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15:27: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典教育理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舒心、幸福
1.硬環境建設。硬環境就是指學校的建筑布局、校容校貌建設、學校內部環境建設,這些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學生走進一所學校,能感受到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喜歡之情就油然而生,學生在喜歡的環境中讀書學習,自然快樂幸福,也能激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校的書香園、“和諧園”、修心園、杜鵑園、勵志園、“幸福源”文化廣場、經典文化長廊等,不僅是學生休閑的好去處,也是學生學習的好地方。
2.軟環境建設。軟環境是指校園文化。一方面,學校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和向名人學習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系的目的,讓學生學得快樂;另一方面,學校想方設法加強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建設,形成優良的傳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隨時隨處受到這些優秀精神文化的影響,奠基美好的人生。
3.營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我們注重家長學校對指導和幫助改善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的作用,組織家長到學校開會、上課,向家長傳授正確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長領悟了這些科學的方法理論,就有可能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改進家教方法,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此同時,我們不僅做好校內家長學校的工作,還主動聯合居委會、社區等基層組織,定期在居委會、社區舉辦家庭教育大講堂,對家長進行家教以及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等內容的培訓。家長通過參加學習培訓,學習了科學的家教方法理論,了解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運用在日常的教育子女的實際中,改善了親子關系,使孩子更易于接受教育。因此,許多家長都認識到:培養孩子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環境。如果孩子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這就是孩子家庭幸福感的來源。
二、全員培訓,全體參與,讓每個學生從教師的關愛中獲得幸福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心理教師的事,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重大影響。
1.全員培訓。我校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理論等知識的培訓,近兩年完成了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C證資格培訓,有四位兼職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B證資格培訓;曾邀請北師大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張旭昇等教授親臨我校對全體教師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心理健康輔導培訓;去年寒假期間,派出兩位教師參加由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知識短訓班學習。通過系列培訓,不斷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2.教師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全面,沒有私心。事實上,有些教師存在“私心”,客觀上造成了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讓學生得到不公平的對待。有些教師青睞成績好的學生,對待自己任教的學科成績不夠好或不夠喜愛的學生,往往視其為不愛學習,不能包容和全面評價學生,導致學生“受委屈”,逐漸產生對更多學科的厭學、對老師的反感等心理傾向,不利于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
我校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注意避免這種“私心”,還對有偏科現象的學生進行交叉教育。交叉教育是指教師教育喜愛自己學科或相對學得好的學生努力學好其他學科,鼓勵學生均衡發展;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會盡可能地發掘對自己任教的學科不夠喜歡或學得不夠好的學生在其他方面的長處和學習其他學得好的學科的閃光點,不會“一棒子打死”。教師以這樣公平、全面的評價為切入點教育引導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每個教師對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都有輔導的責任。我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實行心理干預不是只依賴心理老師,更多的是依靠全體教師結合學科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疏導,甚至是干預。學校明確規定,每一位教師都是兼職的心理健康輔導員,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當發現學生心理有障礙時,教師必須給予疏導、干預,有效避免學生不健康的心理品質進一步發展,及時將學生的心理品質引上健康的軌道。
4.潤物無聲,潛移默化,讓孩子在課堂教學主渠道的教育中獲得幸福。事實上更多地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還是各學科的每一堂課,每一位學科老師給予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干預,這就要求學校要通過教學管理工作去促使學科教師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學科教學中。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于觀察學生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學習;發現并表揚學生的優點,尤其是對“弱勢群體”,更應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贊許,鼓勵他們進取。
三、德心結合,培育幸福陽光少年
