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3 09:45: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F32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7.06.063
我國一直把“三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伴隨著我國農業發展的不斷推進,中小農產品企業不斷涌現,但中小農產品企業相比大型農產品企業而言,競爭力相對薄弱,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小農產品企業要想謀得發展和進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小農產品企業發展過程中,其中中小農產品企業財務問題不容忽視,企業財務發展戰略性問題是保證中小農產品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關系到企業的良好運營和健康發展。本文以中小農產品企業發展過程為脈絡,探討了每個發展時期的財務工作要點,僅供大家參考。
1 中小農產品企業初創期財務戰略之財務風險控制與融資
1.1 中小農產品企業初創期的財務風險控制
中小型農產品企業在發展初期,也稱初創期,這一時期首要任務是要確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在確定合理的企業資本結構之后再確定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由于中小農產品企業發展初期極容易遇到資金短缺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合理控制自由資金和債務資金、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之間的比例關系,并充分考慮企業后期的發展和變化;同時對于發展初期的中小農產品企業而言,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控制十分必要,財務風險控制主要包括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和財務風險管理程序。財務要做好中小農產品企業日常運營相關報表和戰略目標,提前建立風險預警體系,一旦中小農產品企業在其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特殊情況,及時采取風險預警體系,把損失降到最低或者避免產生損失。由此可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建立十分必要。而財務風險管理程序需要對于風險進行評估,充分分析風險,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1.2 中小農產品企業初創期的融資
資金問題是吉林省中小農產品企業發展的難題,融資困y是大多數中小農產品企業的“通病”,如何“對癥下藥”顯得十分關鍵也十分迫切。建議資金困難的中小農產品企業可以采取經營性融資的應對措施,了解市場背景,從自身經營情況出發,找到融資目標在確定融資渠道。
探討融資目標要提到財務戰略目標,融資目標與財務戰略目標應該是一致的,確定融資目標尋找融資渠道。建議發展初期的中小農產品企業以內源融資為基礎,然后利用風險投資和創新基金等方式融資,多種方式融合發展,滿足中小農產品企業發展初期的融資難問題。
2 中小農產品企業成長期財務戰略之融資和投資
2.1 中小農產品企業成長期融資
中小農產品企業經歷了發展初期的成長之后,獲得了一定的財務增長,但是中小農產品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壯大發展力量十分關鍵。為了拓寬市場發展空間,獲得更大的利益,就要建立長久的可以滿足企業發展的融資戰略。
成長期中小農產品企業融資最為根本的目標是保證企業大量投資的需要,這需要企業設定增寬企業融資渠道目標、豐富企業的融資方式目標、控制企業的風險目標。中小農產品企業在成長期做好融資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向成熟期過渡,可以保障企業穩健發展,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2.2 中小農產品企業成長期投資
中小農產品企業在經歷了初創期之后,逐漸變的成熟,過渡到了成長期,此時期可以實行積極的投資戰略,主要把握好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即可。
就投資方向而言,建議成長期的中小農產品企業不要操之過急,要充分考慮自身發展情況,結合市場機制,不要盲目擴大規模,應該首先提高自身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小農產品企業要通過開發獨特的產品、創造更多獨特的技術以及重視農產品市場的營銷來滿足實際性的投資;就投資規模而言與初創期一樣,成長期的中小企業也存在投資規模的問題。當企業投資規模太小時不能滿足農產品市場的需求,無法達到投資收益的目的,會對企業的發展速度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如果投資規模過大則會導致企業產品的單位成本增加,使得企業的利潤率降低。所以,企業要根據發展中期的實際經營情況、農產品市場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預測,做好這個時期的投資計劃。
3中小農產品企業成熟期的財務戰略
中小企業經歷了初創期和成長期之后,進入成熟期,各方面有序發展,企業的銷售收入進入相對穩定,企業的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大幅度減少,企業留存收益大幅度增加,股東收取回報的時期也隨之到來,這個時期在財務戰略上的重點就是企業留存收益的分配戰略。這個時期要注重償債需要、投資機會、籌資能力、流動資金等。
參考文獻
[1]裴婭蕾.中部地區農產品加工企業市場競爭力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6.
[2]李曉偉.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融資困境探析及對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3]沈應仙.新經濟時代的市場營銷組合及其模式[J].浙江經濟,2004,(14).
[4]覃巧靈.中小農業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5,(02).
醫院的財務風險一般分為四大類,即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籌資風險的出現是因為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市場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在財務方面的經營管理決策以及實施出現失誤,使得醫院的籌資工作不能夠按照預期經營目標順利實施,增加了醫院籌資的風險。投資風險的出現是醫院沒有把握好投資方向,對于市場影響因素、資源流動狀況以及相關因素調查工作不夠全面準確,使得各種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料性的因素影響到了醫院投資方案的制定,使得醫院財務部門所預測的投資報酬率出現誤差,影響到了投資決策。醫院經常會出現資金回收風險,因為醫院在進行資金回收的工程中回收資金的時間與回收的金額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資金回收的效率,加大了醫院資金回收的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的出現是由于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的財務工作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得醫院的各項經營活動不能夠高效的運行,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發收益分配風險。
二、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在大部分的醫院中,經常會片面的追求盈利最大化,在為社會提供各種福利產品的同時,更加注重不斷地提高醫院的盈利水平。醫院還不斷地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在為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醫療產品,確保人們有病可醫,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醫院對財務管理目標定位不準確,錯誤地將醫院的盈利同實現社會效益對立起來。
1、醫院財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醫院的財務人員主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對財務報表的制作和對財務的處理上,體現了醫院這一特殊單位的公立性質,而醫院的內部沒有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缺乏對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引導和培訓,對于風險環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沒有正確的認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薄弱會增加醫院的財務風險。
2、醫院缺乏健全的財務監督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財務監督管理機制能夠對醫院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在醫院的財務管理監督工作沒有完整可行的規劃,只是將財務管理監督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沒有從醫院自身的特點出發,理論機制與實踐經驗不符,增加了財務監督管理機制實施的難度,對于財務部門出現的問題和漏洞沒有進行及時嚴格的處理,增加了醫院的財務風險。
3、風險管理的整體意識淡薄
醫院對于財務風險管理比較關注,但是大部分醫院的財務風險管理不具有長遠性,沒有考慮到醫院整體經營目標,破壞了整體的和諧性,不利于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加了醫院整體的財務風險。
4、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高風險性
醫院的變現能力比較弱,特殊的行業特點使得醫院擁有大量的醫藥、醫療設施設備等存貨,花費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利用拖欠藥品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存貨使得醫院的負債增大,極大地增加了醫院財務風險。
