百強縣;繼續擴大強鎮擴權試點范圍,將4個縣域次中心鎮納入強鎮擴權試點,下放相關管理權限,提高發展效率;參照國家、省關于先行先試的各種示范區政策措施,力爭實現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的突破發展。推進行政審批提速,壓縮行政審批事項、減輕稅費負擔,所有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可推行按下限收取;突出產業鏈招商,圍繞加快產業集聚化、企業集群化、項目規模化發展,將招商引資與打造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創建特色園區相結合,圍繞特色主導產業,理順上下游配套企業和產品,有針對性組織招商,同時構建業界、商界、政界、學界之間的互動平臺,拓展交流對話渠道,加強區域合作,共謀縣域經濟跨越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德第.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38-48.
[2]薛薇.統計分析與SPSS 的應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26-130.
[3]高鑫,許文娟.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遼寧省縣域經濟綜合評價[J].農業經濟,2013(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