人的思想和品德就是“德”。學生的思想和品德與他們的心理健康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學生的性格能反映其品德和世界觀,擁有健康性格的學生,往往也具有優秀的品德。我校積極推行德心結合,一方面,教師們十分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和個性表現,發現不良的言行或不良的個性表現,能及時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并能對學生進行持續的跟蹤教育;另一方面,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經常會帶學生到學校的“勵志園”“五邑名人墻”“論語堂”等校園人文文化景點開展教育活動,學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時,心靈得到凈化,志向得到激發,覺悟得到提升。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們就會有較高的覺悟,遇到各種問題時就會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就會理智地處理問題,從而避免了不良的心理狀況和言行的產生。學生心理健康,個性自然就陽光。
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在友愛、和諧的環境中倍感幸福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人感受到社會交往的幸福。學生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
1.建設一支關系融洽、陽光和諧的教師隊伍。學校教師中人際關系融洽,有助于學校各項事業的興旺和發展,并能在學生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2.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中國人歷來把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教育的美好境界來追求。在實踐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既是教育的關鍵,也是工作的難點。師生關系和諧則班興校興。
3.關愛每一位學生。我校校長每次在對教師進行師德培訓時必講的一句話就是:教師關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關愛他人的孩子,即每一位學生才是無私的大愛。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把每一位學生看作自己的子女,時刻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得到幸福。
精彩的導入能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利用電子書包“立體化資源拓展教學內容”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貓》第一課時,課伊始,我播放課前學生上傳到電子書包的有趣的貓的圖片,并與學生一起呼喚貓的名字導入新課,熟悉的有趣的圖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再如,在教學《觸摸春天》(第二課時)則欣賞由學生課前上傳到電子書包的學生動情朗讀1-4段安靜創造奇跡的句子的錄音,導入新課。來自身邊小伙伴的配樂朗讀,快速地讓學生回顧第一課時的學習,同時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第二課時的學習中。
二、多元導學策略
基于電子書包多元工具的深度“對話”環境,充分凸顯了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
如,在教學《觸摸春天》一課“回歸整體,遷移升華”環節,我提出了如下研學要求――你是怎樣理解“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句話的意思?(學習提示:聯系課文或聯系生活實際)。
引導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身殘志堅的故事上傳到電子書包“互動討論中”。同時老師也上傳大量圖文并茂地故事,利用大量的補充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理解這句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通過反復的引讀強化對中心句的理解與感悟。利用電子書包的錄音功能及交互性,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課堂學習的效能。課后,讓學生把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以及原因錄下來,一方面很好的地落實了有感情朗讀的要求,同時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自由展示的舞臺。
三、深度導練策略
在研學拓展中,借助電子書包進行拓展性閱讀及練筆遷移,讓學生的練更充分、更深入,有效地實現讀寫結合。
例如,在《觸摸春天》研學拓展環節,我引導學生借助電子書包開展如下學習活動:
1. (課內)學了課文,我深深地感動著,我想對安靜(海倫?凱勒、同學、朋友、家人等)(選其一在電子書包上寫一寫)說:____。
2. (課外)推薦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傳》《貝多芬傳》并把收集到的資料及閱讀后的感受,上傳到電子書包。并在拓展閱讀欄目中上傳了以上三本電子書。解決了學生因找不到書不能開展課外閱讀的難題。也為學生讀后的情感表達提供交流的平臺。
四、自主研學策略
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重難點,將學習內容編寫成“導學案”(即學生學習的路線圖),上傳到電子書包“學案中心”,供學生提前預習。并在電子書包“互動討論”中反饋預習情況,為教師課堂有針對性地引導提供了可能。
如教學《貓》第一課時,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如下:
1. 收集有關作者的資料,上傳到“互動討論”(字數不超300字)。
2. 讀準生字詞,上傳錄音。寫一寫難寫的字,并進行投票。
又如,在教學《觸摸春天》(第二課時),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如下:
1. 收集殘疾人奮斗的故事,并上傳到電子書包共享。
【輔導科目】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地理 歷史 政治 奧數
【上課時間】署寒假 雙休日 平時 課外 隨到隨學
【輔導范圍】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海淀區 北京人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3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4
海淀區 北京城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5
海淀區 北京北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9
海淀區 北京中關村教學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2
海淀區 北京世紀金源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8