三、針對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在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醫院的財務部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對醫院內部的管理結構和經營體制進行全面合理的改革和創新,要不斷地吸取其他企業單位的財務經營管理理念,不斷地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監督機制,實現醫院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制定出嚴格規范的財務規章制度,強化對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1、提高醫院財務管理風險意識
醫院財務管理部門的主體是工作人員,提高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是促進醫院財務管理實現創新的重要途徑。培養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僅能為醫院經濟活動開展提供人員基礎保障,同時能促進因不科學管理而導致的財務糾紛發生率的降低。不過在對醫院財務管理人員進行風險意識培養時,醫院必須立足自身具體情況,首先讓員工對醫院經濟活動的重要性有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自覺培養風險意識。另一方面,醫院應在財務管理中對經營風險和收益進行平衡,不能一味躲避風險而忽略發展,在提高對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的同時實現更好地創新與發展。
2、制定完善的醫院財務規章制度
在醫院財務部門的人員有不同職責和義務,只有明確財務人員的職責和權限才能夠確保醫院財務管理體系的順利建立和運行,要堅持“統一領導,集中核算”的原則,設立完善的業績考核體系,提升醫院資金的使用率,做到財務部門工作流程規范化,防止醫院財務方面的漏洞和不良行為的發生,確保醫院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識別和預警系統
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前,傳統的財務管理手段已經無法滿足時展要求,醫院只有在財務管理中充分利用電子技術,才能促進財務管理中定量定性分析的實現,因此,在醫院財務管理創新中,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識別和預警系統可以對醫院的盈利狀況進行精確及時的把握,有利于醫院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通過采用網絡技術構建財務風險識別和語境系統,還能夠處理各種財務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還為財務管理提供更加先進的技術支持,促進財務信息準確性和使用價值的提高。醫院成本核算、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及收益分配等都涉及到龐大的數據項目,傳統的核算方式不僅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錯,所以,醫院財務部門應改變以往簡單滯后的財務管理系統,加大對財務信息網絡化的建設力度,不斷完善醫院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以促進財務管理手段實現現代化、科學化和系統化,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醫院財務管理。
4、利用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防范醫院的財務風險
醫院可以采用回避法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對財務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從而選擇風險最小的方案達到規避財務風險的目的,從而實現醫院財務管理目標。醫院可以采用分散法規避財務風險,對于風險大的項目,醫院可以與其他的企業單位合作,從而分散醫院的財務風險,例如醫院的產品出現滯銷可以通過多家醫院聯營的方式實現多種經營,從而分散醫院的收益預期風險。醫院對于財務風險的客觀要求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從根本上確保資金的運行效率,通過資金預算控制可以有效地減少醫院財務風險,通過合理科學的財務計劃,實現醫院資金的優化配置。對醫院的財務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是醫院進行全面的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要不斷地強化醫院領導階層以及財務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提升其財務風險識別能力和適應能力,加強對醫院財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實現醫院的利潤最大化。
5、對醫院投資風險進行有效地防范
關鍵詞 :異地經營 建筑施工企業 財務風險防范
一、異地經營財務風險的提出
近些年來,很多國內外知名集團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面臨破產倒閉,財務風險爆發及經營投資決策失誤是造成經營管理危機的主要原因,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課題。集團化跨地域經營是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然產物,集團化經營戰略的提出創造了新的生產力,最大程度的發揮了資源優勢及規模效益。但企業在規模擴張及異地經營的同時,重投資輕管理、重規模輕質量的現象時有發生,財務風險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迫在眉睫。我們對財務風險進行深入研究,其根本目的是發現財務風險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減少企業財產不正常損失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財務風險防范工作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完全消除財務風險并確保永遠不在發生是不現實的,財務風險的這種客觀存在性對于財務風險防范有兩方面意義:第一,不斷的強調企業必然面臨財務風險,財務風險可能導致財務機制不穩定并帶來財務損失,被動地等待風險的出現進行事后彌補,不如主動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將風險及時的控制在源頭;第二,完全消除財務風險不切實際,所以企業不能以零風險作為財務風險控制的目標,財務風險控制目標應設定在一個合理且可接受的范圍內。
二、建筑施工企業異地經營面臨的財務風險及原因
建筑施工企業的員工流動性很大,企業內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會經常性的發生變動。此外,建筑施工企業季節性作業強度大,公司經常在異地設點,施工所需設施設備也是在不同地域間經常轉換,相關人員將施工工作和日常生活混合在一起的方式使企業管理難度增大,財務風險提高。
1.內部因素。首先,施工企業內部人員職業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員工主觀上缺少應有的道德規范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將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對一些經濟利益的誘惑甚至不惜鋌而走險,在任何一個環節上的疏忽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其次,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及管理方法不夠完善,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管理較為粗糙,沒有實現精細化管理,還是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去管人、管事,成本控制責任落實不清晰,管理架構劃分混亂,缺乏對企業成本的全面控制。然而,每一項成本的控制會都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利益,沒有有效的管理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
2.外部因素。首先,建筑施工企業異地開發需要面對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有的建筑施工企業業務甚至發展到了國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市場環境、經濟環境和法律環境,建筑施工企業跨地域經營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在經營管理中也將面對更多大的威脅,復雜的外部環境給企業財務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其次,從目前國內市場情況來說,建筑施工市場的規范性還需進一步提高,部分企業為了搶占工程簽訂有不合理條款的合同,有可能在工程施工初期就面臨虧損的局面,企業的財務壓力不言而喻。當企業資金不足時,為了完成合同約定企業不得不高額舉債,緊張的經濟環境造成企業贏利的不確定性,這樣的財務風險給建筑施工企業帶來巨大的隱患,甚至可能癱瘓、破產。最后,在工程結算階段建筑施工企業有可能面臨更大的資金壓力,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建筑施工行業的賒欠款情況嚴重,工程施工的最后階段往往就是企業資金風險最大的階段,這對資金壓力本身就很大的建筑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財務資金面臨斷流的風險。
3.跨地域經營帶來的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在異地經營的客觀環境中,企業的所有者和企業的管理者兩權分離,異地公司的實際管理權掌握在受托管理者手中,企業所有者的經營目標很可能與受托管理者的個人利益目標存在差異,部分職業素質較差的受托管理者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利用異地管理受控性較差的特點與財務人員勾結舞弊,謀求個人利益卻損害公司利益。此外,總公司與異地項目距離遙遠容易使管理失控,地域上的差異性帶來了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及多變性,總公司的管理者不可能觸及到異地項目的每一工作環節,然而建筑施工企業的每一項具體業務基本都涉及到資金的流出,這使建筑施工企業的隱含財務風險加大。
三、異地建筑施工的財務風險防范
1.細分崗位、明確權責、相互約束。組建財務班子時要積極吸收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財務人員不但要具有財務核算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財務分析能力,能夠敏銳的發現生產經營中的財務風險信號,并積極向總公司反映風險信息,以便及時抵御有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此外,對于異地施工項目崗位要細化,不相容的職務要分離開來,決不能由同一人兼任,實現工作中的互相監督,更好的約束部分人的私欲。工作中明確權責,責任與獎罰掛鉤,對于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對工作中違反制度的行為要給予責任人嚴厲的處罰。
2.實行資金管理與資金使用分離。總公司對所有異地項目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異地項目只有既定用途、既定數量資金的使用權。總公司應該建立起資金管理機制,對內部資金統一調配,合理安排,降低資金成本并控制資金風險。內部結算管理中心模式值得各建筑企業借鑒,總公司在銀行設立賬戶,各異地項目定期將資金上劃到總公司賬戶,資金由總公司統一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在實際操作中有如下一些建議:第一,實行異地項目備用金制度,異地項目可對留存備用金行使決策權;第二,實行多入口,一出口的管理模式,總公司對資金管理高度集權;第三,資金集中調撥模式,總公司將資金信息內部公開,項目根據實際需要向總部提出資金使用申請。
3.對異地受托管理者進行年度審計。建筑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管理作用,做好對異地建筑項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工作。建筑企業可以以年度為周期,對異地受托管理者的管理經營效果進行審計監督和管理評估,及時的發現經營中的風險,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這里特別強調的是不管建筑企業使用的是內部審計還是社會審計,都應該確保審計工作開展的獨立性和有效性。
4.采用電子信息技術系統,網上公開管理信息。網絡時代改變了傳統工作方式,建筑企業應該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財務網上遠程管理,使各個異地項目的財務信息在公司內部網上公開,便于總公司對財務工作的有效監管。
參考文獻:
1.企業的決策人員無法做到全面性的財務管理
在時代的發展當中,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全面有效的發展,并涌現出了一批全新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雖然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是由于其面對的主體是整個市場經濟,因而并不能最為直接有效的控制。即使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不同風險出現的狀況是不一定的,有的迅速,有的緩慢,有的潛在,每一個風險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2.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切實的危機感
對于企業而言,其在時代的發展當中,必然需要對企業自身進行不斷的管理強化和戰略決策,其中的每項戰略決策都應該是一個企業整體性的發展規劃。但是在時代的發展當中,一些企業的戰略內容完全忽略了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盲目地認為財務管理部門不需要加以太多的關注,僅僅需要完成日常的工作就好。在這樣的狀況下,財務管理體系就難以獲得切實有效地改善,使得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不斷下降,財務管理人員也逐漸降低了自身的危機意識,導致財務管理危機愈發嚴重。
3.市場經濟的直接挑戰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當中,每個企業都想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于是產生了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和競爭,但是合作往往只是一時的,而競爭卻是長期存在的。每一天,企業都需要面對多個其他企業的挑戰,不僅需要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加以完善,還需要正確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但是,在風險的控制上,很多企業并沒有對自己的合作伙伴過于防范,導致在實際的市場經濟發展當中,遭受到了諸多的財務危機。現如今,我國已然逐步加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形勢中,每個企業都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尤其是國外的很多企業,其具有的財務管理理念和財務風險控制能力都相當優越,因而在面對財務風險上的挑戰,國內的許多企業都因為風險控制不到位,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損害。
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策略
1.所有者財務風險的控制
在當代的企業財務管理當中,想要對財務風險實現科學有效的控制,必然要從企業主體出發。企業主體指的也就是企業的所有者,而對于他們而言,所重視的內容更多的是企業能夠為他們帶來的經濟利益,而不是實際的操作過程。因而在企業管理上,他們并不會加以太大的關注。而在所投入資本的營運狀況上,他們卻十分關注。而在實際的市場經濟競爭中,這部分營運資金也屬于最有可能出現財務風險的可控點,同時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合理的控制,很快就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經濟損害。對于這部分財務風險的控制,企業可以選擇對財務管理部門進行深層次的優化,整體性地關注這些資金的營運狀況,將整個企業的戰略規劃與財務管理部門聯系在一起,進而實現高效率的財務風險控制。
2.債權人風險的控制措施
除了企業的所有者之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另一方面應當來自于債權人風險。而對于這部分財務風險而言,要想實現合理的控制,必然要從債務人對財務控制和監督入手。在實際的狀況中,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當把握好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債權人對整個企業需要有良好的?O督體系,通過這一層監督體系,能夠深層次地規范企業的信息內容,保障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的完整度。其次,企業還應當采取將債券管理和股權管理實現相互結合的效果,進而對財務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同時還可以避免企業的經營者出現諸多不良的經濟損害行為。最后,企業需要設置一定的制度,對整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過程加以合理的監管,確保財務管理人員具有明確的責任意識。
3.加強對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監督控制
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能否達到企業的預期效果,必須要對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過程加以嚴格的監督和控制。而對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監督和控制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1)事前的監督和控制。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實施前,需要對該體系的構建是否合理、是否完善進行嚴格的把控,以確保該體系的設計符合企業的要求。(2)事中的監督和控制。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運行過程中,要從兩方面來嚴格的監督和控制,一方面要嚴格監督該風險預警體系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在有效的運行,另一方面要嚴格監督和控制識別出的財務風險是否都及時做出了防范措施,以避免企業的損失。(3)事后的監督和控制。每次識別并防范財務風險后,嚴格監督是否對財務風險的預估進行及時的反饋,發現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和完善,以使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更加合理有效。
4.對財務管理部門加以切實的完善
中圖分類號:F23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8-0168-02
醫院的會計報表包括醫院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基金情況變動表和兩個附表(醫療收支明細表和藥品收支明細表)。通過對這五個報表的分析,可以了解醫院的資金結構、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并衡量醫院的財務風險。
一、醫院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1.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的分析
醫院資產負債表展示了醫院的財務狀況。醫院負債多少和實際償債能力集中反映了財務風險的大小。醫院負債中的流動負債集中反映了當期醫院財務風險,長期負債則反映了一段時期內醫院存在的財務風險。
(1)流動負債,醫院流動負債項目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分別是短期借款、應付賬款和預收醫療款。短期借款期末數反映了醫院目前的貸款或借款數額,如果短期借款數額大,投資項目短期內不能產生經濟效益,且收支結余不足償還到期債務的情況下醫院將發生財務危機;應付賬款主要包括應付藥品款和衛生材料款等,這種賒購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之上,在醫院正常運行時,供應商會接受延期付款,但是當醫院發生財務危機或經營危機時,應付賬款在短期內將成為醫院沉重的債務負擔;預收醫療款反映的是醫院收取在院病人的押金,這部分負債為醫院滾動負債,其數額的高低與在院病人的數量和醫院收取押金數額直接相關,報表上的預收醫療款項目反映的是未辦理出院結算的在院病人押金部分,但由于預收醫療款隨著出院結算其中大部分轉化為醫療和藥品收入,因此在本文中不做過多闡述。
(2)流動資產,醫院流動資產包括醫院的貨幣資金、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應收醫療款、庫存物資和短期投資等。因為醫院庫存物資的變現能力較差,醫院對流動負債的清償主要依賴于速動資產,包括醫院的貨幣資金、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和可收回的應收醫療款部分。本文中的應收醫療款強調的是可收回的應收醫療款部分,因為醫院應收醫療款是歷年累積形成,對醫療欠費損失的核銷,醫院需要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批準,一方面手續繁瑣,另一方面醫院負責人對核減資產有所顧慮,所以醫院報表中的應收醫療款賬面數額遠遠大于實際可收回金額,醫院實際償債能力因此降低。