海淀區 北京牡丹園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9
海淀區 北京人大附小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0
海淀區 北京學院路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1
海淀區 北京五棵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5
海淀區 北京四通橋數碼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4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天行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6
海淀區 北京萬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9
海淀區 北京蘇州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4
海淀區 北京清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5
海淀區 北京花園橋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6
朝陽區 北京勁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6
朝陽區 北京朝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7
朝陽區 北京亞運村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8
朝陽區 北京團結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4
朝陽區 北京精學望京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3
朝陽區 北京大屯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7
朝陽區 北京CBD國際部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8
西城區 北京宣武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0
西城區 北京四中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1
西城區 北京崇文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7
豐臺區 北京馬家堡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3
豐臺區 北京方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6
東城區 北京雍和宮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5
東城區 北京東直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2
東城區 北京交道口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4
大興區 北京亦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0
石景山區 北京石景山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3
懷柔區 北京懷柔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7
【溫馨提示】家長您好,請先撥打前十位總機號碼,聽到提示語音后,輸入對應校區的五位分機號,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專業老師,把您孩子學習存在和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個說明,我們的老師會熱心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規輔導機構還有:您可以貨比三家,通過免費電話溝通,比較下師資、教學位置、收費價格、學習環境等哪家更適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轉分機 99667
***************************************
北京精銳教育:
海淀區 海淀黃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4
海淀區 公主墳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5
海淀區 大鐘寺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6
海淀區 牡丹園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7
朝陽區 朝陽門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8
東城區 王府井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9
東城區 交道口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0
東城區 和平里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1
西城區 月壇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2
西城區 白廣路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3
豐臺區 方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4
“德、慧、智”三個字,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以“德”為統帥、為根本,來帶動“慧”與“智”的和諧開發啟動,達到培賢育圣的教育目的。那么什么是“德慧智”呢?
“德”既具有品格性,同時具有能量性,是營養思維、心理等精神系統的重要物質,是慧識和智識同步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最佳營養,是大慧和上智的能量源泉,是仁慈大愛的乳汁。
“慧”:是指以道德心靈為體,右腦慧識為用,從而產生的思識,也稱之為“慧識”。它包含著靈感思維、潛在意識和直覺的透發。
“智”:是指左腦智識對皮層意識的直接應用,其中含有稟性意識、習性意識,以及通過善、正、真的教育而獲得的正覺與正念。
通過對“德慧智經典誦讀教育理念”的學習,我在我所教的5個班開始了德慧智經典誦讀的實驗,我先制定了誦讀計劃,貼在每個班的教室里,確定了誦讀的內容,主要誦讀老子的《德道經》,還有培養孩子品格的《弟子規》。我和5個班的班主任溝通好,讓七年級的學生每天的早讀課前誦讀三遍《復興道德心愿詞》和《德道經》雙一章,即老子的《德篇》第一章《論德》和《道篇》第四十五章《觀眇》。我教七年級5個班的思想品德課,我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誦讀。我和學生一起誦讀,每次在誦讀前,我要求學生以感恩心、恭敬心來誦讀經典,在誦讀中對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道德思想教育,在誦讀中自然而然地養成文明禮儀,在誦讀中汲取經典的人文營養,在實踐中修養自己的道德心靈。
隨著誦讀的深入,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德道經》的雙一章背會了,同學們很有成就感,剛開始誦讀時,句子不好讀,老子的文章很深奧。就這樣每天堅持課前的五分鐘的集體誦讀。還利用閱讀課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多媒體課《德的內涵》,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學生們知道來了“德”字的內涵,很多學生說沒有想到一個“德”字有這么多的含義,解釋起來,就是一心一意地去執行十種善行、四項行為準則,為眾人服務,為民族服務、為國家服務,這就是"德"的完整意思。我給學生講老子的《德道經》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是一部寶藏,它既具有能量性,也具有品格性。能量性是指它具有我們每個人的精神所需要的上善能量,品格性是指它能引領我們每個人的思想朝著仁、義、禮、智、信五德方面進行完善,直至完美。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用我的思想品德課給學生上了一堂德慧智經典誦讀的課,我上的是《學海無涯“慧”作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經典誦讀有了更深的體會了。很多同學表示要好好誦讀《德道經》,開啟慧性頭腦,慧智雙運。
我要求學生每天誦讀,我自己也每天誦讀《德道經》1-----45章,有時和學生一起分享誦讀的體會,誦讀了一段時間,我要求學生寫一下自己誦讀的體會,學生的體會交上來,我一看,學生真的是寫的很好,我摘錄兩段:
2011 年10月26日陳雯雯:
星期三,我們去多媒體教室上了一節課,是“德的內涵”,對《德道經》的誦讀也就更用心了。
學了這一課,我知道了“德”的意思,眾人要一心做到十種善行,四項行為準則。其中十種善行是:“忠孝心、仁愛心、勇猛心、博愛心、忍耐心、和藹心、慈悲心、教化心、好善心、平等心”,四種行為準則是:非德勿視、非德勿言、非德勿聽、非德勿行。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對“德”有了了解,明白了德的重要性。我決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我要堅持誦讀《德道經》,俗話說“貴在堅持”,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2011年12月22日張艷格 七(1)班
以學校讀書計劃為行動指南,全面學習、提高整體文化素養,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并且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通過讀書鍛煉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批評性思考能力,努力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新;通過閱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在經典讀物中汲取營養的同時,用時代的眼光去衡量,把真正優秀的讀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內化為自己的經典;放眼世界,增進國際了解,尊重各國、各族文化,以繼承傳統文化和光大中華民族精神為主流。
二、個人讀書目標:
1、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不斷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2、轉變教育理念,登高望遠,高屋建瓴,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進行教育創新。
3、通過讀書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理念,開闊教師的視野,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4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
三、讀書內容:
1、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書籍:《我們怎樣思維?民主主義與教育》
3其他類的書籍:《教師必知的心理常識》
四、讀書措施:
1、利用一切時間積極自學,在學習過程中隨時修改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并根據所學認真備課,體現出新穎、大膽、有效的教學風格,課后再以所學理論知識為指導寫出反思和隨筆。
2、主動與同事交流,討論讀書體會心得。利用集體備課、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的時間,積極和其他老師交流好書,感悟讀書心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螺旋上升,與教育教學工作有關的先讀、精讀,政治理論、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選讀、略讀、速讀。
作為人的社會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學校對于學生的社會化影響至關重要。“誦讀傳統典籍”似乎理所當然地成為面向正處于“人的社會化”進程中的學生的一項重要活動。按理說,傳統典籍深厚的文化積淀對培養學生民族自信心、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等方面,具有非同一般的積極意義。結合學生實際開展“誦讀經典”活動,也在很大程度上贏得了社會好評。
學校組織學生“誦讀經典”本是好事,但“好事”只有辦好才是真的好。由于傳統典籍歷史久遠、晦澀難懂,大人對此尚有難度,有學生產生不情愿的心理自然也在情理中了。更重要的是,某些學校組織“誦讀經典”,往往從學校單方面的行政意愿出發,采用簡單粗糙的行政命令“要求”學生誦讀,這就自覺不自覺忽視了學生的內心感受。要求學生早晨5點起來誦讀經典,并要“跪拜孔子像”,如此帶有明顯“強迫”色彩的經典誦讀,很容易引發學生的反感,即便學生迫于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其應有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學校“誦讀經典”,必須做到以學生為本,考慮學生的真實感受。組織學生誦讀傳統典籍,本意應在于陶冶學生情操、培育學生素養、健全學生人格,而不是在于什么所謂的“讀完學渣變學霸,讀經能上北大清華”。如果網帖反映屬實,如此充滿功利色彩的“誦讀經典”活動,不啻給學生本就繁重的課業負擔又加上了一副重軛。至于要集體跪拜孔子像,無論是學校要求的,還是如學校所言是學生“油然而生”的行為,其實都大可不必。對先賢的崇敬之心、對傳統文化的尊崇之意,實在不必拘泥于“跪拜”這種與現代公民精神格格不入的表面形式。組織學生“誦經跪拜孔子”的目的,倘若果真在于讓學生“學渣變學霸,考上北大清華”,即便采取比“跪拜”更“崇敬”的方式,也不過一場教育鬧劇。這不僅暴露了學校在教育理念方面的顢頇落伍,而且暴露出教育方式的簡單粗糙。如此看來,如何適應現代教育理念,打通素質教育梗阻,恐怕學校方面確實需要好好反思了。
[2] 查建中. 工程教育改革整體戰略及“做中學”的CDIO模式[J].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通訊,2010(5):13-23.