衡量醫院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考慮到流動資產中的應收款項、存貨的賬面數與實際可變現金額出入較大,如果以醫院流動資產的賬面數為基礎,計算流動負債比率,得出的結論會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因此,在本文中醫院流動負債的償債能力指標以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衡量。速動比率計算公式如下: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應收款項(可收回的在院病人醫藥費、應收醫療款、其他應收款)
一般來說,醫院速動比率在1左右時較為合理,速動比率大于1,說明醫院短期償債能力較強,反之,短期償債能力較弱。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業務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其中,年業務現金凈流量指一定時期內,醫院業務活動(醫療、培訓等)所產生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額。醫院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越大,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2.長期負債與總資產的分析
醫院的長期負債包括長期應付款和長期借款,醫院資產總額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和無形資產。在此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醫院固定資產的計價基礎和變現能力與企業相比有不同之處。首先,醫院固定資產價值始終以購買時的原始價值為記賬基礎,固定資產的賬面數額反映的是原值而非凈值;其次,專業設備在醫院固定資產中所占比例大,其更新速度快、專業性強,而流動性差;再次,醫院資產屬于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產交易受到政府嚴格管制,變現能力差。這實際上虛增了醫院固定資產的價值,降低了固定資產的變現能力,高估了醫院的實際償債能力。另外,由于多數醫院資產中沒有計入無形資產價值,對外投資因受到嚴格限制發生較少,在本文中這兩項不予考慮。
衡量醫院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和已獲利息倍數。這三個指標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在企業中資產負債率的值在50% ―60% 之間較為適當,但考慮到醫院資產中固定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較大(一般在60%以上),又以原始購買價為基礎計量,且變現受到嚴格限制,其價值被高估,所以醫院資產負債率的值在60%以上較為適當。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凈資產總額
醫院凈資產包括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財政專項補助結余、待分配結余。
以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的計算以資產、凈資產的賬面數為基礎,考慮到醫院資產存在變現能力的局限性,以這兩個指標進行醫院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會與實際出入較大,本文以 “已獲利息倍數”、 “每百元固定資產收益率”這兩項指標來衡量醫院長期償債能力。
(3)每百元固定資產收益率= 收支結余/(固定資產總額/100)*100%
每百元固定資產收益率的值越大,說明醫院固定資產使用效率較高,產生收益越高。
(4)已獲利息倍數在企業中是指一定時期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率,但在公立醫院不涉及所得稅問題,利息支出計入“管理費用”中,每月按人員比例分攤,其計算公式演變為:
已獲利息倍數=(收支結余+利息支出)/利息支出=1+收支結余/利息支出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醫院一定時期付息前收益與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醫院的收益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證程度。一般,已獲利息倍數為3時較為適當,即醫院收支結余是利息支出的2倍;從長期看,要維持正常的償債能力,已獲利息倍數應大于2,即醫院收支結余至少應保證利息支出。
二、醫院收入支出總表及其附表的分析
醫院收入包括補助收入、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由于各所醫院補助收入、支出情況的不同,醫院的長期償債能力最終取決于醫院的業務收益能力,包括醫療收益、藥品收益和其他收益。自實行醫療改革以來,醫院長期存在“以藥養醫”的局面,即醫院收益以藥品收益為主,醫療收益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局面;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藥品行業治理工作地深入,醫院的藥品收入逐漸退居次要地位,醫療收入漸居主導地位。因此,醫院的發展能力和償債能力最終依賴于醫療業務的競爭力,如果醫院財務報表反映醫療收支結余減少或出現負數,說明醫院的主導競爭力下降;醫院收支結余減少或為負數說明醫院收益能力下降,這時醫院過度負債將導致財務危機的發生。
另外,業務收入質量是保證醫院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醫療保險政策的實施和推廣,醫院墊付給醫保病人的醫藥費逐年增多,但是財政部門歷年累積返還額常常遠低于醫院墊付數額,這樣造成醫院應收款項逐年增加,降低了醫院的償債能力,此時考察醫院的經營指數和經營收現比(經營現金凈流量與業務收入比例)可以分析出醫院業務收入的質量。醫院經營指數和經營收現比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經營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收支節余
經營收現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業務收入
(其中:經營現金凈流量=醫療收支現金凈流量+藥品收支現金凈流量+其他收支現金凈流量;
業務收入=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
當以上比例持續下降時,說明醫院收入中現金收入所占比例下降,而應收款項占收入比例上升,醫院收入質量在不斷下降,醫院實際償債能力同時在降低。
三、基金變動情況表分析
醫院基金變動情況表中的基金包括事業基金、專用基金和固定基金。事業基金用以核算滾存結余資金和醫院對外投資形成的基金,當事業基金出現期末借方余額時,反映事業基金出現赤字,醫院收不抵支將出現財務危機。專用基金用以核算撥入專項資金或醫院內部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當專用基金出現期末借方余額時,反映撥入資金或提取的專用基金不足以彌補支出數。近年來,隨著醫院設備更新速度的加快,醫療環境的改善以及物價水平的提高,醫院提取的修購資金往往不足以彌補新購設備和新建房屋的開支,專用基金出現赤字,此時為了彌補投資的資金缺口,醫院需要利用借款購建設備和房屋,負債經營增加了醫院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四、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提高財務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對醫院會計報表和財務指標的分析,醫院財務人員和管理者可以發現醫院潛在的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防范、控制風險。
1.當醫院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不斷增加時,要對短期償債能力和醫院借款的用途進行分析。反映流動負債償債能力的兩個指標:速動比例小于1或現金流動負債比值較小時,應盡可能減少庫存物資以加速資金流轉并縮小投資規模以保證醫院的貨幣資金能夠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另外,醫院固定資產投資收益分析指標――每百元固定資產收益率較低時,應分析固定資產收益率較低的原因,如果醫院大型投資項目在短期內不能獲得收益將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此時醫院應根據現有償債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警慎地選擇投資項目以減少財務風險。
2.當醫院庫存物資、應收賬款占醫院業務收入的比例不斷加大時,反映醫院庫存物資和應收賬款的增長幅度超出了醫院收入的增長。此時醫院要加強庫存物資的管理,杜絕超額庫存現象;另外,醫院要采取相應措施減少出院病人欠費現象的發生,加強應收賬款和醫保病人欠費的回收工作。
3.當醫院經營現金流量與業務收入比例不斷下降時,反映醫院經營現金凈流量的增長落后于醫院收入的增長,而應收款項增長大于醫院收入的增長。隨著醫院應收賬款的增加和平均收賬期的延長不但使醫院現金流入減少,而且降低了醫院收入質量,增加了醫院財務風險。因此,醫院要將應收款與收入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提高收入質量。此外,還可以采用欠費責任制和款項回收責任制以加強欠費管理,減少壞賬損失。
4.當醫院已獲利息倍數這一指標不斷下降,比值小于2時,反映醫院的結余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支出,醫院已經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而在醫院收入質量不高,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時,盡管已獲利息倍數的值大于2,但卻因為收支節余中包含大量應收款項,由此造成醫院的實際償債能力降低。這時一方面要積極開拓市場提高醫院收入,另一方面又要加強醫院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減少費用開支并做好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這樣,醫院在增加收入的同時將成本費用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上,既提高了收入質量又減少了財務風險。