[3] IT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論壇[EB/OL].[2010-04-01]. /itpeixun/itzt/itgjhrclt.htm.
[4] Crawley E, Malmqvist J, Ostlund S,et al.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M]. Springer,2007:5-20.
[5] 王碩旺,洪成文. CDI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教育的經典模式:基于對CDIO課程大綱的解讀[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6] 楊祥,魏華,劉海波.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工科計算機教育改革探討[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30(10):94-96.
小學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環節,也是構建學生基礎知識、基礎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育效果對于學生未來更高階段的教育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但就當前教育現狀而言,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小學傳統教育模式基于應試教育背景之下,注重技能教育和智力教育,對于德育的培養則較為欠缺,基于此現狀,學生出現“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現象并不罕見。究其本質原因在于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之中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針對當前小學教育的現狀需提倡傳統文化的教育啟示,加強重視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化和發展。
二、小學教育的發展目標
我國的文化底蘊歷史悠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是其中的寶貴結晶。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階段,應秉持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理念,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道德教育、通識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愛國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傳統文化的信念,就長遠意義來看,這也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基于此,小學教育的發展目標便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啟示下,重視智育和德育的共同發展,為培養既擁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具備現代技術運用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奠定最為堅實的教育基礎
三、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小學教育的啟示
(一)重視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啟蒙
在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便在于啟智和樹人,這集中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和品性培養。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蘊,自古便極為崇尚道德觀念的建立,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小學教育最重要的啟示也在于道德觀念的啟蒙教育。“首孝悌、次見聞”“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應該遵守的道德感已有了明確界定,這對于小學教育而言也需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傳達高尚的道德價值觀念,引導學生感悟道德教育的精髓所在,同時也可應用經典的國學啟蒙之作幫助學生感受優秀道德文化的熏陶,“養正氣,養心”,在潛移默化之間激發學生關于真善美的審美能力,從而建立真正高潔的品性特征,促使學生在成才之前先成人。如今正處于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多元化文化對于我國教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當前新形勢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小學教育的啟示,強化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傳承和弘揚,有助于實現我國青少年兒童的健康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小學教育的啟示江西省南昌市廣南學校夏冬梅
(二)重視小學階段的通識教育啟蒙
通識教育是指在現代化的多元社會之中,為受教育者提供應用廣泛的基本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又稱之為博雅教育。這是基于開放教育的理念之上的自由教育意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應用國學經典開展的啟蒙教育便可以作為知識層面的通識教育。以經典國學教材《三字經》為例,便囊括了治國興衰、人文自然、生活常識、思想道德的多元化的知識內容。其中典故眾多,孟母三遷的典故喻示著為母者勸子向學的良苦用心;囊螢讀書的典故則描述了古人對于學習機會的重視;“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的朝代更迭則蘊含了世幻的客觀性和必然性這一哲學內涵。由此可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小學教育的啟示便在于開放教育的思路,教育無方。在小學教育階段應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善加利用,通過中華文明的寶貴結晶來開拓學生的視野,融入更為自由開放的教育觀念。
(三)重視以人為本的啟發教育
在小學階段,傳統教育模式以教師在課堂統一講授為主,偏向于模式化教育,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和主體化作用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但就教育本質而言,應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同樣來源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則,直至宋代,朱熹將這一教育理念總結為“孔子教人,各因其才”。孔子門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品性各異,水平不一,孔子主張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進行針對性地教學,這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長定位,如“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另外也可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先天稟賦,知識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差異化定位。這對于我國小學教育的啟示在于需強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學校和家庭教育需尊重和挖掘其興趣所在,發現其特長并加以有效的引導,從而促進學生在人生發展方面能實現自我價值,強化自我認同感,增強學生的發展自信。
四、結語
在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重要啟蒙時期。在這一重要階段,啟智和樹人都是極為重要的教育任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啟示之下,有助于在小學教育階段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啟蒙,同時也能更加重視以人為本的啟發教育,促進學生能樹立自我價值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在未來教育過程中的學習自信。
作者:夏冬梅 單位:江西省南昌市廣南學校
參考文獻:
【1】黃承斌.中國傳統文化對小學教育教學的啟示【J】.東方企業文化,2010(15)
【2】劉利.和合文化中國價值——淺談在小學教育階段如何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J】.教育論叢,2008(09)
柳宗元作為中唐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對教育的關注超過了一般人。他重視教師的作用,強調教育學習的實用性,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出新,關注青年后輩的個性成長,促進青年后輩博學多思。其教育思想和方法無處不體現著實用主義的教育思想光輝,為當時教育的興盛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后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參考和研究的價值。
一、勇擔教師責任
在當時“恥學于師”的時代背景下,柳宗元亦然承擔起了教師的職責,拒師“名”而行師“實”,毫無保留地對青年后輩苦心教導,用自己的知識和人格魅力去積極引導青年后輩的成長,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一)反對沽名釣譽
柳宗元教導青年后輩可謂是孜孜不倦,但卻對承擔教師之名不感興趣,這和他的師道觀有著很大的聯系。柳宗元認為“太學立儒官,傳儒業,宣求專而通、新而一者,以為胄子師”(《送易師揚君序》),教師的職責就是以其專業、精深、新穎的知識和思想去教導學生,以博愛、寬容、自律的精神去關愛學生。柳宗元身體力行地倡導實用主義的教育思想,反對教師沽名釣譽的行為。正如他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明確表達自己的師道觀,強調“交以為師”,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無所謂師與生的關系,教育的目的就是知識的傳遞。
(二)堅持教育為己任
柳宗元沒有象韓愈那樣做過專職的教師,但是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熱心教導后輩。正如他在《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中說的:“若言道、講古、窮文辭,有來問我者,吾豈曾瞋目閉口耶?”柳宗元堅持以教育為己任,深知教育青年人對社會進步的意義,而教師是青年后輩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雖然柳宗元“避師名”,但卻從來沒推卸過作為教師的責任,可以堪稱教師之典范。在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中,教師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有職業操守的教師更是提升教育的時效性的關鍵。柳宗元這種不求師之名,而行師之實的行為,雖是在特殊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卻和實用主義的教育思想有著共通之處,對后世的教育事業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注重教以致用