以上分析說明,隨著醫院的發展,在醫院投資增加、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研究風險防范措施,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是醫院持續經營的保障;隨著醫院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的完善,醫院財務數據的質量會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二、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防范中的不足
1.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由于公立醫院不僅可以依靠自身運營來維持發展,還可以接受國家政策上的資金投入,所以財務方面的壓力相對較小,但是公立醫院處于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大環境下,財務風險防范就顯得更為重要。現在醫院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還處于不夠完善的階段,只是對相關的財務風險進行說明但是與醫院實際的運營工作以及財務管理等聯系不強,所以無法說明財務風險如何產生并需要采用何種措施進行控制。醫院整體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較弱,在面對財務風險時沒有預設的處理方案而是臨時進行相關應對工作,通常無法有效判斷風險對醫院運營的影響程度,風險管理機制發揮的實際作用較小。
2.管理人員整體工作素質不高
公立醫院主要是從事醫療工作,所以在管理工作方面實施還存在不足,很大程度上跟醫院的管理人員工作素質不強有關。現在的醫院實際負責管理工作的人員較醫療人員的數量較少,在實際工作中也只是負責一般的管理工作,整體的學習能力以及根據自愿的運營狀態來進行具體管理工作的能力較弱。醫院對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相關管理知識要求不高,也沒有及時為管理人員提供培訓機會,所以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較弱,不僅無法根據醫院的運營工作來制定風險防范方式,而且對財務風險防范的結果應用深度不足。醫院不夠重視財務風險防范,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部門,所以管理控制風險的能力相對不強。
3.風險管理方式過于簡單
公立醫院在我國發展的新時期同樣會遇到運營的相關方面產生財務風險的問題,而醫院也逐漸意識到相關風險對醫院發展的影響而逐漸開展防范工作。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防范工作整體來說較為簡單,只是直接從財務數據來發現醫院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以及相應風險的確定工作,這種簡單的管理方式下醫院發現的財務風險通常為較突出的財務風險,而醫院缺乏對時間跨度較大的財務風險的發現和防范工作,所以容易造成不能及時發現并處理財務風險的問題。同時,公立醫院的管理工作和相關財務信息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呈現出更為復雜的狀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逐漸出現處理效果不佳而產生更多的財務風險。
4.財務風險防范結果應用不足
公立醫院除了需要像一般單位那樣進行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以外,還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財務風險防范結果的應用和資源管理工作的完善。公立醫院普遍沒有充分利用財務風險防范的結果,通常只是對結果中顯示的問題進行較為簡單的完善工作,但是由于相關完善工作對醫院整體運營工作的幫助較小,所以很容易產生更多的財務風險。公立醫院對相關結果的分析能力不強,除了結果表面暴露出的問題外,沒有結合醫院的實際工作來分析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醫院管理工作的整體工作的意識不強,所以管理人員也沒有對醫院的運營和管理進行引導工作來共同防范財務風險。
三、將內部控制應用到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中
1.完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內部控制工作是完善自身管理工作并使醫院更好發展的有效方法,醫院需要將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結合起來構建更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公立醫院在進行風險防范機制的完善工作時,需要充分參考和研究醫院的管理工作現狀并突出相關機制的實際作用,使公立醫院可以發現因為管理工作存在問題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公立醫院需要正視財務風險,除了在防范機制中對相關風險有明確的界定以外,還需要在內部控制的背景下進行核算工作、風險預警以及管理工作完善等具體的管理工作,使醫院不僅能夠發現財務風險,還能夠在全面的風險防范機制下進行具體的風險管理工作。由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會影響公立醫院的運營和發展并產生相應的財務風險,因此醫院需要對風險防范體系定期進行完善,充分更新風險防范體系的內容并保證醫院在各個時期都能有效控制財務風險。
2.加強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
現在內部控制已經應用到很多單位中并為各類單位的運營提供了良好的幫助,公立醫院也需要通過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來確保醫院能夠有效地應用內部控制并進行相應的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公立醫院中的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理解不夠深刻,通常沒有根據醫院的醫療工作和管理工作來開展內部控制,在公立醫院發展的新階段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對內部控制的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工作方法進行全面地學習,同時為管理人員提供充足的管理實踐機會,增強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并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公立醫院的管理人員需要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醫院也需要積極實施相應的激勵機制來提高對內部控制掌握的熱情,在培訓的過程中醫院需要將經驗豐富和工作能力強的管理人員轉化為風險管理人員,彌補醫院缺乏高質量風險管理人才的問題。
3.提高風險管理的科學性
公立醫院進行的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不管是從內容來看還是具體的工作方法來看,都存在相對簡單而科學性不高的問題,所以無法有效控制相關風險。由于公立醫院產生財務風險的環節較多,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工作需要?嗜返牟莆袷?據才能進行,醫院可以通過內部控制工作下的全面核算工作來把握醫院的財務數據收集,并能夠起到積極的監督作用來保證財務數據的質量。過去的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醫院可以在信息化內控平臺的引導下進行信息化的風險防范工作,醫院可以通過內部控制實時地掌握醫院的工作狀態,結合醫院所處的發展趨勢以及對相關財務數據的快速核算和比對,醫院可以更加快速地確定在經營活動中是否存在風險并確定風險的防范措施。
4.深度應用風險防范的結果
關鍵詞 財務管理 風險 防范措施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化,企業已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企業必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而不確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隨時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對企業造成一定的威脅。所以清晰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并能運用相應的對策進行控制與防范,使企業減少甚至避免財務損失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融資困難,資金不足
充裕的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目的是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目前來看,由于競爭激烈,市場行情不斷變化,銀行為了降低放貸成本,減少放貸風險,不愿意貸款給經營規模小、業績不穩定的中小企業;同時,現代中小企業本身資本金就不充足,在效益好時,企業大量投入資金,盲目擴大生產規模,沒有注意資本積累,可用資金很少。一旦企業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就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雖然現在有一些金融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但大多不健全,而且高出國家法定利率許多,財務費用的增加制約了企業發展。
(二)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財務信息失真
企業一般重銷售、生產,輕管理,許多財務人員會計基礎知識不扎實,平常也不注意提高,而且許多會計憑證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憑證支持,也沒有設立嚴格的復核審批制度,更無約束監督機制。所以導致掌握相關權利的人員篡改會計數據,收受賄賂、貪污公款,非法侵占企業資金等不法行為的產生。這些現象主要是由于企業領導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財務管理意識,對財務管理人員未嚴格把關。以上現象均已嚴重影響了企業資金的正常分配及合理利用,所以急需轉變。
(三)內部控制環節薄弱
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比如缺乏明確的職責分工,以及原始憑證制單、記賬、稽核等制度要求,管理非常混亂,致使相互之間的核算很難統一口徑,企業很難通過及時地掌握真實的、準確的財務信息來控制物資和資金流,容易導致投資失誤,或者投入的資本金經過生產經營過程之后不能成功地回到起點,企業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增強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不能實現集團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就是考核獎懲機制不夠健全,未對相關人員進行考核約束,導致其缺乏責任心。
二、我國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
我國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解決現代企業融資困難
首先要設計合理的資本結構,保持適當的資產、負債比例,降低資金成本;同時還要加強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安排好單位時問內企業資金的取得和投放,以及企業經營成果分配等,保證企業正常運轉;分散投資風險,能平衡各個投資項目的盈利程度,達到減小風險的目的,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創造良好的籌資環境,及時收回各種款項,監控企業財務狀況;其次要拓寬融資渠道,加強自有品牌和無形資產建設等,通過這些無形資產來吸引資金。
(二)督促財會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人員已遠非傳統的賬房先生,必須具備扎實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同時要具有優良的品質,合理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熟悉現代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要具備會計電算化基礎知識。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國財務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操作平臺,產生和發展了網絡財務,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協同,提高了財務管理能力與經濟效益。所以要舍棄傳統的單純靠手工來搜集、整理與加工財務信息的方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發財務信息網絡查詢系統,為企業各部門提供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財務信息。總之要依靠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便利,運用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來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所以要鼓勵財務人員多學習專業知識,促使他們真正掌握先進的財務理論知識;其次要使他們樹立市場競爭意識意識和自主理財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聯系實際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從“核算型”向“管理型”和“復合型”人才轉變;改變舊的財務管理方式,通過“能著上,庸者下”的制度來促使企業財會人員去熟悉企業生產營銷、法律及計算機等相關知識,提高財會人員的總和素質,真正起到財務管理的作用。
(三)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要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體系,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職責,并賦予相應的權力,且規定相應的操作規程和處理程序,保證財務管理各崗位權責分明。而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清晰明朗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其次,要保證崗位之間互相牽制,設置授權、執行、審核、保管和記賬五個崗位時,要考慮五個不同的人選,目的就是在企業內部的各職能部門中進行嚴格的審查、評估、論證,集思廣益,盡量避免因個人決策失誤而造成風險。另外要提高對財務預算和計劃執行的追蹤監督力度,及時調整和修正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控制和管理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存在的風險,確保目標和預算的正常執行。最后還要建立企業風險預警機制,利用內部審計和社會組織的專業技術,對各個權利主體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內控制度的檢查和考核,化解財務風險或減少財務風險所帶來的危害。
總而言之,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企業要想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就必須預防和規避財務風險。如樹立科學的企業財務管理觀,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增強財務管理的意識,并針對自身存在的財務管理不足,積極探索新的財務管理渠道,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唐亮,何永民.新形勢下企業財務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建立.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8.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不斷變革和深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面臨著財務資源來源風險和財務資源使用風險的雙重壓力。加大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分析和管理,有益于改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人才管理結構,繼而將行政事業單位的人才管理和財務管理逐漸實現規范化,加強了行政事業單位防風險控制的能力,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現代化管理的措施與水準。實現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調整,對行政事業單位達到提高其自身的經濟效益的最終目標奠定了基礎。
二、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特點
一是,客觀性。財務活動存在著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確定性因素,因而財務風險的發生有其客觀必然性。二是,不規則性。財務風險是否發生、何時發生以及發生的范圍和程度等完全是不確定的,對財務活動的日益復雜性和多樣性,財務治理者還不能完全了解和全面把握,由此帶來了財務風險的不規則性。三是,可變性。事業單位自身處于變化發展之中,相應的財務活動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在一定條件下,財務風險有的激化、有的消亡、有的減少、有的改變,表現出一定的環境適應性和自我應變能力。四是,可預測性。財務風險產生和發展是有規律的,隨著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進步,對財務風險的發生時間、范圍和程度進行科學的預測,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風險的發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財務風險的破壞性。
三、事業單位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分析
1、內外部控制環境難盡人意
從外部環境來看,一是國家機構改革后,政府管理的缺位。國資委成立后,沒有及時明確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歸屬及管理方式,各單位按照各自方式管理經營其資產,這部分資產處于“監管真空”。正是這種國家投資、無人負責的體制,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浪費與流失嚴重的狀況。二是隨著各項改革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事業單位將面臨諸如財務狀況的總體失衡風險、國有企業的連帶責任風險等。
從內部環境來看,因外部環境變化導致重大風險的責任在于決策者對風險控制與防范的認識不足。而當內部環境惡化時,造成內部控制失控。缺乏嚴密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隨著控制環境日趨復雜和多樣化,內控制度建設嚴重滯后。事業單位作為財政撥款單位,其財務是消耗性的純支出型財務。財務管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對支出實施嚴格控制。由于我國目前僅有《預算法》對財務支出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其他適應新體制的相應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財務支出有章難循、無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規范。
在管理體制上,單位財務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經費不足與損耗浪費并存,預算控制缺乏剛性,從而給財政資金運作帶來了潛在預算失控的風險。
2、政府預算約束嚴重弱化
近年來,由于控制環境的影響,財務風險的發生呈上升趨勢。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不同于企業的財務風險,其特殊性主要源于財務治理的特殊性即財務治理的重心是預算治理,預算具有導向作用。就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發展和建設只能建立在財力許可的范圍之內,不能“寅吃卯糧”,更不能“負債經營”。然而事實上,眾多決策者難以抵抗外部機遇帶來的快速發展的誘惑,片面夸大發展而不顧財力地展攤子、上項目,將企業運營中的“負債經營”思想引進政府的預算編制和執行中,勢必造成隱性赤字預算。這種由預算約束弱化、治理層決策失誤造成的經濟責任風險,已成為當前財務風險防范中的重中之重。
3、缺乏嚴密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
隨著控制環境日趨復雜和多樣化,內控制度建設嚴重滯后。事業單位作為財政撥款單位,其財務是消耗性的純支出型財務。財務治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對支出實施嚴格控制。由于我國僅有《預算法》對財務支出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其他適應新體制的相應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財務支出有章難循、無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規范。在治理體制上,單位財務支出治理落后,經費不足與損耗浪費并存,預算控制缺乏剛性,從而給財政資金運作帶來了潛伏預算失控的風險。