柳宗元一直強調教育的實用,學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他認為要教育青年后輩學以明道,內外兼修,堅持益于世用的教育理念,主張把所學的知識都運用到治國安邦的實際生活中去。
(一)倡導“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張
中唐時期,國家日趨衰敗,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基于這樣的背景下,柳宗元繼承堯、舜、孔子之道,提出“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張。他認為只有通過運用教育的手段培養實用性的人才,用改革的措施來使統治階級明確“道”的思想,以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柳宗元一直覺得文人的使命就是“行道”、“濟世匡時”。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文人,必須內外兼修,完善其身,只有通過廣博地學習儒家經典和各種古代文獻的精髓,“以生人為己任”(《與楊海之第二書》),把學習和社會的變革聯系起來。
柳宗元作為一位重視教育實用性的教育家,他在結合國家改革需求的現實狀況下,提出了“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張。他一直教育青年“學以明道”,主張通過古文來學習古道,明確學習的目的。他在《與楊誨之第二書》中說:“徒親戚,不過欲其勤讀書,決科求仕,不為大過,如斯已矣。”他要求那些有志讀書的青年能夠有一個正確的教育目的,希望他們能夠學習實踐古人的讀書之道,并積極運用到當前的社會變革中。這樣的思想和柳宗元對“文以明道”的認識密不可分。他認為說文與道是分不開的,文章思想內容雖離不開文字形式,但是思想內容才是最主要的。因此,柳宗元積極提倡學習能自由表達思想內涵的古文,以期造就治術之才。在實用主義教育理念中,教育被認為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研究社會歷史,然后可以懂得解決將來問題的趨勢”,這和柳宗元的“行古道”的思想不謀而合。
(二)堅持“益于世用”的教育目的
柳宗元一直強調“益于世用”,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治國安邦,為人民謀福祉上去,這和廣為流行的“學者為己”的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柳宗元曾在《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說道:“不以是取名譽,意欲施之事實,以輔時及物為道”,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不是沽名釣譽,而是要經世致用,這也成為柳宗元教育青年后輩的一個重要教育原則。
柳宗元在抨擊“學而為己”觀點,反對以“決科求仕”為學習目的的同時,在《與楊誨之第二書》中明確提出讀書必須“就其道,施于物”,并且要“內句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他還在《送徐從事北游序》提出,學習一定要把“《詩》、《禮》、《春秋》之道施于事,及于物”,這樣才能“不負孔子之筆舌”。柳宗元一直主張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足現實、服務人民,實現古之堯、舜、孔子“圣人之道”。柳宗元將教育和國家興盛、百姓安樂聯系起來,特別在他被貶時期,還能一貫地執行這樣的教育理念,盡心竭力地培養和教育“益于世用”的人才,在當時來看確實標新立異且意義非凡。這不僅是柳宗元對教育功能實用性的深度挖掘,也是他憂國憂民愛國主義思想和文人自覺自發的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
三、強調正確治學
柳宗元從實用主義出發,反對死記硬背和思想教條強調學習要博極群書,博采眾長,善于從古代典籍中吸取營養,還要態度嚴謹,敢于質疑,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才是治學的有效方法。
(一)反對死記硬背
作為一位堅持教育為己任的教師,柳宗元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實用性和科學性。他極力反對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認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文辭章句,而是要明道。柳宗元主張教師的教學是為了“言道、講古、窮文辭”,引導學生明道才是教師的職責。實用主義教育思想認為“培養、發展和完善人的本質,是教育最基本的宗旨和終極的關懷”。所以,柳宗元一直反對只考經書,而忽視詩賦。詩賦是個人情感的表達,這對青年后輩的個性發展和成長是有益的。而經書的考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去記住章句及注疏,這不僅禁錮了青年的思想,還抑制了青年的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對青年后輩的成長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圣人之道,不窮異以為神,不引天以為高,利于人,備于事,如斯而已矣”(《時令論上》),也就是說圣人之道,僅僅是于人有利,于事有備,這才是學習的關鍵。光靠死記硬背章句,教條主義,是不能“師其道”的。“慎思之則一益也” ,(《復杜溫夫書》),柳宗元認為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嚴謹治學才能把古人的智慧變成自己學識。
(二)要求博極群書
柳宗元自小就勤奮好學,以讀書為樂,是“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的博學之士。他曾提及“仆蚤好觀書,家所蓄魏晉尺腆甚具。又二十年來,遍觀長安貴人好事者所蓄,殆無遺焉”,即使在被貶之后,貧病交加之時,也不忘“上下觀古今”,“吟詠心自愉”(《讀書》)。“仆近求得經史諸子數百卷,常候戰悸稍定,時即伏讀,頗見圣人用心、賢士君子立志之分”(《與李翰林建書》),柳宗元通過“讀百家書,上下馳騁,乃少得知文章利病”(《與楊京兆憑書》),這不僅是柳宗元個人治學的經驗,也成為了他教育青年后輩的基本原則。作為博極群書的典范,柳宗元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青年后輩要“讀百家書”,“博取諸史群子”(《送賈山人南游序》),才能成為博學多才的人。
柳宗元從“益于世用”的教育目出發,對古代典籍采取廣而納之,博采眾長的態度。他主張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學內容,并涉及“楊、墨、申、商、刑名、縱橫之說”,兼納百家之長,以明先人之道,以此來培養經世致用的改革人才。僅僅博覽群書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讀書的過程中,取其精髓,采其華實,通過思考和探索,化為自身的學識。柳宗元曾說“凡為學,略章句之煩亂,采摭奧旨,以知道為宗。”(《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強調讀書要領悟和吸收書中的真理之所在。除此之外,柳宗元還提出不僅要學古,而且還要學今,甚至師生同輩之間相互學習,善于思考,力求創新,這在當時確實是眼光深遠,同時也是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的有力證明。
(三)堅持不唯經典
柳宗元雖提倡學習古文,但是卻不迷信古文,始終以嚴謹治學為學習的基本原則。他認為“然務先窮昔人書,有不可者而后革之,則大善”(《與劉禹錫論周易九六書》),古代典籍一定要秉承著批判的態度刻苦研讀,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敢于質疑其中的荒謬背理的地方,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這樣才能收獲真知。這與實用主義教育理念中教育就是讓“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獨立的觀點”,幫助他們形成 “生動活潑的個性和敢于開拓的精神”不謀而合。他先后對《詩》《書》,孔、孟等著作和言論,都進行過質疑和批判。
即使是《國語》這樣的經典,柳宗元也敢指出其錯誤,經過縝密的思考,反復的論證,寫下了《非國語》六十篇文章。針對《左傳》中任人唯親的觀點,他也寫下了《六逆論》這樣的文章,以表達自己的強烈質疑。于此同時,柳宗元覺得有些古代典籍中的觀點并沒有錯,只不過是因為年代久遠、語義含糊,被后人解讀歪曲所致。“古之言理者,罕能盡其說。建一言,立一辭,則臲卼而不安,謂之是可也,謂之非亦可也,混然而已。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明者慨然將定其是非,則拘儒瞽生相與群而咻之,以為狂為怪,而欲世之多有知者可乎?夫中人可以及化者,天下為不少矣,然而罕有知圣人之道,則固為書者之罪也” (《六逆論》)。無論是治學還是濟世,柳宗元始終敢于質疑經典,“冒犯權威”, 以這種不唯經典,敢于質疑,嚴謹治學的親身經歷來教育青年后輩,這也是其實用主義教育理念中“經驗”教學的一種演繹。
綜上,柳宗元在教育上一直秉承實用的教育理念,重視教師的作用,強調 “期以明道”教育主張、“益于世用”的教育目的,倡導博學善思、不唯經典、敢于質疑、積極創新,反對死記硬背和思想教條,以其實用教育理念的光輝照耀千古。
參考文獻
[1] 韓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42頁.
[2] 杜威著,譯.杜威五大講演[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第161頁.
[3] 田繼忠,支愛玲.談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寧夏教育科研,2006(2),第18頁.
一是這些名師都十分注重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愛讀書,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他們都在教育刊物發表過論文,有的還出版了好幾本專著。他們確信“親其師、信其道”,對孩子的教育要耳濡目染、言傳身教。正如于永正老師所言:“教材中的人文性遠不如教師自身的人文性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大。”
二是他們都重視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陳琴老師的素讀,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閱讀,于永正老師的抓住讀寫兩條線,薛瑞萍的瑯瑯書聲……方法雖然不同,但目的一致——讓孩子讀書,讓課堂充滿瑯瑯書聲。這樣看似簡單的方法卻能讓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把簡單的事情堅持做好就是不簡單。其實,關于閱讀,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早有論述:“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學生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看來,這些名師都深得蘇翁教育理念的精髓。
三是這些名師都深諳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對12歲之前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都很珍惜。古語道:少年之記,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記,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記,如沙上之刻。正如書中孫雙金老師指出的:“12歲以前的語文是童年的語文、積累的語文、種子的語文、經典的語文;是不求甚解的語文,是逐步反芻的語文。是為一輩子奠基的語文。”重誦讀、重記憶、重積累,應是12歲之前語文學習的重要法則。
四是他們都注重中華民族經典的傳承。正如書中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鋒所說:“一個普照大地的太陽落山了,西方人是比較堅硬的,因為他們有基督教的信仰,中國人沒有上帝,那么靠什么有我們的精神家園?靠的是偉大的人文典籍。”本書的二十一位名師都注重對孩子們進行中華經典書籍的引領學習,這些講演錄也是李振村老師組織的每年一屆的全國新經典大講壇里精選出來的優秀作品。