四、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對策
1、加強內部控制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各單位遇到的新財務風險問題不斷出現,與之相適應應當不斷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各單位還應該建立單位內部稽核制度、內部牽制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內部稽核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的建立應該結合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一并考慮,但兩者是不同的,前者的主要內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組織形式和個體分工;稽核工作的職責、權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后者的主要內容包括:內部牽制制度的原則,包括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賬分離、賬物分離等;對出納等崗位的職責和限制性規定;有關部門或領導對限制性崗位的定期檢查辦法。內部審計則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一個單位內部經濟活動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和有效的獨立評價機構,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
在制定內部控制有關規定時,要明確單位負責人應負的責任,使單位由上而下共同執行內部控制要求,從而推動內部控制的健康發展。還可以在事業單位內部推行法人經濟責任制,將責任風險直接與決策層掛鉤。經濟責任制即按領導分工予以縱橫監控,規定職責,相應授權,從而實現各盡其職、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控制目的。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準以便進行控制。在授權批準控制時,一定要明確授權批準的范圍、授權批準、權限、授權批準責任和授權批準程序。同時要把授權批準權限的分解和審批額度的分配與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財務公開性制度的建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防止審批情況的出現。
2、合理確定風險控制目標
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控制應達到這樣三個目標:一是操作性目標,即財務活動的資金核算、資產管理、項目實施、內部監督、隊伍建設等主要工作環節在運作程序上做到規范有序;二是信息性目標,即財務管理活動所形成的全部財務信息應盡可能地接近真實情況,符合可靠、及時和完整的制度要求;三是合法性目標,即財務活動方方面面不能只考慮事業發展的需要,必須遵從現行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規定,確保財務工作的合法性。
3、強化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控制能力
可以將財務人員風險意識的培養同崗位責任掛鉤,與職業道德結合起來,和自身綜合素質的進步聯系起來,加大風險知識的宣傳力度、風險治理的培訓力度,進一步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重要性的熟悉,對各種財務風險的了解,熟悉工作中財務風險的不同表現形式,樹立風險觀念。
強化風險意識的同時還要進步其風險控制能力。首先,要培養財務人員發現、了解、識別治理活動中尚未顯現的各種風險及其可能帶來嚴重后果的風險識別能力;其次,要培養財務人員運用專業技術和化治理手段從數目上進行充分估計與衡量的風險的檢測能力;再次,要培養財務職員正確處理常規風險活動和意外風險事項的應變能力以及要培養財務人員綜合運用各種風險控制方法,細化落實風險決策措施的能力。
4、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和獎懲制度
一個單位的好與壞,就看這單位有沒有建立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和財務體系。制定財務人員崗位職責制度、財務人員會計制度、預算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和監督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等,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業防范財務風險必不可少。內部控制制度,如大宗材料采購的招投標工作,可以邀請審計部門、紀檢監察部門、業主代表、監理工程師等參與監督,確保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切實降低材料成本。內部審計方面,應對事業單位各項目的經營活動與內部控制進行客觀獨立的評估,以確定設計和制定成本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執行。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提出,予以糾正,督促管理制度的執行。
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建立獎懲制度,是促進事業單位長效管理的強有力保障。獎懲制度的缺乏,造成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益,只獎不罰,獎罰不到位,不僅會嚴重挫傷職工的積極性,而且更會給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5、建立財務狀況預警機制,加強財務風險預測
鑒戒國際先進經驗并運用現代手段,逐步建立風險監控、評價和預警系統。通過一系列指標的橫向和縱向數據比較,對財務運作中潛伏風險預警預告,提出控制措施,將可能萌發的財務風險予以化解。要根據《預算法》的要求,在預算的編制、執行、調整、審批、監視和治理權限上嚴格規定內部控制程序,建立的預算治理體制,強化預算的剛性,將連帶和潛伏風險降到最低,增強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6、正確處理風險管理與事業發展的關系
加強財務風險的治理,要進一步規范財務行為。不能一提到“規范”就以為會阻礙事業發展,實際上規范財務治理行為既是依法理財的基本要求,又是防范財務風險、促進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支持事業發展是財務工作的出發點與回宿。只為眼前的利益,不講原則,不顧法規約束,踩紅線、闖紅燈,即使事業有了發展,由于財務風險的迅速膨脹引起了財務秩序混亂,也必然會導致業務工作秩序的混亂,終極必將阻礙事業的發展。
五、結語
本文針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提出了具體的防范與措施,分析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失控的表現及危害,提出了改進和完善事業單位內部財務風險的控制方法。總之,隨著事業單位改革逐步深入,事業單位財務要緊緊圍繞加強和規范財務這個中心,大力推進財務監督制度改革,調整財務監督的力著點,建立透明的財務運行機制,把重點放在建立科學的、規范的、靈敏的、高效的財務監督上,使其在事業單位的財務建設中心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醫院財務風險一般分為投資、籌資、資金回收、收益分配等四方面內容。從實際情況來看,無論哪一方面出現問題,醫院在運營過程中都將會出現財務風險,將會導致醫院在運營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最終破產。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醫院正處于轉型階段,醫院的管理正逐漸向企業管理方向轉變,醫院財務管理內容以及管理目標也都向復雜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院財務管理難度。由此可見,在醫院中采用合理的財務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 一) 外部環境
醫院的運營發展會受政治、經濟、社會、自然條件等多方面宏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這種環境變化在醫院運營過程中是無法預知的。如果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醫院無法做出及時準確的預測時,醫院就會面臨較多風險。其中主要內容包括:1. 我國醫療市場逐步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境醫療機構,在我國建設醫院。2. 由于經濟的波動較大,市場不景氣,導致利率上升的現象的發生,致使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迫使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成本核算,從而降低運行成本,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可見,醫院在運營中面臨許多困難,這也就導致了財務風險的出現。
( 二) 內部因素
醫院財務管理風險產生受內部因素影響較大,其中主要有以下三點:
1. 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定問題。現階段,醫院財務管理模式無法追上我國醫療衛體制改革的步伐,管理模式落后,缺少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導致醫院在財務管理上經常會出現混亂,大量的數據與實際會計數據存在差異,監控財務部門工作無法得到落實。
2. 預算存在偏差情況比較嚴重。醫院的部門科室未結合實際,過分注重自然利益,虛加預算,導致醫院財務支出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致使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局面變得混亂。同時,商業公司和藥品銷售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會存在一些違規操作,導致醫院的預算支出增大。
3. 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雖然醫院針對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財務管理措施,但是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對制度約束和監督管理部門的衡量也有待進一步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在醫院財務管理體系中并沒有得到完善和利用。財務預警機制是財務內部控制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通過合理應用,可以完成對醫院在運營過程中獲取的利潤、償還債務能力、發展潛力等多項問題的預測與分析,從而實現對醫院運營中的財務風險的合理控制。目前,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只實現了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相關活動可能會產生的風險并沒有監理相應的預警機制,規避風險能力有待提高。
三、解決財務風險的有效措施
( 一) 適應外部環境的改變
加強對宏觀經濟的關注程度,時刻觀察宏觀環境的變化情況,通過橫向比較,縱向縫隙,搜集與醫療行業相關的各項信息,掌握變化規律及變換趨勢,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各種不同的應變措施。此外,依據具體情況對財務管理政策進行動態調整,適當的對財務管理措施進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甚至規避因為外部化境的改變而導致企業在財務上出現的各種風險。
( 二) 做好庫存處理,收回應收款項
在物資采購上,醫院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采購,通過合理的措施對醫院的庫存進行科學管理。第一,要確定醫院庫存醫療機械和藥品的最大容量,對路村物資內的衛生材料、藥品等各項存貨的數量進行科學制定,從而提高醫院對價格出現過大幅度的抵抗能力。同時,對醫院因為管理庫存而出現的不善情況而形成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為某醫院2014 年藥品采購情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A 類藥品102 種,占總金額的68%;B 類藥品135 種,占總金額的24%;C 類藥品153 種,占總金額的10%。A、B 兩種藥品使用的變動情況反映了醫院每年藥品消耗金額的集中藥物品種,因此應當對其重點控制,而對C 類藥品則應當進行適當控制。
( 三) 提高風險意識,提升內控水平
1. 在醫院內部監理完善的財務制度,財務制度是進行財務管理的根本。合理的制度為醫院財務風險管理提供了主要依據。目前,醫院在各項財務工作中都缺少一套完善的財務制度,這對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2. 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財務風險的規避要做到以人為本。通過學習與培訓等方式,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業務素質,使全體財務人員能夠了解其在醫院財務體系中的地位,使團隊防范效應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實行崗位風險責任管理,對崗位上的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和與培訓,并且各項內容都與員工的薪資掛鉤,使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當前,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醫改方針政策的實施,國家加大了對醫藥企業的監管力度,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加大,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要做好企業管理工作,而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財務管理,正確合理的分析醫藥企業的財務風險,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集團化管控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的財務風險種類
1、籌資風險
集團化醫藥流通企業經營范圍很大,一些企業為了滿足周轉需要,或者為了開擴更大的經營空間以提高效益,會從各個途徑籌集資金,主要來源于投資者的投資、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債券和商業信用等方面,而當宏觀經濟環境或資金供需市場發生變化,或者籌資來源結構和期限結構發生變化時,會帶來資金短缺或貶值的風險,具體表現為籌資成本費用增高、銀行利率調高、債務結構和期限不合理等形式,從而導致醫藥企業的財務風險。
2、投資風險
集團化管控下的醫藥流通企業在進行投資時,投資的項目規模和涉及的行業覆蓋面較一般醫藥企業要廣,因此當決策者過于高估投資收益,而因市場占有率等多方面不確定因素發生變化時,其實際收益遠遠不及預期投資收益,從而造成財務風險;或者投資的項目利潤下滑、投資回收期延長,會導致企業大量資金無法全部收回,造成財務風險。
3、經營和庫存管理的風險
經營風險主要來自于產品是否暢銷的風險和并購風險。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醫藥流通企業規模較大,總部在金字塔的頂點,往往不了解下面市場的需求情況,在產品采購和經營的過程中,因不了解產品是否暢銷而造成經營風險。另一方面,集團化醫藥流通企業在擴大經營收購一些較小的醫藥銷售公司時,在并購的過程中,會產生價值評估風險、融資風險、支付風險、現金流動性風險和并購后的財務整合風險等。在醫藥流通企業中,庫存管理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對庫存的管理中,如果沒有嚴格完善的存貨管理制度,或者管理人員沒有按照要求實施,對企業的庫存藥品管理不當,使存貨丟失或損壞,或者沒有及時仔細的盤存,使部分藥品過期,這些都會對企業造成損失,也是引起企業財務風險的一項因素。
二、造成集團化管控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的財務風險的因素分析
1、企業相關的法規制度不完善
由于集團化醫藥分銷企業涉及業務面廣,內部結構也較復雜,因此一些法規制度在細節上還不夠完善,如財務預算制度、銷售發貨制度、產品采購驗收制度、庫存盤存制度、配送審批制度和內部監督制度等。即使總部制定了相關制度,但由于集團化醫藥銷售企業子公司和單位部門較多,在接受和執行過程中較被動,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2、企業財務人員配置不合理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一些醫藥銷售企業內部財務組織關系不合理,財務人員配置和分工不明確,對資金的管理使用和利潤分配時職責不清,不能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且造成資金和企業資源的使用率低下。
3、籌資決策存在不合理性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很多醫藥流通企業都在籌資上市,伴隨著高風險高收益的醫藥現狀,許多企業會通過提高債券和股票的發行成本以及貸款籌資的成本,企圖獲得財務杠桿的收益,這種行為會使企業背負的負債急劇增加,違背了風險報酬原理,籌資決策的不合理導致企業資金結構嚴重失衡,造成企業財務風險。
4、企業經營決策的失誤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很多大型醫藥銷售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在醫藥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會進行或大或小的企業兼并行為,但是,企業并購的成功率并不理想,造成這種決策失誤的原因一是在于信息的不對稱性,信息的合理披露在企業并購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被合并方沒有提供真實有效的負債和財務報表,就會使合并企業產生評估風險。另外,并購過程中環境的不確定性例如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利率發生變化、企業經營環境和資金狀況發生變化等等方面都會對企業并購的成功率產生影響。
三、集團化管控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1、健全財務內控制度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醫藥流通企業要做好風險防范,首先要提高企業人員特別是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的風險意識,并按照GSP標準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存貨盤存制度,不僅要強化企業在采購、審批和流通過程中的管理,還要加強對庫存的管理和盤點,從各個方面預防可能會引起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以提高企業的運行機制,增強企業自控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使企業安全發展。
2、預算管理做到全面性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醫藥銷售企業要建立起預算管理體系,將預算管理制度滲透到企業從上至下的各個經營管理層面上,合理規劃和統籌安排醫藥流通企業的短期和長期經營銷售活動,為實現企業的目標利潤,全面計劃和控制企業從采購到驗收入庫到審批配送的整個經營銷售過程,以取得最佳經濟效益。
3、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醫藥流通企業應該建立起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靈活應對企業在運行中出現的風險變化,對因各種因素引起的財務風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護,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
4、對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集團化管控模式下的醫藥流通企業資產負債相對來說比較高,為了避免企業資金出現短缺,企業在并購時應該充分合理的分析自身的資產負債情況,防止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另外,針對醫藥行業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在進行并購后的財務整合時,要統一并購后的經營銷售活動,統一企業的財務目標,使財務協調效應最大限度的發揮,實現企業長期發展戰略。
四、總結
本文主要分析了集團化管控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的財務風險種類,和造成集團化管控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并提出了集團化管控模式下醫藥流通企業如何進行財務風險防范的相關措施。(作者單位:國藥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楊金梅.談企業財務風險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1):58
[2] 李鑫.Li.Xin.企業信息化視角下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